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古溪文集卷之六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x 页
古溪文集卷之六
 墓碣铭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1H 页
六代祖考判官府君墓碣识
公讳诚哲。字仲思。其先真城人。真城之李。自高丽密直使讳硕。世有勋封德望。六传至退陶文纯公讳滉。始大显焉。于公为高祖。曾祖讳寯。军器寺佥正。祖讳安道。司酝署直长。号蒙斋。考讳嶷。 社稷署参奉。妣昌宁成氏。牧使 赠判书讳安义之女。以 天启辛酉生公。 崇祯丙子。遭参奉公丧。 孝宗戊戌。 除穆陵参奉。己亥迁礼宾寺别提。旋拜山阴县监。自筮仕来仅三朔馀。盖伯氏参奉公早世。公摄宗事。因大臣 筵奏。有此异数也。居官清慎俭约。邑人士立碑以颂之。甲辰秩满归。丙午。遭成氏丧。公常怀终鲜。继罹巨创。哀痛踰节。戊申 除军资监主簿。己酉升汉城府判官。是年五月。以忌疾卒于京。享年四十有九。葬于马陟洞亥坐原。配清州郑氏。将仕郎讳基德女。义禁府都事讳佺孙。生于 天启甲子。卒于 孝庙乙巳。葬同茔。生三男。曰杲郡守。系参奉公后。曰楶参奉。曰宲隐德不仕。三女长朴震相。次金镛。次柳后甲。侧室二男曰乘。曰桃。郡守一男曰守谦县令。参奉三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1L 页
男曰守泰。曰守大。曰守仁生员。三女金天铎。次安命骏。次朴廷燮。处士二男曰守渊翊卫司翊赞。曰守泽。一女生员权莘。乘有守温,守五,守白,守真四子。桃有守正,守英,守远,守章四子。曾玄以下不尽录。呜呼。今距公殆数百年。顾不肖何敢状公万一。谨就知县公世胤所撰遗事。参以家庭记闻。风仪秀朗。望之俨然。言议峻正。听者敬之。虽异己者不敢惎。居乡忠厚而绝无厓异之行。莅民廉谨而兼施严明之政。其处族也。敦睦而惠恤。又以礼法统纪一门。此可以见公之大致矣。若使公克有寿。其施诸家国。赫赫有可观。而 圣眷方隆。荫道伊始。五朔京兆。千里舆榇。由是志业未著。事实未备。今略举乡系履历以表隧道。实为后孙无穷之恨云。
叔祖察访公墓碣铭(并序)
吾李氏。起自真安县吏。高丽密直使硕为上祖。历松安君讳子脩。军器寺副正讳云侯。善山府使 赠户曹参判讳祯。进士 赠吏曹判书讳继阳。进士 赠议政府左赞成讳埴。至温溪贞悯公讳瀣。退溪文纯公讳滉。以文章道德。大启门户。公即贞悯公之弟而文纯公之兄也。讳澄。字景清。妣 赠贞敬夫人春川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2H 页
朴氏。司正缁女。公性至孝。幼戏不敢伤一发肤。养亲以志。丧而祭。执礼不少懈。 正德丁丑。发乡解赴省围。时金安老掌试事。即归。不复业举子。观历代史。才记得便已曰。帝王兴亡固可考。非吾儒实地事。乃笃志于学。以四子书为根基。与贞悯公,文纯公。日相讲劘。若严师畏友焉。 隆庆丙申。大臣以遗逸荐。 除社稷署参奉不仕。癸卯 除济原道察访。因事忤观察使。公曰。吾岂以一邮官受此辈辱。遂弃归。筑一室曰莘野亭。号伊翁。所著有养性录。皆嘐嘐乐道语也。公生 弘治戊午三月六日。殁 万历壬午三月二日。寿八十五。葬赞成公墓右负壬原。从遗命也。配宜人奉化琴氏。致韶女。生后公五年。殁后公十二年。葬附公墓左。二子宙忠顺尉。骞直长。即承公祀子也。三女李之英,朴世贤水使,琴仰圣部将。忠顺三子勉道参奉,敏道佥枢为真长后,从道。二女权应时,裴三近。参奉五子瑛,珣进士,瓒,训导,瑨。佥枢三子璘佥正,瑢佥枢,珖。一女金得清。从道一子岫。今距公殆三百年。藐玆后生。顾何敢万一公哉。观于温溪,退溪遗集及佥正公所撰遗事。盖得其略焉。公子谅之性。端悫之资。固天赋然也。家庭之内。有兄如贞悯公。有弟如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2L 页
文纯公。金昆玉友。追琢成章。则实人所乐有而不易得者也。是以知孝之源于百行。学之本于四子。不待远求师友。自一家学道兴行。早退莘野。益求其真而邃焉。及贞悯,文纯之仕于朝。书呈陶靖节归去来辞以致意。盖不惟时事有可虞。其平日讲习。已见贞悯卓立之操。有契文纯难进之意矣。若使公并武伯叔。翱翔世路则其立朝韪迹。出处大节。赫赫有可记者。而尝以紫阳翁恬退养心之语。一生佩服。遇名区胜日。怡神于水石花月。是宜享有遐龄。汾阳九老。不独使香山洛社专其美。如郑文穆公所叙也。呜呼休矣。公之后孙宗愿。将碣于墓。属汇宁显刻之文。义不敢以不能言辞。遂序其事。系以铭曰。
