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x 页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墓志铭
墓志铭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77H 页
立斋郑先生墓志铭(并序)
维十有六年丙子六月甲寅。立斋先生易箦于愚山之山水轩。越己丑秋。先生长胤象晋以先生竁志属寻春。泣而曰墓不可以无志。念昔日从游吾先人门下者。执事为亲且久。庸以为托。寻春肤浅无识知。所谓见伊川面而不得伊川心者。何敢当是寄。盖蹙然屡辞不获。谨按状而叙之。先生讳宗鲁字士仰。姓郑氏。系出晋阳。在丽朝有讳泽知尚州事。留一子因居焉。屡传至讳经世官吏曹判书谥文庄公号愚伏。道学文章为百世宗师。生讳杺文科翰林。生讳道应举遗逸官咨议。生讳锡侨荐学行官县监。于先生为曾祖。祖讳胄源参奉。考讳仁模。妣缶林洪氏。木斋先生汝河之曾孙进士益龟之女。先生以 元陵戊午十一月十三日生于外氏第。母夫人梦文庄公盛威仪临门。觉而先生生。幼有异质。聪颖端秀。读书倍文。不烦教督。甫成童已志于学。手写小学。常袖而览焉。遍读经史。间颇汎
维十有六年丙子六月甲寅。立斋先生易箦于愚山之山水轩。越己丑秋。先生长胤象晋以先生竁志属寻春。泣而曰墓不可以无志。念昔日从游吾先人门下者。执事为亲且久。庸以为托。寻春肤浅无识知。所谓见伊川面而不得伊川心者。何敢当是寄。盖蹙然屡辞不获。谨按状而叙之。先生讳宗鲁字士仰。姓郑氏。系出晋阳。在丽朝有讳泽知尚州事。留一子因居焉。屡传至讳经世官吏曹判书谥文庄公号愚伏。道学文章为百世宗师。生讳杺文科翰林。生讳道应举遗逸官咨议。生讳锡侨荐学行官县监。于先生为曾祖。祖讳胄源参奉。考讳仁模。妣缶林洪氏。木斋先生汝河之曾孙进士益龟之女。先生以 元陵戊午十一月十三日生于外氏第。母夫人梦文庄公盛威仪临门。觉而先生生。幼有异质。聪颖端秀。读书倍文。不烦教督。甫成童已志于学。手写小学。常袖而览焉。遍读经史。间颇汎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77L 页
滥于左国史汉韩柳诸家。为文章简奥有典则。一日叹曰文章小技耳。去道不已远乎。乃日取四子心近及程朱书。浸渍涵淹。精思力究。弗得弗措。一以晦庵退陶为准则。其于居敬穷理之工。有日进而不已者。既而拜大山李先生于湖上。问为学大要。尝慕百弗庵崔公,南野朴公道义风范。纳拜请教。间与一时诸贤从游。讲磨以取资益。养静林泉。读书讲道之外无馀事。日用践履平实敦笃。惟吾分之所当为。孝友可通于神明。教范自行于闺门。以至处宗居乡待人接物。无不各尽其道。得于心而体之身者醇如也。 正庙己酉授 光陵参奉。先生即自处以先荫。既出 肃。超授义禁府都事。被引对 赐问从容。异数也。先生踧踖不敢当。即谢病归。有问以出处者则曰荫官处义。只得如是耳。丙辰 上下询于筵臣曰郑某之行谊文学。予闻之熟矣。况此人即文庄嗣孙乎。仍 除司圃署别提。已而拜司宪府持平。 下别谕促令上来。先生上疏辞以亲老身病 不允。批曰家世人器。望于岭中。致之前席。欲叩所存。尔何过辞。因 命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78H 页
致祭文庄公庙。丁巳六月 特命外补康翎县监。先生以亲年八耋据 国典辞。旋因大臣 筵禀换咸昌以便养。先生感激 恩数。奉板舆赴官。奉觞上寿。会邑之耆老。置酒张乐以饰喜。设乡饮礼于临湖书院。为县人士观感焉。时值旱甚。躬检灾报营。必准其实数乃已。籴谷之民精而吏粗者。使之各贮而各粜焉。至于点阅犒军。皆有方便。民不扰而事以集。未几有痘戒。即呈辞归。盖久于官非素志也。行装萧然。官库自如。后来者叹服以为君子人君子人云。戊午又 除司宪府持平。庚申 正庙升遐。时先生方持服未能奔赴。每朔望北面哭终三年。以致如丧之恸。辛酉服阕。 当宁戊辰升掌令旋递。先生尝以年迫桑榆。未报 国恩为至恨。壬申拟疏勉进君德。曰节嗜欲以养寿命。曰慎起居以重威仪。曰敦学问以广知见。曰道中庸以笃践履。曰励精神以察政理。曰祛偏私以示公共。曰明黜陟以分邪正。曰振淹滞以收贤才。曰雪冤枉以召和气。曰廓乾断以总权纲。亹亹数千言。皆陈善纳诲之至意也。体用兼该。经纬密勿。其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78L 页
于时务之急。盖三致意焉。惜乎。其未克上彻也。先生年德俱卲。望实日隆。抠衣请益之士。百舍重研而至。随才设教。各尽其方。每以张横渠立必俱立。成不独成为第一义。置修禊社。每春秋设讲。先之以大学。次之以论语。以及于中庸。循循有序。环而听者以百数。莫不感发而兴起焉。丙子五月二十日感疾。值先公忌。子弟请勿将事加调卫。先生曰病不至甚。且明年未可知。遂躬亲灌献。哀动左右。自是渐笃。六月六日启手足。临终神定气閒。诏以勉戒之意。怡然而逝。享年七十九。八月葬于咸昌黄岭乙向之原。丙戌移窆于州治西曲阜壬坐之原。盖文庄公之学。得之于吾先祖文忠公之门。允为陶山再传之嫡。渊源之正。有自来矣。先生克绍家传。默契道妙。立志则以圣贤为可至。居敬则通乎动静而如一。存养省察之工。无时间断。而以为致知所以进学也。沈潜乎事物穷格之工。发挥乎天人性命之奥。莫不析之极其精而合之尽其大。触处逢原。深造自得。存之于隐微幽独之中。体之于日用平常之地。知行并进。门路端的。呜呼。岂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79H 页
非天相斯文。以迪来裔于无穷耶。其与学者讲说。不主己见。必尽人言。反覆商證。明白透彻。使闻教者。如大寐之醒焉。平生论著殆百馀巨帙。而理明辞达。沛然如决江河。其太极动静说七情亦有理发等说。发前人之所未发。大有功于后学。有德者必有言。非先生之谓欤。道存而师存。近悦而远慕。所以淑人心而扶世教者。为何如也。吁其盛矣。先生配李氏。茂山君悰之后翰林遂大孙学生民显女。克媲君子。有女士行。生三男二女。长即象晋 宣寝郎。次象升出后。象观亦出后。女崔湜,黄锡老。象晋四男三女。男民秀,民衷,民秉出后,民季。女姜胄永,金在永,柳祈睦。象升三男三女。男民穆,民稷,民稙。女申鹤九,李敦九。象观嗣子民秉。女金重铢,金若洙。寻春以通家后生。供洒埽于门下。先生视同子侄。教诲之甚至。今于撰述之役。极知不敢当。而亦有不敢辞者。记丙辰秋。候先生于对山楼上。时先生方辞台衔。晨起谒家庙。窃覸容止之间。符彩泂澈。皎然玉立。即心语以为古人所谓粹面盎背者真如是矣。至今追思。宛然如昨日。呜呼。虽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79L 页
