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冠岩全书册八
冠岩全书册八 第 x 页
冠岩全书册八
 侍讲日记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09H 页
胄筵讲说
  [乙亥]
乙亥二月初七日召对于观物轩。 王世子具幅巾道袍坐于房内。兼文学洪敬谟,兼司书李晋渊,副率郑基直入对。 王世子读孝经前受音一遍讫。内侍传书徒于臣。臣跪受谨书召对二字。还传内侍。内侍跪受置于案上。臣读新受音自诸侯有争臣止不失其家。次读谚释。 王世子随而读之。臣解释文义。仍奏曰争臣即谏诤之臣也。上自人君下至大夫。莫不有谏诤之臣。见其有过则辄谏之。期于改之。纳于无过之地。今 邸下如或有厌意于讲学之工则臣等必争之。期于将就之地。此非此章所谓争臣之意。而推类而取义。以是仰奏。伏愿 留念焉。晋渊曰云云。臣请更读。 王世子读至五遍。有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09L 页
误读处。臣曰临读之时。多有误读。似不着意于书。此后则专心致意。勿为误读。而既多误读。更读一遍甚好矣。 王世子更读一遍。命掩卷退出。
十二日昼讲于观物轩。 王世子具双童髻空顶帻。黑衮龙袍玉带坐堂。左宾客沈象奎,兼文学洪敬谟,兼司书李晋渊,洗马郑久容入对。 王世子诵前受音一遍讫。内侍传书徒于宾客。宾客跪受书栍。还传内侍。内侍跪受置于案上。宾客读孝经新受音自卜其宅兆(止)以时思之。次读谚释。 王世子随而读之。宾客解释文义讫。仍奏曰云云。臣曰此章别无文义之可陈者。谨当推类字义而奏之。此曰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思。是念念不忘之义。而古人有言曰心之官思。心之所之。思随而生。方其读书讲学之际。苟不能专心覃思。则杂念必以间之。易致书自我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0H 页
自之叹。每于讲读之时。念念在玆。思其字义。思其文义。勿使杂思间之然后。可以进学。毋少忽之。区区之望也。晋渊曰云云。宾客请读。 王世子读五遍。命掩卷退出。
十三日昼讲于观物轩。右宾客徐荣辅,兼文学洪敬谟,兼司书李晋渊,翊赞宋启桢入对。 王世子诵前受音一遍。宾客书栍。读新受音自生事爱敬(止)孝之终也。次读谚释。解释字义又读一遍。 王世子随而读之。宾客解释文义讫。仍奏曰云云。臣曰此章生事爱敬。死事哀戚二句。指孝子事亲始终而言也。孝子之事亲。自生事爱敬。至于死事哀戚。能尽其道然后。事亲之道成始成终矣。故末句以孝子之事亲终也总结之。不惟事亲之道有始有终。大凡人之事为。皆有始终然后。可以成功。虽以讲学上言之。若有始而无终则无以进学。今 邸下始读孝经。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0L 页
今已毕讲。此是成始而成终也。继自今讲学之工事为之际。既有始之。无少作辍而间断。必懋克终之工焉。晋渊曰云云。宾客请读。 王世子读五遍。命掩卷退出。
  [丙子]
丙子二月十八日昼讲于观物轩。右副宾客金履乔,兼弼善李鼎秉,兼司书洪敬谟,副率申缙入对。 王世子诵史略前受音一遍讫。宾客书栍。读新受音自诸侯(止)始此。次释文义。 王世子读二十遍。宾客陈文义云云。鼎秉曰云云。臣曰今日进讲。宾客与上番已为陈达。臣则别无可达者矣。命掩卷退出。
  [丁丑]
丁丑三月十三日昼讲于观物轩。右副宾客金履乔,讲读兼弼善洪敬谟,说书南履懋,侍讲副率宋启柏入参。 王世子诵小学第四卷前受音一遍讫。宾客书栍。读新受音自横渠先生曰(止)得效最速。 王世子读新受音一遍。宾客释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1H 页
