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x 页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疏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03H 页
辞正言疏(戊戌)
伏以臣以菲才。滥通朝籍。已三十年于玆矣。始也一第。得之太骤。臣父在时。每以臣早荣为惧。躁进为戒。凛然警惕。如临于渊。臣自释褐以来。甘心屏伏。绝意名途。庶几周旋父师之教。服习圣贤之书。以赎古人不幸之戒。而贫病苟活。因循汩没。年纪居然老大。学术依旧卤莽。臣自揣才具。终不足以备数于百执事之末。而幸蒙我 先大王收召遐远。不遗菅蒯。既玷台阁之选。复侈 宫僚之衔。报答无效于丝毫。 宠渥实踰于涯分。秖缘臣命途畸穷。十年之间。四遭悯凶。守制之日。奄遭 天崩。攀龙髯而莫逮。恸风树之不停。廓然人世。忠孝俱亏。为臣为子。生不如死。伏惟我 殿下冲年嗣位。诞膺景命。爱戴之忱。有倍恒品。而苫块馀喘。世念都灰。跧伏穷山。攒手云天。惟冀身心尘刹。为此生佛恩之报而已。乃者薇垣特 除。忽下于千万梦想之外。继而有 实录记注官差下之命。清朝耳目之任。固非如臣疲劣所可堪承。而惟是史局编修之役。系是终事之地。夙夜觚翰。薰沐芸香。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03L 页
庶或为一半分效劳之资。故承 命感泣。𨃃蹶趍肃。盖臣区区犬马之诚。在旷岁逖违之馀。惟以依近 辇毂。瞻望 耿光。为至愿大幸。而不暇以见识之不称。 误恩之难副。为逡巡前却之计。且以山野疏贱。猥越是惧。喑嘿蹲淹。冒昧至今。而第伏念谏之为官。本自不轻。苟非其人。莫宜居之。况今 新服之初。尤当极选鲠直之士。广开忠言之路。以新一代之耳目。而乃以臣阘茸无似。苟充其位。课日违傲。久积逋慢之诛。呵喝街衢。徒取市童之讥。以臣视臣。不胜赧恧。有识傍观。将谓斯何。噫 殿下之于臣。拔之久滞。俾之宿趼者。特出于一视遐迩之盛德至意。而累月虚縻。本末毕露。陆陆无状之实。已尽入于 天鉴之俯烛。意谓不待臣之自列。而鞶带之递。不至于时月之久矣。侧听多日。尚未闻有所处分。臣身廉防之责。犹属薄物细故。而 圣朝官人之道。恐不当若是其泄泄也。昼宵思量。惭悚交中。玆不得不冒死呼吁。伏乞圣慈俯垂鉴谅。亟递臣职。以幸公私焉。呜呼。臣之庸陋。百不如人。而一段忠爱之心。天彝犹存。追先报今之愿。蓄积已素。今于 嗣服之日。又当可言之地。苟有刍荛之说。可补 新政之万一。则臣何惜披心刳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04H 页
肝。极言竭论。而其奈学识粗浅。闻见聋𥌒。欲援据古先。论说理道。则臣有不能于言者。欲指陈官箴。抉摘微细。则臣有不暇于言者。请以目下当务之急。诸臣之所已陈者。一为 殿下言之。呜呼。臣窃惟念为国之道。有本有末。本者何也。君德是也。末者何也。民事是也。君民自是一体。本末初无二致。而苟求其先后之序。则修德为治民之本。故古之论治道者。莫不以君德二字。为第一义。而世级渐下。学术不明。言之者自厌其陈腐。听之者例以为迂缓。况臣肤浅之言。何足有概于 圣心哉。然修德之道。亦无别般新奇要妙之法。不过讲究经籍。仰法先哲。以为立心修身之准。则今日 殿下之经筵召对。即其具也。 殿下以幼冲之龄。承艰大之业。以位则贻哲之初。以时则典学之始。天命人心去就向背之分于是。天德王道圣狂贤愚之判于是。其可不蚤夜孜孜。以新厥德。又况人主生长深宫。习于宴逸。若不百倍其功。难于有成。此尤非大可惧者乎。伏愿 殿下勤御讲席。频接臣僚。勿生怠心。勿作怠容。读有未熟。期于必熟。义有未晓。期于必晓。讨论之际。勿事含嘿。疑难之间。不厌反覆。毋使儒臣之进接。徒为课日之文具。必以前圣之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04L 页
遗训。尽为反身之资用。虽于燕居独处不接臣僚之时。亦无狎昵近习。留心玩好。闲思杂念。都绝于心中。怠戏放慢。不设于四体。心心念念。专在方册。或温绎旧知。或讲求新意。日复一日。无少间断。则不知不觉之中。睿知日长。圣功日修。一朝奋然。必有大感发大振作之机矣。异日太平万岁之基。实在于此。伏愿 殿下留神省察焉。噫。君德既修。则向所谓民事者。特其措寘中一事耳。更不必烦达于 黈纩之下。而但臣生长耕稼。习知民事。目今生灵之涂炭。已在十分倒悬之中。若不及今措处。有如救焚拯溺之为。必欲坐待君德之成而方有所施为。则孑遗残民。将尽寻于枯鱼之肆。而明年大碗不托。无及于雪里冻死之命矣。臣请更以耳目之所睹。为 殿下痛哭流涕而陈之。呜呼。臣所居岭南。即古所称衣食之乡殷富之地。勤俭力穑。最于诸路。数十年前。州里墟井之间。室屋连比。桑麻翳然。富家饶户。参错其间。而假贷佣作之民。皆有所赖而为生矣。近年以来。连值大歉。饥馑之馀。重以疠疫。近峡沿海之邑。被灾尤酷。昔之居民。什无一二。而良田美土。蓬蒿溢目。巨里大村。破屋徒立。人烟冷落。畜物俱空。目今爻象。虽有龚黄召杜之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05H 页
材。实不知何以为计。至如臣之近地。虽不至若此之甚。而流亡死散。亦已过半。所馀残民。鹑衣鹄面。欲农则无粮。欲商则无货。欲去则沟壑在即。欲留则产业俱空。汲汲遑遑。不保朝夕。而陈荒之税尚存。久逋之还犹督。昔之十人之赋。今则一人当之。前之十家之籴。今则一家纳之。始而残户亡。次而中户破。终而饶户竭。其势必尽无而后已。一邑如此。一道可知。一道如此。一国可知。民生如此。 殿下其将何恃而为国乎。臣之尤所痛心者。我 祖宗朝损上益下之政。远迈古昔。赒恤抚摩。如伤若保。虽当国计哀痛如今日之时者。未尝有科外之赋额外之敛。而为守宰者。不能仰体 朝家之意。率多便身而利己。未见存心于济物。刚者能于取办而膏血已竭。柔者巧于弥缝而疮痈内溃。使 殿下赤子。怨苦而无聊。颠连而无告。莫不向天叉手。哀泪纵横曰。吾君若知。岂忍使我至于此极。 殿下深居九重。无由烛照于穷蔀之下。故犹以为依前挨过。仅可支柱。而不知民忧之急。已到此百尺竿头也。是岂可诿之于水旱天灾之适然。而玩愒而止牵补而已乎。臣尝求其所以致此之由与其所以救之之术。不过曰奢侈之不禁也。贪墨之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05L 页
不惩也。夫财者出于人而不竭。谷者生于地而无穷。不在于国。必在于民。而见今上下俱匮。民国俱困者何也。无他。糜费之众也。用度之过也。高髻广袖之弊。何代不然。而今时为甚。宫掖之内。臣不敢知。而闾里之间。侈风日肆。服食之华美。器玩之奇邪。居处饮食之无节。年增岁加。转相慕效。乡村而效京洛。韦布而效搢绅。贱而效贵。贫而效富。举世靡然。无所限极。财安得不匮而民安得不困也。宰相名士以其奢侈之故。不得不受人问遗。方伯守宰以其问遗之故。不得不变其操守。鞭靴不已。今至苞苴。常禄不足。今至诛求。于是乎上下相蒙。内外交征。守令之相语也。不曰其邑有何民瘼有何疵政。而必曰某邑产某货。铨家之差送也。不曰某人有吏才。某人有廉操。而必曰某人家甚贫。习俗如此。宜乎贪风渐痼。弥文日盛。终至于莫可收拾而后已。岂不痛哉。为今日计。如欲祛贪墨。先绝问遗。如欲绝问遗。先禁奢侈。三者相因。而奢侈二字。实受病之源也。臣固知今世士大夫习奢已久。难于入俭。而屏一时耳目之娱。为万世民国之计。亦何苦而不改。何惮而不为哉。君臣上下。交相戒饬。为国惜民。为民惜财。屏绝苞苴。扫祛弥文。然后明诏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06H 页
