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x 页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跋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2H 页
敬书佔毕斋,晦斋先生佛国寺板上诗后。
二先生道德文章。脍炙百世。议论安敢到。虽然诗文高古不俗。追配唐人则佔毕斋有之。若晦斋先生所见。无非道者。化育流行之妙。宽閒自乐之趣。随寓而发出则其诗尤可敬也。寺楼有题咏若干篇。而此二诗阙焉。岂不慨然也哉。余尝以是语山人戒定。戒定曰是吾责也。遂镂板以张之。要余书其后。夫慕贤之诚。浮屠之所不免也。况吾党之士哉。故不辞而为之言。且以寓载名之荣焉。癸丑重阳前某日。后学英阳南景羲谨识。
鹤皋集跋
景羲尝从乡先生后。闻鹤皋李公之贤。盖其仪表秀拔。已足以惊人。而其中之所存。皆百年诗礼之绪馀。故见者醺然心醉。所与游皆一时名胜。而最为副学李公聃命,瓶窝李公衡祥所推重云。年二十一。擢进士。遂弃举业。专意养亲。 朝廷闻其贤。除 章陵郎。既之官三日。拂衣而归。宰相挽之不得。年五十六终于家。性恬退不能数日淹于一命之官。故其道不行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2L 页
于世。家之政。惟事亲之为大而乡党称其行义。词章乃其馀事。故所作不多。又多公削藁。今诗若文存者仅若干首。公曾孙上舍宪锡氏。托景羲正其豕亥之讹。因得以奉玩焉。则辞达而字顺。不留意于文章法度。而亦足以验其性情之发。视世之言有馀而行不掩者。其得失何如哉。吾窃有感于先辈惇本尚实之迹。既校雠讫。书之左方。以告夫公之后人。其尚谨守而无忝也哉。
南厓遗稿序后叙
序既成六年而公所答再从弟希道二书出。果四七理气之辨也。同堂之间。丽泽相益。而涵泳乎大源头极精微处。是时公年二十三岁。希道即畸窝丈而年二十二岁。其言议见识。已到老师宿儒地位。岂所谓仲尼之门。五尺之童欤。不然虽有好资质。其何能夙成如此。因而叹法门之多贤。既以未及知公之所存为恨。而又不能无恨于畸窝丈也。今读畸窝做洞苏湖诸书则公之所往复。似不止二书。而不可得可惜。然得此亦幸矣。谨添入集中。览者有以知公学问之全。则正禅家所谓隔墙见角。便知是牛者哉。但第二书所谓七情虽曰兼理。而不可谓其理之外别无四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3H 页
端之理云者。似有一心两理之病。而大山先生言之。然其上文曰四端七情根柢苗脉。自有偏全之殊。偏全二字。虽未详其来处。而四端纯是天理故曰全。七情自是气发故曰偏。则其意似非作两理看也。特以斥四端七情本无分别之论。而言句之间。偶失照捡。是不可不辨。
亦乐堂遗稿跋
人之所由而生者三。三者之中。天亲居其末。然君臣之道。与父子并行。独弟子之职几废。就养服勤之诚。鲜有闻于今世。惟亦乐堂金公之于吾曾王考寓庵先生则无愧乎古之为弟子者。三年哭泣之节。忌日哀慕之情。惟孝子之事慈父也似之。心丧之制。质诸子贡。乡人传之为异事。生质之美既足以警俗。而其深有得于耳提面命之间者亦可想也。公在师门数十年。片言只字之得。靡不劄录。寒暄短牍。亦皆裒辑。至今为传家之宝。寓庵集尝火于家几不传。闻诸公家。果有公手书一通。得以传于世。至诚之验。有若前知而为之备者。岂不尤异也哉。呜呼。世教之衰久矣。惟公之道行然后。世之为师弟子者定而生三事一之义。无所欠阙。惜乎。迹不出于乡里。位不显于当世。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3L 页
孰肯以扶植世教之功推哉。余方欲书其事以张之。适公之孤瑞必袖公遗稿来。要余为一言。故乐为之书。而未暇论其文。其得于师门不可诬者。姑俟后之诵其诗读其书者。
掇感录跋
