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x 页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书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2H 页
与柳承旨诚伯(致明)
岁色又改。春意乍生。伏惟经床玩赜。令候崇卫。闻方撤皋比而坐乡席。君子生平学道。正欲其爱人利物。而因此而有一分受赐之益。则亦足为验一方之道。殊庸企仰。羲发。间遭惨毒。又添衰病。既无近里之工。祗有外铄之忧。恨未得时承规勉。起此颓懒也。絅在孙经。六载草土。极多蹉过。而犹不无向学之念。已于前秋。以其亡父遗意。候谒令座于花府。今又作负笈之行。倘蒙谅其情事。赐以提撕之力。得免暴弃之归。则其感当何如。鲁守侄与之联进。而第恐此时多事。未得从容周旋于函席之下也。湖上翁近家一麾。莫非 圣恩。舆颂四达。固是手分。而肆州佳味。朝夕稳享。为伯舅氏奉贺不浅耳。
与柳承旨诚伯
年前伉俪之恸。合有慰唁之仪。而际于其时。座下作西塞分忧之行。千里一书。无由转达。循省愧恨。无以自解。近因风递。承治绩已成。徒御还乡。体用之学。可验一班。叹仰何已。谨问脩道驱驰之馀。令候动止增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2L 页
卫。瓢谷丧期已尽。湖上棣座俱虚。后死者不慭之痛。有不可言。况令执事并系亲懿隆厚。远游归来。伤恸益切。尤所悬仰。羲发。薄赋衰相。付之年例。而天伦之间。迭相分炙。馀生一段。鼎坐之乐。有时消歇。叹且奈何。令座西辕之后。好音相续。可以警俗者非一。而合下拙性。不惯作阿好语。祗当中心藏之而止矣。馀非尺书可既。惟冀益懋加护。
与金圣观(镇华)
病蛰穷巷。每忆四十年前与先大夫一馆同处。千里相依之情。杳如昔梦。阅来沧桑。自不禁弦绝之悲。而幸有典型。克绍先业。时接西音。令闻蔼蔚。此心欣耸。实非寻常知旧比也。第缘衰甚便阔。一书相问亦复阙如。窃恐两家后人或忘当日之契也。属玆肇夏。即惟仕履起居清茂。随遇尽职。是吾辈本分事。况故家遗韵。为吾岭之望耶。是所区区慰祝。先院营建。此是斯文重事。日前家儿自金溪还。闻措置已定。同室之地。孰不惮诚。百年未遑之举。得成于今日。则岂非吾林之一大幸耶。因此而庶有一番奉晤之便。尤所欣耸。羲发。坐在閒界。衰相转甚。前去光阴。亦复几何。来月初。义当进参于 终祥哭班。而病状近添。无以自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3H 页
力。只当以在野之义自居。而私情痛恨。已无可言耳。
与张木川省伯(锡愚)
方俟南麾。忽闻西玦。令人惘然失图。伏惟即辰。旅候起居卫重。湖中自是士友之乡。风土信美。且得知旧之贤刺史为主人。惠饭楚橘。亦能随遇而安矣。区区溯仰。实非平昔比也。羲发。昨年归见殇惨。因以添祟。经岁沉绵。便作癃废一物。祗自怜叹。私家焚黄。始于月前经行。哀荣交至。而荷兄手写 诰牒。心画烂然。永作传家之宝。是切镌感。第恨徒御在远。未得侈当日速客之筵也。早晚 邦庆。鸡竿匪远。临风企祝。
与柳闻瑞(鹤祚)