公之居。莘野之室欤。公之录。紫阳之说欤。以贞悯为兄。以文纯为弟。孰不曰公之学之邃而行之美焉。
朴龙岩先生碣阴识
先生墓道树碣。在 嘉靖癸亥。今岁久剥落。将伐石而改树焉。以碣文即我先祖退陶先生所撰也。属汇宁记其事。不敢辞。追录先生子孙四世如左。先生长子灏。生员。号恒斋。次子演。号唤惺堂。灏子遂一。参奉。号健斋。演子成一。号风雷堂。次止一。遂一子弘庆。生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3H 页
进。号是政堂。次亨庆。次履庆。次晋庆参奉。号卧游堂。成一子颐庆。号讲欢堂。弘庆无子。以晋庆四子慄嗣。亨庆子惠。次恬进士。次悜。次慎生员。履庆子愉。次愑。次恂。晋庆子愭。次愰官洗马。号醉石堂。次悏 赠司仆寺正。号喜惧堂。次慄。次㥠。颐庆子惇。次𢣐。次憬。次忱。次𢡿。庶子懰。呜呼。事行碣文已尽之矣。今观其后承昌著。世以文学行义。或荐而仕于朝。或殁而祭于乡。有立言著书。为士林矜式者。缅溯风猷。果不由先生发之乎。盛矣哉。
曹净友堂先生墓碣铭(并序)
先生之墓。尚阙显刻何也。先生之葬。我 中宗大王命赐玉碑。树之墓道。以表其清德。 君赐也。顾不敢铭。今以世久。恐为风雨所剥落。将移玉于祠。伐石以代之。是宜记其事以诏来后也。先生姓曹氏。讳致虞。字舜卿。昌山人。自高丽大显。八世为平章事。六世为少监。至左政丞讳益清。尤著焉。曾祖讳尚明府使。祖讳敬武司直。考讳末孙郡守。妣义城金氏。承文院事汉启女。先生自少笃学力行。 弘治甲寅登第。官翰林。见昏朝政乱弃归。尝爱莲。自号净友堂。 中宗朝。以掌宪召。转司赡寺司瓮院正。 上嘉其孝。赐小学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3L 页
一部。将大用。为权强所惎。出补大丘府。为治以廉洁闻。选清白吏。后遭艰。毁瘠不胜丧。寿七十一。葬永阳郡南松青山负震原。配朴氏。司果赫孙女。葬昌山府北芝介洞负兑原。 上赐玉碑二。使分树于夫人墓。一子孝渊。号韦斋。文科正郎。正郎二子允慎 赠参赞。允惧进士。参赞五子。继益 赠参议。光益号聚远堂。文科都事。以孝㫌闾。希益生员。壬辰难倡义旅。好益。号芝山。早游退陶门。为道学宗师。谦益司直。进士一子。善益。无后。呜呼。今去先生三百有馀年。顾謏闻何能彷佛万一。吾先祖退陶先生。尝铭于先生之胤正郎公墓。称先生至孝养母。至惜其报施有差。先生之实行可知。风雨落花之诗。已占时世污隆。而平生读易。得圣人进退之义。先生之达识可知。百里为政。清名载国史。先生之居官临民。又可知也。其本之乎则有在。赠学子诗所谓道从潜玩得者。实先生平日见道之證。则其施诸家国者。即此道之发。而韦斋之宿德。聚远之邃学。与夫芝山之道学行谊。并出一室。焜耀后世者。讵非家庭擩染之效耶。铭曰。
于戏先生。其德比玉。 先王则哲。用锡以玉。视彼石刻。非石也玉。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4H 页
琴勉进斋先生墓碣铭(并序)
粤昔 明宣之世。我退陶夫子倡明大道。继往圣而开来学。有居最近闻道益亲切。若鲁君子之游孔氏之门者。寒冈郑文穆公所谓乌川里七君子是已。先生其一也。先生奉化人。姓琴氏讳应埙。字埙之。高丽太学士仪之后。曾祖讳衎判官。祖讳致湛佥正。考讳梓训导。退陶夫子撰墓志。妣光州金氏。 赠天官左侍郎孝卢女。有二子。长日休堂先生。讳应夹。季即先生。以 嘉靖庚子。生于乌川里第。天性孝友。事大夫人。与日休堂日供戏以悦志。既学于我退陶。筑室寒栖馆之侧。退陶诗所谓琴生结庐南溪曲者是也。由是问学既勤。践履益笃。大获师门奖诩。至手书勉进二字名其斋。庚午中司马。壬辰难。以乡望为义兵都揔。甲午。药圃郑贞简公以先生居家孝悌。士林矜式荐。拜 祠官。乙未。超升永春县监。既递。复 除堤川县监。居官大治。县人士立石纪其迹。自陶山建院。凡养士讲学之规。实先生所措置为多。庚子。刊退陶全书。先生有义兴 除命。西厓,月川诸先生。以为非先生无干其事者。遂呈递。克竣大役。继刊师门世谱及四书释义。先生为跋语以发撝之。及同门诸贤次第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4L 页