文义。 王世子读十遍。宾客陈文义云云。臣曰朋友之间。年相若志相若。故从游之际。易至于欢狎。而择其善柔而相与。自然拍肩执袂。以为志气之相合。今若以敬为主。相下不倦则忠告善道而得效最速。论语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以敬相下忠告善导者益友也。拍肩执袂。善其柔媚者损友也。此横渠所以教诏后学。而朱子之特揭于小学者也。履懋曰云云。命掩卷退出。(저본에 삭제 표시 있음)
十四日昼讲于观物轩。左副宾客金羲淳,讲读兼弼善洪敬谟,司书金在元,侍讲翊卫李章显入参。 王世子读前受音一遍讫。宾客书栍。读新受音自童蒙训曰(止)安得不厚乎。 王世子读新受音一遍。宾客解释文义。 王世子读十遍。宾客陈文义云云。臣曰同僚即同仕一司之官也。同仕于一司之内。日相亲与。敬以为主。故交契与情分有若兄弟之义。至其子孙而世讲其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1L 页
好。斯可见风俗之敦厚。若其风俗之敦厚。惟在于上之所使。今 邸下讲学而进脩。欲使一世之风俗观感而效则者也。 邸下日前行入学之礼。动容中节。讲音弘亮。圜桥门而观听者咸曰吾 世子之好学也。此所谓一日礼行。四方风动者也。继自今勿为厌读。益加日就之工。以副延颈之忱焉。在元曰云云。命掩卷退出(저본에 삭제 표시 있음)
  [甲申]
甲申六月初七日召对于鉴讲厅。 王世子具丝笠玉色道袍坐堂。辅德洪敬谟,兼司书李宪兢,翊卫柳仁根入对。讲谟训辑要第三卷 正宗朝编。 邸下开卷命读。臣读自 上四岁受小学止数爻登闻。宪兢继读之。 邸下曰文义陈之。臣曰今日自止恰过半篇。而此篇即我 先大王垂裕之训也。 圣孝之卓越。典学之光明。以至治法政谟。罔非可师可法。而亦粤 列圣朝嘉谟嘉训。尽在于是。 圣圣相承。前后一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2H 页
揆。古人有言欲法尧舜。当法祖宗。周公曰文王我师也。 邸下之监法。不外于是。此不可一时讲读而止。置诸左右。常目在之。念玆在玆。一遵不懈。则圣王之学。亦惟在于是。伏愿勉勉焉。宪兢继陈文义讫。 命掩卷退出。(저본에 삭제 표시 있음)○酉时召对于鉴讲厅。辅德洪敬谟,兼司书李宪兢,洗马金𨯶入对。讲谟训辑要第三卷 正宗朝编。 邸下开卷命读。臣读自通礼禹祯圭疏止并除之。 邸下曰文义陈之。臣曰此章通礼禹祯圭疏言妇人剃髻之弊。而 先朝嘉纳之。文以谕之。令以禁之。盖禁剃之令。自 英庙时已始。今乃革祛旧习。此是导民化俗之一事。绍盛烈崇俭德之治。于是焉在。此章乾隆帝出送金佛一躯。而 先朝命勿入城。舁置山寺。此是辟异端卫圣道之一事。大圣人所作为。出寻常万万者。于是焉在。此章禁西学之教。而往在辛亥。所谓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2L 页
西洋学东来。一种邪徒。转相教习。日炽月盛。至有斁伦悖俗之举。 先朝痛禁之。诛其魁而赦其徒。火其书而人其人。此是斥邪说明正学之本。而齐之以刑。导之以德。于是焉在。此皆 先大王盛德至化之著于当世者如此矣。宪兢继陈文义讫。(저본에 삭제 표시 있음) 邸下曰继读孟子可也。臣读自孟子第一卷梁惠王上篇。孟子见梁惠王止沛然谁能御之。宪兢继读之。 邸下曰文义陈之。臣曰孟子七篇宗旨。不出于遏人欲存天理。而开卷第一义。即仁义二字而已。当时王道不明。人心陷溺。惟知有利而已。故惠王初见孟子而先问利国之术。夫君子未尝不欲利。而但专以以利为心则有害。惟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故孟子对以何必曰利。此则遏人欲也。又曰亦有仁义。此则存天理也。以利对仁义而分言之。以为一篇之纲领。一章之大旨。此学者所宜精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3H 页
