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x 页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杂著○四书辨疑○孟子[上]
杂著○四书辨疑○孟子[上]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28H 页
[四书辨疑孟子小序]
谨按先儒论孟子曰秋杀。曰雄辩。曰粗拳大踢。以至圭角太露。英气害事等语。皆可谓深知孟子。然若言晚年造诣。则恐不可以此目之。观于尽心一篇。可见其几于无迹。且一篇大旨。在遏人欲存天理。而为初学之兴起者。无异于诗经之感发惩创。故吾夫子曰兴于诗。愚亦曰兴于孟子。朱夫子尝曰先读大学。次读论语。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发越二字。有合兴之一字。区区所以兴起初心者。此书为大。而问质于先师。尤详于此书。故并录之。
序说
小注西山真氏曰七篇之书。出于中(止)一章之义。悉本于中庸。 按天下国家之本在身之训。即大学之修身为本也。大学篇结之以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而孟子七篇首之以何必曰利。仁义而已之训。则可见孟子之原于中庸。而又推原大学也。○赵氏曰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书。(止)尹氏曰赵氏谓孟子长于
谨按先儒论孟子曰秋杀。曰雄辩。曰粗拳大踢。以至圭角太露。英气害事等语。皆可谓深知孟子。然若言晚年造诣。则恐不可以此目之。观于尽心一篇。可见其几于无迹。且一篇大旨。在遏人欲存天理。而为初学之兴起者。无异于诗经之感发惩创。故吾夫子曰兴于诗。愚亦曰兴于孟子。朱夫子尝曰先读大学。次读论语。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发越二字。有合兴之一字。区区所以兴起初心者。此书为大。而问质于先师。尤详于此书。故并录之。
序说
小注西山真氏曰七篇之书。出于中(止)一章之义。悉本于中庸。 按天下国家之本在身之训。即大学之修身为本也。大学篇结之以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而孟子七篇首之以何必曰利。仁义而已之训。则可见孟子之原于中庸。而又推原大学也。○赵氏曰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书。(止)尹氏曰赵氏谓孟子长于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28L 页
诗书而已。岂知孟子哉。 按赵氏尤长之说。非谓不通于易春秋也。特尤有长于诗书也。孔子雅言诗书。以其尤有取也。晚而喜易。以其尤有喜也。孟子非不通于五经。而尤有得于诗书。故下文言退与万章。序诗书述仲尼。尹氏不察赵氏尤字之意。而乃以而已二字。言赵氏之所不言而谓之不知孟子。恐贬之失实也。○问程子谓孟子有英气便有圭角。孟子善养浩气。而犹有英气何也。 诲曰英气是孟子之得于天而禀于质者也。浩气是孟子之养于己而本乎天者也。气无异同而面目自别。又浩气之养。专在集义。向使集义之义极于精。而无毫发之未尽。则将见英气尽化为浩气。而岂有圭角大露之可言耶。
梁惠王上
梁惠王章句。 按集注章句之别。已言于大学辨疑。而但孟子既言集注。又言章句。盖以孟子之书。统言七篇。则不如庸学之打成一片。故统言而先称集注。大全单言一篇。则旨义类从。(如首篇之皆言先王仁政。次篇之皆言时君当务。)小异于论语之逐章异义。故分言而继称某篇章句。
孟子见梁王。(止)亦有仁义。集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
梁惠王上
梁惠王章句。 按集注章句之别。已言于大学辨疑。而但孟子既言集注。又言章句。盖以孟子之书。统言七篇。则不如庸学之打成一片。故统言而先称集注。大全单言一篇。则旨义类从。(如首篇之皆言先王仁政。次篇之皆言时君当务。)小异于论语之逐章异义。故分言而继称某篇章句。
孟子见梁王。(止)亦有仁义。集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29H 页
义者心之制事之宜。 按小注以心之德为浑沦说。爱之理为说到亲切处可见。爱之理虽不可直谓之用而就用上说则可也。且心德爱理皆以体释仁。而至于心制事宜之对体用释义者。盖以以义对仁。仁体义用故也。然下文又言事之宜。是指事物当然之理未说到处置合宜处。观此则事之宜亦不可专以用言。而爱理之非用尤可见矣。胡氏乃以心之德为体。爱之理为用似未安。○造端托始。沙溪曰义利之辨。乃学者第一义。故托始于篇端。宋龟峰云孟子书篇次无序。非如庸学之有次序。所谓端始。非谓孟子书篇之首。乃工夫之端始也。云峰胡氏曰注(止)所以谨夫学者心术之初。 按端始二字。恐兼心术之初与首篇之义。先言毫釐之差千里之谬。是言心术之初。继言孟子之书所以云云则之书二字。意在篇首也。胡宋两说恐遗一义。而沙溪说两全。但所谓学者第一义者。恐不如言心术之初也。○尝读白鹿洞规解释董子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之利。而以大易义和之利言之。又谓与孟子何必曰利。行法俟命同意。愚始疑董子所言之利。固是义和之利。何必曰利之利。分明是贪欲之利。而亦以义和言之何也。更详孟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29L 页
子本文与朱子集注。乃知上言何必曰利。是贪欲之利也。下言何必曰利。是义和之利也。惠王利国之问。分明是贪欲之利。则答之当攻其利欲之心。故先言何必曰利。而继言亦有仁义。则有之一字。可见利在仁义之外而为贪欲之利也。其下言仁不遗亲。义不后君。是言义和之利。而虽义和之利。亦当言义而已。不可言利。故其下继言亦曰仁义而已。何必曰利。两个曰字。可知其虽仁义之利。而只当言义而不可言利也。有字曰字。已见孟子立言。已有上下利字之别。是以朱子于章下。先引太史公之言。以明贪欲之利。为乱之始。次引程子之言。以明仁义之利。亦不可以利为心。则朱子之意。亦分别言上下利字矣。且虽义和之利。苟先利则便与义背驰。而所谓义和。归于贪欲。故规解既以义和释利字。其下旋以有所为三字。说破谋利之害。则虽仁义之利。曰利之蔽。同于利欲。若尔则以下文何必曰。谓之统结上两节者。何害于义理乎。洪梅山曰此解甚详。可谓发前人所未发。
孟子见梁惠王。(止)按此章之次于上章。盖以惠王问答。当为一篇。且同乐仁义也。独乐利也。义理亦相贯通。(下章仿此。)
孟子见梁惠王。(止)按此章之次于上章。盖以惠王问答。当为一篇。且同乐仁义也。独乐利也。义理亦相贯通。(下章仿此。)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0H 页
梁惠王(止)五亩之宅。注曰是王道之成。 按以是为王道之成。恐似过重。树桑而衣帛。时畜而食肉。即上文之养生无憾。百亩勿夺时。即上文所谓不违农时也。但庠序之教。是上文之所不言。而孝悌之义。即上文所谓养生丧死无憾。则此节恐不过申言上文未尽之节目。而谓王道之成何也。论语言三年有成。而程夫子曰法度纪纲有成而化行也。行此一节而其可遽谓之法度纪纲已成而化行乎。且此节亦可谓王道之始。故孟子于齐宣王之问。亦以此节告制民产之道。乃以此谓王道之成欤。○问程子(章下注)以孟子劝王道于齐梁。以为无尊周之义。愚恐孟子之言王道于齐梁者。只明行王政则可王耳。使孟子无尊周之心则沈同之问。岂以不告天子。私与其国为非乎。且五霸五禁。许其毋专杀大夫。毋有封而不告。而以今诸侯之犯此为罪。则尊周之义。自在其中。程子之训。恐是泛说时然。 诲曰程子之言。恐是泛论。其理谓当时时势如此耳。若孟子有为于世。则其尊周必矣。故愚见已与左右同。为著一说以明。然惟是异于程子之言。却甚惶恐。
孟子见梁襄王小注。朱子曰(止)圣贤之分固不同。
孟子见梁襄王小注。朱子曰(止)圣贤之分固不同。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0L 页
按孟子之言以诽讪看则诽讪。以不诽看则不诽。但下两节之对。终似有不见所畏底气像。此亦可见圣贤之别。