沦谢。先生以大耋独主院席。日聚士友。讲习师教。一方学者多从游焉。丙辰六月日。考终于寝。葬县西知礼村先垄后负坎原。配长水黄氏。牧使怡女。墓祔左麓。后配安东权氏。 赠执义大器女。墓同圹。一子揽。权氏出。隐德不仕。揽子有谦,允谦,用谦,尚谦,信谦。女权用锡,尹淳。有谦子以韶。早殁。嗣子万和。允谦子万春。女李春贞。用谦嗣子万夏。尚谦子万和,万夏,万徽,万谐,万古。女成世瑜。信谦子万祉,万祺,万亨,万调。女朴震琦,朴敬身。呜呼。今距先生世三百有馀年。顾晚生謏闻。何敢状先生万一。谨考当时诸贤䉵述。有曰精明笃实。和粹纯深。曰玉栗而冰洁。海阔而河决。是岂惟先生姿性之美为然。盖先生早以退陶为依归。心悦而笃学。体认而力行。其妙契真积之功。实有以致此辉光发越之盛。况在家而有日休堂。同里而有金后凋,挹清,山南,养正,雪月诸先生。以所尝闻于师门者。退而相与讲讨。日有进修。及夫山梁既颓。恐大道微言不与天壤并久。刊一部遗书。日星乎斯文。主十年丈席。标准乎吾党。毅然以阐斯道启后学为己任。愚伏郑先生,苍石李先生。亦尝从先生讲质周易启蒙疑义。以为得闻其所未闻。先生造诣之极。岂后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5H 页
学所可窥测哉。至若处族之厚。临民之惠。接物之弘。特先生学问中馀事耳。惜乎先生之殁而宗嗣屡绝。文献无稽。至今墓道阙显刻。实吾党百世之憾也。日。先生后孙钟正乐源甫。收家状行迹。强汇宁曰。子退陶后也。谨以此事属之。余实不敢当。亦有所不敢辞者。依苍石翁所撰遗事及诸挽祭文䉵次之。系以铭曰。
有窈乌川。密迩陶山。君子惟七。先生其一。家庭讲习。程氏伯叔。早游岩栖。筑室南溪。朱门悟道。黄斋揭号。斯文有事。谢绂容易。一方矜式。十载院席。刊释书旨。牖发易理。光光大业。谅有由出。药老荐实。苍翁状德。是宜铭焉。匪我敢言。
礼曹参议辛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弼周。字姬卿。辛氏灵山人。上祖讳镜。高丽平章事廷议公后。有讳斯蒇典工判书。丽季政衰。退休曲江。有节行。享道川院。讳懠知郡事。有文章德望。贼旽慕公名。愿托为同宗。怵以祸福。竟不屈。讳俶清。武节度使。录清白吏。讳秀武。通判黄州。寔惟公考。妣宜人川宁俞氏。以 成化戊戌十一月六日生公。公禀度乐易。器量峻正。好学其天性也。既长。文辞冠侪友。十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5L 页
九。游太学。儒誉倾庠舍。见燕山主政乱。遂屏举自靖。至 中庙丁卯登第。内而掌隶院司议,刑曹正郎,检详,舍人,军资内赡副正,军资内资司宰掌乐院正,左右通礼,礼曹参议。外而延日县监,咸安郡守,洪州牧使。前后丧。并庐墓三年。 嘉靖庚戌十月二十一日。考终于寝。寿七十三。葬于县南五佳里向阳浦负癸原。 明陵乙亥。县人士为建祠于墓下。配昌原黄氏。处士粹精女。一男曰崙文科牧使。南冥曹先生铭其墓。牧使二男汝谨副司直,汝诚宣教郎。一女陈裕庆。司直一男膂军器寺主簿。一女河晋宝文科宣教。四男胤壬辰难倡义殉节。膺义盈库奉事。脩无后。脡主簿。二女姜受璜参奉,郭再祺主簿。嗣子有后宣传官。奉事二男东望无后。时望 赠佐郎。号泽隐。主簿三男公望主簿,德望主簿,世望。呜呼。公以英迈俊伟之才。屏废昏朝。已识出处之义。及其遭际鸿朗。历扬中外。则其学识经纶。必有焯然可记者。而自经龙蛇兵燹。文献无徵。乃于一片志石之出。略得其立 朝履历。而冲斋之永阳日录。知其有师友正学。南冥之牧使公墓铭。识其为文武长才。善观人者。亦可藉此而得公之始末矣。铭曰。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6H 页
冲翁实录。冥老信笔。扬之穷宙。炳如星日。匪我能言。爰稽古昔。琢石载美。永世不泐。
思峰李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骞。字孝章。号思峰。姓李氏。真宝人。上祖讳子脩松安君。高祖讳祯。善山府使。 赠户曹参判。曾祖讳继阳。进士。 赠吏曹判书。祖讳埴。进士。 赠议政府左赞成。考讳澄。济原察访。号莘野翁。妣奉化琴氏致韶女。公以 嘉靖丁亥二月七日生。幼颖悟。及上学。察访公才休官。与弟退陶文纯公。日讲劘道义。公既亲炙家庭。常陪游山斋。其观感为多。尝读书。至曾子养曾晰。曰人子当如是。侍先公食。不命撤不退。冬月必亲执爇。常令温暖适体。家甚窭。凡亲所嗜好靡不备。虽劳剧。不使亲知。壬午。遭先公丧。时公已衰。尚执礼不懈。以遗命葬先垄侧。日往省。至服阕不废。自号以思。或恐一日忘也。兄忠顺卫宙居在外。公承察访公祀惟谨。奉养太夫人有加焉。 万历乙酉。以孝闻。 除寝郎。寻升司赡礼宾奉事直长。有 御赐孝经一部。执徐难。具甲冑刀鞭。送子敏道赴义兵将金公垓阵曰。毋吾病。汝其往为王敌忾。吾死有子矣。是年十二月十七日。考终于寝。葬察访公墓左负癸原。配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6L 页
