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书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H 页
与柳诚伯(致明)
怀仰盖宿昔焉。而区区书候。未能侦便。每念前日眷顾之厚。未尝不悚恨交切也。即玆维夏。燕养体度对序冲谧。看书玩理。日有深造自得之乐否。孝述老慈气力种种善添。而避痘山庄。将摄不便。煎虑之私。何以云喻。东川梁颂及享祝。曾自会中士林。仰请于执事。至蒙盛许。曾王考潜德幽光。可以藉重而传信于百世。虽是公议所系。而私心铭感。岂有穷已。每欲委进轩下。以遂平生之愿。而奉侍笃老。游方无暇。徒有向慕之心而已。
与柳诚伯
前秋因沙村便。付呈一书。当已登览矣。厥后便使无梯。向仰之心。未尝不憧憧于中。伏未审台体节宣神卫万重。孝述赋质不固。摧颓已甚。而司视受病。书册自疏。平生㬥弃之罪。无所自赎柰何。时或䌷绎旧闻。粗寻微旨。而傍无明师良朋可以讨论而资警焉。至于文字解释。尚无开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L 页
悟之望。况进于此而治心养性之方。可得其分寸跻攀之阶乎。每欲一造轩下。窃听音旨。以少开茅塞之胸。而道途既远。精力早衰。无由致身。祇自浩叹而已。时惠德音。俾得奉以持循。何感幸如之。大学所云明德。以本注观之。似以心言。而先辈未尝直谓心。窃尝以为心者理气之合。而曰明德者。必主理而言也。后见陈北溪说曰大学所谓明德。是所得于天。本来光明之理具于心者。黄勉斋说曰心之能为性情主宰者。以其虚灵知觉。此心之理炯然不昧。如大学所谓明德。须是物格知至。方能如此云云。两说似可契悟。而但未见先辈引此为言。未知果信然否。夫理气不相杂而不相离。相须以为体。相待以为用。方其未发。气未用事。及其已发。气便用事。然其为善者。理为主也。朱子曰天地之性。专以理言。气质之性。以理与气杂而言。天地之性。太极本然之妙。万殊之一本也。气质之性。二气交运而一本而万殊也。今所谓理体气用之说。或有取于此欤。浅见终不能无疑。幸赐示破如何。
与柳诚伯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H 页
转承台执事。因县道封疏。此是吾岭六十年所抱义理。而竟有外廷之弹。至蒙 恩配之命。舆情之抑郁当如何也。 圣明在上。如日中天。终当照烛。而有所处分矣。第八耋筋力。远入瘴海。实有不瑕之虑。伏惟素患行患。摄理有方。髭发无有损于前日否。区区祷祝。未尝一日弛也。孝述所居僻左。承闻最后。未有一书替伸于发行之日。岭海脩远。且未得进探将护之节。岂敢曰有平日愿言之私乎。愧恨之极。只切自讼而已。邻居裴友裹足千里。诚意可尚。因其行谨此付候。伏祝益加保重。以慰多士之望。
与李忠立(秉夏)
枝洞拜别。忽已踰年。无由以更奉德仪。获听款诲。则惟以彼时惠墨。时一展读。以自慰悬仰之思而已。伏惟春风。经履动止神相万重。孝述客冬奉寓山村。阅春未还。老慈气力每欠全安。日夕煎熬而已。所以日用事为。全没头绪。愧无本领工夫。有可以苴罅漏处耳。向因族君得闻观玩之工。到老益笃。日有讲讨之乐。恨不得进参末席。与闻其绪论也。尊王考丈遗札多在箧里。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L 页
为私家珍藏。而遗文字收拾之日。似未及俯索矣。当从信便奉呈耳。
答张省伯(锡愚)
