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x 页
纯斋稿卷之二十
判
判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38H 页
判义禁府囚洪履猷原情启目(二首○甲子)
故重臣己亥疏。渠所谓诬逼莫重莫严之地者。别有何事何语 是隐喻。辛酉年间已有慈圣昭晰之教。则今此重为提出者。岂非出于一段乐祸之心 是旀。贺仪停止之举。即出于对扬修省之盛德。则此岂但大臣之所承顺而已。以此欲为构诬之把柄者。尤万万凶谲 是遣。至于悖通之主张秋曹诸囚之供。绽露无馀。而犹敢发明者。尤为狞顽。以此添问目。施威严问。期于得情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洪履猷原情启目]
依允 为旀。此囚之凶悖。愈往愈甚。己亥故重臣疏承批后。又有此家人之此事此言。非常情之外为教。则故重臣之论。咸原无论六十年后。虽百年后。岂可谓无端声讨乎。此即辛壬大义理关头。则渠之急于驱人。不自觉其陷于背驰之科者。可谓逐鹿不见泰山 是旀。况且红袖云云。即俭道贞烈辈与凶徒表里缔结之端。而今乃囫囵为说。归重臣于借古而喻今者。渠虽自谓巧于陷人。而实则渠反变幻乙巳筵教之本旨。自渠口诬逼古今也。即此两段。便渠罔赦之断案。辛
故重臣己亥疏。渠所谓诬逼莫重莫严之地者。别有何事何语 是隐喻。辛酉年间已有慈圣昭晰之教。则今此重为提出者。岂非出于一段乐祸之心 是旀。贺仪停止之举。即出于对扬修省之盛德。则此岂但大臣之所承顺而已。以此欲为构诬之把柄者。尤万万凶谲 是遣。至于悖通之主张秋曹诸囚之供。绽露无馀。而犹敢发明者。尤为狞顽。以此添问目。施威严问。期于得情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洪履猷原情启目]
依允 为旀。此囚之凶悖。愈往愈甚。己亥故重臣疏承批后。又有此家人之此事此言。非常情之外为教。则故重臣之论。咸原无论六十年后。虽百年后。岂可谓无端声讨乎。此即辛壬大义理关头。则渠之急于驱人。不自觉其陷于背驰之科者。可谓逐鹿不见泰山 是旀。况且红袖云云。即俭道贞烈辈与凶徒表里缔结之端。而今乃囫囵为说。归重臣于借古而喻今者。渠虽自谓巧于陷人。而实则渠反变幻乙巳筵教之本旨。自渠口诬逼古今也。即此两段。便渠罔赦之断案。辛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38L 页
酉昭晰之阳若不知。犹属馀事。渠以乐祸思乱之凶肠。啸聚怪鬼无赖之徒。若疏若通。主张设施。将逞网打之计。及其阴图已败。真赃毕露之后。则敢生死中求生之心。单举故重臣疏语。抵死把持。有若办得别般义理者然。严问之下。必欲角胜而掉脱。究厥情状。万万险贼。万万悖谲。国有三尺。乌可免乐祸诬人不敬无严之诛乎。以此严刑捧迟晚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李东万原情启目(二首)
秋曹两囚对质依允 为旀。红袖傍促之句。即辛壬间凶徒缔结宦妾。表里和应之明證。出于乙巳以后筵教者。此岂故重臣诬逼之说。而一何相似之语。亦不过谓缔结和应之状。与辛壬相似也。从古文字间取譬之际。似此语晕。本自何限。则以此抉摘。驱人于罔测者。其可成说 是旀。又况辛酉昭晰之举。必无不知之理。而忽复提起者。岂非乐祸之心乎。外此抵赖之端 并良。严刑取服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李东万原情启目]
此囚之许多妆撰。益见其欲巧反拙 是如乎。渠与洪履猷辈。自是风马牛不及之间。则若疏若通许多朝士中。必与渠相议者。可见其平日烂熳绸缪之迹。可推而知。朝家置而不问则已。既问之后。岂可不覈根窟
判义禁府囚李东万原情启目(二首)
秋曹两囚对质依允 为旀。红袖傍促之句。即辛壬间凶徒缔结宦妾。表里和应之明證。出于乙巳以后筵教者。此岂故重臣诬逼之说。而一何相似之语。亦不过谓缔结和应之状。与辛壬相似也。从古文字间取譬之际。似此语晕。本自何限。则以此抉摘。驱人于罔测者。其可成说 是旀。又况辛酉昭晰之举。必无不知之理。而忽复提起者。岂非乐祸之心乎。外此抵赖之端 并良。严刑取服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李东万原情启目]
此囚之许多妆撰。益见其欲巧反拙 是如乎。渠与洪履猷辈。自是风马牛不及之间。则若疏若通许多朝士中。必与渠相议者。可见其平日烂熳绸缪之迹。可推而知。朝家置而不问则已。既问之后。岂可不覈根窟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39H 页
而止乎。加刑严讯。期于输情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洪履猷捧迟晚启目
此囚 段 乐祸诬人。不敬无严。渠既迟晚纳招。别无更问之端 是如乎。大抵此辈之绸缪设施。非一朝一夕之故。若使其计得行。则搢绅当馀几人。搢绅无馀则国家亦将税驾于何地。究厥肠肚。论厥罪状。肆市之律。在渠犹非适重之典 是乎矣。玆当一初之会。宜轸好生之德。姑从参酌之参酌。特为减死绝岛定配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李东万捧供启目
此囚 段 不但渠之情节个个自服。诸囚之阴谋悖计。可谓和盘托出。岂必更有究问。以致此时之纷挐乎。大抵此囚比之洪履猷则虽不无首从主客之可分 是乎矣。论其奔走绸缪之迹则亦无减于履猷之凶谲 是如乎。亦为减死绝岛定配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安昌仁等原情启目
依允 为旀。安昌仁之被打丁宁。则崔弘麟先自起闹 是遣。李元亨之被缚的实。则院隶辈极为无严 是如乎。查问肯綮。专在于此。以此两项。虚实更为严问。期于得情 为旀。因此而又有惊骇者。毛桥边偶然逢着之院隶。何至于十三人之多乎。此必是梁镇玉之呼召聚集。不
判义禁府囚洪履猷捧迟晚启目
此囚 段 乐祸诬人。不敬无严。渠既迟晚纳招。别无更问之端 是如乎。大抵此辈之绸缪设施。非一朝一夕之故。若使其计得行。则搢绅当馀几人。搢绅无馀则国家亦将税驾于何地。究厥肠肚。论厥罪状。肆市之律。在渠犹非适重之典 是乎矣。玆当一初之会。宜轸好生之德。姑从参酌之参酌。特为减死绝岛定配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李东万捧供启目
此囚 段 不但渠之情节个个自服。诸囚之阴谋悖计。可谓和盘托出。岂必更有究问。以致此时之纷挐乎。大抵此囚比之洪履猷则虽不无首从主客之可分 是乎矣。论其奔走绸缪之迹则亦无减于履猷之凶谲 是如乎。亦为减死绝岛定配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安昌仁等原情启目