英阳南氏。通政时俊女。葬宁海府南大谷山麓。继妣汉阳赵氏。生员贞女。殁后公三年。葬祔公墓左。嗣子敏道奉事。奉事三子璘佥正,瑢佥枢,珖。一女金得清。公天资秀异。早擩染家学。知学之本在孝。出入进退唯命。温凊滫瀡唯志。庶几乎曾氏之养其亲。而送子赴敌。以向之孝于家者。移而忠于国。此非古人所谓本立道生之验耶。呜呼休矣。日公之后孙宗愿。将显刻于公之墓。属汇宁以铭之。义固不敢辞也。铭曰。
事亲养其志。命子赴于义。是知孝之笃而忠之至。可见资之美而学之效。猗公之有受乎家庭诗礼之教。
说书李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苙。字馨远。号琴鹤堂。李氏永阳人。远祖轩仕丽末。官少尹。后有习读讳贤佑 赠吏曹参议。聋岩先生第二弟教授讳忠梁 赠兵曹参判。县监讳德弘 赠吏曹参判。早学于退陶夫子。世称艮斋先生。是为公曾祖,祖若考。妣英阳南氏。进士应乾女。以 隆庆辛未生公。公自幼擩染家学。以孝悌忠信。为日用四字符。长游寒冈郑先生门。受礼书以律己。壬辰难。艮斋先生扈 驾之成川。公从焉。时寒冈先生亦奔问 行在。公左右侍父师之侧。虽遭值艰危。所以观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7H 页
感进益者为多。归则与伯氏善迂公。常讲劘义理。处诸弟。既爱而严。使不敢一事自专。甲午。艮斋先生庐于祖妣朴氏墓。公日再往省。虽风雨不废。丙申。遭先生丧。惟寒冈先生手定家礼是依。观者咸称其善居丧。公少治举子业。实非其志。己酉补国子生。甲寅占博士解。时北人已枋国。公义不赴省试。会以壬辰卫 圣功。有先先生 赠典。善迂公以分义强起之。既第。即愤然南归曰。吾岂与某家子同朝。盖指党于弘瞻者言。由是降隶成均。丙辰。连 除济用,广兴,内赡奉事。并不就。冬 除世子侍讲院说书。寻以书筵进参事有 旨。即公殁之十二月二日也。翊年某甲。葬于搴芝山南麓亥坐原。配真城李氏。县监庭桧女。媲君子无违德。后公殁。墓同圹。有四子。荣伋,荣修,荣系,荣俊。一女李成琛。荣伋嗣子由基。女李文焕,宋时瓘,琴凤逵,权用鉴,孙万昌,金希重。荣修无嗣。女成琥,郭文济。荣系子天老,由基,台老,斗老,奎老。女朴世驲,李圣绍,朴重昌。荣俊嗣子斗老。女李勋翼,金瑾。呜呼。公天姿颖异。器宇端重。自在髫龀。已成坏朴。而家庭诗礼之教。师友渊源之学。又能植立基本。展拓地步。而不幸奸孽祸国。伦纲坠地。炳几勇退。不欲一日立朝。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7L 页
倘能优游林壑。饱饫经训。承艮翁之业。述寒爷之旨。则其未施于一时者。将幸教于后世。而何寿之遽促。既不能于彼。又不暇于此。天意未可知也。矧乎公殁未几而讱,造之祸。至及公同气。噫。若使公在者。当如善迂忠孝之戒。为寒爷全恩之论。而一家诸弟。惟公之为矣。岂有是哉。岂有是哉。今距公世代寖远。文迹散佚。只有家礼一部藏于家。观其考据该博。劄记精密。亦可影响公学业之万一。公六世孙容默甫。尝以公遗事请铭于墓。汇宁辞不能。今其孤元奎。以遗志强要。遂为之铭曰。
艮翁为父。寒爷为师。端的有受。胡不少施。归视公家。家礼在案。煌煌劄注。百世不烂。命与运乖。公实自若。是宜显刻。于公墓石。
九峰金公墓碣铭(并序)
九峰金公讳守认。字君慎。广州人。高丽赞成事讳晅其上祖也。入我 朝。有讳次武生员 赠左承旨。讳砺判决事 赠户曹参判。讳希鲁生员进士。讳太乙 康陵参奉。俱以文行著。寔惟公高曾祖祖若考。妣义城金氏。参奉讳辉女。 嘉靖癸亥。生公于密阳之九明洞。幼有异质。好读书善属文。性至孝。九岁。遭参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8H 页
奉公丧。哀毁疏素尽礼。后遭太宜人丧。庐墓三年。戊子寒冈郑先生守咸安。公从学焉。自是往来讲质于泗滨武屹之间。先生嘉其姿质秀而学不怠。每讲会。必请与偕焉。壬辰倭寇充斥。公就从父知枢公倡义所。赞划军谋。以王鲁斋语自励。在兵戈中。讲学不辍。癸卯中司马游太学。时光海政乱。永昌狱起。将祸及西宫。公文谕四学曰。吾辈处明伦堂下。见国有人伦大变。而不思所以明之耶。独诣 阙上疏。伏藁席七日。疏不下。遂纳履出 国门。作诗以见志。踰岭而南。隐于九明山。日取经籍自娱。无复当世念矣。及 仁祖反正。太学生屡书起公。公重入馆。声望益蔚然。以丙寅五月日殁。 上特命馆儒护丧归。圻湖大夫士多吊祭以送者。是年秋。葬府西瑞庄洞负兑原。配骊兴闵氏延女。继八溪郑氏宗女。六子之釴,之镜。之鈗 赠军资监正,之镒,之钦 赠同枢,之键府使。一女闵遇 赠左承旨。呜乎。天之降衷。与人以君臣父子兄弟之道。虽世道昏乱。彝伦斁绝。而此道也不能灭。故天必使有道者生于其时。立言而救正之。即寒冈先生全恩疏是已。公早从先生闻道。而充之以穷格之力。主一之功。及先生之疏出。益有所讲究乎天彝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8L 页