庙堂。严立科条。申严赃律。奖选清白。饬铨官而勿循常格。遣绣使而时行澄汰。使廉吏有所劝。贪吏有所畏。亟下哀痛之诏。庸慰滨死之民。可蠲者蠲之。可减者减之。以此立法。行之十年。民不阜国不裕则臣请伏妄言之诛。噫。今之言者曰国用不足。民赋不可减也。此诚然矣。然无民则土不能耕。无谷则民不能活。无民无谷则国家资用之道。亦将为无皮之毛。无面之饦。曷若及今节省。务为宽恕之政。及今怀保。俾尽劳来之道。使民力渐纾。陈荒渐起。则异日经费之用。亦不患其不敷。此非但事理之当然。而虽以利害言之。亦甚较著矣。伏惟我 慈圣殿下。爱民之仁。浃于肌髓。每有民户烧渰之报。辄命别加顾恤于原典之外。使之奠接。不至失所。百姓闻之。莫不掩泣加额。欣欣相告。臣不胜钦仰万万。然臣闻古之汲黯。持节奉命。不救数千之延烧。矫制发仓。特救一方之饥民。诚以一时水火之灾小。数万饥饿之祸大也。今渰烧死者。事非常有。故有则必上闻。饥饿死者。不胜其多。故下不得尽达。而若其为祸之大小。施仁之轻重。岂可同日而语哉。 殿下若以其已闻者。推之于未闻。恤小者。广之于济众。则此正孟子所谓仁术。而生民其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06L 页
庶几矣。呜呼。生民之困悴如此。国势之岌嶪如此。而尚赖我 先大王临御四纪。喣濡涵育。深仁厚泽。没世不忘。我 殿下以成王之圣。膺夏启之命。我 大王大妃殿下以妊姒之德。处宣仁之位。初政清明。邦域乂安。修之于帘闱九重之内。而布之于湖山千里之外者。实有以大慰舆望。用答天休。在廷臣僚。孰敢不精白一心。对扬休命。而臣愚死罪。窃以为积耗之财力。非常法所可裕。积痼之民瘼。非例敕所可矫。苟非大警动大惕厉。别立规模。赫然改图。则其何以济此艰虞之会乎。仁义之言不绝于口。而实惠未究则空言而已。金石之典昭布于世。而实效无闻则文具而已。矧又做事而不能耐久。用法而失之宽恕。乍行而旋止则人不信。乍严而旋解则人不畏。不信则观望者拟其后。不畏则尝试者闯其间。终至于法不立而令不行。见今安危之机。间不容发。振刷之政。不宜暂缓。若复一年二年。偷安姑息。则臣言尤无所施。而国事尤不知至于何境矣。臣章句腐儒。所学者正心诚意之语。所习者操觚佔毕之技。其于民国之务。何尝有一知半解。而特以前所谓君德民事。本无二致。乃是天理之所当然。先圣之所已言。而非臣之愚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07H 页
所敢臆说也。且臣居在遐土。身亲民隐。敢效郑监门流民之图。以寓宋野人芹曝之诚。伏愿 圣明恕其愚而察其衷。仰禀 东朝。亟赐采施。布之以诚。持之以严。不挠不改。有始有终。则其于固本救时之道。或不无丝毫之补。而君德成就。亦可以表里相资。本末并举矣。臣于治疏将上之际。伏承次对有 命。召牌俨临。而素患痰癖之證。猝地添肆。宛转床笫。趍承无路。伏地战恐。尤增惶悯。伏乞勘臣当律。以警具僚焉。臣无任屏营祈祝之至。谨昧死以 闻。
 批省疏具悉。所陈切中时弊。深庸嘉乃。当常目不忘矣。
江陵陈邑弊。请蠲恤疏。(庚子)
伏以臣山野一腐儒耳。学未通方。材不适用。簿书期会。尤非所长。而猥膺郡寄。适当弊局。恐无以副 朝家差遣之意。夙夜懔惕。如集于木。仍伏念有土而后有财。有财而后有民。有民而后有邑。若使无民而欲邑。无财而欲民。则虽使龚黄佩符。研桑执筹。其道末由。况如臣愚闇。将何以措其手足哉。玆将本府事势万万遑汲之状。冒死仰陈。伏惟 圣慈试垂察焉。臣之所莅江陵府。即关东之大都会也。藏奉 谱史事体尤异于列郡。控制岭海。关防最要于全省。方其殷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07L 页
盛之时。地方半千。人户满万。还簿之夥也。军额之众也。结揔之富也。蔘贡之多也。比诸他邑。其数几倍。不幸数十年来。饥馑荐臻。人物凋耗。一味刮龟。众瘼如猬。按道守土之臣。亟思矫救。屡请蠲恤。前后 恩泽之及于江民。非止一再。方物物膳之限年停捧也。年久逋还之待年停退也。贡蔘钱之全数作贡也。莫非旷绝之惠泽。庶几焦枯之复生。而其奈财日益耗。民日益散。弊到极地。恩亦无补。比如大病垂死之人。药饵调补。仅治其表末。而根蒂未拔。膏肓转痼。今至于莫可奈何之境。臣于此时。适当是任。揣才量力。实无担夯之望。而殚竭一念。炳然如丹。莅任月馀。不敢遑宁。或延问父老。或遍行田畴。查钩于上纳之愆滞。参听于民诉之惨恻。则其所受弊之源。不过曰土荒而财竭。财竭而民散。民散而税缩。税缩而吏随以逃矣。臣于是躬执簿书。另加查栉。以还政言之。会谷及营还各谷都揔。为二万二百馀石零内。时在敛散。只为五千五百馀石。而其馀乙未戊戌两年停退条及流亡逋负之虚簿磨勘者。为一万四千七百馀石矣。以田政言之。原续结为二千九百馀结。而除却戊寅辛巳两年例给灾外。近年陈废虚卜之白徵者。为三百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08H 页
二十馀结矣。以军政言之。各样军保之案付者。为三千四百六十四名。而流亡虚额之指徵无处者。为一千数百馀名矣。以蔘钱言之。元添价上纳都数。为九千三百六十八两零内。除却实户实结各样所捧外。虚户虚结之洞徵面徵者。亦不下四五千两矣。以此四条总计元数。则无土无民而白地责纳者。都合折钱。殆过数万馀两。夫以目今见在不满数千之应役人户。一边办纳其自己之役。一边责出其洞里之徵。其怨苦惨酷之状。已无可言。而其事势之行不得而做不去。不待智者而知矣。然通计一邑而言之。则岭东一带。人烟稍盛。穑事稍优。犹可牵架支拄。苟度岁年。而最是岭西六面。即 史库尊奉之地。馆驿四通之路。延袤数三百里。处在深山绝峡之中。地势高寒。生理极艰。虽在人户稠聚之时。所宜抚摩顾恤。而况今饥饿死亡。百不存一。前所谓军之虚额。结之虚卜。还之虚簿。皆萃于此。一番徵督。鸟骇兽窜。今日逐一民。明日减一户。毕竟无民。势所必至。今又两麦告歉。种粮俱匮。臣于入境之日。沿路人民。十数为群。垂髫戴白。面黄衣赤。号诉于马前曰。惟明府活我。夫里之布。徵于何人。陈荒之税。责于何处。张三既逃。李四继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08L 页
亡。荷担之民。从此亦逝。其去其留。惟待明府之一言。臣无辞可答。无计可挽。只以好言慰谕曰。我 国家深仁厚泽。浃于尔之肌髓。使尔颠连无告。至于此极。皆吾长吏之责也。 朝家若知尔实状。当有别般恩恤。尔等姑安尔居。无遽涣散。乃于莅官翌日。广询吏乡。另图矫救。则皆曰军额有定不可减也。籴法至严不可蠲也。税纳至重不可缓也。惟有办得数万金财然后。可以救一方倒悬之急。臣遂节衣缩食。尽扫官廪。才得千有馀金。以为一分涂抹之资。而河流未填。驴技已穷。束手坐视。徒费廪食。为民长吏。宁不腼颜。呜呼。上天仁物。不以枯荄而遗之。父母爱子。不以病痼而弃之。臣愚死罪。窃有所仰请焉。即岭西面虚卜三百二十馀结。限年停税事及蔘贡息利钱添价。限年蠲减事也。岭西人户之日渐消亡。专由于无主续田之逐年白徵。始也一户当二户之税而一户逃。中焉二户当五六户之税而二户亡。今焉逐户皆逃。而或数十里而馀一里。或数十户而存一户。前之䆉稏满亩者。今焉树木成林。始之篱落栉比者。终焉土石成堆。虽或有结茅愿耕之民。而耒耟才入于土。鞭扑遽及于身。驯致居者重足而立。行者掉臂而过。视其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09H 页