齐宣王问。集注以觳觫二字。谓恐惧䫉则虽不连若字。已形容其䫉。沙溪以如无罪之人言之者。恐有如何。浅见则以牛之无知而若有无罪就死之心云尔。如此说则恐尤切于不忍见之意。况下文所谓隐其无罪集注。所谓牛羊皆无罪云者。皆直言牛之无罪者乎。○是乃仁术注。术谓法之巧者。 按法是法度之法。借规矩之工巧得全者。以喻此心之委曲得全。○权然后知轻重。金希仲曰物皆然之物字。是指轻重长短之物。而非指权度也。心为甚之心。指应物显外之心。而应物字请度之度字。方指本心在内而应权度字。见得甚精。然愚意物字兼权度而言。(以心对权度则权度亦物也。)心字指本心之应物也。请度之度字。欲其持本然之权度(指本心也)而权之度之(指应物也)也。若以心为甚之心指应物。请度之度谓本心。则似近于以心度心。○乐岁终身饱。退溪云乐岁非只一年也。民生一岁之中。凡遇乐皆得饱。乐是终身饱。沙溪曰终身云者。终极其身而乐与苦也。终身无馀之谓。(尝答人而意如沙溪说。未
齐宣王问。集注以觳觫二字。谓恐惧䫉则虽不连若字。已形容其䫉。沙溪以如无罪之人言之者。恐有如何。浅见则以牛之无知而若有无罪就死之心云尔。如此说则恐尤切于不忍见之意。况下文所谓隐其无罪集注。所谓牛羊皆无罪云者。皆直言牛之无罪者乎。○是乃仁术注。术谓法之巧者。 按法是法度之法。借规矩之工巧得全者。以喻此心之委曲得全。○权然后知轻重。金希仲曰物皆然之物字。是指轻重长短之物。而非指权度也。心为甚之心。指应物显外之心。而应物字请度之度字。方指本心在内而应权度字。见得甚精。然愚意物字兼权度而言。(以心对权度则权度亦物也。)心字指本心之应物也。请度之度字。欲其持本然之权度(指本心也)而权之度之(指应物也)也。若以心为甚之心指应物。请度之度谓本心。则似近于以心度心。○乐岁终身饱。退溪云乐岁非只一年也。民生一岁之中。凡遇乐皆得饱。乐是终身饱。沙溪曰终身云者。终极其身而乐与苦也。终身无馀之谓。(尝答人而意如沙溪说。未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1H 页
知是否。恐亦孟子时。方言有如此者。)○按此篇始以仁义。结以仁政。当自为一篇。
梁惠王下
庄㬥见孟子。 按乐之一字。该下园囿游观之乐。好货好色之心。故置之篇首。○或问与民同乐者。果无妨于用世俗之乐耶。曰才有意于与民同乐。则自不为世俗之乐。以其心正则乐亦正也。俗乐若如郑卫之甚。则必不得与民同者。以其心淫则乐不通也。
齐宣王问于传有之。 按于传虽有此。似不可信。而孟子之言。每急于反之以正理。故不暇其书之可信不可信。如舜之不告而娶。似不可信而反之以无后为大之义。今将言与民同之意。故言七十里之犹小。然以文王经始勿亟之心。岂占七十里之囿哉。
齐宣王问交邻。 按句践之事吴。自不同于太王之事獯鬻。而特取其小役大弱役强之为顺天。同于齐景公之涕出而女于吴。故并言于智者欤。○诗云畏天之威。 按不言乐天而只言畏天者。恐是只戒宣王以一服八之心而欲其自勉耳。小注所谓偶然不及者。似未稳当。○曷敢有越厥志。 按书注曰有罪当讨。无罪当赦。我何有过用其心乎。此注曰我既在
梁惠王下
庄㬥见孟子。 按乐之一字。该下园囿游观之乐。好货好色之心。故置之篇首。○或问与民同乐者。果无妨于用世俗之乐耶。曰才有意于与民同乐。则自不为世俗之乐。以其心正则乐亦正也。俗乐若如郑卫之甚。则必不得与民同者。以其心淫则乐不通也。
齐宣王问于传有之。 按于传虽有此。似不可信。而孟子之言。每急于反之以正理。故不暇其书之可信不可信。如舜之不告而娶。似不可信而反之以无后为大之义。今将言与民同之意。故言七十里之犹小。然以文王经始勿亟之心。岂占七十里之囿哉。
齐宣王问交邻。 按句践之事吴。自不同于太王之事獯鬻。而特取其小役大弱役强之为顺天。同于齐景公之涕出而女于吴。故并言于智者欤。○诗云畏天之威。 按不言乐天而只言畏天者。恐是只戒宣王以一服八之心而欲其自勉耳。小注所谓偶然不及者。似未稳当。○曷敢有越厥志。 按书注曰有罪当讨。无罪当赦。我何有过用其心乎。此注曰我既在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1L 页
此则天下何敢有过越其心志而作乱者乎。书以武王之心言之。孟子以作乱者之心言之。书主明天讨之当行。故发明武王之心。孟主明大勇之无敌。故言服作乱者之心。○章下小注胡氏曰(止)此勇字。亦当连前仁智字。并言仁智中之勇。 按此章之智仁勇。与中庸之知仁勇有异。中庸之知仁以工夫言。而此章之仁智以性言。中庸之勇。勇未必仁知。而此章之勇。勇自是仁智。则恐不可以此解彼也。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贤者亦有此乐。 按贤者专指孟子而言。故有之一字。自露骄底意。○夏谚曰(止)吾何以助。 按游豫非只指王之游乐也。言其因游豫而补助民也。此助字恐只是助藉治田之名。或以助法言非是。○徵招角招。敢问取君臣相说。则当举宫招商招。而特取徵招角招者。恐以君臣所相说者。在民与事否。 诲曰见得是。
齐宣王问。 按孟子劝齐宣勿毁明堂。而继言王欲行王政。则可见孟子之时。欲尊周而势无奈何。○泽梁无禁。问周礼有厉禁。禁其不以时入也。此云无禁。言其以时入而与民同也。小注陈氏。乃以王道之始成。明其禁不禁。若尔则孟子所谓斧斤以时入。数罟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贤者亦有此乐。 按贤者专指孟子而言。故有之一字。自露骄底意。○夏谚曰(止)吾何以助。 按游豫非只指王之游乐也。言其因游豫而补助民也。此助字恐只是助藉治田之名。或以助法言非是。○徵招角招。敢问取君臣相说。则当举宫招商招。而特取徵招角招者。恐以君臣所相说者。在民与事否。 诲曰见得是。
齐宣王问。 按孟子劝齐宣勿毁明堂。而继言王欲行王政。则可见孟子之时。欲尊周而势无奈何。○泽梁无禁。问周礼有厉禁。禁其不以时入也。此云无禁。言其以时入而与民同也。小注陈氏。乃以王道之始成。明其禁不禁。若尔则孟子所谓斧斤以时入。数罟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2H 页
不入污池。便是禁也。而谓之王道之始何也。月令虞人之职。不可用于王道之初耶。陈氏说恐未然。 诲曰见得亦是。须如是看。始得本意耳。○章下注同行异情。 按行指发之始。情指欲之著。若言行之迹则岂曰同乎。若言情之初则岂曰异乎。朱子尝曰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以物言固如此。虽以人言之。理欲之同行。以气相近也。异情即理绝不同也与。)
孟子见齐宣王曰(止)左右皆曰可杀。 按因言进贤而继言杀人。虽若剩语。然隐然有戒时君不嗜杀人之意。
齐宣王问(止)贼仁者谓之贼。○下文陈氏曰孟子此言。虽意在警齐王。然亦见英气太露处。 按欲深明汤武之非弑君。则使孔子言之。恐当如此。以是为英气大露者。恐未然。
孟子见齐宣王(止)虽万镒必使玉人。小注许氏曰万镒。璞玉之价直万镒。金希仲曰琢玉之工价至万镒。亦通。○按此章当在前章之上。如此则此章之用贤。与乔木章进贤类从。而上章之放桀伐纣。为下章伐燕之戒。
邹与鲁閧。 按孟子邹人也。而穆公问答止此而已。
孟子见齐宣王曰(止)左右皆曰可杀。 按因言进贤而继言杀人。虽若剩语。然隐然有戒时君不嗜杀人之意。
齐宣王问(止)贼仁者谓之贼。○下文陈氏曰孟子此言。虽意在警齐王。然亦见英气太露处。 按欲深明汤武之非弑君。则使孔子言之。恐当如此。以是为英气大露者。恐未然。
孟子见齐宣王(止)虽万镒必使玉人。小注许氏曰万镒。璞玉之价直万镒。金希仲曰琢玉之工价至万镒。亦通。○按此章当在前章之上。如此则此章之用贤。与乔木章进贤类从。而上章之放桀伐纣。为下章伐燕之戒。
邹与鲁閧。 按孟子邹人也。而穆公问答止此而已。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2L 页
则其不足与有为可知。且置此章于此者。与上章伐燕下章滕国之事。同一患难之事故也。
滕文公问云云。问孟子答齐宣王交邻之问。而以小事大谓之畏天。于滕文公事齐楚之问。不许其事某国而告之以效死守之。前后之义。恐相径庭。 诲曰以小事大。虽是智者畏天之事。而如滕之于齐楚则交受其伐。虽欲事之而不可得。故但告以筑城凿池。盖到末如何处。只得如此自守可也。然其有命有义而安之者。亦是智者事而不害为畏天。前后之说。岂相径庭哉。又 诲曰楚蛮夷之国。齐冠带之国。孟子何不告之以事齐乎。
滕文公苟为善。 按孟子虽言太王之事。而若滕则欲去不得。故告之以为善而已。(下章仿此。)
滕文公(止)君请择于斯二者。小注曰(止)思之诚是。 按朱子既言义字之不如经字。而集注不改何也。孟子之不受齐禄谓之义则义便是权也。此注之不改以经字者。恐是再三改定。不如庸学论语故耶。○小注辅氏曰(止)太王之事。非文公所能为。 按朱子说文公之不得去。关于国势。非由于德。而辅氏以太王之事。非文公之所能为言之。扬氏又以无太王之德
滕文公问云云。问孟子答齐宣王交邻之问。而以小事大谓之畏天。于滕文公事齐楚之问。不许其事某国而告之以效死守之。前后之义。恐相径庭。 诲曰以小事大。虽是智者畏天之事。而如滕之于齐楚则交受其伐。虽欲事之而不可得。故但告以筑城凿池。盖到末如何处。只得如此自守可也。然其有命有义而安之者。亦是智者事而不害为畏天。前后之说。岂相径庭哉。又 诲曰楚蛮夷之国。齐冠带之国。孟子何不告之以事齐乎。