欲复近道德之光辉。其可得耶。铭曰。
先生尝以颜子之学几于圣人。又尝以明道天资似颜子。每举似学者。而于退陶夫子则辄梦见之。盖先生资有所相合。学有所据依。蔼然春和。嶷然山立。道积于躬而不自以为有。行高于世而不自以为足。常俛焉如恐不及。此先生之学所以日造乎高明。而其于三夫子之道。深有得焉者也。曲阜之原。维先生之藏。殉道以终。百世弥光。
嘉善大夫汉城府左尹七岩金公墓志铭(并序)
故左尹七岩金公。以文学进于 朝。历扬华显。位跻列卿。岭之大夫士咸叹慕焉。公殁几年墓碣成。又几年将埋志于墓。属不佞志之。不佞盖尝瞻公之颜色而承公一言之诲。近又申以葭莩谊。不敢以不文辞。谨按公讳梦华字圣民。七岩其号也。善山之金。以和义君起为上祖。入我 朝有讳有瓒官府使。三传至讳就文官副提学号久庵。与伯氏真乐堂。游朴松堂门。问学精深。为退陶老先生所推诩。是生讳宗武。荫察访。
先生尝以颜子之学几于圣人。又尝以明道天资似颜子。每举似学者。而于退陶夫子则辄梦见之。盖先生资有所相合。学有所据依。蔼然春和。嶷然山立。道积于躬而不自以为有。行高于世而不自以为足。常俛焉如恐不及。此先生之学所以日造乎高明。而其于三夫子之道。深有得焉者也。曲阜之原。维先生之藏。殉道以终。百世弥光。
嘉善大夫汉城府左尹七岩金公墓志铭(并序)
故左尹七岩金公。以文学进于 朝。历扬华显。位跻列卿。岭之大夫士咸叹慕焉。公殁几年墓碣成。又几年将埋志于墓。属不佞志之。不佞盖尝瞻公之颜色而承公一言之诲。近又申以葭莩谊。不敢以不文辞。谨按公讳梦华字圣民。七岩其号也。善山之金。以和义君起为上祖。入我 朝有讳有瓒官府使。三传至讳就文官副提学号久庵。与伯氏真乐堂。游朴松堂门。问学精深。为退陶老先生所推诩。是生讳宗武。荫察访。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0H 页
壬辰之乱立殣于尚州之北川阵。后 赠吏曹参议。于公为七世六世。曾祖讳相胄 赠司仆正。祖讳亨燮 赠左承旨。考讳裕寿 英陵参奉号晚窝。以文行闻。 赠参判。三世推 恩以公贵也。妣 赠贞夫人韩山李氏。硕望之女。牧隐文靖公穑之后。以 景庙癸卯八月二十九日生公于善山之茅山里第。幼岐嶷夙成。长与伯季二公绩学攻文。勤励不怠。华闻蔚然。甲戌登上庠。又擢高第选补槐院。旋入翰院。拜检阅转待教。以善记事。屡蒙 天褒。移侍讲院说书。所陈多裨益。由司谏院正言。 除司宪府持平升掌令。上辞疏。因陈卫武公抑戒之义。历吏曹佐郎军资宗簿正。庚子出为顺天府使。治以廉谨兴学劝农。士民咸颂之。以献纳 召还。顺人遮路愿留。寻 除司谏执义。又上辞疏。因附以明义理伸王法之意。乙巳 上以公 先邸旧僚。 特授通政阶。 除同副承旨,敦宁都正,工曹参议。翌年 除襄阳府使。以治顺天者治之。一境欢然。己酉升嘉善 除副总管,汉城府左右尹,同义禁。 特恩也。壬子十一月十六日考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0L 页
终于南坪私第。享年七十。以明年癸丑二月日。葬于开宁县东金川之负坤原。讣 闻赐赙祭如例。公宏资伟度。得于天赋。懿范醇行。袭于家庭。平生志业。一以诚实为本。孝于亲友于兄弟。睦于宗党信于朋侪。馀力以学。策名 清朝。致位九卿。则其所以猷为于事君治民之际者。盖莫非诚实中事也。始公家贫。画粥而餐。带经而耘。惟立扬显亲之是图。而风树有感。禄不及养。则公以是为至痛。事伯氏如事先公。致其乐而无违。笃于慕先。凡百规为。必尽诚力。要之可以永久无替也。为文辞华实兼备。体裁自成。优优乎馆阁之需。训诲后进。因其才分之高下而多所成就。盖公存乎内者既诚实。故见于外者投诸剧易而无不宜焉。惜乎。其用之未究而惠之不普也。有遗藁若干篇藏于家。配贞夫人兴阳李氏。继远之女。月涧先生腆之六世孙。生于庚子。卒于丁巳。享年七十八。用是年三月。合祔于公墓。夫人贞淑慈惠。妇道克备。有女士风。生一男一女。男庆久无子。取从兄应久第四子命昊为嗣。女适李秉淳县监。有一男一女。男汇文。女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1H 页
崔云永进士。命昊娶金永建女。生一女李容德。再娶李基亿女。生二女一子。女李晚器,柳教祚。子秀直。铭曰。
嵩善之乡。称人才府。久老之家。贤达踵武。公承厥绪。有文有学。种绩之勤。如耕而穫。射策 君门。分内高第。簪笔翰院。说书 䨓肆。翔于台阁。允于出纳。 王曰汝嘉。列卿以擢。邦国之彦。祖考之光。惟公志业。惟勤以彰。凡我岭人。曷不效法。甘文之原。延剑之合。公安于是。百世千秋。铭以志之。金川悠悠。
内舅通德郎日省斋赵公墓志铭(并序)
小子幼从先妣于渭阳。秀舅日省斋公视之如子。诲教抚爱之弥笃。今公弃子侄已四十馀年矣。嗣胤洒埽公以公行状授小子泣而曰。君尚及吾先君在世时。耳目所逮。不比它人。先君墓道之事。君其勉之。呜呼。公之至行懿德。岂小子所敢形容得到。惟是没世渭阳之思。无地可寓。则或可因此而尽心焉。公讳锡鲁字景得。丰壤人也。上祖谓孟。高丽侍中平章事。至讳崇。入我 朝官商议中枢院事。始居于尚。再传而有讳
嵩善之乡。称人才府。久老之家。贤达踵武。公承厥绪。有文有学。种绩之勤。如耕而穫。射策 君门。分内高第。簪笔翰院。说书 䨓肆。翔于台阁。允于出纳。 王曰汝嘉。列卿以擢。邦国之彦。祖考之光。惟公志业。惟勤以彰。凡我岭人。曷不效法。甘文之原。延剑之合。公安于是。百世千秋。铭以志之。金川悠悠。
内舅通德郎日省斋赵公墓志铭(并序)
小子幼从先妣于渭阳。秀舅日省斋公视之如子。诲教抚爱之弥笃。今公弃子侄已四十馀年矣。嗣胤洒埽公以公行状授小子泣而曰。君尚及吾先君在世时。耳目所逮。不比它人。先君墓道之事。君其勉之。呜呼。公之至行懿德。岂小子所敢形容得到。惟是没世渭阳之思。无地可寓。则或可因此而尽心焉。公讳锡鲁字景得。丰壤人也。上祖谓孟。高丽侍中平章事。至讳崇。入我 朝官商议中枢院事。始居于尚。再传而有讳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1L 页