察而明辨矣。此章孟子沼上之对也。同一台池苑囿鸟兽鱼鳖。而贤者循天理之公。爱民而与之同乐。则民乐君之乐。不贤者徇人欲之私。不恤民而自乐。则民欲君之亡。此天理人欲同行异情。而究其本则由夫循理与徇欲之分而已。人君常怀不敢自乐之心。则足以遏人欲矣。常怀与民偕乐之心。则足以扩天理矣。此下四章俱是论王道者。当是时。七国争雄。天下不复知有周。而生民之涂炭已极。若能有行王道者则可以王矣。故孟子所以劝齐梁之君。其言深切著明若此而不之悟。可胜惜哉。戒梁王厉民自养。率兽食人。遏人欲也。勉其行王道。以为民父母为心。扩天理也。章章句句。皆从遏人欲存天理中说去。伏愿深察于义理公私之别焉。宪兢继陈文义。引书之不作无益害有益之义。敷演仰陈。臣曰不作无益。非徒谓他事。以学者工夫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3L 页
言之。经传之外。若或嗜好诸书则必害于有益。故程子曰勿观杂书。恐分精力。即此之谓也。此等处推类而深省焉。又曰总群圣之道者。莫大乎六经。绍六经之教者。莫尚乎孟子。而孟子拔邪树正。高行厉辞。导王化之源而以救时弊。开圣人之道而以断群疑。其言精而赡。其旨渊而通。汪洋浑厚。行其所无事。亦可谓文章家根基。故学者每于孟子用力者多。而虽今匹庶之士。亦必多读是书。以畅其文理。以培其文气。此则不可与论于圣人之学。而曾于书筵进讲是书。今于召对。又讲是书。臣不胜钦仰。而昔我 先朝选其最好者几章。名其篇曰邹书敬选。 邸下亦尝 睿览矣。常置案头。时以讽诵。则大有补于 睿学。伏愿留省焉。命掩卷退出。(저본에 삭제 표시 있음)
初八日辰时召对于鉴讲厅。辅德洪敬谟,兼司书李宪兢,洗马金𨯶入对。讲孟子梁惠王下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4H 页
篇。 邸下开卷命读。臣读自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止未闻弑君也。宪兢继读之。 邸下曰文义陈之。臣曰交邻章集注云人君能惩小忿则能恤小事大。以交邻国。能养大勇则能除暴救民。以安天下。此一章之大旨。而分别天理人欲于毫釐之间。如同乐独乐之类也。雪宫章与沼上之对略相似。大意主于不自乐而与民同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虽平说。然忧乐相反而实相关。忧民之忧者。必不暇乐己之乐。乐己之乐者。必不知忧民之忧。惟先忧以天下而后能乐以天下也。不与民同乐。人欲也。忧乐以天下。天理也。游豫为诸侯度。天理也。流连为诸侯度。人欲也。无非遏人欲扩天理也。明堂章大意。与前章皆同。而盖钟鼓苑囿游观之乐。与夫好勇好货好色之心。固天理人情之所不能无。但有理与欲。公与私之异。孟子之剖析于几微之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4L 页
际者。亦是遏人欲存天理。而格其非心扩充其善心者也。杨氏所云为人臣者。论事每如此。岂不能尧舜其君乎者。诚格论也。而齐君不之悟而不能用。孟子岂不叹哉。又曰明堂之制。 邸下知之乎。 邸下曰未详矣。臣曰明堂之制。当为九室。如井田之制。而东之中为青阳太庙。季春居焉。东之南为青阳右个。仲春居焉。东之北为青阳左个。孟春居焉。南之中为明堂太庙。季夏居焉。南之东即东之南为明堂左个。孟夏居焉。南之西即西之南为明堂右个。仲夏居焉。西之中为总章太庙。季秋居焉。西之南即南之西为总章左个。孟秋居焉。西之北即北之西为总章右个。仲秋居焉。北之中为玄堂太庙。季冬居焉。北之东即东之北为玄堂右个。仲冬居焉。北之西即西之北为玄堂左个。孟冬居焉。中为太庙太室。凡四方之太庙异方所。其左个右个则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5H 页