诵其诗读其书。不曰知其人乎。其人苟可知也。虽单辞半句。不害为全鼎之片脔文豹之一斑。而可知者存。又奚待乎多。世悲骑牛子,月渊翁,今是堂,谨斋四君子文集无传于世。而今读柏谷丈所撰掇感录。亦可以尚论焉已。骑牛淡而高。凤头山聚远楼等篇。有特立不屈遗世自靖之意。燕楼关西之咏。又忧深思远需时经国之具。有奏议二篇在。翰林质而雅。双镜堂诗怡然自适。无求于世。栽花添竹。足配爱莲翁一般意思。翰苑诸作。其有忧患乎。承宣清而远。得风人遗韵。而一饭不忘君之诚。蔼然可掬。又二篇文。一以观学问之功。一以观议论之正。而波澜横生。佚宕可诵。呜呼。诵读而可知者如此。又奚待乎多。独谨斋公无只字可恨。然律以欧阳公舍众人从君子之论则聱汉孙公之言。信而可徵。其操文相绋之际。推奖不一。见其自处皋比之下而执北面之礼。呜呼。此足以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4H 页
知公矣。柏谷翁之于是录。用意周详。骑牛以下累世文献之可徵者。靡不收载。有以见百世羹墙之孝。而景羲所以寓执鞭之愿者。于四君子尤深。故三致意而妄加尚论如此云尔。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论
  
春秋不书夫椒之战论
夫椒之战。所以报携李。而见削于春秋。左氏以为吴不告庆。越不告败。然前此吴越之战不一而悉书诸史。以其告也。然则战孰有大于八人之国。栖其君于会稽之上而独不告哉。故胡氏疑仲尼之削而曰夫椒之战。复父雠也。非报怨也。春秋削而不书。以为常事也。愚窃以为不然。夫春秋之义。莫大于复雠讨贼。曾是以为常事而不书乎。夫人臣之变。莫大于君见弑。人子之变。莫大于父见杀。故有父之雠者。不与之共天。而君弑贼不讨则不书葬。讨贼则特书于春秋。如卫人杀州吁于濮之类是也。春秋存君父扶纲常之书。故尤致谨于讨复之际。不以讨贼为常事而不书。则其于复雠也。亦岂不特书而与之哉。然则夫椒之战。宜在见书。而圣人削之何也。不与其复雠也。其不与其复雠何也。人之称斯师也者。虽谓之复雠之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4L 页
师。而非所以复雠也。何则当夫差卧薪之日。其志未尝食息忘越。岂不期于食肉而寝皮哉。非但夫差之志为然。人子之义。不如是非人也。吾意夫差之师。朝及越地。句践之䤋。夕荐吴庙。而及听伯嚭之言。使之从容偃息于一天之下。而任其生聚教训于二十年之间。如是而谓之复雠之师可乎。孟子曰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此夫人之所得为。而春秋之所必与也。今有人于此。报其父雠而困厄之捶楚之靡所不至。卒因其乞哀而贷其命。则人莫不笑其愚。夫差之事。何以异此。其于出入。使人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则对曰不敢忘。人杀而父。而不能杀其人。谓之不敢忘难矣。安得不见削于春秋而不与其复雠乎。句践之行成也。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今观其言。皆为国至计。然不若因复雠大义之为得。使伍员特因卧薪之初志而开导之。明言其杀父之雠之不可不杀。而共戴一天之为不可。则安知夫差之不从其言。而以复雠见褒于圣笔哉。惜乎。以伍员之贤。而未闻乎春秋之道也。
宋义论
宋义智者欤。其惟知兵者也。夫善保身者。见几于始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5H 页
