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x 页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书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2H 页
与李君睦(汇宁)
春间因族叔往来于仁庄。细承动静。向后忽已数月。恋仰之心。未尝不憧憧。天气向热。伏惟经候节宣恺悌神劳。孝述老慈筋力。种种欠和。惧虑之私。何以尽喻。盛制东川文字。前秋自上枝便谨受。而细玩辞意。本末备载。虽是公议所系。而私心感戢。又岂有穷已。先祖实纪序文。今又特蒙构惠。阐发幽潜。无所欠阙。用意之勤。实所钦服。第其中有一二奉禀处。已悉于族大父书中。俯谅如何。东川圈望。归于执事。士林有所瞻依。徐俟凉生。乘暇光临。千万切仰。
与李君睦
莱府赋归之日。侦探不密。既未得迎叙于路左。宜奉一书仰叩还山之趣。而道之云远。含意未果。居然岁律垂穷。恋仰之怀。尤不禁憧憧。伏惟令体动止神劳恺悌。孝述笃老精力。陷下忒甚。扶护倍艰。懔惧何言。锦水复官。实为全岭之庆。向于焚黄之日。闻令执事俨然临座。因与同志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2L 页
盘旋于遗芬之地。以做晚暮游赏之乐。恨未得追蹑后尘。以涤鄙吝之萌也。曾王考言行录编辑已久。而刊事迁就。近因乡议齐发。将以明春始事。必得令座枉临。然后方可以合议敦事矣。幸趁春和日暖。一番南下。以光会席。如何如何。
与李君睦
山河绝远。音信遂阻。怀仰德义。何尝一日弛于中也。岁色隔纱。寒事折绵。伏惟棣候动止卫重。饱饫经籍。颐养性灵。有超然自得之趣。令胤文雅夙就。彩侍唯诺。以供晚暮之况。区区慰祷。实非寻常。孝述老慈气力。随年衰陷。种种致添。而所忌痘疾左右炽逼。煎虑之私。夙宵不歇也。东社所营。尚有戒心。遗集附录。方谋刊行。欲一经盛览。而侍傍抽身。实无其暇。俟春发寒解。替送三从。以达区区为计耳。
答金圣章(宪寿)
久阻音信。每有悬郁。即因令胤历顾。兼奉惠札。谨审棣履珍茂。孝述家里疾恙。尚未快霁。直是恼愁。状文依示点改。贴纸填书。恐未慎重之道。或入恕谅否。遗集人心道心图。有商量处。退溪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3H 页
集与月川书论此条。在二十三编二十六板。取考而丁乙之如何。
答郑仲侨(墧)
衰暮恋仰。比少日尤多。即欲奉书致慰。而病废笔砚。遇便每排铺不及。忽承三月八日书。满纸辞意。流出情悃。感荷之至。如得百朋。而益重不敏之过也。向后天气始热。伏惟静里节宣。神劳恺悌。孝述意外 恩除。知是先世积荫。而自顾其身。少无承守之实。俯仰惶恐。不敢宁息。而知旧书来。反为称说。益增愧怍。所示服色。衰病之甚。末由趋 肃。分义亏缺。踧踖不暇。所以未敢遽变。今承来喻。实出于深眷厚意。非敢以为不然。而终未知果如何得当也。因士友传说。知座下读书研义。敕躬勉行。为吾党之所推重。相爱者亦与有幸焉。如孝述者疾病侵寻。聪明全减。日用应接。七颠八倒。自分为山间凡夫。思欲从贤者之侧。得蒙提警之益。而亦非蛰伏者所容易办得。自怜柰何。来书中推借失实。至有不敢当之语。以座下高明之见。而遗照于丑状。乃如是耶。后须勿复。以安私心千万。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3L 页
与郑仲侨
前夏芝村便。珍缄与鄙书。同时相发。可见情恋之一般。谨问至寒。燕养体力神相万安。看书玩理。日有趣味否。春间东川之会。窃拟傍听高论。为消吝之资。而适值座下有拘。信乎好事多魔。一番会合。亦有数存焉。沁都洋骚。虽即退却。尚有馀戒。漆室之忧。正不细也。异端之𥚁。未有甚于此日。惟当益勉吾学。以斥邪扶正。而近来士气不振。甚闷人意。前承来喻。有忧时闷俗之意。非座下安得闻此言。每欲相对稳讨。以涤胸襟。而非老境所易谋。浩叹柰何。
