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x 页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跋尾(国朝 御墨)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2H 页
列圣朝御笔帖
文宗御书唐诗七言律二首七言绝二首印本。共四片。
 臣窃惟 文宗大王聪明天纵。圣学高明。洞达今古。而尤深于性理之学。至于天文历算书画声韵。皆极其精。亦未尝留心。而草隶仿赵子昂法。或于灯下临纸。精妙入神。得寸简尺纸者如拱璧焉。 世宗幸喜雨亭。 上时在春宫。送洞庭橘于安平大君瑢。盘内有手书御诗。安平及成三问,任元浚赓进。安平叙其事。安坚作图。以贲盛事。又于它日赐金橘一盘于集贤学士。橘尽而有诗。 宸章宝墨。昭回焕烂。诸学士争欲描写。自内催入。共扶盘不忍释焉。今四片 宸翰。即寻常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2L 页
挥洒者。而遒劲活动。深得晋蜀之奥处。惊鸾翥凤。回薄于纸墨之间。信圣人之文也。 御笔之传于世者。只此石刻数片。而至宝神秘。真迹罕觏。惜哉。
世祖御书集纲目大字。书孝经一章印本二片。
 臣窃惟 世祖大王圣学大业。嵬荡赫濯。莫罄名言。而 天性笃学。内典百家。靡不躬研。招延儒雅。讲论前席。日昃夜分。乐此不疲。而翰墨之戏。又如是森严有法。 圣人之天纵多能。臣不胜钦仰万万。而曾于枫岳之表训寺。奉玩 御笔真迹。盖天顺戊寅秋九月 临幸本寺时。亲书完护杂役教旨。赐给内圆通庵僧徒者也。笔法豪放淋漓。胜于此本。而真迹之留落人间者。独在于此。奚啻山门之珍藏而已。抑为一国之宝重也。
成宗御书唐诗五言律一首七言绝一首印本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3H 页
三片。
 臣窃惟 成宗大王聪明英武。通贯经史。星历钟律。靡不通晓。射艺书画。亦臻其妙。而尤精于楷法。妩媚端重。从容三昧于赵松雪矩度。万机之暇。时亲翰墨。寸纸尺笺。散落人间。得之者钦玩复袭。不啻如拱璧。 中宗尝以成世昌能书。下内藏书本数片。教曰自内不能辨 先朝与安平书。世昌辨别以入。书法之妙益可验也。而天纵之能。不须摸习。妙诣古范也。
成宗御书御制月山大君婷像赞印本三片。赞曰温温玉质。栗然缜密。器范自天。璿仪表帅。肃穆盛容。璠玙焕瑟。孳孳往贤。乾乾终日。孝以事亲。忠以作臣。履道无遹。尚德若人。哲工运思。粹姿逼真。豁如披雾。粲瞻星辰。琅琅尊哥。昂昂独鸣。他人莫识。我爱笃诚。心胸恢廓。海阔天清。文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3L 页
章陶铸。触物混成。时接华萼。友爱实深。韫匮飘馥。灼乎知心。麒麟凤凰。千载难寻。风流气像。丹青合临。一顾明镜。抚掌应驩。何以为乐。澄莹大观。玉壶秋露。英炯猗兰。天锡眉寿。永保鸿𩆓。赞后短札若曰。才浅未能尽兄之才德。颜自厚忸。(自赞曰至厚忸勿书)
 臣谨按月山大君 上之母兄也。 上待之恩礼备至。每引入内而曲宴。出则简寄酬唱无虚日。尝赐瓜有诗曰新瓜初嚼水精寒。兄弟亲情忍独看。又于政事日。命馈吏兵曹堂上,六承旨,两仪宾于昌庆宫大门内。酒数行。大君自内擎出银瓶三。环腰镂金。即 御制诗以赐大君者也。而香醪皆满。大君属在座者奉赓。仍觞之。继又内侍宣命云闻大君示予拙作于诸宰。予甚惭焉。诗虽不可观。韵犹在也。诸卿宜和之。鱼世谦赓之曰外耀千金字。中藏万岁春。奎章才漏泄。斟酌已醺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4H 页
人。时传以为美事。今读赞语。期许之意。恩爱之笃。亦见于文字翰墨之间。猗欤盛矣。
仁宗御书林下二大字及赐答宾客李彦迪书印本三片。书曰今受外任。于公之孝则得矣。余恐久未闻嘉言。格论之际。特赠至切之辞。感激于怀。铭心服膺。(自书曰至服膺勿书)
 臣窃惟 仁宗大王姿挺上圣。德由天成。孜孜问学。践履笃实。检身制事。动遵圣训。常终日凝然端坐。嚬笑不形。左右未尝一见惰容。每日昧爽问寝视膳。退御三筵。朝以经书(저본에 삭제 표시 있음)夕以史。至夜深披览近思录,自警篇,大学衍义。翌日鸡鸣。又读书筵所讲书而出。以为常。由是缉熙之功。日就罔觉。含晦章美。闻人誉己。必恧然恶之。故 云章宝墨之绝人者。下莫得以观。常设孝子图耕织图。又手书先圣箴警之言及宾士陈戒之辞。揭诸窗壁。常寓心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4L 页
目。在 储位二十有五年。造养已极高远。而朝夕侍讲者。莫窥其学力所到。然每讲退相庆曰尧舜复作于东方也。时左副宾客李彦迪乞养为庆尚道观察使。将辞陛。上书陈勉。 上手书答之。盖其辞理精到。乐取诸人为善。而 圣德之隆罔不本于心法之正。故笔画亦随以正。于乎休哉。至今臣民恨天之不假以年也。
明宗御书赐答开城留守慎希复书印本一片。书曰慎留守开坼。流金苦热。常念起居。忽见华简。喜慰罔堪。予于近来。艰保度日。而数年以来。元气颇弱。心热恒留。脚力不调。间有足疾。今年则勿为出动。专调元气事。 慈教丁宁。故两科殿试。退定于明春矣。留守以予气宽弘。喜感亦深。予念速见新庆。以重国家而已。有何杂念乎。可笑。夏秋之交。愿须保重。敢答。(自书曰至敢答勿书)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5H 页
臣谨按希复字养叔号梅泉。受业于赵光祖门下。为 明宗师傅。官止左参赞赐谥庄靖。时希复以开城府留守。上书陈勉。 上手书以答之。可想一时际遇之隆。而 宸翰细楷方正。不失矩度。馀事文章亦可验也。
宣祖御书御制七言律。赐诸驸马诗印本二片。诗曰灵台止水净辉辉。一点纤尘不许依。无极元来本无外。有形方始却有机。一轮霁月乾坤大。数仞宫墙道路微。上面欲寻奇绝处。静观鱼跃又鸢飞。
 臣谨按此诗。言圣人心学之天机也。惟我 宣祖大王聪明刚毅。英智过人。御难处疑。果断英发。则为旷世豪杰之主。燕居雍容。沈潜刻厉则似治经笃实之士。崇儒重道。好学嗜义。日接儒臣。讲论性理。扬确古今。出入渊微。所论高出先儒笺注之外。讲大学衍义克己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5L 页
复礼章。副提学李珥曰颜子穷理素明。于天理人欲上。白黑分晓。故直从事于四字矣。 上曰颜子非但明知。尽是有勇。故能向进不已。如曰舜何人予何人也。此是勇处。又尝语讲官曰存心有要。日用之间。千绪万端。交接于前。廓然大公。顺而应之。不以外物之来动其中。然后欲静而静欲动而动矣。不然而邪思妄虑。有如云兴。则虽欲静之而不可得。盖心如止水难矣。盖其 圣学高明精造。以至于穷理尽性之域也。昔明太学士李东阳赞孝宗皇帝御制静中吟赞曰。造化之动。以静为体。万物育焉。天地参矣。其机在我。致用则人。调元代工。有君有臣。臣敢以东阳之赞语。颂我 圣学之光明云。