瑞廷议政府舍人。又四世至讳靖奉常寺正 赠吏曹参判号黔涧。庙享涑水。于府君为六代祖也。高祖讳棱生员号永慕庵。曾祖讳大胤号立斋。祖讳瀣号疏轩。三世以德望行谊重于州里。考讳时经号中厓。笃学饬行。为世模范。元妣安定罗氏。参议万叶孙寝郎星弼女。有淑德蚤殁。继妃星山吕氏。兵曹佐郎荣徵孙 赠户参以贤女。主中馈处妯娌。咸得其道。有二男。长讳锡愚文科历官堂后持宪。裒然有领袖之望。不幸蚤世。府君其季也。生于 英庙乙巳正月九日。公姿禀既异而擩染又深。本之以忠信。资之以文学。守之以贞确。行之以孝悌。其事亲也。甘耎轻煖随时所宜。应对周旋惟志是顺。务以悦亲为事。王考府君常曰是孝子也。既连岁丁忧未葬。昼夜不离殡侧。朝夕不进菜味。三年之内。足不及中门。服既阕。月一省墓。不以寒暑而或废。每当忌日。号慕如袒括时。其于为先诸事。亲意所未就者。无不竭诚力以成之。其事兄也。爱敬俱挚。居处必共。尝于小斋壁上分书存省日省。以寓日月征迈之意。日省即公号也。持宪公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2H 页
尝丧耦。公随时寒暖。先授絮葛。不使知其苦。妇家素饶。资给甚厚。而公不敢私有。兄弟共之。持宪公宦游在京。公教养兄子。无间己出。及持宪公殁。公与兄子同堂而处。慇勤顾恤。不忍退居私室。至十数年如一日。吾先妣积年沈痼。公夙宵忧念。所以调护之方。靡不用极。徒步诊视。殆无虚月。至于药饵所需。多穷阎难得之物。而亦必致乃已。事诸父诸母。尽其诚意。仲母年享八耋。每日候谒。必袖进所啖之物。其处内外宗戚。同忧共乐。疾病死丧。尽情相恤。与朋友交。一以诚信。有诺必践。其于死生患难之际。尤有人所难及者。闻人之善。若己有之。见人之忧。若己当之。谨于辞受而有一介不取之操。廉于财利而有万金不惜之志。此所以无远近亲疏。莫不心悦而诚服。少事举业。华闻夙著。而孤露以后。因不就举。每恨行无馀力。不能专意为学。而以小子所睹记则有疑礼必考之五先生礼说。有请业必先以小学为教。经事综物。恢有干才。而视世之计功谋利者不屑也。尝于 元陵因山之前。不御酒肉曰。方丧之礼重矣。私家祭先不用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2L 页
鱼肉。岂可行之于神道而独不行于生者乎。时公年龄已衰。而据礼必行。有有身不顾之意。终老林下。寿又不满。不得一施其志业之所存。而惟其平生践履。不离于彝伦礼法之中。有足以仪式乎宗党而表准乎乡邦。则亦不可谓无所施也。卒以 正庙丁酉七月十三日。享年五十三。葬于连山某向之原。从先兆也。配义城金氏处士汝鸣女。妇道甚修。每事一惟府君之志。中表称是夫是妇。先公四年而生。后公十六年而殁。祔葬于公墓右。同茔异封。有一男二女。男南洙。即洒埽公也。长女适宣城金兑鍊。次女适真城李镇根。南洙一子述古。二女孙钟庆,郑宗烨。金兑鍊二子永一,永发。二女。李镇根一子二女。述古子升荣,发荣。小子既承嗣胤公之命。慎重而不克就。今有年。而嗣胤公已殁矣。俯仰人世。怆恨交切。谨就状中略加檃括。附以一二见闻。以为幽堂之志。乌敢曰有所阐发于府君之德之行而不负嗣胤公付托之意哉。呜呼悲夫。铭曰。
于惟府君。天赋孔厚。通神孝悌。满腔慈良。子羔
于惟府君。天赋孔厚。通神孝悌。满腔慈良。子羔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3H 页
之难。伯淮之共。方丧尽礼。布衣为忠。壁上大书。曾氏明训。琢磨道义。蹈履伦常。不试何伤。处家亦政。配德匹美。妇人之贤。有顺无违。式于中表。百年延剑。十里龙湫。既固且安。以庇后嗣。
鹅州申公墓志铭(并序)
梧峰申先生有贤伯氏。曰讳之孝字达夫。鹅州人。曾祖 赠判决事翰。祖 恭陵参奉 赠工曹参判应奎。考 赠左承旨梦得。妣 赠淑夫人月城朴氏。士人敏树女。公以 嘉靖辛酉生。幼英爽不群。甫成童。与梧峰就惟一斋金公彦玑学。金公器之。未弱冠游乡校。为侪流敬惮。富于文词。累举辄巍选。承旨公尝曰立吾门者必此儿。壬辰五月倭寇至。时梧峰任宣城。公奉承旨公在家。避岩穴间。卒为倭所蹑。刃公左肩。血淋漓几殊。公神识不爽。念梧峰誓死婴城。乃啮葛濡血书䌷衫。以寄诀语。槩谓藏身不密。不孝甚焉。亲侧尚有诸弟。君则尽忠死国可也。然死当明白死。足掌书宣城二字以识之。遂殁。距生年三十二。公平居好读书。日诵四子经传。手抄性理要语。以资讲习。其仓卒临绝。几字血书。详
鹅州申公墓志铭(并序)
梧峰申先生有贤伯氏。曰讳之孝字达夫。鹅州人。曾祖 赠判决事翰。祖 恭陵参奉 赠工曹参判应奎。考 赠左承旨梦得。妣 赠淑夫人月城朴氏。士人敏树女。公以 嘉靖辛酉生。幼英爽不群。甫成童。与梧峰就惟一斋金公彦玑学。金公器之。未弱冠游乡校。为侪流敬惮。富于文词。累举辄巍选。承旨公尝曰立吾门者必此儿。壬辰五月倭寇至。时梧峰任宣城。公奉承旨公在家。避岩穴间。卒为倭所蹑。刃公左肩。血淋漓几殊。公神识不爽。念梧峰誓死婴城。乃啮葛濡血书䌷衫。以寄诀语。槩谓藏身不密。不孝甚焉。亲侧尚有诸弟。君则尽忠死国可也。然死当明白死。足掌书宣城二字以识之。遂殁。距生年三十二。公平居好读书。日诵四子经传。手抄性理要语。以资讲习。其仓卒临绝。几字血书。详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3L 页
缓激烈。有牖下将死者之所不能及。岂非其素所讲明见得者有以致之欤。宜其为梧峰之兄也。配咸昌金氏。习读疆女。墓本县亿谷板反山负震原。与金氏同穴。有二子。长命羲。次命夔。命羲有三子。孟堪,仲堪,季堪。命夔有一子耇亨。铭曰。
贤明时运。敬亭许之。正直天性。懒斋叙之。血字数行。勖尔荩臣。烈烈其心。不死犹存。谁能阐幽。特书于史。我最其迹。以诏千祀。
成均生员三疏斋李公墓志铭(并序)
不佞尝从前辈长者闻三疏斋李公之风而钦慕之。顾恨未得其行治之详。日公之曾孙天永以状授不佞。请为之序而铭诸墓。不佞以非其人辞不获。按公讳熙一字德卿。碧珍人。上祖讳匆言。以将军翊丽祖定三韩。自是簪组奕世。为东国著姓。至讳坚干。以诗闻。号称山花先生。五世祖讳邓林。文科府使。有清白名。高祖讳彦英文科承旨号浣石亭。曾祖讳斗镇 崇祯处士。祖讳海亮。考讳柱世文科郡守号五一居士。妣杨州赵氏。承仕郎圣锡女。承旨有道曾孙。以
贤明时运。敬亭许之。正直天性。懒斋叙之。血字数行。勖尔荩臣。烈烈其心。不死犹存。谁能阐幽。特书于史。我最其迹。以诏千祀。
成均生员三疏斋李公墓志铭(并序)
不佞尝从前辈长者闻三疏斋李公之风而钦慕之。顾恨未得其行治之详。日公之曾孙天永以状授不佞。请为之序而铭诸墓。不佞以非其人辞不获。按公讳熙一字德卿。碧珍人。上祖讳匆言。以将军翊丽祖定三韩。自是簪组奕世。为东国著姓。至讳坚干。以诗闻。号称山花先生。五世祖讳邓林。文科府使。有清白名。高祖讳彦英文科承旨号浣石亭。曾祖讳斗镇 崇祯处士。祖讳海亮。考讳柱世文科郡守号五一居士。妣杨州赵氏。承仕郎圣锡女。承旨有道曾孙。以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4H 页