滕文公苟为善。 按孟子虽言太王之事。而若滕则欲去不得。故告之以为善而已。(下章仿此。)
滕文公(止)君请择于斯二者。小注曰(止)思之诚是。 按朱子既言义字之不如经字。而集注不改何也。孟子之不受齐禄谓之义则义便是权也。此注之不改以经字者。恐是再三改定。不如庸学论语故耶。○小注辅氏曰(止)太王之事。非文公所能为。 按朱子说文公之不得去。关于国势。非由于德。而辅氏以太王之事。非文公之所能为言之。扬氏又以无太王之德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3H 页
言。恐皆非孟子本意。若曰德不可去则孟子岂曰择斯二者乎。愚恐孟子亦知滕之势难去。故前章言太王事而结之以彊为善而不言其当去。此章又言太王事而继之以效死勿去。辅氏扬氏说。似皆未然。○按此三章。当在于第三卷第四章。而置之于此。与齐伐燕邹鲁閧。同是患难。故以类从之。
鲁平公将出。小注饶氏曰孔子有两说云云。 按饶氏以以天为主以我为主。分别圣贤甚精。然孟子之主乎天。亦喻乐正子而言。以孟子之亚圣而岂待决于天而泰然乎。孔子亦尝曰某之不济此命也。又曰得之不得有命。是皆喻人说者乎。○按此章问答。当在第二篇自齐葬于鲁之下。而特置之于此。盖欲明圣贤之出处。以结一篇之意也。此篇记孟子见梁齐邹滕之君。而独鲁公不见孟子。则岂不结之以此。以示孟子之终不遇乎。第二篇末。亦言孟子之去齐。恐亦以此。
公孙丑上
公孙丑问。 按前篇言人君问答。此篇言门人问答。亦道之当然。○或问乎曾西。小注辅氏云云。 按孟子王良嬖奚之喻。则御者射者。各为一人。而此章集
鲁平公将出。小注饶氏曰孔子有两说云云。 按饶氏以以天为主以我为主。分别圣贤甚精。然孟子之主乎天。亦喻乐正子而言。以孟子之亚圣而岂待决于天而泰然乎。孔子亦尝曰某之不济此命也。又曰得之不得有命。是皆喻人说者乎。○按此章问答。当在第二篇自齐葬于鲁之下。而特置之于此。盖欲明圣贤之出处。以结一篇之意也。此篇记孟子见梁齐邹滕之君。而独鲁公不见孟子。则岂不结之以此。以示孟子之终不遇乎。第二篇末。亦言孟子之去齐。恐亦以此。
公孙丑上
公孙丑问。 按前篇言人君问答。此篇言门人问答。亦道之当然。○或问乎曾西。小注辅氏云云。 按孟子王良嬖奚之喻。则御者射者。各为一人。而此章集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3L 页
注所引则子路之范驱而不获。只一人。管仲之诡遇而多获。亦只一人也。辅氏分为四个人。乃谓子路是范驱而不遇主者。故不获。管仲是诡遇而逢桓公。故获禽。若如辅氏说则获不获之功。专在于时君与桓公。岂集注所引之意。专在于子路管仲之才者耶。○文王何可当也。沙溪曰谚解从退溪释义。恐不若旧吐文王()何可当也。天下归殷久矣。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故曰文王不可当也。 按沙溪说固是。然何可当以下。皆言文王不可当纣之意。而结之以是以难。则难是文王之难以当纣也。集注曰当犹敌也。敌是以势相较之谓。则敌字可言于文王之于纣。而不可言于人之于文王也。○当今之时。小注陈氏曰只及管仲而不及晏子。 按孟子既言知管仲晏子而已。则孟子已兼言晏子。而其下之单言管仲。特以曾西问答。在管不在晏也。
公孙丑问虽由此霸王。 按王霸不可同日而语。而公孙丑合而问之。孟子不责其失问何也。盖以霸字对说王道则为王道之罪。而只取君长之意则王霸一义。故史记称霸王之辅。论语称管仲之相桓公霸诸侯。而朱夫子释之曰霸与伯同。长也。公孙丑所问。
公孙丑问虽由此霸王。 按王霸不可同日而语。而公孙丑合而问之。孟子不责其失问何也。盖以霸字对说王道则为王道之罪。而只取君长之意则王霸一义。故史记称霸王之辅。论语称管仲之相桓公霸诸侯。而朱夫子释之曰霸与伯同。长也。公孙丑所问。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4H 页
亦以是乎。○孟施舍似曾子。 按朱夫子以日知所亡等语。明子夏之信圣人。而愚谓贤贤易色等与科于文学。恐皆信圣人之事。○既曰志至焉。小注程子曰(止)志专在淫辟。 按志之动气。固兼善恶。而程子特以淫辟言者。欲人之易晓也。如蹶趋非好底气。而欲人易晓其动心之状。故特言之。○夫子恶乎长。小注辅氏曰(止)由失其养。故馁乏而不充乎体。 按辅氏不曰体馁乏而不充。而乃谓之馁乏而不充乎体。则似以馁字为气馁。其下语似未稳。○云峰胡氏曰(止)非学以复此心此性之初者。未必能复此气之初。 按集义即所以养气则复此心此性之初者。已是复此气之初者也。而胡氏分为两件事。其意盖以复此心此性。专属于智一边工夫。恐其下字有未稳。复此心之复字。若代以明字则学以明此心。不害为以知言而其义始通。○小注问浩然之气。与血气如何。朱子曰只是一气。 按血气浩气。只是一气。则可知上文无㬥气之气。亦只是血气浩气之气。而㬥之而为血气。不㬥则为浩气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按集注所谓体段之体。兼体用说。而小注辅氏以体用之体释之。恐未然。○问人之禀气。本不刚大。则虽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4L 页
所行往往合道义。而终不免为衰飒颓塌之人。将何以变其衰飒颓塌而到得浩然乎。 诲曰人患不能集义以养浩气耳。苟善养而充塞于天地之间。则何所往而不配义与道乎。虽得气之衰飒者。养此浩气后则便能千万人而吾往。当大事而无惧。以其自反常直故也。○集注曰配者合而有助之意。 按此节主气而言。则有助之助。当曰道义助气。而小注既取衬贴起一衮出来之说。则以相助意看似得。○南塘曰配义与道不言仁。(止)仁义本只一理也。而存诸心之谓仁。措诸事之谓义。养气只从行事说。故虽只以义言。然以其措诸事者存之心。则又却只是仁也。岂有二道哉。 按此说只明体用相须之义。而于言道不言仁之义。似有未尽。盖浩气专就行事上说。而若以仁对义则仁是未发之性。以道对义则道是事物之理。而有切于日用常行。如就事上说则必曰义理而不曰义仁。且言仁则未该道而言道自该仁。恐此为言道不言仁之意。○饶氏曰无是馁。是无气则道义馁。行有不慊则馁。是无道义则气馁。 按朱子于集注。既以体不充释馁字。大全亦曰馁则形体馁也。如人久不食则形体饥乏而馁也。答吕子约书又以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5H 页
连排三句。只是一义辨之。其意盖谓此章专为气而发。而上句以直养。是主理而言。下句是集义所生。亦主理而言。若以馁谓道义馁则是又主理而言。而气为主之义略矣。朱子之意。若是明白。而饶氏此言。恐过于密矣。○饶氏又曰论其体则气非道义无以生。 按此言恐亦有病。气自为体用。道为体义为用。而今乃以用言气。并道义言体可乎。○必有事焉。小注朱子曰集义是养气之丹头。必有事是集义之火法。 按朱子此训。见于语类卓录。而恐误以勿忘勿助。换为者必有事也。集注既言以集义为事。则可见集义与有事。只是一事也。乃以勿忘勿助。谓集义之节度。则可见勿助忘为集义之火候。集义之为养气。正如丹头之养人气体。朱子之以勿助忘为火法者。据集注可知。而南塘乃以丹头火法之喻。谓未衬贴。恐未安。○尤庵曰忘与助。均是病也。而今独详于助者。以告子之病全在助。 按勿忘勿助。是工夫之极处到得自然。故先儒以鸢鱼飞跃。喻勿忘勿助底气像。则工夫极处。戒在助而不在忘也。颜子欲罢不能之时。当戒其助矣。忘何可戒乎。其所以详于助而约于忘者。恐亦以是欤。○大山曰程子曰虽则剩一个助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5L 页
之长。亦须且恁地。初学且当宁助而不可流于忘。 按程子此训。真发明孟子言外之意。孟子言忘助之病而详于助。又谓助之害。甚于忘者。盖就工夫熟处而言。若初学则宁助不可忘。故朱子尝以煮肉喻为学。而始用猛火。其非宁助勿忘之意乎。到熟时用慢火者。其非工夫极处。尤戒助者耶。且以养苗言之。当以粪壅助长。而虽或过粪。犹胜于忘而不耘。若到成熟之时。则揠苗之害。甚于不耘。今初学之士下手之初。便以助长为戒。为玩愒退托之资。故引程子此训而结之于此。(与上节当通看。)○何谓知言。 按诐谣邪遁。专言言之失。不言言之得者。小注胡氏以为似指告子而言。此说固是。然此亦朱夫子所谓如此是病。则可知不如此是非病之意。是以孟子言此病底言。而下文公孙丑问。以宰我子贡不病底言。○然则有同。集注曰根本节目之大。 按根本似指德与心。节目似指百里而王不为不义。而陈氏乃以德之盛属根本。心之正属节目。恐不可晓。○子贡曰见其礼。 按夫子未尝制礼作乐。何以见其礼闻其乐乎。观乡党一篇则可见夫子一身。都是礼乐。而况夫子问礼于老子。学乐于师襄。斟酌四代。集成礼乐。则岂无大可见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6H 页
