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x 页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祭文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1H 页
祭外舅默轩李公文
于乎。有而若无。实而若虚。言而守之以默。动而处之以静。徵于身者绳尺不违而敛乎其粥粥也。研诸虑者蚕毛不遗而窅乎其渊渊也。得于内者愈深愈远而藏诸用者愈晦愈约。是殆先生之所以自珍者欤。窃尝闻圣门之学。其要有二。尊性道学而已。惟先生之学。内修之笃。不形于言语。晦养之深。无事于论卞。则学者往往有偏苦之疑。而小子出入公门三十馀年。见先生于书无不读。于理无不究。有以见天下之赜而究极其必然。有以尽天下之变而会通其当然。多自得之味而逢原于先民之旨。极上达之蕴而折衷于循由之常。理必穷乎大小微显之奥。行欲致乎敬静合一之妙。盖知进敬涵。庶乎无偏焉耳。小子幸而获近公。得以见人之所不见。自夫子之罕言。子贡之未闻。近以至于人伦日用之常。远而极于阴阳不测之神。往往见包牺于无中。识皇王于会极。然后知先生之学之博而又未尝不反之约也。于乎。斯其所以为先生乎。先生非小子。不以视其奥。小子非先生。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1L 页
无以得其邃。每于静夜燕侍。纵言至于千古之远。六合内外。象罔之珠。极翁之掌。若将以群圣人之秘者而私与之者。于乎。宁有私也。未可与人人道也。顾小子倥侗颛蒙。不足以发先生之道。且不得为直卿之状李汉之序。以扬扢先生之蕴。则有愧于先生之知者多矣。于乎。道未尝亡也而默而成之者有几人哉。则抱之入地者先生也。易之象曰明入地中夷。明之既夷。道之丧矣。于乎。吾孰与归。有遗书在。尚亦有助于以火传火也欤。于乎悲哉。
祭壶谷柳公文
我闻斯道。高深远大。如何圣门。教在近里。鲁而竟得。约则鲜失。愈卑愈浅。愈下愈密。慕彼高深。求之平易。期彼远大。求之近小。毋远身心。道在日用。积此下学。以至昭旷。我仪先生。得此法门。操独木心。守处子身。不放一步。步此矩矱。不放一手。执此绳尺。立如着钉。坐如镇石。始疑模样。终见天成。急遽则错。所贵安详。粗疏则失。所贵精细。方嫌乎小。何敢言大。方专乎内。何暇求外。是以其学。功在家常。动容整色。爱亲从兄。施之家教。勤俭恭恕。推之家政。制节谨度。乃登 王朝。君相注意。乃试州县。吏民怀义。而其操履。处亨愈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2H 页
约。晚归东冈。村号大朴。南涧之上。慵窝故宅。服高曾器。食旧人德。八旬遗老。儒林衣袖。恭惟吾道。倡自我祖。见而知之。开户立雪。暨我先子。以斤以质。负杖之晨。考终是编。泮馆之夕。含襚是亲。有子莫逮。于我曰归。两世大终。公实以之。莫问其他。此恩将何。恩而未报。莫如我顽。我妹之归。曰供蘋繁。不卒其养。外内同阡。兰玉盈庭。典型攸存。充养之责。爰有仲胤。地道深远。吉凶谁选。九原虽作。至诲难闻。庐阜在彼。洛蜀谁平。七曲新理。教席谁张。冢奴无言。考质莫凭。斋宿而进。联荐微诚。
祭一一斋金公文
于乎。大高不扬。至音寡和。佳味尚淡。此古之所以难及。而今之所以鲜与也。公躬不禔言不栀。文衍而奇。笔崛而古。意肆而亢。语仲尼之博。探子云之玄。玩尧夫之变。孔子顺之所强作。徐孺子之所修洁。此公之所以不俗而慕于人者以此。畸于人者亦以此。嗟夫古死而今滋。道缺而伪成。古人之不可见而今人之不可解。宁能无榆枋之笑而岭雪之噬乎。小子自幼少获私公。窃私识于笑谈风味之间。而得其精神筋骨之所在。盖上计许文正二百年先文贞先生三百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2L 页
年矣。伟人之难数数也如是哉。于乎。狗衣累嬗。薪指两䠻命也。公之所顺受而大道既㢢。蜀狺未熄。吾党之事将柰何。
祭槐潭裴公文
岁晏穷山。木落天寒。风雨中宵。慨我寤叹。忽闻槐潭。作于九原。梦酣太古。神归浑元。糟粕衣冠。乍见乍隐。莫睹其仪。宁闻其蕴。轩羲邈矣。孔孟逝矣。六图道学。一卷象数。于今莫选。视古倘契。三日雪门。诲义星晢。联枕之甫。侍隅之儿。独立寝门。其发如丝。江河屡迁。谁与方思。不躬而替。情见于辞。
祭葛庵先生文(缅礼时)
于乎。至道难闻。古人不可见。此千古有志者之所深恨也。虽然斯焰散而孔壁出。霍冢开而家奴无恙。若可以闻至道于煨烬之馀。见仪容于衣舄之间。则今日后生小子之幸也。陶山以来。述而传之者。尽斯道之的。而能举其全而绍而启之。使翕然归于一。则见先生之大也。道有明晦而无存亡。先生之道可晦也。不可亡也。世道平陂。理无不复。天意方在定未定之间。惟有守先生之言。讲先生之学以俟之而已。小子大山之孙也。于先生固有血脉之传。而若其付授之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3H 页
重。有大于是者。故敢以斯道哭先生。
祭霁山金先生迁厝时文
于乎。小子读先生之书而知先生之道。得先生之心。所未见者。特先生之仪表耳。而今先生之柩又出世矣。将使后生小子。得复见青缘篆文之盛而亲炙其德容耶。于乎。古而如可见。何今之足悲。今而不得与于古则依旧冥漠而已。唯瑞日之休。良玉之彩。先人之所称述。而有以仰先生道德辉光之万一。小子何敢加焉。来荐一觞。寔出好德。伏惟先生。鉴此衷曲。
祭亡子秀德文
于乎。而何为而至于斯也。而何为而至于斯也。人之死莫不有可死之道。赋相不完则夭。受气不厚则夭。或性质短促。或疾病绵延。或外实而内虚。或太刚而易折。人之见其然而从而尤之者。无不指摘为不延之故而独于而之死。非吾溺于爱而不见其可尤。虽行路之人。曾一识面者。无不以为天道之难测而死生之不可诘。于乎。尔何故而至于斯也。病革之日。吾问有所欲言则而答以待差言之何晚。恐戚我也。窀穸之日。吾又不忍于言而不竟其言矣。父子千古之别。互相隐讳。遂无一言。情耶否耶。于乎。而则无言矣。吾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3L 页