依允 为旀。安昌仁之被打丁宁。则崔弘麟先自起闹 是遣。李元亨之被缚的实。则院隶辈极为无严 是如乎。查问肯綮。专在于此。以此两项。虚实更为严问。期于得情 为旀。因此而又有惊骇者。毛桥边偶然逢着之院隶。何至于十三人之多乎。此必是梁镇玉之呼召聚集。不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39L 页
然则此汉辈常时行路。必也成群作党。为闾阎间作挐之计。此习若不严惩。小民之弊。有不可胜言。此亦别加究问。以为重勘之地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尹致永口招启目(四首○丙寅)
观此供辞。此囚奸狡。愈往愈甚。尹亨烈供辞则以为原疏尹致永已制置。而渠之被谪时。欲更见其本草。索于致永云云。则今反诿之于亨烈之兄。渠又以为渠之不文。通朝共知云。而又以为病处则删削点窜云。不文者又安能为此乎。若此等语。无非遁辞。至于自称三罪。尤可见悖慢很毒之状。大抵今番亨烈之拿问。即因大臣书启。而问其书劝虚实。亨烈之言实则虽大臣难免其罪。虚则亨烈当被诬人之律。似此章疏间句语之问于当者。自古何限。而至于亨烈加刑专由于变招而已。初非其疏之故。则渠焉敢作为话柄。有若言事之人。无罪受刑。欲为䝱持钳勒之计者。万万叵测。万万无严。言路之恐闭。朝家岂待渠言而知之乎。且昨日所问。只是与亨烈相关情节而已。许多题外之说。全事喷薄妆撰。渠若真有忠愤之心。则渠何不待为言官而自为之。又不然则何不前衔为之而必嗾人为之乎。节节狡恶。此若寻常看过则
判义禁府囚尹致永口招启目(四首○丙寅)
观此供辞。此囚奸狡。愈往愈甚。尹亨烈供辞则以为原疏尹致永已制置。而渠之被谪时。欲更见其本草。索于致永云云。则今反诿之于亨烈之兄。渠又以为渠之不文。通朝共知云。而又以为病处则删削点窜云。不文者又安能为此乎。若此等语。无非遁辞。至于自称三罪。尤可见悖慢很毒之状。大抵今番亨烈之拿问。即因大臣书启。而问其书劝虚实。亨烈之言实则虽大臣难免其罪。虚则亨烈当被诬人之律。似此章疏间句语之问于当者。自古何限。而至于亨烈加刑专由于变招而已。初非其疏之故。则渠焉敢作为话柄。有若言事之人。无罪受刑。欲为䝱持钳勒之计者。万万叵测。万万无严。言路之恐闭。朝家岂待渠言而知之乎。且昨日所问。只是与亨烈相关情节而已。许多题外之说。全事喷薄妆撰。渠若真有忠愤之心。则渠何不待为言官而自为之。又不然则何不前衔为之而必嗾人为之乎。节节狡恶。此若寻常看过则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0H 页
何以使奸细之徒。知所惩畏乎。制给一款。更为严问。又复如前妆撰。更与亨烈面质。加刑得情 为旀。尹亨烈兄之制疏之说。既发于致永之口。亦不可不一问。令刑曹依李完𡼕例。捉来严问。捧草供以入之意分付。虽以卿等言之。囚供若是胡乱。而无一盘诘之语。多日开坐。不能覈实。伈泄如此。万万未安。今日若不得情。则先自卿等难免重典。各别惕念举行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尹致永口招启目]
此囚事。诚不可晓。制给至亲之疏。不是怪事。则必欲隐讳。今始吐实者大罪也。尹亨烈之受刑。由于变招欺罔。则把作话柄。敢生胁勒之计。今始自服其妄者。二大罪也。然今既自服。岂必更问。至于书劝一事。渠以为国言。则李羽晋一人之言。岂得为国言乎。设如渠言羽晋真有其言。既非向渠之言。渠又不得羽晋之实情。则又岂足为论罪大臣之实证乎。既云国言而必以羽晋当之者。必有隐情。此一款更为严问 为旀。揆以狱体。亦不可不更为究覈。李羽晋一体严问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尹致永口招启目]
书劝之说。设使李羽晋为之而渠闻之。若是渠之初闻而不知里面之事。且有讨罪之意。则揆以常情。宜乎问其何时书劝。劝之之辞缘又何如。详知里面然
[判义禁府囚尹致永口招启目]
此囚事。诚不可晓。制给至亲之疏。不是怪事。则必欲隐讳。今始吐实者大罪也。尹亨烈之受刑。由于变招欺罔。则把作话柄。敢生胁勒之计。今始自服其妄者。二大罪也。然今既自服。岂必更问。至于书劝一事。渠以为国言。则李羽晋一人之言。岂得为国言乎。设如渠言羽晋真有其言。既非向渠之言。渠又不得羽晋之实情。则又岂足为论罪大臣之实证乎。既云国言而必以羽晋当之者。必有隐情。此一款更为严问 为旀。揆以狱体。亦不可不更为究覈。李羽晋一体严问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尹致永口招启目]
书劝之说。设使李羽晋为之而渠闻之。若是渠之初闻而不知里面之事。且有讨罪之意。则揆以常情。宜乎问其何时书劝。劝之之辞缘又何如。详知里面然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0L 页
后。可以登诸疏奏。而不此之为。只欲以其人立證者。其果成说乎。且既曰国言。则所闻必非羽晋一人。三尺童子皆可知之。即此一款。可知援引之万万虚谎也。且以其前后供辞观之。虽寻常过去之语。必搀及大臣。极其诋辱。推此观之则其必欲甘心于此大臣。而原疏之一篇精神。都在于是。其必欲甘心之意。又何故也。若不吐实则当设鞫严问。更以此出意见。严刑究问。期于取服 为旀。虽以尹亨烈言之。初招既曰岁后相逢。则虽非岁后。其在台职之前则可知。更为施威严问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尹致永口招启目]
此囚供辞。愈往而愈见其变诈虚谎。其许多破绽处及一供中自相矛盾处。并姑勿论。渠之把持李羽晋。即缘此款。若复变招。则前后欺罔狡恶之情。死有馀罪。故虽为此限死抵赖之计。然此款亦自初至今。三变其说。最初则若羽晋之对渠酬酢。中间则忽变为主客之酬酢。而今则又忽为与渠酬酢。而其说烂熳如此。如此则何不于面质时与此前屡次纳供时。一不槩及乎。即此其妆撰之欲巧反拙可知。至于李羽晋则虽以渠把持之言观之。即不过传道风传。本无足为罪。则揆以常情。岂有一向牢讳之理。况同义禁
[判义禁府囚尹致永口招启目]
此囚供辞。愈往而愈见其变诈虚谎。其许多破绽处及一供中自相矛盾处。并姑勿论。渠之把持李羽晋。即缘此款。若复变招。则前后欺罔狡恶之情。死有馀罪。故虽为此限死抵赖之计。然此款亦自初至今。三变其说。最初则若羽晋之对渠酬酢。中间则忽变为主客之酬酢。而今则又忽为与渠酬酢。而其说烂熳如此。如此则何不于面质时与此前屡次纳供时。一不槩及乎。即此其妆撰之欲巧反拙可知。至于李羽晋则虽以渠把持之言观之。即不过传道风传。本无足为罪。则揆以常情。岂有一向牢讳之理。况同义禁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1H 页