与郑仲侨
葭苍露白。瞻咏益切。谨问玆辰。静养节宣对时冲裕。孝述近来益觉精神陷败。日用酬接。自多悔吝。如得朋友切偲之言。当为一分提惺之端。所以每奉惠书。如渴得饮。而但以谦让之意。无一言及于绳砭。反为推借太不近似。如道字是先辈所不敢居者。况于无似乎。所施失人。人必议座下语默之节。非小故也。私心惶缩。不敢持以示人。幸自今一切刊去浮辞。不至碍人耳目。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4H 页
惟推以悃愊。攻实病勉实工。为馀日寡过之地。则尤荷相爱之眷。如何如何。月初为乡友所敦迫。参听讲席馀论。而只是句读间閒谩说话。亦甚粗疏。无所利益。况进于是者耶。仁乡则逐月设讲。已成茶饭。固为后进兴起之端。况先进如座下者。承先绪行前规。岂无观感之益乎。四邻耒耟出之句。当为贵乡诵之矣。
与郑仲侨
初夏委访。实荷盛眷。获听佳论。藏在肚里。既久而未敢忘也。伏惟庚炎。静养节宣顺序康泰。孝述衰颓转甚。神精渐陷。日用云为。无非颠倒。明者一览。必无遗照。傥以厚意不为遐弃。辄因便付声。随症救剂。何幸如之。大抵此学。以践履为归宿。而穷理致知为补助。庶不违于古法。而昨日盛论亦如此。谨当佩服。为日用节度。然立志不固。说时易而做处难。直是可惧。若得强辅。频受绳砭。则庶不至于㬥弃之科。而衰暮会合至难。吁叹柰何。
与李稚敏(鲁求)
信息之阻。亦已多时。月前儿曹逢令胤于达城。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4L 页
得承迩来动静以自慰。忽忽春夏代序。伏惟尊庭寿体益膺无彊。都正 除命。寔出 恩典。侍彩庆祝。又当何如。孝述衰病之中。眼眚近添。书册又疏。志业从而慵阘。愧无以为说也。所以积岁拟意。无以进候于春庭大耋之下。夙宵慊叹之馀。窃欲替送儿子。而又苦多掣。早晏当另图耳。
与李季野(鲁勉)
便使罕有。有辄惘遽。未有书问者已多时矣。兄虽善恕。何以曲察及此也。伏惟节宣珍茂。区区祝仰倍寻而常。孝述衰朽无足言。最是眼苦日甚。志业日疏。寂寥孤坐。益无以为况。先大监遗文字。已成净本否。鄙所往复。谨此奉呈。誊出后即为还惠。俾寓尊慕之诚如何。
答金汝云(龙洛)
顷者修付一书未达。而惠问先至。惘手擎读。情爱溢于辞表。宛是一番良觌。感颂厚意。何可时月忘也。谨审春仲。令体节宣神劳恺悌。孝述慵疏无闻。重以病懒。兀然无以自比于人。分外 恩除。只切惶惧之私。而相爱如执事者。乃加之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5H 页
以推借之语。尤不胜愧忸。各在衰境。会合未易期。惟有书信可以道情素。而但被惘扰。未能细陈。都留心会。高川柳寝郎奄弃朋友。吾党之恸。诚如来喻也。
答李士极(在老)
以孝述有可问之事。令贤器百里委来。又奉惠状。溢幅恳挚。穷途哀感。不可言喻。谨审晚炎。调中气力连相。区区慰祝。倍筛常情。孝述泄病经旬。冤日复回。暮年弱怀。实难自堪。哀孙辈毁惫特甚。闷虑难状。惟幸诸幼月前顺经痘症。傥无馀戒否。令胤返面有期。不能久挽。而雨意尚未快霁。亦有不瑕之虑也。
与李子先(秀亿)
向𨓏之情。尝憧憧于中。而衰老蛰伏。会合未易。惟有书疏足以次面。而自患阿睹。笔砚日疏。未有以一字修问。常以为恨。伏惟春煦。棣履起居神相燕超。区区溯祝。非虚语也。孝述衰病转剧。神识昏倒。点检日用。尤悔甚多。近得大浦书。东社文会。定在初旬。想兄闻之。当欲一番畅叙。玆以奉告。幸为贲临。副此悬渴之望如何。季氏兄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5L 页
惘未别幅。如蒙偕枉。何感何感。
与郑内弟德五(民衷)
