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x 页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2H 页
补遗
祖妣李夫人怀娠弥月。梦见一官人。着公服。奉玉磨石一笏,青玉壶一双于殷红盘。入于寝室。是夜府君降生。
府君高顶广颡。疏眉秀眼。方面隆鼻。(自五十岁以后。鼻梁生黑痣。渐大如豆。)阔口厚唇。礼颐疏髯。眼色闇然而微赪。声音洪亮远闻。德器沈深如渊停。仪容敦重如山岳。
素翁尝送府君南归曰。吾道南矣。及素翁丧后。先生内弟李最贤祭词。有丌上近思编。南士独请益之句。
庚戌遭内艰。墓在五里地。终三年日省。绕封号泣。虽风雪潦雨。未之或阙。人莫不恻然感叹。
平生不向日月便旋。行不由径。寒不拥炉。暑不就凉。
成弃翁鼎柱尝委访山斋。因共为清凉之游。府君赠舆僧诗曰。我负虚名僧负我。世间都付百年身。清凉十二峰头月。流照当年愧死人。弃翁和之曰。高名咫尺无能识。峰号休称是丈人。(丈人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2L 页
峰名。)盖指府君也。
四十以后。时有游观之行。而尝曰虽惭仁智之乐。然游山如读书。深浅各自得。故吾观一山一水。便觉心神有益。不然则徒劳筇屐。自困形役哉。今观游山录。便一经说。
山人李汉中(自号鹿门山人。)才高而性傲。有湖海之气。箬笠而筱带。木食而涧饮。无求于世。故见尊贵者。必以气凌之。而于府君则未尝不曲擎尽礼。盖如曼卿之于欧公也。
与从父弟持宪东游海上。访孤山书院。讲金东峰性理论,吴西坡困得录。虽筇屐跋涉之际。未尝忘学。
性好洁。庭际之间。不耐横草。必埽除乃已。曰去私意亦如此。若不去根。旋除旋萌。濂庭不除。欲观生意。吾庭必除。欲戒私意。
收拾先人文字及杖屦。先妣杯棬筐筥之类。时时展省。掩涕涟洏。弟妹三人俱早寡。怜爱甚挚。每趁穷乏。赒恤备至。闾巷间孝烈有异行。则必著传而记之。且播之于亲知。
平生不莳花卉。曰烂熳非不好。不欲衰时看。且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3H 页
曰莳花卉不如种藜藿。看花卉不如对书册。
不嗜甘滑油腻之物。多贮松叶末。食时或和羹或和水。或作团而无时服曰。吾老而筋力稍强。专由食淡而吃辛。
接人以诚。卑以自牧。虽乡间少年。必整冠迎送。地主至则必下堂。虚奥而迎之。
闻朋友之丧。必啜素。为之加麻。为位而哭。
得人书札。糊封处徐徐揭开。未尝坼裂。览竟必类其名。收束藏弆。不以糊壁杂用。
客至。必详问其先世懿美。及其近地异迹。疏于册子。至于山川寺院。莫不记识。
赵尚书容和莅本府也。临门请执弟子礼。府君以时城主不敢当。谢辞乃已。
制人状碣文字。有商量处。虽十反而不靳改曰。苟一作而不许点改。则非上智必是下愚。
尹毅甫(弘圭)亦朱书被选人也。曾未识面。其绾盈德符也。会于陶山及玉山。倾盖如旧。丙申其门人金振羽千里委至。请其师陶溪(尹公自号)讲座弁卷文。时府君新遭继体之戚。依晦翁故事。还其币而副其请。(晦翁故事。即运判宋公墓志铭云。值余哭子悲甚。言不能文。高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3L 页
彦先家帖。叶氏墓堂志帖跋。皆在其时。)
友人有以困于浮谤为病者。府君曰。苟无可谤之实。多谤何伤。大谤数年。小谤数月。而流丸止于瓯臾。只当反躬修省。自强为善而已。
时食及时果。未荐新。不敢先尝。公税必先期输纳。见人饥寒。推食而解衣。于死丧尤致意赙恤焉。
宪历上帖黄年号。必剔去之。改书明朝年号。凡制文字。必书崇祯纪元后几年。
每雨雪。对食而叹曰。屋此屋食此食。雨不湿雪不寒。皆君恩也。何以报答。当夙夜匪懈。读书讲学而已。苟怠惰其四体。无所猷为。非所谓天地间一蠹者耶。
壁上书揭 正庙御制中四百四病。皆从一心中出来。天下万事。皆从一懒字坏了。过午之天。都属残阳。人能挽回古道。则天地当复晃朗矣之训。常目警省之。
每夜使诸子孙各诵所读书。府君又诵之。
训学者。有所考示。命儿曹就书架第几层第几签第几𢎥第几板中屈处便是。未之或爽。其强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4H 页
