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x 页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行状
行状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05H 页
参奉奉公行状
公讳天祥。字祥之。姓奉氏。籍河阴。自高丽政堂文学左仆射封河阴伯讳佑始。赫叶蝉联。代有闻人。有讳天佑壁上三重大匡判都佥议政丞谥文谦。忠肃王之入于元也。殚诚忠翼戴储君。及王返国。赐一等勋。封河阴府院君。公七代祖也。生讳质版图判书。生讳由俭。入我 朝判中枢府事。高祖讳原长府使。曾祖讳安邦县监。祖讳璋春川府使。考讳三山。黄涧县监。高祖妣骊兴闵氏。府院君渔隐霁女。曾祖妣绫城具氏。知郡事昂女。祖妣罗州朴氏。左议政萱女。妣顺兴安氏。判书重厚女。公生甫九月。县监公殁。及稍有知。恤恤乎含哀茹痛若成人。见者知其有至性也。既长。受业于静庵赵先生。聪睿出伦。学日益以进。先生亟称之曰。吾党之中。可以受他日衣书之托者。某一人而已。公自得贤师。笃志力行。每诵鲁论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之语。以自勉焉。性孝悌。事安夫人。志物兼备。家甚窭。而滋味之供。不使乏绝。处兄弟。寝必同衾。起居未尝须臾离也。安夫人患疸。医云食白鸺甚良。公
公讳天祥。字祥之。姓奉氏。籍河阴。自高丽政堂文学左仆射封河阴伯讳佑始。赫叶蝉联。代有闻人。有讳天佑壁上三重大匡判都佥议政丞谥文谦。忠肃王之入于元也。殚诚忠翼戴储君。及王返国。赐一等勋。封河阴府院君。公七代祖也。生讳质版图判书。生讳由俭。入我 朝判中枢府事。高祖讳原长府使。曾祖讳安邦县监。祖讳璋春川府使。考讳三山。黄涧县监。高祖妣骊兴闵氏。府院君渔隐霁女。曾祖妣绫城具氏。知郡事昂女。祖妣罗州朴氏。左议政萱女。妣顺兴安氏。判书重厚女。公生甫九月。县监公殁。及稍有知。恤恤乎含哀茹痛若成人。见者知其有至性也。既长。受业于静庵赵先生。聪睿出伦。学日益以进。先生亟称之曰。吾党之中。可以受他日衣书之托者。某一人而已。公自得贤师。笃志力行。每诵鲁论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之语。以自勉焉。性孝悌。事安夫人。志物兼备。家甚窭。而滋味之供。不使乏绝。处兄弟。寝必同衾。起居未尝须臾离也。安夫人患疸。医云食白鸺甚良。公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05L 页
念之未易得。夜号泣坐。待曙出门。里中有猎父。手一白鸺来曰。昨余梦。一老人授余白鸺曰。必以遗之某。其言申申。觉而心异之。遂出猎暮归。见睡鸺。掩而取之。色如梦中见。敢以献焉。公喜而进之。母疸良已。郑文翼光弼闻而叹曰。孝哉某也。今世之孟宗,王祥也。命驾委访。遂与之相善。癸酉。中司马试。 上引见称美之。入贤良荐。除 穆陵参奉。先是祭用海松子。皆齿决之。公刱造铁夹子。为离合之制。以代齿决。世遂遵用之。己卯党祸作。静庵诸贤取次骈戮。一时从游之士。无得免者。公亦坐谪北边。辛巳。衮,贞追理党狱。安氏一门。受祸最酷。公其外出。且师静庵也。竟以十月三日遭惨祸。时年二十七。葬于白川郡食岘负亥之原。配平山申氏鹤龄之女。辛巳之变。泪血和墨。以记公事行如此而竟以义自绝。与之同窆焉。公无子有一女。取弟承祥子士元为后。济用直长。女适赵某。直长娶唐津张效颜女。有二子希舜,希文。希文子瑾,玮,珚,瑜,别提。孙曾揔若干人。呜呼。公贤孝君子也。以纯茂之行。敏达之才。又得大贤而为之师。听受之富。切磋之精。学问所造。德业所就。必有可以表显于当世者。而乃为凶徒所挤椓。室家荡析。书史散亡。子姓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06H 页
之存者。又微而不振。公之事终始遂泯没无传。悲夫。然而申夫人手录。出于烂纸涴墨之中。尚庶几想见公之万一。是又可奇也。日焕。其裔孙也。手是录来。求余为之状。以余所闻于掌考家。有一二相符。知其言之信而非诬也。遂叙次之如此。以告世之尚论者。
参奉文公行状
公讳参。字汝鲁。南平人。上祖多省。新罗平章事。谥武成。聪明有文艺。赐姓为文。有讳益渐。丽季为左司议。入我 朝。封江城君。谥忠宣。以其使行取绵种来。衣被东人之功也。于公为八世祖也。五传而为礼曹参议讳尚行。是生蕴宁海府使。是生昌海美县监。是生坚佥使。娶庆州李氏观察使宙女。公其季子也。公性孝。孩提已知色养。稍长爱敬备至。人有以曾,闵之行称之者。善文词。早升上舍。不屑为进取之学。与伯氏璧结庐山中。日讲讨性理书。平生服习。尤在于一部心经。盖其学之有本也如此。及居忧。毁慕尽制。庭除有卉木不华。三年已。乃复荣。乡里咨嗟。咸以为孝感所致。遂名其居曰白草之洞云。方伯举于 朝。兄弟并除寝即不赴。 明庙时也。配平山申氏。参奉眷女。生五男。山虎,山雄,山龟,山麒,山龙。长房男命哲,命达,
参奉文公行状
公讳参。字汝鲁。南平人。上祖多省。新罗平章事。谥武成。聪明有文艺。赐姓为文。有讳益渐。丽季为左司议。入我 朝。封江城君。谥忠宣。以其使行取绵种来。衣被东人之功也。于公为八世祖也。五传而为礼曹参议讳尚行。是生蕴宁海府使。是生昌海美县监。是生坚佥使。娶庆州李氏观察使宙女。公其季子也。公性孝。孩提已知色养。稍长爱敬备至。人有以曾,闵之行称之者。善文词。早升上舍。不屑为进取之学。与伯氏璧结庐山中。日讲讨性理书。平生服习。尤在于一部心经。盖其学之有本也如此。及居忧。毁慕尽制。庭除有卉木不华。三年已。乃复荣。乡里咨嗟。咸以为孝感所致。遂名其居曰白草之洞云。方伯举于 朝。兄弟并除寝即不赴。 明庙时也。配平山申氏。参奉眷女。生五男。山虎,山雄,山龟,山麒,山龙。长房男命哲,命达,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06L 页
命吉。仲房男希稷,希契主簿。季房男希舜,希禹。希稷子成质。进士。励行谊。秉志节。倡义于甲子适变。却食于丙子下城。士友称以磊村。命哲六世孙衡中。文科为春曹郎。希舜六世孙永博。能诗。中进士。呜呼。公天质笃厚。孝友根天。而又能专心问学。一以圣训为准。知行两进。本末相资。公之所存。盖可验矣。然而隐居求志。不欲闻达。 朝家褒赏。非不勤矣。卒莫能致之位著。措诸实用。岂不可慨也哉。其后子姓有文有行。式克世其家。有足以观公之芳芬雅韵。而乃今数百年湮晦不章。知之者盖鲜矣。嗟乎。后之人其何以劝乎哉。公之九世孙錞。袖其家内所述之文。千里来托。余不敢终辞。略叙如右。以俟立言之君子云。
都事成公行状
羲淳自早岁。闻公信道笃而不求闻者久矣。往在己未岁。猥膺峤南采访之 命。踰岭而公之名声已蔼蔚焉。到尚邑。闻于街童巷叟。则皆曰君子人也。闻于布衣韦带。则俱曰余师也。造其所居幽庄。则松扉茅檐。左右图书。粹盎端坐。恰然有座上春风一团和气底气像。就而叩质经史。爰及礼学易数之奥。酬酌如洪钟之应桴。一见而心醉。再见而膝跪。三见而不知
都事成公行状
羲淳自早岁。闻公信道笃而不求闻者久矣。往在己未岁。猥膺峤南采访之 命。踰岭而公之名声已蔼蔚焉。到尚邑。闻于街童巷叟。则皆曰君子人也。闻于布衣韦带。则俱曰余师也。造其所居幽庄。则松扉茅檐。左右图书。粹盎端坐。恰然有座上春风一团和气底气像。就而叩质经史。爰及礼学易数之奥。酬酌如洪钟之应桴。一见而心醉。再见而膝跪。三见而不知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07H 页
