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x 页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杂著○四书辨疑○大学[上]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54H 页
[四书辨疑大学小序]
   论孟庸三书。皆以书问目。而此篇面禀质于函席。故不佞劄录之言多。先师答问之训少。且此篇为学问之本原而义理无穷。故杂引先儒之说以證之。且晦斋大学补遗。可谓发前人所未发者矣。所以不揆僭易。并敢条辨于篇末云尔。
 按权阳村,李栗谷,权屏谷,韩南塘诸先生。皆有图以明之。而愚则只取敬为大旨之义。不得不少异于诸先生所摹。恐亦有互相发明者矣。
序文
古之大学。 按大学之大。以书言则只取大人之意。而对小学言。故如字读可也。至于称学宫则不得不加极尊之义。如周之大伯,大王。皆音泰尔。是以大山曰虽以宫言之。对言小学处则如字读可也。 诲曰是。○天降生民。(止)仁义礼智之性。 按南塘以此性之主人言而不言物。为性不同之證。此论甚得。然大学学者事。故主人而言。如中庸教者事。故兼人物言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54L 页
性。而其下又曰人知己之有性云则亦不兼言物。○朱子释仁义礼智四字。皆以道理二字结之。盖以此性字。指其降生之原头。故专以体释之耶。 诲曰是。○诲曰云峰胡氏释智字曰心之神明。所以妙众理而宰万物。先言神明二字。已非智之本体。且云妙众理者。有以理妙理之嫌。且妙字不独合言于智。至于沈氏所谓涵天理动静之机。具人事是非之鉴者。尤不成义理。动静之机是非之鉴。气也器也。而又曰涵之具之则是非认气为理者耶。后见南塘记亦如此。而引朱子说以释之曰仁爱之理心之德。义宜之理心之制。礼敬之理心之矩。智别之理心之觉。(后又以通字代觉字。)信实之理心之无妄。 按此说皆本乎朱子。而合于释仁字之义。但先言理次言心者。为先偏言后专言。似未安。恐当先言心之德。次言爱之理。义礼智信仿此。○胡氏妙众理之妙字。退溪以自然合一。(体。)运用不测(用。)释之。然胡氏之意。以妙众理为体。宰万物为用。则退溪之兼体用释妙字。恐相龃龉。且宰字以宰割宰制之义言之可也。若以主宰之义看之。则四性皆可言矣。奚独言于智乎。○尤庵曰(答沈明仲)仁义礼智非性体而何。爱与制(制当作宜)事仪则非情用而何。(与鄙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55H 页
说合。)专言也自有体用。偏言也自有体用。(大山说亦如此。)此仁义礼智相对。则以偏言者释之耳。○气质之禀。或不能齐。 按陈氏以清浊粹驳。分属气质。而以知属气。以全属质。退溪说亦如之。而南塘曰分属似涉破碎。大学或问曰所赋之质。清者智而浊者愚。此以质该气矣。大全曰气之异者。粹驳之不齐。此以气该质。气质固一物。而其分则有虚实。故单言一字则未尝不相包。对言则又可以分属。 按南塘说甚备。而清浊粹驳之分属。恐无破碎之病。至于知全二字之分属。真涉破碎。气清而质不粹则可以知乎。质粹而气不清则可以全乎。陶庵气质形质有异之训。恐分析太甚。○尤庵答单言气质。不言人欲之问曰。此与或问语各有详略耳。 按此就性上说。故单言气质。明德注就德上说。故兼言人欲。(性原头德禀受)○陶庵曰或不能之或字。对上莫不二字说。轻轻看过为好。 按朱子之用或字。多出于辞不迫切之意。如大学正心章注。所谓或不能不失其正。鲁论质胜文胜章注。释史字曰多闻习事。诚或不足。此言气质之禀。固当曰皆不能齐。而必曰或不能齐者。恐皆忠信不迫切之意。○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 按聪明睿智。固当兼理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55L 页
气看。然圣人之所以能聪明睿智。以气质之至清粹也。此四字当从气上看。中庸注亦曰聪明睿智。生知之质。质指极清粹之气也。且以序文言之。先言气禀之不齐。而乃言知性而全之。则此先言聪明睿智。而继言能尽其性者。朱子之意盖以气上说。后看尤庵说如此。○气魄才德。 按魄即质也。而言质则主言形体也。言魄则指质之精爽而言也。是以退溪曰魄是阴之灵。能持载守得定。故凡人所以能享守福禄。担当事业。(止)且凡藏神魂有聪明记往事之类。皆在于魄也。正合朱夫子此注之意。又按才德二字。对气魄言则恐是主理而言。○继天立极。 按继天命立人极。虽兼言在下之圣。未为不可。而继之立之之道。莫备于在上之圣。故庸学序皆于在上之圣。下此四字。至于孔子则以继往圣言之者。恐以是欤。 诲曰见得是。○此又学校。 按此此字。应上此伏羲之此字。故此字下着又字。盖言此则伏羲所以云云也。此又三代之所以云云也。○人君躬行(止)彝伦之外。陶庵以躬行心得属明明德。以日用彝伦属新民。 按民之日用。应君之躬行。民之彝伦。即君之心得。而躬行心得。是学问上日用彝伦也。民之日用。即日用而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56H 页