各在衰暮。合席未易。翘首远望。不胜颎怅。前月复札。今便委问。次第承读。稣感叵量。谨审犹寒。服中体力神劳恺悌。区区慰仰。孝述亲候近经泄症。真元陷败。完复未易。煎惧之私。如何可言。东社事道论已发。乡议齐应。而痘逼本村。方谋出寓。未得有一番堂会。姑停以待清净之日耳。块坐深山。无朋友讲磨之益。虽不敢废书。然度不复能有长进矣。所以倾仰于执事者不浅。望须时惠德音。以警昏陋。如何如何。
与柳祈叟(凤春)
杜伏穷巷。百念俱灰。惟悬悬一心多在于平生相与之地。是为得其性情之正乎。岁聿垂穷。谨问静养节宣神劳万康。每因径由。闻寒厨茶烟久歇。而晴囱棐几。常闻有读书声琅然不掇。此是吾党中好消息。为之健羡无已。孝述草土馀命。仅保喘息。而筋骸萎薾。神精消铄。日用动静。尤悔日积。拊念平昔。多负相期之意。属此岁暮。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0H 页
孤露之感。益难自堪。道途绝远。盍簪未易期。每诵古人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之句。未尝不三复叹息。幸时因便风。惠以德音。亦不为莫往莫来者矣。如何如何。
答郑内兄(民秀)
悬仰中因径由。伏承下状。又拜枝洞便付来书。合并奉读。便同促席承诲。苟非见念之厚。乌能如此。因伏审堂上气体候连卫康旺。侍馀动止万重。区区伏慰实深。孝述侍事近始少康。日昨奉还本第。而室中忧虞。尚尔未霁。甚是恼心耳。下示自谦之语。何其太过如是也。自幼陪从。深知立心制行之实。真可效则。而书辞间不敢遽有云云。乃所以仰副谦虚之盛度。今乃以例用纸面之称。而并令刊去尊慕之地。实有所未敢知也。如弟庸资贱品。每惧夫欲寡未能。以忝先世。而或承过实之语。直欲钻地以避耳。窃欲一进轩屏。以叙胸中多少之抱。而各在笃老之下。无由盍簪。乃一心相照则不以山川而有间也。惟在替书相勉。以为提警之资耳。
答权明远(皖)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0L 页
便中伏拜下惠书。擎读再三。恍若亲承警诲也。因伏审静养体事连护万康。区区仰慰之至。孝述侍事当寒善添。圣人一惧字。说尽人子情私。自馀日用应酬。动辄颠倒。且无强辅可以为资警之益者。因念两家谊分。已自前世。而婚姻之故。慕仰尤笃。每欲亟拜床下。稳承诲言。而九耋儿子实难离侧。从有颎颎之心而已。且念执事于孝述。年纪有老少之分。而姻义有辈行之殊。书辞称谓。处之以朋友之间。实非私心所安。亦欠亲厚之义。幸勿复尔。以遵俗例。如何如何。
与李质汝(秉殷)
前月草草修候。想已登览。岁色垂穷。寒威甚严。谨问棣候动止神相万重。观书玩理。颐养性情。日有自得之趣。令胤课业日新。庭户之内。滋况不少。一慰一祝。孝述老慈气力日减月铄。所忌痘警。至逼前村。日夕戒虑。不可形喻。前冬枉临。是平生未易得之会。获拜清范。稳承至诲。中心佩服。不敢遽忘。而终是气质凡下。立志不固。规模日以弛解。事为日以颠倒。实有乌头力去之叹。若得更亲德仪。以警昏懦。则庶可为永久持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1H 页
循之资。而奉下抽身。实无其暇。自怜柰何。实纪谨依指教。写得净本。而窃欲更经盛览。兼修起居之礼。将以来春替送儿子。以听进退之命耳。
与李质汝