吾身之所在。尽乎大德君子。可以晋乎 王庭。阐化而陶俗。故荐于 朝。将大拟于用。而恸矣庚申。 仙驭宾天。公又继殁。使不得展布所蕴。心常悒悒而不弭矣。公之季胤近烈。袖公行草。属余以记实。余虽拙于文词。揆以平日知公之义。不敢辞。谨按公家状而为之言曰。公讳时柱。字中立。昌宁人也。昌宁之成。肇自中尹讳仁辅。中尹生讳松国。官门下侍中。中尹公以宦殁于松京。侍中公亲自负尸。返葬于昌宁麦山。有雪里虎迹之异。四传而有讳士达号易庵。以文章行谊。为牧隐榜首。官集贤殿大提学。以扈从功封昌宁府院君。谥文孝公。一传而有讳溥。以署令登文科。与我 太宗同榜。官至刑曹揔郎。时丁 圣祖受禅。以不事二君之义。遁迹不仕。 太宗屡徵不起。与三隐齐名。揔郎后有讳孝渊官直长。 赠左赞成。有讳玩官正郎。 赠吏参。有讳希周官寺正。 赠礼参。有讳世平官监司。 赠左赞成。有讳漤号听竹堂。以栗谷高弟。登逸荐官县监。 赠工参。有讳汝櫄号西冈。师事清阴。以大臣荐官郡守。有讳震昌。以文章鸣世。不幸早夭。寔公高祖也。曾祖讳虎肃。祖讳挚徵。考讳尔沄。号杞菊斋。经礼文章。大为士林之推许。娶迎日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07L 页
郑鋈之女。以 英庙乙卯三月十七日。生公于善山府西新堂浦寓第。公之禀质清粹。自在髫龄。俨然有成人器度。虽同队游戏之中。持身自重。不妄嬉笑。邻里父老。皆言虽是孩提之时。不敢以无礼加焉。见辄有敬畏之心云尔。五岁入学。逐日课读。不离亲侧。一日。杞菊翁适有出外之事。而还受所课。少失句绝。杞菊翁严责曰。文之不熟。诚之不存。即抱置庭下。不许入室。盖以试公意也。公立不欹仄。竟夕无怠慢之容。母夫人虑或受伤。劝令升阶。公曰父命也。母氏之命。不敢受也。是时。邻居戚从兄申上舍光震适来见之。不胜奇爱。言于杞菊翁。翁乃命上。然后雍容上阶。还侍膝下。又有园果正熟。使公监护。而母夫人言于公曰。汝既守果。汝无思食之念。何不一个摘取耶。公曰。但有守果之命。曾无摘取之命。故不为也。闻者莫不叹服焉。此皆公五岁时事也。自是之后。杞菊翁教训之方。益加严正。一以小学为法程。非法言不道。非礼防不行。周旋揖逊。一遵圣贤遗范。行馀治文。亦有程式。朝昼所讲经传之外。夜必张烛。披阅诸子百家语。参互连诵。由是日用常行之道。孝弟也学业也。十七而冠。冠以后虽或为亲应举。而科场得失。世利纷华。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08H 页
初不挂念于胸次。寻常慨叹曰。科目只是拔身之路而非为己之学。盍亦治心而勉学也。遂专心于圣贤之书。性命之原。沈潜力究。微辞奥旨。不得则不措也。期于融会而后已。丙戌岁。往拜文元公栎泉宋先生于涂湖。因为执贽。质疑论辨十数日。先生大加奖诩。而公以无他兄弟侍侧于亲闱。拜辞而归。翌年丁亥。往拜先生于瓶泉。讲质易,春秋凡三十条。先生之眷爱。日益隆重。辞归之夕。以延平答问一册赠之曰。子其领会否。公对曰。小子不敏。敢不铭佩乎。自是厥后。益加孳孳。晨昏定省之外。对越经传。终日危坐。不少倦也。公之仲父白痴公。素严重小许可。而于公则以远到大器许之。以惕庵题其书室之楣。盖寓侯夫人预料程叔子意也。是年冬。两亲俱患天行毒感。日向危剧。公亦痛势极重。而不废冠栉。粥饮药饵。亲自调和以进。不以自己病暂刻就卧。往来内外两庭。触冒昼宵风寒。手足俱为龟拆。首尾一月。俱得复常。邻里乡邦。皆以为公之诚孝所感。戊子秋。哭先生丧。以未得究竟性命大道之要。为一生至恨。乙未岁。自善移于尚。尚之兴嵓。即同春掌妥享之院。而栎翁讲学之所也。公于是庶寓江汉之怀。与数三同志。月朔开讲。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08L 页
以为劝进后学。追绍师道焉。庚子。遭杞菊翁丧。泣血柴毁。三年如一日。甲辰。遭慈夫人丧。一如前丧。展拜墓所。不废风寒雨旸。而所居距墓所稍间。移寓于山下。扁以寒泉。盖取朱夫子来奠寒泉之意也。每当丧馀之辰。七日之戒。三日之斋。一依礼经。未祭之前。祭需所办。必亲自点检。祭毕而祭时衣服。终日不脱。以追僾然肃然之慕。人或以望八之龄。以筋力为礼云尔。则答以吾在世之日不远。罔极之恸。自不能已则斯非强作也。故心自安而体不劳矣。长子学烈加冠之日。抄录小学,孝经中要语。作一册子以授之曰。做人成人之道。尽在是矣。汝其勉之。敦亲之谊。御众之节。各极其诚爱。子侄有过失。未尝显言痛斥。而使之自知其过。以开自新之路。虽婢仆之贱。黎庶之愚。莫不感化而兴孝弟逊敬之风。以是自善而移于尚。自野而寓于峡。所居之村翁里媪。每以生佛颂焉。盖其谚俗。以无欲至善称佛故也。 正宗大王。庸贱臣言。初授 庄陵参奉。后二日。 特除东部都事。公以年老多病辞不就。远近章甫多有愿学之士。则辄贻书以谢曰。吾斯之未信。焉有训迪之道也。如有讲劘切偲之方则吾不辞也。无论同异趣知不知。咸欲以经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09H 页
旨取质。而往来无虚日。己巳秋。以毒痢数月沈重。刀圭无效。精神日就委薾。不省外间事者浃旬矣。闻 元子诞降之报。使人扶起。拖衣绅于肩。庄诵横渠喜深皇子生之句三次。而气昏就枕。而已索笔书 王世子诞膺亿万年无疆之休十二字。顾谓诸子曰。在野之臣称庆。惟是增科。吾病虽如此。试所在本邑则汝辈可以往矣。因过数日。症候转剧。语不成声。犹眷眷于为学之方。训诸子十条修省之方。而不及世故。以九月二十八日寅时。易箦于外寝。以十一月二十日。行襄礼于州西柳亭山酉坐之原。四方来观之士数百人。配善山金氏。道恒之女。副提学就文之七世孙。温恭贞淑。有女士之德。事舅姑孝。事君子敬。抚诸子有方。御群下有节。闺门之内。斩斩焉各有条绪。而雍睦之道。自成和易。真君子之良匹。举三男一女。男长学烈。娶恩津宋渼源女。睡翁甲祚之玄孙。仲圣烈。娶迎日郑师濂女。再娶恩津宋朝凤女。季近烈。娶全州生员李范朱女。傍随窝垈之玄孙。女适德水李邦秀。郡守汉筹之子。忠武公舜臣之六世孙。学烈有一子在养。娶仁同张宇筹女。圣烈有三女。近烈有一女。适晋州河景钰。锡玄之子。云树堂澍之六世孙。李邦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09L 页
秀有一子一女。男秉权。娶延安金载范女。女适南阳洪恕行。参奉宗九之子。呜呼。以公清粹恺悌之资。渊深溥博之学。位不称德。世不见用。我佩之长。孰知其光。我瓢之空。孰钦其乐。如余知公。撮其平日所艳慕者。以俟秉笔者考信焉。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谥状
礼曹参判 赠吏曹判书许公谥状
公讳伯琦。字汝珍。号三松堂。又号浩斋。姓许氏。籍于金海。肇自首露王为祖。罗丽之间。簪组相承。有讳衡。礼曹仪郎。入我 朝不仕。公之高祖也。讳锱进士。 赠左通礼。讳谱。文科弘文馆直提学。讳祯。文科弘文馆直提学。公之曾祖以下三世也。妣昌原俞氏。奉常寺造女也。公以弘治癸丑生。生有异质。器度伟然。自幼孝悌劬躬。一以遵小学之成法。长以志学。慨然以古人自期。负笈于静庵赵文正公之门。与一时诸名流讨论问难。有丽泽之益。中正德癸酉司马。时值 靖陵盛际。善流汇征。首被 眷遇。身任世道。以敦教化正风俗。为急先务。公与听松成文简公。同志相聚。商论古今时措之宜。以左右门下。退溪李文纯静庵行状中所论先生与许上舍伯琦。言童丱之骇俗。对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谥状
礼曹参判 赠吏曹判书许公谥状
