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自动笺注)
所菴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墓誌銘
  
方谷處士公墓誌銘
靑松阿谷之峽。
有負辛而崇尺者曰柳處士景範之塚。
里之老曰嗟乎
仁之不壽也。
而藏於是
鄕之士大夫斯人而不土中也。
斯文寥寥也。
小子曰吾師之塚也。
不可以不式也。
從弟觀文懼其久而無徵也。
請余爲誌。
不獲
余惟公之生在丙戌。
從師甲辰
歿在丁卯
得年纔四十二。
涉學二十年。
仁言入人如此
斯其爲處士乎。
先輩爲之狀者曰公生有異質
姿容如玉
目視烱然。
三歲識字
入學警悟嗜讀。
幼喜看象數文字
多所鉤索
十九得依歸
專意古人爲己之旨。
爲之碣者曰其爲學也。
敏用鈍工。
幾微實踐履。
任道勇而用志專。
公之始終
盡在是矣。
內行修潔
孝友著於鄕。
叔父于家。
叔母如母。
以盡養育之恩。
篤信師說
七十子之服。
致喪三年不與宴不赴擧
間嘗治公車。
有欲密爲公致力者。
不赴
大夫要以飮射
不知
自持之確也。
律己有度
尺寸不踰。
言議務從本實
謹約之意。
達於面背
而激仰之氣。
隱隱眉睫
忠信之實。
溢於
交際
直諒之言。
拳拳書牘
其所造生熱。
遠之愚誠未敢輕言
而其坯樸間架
庶乎其有所立矣。
於乎
公之師東巖先生也。
遊其門者衆矣。
嘗曰四十年辛勤收拾之工。
有分付處。
又曰有篤信好學
守死善道之志。
得師門之許如此
公嘗得吾王考大山先生制養約中二篇
川沙金公聖學正路一書
以爲學的。
臨化語學者曰天若假我以年。
庶幾不虗一世人。
而今已矣
平日用工
小學一部
其學之專用心於內。
蓋得於此云。
公諱洛文。
死無號。
同門友孟博題其稿曰方谷處士
因其地。
有味直方之旨也。
本出完山。
集贒名臣諱義孫。
禮賓正諱復起其聞也。
有諱萬迪。
有諱世源。
有諱泰休。
於公爲三世
義城金氏東之女。
公娶金氏百能女。
申氏宅煥女。
李氏基復女。
一男致㼂。
申出也。
銘曰。
聞道爲難
苟聞矣曷悲乎夕死
死而不朽者存。
可以百世而以俟。
與之羸而踦其數。
於乎哀哉景範父。
高麗監務朴公墓誌銘
湖西靑山縣之北禾洞負亥之原。
有短碣題曰高麗監務朴公之墓。
公盖當國朝。
新昌禮山之除。
墓道特書舊職
遺命也。
世代旣遠。
遺蹟沉晦
其子
孫懼其隱德之不章也。
命誌於秉遠。
不獲
公諱斐姓朴氏。
密城君彥之後
中世尙書左僕射惠文公諱元義。
功封泰安府院君
朴之貫于泰始此。
是生左政丞喜文。
是生版圖判書甫圭。
是生保勝中郞將謔。
是生神虎衛上將軍蕤。
於公爲曾祖
祖諱仁抽上護軍
考諱文巨版圖總郞知谷州事。
紅巾難。
版圖判書
公登恭愍文科乙科第二
官至奉直郞高興監務。
勸農馬團練判官
性高莊嚴
好直言敢諫。
上疏論辛肫縱恣無忌狀。
指陳佞佛亡國之禍。
謫耽羅數十年。
孔子朱子遺像
日展拜讀書其下以自娛
李石灘存吾相許知己之交。
麗社旣屋。
朝廷屢以縣寄徵不起
挈家靑山竆谷中。
不與人相見曰國破君亡。
有死而已
安敢齒於人。
案上常留伯夷傳。
此公肇卒之大槩也。
公旣自潛晦
子孫遺意
不敢闡揚
至於表德生卒
不得詳。
况於平日言行之實。
立朝行事之蹟乎。
夫當革命之際。
士大夫守義抗節
吉冶隱元耘谷其大彰明較著者。
其他沈淪沒身者甚衆。
杜門七十二人姓名不傳
而公則混於編戶
自表見。
盖其靖獻之意冞篤而晦養之節冞堅
使人無得以稱焉。
是則
名之湮沒不揚
所以成其志也。
往在健陵之世。
當臨殿試士。
案上常留伯夷傳出璇題
擧子無能知其事者。
公實蹟。
已入睿鑑
名姓不著
故以是試之士。
對揚無人
竟歸掩翳
重可慨也。
配朴氏書雲副正存誠之女。
在公墓後。
生一一女
尙德禮院奉禮
女吳安海。
尙德三男
自㽕敎授,自胄參軍,自迪。
司直胤孫參軍張孝智。
敎授之後
世居晉州
參軍之後
世居靑山
自迪至曾孫而絶。
銘曰。
百里奚不諫。
宮之奇諫。
諫之是乎。
此干死。
微子去之。
去之是乎。
入地
四尺者是耶。
通訓大夫侍講院弼善姜公墓誌銘
三十四年甲午。
朝廷以輔養元子。
宜用經明行修之人。
以前小諫姜公樗(姜公橒)起廢侍講院弼善。
命下之前一日。
公已歿。
其孫漢奎以問韓山李秉遠不洎矣。
若何而可。
秉遠復之曰朱子之爲華文閣待制
易簀後三年壬戌。
勉齋之狀。
直題而不疑
况未殯而生事之禮也。
敢不祇膺。
其葬也誌其幽堂
山人
初諱榲字擎廈。
後改今名。
表德仍舊音景夏。
上世有諱
政堂文學
麗亡秉自靖義諡
恭穆
國朝大顯以昌。
至諱渭聘官翊衛
丙子難以散班廟社江都
賊死之。
吏曹判書諡忠烈
生諱壽贒縣監。
於公間五世
曾祖諱重吉。
省愆齋諱酇之子
后於處士諱天與
考諱𣽤。
處士一儒長子
後於伯父一臣
爲公四世
南陽洪氏。
諱儐之女。
以公曾經侍從
推恩僉樞
妣淑夫人
公以元陵癸巳生。
戌午陞上庠
丁卯文科
由本進階宗簿主簿持平正言,吏曹佐郞
或就或不就
今上甲午以疾終。
享年六十二。
配眞城李氏重龍之女。
先公八年卒。
奉化縣東面碣隅山午向之原。
公之兆權厝安東春陽面漆田洞巽坐。
克遵遺意
虗左位。
公屢不育
一女李暈濬。
嗣子必應。
孫男三人漢奎,夏奎,晉奎。
二人致厚,李明稷。
公少聰睿
才調逸發
出語驚人
方學語。
長者夜覘列星
呼令綴句。
卽對曰聚星爲月。
如月耶。
一日長者會業科疑。
曾思俱有著書
顔子獨無爲題。
未知所對。
公年甫十歲
自外入問何題而難之若是
先公呵曰兒安得干冐長者
季父公試問之。
應口對曰子在回何敢書。
一座驚異
警悟類此
十四五。
已有聲塲屋間
公車傳誦表式
爲文浩浩不渴。
長於需世。
而頗能折衷軌範
晩而澤之以道德炳如也。
料事機警敏密。
幹蠱以後
貲力無闕。
忠烈公貞忠卓節在國乘
棹楔之恩。
易名之典。