肃庙壬午五月十日。生公于漆谷上枝里第。天资颖异。三四岁便晓解文字。五岁就傅。肄大小字。笔画奇绝。七岁受小学于从叔内翰公柱天。能通文义。内翰公亟称之曰七岁经学。吾所未闻见也。自是益自刻励。遍读经史。其事亲以养志为先。先意承顺。未尝违忤。五一公宰祥原。遘痘疾革。公独自扶护。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昼夜祝天以求代。竟遭大故。绝徼无与同患。而治丧一依礼制。日一啜粥。哀戚之容。号恸之声。动人耳目。既返葬。三年不脱绖带。定省慈闱之外。不离几筵。服阕以母夫人命。僶俛赴举。庚申升上庠。遂绝意名利。惟以读书养亲为事。一时从游之贤。如权江左万,金参奉瑞节,姜寄轩楷,李大山象靖,崔百弗兴远。往复讨论。又与乡中父老。聚鹿峰精舍。讲大学衍义。行乡饮酒礼。教养后学。多有成就。辛未丁内艰。初终诸具。尽其诚慎。葬毕庐墓终制。一不到家。哭奠之暇。辑五礼为一书。名曰礼义考篇。盖自戴氏经以至国朝诸贤之说。裒稡次第。为礼家舆卫。服阕屡荐孝廉学行。公若无所闻。勉勉乎惟治心养性。日有所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4L 页
进也。甲戌十二月十七日。考终于上林精舍。享年五十三。翌年三月。葬于府北甑山负酉之原。配密城朴氏。宗簿正 赠礼曹参判宗润之女。生一子忠禄。后配丰壤赵氏。士人命老之女。生二男二女。男达禄。次学禄出系。女适李东渊,权思晦进士。忠禄三男二女。男钰,錥生员,鋗文科正言。女适权信度,李堤。达禄二男三女。男锭,銈。女适金晋寿,朴鼎赫,朴庆胄。学禄二男二女。男铢,。女适李鼎集,许。钰一男秉天。馀不尽录。公仪度俊伟。资禀超异。自蚤岁已知内外轻重之分。其为学专务为己。不求人知。存心制行。一以诚信恭敬为主。观其事亲尽无方之孝。祭先致如在之诚。与二弟友爱笃至。抚家众慈严并施。以至宾客延遇。情无所间。乡党庆吊。礼无所阙。皆其日用常行事也。平生未尝一日不读书。以四子为墓址。尤致力于朱退书。又尝抄录语孟思传朱书中最切于学者。置案上常目焉。又书敬字授其子竹斋公曰。此为学第一工夫。汝勿替之。为文苍蔚奇健。诗亦如之。盖得于考亭者为多。有诗文若干篇藏于家。呜呼。以公之德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5H 页
之行。加以问学之功。其所立者卓然如是。而寿才知命。名止上庠。未极其中晚之工。终殁于嵌岩之下。岂非君子之不幸。而世道之一慨欤。铭曰。
碧珍华胄。浣石肖孙。趾美续闻。溯其渊源。惟学为己。非经不读。平生受用。一敬真诀。存心之工。裕后之谟。鹿峰峨峨。髦士于于。安定之门。不问可知。蓄德殉身。吾道之咨。郁彼甑山。冠屦所藏。刻词贞珉。毋敢毁伤。
秀士李君建之墓志铭(并序)
清阁主人固城李君。以丁丑五月日殁于寝。距生年戊戌才四十霜。余其平生密友也。惜其亡而哀其志。于其葬也。为之志以纳诸圹。悲夫。君讳庭植字建之。左议政襄宪公讳原之后也。联世簪组奕舄为大姓。大父讳宗岳号虚舟子。有士林隽望。父讳宜秀。以器业世其家。元妣全州柳氏。监役讳道源之女。继妣宣城李氏。生员讳骏锡之女。君李氏出也。幼明敏端秀。长益贞固。操履耿介。孝于亲仁于宗族。率是而行。盖将续闻趾美。内而为承家之范。外而为需时之器。是
碧珍华胄。浣石肖孙。趾美续闻。溯其渊源。惟学为己。非经不读。平生受用。一敬真诀。存心之工。裕后之谟。鹿峰峨峨。髦士于于。安定之门。不问可知。蓄德殉身。吾道之咨。郁彼甑山。冠屦所藏。刻词贞珉。毋敢毁伤。
秀士李君建之墓志铭(并序)
清阁主人固城李君。以丁丑五月日殁于寝。距生年戊戌才四十霜。余其平生密友也。惜其亡而哀其志。于其葬也。为之志以纳诸圹。悲夫。君讳庭植字建之。左议政襄宪公讳原之后也。联世簪组奕舄为大姓。大父讳宗岳号虚舟子。有士林隽望。父讳宜秀。以器业世其家。元妣全州柳氏。监役讳道源之女。继妣宣城李氏。生员讳骏锡之女。君李氏出也。幼明敏端秀。长益贞固。操履耿介。孝于亲仁于宗族。率是而行。盖将续闻趾美。内而为承家之范。外而为需时之器。是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5L 页
君之志。亦人之望于君者。而不幸婴疾。沈痼二十年。中见君之壮而立。今又见君之殁而葬。而丈岳之颓已四年于玆矣。俛仰人世。存殁之感何如也。以是年七月日。葬府东后朴谷坤坐之原。君初娶真城李氏。县监龟星之女。生一男一女。男瓒。女适金镇中。再娶光山金氏是珏之女。生一女幼。铭曰。
秀而不实圣所嗟。仁而不寿理则那。朴谷之原玉人藏。既安既固毋毁伤。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行状
通训大夫弘文馆校理知制 教兼 经筵检讨官春秋馆记注官东学教授寓轩柳先生行状
公讳世鸣字尔能。姓柳氏丰山人。以高丽恩赐及第讳伯为始祖。入我 朝有工曹典书讳从惠。始居县西河回村。六世而至监司 赠领议政讳仲郢。文学政事。卓冠一时。是为公高祖。曾祖讳云龙牧使 赠吏曹参判号谦庵。与弟文忠公讳成龙。师事陶山。道学文章世称伯仲。祖讳婍狼川县监。以德行承家。考讳元履连山县
秀而不实圣所嗟。仁而不寿理则那。朴谷之原玉人藏。既安既固毋毁伤。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行状
通训大夫弘文馆校理知制 教兼 经筵检讨官春秋馆记注官东学教授寓轩柳先生行状
公讳世鸣字尔能。姓柳氏丰山人。以高丽恩赐及第讳伯为始祖。入我 朝有工曹典书讳从惠。始居县西河回村。六世而至监司 赠领议政讳仲郢。文学政事。卓冠一时。是为公高祖。曾祖讳云龙牧使 赠吏曹参判号谦庵。与弟文忠公讳成龙。师事陶山。道学文章世称伯仲。祖讳婍狼川县监。以德行承家。考讳元履连山县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6H 页