公讳伯琦。字汝珍。号三松堂。又号浩斋。姓许氏。籍于金海。肇自首露王为祖。罗丽之间。簪组相承。有讳衡。礼曹仪郎。入我 朝不仕。公之高祖也。讳锱进士。 赠左通礼。讳谱。文科弘文馆直提学。讳祯。文科弘文馆直提学。公之曾祖以下三世也。妣昌原俞氏。奉常寺造女也。公以弘治癸丑生。生有异质。器度伟然。自幼孝悌劬躬。一以遵小学之成法。长以志学。慨然以古人自期。负笈于静庵赵文正公之门。与一时诸名流讨论问难。有丽泽之益。中正德癸酉司马。时值 靖陵盛际。善流汇征。首被 眷遇。身任世道。以敦教化正风俗。为急先务。公与听松成文简公。同志相聚。商论古今时措之宜。以左右门下。退溪李文纯静庵行状中所论先生与许上舍伯琦。言童丱之骇俗。对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0H 页
成秀才守琛忧乡约之难行者。即其时也。己卯。中别试乙科第二。拜承政院注书。选湖堂 赐暇读书。韩忠,金絿,李若水,奇遵诸名公同选。而静庵亦在选中。师弟之同时入选。时望可见也。升两司玉署。一岁中历扬华显。人无有先者。公为静庵所推重。如金大成湜,金冲庵净等诸公。皆其相与者也。善类协赞。至治朝暮可挽。而群奸方磨牙伺衅。神武一开而士流已网打。公之免于惨祸亦倖耳。而名编党籍。摈黜于外。安城,陜川,公州,成川皆谪补也。及夫衮,贞毙。而钩党之祸亦已小弛。然一经芟夷。朝无旧人。公孑然独立。无复当世之念矣。己亥。由侍讲院弼善升银台。后七年。又值乙巳之祸。戚里搆衅。飞语成狱而如宋圭庵麟寿,李晦斋彦迪诸贤亦在窜逐。公之长子忠吉。以上舍大言于馆中。以李德应伏招。谓之不忍杖诬服。时相尹仁镜请鞫问。酷被桁杨。郑顺朋路遇公。曰。公若往见尹閤。可以原公之子矣。尹閤即指元衡也。公奋然曰。宁死。岂忍屈此膝。求哀于元衡哉。闻者莫不吐舌。忠吉竟窜绝塞。七年而还。庚申。升嘉善。除礼曹参判。以嘉靖癸亥卒。享年七十一。葬于水原府井林坐丑之原。后 宣祖己丑。录光国勋。参于原从一等。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0L 页
以公曾有奏请使之劳也。 英宗丙寅。有己卯十贤抄启之 命。领相金在鲁。以公学问名节请 赠爵谥。 许之。 赠公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两馆大提学。前配贞夫人密阳孙氏。秉节校尉晫女。不育。继配贞夫人星山吕氏。义盈库奉事兴文女。有五男一女。男忠吉进士。荐拜执义。从吉县监。雄吉奉事。逢吉别坐。容吉。女适成继信。执义有四子。云弼县监。霖弼别坐。震弼宣务郎。霁弼监察。县监有一男一女。男鲠弼佥正。女适韩戬奉事。别坐有五男。岩弼,成弼,梦弼,匡弼,富弼。内外曾玄。不能尽记。公早从事学业。出入贤门。所趋克正。所讲甚明。内而笃践履之实。外而著忠亮之节。爱君忧国。思以身殉。扶善类则如护稚阳。斥宵小则如嫉仇雠。严于流俗。不与之偕。此其素性然也。立朝馀四十年。再值阳九之厄。奸凶逞臆。忠良骈首。自古士流之祸。未有若是之惨。而公犹危行危言。不挫不折。尽其气节。可谓凛然。屡遭屏黜而犹不知变。祸及其子而亦不少恤。如是而免于危祸者。亦天也。嗟呼。人之欲忍耻包辱。逊言苟免。甘与小人同其污蔑于千古者。何哉。尝家居淡寂。以养其志。而堂颜之曰松曰浩。盖以松有取于操节。浩勿忘其刚大。此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1H 页
可以观公之所存也。为文章。辞理赡畅。于词赋。有尊贤堂土阶白马江诸什。为人所播诵。长于功令。有庭对二策。载于续东文选。精于笔翰。有所写笔阵图帖。刊行于世。此皆公之馀事文艺。可传于后者也。呜呼。公之所游从者。唐虞之良弼也。所讲服者。洛闽之正学也。所遭罹者。汉唐之党祸也。是其事功言议治乱得失之间。可见可闻可布于世者。必有指不胜屈。而世之掌考文献无徵。公之云仍又甚零替。其得于故家绪闻先辈述作者。又若是寂寥。是尚可以知公之万一欤。公于法当易名。 朝家成命亦已六十有馀年于玆。而尚未之请焉者。不唯子姓之赍恨。抑亦昭代之阙典。今 上十四年。命有司追谥诸名臣。斯礼也可谓盛矣。公之九代孙晙。将为公上请。使羲淳为状。余慕古者也。于公年代已旷邈矣。若不相接。秉彝好德。人之所同。闻风兴感。窃有执鞭之愿。不揆蹇浅。辄取本状。参互删润。序次如右。以备太常之采用焉。
全罗道观察使 赠领议政唐城府院君洪公谥状
通政大夫平安道调度使。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 世子师唐城府院君洪公。卒于
全罗道观察使 赠领议政唐城府院君洪公谥状
通政大夫平安道调度使。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 世子师唐城府院君洪公。卒于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1L 页
崇祯戊戌。其后百五十七年。公之九代孙道根。来谓羲淳曰。先祖功著 国家。爵正一品。在法当谥。请为状上太常。状曰。公讳世恭。字仲安。号凤溪。唐城人。唐有八学士来东土。洪其一也。有讳吉旼。佐我 太祖。勋封南阳君。生讳汝方吏曹判书谥文良。生讳元用判敦宁府事江宁君谥章简。三转而讳继福县令。 赠左通礼。讳俊卿护军。 赠左承旨。讳辅郡守。 赠户曹参判江宁君。公之曾祖祖若考三世。而因公 貤赠。又加 赠参判为左赞成。妣 赠贞敬夫人全州柳氏。判官毂之女也。公 隆庆丁卯。中生员试。
万历癸酉。登明经第。补承文院正字。升成均馆典籍。司宪府监察,持平。司谏院正言。户刑曹佐正郎。以书状官朝 京。还为黄海道都事,海运判官。入为成均馆直讲。出丞大同。迁平壤庶尹。治尚严明。吏民畏爱之。以奉常寺正还拜岭南巡检御史。纠察能否。不饶贵势。升通政为江界府使。明年壬辰。倭寇大入。我 昭敬王去邠时。郑文清澈谪在江界。有朝饬。令护 王子行。郑公欲行。公止之曰。公名在罪籍。不见关文而发不可。已而闻 上驾至平壤。劝之使往。其临难守常如此。郑公诣 行在。荐公拜户曹参议。寻移同
万历癸酉。登明经第。补承文院正字。升成均馆典籍。司宪府监察,持平。司谏院正言。户刑曹佐正郎。以书状官朝 京。还为黄海道都事,海运判官。入为成均馆直讲。出丞大同。迁平壤庶尹。治尚严明。吏民畏爱之。以奉常寺正还拜岭南巡检御史。纠察能否。不饶贵势。升通政为江界府使。明年壬辰。倭寇大入。我 昭敬王去邠时。郑文清澈谪在江界。有朝饬。令护 王子行。郑公欲行。公止之曰。公名在罪籍。不见关文而发不可。已而闻 上驾至平壤。劝之使往。其临难守常如此。郑公诣 行在。荐公拜户曹参议。寻移同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2H 页
副承旨。转右副承旨。承 命往宁边。又拜户议。尹文忠斗寿白 上曰。已请兵 上国。宜预讲接济之策。 上问谁可。以公对。拜调度使管粮𥹝。受 命巡关西列邑。募兵食。 上次良策。迎天将祖总兵史游击。公谒道左。退而调熙,云,博,宁,价五州谷到安州。时公适患暑疾。稽期七日。庙堂以其缓请降资。柳相成龙言其不可。仍使之催运粮𥹝。既复 命复资。翌日 除平安道巡察使。巡视山城可防守处。又试射孟山宁边。又偏行列邑。募兵调食。 启请分遣都体察元帅等募财。得米豆六千馀石。明年平壤复。馀贼南遁而清正尚据关北。 命公巡察咸镜道。倡率将士。歼遏徂旅。与天将冯仲缨金湘等。相机应变以捣贼。贼悉走。与二将还关北。复 命于肃宁行在所。还关北。赈接大无。平反罪囚。民以有赖。以本道邻北虏番胡。数被侵掠。倭虽退。不可弛备。请修兵具。又以乱时端川守姜灿有所获劳。庆兴守金匡国。为胡掠不屈而死。请褒 赠。三水郡被掠人七十口请赎还。又请禁帅臣褊裨来往者公事外不得骑驲。奏皆可。 除全州府尹。全刳于兵。又经荐饥。尽心抚摩。民乃获苏。有按廉本道者以治 闻。拜本道观察使兼府尹。前此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2L 页