承美疴添苦者久矣。自坐丧𥚁中。未暇致书探加减。恨愧殊甚。今因昌七。且承佥从书。知更有坠伤致添。惊虑无比。衰败精力。何以支撑。惟恃禀赋完厚。调治得宜。当次第就坦。遥切仰祝。从缞服中。又兼杖期之制。悲悼冤苦。实难堪遣。老境情事。无可言者柰何。所欲言甚多。而不敢烦提。以乱病心。惟祝万加护养。以副远怀。
与郑内弟致绮(民采)
悲悼中乃荷远念。满纸惠墨。极其恳挚。私心感慰。不可以笔舌既也。望外昌七见访。又细传其动静于书辞之外。暂忘山川之阻也。因审初秋。棣履起居连相。第仲氏宿患。尚尔弥留。远外惊虑。不啻在己。向后有日。加减更何如。调治得宜。当次第完复。惟是仰祝。从非不忍哀抑情。以副远勉。而触目光景。无非刀山。近又以肿苦。动作不便。自怜柰何。祠院毁掇。斯文之不幸。而至于孤山。则通国所尊仰。或因多士上京。有以挽回否。令胤向于上枝之行。投书满幅。甚恨其不能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6H 页
迤访。既爱其资质之笃厚。又服其家庭教训之有方也。面晤未易。临纸忡怅耳。
与朴庇卿(履基)
向仰之怀。何时无之。而懒于笔砚。间有便使。只探问动静以自慰而已。未知一点灵犀。果相照否。天气渐热。伏惟静候动止一向卫重。玩绎书史。日有嘉趣否。孝述衰相渐具。倚席涔涔。似此光景。非复久长之势。但恨平生不能著实用工。又无意中朋友如贤座者。朝夕对讨。以资提撕之益。徒抱颎颎而已。李嘉会以东社洞主。今望见顾云。或未可趁此惠临。以叙积襞否。深企深企。
答孙元极(亮肇),致极(亮锡)
年来畏痘蛰伏。未暇人事。哀史方茕然在疚。而仅得路左一慰而止。拊念先世。实有后疏之叹。乃荷不较。远垂情疏。奉读再三。感慰叵量。因审哀履起居连支。孝述亲候每欠全安。忌警又逼山外。煎灼之私。如坐针毡柰何。别纸所询。实不敢妄有言说。而哀史既以情问。不能终默。幸览而去取之如何。兄弟闻丧有先后。则变制不得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6L 页
同时。自是礼意。但哀史为主丧。则禫祀当以哀史阕制月卜行。仲氏则因朔望奠阕制似宜耳。
答宋时应(天钦)
去年惠札。极荷记存。而前月贤器又惠然见访。区区感戢。铭在心肝。非时月可忘也。第缘彼时眼苦神眩。未克奉书。又闻前此谢仪。中道浮沉。心焉愧忸。如食物未化。秋序向晚。伏惟此时。静养节宣神相万康。庇下诸位。次第佳迪。日夕仰祝。有倍常情。孝述受气未牢。涉学未深。日用之间。徒增愆尤。无以为说于相爱间也。各在衰暮。会合未易。惟有一念尚悬悬不已。或无一鞭南顾之便否。
答郑幼珍(儒俭)
令咸贤契。百里委吊。且奉惠状。慰恤勤挚。两家先谊。固应如是。而苟非眷意出常。乌能至此。感铭在心。非时月可忘也。谨审春阑。静里摄养连重。慰仰区区。孝述家祸孔酷。奄哭长子。又遭胖合之戚。悲冤酸苦。不自胜堪。客腊偶添毒感。四朔危剧。今始向减。而尚未巾栉。日用应接。七颠八倒。无足奉闻于相爱间也。先先生墓道文字。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7H 页
实非浅劣所敢承当。而平生尊慕之馀。不敢固辞。敢此构呈。以听进退之命。如蒙不弃。细加评驳。更使删润。尤荷尤荷。令咸阻馀相对。抚古谈今。足以慰怀。但归期甚窄。未得久挽。临别尤怅然也。
答曹景休(克承)
孝述获戾神明。长子陨绝。抚念身事。宁欲无生。乃蒙执事远垂书问。悼恤备至。奉读未半。感泪交零。苟非相爱之至。乌能如是。居然岁改春半。谨审友床节宣对序冲福。叔氏大阐。棣萼联芳。自是吾岭所罕有。先世积荫。至是益验。而知旧柏悦之情。不翅寻常万万。孝述自觉精神气息。渐加衰朽。倚席涔涔。似此光景。非复久长之势。只当听天所命而已。用是日用意思。辄弛然颓放。修谢之仪。尚尔阙焉。自讼之极。不敢望原恕也。惟祈节宣增护。
与李河阳 源麟(저본에는 '鳞' 자로 되어 있으나 원목차 등을 참조하여 '麟' 자로 바꾸었다.)