地为罟擭陷阱而惟恐避之不远。若蒙 朝廷指挥。此土虚卜三百馀结。限五六年特为停税。明示信约。使之劝农。则受廛之氓。自当襁属而至。不出数三年。民日聚而田日辟。始为收税则田赋无永失之患。而民生有复苏之望矣。以言乎蔘税则当初作贡时。每两元价八十两添价四十两。合一百二十两。是上纳之定例。而其外添价剩馀之并为上纳。出于一时权宜之政。非永久遵行之事。故甲午权减蔘条元添价外加合五百十八两。己亥至上纳。癸巳减蔘条元添价外加合三百二十四两零。庚子至作还。此两条既准年限。自当依例蠲减。而至于殖利钱之为民生切骨之瘼。殆甚于虚额虚卜。盖此钱之敛散于结户。今已七十馀年。而三分取息之出于民间者。其数已十四五万两矣。凡取息之法。倍蓰则止。自是国典。而独此钱初无定限。民膏已竭。鬼录亦徵。愁冤之声。惨不忍闻。此亦宜有通变之道。然本钱既出常赈。药用尤系所重。臣不敢遽请蠲荡。而逐年利钱二千六两。限三年特许停减。则非但积败之民力。少有息肩之望。臣得以其间弥纶充补。使积弊之局。不终底于无民无邑之地。则其不为国家之幸耶。呜呼。臣以人则至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09L 页
愚陋。以地则至疏逖。才受百里分忧。初无一事猷为。只仰首鸣号。有此格外之陈请。虽岭海斧钺。无以赎其罪。伏况所请两条停减。其数不少。当此国计哀痛。有司惜费之日。可谓騃不晓事矣。然臣伏睹我 主上殿下暨 大王大妃殿下忧恤黎元。如瘝若保。凡系利民。不靳经用。乙未秋因道邑疏蔘作贡时。 传教若曰若百姓不得自支则国依于何。苟有一分有益于百姓之事。何惜之有。遂 命道内蔘全数作贡。至今愚夫愚妇。莫不传诵 慈教。感入骨髓。意以为既作京贡。蔘弊尽袪。而以其添价剩条之依旧上纳。弊复如前。重以田荒民散。转辗沉痼。式至今日。措救无策。若一向姑息。挨过数年。则岭西六面。 国家将永失之矣。 殿下何惜数百结税数千金财。以救一府人民滨死之命。而得数百里废弃之土。还属之 国家乎。伏乞 圣慈察臣衷恳。容臣愚妄。仰禀 东朝。俯询庙堂。特准所请。早赐 指挥。如以臣言为不可。则亦即谴斥。使不能者退焉。臣无任战怖祈恳激切屏营之至。
辞大司谏。兼陈还弊疏。(庚戌○以递不果上)
伏以阳德昭回。景命维新。扬徽美于玉牒。饰庆会于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0H 页
瑶觞。准海之孝洋洋四布。欢忭颙仰。大小同情。而臣屏处岭外。未及趍参贺班。义分亏阙。忱诚恋结。仍伏念臣以蓬茅之贱。乏袜线之长。通籍四十五年之间。历试中外不为不久。而随俗碌碌。无一绩庸。适当 殿下嗣服之初。待罪庆州府尹。软巽之目。登于绣评。曹启府谳。律止谴夺。薄勘旋叙。匪罪伊荣。而臣之前后溺职之咎。至是而始彰露无馀矣。臣满心惶恧。抚躬悼叹。退伏乡庐。追讼愆尤。自分为圣世之弃物矣。不意腊察谬拟。特 下恩点。以臣为司谏院大司谏。臣闻命惝恍。感极而涕。呜呼。 殿下亲揔万几。二载于玆。亿兆颙望。为尧为舜。臣虽无似。犹是 三朝旧物。图报之心。夙昔所蕴。觐耿之愿。寤寐攸结。岂不欲𨃃蹶登途。进身朝端。粗伸扣谢之忱。少效一日之责。而第臣所带职名。非凡他庶僚之比。裨补 衮阙。纠正官邪。一院之长。责望尤重。如非骨鲠风采。足以耸动簪绅。莫宜居之。而臣所被题目。即脂韦模棱不能事事之谓也。以是人而担是任。万万不衬。臣虽欲冒昧承当。其于公议之嗤点。台选之玷污何哉。礼虽重于驾屦。义难越于廉防。逡巡却顾。进退两难。况臣年纪衰迈。疾病侵寻。当寒吟蛰。蠢动末由。在外虚縻。悚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0L 页
蹙弥切。玆不得已进伏州邸。冒进县道之章。伏乞 圣慈俯垂鉴谅。特赐镌改。以重官方。以安私分焉。臣既不敢以见职自居。而区区忧国之念。有不能自已者。妄有所尾陈。惟 圣明之察纳焉。则此非臣一人之言。而即万人之言也。呜呼。臣逖违京辇。已多年所。我 殿下临御之后。一未尝出入禁闼。承聆 音旨。而窃伏闻 睿质夙就。 圣德渊茂。奉承 慈殿。寝膳靡懈。祗事 庙宫。烝礿必亲。 殿下之于孝。可谓笃矣。亲近儒臣。逐日讲对。时发 奎藻。动合典训。 殿下之于学。可谓勤矣。夫孝为出治之本。学是作圣之基。蕴之于身心而发之于政令者。宜有以大慰民心。用答天眷。深山薄海。莫不延颈拭目。而穷蔀之隐。无路自达。日夕攒祝。如旱望雨。向伏见去年十月 传教下者。深轸还民切骨之冤。致有诸道询问之举。三条设弊。洞悉无馀。继伏见今年正月 传教下者。说弊救弊之邑。虽或有违经之论。而苟利于民。何惜不施乎。大哉 王言。若恫在己。远迩传播。速于置邮。前日攒祝之民。莫不欣欣相告曰。吾君知此。民其活矣。街谈巷议。万口一辞。皆以为有还则死。无还则生。臣窃听舆言。私自忖度曰。目今三政俱病。百瘼丛集。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1H 页
而民之怨苦。独在于还上者。槩有由焉。民虽至愚。亦有彝性。黄白虽冤。军额不可阙也。结纳虽滥。王税不可已也。惟是粜籴之法。本所以惠民。惠而反害。有不如无。以此反隅。民情可见。 殿下于三政之中。独以还政为忧者。果得察隐之要领矣。臣所居岭南。素称腴土。谷簿之多。甲于诸道。而今日还弊。又无若岭南之甚者。请以耳目所睹闻。究极弊源。流涕而陈之。呜呼。粜籴设置之初。只有元会常赈军饷数三名色。邑有定数。户有恒式。分留有法。敛散有时。捧则必精。逋则必充。于以纾民力。于以裕国用。是何等良法美制。而各衙门作还取耗之规。滥觞于其间。遂至于还渐多而民渐困矣。然在昔 祖宗盛时。法立而令行。吏畏而民怀。孱民下户。亦得以支拄架补。而挽近以来。纪纲解弛。百弊俱生。上而违式则有所谓取耗不均也。高价作钱也。移贸立本也。文簿虚勘也。下而犯科则有所谓卧尺也分石也拔户也。上下交征。奸伪日滋。驯致库储荡然。虚簿徒存。执虚簿而分实数。变幻于猾胥之笔端。加减于编户之名头。分给则实反为虚。捧纳则虚反为实。虚之所在。数本无定。十可为百。百可为千。挪移贸换。莫测端倪而谷数始倍蓰。于是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1L 页
乎户少还多。区处无路。或分于户。或分于结。或第民产分等而给之。合三条而俱行。无一民之或漏。今则每户所受。少不下十馀石。多或至数三百石矣。始而户分而残民亡。中而结分而农民病。终而分等而饶民竭。弊至此极。民将尽刘。愁苦怨咨。急于倒悬。安得不仰天祝圣。冀 殿下之活之也。呜呼。臣未知列邑守宰之臣。果有何条例规画。对扬 明教。而其必以矫救釐革之实为言矣。然臣愚死罪。窃以为以今日之习俗。行今日之政令。则曰矫曰革。决知其空言无补。臣尝见郡邑之釐还矣。柔懦厌事者。弥缝涂抹。比如以水而和水。干办任怨者。抑勒侵徵。未免去弊而生弊。前倅立规。后倅旋毁。今日充逋。明日复起。矫与不矫。均为厉民。而不矫之弊反小。矫之之弊反大。此无他。民之患在于还多故也。试以一道户揔。较诸还簿。则户为三十馀五万。而贫穷无依及流丐佣赁。殆过其半。还为一百六十馀八万。而逐年会录。其数不些。无名额外。亦多附丽。以此户受此还。虽逐户均分。犹难支保。况拔户减等许多奸弊。年增岁加。以致户愈缩而还愈增。 圣教中户谷不相称。已烛其源委。敛散之受害。白上之称冤。犹属第二件事也。故为今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2H 页