闻者耶。
孟子曰尊贤使能。朴而庆问前篇言发政施仁。而言耕者于商旅之先。此章言耕者于商旅之后何也。曰前章言民之归化。而归化之序。当先重后轻。故先士次农次商次旅。此章言君之施政。而施政之序。当先近后远。故先朝次市次关次野。
孟子曰(止)恻隐之心仁之端。小注朱子曰(止)发时无次第。生时自有次第。 按发者指其情之直发于性。如朱子所谓蔼然四端。随感而见。见入井则恻隐发。过宗庙则恭敬发是也。生者指其所发者之生出来也。如恻隐一动而得其节文者礼也。有节文而得其宜者义也。得其节得其宜而明知其所处者知也。朱子所谓仁打一动。义礼智便随在这里是也。又曰酿酒。方微发时仁也。到发时礼也。到得极熟时义也。成酒后。却与水一般智也。此所谓生时有次第也。发字生字之意甚密。○问四端发于四性。则一方寸之中。四性各占间架。故四端之发。各有条绪耶。抑未发之时。只是浑沦一物。而感而发时。始别有端耶。 诲曰以退陶先生心统性情图观之。则仁义礼智四性。于方寸中。已各占部位而有间架。其实非有墙壁遮拦
孟子曰尊贤使能。朴而庆问前篇言发政施仁。而言耕者于商旅之先。此章言耕者于商旅之后何也。曰前章言民之归化。而归化之序。当先重后轻。故先士次农次商次旅。此章言君之施政。而施政之序。当先近后远。故先朝次市次关次野。
孟子曰(止)恻隐之心仁之端。小注朱子曰(止)发时无次第。生时自有次第。 按发者指其情之直发于性。如朱子所谓蔼然四端。随感而见。见入井则恻隐发。过宗庙则恭敬发是也。生者指其所发者之生出来也。如恻隐一动而得其节文者礼也。有节文而得其宜者义也。得其节得其宜而明知其所处者知也。朱子所谓仁打一动。义礼智便随在这里是也。又曰酿酒。方微发时仁也。到发时礼也。到得极熟时义也。成酒后。却与水一般智也。此所谓生时有次第也。发字生字之意甚密。○问四端发于四性。则一方寸之中。四性各占间架。故四端之发。各有条绪耶。抑未发之时。只是浑沦一物。而感而发时。始别有端耶。 诲曰以退陶先生心统性情图观之。则仁义礼智四性。于方寸中。已各占部位而有间架。其实非有墙壁遮拦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6L 页
隔绝不踰越也。只是浑然自在。森然自具而已。及其感通之际。推原四端之苗脉。则其各有条理而不可紊者。方是著见于外。可以溯流而知源。然此处极精微难形像。谓之浑沦一物既未安。谓之分开作四物亦未安。惟在深体而默识之。(按退陶先生图。就浑然中示其灿然者。)○退溪曰(止)说四端处。如作气之发看。则所谓仁之端义之端。仁义礼智。当如何看耶。如以些儿气参看。则非纯天理之本然。若作纯天理看。其所发之端。定非和泥带水底物事。(止)浑沦而言则七情之兼理气。不待多言而明矣。若以七情对四端而各以其分言之。七情之于气。犹四端之于理也。其发各有苗脉。其名各有所指。故随其所主而分属之耳。某非谓七情不干于理。外物偶相凑著而感动。且四端感物而动。固不异于七情。但四则理发而气随之。七则气发而理乘之。○栗谷曰(止)发之者气也。所以发者理也。非气则不能发。非理则无所发。(止)四端是七情之善一边也。七情是四端之总会者也。一边安可与总会者相对乎。朱子发于理发于气之说。(止)亦不过曰四端专言理。七情兼言气云尔。非曰四端则理先发。七情则气先发也。(按先字。非退溪所言。)退溪因此而立论曰四端理发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7H 页
而气随之。七情气发而理乘之。(止)非特七情为然。四端亦是气发而理乘之也。(按西南后儒。因两先生异论而互相攻斥。语多过激。故敢以鄙见。述四七辨以解而玆不赘焉。)○知皆扩而充。(止)沙溪辨疑曰退溪曰知(다)扩()充()。栗谷曰皆(다)扩()充(홈을)知()。退溪释恐非。此乃只知而已。时未扩充也。惟知之则如火始燃泉始达。苟能充之。是为扩充时也。苟如退说。扩充不但如火始燃泉始达。 按沙溪说固是。然小注所谓不能扩充者。正为不知者。是合于栗谷说。其曰若能知而扩充者。是合于退溪说。且火始燃泉始达。是已带扩底意说来。则沙溪之徒以知言。似未然。愚谓退说得矣。而但集注似不以知字为句。
里仁为美。集注曰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得之最先。(止)或曰以天一生水之理言之。则智是得之最先者。 按人物之生。虽皆先得乎水而已。先得生之理则生之理即仁也。此非仁之包乎智而先乎知者耶。
孟子曰子路(止)。问集注释大舜之舍己从人而曰己未善则舍以从人。舜果有未善而舍以从人乎。 诲曰舍己从人。本大舜称帝尧语。尧之他事未可知。但四岳荐鲧治水时。鲧之方命圮族而不克任。尧已逆睹而吁咈之。则玆岂未善也哉。但四岳是大臣。而又
里仁为美。集注曰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得之最先。(止)或曰以天一生水之理言之。则智是得之最先者。 按人物之生。虽皆先得乎水而已。先得生之理则生之理即仁也。此非仁之包乎智而先乎知者耶。
孟子曰子路(止)。问集注释大舜之舍己从人而曰己未善则舍以从人。舜果有未善而舍以从人乎。 诲曰舍己从人。本大舜称帝尧语。尧之他事未可知。但四岳荐鲧治水时。鲧之方命圮族而不克任。尧已逆睹而吁咈之。则玆岂未善也哉。但四岳是大臣。而又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7L 页
有试可乃已之请。故尧遂舍己之见而从之。盖天下义理无穷。其在敬大臣之道。当此时勉从其言。亦义理耳。窃意舜之从人。亦不过如此。己虽善犹以为未合于时措之宜而舍之也。其所谓未善。夫岂真未善耶。○章下曰圣贤乐善之诚。初无彼此之间。 按彼此指人己而言。小注辅氏以子路舜禹之间言之。未然。且倪氏以在己者有以及于人一句。谓之单说舜者固是。然子路之喜闻过及其为百世师。则又岂非在己之及人者耶。
孟子曰伯夷。 按叶氏曰夫子论行之所异。故兼称叔齐。孟子论教之所始。故独举伯夷。此说甚未安。愚谓夫子特论二子。故兼言伯叔。孟子对言伊惠。故举伯以示仲。若以教之始而独言伯。则孟子所谓不屑就圣之清避北海。皆叔齐之所不足耶。○按前章言圣贤乐善之事。以结上仁道。此章言夷惠之事。结之隘与不恭。示君子中庸之道。
公孙丑下
孟子将朝王。 按孟子对汤而言桓公。取所长之公心也。继言不为管仲。严王霸之别也。可见仁义并行。
孟子为卿于齐。(止)夫既或治之。 按或之一字。有不
孟子曰伯夷。 按叶氏曰夫子论行之所异。故兼称叔齐。孟子论教之所始。故独举伯夷。此说甚未安。愚谓夫子特论二子。故兼言伯叔。孟子对言伊惠。故举伯以示仲。若以教之始而独言伯。则孟子所谓不屑就圣之清避北海。皆叔齐之所不足耶。○按前章言圣贤乐善之事。以结上仁道。此章言夷惠之事。结之隘与不恭。示君子中庸之道。
公孙丑下
孟子将朝王。 按孟子对汤而言桓公。取所长之公心也。继言不为管仲。严王霸之别也。可见仁义并行。
孟子为卿于齐。(止)夫既或治之。 按或之一字。有不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8H 页
深许之意。小注曰治之。朱子以为有司。 按辅行兼有司则朱子所谓有司。恐亦指驩而言。若只指凡诸有司。何关于与驩言不言之乎。
孟子自齐葬于鲁。(止)古者棺椁无度。小注辅氏曰古者棺椁无度。想只是过于厚。观易丧葬取之大过可见。 按此古指上古也。棺椁无度。即易所谓衣之以薪。孟子所谓反蔂梩而掩。盖言其薄而无度。而至周公始有棺椁之厚。辅氏乃以棺椁无度。归之于厚而无度。大非孟子本意。
沈同以其私问。 先师曰沈同既以私问。则圣人之对宜如此。然以孔子答季子然而预折其僭窃之意观之。则恐似有圣贤之分。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 按甚惭二字。可知孟子之不劝伐燕。○问若使周公。在他人则必知其将畔。而以兄弟故不知其将畔。似近于蔽于私。 诲曰管叔未论其才智如何。是麟之趾所谓振振公子之一也。其仁厚可想。周公以兄弟之至情。何以知他日之将畔乎。此其所以使之监殷而终归于有过之地。然其过也乃宜也。非异也。虽在他人。罪恶未彰之前。亦难逆料而预处之。故尧之于四凶。亦容其俱在于服事之
孟子自齐葬于鲁。(止)古者棺椁无度。小注辅氏曰古者棺椁无度。想只是过于厚。观易丧葬取之大过可见。 按此古指上古也。棺椁无度。即易所谓衣之以薪。孟子所谓反蔂梩而掩。盖言其薄而无度。而至周公始有棺椁之厚。辅氏乃以棺椁无度。归之于厚而无度。大非孟子本意。