酹享之儀。
鬱而未擧。
公皆成就之。
與人謀。
義可爲者。
急病不及
士友凡有大事
莫不以爲重。
策名登仕
不以升沉爲意
退而搆亭於所居之傍。
扁以從吾。
盖於富貴浮雲也。
晩年慨然求道之意。
朱子用工最深。
從人講說
柳子强公晦誠伯晦則及余兄弟
數策相會
討論商確
馳書筍束
滾滾明理之論。
不知老至之意。
箚錄朱全
積費鑽覈。
幾至成書
諸所論撰
根據義理
可傳於世。
而公歿前數十日
回祿災。
前世典獻及公平著述
盡入煨燼
而公大化隨迫矣。
天之所以阨公於一時
而又泯其遺徽如此之甚何也。
臨化時。
有書訣不佞曰六十年從遊之志。
成就甚麽
此目殆不瞑矣。
因吟一絶人生會有死。
所嗟未聞道。
道苟未之聞。
七十亦稱夭。
求道之志。
相期之意。
至死炯然如此
公之葬。
漢奎以書求銘。
以不文。
旣而思之。
公之期於余者若是其摯。
而吾之所以報於公者。
不能一言納諸壙。
是負公也。
不文又奚論。
不揆而叙其大槩。
以銘曰。
程子曰皆實理也。
人知而信者爲難
知之未易
信之爲尤難。
苟非知之深信之篤。
能不變於死生之難。
臨化而以道爲期
其所以爲君子之難。
三從處士墓誌銘
公元1465年
韓山李公諱廷秀字士元
乙酉五月十八日
乙未七月二十四日
靑松府南百子洞巳向原。
其孤元稷。
以屬其族祖秉遠誌諸幽竁
曰我李自稼亭牧隱先生
大振斯文
遂爲東方顯族
中世諱弘祚官縣監號睡隱
舍京而嶺。
安東人
高祖諱鼎和
曾祖諱世靖。
移寓靑鳧
祖諱墣。
考諱秉一。
月城李氏
宜殷之女。
慈惠恭儉
處人處己。
曲盡其心。
而性又貞堅固
見人不可意者
去之若凂。
事親有至愛。
嚴敬少弛
宗族情意可匊。
而於昭穆之序。
恭讓愈謹。
未嘗年甲相處
御家井井有則
晩年得奇疾。
六年不離枕席
便溷皆於卧內
所處堂室修潔
衣衿整齊
洗潄涓濯點汚垢膩之干於其側。
亦見其習性雅潔也。
前配咸安趙氏震慶之女。
繼妃趙氏忠慶之女。
皆漁溪先生之後
李在協。
前配出。
李在進,子元稷,東稷,齊稷,殷稷,稷後配出。
能克其家者也。
竆居七十年。
無事行可見。
居又稍遠。
細行疏節
不能詳。
姿性皭然而不汚。
介然不渝
之者莫如我審。
遺孤所以不求之秉筆之家而必求我拙也歟
銘曰。
志伉而禮謹。
佩潔而行方
是道也足以臧。
高宮而坎中。
是公衣履之藏。
所菴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墓碣
  
善大夫城府右尹槐亭朴公墓碣
國家島夷之亂。
嶺南先受其鋒。
士大夫之首揭義捍大難者。
指不勝屈
若言同堂父子
騈首爭死
立殣紀績
萃于一門者。
淸之十四義士最著。
蓋有代將諱慶因。
起兵十餘日。
中流丸死之。
其子曰瑄。
起復讐師。
義聲殊類
倭所稱麻衣將最勇是也
日其晜孫廷相
典瑞金公是瓚之狀。
來請秉遠銘其墓。
秉遠無能辭之不獲
謹稽公之狀。
公年舞夏
善行薦授陵署
蹙然曰吾未有特行。
敢冐居其名乎。
不就
旣而諸父衰服起義
功績最懋。
其臨歿。
遺命墓石勿錄壬癸事。
公之始終大節
在忠與孝。
而公皆讓不居矣。
何以銘公
易謙之三曰勞謙君子有終
子曰勞而不伐
有功不德
厚之至矣。
德言盛禮言恭。
公元1571年
葢公之孝而不居
功而不績。
德之盛而禮之恭。
君子之終也。
是宜微婉其辭。
成公之志也歟
公博故事而不妄言
是其言宜信而有徵
後之人按狀而得其實可也
公字子復號槐亭
隆慶辛未生。
庚寅除昌陵參奉
以孝也。
庚子軍資奉事
遷奉常直長
宣武功也。
光海壬子
堂上僉樞
癸丑京兆右尹不赴
寔出於自靖人自獻也。
甲寅終。
享年四十四。
葬某山某向原。
考代將公。
死事持平
參奉諱穎贈參判。
曾祖逍遙堂諱河淡。
學行徵司評不起
遠祖忠肅公翊。
本朝右議政
高麗侍中彥孚
寔爲密陽朴氏之始。
貞夫人某氏。
二男
孫曾以下若干人。
銘曰。
無特行曷以爵。
顯功曷以祿。
公欲無名而名益著。
大書以爲公慽。
白巖處士朴公墓碣
公諱煌字明叔姓朴氏
上祖潘南先生諱尙衷
當麗季以學行名節著。
遂爲東方望族
子諱訔入國朝佐命勳封錦川府院君諡平度公
三世而至副司直贈左承旨諱䃞
舍京而南。
家于安東
子諱璡同樞。
子諱承樞奮順副尉
子諱濂將仕郞
子諱仲胤成均
公元1595年
生員號洛涯。
寔於公爲考以上五世之親。
聞韶金氏
參奉贒女
萬曆乙未
生公雲谷里第
自爲羣兒時。
推恕喜施與。
往往老成之趣。
生員從遊金惟一之門。
詩禮諸子
公與伯氏參奉公烶。
奉承庭訓
互相博約
天倫知己之感。
晩年白巖山中。
課僮勸農
家亦不貲賑施假貸
無所顧吝。
往往有待擧火者。
從遊名勝間。
如金瓢隱是榲,金一慵時忱交契尤深。
每遇佳辰令節
招呼觴詠
悠然蕭爽之致。
崇禎癸丑卒于寢。
享七十九。
雲谷壬向原。
延安李氏
判事德昇女。
先卒葬禾谷丙向原。
配順興安氏。
通仕郞昱女。
公墓
一女李諠。
李出無后
三男文坦,文增,文埯。
四女權𡊍,安淑,權棨,權景顔
安出也。
文坦男昌祜,昌祚。
若時,朴尙
文增男昌禧,昌祺,昌禔。
李東卨。
文埯無子。
以昌禧嗣。
曾玄以下不盡錄。
日其昆孫耆壽
不佞先祖之歿。
今百六十年。
墓道闕刻。
恐久而無徵。
永爲子孫羞。
竊惟先祖雖無事功
八十年閒居日曆
必有可傳者。
而世遠莫之詳焉。
當日交遊挽誄之作。
可以彷彿者。
藉手以爲請。
秉遠之愚。
何足當是役。
而其請益勤。
不可以終辭者。
是爲銘。
銘曰。
不顯于世賁其趾。
不贏于躬貽其祉。
公宮
書石以俟。
靖國功臣道谷金公墓碣銘
國朝重煕之業。
粹然一出於公者。
動以靖陵之世爲拇。
聖人龍興
一毫天下之心。
翊戴諸公
往往出於衛社
不以功名勳業自居
故邦祐旣安。
斂然山林之下。
故道金公
卽其一也。
公諱漢卿字國寶
布衣參訓鍊院歃血盟。
靖國原從勳。
濟用監正不起
退而老于靑鳧之補道谷。