监。县监公先娶安东权氏。处士直养之女。继娶高敞吴氏。生员淦之女。笃生六男。咸有显闻。公于伦序为第六。以丙子正月初三日生公。有至性。才数岁大夫人患乳疮。时抱乳。公辄回头不吮。以手指乳若有言。县监公拊背曰恐伤于乳。甫五六岁。已知读书。不待父兄呵督。日谨课诵。应对拜跪自中矩度。见者知其为非常儿。随县监公在连山衙。有吏持纳珍果。公却之曰大人有教私与不可受。才就傅。聪记绝伦。淹贯经史。过目辄成诵。己丑丁县监公忧。随诸兄居丧如礼。定省大夫人。先意承顺。凡枕席衣衾之设。必躬为之。仲兄参奉公性严。于人少许可。特抚公曰是将大吾门。既成童。从再从叔父拙斋先生学。凡有听受。触处洞彻。先生亟称其见解精透。又尝见公所为文曰词赋体已成。将来成就可量耶。十七选乡解高等。庚子中进士。丙午四兄悔堂公率岭儒疏陈邦礼。三司馆学俱发请按律。事急。疏中诸人属公草疏。请同被罪。公立草激切痛快。将呈以儒罚 判下。不果上。拙斋先生见之叹曰疏语如此。恨不上彻。乙卯释褐。分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6L 页
隶槐院。荐入艺文馆为检阅。南坡洪公宇远,芹谷李公观徵喜谓人曰史馆得人矣。戊子奉 命藏史江都。还渡甲串津。有诗云天堑未应虚设险。庙谟那得献良筹。男儿宇宙空多慨。此地沈吟欲白头。盖时有修缮江都之议。故即事感兴而发也。寻又以史事往茂朱。陈情乞因便归觐 许之。既归上疏乞解不 允。其秋还 朝升待教。己未病递。庚申转奉教。授成均馆典籍。辛酉丁大夫人忧。癸亥服阕。明年出为关东亚使。时洪侍郎万钟为监司。甚相得。逐日就见。所论皆民瘼及军国重务。先时朝廷命修 鲁陵。至是以六臣追配。公作奉安文。秩满归。丁卯佐湖西幕。审覈灾伤。廉得舒川郡守恃势不法状劾罢之。一道肃然。至有望风解印绶去者。己巳拜司宪府持平。再疏辞。兼陈事宜。 批未下除弘文馆副修撰。 赐暇湖堂。复拜修撰,校理,兼东学教授,别兼春秋。上劄论䨓变。入侍 经席。多所陈白。 上曰侍读官见解超诣。递拜兵曹正郎,知 制教兼东学教授。后有 除拜。皆兼如古。拜司谏院献纳。上疏辞。兼陈君德。略曰人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7H 页
主之德。莫大于明断。而治国之要。不过曰赏罚而已。古人有言曰有功不赏。有罪不罚。虽唐虞不能兴善治。是以舜诛四凶命九官而庶绩咸熙。齐威王封即墨烹阿大夫而其国大治。即无论其德之巨细厚薄。必其赏罚明而威断加焉然后治效可臻也。方今 圣化维新。庶冤毕伸。所以惩往毖来。为国家祈天永命之本者。靡不用极。而转移未几。群情已懈。大官泛泛于上。小官悠悠于下。恬憘之习。有甚于前日。戒惧之说。不闻于周行。以致百隶怠官。庶事颓废。至于灾异之叠见。人心之波荡。发于前后 备忘者。又非一再。 国家之安危。世道之污隆。为 殿下之所独忧而群臣不与焉。臣窃痛之。盖尝反复思惟。斯固群臣之罪。而使之至此。亦未尝不由于 殿下赏罚之不严而明断之不行也。诚使赏罚既严。明断既行。则今日之群臣。夫焉有不承 命者哉。然则百隶之怠官。庶事之颓废。其亦 明主自反处也。臣愚窃愿以是而责诸己。恒存警畏。益自奋励。于臣所进赏罚明断之说。加意而自勉焉。因乞递。 优批不许。一日昼讲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7L 页
毕。公进曰古云在治世戒明君难。盖治世无可忧。故言而不信。谏而不从。卒至于乱亡而不救。愿深加警畏。勿以小安而弛虑。特进官姜鋧曰今治化休明。 圣心益励。岂有是虑。公曰非也。三代之君。岂有可戒。而其臣进戒。常若有不测之忧迫在朝暮。此乃引君当道之义也。 上为之改容。既退姜公不悦。公曰都俞吁咈。岂非今日盛事。人服其雅量。复拜献纳。辞不 允。寻以校理上劄论无冰。病递还拜校理。辞不 允。有一名士过政院。见公前后疏。语人曰文章德望可为一代矜式。而尚在下僚。铨曹事吾不可知。时芹谷为铨长。闻之曰其言是也。然当经典翰直提学然后拟他职。公有宿祟日剧。以庚午正月初九日亥时。属纩于京邸。享年五十五。讣 闻上震悼。命别致赙。传 教于政院曰侍从之臣。千里客死。予甚恸悼。其令三道监司护送丧柩。又有 旨葬山勿禁。皆特典也。名士倾朝出吊。赠赙相续。是年某月日。葬于荣川郡北昌保驿某向之原。后移窆于河回北数里甑山卯向之原。公天资颖悟。德器夙就。事拙斋先生。濡染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8H 页
承受。所得日深。先生尝作求放心图。与公论难。每得公言。辄叹其博雅不可及。尤精于天人象数。虽人所难解。公一见便贯穿无碍。倦翁柳公易图有可疑处。公为之辨析改补。人物禀赋。理气化生。靡不根极妙论。瞭如指掌。其论学明白精深。说到人所不能说处。见于往复书疏者可考也。公平生无疾言遽色。蔼然仁厚之气。居常衣取蔽体。食取充饥。人不能堪。而处之裕如。谨于奉祭。每当祭时。预戒家人一毫不得苟简曰。家贫祭不称情。已极伤痛。若又苟且假贷。诚意已蔑。神岂顾享耶。处兄弟尽其诚爱。非有疾病事故。未尝暂离。笃于宗族。信于乡里。恩义无阙于疏贱。庆吊不遗于吉凶。闻人之善必扬之。闻人之过若无闻。以故无贤不肖。莫不倾心爱慕。有造语讪公者。公曰我自无是。何辨之有。公于书无所不读。于理无所不究。为文章如未尝经意。而理明辞达。滚滚不穷。前后历官。多在文局。凡文字经公手者。一时词臣如权公愈,李公玄锡莫能一字添损。朴公泰辅亦叹曰真文章手法也。尝曰古人以理为文。故其文平淡。今人舍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8L 页
理为文。故其文荒杂。又曰文字平淡方有味。朱子论伊川易传。是淡底文字。雄健峭拔之文。可学而能。淡底文不可学而能。今人于淡底文。必低看了。以为文体弱。吾不晓其何说。有问者必循循开示。要使学者易于受用。而必于本原上重致意焉。公配淑人咸昌金氏。士人尧翊之女。 赠左承旨勿岩隆之孙。三男后泰,后复,后益。一女崔斗望。后泰一男圣全。一女朴震休。后复一男圣权。二女朴尚采,康锡圭。后益一男圣弘。一女蔡庆龙。崔斗望一男寿颐生员。圣全一男䨵。二女李心源,尹健休。朴震休一男思湜。一女吕齐先。康锡圭一男致宁。圣权一男滨。三女姜致志,申显仁,朴鼎洛。圣弘一男澯。一女李东远。蔡庆龙一男德海。李心源一男审中。䨵一男吉春。一女洪虎一。滨嗣子邦春。邦春二男赫祚,正祚出后。呜呼。公以瑚琏之器黼黻之才。存之为德行。发之为文章。蔚然为一时士类之所推重。而晚际 休明。天不假年。卒不得究其万一。噫伯淳之无福。岂非天下人之无福耶。公兄子处士公后堂。撮其平生而论之曰。从事于格致之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9H 页