记有如此。于书无不诵习。而其终身轮诵者。易之乾,坤,咸,恒,谦,复,艮,泰,震,大畜,系辞上下传。书之二典,三谟,伊训,咸有一德,说命,洪范,无逸,周官。孟子之浩然,牛山,觳觫。礼记之礼运,礼器,学记,乐记,玉藻,儒行,月令,曾子问,孔子閒居,仲尼燕居,乡饮酒礼,坊记,表记,庸,学。论语之乡党。朱子封事,玉山讲义,陈器之书,魏应仲书,周南仲书,吕子约书,陈廉夫书,黄道夫书,余方叔书,赵致道书,吕道一书,丁宾臣书,前后中和书,仁说,元亨利贞说,周子太极图说,通书,程子定性书,好学论,四勿箴,张子西铭,东铭。至于左传马史韩柳文若干篇。至耄年。晨夜必诵。(六旬时。诵声洪亮动林壑。七旬时。声音出户外。八旬以后。在傍仅闻之。)非有疾患。未之或废。
平生不观杂书。唯看参同契。以其绝嗜欲调气息。有收敛工夫。而亦以晦翁及药泉,明谷之所尝留意者也。
少时著居家常仪,(曰晨省。曰晨谒。曰讲学。曰干蛊。曰正家。曰友悌。曰训子。曰睦族。曰仆御。曰待宾。曰昏定。曰夜读。)日用五戒,(曰戒博杂工夫。曰戒嗜欲机心。曰戒懈惰心志。曰戒沟洫不治。曰戒缓不输租。)诗礼家传,大隐纵言等篇。长子文奎初度日。述古人教子养正之方。汇成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4L 页
一篇。名以晬盘先授。
尝行乡饮酒礼于乡校。与诸生讲会。府伯尹鲁东以其日记及讲录。寄屐翁李尚书。其答书曰。姜斯文闻名雅矣。今见其序文及讲说。笃学邃文。可一脔而知鼎矣。野有如此之贤。而不能使出入 胄筵。辅导 睿学。岂非有司之过欤。
尝送季儿献奎游枫岳。寄诗题壁曰白发寒栖桂树丛。未酬清债又秋风。溪堂石枕游仙梦。夜夜金刚第一峰。此一诗。盖寓望道希圣之意云。
语录
尝训于家塾曰。圣贤非天上人。只从平地上真实做去。做得尽是圣人。做未尽是贤人。焉有圣贤独做。已独不做之理。
又曰须常自激仰。常自奋厉。上可以为圣为贤。下可以为清修之吉士。
志者气之帅也。心力所到。气力亦强。
红女积丝缕之细而成匹帛。工匠操丈尺之木而成厦屋。农夫以担石之赀而致千金。皆志也。士之为学。奚独不然。人患无志。苟志矣。不患才不逮力不足。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5H 页
读书多然后浃洽。义理熟然后贯通。如富人积财积得多然后。自无不如意。
关了门户。把断了四路头。兀膝高拱。忍饥读书。方有日新之工富有之业。
人若办得十许年读书。则世间何书不读。今人此十年内。若将做大事立大业。不肯退一步低一头。读得一帙书。此十年瞥然过了。人生有几个十年。可惜可惜。
半日看经书。半日看礼书。真知而的见。则此所谓必有事焉。勿忘者也。
为学有道。穷理是也。穷理有道。读书是也。读书之法。要循序而致精。致精之术。又要居敬而持志。
读书有要领。讲学有肯綮。要先读性理书中切己文字。须记那紧要处常不忘。此要领也。要先讲大本上立定规模。都就那日用处做工夫。此肯綮也。
读书穷理。尽未易去了。一重又有一重。若疑难处阔略看。肯綮处因仍过。何由得深造之味。
凡文字有未晓处。须正看背看左看右看。下得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5L 页
死工夫然后。犁然有开悟处。
读书不可不思索。然思索太苦。则心反为之动。只当优游涵泳。无暴其气。待得气澄心静。义理自见。
自十五志学。至四十强仕。其间有二十五年之学。可以由体而达用。
今日不做。明日不做。四十无闻。五十始衰。积衰成老。积老成死。故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
勤学十年。间断一日。则前功尽弃。笃行一生。怠忽一念。则去道益远。
士之为学。如农夫之为农。田地虽美。耕耨有时。缓之一日。便失一年之事。
学是吾终身事。太缓不得。太急不得。唯著意非不著意之间。照管勿忘。自然有得。切不可执捉制缚。以取速效。
人虽质鲁。有心力则持久不懈。日计不足而月计有馀。得寸吾寸。得尺吾尺矣。
工夫不可间断。间断便似梦饱之人。觉而忆饱。终不干事。
书所以维持此心。体验吾身。若专事口耳而不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6H 页
自体验。则譬如贫儿入富家。见大供帐酺宴。目饱而腹馁。干我甚事。
学者使此个义理常在心目间。不敢放下。庶几见人生一大欢喜事。
人每以读书善忘为病。然书何能尽记。记其紧要而已。且学者通患。厌常喜新。如其善忘旧读。便是新读。益觉有味。
从容论说以讲之于前。切实体验以习之于后。心与理相涵而所知益精。身与事相安而所能益固矣。
一日之内。自亥至子十二时中。视听言动啖着睡觉。罔非修省之端。
积日而为月。积月而为岁。要之人生百年。亦此一日之积。人若閒过此日。隙驷光阴。岂肯待汝而其徐乎。