宁忍不一言耶。于乎。吾何以言。平居尔有事。不禀吾不欲行。吾有为。不问尔不自信。凡日用酬应。事上处下。待人接物。课僮训子。下至糟糠支费之锁细。园屋葺理之冗杂。无一不相语。其有出入告面则行程履历。朋友酬接。四方音耗。言论可否。以至诙谐游衍。无不历历如面看。或客散几静。或夜清境息。则相与道古今兴亡。圣哲事功。文章奇变。义理微奥。降而山水评骘。人物升降。慷慨治乱之故。喟然世道之虑。近日儒林之变。场屋之诖。无一不上下言议。讲论唯诺。馀三十年矣。以三十年之语而欲尽之于一纸之间。何以毕其蕴。况以后几十年之语。又吾与而之未曾相讲者。今欲讲定于一哭之中。何以穷其说耶。于乎。吾与而言。今日而已矣。冗言锁语。姑且阁之。汝平日偏好文章。意欲挽古作者轨范。中年以后。颇欲敛约本原。然其雅嗜。尚不亡也。论事析理。切近事情。少逊于吾而琢字鍊句。化腐为新。吾不如而。纤悉该遍。举无遗语。少逊于吾而笼络变幻。抽有接无。吾不如而。故而有述。吾为之评则雅。吾有作而为之点则新。不独文字为然。虑事断事。以吾之细密而济以而之格力。待人接物。以吾之狷滞而济以而之圆厚。近年以来。所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4H 页
以短长相补。弦韦相济者。盖不独父子而兼有师友之益矣。吾家付授。本自不轻。而吾兄弟行且老。诸子诸孙。非不彬彬可教而能兼美而博能者亦寡。故所以期于汝者不赀。收拾绪馀。讲订义理。以绍继家业惟汝。提携后进。诱掖奖劝。以启迪来昆亦惟汝。调剂酸咸。保族宜家亦惟汝。樽节方便。扶持调度亦惟汝。随分公车。以万一立扬之望亦惟汝。或儒林礼会。衣冠坌集则束带与宾客言亦惟汝。或庆吊来仍。书牍旁午则修其辞令。疏密曲当亦惟汝。以至纷争辨讼。辞直而畅亦惟汝。笾豆有司。网举而张亦惟汝。风雨场中。左酬而右应。奔驰世界。有守而有为。近而宗族远而乡党。事有难断。理有难处。若大若小。倚以为归者。亦惟汝是期。幽幽七曲。载谋藏修。天定异日。舆愿或遂。缛仪既举。讲筵斯设。周族进退。承上接下。以复振儒风。亦惟汝是期。于乎。期之者重。柰何其不摧折也。吾平生疏于谋生。专不识方便。自今以后。当谁主张是也。欲忍哀强拙。躬自检看。则手与心违。龃龉而不入。欲使文儿替当。则娟娟黄少。学业未充。吾又不忍于直驱之米盐之场也。吾平生无所短长。家居况味。亦无一可意。惟父子以文字相娱。往往相与讨论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4L 页
雌黄。以庶几遣其馀日。而今皆无可告语矣。从今以后。虽或有述作。将谁评而谁读之也。汝年尚少。志尚多在文章。吾每欲迪之以经行。使其假以年岁。亦或可以矫揉渐磨。泽之于道德仁义之场。而今而至此。吾所得虽无足言。将谁授而谁传之也。于乎哀哉。以我为可哀则哀莫甚于丧子。而古人之遭此哀者亦多。以汝为可哀则又哀莫甚于夭折。而古人之未及汝年而夭者亦多。延平所谓常思天下不若吾者以处之则亦可以忍哀矣。然人之无其材之志而夭者。菌蟪等耳。不足言。闻道早而得年少如颜渊者。又不足恨。独其欲闻道而未及闻。卒赍志而殁。为最可哀者。吾不以哀吾之身世。又不哀而之年。而独哀其有志而未及究也。于乎。生而有大乐者。殁而有大戚。生而有大用者。殁而有大惜者。使而死而我不甚戚。人不甚惜。生亦何为。惟其生之可乐而可用。故吾不胜于情而人不已于惜。季世气漓。养得一士难矣。宜而之摧折而不竟其寿也。于乎。使我穷日夜言而不足以尽其言。穷日夜哭而不足以尽其哀。宁勿言勿哭而已。言之未竟而笾豆之事具矣。言之止此。尔尚默谕之乎。于乎痛哉。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5H 页
祭晦屏申公(体仁)
吾祖之门。号为僎英。东箭南金。咸以陶镕。是时先生。顺流东行。洁尔佩珵。趍我苍珩。肩赐武夏。撤篱窥墙。盖其入头。有守有为。狷则不摇。狂以进取。卒泽以道。范以登骤。圣学之要。其门不贰。知进敬涵。直上直下。乃游其闲。乃泳其澜。宁高无卑。宁新无陈。日披床签。南针攸存。漱其沥液。扬彼繁弦。有德必言。其光千眠。杼抽予怀。闇合曩篇。君子固䠻。曳履商声。凤凰于飞。岂与鸡抢。独守其雌。是道也臧。晚卜林榭。水泌门衡。瓶无粟米。案有朱程。一山一壑。萧然枯鹤。灵光于世。年卲以德。抱景依响。深笃瞻依。梦遽起起。火随薪灰。小子痴呆。犹记契旧。驾言相迎。书以替资。及余颠沛。益荷眷系。庄樗未绳。南乔已摧。交臂失相。谁开余眸。复壤有期。名经一丘。自崖而返。余怀之悲。于乎哀哉。
祭姊氏文(缅礼时)
于乎。吾姊氏亡。今三十一年矣。棺和之出再矣。此三十一年之事。其亦有闻乎泉台否。于乎。己酉之天(一作夭)椓。吾何忍说。姊氏何忍闻。而未几而姊氏有妇焉如姊氏。有女焉如姊氏。吾之妹如姊氏者。又继而入姊氏之门。庶几以嗣续姊氏之迹。而既而妇之夭如姊氏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5L 页
焉。吾妹之夭又如姊氏焉。姊氏女之夭又如姊氏焉。于乎。一之已甚。再而三而四乎。妹之婿辞庭。与妹同圹。今姊兄之辞庭。如妹之婿。而又迁姊氏而同圹如妹之葬。噫同圹固愿也。触境之悲可知也。于乎。吾慈氏老矣。惟姊氏又有尊章在堂。吾两家以仁厚闻。天何尤焉。于乎。有诚伯在。其能世其家。以发扬馀荫。俾姊氏与姊兄不永寥寥也。姊氏凡三易隧。再葬于夫子之手。今而同圹。实惟诚伯之孝。于乎哀哉。
祭七松斋金公(清进)
于乎。真淳既丧。滥伪交作。孰保其天。路径不忒。恭惟我师。吾祖之的。笃实辉光。牖我蠢迪。公侍訚訚。无越绳尺。简整其操。精细其学。铢铢零零。守其拙约。谨如闺女。畏若独木。谨此师传。律其检狎。纵未大全。可认彀率。我忝同门。幸与沂浴。会数情深。申以书牍。及此寥落。瞻依尤笃。师门状行。荷公指摘。遗书满庋。赖公收拾。灵光忽颓。后事谁托。匪我哭私。斯文之衋。于乎悲哉。
祭宗再从弟敬五文
于乎。吾壹不知夫死生者何物而悲欢者何情也。吾与君为死生恼情久矣。人孰无一死。苟死之以序而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6H 页