岁色向晏。伏惟静履起居万重。向者慎节。亦已打叠。慰溯区区。两台 恩侑。哀荣备至。而从此万事成陈矣。回忆玉渊往事。自不觉怅然。羲发。以若衰悴。间经别添。尸居馀气。益复奄奄。似非久于世者。亦此奈何。谬托先集文字。自知不堪。而义难终辞。虽宽假岁月。极费商量。而方寸之株。决无立地干云之望。且缘病蛰穷巷。无与相议整顿。只以当初搆草。缮写以呈。代斲血指之讥。在所难免。幸须更求当世秉笔之家。以重事体。如何如何。近观世之刊行文稿。无论京乡。多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3L 页
有不载序跋者。既未得传后可用之文。则不害为郑重之道。亦或依此例以待后日耶。自以平日景仰之私。贡此区区。幸惟谅之。
答权参判季搆(大肯)
顷自令季氏莅我梓乡。信息密迩。治声藉甚。窃欲奉一书以致吏民相得之贺于肆州分味之便。而衰懒转剧。恨未之遂。乃者台座下。以羲发之荐蒙 恩资。远寄长笺。虽推借过当。而满纸缕缕。输尽情悃。奉读珍荷。非直今日。追念六十年来三世契好之笃。自不无沧桑之感也。仍审仙阁听漏。台候节宣崇毖。棣萼联辉。兰玉趾美。永嘉旧宅。复见云锦楼光景。朋知攒贺。曷有其已。羲发。辊到八耋。仅存一缕。此生尘刹。已无可效之地。向疏草草尾陈。不过掇拾陈言。而谬蒙 温批。重 降崇资。感祝兢惶。罔以为喻。未知朝暮残喘。将何以报谢万一也。仍入耆社。系是 恩例。近接乡洛知旧书。皆有早晚一 肃之语。此实分义之不容已者。每诵尊王考台府耆会唱酬诗。未尝不三复叹仰。而顾此癃衰已深。又值霜信催寒。扶舁前进。实非可强。方拟待春趍 肃。祗谒 灵阁。为粗伸微分之计。而亦未知老病者事。是所惶闷。
上族叔父(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父'를 보충하였다.)研窝公(宜辅)
家便非不源源。而辄缘公私扰剧。迄未遂一纸上候。伏想眷爱之深。必不以谴责。而下怀悚叹。无时可已。秋意正高。伏惟服里体度连享万护。侄。亲候长时愆损。儿病迄未痊完。种种焦恼。兼以夏秋大水。便经桑劫。民事办歉。公私多缩。来头策应。转觉愁闷。奈何。一统志考出之教。今月旬间。遇真城使君。质以家间近日传闻。则不过与昔年阁中考见者一般依微。耑伻之送。或欠郑重否耶。俯谅如何。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4H 页
与赵参判(万元)
金华聚散。杳如前生。数十年间。岂无入洛之日。而未尝久淹。辄违造候。其势则然。岂或忘诸。羲发。居然白发矣。青春冠冕。尚在心目。未知台座能保昔年颜范耶。属此岁晏。伏惟台候动止崇卫。羲发。名区山水。虽幸有分。衰年簿领。亦非所堪。初意东峡地僻。风谣近古。而民贫俗刓。亦一弊局。心力徒劳。丝毫蔑效。顾此扰恼之私。都不如田庐饮啄之閒无事。叹如之何。此地亦非久计。拜晤未易。前期临书。益复怅黯。惟为时加护。
与赵参判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4L 页
故家馀庆。子舍大阐。日下祥云。胪唱不远。此实 邦国之光。岂但为同朝之喜也。伏惟肇夏。台候体度神扶万卫。伏不任区区慕祝之诚。羲发。残年弊局。亦已支离。只当归守穷山。樵牧之社。以毕馀生。而拜承颜色。未易前期。引领西望。安得无怅慕之怀也。
与李安州(在稼)