方。用力于诚正之工。幽独隐微之中。操存者不懈。动作酬应之际。省察者益密。积厚故其学纯。刚毅故其行笃。所见日益精明。所造日益纯固。又曰忠信中积。孚尹旁达。威仪容止之间。望之可畏。事物应接之际。即之可亲。此其实录也。公尝自号曰寓轩。李监司蓍晚为作记以发公志焉。公殁后距今百数十年。而子姓不繁。事多未遑。门内诸人为之慨然兴谋。方以遗集合谋刊刻。又营竖碣。而谬以家状属之于寻春。顾藐然后生。何所识知。既不敢当而亦不敢辞。谨就家乘。略加檃括。以备秉笔者采择云。
通政大夫吏曹参议知制 教乐斋先生金公行状
公讳瑛字英之。姓金氏安东人。上祖讳宣平。当罗季仕丽祖讨甄萱。为开国功臣官太师。乡人不忘其功德。立庙祀之。详载退溪李先生记文中。中世有讳熙版图判书。是生讳资散骑常侍。是生讳义判礼宾寺事。是生讳得雨典农正。是生讳革閤门奉礼。寔公四世祖也。曾祖讳三近比安县监。祖讳系权汉城判官。考讳永铢逸掌
通政大夫吏曹参议知制 教乐斋先生金公行状
公讳瑛字英之。姓金氏安东人。上祖讳宣平。当罗季仕丽祖讨甄萱。为开国功臣官太师。乡人不忘其功德。立庙祀之。详载退溪李先生记文中。中世有讳熙版图判书。是生讳资散骑常侍。是生讳义判礼宾寺事。是生讳得雨典农正。是生讳革閤门奉礼。寔公四世祖也。曾祖讳三近比安县监。祖讳系权汉城判官。考讳永铢逸掌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89L 页
令。宏才硕望。见重一世。妣淑人江陵金氏。县令博之女。判书锤之曾孙。以成化乙未某月日。生公于安东府丰山县金山里第。母夫人方有身。梦有日星明耀之异。故少字梦天。生而聪慧。六七岁已知属文。日记数百言。从叔祖宝白堂先生学。教督不烦而文理自通。讲习靡懈。宝白公尝奇爱之曰异日大吾门者。必此儿也。乙巳掌令公宰盈德。大修乡校。聚一邑童蒙教之。时公才十一岁。日从事翰墨。吐词惊人。人皆以神童称之。掌令公性严有法度。常诫诸子曰。吾早孤失学。未能读书习文。以至于斯。尔曹无若乃翁然。且母夫人治家有法。教子有方。能解文晓理。督于课程。公遵奉教训。培养德性。不但文词之夙就而已。乙卯俱中司马。自是华闻益彰。一时名士皆倾心愿交。壬戌掌令公卒于金郊任所。公千里赴丧。哀毁逾礼。既返葬于先茔。撰行状受碣文于大提学成公伣。服阕常恨早失所怙。孝奉慈闱。极其志养。每于佳辰令节。舞彩翩跹。鸣琴欢悟。一如掌令公之奉养慈夫人。 中宗丙寅擢别试文科。选入艺文馆拜检阅。丁卯移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90H 页
待教。上疏伸金佔毕及被祸诸贤之冤。疏略曰书契作而有史学。有史学而后是非明。是非明而后天下万世公论不泯。未闻有以史事见诛。祸及后嗣者也。恭惟我朝 列圣继作。尤重史学。至于废朝二三奸臣。导君为恶。史事变乱。古所未闻。其祸蔓延于甲子。士类尽歼。 宗社倾危。国运中绝。恐史家笔法。从此尽废。而万世之公议泯灭无传。愿 殿下更立科条。亟收推官等赏赐。变乱史法者。随轻重以正刑章。以史事被诛者。并皆封赠。以快公论。则 殿下此举卓冠千古矣。时士气摧沮。皆以戊午祸为戒。莫敢有出气发言者。公独奋然谓同列曰。戊午被祸者。皆是国家之誉髦也。吾党之宗师也。此而不伸则史学不明而斯文不振。倡率同僚。手疏抗论。 上乃命被祸诸人并伸雪追赠。士流咸宗仰焉。戊戌移奉教。与同僚再 启。请追罪李克墩。竟追夺克墩官爵。移拜弘文馆博士。升修撰兼知制 教。辛未拜司谏院正言。移拜弘文馆校理。壬申拜吏曹正郎。寻 除庆尚道灾伤敬差官。乙亥 除掌乐院佥正,司宪府掌令。时权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90L 页
奸用事。紊乱朝纲。入对 经筵。言甚刚切。无所回挠。以此重忤当涂。丙子拜议政府检详。寻升舍人。丁丑 除军器寺副正。以亲老乞外。为密阳府使。御民以宽。持己以廉。期年赋归。而琴鹤行装。萧然无累。戊寅复入为司宰监副正。 除金堤郡守。公自为掌令时忤权贵。不乐在朝。求外补。识者恨之。己卯以弘文馆应教驿 召。与服斋奇公遵同选。时称得人。庚辰移拜弼善。时 世子岐嶷夙成。睿学日就。设侍讲院。特选经学士。公膺是 命。与旸谷苏公世让同选。左右辅翼功甚多。是岁夏丁淑夫人金氏忧于安阴县衙。以其从仲子璠之任所也。公与二弟奉柩还。葬于掌令公墓后。侍庐执戚一如前丧。壬子服阕。公自是无意进取。尝爱清枫溪水石之胜。筑一架茅亭于其上。亭前凿三塘。日逍遥游泳。翛然有出尘之想。洛中皆称三塘先生。复拜掌令。升内资寺正。癸未移掌乐院正。甲申移奉常寺正。擢拜承政院同副承旨。乙酉以事左授副护军。寻拜刑曹参议。丙戌升左承旨。丁亥移拜吏曹参议。公文望甚重。 天眷弥隆。自修撰至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91H 页
参议。凡除拜皆带知制 教三字衔。时论比之杨大年。公患风痹。又哭子悼伤。病遂笃。以 嘉靖戊子七月十九日卒于京第。享年五十四。讣闻朝野莫不痛惜焉。葬于交河县洛下津午向原。从外祖绫城公兆次也。公性度乐易。姿容端雅。以金玉之质。袭诗礼之训。治心修身。一以诚实无伪为本。事亲至孝。养生送死。殚尽诚礼。靡有馀憾。因心之友甚笃。联床共被。勖励征迈。兄弟三人。俱阐大小科。时人莫不艳慕之。平生不以事物经心。酷好读书。沈潜乎性理之奥。辨明乎邪正之分。日与文人庄士讲论不怠。好善嫉恶。出于天性。见人阴离阳合云翻雨覆者。辄唾而鄙之。未尝假以辞色。早从贤师友游。与赵静庵,李晦斋,金慕斋,李阴崖,权冲斋,李聋岩,权岐亭,朴讷斋,金虚白,苏旸谷诸贤。道义相许。磨砻成就。观于师友交游两录。可知其渊源之有自矣。学本乎经术。行著乎彝伦。存诸内者既醇而正。故发诸外者能果而确。其立朝事君也。夷险一致。手疏而伸大贤之冤。面争而讨奸臣之罪。终使史家之公论不泯。斯文之正脉不坠。则其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91L 页
功讵不伟哉。为文章典重赡丽。尤长于诗。大鸣当世。出入翰院𤅀馆二十馀年。则欧公内制之集。表圣奏议之编。必多可传于世者。而惜乎散亡殆尽。仅有国乘所载疏章及箕雅胜览所见诗若干篇而已。零金片玉。愈贵愈珍。而冲斋忠定公。盖尝托公以先代金石之文。时公年才三十一岁。则其文学声望之蔚然早著者可知也。虽然文章非公之至者。若其志业风猷之盛。皆从经学中出。求之古人。可以无愧。而寿才中身。不克大施。伯淳无福。岂非天下人之无福耶。公之行治。盖有庶尹公所述。而世久无传。只有旸谷所撰碣文。辞约而意尽。贲于墓道。其他见于先世状碣诸贤记实中语者。颇信而可徵。有曰某博学能文章。有大名于世。有曰某文行高一世。当时流辈慕其名。有曰乐斋某为人端雅。文章典重。呜呼。此可以得公实迹之大致也。配淑夫人尚州金氏。进士光砺之女。府使自哲之孙。生二男。长生洛司圃署别坐 赠司仆寺正。次生汉。生洛生三男。奎报 赠左承旨。箕报县监。受业退陶门下。星报牧使。奎报生二男。梁 赠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92H 页