不逆也。亦复奈何。而夫何洄泬之天。往往倒其先后。使父或葬子而子不养父。则死固可哀而生亦可悲。生之既可悲则死之固所安。而自君之殁。视君之子之死。尤可悲焉。悲宗祧之无托也。悲弱孀稚孙之无依也。悲家事之无管摄也。悲六十死者之丧无主也。此数悲者。使其无前日之死之悲。岂有今日之死之悲若是其绝悲耶。于乎。此皆吾身亲履之说耳。君之在。知我悲者惟君。君之殁。知君悲者独吾。而吾今日以后之悲。复孰知而怜之哉。于乎。吾家南来以后。以儒素世其家。至我王考兄弟而益大。伯祖以严毅方正立门户。吾祖及叔祖以道德行业建表准。未及三世。吾辈皆坠落殆尽。而独君能不失儒家气味。拙约为家计。谨畏为心法。机变之巧不接心术。谑浪之态不作言语。惰慢之气不设身体。以余所逮见。惟先叔父心法是承是守。则推而溯诸未逮见者。意者伯祖心法。君其能嗣守之乎。使其能执有长年。益泽之于道德仁义之说。则吾知君之所成就。不但止于儒素气味。而使后生子侄辈得以随贤愚而不失范围则诚非吾辈可及也。于乎。天丧我家矣。君殁之后。吾仲氏继又不在矣。吾六七从昆弟。温恭莫如仲氏。谨拙莫如君。而相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6L 页
继而殁。子侄辈皆浮躁轻扬。无可与进于德者。家间又失此仪表。将孰卒鞭策而使不至大踰闲也。于乎。吾犹及见吾祖父兄弟之世矣。而今未六十而将见曾高二位递迁于庙矣。世次之感。昔人所叹。而吾两家遂相与为袒免之外。以今而追思。少年时异宫而同室也。而今身亲履此境界耶。君有二孙。皆秀而才。长及舞勺。季方学字。充养之责。皆吾辈后死者事耳。其季又来游于我。未知日后果能成就之。以不负君于九京耶。于乎。吾方以忘死生。为近日治心节度。会当有相逢之日。不必复为是呫呫也。于乎尚其听之。
祭广濑李公文
陶山峨峨。陶水泱泱。溯洄求之。宛在一方。满庋遗书。满乡遗躅。贪若嗜欲。片简尺牍。慕若昌歜。山傍水曲。晴窗靓几。左稿右帖。学岂他求。诵如己言。步步趍趍。心惟目存。思述尼训。书详文诂。岂无先圣。莫如我祖。溯而上之。由洛接洙。推而下之。达锦逮湖。旁搜直绍。近资远探。一心尊卫。袒箭犹甘。世路仄踦。哓说逼人。彼愚何责。此守无磷。塔上相轮。树头生姜。整整廉角。攸攸佩纕。有杖之杜。可梓可锓。我读我述。我漱我枕。至乐在玆。而谁余禁。卓彼孺亭。公秉义三。赞游夏笔。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7H 页
荷百十担。点瑟方希。童服亦春。提携之谊。职此以申。暨我伯仲。炙嗜无秦。不以愚愚。书必倒囷。师门幽隧。谁尸其议。言尽泪继。思以不閟。此事未了。胡令如弃。我送芝老。言诊公疾。公扶而坐。谈笑有秩。我行莫再。天不慭一。道之将癈。此理谁诘。我言不闻。聊以告诀。
祭仲氏文
于乎痛哉。兄之病也。弟不能为庾衮之扶护。及其既革而入则已不相省识。脉脉无一语。此一纸为千古之诀耶。于乎。自我分形以来六十年间事。其可以一纸尽耶。弟性騃且㥘。幼而并案共被。连业同方姑勿说。便旋溷厕。亦相须而后动。长而醮而兄莅之。科而兄与之。萧寺而兄先之。周旋人事而兄偕之。无一事之不相须也。老而宾朋之席。洞里之会。弟不欲而兄引之。兄不肯而弟劝之。无事则相与招呼鼎坐于伯氏之室。食罢则会。烛至则会。亦无一日之不相须也。今无此事已五旬矣。以五旬之间而回顾六十年之事。前何其倏忽而后何其邈然也。早知有此。何不长枕大被。日夕扶抱而不相离也。病而何不扶起之躬亲。粥饮之躬执。以毕其不远之馀日耶。闻伯氏一日夜弃间入诊。兄执手含泪而言。是兄知前期之短而闷兄弟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7L 页
之相远也。而弟又顽甚。不能同伯氏而入。得闻是语。夫以兄弟千古之别。而竟无一语。弟之过也。弟之过也。于乎。兄平生不以贤知先人。肫肫退让。欿然常不自足。使世之知德者观之。不知当以为何等人。而窃以吾兄弟而揆之。吾性喜动而兄独守其静。吾性好华而兄独持其素。谨约谦退。吾之所短而兄之所长也。子谅仁恕。吾之所无而兄之所优也。事亲而深爱之见于色辞。宜家而雅拙之著于规模。接人而温恭之达于面貌。皆吾之一生勉慕而不能。而兄之得于天赋者然也。不惟吾之于兄。虽以吾伯氏之表率吾辈。而于此数者。殆亦瞠乎让一头矣。以吾兄弟而推之。知兄赋质之美。所养之厚。庶几可以为一室之柯则。而求之吾党。亦未易见。此非弟阿好之言。朋友知之深者所共言也。于乎。劬于书者不为不力矣。守于身者不为不密矣。六十年光阴。不为不长矣。而所以遇于时得于人者。无一之可言。惟室家和豫。子女无故。为儒素家完福。而昨夏以来。嫂氏之丧。已为之兆。而沙女之遭。何其惨也。以兄之慈。所以刃于肠者。必有以损伤天和而遂至于此者。天又何其荐也。今祖载在即。渠以蓬头垢面。累然而来。求死而号。于乎。冥漠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8H 页
者其亦闻之乎。虽然弟之顽甚。尚亦寄在人世矣。朝夕耳之所闻目之所见。皆此事耳。而犹遣之如茶饭。不如兄之瞑而不视久矣。亦复何哉。亦复何哉。
祭柳公晦文
于乎。生不能使生人之类。熙熙然得其所也。不能使为士者。人人数衽端步而翕然趍于一也。不能使朋友破孤陋而归博洽。去粗粗而返恬雅也。然公晦死。无贤愚知不知。皆索然心死。有丧我之悲何也。此其为秉彝之好乎。公晦而苟出而施诸用。推其有也。朋友信其能博洽我而恬雅我也。为士者信其能敷衽端步我而翕然趍一我也。朋友博而雅。士端而一。则夫生人者之得其所可信矣。有可能之具而敛然雌伏于六十年之间。不知者谓之博杂而不精。知者言其希阔而少用。而公亦自处以不精而少用。多而持之以寡。知而守之以愚。退然有百不知百不能之意。不贤而能如是乎。远朋友中最孤陋而至粗疏者也。每拟早晚偷月十日閒隙。如朱子之于长沙。得以颠倒横竖于公晦盖藏之中。纵观先天之所由始。后天之所由终。蜀冥杨玄丘隐索赜之间。而今皆已矣。其将使我孤陋而粗粗而已耶。虽然道之实处。不在于是。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8L 页
公之高处。亦不在是。雅静之操。恬约之守。闇然内修之实。温然可欲之意。人知之而不加欣。人不知而不为沮。晚年见道益亲切。议论益平实。践履益坚确。任道之勇。卓然可观。惜乎。未见其止也。而遽至于是耶。闻正终之夕。端拱如畴昔。言笑如平生。至纩定乃已。平日学道。于此用矣。谁谓公晦而不能用乎。于乎。