杨龟山三十年。肘不离案。龚实之犹于轿中看文字。古人之不閒过此日。有如此。
接閒人听閒语。费却一日光阴。岂不可惜。
为学。须是自家发愤鼓勇做去。始离得旧窟。为自新底人。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6L 页
天下事。非艰难愁苦之可忧。宴安鸩毒是可畏也。
世间万事。须臾变灭。皆不足置胸中。惟有致知力行。修身俟死。为吾分究竟法耳。
容体不足观。勇力不足恃。族姓不足道。门地不足称。然而显闻四方。流传百代。其惟学乎。
学要立志。又要务实。不立志。无以做事。不务实。虽腹笥五经。直是无识。
今人为学。非困于训诂诵说。则必眩于文词绣绘。如此虽读尽五车。干我甚事。
学非是曲拳擎跪。闭眉合眼底貌样。须是知周万物。道济天下。自古无不晓事底圣贤。无不变通底圣贤。无关门独坐底圣贤。无絮烦底圣贤。仲尼东鲁之一儒。而为万世师。三千之徒。皆列国之卑微。而至今流芳。皆以学也。
颜子几于圣人。而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今人顾自在下根。而以不能不问于能。以寡不问于多。无若有。虚若实。汶汶以趋于老而死。哀哉。
昊天不复。忧无疆兮。弟子勉学。天不忘兮。荀卿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7H 页
虽非纯儒。其所见。终是高于世儒。
大学一书。一举目一投踵。而精粗本末都在此。于此真切讲磨。真实体验。何患无成。晦翁尝以门人读大学无得力为叹。
非洒埽应对。无以进圣贤之科级。非格致诚正。无以学圣贤之心法。非规矩准绳。无以望圣贤之门墙。
读系辞则知中庸为家庭文字。读中庸则知邹书是师门衣钵。
周子说出几字。程子说出敬字。张子说出气字。极有功于圣门。
张子平生不会懒。虽甚病。一心常要向前做。自是懒不得。此所以成就得大儒。
朱子曰。君子所以汲汲于学者。不为其终有异于物而勤。故亦不为其终无异于物而肆也。不为其终有名而劝。故亦不为其终无名而沮也。不为其终有利而为。故亦不为其终无利而止也。此吾读到不忍舍处。
朱子在同安时。看子夏先传后倦一章。凡三四夜穷究。彻夜闻子规声。又尝登云谷遇雨。通身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7L 页
皆湿。因思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极论一篇之旨。作西铭解。先贤讲学。随处自得。有如此者。
二程全书。即一部小论语。但未免有记录之误。读者详之。
伊洛文字甚多。恐难尽见。只取近思渊源录,心经附注。钻研讲究。可得要领。
理气之说。朱子大全黄道夫书详之。性命之论。陈卫道书详之。汝辈盍取读焉。
上蔡以生意论仁。实理论诚。常惺惺论敬。求是论穷理。此为学者真诠妙诀。
古人为学。昼卜诸妻子。夜卜诸梦寐。
目视鼻端。注心脐腹。此本道家语。而朱子取之。见于答黄子耕书及调息箴。此存心一虑之要诀。
朱门文字。无如封劄。又无如庸学或问。于此可见义理严明。工夫密察。
经书冷澹。史记闹热。未易得力。不如熟读四书注。
九思九容。是内外交养底工夫。当与四勿三贵。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8H 页
齐头用工。
敦厚周慎。平实定静。坡门门法也。正冠尊视。节言慎动。夙兴夜寐。尼门门法也。
和风甘雨。瑞日祥云。吾于酉峰影帧见之矣。
人有三昧。昧于经书。昧于先故。昧于国乘。是所谓聋𥌒。初学最怕三病。贪多务广也。厌常喜新也。忽下趋高也。
操心尽难。才着意便是正。才不着意便是忘。只要平平存在。默默收拾。
有物于此。握则破。不握则失。此持心要诀。
此心才失。省察便是坑堑。韩子所谓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甚可畏也。
致知而不力行。譬如躄。力行而不致知。譬如𥌒。必须躄借𥌒之足。𥌒借躄之目。相负而行。方可矣。
学者须先收敛身心。以冷淡家计。作辛苦工夫。久久不辍。自觉有刍豢之味。
腔子外是甚底。只是这个物事。这个物事是甚底。即亦满腔底物事。
学有终始。曰诚曰敬。学有体用。曰知曰行。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8L 页
学有三患四失。未闻患弗闻。既闻患弗学。既学患弗行。斯谓之三患。或失之多。或失之寡。或失之易。或失之止。斯谓之四失。
义理无穷。故为学亦无穷。人心易染。故省改当益急。不可恃既往暂得之见。不加今日接续之功也。