物则者在。是时永昌之憯。西宫之祸。尤有所不忍言者。公以一个布衣。抱章席藁。待命釜砧。知有国而不知有身。知有伦常而不知有死生。其秉执之正。实先生疏馀义也。是其屏迹林壑。绝意名利。而当世慕其义。后人诵其名。有足以激懦夫而振颓俗。则其时馆儒之祭公以揭义怀贞。日月争光为辞者信矣。至今郁翳不章。于公有何加损焉。铭曰。
公有大师。万丈武屹。学道讲义。会极主一。唉世昏乱。大伦遂绝。全恩有疏。我师遗诀。七日露席。百世风节。畴过不式。瑞庄之碣。
主簿李公墓碣铭(并序)
故宣务郎军资监主簿李公之墓。在陶山西翠屏第一麓箭谷之负辛原。昔我先人知郡公。因陶山院会。谂于众曰。是墓也尚阙显刻。吾党之责也。其后院之士以我先公意。托洞主翊卫李公仁行。出院财而石之。属主簿广濑李公野淳状而铭之。不幸二公又殁。石既具而未及铭。公之后孙寿亨,时晦。要汇宁以续成之。乃就状而䉵次之如左。公讳芸。字馨叔。孝节公聋岩先生曾孙也。祖讳季梁号串岩县监。考讳应虎佥枢。妣英阳南氏。以 隆庆戊辰正月日生公。公卓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9H 页
荦有志节。遇事所当为。人莫敢或夺。陶山刱院后。一乡咸推公干务。凡斋宇土田器用。公致力者为多。 宣庙龙蛇之难。吾岭先受兵。所过公私庙宅为灰烬。公告佥枢公曰。小子受院重任。不可使吾先生尚德祠直任此危难之际。佥枢公曰。吾有子矣。乃入院取书籍及祭器而窖之。奉位板自山后书堂入清凉山。转之兴州之绍修院。奉安处日焚香拜敬。难稍定。还安于本院。检窖藏书籍故无恙。己亥刊陶山文集。公又终始监蕫不懈。孝节公尝临江有亭曰爱日堂。圮于水。公发论营搆。追揭诗板。使先躅辉映。金文贞公作记以美之。壬戌。登荐剡 除主簿不就。己巳。遭佥枢公忧。年踰不毁。犹疏素尽礼。戊寅三月十一日卒。寿七十一。后以曾孙珽寿 赠军资监正。配永嘉权氏。参奉讳东慎女。忠定公冲斋先生之孙也。六男荣昱早夭。荣晔 赠掌乐院正,荣㬇佥知,荣明,荣晫,荣暾。二女权中立,张乃兴。孙曾以下不尽录。呜呼。天其不欲丧斯文也。虽倭寇之蠢且狠者。于陶山何。及其益炽而渐迫。则又安得恃此而不预为之所。公乃只身担夯。冒危涉险。直欲与斯文同其生死。苟非公卫道之诚且勇。孰能与于是。尝观郭忘忧再祐丁酉倡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79L 页
义录。公与之并名焉。录中诸公。尽当世名硕。后四十一年。自本院闻于县请褒之。记其事揭于壁。不患其实迹之或泯。然今士林之颂其功而表其垄。又恶可已也。铭曰。
公之生。寤寐陶山。公之死。咫尺陶山。生死以陶山为归。公之灵彷佛乎陶山云水之间。可无陶山一片石。千年留揭翠屏端。
白南金公墓碣铭(并序)
白南金公讳始镔。字休伯。咸宁人。系出首露王弟古宁伽倻。我 太宗朝有讳尔音。官户部左侍郎。亲丧庐于墓。墓下苴杖菅屦有迹。世称三路先生。以孝㫌其闾。邑人士为立祠以祭之。后四世讳隆号勿岩。早游退陶先生门。以邃学笃孝著。 赠左承旨。是为公高祖。处士讳起秋。讳尧弼。讳鼎辉。公曾祖祖若考。妣月城李氏。司艺尚彦女。公以 明陵甲子十二月日生。眉目如画。孝友其天性。而聪明颖秀亦天姿。七岁赋冬月。有一片月万国灯。风力壮光不灭之诗。长益力学。文章名一代。壬午升司马。秋登文科。朴灵城君文秀有识鉴。一见曰宰相器也。申青泉维翰闻公名。以强韵百馀句。临发请和。公立呼以酬之。历仕槐院。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80H 页