之疏与启。俱曰无是说。以不干之事。有此质言。必无是理。渠之前后所供。皆是诬罔。则奚独于此款不肰乎。且况以今招中渠之五寸叔处所闻一款言之。骤看虽系疏后。细究语脉则又欲以言根出处无痕。归之于徐有憬者肰。其情状节节奸狡。万万痛恶。肰则书劝一款。即渠自唱。非有别般可覈之人。今若随其所供。复问尹相烈辈。则徒使疑乱滋长而奸细窃笑。罪人尹致永姑从末勘。绝岛定配。尹亨烈依前还发配。李羽晋今无可问放送 为良如教。
判延安囚申永春狱案(丁卯)
大凡狱体。至重且大。人命咸关于此。不可不审慎。而至于求生于不生。致疑于无疑。亦出于审慎 是置。今此申永春狱事 段。前后议谳。参差不同 是矣。特以相斗之时。词證无人。元犯之供。的信惟难 乙以。或为致疑之案 是乙喻。究其本情。则永春之于末同。实有主盗之别。又见藏怒之端。主见盗而逐之。人情之所同也。况加之以衣服见失。见击我而拒之。事势之固肰也。况拟之以尺刃欲害。当烈怒之方起。奋气层激。以大杖而防势。角力转斗。虽有戕杀之名。大异于平民之害 是遣。且观前后道臣之跋辞。有引律文之杀盗勿论。有言相
判延安囚申永春狱案(丁卯)
大凡狱体。至重且大。人命咸关于此。不可不审慎。而至于求生于不生。致疑于无疑。亦出于审慎 是置。今此申永春狱事 段。前后议谳。参差不同 是矣。特以相斗之时。词證无人。元犯之供。的信惟难 乙以。或为致疑之案 是乙喻。究其本情。则永春之于末同。实有主盗之别。又见藏怒之端。主见盗而逐之。人情之所同也。况加之以衣服见失。见击我而拒之。事势之固肰也。况拟之以尺刃欲害。当烈怒之方起。奋气层激。以大杖而防势。角力转斗。虽有戕杀之名。大异于平民之害 是遣。且观前后道臣之跋辞。有引律文之杀盗勿论。有言相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1L 页
斗之异于争财者。可知公共之论 兺不喻。卿之结辞所陈。可谓廷尉当是也 是旀同。延安府狱囚罪人申永春 段。依上项诸议。施以次律事。分付该道道臣 为旀。击铮人申老赤 段置。急于诉冤。语或爽实。不足深责。不必科惩放送事 并只。分付本道 为良如教。
判晋州囚姜学用狱案
大凡杀狱。莫不主于实因 是置。看證则分明。而既无伤处之实因则置之偿命之科。终欠审克之义。此狱 段今观前后文案。全仲伊之初招云元犯姜学用之与孔守长相诘。出于戏谑之举纳招 是如可。及其覆检后招。比前招异焉。谓之以学用故筑。可见变幻而无信 是矣。检验时胸膛之有血癊。实因的实 是遣。木枕流下于后背。脚膝压逼于前胸。学用欲起守长之卧。守长欲捽学用之起 良可。枕冲于后。膝筑于前。气息几绝。虽是全仲伊之招。想其景状。或似其肰 是旀。参其检验与此招。则吻肰相合。又有前道臣实因为主之论 是遣。学用之彼卧此起之事。又与仲伊之招同。则如法偿命。无容更议 是矣。怒㗡孙之换呼姓字。发一时之无端血气 是隐。则可知非故筑之心。是可谓因怒甲而移乙。致乌飞而梨落 是沙馀良。廿九日适市之说。连日夜话饮之證。
判晋州囚姜学用狱案
大凡杀狱。莫不主于实因 是置。看證则分明。而既无伤处之实因则置之偿命之科。终欠审克之义。此狱 段今观前后文案。全仲伊之初招云元犯姜学用之与孔守长相诘。出于戏谑之举纳招 是如可。及其覆检后招。比前招异焉。谓之以学用故筑。可见变幻而无信 是矣。检验时胸膛之有血癊。实因的实 是遣。木枕流下于后背。脚膝压逼于前胸。学用欲起守长之卧。守长欲捽学用之起 良可。枕冲于后。膝筑于前。气息几绝。虽是全仲伊之招。想其景状。或似其肰 是旀。参其检验与此招。则吻肰相合。又有前道臣实因为主之论 是遣。学用之彼卧此起之事。又与仲伊之招同。则如法偿命。无容更议 是矣。怒㗡孙之换呼姓字。发一时之无端血气 是隐。则可知非故筑之心。是可谓因怒甲而移乙。致乌飞而梨落 是沙馀良。廿九日适市之说。连日夜话饮之證。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2H 页
出于尸亲之招。可知其伤也轻 是旀。十四日致死。亦是其死之不速。又违法文之所商。此所以道臣与卿之请从轻典者也。若如检验被筑的实。则守长被伤之当夜与翌日。行动出入。岂非可疑之端。当初之事。亦是彼此醉后之举。则是学用之生端也。学用虽曰发明前压后冲。学用则不知而其膝则致筑。更又思之。㗡孙之换呼渠之姓字。此胡大事。而因此推往全家。欲与相诘。则必无顾惜之心。安知不由此而致伤乎。是学用之死端也。以此以彼。以言乎学用则筑也。以言乎守长则被也。似此多端之疑狱。不可遽然而处决。议于大臣禀处 为良如教。
判安州囚金昌太狱案
此狱 段 有一事可凭之迹。为十分可疑之端 是置。检狱之道。先看实因之分明。审理之法。详量事势之邂逅 是隐喻。初检之时有腋肢边伤处之痕。覆检之时有瘾毒气连胁之见 是旀。足踢右脚。把扇打面。元犯之身自服。看證之供丁宁 是去等。右脚与右胁。既是相近之地。怒起而怒击。此固常汉之习 是隐。则蹴右脚之时。安知非踢其胁 是旀。在酒后之举则亦知其愤头事 是遣。十四贯钱两之索。所关至微。七寸侄戚谊之间。其伦甚重。
判安州囚金昌太狱案
此狱 段 有一事可凭之迹。为十分可疑之端 是置。检狱之道。先看实因之分明。审理之法。详量事势之邂逅 是隐喻。初检之时有腋肢边伤处之痕。覆检之时有瘾毒气连胁之见 是旀。足踢右脚。把扇打面。元犯之身自服。看證之供丁宁 是去等。右脚与右胁。既是相近之地。怒起而怒击。此固常汉之习 是隐。则蹴右脚之时。安知非踢其胁 是旀。在酒后之举则亦知其愤头事 是遣。十四贯钱两之索。所关至微。七寸侄戚谊之间。其伦甚重。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2L 页
可谓有恩无怨。亦出因微犯大。则昌太之狞顽。情节之奸慝。不问可知。明若观火 是遣。玄李两證。踢胁一款。终始发明。初覆再检。一辞同然 是旀况旀。以初检官报辞观之 良置。昌太是一面之长也。玄李是手下之任也。看昌太之面。畏昌太之势。不敢质言而直告。则不可以此辈之招。付之于惟轻之典 是如。所言亦或似然 是矣。道臣所报三日之间未闻痛声。出入如常。每每醉归者。有非伤重人之貌样。寒气太甚。大病似作。命西之生前自道。偶然得病。浑身皆痛。海一之得闻的实者。果为此狱之疑端也。若使昌太过加踢蹴。则命西虽曰无病强壮之人。被打于十四。驮归于十九。至于二十五日始至致命。其屡日延拖。其势末由。岂非可疑之甚 是旀。若或使昌太不蹴其胁。两次检验之时。伤处何如是分明 是加喻。自前或因被蹴。继又发疾。伤半病半。则每从罪疑之义。辄施惟轻之典。可谓得当 是乃。杀狱则本自至重 是遣。推供则多有疑条 是置。不可只凭一言。有难遽然处决。议于大臣处之 为良如教。
判安州囚金昌太狱案回启