自五马之西也。关山迢递。声光阻绝。有时兴怀。祗切悽黯。近因风褫。伏承五月中问书。开函擎读。欣感交挚。苟非桐乡贱弊留在盛念。何以得此。屈指书发。天道少变。伏惟政候动止加卫。子舍侍学珍茂。大小冯之同时制锦。古今所稀。窃想图报惠养。必忘晚景簿牒之劳矣。仰为拱贺区区。羲发。投分田亩。荐被 谬恩。骑参疏辞之后。特又蒙升资枢 除。因入 耆社。 恩数旷绝。分义惶蹙。窃欲扶舁前进。作 灵寿阁一 肃而归。而当此寒节。癃病末由。要待春暖。将追谋一行。倘于其时由还京第。则可得拜叙以续三载未尽之遗爱耶。适因邑便。修付一书于本家。而未知关听在何时。临纸冲怅。
与洪侯(钟浩)
云乡已邈。月朔将改。不审即辰。政候何如。区区溯祝。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5H 页
羲发。投閒农亩。逖违 脩门。方拟于明春圜桥之班。获睹缛仪。粗伸微悃。而冈陵未祝。 弓剑遽遗。如丧之恸。穹壤莫逮。奈何。贱疾近添。穷村药物。非容易可办。而乃蒙俯惠珍剂。俾延馀景。感佩至意。何敢忘也。时沴一网。民忧溢目。此时抚摩。尤当劳念。惟冀益加保啬。以副舆望。
与元侯(锡周○丁酉)
跨岁阻候。溯仰深切。伏惟春煦。政体动止茂膺新祉。羲发。为参 贺班。雪冱往来。衰病陡添。蛰伏呻呓。生意顿绝。闷如之何。目下饥荒。民命近止。仰念字牧之忧。将何以拯济全活也。如羲发者。当初料度。似不在颠壑之科。而数月以来。阖族饥口。便作同鼎。食指既多。瓶储垂竭。广文生涯。不得不仰资于太仓矣。为此冒恳。幸以今等牟还数十斛。择精题给。俾救阖门呼庚之急如何。当待秋首先还纳。以副仁惠也。际此荒忧。未能以一言贡愚。反此贻恼。还切悚仄。
答金上舍(清进)
向拜一书。寄意郑重。铭荷实多。而尚阙然无谢仪。只此一事。可知其衰懒之甚。无复振刷之望矣。居然岁改。春意欲生。伏惟静候动定崇护。经窗秉烛。趣味益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5L 页
深。是所慰祝。羲发。守着林庐。世念付之浮云。家务自有干当。直一閒界生活耳。尚可以收拾旧闻。究竟馀生。而心力刓弊。疾病因之。其将终于此而已。奈何。近阅川沙遗集。恍若亲承警辨。往往有感发人处。而掩卷辄茫然不属己物。但有蹉过盛年之恨耳。因惟吾岭先觉。节次零谢。迩来数三十年之间。声响寝远。风气日渝。环顾斯世。更安得吾党一人。以扶接此个消息也。慨想之馀。閒漫及此。风雨思贤。智愚之所同也。然无或以轮扁之上堂为汰也哉。容俟春煦向阑。邻祲收霁。拟与川湖诸胜。一会云寺。此计若遂则可得奉而周旋。叙尽多小耶。
与洪都正(丙子)
阻候已积岁矣。寻常向仰。何时可已。属此炎夏。伏惟令候动止连享卫重。羲发。侍事长愆。身恙又苦。是切煎闷。此去尹哀所遭。极为矜悯。元振,尧夫。世岂无人。而其如吾侪。窘束之甚。将何以哉。今其所经知旧家。皆有拔例之义。令人感叹。千里远客。到底生疏。历路亲知。转次书报。略陈梗槩。望须广议佥长老。无至落莫。如何如何。洛湖士友之所以相望于吾岭者。本不浅浅。况此哀素以吾侪之望。遭此惨绝情境耶。惟在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6H 页
默会耳。
答金德乘(养駉)