升典籍。连 除地部骑省郎。己丑。 除关东亚使递。寻 除敬差。庚寅。 除湖西亚使兼海运判官。壬辰。以骑省郎出为岭南检田使。蠲减灾伤。 启黜贪墨。威惠并著。乙未 除居昌县监。岁大侵。公倾廪设赈。赖活颇多。锄强梗厉民俗。兴学校倡儒教。邑遂大治。丙申丁酉。遭考妣丧。执礼惟谨。杜陵即勿岩公薖轴之所。而堂扁乃退陶手墨也。中燬仍废。公出力肯搆而刊揭焉。壬寅。 除湖南亚使兼海运判官。癸卯 除侍讲院弼善。甲辰。 上命选用岭士之秀。庙堂以公荐。 除掌宪。公再上状力辞。 上曰。特叙有意。趣使肃 命。时党议横决。公独立抗言。祸将不测。 上特命外补明川。公至府。以书与节度使争。革兵民痼弊。邑赖以全。未几。因台疏罢归。戊申。 上以岭之蔚为关防要地。命择文武全才。蔡侍郎彭胤以公对。及陛辞。 上面谕勤至。公感激图报。疏陈军田籍谷物战船之弊。 上特许釐革。翼年己酉。以疾殁。府民老少妇孺奔走号哭。而随榇行者数千人。是年秋。归葬于杜陵负坎原。初配奉化琴氏。继延安李氏。以族子尚建嗣。女柳涉琴出。进士李遂焕李出。尚建子庆硕。庆硕子百焕,东焕,朝焕,宇焕。百焕嗣基直。东焕子基益。呜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80L 页
呼。孝者百行之原。而咸宁氏之一家物事也。三路传于勿岩。勿岩传于公。公以性之所受而克笃爱敬。养以志物。观于辞官归养之请。足令人陨泪。以此事君。其忠可知。况以才之卓而邃。而天下无不读之书。最用力于四子六经朱程全书。若使之启沃于 王。经济于国。真古之讲官宰相也。至如星经推妙。风云握奇。在公即馀事。然用之军国。将沛乎莫之御也。并绌于时而不得展。惟诗文若干言在籍。此而可不朽公也否。日。金正言镇河。以书属汇宁曰。吾祖白南公墓。尚阙显刻。遣再从子汝纶敢请。汇宁岂能言者。有不敢辞者。铭曰。
惟天降公。盖不偶若。至行肥家。有文华国。才宏学博。大义秉直。局此左海。栖屑下邑。绪馀经理。粗底韬略。天有不丧。玄文满箧。太史宜采。大雅是续。杜陵之阡。衣履攸托。我铭以诏。穷宙不泐。
拙庵孙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湍。字深源。姓孙氏。永嘉府一直县人。高丽佐理功臣洪亮其上祖。后有讳世经寝郎。讳德云副将。讳遴文科县监。号闻滩。游寒冈郑先生门。得闻为学之方。讳处恪 赠右侍郎。寔惟公高曾祖祖若考。妣晋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81H 页
阳柳氏安之女。晋阳府院君挺之后。以 天启丙寅生公。公幼有异度。受小学于族父慕堂先生之弟五梅公。读至人事亲尽分处。辄击节叹曰。人道当如是。丁亥中司马。庚子登文科。内而成均馆典籍,司宪府监察,考工郎兼春秋。外而鳌树,延曙丞。庆州提督。抱川,固城,延日县监。丁亥。以寿例升通政阶。尝在史馆。抗疏直言。为不悦者所惎。不得久于朝。其在县。清白俭约。蠲民徭敦学教。优老而赒穷。政绩茂著。奉柳夫人志物备养。前后丧。并执礼严苦。祭祀必诚。虽老未尝以觔力替人。乡党称其孝。与二弟笃友。处族处邻。既睦而恤。尝自号曰五拙。盖性之拙。貌之拙。拙于言。拙于文。拙于官之谓也。遂闭户劬书。既汎滥百家。最喜心经,近思录,朱子书节要。日晨兴翻阅。至夜深不撤。有惧其老而损精力者。公曰。性所嗜好。不忍舍也。座右书敬斋箴守口防意一句以自警。平生不喜作述。然有从公手分出。辄为人所宝玩。癸巳疾革。命毕研书丧祭节目。皆慕堂公之所禀质于寒冈者。仍抽案上书摩挲曰。虽欲复看得乎。口咏自挽二句。翛然而逝。即十一月十四日。寿八十八。有遗集若干卷。越翌年正月日。葬达城南鞍岘负乾原。从先兆也。配永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81L 页
阳李氏尚晋女。婉顺有妇行。先公殁。墓祔公之左。无子。以弟濡子泰基嗣。二女。长崔庆泽。次李益𫗽。泰基一男彦庠。崔庆泽一男寿大。李益𫗽二男。祯厚,德厚。铭曰。
性拙而亢。貌拙而庄。言拙而义直。文拙而理彰。官虽拙而学益进行益专。呜呼。公之拙人不可及焉。
嘉善大夫汉城府左尹郑公墓碣铭(并序)
思轩郑公。清州人。讳来成。字岐瑞。上祖高丽上将军顗。殉节西京。我 宣祖朝。立祠成川。二世有章敬公讳瑎。又二世有文克公讳䫨。与弟誧。俱以文章节行显。至子讳琛正尹。当丽氏革命。遁于永嘉以自靖。因世居焉。四世有佥正讳枓。 赠汉城府右尹。为子县监号芝轩讳士诚。搆亦乐斋于陶山岩栖轩侧。令就学焉。十年函丈。成就德器。其子义禁府都事讳佺。亦从陶山门下诸贤游。有私淑之功。后三世有讳泰斗。 赠司仆寺正。讳天相 赠左承旨。讳重燮 赠户曹参判。寔公曾祖祖若考。妣永嘉权氏。司艺万元女。以 英庙甲子十二月日生公。资性温雅。容仪端洁。才上学便悟解。稍长为文辞。绰有理趣。以亲命治经生业。能辨义利。不学世之记诵。以程朱全书参考备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82H 页