不自知者也。馀字是推及为教之意。盖大学之道。必兼治道。而治道莫备于人君。故必言人君之躬行心得也。○知其性分之(止)以尽其力。 诲曰陈氏以知性分职分。为知之事。以俛焉尽力。为行之事。大山说亦如之。似不然。此知字非知行之知。而泛泛说去。如知所先后之知也。知性分之所固有。是知也。知职分之所当为。是行也。各俛尽力云者。兼知行而各俛之尽之也。若以俛焉尽力。独谓之行。则各字之义。何其无味也。至精哉此释也。胡氏以此说为下之学。与上人君躬行。相发明矣夫。○时则有若孔子之圣。 经筵讲义。始疑以聪明睿智言出于其间。程氏两夫子又言出。而独于夫子不言出似泛然。终结之以时则有若四字。尤切于一出字。此论甚得。○曲礼少仪。(止)小注齐氏以此数篇。谓作于春秋时。而南塘曰此诸篇有作于孔子之前。有作于孔子之时。而其中所载。皆孔子传诵中说也。(止)盖曰先王之法支流馀裔。可见者有此诸篇云尔。非谓孔子见诸篇而诵传云尔。南塘说甚善。○外有以极其规摸。(止)节目之详。 按此内外字。不可截作内外两件对看也。八条只是三纲之所由分。而如人家之一寝两庑为三也。就其三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56L 页
而数间则为八也。但三屋从外见。八间就内数。故斯有内外之称。其实非八条外有三纲也。是以规摸既言大则节目当言细。而必下详字者。盖以节目即就规摸而详尽也。○问朱子陈许皆以三纲释规摸。语类则以明德新民为节目。以止至善为规摸。又与或问所谓明德者又三言之。纲领者不同。尤庵答曰以言大学之全体则三纲为规摸。以三纲言之则止至善为纲。(止)未见其可疑。(止)规摸云者。造器之样子也。小注吴氏所谓标的亦样子之义云云。(按此规摸。但以三纲领言之可也。不必以纲中之纲。以释此规摸。)且或问之以明德为纲。语类之以至善为纲。言虽不同。义各有当。以明德为纲。如五性之以仁为纲。以至善为纲。如五性之以信为纲。是以愚尝谓明德之为纲。是统新止二事而首其位而为纲。如五性之仁。如春为四时纲。元为万善长。至善之为纲。是随明新二事而虚其位而为纲。如五性之信。如五行之土。随四时而寄旺。○曾氏之传独得其宗。 按中庸序并言颜氏。此独言曾子者。盖传字兼受于师传于后二义。中庸序只指其受于师。故并言颜氏。大学则兼指其传于后。故惟曾子而已。况大学曾子书乎。○作为传义。(是文之义例。)以发其意。(是孔子心意。)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57H 页
异端虚无寂灭。 按记诵词章。失于事之粗。故言于小学。虚无寂灭。失于道之精。故言于大学。虚无以形状言。寂灭以事言。然虚无即寂灭也。故佛经以灭言道者多。陈氏之以虚无寂灭。分属于老佛者。何所据也。○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愚谓程子之有功于后学者不一。而表章庸学之功。居其半矣。○顾其为书。尤庵曰大学之书。犹颇放失。故采程子之说而辑之。(止)若以为程子之说。犹颇放失。故还采程子之说而补辑云。则不几于以口吃口之云乎。○采而辑之。(止)补其阙略。南塘曰补其阙略。小注以为补亡章。此甚不然。采辑放失。补其阙略。自当为两项事。放失云者。本有是说而中经放失也。阙略云者。本无是说而未免失略也。本有是而放失。故采其旧而辑之。如补亡章正错𥳑之类是也。本无是而阙略。故附己意而补之。如诚正章章下注(止)之类是也。(止)补亡章明言窃取程子之意。则安得以附己意之说当之哉。先师尝斥小注之说曰补其阙是补亡章。补其略是诚正章章下注。愚笃信之。今见南塘说。尤极精白。○国家化民。(止)治人之方。 按大学之道。便兼平治之道。故人君与学者。皆当学之。而重国家之意。先于劝学者。故先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57L 页
言国家欤。○新安陈氏曰此序分六节。(止)复其初是也。 按陈氏说甚精而亦有未尽者。窃惟六节云者。盖数其节以一治一乱之意。而自大学之书至全之也。言始同而终异一节。自一有聪明(止)所由设也。言变异而反同一节。自三代之隆(止)所能及也。言治统之传一节。及周之衰(止)以发其意。言道统之传一节。自孟子之没(止)(一作坏)乱极。言治统道统俱废一节。天运循环以下。言治道统之俱与一节。由是观之则陈说所谓第一节。合下复其性。则恐有违于一乱一治。自为一节之义。
篇题
孔氏之遗书。问大学出于孔子而传于曾子。则当曰孔子之遗书。亦当曰孔子曾子之遗书。而必曰孔氏之遗书何也。 诲曰氏字所包者广。言氏则门人在其中。如学佛者皆谓之佛氏。学墨者皆谓之墨氏。
经一章