萌之日。善用兵者。察微于未然之前。此二者。天下之大智。废其一非智也。故智之言知也。无所不知然后谓之智。随处周通。逆睹如神。威不能屈而彊不能害矣。宋义果能此乎。宋义谏项梁也。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当是时。楚兵常乘胜。杀秦嘉于胡陵。斩李由于雍丘。破东阿屠阳城。所向无敌。其视章邯军如破卵矣。而宋义论武信君军必败。居数日果楚军破而项梁死。何知兵若是其明也。由此观之。宋义不为不知也。竟为项羽所斩。乃亡其身。吾惜其以知兵之智。不能保其身也。当项羽之请行也。宋义曰猛如虎狼如羊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斩之。宋义竟能斩项羽邪。项羽之剽悍。固宋义之所已知也。且宋义为上将军。国之重任。而项羽能斩之。则方其受命怀王而为次将也。其心已无宋义而耻为之下。先乎至安阳。固已不肯顺奉将令。惟令是从矣。其横恣无惮之状。同在一军。非智者不难测也。况宋义固非不智。而为其将则其不能先验而思所以制之。乃反受殃者何邪。不然则当与共论兵事。察其机以抚之。使不得施其彊。羽之言不可则曰不可而已。何必曰猛如虎狼如羊贪如狼。反以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5L 页
触其怒而挑其忿耶。此所谓蹈虎尾而不悔者也。宋义至此而求欲无死。不可得也。呜呼。宋义能知兵而至此耶。又尝论之。宋义者。虽谓不知兵亦可也。何者。夫楚以新造之国。且新破于章邯。扫境内而专属于宋义。举事一不幸而国之亡可立而待。则此正急攻进取之时也。而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请行。乃曰不如先斗秦赵。此亦不为不得。然有可为之时然后行其计焉。处必然之势然后审其机焉。夫以秦之彊而章邯为将。攻新造之赵。赵朝暮且下而其势若反手矣。安知其战胜则兵必败。而乃曰承其敝耶。且宋义自以为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宋义果为将不骄而卒不惰耶。其所以率大军至安阳留四十六日者。其心固已骄矣。又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盬饮酒高会。其骄尤可见矣。其为将骄若是而能不至于败耶。何其能知武信君之骄。而不能知在己之骄耶。固明于在人暗于在己者也。及其天寒大雨。士卒冻饥而食芋菽。士卒至于冻饥则不啻惰矣。夫兵久则惰。士饥则㥘。给馈粮不绝。固用兵之先务也。宋义将十万之众。留四十六日。且岁饥民贫。其势固不得不绝粮矣。未闻绝粮冻饥而战能胜也。不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6H 页
与士卒同甘苦。乃饮酒高会。使士卒食芋菽冻饥而不之恤。假令袖手傍观。先斗秦赵。章邯不胜则以冻饥之士卒。鼓行而西。抗莫彊之秦兵而能有功耶。宋义能知将骄卒惰者败。言未坠于地而义竟自蹈焉。然则宋义诚不可谓不知兵者。而乃自用兵则不知也。是徒能言耳。何足取哉。昔赵括学兵法。与父奢难。奢不能及。然卒破赵军。徒能言故也。宋义者。其括之徒也欤。宋义之计。固若是误矣。而不自度。乃逆项羽。身以灭亡。呜呼。非惟项羽杀之。其亦自死也已。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说
  
痴庵说
痴者愚之甚者也。愚有可化之道。故传曰虽愚必明。宁武子之愚。圣人以为不可及。若痴者于人为疾沉痼不可医。故其字从疾。愚不至于甚。人不敢妄加以痴名。而盖为世俗相诟骂之辞。余生三十有馀岁而未有号。客有问者。辄对曰吾非学士先生。何敢有号。一朝余方看书而卧。室人告粮绝不应。语及穷居辛苦状又不应。语长而愈不应。看书如故。稚女方五岁。在傍曰母兮何苦与痴人语。余不觉失笑。椎枕释卷而起曰是善名我。此名吾终不得以辞也。历数吾身。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6L 页
其痴有六。听其言则孔孟程朱若可企及。而观其行则不及于今之常人。一痴也。生乎今之世。不与今人友而取友于千古之上。二痴也。耕然后食。织然后衣而无尺寸之土可以资耕织。束手安坐。日事高论大谈而望衣服饮食与人同。三痴也。一身之不能恤而见民生之困苦。世道之卑下。辄为之咨嗟太息而不知止。四痴也。位不过下士而虑一国之休戚。身不过海外匹夫而忧天下之左衽。五痴也。富贵人之所慕。朝市众之所竞。而独驰心于山水之中。思鱼鸟木石之为徒而莫之回。六痴也。有一于是。亦足以为痴。况六之多乎。无其实而有其号者。固在所辞。有其实而号从之者。其势宜尔。亦何必学士先生然后有号哉。遂以自号曰痴庵。俟庵成将揭之。夫永州山水。何与于子厚而犹以愚辱之。况庵者吾所筑而因吾疾以名之。痴之名。庵之所不得辞也。