除非动容周旋中礼者。必须时时而省之。事事而察之。方可以寡过矣。
君子有四要。心要猛省。志要坚持。体要凝重。气要振发。
知行譬如车两轮鸟两翼。两翼当并鼓。不可一鼓一否。恃一而飞。两轮当并进。不可一进一否。恃一而行。
造化翕寂专一。则发育万物有力。人心宁静专一。则穷理作事有力。
主静则气专而神益旺。寡欲则心虚而知益明矣。
人心之病。不放纵必昏惰。此处敬以持之。放纵也收敛。昏惰也提省。一有不敬。则心君逸而天德亡。百体弛而物则废。虽有人之形。即一块血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9H 页
气之躯。与物奚异哉。
敬要回头看。义要向前看。此晦翁为后学说法处。
敬坤道。诚乾道。敬以存心。诚以閒邪。便与天地合德。
静而主于一。则内齐其思虑。动而主于一。则外肃其容貌。主一是敬字表德。
才主于敬。便有卓立气像。不然则东倒西走。卒无以自持。恭敬只是一事。而恭主容敬主心。所以合内外而言也。
恭敬则聪明睿知皆由此出。程子岂欺我哉。
今人举子业。此是一厄了人。然不以得失关心。做文字。要不出义理。则这便是学问。
家贫亲老。应举觅官。此古人所以许禄仕一途。然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切不可以得丧婴其心。士当千万人中。知有自家一个身。
今人每以荣养藉口而别生意思。然朱子答王近思甘旨有阙之问。曰别无方法。别无意思。君子虽急于奉养。不可以变其所守也。
人能克己。则仰不愧俯不怍。心广体胖。其乐可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59L 页
知。此程子有得于寻孔颜乐处而发此言也。
才敬便查滓融化而不胜其大。不敬则鄙吝即萌而不胜其小矣。
斯须心有不存。则即一枵然空壳。与道相离。斯须不省察。则妄念发而万起万灭之私。从而汩之矣。
一于静而无动时工夫。便是常寐无觉。一于动而无静时工夫。是常行不辍。
每日看某书讲某义。省某愆修某慝。以自无愧于心。
为学只在日用。检身则动静语默。居家则事亲敬长。穷理则读书讲义。此外无他玄妙难行之道。有则圣贤当言之矣。
名者古今之美器。天地无全名士大夫。有名节易。保名节难。
人生世间。有老幼焉。有死生焉。皆有定分而不可违越者也。当及时勉励。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行其职分之所当为。然后不负受中以生之责。以皇极经世书元会运世推之。则唐尧元年甲辰。在巳会末。夏禹八年甲子。为午会之首。自禹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0H 页
至今。不满五千。犹为午会中矣。人有恒言。必曰末世。是果末世耶。我辈幸当中世。生在小华。何其多也。勉自修省。切勿以衰叔自弃。求所以至古人所至。
让与别人第一等。自坠第二等者。皆自弃之流。圣门教人。皆以自画为咎。而不以希圣为罪。志学之士。希贤希圣。谁曰不可而弗为哉。
今人或有一知半解。则谓人莫己若。有寸剩尺长。则又傲然自大。此由量小而然也。量大然后知不足。其惟圣乎。
人于实之一字。当念念不忘。随事随处。皆从朴实头做去。则斯有进德之地。
人生产业。通古今人我。饶居者小。而贫匮者多。岂人能耐过。而已独不耐过耶。坚人之志。熟人之仁。皆从这里做去。
常思天下无不如己者。不但处世无竞卞。于德当有进。
为善虽无近功。必有冥报。为恶虽无速害。必有阴诛。
人虽至愚。爱子之心。未尝不与人同。必欲其有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0L 页
成。此心诚是矣。余窃怪夫父母爱渠之心。即渠今日爱子之心。何故爱父母之子。不如己之子耶。先从父母之子爱之勉之可也。
君子一动一静。一语一默。不敢忘父母。
人心之灵。即天理所在。道理本无不足。但人自不察。要须讲学以明之。即物以穷之。日中理会。夜里思量。浃洽于中。则根本自立。做措不错矣。明道先生十四五。便欲学圣人。晦翁夫子十数岁时。读孟子言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自胜。皆其希慕之心。已是为大贤基址。
欧阳子云孝经论孟六经之书。合五十八万七千馀字。(庸学时在礼记故不言。)日读三十行。则可用四年半毕读。世之读书者。或一日读一卷书。而或终岁不读一帙。如此而可能毕读诸经乎。夫日读三十行。其设科至易而不难。四年半亦易过而非迟久也。未有能执此心立此课。耐此晷成此学。可胜叹哉。