阻音已久。阅春跨夏。云树之思。何曾少已。天气向热。伏惟燕养节宣神卫万康。近日工夫复何如。体玩之工。当益深密矣。孝述孤露馀喘。又哭季女夭惨。衰暮情弱。实难自裁柰何。且赋质甚薄。司视作苦。书册日以疏阔。又不能亲近先进。获承警策。荒坠已极。不敢望尊者之收置度内也。每欲使儿子进候。兼陈刊事终始。而自多肘掣。容俟少间另图耳。临川复享。吾岭之庆。夤缘奉拜。乃是至愿。而病质无以自强。深叹无分于胜事也。两台蒙宥 天恩感祝之馀。大耋髭发胜似平昔。舍达之义。古今同一揆矣。岂不是吾侪相贺处耶。
答郑大临(伦休)
菀阻伻尘。际切瞻咏。贤彧见访。惠问又复郑重。奉读数回。若获款展。伏审棣床动止万重。庇节皆宜。区区仰慰。实倍平品。孝述晨昏事。间经泄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1L 页
候。真元已败难复。客症乍退旋添。煎惧之私。如何可言。用是日用猷为。全没巴鼻。自分为山里陈人而已。玉润丰仪。见甚奇爱。又举止端谨。足以发明家庭之训。至如教迪之喻。鄙性疏懒。在门亲子侄之列者。亦未有一分观效处。第令无失其摄理之方。以副止慈之念耳。
答李嘉会(秀应)
前既委遣使者。垂恤甚至。今又令胤奉手墨。冲寒远问。拊念契谊。固应如是。而穷途哀感。铭之在心。伏审初冬。萱闱鼎茵益膺难老。侍馀节宣连相。孝述顽忍之甚。尚保残缕。而起居饮食。自同平人。固知见弃于知旧。而乃执事谬加慰勉之语。实令人罪愧欲死也。春间疏事。既蒙禀处之 批。而庙堂尚未覆 启。舆情之抑郁多矣。似闻大坪辞疏。提及此事。因此蒙 允。深庸拱祝耳。
与李嘉会
衰暮相恋。随岁有加。而属此穷律。益不禁憧憧之思。伏惟萱闱寿体万康。棣履珍茂。伯胤之薇垣新 除。将有绯玉上及之荣。区区仰贺。且切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2H 页
远祝。孝述一味衰颓。日用事为。无足向相爱者道。敬斋箴集说。幸荷惠借。得以奉玩。虽未能窥见精义。溯寻路脉。以体先先生嘉惠后学之意。而庄诵之馀。不觉衽敛而起敬。何感如之。但资质鲁下。眼苦近添。未得熟玩细究。而贵件不可久留。玆以还完。然承有为孝印出一件。此回付来。以卒其惠。如何如何。
答李大年(秀亿)
前冬从氏兄见顾时。获承手覆。而惘未修候。忽忽春已尽矣。伏惟此时。哀中兴寝支啬。区区悲溯之至。孝述自前冬奉老搬寓。方今在八公深处。而亦有近逼之警。日用情事。如坐针毡柰何。杜陵丈席文集方付剞劂。斯文之幸。先人平日契分。多有往复文字。而只得搜觅一丈可叹。漆室公往复书并付。曾王考祭文。窃想有本草。而今此写呈。幸检看其传写讹谬如何。闻锦水集将又付刊。而此中所有挽祭及书札。寓中无以誊送。当俟后日耳。
与李彦希(秀贤)
山河绝远。会合未易。惟有书札可以道意中事。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2L 页
而得便每惘。遽尔阙焉。兄何以谅此心曲也。谨问穷律。经履动止卫胜。孝述老人筋力随年澌败。外祟侵寻。痘警近逼。私心焦煎。不可形喻。自顾蒲柳蚤衰。志业日退。荒坠家声。恐惧实深。惟有慕徒一念。常悬悬于同志之人。与被观效之益。而此又未易得焉。则时一喟然而已。惟执事时惠德音。以警老惰。则奚啻百朋之锡耶。始能大阐。知友不胜柏悦。况同室庆忭当如何。
答李春章(芳运)
前后修覆。想已登照矣。忽承惠问。慰泻实深。因审静候燕超神相。坐在泉声岳色中。迩来悲悴意像。可以消散得太半。况有令从氏联床共讨。剩得闲中日月。甚尚甚尚。谬问诸条。苟无省检之意。何以及此。但恨自无工夫。无以喻诸人。然情挚之间。不敢有怀自隐。敢索言以进。未知意下以为如何。