亭扁以道谷。
蕭然自適
年九十七而終。
此公肇卒之大槩。
累經劫火
文獻散逸
擧義時紆籌之策。
退歸恬養之實。
不可得以詳。
然今迹其事而論其世。
當天俶擾
宗社翻覆之時。
一介寒士
誓義投死
曾無持疑顧畏意者
何其壯也。
及其大勳旣集。
會朝淸明
鱗翼之付已成。
帶礪之盟方新。
介石貞吉
惟恐入山不深
略無顧戀希想之心者。
何其决也。
是則由後而溯其前。
不爲利祿可知
其所樹立
豈不卓然可記哉。
公聞韶人
敬順王子錫。
食采聞韶
數世而諱龍庇襲封
有功德於民。
民祀之至今
又數世而諱光富。
兵部尙書
襲封南坡
諱潞
公元1673年
司農卿
爲公高曾
司農當麗季遯于交河
號石圃
與康獻王潛邸之舊。
屢徵不起
祖諱叔良文科殿中御史
考諱自中武建功將軍副司直。
自交河移靑松於里。
補道之稱。
公所命也。
月城孫氏。
生員昕之女。
參議贈鷄城君士晟之孫。
生三男深參奉,沉判事,淙承仕郞。
三女蔣英李國老,崔繼曾
深生參奉世贒
沉生萬福,萬祐,萬祿
淙生參奉世俊
曾玄以下其有科宦者
世贒之子應仁通政
應禮司猛。
孫夢龍武判事
夢良奉事
夢麒武副正。
夢鰍黃州判官
帝賚參奉
孫珏嘉善
球,𤣯並通政
玎縣監。
察訪
世俊之子聲振中樞
遠禮奉事
聲達武判事
孫之瑞察訪
興瑞通政
公墓在補道谷兌坐。
夫人墓在其後
有古剝落不可讀。
九世孫聖潑。
經紀道洞祠。
又欲新其碣。
未就而卒。
十世應楨重玉,應述追成之。
伐石爲麗性之係。
今來乞銘者。
十一世孫文煕也。
禮辭不獲
叙其世係子孫而銘其下。
曰。
轘甲而奮義。
武之施也。
葛巾遂初
文之藏也。
蹈刃之勇。
有辭爵之名。
猗其有得屈伸消長
後人之式。
在道谷之岡。
東臯公墓碣銘
公元1579年
寒岡鄭先生陶山旨訣。
退而講道干伊泗之上。
時英俊之士。
翕然趍之。
與被成德達材之化。
徐樂齋東臯先生其高足也。
東臯
樂齋從弟也。
入而有同堂講質之樂。
出而得師淵源之重。
其所造之深。
所就之遠。
一時意氣之所可襲而取哉。
謹按公諱思選字精甫。
勝國時有諱穎。
錫封達城。
遂爲東方大族
入我朝有諱沉。
大功德於民。
邑人至今俎豆之。
號龜溪
於公間七世
高祖諱孟元
曾祖諱弼。
祖諱應期
考諱湜。
中生進號南澗
密陽朴氏。
進士諱鸞之女。
萬曆己卯十月十五日生公
七歲受學樂齋
八歲小學
十四遭壬辰亂。
二親公山
癸巳丁內艱
是秋又遭南澗公憂。
乙未還鄕
執贄寒岡先生之門。
丙申樂齋淸安任所
己亥伊川舊庄
辛丑陪張旅軒先生泛舟仙査。
甲辰移居慶山
庚戌受樂心經大學衍義之贈。
癸丑上庠
甲子适亂。
泮宮檢察使鄭愚南下
起義旅。
丙子遺逸禮賓參奉
辛卯七月十七日
考終于寢。
是年九月二十日
葬縣北老谷未坐原。
珍山陳氏處士文孝之女。
不育
從兄建子爲後
五男元泰,聖泰,履泰,愛泰,得泰。
曾玄以下不盡錄。
公資
公元1591年
醇懿
志業精篤
自年七八時。
小學人道在是。
稍長勵志讀書
雖當倭冦充斥之時。
威震剝之中。
而禮無所闕。
及登岡門。
爲學次第
非心近朱退之書。
不列於前。
非講質論辨之語。
發於口。
居閒養靜
翛然無外慕也。
寒岡先生贈詩云多君能偉學。
樂我得英才
向上工夫地。
須勤踐履哉。
旅軒先生詩云暮春伊水上。
同我詠而歸
氣像眞吾道。
胸襟世機
夫得大贒一言之裦。
尙可以爲百世不朽之資。
况此二詩
期許之重。
贊揚之美。
至今使人誦其詩而知其人。
則求公於千載下者
不在踐履之勤。
氣像之眞也哉
公嘗築室東山下
扁之曰東臯精舍
學者以爲號。
先朝丙午
玉川
善德入人
久而可徵也。
日其昆孫炳斗。
門父兄之命。
來請秉遠麗牲之役。
藐然後生
何敢猥有記述
以自納於僭越之誅。
平日盖嘗聞伊泗之風而歆慕之者
今於玆役也。
亦何敢終辭。
銘曰。
眞經學衍。
傳衣鉢
英材偉學。
師門稱述
七歲外傅
而積以七十年之工。
小學爲人道。
而終以朱退家之訣。
所以求於父兄師友
宜其有造於躬行心得
老谷之原。
負未而崇尺
君子之藏。
後人之式。
四葛齋李公墓碣銘
公元326年
公諱倚望字君晩姓李氏
高麗門侍中禹偁移封載寧
始載族姓書。
國朝有諱仲贒副提學
自是代有聞人
曾祖洪鍾監正
祖諱載祿贈參議
考諱仁基贈漢城左尹
全州李氏
處士寧卿女也。
庚申六月二十一日
生公咸安之門巖里第
翌年春。
強盜剽掠
參議公左尹公一時遇害
時公生纔十一月
祖母權母李。
相與鞠之。
五歲遊街上。
見鄰兒呼父就抱。
涕出霑襟
七歲就學叔祖傍楸齋。
公讀詩至蓼莪
嗚咽不成聲。
見者惻然悲之。
偏親極其愛。
年十九。
祖母母夫人
自裁下從
哀毁歠粥踰禮
廬墓之制。
服闋
左尹公墓。
追服禮。
以先世遭慘變爲至痛。
常着平涼子。
衣不近紬苧。
廢擧業。
有終身之喪焉。
杜門靜處
性理書儀禮諸篇。
潛心究玩。
以四其齋
享大耋階嘉善
推恩三世
丙戌九月二十五日
公年八十七。
理髮頮面
正席逌然而逝。
葬郡東八谷壬坐原。
貞夫人裵氏。
三友堂極之女。
先公三年卒。
六男昌徵,鵬徵,虎徵,麒徵,八徵,馹徵。
孫行十一人
潤網,潤玉昌徵出。
潤成,潤咸,潤根鵬徵出。
潤伯,潤方虎徵出。
潤智麒徵出。
潤國,潤
甲,潤時八徵出。
曾玄以下不錄
向吾見知申所撰權氏碣。
竦然壯其烈而悲其遭也。
日其昆孫有綵齎三世遺事來。
請以記載之作。
乃知公實權氏之鞠而其繼述之孝。
無愧其爲權氏孫也。
不辭而爲之銘。
銘曰。
孝烈之門錫之類。
旣壽而康德之致。
我銘子石隧之賁。
主簿山姜公墓碣銘
公諱倬字而立姓姜氏。
上祖門下贊成事諱封晉山府院君
孫因以爲貫。
子諱淮伯官進贒館大提學號通亭
事在高麗名臣傳。
佔畢齋稱其文章
牧隱雪谷並傳不朽云。
三傳至諱叔卿執義贈吏判號守軒
享鼎書院
爲公高祖
曾祖諱信範參奉
祖諱演文科司藝。
考諱壽渭進士
昌寧成氏。
郡守汝纁之女。
明宗甲辰生公
幼而敏詣。