宣祖御书唐宋诗五七律五言绝四首。 御制咏三色桃,碧桃花五言绝句各一首印本共六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6H 页
片。三色桃诗曰夭桃一朵花。变幻二三色。植物尚如玆。人情宜反覆。碧桃花诗曰白花白如雪。恐乱桃花色。云是碧桃花。堪嗟名异实。
 臣窃惟此两诗。引物起兴。譬诸人情之反覆名实之不相副也。 上笔法遒逸。不数数于矩抚之内。而自底精妙。壬辰天将之东来也。李提督如松闻 上笔法。求之甚恳。 上辞以疾曰予于提督。磨顶放踵。有所不辞。但形骸徒存而神魂已脱。挥笔成字。诚所难能。竟不许。盖其微意不欲以小技示诸人也。岂不休哉。
元宗御书中楷十四字。赐答医官赵兴男书。印本共二片。书曰赵知事令前谢状。再昨枉临迨感。数日以来。令候何似。区区恋慕。未尝少弛。所患痰火之症。比昨一㨾矣。乾鱼送似。命留如何。馀不宣。玆惟令照病草。(自书曰至病草勿书)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6L 页
臣谨按兴男内医而官知事者。 元宗在私邸。赐书而寄之。短笺数行。心画典实。有以仰蓄德储庆。光启我 圣祖中兴之伟烈。猗欤盛矣。
仁祖御书商书咸有一德伊尹训王之言及唐诗五七言绝各一首。赐麟坪大君㴭小札三印本共六片。书曰寄㴭。迩来无恙耶。尔兄未久还去。伤悲难堪矣。十月十五日。又曰再见上书。深用喜幸。尔其勿忘下教。善为往还。又曰寄㴭。得见尔书。审其病愈。喜慰喜慰。尔其善为调理。毋贻惟疾之忧。五月十日。(自书曰至十日勿书)
 臣谨按丁丑正月。 昭显世子, 孝宗大王暨麟坪大君俱质于沈。崎岖异域。备尝艰险。上每随褫赐书。绝不道思恋之辞。只以训戒之教。问安否而已。 圣德之卓越盖可验也。书中若曰尔兄未久还去。即指 孝宗。而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7H 页
孝宗在北八年。始得东归。旋入燕山。是甲申岁也。似是此时往复者。而是岁皇明统坠。翌年乙酉。 世子及 孝宗大君俱东还焉。 上天纵多能。于曲艺无不旁通。笔法甚奇。日本关白平家光为其祖父求福。建大刹名日光。乞得 宸章以誇耀国中。 上内而不出。大臣言不宜孤远人望。乃命宗英书之而赐。亦可想 圣意之攸在也。
孝宗御书。龙潜沈邸时。赐仁兴君瑛诗与札。印本二片。诗曰为客关河久闭关。望乡空自泪潸潸。阴云惨惨迷江树。广野茫茫接塞山。愁里厌看清海月。梦中欣逐紫宸班。明年倘遂东归计。樽酒华筵得再攀。下榻印章二。一曰霜天雪月。一曰万叶吟秋。书曰大父主前谨再拜上谢状。仁兴君房侍下史。寒威已紧。未审气体奚若。生仅保形骸度日。而不料曩者辱赐远书。兼惠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7L 页
金玉之句。钦玩再三。感曷有极。边秋摇落。絷客多事。况缠疾病。愁苦连绵。无意于世事者久矣。阙然久不报。人事蔑如。不任主臣之至。今始效颦。仰副至意。愧悚愧悚。两地情悃。徒劳梦想。滔滔者日月。颎颎者心怀。临缄神𨓏。情溢辞缩。不知所裁。不宣。伏惟照亮不备。辛巳十月二十七日。(自书曰至七日勿书)
 臣谨按 孝宗大王十八岁而遭丙子之难。入于江华。十九岁而丁丑正月。得朝 仁祖于南汉之城下。与 昭显世子仍质于沈阳。既而西至于蒙古界。南至于山海关。又南至于锦州卫松山堡。见诸将败降。又东至于铁岭卫开元卫。又东北至如奚部。凿玄冰丈馀而饮其水。二十六岁而居北八年始得东还。未数月旋入燕山。见京邑灰烬。二十七岁乙酉。自燕山归国。前后二十馀年之间。天之忧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8H 页
戚玉成者。靡所不至。遂升 储位而履 至尊。临御十年。克念克勤。其正大宏远之规。日星乎中天。以基我万亿年无疆之业。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亦必穷阨其身以增益之。不其然乎。仁兴 宣庙王子而于 上为大父行也。辛巳十月 上在沈赐答与诗。情礼周至。及嗣服爱敬之没身不哀。呜呼盛矣。
孝宗御书。赐麟坪大君㴭。札与诗印本五片。书曰麟坪大君开坼。秋山佳丽。风景日饶足。公子兴况。必倍常品。体中安否。不必劳问。余则自君之出矣。百病侵身。鬓肿又发。苦吟如年之怀。不劳我说而君已默会矣。又不足赘也。且溪山景况。为问如何。别日已多。搜奇胜览。想必遍焉。乐山乐水之乐。又复如何。君子之一动一静。皆有法焉。尤于山水仁智者之所以取则也。何必泛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8L 页
然观览。徒足取快于耳目乎。然则虽百丈飞流万仞危峰。实无异于烟云之过眼。曷足贵乎。至于全昧此理。惟以鼓乐丝竹。前拥后卫。笙歌之声。喧热閧闹于耳。谑浪之戏。杂沓缤纷于目。东倒西歪。惟酒是务。不知是山耶水耶。万林霜叶。疑以为红粉。鸣川瀑流。或以为丝竹则谓之狂不亦可乎。徒扰山门。僧俗无分则又何足称乎。此则非所望于尔也。惟谅焉。仍以戏赋短律二首。以资一笑。且付酒果如干。以表余意。领情为可。郑兄与两内眷亦好在耶。不宣。暮秋初吉日。香酝五瓶西果二筒。将右不腆。用替情悃。曷任愧忸。(自书曰至愧忸勿书)诗曰龟缩深宫里。闻君此日游。洞中琴韵响。云外笛声悠。望远心愈壮。凭高气欲浮。醒来还又醉。豪兴碧山秋。
 臣谨按麟坪大君 上之母弟也。自幼时宿必同衾。后常源源接见。日未夕不许出。每奉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9H 页
使于燕也。依依有解手之恨。来时专价远逆于鸭江之外。慰之以法酝 御札。逢辄倍欢。盖其常棣之湛乐。未足以喻其至情也。麟坪之游松岳也。 上在春宫。手书与诗而寄之。即此书也。勉戒之 教。恩情之笃。溢于 云汉之章。而友爱天纵之 圣德。亦可诏于百代也。 上文章吐辞摛藻。自成典则。真草书法。飞动奇妙。而未尝宣露于外。谈笑之间。亦绝不及。故时或于散落人间之尺笺寸幅。得以寓于戏之思。斯亦至德也已。
显宗御书。唐诗七言律一首,五言绝三首,中楷十字大字和字印本共八片。
 臣窃惟 显宗大王恭俭寅畏。渊深笃实。无声色嗜好。无盘游逸豫。燕居冠带必敕。疾虽病不冠不见臣僚。兢兢业业。若临渊谷者。盖十五年如一日。故心画之典实方正亦如此。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79L 页
于乎懿哉。
正宗御书金弘二字真本二片。