杀狱多端。自前每然。人命所关。有倍他狱 是遣。至于实因之紧验。推知所犯之情节 是结。先看供招之真伪。次
判安州囚金昌太狱案回启
杀狱多端。自前每然。人命所关。有倍他狱 是遣。至于实因之紧验。推知所犯之情节 是结。先看供招之真伪。次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3H 页
度看證之明白 是隐。则事势则巧凑。看證则发明 是隐等以。尤为疑端之疑端。在今之道。惟当求其情而参其迹 是如乎。破扇打面之招。虽似春雉之鸣。以足蹴脚之说。还成夏虫之疑 是旀。因钱债之推索。忘戚谊之自别。遐土顽民之习。虽为可痛。常汉无情之事。不足深责 是在如中。今不可以看證之救昌太。以有所致疑 是旀。更思初检官报辞。虽或似然 是乃。致疑于看證。则近于吹毛而觅疵。无异洗瘢而索痕 是置。命西致死。或由因踢而添伤 是加隐喻。寒气太甚。大病似作。其命西生前自道之言也。偶然得病。浑身皆痛。其海一驮归得闻之言也。此所以一致疑之端也 是旀。又观昌太之招。则命西于相诘之翌日。谢以醉中妄举。劝饮和好同宿 是如是置。及其得病之后。其父则告官。而命西则挽止。气色从容。有若不被踢而无愤愠者。即其父之招也 是旀况旀。其父则初未目见其颠末。称以被蹴的实。传闻之言。岂可尽信也。其弟则又是出他而始归。供以衣有血斑。打面之伤。岂至死也。此所以二致疑之端也 是旀。虽以告官事言之 良置。尸亲则父也弟也。命西则子也兄也。至情之间。无所持疑。理之常也。痛冤之地。不留时刻。势所固也 是去乙。奉遇益西何所顾惜于昌太。而有此三日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3L 页
之迟拖 是隐喻。此所以三致疑之端也 是沙馀良。虽有实因之明。伤半病半。不可专诿于伤。亦不可专诿于病 是隐。则其在罪疑之义。有难偿命 是遣。其在审克之道。合置轻典。安州牧杀狱罪人金昌太施以次律 为良如教。
判晋州囚姜学用狱案回启
实因既如是分明。致命又在于限内 兺除良。㗡孙之换呼姓字。本则微细而移怒于守长。守长之卧捽学用。事则巧凑。而实出于酒后 是置。木枕之冲于背。前膝之筑于胸。非但实因之狼藉。抑亦看證之具备 是旀。数次出入。岂非伤后之事。不日成狱。可知被筑之紧 是遣。其迹则虽曰常汉之例习。其事则出于顽悍之凶心 是隐。则不可以数条疑端。有所参恕 是遣况旀。左右相意见无所参差。更加各别严刑。期于斯速得情 为良如教。
判成川等邑民户渰没状启(戊辰)
成川郑士一之四子女。宁边高春三之夫妻子女。渰死已为矜恻 兺除良。江界府金长益 段 悲己妹之渰死。欲拯救其危境。岂意于焉之间。遽作并命之惨。其妻李召史看其夫之渰死。徘徊江上。昼夜号哭。决意一死从。投于其夫渰死之处。究其情则至惨也。思其节则至烈也。语其年则至幼也。如此贞烈之女。不可以
判晋州囚姜学用狱案回启
实因既如是分明。致命又在于限内 兺除良。㗡孙之换呼姓字。本则微细而移怒于守长。守长之卧捽学用。事则巧凑。而实出于酒后 是置。木枕之冲于背。前膝之筑于胸。非但实因之狼藉。抑亦看證之具备 是旀。数次出入。岂非伤后之事。不日成狱。可知被筑之紧 是遣。其迹则虽曰常汉之例习。其事则出于顽悍之凶心 是隐。则不可以数条疑端。有所参恕 是遣况旀。左右相意见无所参差。更加各别严刑。期于斯速得情 为良如教。
判成川等邑民户渰没状启(戊辰)
成川郑士一之四子女。宁边高春三之夫妻子女。渰死已为矜恻 兺除良。江界府金长益 段 悲己妹之渰死。欲拯救其危境。岂意于焉之间。遽作并命之惨。其妻李召史看其夫之渰死。徘徊江上。昼夜号哭。决意一死从。投于其夫渰死之处。究其情则至惨也。思其节则至烈也。语其年则至幼也。如此贞烈之女。不可以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4H 页
一时本邑恤典。置而不施。令该道道伯施以给复之典。恤典各别顾助。申饬埋瘗。以为激劝之地。以示褒尚之意。金长益 段置 原恤典外。令道臣拔例米石亦为顾助。高春三 段 原恤典外。别加顾助。如有生前身还布并荡减。妻与子女与郑士一子女。加给恤典等物事。回谕于该道道臣。郑士一,高春三,金长益子女。如有身还布。并荡减事一体分付。
判秋曹囚卞昌瑊等严覈启目(庚午)
宫中深邃。内外悬绝。自是我朝家法 是置。况先朝二纪之间。痛禁掖庭之密径。严立防限之等分。虽至细至微之言。所谓为宫人为掖隶者。毋得相对酬答。此是昔日所仰睹熟闻之事 是白如乎。予亦恒遵昔日之饬令。每察如彼之弊 是加尼。忽有前所未有未闻之惊骇寒心之举。出于今日。今日之纪纲。何为颓弛之极也。上项罪人中。属于掖庭者。自内究问。略知事状。而今又因诸供。益为明知。尤切惊惋。虽以卞昌瑊言之。听安汉之怂恿。兼因给赂之说。谓此事可办。敢生伪造之计。自陷首犯之律。节节痛恶。国法至严。断不容贷 是遣。罪人金世焕 段置 不念本事之至重。只从卞女之所指。始终参谋。情迹自露。三尺之律。焉可得免 是旀。罪人韩
判秋曹囚卞昌瑊等严覈启目(庚午)
宫中深邃。内外悬绝。自是我朝家法 是置。况先朝二纪之间。痛禁掖庭之密径。严立防限之等分。虽至细至微之言。所谓为宫人为掖隶者。毋得相对酬答。此是昔日所仰睹熟闻之事 是白如乎。予亦恒遵昔日之饬令。每察如彼之弊 是加尼。忽有前所未有未闻之惊骇寒心之举。出于今日。今日之纪纲。何为颓弛之极也。上项罪人中。属于掖庭者。自内究问。略知事状。而今又因诸供。益为明知。尤切惊惋。虽以卞昌瑊言之。听安汉之怂恿。兼因给赂之说。谓此事可办。敢生伪造之计。自陷首犯之律。节节痛恶。国法至严。断不容贷 是遣。罪人金世焕 段置 不念本事之至重。只从卞女之所指。始终参谋。情迹自露。三尺之律。焉可得免 是旀。罪人韩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4L 页
志道 段 急于院荐。言人酿事。事既由渠。罪安逃免 是旀。罪人金鼎焕 段置 渠以班名设谋之时。言头必称宫人。已极骇悖 兺不喻。当初生计。渠为魁也。只以不为手犯。免于一律之科 是乃。实无异卞金两汉之罪犯 是遣。罪人安弼焕 段置 绍介于卞汉。遂为同肠。亦岂不痛恶 是旀。罪人李守熙,全福仁等 段 或从卞女之指挥。或招译官而来。俱难免干犯之一端 是置。大抵本事。即一译次上等第也。志道辈之绸缪共议。因作穷凶之举者。此可谓由小至大 是如乎。其先萌通禁之心者。予之所以深虑于今日之风俗 是旀。亦以明兴言之。甘听卞汉之指计。以东朝侍卫之宫女。犯如许之罪犯。此是渠之断案。严覈得情。其在刑政。诚如卿言。卿之议谳。可谓得其当 乙仍于。罪人卞昌瑊,金世焕依律捧结案禀处 为旀。其外罪人韩志道,金鼎焕,安弼焕等 段 待栲限 并只。严刑三次后。远恶岛减死为奴 为旀。罪人李守熙,全福仁等 段置 亦待讯限 并只。各别严刑后。依所启施行 为旀。罪人明兴 段置 一体严覈得情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梁圭请刑启目(丙子)