逊庵说
吾友李久之老而好学。名其庵曰逊。而求其说于余。余曰惟学逊志之义乎。曰然。然则朱子蔡氏释其义甚详。又安用吾说为。久之蹴然有间曰惟逊志以为学而已则子之言然。吾逊志不及乎时而学不能进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7H 页
则愿闻子之说也。吾少也。不知所择。以功名为程途。以文章为能事。妄乘不羁之气。不肯低心俯首以从君子长者之后。望大山先生于二舍之内。未尝执洒扫以听其一二绪论。今老且穷而后知其非。欲如书之所云而俛焉以为学。先生之弃后学久矣。恶从而为学也。学者学于师也。逊者学之法也。甚矣吾知之晚也。名吾庵所以志吾过也。可无说乎。余谢不能。然为久之计则张其义以自警也固宜。窃怪夫以久之之辞之富。而欲借辞于无能。岂亦逊之义也欤。逊之义可施于友。而况于师乎。师不可以时世言也。失其传则一时不为亲。得其宗则百世不为远。今吾友犹及见大山先生。虽未尝北面执弟子之礼而瞻望德容。有以知其为吾党师表也。昔真西山于朱子。未尝称弟子。而其学实以朱子为宗。故后人书之于朱子门人录。盖曰师曰弟子。惟其学是视。而区区束脩之礼。不足论也。今吾友以逊名庵。出入焉必顾。坐卧焉必思。曰逊之义奚。志于学也。欲志于学。近世师道之尊。莫如湖上。于是想像焉钦仰焉。奉杖屦于羹墙之间。承謦欬于恍惚之际。因诵其诗读其书而体认其穷理居敬正心修身之方。则所以为大山先生弟子。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7L 页
孰贤于是。是谓善学。而逊然后可能。宜乎名其庵张其义以自警也。若夫朱子蔡氏之训。实逊庵之元符。而久之讲之熟。又何有待乎吾说。
全昌尉相马说
全昌尉柳公廷亮善相马。一武人尝骑果下马造焉。厩有马高可丈。柳公指以语曰愿以此相易。武人惊怪固辞。公曰君马天下之良也。方之吾马。不啻什倍。吾非好贾也。负千里之才而不得通其志。吾是之惜。故欲易而成其良焉。强之然后武人乃许。出而语人曰人言全昌尉知马。吾不信也。他日复造焉。有骏马甚壮大。瞪目异之。公曰君不知耶。此向者所相易也。客始服其鉴。马日能千里。光海闻而夺之。寻柳公被祸窜南中。久之光海将动驾驾其马。马惊走出门。一日至柳公所。公惊且惧。藏之内厩。马为之噤无声。非家人不知其有马也。一夕忽尽意鸣。公怪之。寻蒙赦归。闻知马鸣为 改玉日也。岂不尤可异也。呜呼。千里马常有。古人已言之。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良马者。于柳公有愧焉。其不遇而服盐车过太行者何限。是马也能从公于寂寞之滨。又为之效异如此。盖知己之感。物亦有焉。柳公之六世孙承旨焵。与余同金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8H 页
吾之苦。语古事及此。余闻而异之故书。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赞
  
午睡轩处士赞
吾闻午睡轩处士之贤久矣。其清操苦节。非今世士。窃怪其所以名轩之义。岂其有所托欤。及见其人。双眸炯然。持身甚肃。决非以懈怠荒宁为事者也。吾于是犁然而笑。妄推其义。作午睡轩处士赞。处士以为如何。赞曰。
昔闻君子。夙兴夜寐。今见处士。当午而睡。其睡岂真。我得翁意。盖所病者。世间名利。日中营营。举世同类。合眼于斯。见翁高致。假托华胥。以守吾志。观其实际。日有所事。昼课耕耘。夜寻文字。于所当为。不敢自弃。尚寐于世。顾名思义。翁乎翁乎。与朽木异。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箴
  