客有调息咽气按摩法者。劝府君为之。府君曰。吾亦自有修鍊术。不懈体勿放心。作德日休。俯仰无怍。神旺而气盛。心逸而精全。可以延年矣。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1H 页
朱先生云读书者。当将此身。葬在此书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古人云生乐此邱。死葬其处。我死后愿埋此身于四书为主。三经为案。右尊德性。左道问学之地。岂不好笑。
 既述家状而尚多遗漏。故掇拾若干条。为补遗。其训戒言语则别为纂次。名以语录。以备作者家览采云。
行略[姜鏶]
府君幼有异质。器宇凝重。不随群儿嬉戏。应门重庭。问寝视膳如成人。比长嗜学。便有欲学圣人之志。不陷于流俗。踰冠从素谷尹先生学。获闻性理之原为学之要。平日读书。会疑无不就正而各极其趣。一日闻异样人漂泊酒店。侪友欲往观之。要府君偕。府君曰。若是大明人。吾将喜赴。闻是伪朝人。于吾东为不共天之雠。更何心对乎。诸人叹服。南归未几。先生奄弃后学。府君常以函席遽閟。微言莫承为痛恨。以法门摧颓。道学失传为己忧。益自奋厉。谨守旨诀。凡于经传子史。无不博观详说。而于四子洛闽性理书。尤用力焉。因程朱之说而究圣贤之旨。因圣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1L 页
贤之旨而穷天地之理。必反之于躬行。即吾身心性情之中。益加体验之工。而于心术隐微之间。察其公私邪正之辨。而养其平淡冲和之性。于义理穷索之际。祛其滞碍过不及之论。而发其弘大光明之见。以之日用。则不外于孝亲友于之常。以之言行。则不离于忠信笃敬之道。其规模之大。则宁学圣人而不至。不欲以一善成名。其进修之勇。则宁竭吾才而不逮。未尝以一息自懈。常曰非洒埽应对。无以作圣功之基本。非格致诚正。无以学圣人之心法。非规矩准绳。无以窥圣贤之门墙。又曰为学未尝专在于尊性。而亦未尝不急于尊性。未尝只事于问学。而亦未尝不兼于问学。孜孜矻矻。以求古人之所至与吾所未至。夜以继日。至忘寝食。有疑则劄。有得则记。间以质之于并世之前辈。常曰世间万事。言言皆异。人人皆殊。而独此从事于为己之工。则必有处之异而为之同者。如尹教官淑基,赵晚谷述道,金素岩镇东,金雨谷道行,朴能皋申庆。皆有往复论辨。博采而折衷焉。其谦虚好问。不主先入。勇于舍己。乐于从人类如此。尝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2H 页
闻洋学之迷溺侵畔。叹曰邪说横流。甚于洪水猛兽。然实由圣道之不明不行。而高者入于空寂。下者沦于功利。与吾道别为一端者。不一其种。而至于洋学而极矣。卫吾道者。但当辞辟。而辞辟之道。在于自修。案上只看得六经四子程朱文字。家兴孝悌之行。户服礼让之风。反经而进修焉。则彼毁冠裂冕绝伦败常者。何由蘖芽于其间。不啻见晛曰消耳。于是以兴起斯文诱进后来为己任。推本孟子性善之说。发明中庸大学之道。芟辟榛秽。开示本原。而其教人也。以立志务实为先。以为己谨独变化气质为本。于提撕诱掖之际。勤勤恳恳。义理精微。乐告无隐。见人善行。则再三奖诩。必欲其成就。见人过失。则反覆嗟惜。必欲其迁改。是故远近士友之从游者。莫不虚往而实归。府君平居未明而起。盥栉衣冠。定省重闱。怡愉承顺。无少违忤。出就书室。对案观书。终日钦钦。以平易明白为道。而有人不及知之妙。以谦虚退让为德。而有人不可踰之实。一酬酢之间。心未尝放也。一动作之际。体未尝肆也。所履者规矩准绳也。雅言者道德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2L 页
仁义也。至于衣服安于粗恶。饮食极其疏淡。书籍之外。泊然无他好。常曰虽尽天下之好。穷天下之欲。固无与易者矣。静而存养。日益纯固。动而践履。日加敦笃。敬义夹持。知行并进。道已成矣。望如未见。德已尊矣。歉若无得。其笃信好学。任重致远。有如此。呜呼。府君易箦前五日。即府君生朝也。府君曰。吾常是日。永念劬劳。仿朱夫子生朝祭祢之礼。略伸悲痛之私。今岂吾小慎而可废耶。因行茶礼。其奉先之诚。虽耋老寝疾中。不懈益虔。又如此。呜呼。鏶之生。仅及于府君知命之年。而迷昧卤莽。于府君日用动静。不能善观默识。谨述其不及于家状者一二。以备采摭。不肖孙男鏶谨述。
祭文[李亮渊]
呜呼先生。师门衣钵。吾党鞴炉。学海波深。道林春敷。惠我维何。桑椹琼露。知言会神。旷世一遇。匏系生平。半路梦迷。片月两照。聊以依依。山何又鸣。斯文殄瘁。长风寄辞。一字一泪。呜呼尚飨。