湖南伯。率一年遆。以其兼府尹 命展期二年。特 旨也。秋大饥。土贼金希,李福等。与岭南贼徒结援。掠财货妇女。势日炽。公发八郡兵。指授斩䤋之方。会体察李元翼,权公慄计事于南原。乙未。 天朝与倭贼议和罢兵。天使李宗城,杨邦亨奉使日本。路出本境。公治道路办供具。躬自视饬。天将刘綎驻兵南原五六朔。冠盖送迎。供亿以万计。守宰临急取资于小民。闾里为之绎骚。吏胥逃走者相望。公申状于 朝。添给各司奴婢。又令内地各邑分属沿邑人马支费以均其力。请蠲放岁久民逋。各司奴婢贡绵布者。代米纾其力。先是。湖南多水耕。移不及时。屡召歉荒。公教民什百为耦。树旗歌鼓以劝之。民胥兴行。至今食其效。体察使留节咸阳。公往来咨画。设关防严守备于蟾津,八良,六十峙等处。置守以潭阳,金堤为主镇。律豪右武断者。罢守令不胜任者。一路肃然改观。秩满。还右承旨。又 除平安道调度使。时两西及近畿。降倭往往屯聚抄掠。道路多梗。公受 命。单骑赴任。屡阽危乃抵。丁酉。倭奴再抢。 天朝又出兵讨之。朝廷悉以关西事委公。募粟转饷。一如前为。辄先事而办。未尝匮乏。赈饥课农。日以殚其心力。竟以是病疽。戊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3H 页
戌七月三日。卒于安州。享年五十八。讣闻。 上深加悼恸焉。某月某日。葬于长湍板浮里负寅之原。庚子。朝廷褒以竭力奉公。死于国事。 赠吏曹参判。丁未。录扈圣宣武功一等。又 赠判书。又 赠左赞成。又 赠领议政 世子师,唐城府院君。公姿性刚方正直。有远大器。不妄言笑。闺门之内。不见惰容。闻人善。推奖之如不及。见不善。不少饶假。律己严于绳墨。视法为准。不随势轻重吐茹也。其为全尹。李公廷馣为监司。公日冠带礼见。不少惰。李公止之。公犹不废。及公为监司而李公为尹。见其礼少懈。公辄警之。李公叹曰。此公秉礼之严。余所不及也。公之莅官。清以约己。严以绳下。视国如家。事有非是。必辨乃已。有可以利国便民者。为之如嗜欲。龙蛇之乱。 宗社阽危七年。 王师三出。公初 除调度也。语人曰。吾世臣。为国死职耳。闻 命即行。柳相成龙亟加称赏。其巡关北。凡关防之缓急。军兵之多寡。器械之利钝。邑里之远近。土地之辟不辟。随手劄录。如指掌焉。于湖南。为尹为伯。周知民邑利病而矫救之。民以是诵惠。李公廷馣作诗送之曰。钩情赵筒人争服。照胆秦铜鬼亦惊。又曰。范老胸怀喧道路。寇公直节耸朝廷。噫。李公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3L 页
质直人也。于人虽同侪之好。推与之重。未尝有一言轻诩。于公如是则斯可以观公矣。配高灵朴氏。寿春之女。壬辰。避寇咸兴之山中。骂贼不屈而死。遂藁葬其地。及 朝命庀葬。与公合祔。屡 赠至贞敬夫人。 宣庙降御笔。棹楔其闾。有一男六女。男时逑。县监。女适李安止,柳斐,副元帅慎勿贰,柳仁男,宣传官李进,沈之河。县监有三男。必祥,必瑞,必昌。内外孙曾多不尽记。呜呼。公有谟虑。有诚忠。足以赞邦猷而拯民生。措国家于太平宁谧之基。而身适罹艰虞之会。受 命于于戈之中。戮力于原隰之间。辛苦忧劳。不敢自恤。卒以霣其生。不获与平难诸臣同享贵富于销锋摧镝之后。端委廊庙。以展布其素蕴。此诚为志士之兴感。而亦岂非命数之不幸欤。 朝家于公。崇报显荣之典及于身后者。可谓备矣。独于易名之典。久而不举。盖缘公之云仍零落。未克闻之 朝廷。掌考家文字寖远寖湮。今之人鲜有知公事行者。可胜叹哉。今 上十四年。因大臣建白。 圣怀兴嗟。命有司举节惠之礼。不亦盛矣哉。不佞感公议之有待。幸遗典之载举。谨因洗马李光庭所撰公遗状。兼采野乘所载一二可徵者。缀以为状。以备太常之考焉。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4H 页
正言 赠吏曹判书松岩李公谥状
万历壬辰。蠢彼岛夷。蛇豕我八路。维时有晋阳三壮士。鹤峰金公诚一,大笑轩赵公宗道,松岩李公鲁。鲁即公也。呜呼。国而无此三士。其何以奋忠虑激义声。鼓民志于将崩。铲贼锋于方逞。基我重恢之盛烈也。朝家酬报之典。莫大于爵谥。而先于赵金二公。公独有待于今日。迟速。命也。岂其有不期然而然欤。公字汝唯。松岩其号。铁城其贯。上祖讳璜。以县吏为进士。有讳严冲,麟冲。俱官侍中。严冲即公之先也。自是世袭圭组。有讳伯。仕丽为右军总制。知国事日非。弃官南下。家于宜宁。公之七世祖也。生讳乙贤。入我 太祖朝。拜少监不就。讳文昌。副护军。讳翰。济用监佥正。讳孝范。通礼院引仪。公之曾祖以下三世也。妣南平文氏。判官垠之女。忠肃公克谦之后也。公甫踰弱冠。中进士。上疏辨乙巳忠奸。 除奉先殿参奉。释褐之翌年。岛夷有悖书。朝野汹惧。公上书曰。臣传闻日本书有云要入大明国者。厥言凶悖。诚不可以泛然答之也。峻急则触犬豕之怒。儱侗则伤伦纪之正。 殿下其以何说反之乎。王孙正言。楚使沮气。汉帝卑辞。南越降心。今此举措。机关甚紧。为今之计。不过曰格
万历壬辰。蠢彼岛夷。蛇豕我八路。维时有晋阳三壮士。鹤峰金公诚一,大笑轩赵公宗道,松岩李公鲁。鲁即公也。呜呼。国而无此三士。其何以奋忠虑激义声。鼓民志于将崩。铲贼锋于方逞。基我重恢之盛烈也。朝家酬报之典。莫大于爵谥。而先于赵金二公。公独有待于今日。迟速。命也。岂其有不期然而然欤。公字汝唯。松岩其号。铁城其贯。上祖讳璜。以县吏为进士。有讳严冲,麟冲。俱官侍中。严冲即公之先也。自是世袭圭组。有讳伯。仕丽为右军总制。知国事日非。弃官南下。家于宜宁。公之七世祖也。生讳乙贤。入我 太祖朝。拜少监不就。讳文昌。副护军。讳翰。济用监佥正。讳孝范。通礼院引仪。公之曾祖以下三世也。妣南平文氏。判官垠之女。忠肃公克谦之后也。公甫踰弱冠。中进士。上疏辨乙巳忠奸。 除奉先殿参奉。释褐之翌年。岛夷有悖书。朝野汹惧。公上书曰。臣传闻日本书有云要入大明国者。厥言凶悖。诚不可以泛然答之也。峻急则触犬豕之怒。儱侗则伤伦纪之正。 殿下其以何说反之乎。王孙正言。楚使沮气。汉帝卑辞。南越降心。今此举措。机关甚紧。为今之计。不过曰格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4L 页
虏心。得民和而已。 殿下命制复书曰。事大交邻。有土之常道。大固不可不事也。邻固不可不交也。顺此道者祥兴。违此道者灾生。自古而已然。焉可诬乎。焉可诬乎。贵国之使。帆樯织海。而敝邦之人。不耐水行。故或时相报而不敢频也。顷缘诸岛小酋作梗。或侵逼我边陲。或抢掳我裔氓。是虽贵国之所不知。敝邦不能无纤芥于中。亦虑其水贼摽掠也。停废信使垂百年矣。然交邻之义。未尝小替也。今者大王以豪武之才。济雄杰之略。殪殄僭猾。削平诸岛。迅扫氛翳。廓清区域。别遣重使。申之以币。荐之以珍。尽还我俘漂之民。致语于寡人。自今以后无相害也。又曰。我国信使不绝。而贵国久废报礼。其于交邻何。其于讲好何。寡人闻言以喜曰。赖天之世相腆毋或相犹。俾我南洋水不扬波。斯实二国并受其福。曷敢不即询于在庭。在庭之臣。咸不欲也。唯一二臣与寡人同。肆董儒臣冒涉鲸涛。逖谢殊贶。贵国于入海也。护卫甚勤。其届都也。馆待甚盛。赆赉稠丰。宴及徒隶。敦回信船。追慰帆风。礼何隆也。惠何恩也。而后益知大王之郑重也。第于书中有不可晓者。是王之左右欲以侈言夸语詑慢异国乎。不然。何其辞之汰耶。寡人请为大王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5H 页