之计。莫如减还。减一石而活一民。减二石而活二民。减百活百。减万活万。 殿下何惜于有名无实之虚簿。而使无辜之赤子。尽刘而乃已也。今之议者曰军饷不可减。赈资不可缩。经法不可改。骤闻其言。可谓确论。而夷究其实。洵是虚文。夫有谷在库而后可以饷。有谷可食而后可以赈。而今也当春尽分。元无留储之时。化为尘稃。初无可炊之粒。等是无谷。宁失于民。虽以经法言之。国有三尺。初非不严。而半分之法。今为尽分。详作之法。今为时价。始逋掩逋。均有其律。而排年分捧。反作免罪之窠套。以钱以谷。俱有其式。而权详减价。适启诲盗之门窦。利在于吏则弃经法如笆篱。害归于民则守经法如金石。臣实泄泄。莫知其故也。法而生弊。不可不变。民而垂死。不可不救。伏愿 殿下恻然矜悯。奋然振厉。明诏庙堂。严饬道臣。都收列邑还薄。大加查栉。通同各谷。定其实数。万户之邑。只留万石。千户之邑。只留千石。以此为准。无或增减。永塞加分之请。更阻移贸之路。取耗必从原数。捧还必以实数。则每户一石。恰为三十五六万石。军饷也赈资也。自在其中。足以无阙。其外百馀万石。系是各衙门需用之资。虽不可无。而苟使庙堂句管之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2L 页
任。为国惜民。为民惜财。执簿钩校。刊去冗剩。另思节缩之方。讲究充补之道。则其间想不无从便蠲减者。其所不足之谷不得不排用者。就原数中从实都计。分定各邑。计户分给。仍留于民。不捧原谷。只取其耗。则存本取息。初无白徵之嫌。祛十存一。可救赤立之冤。在国则似减而非减。在民则不减而自减。民国岂不两便哉。敛散之还。分之以结。而依法分留。更勿割本。仍留之还。捧之以户。而以钱纳耗。更勿作谷。定式之初。又必改定籴案。分置营邑。自邑誊本。遍示坊曲。使民晓然知某邑几石某邑几两。每结几石每户几两之数。则结户之段落各异。不相混淆而籴路清矣。捧留之分数既明。无所伸缩而吏奸息矣。尤岂非便宜之善政矫救之妙方哉。呜呼。实惠每拘于虚文。积弊多缘于守法。今此减还之请。利于民而不利于吏。便于公而不便于私。臣之此言。极知其疏迂希阔。谤之者必多。而因旧矫救。既无其效。从便恤民。非此莫可。臣生长闾巷。周流郡邑。经历之久。听闻之熟。非卒乍应旨之比。岭以南七十州几万生灵之言。特借臣口而发耳。臣闻顺民之心。是为仁政。民之所愿。天必从之。惟 殿下念哉。呜呼。臣虽庸陋。亦尝读古书而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3H 页
慕古道。所学者正心诚意之训。所讲者端本清源之论。曾于 宪庙初元。身忝台职。首以君德民事祛奢侈禁赂遗之说。猥有所陈。而今于白首披腹之章。乃反舍本源而忧末弊。屑屑以减还为言者。诚以人心向背。系 国家安危。水火拯救。非晷刻暂缓。而一纸纶綍。适中其民望也。若又拘常狃故。不别施惠。名以矫救。反贻其害。则欣欣相告之民。其将曰吾君知此。犹不能救。吾其已矣。泮涣之民心。将无以收拾。岌嶪之国势。将无以维持。尤岂不凛然而寒心哉。本道如此。诸路可知。失此机会。可为痛哭。言止于此。衷情自激。愚妄之罪。臣所甘心。
辞大司谏疏
伏以臣新自乡来。病伏旅邸。忽伏奉谏长 除旨。且惶且感。不省攸措。意谓收召之 恩。虽或出于记簪。综核之政。宜不久于递鞶。恧蹙俟 命。不敢为进身之计。居然过腊察而当岁首矣。未知 圣明何取于疏逖老洫之臣。而苟然充位。一任其尸素也。仍伏念臣早岁通籍。历事 三朝。内而台阁。外而州郡。践历不为不久。而才短学蔑。无一报效。点检平生。罪负实多。最是姿性软巽。志气骫骳。骨鲠风采之任。本不近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3L 页
似。况进长一院。责任尤重。上补 衮阙。下纠官邪。岂有万分一称塞之望哉。见今人才渐下。官方渐淆。遴选之重。虽不如古昔盛时。而犹非如臣驽劣所可滥竽。私自揣量。无望承当。伏况臣年纪衰迈。疾病侵寻。甘心屏退。不堪复为当世之用矣。惟是犬马之忱。到老愈耿。每当 国有贺礼。𨃃蹶趍参。今玆之行。亦出于逖违恋结之馀。而在途触冒。重婴寒感。胃痰阻食。背粟耗气。委顿床笫。经岁未痊。初元宾对。系是百僚淬厉之辰。而 召牌之下。蠢动无路。玆不得不冒入文字。仰暴情实。伏乞亟 赐刊改。以安私分。因治臣违傲之罪。以肃朝纲焉。臣既不以见职自居。而区区忧爱之忱。有不能自已者。敢有所尾陈。惟 圣明垂察焉。呜呼。我 殿下缵承丕基。迓续休命。穷山薄海。莫不延颈拭目。臣于年前。猥叨夙夜之任。昵侍旬日之久。窃覸 睿质天纵。圣德渊茂。好学爱民。仁孝慈良。庶几本立道生。治自徯志。而 临御五六载之间。因循玩愒。姑未有大振作大惕厉之机。臣愚死罪伏未知我 殿下好学之念虽笃而本领有未立欤。爱民之心虽切而实政有未举欤。臣请以耳目之所睹。为 殿下言之。周易乾之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4H 页
不息。文言曰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此典学之要也。鲁论夫子论为邦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此治民之要也。夫所谓典学之要者。天道至健。无一息之停。故能覆焘万物。发育群生。人主体此。范围焉舆天同大。机缄焉与天同运。究其所以致此。不过曰自彊不息而已。然自彊之道无他。亦惟曰进修之及时也。人君德业。固不在于章句训诂之末。而危微理欲之分。安危治乱之辨。不得不于学问上用力。此古昔名臣所以惓惓于经筵辅导之功。而亦必以间断作撤为戒者。诚有见于体天不息之象也。矧乎恒人之情。每患于始勤而终怠。人君之患。尤在于十寒而一曝。苟不于聪明未衰志气方锐之日。汲汲典学。念念加工。则岁月如流。逸豫渐生。终无以克明峻德。诞造圣域。此文言及时之训。尤不可不反覆体念也。伏闻 殿下近日经筵。只行昼讲。诗传垂毕之后。继讲书传。而又以隆寒而姑停。并与召对而久未行焉。臣固知清燕温绎。日有将就。而窃恐有欠于体天不息进修及时之旨。伏愿继自今。益加振励。以为端本出治之道焉。夫所谓治民之要者。臣闻敬在事前。信在事后。不敬于前。无以善其事。不信于后。无以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4L 页
行其事。此人主之大柄也。矧乎天下万理。其本则实而已。人生五性。其究则信而已。空言而无实。将何以做事功。行令而不信。将何以服其心哉。我东风气。素称仁柔。士夫习俗。尤重人情。上下相徇。专事文具。骤看外面。虽若治安暇豫。夷考其实。可谓痛哭流涕。惩贪之典虽举而吏不知戢。恤隐之令虽下而民不知恩。此无他。公无必行之令而私有倖免之望。外布若保之言而内行掊克之政。驯致纪纲渐弛。弊痼层生。骎骎然日就委靡。莫可救药。岂不凛然而寒心哉。矧乎国依于民。民依于财。民穷财竭。无以为国。故夫子言爱人而必以节用为先者此也。挽近以来。俗尚华侈。用度无节。高髻广袖之叹。已矣无论。而尾闾滥觞之患。去而益甚。臣遐远聋聩。虽未知国计赢缩之如何。而身居田野。与民为伍。耳闻目睹。常切忧叹。穷蔀怨苦。无间于丰歉。列邑储畜。尽荡于公私。邦本日瘁。货源日耗。将何以支拄牵架乎。伏愿继自今 大加奋发。另行综察。发政施令。必敬必信。内自宫禁。先行俭约之政。明诏庙堂。更究节缩之方。以为固本懋实之道焉。
辞副揔管升资疏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5H 页