大学之道。 按此道字。许氏以修为之方言之如何。 诲曰此道字。是道理之道。而三个在字。方是修为之方。○明明德。 诲曰明德是本然之心。明德固是心。然言心则心有善恶。言明德则一毫未尽于本然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58H 页
之体用者。不足谓明德也。○虚灵不昧。(止)诲曰虚灵不昧。只指五行秀气之精爽。人之禀此明德。专由于气之清明。故或问曰得其正且通者为人。正通二字。即此虚灵之意也。先儒以虚灵分属理气似不然。或曰退溪尝言虚亦不可不谓之气。而其下因以虚言理。何可以虚言气乎。愚答曰退溪盖泛论理虚之说以答人也。非释此章虚灵而指理曰虚也。问以虚为理而与下文具众理。为以理具理之嫌。则以虚灵为气而与气禀所拘之气。莫无以气拘气之嫌耶。曰虚灵是气之本然也。气禀是气之堕在形质者也。气无二气。而以禀赋之故而有清浊之异。则虽曰气禀所拘。而岂有以气拘气之嫌乎。又按尤庵南塘两先生皆曰虚灵不昧心也。具众理性也。应万事情也。此说盖本于朱子所谓虚灵不昧便是心。(止)说明德意已足之训。然窃惟虚灵不昧。只明秀气清明之精爽。而兼具理应事然后。方曰心方曰德也。观不昧下一以字万事下一者字。则可知以之而如此者。方是德方是心也。○小注心属火。郑景由问五行之序。木实包之则宜乎肝木统五脏。而今以心统之者何也。尤庵答曰五行之分属五脏。以气而言也。若夫五行之理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58L 页
则具于心。心虚灵底故也。(止)肝肺脾肾虽有五行。而是闭塞底物。只是硬顽而已。唯心是虚灵之物。能具五性之理矣。五行五脏之相配。与五行之理具于一心。自为两说。不可牵合为一节。 按五行之属五脏。以气言之之说。发明甚当。而何不言火气属心之故也。五行之中虚且明者为火。故属乎心虚明。○或问明德固是心也。则子何以明德谓兼理气。而于心专以气言也。曰心即德德即心。而言心则以方寸之成形者得名。而理自具于其中也。言德则兼其方寸中所具之理而得名也。是以朱夫子释明德而先言得于天。则得于天者。其非兼理气言之者耶。○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 按此止字。南塘以为至字之误。盖以兼至与不迁而为止字义也。此言甚精。○尽夫天理。(止)人欲之私。或问在己之德。固可如是。在人之德。何以如是也。南塘曰自我新民之道如此云尔。非谓民德之新。必皆如此。 按此说甚好。而必其有以四字。恐亦有必当如是之意乎。○栗谷曰以事理言则是天理之在事者。以人欲对举则言天理。 按先生说固是。但泛释至善。故曰事理。释明新之工故曰天理。则曰事曰天。恐有浅深之殊。○双峰饶氏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59H 页
曰以明明德新民对言止至善则止至善为重。 按此说未安。止至善。只言明明德之做到恰尽。则虽以明德对至善。而毕竟明德为重。○芝山以仁谓至善恐未然。仁固善也。而言仁则是性之德。言性则是仁之德。岂以性之仁当之乎。○知止而后有定小注。朱子曰定以理言。故曰有。静以心言故曰能。 按以理言之理。即或问事有定理之理。而才知止理自明而无工夫之意故曰有。静安亦无工夫而稍有操存之意故曰能。朱子之意其以是欤。 按能虑之虑。固属乎知。而到能得方是行。然是虑字。已发于行事。而于行思过半矣。是以章句以处事精详释之。然既曰处事则已涉了行底事也。朱子曰安而能虑。非颜子不能。盖以虑是由知趋行之关。故如是太重说。黄勉斋所谓虑者得所止之始者。恐亦有此意。○云峰胡氏曰定而能静。(止)寂然不动。安而能虑。感而遂通。 按定是志有定向则向字已涉了已发。静是心不妄动则只言不妄动也。非谓寂不动也。定安二字。只是知止后心志不移动之效。非就寂然不动上原头未发而言也。○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问本末先本。终始先终。南塘曰物以本为重。事以终为重。(止)欲使学者临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59L 页
事见其终之为重。而必先志乎其终。(止)陶庵曰以轻重为序一说也。(止)犹贞则复元之意一说也。○必自慊而无自欺。 按毋自欺。以工夫言则著毋字。以功效言则著无字。此言逆推工夫处而亦著无字者。盖以欲其二字。已言工夫矣。○小注胡氏曰性发为情。心发为意。(止)退溪曰(止)非但意为心之发。情之发亦心所为也。(止)先儒以情是自然发出。故谓之性发。意是主张要如此。故谓之心发。各就其重处言之。尤庵曰性之发。亦可谓之意。乍看似可疑。而意之善者。不从性而发则从何以有此善乎。(止)心之发亦可谓之情。(止)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止)中间下一心字。胡氏之分析似不免有病。然以心发对性发则不得不以意为心发。以情为性发。以情字对意字则不得不言情于性。言意于心也。何者性是无为底物而情亦闯然直出。不待人为也。心是知觉运动之物。而意是主张经营稍涉人为也。○欲其极处无不到。陶庵曰此句之义。当以物理无不到极处看了。盖与上句所知无不尽对说。若以心到物理之极处看了。则知至物格。浑然无分别。(止)按此到字。非用力自此至彼之谓也。只是自然见到。如所谓理到独到之到。而又如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0H 页