陈其不可。幸平心照察焉。大明。天王之国也。不可犯也。天地之肇判也。中焉而为中国。外焉而为外夷。疆域各分。种类亦异。是天之所定也。非人之所为也。是以。中国自中国。外夷自外夷。舜禹汤武之圣而不能易其俗。单于突厥之强而不能溷其地。各以其国其丑。自盛自衰。迭兴迭亡而已。天可逆乎。天不可逆也。况贵国邈在瀛海之外。别一乾坤。而为大国焉。称王称帝。惟意之欲。玆之不乐而将欲何为。昔秦始皇吞二周而鏖六国。临不测之渊。据亿丈之城。却凶奴数千里之外。馀威振乎六合。何其壮也。虽然。沙丘一夕。鲍鱼乱臭。传之二世。竟无噍类。威可恃乎。威不可恃也。后秦符坚。养兵几三十年。而以符融,慕容垂督步骑二十五万。旌旗相望。前后千里。驱之南下。并吞吴会。顾谓大江之流投鞭可断。何其盛也。然而先断于刘牢之五千之兵。终败于谢玄石八万之卒。颠顿奔北。闻风声鹤唳而自相蹈藉。淝水为之成血。恶在其兵多乎。矧中国无衅。天子神明。忠良在朝。上下辑睦。发号施令。动合规度。区外诸国。悉臣悉妾。虽古之里世。何以过此。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实未易图也。大王若拂天轻举。尽一国之众而载之木板之上。溯风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5L 页
浪于万里。撞苏抗之一隅。始虽有凭陵蹂躏之快。终必有灾。何则。手足一指之存与不存。无加损于元气之堂堂。而天子震怒。良臣协谋。徵天下之兵。声大逆之罪而讨之。则悬军老师。决不能得志于中原矣。是徒知侈心可逞而穷兵黩武。不思邦本已摇。徒知奇功可办而无名非义。不思主德为狂。不惟于中国孤人子。寡人妻。贵国之民。独非天民乎。安保其肝脑不涂中原之草乎。然则所得不能补其所失。所获不能补其所亡。虽大王之国。庸独利乎。且人心不测。宁有彼此。好生恶死。人之常情。大王若长驱入燕。两国相持。胜负未易决雌雄。声息久未相传。则赴斗之军。其父兄子弟之在贵国者。其不日夜西望。苦思之而为之怨痛乎。安知伏莽之奸雄。因此不忍。亦有图大王之位者乎。使其馀卒牢守境上。以待大王。则大王终何归乎。弃缚兔而逐走獐。昔人所笑。惟大王熟念之。毋为怨府。毋为祸梯。大军一动。万命悬焉。师旅之兴。岂好事也。诚出于不得已也。大王之欲向中原。不识何意乎。中朝不与朝贡。应有其由。安知诸岛小酋攘窃塞徼。以致上国之怒欤。若以不得与诸国之会朝为嫌。则当输诚纳款。以冀天子之感悟可也。天子有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6H 页
包荒之量。以胡越为一家。宁有终绝之理乎。接待违旧例。在于前时而不在今日。则亦非大王之耻也。贵国之与敝邦。犹兄弟也。大明之于敝邦。犹父子也。宁有兄弟谋害家父。而不为救解。反助成逆乱者乎。是大王不以人道责寡人。寡人虽驽㥘。其无耻乎。昔南越王尉佗。黄屋左纛。自称皇帝。白首抱孙。犹思事汉。愿大王毋为盛气所使。静而思之。桑榆一觉。应未一噱。若大王欲嫁祸于敝邦而无言也。诱侵上国。若成衅隙则是尤非相信之道也。亦非仁者之心也。方连信价而阴谋相贼。则皇天之所厌也。神明之所恶也。虽大王之百姓。其肯心服之乎。古人有言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大王其未之闻乎。大王若不弃前好。毋生事于敝邦。则岂惟敝邦之民安。贵国之民亦安。倘不听寡人。谋动干戈于海上。则敝邦虽区区。令悉敝赋。期于一决。两虎之斗。无俱生之理也。大王其图之。毋贻后悔。高丽之末。伪姓尸居。国内大乱。战伐相寻。饥馑荐臻。民之食麦。甚于食玉。且边海无镇堡营垒之备。故阿只拔都恃其鸷悍。捲岛来侵。若升虚邑。厥锐莫遏。然而大败荒山。只船不返。骨作薤粉。魂为旅鬼。此其明鉴。曷不戒哉。寡人因使臣。备闻大王威加海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6L 页
表。风生区域。龙骧虎视无当逆。自日本开国以来所未有之英君也。虽然。贵为国王。位已尊矣。富有诸州。财已阜矣。剪除僭伪。功亦崇矣。混一东溟。化亦覃矣。名位既符。事业亦著。志愿已毕。更欲何求。月盈则亏。器满则倾。此正大王持盈戒满之秋也。人寿几何。光阴迅迈。繁华一时。富贵须臾。吾生也有涯而欲也无涯。以有涯求无涯。殆而殆而。所求安乐。奈何自苦。毋干天险。毋荡民和。慎守封疆。图惟永宁。外无寇贼之相侵。内有夜户之不闭。桑麻千里。鸡犬相闻。稚耋傲游。连手讴吟。民诵至德。国称贤君。其如犯分越境。劳民伤财。结怨于上国。坠好于邻邦。岂不迥哉。寡人不忍负与国之义。敢敷心腹肾肠。用圭以告。惟大王熟察之。臣之如此。只望明陈利害。俾知顺逆。只欲吐露肝膈。仰酬 圣恩而已。非敢以臣言为可用也。壬辰。公在京。闻边报日急。与大笑轩赵公宗道。间道南还。约倡义同死生。行到咸阳。鹤峰以招谕使先已到郡。鹤峰即公知己友也。公与赵公同入谒。鹤峰大喜曰。此天赞我也。时一路皆溃。列邑已空。士民奔窜。填满山谷。公立草通文。谕以倡义之意。鹤峰差公召募官。公即日发行。奔走列邑。寻见士类。涕泣晓譬。先是。忘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7H 页
忧郭公再祐。率义旅守鼎津。而人无应之者。及见通文。又闻公之言。莫不感激奋发。于是金沔起兵于居昌。朴思兼,朴思齐,权世春,全致远,李大期等团结乡兵。相继而起。鹤峰褒 闻功状。朴而文等又上疏。以为金沔,李鲁,朴惺誓心白日。期洒国耻。奋起乡曲。倡率同心。或截溯江之贼。或剿据城之贼。军声日振。兵力稍强。自江以西六七邑。为今日即墨。收复根基。因此可立。 上下教褒之。除公典籍。公感恩涕泣。誓不与贼共生。出募义旅。入赞筹画。鹤峰多用公策。鹤峰之初到晋阳也。公与赵公从之。空城寂寥。绝无人影。惟见江水沄沄。徘徊瞻眺。满目悽惨。公与赵公握手谓鹤峰曰。晋阳巨镇。牧使名宦。贼未入境。事已若此。前头宁有下手处。不如遄死而无知。与其死于贼锋。无宁同沉于此江。将引与之赴水。鹤峰笑曰。一死非难。徒死何为。幸赖诸君之倡义。多士之相应。恢复之功。庶几可望。如其不幸。死非晚也。遂相与痛哭而罢。郭公再祐以斩䤋为危。禁不得斩贼。每遇贼军。士无直前厮杀者。贼以此肆气长驱。公谓郭公曰。人孰无功名之心。若禁斩无赏则军士必懈意。何以战为乎。郭公用其言许斩。其后军皆争杀贼。贼不敢逼。金公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7L 页
沔之军乏粮。将有溃散之患。公以私储官巡往列邑。晓谕士民。宜宁得米六百八十硕。咸安一百五十六硕。山阴百馀硕。付县监金洛。送于金公军。时郑仁弘幕下无参谋人。朴公惺独忧之。请鹤峰送公。鹤峰曰。吾得汝唯。天所助也。君欲夺此与彼。何也。且彼岂能听汝唯乎。公曰。吾与令公起义同事。誓共终始。今岂可舍而之他乎。朴公谢之。其见重于鹤峰如此。晋州世家大族。皆藏谷于智异山中而不纳籴。无以调给军粮。鹤峰大怒。搜得十馀人。将用重律。公曰。不然。凡事急之益乱。莫如以义晓之。使自输纳。鹤峰曰。君言良是。乃解其械系。开说义理。又揭榜晓谕。不阅月。得谷数万馀硕。兵粮赖以不乏。癸巳。公以病入山中。上鹤峰书曰。观此贼势。七八年之间。未有扫清之期。而诸镇将不思远虑。用米如土。军无粮食。虽有良将。将何为哉。公之军中。亦多虚文。军官数十可减也。营吏十馀亦可汰也。鹤峰从之。咸阳郡守文报。有言天兵讨平壤贼。歼殄殆尽。馀党散走。连营海西者。亦一时逃遁。天兵乘胜追击。朝夕长驱南下。适傍邑守令来会相贺。且曰。宜急遣都事于列邑。督办军粮。以待天兵之至。公曰。不须如是。平壤虽拔。汉阳尚有强寇。必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8H 页