祭姜公(植)
蜿蜒太白。厚德镇物。其下有人。大朴靡失。坦夷敦大。小华多质。我观公家。益验其实。惟先同枢。肇开厥室。公乃承之。载其宁壹。苟完苟美。宁歉无溢。我不眉皱。人岂齿切。和气致祥。庆福汪潏。金籯庋满。玉树庭列。五世丈夫。一代遗逸。我托葭莩。时获燕亵。褒衣伟冠。其仪秩秩。如醇之醉。若薰之袭。此事终已。宁不我怛。百里渍绵。中心如噎。
祭姜擎厦文
于乎擎厦亡耶。吾与擎厦友。一岁而三四会。一会而五六日。上自天人性命之奥。下至博杂閒谩语。无所不倾倒。而既会而罢。尚多有未尽底蕴。吾与擎厦书。一月而笋束。一书而连数纸。经义奥妙。时事艰虞。疾病忧喜。无所不罗列。而既缄而思。尚多有未勘之语。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9H 页
今而将谁与语而谁与书也。擎厦临化。留书诀我。言短而意长。子能有书而我之无书久矣。虽欲相答而将何所寄也。于乎。昔宗子相亡。弇州为书。更结幽明之契。今日之告。将尽平生之语。极胸中之蕴。而庶几吾擎厦之来听否。于乎。吾于擎厦。有卓然不可及者二。懑然心服者二。爱慕欣悦者三。欲相规者四。欲相勉者五。为之忧叹者二。今可得而历数之欤。擎厦才调逸发。出语惊人。公车得失之场。词华声病之垣。文人记述之席。投之无踬。向之无前。滔滔而不竭者。一不可及也。虑在几先。知周事外。剔剧而不乱。历变而不慑。虽未曾措诸事。而听其言条理不错。虽未尝大试于世而验之于家。经纬微密。井井有可行之具者。二不可及也。以若才具。以若文章。早通仕籍。达练官曹。入而论思。出而治民。吁谟之任。经纶之职。何适不宜。而枯项黄䤋。老死埳岩。藐然后进。唾手而前。蚩然俗子。攘臂而升。而曾无毫分歆艳怨悔之意者。一可服也。拔自科目。晚而回头。理不止于颔颊拾来而必欲穷其奥妙。学不止于慕虚循名而必欲蹈其实处。虽晚寤独得。往往不能无错会。而或因思索而得。或因讲说而改。虽执之甚牢。持之甚力者。一闻理到之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49L 页
言。不吝于转环。其慥慥向上之意。至死而愈笃者。二可服也。名山韵水。佳辰胜景。与二三名胜。或骑蹇驴。或携短筇。遇石则坐。遇水则临。品题山水。评骘诗章。醉舞狂歌。逸兴仙仙。风流豪致。动荡傍人。或阻馀恋头。我造君枉。携手相笑。拭睛相看。家私之细。日用之微。文字之繁。外事之冗。纵日忘曛。纵夜忘鸡。君言我入。我语君唯。娓娓而不知倦。或讲筵初罢。良朋满座。剧谈今古。燎如烛照。傍及时务。沛如破竹。笑语相间。雅谑相杂。奇者可以编世说。杂者可以传滑稽。谈霏不竭。倾倒一座。此三者虽非公之高致。而实亦吾爱慕欣悦之助也。君德性非不完也。而庄重沉密气像有所不足。以故发于言者少讱畜。持于己者欠凝定。恐于涵养本原之工。未易得力。此一当规也。见处明故发之太㬥。做处敏故行之太快。以故料事非不审也而或有疏率之悔。处事非不当也而或有轻发之失。此二当规也。定性未能无动则难制者怒也。以我之明而闷人之暗。以我之敏而闷人之钝。往往发之声色。始之所以怒于人者。固执其是一边。而又自信其是而怒得过分。则其为失中一也。此三当规也。君爱恶或偏重。见人可恶。殆或近于念旧恶。而见人可爱。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0H 页
信之如己。彼以其外。我信其内。彼以其虚。我信其实。欲薮泽于疆域之表。茅缠于肤发之外。而不知眉睫之间已生疮疣。肘腋之内化作虫蛆。此四当规也。此于平日或知之而未及言。或言之而未及竟者。今亦不能以已也。君与我敏钝虽相悬。而性气颇相近。习学虽不侔。而好尚颇相合。故以我之自省于身而欲为君韦弦之助者多矣。我有粗㬥之病而欲以是勉于君。我有浮扬之病而欲以是勉于君。缜密温谨。吾之所欲自勉也。韬晦静默。吾之所欲自勉也。毁方瓦合。吾之所欲自勉也。而亦又欲为君献。此五当勉也。君赋气未完而用力太劳。费心太烦。形太劳则㢢。神太用则竭。道家之所忌也。君平生顺境少而逆境多。虽以理自遣。外若相忘。而内铄甚矣。除非十年完养。常置心于平和温顺之境。则必将内耗心神。外损血气。而窃覵其拂逆忧愁。任情不裁。则膈间潜伏之火。其有不歘发而为吾害者乎。此吾所以二忧叹也。此外细言疏节之可言可复者。何止百千万。而吾既力疲而不能毕。君又如有知。何待吾言而后喻耶。独其诀书中闻道一绝。烱然有毙而后已之意。于乎。此一言已见道体之大。于道其思过半矣。君真不夭矣。独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0L 页
恨未死如吾辈。老而无闻。前年送公晦。今年送吾君。子强又先于公而死矣。哭尽朋友。平日所磨切者。已太半失之矣。将何所从而闻之也。君谓道之无闻。寿而犹夭。而我则曰生而犹死也。于乎。命之穷矣。吾平生无短长。独好朋友从游之乐。于文章得郑叔颙。性理得柳子强。多闻得柳公晦。而君兼此数者。庶几晚暮相期。可以终吾生而不厌。而今次第而去。孑然独立。复何心哉。独有柳诚伯晦则在耳。未死之前。果能提携持循。不负已死朋友之意否。吾残瘁日甚。近亦病倦。偶因思到。草此以俟一哭之期。外事之可惊可愕可笑可咜可论者。置之不复道也。于乎。
祭柳子强文
于乎。为己为人。学之生死路头也。才足以经纬事业。识足以钩深致远。文足以絺章绣句。而心术之间。才涉为人则皆伪耳。嗟乎世弊矣。实心为己者。不可得而见。则以余所见。公其殆庶几乎。余与公晚相交。中半以上。吾不得以详之。而自我托交。公已褒然老成也。问学已寻门路。持己已成坯朴。而其貌椎然若无能。其言呐然若无辨。其心退然若无所知。手抄口诵。心惟目存之工。独兀兀而不暂休。是果何所为而为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1H 页