伏以 乔寝改厝。 攒宫亲蒇。 圣孝克伸于诚慎。群情胥切于怆幸。仍伏念臣蚤窃倖第。犯古人不幸之戒。十年之内。不敢萌进取之念。而时值 纯庙盛际。屡以簪笔登筵。昵侍 香案。厚蒙 恩眷。至今追惟。魂梦犹荣。中经险衅。守制穷山。甲午 天崩之日。未效蓐蚁之愿。而乃于白首归颍之后。复当 玄和朝滦之辰。瞻望云乡。倍切于乎之思。扶曳上来。趍参末班。粗伸毕义之忱。行将还乡。退守本分。以图佛恩尘刹之报矣。乃者揔管特除之 命。忽下于梦想之外。臣惝恍震惕。莫省攸措。呜呼。臣名在仕籍。经历 三朝。今已四十有八年矣。旅进旅退。乍内乍外。节次推迁。滚到绯玉。而点检平素。无一报效。践历愈久而愧惧愈深。岁月愈积而罪负愈多。未知我 殿下何取于臣。而有此旷绝之异数也。臣于年前猥叨承宣。屡参讲对。咫尺前席。丑拙毕露。臣之本末长短。已莫逃于 渊鉴之下。今玆 误恩。非以臣材具之足用也。绩庸之素著也。特以臣立朝多年。逮事最久。轸积薪之叹。推记簪之念。施之以格外之 殊恩。夫振拔淹滞。收召遐远。自是圣世之美事。臣祗当感戴 洪造。归诧乡里而已。更何庸饰辞张皇。窃自附于清朝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5L 页
士大夫克让之古例哉。虽然臣屡回思量。终有所不敢承当者。周庐宿卫之职。虽非清华要膴之任。而窃念亚卿峻秩也。 中批殊典也。器是命德。简又罕例。虽以馆阁夙夜之贤。廊庙贮望之英。犹当逡巡而退让。臣是何人。敢膺是 命。臣以地则寒素。以人则愚拙。早尝从事文学而艺业无成。晚始收拾身心而黥劓莫补。试之州郡。初无优异之绩。畁之台阁。徒取喑嘿之讥。随众碌碌。分甘冗散。自视若江湖之凫雁。不足有无于世。况今年纪衰迈。志气摧沮。虽欲殚竭驽钝。强备驱使。而羸蹄不可以责步。朽木不可以庀材。虽 殿下造化陶甄。拔擢之拂拭之。其于无用之弃物何哉。臣身虽荣而负乘有招灾之戒。 圣渥虽隆而滥竽有贻累之惧。玆不得不冒入文字。仰渎 崇严。伏乞 圣慈特念爱嚬之义。亟下反汗之音。臣所授揔管新资。即 赐刊改。以重公器。以安私分焉。
引年告退。兼请大山,立斋两先生 赠爵疏。(辛酉)
伏以 仙寝亲裸。 銮跸稳旋。 圣孝克伸。群情胥欣。仍伏念臣草茅贱品。冗材謏学。侥倖叨冒。滚到宰列。立朝五十馀年之间。无一可纪之绩。见今年迈病痼。并与陈就而无望。退伏乡闾。寄性命于樵采。抱负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6H 页
坟典。付馀日于残编。自甘为明时之弃物矣。际伏闻太室进册。缛仪载举。臣以 三朝旧物。倍切于乎之思。扶曳病躯。趍参 贺班。以为毕义伸分之地。栖屑旅邸。经岁未归。而犬马之齿。居然七旬矣。如臣愚陋。本不足有无于世。何遽自拟于古人引年之礼。而夜行不止之讥。晚节尤重之诫。亦尝奉教于君子。讲之有素。行将归身故山。永谢朝籍。要与田翁野老。歌咏圣泽。效华封之祝。期佛恩之报。生逢尧舜。未忍便诀。正为臣今日道。瞻望云天。不任耿结之忱。呜呼。臣今告退矣。爱君忧国。根于彝性。当此忧虞惕厉之辰。国计民隐。岂无可言者。而耄荒聋聩。不敢强其所不知。特以六十年从事儒学。私淑承受于先辈长德之门。窃以为世道之污隆。实关于儒学之兴替。敢以斯文未遑。有关治体者附陈焉。大抵崇儒重道。为我 朝家法。虽闾巷匹士。苟以学行闻。举蒙 貤赠。近日经筵官之设。亦所以崇奖经术。裨补治化也。岭南一道。素称名贤辈出之乡。而向值 正庙盛际。有若 赠参判臣李象靖。得溪门嫡传。为全岭宗师。我 圣祖拔之科目之中。待以抄选之礼。期欲一致。俾赞鸿猷。纯庙御极。 貤以亚卿。徵览遗文。以备召对。恨不同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6L 页
时之叹。无异于宋理宗之于朱先生。而褒崇之典。只升一资。尊尚之道。未列祀典。今安东府南二十里。有所谓高山书堂者。即象靖平日讲道之所也。远近章甫。增置学舍。庸寓羹墙之慕。亟营俎豆之举。而事体郑重。固未及请命于 朝。年前儒疏。只请加 赠赐谥。至蒙下庙堂禀处之 命。而至今仍置。舆望抑郁。又有若故掌令臣郑宗鲁。以文庄公臣郑经世之祀孙。承家学之传。主儒林之盟。间尝出入于李象靖之门。亟蒙推诩。及其晚年。德业益盛。天人性命之蕴。多有发前人所未发者。奖进后学。从游甚众。臣亦尝及门而亲炙之矣。 正庙朝超授六品。擢置南台。 纯庙朝升畁掌宪。屡降 召旨。既殁之后。即为追配于文庄公祠院。其礼遇之隆。负望之重。顾何如也。其时因儒臣筵奏。特 允貤赠之请。而该曹回启。因循未果。褒贤之礼。实为欠阙。伏惟我 殿下善继善述。丕显丕承。遵 两圣已施之命。举屡年未遑之典。庶或为增光 圣孝。振作儒化之一助。玆敢不避猥越。仰渎 崇严。伏乞 圣慈不以臣刍荛而特 赐采纳。赠爵褒赏之典。并令该曹依 成命即赐施行。使两臣道德学问之实。表揭于世。于以励世教而为后劝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7H 页
焉。
三政 询瘼后。陈所怀疏。(壬戌)
伏以臣猥以冗品。滥升宰列。佛恩未报于尘刹。贱齿已及于礼限。陈章告退。归伏田庐。聊与村叟野农。歌咏 圣泽。自幸生老于百年升平之世矣。不意列邑民闹。始于一州而遍于三道。烧毁杀越。睯不畏法。甚至于迫逐官长。驱打校卒。此是载籍以来所未有之变怪也。臣所居星州。适值空官。亦不免效尤。场市一榜。万人齐会。毁破人家。殆过数十。虽即解散。不至如他邑之蔓延。而其为犯分蔑法则一也。臣忝居乡大夫之列。既不能先事矫救。又不能临机镇服。公私惭悚。无以抗颜于世。徒抱漆室之忧。不禁仰屋之叹。乃者十行 纶音。丁宁恻怛。宽其罪而矜其情。继而宣抚直指。次第衔 命。雨露雪霜。恩威并施。近又伏见传教下者。三政救弊。既设厅釐整矣。又发策 询问矣。凡系顺民心恤民隐之道。无所不用其极。大哉 王言。一哉 王心。此正举国元元。起死回生之机也。凡厥守宰之臣韦布之士。苟有蕴抱。孰敢不竭虑殚精。对扬 休命。而臣愚死罪窃以为。解倒悬之急。弭剥床之患。非弥文常法所可救也。见今弊到极地。人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7L 页
失恒性。如非大振厉大更张。决知其施措不得。试以三政言之。 朝家设施之初。制未尝不美。科未尝不严。而法久弊生。末流滥觞。驯致民不聊生。至于此极。以言乎军政则兵化为布而民膏竭于黄白。以言乎田政则田变为沙而王税缩于匿冒。以言乎还政则谷幻为土而吏奸滋于偷弄。如欲悉陈。指不胜偻。而苟究其由。不过曰一利字一私字为其膏肓之病根。为民长上者。如果反己而自省。必不待人言而自知之矣。呜呼。使民至此。是谁之过欤。奸吏之罪。果合于毁其家湛其身。而不死于法而死于民者。其可曰国有常典乎。先纳暗债。始得差任。引用公货。以充加下。是岂独吏之罪哉。呜呼。臣愚死罪窃以为。今日之急先务。惟在于择守令。择之如何。亦惟曰祛得一利字一私字而已。利之所在。我之所好。人亦好之。私之所在。亲者未必贤。疏者未必不贤。此所以人材之难得。物情之难平。自昔而然也。然天生一代之人。足了一代之事。月前守令别荐。皆极一时之选。烹鲜别利。各当其材。律己莅民。各励其操。则日后之为龚黄为召杜。不患无其人耳。呜呼。烹阿之典不行。玺书之褒无闻。苟非特立独行之士。无怪其与世推移。而我 朝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8H 页