日前供辞。隐然以斥邪之说。欲售疑乱漫漶之计。故至有施威更问之命 是如乎。今此供辞。虽云自服。犹极
判秋曹囚梁圭请刑启目(丙子)
日前供辞。隐然以斥邪之说。欲售疑乱漫漶之计。故至有施威更问之命 是如乎。今此供辞。虽云自服。犹极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5H 页
痛恶。大抵以重臣为阱而欲为敲撼大臣之柄者。其计叵测。而亦可谓欲巧反拙。自初构勒重臣者。亦不敢曰重臣之染邪学则可知其诬。况云云残忍之说。谁果见之。如是构人乎。设如其说。岂可得邪学之目乎。况朝家既烛其冤。向用无碍。内外清要之重任。铨拟庙剡无不为之。苟欲齮龁则其时齮龁。犹或近似。今于许多年后。忽以循例还差之事。自称斥邪。欲以重臣为阱。以陷大臣者。其果成说乎。大臣何干于重臣。而敢怀并挤之心乎。三尺童子。犹不可欺。其敢欺朝廷乎。究厥心肠。万万凶谲。万万阴憯。冒录列名。犹属细故。人心之坏溺。何至于此乎。所当更加究问。渠既以诬人自服。自上亦已洞烛奸状。如渠虮虱之类。生杀何足损益于刑政。梁圭 段 特为末勘之末勘。以此判付。洞谕后严刑一次。绝岛减死定配 为旀。沈哥 段既曰不知。参酌放送 为良如教。
判王之民等上言(戊寅)
依允 为旀。前朝陵寝。列圣朝所以崇奉之典。姑勿论。犯葬于帝王陵墓之内者。已非彝性之所敢为。况敢犯及于一抔乎。万万惊骇。犯及时不察之该留守及经历。捧现告罢职。该守臣与下去礼官。同为奉审后。改
判王之民等上言(戊寅)
依允 为旀。前朝陵寝。列圣朝所以崇奉之典。姑勿论。犯葬于帝王陵墓之内者。已非彝性之所敢为。况敢犯及于一抔乎。万万惊骇。犯及时不察之该留守及经历。捧现告罢职。该守臣与下去礼官。同为奉审后。改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5L 页
筑及掘移等事。依回启举行 为旀。改封筑时。慰安祭有无。令礼堂博考草记举行。仍此思之。王氏子孙之无立朝者久矣。令该曹另加采访。其可合者。初仕从速调用。以示朝家不忘王氏之意 为良如教。
判开城留守尹益烈以金履弹入葬掘移状启
今以守臣状启观之。则与王氏子孙上言。一切相反。事甚讶惑。前朝诸陵寝所在地方与共为几位。令弘文馆考出以入 为旀。虽以守臣言之。虽寻常士夫家坟墓之岁月浸久者。傍近居人犹且指点传道。称为某人家坟墓。况前朝陵寝之在旧都者。其子孙遗民。岂有不知之理乎。其不善采访之状。已极未安。而既曰王陵与私冢。无以详知。则不为状请。径先开发。宁有如许事体。假使私冢犹属不忍。万一是王陵则是果人理之所安乎。万万骇然。难免不能致慎之罪。而王陵与私冢分别不容少缓。更为历考博访。从速驰闻 为旀。犯葬之金履弹。万无不知之理。为先严刑究覈。期于得情。而若复有如前模糊之端。则断当有别般处分。以此知悉事分付。
判左捕厅采银罪人金光丽等罪状请上裁启目
判开城留守尹益烈以金履弹入葬掘移状启
今以守臣状启观之。则与王氏子孙上言。一切相反。事甚讶惑。前朝诸陵寝所在地方与共为几位。令弘文馆考出以入 为旀。虽以守臣言之。虽寻常士夫家坟墓之岁月浸久者。傍近居人犹且指点传道。称为某人家坟墓。况前朝陵寝之在旧都者。其子孙遗民。岂有不知之理乎。其不善采访之状。已极未安。而既曰王陵与私冢。无以详知。则不为状请。径先开发。宁有如许事体。假使私冢犹属不忍。万一是王陵则是果人理之所安乎。万万骇然。难免不能致慎之罪。而王陵与私冢分别不容少缓。更为历考博访。从速驰闻 为旀。犯葬之金履弹。万无不知之理。为先严刑究覈。期于得情。而若复有如前模糊之端。则断当有别般处分。以此知悉事分付。
判左捕厅采银罪人金光丽等罪状请上裁启目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6H 页
此事关系何如。而特教究问之下。问目与供招。全不成㨾。有同塞责。且一捕将又不参坐何也。捕将事极为骇然。两捕将并为先越俸三等。此供辞勿施。两将合坐。具格严问。得情以启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李衡柱照律启目
设使翰林或有所失。渠何敢以微细屑越之事。敢生惹闹之心。至于推上之境。况日前供辞。尤为骇痛。所当严加惩戢。而蔽一言曰遐外卤莽之致。于渠又何足深诛。特以维新之意。置之勿问之科 并只。公罪勘放。使之即为如例供职。而如是曲谅之后。万一更或有如前猥滥之习。则当施加倍之律。以此严饬放送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李膺峻狱事请上裁事启目(辛巳)
此事诚亦变怪之大者。此碑文字。所重何如。则无难犯手。其可曰眼有国家。而葬地何处不可。必于此处作此变怪乎。鼎铛有耳。其敢曰不知乎。律以汉法。果非不敬乎。然大臣之议。皆主从轻。李膺峻 段 严刑取服后。减死绝岛定配。所谓地官汉。其罪殆甚于膺峻。但有主客之别。亦为严刑取服后。绝岛定配。并勿拣赦典。至于所碎之碑。国初所命之碑。至今日而不能
判义禁府囚李衡柱照律启目
设使翰林或有所失。渠何敢以微细屑越之事。敢生惹闹之心。至于推上之境。况日前供辞。尤为骇痛。所当严加惩戢。而蔽一言曰遐外卤莽之致。于渠又何足深诛。特以维新之意。置之勿问之科 并只。公罪勘放。使之即为如例供职。而如是曲谅之后。万一更或有如前猥滥之习。则当施加倍之律。以此严饬放送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李膺峻狱事请上裁事启目(辛巳)
此事诚亦变怪之大者。此碑文字。所重何如。则无难犯手。其可曰眼有国家。而葬地何处不可。必于此处作此变怪乎。鼎铛有耳。其敢曰不知乎。律以汉法。果非不敬乎。然大臣之议。皆主从轻。李膺峻 段 严刑取服后。减死绝岛定配。所谓地官汉。其罪殆甚于膺峻。但有主客之别。亦为严刑取服后。绝岛定配。并勿拣赦典。至于所碎之碑。国初所命之碑。至今日而不能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6L 页
保存者。亦甚怵然而悚然。分付畿营。更为竖建事。在地方为官长者。不知固罪。知而不禁。又当如何。不可置而勿问。当该地方官捧现告。令该府拿处。朝家之如是处分。岂为释教而然。一则为国初所重也。一则为国纲也。以此知悉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申鼎朝等加刑启目(壬午)
申哥则通文渠既以渠名为之。则虽有百口。岂可发明。韩哥亦是烂熳绸缪之迹。昭不可掩。则特教究问之下。渠辈尤焉敢隐讳乎。以此添问目。待李金尹三囚捉来。一体盘问可也。
判秋曹囚申鼎朝等更加严刑启目(二首)