哉。不为其有利而为无利而止。不为其有名而劝无名而沮。其默也如思。其语也如疑。盖质鲁而勤。性迟而确。积一生之力而零星凑合者也。吾尝谓公执守太固。故有时而或滞泥。义理太多。故有时而或包罗。公亦首肯而竟亦不能易也。公长于谈义理。多独见人所未见。故亦往往独言人所不言。虽先贤之论。苟于心未信则不能强同也。虽未知其果得不传之旨。而其不苟为唯诺可见也。于乎。学而至于此亦难矣。吾祖之学。得之者众。而东岩之门。最为多士。公与公晦,诚伯,晦则。其卓然者。而公其先进也。近日姜擎厦又与之迭相唱随。而不佞亦随其下风。虽未能源源相会。而质疑辨难。笋束相织。庶几以是而终吾年。亦足以忘外慕。而往年哭公晦。今年哭擎厦。而公之丧后。公晦而先擎厦。吾辈人中已失其半。而皆拔其最矣。未死者若而人。果能持循不失。以不负已死朋友之相期否。于乎。吾辈皆年六十馀矣。死生常理。亦复何恨。而昨见擎厦临化书。以未闻道为恨。是则诚可恨也。以我观之。已死数公。尚能闻道矣。而其如未死者之无所闻何。公之死。与小彧同日。行路为之恻然。而吾之哭不暇及。于人世悲欢。其亦戚矣。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1L 页
祭文泉金公文
学贵穷经。行在务实。拙能有守。约则鲜失。念昔吾祖。抽关发的。妙年登门。惟公伯叔。筑室而归。一是阶级。憬彼山斋。朝益暮习。身如闺女。心若独木。非尧不服。非朱不读。宁少快活。毋失幅尺。深深小白。文泉之筑。有山可采。有水可濯。固穷安分。守一处独。八十经袖。忘年不足。往岁之会。岿然主席。我造公庐。公来我宿。素岩有书。容我梳栉。曷不联榻。公已示疾。君子有终。遗书告诀。箧有蝇头。编有故寔。弟兄同传。联芳共萼。岂敢忘之。恐负良托。伯缘老蛰。季又縻职。闻公撤幄。亟起呼烛。斯文寥落。弦绝谁续。寝门题送。谁知余衋。
祭金德涵文
甚矣甚矣。吾之鲜缘也。有友五人焉。郑叔颙以文章。姜擎厦以才局。柳公晦之多闻。柳子强之谨悫。皆后先死。所与为晚暮相期之重者独公耳。公乐善好义。猜疑不作。于事圆活周通。碍滞不萌于心。长于干事而不专于为我。善于处世而不屑于妩媚。遒健有气格。冲通有量度。老更练熟纡馀。镇物而长人。可以主盟吾党。前茅士林。盖视前四子者。各有长短。而其适于事而宜于世则公有多焉。公今亡矣。吾谁与归。于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2H 页
乎。公晚年益留意士林事。临川经理之事。基业已成。吾祖贲隧之役。议论方唱。𢢽乎其卫道之诚也。确乎其措事之方也。又闻其临化前旬日。贻书李圣立。要作高山一会。未知其所欲会者何事。所欲言者何议。而其必伟然有可闻者。而今皆不可得矣。于乎。吾辈皆老矣。此行之差有先后亦命也。何足深恨。而独恨前人未了之业。承受者竟谁人也。是则可恨也。公之诸胤。皆贤而知乃翁心。此或可以无憾耶。于乎。言止于此。所未言者。公其当默谕之矣。
祭再从兄文
恭惟道学。我家根基。兄纯弟正。父箕子裘。逮我诸从。联业同彀。年差长少。势实蛩蚷。公首我尾。有唱斯道。殆天不吊。原湿之求。才隽公季。质美我仲。年少敬五。表我宗党。拔尤摧强。在六去三。形影既单。情爱愈甘。公先伯后。我亦时参。杖履洞闬。书史几案。靡日不与。靡事不问。公今如遗。后死其何。存犹狃常。殁见其高。盖公之生。丰姿伟干。坦夷轩昂。曾不雕篆。才本质鲁。劬赜是笃。性本杰骜。磨治是力。发处多急。转环为美。嫉恶如汤。乐善如嗜。昔在亲侧。其容巧变。少贱多能。厮役不惮。海途千里。奉还髭发。非诚曷致。其脚有血。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2L 页
处难则亨。守穷以拙。至所当为。其心如铁。三世先庐。移卜肯室。两世遗文。梳栉就劂。晚敦家学。烛秉愈勤。冰床牛荐。坐如偶人。邮筒在傍。图书在前。乃玩乃咏。兀兀穷年。昨岁之后。溯究羲文。不我愚幼。时与讲评。居观动玩。匪直尚象。编韦未绝。君子有终。公病在床。我时北行。我行迟迟。公思如渴。及归而视。公惫视疾。知我如此。曷不朝夕。公归不闻。我生茕独。我陈我衷。公聆以衋。
祭金以教文
于乎。自我先师先生。闻道于吾祖。所以默契而密受者。有在于言语之外。而傍而四棣先生。下而先声滩公。同一的也。暨余不肖兄弟者。以吾祖遗意。执经于先先生之门。虽鲁莽肤浅。不克有得于不言之教。而所以嗣守先谊。益笃前契者。又不在于言语面貌之间。议论不约而合。好尚不期而同。疾病痾痒。不共呻而痛。盖异姓而一身。二身而一心也。于乎。两家祖先。相与极一生之力。以成立道义门户。而坠落之责。君与我同。有是惧焉。君有耿介之姿。温雅之性。持身也拙。处家也约。与人无忤。临事不苟。斯数者亦足以承受型范。以贻后世子孙。庶几不至大踰闲。吾侪同志。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3H 页
亦得以出入相仗。韦弦共济。使此一线气味。不至泯泯以失。而君既不幸中身以殁。天将使此个影响永坠于地耶。死生常理也。延而促何故也。悲而欢何情也。百年而视之。同归于一。而独此门户之无托。声响之不继。将孰付而孰承之哉。于乎。县洞幽堂之议。亦出于无所归咎之意。使其质之先辈。不知果以为如何。而亦君平日之意也。世道威夷。人心难回。使君而在者。果能以调剂酸咸。有所止泊耶。抑将付命于天。而姑修其在我者耶。譬彼舟游。不知所届。我心之忧。曷云能谷。于乎奈何乎草庐。奈何乎谷口亭。于乎。
祭李养汝文
于乎。吾谓公进而得为于世则器局足以纲纪庶务。谋猷足以整顿纷纠。威足以弹压。智足以泛应。勇足以敢为。卒然遇事而不惑。持久历变而不困。虽未知回淳返古。赫然新一代之耳目。而尚庶几补㢢起废。了得一世事矣。吾谓公退而处乎丘樊。则才足以执耳词垣。识足以立帜儒林。可以为议论之宗主。可以为俊乂之前茅。进不失元气之望。退不忘沟壑之守。虽未能穷天人之奥。泽仁义之府。卓然为吾道之的。而亦可以扶正斥邪。一众心而定士趍矣。自夫世级之降。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3L 页