沈同以其私问。 先师曰沈同既以私问。则圣人之对宜如此。然以孔子答季子然而预折其僭窃之意观之。则恐似有圣贤之分。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 按甚惭二字。可知孟子之不劝伐燕。○问若使周公。在他人则必知其将畔。而以兄弟故不知其将畔。似近于蔽于私。 诲曰管叔未论其才智如何。是麟之趾所谓振振公子之一也。其仁厚可想。周公以兄弟之至情。何以知他日之将畔乎。此其所以使之监殷而终归于有过之地。然其过也乃宜也。非异也。虽在他人。罪恶未彰之前。亦难逆料而预处之。故尧之于四凶。亦容其俱在于服事之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8L 页
列。大禹所谓知人则哲。惟帝其难之者。又非以是耶。孟子非谓在他人则可逆探未形之恶。是岂有蔽于私之嫌乎。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 按孟子之若有不豫色。如孔子忧世之心。发于击磬。其曰吾何不豫。如孔子下学上达。不怨天不尤人。
滕文公上
滕文公(止)。集注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 按朱子于中庸章句曰性即理也。此直指原头也。此云所禀于天。指所赋而言。然只是一理。故下文引程子性即理也之训。○浑然至善。 按此至善。与大学止至善。只是一个善。而此则本体之自然恰好者。大学则人事之做得恰好者。○特于滕文公而言性善。以文公独可与言善故也。且为世子时。只养性善。而即位然后方可言王政。故问为国则答以民事。○道一而已。 按上言性而此言道。道即是性。然道兼指行事而言。故下文所引三段与若药瞑眩等语。恐皆就事为上说。集注之以性释道者。推原而释一字之意。
滕定公薨(止)齐疏之服。 按齐字对斩而言。则有衣下缝不缝之别。泛言则言缝而不缝在其中。故统称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 按孟子之若有不豫色。如孔子忧世之心。发于击磬。其曰吾何不豫。如孔子下学上达。不怨天不尤人。
滕文公上
滕文公(止)。集注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 按朱子于中庸章句曰性即理也。此直指原头也。此云所禀于天。指所赋而言。然只是一理。故下文引程子性即理也之训。○浑然至善。 按此至善。与大学止至善。只是一个善。而此则本体之自然恰好者。大学则人事之做得恰好者。○特于滕文公而言性善。以文公独可与言善故也。且为世子时。只养性善。而即位然后方可言王政。故问为国则答以民事。○道一而已。 按上言性而此言道。道即是性。然道兼指行事而言。故下文所引三段与若药瞑眩等语。恐皆就事为上说。集注之以性释道者。推原而释一字之意。
滕定公薨(止)齐疏之服。 按齐字对斩而言。则有衣下缝不缝之别。泛言则言缝而不缝在其中。故统称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9H 页
齐衰。是以鲁论再言齐衰。而朱子释之曰齐衰丧服也。由是观之。古之言齐衰。是包斩衰在其中。而非若后世对斩言齐之为局定说也。○按记此章于前章之后者。不但见文公之次序也。示性善之理。验于丧礼也。重丧礼之意在其中。篇终又结之以葬亲之事。恐亦以此。
滕文公问为国。(止)夏后氏五十而贡。问小注陈氏徐氏论受田增加。而一以洪水方平。可耕地小言之。一以民约用足。弥文用广言之。而朱夫子曰五十而增七十。自七十而增百亩。则许多疆理。都合更改。恐无是理。(止)亦难尽信云。然鄙见则三代之尺。长短不同。夏五十亩长广。即合于殷之七十。殷七十亩长广。又合于周之百亩。虽渐渐增加。而因旧沟洫。只定其亩数。则似无更改费力之弊。且以庐舍言之。周庐舍二十亩。一夫之舍为二亩半。殷庐舍十四亩。一夫之舍为一亩七十五步。若三代之尺长短无异。则殷之庐舍何其狭也。周之庐舍何其广也。后考王制。今尺果短于古尺。得不为鄙说之證乎。 诲曰旧见王制。有论周尺步数处。而不曾致疑。及此更考。大文云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古者百
滕文公问为国。(止)夏后氏五十而贡。问小注陈氏徐氏论受田增加。而一以洪水方平。可耕地小言之。一以民约用足。弥文用广言之。而朱夫子曰五十而增七十。自七十而增百亩。则许多疆理。都合更改。恐无是理。(止)亦难尽信云。然鄙见则三代之尺。长短不同。夏五十亩长广。即合于殷之七十。殷七十亩长广。又合于周之百亩。虽渐渐增加。而因旧沟洫。只定其亩数。则似无更改费力之弊。且以庐舍言之。周庐舍二十亩。一夫之舍为二亩半。殷庐舍十四亩。一夫之舍为一亩七十五步。若三代之尺长短无异。则殷之庐舍何其狭也。周之庐舍何其广也。后考王制。今尺果短于古尺。得不为鄙说之證乎。 诲曰旧见王制。有论周尺步数处。而不曾致疑。及此更考。大文云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古者百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39L 页
亩。当今东田百四十六亩三十步。虽疏义及陈氏所算各异。然大抵周之尺长于今之尺则较然矣。以此推之。殷之尺长于周。夏之尺长于殷。而周之百亩不广于殷之七十亩。殷之七十亩不广于夏之五十亩。虽不更改沟洫。但即其周围之内而为之增加其亩可知矣。足下之思及于此。尽是超绝。但以朱子之精博。不曾言此。则吾辈亦难质言。姑留之以俟知者未晚耳。○小注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 按夫字当绝句看。盖言上田则一夫受百亩。中田则一夫受二百亩。若曰上田夫云则不曰农夫而曰田夫。已不可矣。况上田夫中田夫之受田增倍。何薄于上农夫乎。
有为神农之言。(止)惟尧则之。注曰则法也。 按论语注曰则犹准也。法与准一也。而法主效法之意。准主符合之意。故中庸注曰法法度也。则准则也。准之为则尤切矣。恐当以论语为主。○子贡独居三年。问子贡之事。果合于中道则诸子之去。似自处以慕圣之不及。诸子之去为是则子贡之独居。恐似过中。 诲曰子贡之独居。非更服心丧也。慕圣之切而不忍便去耳。岂可以过中言之乎。诸子则其慕圣人之切。固
有为神农之言。(止)惟尧则之。注曰则法也。 按论语注曰则犹准也。法与准一也。而法主效法之意。准主符合之意。故中庸注曰法法度也。则准则也。准之为则尤切矣。恐当以论语为主。○子贡独居三年。问子贡之事。果合于中道则诸子之去。似自处以慕圣之不及。诸子之去为是则子贡之独居。恐似过中。 诲曰子贡之独居。非更服心丧也。慕圣之切而不忍便去耳。岂可以过中言之乎。诸子则其慕圣人之切。固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40H 页
未必及此。而各有事。故如曾子过子贡远矣。急于归养遂去之。是亦皆中道也。吾无间然。然每想子贡独居心事。令人感发更深。○或曰此三语云云。 按江汉秋阳皓皓之义。皆就容䫉上说。则分明是曾子赞夫子之容䫉也。且深知夫子之容者惟曾子。故论语温而厉注。程子以为曾子之言。则或说之以此三语。谓非曾子言者。似未稳当。
墨子夷之。(止)盖归反蔂梩而掩之。沙溪辨疑曰退溪曰归归其家也。愚谓归归尸处也。若以此谓归家取器而反于尸处。违文理背注意。 按上文既曰他日过之。则已至尸处矣。恐不可曰归尸处也。若曰归其家则反字当作反取之意。而集注释反谓覆。则归家而何以覆其尸乎。然以见尸泚颡而言。则不得不以归为归家也。且不归家而何以作蔂梩乎。且以反谓掩覆之覆。则与下掩字意叠而不通。若作重覆之意看则盖言既弃之尸。重以蔂梩而掩之也。与掩覆之覆不同。小注以上覆字如字读。而下覆字乃言敷救反。其以是耶。如此说则退溪训似是。而大抵此句多未晓。
滕文公下
墨子夷之。(止)盖归反蔂梩而掩之。沙溪辨疑曰退溪曰归归其家也。愚谓归归尸处也。若以此谓归家取器而反于尸处。违文理背注意。 按上文既曰他日过之。则已至尸处矣。恐不可曰归尸处也。若曰归其家则反字当作反取之意。而集注释反谓覆。则归家而何以覆其尸乎。然以见尸泚颡而言。则不得不以归为归家也。且不归家而何以作蔂梩乎。且以反谓掩覆之覆。则与下掩字意叠而不通。若作重覆之意看则盖言既弃之尸。重以蔂梩而掩之也。与掩覆之覆不同。小注以上覆字如字读。而下覆字乃言敷救反。其以是耶。如此说则退溪训似是。而大抵此句多未晓。
滕文公下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40L 页
周霄问。 按饶氏曰三月无君则吊。为先有位后失位者言之。此说甚得。愚谓出疆载质。亦犹是耳。
彭更问。 按彭更之问。虽未知圣人出处。而较诸陈代周霄之问则可谓贤弟子。