鲁论我欲仁斯仁至之至。非仁自彼而至此也。然则此到字。定如陶庵所谓物理无不到极处也。非谓理自此而到彼也。先辈或泥看此到字。有我到心到之说。退溪曰(止)虽曰极处()而其所谓到者。依旧只是穷其至极处耳。非谓极处自至于我也。(止)又曰穷到极处。固心也我也。然说著心到我到便有病。只当云穷到极处可也。极处下吐。退溪谓或()()。皆无不通。而吾所谓()者。谓众理之极处。无一不到之处也。则理依然自在事物。而吾之穷究无一不到处耳。栗谷曰或()()。俱无不可。(止)()读于处字为顺。而于之字径庭。()读于之字为顺而于处字径庭。(止)鄙以()读为胜者。盖以之字虚处字实。与其主虚字而为()。无宁主实字而为()也。 按此到字。非用力行到之到。而乃是自然穷到之谓。故不言于工夫。特言于功效。则()读似胜于()读矣。○小注朱子曰格物是零细说。致知是全体说。 按格物致知。不是截然为两件事。而特以格物是事事物物各得穷至之谓。而只格一物不害为格物。故曰零细说。致知是推极知识之谓。而只知一理。不足为致知。故曰全体说。然言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则格物上亦可言全体。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0L 页
格一物而知一理则致知上亦可言零细。恐不可泥看。○或问释致知之知曰心之神明。妙众理而宰万物者也。 按此知字。专主知觉之发。故朱子又以运用言妙字。宰制释宰字则妙字宰字皆以用言也。以用言。故先言心之神明。神明即气也。胡云峰引朱子所释致知之义。加所以二字而释性之智。则盖不知妙字宰字皆以用言也。又不知以用言。故必言神明之气也。○物格而后知至。 诲曰此句吐当曰()。盖以格致二者。与下六者。截作两件工夫也。是以上节言工夫处。亦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者此也。栗谷曰格字有穷至两意。格物之格。穷字意多。物格之格。只是至字意。 按此训甚精。而但格物之至字。已该穷字意曰格至也。物格之格。只是自能得到之谓。故曰无不到也。○修身以上明明德。(止)齐家以下新民。(止)按此四句。承上所释格致诚正而说下来。则专主此一节以释之。而特曰修身齐家则实该上工夫一节。小注所谓包括上一节者此也。独于修齐二条。言明新二者者。所以明八条不出三纲之意。盖以举功效释明新。莫如举工夫释明新。而其释此节之意。则自在其中矣。○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止)皆得所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1H 页
止之序。 按此四句。只明八条之格致。即上所谓知所止也。八条之诚正以下。即上所谓得所止也。如是看则知至知止。只是一事。而权屏谷,李大山皆以知所止。为物格知至之效。恐不能无疑。既曰知之至则知所止然后方可谓知之至也。若以知止谓知至以后之效则知之未及知止者。亦可谓知之至耶。○小注意不诚。如犯私罪。心不正。如犯公罪。 按此言最善名状。私是己所独知而犯之则其罪也恶也。公是公共光明之地而犯之则其罪也过也。私罪似轻而实重。公罪似重而实轻。○金九思曰物格而后知至。非谓物格是格物之效。是谓知至为物格之效。(下仿此)按此说恐未然。以后之一字言之则似知至为物格之效。意诚为知至之效。而此后字盖言格物而得物格之效然后可得知至之效。致知而得知至之效然后可得意诚之效云尔。若以此后字。看作下一条为上一条之效。则物既格则知自至矣。固可曰知至为物格之效。而若曰意诚是知至之效。则其可曰知既至则意自诚乎。是以朱夫子章句曰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可得以三字。有用工夫致功效之意。此愚所谓节节各有效。不可连上接作效也。○其本乱而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1L 页