而人物之渺然久矣。得公于古家旧族。若有不偶然者。而卒枯项黄䤋。无一名以没世。上焉者时耳命耳。何足为公恨。而下焉者亦不能障百川而回狂澜。岂气数之会。人亦无于天何耶。不佞与公嗣为兄弟四十年矣。其始也岁或一再会。会或三数月。而槩其议论之正。经纶之富。干事之能。见其出于意虑之外也。晚而岁年之阔。书面之睽。往往若声气之相阂。而言议不待约而合。好尚不相期而会。吻然如心喻而神解者。盖不在姻好之情。面貌之契而已也。吾尝谓公吾辈俱各迟暮。四方之志休矣。不如相携于山岩水曲之间。以泄其壹郁。公亦首肯。拟以暖节轻服。匹马来寻。相与穷太白之燕。探洛水之源。东出玉溪之隩。南陟头流之巅。退而登鹿峰之社。观泗上之遗风。讲先先生之书。考订其讹失。亦足以为暮年了债。而吾既哭子。悲伤不能自振奋。而公又遽示惫矣。人事之参差。固与气数相上下。而弃而去者如遗。而留而送者若丧。吾未知泉台之事。果如庄生所言。而寄归之语。果为常理乎。所不知者。吾固不可得而诘。而所可知者。其如伯氏何。其如诸胤何。其如朋友之倚仗公如吾辈何。于乎。言之何益。此诀千古。于乎。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4H 页
祭东泉文公文
伽山之松。宜雕宜砻。青而黄之。可荐宗宫。绳而引之。可支明堂。不然丘壑。参云战雪。公起南服。文藻之宅。闻诗庭趍。论文日卓。早年名声。支岭与崒。就道而正。于湖之塾。南州高士。北学豪杰。步步趍趍。大方之的。博而约之。益笃秉烛。窈窕东泉。宜言薖轴。案有图书。庭有花竹。宾朋时至。水矢山猎。迎送无阙。贤愚各得。不我以幼。申以书牍。出入名理。俯仰今昔。若将提携。曾不表襮。世道窳倾。门裂洛蜀。忧在斯文。公乃力折。彼愚何责。吾党恐激。憬彼高山。先师之躅。往年一行。尤见诚力。余时西为。交臂遂失。守正之论。有书谆复。持此而归。是谓奉刹。一老不慗(一作慭)。寝门增衋。替喉代奠。公其鉴格。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墓志铭
  
先府君圹记
先府君讳埦字致道。姓李氏韩山人。文靖公牧隐讳穑之后。曾祖讳硕观。祖讳泰和。考大山先生讳象靖。官礼曹参议。后 赠吏曹参判。妣贞夫人黄氏。处士讳混之女。厖村翼成公喜之后。以 元陵庚申十一月三日生先君。乙亥授室于郡守李公范中之女。丁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4L 页
亥丁内艰。戚易备至。辛卯捷小科。甲午阐大科。丁酉 除厚陵别捡。未几弃归。辛丑遭太府君忧。哀毁几灭性。丙牛例升六。付虚司果。丁未调典籍寻归。戊申拜司宪府持平。己酉正月。特 除副校理。 传曰其家之人。必异他人。文学人品。曾亦习闻。欲置之顾问之列。寻因奏对忤时议罢。三月 除副校理。五月以后六膺迁除。而每逡巡有观众玩占之意。七月以过限不 肃就 拿。命既置对分拣。时 朝家方迁 显隆园。疏陈鲁贼秽骨。埋在 隋城不远之地。请掘去。庭议施行之。九月初二日。以疾终于旅馆。享年五十。 上屡临筵嗟悼。惜其不究用也。以其年十二月。奉窆于蓬岘贞夫人墓侧。后二十年戊辰五月。又迁于军威县西毛洞卯坐原。三男。长秉运今 庆基殿令。秉进,秉远今清河县监。二女进士柳晦文,士人柳鲁文。秉运男秀应,秀戆。二女一男幼。秉进男秀亿,秀懋。女适人,季幼。秉远男秀德,女幼。柳晦文男致明文科前正言。女适人。柳鲁文男致任。二男幼。女适人。秀应二男二女。秀亿二男一女。秀德一男二女皆幼。先君生而耿介。长而服义方。自童年以来。未有一言一行出于规矩绳尺之外。明剀而浑厚。子谅而毅直。审于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5H 页
事而勇于义。处人处己。粹然惟义理之正也。事亲也左右就养之外。难疑质问。多所发明。立朝也不为俯仰雷同。虽遭谴罢而无所悔。与人交。曲有恩爱。而规勉警责。不为苟悦也。盖居则为能子。出则为戆臣。山林则为士类之仪表。从生到老。自表至里。洞然如一。未有纤微之翳也。太府君尝许其虑事断事。往往有不可及。后山李公宗洙称其睿足以辨义。文足以贲猷。才足以成务。直足以无隐。刚足以必往。斯亦可谓信而有徵矣。太府君尝有主一吟之戒。仍自号主一斋。以寓佩韦之义。晚以艮岩晚栖刻诸图章。取艮止之义也。尝录太府君言行为痛慕录。同门先达皆推其善言德行云。葬未及有志。后十二年。谨缀其世系子孙履历之槩。纳诸圹为记。昊天无极。于乎痛哉。
三从弟进士瑞玉圹记
十五年乙亥三月。上舍李君瑞玉卒。一门之内。无内外老少。一洞之内。无贤愚贵贱。咸失声哭曰惜其才之富也。惜其质之美也。惜其志之未已而遽摧折以霣也。夫人心难齐。末俗易訾。而得众人惜如此。斯可以见瑞玉矣。君名秉圭。瑞玉字也。韩山伯牧隐先生讳穑其上祖也。有睡隐先生讳弘祚。昏朝自靖。南入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5L 页
于岭。至讳命和讳宅靖讳𡎑。即君三世。妣汉阳赵氏某之女。君以甲辰七月初七日生。君在腹。先处士下世。君鞠于王府君。年四五。王府君试之书。辄诵数十百字。七八已属辞成句语惊人。王府君奇爱之。乃择于诸宗。谬属于余。移家以就之。王府君嘉其知能吹嘘奖成。思所以抑而进之。不示以可意。君已能折节谨约。不敢以自多。十二三得项疾。跨岁卧贴席。犹手持书卷。不住披阅。疾已复从我学周易,礼记,古文尚书,濂洛关闽之书。便能了会其大旨。史家外记杂稗之说。多其所自得者。仅二十又重罹心疾。竭巫医以疗之。自是王府君忧其攻苦成疾。稍休息之。君痛自刻责曰我之不能肆力于此。疾戏之也。其有一日瘳者。宁可以自安乎。益自奋励。丁卯选入上舍。时我从叔俛庵公方敛德自修。君又往从之。往往闻为学大方。颇心悦之。亦多所发明。及戊辰失俛庵公。君痛闻业未久。朝夕从余。说所闻于前者。以相讲质。隐然有岁寒之期。癸酉七月。王府君以天年终。君痛毁如亲丧。凡系慎终之节。皆竭其心力。无可憾者。事二叔父如父。与诸从如兄弟。贤者劝之。不贤者勉之。其大率在相好而无相犹也。乙亥春。偶感疾不汗。九日而逝。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6H 页