万章问曰宋小国。(止)问集注以王偃之欲霸天下谓疑。即此时万章。孟门高弟也。果不知王霸之别王偃之恶。而以其欲霸天下。谓之将行王政耶。 诲曰宋之将行王政。他无所考。但观戴盈之什一去关市之征。则其将行王政据此可知。戴不胜亦宋大夫也。而引薛居州置于王所。则是时宋君犹可与有为。而孟子亦尝之宋。意必劝行王道。故所以有将行王政之意也。若是王偃岂于其后因有雀生鹯而遂生霸天下之心。作两截人如彼耶。王霸之别。万章虽非高弟。岂有不知之理乎。○于汤有光。集注比于汤之伐桀。又有光焉。 按书注曰汤之心。验之武而益显。书注则以武王自誓之心而发明伐商之举。故以汤之心而言其光。孟注则只取我武惟扬之义。故以武王之功而言其光。蔡氏之意。非欲立异于朱子。
公都子曰外人。 按好辩章之必置于此者。以上继许行夷之之事。陈代周霄之问异端与王霸之辨而
彭更问。 按彭更之问。虽未知圣人出处。而较诸陈代周霄之问则可谓贤弟子。
万章问曰宋小国。(止)问集注以王偃之欲霸天下谓疑。即此时万章。孟门高弟也。果不知王霸之别王偃之恶。而以其欲霸天下。谓之将行王政耶。 诲曰宋之将行王政。他无所考。但观戴盈之什一去关市之征。则其将行王政据此可知。戴不胜亦宋大夫也。而引薛居州置于王所。则是时宋君犹可与有为。而孟子亦尝之宋。意必劝行王道。故所以有将行王政之意也。若是王偃岂于其后因有雀生鹯而遂生霸天下之心。作两截人如彼耶。王霸之别。万章虽非高弟。岂有不知之理乎。○于汤有光。集注比于汤之伐桀。又有光焉。 按书注曰汤之心。验之武而益显。书注则以武王自誓之心而发明伐商之举。故以汤之心而言其光。孟注则只取我武惟扬之义。故以武王之功而言其光。蔡氏之意。非欲立异于朱子。
公都子曰外人。 按好辩章之必置于此者。以上继许行夷之之事。陈代周霄之问异端与王霸之辨而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41H 页
言耳。○世衰道微。 按辅氏以纣之乱周之治。为气化人事相符相参者。以其有禽兽之祸也。至于此节则其乱全由于人事。而谓之气化相符。盖以世衰道微。由于气化也。是以下文处士横议。亦谓之气化相符。然则春秋之作。杨墨之辟。亦关于气化。而谓之纯乎人事者。以其道不行于当世故耶。愚意则人事虽由于气化。而三代以后之治乱。人事为主也。○知我者其惟春秋。沙溪曰通考吴氏注曰以后世而知圣人者君子也。故幸其存天理遏人欲。以南面而罪圣人者小人也。故戚其不得肆欲。愚意吴说未莹。知孔子者曰此书之作。遏人欲存天理。为后世法至深远也。罪孔子者曰居非据之作。(作恐位。)为犯分之事。为可惧也。知孔子者。未必君子。罪孔子者。未必小人。孔子之言。非以君子小人分言之也。愚则谓此是孟子自誓之辞。言人虽知我。知我者惟春秋书也。人虽罪我。罪我者惟春秋书也。如夫子所谓知我者其天乎之意。如此则罪非真罪之意在其中。未知可备一说耶。○我亦欲正人心。 按上言闲先圣之道者。承上尧舜禹周公而言也。此言欲正人心者。承上作于其心而言也。其实正人心。即所以闲圣道也。○能言距杨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41L 页
墨。南塘曰辨异端辟邪说。乃任道之事。若初学之士。于道未有所得。则不可遽以此自任也。然孟子能言距杨墨之义推之。则如老佛杨墨之类。显然与圣道背驰者。虽初学之士。亦当力辨而深距之。 按南塘说甚当。异端之显著者。固初学之亦所辨。而至于学术精微处小差者。己学未到而可以辨斥乎。
离娄上
孟子曰离娄。小注饶氏曰(止)继字最有意味。 按此继字。只是以仁政继心思之意。而饶氏以后圣继前圣之意言之。恐失本意。集注所谓及后世者。只言其效之远。非释继字意。○上无礼下无学。 按此章主言仁。而此以礼言者。盖以礼为仁之著。而教民使民上礼为切。故论语曰上好礼则民易使。○无然泄泄。集注曰泄泄怠缓悦从之䫉。 按怠缓悦从四字。因下文孟子之言而释之。怠缓二字。释下事君无义进退无礼二句。悦从二字。释下言非先王之道一句。○按七篇皆有次序。首篇游梁齐之初。第二篇留齐稍久之时。第三篇游滕宋之时。故多记与时君问答。此篇虽非人君问答。而所言皆人君之事。则恐亦游列国时所言。观下乐正子之言则无乃在齐时言耶。至
离娄上
孟子曰离娄。小注饶氏曰(止)继字最有意味。 按此继字。只是以仁政继心思之意。而饶氏以后圣继前圣之意言之。恐失本意。集注所谓及后世者。只言其效之远。非释继字意。○上无礼下无学。 按此章主言仁。而此以礼言者。盖以礼为仁之著。而教民使民上礼为切。故论语曰上好礼则民易使。○无然泄泄。集注曰泄泄怠缓悦从之䫉。 按怠缓悦从四字。因下文孟子之言而释之。怠缓二字。释下事君无义进退无礼二句。悦从二字。释下言非先王之道一句。○按七篇皆有次序。首篇游梁齐之初。第二篇留齐稍久之时。第三篇游滕宋之时。故多记与时君问答。此篇虽非人君问答。而所言皆人君之事。则恐亦游列国时所言。观下乐正子之言则无乃在齐时言耶。至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42H 页
告子尽心。恐是退与门人难疑者。
孟子曰自㬥。 按自㬥言礼义。自弃言仁义者。恐以礼著于外而自㬥者先拒其著乎外。仁存乎内而自弃者乃绝其存乎内。盖自㬥之病。徒没了精粗。自弃之病。至精处始废。程子曰㬥弃者不肯学。故移不得。使肯学。有可移之理。
孟子曰居下位。 按集注释诚身明善。与中庸似异而实同。此云为善之心。即中庸所谓所存所发也。此所谓即事穷理。即中庸所谓人心天命之本然。但中庸主乎诚。故其释较详。○问思诚即中庸诚之之事。则思诚一事。宜兼知行。而朱子以明善为大学致知。以思诚为大学诚意。然则思诚之诚。工在明善之后。而与诚之之诚兼知行言者。不同否。 诲曰此虽述孔子之言。然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也。故其下以学问思辨言择善之工。以笃行言固执之工。此其所以兼言知行者也。此章则其言诚身与明善对举。以为不明乎善则不诚其身。而其下更无合知行言诚身之事。故此诚字但以大学之诚意当之。各从本文命意释之故不同。 按下文只言动之一字。则可见其专以行言。朱子之全以行释诚字。恐以此也。然则
孟子曰自㬥。 按自㬥言礼义。自弃言仁义者。恐以礼著于外而自㬥者先拒其著乎外。仁存乎内而自弃者乃绝其存乎内。盖自㬥之病。徒没了精粗。自弃之病。至精处始废。程子曰㬥弃者不肯学。故移不得。使肯学。有可移之理。
孟子曰居下位。 按集注释诚身明善。与中庸似异而实同。此云为善之心。即中庸所谓所存所发也。此所谓即事穷理。即中庸所谓人心天命之本然。但中庸主乎诚。故其释较详。○问思诚即中庸诚之之事。则思诚一事。宜兼知行。而朱子以明善为大学致知。以思诚为大学诚意。然则思诚之诚。工在明善之后。而与诚之之诚兼知行言者。不同否。 诲曰此虽述孔子之言。然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也。故其下以学问思辨言择善之工。以笃行言固执之工。此其所以兼言知行者也。此章则其言诚身与明善对举。以为不明乎善则不诚其身。而其下更无合知行言诚身之事。故此诚字但以大学之诚意当之。各从本文命意释之故不同。 按下文只言动之一字。则可见其专以行言。朱子之全以行释诚字。恐以此也。然则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42L 页
此思字。非慎思思得之思。只是集注所谓欲此理之意。而如九思之思祭思敬丧思哀之思也。
孟子曰伯夷(止)。沙溪曰集注曰作兴皆起也。其意谓文王与太公伯夷皆起也。直解曰作是起而在西伯之位。兴是奋起兴发之念。朱子注及直解说。皆以作与兴为二人事。不可合作文王事看也。尤庵曰尝闻郑愚伏赴京时。遇一童子挟册。使读此章。则作字句绝。辨疑之说。与此相符。恐当从之。 按言胡不作人之作。作在文王。言闻风兴起之兴。兴在闻者。辨疑说固是。然作兴皆起之说。虽合作文王事。亦何害于文义乎。
孟子曰恭者(止)。按声音笑䫉。与上章眸子同意。恐皆有为而言。饶氏所谓为国君言之者。恐近于偏。
淳于髡集注曰权而得中。是乃礼也。 按孟子对权而言礼。则是论语可与权章集注所谓权与经。亦当有辨也。此注所谓权而得中乃是礼也者。是合礼权为一。而程子所谓权只是经也。大抵言经之变而为权。则经与权一而二。故于论语注引程子之语则言权经之有辨。言权之合乎常则权与经二而一。故于此章对礼言权处。释之以经权为一。朱夫子训释之
孟子曰伯夷(止)。沙溪曰集注曰作兴皆起也。其意谓文王与太公伯夷皆起也。直解曰作是起而在西伯之位。兴是奋起兴发之念。朱子注及直解说。皆以作与兴为二人事。不可合作文王事看也。尤庵曰尝闻郑愚伏赴京时。遇一童子挟册。使读此章。则作字句绝。辨疑之说。与此相符。恐当从之。 按言胡不作人之作。作在文王。言闻风兴起之兴。兴在闻者。辨疑说固是。然作兴皆起之说。虽合作文王事。亦何害于文义乎。
孟子曰恭者(止)。按声音笑䫉。与上章眸子同意。恐皆有为而言。饶氏所谓为国君言之者。恐近于偏。