迩来书信之阻。漠然若相忘。而瞻咏之私则盖未已也。乃者珍缄忽坠。奉读数回。不觉蹶然惊喜。恍如致身于初筵诸宾之列。执杯相乐也。因审春序垂尽。联床动定增重。吉日迎新。和气盈楣。仰惟棣座此日湛欢。人世更圆矣。尤所耸贺区区。羲发。一味块蛰。索然无生意。属此胜集丽景。已足流畅。况会中佥史。俱有衰境阻怀如姜台。又是平生知友之落落相思者。岂不欲跃如驰进。作旬日之欢。而合下衰颓。近添吟苦。又有家里些忧。不得与舍仲一时联进。良以为恨。阿娇。此来多病。所抱亦不健。未知其究竟之如何耳。
答朴(汝稷)庆佑
便至拜惠翰。谨审端阳。起居崇卫。慰仰区区。羲发。终老丘壑。绝意名途。意外京兆 除命。揆分惶蹙。而隆渥如天。报效无地。顾此 先朝旧物。只有追感之涕而已。每欲策驴一游于龟岑麟寺之间。以践畴昔之约。而衰老者已无其望矣。第恨其早不图之也。
上内舅尹公(戊寅)
月前官隶还。伏承下书。谨审亢暵。静养体韵万卫。庇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6L 页
下佥节均胜。西痘次第顺经。而宗妇抱得奇儿。伏慰且贺。侄。亲候添暑。方欠安节。家仲还后。一味劳悴。种种得书。似不无根委。是切虑闷。公务转无头绪。旱灾愈往益剧。求刍之责。非拙手可堪。奈何。凉生后临枉之教。预切欣喜。慈氏奉还。以八月初六为定。而今月念后则节似退暑。幸必择凉日启行。两从陪随如何。及此暮境。一番团栾周旋游赏于津岛诸胜。亦岂非人世乐事耶。其间若有拘掣。板舆之行。势当差退。而第于旬后。与科行相值。且念世间事莫如速图。下谅千万。久旱系是通灾。而仁境独免焦燥。此是生灵上瑞。岂但为一家之幸耶。今夏殿最。见署以奎华旧选。一何潦倒。追忆前尘。足一增怆耳。
答朴丕卿(履基)
岁色薄暮。怀想政勤。即因贤从咸历访。兼承俯惠情翰。谨审穷冱。棣床学履湛胜。区区慰仰。羲发。馀景无多。癃衰益甚。殿屎之苦。例也无怪。而儿辈之未展愁眉。强劝药物。可厌亦可闷也。令伯氏遗文。深感寄来之意。强起奉读。其经纶之富。践履之笃。非空疏耄聩之所可评骘。而揆以情契。不敢辞后死者之责。欲于神苏意到时图之。而八十翁之留后约。倘无迂阔之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7H 页
归耶。
答郑圣养(浩休)
春来。意有一访。而竟至纬繣。方此惘然。即对令胤。典刑伊迩。可胜欣慰。春序向晚。伏惟静候起居珍卫。羲发。阅月委卧。生意都尽。此际孙儿小成。足为差强。而独在斯世。自不无人事之感也。荣到不远。顾此薄力。虽无所办。而高旆之一席同庆。所不容已也。俯谅而另图之如何。
答姜芸甫(稷○己酉)
顷年历访。良感世好之不忘。而德宇在眼。迨切依黯。近因风褫。承拜辱惠长笺。谨审承欢学履湛胜。区区慰仰。羲发。癃衰转甚。叠蒙 谬恩。已自惶惕。而儿子初仕。尤切踰分之惧。宁不蹙蹙于朋友之贺耶。惠书。辞意虽不免推借过当。而馀力劬剧之味。溢于十行之外。只当留置几案。以为后辈迷劣者警省之资也。金来活科声。以其妙龄而尤奇壮。合有一书于尊府。以致光楣之贺。而耄聩精力。未克周遍。惟冀因此而或有奉叙之便耳。窃想贤契。门路既正。岁月尚富。及时益懋。以副吾党之望。
答金敬立(养植○己酉)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7L 页