元朝八箴(并序)
   昔晦斋先生二十七岁时作元朝五箴。余尝读之则语意贯穿。义理醇深。直与四勿敬斋等箴相表里。盖其德器夙成有如此者。余生于先生之乡。颇知怀仰先生之风。而渐冉无成。光阴不与。忽值今朝。则乃先生作箴之日。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8L 页
浑然天成之资。亦尚有待乎箴。况驽资寡学。可无警乎。玆以不揆妄率。作此八箴。以备观省。或幸因此而免为先生之罪人则箴之乌可已也。辛卯元朝志。
  穷理箴
号物为万。理则维一。以一包万。末由本出。欲知其本。盍究其末。由粗及精。自表而里。即事即物。不厌不弃。积累贯通。是谓穷理。
  持敬箴
君子主敬。庸时为礼。礼以为用。敬乃其体。临事而敬。事不颠错。对人而敬。人亦敬服。一言必敬。毋至悖出。一动必敬。惟恐有失。
  守口箴
口所以言。言多起羞。当言而言。人不我尤。善言曰辩。不言曰默。太默则痴。小辩乱德。与其乱德。宁失于痴。盍守余口。出玆在玆。
  节食箴
为之饮食。所以养身。穷口徇欲。爰丧其真。一饭之际。君子知节。食不可多。亦不可阙。多食曰餍。阙食曰饥。无饥无餍。养身之规。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9H 页
养气箴
天地有气。养之自然。维人有生。得气于天。人欲间之。曷不持养。养则斯存。不养则丧。养之有要。以直无害。万物皆备。与天同大。
  守分箴
维天赋命。靡有礼歉。达人顺处。不择夷险。苟所当为。万钟非泰。非吾所有。奚取一芥。易曰素履。孔言行贫。与物相忘。修之于身。
  尚志箴
有志竟成。无志不立。维士高尚。择善固执。孔颜虽圣。惟知所止。晋楚虽富。吾何畏彼。不以贱挠。不以卑屈。确然自守。曷敢越厥。
  读书箴
欲学古人。古书宜读。读岂在多。惟在醇熟。岁读一书。月读一卷。日读一章。孜孜无倦。九流百家。靡不总括。卒归之正。不差毫末。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铭
  
座右铭
有耳欲其聪。遇淫声则聋。有目欲其明。值恶色则盲。有口可能语。哑于是非处。有足可能步。躄于名利路。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699L 页
我于此四者。一未之能也。
 偶阅故纸得此铭。盖十年前所作也。人能行此四者。焉往而不可。然是非智之事。欲其哑则不能无疵。但使是非得宜则可矣。虽然人之患。在论人长短。不在不好是非。故夫子亦未暇于方人。存此为矫枉之一事。庸何伤乎。噫作此铭久矣。久而忘之。忘而至于失。十年而后得之。反求吾身。深有愧于是铭焉。辛丑仲秋志。
岩耕轩铭
容膝则易。直躬则难。楣乎楣乎。毋伤我冠。跬步之失。终身之忧。戒哉戒哉。将打尔头。
笔铭
秃汝不舍而不嗔。知我贫也。用汝不适而不咄。知我拙也。尘汝不拭而不怨。知我懒也。朝夕与俱而不疑。我之知也。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杂著
  
近思录讲义(自此至孟子讲义。公十九岁时所著也。又有大学问解,易传通解,通书疑义等书而逸不传。)
此录名以近思而首以阴阳变化性命之说。疑若远矣。然以其理之具于吾心者而言之则莫近乎此也。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700H 页
近思之义。见于大学。大学之道。自国与天下之远而次第约之。以至于身心意知。而心之所具者。阴阳性命之理也。知之所当格致者。亦舍阴阳性命不得。则是岂非至近而可思者乎。吾身之四肢百骸。皆阴阳鬼神之变也。吾心之四端五常。皆天地性命之蕴也。学者致思之初。所当先者。孰有过于此者乎。此虽非朱子序中之意。而偶思得如此。故姑记之。
 濂溪先生曰无极而太极。