末治者否。 按上一节结八条之意已足。而又说出此节者。盖只言修身为本。而不言本乱末不治则无以示治人之必由乎治己也。只言修身为本。本乱末治。而不言所厚所薄。则是详于明德而略于新民也。大学之道。明新为对待。惟此厚薄二句。所以申明新民之事。而与上修身为本为对待者也。○小注陈新安以齐家之齐。谓正伦理。以所厚之厚。谓笃恩义。 按此说似精而分析太甚。此厚字非专指家主于厚之谓也。但对国而等厚薄耳。若以此厚字。对齐字说去而谓有正伦笃恩之别。则齐家之齐。不笃恩而何以齐乎。○文理接续。血脉贯通。 按文理指文字之义也。血脉指旨意而言。文理如首章自明之自字。接二章自新之自。二章用极之极字。接三章至善之至字。血脉是明之新之止之之旨相贯。以其文理接续。故血脉贯通。○今不尽释。南塘谓指文理接续。(止)至为精密而言。 按此说甚得。若逐章文字之义则章句未尝不尽释也。
传首章
康诰曰克明德。 按克字章句只言能。而或问则曰致其克之之功。盖章句则释康诰之文。而言文王之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2H 页
克明。故只训能。或问则兼以勉学者之意。○太甲田顾諟天之明命。 按明德固可兼理气言。而明命专以理言。故释明德则曰虚灵不昧。而释明命则曰光明不昧。盖指是德之原于天而曰命。故谓之理。指是命之禀于人而曰德。故谓之兼理气。则岂以专言理兼理气之别而截作二物看乎。 按顾諟之工。其兼动静也明矣。章句曰常目在之则是常字。与中庸戒惧章注常戒惧之常字。同是兼动静言也。卢玉溪,许东阳皆兼动静说。而惟朱克履曰传言所以用心之道。专以用言。退溪曰正得其意。又引正心章章句曰用之所行。或失其正。或问曰此心之用。不得其正。乃以正其心得其正之正字。皆谓之以用言而不言体也。尤庵亦曰讲义曰心之本体。可致其虚而无不正。或问曰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此则似指体而言矣。章句曰欲动情胜。(止)是主用而言。讲义与或问与章句。各是一义。朱子曰惟子思说未发之中。孔孟教人。多从发处说。据此经传本意。皆主于用。讲义或问。恐是推本而言。(止)未发之体。恐不可以正不正为言。 按朱子所谓孔孟教人多从动处说。既是不易之定论。况大学因小学涵养之功而为初学入德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2L 页
之工。则其工夫专在于用之动。而不在于体之静。较然矣。李宋两先生之论。深得乎经传之本意。然动静之相须。如理气之相须。言动而静在其中。如言理而气在其中。今大学之工。虽专以动言而静未尝不在。故传首章顾諟之义。正心章得其正之正。皆兼静一边意思。故讲义与或问。丁宁以体用动静对待说去。章句则虽主用而释之。而释顾諟曰常目在之。则掉了静一边而谓之常在可乎。正心章章句释心不在焉则曰敬以直之。此心常存。掉了静一边而其可曰敬以直心常存乎。章句与或问。未尝无静底意。所谓未发之体。不可以正不正为言者。恐亦如何。若言正之之工则虽不可言于体。而若以中正之正言之则中庸之中兼未发。而程子曰中者天下之正道。此非体之以正言者耶。噫大学学者事而为最初工夫。故专以用言。然明明德之工。未尝不本于静。故传文之顾諟是明明德。而有兼动静之意。正心是明明德之极工。而心在二字。有兼动静之意。恐此义为不可废之一说。○帝典曰克明峻德。 按峻德以言尧之德。则指此德本体之大。而传文引取之意。有扩充弘大之义。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3H 页
传二章
汤之盘铭(止)诚能一日。 按此一日。即小注所谓为学入头处。或问曰一朝存养省察之工。去其前日利欲之昏。则此一日是始下手之一日。而或者以一日克己复礼。一朝豁然贯通之说證之。恐未然。○康诰曰作新民。 诲曰康诰本文。以作新其民为言。而今此章句以新为民之自新者。盖以大学新民之道。已在于明德。而盘铭之自新。已是新民之本。则才说自新。民便自新。以此新字。作民之自新然后。可以见明德即所以新民。而上行下效之捷于影响也。○尤庵曰(止)庸学二书。始终无不照应。(止)盖传文自齐治以下则动化与推去。必相待而并行也。此章所引盘铭。是动化之本也。所谓民自新。是动化之效也。所谓振起之推去之事也。此为新民一大张本。而第九章率天下以仁。第十章上老老长长。皆承盘铭之意者也。九章民从之。十章兴孝兴悌。是承民自新之意也。九章求诸人非诸人。十章絜矩之道。皆承(按承恐当作应。谓之承则恐非传之本意。应是自然照应。上承字皆然。)振起之意者也。此见前后始终血脉贯通之实。若于此但言君之自新。而遽以作新其民为言。则便无九章十章民从民兴之意。而有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3L 页