祭文[门人成近默]
呜呼哀哉。斯文之栋梁摧矣。小子焉仰。先生之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3H 页
道。足以致君泽民。而嚣嚣独善而止焉。孰主张是。吾为邦国痛也。先生之学。足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叔季膏肓。飏甜桃而摘酸梨。居又偏隅。不能使一国矜式。吾为士林悲也。小子之承教。不为不久。而气轻质薄。徒抱空志。名存实无。吾为自已恨也。上二项。无那气运所关。至于下一项。则咎在小子。苟欲补劓。从今立定脚跟。不作虚死人。尚可追先生之恩意。报得万一。而亦恐无由乎尔。呜呼。先生之造诣。非小子之敢言。而先生之好学不厌。吾知之矣。有如日出而中。载阳载光。以至炳烛之夜而始终之。既耋益皇皇如弗及。讽诵不撤。传述不住。每夕惕若曰今日又尽矣。此圣人坐而待朝。与夫死而后已之事也。圣贤书中。炯炯乎先生心事。天地环中。乾乾乎先生志气。今焉已矣。谁复继之。呜呼小子。纵不能实下工夫。而提撕警励。寔先生是仰。今焉已矣。何处复觌。呜呼。遗札与讣车后先。此先生绝笔也。奉以呼痛。天何茫茫。丙午夏辞退也。先生见谓曰。他日会葬。似不能也。今果然矣。贱齿敢言。蒲姿益衰。瞻望峤云。有泪沾臆。敢玆遥寓薄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3L 页
奠。英灵或者鉴格。
祭文[从弟必鲁]
古人云人乐有贤父兄。先生于弟。以序则兄弟也。以恩义则父师也。以弟之蒙愚无似下根之资。亦得以薰炙于垆鞴之中。庶免绳墨之叛弃者。迨六十年于玆。此人所未易得之乐。而弟得以私有之。庶几永赖依庇。慰此馀生。而那意遽惊奠楹。廓然无所依归耶。呜呼。惟我先生。钟河岳之精。禀金玉之相。天资近道。不待矫揉。而早游素翁之门。得闻为学大旨。吃紧用力。表里交养。所进修者。居敬穷理。所准则者。天德王道。盖其心实心。其工实工。充养也有实德之光辉。践履也有实行之笃厚。及其积学久而造道深。则矜持者舒泰。庄严者和平。义精仁熟。几乎德盛而礼恭。故闻风者钦服。觌德者心醉。教育成就。蔚然有湖湘之风。至于载籍极博。靡不包罗淹贯。而卒反约于六经四子濂洛关闽之书。于朱书用力尤专。融贯会通。如诵己言。故其发于言语之间者。有经礼之说,图象之卞。学的,日省,夕惕录等书。皆可以嘉惠后学。百世以俟圣人而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4H 页
不惑。后之读先生书者。其必有论世考德。感发而兴起者矣。呜呼。八十年躬行心得。固已跻高明广大之域。而犹自以为道未闻行未逮。夜必点灯而记诵。昼则整襟而翻阅。震悔乾惕。矻矻不已。曰学是吾人终身事。一日间断。尽弃前功。此古人所谓死而后已者也。易箦前一日。书赠一门生曰。士生大有之世。所以修身而处世者。内不愧于心。外不怍于人。心广而体胖。非实有得于中者。能若是乎。此先生之绝笔。而为学之始终。此亦可以见之矣。观于家政则惟孝惟友。事亲养志之节。虽古之有深爱者。恐无以加焉。至若睦于宗族。信于宾朋。仁恩于民物。一皆出于真衷。不待勉强而为之。盖因天赋之笃厚。而学力之纯熟。亦有讳不得者矣。宫衔台秩。分当出肃。而东冈之志。老而弥坚。小子未敢知先生出处之义。而燕居之室。扁以海隐或法隐。法其居也。海其志也。不其继陶祖自靖之志者乎。抑亦明于内外宾主轻重之辨也。呜呼悲夫。邦国殄瘁。哲人痿矣。山梁摧颓。斯文丧矣。承学后生之依归法眷者。将无所矜式。而大义之晦。不待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4L 页
七十子之丧。此及门诸子之所共忧伤也。未知今后何人。传付一脉。无负先生期勉之重也耶。
祭文[权载大]
恭惟省斋家门。素翁高足。本之诗礼。济以问学。嘐嘐志古。非圣不读。存省既久。践履斯笃。持心勤俭。接人谨懿。作之不已。乃至纯熟。惟公所有。可范衰俗。志绝外慕。不渡清洛。皋音上天。縻尔好爵。守此东冈。永矢弗告。朋来自远。屹然师席。吾党之士。亦有矜式。山林日长。坐享清福。门容车驷。庭列兰玉。西河过㥘。吉凶同域。公惟达观。一视欣戚。顾余晚生。夙仰懿德。谨抱先状。愬此哀臆。公言一出。不啻拱璧。许以商量。未及往复。君子曰终。星晦南极。以公以私。宜即匍匐。噫嘻贱疾。恒在床褥。乃缀芜辞。俾孙替哭。慕德不诚。秪增惭恧。不昧洋洋。庶赐歆格。尚飨。
祭文[李汉膺]