前夏以先墓禁护事。特蒙下念。至有严饬。铭感在心。既久而不可忘也。宜即仰谢。以伸私分。而丧祸连仍。尚未遂诚。不敢望曲赐仁恕也。伏惟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7L 页
维夏。视篆体候连卫万康。区区仰祝。倍筛恒品。孝述前秋持长子缞。今春遭室人丧。悲悼光景。无足奉闻。前后盛眷。迥出寻常。而病伏之踪。未遂拜门之愿。向风引领。曷胜悬郁之思。
答李漆谷(炳镐)
千里落落。徒切悬仰。望外惠状。忽坠寂寞之滨。开缄擎读。不啻空谷跫音。况佩符邻邑。拜晤有便。何等慰幸。谨审华旆利御。视篆体力连护。尤不胜远祝之悃。孝述缞制期服。并带一身。老境惨毒。何足烦浼。智妙山所。仅得守护。而幸值尊旆近临。必有省扫之礼。当在何间。平生倾向。得欣叙之便。而老病难动。玆使少辈替伸微悃。
答金文瑞(健寿)
每念昔年从游。历历如昨日事。闻贤者承述家学。日有探索之工。未尝不心悦神𨓏。而老废笔砚。祇凭便叩问动静而已。及承惠问。满纸情悃。感荷良深。谨问学履珍茂。祝仰何等。孝述一味衰阘。任其放废。而贤者乃疑其蛰伏之暇。或有所事。谬加推借。施之以不敢当之语。深庸愧窘之至。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8H 页
答李章国(秀莹)
蛰伏穷庐。世间事往往不上心。惟有一念常颎颎于尊庭父子之间矣。乃荷盛眷。前既枉顾。今又承问。再三披玩。宛是复接清眄。感佩之深。非时月可忘也。因伏审新凉。堂上体度神卫万重。侍馀棣履清毖。孝述衰惫一样。而最是眼苦转甚。实无望于温理书籍。为残年消日之资。如是而终焉而已。乃承前后书来。皆非寒温例问。每有问寡之意。左右所以自处则诚善矣。自顾空疏。何以有及人之力哉。仰惟家庭唯诺之际。已知用心之方。何待区区不逮之言。至如书中称谓。拟之以不著之题。实为羞窘。后须勿复。但道情素。以安私心如何。
答李章国
客腊复疏。辞意恳到。宛是昔日典型。抚玩兴感。意绪靡届。居然中祥已过。孝思恸霣。想益无涯。方切悲恋之际。又此惠疏。溢幅情悃。殆令涕泪交零。谨审哀体不至损毁。庇节均迪。实副区区远望。孝述衰病仅遣。分外 除命。自是先荫攸暨。而荒坠已极。何敢承当。乃相爱者反为称说。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8L 页
益增愧恧而已。来喻自悼之意。苟非实有所事。无缘得此意思出来。是其省检警惧之意。隐然自露于悔吝歉叹之馀。而但恨自无工夫。无以喻诸人。惟读遗书而勉遗规。虽在忧悴中。使此心不至全然失走。方有小分得力处。窃念今日承先庇后之责。惟在哀史一身。更愿节顺懋学。远体先意。以副区区之望。
答李章国
正元惠墨。政是新年第一消息。季氏委访。益感不遗之厚意。第其临归被惘剧。未暇奉书以谢前后慇勤之意。盖迩来昏倦特甚。不能强笔砚役也。虽知不较。而此心愧恨当何如。居然春尽夏半。谨问学履摄养更若何。孝述衰壳如前。而精神内陷。凡百应酬。颠倒错乱。无非咎悔。且冤祥不远。尤无以自遣。近看何书。有何讲论。幸以一二示及。用慰孤陋。亦不可谓莫往莫来矣。因念前者每以路远为恨。自今得夤缘奉晤。似易其便。意者相爱之深。有此自然之应耶。修答付美村。当即入照矣。
与李始能(敦禹)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9H 页
每有一念常颎颎于契分所在之地。而懒于笔砚。未能随便致书。相爱者何以谅此心也。岁改春生。伏惟重闱鼎茵茂膺难老。侍履珍相。看书玩理之工。当有日新而不已者矣。孝述孤露之感。拊时益切。而近遭季女冤逝。恸切之怀。有难堪抑。用是衰眩特甚。思欲获近朋友间提警之益。而不可得焉。则日夕瞻咏。岂徒寻常别离之思也。此去曹君象大。即聋哑处士曹公之孙也。公从学于我曾王考之门。操守坚确。践履笃实。为乡邦之所钦服。其家屡经丧乱。文迹荡残。然即见其存者。可按而徵也。方欲树碣。乞铭于座下。而要我介绍。幸垂一言之重。则于我亦有光焉。此家世守孝友。虽在贫窭。而别备物力。刊行遗集。其诚意足以动人。但质朴少文。亦赐谅如何。两台蒙 宥。吾党之庆。闻其髭发胜昔。尤为相贺处也。
答李始能