吏曹参判,植。箕报生三男。克承议郎。游郑寒冈门下。兑游吾先祖西厓门下。 赠左承旨。元梁生光燧。同中枢 赠吏判。克生希孟。荐授参奉不仕。兑嗣子震远经历。元生二男。希振受业清阴门下,希拨。光燧生重镒承旨。希孟生四男。𡒊以隐德屡入荐剡。垕,塾,坚。震远生二男。寿夏宣教郎。寿殷通德郎。希振生三男。𡐔,埏,岩县监。希拨生二男,墠进士。以下不尽录。公之后孙在根。以公遗事一统授不佞。责以状德之文。自惟后生固陋寡闻。何敢当是事。第读公在翰苑时疏启。尚可以想见先辈风节之伟然。而 国朝培养士气之功。终不可诬也。窃不胜执鞭忻慕之私。谨就遗事。略加檃括。因附以所感于心者如此。以俟秉笔者采择焉。
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知制 教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鸣皋郑公行状
公讳权字道中。后避蔑上书。请改权为干。改字曰道直。鸣皋其号也。延日之郑。以高丽枢密院知奏事袭明为上祖。知典工判书讳仁彦始居
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知制 教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鸣皋郑公行状
公讳权字道中。后避蔑上书。请改权为干。改字曰道直。鸣皋其号也。延日之郑。以高丽枢密院知奏事袭明为上祖。知典工判书讳仁彦始居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92L 页
永川。是生讳光厚。事 本朝官至工曹判书。后七世有讳大任。当 宣祖壬辰。倡义讨贼。勋劳甚著。录二等功 赠户曹参判。于公为五世祖。高祖讳良弼官主簿。曾祖讳元頀 赠司宪府执义。祖讳世振 赠承政院左承旨。考讳思澄 赠吏曹参判。三世推 恩以公贵也。妣 赠贞夫人月城李氏。尚衣院别坐斗柄之女。以 肃宗壬申九月十九日生公。自幼有美质。德性若自然。才受句读。辄解属文。参判公奇爱之甚。壬午参判公捐背。公年甫十一。执丧如成人。大夫人悯公幼孤。使之出就傅。时埙篪叟二公倡学东南。训诲后进。及门请业者甚众。公负笈往从之。二公见其聪敏颖拔。大异之。遂授以小学。次以大学。循循有序。蹊径甚明。进就不已。经传之外。又以家礼,心经,近思录,洛建诸书。聚辨质问。多所自得。而其于朱书节要著力尤笃。从头至尾如诵己言。义理通畅。文词亦蔚然矣。十载师门。非归省慈闱则未尝或离于左右。俯首举业。累魁解额。而所乐则不在是也。 肃庙乙未中国子生员。 英宗元年乙巳。阐增广文科。选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93H 页
隶槐院为副正字。丁未丁贞夫人忧。丧祭克尽礼制。己酉服阕。辛亥以史官参传经讲席。是大歉之际也。公进读春秋襄公二十四年经传讫。考官问曰杀礼物而不备者何谓也。公举周礼廪人掌九谷之数。以治年之凶丰。而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礼记亦有祭祀不用太牢之文以对之。 上曰礼物何可一并减杀耶。公对曰其中有杀不得者。然合杀者当并杀矣。 上曰此则然矣。尧舜病博施。所谓有水旱民无菜色者。胡氏之言。无乃太过乎。公对曰臣请姑舍是。探本而陈之。夫春秋谨灾异。虽微必书者。圣人之意。盖欲人君恐惧修省。常存其亡之戒也。天人相感之理。有不可容诬者。一念之善。景星庆云。一念之恶。盲风怪雨。符应之捷。无异影响。甚可畏也。今年自正月枯旱。至六月旬后始得雨。而浃日狂注。田野漂没。其为惨凶决矣。 殿下宜大警动大振作。思所以应天弭灾之道。而亦不可徒于政令施措之间求之。当于心地上加工以孚格天心。而是道也于中庸首章备言之矣。仍以静存动察中和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93L 页
位育之极功。逐节进戒。 上曰本源之工。虽不可不勉。而目今赈政方始。其以拯救之策陈之。公曰臣素昧时务。不敢别有陈白。试以经传所论观之。移粟薄赋。实为今日之急务。仍以量入为出。禁奢侈崇俭约等语仰陈之。又言其要都在于人主一身。先自躬行则自国都至于乡闾。胥效不变。奢靡之习。不禁而自止矣。相臣赵公文命曰郑权所对文义。皆有条理。非口读者所可能矣。都承旨朴公文秀曰有臣如此。诚国家之福也。 上曰使其言得行。固为国家之福。未行之前。安得为福乎。赐马以宠之。癸丑以承文院博士 除济原察访。乙卯 授成均馆典籍。为礼兵二曹佐郎。咸镜都事。丁巳由兵曹正郎出为青阳县监。未一年因事弃归。观察使驰 启言郑权居官。廉约之操。著闻一道。不宜许其长往。 上命所在官严饬登途。公黾勉再莅。未几呈病归。辛酉由 宗庙署令出知茂长县。捐廪救瘼。民赖以奠。其投绂归也。士民悉诣臬司。请留甚切。观察使闻于 朝。于是不得已更赴。居数年弃归。乙丑拜司宪府持平。疏论 宗庙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94H 页
祝式曰 御讳上干支下。皆称孝曾孙嗣王臣。而于 定宗 文宗 端宗 睿宗四室。只称嗣王臣。 德宗室称国王臣。而并无孝曾孙三字。 仁宗室称孝侄孙嗣王而无臣字矣。礼称傍亲不称孝。而帝王家虽兄弟相继。服以三年。称则孝嗣。诚以承大统传重器。践其位行其礼。有子道焉臣道焉故耳。传曰曾重也。即重累之称而无殊异之义。若孙之一字。苟与王考同昭穆。皆得以称之。古者天子之于同姓诸侯。辄称伯叔父。况于旁尊承重之下。亦岂嫌于自称以孝乎。四室之不称曾孙固可疑。而 德宗室之称 国王。 仁宗室之称孝侄孙。尤有大可疑者。夫 国王二字。非可施于 太庙孝享之地。尔雅有曰娣妹谓兄弟之子曰侄。从子称侄。于礼无有。今乃加孝于侄。继侄于孝。不亦斑驳乎。因以治道否泰。君德得失。陈戒累千百言。遂还乡里。丁卯 除保宁县监。公上京 肃恩。时同郡尹博士天觉随往。中路得疾。至京添重。公竭心疗治。竟至不救。则遂脱衣倾橐敛肂。及期送榇南归。人皆服其义。将之任。路过青阳。青之民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94L 页