學語進士公試敎之天字
曰天是何物
進士公指太虛彼蒼蒼者是也
因問昞昞者何字。
巍巍者何文。
觸類傍推。
無不皆然
十歲小學
退謂人曰爲人之道在此書。
自此晨興盥潄
事親持身
小學節度
進士公勸之擧。
俾述程文
對曰行己本也。
文藝末也。
不能事親
安敢求移之事君乎。
朝廷以孝廉擧
不起曰無才無學
貪戀冐進
自欺欺君也。
龍蛇之亂。
家人訣曰君父蒙塵
要當死於國。
豈可區區鳥鼠竄乎。
家人避兵之方。
曰生亦天也。
死亦天也。
聽天而已
遂詣行在
禮賓主簿
扈駕龍灣
旣定
錄原從勳除拜
不受無功而賞濫也。
决意南還
自號牙山歸老
忠孝子孫
宣廟乙巳
終于第。
享年六十二。
葬某山某向原。
興海崔氏。
燮之女。
依仁孫𣚃無子。
族人周吉後。
子萬瞻,後瞻。
萬瞻三男晉益,晉恒,晉升
晉益子文烈
晉恒三子尙烈,煕烈,慶烈。
升三子興烈,鳳烈,應烈。
文烈二男台周,胤周。
尙烈係子宅周。
煕烈二男宅周出,鳳周。
慶烈二男洛周,啓周
二男鶴周,麟周。
鳳烈二男顯周,彩周。
後瞻有庶孫若干人及應烈庶子並不載。
居家盡孝親之道。
臨亂而效衛國之節。
敦於本而不屑
力於內而不慕乎外。
想其六十年完養之工。
必有嘉言懿行可以垂之來後者
家世零落
文獻散佚
掇拾功臣晉州人物誌
的然記者
只有此耳。
其裔孫鳳周。
不遠五百里來。
請以麗牲之作曰。
墓道
恐久而愈晦。
願吾
子之銘之也。
秉遠以不文辭不獲
謹因遺事
叙次世系子孫而系之以銘曰。
時平事親盡倫
世亂則國耳忘身
不曰小學書中七分人。
生老牙山之陽。
過而式者。
盍視此斧堂。
南廬公墓碣銘
正宗丙辰
余赴京師
南廬李公南還。
余年尙少
提携家人
規勉朋友
使人心醉
不知其年之有長少也。
旣而屢造祝室獲幸公。
見公居家不修飭而矩度井井
接人不色辭誠意藹然
笑談作止之間。
風流一座
於是乎知公之蓄於內者厚而發於外者有裕也。
日其遺允耆祥
以蒼廬之狀來。
請以賁隧之作。
秉遠之愚何敢當。
而以平日慕望之私則義亦有不敢辭者。
謹按公諱鼎儼字朢道
李氏州人
國朝文元公晦齋先生諱彥迪
東方道學之宗。
子孫世襲遺敎
儒林甲族
曾祖諱德祿生員司僕正號東臯
祖諱述中贈吏曹參議
考諱憲烈號窩。
廣州安氏。
汝國之女。
以英廟乙亥七月二十二日生公
天資穎秀
禀性淸雅
弱不好弄
遠大之志。
七歲上學
不煩糾督。
十歲就傅蒙庵鄭公熺。
蒙庵歎其非科目人
丁酉丁內艱
乙巳
窩公下世
遺命勤學立身之方。
公遂專心擧業
菀然塲屋之聲。
凡所應赴
輒居前列
乙卯進士壯元。
申正昇遐
决意謝擧業。
所居室曰南廬
日與村秀才子。
討論課講
在隨成就
公素患痞滯。
辛卯疾轉谻。
六月得異夢曰先贒已驗之兆。
猥不敢言
而吾病殆不興矣。
二兒勿失家道
呼倩訣書于常所往來
二十九日終于寢。
享年七十有七。
是年九月
葬洞後麓。
夫人同墳。
從治命。
有自誌文
精細而不瑣屑
敏妙而不輕銳
經心家私之務而絶近膩之累。
黽勉進就之道而避私枉之逕。
乙卯之捷魁科也。
名聲一世
當路有願見者。
絶不往。
有勸赴水應製者。
辭以開封籍故事
赴試在京。
有言大政初仕。
當選嶺人
盍少留以待。
公卽日出城。
勵操如此
篤於孝友
伯氏愛敬備至
終日聯床談論
怡怡一言相拂。
每遇先忌。
先期齋素
哀愨唯謹
及耋子弟請權停。
衋然氣力尙堪拜跪
豈可年老而廢歲一之禮乎。
伯父忌辰
與公生朝同日
終身食素。
宗族務盡恩義曰。
三百多族。
盡責之以如已
無乖戾之事則我當容受
無偏私之心則彼自肯從矣。
其在鄕黨
務要安輯一鄕
大。
其所當爲當行則皆吾分內事
吉凶相恤。
過失相規
下至校院應酬
無不從便規畫
鄕鄰族親以爲重者。
數十年矣。
不設畦畛遠近親踈之間。
分數自明
不露圭角好惡善惡之際。
涇渭不泯
嘗曰人家子弟
與其有才浮靡
鈍拙不失家法
又曰血氣勝大害事
只當平氣而出之。
以故凡遇是非剖判處。
直截痛快
不少假借
而人亦不甚㤪。
晩年訓誨後進
不免迪之令之業。
未嘗兢兢飭身修行之方也。
自少揉染於蒙庵之門。
嘗讀近思錄山寺
蒙庵以書期勉之。
及歿蒐輯遺稿
撰次行錄
以盡事一之義。
又嘗編次先代遺事
以及諸父諸兄
題之曰一家遺事
使潛德幽光
不至於湮沒也。
治家綜理微密
衣取蔽體
食取充飢
撙節不華溢。
內外長少
惟主於懽洽融洩而已
嘗依朱子五夫里遺制
立社倉法
講究條例
粲然可行
行之數年。
葢將爲之兆矣。
用事者忌之。
事竟寢。
晩搆凡窩。
庭植花卉
案蓄朱全綱目等書。
便巾博帶
日夕嘯詠
從弟蒼廬爲暮年知己
郵筒繹如也。
爲文辭理綜趣明。
旨義該洽
不甚經意倚馬立就。
人之見之者
無不傾心悅服
可以得公之大槩矣。
順天朴氏。
聖溥
之女。
醉琴軒之後
二男三女
男可祥,耆祥生員出后
李魯永,朴宗秀,張龜
可祥子在鍊。
李恒秀,鄭胤燁,南有根。
耆祥子在羽男一女二幼
李魯永子龍在
女李龍淵孫英振,一幼。
朴宗秀子晦燦,一幼。
李能弈。
張龜魯子重遠,一幼。
於乎
以公藻華之富。
才識之敏。
席門蔭登膴仕
反掌耳。
顧乃蹭蹬而歸。
自混於漁樵竆巷之間。
平生事業
不出訓迪子弟
導率後進
由於時運使然
公平自養之意有以致之也。
若其言行氣像之大槩。
蒼廬之狀盡之
不敢敷衍爲說。
因諸孤之請而銘諸牲石
銘曰。
無阜婁。
礦自有脈。
卓哉文元
吾道之的。
世濟不殞。
貽後有糓。
公昔就傅
蒙菴之塾。
以此箕裘
承彼幅尺
自標榜。
無越閫閾
婆娑丘園
悠哉晩服。
甁無粟米
案有閩洛
八十衣袖
朋來亦樂。
優遊卒歲
葆此天得
訖谷之原。
是公幽宅
我銘于石。
用戒樵牧
通訓大夫行兵曹佐郞公墓碣銘
公諱是權字子中。
義城之金。
肇羅逮麗。
寔大以昌。
鶴峯先生諱誠一
陶山密符。
蔚然儒林之宗。
諡文忠
文忠之考諱璡號靑溪
吏曹判書
子諱潗官洗馬
爲公三世
妣宜人晉州柳氏
習讀宗禮
公元1583年
女。
萬曆癸未生公