乃荷尊史笃念旧谊。特加矜恻。闻即有书。及其葬也。荐垂手墨。兼付哀诔。悼死哀生。极尽情曲。令季氏不远数百里。涉险入山。冒夜临穴。此古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9L 页
人所难。虽曰世分自别。夫岂所望之可及也。幽明感激。不可以笔舌尽也。宜即修谢。以道微悃。而患难震剥之馀。神精都散。收召不得。遂阙焉以至于今。何敢望原恕及此也。谨问至冱。棣履节宣对时珍相。前承乘隙委访之意。实欲一番合席。以叙心中事。而第念微分不敢望偏施厚眷。然专恃大度之不较。或不无庶几之心。而向衰之年。果能办得此远行耶。便使无梯。修书付美村。那间可入照耶。
答赵致善(秉性)
前秋阅旬款叙。可谓天借之便。而向后阻阔。又岁有馀矣。寻常溯郁之际。忽承惠翰。情眷溢于纸面。披玩数回。不觉山川之攸间。因审初冬。棣履连相清穆。孝述仲夏遭冢妇丧。暮年逆境。实难堪遣。精神昏眩。职此益甚。日用之间。无非尤悔。而明者犹未烛其情实。推借不伦。称谓过当。令人羞愧无已也。窃想贤史联床讲讨。日迈月征。经子义理之蕴。当有日知其所未知者。幸益加桑榆之工。以副相爱之望。如何如何。谬问祧位傍题。自顾愚昧。何能与议。但先辈多以不改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0H 页
为是。详见大山答徐尚甫书。鄙家亦如是行之。惟在尊家裁处之如何耳。
与屏山会中
伏惟仲夏。佥体动止万重。仰慰区区。屏山宣额之 命。有陨自天。百年之公议始行。全岭之大论始伸。老先生道德辉光。愈远而愈彰。儒绅庆贺。孰有加于是者乎。孝述即当竭蹶趋进于会席之末。仰瞻 璿题。共诵 天眷。以伸平生景仰之忱。而年来衰病转㞃。无以自致于筋力之事。第切愧悚而已。惟祝礼事利行。
答东山斋会中
猥荷存录。远垂书问。奉读数回。感戢无已。向后日久。伏惟佥体动止万重。归岩先生神道碑。自是百年未遑之举。洛村默轩两先生文集。又复一时登梓。士林尚德之义。佥座追远之孝。孰不钦叹而感诵哉。顾孝述以契家后生。且承盛速之勤。亟宜进参于将事之日。以伸山仰之忱。而迩来气息。渐加衰朽。无以自力于儒林共事之席。自讼之至。不敢望曲恕也。
答郑维善(允愚)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0L 页
望外委价。获承惠札。溢幅辞旨。无异面讨。极荷爱念之厚。因审春风。静履恺悌神劳。慰浣实深。表从仅保残喘。眼苦腹冷。极是难堪。且神精耗减。平日诵读。便昧然不记。况进于此而敢望其别有新得耶。来喻每有推借之意。遣辞失当。令人增愧赧。自今痛去浮辞。惟以绳愆纠过为心。乃为相益之道也。华斋集谨此奉受。而未能修书。实缘匆扰。容俟后便耳。
答郑维善
初夏枉顾。出于积阻之馀。得叙悬郁之抱。衰境慰意事。岂有加于此者乎。七月书转转远来。曲垂缱绻之意。今又上舍君奉书见访。苟非平日笃厚之意。何能恋此老物。慰不容言语为也。谨审菊秋。经履节宣。间经外祟。尚未完复。区区贡虑。不啻在己。表从非不欲忍哀抑情。以副远念。而触目光景。无非釰水刀山。近又以尰苦。动作不便。自馀事为。又何足言耶。祠院毁撤。直是斯文阳九之会。今承道儒。有治疏叫 𨵽之议。傥能因此而有挽回之道否。
答郑丕文(显愚)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H 页
以孝荐罹丧难。每有慰问。而病废笔砚。未得修谢。向因上枝便。又承惠问。深感眷恋之厚。而益重不敏之过也。即因昌七历访。谨承堂闱鼎茵连卫。省馀学履珍毖。仰慰实深。表从缞服之中。重以杖期之制。坐在哭泣丛中。老瘁情事。实难自遣。复焉有一分意思暇及于寻数之事耶。拊念平生。只切忧惧之心。每念君姿地粹美。学业勤敏。窃欲合席叩所存。以相资警。而道途既远。游方似未易。第切恋溯而已。
答李致玉(以铉)
新年惠书。足敌一面。况其辞意周挚。令人心开目明。不能释手。谨审春和。萱闱寝膳平康。华甲重回。彩履增休。何等慰祝之至。孝述偶患毒疔。跨岁作苦。安有向里修省之工。有可与相爱者道也。因念盛喻谬借。有不敢当之称。不觉羞愧之甚。后须勿复。无有损于执事语默之节如何。
答李仪可(在羽)
前年五月惠书。自幕谷转来。满幅缱绻。寄意甚挚。古人友道。复见于今日。奉置案上。时复披玩。又何异于接清范而听绪论耶。第路左便稀。未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L 页