  别纸
 中庸不睹不闻。如何是不睹闻时节欤。
语类云不是闭耳合眼。只是万事皆未萌芽。自家便先恁地戒惧云云。只是照管所不到。思虑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3H 页
所未萌。窅然而无形可睹。泯然而无声可闻者。其非不睹不闻境界乎。
 父母其顺矣乎。此一章是明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之意。则父母之顺。是属高且远者欤。
以行事次第而言。则以父母之心而及于兄弟妻子。以功效浅深而言则妻子和兄弟宜而父母安乐。是养志之孝矣。刑家而至于如此。岂非自卑登高耶。
 中庸中和。能所之分。
中和是所能也。中庸是能也。然中庸就成就处看。则岂非所能底物事耶。
 道不可须臾离。是道之不离于人欤。人之不离于道欤。
道未尝离于人。故人不可离于道。其曰不可离者。主人而言耳。章下实体备于己者。道不离于人也。下文不可离者。人不离于道也。大山说主人而言者。尤亲切矣。
 孟子尽心知性。又曰存心养性。尽心知性与存心养性。何以有异欤。
尽心则已知性。存心即养性也。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3L 页
心经静中有物云云。
朱子曰只太极也。寒冈曰有主宰之意。大山曰合两说观之。其义乃备云。
答赵▣▣(秉周)
令胤从奄忽辞庭。惊痛之极。不能定情。以其博识雅操。为侪友所推。且生于累世积德之家。宜享有遐寿。得展所蕴。而岂料人事忽变。中途摧折。乃如是耶。伏惟正体义重。止慈情深。哀恸摧裂。何以胜堪。冤戚之中。远闻此间遭罹。满幅书辞。吊死慰生。此意良感。不可忘也。谨问春和。服中体力连得支卫。令彧哀履不至生病。惟愿深自宽抑。以慰我者自慰。千万切祝。孝述丁卯秋。哭长子。天乎冤矣。去年三月。又遭叩盆之戚。坐在满室哭泣中。两制并持。心怀益苦柰何。客腊初又添感冒。却膳失睡。刀圭无力。自数日来。始吃和水饭少许。可望生道。然生亦何况。昏眩特甚。倩呼无伦。都留默会。
与李圣久
客秋达城之旆。未得进晤。不免自外于强辅。只有倾向之心而已。岁改春半。服中体力若何。孝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4H 页
述老亲候幸无大添损。而人子情事不敢以一日之宁而忘其惧。且身家陡衰。百祟侵寻。如干看阅。乍得旋失。无以著见于日用之间。绝无朋友过从。相与讲讨。益觉钝滞人意思。所以驰想于德人风范者。尤不浅鲜耳。惠来疏草。备陈首末。阐发幽潜。苟非见识精到。其孰能属事比辞如是停当乎。藏之胸中。实未敢忘也。会合未易。临纸忡怅。惟愿加意摄养。以副知友之祝。
与黄姨兄(浩善)
年来一未奉清范叙情话。虽各掣事故。未暇抽身。而向𨓏之念。何尝少弛于中也。春序向阑。伏惟棣候起居以时万重。庄岩水石。日有吟弄之趣。古架图书。日有讽咏之乐。世间尘念。无足以动吾毫发。每欲一造高轩。坐伯仲之间。以涤鄙吝摅积襞。而自是盛事。岂容易办得者耶。孝述草土馀喘。仅存皮壳。神识昏瞀。书册浸疏。日用云为。无非尤悔。辄思季从向日谬借之语。未尝不背汗沾衣。然亦欲使之振懦起废。为馀年寡过之地。则其意亦厚矣。属此老境。无由盍簪。幸时惠德音。以警昏懒则何幸何幸。
答李一远(芝运)