求诸非诸絜矩之事矣。每读至此。必诵良工心独苦之语矣。○诗曰周虽旧邦注。能新其德。(止)始受天命。 按此新字。非革其旧之谓也。文王之德。何尝待新之之工乎。只是对旧邦之旧字而言。新字带始字意。不曰新受天命。而曰始受天命者。盖以天命之于周。自太王已基。而其大受天下则自文王始也。○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小注卢玉溪曰止至善用其极二义互相发。止则不纷纷扰扰。用则非枯木死灰。沙溪辨疑明止用分言之误。南塘记曰卢氏说不免语病。然止用二字义差别。止以已得言。用以用力言。 经筵对曰无所不三字。即皆欲之对。用与止字对。极字与至善对。鄙见则其极二字。已兼止字意。而用是用力之谓。盖言自新新民。皆用力于止于至善也。故章句皆欲之欲字。即用字意。而其下言止于善。或问始言极。即至善之云。而继言用其极者。求其止于是而已。求字即用字意。而其下言止于是。则此非用是欲字求字之意。而其极已含止之义者耶。盖一个极字。只是至之意。而未及言善则善之至。固可曰极也。工夫之至。亦可曰极也。然则以此极字。兼止字说去者。何害于义理乎。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4H 页
传三章
诗云绵蛮(止)于止知其所止。 按或问曰鸟于其欲止之时。犹知其当止之处。先儒因此而曰上止字以时言。下止字以处言。然兼时分地头而泛言止在之义。恐无妨。○问缉是时分工夫。熙是地头工夫。敬该时分地头。 诲曰固是。然非缉则不得为熙。非熙则无所事缉。又岂截作两项事乎。○小注朱子曰缉熙是工夫。敬止是功效。 按以缉熙对敬止则固有工夫功效之别。而若单言敬止之敬则不可专以功效言。故章句释之以无不敬而安所止。则无不敬三字岂非兼工夫说耶。○节斋蔡氏曰缉熙敬止。所以为止至善之本云云。或问缉熙是止至善工夫。敬即止至善。若以敬止为止至善之本。则以止为止之本。似失传文与章句之意。尤庵答曰来说得之。 按蔡氏之说。盖以缉熙敬止为止至善之大纲。以仁敬孝慈信为止至善之条目。则本字当作纲字意看。而非谓止至善之外。别有敬止之工。为其本也。○为人臣止于敬。不曰忠而曰敬。陶庵曰忠有许多般。如顺令无违。只是妇寺之道。必如孟子所谓陈善闭邪。非仁义不敢陈。(止)是则所谓敬也。故敬乃忠之大者耳。 按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4L 页
忠主心言。敬主事言。而至善是事理之当然。则与其主心而言忠。恐莫如主事言敬。而忠在其中之为愈也。○与国人交止于信。 按此交字。分明是朋友交契之交。而谓之与国人交者。盖以文王王者也。谓之国人则分严。而谓之朋友则名乱。谓之国人则大公。而谓之朋友则偏私。所以不曰朋友。必曰国人。而至于交之一字。只是施朋友之道。故必以信言之。先儒乃以交邻国交际臣民之义言之。其说不通矣。○极其精微(止)尽其馀。 按精微之蕴。或问曰得其名而不得其所以名则仁或流于姑息。敬或堕于阿谀。孝或陷父。慈或败子。信为尾生白公之为。小注蔡氏说亦如此。恐未尽精微之意。言仁而修己以敬。笃恭而天下平。其非仁之精微乎。言孝而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则此非孝之精微乎。推类之类。小注以夫妇长幼言之固是。然有位而尊者君之类。年高而尊者父之类。位卑者臣之类。幼少者子之类。如是看似全备。○诗云瞻彼淇澳 按此章之两引诗。虽主咏叹馀意而发。然实与诸章一例言工夫功效矣。首章之克明顾諟是工夫而峻德是功效。第二章之自新作新是工夫而命新是功效。此章若只言三诗而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5H 页
不引淇澳烈文则有工夫而阙功效。 诲曰见得是。然文王之五个止。已说止之意已尽。则又引此两诗者。岂非兼咏叹言外之意耶。○猗猗美盛貌。兴也。 按此引诗特言兴也二字。盖以起兴之句。而又兼咏叹之义故也。是以第九章桃夭诗。又释兴也二字。至于节南山则非取起兴咏叹之意。故阙兴也二字。又不言咏叹二字。○治之有绪而益致其精。小注以切琢为治有绪。以瑳磨为益致精。南塘非之曰有绪致精。皆兼切瑳琢磨。(止)有绪有次第之谓也。益致因前功之谓也。 按此绪字是端绪之谓也。切瑳是始条理故以端言。琢磨是终条理故以致精言。朱子之意亦如此。南塘以此绪字看作次序之意。恐似未然。○赫喧宣著盛大。 按饶氏以宣著属赫。以盛大属喧。然诗曰赫赫宗周。是盛大之意。喧字从宣。喧亦宣著之意。恐一字各兼四字之意。○德容表里之盛。 按朱子既以瑟僩谓严敬之存乎中。则小注之以恂慄谓德也里也。以威仪谓容也表也。然恂慄二字。已兼表里而言。故章句瑟僩二字。皆以严密貌武毅貌释之。至于恂慄。虽不曰战惧貌而战战慄慄字。恐皆兼内外之意。○按淇澳诗。只言明德之止至善而结之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5L 页