得趁谢。居然岁翻春生。自讼逋慢。安敢望善恕也。谨问辰下。静居节宣顺序珍穆。孝述仅免别添。而神精斗铄。面前书册。便隔墙壁。日用应接。徒增尤悔。无以为说于相爱之地。而左右以罕接之故。未烛其实状何如。徒信其家庭馀教之或有未尽坠失。遣辞之际。谬加推借。太不近似。自揣愚分。实不敢当。因念左右克承先训。熟复经传。饬身刑家。不失古家模范。令人艳叹无已。若蒙继赐德音。俾有提惺之益。则庶为晚暮寡过之地矣。为赐孰大于是耶。
答李擎天(汇承)
数旬之间。再劳隶人。荐垂书问。苟非平日相爱之笃。乌能如是勤挚。拜领至意。非敢时月忘也。谨审犹寒。令候节宣连卫万相。区区慰沃之至。孝述分外 恩旨。伏切感祝。而衰病沉痼。末由趋 肃。揆分惶惧。靡所措躬。伏承 圣学日就。筵讲方设。近侍如令公。当与一时诸贤。思所以尽心于劝导辅养之地。则宗社无彊之休。因此可卜。而虽此病伏𤱶亩者。亦得以歌咏 圣德。涵濡仁化。乐为尧舜之民耳。来喻眷眷于旧日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2H 页
游赏之地。而聋渊山水。并入念到。认是非笔端谩及。中心所存。有可以忖度者焉。言念畴昔。历历如昨。而今遁翁不在。令公还山之计。又复差池。安得不发此叹而起此感也。奉玩之馀。兴想不置。古人所谓颜面虽隔。心肝相激者。岂非吾辈今日之谓乎。但推借失实。称谓过当。便若不相知者。令人愧窘。后须勿复用此等不敢当之语。只从实见用实辞。以无损于君子语默之节如何。
与李又玄(能玄)
时自恋德东翘。转闻有先府君举缅之礼。攀和之际。孝思追慕。当复何如。因念美痾差减。气力未快。恼扰之馀。能无损惫否。孝述一味衰懒。重以外邪侵寻。区区志业。转成枯落。徒有穷庐之悲耳。愚山内兄奄辞庭闱。想惟恸悼一般。泗坊令族叔兄丧事。系是吾党运气。惨愕何言。不宣。
答李法祖(文稷)
仲秋迤访。实感勤意。今又惠书远寄。苟非相爱之笃。焉能如是。谨问霜寒。侍馀学履珍胜。孝述素有眼苦。近益添损。闭睫度日。职事全废。来喻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2L 页
过为推借。不胜愧缩。而书辞之间。可见惕厉修省之意。将有以绍述家声。相爱者与有幸焉。而似此到老无成之物。亦不害为前鉴之戒。惟愿益懋学业。以副区区之望。
答文圣汝(周宪)
乃者委访。铭感在心。今又玉润见顾。兼承惠书。谨审岁暮。静养学履珍重。区区实协愿闻。孝述年至病深。神精散失。些少旧闻。太半忘却。况进于此而有新究之可言乎。如左右未悉此状。提疑劄录。不耻问寡。旋增愧赧而已。然不敢有问无对。容俟神气稍稣。拟贡愚见。若讶以慢蹇则非其罪也。郑君未克从容谈讨。而见其姿地尽好。容止雅饬。盛诲之下。可想有导迪之方矣。
  别纸(心经)
 诚其意附注。自欺(止)岂自欺之谓邪。假一本作做。当从何本。
自欺。指君子之不能实用力。非必如小人之做私钱假官会。然后方自欺也。假做意不相远。然欺弄官会。不如假字之为当。
 君子乐得其道附注。伊川先生见秦小游(止)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3H 页
安得易而侮之。伊川以此句。为侮天何也。
盖小游之意。以为人之吉凶祸福。未能预知。故无求于天。若知之动辄祈告。则天亦随而瘦。此其所以为侮天之语。溪训大槩如此。
 敬斋箴附注除非。
除是除非。朱书多用之。盖同一语意。除他曰非曰是。只是为此事之谓也。
 享(火边)初到(止)妄了。妄恐作忘字。第三段论孟如长尺权衡相似。如字似字。同一意欤。(近录思。)
妄字他本作忘。来说是。如似二字。古人多有此等文法。如有数存焉之类。
 释氏锱铢(止)畀之一钱则必乱。
释氏心法。空然自大。不可以理事。故虽畀一钱之小事。而亦至于乱矣。
 越著心把捉越不定。
溪训越犹愈也。盖再数则愈著心把著。故愈不足也。
 人心作主不定云云。翻车何物。怎生何意。
翻车。水车也。怎生。柰何。犹言无如之何。
 无一物是合小得。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3L 页
小犹无也。得语辞。言天下无一物当无者。
 君子终日乾乾不息(止)乾之用其善是。损益之大。莫是过注。朱子曰其字亦是莫字。然则其善是。犹言莫善于此。莫是过。犹言莫过于此否。