自幼沉重端嚴
老成器度
乘屋雀鷇
洗馬公命招之。
緩步而下
洗馬公責履危地。
對曰步安則雖高不危
步急則雖下必躓。
洗馬莞爾曰汝已七歲
何不學而徒探雀爲。
對曰安敢不學。
卽受孝經
閱月卒業
忠公聞之。
抱置大奇之。
八歲母夫人患疔。
公在傍痛楚
洗馬公問汝何病而呻。
對曰母病子亦痛。
九歲湖陽權公益昌學。
壬辰亂。
忠公仗節晉陽
洗馬公以親命擧家入猿谷。
公與伯氏經歷公謀曰王父在陣中。
書來每憂吾輩失學
不可以世亂自懈。
袖升粮從山路講業湖陽平日
癸巳忠公卒于陣。
洗馬奔赴南下
公叩胷曰兇賊彌滿
前途未可知。
豈可幼少不與之同患乎。
長老強止之。
旣成服。
朝夕爲位而哭。
哀慟成人
乙巳進士
庚午登第國子
辛未外艱
方疾衣不解帶
旣復口不近水漿。
叩頭流血
廬墓終制
甲戌乙亥連除學錄學正不就
丙子亂。
伯氏李睡隱弘祚倡義
未踰嶺聞大駕出城。
痛哭而還
丁丑博士不赴
戊寅典籍
公已無仕進意。
伯氏以親老强起之。
黽勉趍肅。
十二月除永同縣監。
赴任數月。
伯氏病。
棄官歸。
及喪哀戚甚。
公元326年
鶴沙應祖來視之
言其過於禮。
壬午除工禮兵佐郞不赴
癸未十一月
偶感疾。
不問家事
但曰親老不卒養非孝也。
仕宦踐歷則非吾爵。
書銘㫌。
微意不得窺焉。
十二日卒。
享年六十一。
初葬安奇驛後。
庚辰移葬北小川林基丙向原。
原州邊氏。
直長慶會之女。
慈仁端肅
女士名。
甲申甲寅
后配永嘉權氏。
從仕郞集女。
忠定公曾孫
儀家御衆
大家規範
享年七十六。
葬府西湖巖丁向原。
一男𤒅贈掌樂正
二女權錪,南天老生員。
皆邊氏出。
𤒅二男厚基從仕郞
啓基護軍贈戶議。
厚基一男聖鉞護軍
啓基二男以鍵從仕郞
以鑑贈戶參。
聖鉞二男光濂,霽濂。
光濂子柱萬。
子鳳燦。
以鍵一男友濂。
以鑑二男泰濂,斗濂同樞。
內外來昆不錄
有科宦者生員龍燦,生員鎭國正言龍洛友濂後也。
泰濂子柱文
斗濂子柱日
壽階通政
公善交際
長於急人
壬辰亂初。
光州高用厚
霽峯敬命子也。
挈家來托。
公視如同爨。
霽峯殉節
益加賙恤
且勖之學。
後高中生員。
就公謝曰賴子之力。
得有今日
丁卯在泮
湖寇
公與權都事寏,安興陽頊,黃司藝益淸。
負書間行
黃公病不前。
公曰當此亂時。
忍舍病友獨先乎。
相與背負行。
卒以獲全
年友煕之遘癘泮舍。
勢甚熾。
公曰濱死不救
何貴乎五倫之一也。
入救。
梁旣得活
公卒無事
鄭愚經世李蒼石埈時在京。
歎曰非鶴老家人
何以辦此。
柳修巖袗道義交也。
一日持平龜城乘鶴而上
驚覺曰豈季華龜城病耶。
趣飯而往
中道赴聞
人皆異之。
居家盡倫
導子以孝忠信
朝望祠廟
諸子諸婦偕。
一依洗馬公定規。
居官淸謹
自永同歸路。
蒼石
蒼石見行蕭然
歎其冰蘖
有光先德
若其操履之正
取舍之嚴。
孝友之實。
見於無住鎬,權舍人挽誄諸篇。
公歿之百八十九年。
後孫趾燦鎭國等。
將謀伐石爲墓道刻。
徵銘於不佞
藐然後生
何敢當是寄。
而當丙子亂。
公同倡義李公。
吾祖也。
不可終辭。
按據家狀爲之銘曰。
家學之精。
躬行之篤。
志屈爲養
尊王
以詔之。
幽光不泐。
處士黃公墓碣
尹子曰甚矣。
門弟子嗜學也。
聖人容色言動
無不謹書備錄之。
宛然如在目也。
秉遠舊讀重表黃公湖上記聞一書
王考大山先生日用
細行踈節
旣詳以悉。
使人昵侍燕閒。
親承提耳之誨焉。
秉遠以是知公篤信之深。
嗜學之切。
殆庶古人云爾
公諱敬煕字子翼
長水之黃。
祖新羅侍中瓊。
國初厖村諱喜領議政諡翼成公
自是世有偉人
冠冕東南
天官卿畜翁諱孝獻
持平校理槃澗諱紐尤其聞也。
高祖諱霦生員號于石堂
曾祖諱鍾粹號墻東子。
文行爲當世所推重
祖諱混。
考諱頤重號履素堂。
延日鄭氏源大女
公以元陵丁卯
生于尙州安平里第
提孩
孝愛已著。
匍匐就乳。
母夫人曰吾今日飢甚。
不能乳汝。
卽止而退。
掬盂中泔以進。
能言已知讀書大義
介子推焚死事。
爲之流涕不能讀。
長遊王府君門。
灑掃之禮。
往來請業十餘年。
王府君稱其天資敦確
志意堅懇。
可與進取
手書朱子日用詩贈之。
孝奉二親
甘暖未嘗乏。
遭艱
送終祭奠
盡其誠禮。
嘗爲三世墓道麗牲之計。
命工伐材而公視疾
然其勤於奉先如此
擧業不利有司
於是閉門却掃
惟以觀書玩理。
課僮訓僕爲事
租稅儲蓄
栽冗禁華。
利用厚生
於衣器用
垢弊不遽棄曰。
有用生於無用
有故而後可繼也。
戊寅九月卒。
臨歿召子麟老戒之曰
讀書敎子
修身保家而已
足以見公矣。
星山裵氏。
贈參判興唐女。
勤儉節用
在室廵察過門
士女競觀之。
夫人獨不窺簾外曰不若治吾絲得一寸。
秉心類如此。
先公七年壬申卒。
葬與公同塋。
桂洞艮坐原。
女適孫鎭璧。
系子曰麟老。
能文章有士望
不字
系子曰宇鉉。
後擧二男曰家鉉。
餘幼。
女適張任遠。
孫鎭三男石一,石再,石鳴
四女李秀三,權黃文鉉,玄錫
秀姿偉幹
容顔豊晢。
姿近於木訥
性本於愨實
早遊大方
專用心於內。
憂樂毁譽
一切不知也。
見人之有技。
爲之歎賞曰吾所不及也。
宗族有不飢寒者。
喜形于色無異乎益我也。
未嘗言人過失於德無薄於此者。
嘗曰未盡爲夫之道而求諸其婦人者。
不如婦人者也。
未盡爲士之道而求諸其野人者。
不如野人者也。
公吾王母姪也。
師事王考
以故於吾特厚。
秉遠嘗屢造公。
提携甚至
嗣胤君以家狀一道來示
泣且語曰子盍銘諸墓。
後人所徵
秉遠無能不獲
謹撮其世系生卒
塞贒胤之志。
銘曰。
處不機。
動不餙。
訥而質。
其執之確。
於是公宮
不式
所菴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行狀
  
川沙先生行狀(代伯氏)
公元224年
先生宗德字道彥
姓金氏
系出新羅敬順王。
高麗中興功臣上洛公諱方慶
始載族姓書。
本朝評事諱▣以淸白名。
松隱處士諱光粹以學行重於世。