为后图。天兵无缘速来。孑遗创残之民。不宜侵挠骚动。姑观变善处可也。满座大骇。斥以狂生怪说。独鹤峰心然之。谓曰。君其往候西路。师老粮尽。天兵又至。今日之势。正在危急。农时已迫。种子亦绝。一国危亡。系于此行。具书及牒。送于都体察使。公行至砺山。天兵寂无动静。急送一卒。还报鹤峰。时闻都体察使西厓柳公驻节临津。将向临津。至水原界。逢体察副使军官自都体察使所来。言天兵姑无消息。而龙仁,竹山,沙平屯贼。出没剽掠水原,衿川之间。路塞不可往。还至公州。见体察副使金钻。力请种子。金题全罗都事所掌五百硕。遂下全州。搬运而来。西厓见鹤峰书牒。即 启请给二万硕于湖南。公偕从事朴而章。往湖南领来。散粜列邑。使之及时耕种。癸巳。移檄书于倭将。其文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星分海隔。区域别矣。乾坤以定。贵贱位矣。区域斯别。华夷判矣。贵贱之位。华夷之判。皆天之所为也。天可逆乎。天不可逆也。是故。莫贵于天子。而普天下皆其臣。莫尊于中华。而率土滨皆其地。君臣之义。宾服之礼。皆理之常然也。理可泯乎。理不可泯也。人无胜天之理。理无终利之时。自古凶逆。万不一全。可不惧哉。玆者关伯秀吉。这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8L 页
厮以华种贼酋。猖猘杰骜。饕凶稔恶。既夺源氏之国而有之。自为长雄于无礼义之邦。杀人无辜。嗜甚刍豢。脔人之肤。剔人之骨。剖人之肠。贯人之胸。一以残暴。胁制你国之人。你国熏灼其虐焰。疲于调发。困于战斗。嗷嗷怨讟。上干穹苍。而环溟为界。乘木乃行。有若鼎中喁鱼。逃无归处。从其号令。岂其本心哉。其势必不能久长。况今先张射天之弧。妄兴无名之兵。败与国之和好。芟仁覆之赤子。犯天人之殷怒。陷万古之大戮。虽欲假息海岛。苟延岁月。必不能得矣。钦惟我 圣天子建极皇枢。御气乾龙。高拱凝旒。如帝无为。本置你国于度外。曾何与于你国。而敢干 大明。生心罔极乎。贡之不通。皆你国自取。至诚请款。期于格天可也。不宜称兵搆逆。至此无厌也。以我国言之。脩好百馀年。我无爽矣。你国樯帆。织于海洋。迎送于蓬山。宾接于东平。宴慰于春官。享无不备。仪无不成。尚何负于你国乎。而忘我大德。反肆毒螫。若是之酷欤。凡我国含生食毛之类。其忍共戴一天而苟活耶。初之见刳。只缘恬憘之久。事出仓卒而然尔。今则不然。人孰无父母妻子之爱。田园产业之资乎。痛切于人人。怨结于家家。皆思奋义而死。孰肯蒙耻而生。匹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9H 页
夫怒。犹不敢当。举国之怨。其可弭乎。毋以前日之幸之恃也。堂堂我 圣天子。初出偏师于平壤。一举鏖之。如摧枯拉朽之易。若于其时乘破竹之势。长驱直之。则压绰而挤之。如反手也。敛兵不进者。是不过姑捣震之。使你辈怛威自遁。矧敢与之争锋角胜乎。王者之师。止戈为贵。涵包罔外。刃莫毕屠。非力不足也。你犹不悛。夸谩求和。出不逊语。是何翅句萌傲霜雹。鷇麛抗乔岳乎。多见其不自量也。 圣天子其肯许之乎。屯据海岸。终欲何为。古语有之。师直为壮。师曲为老。谋犯 天朝。曲莫大焉。不得已而应之。复君父之雠。何直若是。天道助顺。人道助信。出尔反尔。往无不复。天之亡你。不占而知。虽以你国言之。吾知其所得不能补其所失。是何我国之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以至十万天师。皆佩你之刀剑乎。以此益知你国之鳏寡孤独。将不胜其叫啼呼吁于苍苍也。妇失壮夫。母丧爱子。子不见父则恶将何归。众口铄金。群蚊成雷。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宁非惕欤。你等既有心肝脾肺之脏。亦有食色好恶之念。余言非诬。其熟察之。怒干上天。怒干鬼神。怒干天子。怒干邻国。怒干四海之人。举天下而雠之。若是而能保首领者。吾不信也。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19L 页
且你等。其以秀吉为你之君欤。秀吉其非篡贼之魁欤。你等若以秀吉为君而事之。则是亦篡贼之徒。毕竟难逭于天诛。岂不哀哉。倘为威使所迫。虽听命。苟能知秀吉之恶将不容于宇宙之间。则舍逆取顺。吉凶所在。见几而作。日其可俟。去就之际。祸福之间也。人各有心。思之则得矣。恭惟我国 王事大之忱。孚于天子。荷天子之宠而蒙上国之援。邻国之援。尚难易得。况上国之援乎。求贤之诚。格于上帝。帝乃默诱。梦赉飞将。勇可追风。力能拔山。手挥二十尺长剑。肘挂一百斤铁椎。跃马于千仞绝壁。立脚于千丈竿头。两腋搏虎。双瞳闪雷。虽古之名将。未有若此之神算。主上得之。特赐之忠勇翼虎将军之号。以为先锋。此殆天之所以授我 王也。非人之所能为也。尔等其未之闻欤。千羊不能抗一彪。百鹑不能当一鹗。至则糜耳。噫。天之生材。不以地而限。你等之中。亦岂无察天人审时势识向背之豪杰乎。苟能承天心顺帝命因民愿。回戈渡海。声秀吉之罪而讨之。断头悬槊而来献于 天子。则天子嘉尔之绩。贳尔之罪。勒名于彝钟。图形于麟阁。策勋为上柱国。进爵为开国伯。封之为日本国王。许朝贡之路。得齿于畿外诸侯。世世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20H 页
称孤。永为东藩。腾于万口。天下诵之。书于太史。百世称之。其与赞贼为虐。甘犯天刑。自就剿灭者。相去岂不辽哉。斯可与智者道。难与昏迷者说。勉思良图。毋贻后悔。四月。鹤峰遘疠。症甚危剧。公与朴公惺昼夜在傍。竭诚救疗。及殁。同主哭敛。权厝于智异山麓。相与失声长恸而散入德山。时天将与倭虏讲和。班师而归。公乃上言于天将。请勿听和。仍留剿灭。其略曰。痛惟岛夷秀吉。这厮以华种贼酋。不辨菽麦而饕餮放横。猖猘桀逆。𤡑狡锋协。好乱乐祸。生心射天。先张之弧。哄我诱我。责我向道。我 寡君戴天无贰。深忱事大。尝矢诸朝曰。宁湛宗偾国而已。其敢贰乎。有赫其临。天威咫尺。又涕谓一二陪臣曰。小国而邻勍敌。不得不姑许其来也。日敕边防文武将吏。使之哨探戒严。控扼截剿。而乃于上年初夏。乃敢遂其不逞。举国来寇。㳽洋蔽日。凑泊釜浦。蜂骇蚁散。大肆抢掠。厥锐莫遏。关防一坏。突如其升虚。遂刳岭路蹂湖右。蟠王京鏖松都。赶据箕城。毒机西括。焚烧我宫阙。夷轹我 庙社。芟刈我生灵。污衄我妇女。系累我 王子。奴隶我宰枢。又分剽诸道。恣行劫杀。所过残灭。举国糜彫。自有此天地。未有此剧变。斯岂我 寡君之故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20L 页
哉。斯实地方守御官不忠无勇。有以致之。我 寡君何罪焉。居 王位二十五年。无游畋声色之娱。有宵旰忧勤之惕。而畏天之诚。恒如一日。德无甚失而政无甚阙。今忽至此。咎无归处。虽曰人谋不臧。抑亦天意难谌。当其凶燄之密迩燎原也。我 寡君不忍尽刘其民。以太王去邠之义。亲奉 庙社之主。左次龙湾。 圣天子闻之。有䀌于衷。即遣使慰之。继之以郑重之问。荐之以锡赉之丰。陨自天也。渥何隆矣。钦惟我 圣天子。殷念我小邦。粤自先代。一心靡不向帝室。是宠怜之。又念普天率土。莫非王土王臣。宜得臣无家。又憎其凶贼遘逆也。爰赫斯怒。乃命都督府提督。出师征之。申命兵部右侍郎。领众督之。且念我小邦公私空匮。无以犒军供战备也。命地官出粟与银。命夏卿出兵仗器㭜。惟其所用。前后搬输。首尾千里。于是提督大人衔奉天命。恭行天讨。提将之符。总玆戎重。裒兵大蒐。貔貅如林。长戟彗云。朱旗绛天。而朝辞魏阙。夕至辽蓟。山移海转。雷轰霆迅。威声所加。草木变色。未济鸭江而凶胆已破。师次关西。嘬锋箕城。一鼓鏺之。 天威何可当也。怒其鷇麛。敢抗峤岳乎。澌血波江。积䤋崇观。海西松都之贼。闻风错愕。逃遁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21H 页