太极者。易之体也。有体而后有用。文王之卦周公之爻。皆言用而不言体。故孔子拈出太极以明之也。然用是有形而体无可见。故孔子之论易。亦曰无体。其实体何尝无也。知此则知太极之所以为无极。然则无极之说。实孔子之说。非濂溪之说也。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太极理也。阴阳气也。论理气者。必曰动静者气也。所以动静者理也。诚不易之论。然理亦有动静。故曰太极动而生阳。曰静而生阴。盖言理之动静也。朱子亦曰若理无动静。气何有动静乎。盖能动能静而动静于可见之地者气也。以动以静而动静于无形之中者理也。气不能自动自静。而必有使之然者。才说所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700L 页
以动静字。便可见无形中动静也。故以其可见者言则动静可专责于气。以其无形者言则理亦有动静。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
五行之中。自有阴阳。阴阳之中。自有太极。然或五或二或一而多寡界限各异。故皆着一字以明其不相离。太极无极之间。换着本字。盖太极无极则只是一个理。而以其至极言之曰太极。以其无形言之曰无极。于此若复着一字则不几于陆氏所谓太极之上更有无极者乎。故曰本无极。其意盖曰四时之气。其数虽五。其实一个阴与阳也。阴阳虽曰二物。其实一个至极之理也。至极之理。虽强而名之曰极。而本无形象之可指以为极。
 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
五性者。天赋本然之善。而性中只有此五者。则其感物而动也。宜其纯善无恶。而由其有形气之私。故或不免情炽性凿之弊而理有所不胜。于是乎善恶分焉。求其所以然则阴与阳是已。阳即所谓神发。阴即所谓形生。以形为阴。以阴为恶则圣人之形气。独不可谓之阴而其阴不足以为恶欤。惟在用事之如何。天理用事则形气为之听命而不失其正。是所谓阳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701H 页
善。形气用事则天理反受其制而不得行焉。是所谓阴恶。阴恶之所由生者。虽圣人未尝忘戒。故曰人心惟危。惟圣罔念作狂。(以下缺)
[孟子讲义]
 读孟子王良章。
君子不可枉尺而直寻。岂特尺哉。毫釐不可枉也。以王良事律之。以君子之道。其贤于枉尺者无几。君子以直道试诸世。不合则泯然深藏而不求见知于人。故曰遁世无悯。不见是而无悯。使王良而君子也。范我驰驱。不获一禽则其可已矣。今乃求避贱工之名。必试诡遇之道。至使嬖奚啧啧称天下之良而后已。非枉己而何。怀道之士。思欲一试于世者。不可不鉴于玆。
 公行子有子之丧章。
孟子之意。本非为守朝廷之礼。而及驩之不悦也则举礼以答之。所谓待小人不恶而严也。假使驩而君子也则孟子与之言乎。曰必不历位以失礼矣。盖君子则平日常与之言。故虽无历位之言踰阶之揖。不以为简。小人则平日未尝假以辞色。故据礼不言。而尤见其简。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诸君子皆与驩言。而孟子独不与驩言。岂徒然哉。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701L 页
尧舜之道要汤章。
语意犹夫子祷久之说。夫子平日之事。无非所以祷神明也。伊尹自乐之道。无非所以要汤也。虽非有意于要汤而却有要之之理。如云龙风虎之不得不相应。是自然之要也。
 百里奚自鬻章。
百里奚霸者之佐也。万章若问其道则孟子必辨其醇疵。如答公孙丑管仲晏子之问矣。若其自鬻以要秦穆公则贤者之所不为。而奚之贤到此地位。故孟子辨其不然而直许以显其君于天下。管仲孔门五尺童子之所羞称。而孔子辨其不当死则直许以如其仁也。管仲百里奚同是霸者佐。然百里奚似差近醇。功譬管仲虽有间。以齐王易。以秦霸难。
 生之谓性章。
程子曰生之谓性。告子之言。见斥于孟子。而程子之言亦然何也。盖告子之意。指人物之所以知觉运动者也。程子之意。指性之所以得名。以其有生也。未生之前。性字着不得。与告子所指不同。不嫌同辞。