前便惠札。溢幅情悃。既久而有不敢忘。天气渐热。伏惟静候神相万重。简编所得。益复以精。日有趣味否。孝述神疲眼眵。书册日以疏阔。前面地步。多少欠阙。而又无填补万一。只抚躬自悼而已。前惠琼章。措辞极其郑重。实为案上珍玩之资。而顾不娴词律。未能即和。留待日后耳。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4L 页
与朴幼吉(基升)
自闻有逆理之戚。即当致慰。而不忍提笔。又得眼苦。踰时越月。尚今阙如。虽平日深知之间。何能俯烛而厚恕也。间因径由。得闻荣卫太损。年来遭罹。安得不尔。实为之贡虑无已。近日调候更若何。孝述残壳仅存。筋骸萎弱。时以书册遮眼。只是霎时光景。始知古人办得桑榆之工。亦是大力量。非区区贱朽所敢跂而及耳。至如合修人事。一切废却。悼叹之馀。未尝不自讼于中也。
与蔡景沃(沁)
自闻兄入山。亟欲一入于泉声岳色之中。而久未之遂。深庸颎怅。新月再望。伏惟兄履起居万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5H 页
重。区区仰慰。孝述亲癠数朔弥留。尚未复常。所忌痘疾四面来逼。方深煎闷。每拟历便迤晤。而事不从心。吾侪一番盍簪。亦有数存也。东社上梁。更定以今月十六。而承有更枉之意。预为埽榻恭俟耳。
与赵来见(泰龙)
同人之思。春阑尤切。向因三从历候。细承迩来动静。而何足以慰此积襞之怀耶。天气向热。谨问棣床动止神劳恺悌。贡溯无已。孝述赋质不牢。涉学未深。重之以世故忧冗。浸渍汩没。渐致意思渗澹。自顾其腹。枵然无一物矣。思欲与乡里老友。联翩于先贤杖屦之所。使有得于俛仰兴感之馀者。亦一胜事。而各在衰暮。办得未易。只切颎怅而已。未知执事又何以为教也。
与柳金山(道宗)
自执事移守金山。未得奉状致候。私心怅恨。盖未尝少歇。忽承有涪州之行。真所谓世间万事。尽无不有者。然遗爱之地。山水之乡。煞异于古人岭海之行。伏惟素患行患。起居有相。区区远祝。靡日不切。孝述老亲筋力。日减月铄。种种添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5L 页
患。私切焦煎。且自顾蒲柳早衰。志业日颓。凡职分所当为。浸以废弛。无足奉闻也。叹如之何。性理书及年谱依受。而遗集未尽校正。当俟后以正本换之。姑为留看如何。
与张乃初(锡孝)
病伏深巷。百念都灰。惟有一心。每颎颎于少日追随之地。而病懒笔砚。未得奉咫尺之书。常以为恨矣。乃荷贤胤见顾。欣慰可量。因审燕养节宣。崇护珍尚。孝述衰朽之质。日觉陷下。回顾胸中。枵然无物。只成村里一昏眩老翁。何足奉闻于相爱间也。令胤一望眉睫。知其教养之有素。爱不能忘也。
答黄姨弟(源善)
令伯氏兄丧事。已极惊恸。而丘嫂氏丧又在春间。仁善之宅。何𥚁患荐叠乃尔。理不可知也。路远年老不相见。已累十年。然相依之势相恋之情。非山川之可阻也。非日月之可忘也。岂料人事之不可知乃如是耶。实音转递晚到。方拟讨便奉慰。而月初承十月惠状。襄礼已过。万事益无及矣。披阅未半。涕泪先零。谨问穷冱。服履节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H 页
宣若何。视听俱损。精力耗败。年来所遭。安得不如是。惟愿万加调护。无至重添。以副区区远祝。从衰颓特甚。无所用心。至情吊问。尚不及时。即百事可知也。自讼愆尤。不敢望曲恕也。会合无望。老怀难耐。幸时惠德音。以解悬郁之抱。如何如何。
答李周贤(源祚)