不暇。两京既收。西路为之肃清。直捣畿郊。将迫王京。乘破竹之势。殪其魁而掇其城。犹风扫坌而霜摧枯也。天将岂不知之。兵家之算。自别有奇正。而战勇气也。勇气至于三则竭矣。姑休卒息马。将相机而举也。且悯我 王子在贼中。不忍伤之也。试许降听和。盖将不血刃而离王京。用保我 王子。徐观其所为而图之。吾侪小人。不识大君子所卜度迥出寻常。其犹有欲速之望。今者孽虏果智穷力蹙。既噤不得出气。尽其众南下。堂堂我天将。仗我 圣天子威灵。协我贤侍郎筹画。长驱而压绰之。若排浮萍卷飘蓬。不烦一兵。而獭川以北。鸟岭以南。妖氛忽霁。宇宙开朗。国有生气。民回死脉。信乎 圣天子。其眷佑我 寡君乎。其惠我东土之人乎。信乎我天将。其能用 圣天子明命。以无负推毂之寄乎。蠢玆斯㳽我小邦。粪土贱氓等。自分必死于锋镝。将甘膏液之润草。岂意亲望大将军赳赳桓桓。威德威武之仪容乎。玆者秀吉之骄猾鸷悍。与天为仇者。非天下古今非常之大变乎。其贻虐于天下生民。岂特洚水之汤汤乎。帝舜氏既命夏后。免赤子于鱼头。今我 圣天子亦克命我大将军。解两国之棼而息天下之兵。其驱寇出海外。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21L 页
廓清区宇之功。岂在于凿龙门瀹济漯之下哉。于是乎益仰 圣天子知人之明。大将军供职之忠也。我 寡君无国而有国。无民而有民。我小邦之人。无君而有君。无家而有家。颙乎卬乎。伊谁之绩。乾坤之雨露。其可谢乎。日月之光华。其可绘乎。百姓夫何思何虑。顺帝之则而已。呜呼。天道助顺。人道助信。犯顺干纪。天方厌秽。穷凶极恶。鬼必阴诛。君子曰。苟信不继。盟无益也。夷性孔奸。诈黠难凭。而何信之有。伏愿天将大人。勿以谩语为信。勿以一去为快。益张 皇威。益研神算。毋留天诛。毋逋大憝。永巩我藩翰。永存我 宗祀。俾我东溟。波不扬而尘不耸。寔我子遗东人之至望也。窃恐天师一班之后。每至侵暴而更无所扳援也。篱撤而堂冲。唇决而齿冷。我小邦沦丧。亦岂大国之福哉。重愿天将其审图之。历刑曹佐郎比安县监,司谏院正言。卒于戊戌二月二十九日。距生年为五十五。葬于本县所山向巽之原。娶草溪郑氏护军谓之女。庄襄公俊之曾孙也。无嗣。侧室有一女。郭公再祐副室。从子教官曼胜之次子锡龟。寔主公祀。公在稚少。超异颖秀。及夫稍长。慷慨有志节。携二弟师事南溟先生。肇轫于学。弟兄以笃磋切。师友以资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22H 页
讨论。敬义交修。博约两进。洛闽诸书。靡不研赜。易理兵术。自能晓解。深得函丈间印可。而同门如寒冈,东冈。同志如鹤峰,西厓。相观为善。许以知己。其为文章也。简妙宏肆。菀有左氏之风。其著于外者则疏而有辨忠奸,斥倭书焉。书而有檄倭将,上天将焉。此皆有数之文。有足以明天常扶人纪识时务之大要也。噫。是岂无所以而然哉。公于平日。以心经近思性理之编。为日用之茶饭。虽危难之中。战斗之间。不忘披于投戈。常有诵于解鞍。必以朝闻夕死为期。是以。其所以发。为正见明识。恢张大义者。固可谓磊落光炜矣。然而人皆知公之所以赞奇画扶正义。而不知公之渊源学术之有本有末。嗟乎。使公而遭遇平世。展布其积蕴则事功之博茂敦大。著于人耳目者。必不止如是而已。是不独公之不幸也。抑亦世道之不幸也。岂非命也欤。 英庙乙酉。 赠礼曹参议。 当宁壬申。加 赠吏曹参判。丁丑。又 赠吏曹判书。仍 命易名。历屡 朝而恩命相续。酬大功而殷礼无憾。可谓盛矣。公之后孙观华。来谒羲淳为状。羲淳于公。窃有旷世之感。既以该堂回 启多士之呈文。又就许公穆所为之状。暨本家追录之语。缀以为文。用告于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22L 页
有司。
工曹参议 赠吏曹判书牛山安公谥状
通政大夫工曹参议。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成均祭酒侍讲院赞善牛山安公。卒于 孝宗甲午。 当宁甲戌。 命赐易名。公之孙洙来谒余为状上太常。状曰。公讳邦俊。字士彦。姓安氏。竹山人。生平慕圃隐郑文忠梦周。重峰赵文烈宪为人。自号曰隐峰。又号曰冰壸。学者称为牛山先生。因其地名也。十世祖讳元衡。门下侍中。仕丽朝封竹城君。祖讳挺生。宝文阁直提学。五代祖讳民。武科参军。战死李施爱之乱。 赠宗簿主簿。高祖讳范。以学行荐。官县监。生讳秀崙。成均学谕。生讳舳。 中,明间。屡除史官,台职不就。与金河西麟厚,林石川亿龄。并称湖南三高。生讳重宽。佥知中枢。配珍原朴而儆女。公之考妣也。公生 宣庙癸酉。出后于季父司马公讳重敦。妣南原梁氏。郡守允纯女也。公之生也。仲父参奉公重洪梦。有衣冠人三度来问。仍命小字曰三问。既生。骨相奇伟。眼光如星。四五岁。已属文。颖悟绝伦。见者咸称之。七岁。见二儿争刀。解所佩刀与之。以止其閧。十一岁。本生母夫人染疠殁。佥枢公率避于外。公夜潜入殡室。抱
工曹参议 赠吏曹判书牛山安公谥状
通政大夫工曹参议。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成均祭酒侍讲院赞善牛山安公。卒于 孝宗甲午。 当宁甲戌。 命赐易名。公之孙洙来谒余为状上太常。状曰。公讳邦俊。字士彦。姓安氏。竹山人。生平慕圃隐郑文忠梦周。重峰赵文烈宪为人。自号曰隐峰。又号曰冰壸。学者称为牛山先生。因其地名也。十世祖讳元衡。门下侍中。仕丽朝封竹城君。祖讳挺生。宝文阁直提学。五代祖讳民。武科参军。战死李施爱之乱。 赠宗簿主簿。高祖讳范。以学行荐。官县监。生讳秀崙。成均学谕。生讳舳。 中,明间。屡除史官,台职不就。与金河西麟厚,林石川亿龄。并称湖南三高。生讳重宽。佥知中枢。配珍原朴而儆女。公之考妣也。公生 宣庙癸酉。出后于季父司马公讳重敦。妣南原梁氏。郡守允纯女也。公之生也。仲父参奉公重洪梦。有衣冠人三度来问。仍命小字曰三问。既生。骨相奇伟。眼光如星。四五岁。已属文。颖悟绝伦。见者咸称之。七岁。见二儿争刀。解所佩刀与之。以止其閧。十一岁。本生母夫人染疠殁。佥枢公率避于外。公夜潜入殡室。抱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23H 页
尸而哭。佥枢公严呵乃出。十三岁。受学于朴行川光前,朴兰溪宗挺。作诗寓意于伯夷之西山。希夷之华山。兰溪大异之。十六岁。赴乡试。见场屋纷杂。遂抛举子业。专心为己之学。十九岁。枢衣于牛溪成文简浑之门。牛溪自遭党锢。止四方学者。不许容接。公退而宿斋。翌又造门。拱立移日。牛溪感而受之。留与讲讨。识解超诣。牛溪大器之。勉之曰。孝悌忠信为本。宴逊拙讷为质。沈潜笃实为工。劬书玩理。操持坚固则自有所至矣。公书绅服膺。一生得力。多在此云。壬辰岛夷之难。从朴竹川倡义旅。以军事谒体府松江郑公澈。与论机务。规画井井。郑公大奇之。丁酉岛夷再至。公将母入峡。道遇贼队。公曰。与其立而将尽。无宁决战而死。发矢殪其酋长。众贼骇而散。一行得全。方其逃难也。牛溪,兰溪之书札。藏于衣领中。牛溪所付石泽野史。亦持守勿失。七年干戈。道路梗塞。而候问相属于坡山。壬寅。仁弘辈搆诬牛溪罔测。公无意于世。深自遁藏。昏朝辛亥。在骆山旧居。耆德之士无不倾身交游。尔瞻使人讽之曰。某若来见我。师诬可雪。美官可得。缵男亦闻风再来。公皆避而不见。决意南下。隐居梅溪之洞。甲寅。移居牛山。癸亥。 仁庙改玉。公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23L 页