淳于髡集注曰权而得中。是乃礼也。 按孟子对权而言礼。则是论语可与权章集注所谓权与经。亦当有辨也。此注所谓权而得中乃是礼也者。是合礼权为一。而程子所谓权只是经也。大抵言经之变而为权。则经与权一而二。故于论语注引程子之语则言权经之有辨。言权之合乎常则权与经二而一。故于此章对礼言权处。释之以经权为一。朱夫子训释之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43H 页
意可见矣。
公孙丑田云云。 按教子而继以怒。子之谓夫子未出于正者。皆中人以下之事。而谓之君子不教子何也。盖责子善而子不善则虽君子难免继以怒。假使父甚宽弘。不继以怒。而其子能无夫子未出正之心乎。此君子所以亦当不教子也。
曾子养曾晰。尝禀于 函席曰曾元之曰无而复进。曾子食之可乎。 诲曰若家贫而难复办。子之志诚于养则不得不容其情而食之。然亦当戒之后勿如是也。更禀曰曾子必食之矣。若始进而退而不食则曾元必不复进。其曰无之物矣。一番所进之事。他人何以知之而传于孟子乎。 先师哂之。○事亲若曾子可也。集注程子曰 按此可字。非论曾子之孝也。但戒凡人事亲者而言。如曾子则可。如曾元则不可也。集注所谓当如之当字。是可字意也。程子乃以可字论曾子之孝。而小注至有仅可免责之说。此训虽得于言孝之道。而恐不合于可字之意。论孟之言可字。皆仅可未尽之辞。而未尝于极至处下可字。
孟子曰人不足。小注陈氏曰(止)正包仁义。 按孟子先言君仁君义君正三句。而结之以一正君一句。则
公孙丑田云云。 按教子而继以怒。子之谓夫子未出于正者。皆中人以下之事。而谓之君子不教子何也。盖责子善而子不善则虽君子难免继以怒。假使父甚宽弘。不继以怒。而其子能无夫子未出正之心乎。此君子所以亦当不教子也。
曾子养曾晰。尝禀于 函席曰曾元之曰无而复进。曾子食之可乎。 诲曰若家贫而难复办。子之志诚于养则不得不容其情而食之。然亦当戒之后勿如是也。更禀曰曾子必食之矣。若始进而退而不食则曾元必不复进。其曰无之物矣。一番所进之事。他人何以知之而传于孟子乎。 先师哂之。○事亲若曾子可也。集注程子曰 按此可字。非论曾子之孝也。但戒凡人事亲者而言。如曾子则可。如曾元则不可也。集注所谓当如之当字。是可字意也。程子乃以可字论曾子之孝。而小注至有仅可免责之说。此训虽得于言孝之道。而恐不合于可字之意。论孟之言可字。皆仅可未尽之辞。而未尝于极至处下可字。
孟子曰人不足。小注陈氏曰(止)正包仁义。 按孟子先言君仁君义君正三句。而结之以一正君一句。则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43L 页
正包仁义。孟子已言之矣。
孟子曰人之患。 按此与上二章意若相承。轻毁誉者必易其言。易其言者必好为人师。
乐正子。 按不先责徒哺啜而先责舍馆事者。恐亦有远祸之意。若遽责以哺啜。则王驩必闻而恶之矣。
孟子曰不孝有三云云。问舜果不告而娶乎。 诲曰舜之不告而娶。是后世传言之误。而孟子因其语而反之于义理。如文王之囿。岂至七十里之大。而反之以与民同乐。以證犹以为小之意。书曰有鳏在下。(止)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之妻舜。在于烝烝乂不格奸之后。则不格奸之父。使子不得娶乎。且尧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𤱶亩之中。则𥌒瞍是时在于何处而不知其子之将娶帝女乎。浚井完廪。亦非经传之所著。则又安知非俗传之误耶。但孟子之言。既合于义理。而后篇申言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娶。后辈只当从之而已。岂敢别立己见乎。
孟子曰仁之实。集注曰有子以孝悌为为仁之本。 按此仁义。直指仁义之用而言。若言仁义之性则事亲从兄。是仁义之一事。谓之实可乎。论语所谓为仁之本者。仁是性而为是仁之用。故释仁则言爱之理
孟子曰人之患。 按此与上二章意若相承。轻毁誉者必易其言。易其言者必好为人师。
乐正子。 按不先责徒哺啜而先责舍馆事者。恐亦有远祸之意。若遽责以哺啜。则王驩必闻而恶之矣。
孟子曰不孝有三云云。问舜果不告而娶乎。 诲曰舜之不告而娶。是后世传言之误。而孟子因其语而反之于义理。如文王之囿。岂至七十里之大。而反之以与民同乐。以證犹以为小之意。书曰有鳏在下。(止)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之妻舜。在于烝烝乂不格奸之后。则不格奸之父。使子不得娶乎。且尧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𤱶亩之中。则𥌒瞍是时在于何处而不知其子之将娶帝女乎。浚井完廪。亦非经传之所著。则又安知非俗传之误耶。但孟子之言。既合于义理。而后篇申言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娶。后辈只当从之而已。岂敢别立己见乎。
孟子曰仁之实。集注曰有子以孝悌为为仁之本。 按此仁义。直指仁义之用而言。若言仁义之性则事亲从兄。是仁义之一事。谓之实可乎。论语所谓为仁之本者。仁是性而为是仁之用。故释仁则言爱之理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44H 页
心之德。而释本则曰行仁之始。此章仁义。直指其用。而犹言为仁义。故不释以心德爱理。而但言仁义之道。其用至广。下文智礼乐。恐皆放此。云峰胡氏曰前两实字。是就人本心上说。下三实字。是就工夫上说。愚谓五个实字。恐皆就心上说工夫。而工夫有大小。小统于大也。如胡氏说则事亲从兄无工夫。而知斯节斯。不由于本心耶。且有子合孝悌而专谓之仁。此章则分孝悌而各言于仁义者。意有小异。且本字实字亦未尝不同。而本主始底意。实主切底意。则亦不无小异。但以孝悌为先务之意则同。故不直曰此与有子之说同。而但曰其意亦犹此。其微意可见。○小注蔡氏曰有子言仁。专言之仁也。孟子言仁义。偏言之仁也。 按以论语小注说观之则论语似偏言。孟子似专言。而蔡氏此说。始得明白。孔子单言仁而包四性。故七篇言仁。举皆专言。而但如其仁仁者爱人之仁。是偏言也。孟子对义而偏言仁。故七篇言仁。举皆偏言。而但仁人心也仁也者人也之仁。是专言也。
○智之实。集注曰(止)乐则生矣。谓和顺从容。 按此四句内。和顺从容无所勉强二句。是释乐底意。事亲从兄之意油然自生二句。是释生底意。生字乐之效
○智之实。集注曰(止)乐则生矣。谓和顺从容。 按此四句内。和顺从容无所勉强二句。是释乐底意。事亲从兄之意油然自生二句。是释生底意。生字乐之效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44L 页
而不可谓乐之实则小注辅氏。合是四句而兼谓之乐之实者。似未然。乐之实只乐斯二者而已。岂至于生之效乎。○饶氏曰与论语本立而道生相似。(止)按两生字。相似而实异。本立道生。如草木之干枝由根而生。乐则生矣。如草木之生意已极则本根生意。又发达于外也。且本立之本。非只指孝悌。则恐不可曰说得偏。○裴克绍问礼主乎敬。故孟子曰恭敬之心礼也。又曰礼人不答反其敬。而此注曰义主于敬何也。答曰以性言则敬之理为礼。而以事言则敬无不该而尊处尤切。故君臣义也。而大学曰为人臣止于敬。孟子又尝曰孩提知敬兄。此处当活看。○问方论四性之实。而添入一个性外之乐何也。答曰乐是做四性之终条理。故论语言武仲之知公绰之仁卞庄子之勇。而结之以礼乐。况此言四性。非言四性之原而就工夫上说。则工夫熟处在乐矣。岂不结以乐乎。乐处是四性则岂看作性外之物乎。
孟子曰天下大悦。集注曰心与之一而未始有违。 按心与之一。似谓父母之心。与子心为一。而小注说则父母之心。与理为一而无违。此顺字对得字而言。故如是极言。然𥌒瞍之心。安得与理为一乎。程子亦
孟子曰天下大悦。集注曰心与之一而未始有违。 按心与之一。似谓父母之心。与子心为一。而小注说则父母之心。与理为一而无违。此顺字对得字而言。故如是极言。然𥌒瞍之心。安得与理为一乎。程子亦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45H 页
尝曰底豫不为恶而已。岂得使𥌒瞍如舜乎。○问罗仲素之言。以为无不是底父母。而不见其不是矣。不见其非而何以为争子乎。 诲曰见字与知字有异。见者非之之心。留滞于心者也。父母有过。不可不知。知便谏谏便忘。有过之前。视以贤父母。既谏之后。又视以贤父母。所谏之非。归之于偶然适然。诚如是也。虽日日谏争。自不害为不见其不是矣。
离娄下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止)其揆一也。集注曰揆度也。度字自人度圣。则栗谷谚释所谓揆(马)者是也。圣所自度则当曰揆()可也。而若以文理言之。则当释之以揆()可也。辅氏直以揆字当道字。既非集注本意。又非孟子本意。
孟子曰非礼。 按小注程子所谓过恭过与之意。恐有未尽。而兼胡氏似是而非之意然后。方尽集注随事顺理。因时处宜之意。○按自此至仲尼称水章。皆言大人之事。