解。观于所著自新箴,经术辨。可知也。辛巳遭太夫人丧。执礼不懈。 正庙庚子。登科选补承文院正字。壬寅 除孝陵别检。甲辰移 长宁殿别检。升成均馆典籍。迁礼曹佐郎。公暇必杜门观书。或劝其徵逐则曰。性偏。不可强而通也。乙巳 除全罗都事。以亲老辞归。时取经传温习。召邻里子弟。冬夏讲制。奖进有方。己未 除掌乐院主簿。寻迁 肇庆庙令。庚申 正庙因山讫。遂弃归。辛酉遭参判公丧。哀毁甚而葬祥如礼。己巳 除庆尚都事。既 肃而归。壬申甲戌。 除司宪府持平。壬午癸未。 除司谏院正言。上疏陈六条。曰懋圣学。振纪纲。修军政。励廉耻。严科试。均粜籴也。 上嘉纳焉。甲申升通政。乙酉 除敦宁府都正。上辞疏。更陈前疏。意益惓惓焉。丁亥 除兵曹参知参议。甲午以大耋升嘉善。乙未 除汉城府左尹。是年九月三日。考终于寝。葬府东墨洞丁坐原。越五年。 上遣礼官侑祭。配咸阳朴氏成荃女。淑婉有闺范。先公九年卒。葬府东东山村后戌坐原。二子之洛嗣伯兄。之河。四女金熙质生员,权升彦,洪道根,高梦赞。之洛二子云逵,星逵嗣之河。四女金灿铢进士,李庭龙,金秉枢,李汇晔。之河二女金钟镇,金辉洛。云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82L 页
逵三子文钦,日钦。一幼。星逵二子象钦。一幼。公自幼端重。不待长者教督。举止有度。尤笃于孝友。白首亲侧。容色常怡愉。痛伯氏早殁。摄宗事惟谨。与季氏一室湛乐。八十年如一日。素性澹泊。加以问学之力。安心于穷约。敛迹于势利。释褐四十馀年。不免沉屈下僚。退守林樊。然于世非果忘也。若使六条一疏。举而措之。庶几固国本而作士气。未必无补于世教。而竟寝不行。可惜也。公自后尤绝意进取。以教迪后进为己任。尝曰。吾先祖所受乎陶山旨诀。惟诚敬而已。吾儒所以进修者。舍此无着脚处。其勉之。又曰。论语非止为义理书。其文亦简而要。于此积久讲习。不为诱夺所害则得力当不少。素庵金公镇东尝言。吾党中经义精详。操履恬静者。惟公为然。盖公素养如此。能享有遐寿。精力康强。每早起静坐。诵念古书。有时风和景畅。命舆出坰。农夫替担。士友欢迎。一乡咸称以老仙。汇宁亦尝获陪杖屦。不胜艳仰。今于云逵之请隧刻也。不揆僭率。谨依定斋柳公致明状䉵次焉。铭曰。
猗公之秀而雅。夙有闻乎家学。经焉陋俗之记诵。仕而耻世之徵逐。义理已判于胸中。公之心何曾为一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83H 页
物役。是以德弥卲而寿弥隆。 王用锡汝以显爵。勖哉后生。盍公是式。
处士李公墓碣铭(并序)
加平之李。远有代序。著于罗显于丽。至我 朝寖大。有讳亨孙。有勘难敌忾勋。封加平君。卒 赠兵曹判书。谥平胡公。濯缨金公铭其墓。时兄章简公胤孙子嘉城君铁根。郡守铁荣从子嘉原君长生。后先登 朝。门户辉赫。郡守生讳长俊副司直。长子聃 赠军资正。居龙宫。季子耻奉事。移居青松。于公并五代。曾祖讳钦白隐不仕。祖讳成梁生员。考讳时久号竹林。妣广州安氏。将仕郎璟女。奉事有曾孙讳之经 赠参议号长轩。玄孙讳护军。娶一善金氏塾女。以 崇陵癸丑某月日生公。竹林公取为嗣。公讳鹏龄。字九万。自幼性跌宕。尚折节。为举子业。既博通经史。发为文词。往往有惊人语。在亲侧。汛扫应诺惟谨。左右就养。志物必备。及遭艰。惟文公家礼是率。葬祭如仪。奉先尽诚敬。祭品必躬执。以本生家路远亲老。挈妇子就居。定省之暇。兄弟相与讲讨。有至乐存焉。其在乡党。以有器干称。移校宫量学田。实赖公句当。早谢公车业。即青云堆结第数架曰琴书轩。日聚宾朋。命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83L 页
酒赋诗以乐之。如权苍雪斗经,李讷隐光庭。皆当世名硕也。雅好山水。尝曰。士生左海一隅。虽不能学古人远游。岂固守嵁岩以取蹩躠之讥。乃一驴一童。遍域内名胜而归。为诗甚古雅。笔法亦遒劲。并为人宝玩焉。以辛丑十一月日。考终于寝。葬府内金银洞负亥原。配坡平尹氏晔女。勤谨有女行。使公专心文学。广资交游者。内助为多。卒葬于青云驿后坐亥麓。距公墓直数帿许。有一子泰斗。一孙柱臣。曾孙三男。廷烨,世烨,增烨。四女。裴行准,琴舜夏,孙庆燮,金瑞振。公容仪俊伟。天性孝友。馀力学文。能汎滥乎历代史及诸子百家。家甚窭。疏粝不继。尚激昂慷慨。善谈论古今。指陈成败。盖其宇量材具。不惟世之以经济远器称。公亦未必无素自期许者。而卒乃命与时违。遂成落拓。放迹山水。少展四方之志。归而妆修一壑。弹琴读书。有时招邀同志。浩唱剧论。不知世间名利为何物。若使公早出施为于世。则恐不暇乎此乐矣。未知得失何如也。公有诗集若干卷在。高调逸韵。使人正襟可读。是为公不朽之一尔。系以铭曰。
青云之堆。处士攸庐。有一张琴。有千卷书。山水游归。藜藿饱馀。钩深发微。千古与居。彼滔滔名利子。过此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84H 页