初冬惠覆。拜领多感。今又委札。极其郑重。苟非记存之厚。安能侦便垂眷于千里旅寓之中乎。感佩之至。无以为谢。因审寒冱。台体节宣万重。祝仰祝仰。孝述衰病杜蛰。自分废弃。意外 恩除。惊惶霣越。措躬无地。而蒲柳之质。已至望八。无以一肃 天陛。粗伸分义。悚慄之极。若陨渊谷。适会台执事留在泮中。此去呈辞。亦应俯烛。而不使有违例之失耶。
与李周贤
向荷尊旆俨临。赐语从容。因成讲讨之乐。自顾淟劣。何以得此。铭感在心。历时月不可忘也。春气方殷。伏惟台体神相。观玩日章。孝述参听绪论。便觉充然如得。而漏器盛水。蹊茅更塞。惟有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L 页
披阅书册。为一半分提惺之资。而神昏气疲。亦不从心。自怜柰何。当日讲录。不免草率。且多有记者之误。而颓懒为祟。未及改正。幸须更加修润。挑出精彩否。所托小识。不顾僭越。敢此构呈。而不足以仰尘清案。览后幸赐斤正。为下交藏拙如何。诸君追后问目。合录一幅。以便考阅。逐条修答。不有妨于暮境精力否。乡饮礼三牒及贵稿一册并呈。
答郑文好
近日向念者。惟贵中耳。思欲握手一哭。各尽满肚哀苦之怀。而忽承仲氏又哭其胄孙。积德之家。何其报施之如此也。即荷远念。各惠手墨。开读未半。涕泪自倍。从默数平生。子职若无毫分之诚。遭故以来。又未及企及之人。而居然之顷。委亲于荒山草莽之中。尚此起居饮食。与同平人。顽忍二字。有不足以言之。来喻勉戒。想未及俯烛实状而然耳。山地赖宋友得无害之地。而日旱之故。难保莎草。又焦心处也。
答郑文好
倾向之思。暮境尤深。而懒于笔砚。恨不能随便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H 页
致问矣。望外惠札。自坡回来坠。溢幅缱绻。情爱可掬。苟非笃厚勤敏。何能如是。奉之案上。时时披玩。以替颜范。而第称许失实。有不敢承当之语。或出于爱之过。而兼为加勉阶耶。献岁发春。棣履节宣对序和泰。洛园缅礼。尚未卜地。孝思安得不忧悯。而此事至重。必宿费思量。庶无后悔。想不待区区之言矣。从衰相已具。而司视之病。最所难堪。所有疑晦。虽尝对卷。未易觑破。而闭睫度日。遂成弃物。惟是旧诵文字。时时抽绎。或有一斑之窥。然未经师友评驳。只是依旧蒙滞。自怜柰何。渭阳之思。人所同然。而如我者七十年傍侍语到之处也。虽此顽陋。不能不日夕向𨓏。而左右能收置此无用之物于胸中。寄意甚不浅。每欲一造相对。而筋力又无以强矣。左右亦已望七人。未必其能容易办得。临书祇增怅叹。
与郑文好
赞古归时所付书。想已照悉矣。嗣音无梯。曷胜怅郁。即惟维夏。棣履节宣恺悌神劳。从眼昏日以益甚。或阅书籍。未过数板。辄长吁而罢。虽不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L 页
至废却巾栉。而譬如中空之木。枝叶外敷。无以抵敌风势柰何。每中夜以思朝昼所为。尤悔渐多。若得与贤者相对。有所规戒而提惺焉。则庶为补过之地。而非衰暮所易办得。只自远望起怀而已。令胤佥哥皆已接见。而心乎爱矣。顷对赞古。试问其所自期待。则颇有志尚。无时尚营汩之意。可见左右教导之方。有异于世俗之勉子弟。极可叹尚。大抵科第是门户之望。然若一向专意。则还不如冷澹家计。为维持巩固之基。即往迹可见也。家儿辈亦初未免留心于科目。近始有信听家训之意。粗以为慰也。损斋集曾闻本家有日后印送之意云。是吾先君心悦诚服之地。而尚未奉玩。寻常叹恨。幸以此意通于本家如何。
答郑文好