三数年来。屡哭贵宗中吾党之望。合有一唁于隆爱敦亲之地。以致朋知悲惜之私。而衰病未能。竟使佥君子先施而俯存。仰认不较之盛意。愧感则深。何以为谢。谨审残腊。佥履起居均卫。研索多暇。绍述成规。区区贺仰。有在于寒温之外也。羲发。年例衰相。自是常理。癃废奄奄。人事顿绝。顷于 乔山之日。祗同哭野之人。私情怆缺。当复如何。尊先稿三册。盥手奉玩。犹令昏聩者起敬。近世名卿之述。阐发无馀。固无待謏浅之言。况少而不犹者。今又耄及矣。所以远近知旧之托。并为谢却。第于谬属则言念平日景仰之诚。虽不敢一例辞逊。而顾玆西崦急景。恐不免终为食言之归。可赐佥谅否耶。
答洪▣▣(宇正)
向者一书。寄意郑重。即玆潦霁霜清。伏惟静候动止卫重。区区慰祝。羲发。病委床席。无复世念。而近因梓乡往来人。叩审兄精力老而愈强。可想内守既专。外慕退听。閒界秉烛。日有看玩之趣。自顾所禀既虚。受伤已多。有时古纸遮眼。便作漏器盛水。蹉过一生。终归八十无闻之科。自怜奈何。
与内弟尹宗范(丁亥)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8H 页
向于季方礼闱之行。竟失一晤。悄然坐锦江之上。怅望南云而已。归卧东冈。信息若相接。而面摅亦未易。会合之难。乃若是耶。岁色垂尽。侍省友履。此时何如。讳辰行且奄迫。怆慕益切。而穷峡薄廪。助需不腆。恨极恨极。从今行己浩然矣。方以蓬庐藜羹。姜被杨钓。乐我初服。良觉快活。而但关臬终有所靳许。峡氓之愚。亦不欲其归。似不无难处节拍。是可闷然。自此便作閒人。明春桃花时。拟与家仲联辔。探公山月城之胜。转向贵中。遵海一游。以涤三十年尘俗之肠。可能如意否耶。
与内弟尹彝得(丁亥)
自我分符而东。信息又落落。时登锦亭。南望云海。未尝不杳然驰想。即对剡湖李君。知东闱高选。西行已启。远惟奉下慰悦。岂胜喜幸。以君平生笃学之功。今此一榜。似非偶然。士生斯世。时有早晚。尽人事则数在其中矣。千万努力。从。衰年吏役。已非紫海为养之日。而名区山水。转觉无聊。秋生后归意益急。而此亦有在人者。姑此蹲仍。实难按住。然要于此岁里。可以去作云冈散人耳。
与内弟尹彝得(壬寅)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8L 页
院洞李友便。获承情翰。满纸覼缕。尽是贤者口气。而细看字划。犹非前日手迹。若使大病之馀。精力无减。情挚间替面之资。必不倩之于人。始也展读而欣豁。从而抚置而怅黯也。备审觱冱。静摄中履用保重。何慰如之。从伯仲年例。已无可言。而季也衰相。亦复龙钟。有时鼎坐。只三个老头陀而已。三仙之称。何其不当之甚也。寄示墓道文字。辞意具到。无容更议。积年未遑之事。节次了勘。此实从等之所未能者。歆叹何极。年前谬托。固非拙性之所可堪承。而祗缘贤弟诚意之感人。草草塞责。而今观来书。似若藉秃笔之撰次。遂慈孙之志事。循省愧汗。未知措躬之所也。状辞中付标诸条。或然或不然。凡看文字。所见各异。广议高眼。务归停当。如何如何。
与金婿命裕
月前赴 召。归事纬繣。顷于君奠雁之日。滞在千里之远。坐念明烛之夕。非特为人父者私情而已。还家且一旬。而可爱芝宇。得之于耳。尤不胜恋郁底怀。日者邻家便回。获接手滋。披读喜豁。如对新面。向后炎雨支离。未委重侍履况佳稳。驰溯不能已也。生。归后以亲候添剧。日事焦煎。兼以远行才税。委顿不振。闷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9H 页