 臣谨按金弘者。即金虎门弘化门之谓。金虎在 昌德宫之西南。大小诸臣所共由之门也。弘化在 昌庆之正东。 驾出入之门也。每于中日。自兵曹细书两门守门将分番省记。虚其上而入启。则自 上各书金弘字于省记姓名之上以下之。此是也。猗我 正宗大王道学文章。高出百王。于六艺各臻其精。而至若翰墨之戏。圣又多能。自有我家之规度。猗欤盛矣。噫 列圣朝治教之隆。固已著于上下。而文昭武穆。世受笔法。 宸章宝墨。昭回璀璨。龙腾而凤翥。真天人之迹希世之珍。而我国家 圣圣相承。为亿万年无疆之休。亶在乎此。孟子所谓殷有贤圣之君六七作者。其亦如是欤。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0H 页
元陵宸翰帖
英宗御书御制笔阵图。中楷印本四片。曰夫纸者阵也。笔者销也。墨者干也。砚者池也。书者将也。助者裨也。侍者军也。将军正心阵上。把销立干。内视城池后。挥销于阵中。洗干于池边。三军捧销执干。列于左右。心既正也。故列阵也正。御军也正。执销也正。挥销也正。立干也正。洗干也正。规矩有度。名虽笔阵。其本正心图。仿效右军。燕居精写。幼时习也。晚来习此。初效正笔。其已庸常。又学子昂。何以楷正。然而习此。意亦深焉。今因燕閒。游笔池砚。二百四十六字楷书令印。是岂为观瞻。欲示子孙。故刻旧石。自内印贴。而予于此有眷眷之意何则。昔唐之柳公权答其君之问也。曰心正则笔正。今予正心二字。起头于初。复以心直二字。回入题于后也。时岁柔兆摄提仲春。养性书。(自曰夫至性书勿书)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0L 页
臣谨按 英宗大王于万机之暇。仿晋王羲之笔阵图。 御制此文。仍又 亲书十六行用晋体。十六行用蜀体。刻之于石。垂诸来许。时则丙寅暮春而 宝龄已跻五十三岁。养性即潜邸时号也。臣伏读 御制。以柳公权心正笔正之语。反复详论。作为一篇之纲领。大哉 王言。此盖笔家相传之妙诀也。夫书莫先于正心。正心主乎诚。诚者物之终始。不诚亦无书也。猗我 圣祖一言一动一政一令。罔不本于一个诚字。故克阐五十年勋华之治。岂无所本而然哉。于乎休哉。唐太宗笔法曰攻书者。辄收视听。绝虑怡神。心正气和则自契玄妙。其与我 圣祖心正之训。前后同一揆也欤。
御书御制荷 皇恩三章。中楷印本二片。首曰国朝开刱。受 皇命于朝鲜。逮于中叶。再蒙恩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1H 页
于我 皇。新制其章。永垂 皇恩。第一章曰受命朝鲜兮。定都汉阳。九章辉映兮。八音锵锵。继继绳绳兮。垂恩东方。第二章曰再造藩邦兮。景受 皇恩。朝宗屹然兮。遥拜五云。新制其章兮。续编旧文。第三章曰重熙累洽兮。于万其年。追慕 圣德兮。继述光 先。敬作歌诵兮。拜献礼筵。右荷 皇恩三章。(自首曰至三章勿书)
 臣谨按荷 皇恩。本朝乐歌之名也。 太宗大王以 父王之命。权摄国事。寻受 皇帝诰命。国人欢忻。作荷 皇恩曲。被诸管弦。用之冬至元朝会礼宴乐。其呈才口号曰特荷 天子之恩。乃正厥位。载歌吾 君之德。以矢其音。敢冒宸颜。庸陈口号致词曰。赫赫始祖。造我东方。传子及孙。世有 哲王。金玉其相。天赋聪明。既孝且悌。既仁且诚。缉熙圣学。惟日亹亹。明昭 父王。允也知子。乃倦于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1L 页
勤。乃托国事。 皇帝曰俞。锡是明命。 王拜稽首。 皇帝神圣。 皇帝神圣。恩溢朝鲜。小大舞蹈。感极天渊。绵绵宗社。弥万亿年。退口号曰式燕以娱。礼聿成于既洽。俾昌而炽。寿愿享于无疆。乐节将终。拜辞少退。盖自 太祖受锡命新国号。至于 太宗而又受诰命。所以有歌颂也。 英宗十九年癸亥。进宴于仁元大妃。 上亲制荷 皇恩曲以侑欢。首章为竹竿子口号。第一章为仙母致词。第二章为仙母与左右挟并唱。第三章为退口号。猗欤盛矣。噫我朝立国以来。荷 皇朝恩渥。古所未有。而国初之锡命。壬辰之再造。尤是 皇恩之最大者。王家之于 皇朝。匪子弟国。而隆恩厚泽。匪一匪再。此所以王家之世世颂恩。到于今未已也。惟我 圣祖既以是为进宴之乐章。又以荷 皇恩铭。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2H 页
命诸群臣而揄扬之。夫荷者感也。恩者德也。铭者铭于心也。盖感 皇朝之德而铭之于中也。于乎休哉。
御书御制进宴乐章中楷印本二片。乐章曰甲子秋。拜 宝阁入耆社。同年上寿 慈圣日。令唱于先唱 尊崇乐章之后。瞻拜 宝阁兮。受几杖来。奉欢 长乐兮。礼宴大开。颂祝冈陵兮。献万寿杯。
 
臣谨按 上之二十年甲子。 圣寿光跻五旬。宗臣卿宰请遵 太祖 肃宗故事入耆社。九月 上诣昌德宫。谒 璿源殿。遂幸耆老所。拜灵寿阁。御楹内 亲书耆帖。礼官进几杖。 上亲受之。冬十月。进宴于 仁元大妃。亲制乐章。下都监教曰今番 东朝进宴。盖追踵耆社之礼也。古虽有亲在不称老之训。而几杖既亲受于灵寿阁。为供 东朝之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2L 页
俯鉴。竖几杖于前而使歌此词。以代斑斓戏也。是日极欢而罢。噫我 圣祖以尧舜之姿。有曾闵之行。事 仁元克敬克诚。养之无方。屡上瑶玉之牒。每献冈陵之祝。婉愉怡悦。八旬深笃。是岁之称觞侑欢。亦其一也。孟子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既尽尧舜之道。故克成尧舜之治。而况 御制乐歌。词气音节。和平中正。有深远之趣。而犹周之小雅。一唱三叹有馀音。尤岂不盛哉。
御书御制崇俭调党饬教文小楷印本二片。若曰崇俭调党。即予固心。崇俭然后可以爱民。调党然后可以保民。为善之根。为义之本。乃圣乃贤。寔由乎此。谆谆其文。岂敢忽焉。若或少忽。何颜祼荐。于戏元良。孜孜铭佩。又曰其文之其字一作诸。岂敢之岂字一作其。此书书印以颁。又刻石本刊木而又刻石。是予固志。此可谓金石之文。虽欲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3H 页
忽也。焉敢忽也。时岁柔兆摄提格季冬。书于万机之暇。六十四字。勉饬则深。咨尔大小臣工。谅予此心。(自若曰至此心勿书)
 臣窃惟 英宗大王圣德嵬荡。垂拱平章。诞成五十年郅隆之治。而以崇节俭祛党习。为致治之大要。 上素节俭。不着纹缎。亦不御䌷裤。所御之衣。或多屡浣而至有见絮者。进御膳品不踰数器。虽隆寒盛暑。未尝御裘而挥扇。常谓筵臣曰古之圣王。茅茨不剪。土阶三等。卫文公亦以大布大帛为衣。治道莫先于俭。躬行心得。屡形于 丝纶。二年丙午。祔 景宗大王于 太庙。教曰一初之政。不可无交儆之道。乃下谕曰予以凉德。受 先王付畀之重。夙夜懔悸。若陨渊谷。礼附 太庙。临殿受贺。感旧怆新。追慕益切。噫谅闇之制已讫。政予一初之政也。方自勉之不暇。亦岂无交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3L 页