老少男女争来夹道。欣欣然胥告曰使我旧民复睹吾明府颜貌。是亦天恩也。为政未久。治声藉甚。观察使书考绩。有矢直冰清操约施博之目。中外传诵焉。时 朝家有小学劝讲之令。公作十七条语。勉谕境内士子。系之曰仆年十二。出就外傅。受读小学书。粗知尊信服习。胜冠以来。斲丧于词章。淟没于吏役。毕竟白纷童习。风埃满面。未免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今奉 圣教。窃不胜钦颂鼓舞。谨于簿书之暇。日读数三板。而暮夜秉烛。烛转无煇。漏器盛水。水流无痕。只有悲叹何及之悔而已。噫地䨓既动。岁钥将改。不远复三字。咸与维新一句。愿与诸君子讲之。于此可见公自勉以勉人之至意也。首相金在鲁白 上曰今日要道。莫如择守令。而臣闻保宁县监郑权有经术学识。其才不当止于守令。虽以治绩言之。居官清简。为政刚明。一境之民。咸曰从古所未有。此等人合试于大州牧矣。顷之升拜司宪府掌令。首相请仍其任。以待赈毕。戊辰湖西绣衣又以治行第一褒 启。 上嘉之。特升通政阶。拜承政院同副承旨。俄升右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95H 页
副。未久 除庆州府尹。相臣以家近奏。移拜东莱府使。庆民皆拥马流涕曰吾侪无福。失此明府。及莅莱府。严其条约。示以诚信。狡虏咸戢。至两国开市。亦不敢潜易货物。时以一马数僮。尽日徜徉于海云绝影之间。夜辄明烛读书。人谓之吏隐。及解归倭人刻木而碑曰来而清风。去而清风。来去清风。万古清风。庚午拜同副承旨。旋 授宁越府使。其陛辞 上召见曰。君发何其皓也。曾见发黑。今焉如此。其君之衰老可知。慰勉以遣之。既到府。文化是先。曾未数月。氓俗大化。尝泛舟锦江。有女娘唱当时金吾郎千万里别美人之曲。公愀然不乐。不复舟清泠浦。遂次李讷翁光庭怀古诗十咏。辛未移拜宣川府使。先是本府炭政甚艰。自民户贸来于百馀里之外。为民间痼弊。公节省官用。储蓄千金钱。置防炭库。为之存本取赢。自官贸用。永为府式。民便之。念边地堡障不可疏缓。如剑山山城及棘城等处。欲加修缮而未及焉。又留千缗以为日后城役之备。谓之桑土库。未久与道伯不相能。遇事辄抗论不少挠。竟至状罢。公匹马还归。士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95L 页
民咸惜其去。争持酒食以饯。皆却不受。至郭山境。宣府男女遮路乱设野饯。至不得麾。临发民多涕泣者。在途闻宣人留其小真。遣人穷探夺还乃已。甲戌 除同副承旨。丙子 除蔚山府使。未数月弃归。丁丑闻 中宫殿 大王大妃殿相继礼陟。 因山有期。五月赴京师参哭班。见百官服衰服而履白靴。上书言其非礼。请亟改之。 上从之。命载丧礼补编。 特除刑曹参议。顷之又 除同副承旨。时济州民上京者。自愿赴 陵役。 上嘉其意。特令蠲放身役。后有北关人自愿。又如济民。公奏曰诚伪难知。若鳞次胥效。恐不无为弊矣。 上始教以不然。后乃是之。自右副升至左承旨。 上问管屦麻屦等制。公援据礼经以对。又陈朝臣银鞍青䩞之非。 上皆允之。其出纳之际。多称 上旨。圣眷益隆。及辞 陛还乡里也。又上书陈丧礼之失。其一公除后行祭如常也。其一群臣进见。用乌纱帽黑角带也。是春伯氏公下世。及葬公躬蕫役山下。忽感疾扶归。病益沈重。时适有镜城 除命。强倚枕口呼丐免状以送。至伯氏窀穸之日。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96H 页
气息甚微。犹恨其未能临圹以诀。悲痛掩抑。涕泪沾衾。越再明。卒于正寝。乃九月二十九日也。享年六十六。以十二月辛酉。葬于望祉洞丙向之原。公与伯氏有同归之约。故就其墓下祔焉。公气貌玉润而金精。资地苕发而颖秀。慈详岂弟。明敏笃实。小少嬉戏。媟慢之语不出于口。躁率之行不设于身。年才十馀。出就外傅。周旋左右。讲解文义。必居人前。十五六时。已为侪流所推服。人之见之者。不问可知为横溪门下士也。天性孝友。以早孤也。事伯氏如严父。事兄嫂如母。自入仕以来。苟有俸馀。奉以资嫂氏。一物绝不自私。虽婢仆有过。亦必奉告伯氏。以行谴挝焉。持身廉洁。立志坚确。体若不胜衣。而事到面前。有人不可夺之勇。无慕乎富厚。不屈于势利。乃其平日所操也。故居官履历。多在州郡。而未尝淹留数考。其于臬司之能祸福人者。不一毫勉屈也。家素清寒。中年以前。凡吃著之节。惟伯氏资给是待。其在官时。人或劝其稍厚家人之衣食。公旷然不以为意。官罢而归。行李萧然。无一物随来。居处奉身。与寒士不甚别。盖公之处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96L 页
心行事。自有一副规模定在胸中。故自事亲而至于事君。由居家而及于居官。内行纯备。质诸古人而无愧。职思其忧。必尽吾心之所至。若使天假之年。置之经幄论思之地。则庶可以辅导君德。裨益治道。而位不满德。用未尽才。治郡功名。仅试糠秕之用。而立 朝猷为。莫酬致泽之志。岂非时运之不幸耶。公早得依归。从事问学。潜心经旨。服膺师训。家居燕閒。未或一时怠忽。静坐读书。终日沈默。夜中必诵心经近思录等书。其有得于主静工夫者如此。篪叟公尝与人书。有曰郑权在京供职之隙。每诵心经近思录。又以事君不欺四字常自佩服。此人决非寻常士夫。令人期望不浅。观此可以知公操履之坚确。事行之表著。皆从问学中出来也。尊慕师门。一心靡懈。遗文散藁。收拾编次。累加雠校。以待后日。艮巢郑公亲则一室。谊则同门。趋向相符。道义相合。筮仕以来。出处进退。未尝不相议。而其于师门事。必与之合席商订。吾党斯文之责有所归。自以仕宦夺志。未克专力于切近工夫为深恨。每欲一朝超然脱去。退閒田里。庶几收
江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497H 页
拾桑榆。料理旧学。其辞归时疏中所谓重入脩门。亦岂理势之可必者。微意所在可知也。为文章皆傅经义。理明辞达。绝无艰深险棘之态。有遗稿数卷藏于家。配贞夫人南阳洪氏。持平玮之后处约之女。生五女。不举男子子。取族弟桡之子周弁为嗣。女长适士人金致。次适朴思彻。次适申近仁。次适张胤赫。次适李龟祥。周弁子梦奎。梦奎以公家状授寻春。见属以状行之文。自惟后生无所识知。何敢当是事。顾尝有闻于前辈长德之论。莫不以当世第一流归之。且于公学问之功践履之实。有所及闻而得其槩者。窃不胜执鞭忻慕之私。今于贤孙之请。有不敢终辞。谨檃括家状。撰次如右。以俟秉笔者采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