以民不忘者。犹盘铭之自新。已为民自新之本也。且此章之民不忘。已是新民。然不若前王之没世不忘。为深且远。故又引烈文以明新民之极。○贤其贤而亲其亲。退溪曰人有爱慕之心。惟贤者为笃。故贤贤为先。愚谓贤贤公也。亲亲私也。单言贤则包亲。单言亲而不能包贤。此其所以先贤贤欤。○按玉溪卢氏五节之说。似甚精密。且以第三节文王诗谓所止之事。南塘曰此节以文王言之则为得止。而传者引之。盖借文王之所止。示学者之所当止。则为知止之事。因举章句学者。(止)知其所止之训而以證之。然传文引诗之意。盖以文王之得止。明学者之得止也。朱子讲义。亦以此节为得止之事。而南塘直以为知止之事。并讲义谓初晚之异恐未安。且以传者之意言之。玄鸟诗言物各有所止。第二节言知止。第三节言得止然后。引淇澳诗以言明德之知止能得。次引烈文诗以言新民之知止能得。如此方见淇澳烈文之为咏叹淫泆之义。若以文王诗以上属知止。淇澳诗以下属能得。则止仁等五个止。其非人之得止。而淇澳章道学二字。非知止之事耶。○按敬为一篇之大旨。而必言于此章然后。可以贯十章之义。且上二章皆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6H 页
有结语。而此章之无结语者。盖以此章上该二章而下不连于八条。不必致接续贯通之义。此其所以无结语也。
传四章
子曰听讼。(止)南塘曰小注使无讼为本。听讼为末者。与章句说不同。恐是记录之误。尤庵曰经文注曰明德为本。新民为末。此听讼章正释此经之文。故本注曰云云。结之曰观于此言云云。此则申言明德新民之为本末。明白无疑矣。且或问答辞曰己德既明者。所谓明德。民德自新者。所谓新民。此亦以明新为本末者。十分明白。而惟其下文有亦末之文。故读者以为使无讼是本。听讼是末也。窃恐此末字。非本末之末。乃微末之义也。 按此章之释本末。朱子与诸儒说若是明白。而亦有可疑者。首章以明字而释明德。二章之引新字。三章之引止字。皆引经文本文。而此引听讼之训。本无本末之说。特以知本之一本字。谓释本末。甚孤而且疏。此愚所谓必有阙文。且晦斋之以此节为经文结语者。其说有二。而愚则谓知本之本字。与修身为本。本乱末治之本。以类相承。恐亦为一说。○此谓知本。程子曰衍文。而愚则曰知本二字。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6L 页
物格字之误结。岂有单言知之至之理乎。
传五章
间尝窃取。(止)因其已知之理。 诲曰小注所谓已知。即上莫不有知之知者固是。然莫不有知之知。虽指知觉之发而言。而是未接物时。本有之知也。已知之知。是已接物后。应用之知觉也。沙溪辨疑直以有知为体已知为用。似未然。○小注卢玉溪曰明明德之端在是矣。尤庵答人问曰明德兼知行而言也。今此章只言知之事。未及言诚正修故云端。中庸明善亦是诚身之端。 按格致是明明德中一事而为之始则端字得矣。若中庸之明善与诚身对言。端字恐轻。○以求至乎其极。 按此极字。兼格致二事。故经文章句曰致推极也。又曰欲其极处。大抵格致二者。言工夫则二而一。故经文曰致知在格物。而此云求至其极者。合格致为一事也。言功效则一而二。故经文曰物格而后知至。而此云众物表里精粗。对言吾心全体大用者。分格致为二事也。若是乎补亡之吻于经文也。○众物之表里精粗。 按理有表里精粗云者。表与里精与粗处。皆有理也。理岂有表里精粗乎。此有退溪定论。○一朝豁然贯通。 按一朝豁然贯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7H 页
通。与释氏一超顿悟。似同而实异。夫释氏之所谓顿悟觉圆者。面壁入定。初不用工于万殊处。而只把原头依俙近似者。以为是无位真人。自谓悟觉。故其所悟者。归于虚无。若吾儒则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日日格格。穷至百千万物。无不洞悉。而至于此理即彼理。彼万即此一之境。则不待一朝之终矣。如曾子之真积力久。不知几时。而及闻夫子一贯之告则曰唯之对。特一瞬也。岂至一朝也哉。愚尝以是作一绝曰格一物而知一理。穷至千万积年时。及夫敛万归于一。晦父一朝尚且迟。○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按此章之言工夫则一事也。言功效则二事也。以此谓二字两言之者。正是分而为二之义也。卢氏看作合而为一之义。恐未然。○裴克绍问他章皆合二章以结。而此章分而结之何也。曰以功效结故分而言。又问他章皆以工夫结之。而此以功效结之何也。曰一章当知一边工夫。故章内兼功效言而结之以功效。
传六章
诚其意者毋自欺。 按小注陈氏胡氏许氏皆以自欺谓诚之反。自欺固非诚。然毋自欺工夫极精微。为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7L 页