 尽心章。
尽者无馀之辞。穷天下之理而无复馀蕴。应天下之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702H 页
事而无所渗漏者。是所谓尽其心。惟知其性者能之。如杨墨不知性善之理。故学为仁反害仁。学为义反害义。有偏倚驳杂之病。岂所谓尽心者乎。
 桎梏死者非正命章。
桎梏死者。言其犯罪而死也。若使尽其道而亦不免于桎梏则岂可谓非正命乎。上文以尽其道为正命。则此言桎梏者。可见其不能尽道而自致也。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章。
道义不是二物。以其守得定谓之义。以其行得去谓之道。道者所以行其义者也。义者所以守其道者也。穷而在下。守之为难。故着义字。达而在上。行之为贵。故着道字。
 万乘之国千乘之家大小注。
以王制考之。地方千里。容方百里者百。而盖方百里之国。百倍于十里之地。千里之国。百倍于百里之地。理势之必然。而此以十倍言之。虽山川沈斥城池邑居园囿术路之在其中。而必不至十倍而止矣。若以六十四井出车一乘之例推之。必方百里而后定出赋。六千四百井而可出百乘之车。若千乘之国。以开方数推之。三百一十六里有奇然后可也。若小注所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702L 页
谓三百六十六里则恐失之太过。六十之六。或是一字之误欤。
 何必曰利章。
利于易。为四德之一。岂君子之所不言哉。但君子之利。在乎利物。众人之利。在乎利己。惠王利吾国之问。生于物我之相形。而利于吾国则必害于他国。非但上下交征利而有害于其国也。以圣贤视天下为一家之心。岂不拔本塞源而救其弊乎。不言利物之义而只言征利之害者。欲治惠王利害之心。而求利反害之义为急。故极言其害而至于弑君之祸。使之知惧而有悟。若使惠王问何以利天下。则孟子必开导引发。而所对有异于是矣。
 鲁平公将出章。
孔子见列国之君多矣。终于不遇而没。孟子见齐梁之君而终不得行其道。鲁平公固不贤。于孔子所见列国之君。亦未必过乎齐宣梁惠之徒。则虽见鲁侯。安保其行道救时而成一时之功乎。是时时运否塞。圣贤在下而道不得行。所谓道之将废也命也。故无尤人之意而取必于天。然则孟子遇不遇。初无系于鲁侯之见与不见。而鲁侯之见不见。亦不在于臧氏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703H 页
之沮与不沮。而天未欲平治天下则终于不遇而已矣。
 充虞路问章。
以一身通塞言之则实无不豫色。以天下治乱言之则不能无不豫色。此圣贤忧世之公心也。然忧则有之而未尝怨天而尤人。充虞不识此义。而从通塞上说来。故孟子言其无不豫色也。
人心道心[上]
人心道心。先儒所论不同。各引朱子之说。然朱子之说。或有初晚之别。或有不知者以辞害意处。今欲折衷而尊信之。莫若守中庸序文之为得。不曰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乎。夫心只是一个心。而虚灵不昧。变化不测。故随所遇而知觉异焉。然不过理气之所为。故知觉从义理上发出者谓之道心。知觉从形气上发出者谓之人心。人心之发也。非气专用事而理不相干也。以其形气之故而有是心。故曰生于形气之私而理在其中也。道心之发也。非理独为主而气不参涉也。由乎本然之体而有是心。故曰原于性命之正而气在其中也。性命得于有生之初而其根深故曰原。形气立乎善恶之途而其机浅故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703L 页
曰生。生者非其本有而因他发出之意也。原者虽感于物而实有其本之意也。生字原字。各自妥帖。不得相易。此人心道心之所以分。而明其所以有人心道心之分则又不能无理发气发之说。
人心道心[下]