申鼎朝 段 所谓士论。即是有文学有行检者之事。如渠不学无文。满心希觊者。何敢萌意。况借制于他手。冒录以列名。尤万万无状 是遣。韩鼎镇 段 虽曰为彼所恳。通文是何等重难之文字。则渠以没觉之类。何敢担着制给。如彼胡乱不伦乎。其为痛恶。与鼎朝二而一也。观于前后供招。虽无别般隐情之可覈。然其所注解之说。谓如泮儒之所论。则诚亦太过分数。其骇妄怪悖则亦不可寻常处之。申鼎朝,韩鼎镇 段 待过斋严刑一次。绝岛定配。勿拣赦典。以惩凭藉挟杂之
判秋曹囚申鼎朝等加刑启目(壬午)
申哥则通文渠既以渠名为之。则虽有百口。岂可发明。韩哥亦是烂熳绸缪之迹。昭不可掩。则特教究问之下。渠辈尤焉敢隐讳乎。以此添问目。待李金尹三囚捉来。一体盘问可也。
判秋曹囚申鼎朝等更加严刑启目(二首)
申鼎朝 段 所谓士论。即是有文学有行检者之事。如渠不学无文。满心希觊者。何敢萌意。况借制于他手。冒录以列名。尤万万无状 是遣。韩鼎镇 段 虽曰为彼所恳。通文是何等重难之文字。则渠以没觉之类。何敢担着制给。如彼胡乱不伦乎。其为痛恶。与鼎朝二而一也。观于前后供招。虽无别般隐情之可覈。然其所注解之说。谓如泮儒之所论。则诚亦太过分数。其骇妄怪悖则亦不可寻常处之。申鼎朝,韩鼎镇 段 待过斋严刑一次。绝岛定配。勿拣赦典。以惩凭藉挟杂之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7H 页
类 为旀。李远重 段 初通之制给。列名之荐。可见其喜事不安分之习。严刑一次放送。金箕教,尹致容冒录既甚丁宁 并只。即为放送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申鼎朝等更加严刑启目]
昨日讯推。又无别般隐情。而卿等之不肯酌处可也。岂以其通辞之疑眩不伦。不可遽议乎。然则其通辞之不道凶言与乱言间。先捧迟晚然后。可以决处。即为开坐捧迟晚。如或不可不加刑。则勿拘辜限举行可也。
判秋曹囚申鼎朝等捧迟晚启目
两囚终无他情。只是没觉所致。渠既以乱言自服。但当依律。而即又取考通编则英庙乙丑受教。政为如今日此等之类而设。敢不敬遵乎。申韩两囚。更为严刑一次。绝岛减死为奴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李肇源议处启目
虽以重绣启之故。至于置对重臣。此案朝家之素已洞悉。苟欲以此为罪。则何待绣启。徐万修之疏。已有馀矣。况既宿之事已勘之案。䵝昧而无迹者乎。此重臣平日向用也何如。崇显也何如。则岂可使白首之年。蒙䵝昧之案乎。大非尊国体重礼使之义。时囚罪人李肇源特为放送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申仁得加刑启目(癸未)
依允 为旀。无论大小偷窃。捕盗之法。皆有执赃。而今此捕校之白地胁人诬服之状。万万痛骇。如此则平民何堪乎。当该不察之捕将。为先施以越俸三等之典。当该捕校令捕将严覈取服后。移送卿曹。严刑远配。申哥汉姑勿刑讯。以待捕校输实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申鼎朝等更加严刑启目]
昨日讯推。又无别般隐情。而卿等之不肯酌处可也。岂以其通辞之疑眩不伦。不可遽议乎。然则其通辞之不道凶言与乱言间。先捧迟晚然后。可以决处。即为开坐捧迟晚。如或不可不加刑。则勿拘辜限举行可也。
判秋曹囚申鼎朝等捧迟晚启目
两囚终无他情。只是没觉所致。渠既以乱言自服。但当依律。而即又取考通编则英庙乙丑受教。政为如今日此等之类而设。敢不敬遵乎。申韩两囚。更为严刑一次。绝岛减死为奴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李肇源议处启目
虽以重绣启之故。至于置对重臣。此案朝家之素已洞悉。苟欲以此为罪。则何待绣启。徐万修之疏。已有馀矣。况既宿之事已勘之案。䵝昧而无迹者乎。此重臣平日向用也何如。崇显也何如。则岂可使白首之年。蒙䵝昧之案乎。大非尊国体重礼使之义。时囚罪人李肇源特为放送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申仁得加刑启目(癸未)
依允 为旀。无论大小偷窃。捕盗之法。皆有执赃。而今此捕校之白地胁人诬服之状。万万痛骇。如此则平民何堪乎。当该不察之捕将。为先施以越俸三等之典。当该捕校令捕将严覈取服后。移送卿曹。严刑远配。申哥汉姑勿刑讯。以待捕校输实 为良如教。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7L 页
判捕厅囚赵德行等原情启目
此果自服乎发明乎。误捉与诬盗。段落各异。则捕校则隐然以误捉为辞。捕将则矇然以自服为辞。骇然甚矣。更令严查。其诬人情节取服。捕将则由前由后。不可越俸而止。事过后加施以不叙之典。盗汉则待新捕将差出。刻期讥捕可也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李应吕(义安大君十五世孙)原情启目(甲申)
依允 为旀。此大君功烈。与他元勋自别。今其墓所之失而复得于三百馀年之后者。诚非偶然。改封筑日。遣承旨致祭。是亦继述之一事。其祀孙调用事。分付铨曹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洪秉学等严刑。赵在参等发捕严覈启目。
为今日臣民。不知昔年精义之昭揭。则其罪又大于
此果自服乎发明乎。误捉与诬盗。段落各异。则捕校则隐然以误捉为辞。捕将则矇然以自服为辞。骇然甚矣。更令严查。其诬人情节取服。捕将则由前由后。不可越俸而止。事过后加施以不叙之典。盗汉则待新捕将差出。刻期讥捕可也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李应吕(义安大君十五世孙)原情启目(甲申)
依允 为旀。此大君功烈。与他元勋自别。今其墓所之失而复得于三百馀年之后者。诚非偶然。改封筑日。遣承旨致祭。是亦继述之一事。其祀孙调用事。分付铨曹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洪秉学等严刑。赵在参等发捕严覈启目。
为今日臣民。不知昔年精义之昭揭。则其罪又大于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8H 页
白徒之妄干大礼。渠辈知之而故犯。厥罪罔赦。不知而犯之。厥罪惟均。焉逭不敬无严之诛乎。然反覆究问之时。适增屑越之悚。转相引告之际。恐有蔓延之叹。姑从末勘。在囚者并严刑一次。绝岛定配。在外而未捉来者及所请发捕者。亦并严刑一次。远地充军。以示不治治之意可也。
判尚州囚蔡周文狱案回启
其父被人驱打伤重。而其子驱打其人致死者。减死定配。载在律文。况此囚之父死复雠。既有道臣查案。特为酌放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徐世辅等刑推启目(二首○乙酉)