善去恶之心。欠了分数为自欺。则诚之欠分数。是自欺也。若曰诚之反则是毋状小人。岂自欺之谓哉。三儒说。恐欠自欺之极致。○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按如恶上脱恶恶二字。如好上脱好善二字。陶庵曰两个如字中。已含善恶意思。 按上句意字。已言去恶为善之意。则不必更下恶恶好善字。○此之谓自慊。 按自慊二字。尝观 奎章阁问答兼工夫功效。(朱子曰自慊是合下好恶时。便是要自慊了。不是做得善了。方能自慊。此以工夫而言也。又曰毋自欺是诚意。自慊是意诚。此以功效而言也。 经筵答如是。)而鄙见则工夫也。非功效也。此章自欺至下节慎独。皆言工夫。而末节心广体胖。方言其效。则此节不宜径言功效。既言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而继言此之谓自慊。则如恶如好是工夫。而指此而谓此之谓则传者之意。已以工夫言也。章句快足二字。似近于功效。而工夫之无牵滞无欠缺者。自可谓快足。故以快足于己。对言苟且徇外。则章句又以工夫言也。但朱子所谓毋自欺为诚意。自慊是意诚之训。不知出于何书。传文与章句之意既如此。恐不可以是谓功效。○章句以审其几。 按小注陈氏以周子几善恶释之。而南塘曰周子所谓几善恶者。情之初动。善恶所由分之几也。章句所谓审其几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8H 页
者。以意之经营。实与不实所由分之几也。意自不同。陈氏合以论之误矣。(止)一念初动者情也。而善恶于是焉分则情之几也。(止)善思其扩充。恶思其绝去者意也。而好善恶恶。又有实与不实则意之几也。 按南塘说极精极密。若言其动之微分之始之意则同。但察之之工。似有分殊。○小人閒居为不善。(止)如见其肺肝。栗谷曰若人之自视肺肝。牛溪曰人之视小人。不但视其外面。亦看得其在内之肺肝。陶庵从牛溪说。○诚于中形于外。 按此诚字。分明指恶一边。而饶氏谓兼善恶者。宜诸儒非之。○曾子曰十目所视。(止)章句曰其善恶之不可掩。 按此善恶。是指上文閒居小人阳善阴恶之善恶也。非君子之真善也。或曰此章首一节言善一边。次一节言恶一边。而此一节结上两节。则是指君子善小人恶而言也。愚答曰此一节分明是但戒小人。故章句只曰以明上文。而不曰以明上文两节。此一證也。且章句之一个其字。必指其人而言。则此云其善恶之其字。分明指上小人而言也。此二證也。且严畏二字。以戒人之意言之。则恶之不可掩。固可严畏。而善之不可掩。何畏之有。○富润屋德润身。 按八条皆有工夫功效。则诚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8L 页
意章当以意诚言效。而必以心广体胖言其功效者。盖以心正身修。皆由于意之诚故也。然结之以心广体胖而已。则于诚意之工夫功效。似阙一节。故结之以必诚其意。可见传者之意密矣。○章下心体之明。 按此体字。是体段之体。非体用之体。若曰体用之体。则心体之明四字。只释一知字矣。全体大用。合而为知。则此体字岂掉了用一边而单言体乎。或曰此体字即体用之体。而下句所发即用也。此则不然。致知工夫。已兼理之体用。而诚意是用之所发也。先儒未尝有致知为体。诚意为用之论也。或曰此体字。是体用之体。而明字方始兼体用也。此又不然。明者知之德也。既言体之明则只是体之明也。夫岂用之明乎。○进德之基。 按先儒以进于德进其德二义。反覆辨争。而以进其德为是。然以管见言之。进于德。即所以进其德也。虽曰进于德。而非谓德在彼我在此。自此而进彼也。虽曰进其德。而非谓德自进于彼也。今夫诚正修皆德也。而自诚意而进于正心。自正心而进于修身。是所谓进德。则虽曰进于德。而不是自意而进于心。自心而进于身也。若以进于德。谓之自此至彼。则所谓入德据德。不可谓入于德据于德乎。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9H 页
 按诚意章之自为一传。饶氏说极好。传者非不知诚意之由于致知。正心之由于诚意。而大抵知行二事也。诚意总要也。传所以不连上下者。非分而二之。使不相关涉也。只以示知行之分与为总括诸章之义而已。饶氏说不过如此。南塘乃引经文连续说去之训。与章下朱夫子承接之释。而深言饶说之非。若以饶氏为非则诚意独传之意。求之于何传。十章血脉贯通。故首章之自字。贯通于自新。二章之极字。贯通于至善。七章之视听食。贯通于修身。八章之知子苗。贯通于齐家。九章之率天下正四国。贯通于平天下。而第五章结语。此谓知之至也者。上不贯通于诚底意。诚意章结语。既以心广体胖四字。示正心修身之皆由于诚意。而末乃结之以必诚其意。以示诚意之不可单连于正心之义。若是乎传者之意。自合于饶氏说也。○或问慎独是诚意之一事耶。慎独尽诚意义耶。慎独工夫在于独。诚意工夫兼独与不独。则慎独似为诚意之一事也。愚答曰慎独一事。尽诚意意已足矣。何得以一事目之耶。但以慎独对诚意则慎独较密。诚意较大。故上言自慊閒居之工则结之以慎独。下言心体广胖之效则结之以诚意。然则慎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69L 页
独不可曰诚意之一事。亦不可曰慎独都只是诚意。只当曰慎独是诚意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