士大夫厚蒙 国家之恩。承藉祖先之荫。安富尊荣。亦已稔矣。独不可改心易虑。瘠己肥民。为民惜财。为国惜民。忍得几年瓜限。活得几个疲氓。留苗侯之犊。选刘宠之钱。使 祖宗赤子。沟壑而衽席之乎。以此存心。以此行政。则查括闲丁。民不敢怨。而军政可修矣。躬行田畴。吏不敢欺。而田政可举矣。扫虚簿而储实谷。或捐廪充逋。或卧还取耗。而还政可刷矣。况伏念邑各异规。人各异见。逐条查栉。随事矫救。或不无参差不均。繁氄难齐之患。苟能人存政举。各事其事。则不烦 朝家之釐整。而民国俱便。特不过转移间事耳。虽然许多州郡。难得人人皆贤。而操术之要。专系于习俗之美不美。纪纲之立不立。升黜必公。赏罚必行。则贪可使廉。侈可使俭。滥可使约。而民蒙其惠矣。由今之俗而不变今之道。则虽仁义之言。不绝于口。金石之典。昭布于世。文具而已。空言而已。何益于民。何补于国哉。呜呼。臣既以择守令。为今日救弊之急先务。而既择之后。使为守令者。得以展布四体。专心恤民。亦惟在于 朝廷举措之得宜。曰禁赂遗也。曰杜请托也。曰防数递也。赂遗之弊。夫夫皆言。然非真责之使出而人自为之。人自不为则便是都无事。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8L 页
而举世滔滔。有识窃叹。臣窃怪之也。至若各邑吏窠。是何等卑琐。而稍涉腴腻。皆出请托。公货之欠逋由是。官令之漫漶由是。毕竟害归于民而官不能禁。臣窃痛之也。守令瓜期。本有定限。而近来州牧雄府。年除岁迁。视官舍如逆旅。盖以用度踰滥。久任反不如新莅。顾而之他。甘为龙断之计。名都大邑。缘此而尤为凋弊。臣窃悯之也。凡此诸条。殆若猥亵。而惟私与利。病根深痼。百弊众瘼。皆由此起。若使贾生对策于今日。岂但痛哭而止哉。呜呼。夫子论为邦之道。而不过曰节用而爱民。平时犹然。况此民忧孔棘之日乎。昔在 英庙庚申。忧念民事。特减田税。 下教若曰今此减税之命。便是转危为治之机。君臣上下当以草衣草食为心。凡系冗费。一切减省。此尤今日之所当法也。伏愿继自今。大惕厉大振刷。先自 宫闱始。祛浮文而崇俭约。继命有司之臣。防滥下而减情钱。上而必欲如汉文之衣不曳地。宋朝之躬御浣濯。下而必欲如黎干之减驺。唐尊之柴车。而从前礼亨豫大之象。姑息安徐之政。一切扫去。明诏庙堂。别立科条。饬谕道臣。申严殿最。要以裕财足民为计。则上行下效。岂无孚应之望乎。臣愚死罪。又窃以为宴安鸩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9H 页
毒。昔人所戒。易著苞桑之象。传有舟水之喻。近日民闹。殆天所以警动我 圣衷。而月初水灾。又近年所无。漂压室庐。荡覆田畴。浦农失望。米价翔踊。天人一理。感召如期。方伯守宰之臣。亦必有𢥠然惊心。惕然改图者矣。乘此艰虞。奋发志虑。顾畏民嵓。扶植邦本。未必非奠安区域迓续天命之机会。惟 殿下懋哉懋哉。呜呼。臣经历 四朝。白首畎亩。爱君忧国。微忱耿耿。今当策士询瘼之日。不容泯默。玆缀耄荒之说。敢进县道之章。而一得之见。在于三政之外。俯赐 察纳。划即施行。断之以刚果。布之以诚信。持之以永久。新一世之耳目。巩万年之基业。是臣区区蕲祝。
 批曰省疏具悉。今此所陈。无非切中时弊。深庸嘉尚矣。
请减本州下纳米疏(癸亥)
伏以臣于昨年。幸因三政 询瘼。猥以一疏陈悃。其言汎而不切。无益于 采用之实。徒承嘉尚之 批。倍切悚恧之忱。其后诸道民闹。相继而发。 宸心忧惕。屡遣按问。如臣老退屏伏。尚不禁中夜绕壁。盖难平者物情。不齐者众口。凡系政令做措。士大夫议于朝。庶民谤于野。寒暑怨咨。古亦有之。而群起作闹。如火燎原。如近日之为者。臣未之前闻也。古语曰民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19L 页
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今之民异于古之民。困于积瘼。丧其本心。只知有利害。不知公税之重。 王法之严。惟渠所欲。取必于上。风习一变。骚讹四起。 朝家措处。若或少失其公平均一之政。则狺狺不服。聒聒无忌。势所必至。此际镇服抚摩之方。尤不可少忽也明矣。臣生长闾阎。屡典州郡。人情物态。略有所经历而斟量者。敢以目下民隐切于肌肤者。不避猥屑。流涕而陈之。呜呼。臣所居星州。世所称大邑雄府。而近日凋瘵尤甚。民不聊生者。以下纳米木之逐年增加也。沿邑倭供米。或以钱代纳。或给还改舂。而独本州以本色米全数收纳。故每遇歉岁。偏受其害。今既无还。无以代给。凡干结役。比他邑倍蓰。而以其米木参半之故。六七年前一结所纳。尚不过八九斗矣。夫何近年以来。该厅颁降。木少米多。至于昨年。为一结十二斗。民力大困。怨讟朋兴。剥肤椎髓。艰辛备纳。而既纳之后。又多乾没于邑中。侵邻徵族。闾里萧然。昨年民闹。未必不由于此。而今年馆倭拦出之变。本牧谴罢之举。专由于是。适值空官。收刷没策。为州民者将无以抗颜于世。而今年米纳。比昨年尤为加数。一结所纳。并杂费殆过一石三四斗。当此市价翔踊瓶罂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20H 页
罄尽之时。虽依前收纳。万无准捧之路。况前髓已竭。新膏更浚。街谈巷议。皆以为本州米木。折半划下事。宣抚使既面谕于众民。本牧使又条陈于对策。前巡使亦已往复该司。至有行关本邑。预先知委之事。而今忽大违始料。大同木分排各邑。多为二百三十同。少亦不下五六十同。而独于星州大邑而居中邑之末。只划二十同。米太之夥多。都由于木疋之减少。毕竟生颐。势将无民无邑。岂可不大加忧悯哉。到今事势。不可以销刻为嫌。就诸邑大同木米分排中。一从邑之大小结之多寡。裒多益寡。移此充彼。使本州木与米。折半相准。期满百同之数。则下纳米数。自入于十斗之内。民有再生之望。朝有一视之惠。边境乂安。闾里帖息。不但为一方生灵之幸也。且伏念当初定式。米木多寡。随岁丰歉。初无一定之限者。专出于为民生阔狭之至意。而法久弊生。反失均平之政。从今以后。无论各沿邑。一以米木参半。永为恒式。恐不害为随时措救之方矣。伏惟我 殿下至仁厚慈。若己恫瘝。 俯察穷蔀之情。 特垂采荛之量。亟 令庙堂禀处。依民愿许施焉。呜呼。臣是𤱶亩休退之人也。出位妄言。既犯不韪之诛。事系本州。又有循私之嫌。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20L 页
然忧国忧民。不以进退而或异。人己而有拘。玆不得已冒昧陈㬥。此非臣一人之言。即一州万民之言也。
应 旨疏(甲子)
臣民无禄。 大行大王仙驭上宾。如丧之恫。率普惟均。而惟天惟 祖宗。眷佑我 邦家。 圣上承统。 太母垂帘。转哀为庆。虽旧维新。攒手延颈。八域同情。仍伏念臣通籍五十馀年。犬马之齿。已过七旬矣。历事 四朝。厚蒙 恩造。而无一报效。退伏田庐。奄当泣弓之辰。倍切蓐蚁之忱。伏况我 殿下冲年嗣位。令闻四达。觐耿之愿。不能自已。拟欲扶舁上去。纾至恫于 廞卫迎送之路。望清光于 大殿起居之班。而衰力难强。乍发旋停。有臣如此。生亦何为。呜呼。老病垂死之喘。尚有彝性之未泯。一念耿耿。愿吾 君为尧为舜。际伏见 大王大妃殿传教下者。一初 谕音。八方耸听。恫 前王志事之未卒。慨今日习俗之污下。戒之用休。董之用威。明如日星。严如斧钺。继而有广开言路。勿为虚文之 教。在廷臣僚。孰敢不改心易虑。而如臣愚戆。衷情益激。尝闻朱夫子之言曰。天下万事。有大根本。每事之中。又各有要切处。臣敢推演其义。以一本四要之说。为对扬 明旨之万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21H 页