得年三十二。于乎惜哉。君娶安会应女。生二男三女。君殁后未一月。君之配及一男一女从焉。又一月而慈夫人卒世。于乎惨矣。善人无福。其谓是欤。诸宗之与君游者及所尝学业于君者。齐出力殁于麻洞乾向原。盖上以奉慈夫人。傍以祔君之配。神理其安之矣。于乎。君姿美而看义理未熟。才富而涉学尚浅。以故其见于行者。或未尽洒然。发之文章者。或多丛委。然其忠厚长善。不与人计较。欲寡其过而未能之意。亦当时交游之所共言也。易曰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传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君于学博而于言亦多识矣。使天假之年。其蓄德而约礼。又曷可道哉。君有一奴财饶而故。父兄欲籍之以益君。君不可曰死于不恤而利其财乎。堂父卒于沴。众莫敢近。君曰祸福数也。岂有违天理而可侥倖于数哉。众遂从之。君家甚窭。今岁又大侵。鼎铛或累日不黔。君处之晏如。死之日。发其储。有谷数十斗。簿曰七月祥事之需。其坚忍而笃于先如此。门内教法弛废。学者无所归一。君每以是勖勉我。顾我谦让未遑也。则退与阿豚辈若而人。日夕提携相资益。亦收聚后进数辈。为随分收拾计。皆未及底成而君已如许矣。于乎可胜惜哉。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6L 页
君年既少。名不外著。人无有知君者。独与我出入上下。远而千古。近而门庑。无所不扬扢。盖有所相期于晚暮。非人之所可窥者存。而君已不少延。岂独君之不幸耶。殆所以夭椓我也。于是略摭其事行之最。以纳诸圹中。兼以示君之遗胤云。
先妣圹记
先妣淑人李氏骊州人。晦斋先生彦迪后。郡守范中女。生 元陵戊午六月十四日。乙亥归于我先君。七十年宜家室无违德。己酉先君弃不肖。夫人泣谓曰不幸无禄。惧其坠先人之绪。以羞门户。慎毋以宦达为急。严于程课。未尝以情爱有所饶。樊庵蔡相公闻之。击节曰贤哉母也。柳公范休亲听而道之如此。享午八十五。耳目聪明。颜貌敷腴。后先君三十四年壬午六月三日卒。是年十月三日。祔于先君墓左同茔。于乎。孤等不吊。早失严父。恤恤以至于今日。皆夫人教也。养母不卒。又至于此。昊天无极。
阿秀德圹记
李氏子秀德殁之明年己丑八月十日。将改窆于湖上之前岭香炉峰下丙坐之原。其父为抆泪书世系生卒及平日志行大致纳诸圹。为志曰吾李贯韩山。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7H 页
祖牧隐先生讳穑。自后虽不大显。以清名直道。为缙绅名家。至县监讳弘祚号睡隐。避光海乱南下安东。仍连世隐德。曾祖大山先生绍陶山之统。士林翕然宗师之。讳象靖官礼曹参议 赠吏曹参判。祖讳埦官校理号艮岩。以士林重望。受知于 朝。将大用。中途殁于京邸。父秉远。即其第三子也。筮仕历县监。母淑人李氏。正言默轩先生万运之女。吏曹判书元祯之后。德生壬子九月十九日。幼沈深有器度。始匍匐。长者试持之。半日不少动。与物不竞。在丑无争。四岁学字书。不知义不读。问礼之状如何。是冬授十九史。无赫然颖发语。而能通晓言外意。少长读书。循阶历级。不见其才调出人。而文辞见解。已褒然矣。十三四在默轩先生所。读左传纲目。涉猎百氏语。象数诸说。皆能领悟。颇倾心于文章家。欲追踪先秦。发语多险崛。余以非儒者务。每痛抑之而不能也。十五委禽。未几遭淑人忧。三年执哀如礼。弱冠成文章。格力高健。应接事务。不甚费力而恢恢有馀刃。身言书判。燥湿俱宜。侪类之集。不论文学词章及閒杂会。皆占上头。科场之文。亦不屑肆力而富赡敏给。每当烛刻之场。讲旨问字纷然沓至。左酬右应而无厌倦色。亦不失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7L 页
晷刻。连屈于有司。三十不成名。戊子春省试当坼号。榜眼已出各署。而用事者拔而易之。亦不以意也。近年以来。颇欲反约。文字务从尔雅。读心近朱子书。穷其旨趣。事我有至爱。事无大细。不禀不敢行。每当间隙。侍坐从容。论文章义理。古今事实及乡俗见闻。娓娓不竭。求所以顺适吾意者。吾以策勉之意。未尝假色辞。往往诘责不少贷。愈益恭逊。吾有述作。与之商确字法句法。多得其点化就新者。家甚窭。往往忧衣食。而凡系致养之方。不计其力。吾每以戒之而不改。不使我知其勉强也。戊子七月。吾以高山经理在先亭。有小奚持书来曰得㬥泄殆不兴。余心动。即颠倒归。精神了然。起坐见余忧思。笑曰阿岂为是一疾死耶。毋恐也。私语其从昆弟曰吾父鳏无他子。吾又至此。不孝之目不能瞑。愿扶我父犹吾在也。十六日遂终。于乎天乎。有如是耶。死生命也。吾不能为天恨。独恨吾家承受之业。自有本末。可以传之来裔者。今无可付授处。天将使一脉绍述之绪。永以坠地耶。朋友之诔尔筵者。书慰我者。莫不以玆事为可痛。而忧吾道之无托。于是乎知人之期于汝者为不浅。于乎。以若担负。几何其不摧折耶。先娶真城李氏龟邦女。退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8H 页
溪先生后。有二子二女。男长文稷娶真城李氏进士汇远女。大司谏泰淳孙。馀幼。后娶星山李氏师默女。德字直心。自号瀛寰子。又曰东户子。或称小室若士。有著述若干文也。方收拾为卷子。吾将择其可传者而存之以贻后嗣。于乎悲夫。铭曰。
地下尔无父。人间我无子。于乎柰何。无父何怙。无子何督。于乎奈何乎绍先之业。于乎柰何乎启后之迪。于乎奈何乎以我而铭尔之石。
族侄进士圹记
先泽既远。门教陵替。年少后进。绝少期倚。惟族弟秉圭瑞玉,族侄秀弼匡国及吾儿秀德。有志行才谞。颇可期以远大。又皆从余游。相与出入今古。评议文字。谈说义理。极有相长之益。不幸圭与德次第丧亡。独弼也年富而志笃。为岁寒之期。今年春。又遘疠不起。噫天丧余矣。日其大人公袖遗事一道。请余为幽圹之记。吾于君固不忍无一言。况于其大人之请乎。我李自稼牧二先生封韩山伯。肇启族姓。趾休济美。十世而至讳弘祚。官县监号睡隐。南下为永嘉人。又五世而吾王考大山先生。倡道东南。蔚然为斯文宗主。一时出其门者甚众。而有从祖弟讳显靖。首先登门。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8L 页