今此究问。不但为木根之多出。即是欲覈烙给外滥斫与否。则徐世辅供辞。全不成说。殆同戏剧。宁有如许道理。赵云象则似谓木根即渠除拜前事。而亦甚模糊。并勿施。大抵若非滥斫则必是谁某偷斫。既现发之后。渠辈焉敢漫漶妆撰。不以实对乎。此亦大关纪纲。卿之捧入。殊甚未安。为先从重推考。待天明更为严问。捧直供以入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徐世辅等刑推启目]
徐世辅 段 所供虽似有分晓。故犯与否。终不直陈。更为严问。赵云象 段 除拜既在毕斫后。则虽有不能追
判尚州囚蔡周文狱案回启
其父被人驱打伤重。而其子驱打其人致死者。减死定配。载在律文。况此囚之父死复雠。既有道臣查案。特为酌放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徐世辅等刑推启目(二首○乙酉)
今此究问。不但为木根之多出。即是欲覈烙给外滥斫与否。则徐世辅供辞。全不成说。殆同戏剧。宁有如许道理。赵云象则似谓木根即渠除拜前事。而亦甚模糊。并勿施。大抵若非滥斫则必是谁某偷斫。既现发之后。渠辈焉敢漫漶妆撰。不以实对乎。此亦大关纪纲。卿之捧入。殊甚未安。为先从重推考。待天明更为严问。捧直供以入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徐世辅等刑推启目]
徐世辅 段 所供虽似有分晓。故犯与否。终不直陈。更为严问。赵云象 段 除拜既在毕斫后。则虽有不能追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8L 页
覈之罪。与徐世辅始终参见迥异。亦非当该也。曹内姑为保放。待究竟勘律斫伐时。当该陵官。更为捧现告拿问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徐京辅刑推启目
囚供犹甚矇然。虽以矇不觉察言之。此与他事之不觉察。厥罪霄壤不同。况所关之莫重莫严者乎。然渠之不故犯。非但极口分疏。揆以常情。苟有一分人心。则虽非陵官。必不敢甘心故犯。朝家亦何可不以以人治人之道待渠。而疑其必故犯乎。特为除刑推议处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徐京辅定配启目
通编所载。即指寻常偷斫之不能摘发也。至于此囚 段。朝家特不忍以渠所故犯疑之耳。其不谨不敬。无状无严。岂可但以不能摘发。拟以平常之律乎。绝岛不限年定配。以惩来后为寝官而不谨不敬无状无严者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李惟秀严覈启目(庚寅)
今见此供而又取向来联名堂疏见之。可知搀及洪起燮之不成说也。大抵堂疏谓宜学奴属呼冤于街路云。而但不知呼冤之汉姓甚名谁。容貌如何。有谁
判义禁府囚徐京辅刑推启目
囚供犹甚矇然。虽以矇不觉察言之。此与他事之不觉察。厥罪霄壤不同。况所关之莫重莫严者乎。然渠之不故犯。非但极口分疏。揆以常情。苟有一分人心。则虽非陵官。必不敢甘心故犯。朝家亦何可不以以人治人之道待渠。而疑其必故犯乎。特为除刑推议处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徐京辅定配启目
通编所载。即指寻常偷斫之不能摘发也。至于此囚 段。朝家特不忍以渠所故犯疑之耳。其不谨不敬。无状无严。岂可但以不能摘发。拟以平常之律乎。绝岛不限年定配。以惩来后为寝官而不谨不敬无状无严者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李惟秀严覈启目(庚寅)
今见此供而又取向来联名堂疏见之。可知搀及洪起燮之不成说也。大抵堂疏谓宜学奴属呼冤于街路云。而但不知呼冤之汉姓甚名谁。容貌如何。有谁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9H 页
听见。有谁记录。可为执证者乎。堂疏之不成说一也。其时下令。只令捕厅捉来宜学家人厅直别陪中一人。问其往来之为谁。相议之为谁而已。非指的呼冤者。使之盘问也。况街路呼冤之与否有无。何以闻及于深严乎。堂疏之不成说二也。捕厅捉问之汉。亦何以的知为街路呼冤之汉乎。又凡变幻招辞云者。谓告变者临鞫而异辞也。谓如前招如此而后招如彼之类也。厥汉未尝问以呼冤之事。而直问往来之人而已。厥汉亦一招而止。曾不再问。则安得有可变可幻之地乎。堂疏之不成说三也。杀人辞证具备。犹虑其或失。况辞证不具备乎。以此破绽不分明之说。欲驱人者。堂疏可谓欲巧而反拙。彼洪起燮与此囚。不待当者之自辨而昭脱无馀也。事理既如是明白。则更无可问之端。李惟秀 段 即为放送。所谓顺哲汉本无可更问。既云跟捕。待捉来自该厅问之事分付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李止渊议处启目
此囚岂待捧供而知之。特为在外慢命故耳。大抵供辞中又以人言为说。然所谓李寅溥书一款。本是无证据抑勒之言。而又况寅溥处分。不以其书者乎。至
判义禁府囚李止渊议处启目
此囚岂待捧供而知之。特为在外慢命故耳。大抵供辞中又以人言为说。然所谓李寅溥书一款。本是无证据抑勒之言。而又况寅溥处分。不以其书者乎。至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49L 页
于宜学书一款。尤为可笑。必当知三字与莫须有三字何异。两款明是齮龁者妆撰搆诬。故向日下教中毛将焉傅者。政指此实际。而其后昭晢又何如。则不思感祝出膺。一味自引乎。然议处则适足使之引义。此供辞勿施。即为分拣放送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金益鼎原情。令礼曹禀处启目。(辛卯)
观此金益鼎上言。以其子龙元之自上特定靖翼公祀孙。张皇为说。此果何心也。继绝存亡。君上之大柄。移宗易嗣。尚可为之。焉有坐视外祖之绝祀。而不可立后之理乎。若以益鼎为清原之孙。则益鼎乃文贞祀孙。固不可。既云有嫡子无嫡孙则龙元乃益鼎之子也。焉得预称祀孙。且既有他子。则自可代龙元。自上有何不敢。以文贞祀孙之子。为外祖后乎。朝家之取龙元。不过其年稍多于兄弟中。可以傍题也。虽质之文贞。断无不可。此上言还给后。毋敢复以似此等说。更为饶舌。自犯角胜之罪事。自该曹招致益鼎。严明分付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李时仁原情启目
既曰支孙不得入葬。则李潢之亲山。缘何用之。既曰宗孙主其局内。则李时仁之不得葬其父。亦非常理。
判秋曹囚金益鼎原情。令礼曹禀处启目。(辛卯)