一焉。呜呼。何谓一本。 殿下一心。即万化之本。而诚实公平四字。即存心处事之本也。何谓四要。勤学问而养德性。远细娱而立大志。修身之要也。节财用而祛奢侈。防赂遗而惩贪污。恤民之要也。奖恬退而抑躁竞。别贤否而严黜陟。用人之要也。明儒教而距诐淫。申乡约而镇骚讹。励世之要也。臣请得以稽于古训。参以时宜。逐条胪列焉。呜呼。人主一身。为天下国家之主。故大学八条。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人性本善。物欲害之。故中庸曰尊德性而道问学。盖欲修身。必先尊性。欲尊性。必待学问。而帝王之学。异于韦布。尤不可一日少缓。故殷高宗谅闇三祀。傅说告于王曰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周武王践阼三日。师尚父进丹书曰敬胜怠者吉。义胜欲者从。宋哲宗初元。程子进言曰人主当使一日之中。接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宦官宫妾之时少。则可以涵养气质。薰陶德性。宁宗之在孝宗丧也。朱子奏乞不拘寒暑及暇故。并令逐日进讲。古之名臣。汲汲勉学于嗣服之初宅忧之日者盖如此。而冲年之君。志虑未定。嗜欲玩好之害德性而移心术。尤不可不虑。故周公之戒成王。先之以稼穑艰难。伊尹之训太甲。申之以货色游畋。朱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21L 页
子之告孝宗。必曰黜耳目之娱。奋有为之志。夫志者心之所之也。如射者之有的。行者之有程。志远大则远大。志卑下则卑下。究竟成就。已卜于发轫正鹄之初。故夫子之圣焉。而必曰十五志于学。今我 殿下去志学之年不远。苟能蚤自立志。无所挠夺。学必以孔孟为准。治必以尧舜为期。缉熙光明。日就月将。则他日政令施措。皆出于躬行心得之馀。惟 殿下懋哉。呜呼。孔子曰节用而爱民。盖以财出于民。财不节则民困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而见今民穷财竭。滚到极地。无恒之产。十室而无寸土。不急之费。一食而当万钱。地无遗利而炊烟断续。年虽小康而米价翔踊。列邑仓簿。尽入虚勘。各样公纳。每患愆滞。玆曷故焉。不过曰奢侈之不禁也。赂遗之不防也。贪污之不惩也。三弊相因。百度俱病。官政既失。吏横滋甚。而请托恣行。法无所施。由今之俗。不变今之政。则虽使研桑主计。龚黄莅民。亦将无策可救。臣愚死罪。欲矫此弊。必先自 宫闱始。一遵 列圣家法。却私献而崇俭德。祛浮文而省冗费。烹阿之典。断不饶贷。代柱之帖。明示好恶。则风行草偃。自有丕变之效。而彰瘅之下。孰敢有越厥志乎。曾子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22H 页
本内末。争民施夺。惟 殿下戒哉。呜呼。朱子曰士大夫辞受出处。关时运之盛衰。程子尝见人求荐书。叹曰求则得之。不求则不得。驯致如此。难进易退。虽难尽责于人人。而古昔盛时。重名检而养廉耻。躁竞者见摈。恬退者奖用。呈身御史。鬻面台官之讥。犹有所顾畏。而今时则不然。无论搢绅儒生。求官觅科。各有所营。填街咽巷。逐日坌织。若使程朱两先生见之。当以为如何时也。至于守令选择。尤为今日之所宜加慎。而不问贤否。惟视资格。择差每归循例。数递徒为占便。有声绩者未必真个善治。为身计者不欲担当弊局。此风不改。士失其所以为士而民不得为民矣。继自今申饬铨衡。初仕必先恬静而奔竞者不与。守令必先廉洁而贪猾者不与。有文学而后始拟经幄。有地望而后始选台阁。惜名器重廉防。黜陟进退。惟视此而鉴别焉。则用人之道得矣。惟 殿下念哉。呜呼。孟子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则斯无邪慝矣。董子曰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一切斥之。此先王御世之大法也。杨墨也老佛也。已被先儒之辟廓。而不幸有所谓天主学者。来自海外。渐染东土。 圣明相继。期欲扫荡。辛酉之大行诛讨。己巳之颁示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22L 页
纶音。足以昭 王法而定民志。况臣所居岭南。初无一人染迹。屡蒙 列圣褒音。夫何近日。有阴邪怪鬼之辈。改换头面。私立名号。窃取其中方技幻术符咒事魔之方。诳惑愚民。互相诱引。究其设心。不过为骗财取物之计。而假托神鬼。煽动骚讹。其所包藏。凛然可怖。近幸 朝令跟捕。营查论启。而其徒寔繁。尚多隐伏。盖其所以为说。不足费辞多辨。而大抵正气衰而邪沴盛。儒教熄而诐淫作。经之不正。道之不明。独非国家之羞。儒绅之责乎。道内儒士。今方聚会同志。轮设讲会。申明乡约。纠察不靖。而必有 朝家行会然后。可以凭籍威灵。镇服骚讹。 令庙堂行关本道。申严统户之法。使杂类不得接迹于闾里。复行朔讲之规。使校院儒生通读孝经小学等书。以代科试之照讫。式年道荐外。别荐经学烂熟。能通朱书之人。拔例收用。以遵 正庙朝旧规。则庶可为风励一世之助。惟 殿下儆哉。呜呼。以上四要。皆今日之急先务。而必君心先正然后。百官庶民。莫不一于正。若于本源之地。不能下存养省察之工。则私欲长而天理消。气质胜而德性隐。此危微精一之训。所以为千圣眼藏。而诚实无伪。公平不偏。尤为临政处事之第一关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23H 页
棙。故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大学章句曰实其心之所发。欲其必自慊而毋自欺也。礼记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王者奉三无私。以劳天下。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平平。易之象曰称物平施。夫不诚不实。不公不平。而身可以修。民可以恤。可以用人。可以励世者。臣未之闻也。见今民忧国计。众瘼棼如。而夷考其受病之源。则亶不外此矣。伏惟我殿下受天明命。俨升宝位。聪明睿知。必有以大异于人。德性浑全。志思渐广。亲近儒臣。诵习古书。则臣之所陈四要一本之说。具在方策。可以次第温绎。不但读之于口而必体之于心。涵养以敬。进学以知。于以反身体验。随事践行。施之于政则法天之诚究理之实。存之于心则如鉴之公如衡之平。常使清明在躬。物累退听。凡偏私先入系着濡恋之念。一毫不留于胸中。文具空言姑息弥缝之事。一切不施于政令。执德必固而无乍行旋改之弊。修业以勤而无乍作旋撤之患。则敬德諴民。丕应徯志。四方风动。庶绩咸熙。岂不美哉。岂不休哉。呜呼。 殿下今日。即命哲命吉。罔不在初之辰也。万民之蕲望在此。百僚之颙仰在此。而年踰礼限之臣。更无重入脩门之望。猥陈刍荛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23L 页
之言。以备亵御之箴。其心即野人芹曝。其言皆圣贤谟训也。伏愿勿以人废言。仰禀 东朝。明诏有司。事之可施于政令者。亟 赐采施。言之可补于身心者。深加体念焉。
 批曰省疏具悉。所陈诸条。有本有要。当留念。而至于申明乡约。复行朔讲及经学别荐等语。皆足以明正道息邪说。大有意见。令庙堂禀处事。
辞汉城判尹疏(乙丑)