岁翻春晚。恋溯尤挚。忽因递便。得奉正月二十五日书。满纸辞语。无非情爱缱绻之意。区区慰感。岂可以言语为也。但其推借之语。非浅劣者可敢承当。不亦有欠于贤者语默之节乎。是则不能唯唯也。此时棣履康旺。观玩自适否。从分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H 页
外 除命。知由内外先荫。而自顾其中。无一承守。但切惶缩。至如拜庙感怀之云。乃是至情深烛之语。盖瞿然之馀。尤不禁情事愀然耳。所示异说炽漫之叹。方今正学大明。不足为胥溺之忧。然履霜之戒。不可不谨。惟在掌邦教者力排严防。永绝根本。如昔年之为。而尚未闻有此事。是可慨郁也。
与郑文好
阻音踰时。溯念方深。谓外昌七见访。握叙之馀。因审经履节宣连相。种种驰溯。从衰病偶添肿苦。尚未快稣。胸中冤苦。又何足言。最是眼苦转甚。书册自疏。实无寓心处。良足自怜。上舍君归事甚惘。不能长言。第念古人处世之道。行以持己。言以应外。行固不可不危。而言不可不逊。持养之馀。当不待区区之言。而相爱之至。未免覼缕及此。幸恕谅而采用如何。
答李应晦(以完)
慕徒之思。衰暮尤切。而病懒笔砚。未得奉咫尺以道区区。乃荷不较先施惠问。情眷溢于纸面。感荷之至。如得百朋。第承坼在于阅月之后。遂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L 页
致稽谢至此。或入俯烛否。属玆晚炎。静履颐养连摄。迩年以来。令堂内丧戚荐叠。至情惨怛。安得不尔。谊分之厚。不任悲溯之至。孝述衰相转甚。即一尸居馀气。了无当世之念。而意外 恩命。猥縻癃悴。感颂之馀。惶蹙一倍。玆承提及。只增愧窘无已。吾侪老矣。会合未易。临纸徒增忡怅。不宣。
答郑秀乡(辅永)
生平倾向之馀。新结葭莩之谊。心期不待面晤而通焉。情好不以山川而隔焉。即荷委价惠问。自不觉睫开而胸豁也。因伏审春和。静颐节宣连卫。区区何等慰泻之至。孝述年来衰退。杜门自伏。回顾平生。无一善状可以自说于朋友之间者柰何。孙儿爱而无教。未足以仰副盛眷。而游从法门。庶或得免于大谬。是拱而俟耳。
与李乃洪(济永)
前冬令再从氏见访而归也。付呈一书及前来两册。即当照至矣。向后声息更阻。每诵梦中不识路之句。便见古人亦履此境界矣。谨问静颐节宣循序康泰否。孝述司视之疾。比前益甚。案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H 页
上书籍。便付笆篱。却恨少日不能博观精究。以为晚暮持守之资。间尝抽绎旧闻。不无一二记得。而未得与同人商确。深恨深恨。近日披阅箧中。得前后书牍。领其辞意。令人心开目明。但贤者平生从事书史。日夜诵读。沉潜浓郁。往往有自得者。中心悦豫而发于吟弄。足以尽物态得理妙。则随录成编。以遗子孙。固无不可。而第窃念合下入头处。亶在于文章家。幸自今以往。向里鞭辟。益加涵养之工。求海阔天高之象。则其所造诣。岂不益高明光大矣乎。先稿前日校雠者已尽矣。然埽尘之役。尽看尽有。他人眼目。皆观大体而已。必待子孙之有识鉴诚力者然后可以俟后世而无惑。今日任此责者。非左右而谁欤。千万加意焉。
答孙莘老
岁翻春生。溯仰政切。即荷委遣令胤。兼惠长笺。苟非座下念我之勤。何以及此。感领至意。殆非日月可忘也。第其遣辞之际。谬借失当。何不用寒暄例语。以存旧谊。而过引浮谈。令人愧窘也。因谨审春殷。静里节宣连重。孝述衰惫已甚。而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L 页