来说是。
 三学三舍升补。
三学。退训国子监太学四门。又性理群书注。太学宗学生学。三舍。谓外舍内舍上舍。升补。谓自外升内。自内升上。
 
答张钦夫书。擎拳竖拂。运水般柴。(朱书。)
禅家不用言语。擎手拳竖拂子。以为悟道之法。又以作用为性。故不问道理如何。直以转移柴水。为神通妙用。
 与台端书。二竖子(止)先为术以去之。
时曾觌王卞之徒。近习用事。怙宠擅权。为心腹之患。或恐台端不能及此时直谏。则反见彼辈之所斥也。
 答詹帅书。今有公状(止)收索焚毁云云。
诸经刊役。恐伤官物。故欲使詹帅书押于此公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4H 页
状置之文案。为他日考检。而其已刊之书。收索焚毁。以杜奸慝之锋也。
 与刘子澄书。仲叔来此(止)告归云云。
仲叔未详何人。宿实之实。唐本作食。仲叔前此在社仓宿食时。相去差远。近方移来閤下。则渠又告归。盖言其罕相接也。
 糊涂说出一般恶口小家议论。
伯恭爱说史学。而不分善恶。故有身后之弊如下云云也。糊涂模糊也。恶口小家议论。犹荀子所云家言邪学也。
 
与卓夫人书。欲为经营(止)差遣。
宋时藩府有干办公事官。即干官。贰于使长者也。卓夫人欲为平甫周旋此官。故朱子戒之。
 一朝仕宦至(止)拘辖。
使长如诸路帅臣之类。即干官之长。故拘辖干官。惟使长一人而已。拘辖犹管辖也。
 答柯国材书。武学阙尚有三年。
孝宗隆兴元年。先生预除武学博士。待阙三年。盖宋朝官制。以有预调待次之例也。先生以亲老不待次。故有是语。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4L 页
答蔡季通书。举水(止)归性初。
此一句本出于参同契语。详见答袁机仲书。
 答吕子约书。要人虚心(止)荡荡地。
打叠打破也。交使也。诗易先儒注解穿凿。使人不见立言本意。故盖欲打破穿凿诸说。而使之一并空荡荡也。
答柳仲思(致俨)
一逢颜色。居然十年。中心悬恋。未尝小歇。望外情墨。侦便远寄。惘手披玩。恍然心开目明。第便使无梯。未得趁谢厚眷。怅怀倍之。谨问玆辰。棣履起居冲福。观玩有章。征迈日笃。当有深造自得之乐。区区慰祝。匪比常品。孝述奄遭冢妇丧。暮境逆戚。实难堪遣。且年迫八耋。神精都陷。日用应接。太半谬戾。自分为山间一废物。惟两耳尚不全废。若得强辅提惺之益。岂非晚暮乐事。而窃闻尊驾之住花城也。有意委访。被掣径归。自叹无分于胜友。然不遗之意。尚不能无待于后。幸望一鞭南顾。毋孤悬渴之意。如何如何。
与都圣直(鼎圭)
年来避痘窜伏。东西搬移。绝不闻外音。近因知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5H 页
旧酬酢。始伏闻贤閤孺人之丧。已经三年。令孙夭惨。亦既周岁。夫何积善之门。而凶祸荐叠乃如是耶。虽属过去光景。伉俪之恸。止慈之悲。际玆暮境。何以堪遣。即日寒令。静养体力若何。令胤侍履又何如。惟愿以理自宽。无损天和。孝述亲候随年衰惫。日有惧煎之私耳。平日自谓向仰不后于人。而有此荐祸。乃阙一慰。此诚意浅薄之致。何所逃其责哉。适因上枝李友。修候以付。似无浮沉之患。然聊以道区区而已。安敢望曲谅耶。
答周君赞(相炫)
山河逖若。徒切驰想。望外贤器奉书而来。顿觉顾恋之厚。出寻常万万。因审至寒。棣履节宣连相。閤节均吉。实副远祝。孝述依旧阘茸。尤悔日增。无足向相爱者道也。尊先代褒 赠㫌表之典。可见公议之不泯。凡为士林者。孰无同庆之心。而道途夐绝。只得书替以贺。岂胜愧恨之至。慎斋先生文集重刊。在于数百年之馀。斯文之幸大矣。惠贶一帙。其意甚挚。敢不拜赐。胤君美质雅仪。可以验家庭义方之教。奇爱无已。反面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5L 页
有期。不得久挽。临别怅惘耳。
答李公理(能燮)
倾向之馀。获奉惠札。惘手开读。感慰交并。因伏审始热。侍馀起居连相珍茂。景山啜享。百年公议。始行于今日。诚斯文之庆。而佥执事追先不匮之诚。尤极忭贺万万。孝述忝在外裔之末。不但公共舆情而已。亟宜趋进将事之席。粗伸宿昔之愿。而草土馀喘。自分蛰缩。又丧馀只隔。难容往返。方此怅郁之际。至承盛速。尤增愧悚。无所措躬耳。