英名伏一世。官校理号约窝。寔为君曾祖。其第三子进士讳■(土敬)。风流干局。为侪类推。先子秉夏。早谢公车。以经学自娱。君生于其家。进士公奖督后进。不遗寸晷。君自幼承其节制。习与成性。自五岁以后至盖棺。未尝一日离书册也。君聪颖绝等夷。五六岁时。属字多惊人。出语不凡。尝言人面之圆太极也。眉目之分太阴也。两唇之连太阳也。见磨墨者曰所谓磨顶放踵而不辞者也。于书一览而记。记辄不忘。八岁时见数家布算。孰识之。便知加乘归减之法。大人公阔于世务。君胜冠即承蛊。家素饶而卒窭。公私应酬。宾祭供办。往往有支拨不下者。而犹能牵补之。大人公好客。或挽人信宿。不计有无。而君极力营办。不使见其为而不易。居贫处约数十年。未尝为小利害所拘牵。如恩行例收。往往为俗㢢。而亦摆置不屑屑也。为大人公晚年栖息计。搆亭于鲁川。距家隔岑而崎岖。家乏尺婢。风雪之晨。寒暑之极。手自传餐而不为疲也。园蔬之莳。沟洫之浚。无不捡省。琐细之务。疲惫之役。无不身亲。而应事之暇。旋即开卷。事至则起。事已则读。其所用工。零零碎碎。若无凑泊。而精神贯注。心力独至。毕竟打成一片也。业功令家。未尝见其开接没头。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9H 页
而偷隙隐工。题各近万。然其入场屋。不挟藁而能自诵也。尝遇制讲别试。将临行犹读朱书。余问有宿诵一般经否。曰粗可应讲。问习何经。曰姑未质也。盖三经皆在腹笥。可见其大煞聪明。然亦其平日用工之笃也。为文颇慕作者轨范。往往学为聱牙。然亦未尝不以理胜为主。尝有劄录曰读书以四子为基址。六经填间架。濂洛关闽羽翼之。诸子百家润色之。此其于门路。可谓不爽矣。于经义亦窥其藩蓠。虽困于功令。未能专意用力。而既早了一事。庶几收拾提携可分付者。而遽至于此。惜也。性皎厉不群。交游之际。颇涉拣别。应接之间。或多狷滞。年少而才高。人或疑其有挟。余亦屡言其恢拓田地。近年以来。言议务从平顺。意思渐向宽厚。使其天假之年。谙练日益熟。矫揉日益至。可以变化气质。陶养德性矣。志专于修为。才长于干蛊。虑先于应卒。文优于倚马。投之所向。无适不宜。而阏而不遂。不得充其才而尽其业。重可悲也。尝以其大人命。就余相从有年。每事闲境静。往来讨论。尝喟然曰谢上蔡言透得名利关。方是少歇处。人不能打透此关。终身役役。岂不可哀。余固喜其言之为回头之机。而今焉已矣。于乎。君以庚申生三岘外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59L 页
第。妣全州柳氏。道文之女。大司谏正源之曾孙。八岁失所恃。哭泣如成人。乙未登庠。丁酉殁。娶晋山姜氏掌令世揆之女。有子女皆幼。不食之报。其在斯欤。葬鲁川亭右畔。书此以志幽堂。因为之辞。以替薤露之曲。
噫乎天何尤焉。既年之不延。胡志之悠。既才之隽锐。胡命之不犹。汗血之驹。发轫之始。鞭绳之掣兮。海将运兮鲲将化。羊角之阏兮。胸尔韬腹尔笥。归于厚壤兮。有父谁养。有子谁长。万事壹尘。千佛壹丘。山有苜蓿。水有荷花。伊谁其摎之。噫嘑天何尤焉。
克难斋权公墓志铭
永州卓立岩之西畔。有近古独行君子。克难斋权公讳济敬字士规。初讳济东字匡伯。安东人。安东之权。俱祖太师幸。入 国朝文节公东皋讳仲和 赠参判。东峰讳克立。皆其闻祖也。曾祖讳稑。祖讳得衡。考讳宰铨。妣金海金氏。汉章之女。继妣达城徐氏。寿仁之女。生考宅铨号卷舒斋。妣东莱郑氏。秘键之女。继妣咸安赵氏。崦之女。公以 元陵丁巳生。金氏鞠之。甫七岁遭金氏忧。服既阕。丁外艰。后数日。持祖妣重。庚辰丁卷舒公忧。壬午执贽大山李先生门。戊子遭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60H 页
生母赵氏忧。辛丑先生弃后学。持心丧。癸卯居继妣忧。己酉发解。赴省试不利。今 上甲戌。考终于寝。享年七十八。翌年乙亥。葬于庆州广阿戌坐之原。公生而姿相丰厚。气宇俊伟。未十岁。持重如成人。事继妃徐如所生。日侍卷舒公侧。难疑质问。已知内外轻重之分。及从游师门。大而伦常。细而物则。无不究极理会。内而收敛身心。外而整齐衣冠。专用力于下学之事。而其要务在敦本实。如所论读书法为学十目可考也。其在湖门。得先生期许甚重。先生尝赴郡寄。公为致纸匣备行装。先生于道中开视。匣中大书归去来辞首句。寄诗曰丁宁纸帖归来字。多谢情人信手题。尝谒铭于李艮翁献庆。有一缙绅曰言论风裁。非空老人。何不一谒樊岩相乎。公正色曰公要我为呈身处子乎。艮翁击节。邑倅闻公名要一见。公辞以病。其守志不苟如此。尝曰克己工夫大。须从难克处做去。既以自扁。因为铭以箴之。有所著诗文杂著若干卷藏于家。配上洛金氏。宗洛之女。先公四十三年卒。一男一女。男秉直。女金始阳。秉直二男幼。金一女赵基宗。公既葬。其遗孤秉直谓秉远曰葬而无志犹不葬也。先君子隐德林下。无所表见。其能发扬幽光。子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60L 页
惟夫子家人也。乌得辞。秉远曰幽堂之铭。以示远也。不可不审。毋徒世契之为重。顾其请益勤。辞不获。遂为铭。铭曰。
人知之亦行。人不知亦行。见其志之笃也。八十年如一日。见其守之确也。知偏难。偏而克尤难。尤难而克。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亡室淑人李氏墓志铭
淑人韩山李秉远慎可妻也。系出广陵。远祖遁材讳集。近祖石潭讳润雨。太宰讳元祯。皆其闻也。父讳万运。荐绅为正言。妣进士申思俊女。吾先子校理府君讳埦。王考大山先生 赠参判府君讳象靖。淑人生辛卯。年十七归于我。以丙寅十一月八日殁。得年三十六。一子秀德。一女幼。秀德子女皆幼。于乎。夫人无非仪。曷之徵其行乎。其为女。拂言不出于口。厉容不作于色。为妇无所禀不行也。谨畏抑逊二十年。如入门也。衣伟然不为时样。言语冲然不呫呫随人。其作事也务完固。其理生也先蓄积。其居室也俭而让。挚而义。柔而能诤也。吾性躁㬥不耐。每从中调剂之。赖以矫揉者亦不赀。生长富盛。既归而处寒素。无所怨尤。其归宁也。口不言有无礼约曰曷忧吾母也。入吾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61H 页
门二十年。不一日自安暇。我之疏迂致然也。今吾以先人馀荫。阶一命得典州县。又子而妇而孙。而淑人皆不闻也。于乎其命耶。初葬龙角山不利。再权厝于蓬山。后十四年己卯后四月。改窆于军威县东旧校洞壬坐之原。以余方知清河事。葬用大夫礼。葬而无志。不可以示远。是为铭。铭曰。
敦其实不慕其华。谁谓妇人。赢其德不永其命。何辜于天。于乎悠哉。以贻我后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