伏以岁钥更新。 宸心益切于攀慕。日气晴佳。 睿孝克伸于 展谒。履端申命。小大蕲祝。仍伏念臣年过礼限。退伏乡庐。当 国家哀庆之辰。未即效奔赴之诚。于乎不忘之思。须臾无死之愿。不能自已。趁练期始为扶舁上来。而曾未几日。伏奉谏长 除旨。蒙递未久。又伏蒙骑参 恩命。旬月之间。 华诰联翩。簪履之旧。不以遐远而弃之。菅蒯之微。不以衰朽而遗之。臣于是感激霣越。不敢为引年辞免之计。𨃃蹶就职。叨参宿卫。少纾弓釰之痛。依近日月之光。恋结之馀。志愿已足。虽因此退填沟壑。更无所恨矣。行将收拾归装。复寻乡路。而京兆尹 特除之命。忽下于千万梦想之外。臣始而惝恍怔营。继而惶愧懔蹙。实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24H 页
不知措躬之所也。呜呼。臣以地则草茅寒素。以人则樗栎庸散。幸值己巳流虹之辰。猥占甲乙射策之选。时当 纯庙盛际。讴歌有归。祚箓无疆。屡登簪笔之筵。获睹 离明之象。迩来五十七年之间。休恤相仍。圣神相继。尧殂舜陟。文显武承。式克至于今日休。中夜思惟。恍然若前生事。伏惟我 殿下嗣玆新服。念臣耆旧。亦惟我 东朝殿下追念往昔。知臣久次。乃有此格外之 异恩。臣何敢饰辞例让。不体我 圣君 圣母之 殊眷也哉。虽然臣自承 命以后。屡回思量。终有所不敢承当者。夫 朝廷官人。以才器而不以年齿。以绩用而不以久近。今臣才不过袜线。器不过斗筲。绩不过内而台阁。外而州郡。经历 五朝。无一报效。伏未知 圣明何取于臣。而遽施以 中批崇资也。伏况臣于 大行朝。以添书升亚卿。今又以 除授登八座。通朝罕有之 恩典。臣独再被。揆臣涯分。一之犹滥。岂敢再乎。以公则梁鹈轩鹤。为众人嗤点之资。以私则饥乌蹲凤。违古人悬车之义。以职务则词讼剧司。又非老病昏瞀之所可堪承。玆敢披沥情实。冒昧号吁。伏乞 圣慈仰禀 东朝。 特赐谅察。收臣资级。递臣见职。使臣得以归卧田里。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24L 页
歌咏 圣泽。付馀日于残编。作逸民于 圣世。是臣区区至愿也。
辞工曹判书疏(丙寅○以在外递不果上)
伏以臣老退屏伏。与病为伍。国有寇难而不能效敌忾之义。 朝有庆贺而不能参舞蹈之列。有臣如此。不如死之久矣。乃 殿下以臣久次而特下水部 除命。末拟 恩点。尤出异数。臣双擎九顿。感极而涕。固当扶舁上去。一以伸扣谢之忱。一以赎孤负之罪。而病随齿添。事不从心。瞻望云天。祇切恋结。顾臣所带之职。不过备位六卿。别无紧急公事。而今时则异于前。工役方张。职务难旷。私心悯隘。更添一罪。伏乞亟赐递代。以安微分焉。臣因此而又有区区私情之所仰吁者。七十致仕。古礼则然。而犬马之齿。已过六年。每思奉身而退。欲效乞骸之事。前已疏陈于 哲宗朝而未即蒙 俞。其后一再造 朝。更不敢遽然陈请者。诚以明时便诀。工部所悲。新朝宛转。晦翁攸训也。见今符到渐近。至愿未遂。生为无用。死亦不瞑。将无以见古人于地下。伏愿 殿下特推无物不遂之仁。 许臣致仕。因 命选部。勿复检拟。使臣得以终守礼防。以全晚节。千万颙祝。臣身既退。无所事于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25H 页
言。而一段忧爱之忱。尚有彝性之不泯者。猥此尾陈焉。呜呼。我 殿下践位行礼。今已多年。当益明习国家事矣。日夕讲讨。轮流经史。亦已多识前言往行矣。人君致治之道。不外乎监先宪师古训。若舍此而为政。则气质用事而违忠恕絜矩之道。义利交战而欠中和精一之工。聪明睿智。虽卓乎难及。而大易之日夕乾乾。方为无咎。设施注措。虽赫然改观。而文王之小心翼翼。始为无忧。故禹之训后王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告于舜曰稽于众。舍己从人。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皋陶之告禹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仲虺之告汤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伊尹之告太甲曰从谏不咈。先民是若。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傅说之告高宗曰学于古训。乃有获。召公之告成王曰狎侮君子。罔以尽其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周公之诰亦曰无遗寿耇而稽我古人之德。孔子论为邦之道曰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孟子论王政曰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子思曰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曾子曰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此古昔圣贤治天下之大经大法。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25L 页
而秦以富彊而失民心。汉以委输而夺民利。唐树藩镇而朘民以赍寇。宋和夷狄而括民以充币。古事之可师可戒者。伏想我 殿下已悉于经史之中。不待臣言之覼缕。而有所权度矣。至若我 列圣朝成宪。则仁厚以立国。节俭以为治。赋税无加于贡彻。刑辟取法于流宥。爱恤黎庶。损上而益下。慎惜名器。黜幽而陟明。深仁厚泽。浃于肌髓。试以宝鉴所载观之。 太宗朝教曰予观经史。近侍虽或有忠于君者。率多佞君误国。 世宗朝户曹请令州郡预纳明年贡炭。上曰今方成农之时。不可役民。姑省之。又 教曰刑者人之死生系焉。苟不真得其情。而无罪者陷于刑。则足以干天地之和。又 教曰王者之政。以安民为本。大要不过轻徭薄赋而已。 世祖朝尝曰目前所见之物。无非民膏。古人以服浣衣。为人君美德。 命禁尚方银砚炉。尝于景福宫种谷。令 睿宗亲执其劳。 成宗朝教曰生财在务本。裕财在节用。如欲节用。必先俭约。 仁宗朝令刑曹审慎拷掠。俾无冤枉。中宗朝教吏曹曰近观除目。多有骤升之弊。 祖宗朝不轻用年少。故躁进之风戢矣。又 教曰近观百司。敦厚朴实者谓之庸流。轻捷利口者谓之正类。任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26H 页
铨衡者。必察乎此。 英庙自省编曰先武中兴。以卓茂为褒德侯。心常叹服。又 教曰亵御近习。其诬易入而其辨尤难。远便辟近忠善。即我 朝家法。 正庙朝华城之役。 教监董诸臣曰今番费用。皆自内下。勿烦一民。凡此诸条 教令。莫非祖述乎尧舜。宪章乎文武。金科玉条。灿然备具。而苟究其精神心法之所灌注。政令施措之所传袭。皆自古训中出来。未尝有一毫自作聪明之事。故四百年丕显丕承。享有升平。式克至于今日休。于不美哉。臣不揆僭妄。猥以得于古书。闻于前辈者。胪列如右。伏愿 圣明思之深而虑之远。勿以耄言而弃之。以节用克俭。为恤民之本。以综核名实。为发政之本。以抑躁竞杜虚伪。为用人之本。以祛便佞涤党习。为靖世之本。以敬德諴民。为祈天永命之本。以舍己从人。为代天理物之本。以崇儒重道。为排斥异教之本。千万岁无疆之休。亿兆民咸戴之愿。都在于此。惟 殿下懋哉懋哉。呜呼。臣人微地疏。才短学浅。历事 五朝。无一报效。而资级踰滥。居常愧惧。陈力就列。已无望于此世。玆将狂𥌒之说。仰陈 崇严之听。言虽不裁。心实愿忠。臣无任惶缩战怖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