惟我海隐先生姜公。易箦于戊申仲冬之十七日。粤明年二月二十八日。大归于幽堂。而内弟李汉膺病在沉淹。尚未能一诀。乃于翌月二十九日。始将果鱐数品。谨昭奠于灵床下曰。呜呼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5H 页
哀哉。惟公入头初正。世累超脱。禀赋既厚。充养无缺。本立孝悌。行修家庭。蹈海高遁。乐在幽贞。独抱遗经。从事博约。断弃葩藻。专意玩索。无微不爬。无赜不抉。匪直纂组。发挥儒术。妙契俯仰。圣谟洋洋。粟味帛文。斐亹成章。睦姻族党。和洽乡里。匍匐祸患。赒恤贫匮。仁恩谦谨。刚毅笃实。积之既久。愈韬愈达。旌招累降。难回高节。仁曰必得。九耋康宁。五福之全。三达之荣。盖公为学。终始平实。同而亦异。和能有节。不为异勉。不为常止。覆篑基德。姁姁礼庳。岂如曲士。循名把捉。人曰希异。自谓奇特。接物行己。温粹俭忠。耄而益笃。愈明视聪。研劘自精。践履弥确。然后卓成。是曰实学。岂如末学。依违作彻。志不帅气。竟为利夺。纵处逆境。理遣无伤。抠衣自远。程醪争尝。随材示级。时多显达。渊源端的。继开有述。破去崖岸。一辞称说。顾我懵劣。亲为程弟。爱以情契。事以师礼。面订书讲。金断兰馨。勖我宗旨。启我遐程。念昔中夜。对起扬扢。平生攻苦。历历陈说。子其记之。畴成无实。惓惓护祝。今古一辙。九庵胜迹。两世手泽。屡世潜德。大笔揄扬。感在镌铭。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5L 页
何日敢忘。拟以遐筹。尚多馀日。孰谓不慭。即在奄忽。闻道全归。在公无憾。不几之悲。其何堪任。况多阙失。益增愧感。殓违诀面。藏失临冗。今来已晚。欲追靡质。春回故园。依然物色。词以侑忱。惟蕲歆格。呜呼哀哉。尚飨。
祭文[门人成遂默]
呜呼哀哉。世降教弛。大道日晦。通惟骛远。滞或近怪。于休先生。间世宏儒。方严气宇。敦礭心郛。甫及舞象。遽脱俗臼。有祖省翁。从师于酉。踵美远游。家学有受。博约齐头。沿流溯源。惟孝若友。一节奚论。庸言庸行。允蹈实地。澡仁浴义。彪为盎粹。邹井泉涌。尼篑山峙。卓尔有立。寔范多士。先哲已邈。遗训可程。茶饭四子。根柢六经。惟紫阳书。吾道集成。文惟在玆。笃信酷好。参验体会。阐发微奥。真工慥慥。业富德卲。望实弥彰。相臣荐闻。初授寝郎。复膺坊选。簪组曷荣。林樊遐遁。昔我先君。出守基川。地近衡泌。契托金兰。于时小子。年方十一。祇承庭命。造门投谒。暨仲氏读。授小学书。实愧蒙騃。偏荷提撕。祝焉加布。词以命字。童子何知。觌德心醉。俗累牵绊。有愧初心。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6H 页
谬通仕籍。冒玷华衔。与其荣进。徒积尤悔。曷若潜处。泊然无求。抱玆颎颎。使我心疚。门屏夐绝。恨未讲究。王程一拜。曷慰微忱。幸不我弃。频垂德音。勉之诲之。如顶门针。纵多辜负。尚寓依归。天胡不慭。乔岳遽颓。德宿永閟。斯文其丧。伥伥末路。焉仰焉放。道与时违。才未用展。儒者常分。古今同叹。 恩命寿秩。浮云绯玉。永矢不谖。白驹空谷。天惟福善。锡以蕃衍。绕庭兰玉。满家诗礼。不食之报。如待左契。惟是后事。曾孙居恤。理忒礼变。尤增忉怛。呜呼哀哉。灵辰不淹。襄期载涓。仪形浸远。謦咳莫拚。身縻于职。无路相绋。俛仰今昔。惭负如结。具文走伻。敬奠一卮。灵如不昧。格斯歆斯。呜呼哀哉。尚飨。
祭文[李致桢]
呜呼。大海之东。高士所蹑。在昔陶隐。太白东峡。忠孝世济。于今七叶。夫子适来。崇祯二甲。自靖求志。何论世级。尊周取录。师鲁从笈。匪直高蹈。将究大业。省斋家学。坡山心法。阶庭洁净。衣冠整摄。肘不离案。膝皆穿榻。老彭好古。心会手辑。易爻八索。乡饮三邑。不住著述。编帙溢箧。群书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6L 页
疑义。诸子问答。传信之笔。遣怀之什。立德立言。祛彼栀蜡。有来自远。其群百十。虚往实归。饮饫薰袭。更有高足。岩廊望叶。皋鹤乃闻。谷驹维絷。昭代令典。匪待绠汲。招贤古旌。优老华牒。惜迟 经席。未试川楫。为政于家。动合燥湿。满室莲桂。花树既翕。爱人以德。一于款洽。载物之弘。薮藏川纳。几案时嗒。园趣日涉。出门撰杖。肩舆步屧。水荷秋馥。岸芝春晔。我佩既华。我行不跲。八十五年。俯仰何慊。我祖南为。高古寡合。仁里是择。芳邻乃接。契谊之深。可质先集。施及不肖。勖尔继葺。世世潜光。并加掇拾。贲以隧道。宠以墨帖。饱德归来。感镌膺胁。叨陪轩屏。起居出入。楸山岁会。槐川信宿。并列贤郎。资其讲习。乌头之力。鹿角自戢。爱我空疏。忧我颓塌。奈此凡下。扶竖不立。恃有屏幪。仰止乔泰。今年涒滩。少微沉霭。菖信属耳。兰报遽及。山童海叟。堵立雨泣。弱质善病。跨岁伏蛰。葬礼有制。载启旌翣。殓违面诀。绋未躬执。慕德诚薄。秪增于邑。替喉告臆。悲风在。呜呼哀哉。尚飨。