抵书金升平瑬。劝之以去党论收人才备不虞。升平不能用。甲子。别选师表之人。首除公教官。不就。升平语人曰。听松后一人。乙丑。吴公允谦荐曰。奔竞之风已成。而超然退去者。惟某一人而已。 上曰。予所闻也。 特除司圃别提。复除獒树察访。公以屡蒙圣恩。一不膺 命。于礼未安。强疾赴邮。留十九日。弃还牛山。自后迹不到京城。盖知时事无可为也。月沙李文忠廷龟之修诬史也。公以石潭日记付之。沙溪金文元长生以早出为虑。公曰。藏在草野。或不免放失。不若收入史库。其他讥议。何可恤也。丁卯。建虏入寇。公倡义赴难。沙溪为召募使。以公为义兵将。完平李公元翼在完山 分朝。请公问计。上其策于 朝。将采用。未几与虏讲和。 命罢义旅。辛未。诸公咸荐。白江李公敬舆以公行谊。八松尹公煌以公气节焉。栗谷,牛溪从享之论起。丑正之徒。诋诬二公罔极。公上万言疏洞辨源委。人以为百世公案。西警复至。 车驾南狩。公又举义勤 王。闻张绅为江都留守。金庆徵为检察。李敏求副之。叹曰。江都必不守。卒如公言。公领兵至砺山。闻南汉下城。痛哭而还。 筵臣有以公节行言者。 特升主簿。公以大乱之后有此 恩命。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24H 页
义当一肃。行至半道。疾作而还。庚辰。上疏斥和议之失。究论致祸之由。仍言 国家壬丁之乱。蒙 中朝拯救之恩。得以再造。今乃弃义忘恩。助兵犯顺。殿下将何以见 先王于地下。亦何以责臣民亲上死长之义乎。 殿下亲经南汉之厄。而迄未闻有一举措。使数百年艰大之业束手就亡。臣每念此。心崩胆裂。方今备御之策。惟在明赏罚立纪纲。而当国误事之臣。徘徊观望之将。尚保首领。意气自若。明白死节如金尚宪者。尚不得褒恤之典。 殿下之赏罚如此。纪纲何由而立乎。 殿下之臣。唯金尚宪,郑蕴,俞百曾数人而已。其扶树纲常之志。慷慨直截之风。非诸臣庸碌者比。 国家之维持到今。此数人之力耳。论者以尚宪为忘君负国。恣意攻击。无所忌惮。一线国脉。将坏于此辈之手。今日国事。呜呼殆哉。 殿下诚能听臣之言。明赏罚。立纪纲。以为振作恢复之本。则虽未能直捣辽沈。荡覆巢穴。庶可以明大义于天下矣。疏入不报。原平元公斗杓曰。虽未见施于一时。亦足以立万古之纲常。甲申乙酉。连 除刑曹佐郎,宗庙署令,翊卫司翊卫。皆不就。丙戌。上疏洞陈时弊。并及巫蛊事。见格于喉院。观者吐舌不敢读。己丑。 孝庙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24L 页
初服。浦渚赵公翼。陈白公之德行曰。此人年深多病。虽不能从仕。宜招致京中。以为一国矜式。 上特除司宪府持平。促召之。再上疏辞。兼陈任贤勿贰。去邪勿疑。辛卯。升掌令。又再疏辞。且言逆狱已讨。无复可忧。镇定人心。实为急务。壬辰。老峰闵文忠鼎重。以湖南绣衣还。奏言安某年方八十。宜有优老之典。命进阶通政。上疏辞。仍请罢京大同。不报。癸巳。 除工曹参议。又恳辞。 赐批勉副。仍 赐书籍。一日。公谓侍者曰。广庭无主草萧萧一句。率尔而发。余其不久于世乎。甲午十一月己亥卒。前夕。与门人从容讲讨。平明盥洗。更着新衣。就枕而卧。如假寐然。侍侧人不知其已观化矣。讣闻。 上震悼。令该曹,该道别致赙礼。丙申。建院于绫州之道山。丁酉。又建于宝城之大溪。跻配于同福之道源。同春宋文正浚吉。 筵白公志节过人。宜有褒赠之典。 命赠亚卿。 肃庙己巳。奸凶得志。媢嫉群贤。遂至毁祠院。甲戌。进士洪最一等上疏伸暴。 命复官建祠。丁亥。生员李祺亿等上疏。请额于大溪。遣官致祭。 当宁癸酉。因儒生李道亨等疏请爵谥。领相金公载瓒论 启。赠正卿。翌年。又因儒疏。该曹论 启请赠易名。呜呼。 列朝所以崇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25H 页
名节。尚贤德。彰幽潜之义。于是乎殆无馀憾矣。公姿性刚正。胸怀洒落。其立志为学也。忠孝以励之。义利以辨之。诚正以积之。知行并进。表里无间。日用动静。俨然庄肃。卓尔有立于中正之域矣。该贯于邹鲁洛闽诸书。用力之深。尤在曾传一部。理气心性四端七情之论。一以折衷于栗谷李文成之说。其所辨析。多有发微阐幽之功。古今经礼。亦多考證而著说。牛溪衣书之托。沙溪精博之称。盖有以也。而尤庵宋文正。赞公以清风卓节。耸动震耀。明知达识。超乎物表。知微知彰。见几介石。遁世无名。以没其世。而亦能扶植纲常。羽翼斯文。其可谓深知公也欤。公尝有言曰。士之读书讲学。以蓄其德也。今之学者。读破万卷书而无一躬行。是犹终朝说食。不得一饱也。又曰。节义是学门中一事。今人歧而二之。不可也。圣人明道立教。三纲五常而已。节义所以扶植此物也。吾未见舍节义为道学也。所著文字。无非尚忠孝。明伦纲。隆士友。辨邪正。崇道德。伸冤枉。奖节义之类也。若混定录,抗义新编,李大源传,三冤记事,倡义录,己卯录,老竦瀡辞,东还问答,师友录等书是也。混定录。泽堂李公植改纂 宣庙宝鉴时。多所取裁焉。性本至孝。不假勉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25L 页
强。而致爱致敬。一出于纯诚。重义喜施。亦有大过人者。有侄四人。相继病瘵而死。人有劝出避。公不为动。护疾治丧。躬自莅检。一家六孀。恤其寒饥。未尝乏绝。其子女婚嫁。皆为营办。不之失时。分臧穫于外戚之贫窭者。给田牛于友生之穷困者。家有所收。散之周恤。岁常为课。于势利芬华。视之若浼。待人接物。一以宽和。见人善而若己有之。闻人恶而思欲化之。休休之量。肫肫之仁。宽裕有容。与物无竞。至若华夷尊攘之义。严于斧钺。阴阳淑慝之分。凛如霜雪。进退出处。辞受取与。揆之以义。毫无所差。虽高蹈山林。不以爵禄婴其心。而忧国爱君。出于至诚恻怛。培植伦纲之志。挽回世道之念。未尝一日而忘。遇事直言。不避忌讳。临危授命。如赴乐地。旷感之怀。尤在于重峰。故裒集其遗文。续成其新编。赎还其旧庄。图绘其真像。以致悦服之意。夷考公之终始。鲜有不合于重峰者。一代名贤。无不推服。市南俞公棨状其行。玄石朴公世采表其墓。皆极其揄扬。 肃庙侑院之文。有曰挺生南服。天质杰卓。早事儒宗。笃志力行。不屑举业。为己专工。志洁冰壸(一作壶)。气压华嵩。生平行谊。忠孝推源。慨伤颓俗。节义是先。堂扁隐峰。寤寐先哲。书编抗义。图揭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26H 页
遗躅。岁在龙蛇。奋袂同仇。纠合义旅。体察参谋。暨丁与丙。前后赴难。寇退言旋。义声斯振。东海思蹈。西山缅想。素蓄既深。遇变益壮。癸亥清明。首登剡牍。暂屈督邮。旋归初服。式至 孝庙。搜扬潜逸。荐除台省。擢至绯玉。固守东冈。不渝始终。志在殉国。心岂忘世。炳然一念。恒切葵倾。屡陈危言。惊破聋盲。公平秉心。深嫉党论。消长淑慝。有严其辨。宵壬丑正。两贤受诬。抗章洞辨。鬼魅罔逃。曩属昏浊。诬及圣烈。石室秘藏。颠倒黑白。卿撰混定。据实直述。太史采摭。昭洗诬笔。念卿志业。大裨世道。大哉 王言。深觑公本末。而行谊气节。渊源学术。挥廓光明。永有辞于天下后世。呜呼其盛矣。有文集数十卷行于世。始葬于宝城竹坊洞子坐原。后移于同福加罗登丙坐原。配郑氏祔焉。郑氏庆州人。判官承后之女也。有五男三女。男厚之,慎之,审之,益之,逸之。女适郑昌瑞,梁一男,曹挺有。孙曾以下。不能尽载。窃尝以为人之成就。有大有小。盖由于气质之所禀。故高明者未必尽临履之工。刚正者未必有深远之识。而公能有学有守。有志有节。以拓其气宇。以廓其地步。以充其持操。为士林之模楷。为后生之鉴式。韪哉千古。扶斯文而卫正道者。非公而
山木轩集卷之十三 第 326L 页
谁也。执鞭之思。窃不自已。谨因公子孙所编遗事。论次世出历官事行言议为谥状。以请节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