相勉戒之道乎。玆以三条之戒。谕诸大夫。一戒朋党。一戒奢侈。一戒崇饮。三条之外。岂无可言者。朋比之习消则公道可见。奢侈之风祛则浮费自省。崇饮之弊戒则本性不丧。此三者。予深恶之。咨尔大小臣僚。毋替予言。又于翌年丁未。 教讲官曰农民寒耕暑耘。织妇早缫夜绩。其劳亦已甚矣。及至登场下机。尽偿于公私逋索。食惟糟糠。衣惟垢弊者。正如 皇明圣祖之所云。岂不可怜乎。士夫之奢侈过度者。亦多有之。而至于市井之人。安坐美食。曳缟履丝。如是而农民安得不困穷乎。予自服阕之后。临朝之时。虽御袗衣。至于平居。未尝为过侈之事。而侈风如此。此莫非予不善导率之致也。君有俭素之德然后民有观感之化。苟无躬行之实而徒欲以法禁之则亦不能无弊矣。是年冬 教曰。历观前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4H 页
史享国久长者。仁厚立国。故孟子曰不嗜杀人能一之。荡平然后和气可召。和气召然后朝象可靖。朝象靖然后生民可安。今之国即祖宗之国也。诸臣即世禄之臣也。生民是 祖宗赤子。亦诸臣乃祖乃父之同胞也。于荡平则心常思之曰如是而后国安。臣道当瘁。克祛物我。如恐不及。然于元元则心常思之曰同胞困瘁。即余困。荡平何有。济民何有。又谕群臣曰祛党习务公平。鼎席体萧何荐曹之志。铨衡学伊尹挞市之义。革旧励新。与岁俱春。保我邦家。十二年丙辰。京兆府言虫食四山松。 上曰方今党论之蚀国脉。甚于松虫。元气乖和。虫灾何怪。修省之道。予当自勉。卿等亦力扶元气。使和气及于山川草木。尝教王世孙曰予之五十载苦心血诚。惟在荡平二字。然予口未尝说荡平字者。诚以荡平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4L 页
之治。纯王之道也。顾予凉德。不过救焚拯溺。如解人甲乙之较诘。安有彷佛于纯王之道乎。昔之嗜党者。近或畏刑避罪。稍欲革面。而革心之效。了无其既。若此而自称荡平则岂不大可愧乎。又亲书周而不比。乃君子之公心。比而不周。寔小人之私意。 命刻竖于泮水桥畔。噫五十二年之间。 筵教诰谕。史不胜书。而皆出于苦心血诚。故人莫不羞其行会其极而归其极。猗欤盛哉。书曰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又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此 圣祖所以德跻于昭旷。治臻于嵬焕。而流风馀烈。犹可以为后世法程也欤。
御书御制四时吟五言古诗四首细楷印本一片。诗曰春夏秋冬吟时祝年。王春为岁首。万品自然新。御国何先务。爱民最贵仁。本固其邦宁。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5H 页
惟民重为食。三农必也勤。后稷教稼穑。右春。愠解南薰殿。御园夏日长。顺时自有序。昼永气荡荡。八方时雨足。遍野苗菁菁。汗滴田中地。岂知王者情。右夏。蟋蟀报秋色。金风紫陌深。仁义如车轮。春秋亦一心。瞻野黄云遍。幸乎农事成。吾民衣若食。专在蚕与耕。右秋。元者本乎德。永贞是曰功。春夏生生理。其成秋若冬。广厦细毡里。宜推蔀屋民。竟岁勤勤业。食衣在上人。右冬。癸酉仲夏六十岁书。(自诗曰至岁书勿书)
 臣窃惟 英宗大王忧勤庶政。至日昃不遑宁息者。惟在于爱养元元。怀之保之。以涵以煦。而尤惓惓于劝农桑。每岁孟春。祈年于社。亦尝亲耕东藉。观刈南郊。 王妃行亲蚕之礼。 命八道道臣守令撰进民隐诗。 亲制小序弁之于帖。又于耆年祈年恤民之意。形诸 宸章。即此也。此皆三代以后所未有之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5L 页
盛事。而环东土数千里之间。虽洚旱罔灾。沟壑复庐。尽囿于洪仁厖泽之中。此尤盛德至善之没世不可忘者也。噫其盛矣。
御书御制自叙小楷印本一片。叙曰予八岁封爵。是庚辰年也。癸未行冠礼。甲申行吉礼。辛丑二十八岁封世弟。壬寅入学。甲辰三十一岁嗣服。初封延礽君。兼宗亲府堂上,司饔院都提调,宗簿司都提举,五卫都总府都总管。潜邸时号养性主人六吾居士。五十一岁入耆社。六十四岁书。
 臣谨按谱牒。 上以 肃宗二十年甲戌元月十三日戊寅。诞降于昌德宫之宝庆堂。己卯初封延礽君。 景宗元年辛丑。册为 王世弟。壬寅入学。甲辰八月三十日即位于昌德宫之仁政门。庚申上号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甲子入耆社。壬申加上章义弘伦光仁敦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6H 页
禧。丙子加上体天建极圣功神化。壬辰加上大成广运开泰基永。丙申加上尧明舜哲乾健坤宁。三月五日升遐于庆熙宫之集庆堂。在位五十二年。寿八十三。上谥翼文宣武熙敬显孝。 正宗甲辰加上尊号配命垂统景历洪休。 上在邸。 肃庙赐堂名曰养性轩。因以为号。于乎盛矣。 上之封爵自叙曰岁庚辰。谱牒曰己卯。庚辰己卯俱非八岁。而若以八岁则即辛巳也。未敢知封爵在于何岁。而自叙乃 御制御笔则当以八岁为正。下云庚辰者。似或 御书之误也欤。
御书御制年谱小楷印本一片。曰此予年谱也。何以纪之。即仲由之心也。王子丙戌十三岁。庚寅十七岁。甲午二十一岁。内外进宴时进爵。入铜邸后甲辰年三十一岁。 慈宴进爵。嗣服后三十五岁戊申。 两慈殿进爵。四十五岁 慈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6L 页
宴时。五十岁癸亥五十一岁甲子。 慈宴时皆进爵。二十一岁受图像 恩赐。癸丑四十岁图御容。甲子五十一岁。丁丑六十四岁图御真。戊戌夏五月。随高岭今 昭宁园。庚子二十六岁丁丑六十四岁随诣 山陵。庚申壬申年与丙子岁受号。陵号以贞圣。用陵知弘陵名。即祚三十三年六十四岁识。
 臣谨按 肃宗三十二年丙戌秋九月。行老人宴于景福宫。 上亲受爵。三十六年庚寅。上御崇政殿受宴。 王世子率百官称觞献寿。四十年甲午。 上又受宴。 英宗时以王子。前后皆进爵。 景宗四年甲辰夏闰四月。进宴于 仁元大妃。以 王世弟进爵。 上之四年戊申进宴于 仁元大妃。越三月又进宴于 宣懿大妃。十五年己未夏四月进宴于 仁元大妃。十九年癸亥九月。以 圣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7H 页