祭文[门人金 熽]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7H 页
天笃斯文。维峤降贤。洛闽遗绪。坡鲁嫡传。夫子名家。蝉联世德。陶翁节义。省斋道学。早就有道。亲承旨诀。王霸之辨。心性之说。大义微言。单传密符。明诚两进。知行一致。吾道南矣。依仰法门。教铎长鸣。讲帷高褰。近悦远来。自湖伊洛。座上春风。门外尺雪。叩端举隅。教诲循循。从容礼法。造次周旋。中正纯粹。整齐严肃。菽粟四子。刍豢六籍。发挥妙奥。折衷群言。寤寐吃紧。深造实践。全体广大。海涵岳镇。散殊精微。极拱星陈。和顺内积。辉光外澈。洒洒落落。岩岩屹屹。犹自谦谦。俛焉日孳。上窥下逮。不知老至。义卑以牧。卫耄犹儆。思古实获。庸言庸行。教成于家。日用彝伦。九皋声闻。 三朝渥恩。内而桂选。外而台衔。年德俱卲。达尊兼三。圣世光华。贲于丘园。不居官名。大隐之隐。法以其居。海以其志。固守东冈。自靖之义。崇祯日月。太白烟霞。彼藏以修。归视其家。五世趋庭。不言躬行。南岭寿域。东鲁灵光。呜呼苍天。胡不慭遗。大耋之嗟。适去时也。山颓梁摧。吾将安放。八字题旌。寔遵遗命。私恸公哀。涕泪垂四。天命流行。孰传付是。心学渊源。孰继开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7L 页
是。幼不敢诔。小子何述。愚陋无状。偏蒙不屑。肇自十三。请业而起。先生曰咨。孺子可教。进之门墙。解衣推食。幼而劝勉。壮而诱掖。三世碑志。并出信笔。圣学之诀。家牒之跋。寄示书帷。申之手帖。传而不习。白纷冥擿。恩重丘山。报不毫芒。遗书在笥。与道偕藏。古经考异。几卷编述。四游之记。夕惕之录。先生为学。此其终始。不尽言意。愿质巾几。千岁在前。百岁在后。庶乎此书。藉手以俟。呜呼哀哉。痛哉尚飨。
挽词[金养休]
夫子生南服。一身湖岭当。道肥家觇国。门辟士趋方。绯玉优天宠。圭璋尚日强。谦终忽惊卜。愚哲共悲伤。
挽词[尹敬圭]
先生起南服。远绍鲁门传。八耋心功积。一方师道专。儒风不坠地。人爵自随天。掩涕遗编读。更无林下贤。
挽词[李汉膺]
筴得幽贞日。已知作大家。读书求实践。学道恐毫差。积累终成达。磋磨自去瑕。裒然通国望。叔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8H 页
世更孰加。
美质由天得。深功赖学收。小心仍大耋。平地起岑楼。经济时非可。渊源的有炰。斯文空一夕。其奈道之忧。
岭运久寥落。晚生靡所前。幸邻夫子德。偏袭春风筵。性命天人际。明诚洛建篇。如今无可赖。何以度残年。
挽词[李同淳]
明老传单诀。斯文有海翁。沈潜天赋质。真实日加工。学透关闽际。心存体用中。晚年粹面背。霁月洒襟胸。八耋林泉卧。 三朝宠渥隆。哲人嗟不淑。吾岭痛无穷。忆昔追惟地。犹多诱掖功。漳滨违执绋。悲泪落春风。
挽词[李海德]
尼老渊源敢自评。百年何幸得先生。衣冠哭罢尊三达。顿觉山南太白轻。
挽词[李秉殷]
大隐隐东海。昌辰深闭庐。门墙来鲁国。鬓发上朱书。到贵犹山泽。居今自古初。微星忽西堕。天意竟何如。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8L 页
法山高几尺。仰止百年心。名到斗南一。达兼天下三。龙门深宿契。马鬣怆幽音。维有束笋札。依然再拜函。
挽词[李汇宁]
深深太白北。大老有新阡。早识尼源正。终看法海圆。敦彝真乐地。邃鹤果能天。如水扁楣在。拚和痛彻泉。
挽词[李五秀]
东海千年礼法场。天教大老作灵光。深春自长康成草。 圣世恭循考父墙。按却纷华归静默。从他拘检到平常。门生各有经邦手。身在山林道不藏。
愚生曾与长郎亲。乔木丝萝更报春。短牍心勤开后进。重泉恩漏念先人。自惭床拜违三岁。刚喜仁龄近九旬。瑞世灵禽难复睹。青山空望卧麒麟。
挽词[权载钰]
昭代微辉动海天。隐居劬学老儒仙。鲁城文献三千礼。卫武诗箴九十年。庙廊弘猷高弟在。林泉清福自家全。西河过劫那堪说。且颂馀休慰
海隐先生遗稿附录卷之二 第 469H 页
惠连。
挽词[琴诗述]
湖海茫茫抱古琴。高山流水百年心。苍天故使先生寿。东国皆知太白深。轩拥万花吟邵老。床留玄草属桓谭。从今不埽长潭石。芬馥犹馀杖屦临。
挽词[从侄鼎奎]
家有宗师八十年。半生还愧公明宣。省翁门户承遗矩。坡老渊源付的传。玄草满箱皆卫道。贲园戋帛谩招贤。如何不俟河清岁。独抱阳秋奄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