恼多端。而惟以匪久之得接新仪。为自家悰恍耳。
上家大人(庚戌)
顷因申正郎便。传上一书。而离膝下已四个月。漠然声息。如在天涯。情私煎郁。益不可言。岁色垂尽。伏未审气体候一向万康。诸节及儿小俱得无恙否。伏慕之忱。未尝夙霄弛也。子。眠食日益有加。此为客中无病之道。而但科事迄今无期。泮长朝暮递差。且今冬。科儒倍于前。私径甚于前。虽岁前留滞。似无结抄之望。伏切慨闷。而留粮过岁后。似有馀资。勿以为虑伏望。
上伯堂叔父(丙戌)
赴任经时。候音久阻。下情慕用。无时小弛。天气肇热。伏未审摄养气体候际玆若何。从侄。山水簿领。莫非 圣恩。粗效尘刹。正在今日。而峡土硗瘠。民生贫俭。数载以来。百弊层生。公务之积。便同剧地。自念才具。无复整顿之望。伏切闷然。麦事未登。伏想门内各家之调度甚窘。而僻邑残俸。无以分济。门族眷爱之情。虽不必以此为咎。而自不无食不下咽之叹耳。
与家弟英叔恂如(壬午)
离家已一望矣。以十三日到頖舍。翌日谢 恩入直。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29L 页
今又在直。而逐日 书筵。仰瞻 睿质天成。 圣学日就。庆幸之极。仍思三十年前挟册登 筵。往事杳如昔梦。有泪沾臆而已。归事姑未定。然望云之思。无日不切。且吾已向衰矣。千里旅食。亦与昔年不同。都不如以 春坊老学士。归守东冈之为得计耳。来月则必欲呈辞下去。以此仰白。无至有早晚倚闾之望如何。
与恂如(丁亥)
积雨新晴。即问近节如何。课儿劝农。自是吾辈本分事。而当此大比不远。君亦宜仰体遗意。三夏笔砚。更须留意努力。为望为望。但参奉亦不在家。许多应接。恐有相妨。是可闷。伯。如昨甚幸。公务客扰。近颇安静。而惟是归思日紧。只恨其不早图也。参奉。相对月馀。顿忘客苦。而以日气之渐热。不得更挽。怅然之极。益切不同归之叹耳。儿少课业。日见其进否。勿忘勿助。是教儿之良法。恐或发多躁厉。则适足为害。谅之如何。
寄儿鲁奎,鲁璧,鲁翼。(戊寅)
进士来见书。知翼也又举丈夫儿。喜幸不可量。迩间产妇已至向苏。新生者头角。果有昌大门户之望耶。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30H 页
每以汝兄弟之尚未举子男为忧。今则次第举男。吾父祖积累之荫。果未艾矣。然为人父责重。处事行己。亦须慎重。毋为乃父与后生者羞至望。侄妇亦已顺解举男耶。进士在此。不可委之于鲁求而已。亦宜极力看捡。期于速就苏完可也。父。公衙饯迎。喜惧尤切。兼以歉荒之忧。春到愈甚。愁恼极多。应接之烦。尤所难堪。都不如速归之为良策也。
寄儿鲁璧(丁丑)
日间佥候安吉耶。舍妹已归。汝妇已来。一怅一念。父。板舆行次。果能抵达。姑无大段愆候。焦虑之馀。庆幸大矣。儿辈来此者。无意于书字上。此非细忧。似闻汝则吟病之暇。亦能免专然废阁。是可喜也。家中所有朱书节要。计卷付送也。汝之所苦。近复何居。待岁后日气稍和。即为来见为好耳。
寄儿鲁翼(丁丑)
家信近阻为念。即汝季父来。槩闻大致安节。为慰。但汝妻忧。迄未痊可云。用虑不浅。念其受质清脆。娩后失苏。而涉月沈苦。则难于勿药。须即广询医方。用剂调治为可。此中。慈主气候。每多损节。汝兄亦未释虑。焦恼极矣。汝之兄弟。皆当俛力于进修之方。是吾平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30L 页