寿五旬。行 肃庙庚寅故事。进宴于 仁元大妃。又以诞弥节。宴群臣于外庭。二十一年甲子。 上入耆社。进宴于 仁元大妃。亲制乐章以侑欢。 晬容甲午以后图四本。而后又每十年图真。今十一本。十六年庚申始受尊号曰至行纯德英谟毅烈。二十八年壬申又受号曰章义弘伦光仁敦禧。三十二年丙子又受号曰体天建极圣功神化。后于壬辰丙申又加上。戊戌夏五月。 上以王子随淑嫔崔氏丧诣昭宁园。庚子 肃宗升遐及因山。亦以王子随丧于 明陵。丁丑 仁元大妃升遐。 上以望七之年。随引仪而诣 山陵。此 列朝所未行之事。至是行之。丁丑春 贞圣王后礼陟。因山于弘陵。丙申 上升遐。当祔于 弘陵。而以堪舆家有忌。卜新冈于 健元陵之右冈。号曰元陵。竟未如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7L 页
上志焉。
御书御制历代历年叙细楷印本一片。耆年试眼四字中楷印本一本。叙曰三皇五帝之后。夏四百五十八年。殷六百四十年。周八百七十四年。汉四百六十九年。唐二百九十年。宋三百二十年。皇朝二百八十三年。秦晋南北朝隋五季何足计哉。我东檀君箕圣后。新罗九百九十二年。高句丽七百五年。百济六百七十八年。前朝四百七十五年。入我 朝今已三百六十七年。猗欤盛哉。十二会计之。今午初二刻。 皇明崇祯纪元后三戊寅阳至月十九日夜。光明屋下六十五岁翁自写试眼。
 臣谨按 御书纸本不过掌馀。而行为八行。一行为二十二字。或二十字。字大如黍米。于时 宝筹已跻望七之龄。况又烛下临池。字画楷正。森严有法。信乎天人之迹也。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8H 页
御书敬奉阁钦奉阁中楷扁额印本二片。
 臣谨按 上之▣▣年▣▣建二阁于两阙之槐院。奉藏 皇朝诰命印本 御书御画。亲书扁额而揭之。即敬奉阁钦奉阁也。 正宗己未移建于大报坛之西而移奉如初。 御制敬奉阁诗。命诸臣赓进。序曰阁旧在两阙槐院。一曰敬奉阁。一曰钦奉阁。阁之设。所以尊阁也。即我 宁考义起之盛典也。其详载宝鉴别编。 皇朝诰敕自 高皇帝洪武建元体天牧民永昌后嗣之诏。至 显皇帝新修会典及出师平倭之诏。隆恩浩渥。东薄于海。海外数千里喙息跂踵凡有血气之伦。莫不感激。爱戴如天地。尊如父母焉。顾今时移事往。冠屦易置。裳华蓼萧之诗。不复作于东土。而紫泥黄帕之为万岁珍藏者。不免皇舆之蒙尘。今阁之所揭奉 高皇以后御书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8L 页
御画诸本诰命印本。而金章宝墨。光荣烛地。自令人瞻望回徨。不翅若曲阜乌号之遗也。槐院圮而阁惟岿然。每过此忾然以伤。是岁七月二十有一日。晨朝。祗诣皇坛。遥拜 显皇帝讳辰。仍命有司移搆于坛西。而越三日移奉诰敕于斋殿。仍始工役。不日而告成。其翌日自斋殿揭奉如初。遂与提督后孙三学士金文忠,文正,郑文简家人行礼。门邃冽泉。陛级重重。恍然若下拜登受。西顾周道。有涕沾臆。玆赋近体一首。以识尊王之义。自有天地生民以来。莫有盛于夫子。夫子之功莫有大于春秋。春秋之义莫有重于尊王。凡百有位。尚亦知予之心。而三纲明九法立。变阴而为阳。内华夏而外夷狄。未必不肇基于斯阁云尔。时 显皇万历后三己未。诗曰江汉朝宗万里涛。皇恩浩荡注麟毫。唐尧并立山河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9H 页
巩。周稷重光日月高。草木皆知今鲽域。风云犹带旧龙袍。昭回北苑瞻新搆。百世吾东奉赤刀。先臣文献公赓进曰挞伐 皇威静海涛。扶颠帝力及秋毫。虫鱼并育生成泽。光岳争瞻覆焘高。北苑百年藏诰敕。东韩千里独冠袍。须看中土遗民集。挥涕高丽使者刀。噫 两圣朝尊大义之盛德。于斯至矣。
御书御制七言诗二句。行草中字印本二片。诗曰朝来开户景何如。万树千山一雪色。下篆书曰七旬五岁。仲冬仲旬。
 臣谨按此 上之咏雪诗。而 宝龄七十五岁御书者也。字画遒逸。袅娜飞动。恍若玉绳盘拿。虹光射斗。真希世之宝也。
御书御制四言诗四句,五言诗二句。行草大字印本二十一片。首二片曰御制御笔。次八片曰瑞雪验礼。明农登熟。仍此有祝。近八亲书。次十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89L 页
一片曰朝来心有喜。尺雪验礼徵。七十六三柳枝。
 臣谨按此亦咏雪诗。以三柳枝挥洒。典则高古。体势奇崛。殆若宓羲之画神禹之碑。而祈年之诚。爱民之仁。蔼然可徵于寻常言志之什。于乎休矣。
御书大字为善二字。六德六行六艺六字。古诗五言绝一首。五言诗二句七言诗四句。共五片。
 
臣谨按此 万几之暇。时亲翰墨。寻常挥洒者也。
御书御制御笔帖跋中楷印本二片。跋曰今者编印恒日濡笔大小字体阴刻为一帖。阳字为一卷。同置于御制抄集樻字中。其意伊何。余本昧于翰墨。一诗一字岂足为垂后也。而第国有近例。 列朝宸翰宸墨。或编或印。作卷作帖。日后继编继印。理当然也。于此时也。纷纭呈其御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0H 页
制御笔。则监董者岂敢取舍乎其间哉。若此之际。其何精也。亦何简也。是以予即祚后二十馀年。岁柔兆摄提格夏。令馆阁之臣编辑御制文。自内府常日已为石印木刊者及今新书者一本。阴刻作为一帖。一本前已阳刻作障留置者。复印而作一卷。此则初欲省费刻松木。一行全刻。故今以字字印付作张为卷。其令来岁复印添补于 列圣御笔之下。若是之后。虽有百文万字。孰敢杂印以示予意。印付帖末云尔。又曰今予于文与笔。若是勤勤者。岂为予哉。意在重继先也。文笔犹若此。其况政令欤。(自跋曰至令欤勿书)
 臣谨按 御笔诸本。俱为石印木刊。 御制跋文印付帖末。即是也。丙申三月 上礼陟。 正宗嗣位。乃于秋七月。刻印 御笔诸本。颁赐于大小群臣。臣祖考文献公时以副司直。亦蒙 内赐妆成一帖。宝藏于家。昔欧阳脩仁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0L 页
宗御书飞白记曰吾知将有望气者言荣光起而属天。必赐书之所在。臣于是帖亦云。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2H 页
皇坛 亲享御笔帖
英宗御书皇坛 亲享日御制大楷八字及传教印本共四片。御制曰皇朝日月。海东大明。教曰刊印颁赐今日陪享时原任大臣宗臣正一品以上。都尉文武正卿承史曾经时任玉署侍从。板藏于史阁。(自教曰至史阁勿书)
 
臣谨按我 太祖康献大王以洪武壬申秋七月十六日肇造邦家。即位于松京之寿昌宫。遣知中枢院事赵胖请 命于 皇明太祖高皇帝。赐诏曰三韩之民。既尊李氏。式无兵祸。人各乐天之乐。乃帝命也。继又赐敕曰国更何号。星驰来报。癸酉 康献王又遣艺文馆学士韩尚质请赐国号。 帝曰昔殷太师始封朝鲜。其来远矣。乃 赐国号曰朝鲜。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2L 页