青阳之左个。乃玄堂之右个。明堂之右个。乃总章之左个也。总章之右个。乃玄堂之左个。明堂之左个。乃青阳之右个也。但随其时之方位开门焉耳。太庙太室则每季十八日。天子居焉。此朱夫子明堂之说。而其详在于礼记之明堂位篇。按月分居之制。亦在月令篇。而按月分居于左右个太庙太室。若值闰月则居于门中。故闰之为字。王在门中矣。宪兢继陈文义。以耕者九一之义敷陈井田之制。臣曰井田之制。实为良法美规。而自商鞅开阡陌之后。废而不行。我东则平壤外城有井田旧址。盖箕子东来。法殷之制画井于城外。而于今千馀年。𤱶浍沟遂之制。尚足以可徵矣。仍奏曰臣于八年前陪讲。而今始更登筵席矣。 睿学将就之功。伏想缉熙光明。而昨今三次召对。终无发问而讨论者。何以知将就之效乎。孟子曾已进讲。虽使臣等讲读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5L 页
而听之。亦足为温绎。而至于疑晦处。问难而讨论然后。可以见知新之功。而 先朝每以为看书不如读书。如读一遍则可为一日之需用。二遍则可为四五日之需用。大哉 王言。此亦为 邸下监法之资。虽于召对之时。时或亲读几章而讽咏之。亦为发问奥旨而讨论。则大有补于 睿学。伏愿体念焉。 邸下曰书筵始开于何岁耶。臣曰臣于乙亥春。待罪兼文学。陪讲孝经于书筵。似于癸酉甲戌间始之。而月日未能记知矣。宪兢曰臣则伊时未释褐。故无以知之。上番春坊复设时在外任。而似于甲戌乙亥间递归。而始除宫官则当详知矣。 邸下曰春坊日记似有之。而进讲册子亦为誊置乎。臣曰然矣。 邸下曰并入之可也。使司钥持入考见后。奏曰书筵始开于癸酉七月。而进讲册子千字文矣。 邸下曰春坊日记 列圣朝皆有之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6H 页
乎。曰有之而壬辰以前则无之。似因兵燹而散失。自 昭显世子沈阳日记有之矣。命掩卷退出。(저본에 삭제 표시 있음)○申时召对于鉴讲厅。辅德洪敬谟,说书赵容和,翊赞郑东勉入对。 邸下曰桂坊谁也。臣曰翊赞郑东勉矣。讲孟子第二卷公孙丑上篇。 邸下开卷命读。臣读自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止惟此时为然。容和继读之。 邸下曰文义陈之。臣曰此章,孟子历聘齐梁。而未尝得政。故公孙丑设辞以问者也。当是时功利之说。深入人心已久。故齐宣慕桓文。丑亦慕管晏。盖称管仲之辞。既曰得君如彼。其专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而称其功烈则如彼其卑。慨其管仲之不知王道而行霸术故也。若使管仲能使王室尊安而诸侯各循王度。则岂为文武之罪人。而为孔门之羞称乎。王霸之分。只在诚伪。于此章深念王霸之分。养气章头绪颇多。而其要旨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6L 页
在于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二者。盖孟子之学。以穷理集义为始。不动心为效。惟穷理为能知言。惟集义为能养气。理明则无所疑。气充则无所惧。故能当大任而不动心。考于本章次第可见矣。此孟子所以提纲挈要以诏后学。而明理以知言。知之之事。集义以养气。行之之事。亦不出知行二者而已。于此章深察知行之分焉。容和陈文义云云。臣曰此章论圣贤乐善之事。而子路则曰告之以过则喜。禹则曰闻善言则拜。舜则曰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盖舜禹子路乐善之诚。皆无彼此之别。而亦有浅深大小之不同。夫子路贤者也。故不能无过。但勇于自修。是以喜于得闻而改之。禹则圣人也。其心纯是天理本然之善。故不待其有过。一闻善言则至诚屈己。拜而受之。舜则公天下之善而不为私也。故己未善则舍己之未善而从人之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7H 页