躋享院祠。
晩翠堂諱士元陶山門。
禮賓直長諱▣。
生贈司僕正諱▣▣。
於先生高祖
曾祖諱▣。
祖諱▣▣。
考諱▣。
隱德不仕
順天金氏
處士胄嶷女。
應敎光燁後也。
懿陵甲辰七月二十八日
先生義城沙村里第
聰穎絶人
氣度峻整
自年六七歲時
愛護二親凡兒
人言烏啼引惡氣
自是聞之輒色沮曰。
恐氣侵近父母也。
凡係供奉之節。
躬則安。
否則不安
如抱薪爇火。
窓壁灑掃等節。
未嘗委寄子弟僕隷
太夫人食。
親自培植
取用如土產。
賓客出入外。
環侍唯諾
以慰順適爲事
年高聽瑩閭里消息
遠近異聞
輒皆傳白。
無或有不聞者。
諸弟友愛尤篤。
訓迪俱勤。
壬申避紅疹于山村
叔季公先染。
先生旋又繼痛。
療救兩弟
猶自親執。
煑粥合藥
不失其時
如是積數十日
兩弟僅得甦。
先生反致澌陷。
而後全。
常與同被而卧。
保護嬰兒
諸弟或因事夜出
必往與之
同歸
家業一委之羣弟。
不問出入
弱冠蔚然塲屋聲。
癸酉司馬
旣而本末輕重之分。
慨然有志爲己之學。
時我王考講道湖上
遠近學者多從之游。
先生先遣仲氏質疑問業
歸則反復疑難
其所以資益焉。
一日喟然遲疑畏難
不濟事
學而未至。
不可因循玩愒
己卯遂與諸弟負笈請益
進講退習。
不懈益虔。
書疏質問
歲月筍束
至或連編累牘
十反無斁
壬午丁外艱
哀毁不能支。
甲申服闋
絶意外慕
確然無所撓奪。
甲午兄弟中東堂試
榜猝至。
村人奔走聳動
時方裁書
待精寫封緘訖。
始取見榜眼
論者益多其操履
戊申母夫人憂。
先生年已六十五矣。
終日不解絰帶
不離苫席
四時饋奠
哀毁逾制
己酉朝家薦剡除義禁府都事
先生以時方守制。
戒門子弟婢僕
無敢職名稱謂
甲寅邦慶。
朝官七十陞僉樞
先生以壽秩虛啣
雖非辭受之地。
而憂中一命。
陞資階。
以爲未安。
丁巳八月久患泄痢
十八日某甲
怡然而逝。
享年七十四。
訃出遠近學者爲位而哭。
十一月某甲
葬于安東後峴午坐原。
會者數百人
韓山李氏
處士時和女。
先生十八年卒。
生一一女
男慶進有
至行深識
不幸無嗣
以叔氏持憲公孫養觀爲後
柳同春
先生天賦豪邁
姿地明睿。
立志遠大高明之域。
存心近裏着己之地。
嚴毅方正和順外腴。
剛健殼實而輝光日著。
嶷乎如山立。
儼乎如泥塑。
用工也。
門路純正
科級嚴明
刻厲而不偏枯
矜持無滯累。
看書領取正義而不繳繞文句
處事則先立乎大者不撓奪於細節
本體常自虗閑而不弛惕厲之工。
志氣常自警省而自有快活之味。
爲己務實
究竟之地。
奮身直截
進修之要。
本末兼備
表裏無疵
先王考累以書許其志意堅懇。
見解精詳
向上一念
娓娓不已
近日長上朋友中。
未可易得。
又曰日用點檢
眞切體究
不從頷頰拾來。
深有警省
至於義理難疑
文字編輯
亦因先生違覆
往往多濯己見而從之者
得師期許如此
用力四子洛建諸書
篤志硏精
究極蘊奧
規模謹嚴
階級端的
凡於日用硏究之餘。
軆驗之暇。
遇會心處。
則輒皆隨手疾書
以資翫復。
其論致知之方則嘗曰億字最害事
天下萬事
無一不費心處。
又曰看書將一二段。
靜坐反復沉淹。
有味
又曰每事須入裏面
條條理會
然亦須超坐局上把翫然後
可見眞面目
公元282年
古人說話
都做自家身上節度
有益
只從冊子得言句。
縱饒得精
於己何干
又曰雖曰有見
軆行以前
非眞見。
又曰人見不同
我所辛苦處。
爾却乍看卽會。
爾所窒礙處。
我却正義自見
所以講論有功
又曰師友之力。
只是當然
果然實然處。
非他所及
又曰一向着在冊子上。
便易汩沒無得力處。
間亦掩卷虗閒。
養得意味
殊覺一格
又曰凡看書
不特微辭奧旨
粗淺句絶
到了四五反復
方覺前見之非。
疑處亦通。
信乎書貴熟讀
又曰看上句時。
不知下句
看上篇時。
不知下篇正好
看下下篇時。
正須帶來以上意。
又曰見小力量少。
無緣做得大。
論主敬之工則嘗曰。
人欲疾言遽色
先須整齊嚴肅
又曰覺得一言閑妄。
一手一足放過
便是天理間斷處。
又曰雖微小沒緊要事。
兼涉數事則心已紛亂
兼看數物則身已放錯。
又曰心存誠敬。
非別討來
誠敬着他。
只是眞實無妄底。
卓立淸明
纖介夾雜
如四有便是不誠不敬
又曰看書悤悤繙閱過處
是心放。
又曰不愧屋漏
職分盡處。
其論爲己之學則嘗曰。
一毫要人作好看底。
皆是自欺欺人
又曰眞知義理之味。
則豈待言語所可形容始信。
默識
爲眞得。
又曰我自迂濶
財利不必强。
我是初學
敎授不必強。
我是布衣
時世不必論。
惟一日有一日工。
虛閒幽靜
看書調病而已
又曰日用應接事物
作學問節度
方是到熟處。
又曰計較身後事
已是僞耳。
又曰孝弟與閒應事
處之當理則一。
又曰人有諷誡
卽當惶恐服用
不須問其人自爲如何
又曰外至者纔着毫分思。
一生工夫何處靠。
又曰不患事務妨工。
坐處立處着衣整冠。
無非工夫
又曰雷在天上
何等威靈
君子所以者。
非禮不履
終日乾乾
何等功業只是忠信修辭
雖盈天地之事。
工夫卑近平易
其論敎人接物之道則嘗曰。
敎子私意大害事。
不必吾子煞敎特異
不必吾子另致鈍濁
只以吾子置於衆人之中。
只把敎他子之心養吾子
自然長得他。
又曰咎責他人之言。
不可盡底到極。
當用緩平歇后而已
又曰與無父之幼幷坐
不忍施愛於己子。
無嗣之人並坐
不忍受養於家衆
盖其無一言一句不出躬親躡歷之餘。
玩其辭味其旨。
亦可見其眞積力學
有非安排揣模苟然爲應文之具可知也。
中年以前
志氣豪宕慷慨
嘗讀鄭桐溪狀。
至數往往淚下滴床。
看朱行狀延平
初上豫章書。
慨然想像興起
及得依歸
從事矯揉磨礱之工。
嘗書日曆道學不明
世之君子各以其意之所便者爲學
余才短小
不能大用功力
直截二字自便着力
此亦工夫偏處
此其自省克治
不使有偏駁雜之累。
而進爲之勇敢
立跟之專確。
得之性氣如此
其於外物奉身
務行儉素
兒時居養甚厚。
及長不復厚味
朝夕淡飯
只脯䐹數片而已
日用之間。
常有節度
預備盥具于房內