最是眼苦有加无减。闭睫度日。书册自远。闻兄目力尚旺。日有看玩之乐。恨不置身其侧。稳听高论。英玉戚君亦入山之后。未易相逢。得此好会。仅得信宿而别。不能无怅叹耳。
与孙莘老
春间因便付候。想即登览矣。天气向热。谨问静候动止神相万福。孝述自验精神力量。大异前日。旧茫新昧。罔有实得。回顾初心。只切愧忸。思得与执事一番合席。得闻冬春间披玩切要之言。以洗涤胸次。而此亦未易得柰何。曾王考文集既承盛教。当俟印出奉呈一件。及门录诸先辈有文集者。皆录以有文集。先王考丈遗文字。亦已搜集成篇否。幸示之如何。李嘉会以东社首席。今望委顾。此时若得座下联临。则实为胜会。已以此意书报朴庇卿。幸望勿孤千万。
答孙莘老
积违之馀。得蒙惠临。稳做数日讲讨。是衰暮者不易得之事。欣幸无比。而但别后馀怅。颎颎未已。望外珍缄。寄意勤挚。盥手敬读。不觉纸生毛也。谨审春煦。静养节宣崇卫。无向时劳攘之害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0H 页
否。孝述仅保前状。而神精昏愦。向所参听者。大半忘失。正所谓漏器盛水。又何能略绰收拾。以副相勉之意哉。琼诗清澹雅健。足以为案上珍玩。而素乏此工者。猝难奉和。容俟后日。或未晚耶。第念来喻称许过当。私心愧忸。实不敢持以示人。后须勿复。使傍人无议于贤者语默之节如何。
答金敬休(亿寿)
衰暮相恋。新年尤切。乃荷仲氏惠然见访。且奉情问。溢幅勤挚。近日慰意事。当举此为最。谨审和煦。棣履节宣茂膺多祉。区区慰浣。孝述衰败转甚。神精耗弊。点检日用。只切荒坠之叹。自怜柰何。先府君雨涧公行谊学术。自是平生景仰之地。但欲使孝述猥有一言以状行。虽不敢当是寄。而特以契谊之重。有不敢终辞者。第当依样葫芦以听进退之命矣。霁山年谱附录。顷荷远惠。而原集尚未得奉玩。日后印出时。幸赐示及如何。
答朴九叙(履坦)
得宠书盖三年。而每临便匆遽。阙焉未有以谢。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0L 页
殊非相与之羲。愧恨曷已。即日维夏。谨问静养节宣连相。温理书籍。味众人之所不味。而坐在岳色泉声之中。有讽咏自得之趣。恨未得置身其间。与同其乐也。孝述老亲气力。随年衰铄。焦煎之私。如何可喻。自顾赋质虚弱。惫败已甚。职分所当为者。尚未免弛废。而随分寻数之工。亦缘两眼昏花。往往对卷。不过数板而止。近日光景。求为凡夫而不可得矣。尚何奉闻于相爱间也。顷奉盛喻。研穷完养之意。不与血气而俱衰。有勉勉不已之意。令人钦艳不已。窃欲源源相从。以取切偲之益。而奉下情私。实难乘隙。每向风悒悒而已。向惠琼章。意寄珍重。讽咏再三。牙颊生香。但木瓜之报。草成数句。为童行窃去。临便未付。当俟后便耳。
与朴仲厚(宗垕)
山河绝远。奉晤未易。则书疏往复。犹可以副于面。而便使无因。亦未之能焉者。已十数年矣。曾谓以先世厚谊。及吾身而疏阔乃尔耶。愧负之极。无以自文也。即此新元。棣中体事万福。孝述老人候真元陷下。外祟交侵。逢新情事。只切一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1H 页
惧之私。仄闻执事年纪老大。不废看玩之工。甚尚甚尚。顾此浅劣。非全无意于此事。而索居寡友。疵吝山积。思欲获近强辅。而此固不易得之事。幸时惠德音以振发之如何。前此伏闻华宗能𦤎翁家。有曾王考遗札。其收拾藏置之意。不可忘也。幸蒙记意。因枝谷便付来。则何感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