日期待。而为忧病之所挠夺。尤可闷。苟可偷朝夕閒旷之暇。须勿顿忘肯菑之戒。则虽有寒曝。庶免茅塞。幸以是留念也。
寄儿鲁勉(庚子)
企望之中。得此喜闻。门巷如复生色。榜奴连日三至。见书于最后。料其欲自效者。必争先之致耳。久旅之馀。竟成有志。此时眠食固知自甘。而应接不以为扰恼否。古语曰。士子登科。如处女新嫁。若其老处女当嫁者。有所欠体。必受人嗤点。汝岂昧方于底等行止耶。唱榜后回谢之节。当有先后次第。此必周询于留頖先进。可悉。汝季父荐望云云。可佳。有公议大也。逐日课读。有进就之望。是可奇特。頖主人必欲随来。新旧之间。不宜迥别厚薄。以吾料米几朔。许给于旧主。俾无向隅之叹也。
寄孙儿絅在,正在,维在,寅在,纶在。
自吾离家已数月。而此岁将尽矣。各自安过。三馀所业。亦能专勤耶。虽当岁时。勿为游泛。日与汝等稚弟辈。静居观文字。俾无虚送光阴之叹也。象也厌书之症。近有回头之望否。一念不能忘也。吾老矣。所望惟在于汝曹。勉之。
寄孙儿正在
日间。主家都候连安否。汝既往候。则当日还。似无妨。不然。留一二日亦足矣。如是留滞旷日。何也。汝当此时。所谓课做时日。不可虚度。倘不解惜寸阴之意乎。及今秋冬将届。不读不做而空然游泛耶。即即还来。更须留意于文字上为可。象也昨还。闻各处年少。皆奋意铅椠。此辈之有志气。非汝曹比也。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31H 页
寄维在
日来庵居。眠食连稳。所读何书。汝有留意近里之工。其志则可尚。然大抵人家后生辈。及其年少气锐之时。必肆力于文章。然后始乃回头。向性理文字。近世湖上李先生之牖初学亦如此。吾家科声寥寥。诸儿皆才钝。所望者惟汝。又留意于儒家文字。非不幸矣。而昨闻 圣上方行痘。明年当有增广与庭科。今冬之倚阁功令。不亦谬耶。汝则随分读韩苏文若干首。熟读成诵。以助文气。亦于二场时文及对策几篇。时时留意。而追后作吾家活计。未为晚也。朱先生深斥苏学。而亦尝劝子读韩苏文。亦此意也。汝须信听。亦念乃父当日之言。可也。
寄维在(丙午)
云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131L 页
吾在世。所望在汝。今行而喜信果如期来到。吾家馀荫固未艾。而亦足以少偿汝父之志矣。怆喜交切。应接馀。眠食能安善否。汝今虽小成。而男子蓬弧之志。不可以此自足。且年少初出世。如女子新嫁。饬身谨行。尤当十分加意。此吾先祖戒子之辞也。汝可不铭念乎。唱胪后荣问回谢。亦不无先后次序。与頖中同年及金上舍学羽相议。随众为之也。所用下固当撙节。而无骇瞻聆。期于得中可也。汝叔烂衫上送。唱榜及游街时。以此用之。而切勿更思华侈。即买白苧染青。制成为宜。登庠者。不可无此一舛故耳。闻有 绥陵奉迁之议。而自念以 春坊旧僚。病伏田亩。竟未得攀 和一恸。罪恨当如何。
寄孙儿心在(癸卯)
汝往已多日。为之驰念。眠食如常否。祖。别无他㨾。今闻汝妇顺娩举雄奇幸。丁吾今年升秩。而生者亦非偶尔。锡以祖升名。志喜耳。汝留馆。不作悠泛度日耶。年过志学。知似稍觉成人之道。不失吾体貌。不受人嗤点。是为将就之望。在家而虽有提醒。在外而虑或罔念。更为书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