鷄數鳴起澡浴
昧爽拜謁家廟
書冊器皿
日必齊整
衣服椸架
勿令參差
擧止出入
不失尺寸
步履登降
動以規矩
所居肅然整飭
非甚疾病
家人子未嘗見其廢巾掩卷時及盤坐惰容也。
常患沴危篤
在傍救護者數月之內。
關嶺昏沉時。
手面未或見其寸膚。
收束謹嚴皆此類。
親戚貴賤
待之如一
諸姪中有孤貧小賃使者
每於深夜甚寒。
抱薪煖突。
而亦不使知之。
鄰里有竆無賴
爲人賤惡者。
先生其先故。
飮食周恤
眷念不置
知舊書疏
答如響。
未嘗倩手。
與三弟一子
天倫知己
陶然日以講說家計
大而義理肯綮
小而書牘詩篇
不住商確
從如影響
樂而忘憂
不知老至之意。
仲氏公爲省
峴丞。
往復書疏
只有勸戒之語。
嘗請一臨官次
先生笑曰白首官客
不願也。
叔氏持憲公晩患腳委而居稍間
不能源源入謁
先生蚤夜省視
不避寒暑
日必數三次至。
視疾以前
無或有間
嘗謂諸弟出身無不仕之義。
思量官資
計較陞進
甚爲心術之病。
做別檢時。
只做別檢。
督郵時只做督郵
截斷向上一念可也
如有一分分外意思
平日工夫都是虗僞
戒子弟曰近日科文尙早。
得失有命
豈可大忙中胡書亂搆。
以求時樣
獨自不愧乎。
一室之內。
交輝
未嘗以爲掀動
逮至晩暮。
喪威震疊
仲氏長途殞逝
季氏志業未究。
一子竟違終養
先生以理自遣
不至損傷天和
於是乎可見先生之學。
無入而不自得矣。
季氏疾革
先生入泣訣而出。
已又斂袵
更入曰汝於死生之際。
坦然錯亂凄黯意。
勸勉酬酢
各當其則。
而吾乃言語掩抑
坐立輕遽。
玆以敬謹之容更見汝。
造次於是如此
病世之爲學
涉獵文句之間。
馳聘口耳之末。
則欲回淳反本
從事躬行心得之工。
嘗曰老來工夫
只合所聞行所而已
更何用周羅爬抉。
以弊精神乎。
此固出於積欠反約之工。
抑亦矯世救俗之微意
公元281年
也。
葢其博而不務於泛。
約而恐失於陋。
致謹於視瞻語默之間。
着力於平易白直之地。
信道篤而律己嚴。
用力專而自得深。
以故閑居燕養之際。
氣像雋爽敦厚
動止典重嚴毅
自一話一言一動一靜之間。
榘度整然
渾然矜持扭捏之意。
不見其作爲之跡。
盖自己卯負笈
至辛丑山頹
不過二十餘年之間。
蔚然傳道之望
則此其所得師確實之許。
后山李公宗洙所謂善信之盡而幾於美大者。
知言也。
拳拳引進後學
嘗曰人之事業不同
或有致君澤民者。
或有就義成仁者。
或能曉導一兩人。
使此個端緖不至斷絶
則亦事業不些。
其所啓迪之方則必敦本實而戒騰理。
每欲引誘根本之地。
嘗曰小學是作聖基址
人須有此一段基址
上面可擔負許大事
今人多騖於遠而忽於近。
甚非古人居業之道。
其對學者
未嘗三致意焉。
遇佳山水良朋友。
輒復壺榼相迎。
逍遙自適
悠然有與物俱徂之意。
嘗曰兢業戒懼
一毫放過
固是爲學節度
若値風和月明
柳陌花岸
有時嘯詠優游
暢發志趣
不至流蕩可也
是其至謹嚴中有發越之意。
縝密中用開豁之工。
非俗偏苦之習所
公元340年
可得而模擬矣。
爲文
類皆簡正古雅
不事時人雕繪
意味親切襯着。
不從皮膚上過去。
論學
要皆明的痛箚。
無非身親經歷來者
著書聖學正路聖學入門孔門一統草廬問答釋學正贓,政本禮書詩文若干卷。
近裏着己語也。
於乎
小子庚子歲冠首
先王考戒先生賓席
旣又命執贄于先生之門。
翌年辛丑
王考寢疾
而每見先生
必扶起而坐。
其招語學者。
亦必待先生至而爲之
王考所以敬禮先生如此
顧惟小子滅裂浮揚
不能體先生一言之敎。
以忝先生之門而負王考之命。
然其慇懃托付之意則猶有可得而窺測佩服不敢忘者矣。
於乎悕矣。
叔氏持憲公一日小子伯氏棄世已屢歲。
事行未有所記。
及門諸君
盍各一言叙述
自惟無似獲陪先生晩暮。
不爲不久
而愚無知識。
其何能熟察而詳記之乎。
惟是猥托門屛
不敢自外於是命。
乃敢忘其僭猥。
叙次如右
晦屛申公行狀
   諱體仁字子長
本貫鵝洲。
   曾祖淑範
妣▣▣▣氏。
   祖諱賁龜
載寧李氏
   
父諱道萬
聞韶金氏
德水李氏
▣▣南氏
公元341年
鵝洲之申。
東方朢族
自按廉使祐。
始載族姓
累傳至梧峯先生諱之悌
承旨贈吏曹參判。
孤松先生弘望正言
於公間六世五世
英廟七年辛亥四月二十五日
公生于義城縣西龜里第
方娠先處士公得異夢。
而已乃生。
生而眉宇淸粹
骨格俊偉
自未解語。
癖好書冊
指認文字
方三四歲。
鄰家讀書聲。
因往赴焉。
家人不知所在
竆搜乃得。
終日不食得無飢乎。
對曰聞讀書聲。
自不飢也。
五歲上十九史。
未數月而畢一卷
詣絶倫。
一覽便記。
篤志厲業。
不肅而藝成。
八歲母夫人憂。
號哭成人
壬戌繼妣李氏入門
一年歿。
哀毁所生
庚午柳氏
丙子丁外艱
繼喪柳氏
厲氣彌天
喪威震疊
躬親斂襚。
戚易備至
己卯聘張氏。
辛巳赴鄕解。
考官李輝中擢第一曰非今世科儒也。
甲申摳衣大山李先生之門。
蓋自童子時
從剛窩任先生學。
後因往來祝室。
質問於九思金先生
已知俗學之外向上事業
而至是復發刊落
一意內修
得師剛明果勇之許。
辛丑山樑之痛。
斯文墜地道學無傳爲憂。
與同老成
互相質難
隱然歲寒之期焉。
公元前257年
錦淵精舍成。
其室之左曰主敬
右曰集義
無求自樂之意。
見於自撰詩及記。
甲辰夫人張氏喪。
時家計日剝落
往往疏糲不繼
幼稺滿膝。
不堪其憂。
處之晏然
一毫戚嗟之意。
戊申患司視之症。
不能辨字。
閉目靜坐
專精內視
存養之功益密焉。
戊午伯胤上舍公歿。
公有四子
第二子十四而夭。
第三子十七而夭。
至是而上舍有儕友重望
家庭之間。
期擬遠大
而又以靑年辭庭。
悲傷慘惻
非人可堪
而能以理自遣
乃曰亡者好禮。
今當以禮治喪。
作壙銘書棺面以瀉哀。
己未遭後妣南夫人喪。
時年已七耋。
疾病澌頓。
而式禮莫愆。
丁卯縣侯金相任以經術文章
一方楷範薦。
戊辰己巳方伯尹侯光顔鄭侯東觀
相繼致禮
特加啓薦。
壬申春疾患連綿
日漸添劇。
手足運措。