善。人有善则取人之善而为己之善。此所以舜之所为。又有大于禹与子路者。故孟子特于舜曰大舜有大焉者也。伏愿深留 睿念而体行焉。命掩卷退出。(저본에 삭제 표시 있음)
十二日召对于容安斋。辅德洪敬谟,兼司书李宪兢,侍直郑基一入对。讲孟子第三卷滕文公下篇。 邸下开卷命读。臣读自出彊必载质止食功也。 邸下曰文义陈之。臣曰此章周霄以孟子不见诸侯为难仕。故设辞而问之。孟子答之以此。盖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而若不由其道。屈己以徇利。枉道而事君。则其何异于儿女子之相窥相从者乎。为士而仕者。苟不循天理之正而徇利忘义。则非徒国人之贱之。将焉用彼士哉。故集注所解君子虽不洁身以乱伦。而亦不徇利而忘义云者。实为精审而深得孟子之本意也。宪兢继陈文义讫。(저본에 삭제 표시 있음) 邸下曰诗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7L 页
传第九卷入之。司钥持入。 邸下曰自崧高章读之。臣读自崧高维岳止韩奕六章。宪兢继读之(저본에 삭제 표시 있음) 邸下曰文义陈之。臣曰此江汉章。乃召穆公平淮夷奏凯之日所作也。上章言王命穆公则欲其于召公是似而肇敏戎功。第六章言穆公祝君则欲其长保令闻而陈其文德。上下之情。可谓交相爱矣。穆公本以平淮夷而受赐。今乃不言武功而但愿矢其文德。以洽四方之国。则用兵岂圣人之得已哉。故舜诞敷文德而有苗格。古人之劝其君以文德。而不欲其极意于武功。于此可见矣。宪兢继陈文义讫。 命掩卷退出。(저본에 삭제 표시 있음)
十三日昼讲于鉴讲厅。讲书传第二卷益稷篇。王世子具翼善冠衮龙袍玉带坐堂。左副宾客金履乔,辅德洪敬谟,讲读兼司书李宪兢,侍讲侍直郑基一入参。 邸下读前受音一遍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8H 页
讫。宾客书栍于书徒。传于内侍。内侍跪受置于案上。敬谟读新受音。自帝曰来禹止禹曰俞一遍。释义以奏。 邸下读新受音十遍讫。敬谟曰此篇亦大禹皋陶帝前问答之辞也。俄以释义已为陈达。而节节句句。无非嘉谟格言。至于此章帝舜之以臣哉邻哉。答其弼直之谕者。尤可见一体相须之义。盖邻者邻里亲近之谓。故诗曰洽比其邻。论语曰德不孤必有邻。邻之为言。可亲而不可疏也。可近而不可远也。臣之于君。虽有堂陛之分。而一体相须。如乡邻之相助相友然后。可以左右前后。夹辅匡弼。故必先言臣哉邻哉。继言邻哉臣哉。以示亲近之义。兼尽策励之道。所以一堂都俞。明良契合。克跻唐虞之至治。为天下万古之第一盛际。而允宜后世人主之所取法者。伏愿此等处深留 睿念焉。宪兢继陈文义曰云云。履乔曰云云 命掩卷退出。(저본에 삭제 표시 있음)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8L 页