答金国明(镇奎)问目
 大学平天下章。未有结语。其义已备于治国章故欤。
国与天下。虽有大小。而其本于修身齐家一也。其曰恕者。即絜矩之谓。而极之则天下也。来示似是。
 中庸鬼神章三节章句。百物之精。神之著也。精字包鬼与神。下节又单言神者何也。
溪训曰子思云神之格思。朱子言神者理之乘气出入者。又言在人为理之神。皆单言神也。若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6H 页
精神魂魄。指阴阳对言。则精是阴神是阳。魂者阳之神。魄者阴之神。其实二而一也。是以中庸先言鬼神属造化。中言洋洋如在属祭祀。终以神之一字结之。互换看似无妨。
 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先王本有封疆界限。然民之域居。无此疆彼界耶。
此专以得道失道言之。得道则不待界限而人心自归。失道则虽有限界而人心自去矣。界限不必以地。而以人心看耳。
答孙稚老(亮述)
病伏穷巷。徒有一念常颎颎。乃荷一幅情札。百里远投。惘手开玩。便若沉痾去体。因审棣履珍毖。仲氏令二品崇秩。至有先代 赠典。何等感祝之至。孝述衰壳仅存。荒顿转甚。而徒以年老猥蒙 升资。感祝惶恐。无所措躬。所询疑节。素昧于礼。且无明證。而既以情问。敢以私布。幸博采而行之如何。
  别纸
改题事。或曰只行于所 赠之龛。他日宗孙入承。则高曾二位当递迁。而今日摄主。乃为长房。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6L 页
数数改书未安。或曰一庙内傍题不同未安。不如四龛皆改题。且宗孙入承。未可以十年为期。而入承后摄祀者为长房。则摄字改以奉字。乃事势之不得不然也。二说不同。而似不如从后说四龛改题之为便。未知以为如何。
焚黄之节。摄祀者受由还乡而行礼。自是常法。若无受由之道。 君命不可久淹。道内或有当此事者。使之代告。而告辞曰职事縻身。使某云云。
高曾二位告文。某以次长摄祀。已多年所。今以吉辰。将改傍题云云。
祖考妣二位告文。某以次长摄祀。未遑改题。窃位 圣朝。升资推恩。显祖考 赠某官。显祖妣 赠某夫人。显考 赠某官。显妣 赠某夫人。敢请改题云云。
高曾二位用时祀祝。
焚黄位祝。某奉承先训。窃禄于 朝。仰荷 君仁。推恩所生。乃于某月某日。诰 赠考为某官 赠妣为某封。音容已远。追养靡从。祇奉 命书。且喜且悲。因举时祀。敬录以焚。益增哀霣。谨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7H 页
以云云。
若用备要本祝。则摧裂难胜下。曰玆因时祀。祇奉 命书。敬录以焚。益增哀霣。谨以云云。(焚黄时祀。皆大礼。祝辞不可单举。故补以玆因时祀四字。)如是书呈。惟在择用如何。
答孙稚老
客冬惠顾。感荷无已。而跨岁阅春。驰溯更切。望外此君委访。兼奉惠翰。溢幅缱绻。欣慰无比。矧审维夏。学履起居连相。仲氏令 除命寔出 特恩。种种贺祝。实倍常情。孝述衰耄渐至澌缀。耳目昏聩。神识已离。从前许多黥刖。恐不足以自赎于馀日。颇为自怜。谬托文字。左右虽不知孝述之不足以当是寄。孝述既自知其万万不可。则百拜以辞。固是道理。而情谊自别。钦服有素。有不敢终辞者。从当极意妆定。合席商量。方可免于渗漏之失矣。谅之如何。
与都德翁(必修)
年前临顾。感佩至意。每因知友。叩审动静。而何足解悬渴之抱也。即此穷冱。静养节宣连膺泰和。温理经籍。涵养德性。日用之间。必有独觉其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7L 页
进者。恨未得承听绪馀。以涤鄙吝之萌也。近承来留本庄。使儿子进候。若得承拜。有所观感。为幸当如何也。孝述衰颓转甚。视听俱损。动作应接。七颠八倒。愧无以仰说于相爱之间也。曾托夙夜箴注解。果不忘觅寄否。临发被惘。未得细陈。默会以惠德音。企望企望。
与都文瞻(冕圭)
向枉迨切感荷。春寒尚峭。谨问静养节宣若何。想于昨日来留柳院。而拘于紧干。不得往参。恨如之何。曾有转枉鄙庄之约。果荷不较之盛度。得以共玩先辈遗文。则何幸何幸。孝述方往凤山。明当早归。以待。都留面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