皆有節度
至四月三日戌時啓手足
享年八十二。
訃出遠近學者
爲位而哭。
鼎辰前夫人出。
上舍先卒。
子瀷辰後夫人出。
嗣守錦淵精舍
有子祖楗爲上舍後。
次祖稙。
皆能世其家者也。
公才調出人
自少留意於文章家
成童讀史漢。
唐宋以下
皇明我東諸家
無不貫穿成誦
而酷慕韓子
韓子文賦
讀書華藏山中
約五
公元前232年
夜一假寐
便溺出門
溫暖交睡。
衣着單袷
取凉冷。
所讀不滿不止
每自七月以後
至三月以前
竆日夜不暫休。
如是者數歲。
自是文思大進
作者軌範
公車之文。
不遵程式
縱橫滂沛
所至輒居前列
子時赴縣校戰藝。
筆翰如流
援引宏博
一塲屬目
皆爲推先進。
日本設樂
公往觀之。
正聲微茫
述樂賦一篇
歷叙天人正變。
上自黃帝顓頊以下
下至夷狄神巫之樂。
幽賾微。
張皇千言
當世老師宿儒
莫不嘖嘖退一舍
工於詩學
往往逼古
旁及外史雜記
天文地理兵家筭數卜筮醫藥之流
無不涉獵究索
而中晩以後
文章專主理勝。
觀書絶去駁雜
素性簡亢
處人接物
無所假貸
發言持行
多尙峻厲
而自承師門指敎
磨礱陶養
就和緩。
橫逆之來。
談笑而處之。
嘗以意外事被誣於人。
禍將不測
子弟欲卞之。
公曰悉之間。
只盡吾道而已
曲直不須論。
親往罷之。
其人愧服
事竟得已
平生窮約
四壁徒立而安之若性。
兒曹飢色
則輒曰曾子居衛。
七日不擧火
曳履而歌商頌
滿天地。
出金石。
人苟堅其志操
飢寒不能累耳。
嘗答人書曰殺年計活。
與歲俱竆。
惟將以竆當益堅
老當益壯
八字
符。
念唐之樊紹述慕古能文章。
妻子告乏
顧笑曰我道盖是也
皆應曰諾。
無不意滿
可見平日趣尙
家人信服
吾輩不食
便不泰然忘情
家人者亦未免失其歡色。
不食可憂。
不能使家人若樊子之妻孥者。
可愧耳。
江臯草閣
風日不蔽。
麻衣草屨
蕭然孤坐。
望之若枯鶴焉。
謹於辭受之節。
作花山行
有數百泉遺落路傍。
從者欲取之。
公曰汝不聞道不拾遺之語乎。
遂使勿取。
有一親冠其子。
屬公以西階之位。
及歸見幣束中有錢物
還書却之曰恐有痕跡
心所安處
不容自已云。
族人以浦田屬之精舍
而鄰耕者欲冐占
公曰本非我物。
何足與較乎。
門內子姪學者來往者。
收取如干財穀
爲久遠之計。
時値㐫荒
貲多不入
公聞之令焚其券。
竆日益甚而操日益勵。
方伯守宰贈遺
知舊姻族賙恤
必皆决於義。
尤謹於行止
嘗赴南省
綺紈子公名
與同事。
公以嫌疑之際。
不可不愼。
嚴辭以拒之。
夏課覆試
主試者令密探公券
覺之不呈券而歸。
方伯朝廷命。
請道內名碩。
有會校之役。
公辭以疾。
金川沙去就之義。
其後尹方伯將行鄕飮酒禮
遣官吏致問要速。
亦不往。
少有四方之志。
每當詞翰之塲。
秉羽先登
旣而約之道德
雖隨衆應擧
不欲爲表高揭
已而恬於進取
不以得失介意
栖遲錦谷山中
閒居養靜
世相忘。
花藥繞砌
牙籤滿案。
兀兀終日
不知老之將至
嘗書古人名言
顔子四勿子六有及近要語。
揭之四壁
作一小屛。
退陶聖學十圖。
繞之座右
軒窓向東。
朝旭方升
仍感提掇此心之義。
古今名言
作窓銘十六句。
爲圖以資觀省
每當風朝月夕
歌詠聖訓
緩步徐行
平章水石
考槃永矢之樂焉。
自少喜從先輩長者遊。
早已發端於梧九思之門。
而及得依歸
毅然以此學爲己任
嘗曰昔年妄學文章
每覺胷中鬧熱
如水交戰
就正以後
漸覺義理平實。
心界專一
師門亦許志意堅𢢽。
見識精審
朋友有及云。
嘗因事往來洛下
歷訪順菴安公
安公稱之爲南州豪傑
出示所撰東史綱目
多所商確
嘗謁銘於蔡樊庵。
樊庵歎曰觀申某。
吾輩不可讀書人
后山李公川沙金公東巖柳公晩谷趙公
結以道義
往復辨難
晩年疾病沉淹。
兩眼不辨
口誦心惟
未嘗或懈。
嘗曰衛武公九十五。
箴警人。
豈可以老廢自沮乎。
一心向上之義。
炳然如丹
蓋其學以
主敬基本
乃曰聖贒敬之說。
昭在方冊
而其言散出。
學者未易通看。
遂編崇敬一篇
以論敬旨訣持敬淵源
作兩卷。
係以誠敬說,敬義說,靜敬說。
而以懲省錄附其下。
凡聖贒言敬之旨。
無不蒐羅剔决。
指南於斯道。
又嘗謂秦漢以來
功利之習成。
義理心晦
由於王伯之分未明耳。
蒐輯古今王覇之辨爲成書
未及下手
又謂東方邪學大肆
聦明之士往往漸染
至於彝倫滅而家國蒙禍。
乃作天學辨。
辭闢之意。
偉然有障川之功。
奬進後學先務
設敎也。
必本之於小學灑掃應對
循序漸進大學
嘗作勸學歌。
雜以眞諺。
學者誦之。
激厲奮發之資。
有感於程氏別欲作詩。
朝夕歌之義也。
謹於禮節
日用應酬之間。
雖疏行細節
必皆折之
古今家之因䚹(一作訛)襲謬者。
多所釐改。
祭以誠敬爲本。
粢盛務致蠲潔
而豊約則稱家而已
不爲苟辦也。
其主冰溪院也。
舊有太乙壇
氓俗信向
每當歲時
擊鼓祈禱
公令毁其祠。
淫祀遂息。
人服其定力云。
公以卞急之性。
而濟之以寬和
文章之手。
而返之於義理
講說則破固滯而歸平實
行己則去稜角而回坦夷
至其晩年
動作有節
行步有則
惰慢之氣。
不設於身。
鄙悖之語。
不出於口。
氣像從容
容貌莊嚴
操履之密。
存養之熟。
儼然有靈先之望焉。
秉遠自幼少時
每見公至。
同門長德
互相招邀
所言不出講說之外
或綿日夜不倦
使人欣然知所慕尙
荏苒之間。
七十子已喪矣。
俛仰今昨。
不勝道日孤之歎。
日其遺胤辰甫
遺事一通來示曰。
先人平日立心本末
粗有可述。
而記德之狀。
未有所屬
先人事行者。
無如夫子家人
子盍爲之撰次
俾有所徵信。
秉遠自惟藐然後生
何足知公之奧。
則僭加記述
祇以重不韙之罪。
再拜而辭而不獲
則仍竊惟念公不以無似不可敎。
平昔拊頂而提耳之者累矣。
愚蒙劣。
白首無聞
以負公之敎。
而竊私識於言行威儀之間則有之矣。
今而相玆役。
烏敢以不文辭
按據序次之如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