十八日召对于容安斋。辅德洪敬谟,说书吴致愚,翊赞郑东勉入对。讲小学第四卷嘉言编。敬谟读自举世贱清素止斯与美矣。致愚继读。(저본에 삭제 표시 있음)邸下曰文义陈之。敬谟曰小学一书。乃是初学入德之门而做人㨾子者也。朱夫子编辑此书。汇分名目者。即明伦立教嘉言善行。而嘉言善行之中。亦分明伦立教。以为嘉惠后学。此非徒幼而学之者。士之志于修身齐家者。可为一生之需用。昔我 英庙朝。亦尝于小学书用功最多。以是而克跻五十年治平之化。岂不休哉。伏愿常置案头。深留 睿念。壹是为本焉。 邸下曰八子百选中画记读之。敬谟读一遍。 邸下曰下番读醉翁亭记。致愚读一遍。 邸下曰春坊所藏御制自省编祖训入之。司钥持入。命读祖训。敬谟读五六板。又命读自省编。敬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9H 页
谟读四五板。 邸下曰文义陈之。敬谟曰祖训自省编。即我 英庙朝垂裕 先朝之书。劝戒之意溢于字句。庶可与典谟相为表里。章章节节无非嘉谟嘉训。虽不以拈出仰陈。而 邸下监先之。道不外于是。伏愿 留省焉。下番继陈文义云云。又曰八子百选。不过文章家述作。异于经史之茶饭。而终无益于典学之功。每于召对时。必以经史为之似好矣。敬谟曰下番所达果切要矣。编览群书。亦可为淹博之工。而此不过韦布士子之所可为也。一时讲读。未为不可。而帝王家典学之工。经史为主。书筵既以经为之。召对则以史记纲目等书为之然后。古今治乱。自可晓然。可以羽翼于 睿学矣。命掩卷退出。(저본에 삭제 표시 있음)
二十五日召对于资善斋。辅德洪敬谟,司书朴宗璜,侍直郑基一入对。讲羹墙录第一卷。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19L 页
邸下开卷命读。臣读自 穆祖初居全州止以力取之哉。 邸下曰文义陈之。臣曰我朝王业。创于 太祖大王。而积德累仁。发祥基命。实自 四王始。故篇首历叙 四王之事。以今视昔。 穆祖之自全州徙三陟。有若周太王之避狄人踰梁山而至岐下。 翼祖之始居赤岛。有若公刘之陶复陶穴。 度祖之射龙。有若汉高祖之大泽斩蛇。亦粤 太祖大王之肇开王业。有若文王武王而圣神文武卓越百王。天与人归。诞启万亿年无疆之基业。猗欤盛哉。此下诸篇。分门汇目。敬记 列圣朝圣德嘉谟礼乐刑政。以见修齐治平之次第。制作修述之本末。其在后 嗣王。曷敢不监于先宪。朝夕观省乎。故以大舜见尧之义名编者。义有攸在。伏愿深加 睿省焉。
二十六日酉时召对于重熙堂。辅德洪敬谟,说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20H 页
书吴致愚,副率金左根入对。讲朱书百选第一卷御制八旬裕昆录。臣及致愚各读数板而退出。
  [乙酉]
乙酉二月十八日昼讲于重熙堂。讲书传第四卷伊训篇。 王世子具翼善冠衮龙袍玉带坐堂。宾客沈象奎,辅德洪敬谟讲读。说书李穆渊侍讲。洗马金最秀入参。 邸下读前受音一遍讫。宾客书栍于书徒。传于内侍。内侍跪受置于案上。敬谟读新受音。自呜呼先王肇修人纪止坠厥宗一遍。释义以奏。仍奏曰此篇伊尹训导太甲之书也。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之。而首言夏以懋厥德而兴。于其子孙以弗率德而亡。以示殷鉴之不远。继述汤德以勉其善。又言官刑以防其失。而末章又深叹圣谟之彰明。与夫天命之靡常。以警动太甲之心。而一篇宗旨即祗厥身三言也。能祗其身则嗣祖德而兴。不祗
冠岩全书册八 第 220L 页
其身则背祖德而亡。其忠爱之心。恳挚之言。至且切矣。故太甲终允其德。大抵人臣之进戒于君者。实不外此。皋陶之告舜。亦曰慎厥身修思永。人君一身。天下国家之本。齐家治国平天下。皆自脩身中出。慎之一言。又脩身之本而亦祗敬之意也。为人君者。孰不知身之当修。而心或放肆则能暂而不能久。必悠久不息。常思所以祗慎然后谓之永。否则始勤终怠。乍作乍止。果何益哉。慎之则敬而不忽。思永则久而不忘。自家而推之于国。自国而推之于天下。脩身之道。其在此矣。伏愿深留 睿念焉。穆渊继进文义命掩卷退出。(저본에 삭제 표시 있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