诏谕曰惟朝鲜之称美。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即洪武二十五年闰十二月也。 皇朝之眷顾属国自此始焉。万历二十年壬辰。倭奴平秀吉大治舟兵。自釜山入寇。 宣祖昭敬王遣陪臣韩应寅奏闻倭反状。西狩义州。又遣使乞援。 神宗皇帝诏大将军李如松。率师渡辽。破秀吉兵二十万于浿水上。遂定三都复社稷。及秀吉复犯釜山。诏大将军刘綎,麻贵,陈璘等。拔曳桥围岛山遮露梁。焚其舳舻以千数。倭奴尽遁海中。盖是时中国将士连七岁战戍不辍。费八百万。至今藩辅赖馀烈。东南无事。则 神宗救菑之仁。可谓至深也。其后崇祯九年丙子。清人自义州入围南汉。 仁祖城守月馀。 毅宗皇帝恻怛东顾。命总兵官陈洪范,金日观,楚继功等。率山东诸镇舟师往救之。师才出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3H 页
海而围已解。盖是时天下之力。东敝于虏。西罢于盗。子弟之国虽不守。无以救焉。而悉举山东之众。远赴于大海之外。则 毅宗救菑之仁。亦可谓至深也。后八年甲申。燕京不守。毅宗殉社。明统乃讫。呜呼悲夫。我 肃宗三十年甲申。 上以崇祯运讫岁甲之重回。 命设坛于禁苑。遥祭 毅皇。又教曰我国之得有今日。莫非 神皇恩德。厚泽深恩。无地报酬。予心感激切矣。邢玠,杨镐以东征帅臣。亦有祠宇。而尚无为 神皇建庙之事。此事何如。诸臣皆以为建庙终有不便者。遂定以设坛。乃于禁苑之北筑坛。名曰大报。岁祀 神皇。用亲王祭 仁皇之礼。属国之诞报 皇朝自此始。及夫 英宗二十五年己巳。追跻 高皇 毅皇于皇坛。每岁祀之。亦于 三皇讳辰。 上率九卿行展拜礼。至是岁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3L 页
上亲享于皇坛。御书 皇朝日月海东大明八字。刊颁于大小臣工。明大义也。报皇恩也。
应制喜雨诗帖
英宗御书御题喜雨诗三字,传教十八字印本一片。曰喜雨诗押喜十韵。银台玉署翰注骑省堂郎春坊制进。(自曰喜至制进勿书)
 臣谨按 英宗三十二年丙子夏久旱。 上忧之。遣近臣遍走山川。犹不雨。 上亲祷于太庙。卒事而雨竟日。 上喜甚。 手书御题喜雨诗。 命禁直诸词臣制进。韵则更以民字押之。时先臣文献公以文学直春坊。随诸臣制进。 上命招弘文提学定高下于前席。置先臣作第一。 上以御笔书赏于卷尾。先臣乃得文皮之锡。魁元以下各赐纸笔墨以宠之。于是与选者。各缮书诸诗。首揭 宝墨。妆池成帖。以为传家之珍藏。先臣跋于下以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4H 页
志荣焉。后六十八年。臣敬谟盥手伏读。尾叙赓载诸臣姓名及等第赏赐。以记当时遭逢之盛。三上一。侍讲院文学臣洪▣▣赐虎皮一令。后官至判中枢大提学谥文献。三上二。弘文馆副应教臣元仁孙赐纸三束笔五枝墨三笏。后官至右议政。三中一。承政院同副承旨臣林象元纸二束笔四枝墨二笏。后官至大司谏。三中二。弘文馆校理臣郑尚淳纸二束笔三枝墨二笏。后官至崇政吏曹判书。三下承政院都承旨臣南泰齐。后官至辅国吏曹判书。承政院左承旨臣蔡济恭后官至领议政谥文肃。承政院右承旨臣李彝章后官至大司宪赠吏判谥忠正。承政院左副承旨臣俞汉萧后官至参判。兵曹参知臣李应协后官至礼曹参判。兵曹佐郎臣崔后官至承旨。承政院假注书臣孙万逸后官至▣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4L 页
▣▣。承政院假注书臣任观周后官至▣▣。艺文馆检阅臣李世浣后官至承旨。各赐纸二束笔三枝墨一笏。次上承政院右副承旨臣李光运后官至参议。侍讲院说书臣金应淳后官至礼曹判书。承政院事变注书臣尹冕东后官至承旨。艺文馆待教臣权颖后官至承旨。各赐纸一束笔二枝墨一笏。
云汉天章第一帖
宣祖御书唐诗二十字半楷中字真本七片。
 臣谨按 宣祖御书二十字。即世所刊行唐诗之真本。而字逸篇未完者也。寻常翰墨之际。亦可验天人之心画也。
英宗御书大字万世诵恩四字世诵二字。岁甲申春三月十八日拜手书。小字十二字真本共六片。
 臣谨按甲申三月。 皇明统讫之再回甲也。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5H 页
 上展拜于北苑。遂手书万世诵恩四字。模本镂揭于 皇坛。此是真本。而世诵二字副本也。
御书垂恩庙悬板真本一片。曰御笔全慈恩于斯庙。饮涕特书揭此。又曰五字或二行镌㓒字白质。边只用三录。
 臣谨按此本模写镂揭于 垂恩庙。而是乃真本也。 庙庄献世子庙宫。而 正宗嗣位。改号曰 景慕宫。
御书明礼宫悬板真本二片。 两朝皆御。己丑仲冬拜手书揭。
 臣谨按明礼宫在贞洞。即月山大君旧宅也。 宣庙癸巳。天兵破倭兵。收复京城。十月 上自义州还都。时宫阙灰烬。荆棘满城。以明礼宫为行宫。阳川都正家桂林君家为大内。青阳君沈义谦家为东宫。故领相沈连源家为 宗庙。又以附近大小家为阙内各司。乙未丙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5L 页
申年间。就路之东西边建门。用木作栅。名曰时御所。李恒福为兵判。始筑长垣为宫阙㨾。丙申始修昌德宫。己酉讫役。而光海时还移新阙。 英宗己丑。以明礼宫为 两朝所御。亲书镂揭。所以志也。
御书备忘记六度知道允等字。承旨房望填下真本共五片。
 臣谨按先臣文献公在 英宗时。屡叨承旨。每奉备忘及 批答。有 宝墨则辄收聚以藏。退而妆帖。即此诸本也。
御书应制诸臣赏典下教真本一片。传曰弘文提学李鼎辅豹皮一令。大司成金若行虎皮一令。校理洪▣▣,承旨尹东暹。文学具允钰。各貂皮笠耳掩一部赐给。其馀三下入格人。各纸二卷笔五枝墨三丁。次上入格人。各纸一卷笔三枝墨二笏赐给。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6H 页
臣谨按 上之三十四年戊寅六月。天旱行雩祭新得雨。 上赏献官诸执事。下 御题。本朝祈雨祭祭官谢锡马赐弓之典笺。 命禁直诸臣馆阁提学及国子长并应制。先臣文献公时以校理直弘文馆。与诸臣制进。是日宾对。仍 命大臣科次于前。先臣以三上居首。以 御笔书下赏典。即是也。
御书其虽外孙予嘉其诚八字。赐刑曹参判洪▣▣真本一片。
 臣谨按 上之五十年甲午春正月。遵 光庙故事。设登俊试。 上亲临景福宫之勤政殿。命正卿以下皆应试。先臣文献公时以刑曹参判中选。即日唱名赐花。 上率一榜还宫。御景贤堂。宣馔赐厩马法乐。 手书八字。特赐先臣。先臣外祖即故领议政沈寿贤。盖忆故相。以勉先臣者也。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6L 页
景慕宫睿书春坊达辞批答二度真本二片。