观此金益鼎上言。以其子龙元之自上特定靖翼公祀孙。张皇为说。此果何心也。继绝存亡。君上之大柄。移宗易嗣。尚可为之。焉有坐视外祖之绝祀。而不可立后之理乎。若以益鼎为清原之孙。则益鼎乃文贞祀孙。固不可。既云有嫡子无嫡孙则龙元乃益鼎之子也。焉得预称祀孙。且既有他子。则自可代龙元。自上有何不敢。以文贞祀孙之子。为外祖后乎。朝家之取龙元。不过其年稍多于兄弟中。可以傍题也。虽质之文贞。断无不可。此上言还给后。毋敢复以似此等说。更为饶舌。自犯角胜之罪事。自该曹招致益鼎。严明分付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李时仁原情启目
既曰支孙不得入葬。则李潢之亲山。缘何用之。既曰宗孙主其局内。则李时仁之不得葬其父。亦非常理。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50H 页
无论如此如彼。袒免之亲。互欲禁断于同是先兆之下者。有关风教。自京兆两只招致。严明晓谕。俾毋敢更以相讼之说。登闻朝家可也 为良如教。
判黄涧囚吴正一等狱案回启(壬辰)
金女事依允 为旀。劫狱擅杀之变。定不可寻常处之。而今此曹谳深得国体。狱法固当一依施行。而于此亦不无合商者。手犯劫狱之金时永。作魁聚党之吴正一。无容更论。令该道枭首警众。至于安三分以下九汉则不知几十百之许多徒党。皆不就捕。惟此汉之入捕。亦是幸不幸之类。而或施一律。或任掉脱。已非核实之政。有妨好生之义。九汉特为减死严刑。绝岛定配事。分付该道 为良如教。
判价川囚朴成甲狱案回启
此狱虽有检因之实符三个生育。情固可恕。而当初若有必杀之凶谋。则岂可以九岁儿护其母疾而使之同处乎。曹谳之励俗。虽曰得当。而道查中愚蠢之物。惑于俗习之诖误云者。亦不无意见。然狱体宜慎。问于大臣。更为禀处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张济汲。秋曹囚白润镇面质启目。
张济汲 段 有冒葬之罪。白润镇 段 有占指之罪。知其
判黄涧囚吴正一等狱案回启(壬辰)
金女事依允 为旀。劫狱擅杀之变。定不可寻常处之。而今此曹谳深得国体。狱法固当一依施行。而于此亦不无合商者。手犯劫狱之金时永。作魁聚党之吴正一。无容更论。令该道枭首警众。至于安三分以下九汉则不知几十百之许多徒党。皆不就捕。惟此汉之入捕。亦是幸不幸之类。而或施一律。或任掉脱。已非核实之政。有妨好生之义。九汉特为减死严刑。绝岛定配事。分付该道 为良如教。
判价川囚朴成甲狱案回启
此狱虽有检因之实符三个生育。情固可恕。而当初若有必杀之凶谋。则岂可以九岁儿护其母疾而使之同处乎。曹谳之励俗。虽曰得当。而道查中愚蠢之物。惑于俗习之诖误云者。亦不无意见。然狱体宜慎。问于大臣。更为禀处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张济汲。秋曹囚白润镇面质启目。
张济汲 段 有冒葬之罪。白润镇 段 有占指之罪。知其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50L 页
不可犯之地而冒葬。死罪也。知其不可犯之地而指示。亦死罪也。同是死罪则其欲为面质者。皆不过死中求生。互相推诿。或倖其掉脱之计。而面质之前。已成断案。国有三尺。焉逭一律。但济汲则渠虽虮虱之贱。即乃祖之裔也。乃祖勋劳朝家。所不可忘者。特以世宥之义。贷其一缕之命。远恶岛限己身减死定配。济汲既许以不死。则独于润镇愚诞之物。反为加罪。有非刑政之宜。亦于远恶岛限己身为奴。以示朝家好生之德可也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徐有圭原情启目(癸巳)
此是行查成案之事而年来其子之鸣冤。不知为几次。则只以更查体重。不为举论。亦非朝家刑政之宜 兺除良。向来大臣三司既言查事之失实。则到今不可不一番更覈。以定其冤否。分付该道道臣。取其时赃案。一一逐条详覈以闻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李祉亨等请刑启目
李祉亨,朱宗洽 段 身为守直内官。常时苟能惕念憧憧于看检禁火之节。岂有如此之患。而况火灾发于夜深无人之际者。尤为惊怪。其根因不可不严覈。两中官严刑究覈。期于得情 为旀。李长润 段 八十老物。不
判秋曹囚徐有圭原情启目(癸巳)
此是行查成案之事而年来其子之鸣冤。不知为几次。则只以更查体重。不为举论。亦非朝家刑政之宜 兺除良。向来大臣三司既言查事之失实。则到今不可不一番更覈。以定其冤否。分付该道道臣。取其时赃案。一一逐条详覈以闻 为良如教。
判义禁府囚李祉亨等请刑启目
李祉亨,朱宗洽 段 身为守直内官。常时苟能惕念憧憧于看检禁火之节。岂有如此之患。而况火灾发于夜深无人之际者。尤为惊怪。其根因不可不严覈。两中官严刑究覈。期于得情 为旀。李长润 段 八十老物。不
纯斋稿卷之二十 第 351H 页
足深责。而卫将浪大顺 段 所掌各异。与李长润并除刑推议处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姜渭尚等请刑启目
上直中官姜渭尚,李世浩,守直军士朴贵得,车允哲等 段 常时苟能惕念于看检禁火之节。岂有致此无前火灾乎。根因之不为直告。一直漫漶。极为痛骇。并严刑更覈。期于得情 为旀。虽以军士等供招言之。闻人急警而惊起。而遑忙之际。未知谁某云者。即一疑端。而钩问之际。初不更及。未免疏忽。卿则推考。更以此段添问目。各别严覈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郑寿亿禀处启目(甲午)
潜越宫墙。自有当律。死固不足惜。而但以供招观之。则无识常贱。不知宫墙潜越之罪至必死。容或无怪。又无别般隐情。当此阳和布德之时。先举极刑。有非导迎之意。罪人郑寿亿出付军门。回示警众后。限死严棍。远恶岛限己身为奴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姜渭尚等请刑启目
上直中官姜渭尚,李世浩,守直军士朴贵得,车允哲等 段 常时苟能惕念于看检禁火之节。岂有致此无前火灾乎。根因之不为直告。一直漫漶。极为痛骇。并严刑更覈。期于得情 为旀。虽以军士等供招言之。闻人急警而惊起。而遑忙之际。未知谁某云者。即一疑端。而钩问之际。初不更及。未免疏忽。卿则推考。更以此段添问目。各别严覈 为良如教。
判秋曹囚郑寿亿禀处启目(甲午)
潜越宫墙。自有当律。死固不足惜。而但以供招观之。则无识常贱。不知宫墙潜越之罪至必死。容或无怪。又无别般隐情。当此阳和布德之时。先举极刑。有非导迎之意。罪人郑寿亿出付军门。回示警众后。限死严棍。远恶岛限己身为奴 为良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