孟子曰中也(止)。按才字只指智能进取而言。则其才也兼德而言。辅氏所谓才本于气者。恐非孟子本意。
孟子曰君子深造。 按深造以道。兼知行言。自得二
离娄下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止)其揆一也。集注曰揆度也。度字自人度圣。则栗谷谚释所谓揆(马)者是也。圣所自度则当曰揆()可也。而若以文理言之。则当释之以揆()可也。辅氏直以揆字当道字。既非集注本意。又非孟子本意。
孟子曰非礼。 按小注程子所谓过恭过与之意。恐有未尽。而兼胡氏似是而非之意然后。方尽集注随事顺理。因时处宜之意。○按自此至仲尼称水章。皆言大人之事。
孟子曰中也(止)。按才字只指智能进取而言。则其才也兼德而言。辅氏所谓才本于气者。恐非孟子本意。
孟子曰君子深造。 按深造以道。兼知行言。自得二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45L 页
字。亦兼知行而重在知。故集注以默识心通释之。下三句皆以行言。资之深。指所自得之工夫也。逢其原。指所自得之理也。
孟子曰博学。小注辅氏曰上章以行言。此章以知言。 按上章之深造自得。是兼知行。此章之约字。是行之事。则恐当曰上章主行言。此章主知言。
孟子曰言无实。 按集注后说则实字为原本之意。而与上章逢原下章有本之意相接。后说似优。
徐子曰。 按徐子即徐辟也。前篇告墨学于徐子而言一本二本。此章又告以有本无本。盖徐子之学。昧于本原欤。
孟子曰人之所以。 按将言群圣之事。而先言异禽兽几希者。所以示圣人之道。亦不加毫末于性分也。集注三个此字指小异。小异指性分。○舜明于庶物。 按明庶物察人伦知也。下章五圣之事皆行也。五圣之事。皆忧勤惕厉之意。而于舜特言自然安行。盖与中庸首言舜之大知之意同。恐兼先知而以圣自期之意也。
孟子曰君子之泽。问君子小人。既皆以位而言。则其泽岂皆五世而斩。先儒以天子七庙士之一庙。明泽
孟子曰博学。小注辅氏曰上章以行言。此章以知言。 按上章之深造自得。是兼知行。此章之约字。是行之事。则恐当曰上章主行言。此章主知言。
孟子曰言无实。 按集注后说则实字为原本之意。而与上章逢原下章有本之意相接。后说似优。
徐子曰。 按徐子即徐辟也。前篇告墨学于徐子而言一本二本。此章又告以有本无本。盖徐子之学。昧于本原欤。
孟子曰人之所以。 按将言群圣之事。而先言异禽兽几希者。所以示圣人之道。亦不加毫末于性分也。集注三个此字指小异。小异指性分。○舜明于庶物。 按明庶物察人伦知也。下章五圣之事皆行也。五圣之事。皆忧勤惕厉之意。而于舜特言自然安行。盖与中庸首言舜之大知之意同。恐兼先知而以圣自期之意也。
孟子曰君子之泽。问君子小人。既皆以位而言。则其泽岂皆五世而斩。先儒以天子七庙士之一庙。明泽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46H 页
之浅深。然则君子之泽。或七世五世也。小人之泽。或二世一世也。与孟子此说。恐相龃龉。孔子之泽。万世不斩。而孟子例言于五世后必斩之意者何也。 诲曰观君子之泽。亦必五世而斩。则如非有位者。不能如是。故谓其以位言耶。泽既是遗风馀韵。则所谓君子之泽。指孔子之遗风馀韵。而反是者之泽。从可知矣。以此言之。何必曰以位言之乎。七庙一庙之说。与此龃龉不合。来谕见得是。至于孔子之泽。固万世不斩。然孟子直据当时自家之去孔子。计其年则几为五世。故明其所以能私淑诸人者。实有赖于其泽之不斩。而非谓五世后必斩。如来谕之疑也。
孟子曰可以取。小注王氏曰六可以字疑辞。 按集注以上可以字谓自许。(自许为将疑之端。)以下可以字谓自疑。(自疑为将决之端。)可见两可以字。上为疑而下为决。若如王氏说则皆疑之中。何以决其伤乎。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问性是生之理而故是理发已然之迹。则在人五常是性而发于五伦即故也。在物所以动植是性而动植之形即故耶。 诲曰如是看亦得。然此章大旨。专在以利为本一句。故程子以为专为智而发。则当于此处。尤著眼看。○按此篇言性
孟子曰可以取。小注王氏曰六可以字疑辞。 按集注以上可以字谓自许。(自许为将疑之端。)以下可以字谓自疑。(自疑为将决之端。)可见两可以字。上为疑而下为决。若如王氏说则皆疑之中。何以决其伤乎。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问性是生之理而故是理发已然之迹。则在人五常是性而发于五伦即故也。在物所以动植是性而动植之形即故耶。 诲曰如是看亦得。然此章大旨。专在以利为本一句。故程子以为专为智而发。则当于此处。尤著眼看。○按此篇言性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46L 页
理之微。惟此章而已。
孟子曰(止)以其存心。小注曰这个存心。与存其心养其性不同。 按前章言庶民去君子存之。则此存心亦当曰存其心。而特释以存于心。盖言存其心则是存养之工而为体上工夫也。言存于心则省察之事而为用上工夫也。此章所论爱人敬人。非仁无为非礼无行等语。皆就用上说。而要以仁礼存于心也。朱子之释存心。岂不精且密哉。○裴克绍问集注曰以是存于心。小注曰这个存心。与存其心不同。则谚释当曰心()存。而今曰心()存者。似未然。答曰见得甚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问仁直以心之发言之。故曰仁者而不曰有仁。礼以施于事者言之。故不曰礼者而曰有礼者。 诲曰不特如是。虽以寻常举于话头者言之。何尝以有礼者。直谓之礼者矣乎。 按孟子言仁。必对言义。而此则以礼对言。盖对言仁义以性言也。此言仁专以接人言。而礼为仁之著。敬为接人善物。故必以礼对言。
禹稷当平世。 按唐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此言气化未平。此云平世。言人事得平。气化人事俱平然后。方可谓治世。故不曰治世而特曰平世。○禹稷颜回同
孟子曰(止)以其存心。小注曰这个存心。与存其心养其性不同。 按前章言庶民去君子存之。则此存心亦当曰存其心。而特释以存于心。盖言存其心则是存养之工而为体上工夫也。言存于心则省察之事而为用上工夫也。此章所论爱人敬人。非仁无为非礼无行等语。皆就用上说。而要以仁礼存于心也。朱子之释存心。岂不精且密哉。○裴克绍问集注曰以是存于心。小注曰这个存心。与存其心不同。则谚释当曰心()存。而今曰心()存者。似未然。答曰见得甚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问仁直以心之发言之。故曰仁者而不曰有仁。礼以施于事者言之。故不曰礼者而曰有礼者。 诲曰不特如是。虽以寻常举于话头者言之。何尝以有礼者。直谓之礼者矣乎。 按孟子言仁。必对言义。而此则以礼对言。盖对言仁义以性言也。此言仁专以接人言。而礼为仁之著。敬为接人善物。故必以礼对言。
禹稷当平世。 按唐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此言气化未平。此云平世。言人事得平。气化人事俱平然后。方可谓治世。故不曰治世而特曰平世。○禹稷颜回同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447H 页
道。 按同道以心言。故言于孔子贤之之下。贤者贤其心也。
公都子曰匡章云云。夫妻子母之属。沙溪辨疑曰章子出妻屏子。不得有妻子之乐。又与母相离。不得与其母同居之乐。注意则夫妻属之于章子之身。子母属之于章子之子之身。 按不近于父则奚独恨母之相离乎。且先言岂不欲有。而继言出妻屏子。则欲有而不得有者。特指己之妻子也。母是子之母较然。注说固是。
曾子居武城。 按此篇所记。皆为学者说。而结之以禹颜曾思之道者。盖知道终不行。已决退然之志。如论语终篇记师挚逸民之意也。○集注师宾。 按不曰宾师而曰师宾者。前既于君言宾师。则此大夫也弟子也。嫌于君。故变其文而曰师宾。集注之意精矣。
公都子曰匡章云云。夫妻子母之属。沙溪辨疑曰章子出妻屏子。不得有妻子之乐。又与母相离。不得与其母同居之乐。注意则夫妻属之于章子之身。子母属之于章子之子之身。 按不近于父则奚独恨母之相离乎。且先言岂不欲有。而继言出妻屏子。则欲有而不得有者。特指己之妻子也。母是子之母较然。注说固是。
曾子居武城。 按此篇所记。皆为学者说。而结之以禹颜曾思之道者。盖知道终不行。已决退然之志。如论语终篇记师挚逸民之意也。○集注师宾。 按不曰宾师而曰师宾者。前既于君言宾师。则此大夫也弟子也。嫌于君。故变其文而曰师宾。集注之意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