 臣谨按先臣文献公以春坊实侍 庄献世子讲论经传。启沃弘多。于丙子二月初五日。以司书在直。与辅德赵重稷诣閤주-D001达曰昨伏承 下令。有和解间两筵姑停之 教。继伏闻入 诊医官之言。则 睿候微感咳嗽之症。尚今弥留。臣等不得登筵。亲承 起居。不任区区忧郁之忱。第念臣等待罪讲官以来。伏睹 睿志。方锐于典学。逐日开讲。问难不倦。时敏之工方勤。日新之效可验。臣等每于退出之后。窃自相庆。以为 宗庙无疆之休。亶在在是。而辄敢不量驽钝。相与策励。庶效一日之责矣。此际遽承停 筵之 命。仰惟慎疾之道。固不得不然。而大抵讲学之工。最患间断。一日作辍。效害立见。此所以大禹之圣。尚惜寸阴者也。顾今 静摄之中。虽不必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7H 页
备仪 临筵。而若召入臣等于卧内。取近日所讲诸书。或陈说文义。或讨论古今。则朱子所云温绎旧闻。每有新得者。庶可体验于今日。而 调候无妨于节宣。 睿学不患于间断。伏愿 邸下俯察臣等耿耿之忱。 特下召接之令。不胜幸甚。谨诣 閤外。惶恐敢达。(自达曰至敢达勿书) 世子乃手书赐答曰知道。微感与昨一㨾。而所陈切矣。从少减召见矣。(自曰知至见矣勿书)又于丁丑七月初八日。以兼司书在直。与辅德达曰(陈达辞陈勉)日气颇有凉意。伏未审夜来 睿体调摄若何。汤剂近服几贴。而诸节渐有差胜否。日月迅迈。 大行大王大妃启攒之期隔日。伏惟 邸下攀慕之痛。益复如新。伏况奉辞迎哭。连有郊外 行礼之节。而顾今换序之时。朝昼异候。 睿候且在未宁。哀遑之中。易或致损。将摄之节。尤宜十分加慎。而 因山之前。臣等将无以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7L 页
登筵承候。窃不胜耿耿忧虑之忱。敢此仰达。(自达曰至仰达勿书)世子又手书赐答曰知道。与昨一样。而时月易迈。 因山只隔数日。攀号罔极。一倍于中。所陈可不体念。(自曰知至体念勿书)即此二本 宝墨也。盖先臣在春坊首尾五载。殚诚辅导。而当是时 睿德渐就英武。凶徒惮之。有诪张搆诬之渐。先臣已察几微。每怀保护之志。一日 英宗命持自省编陈戒 世子。一宫僚回奏失对。 上怒。先臣进前。详奏 世子夔夔服膺之语。 上怒乃霁。 世子闻之亦喜曰。微洪某吾几得罪。 上又责 世子久废书筵。 世子下令引咎百馀言。 上见而喜悦。亦先臣所密赞者也。逮至戊己。凶徒内外酝酿。乃有壬午之变。先臣常痛冤之。 正宗壬子。柳星汉之诬疏出。先臣自西藩驰疏痛斥。继陈 先世子不撤两讲之盛德。先是 贞圣王后薨。 庄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8H 页
献泣血三年。御衫尽腐。反为凶徒所诬。 英宗追思 睿孝。御制金縢书曰。血衫血衫。桐兮桐兮。谁是金藏千秋。予怀望思之台。 命藏于 徽宁殿褥席殿。即 贞圣庙宫也。 正宗癸丑。 上出示于朝臣。先臣奏曰三十年义理晦塞。变怪层生。 先王遗训。昭如日星。义理明而彝伦正。可以编成信书。昭揭百世矣。 上然之而时议阏不行。及 正宗薨 今上嗣位。先臣撰登极教文曰。金縢诞宣于宾筵。阐 两朝慈孝之德。此先臣所以前后辅导与秉执之大义理。而受知 正宗。位跻贰公以此也。常为时人所媢嫉亦以此也。噫。
云汉天章第二帖
当宁御书赐弘文馆副修撰洪敬谟疏批真本一片。答曰省疏具悉。疏辞下该曹禀处。
 辛未冬十月。臣敬谟以弘文馆副修撰。上章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8L 页
乞养老母。 上亲洒宝墨于疏尾。宣 批以下。观者荣之。翌年夏选部畀以海西之松禾县。于是将母而往。备享专城之养。得遂反哺之愿。母子相对。无日不颂 洪恩而祝 圣人也。噫如臣无似。释褐才数月而猥叨珥笔之列。鞓银未半年而特侈横经之荣。依近日月之光。偏沐雨露之泽。龙光所被。同朝耸羡。况又 宸翰之书下。尤是异数也殊荣也。玉绳珠络。龙翔凤翥。宛然见天人心画。真稀世之宝也。奉以妆池。以作传家之珍藏。
御书洪敬谟三字真本一片。
 是岁十一月之望。弘文馆校理告缺。 上于阙记亲书贱臣姓名以下。旋以牌召之。臣且感且荣。不俟屦而叨谢。手擎 宝墨而退藏于家。
御书赐侍读官洪敬谟故事批旨真本一片。答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9H 页
曰省尔故事。深留意念矣。踏启字。
 壬申正月二十一日。臣以 经筵侍读官。豹直于弘文馆。召对有命。臣趋诣宣政门内。旋命姑退。以故事代之。仍下 御题。臣退于直所。伏而读之。若曰明太祖洪武二年。上御东閤。闻履声橐橐问为谁。对曰老臣危素。上曰乃尔耶。朕将谓文天祥耳。臣谨对而书进曰臣窃以为人君之驭世。人臣之立心。必以名节为重。盖为士而不以名检为心则不可以为士。为国而不以名节用人则不可以为国也。是故魏绛之无贰志。王尊之砥一节。可见士君子存心处事。而虽出于仓卒。其养之则有素也。今夫危素以元朝旧臣。孤恩负国。苟全性命。曾不若秦裕伯杨维祯之葆节遂志。岂不为千古人臣之耻乎。春秋传曰失忠与敬。何以事君。危素既已失节于元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99L 页
朝。则更何尽忠于 皇明乎。是以 太祖非不知橐橐履声为危素之趋朝。而故以谓文天祥者。可知其非其心而丑其人也。以此观之则士之所尚。非名检而何。国之所取。非名节而何。由今之世。反古之道。士之所尚。国之所取。宜无古今之异宜。方今 圣人在上。治教休明。驭世以名检。取人以节义。则一国之士。争相淬砺。永肩一心。当乱而知亲上事长之义。临危而守捐躯丧元之节。若非自上陶铸。何以致此。先儒有言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方当西忧之孔棘。或有舍生而取义者。或有苟活而失节者。于此二者。㫌其善而瘅其恶。则忠义之士气倍增。反侧之人心知戢矣。惟愿 圣明留心勉励焉。既夕 上亲书答教而下之。噫臣之芜拙之辞。无足以上概 天听。而乃以深留意念为教。虚受之衷。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100H 页
固不胜钦仰。而况 宝墨璀璨。虹光辉映于尺纸。是岂特寻常游戏如宋帝飞白之比也哉。
御书赐玉堂劄批真本一片。答曰省劄具悉。已谕于礼堂联疏之批矣。
 丙子八月。 上除 惠庆宫服。礼堂启以除服后轩架鼓吹依前举行为言礼也。 上教曰祔 宫后陈之。礼堂又联名疏请。以依初下教为之为 批。于是弘文馆应教臣赵民和,校理臣李允谦,副校理臣洪敬谟,修撰臣李钟穆,副修撰臣姜世纶等。陈劄联请。臣盥手书进。 上亦手书赐批而不从。噫礼制有限。功缞已除。则乐非可去之时。 圣慕无穷。馀哀未忘。有此义起之教。礼堂之请臣等之劄。虽出于据礼折中之意。 大圣人礼必从厚之情。以亲心为心之孝。亦可仰认也。是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100L 页
举也纵有违于圣人之大闲。缘情亦礼也。情之至则自可合于礼。夫岂非礼。我 圣上行之哉。