能不愧欤。
成均进士赵公墓碣铭(并序)
赵之氏汉阳。自高丽佥议中书事之寿。龙原府院君襄烈公仁璧。汉平府院君良敬公涓显。四世至 赠参判源。娶于岭之英。因家焉。又二世同枢任。有讳是璧。讳白圭。讳尚镛。讳虎臣。俱有学行。实惟公高曾祖祖若考。妣载宁李氏。恒斋先生玄孙规远女。嘉惠有妇行。以 英庙癸巳生公。讳弘复。字稚重。幼聪颖端重。语默动止。若老成人。甫舞勺。已博通经史。尤熟读小学书。既冠游陶山。得圣学十图。摹写为屏。常目展省。癸亥魁乡解。有一官人爱公词赋。要与就公车而不屈。诬以事。谪关西。公不概怀。日哦咏于楼台山水间。乙丑宥还。丁卯擢司马。辛未遭李氏丧。持制依家礼甚谨。甲戌游太学。矜举止慎交际。有时誉。归即屏举杜门。恒侍侧讲讨经旨。大人公喜曰。儿讲说。可以忘吾老已吾疾。己丑大人公殁。公已老矣。哀号若婴儿。葬而祭尽诚礼。与弟常同居。有疾病。必自暖粥煮药。实古人之笃友也。尝值岁俭。家有盗。公曰。勿火烛。此邻里穷饿者。不如不识面而使自去也。闾外有一僵死人。公贳佩刀以掩埋。家甚窭。同堂共爨。和气融如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84L 页
也。人有不堪穷约者。公曰。贫者士之常。当安之而已。晚筑亭于先垄侧。扁曰望云以寓慕。日晨兴拜家庙。退坐读圣贤书。于晦庵书最用力。有蒙士愿学者。随才善诲。咸底成就。有好宾客至。日吟诗讲书不知劳。其自警诗所谓。老去都无天下事。閒来时有卷中人者。即观化前绝笔也。以 宪宗辛丑卒。寿六十九。葬于元塘图马洞负坎原。配闻韶金氏。大司谏邦杰五世孙始精女。二子。彦宅,彦翊。二女。南麟焕,南有铎。甲戌春。余赴南省。公时在庠。一瞻风仪。可知为文学笃行人也。其归。泮之贤士大夫。咸称公南州高士。有为序以送者。今观公之状。始知公闲居读书之乐。非区区名利所可易者。则向之深藏林壑。不迹京国。盖有以也。日。公之胤彦宅甫。请铭于公之墓。非余为能言。以尝辱知于公也。遂不忍辞。铭曰。
公之行。是有得乎小学一书。公之学。倘有受乎圣学十图。于世不市。公实乐此图。马之麓。有过必式。呜呼南州高士之碣。
古溪文集卷之六
 墓志铭
  
高城郡守柳公墓志铭(并序)
上之八年壬寅十二月二十六日。知郡事疏轩柳公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85H 页
殁。越明年二月三十日。葬于丰山县时雨洞甲坐原。公之胤养睦甫。泣血而请志于隧。其意以汇宁辱知公厚。非以为能言也。公丰山人。讳哲祚。字重吉。西厓文忠公八世孙也。有讳后常童蒙教官。讳圣和山清县监。 赠户曹参判丰阳君。讳沄同中枢礼昌君。讳师春佥中枢 赠吏曹参判。实惟公高曾祖祖若考。妣延安李氏。礼曹判书讳之亿之女。以 英宗辛卯四月三日生公。公早受学于伯父畏斋公。乙卯升 国庠。癸亥始仕。内而 温陵参奉,司导寺奉事,典设署别检,义禁府都事,经历,掌苑署别提,司宪府监察, 社稷署, 庆基殿令。外而文义,燕岐县监。高城郡守。此立 朝履历也。在文义。岁大侵。割俸赈济。在燕岐。置学田奖儒教。充阙伍拔仓逋。听理明捧税平。至高城。用治岐成法。皆镌铜刻石以颂之。此居官治迹也。事亲孝。在官备荣养。前后丧。庐墓三年。事伯兄侍郎公,从兄尚书公。惟其志。尝议置义庄。公实句管。门户阔大。而无一病于籴而困于饥者。此居家行义也。见人厄穷。若恫在己。乡之士有殉于京者。躬执庀敛而返之。贫不能嫁娶葬祭者。出力助之。当是非。虽确然不挠。持论公平。人不见涯岸。此处乡节度也。凡先
古溪文集卷之六 第 585L 页
迹湮没及学舍颓废者。修而辑之。退陶全书印板刓缺。将议重刻。公广诹儒绅。使乐助而兴事。乃于癸卯秋告功讫。窃恨公不少须。然其为斯文克勤诚力。有如此者也。公配晋阳姜氏。知中枢杭女。不育。继配玉山张氏。府使 赠兵曹参判成汉女。二男。养睦。宇睦进士。一女。李汇在。侧室男守睦。女幼。孙男道熙。女李晚憙进士。即汇宁子也。公之行之迹。夫人皆诵之。岂容汇宁赘为。尝自附婚姻。获侍公久。公神采俊伟。器量峻整。望之毅然若不可犯。然满腔子即天地子谅底心。故其发也。家而孝友睦恤。州县而廉公慈惠。在乡而为蔚然长德。无亲与疏。举欢欣得其心焉。惜乎公绌于荫道。不能广推其所为。然至老死惓惓致力于吾党者。亦将有辞于来后矣。是以公之葬也。南之大夫士。咸赍咨涕洏。暨市井妇孺拥柩车。哭声亘十数里。非仁人能若是乎。是为铭。铭曰。
猗公为仁。自孝悌始。义族善邻。惠民乐士。仁人之事。呜乎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