御书春坊达辞批旨二度真本一片。答曰兼辅德进去。又曰兼司书进去。
 大殿动驾时。 世子宫遣宫官问安礼也。每动驾前日。春坊入直官以何员进去入达。则以某员进去书下例也。 世子邸下时在冲年。 上以御笔书下。臣以兼文学厕宫官之列。收奉 宝墨而退藏于家。
御书承旨落点传教二度真本二片。传曰承旨未差之代。前望单子入之。待下批牌招察任。洪敬谟落点。又曰许递。前望单子入之。洪敬谟落点。
 戊寅二月。臣以 惠庆宫祔宫时大祝劳。蒙恩升通政阶。三月初五日。以 御笔书前单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101H 页
除承宣。后于他承宣牌启。又以 宝墨除授。即此二片也。
御书药院批旨一度,礼曹草记批旨一度,禁营草记批旨一度,政院启辞批旨六度共九片。
 臣屡拜承宣。凡于院中启辞各司草记。或有御笔书下者。每收奉以藏。退而妆池。即是也。
御书大字通和殿扁额印本二片。
 丙子十二月。 惠庆宫邸下薨逝。魂宫宫号以通和殿 命之。以 御笔镂揭于额。
仁穆王后御笔簇
仁穆王后御书唐诗七言绝一首真本簇一,模刊印本簇一。
 右 仁穆王后御书簇也。以泥金书唐诗七言绝句一首于毛缎。上题 仁穆王后御笔。下有七言绝句二首曰。两家箧笥宝藏坚。只恨挥毫不识年。 东朝真迹传宜寿。分付良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101L 页
工字字镌。又曰刊了吾心校检留。一毫差谬是深忧。载临 御笔祥辉集。五色玲珑绕玉楼。壬辰春正月上元日。拜手谨书。右自制即 肃庙御制御笔也。臣谨按光海君在东宫。自知失德。及永昌大君生。益怀猜忌。既袭位犹挟旧憾。待 后无复子道。奸臣李尔瞻等乘时得逞。先以翡语搆衅隙。阴嗾死囚狱中上变。谓国舅延兴府院君金悌男挟永昌将为乱。罗织成狱。延兴与三子一婿皆遇害。永昌甫八岁。 后常置诸怀中。光海夺取杀之。府夫人卢氏栫棘于济州。尔瞻使其党倡言 后母道已绝当废。胁百僚庭请之。 宣祖旧臣李恒福,李元翼,李德馨等五六人独持正议。谓春秋之义。子不雠母。光海虽益恚。犹不敢遽加无道。遂幽之西宫。锢门警守。仅通水火。窘辱万状。 后痛毒切骨。常欲自裁。赖侍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102H 页
御护持。幸而得全。呜呼尚忍言哉。天启癸亥三月。 仁祖奋大义定内乱。奉 后复位。彝伦复正。中外大悦。噫 后以塞渊之懿德。不幸值人伦之大变。金镛一锢。大隧莫窥。纲常斁绝。人类沦于禽兽者。将一纪于玆。幸赖我 圣祖靖社之举。先咷后笑。复享国养之盛。而 两宫之慈孝亦无间。苟非高后之圣烈。曷能致元祐之治乎哉。至若 宝墨之璀璨。尤是前代后妃之所未有者。字画典实楷正。不似闺阃内柔嘉之则。又于西宫 御书述怀文一篇。写意抒怀。言言刺骨。至今读之。使人掩卷于邑。此亦伊时所挥洒者欤。
肃宗御笔簇
肃宗御书大字命字真本。
 右 肃宗御墨也。大书一命字于壮纸。字如箕而画如胫。雄健遒妙。诚天人之迹。而有以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102L 页
仰豪爽之英姿也。
正宗御笔 太庙腊享诗
正宗御书 太庙腊享御制诗序曰。将行腊日大享。斋宿于望庙楼。是夜拈禋字韵赋示在筵诸臣。仍许步此。诗曰于乎我何述。 皇祖每躬禋。庙貌攸瞻地。楼名寓慕新。塘流馀溥泽。树荫又长春。敢道寒威重。微诚此日伸。
 臣谨按我 圣考正宗大王厥享国二十有五年。盛德大业。史不胜书。而所慎尤在于祀典。凡时节大小享祀。率必斋居。赍诚察饬。 太庙五享。苟无事故。未尝命摄。而每 亲祼时。斋明肃雍。凝神致虔。周旋出户。缩缩如不容。升降荐献。趋进翼如。百辟骏奔。莫不洞属。尝冬享初献既成。诸臣以夜寒请入小次。 上不应。端圭植立。及彻天已曙。霜气在衮冕上。其或命摄。遣近臣视其事。出御斋殿。明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103H 页
烛以候。闻享祀毕乃休。诗所云春秋匪懈。享祀不忒者。又复见于千载之下也。癸卯之腊。又 亲享于 太室。前一日斋居望庙楼。下五言律诗一章。命登筵诸臣赓和。仍又御书御制诗镌揭于楼壁。即此印本也。伏读御诗。上章见奉 先述事之孝。下章见勤民祝年之诚。大哉 王言。惟孝与诚。有足以格上下而致声明之治。则非言语文字所由述也。至若 宸翰严重典雅。亦可仰心画之正也。
正宗御笔华城行宫扁额大字
正宗御书华城行宫四大字印本。
 臣谨按 上之十三年己酉冬。迁奉 显隆园于水原府之花山。粤四年癸丑。大城厥邑。以壮拱护之地。设行宫于陪京。以 御笔书揭华城行宫四大字于额。宫内诸扁。亦多有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103L 页
宝墨。 上自迁园以后。每岁拜 园。辄驻跸行宫。旋 驾至迟迟台。瞻望夷犹。不忍言旋。筑华之役。盖有微意存焉。故堂曰老来。亭曰未老閒。斯莫非 圣孝之攸推。而天不假我数年。俾千古帝王所未有之盛事。不得见于当世。呜呼悲夫。
纯宗御笔簇
纯宗御书太平二大字真本。
 
臣之从叔父臣羲臣以艺文馆检阅。实侍 正庙。朝夕左右。时 纯宗以元子游戏翰墨。大书太平二字赐臣从叔。 宝龄仅四岁也。从叔奉而退妆于簇。先臣文献公赞之曰崒乎其干云之竹。濯乎其出水之莲。瑟如玉之温。精如金之坚。四岁纤手。大笔如椽。天人戏而一挥。太平基兮万年。
仁穆王后御笔帖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104H 页
仁穆王后御书观世音经。
 昔我 仁穆王后之在西宫也。贞明公主时未釐降。实侍左右。备尝艰险。悲愤畏约。 后于是时。为公主祈福。亲写观世音经银字五十八幅一帖。舍施于金刚山之榆岾寺。即天启辛酉秋也。及夫 显宗戊申冬。是帖转入主第。主手书小跋于帖下。还藏于寺中。寺僧奉之如球璧。式至今宝玩不已。岁丙子夏。小子八金刚到榆岾寺。僧擎出而示之。谓小子为主之后孙也。小子盥手敬阅。怆喜随之。后九年乙酉季秋。小子以本道观察使巡过是山。复入榆岾寺。僧擎出示之如丙子夏。又复披玩。奉来营衙。使夫人赵氏改备新袱。命工人精造小樻。翌年春巡。亲陪藏安如昔时。噫我贵主极尊贵之荣。跻颐期之寿。以能享用福禄。于是乎翕赩光显。簪组代承。而如小子
冠岩全书册二十五 第 104L 页
之不肖者。承藉先庥。滚到方伯之列。斯岂非后之为公主祈福之馀荫。而祝愿中一生之内逢百喜千瑞。所求所愿随心成就者耶。虽然易有益流好福之象。诗曰求福不回。我贵主始艰终亨。德音不瑕。贵而愈恭。满而不溢。则天道之与善。理不爽也。奚独藉观世音报善之福而已哉。崇祯戊申后一百五十九年丙戌仲春。贵主六世孙江原道观察使洪敬谟拜手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