人心发于气。道心发于理。此朱子之说也。理不能自发。必有待乎气。故发者为气。所以发者为理。则朱子岂不知此而有理发气发之说也。夫心一而已矣。而有人心道心之异者。理气之分也。易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在天曰命。在人曰性。性者只是仁义礼智四件数。而人之所同得于天者。故谓之天理。天理在中而物感于外则随所感而发见。故仁发而为恻隐。义发而为羞恶。礼发而为辞让。智发而为是非。此非发于理者乎。理为之主则只是一个道心。宜无所谓人心。而气者又人之所待而成形者也。有是气则有是形。有是形则有是欲。口思食而体思衣。男女相感则有阴阳之欲。此非发于气者乎。发于理而气实随之。发于气而理实乘之。然求其所以为人心道心之故则理气各有界限。不可混沦。故有理发气发之说也。气发则固不待辨说。而理发一段说。终致学者之疑。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704H 页
各立门户。多费辞说。二者将安取衷哉。夫以道心谓之天理则天理之件数。非向所谓仁义礼智耶。仁义礼智之发。乃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而孟子有四端之论。程子称之以发前圣所未发。然则质诸孟子而学者之疑可破也。将问于孟子曰四端是道心乎。孟子必曰然。又问曰仁义礼智。气乎理乎。孟子必曰理。然则仁义礼智之发。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者。不谓之理发而谓之气发可乎。必以气发为主而谓人心道心之发。皆属乎气。则必以仁义礼智为气然后。理发之说可废。
策问
  [敬义]
问。易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直内之必以敬。方外之必以义。则果无敬内义外之分欤。有曰涵养须用敬。敬为用则义似为体。有曰义不可胜用。义为用则敬似为体。二者相为体用欤。浩然之气。以义配之而敬不与焉。缉熙之工。以敬言之而义不论焉。是不流于偏枯之病欤。何谓居敬。何谓持敬。居字持字有浅深之异欤。何谓由义。何谓精义。由字精字有先后之序欤。敬贯动静之工则何以曰不动。而敬义是制事之用则何以曰心之裁制欤。惺惺之敬。本是观心之法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704L 页
而上蔡取之。孑孑之义。终归坐井之见而韩子斥之。其或取而或斥者。可详言欤。曲礼有三千而敬为之主。君子有九思而义居其终。抑有轻重之可论欤。或以敬对诚则有得于乾坤之道。或以义对命则善处乎天人之际。诚之与敬。命之与义。终不若敬义之相对欤。敬寓于作字之时。义存乎一芥之取。是亦有优劣于其间欤。大抵君子之工。贵乎内外交修。而存诸内者无一念之或忽。发于外者无一动之或悖然后。为君子之全德。故直其内则有所谓敬。方其外则有所谓义。二者之用。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废其一明矣。然而程门教人之法。专以敬为主。朱子亦只以一个敬字为万善根本者何欤。徒主于敬而不知义之当为与不当为则敬不足为贵矣。徒知义之可行而不知主敬以立其体则义不得为用矣。然则直内方外之工。固在敬立义形。而敬之所以立义之所以形。亦有别般紧要之工欤。愿闻其说。
  [同异]
问。易曰君子以同而异。既同则何以谓之异。既异则恶在其为同欤。专于同则有和光同尘之失。偏于异则有绝类离群之病。可以指其人而尚论之欤。尧舜之性与人同则不可谓之异。夫子之求异乎人则不
痴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705H 页
可谓之同欤。八年居外之禹。箪瓢陋巷之颜。其事判异。席不暇煖之孔。突不得黔之墨。其迹似同。何必禹稷颜子之谓之同而孔墨之谓之异欤。大同之世。果指何世。异同之辨。是果何说欤。庄生齐物之论。失于混同。大过独立之象偏于绝异。一则为异端。一则为君子者何欤。百里之风千里之俗则各自不同。东夷之圣西夷之人则若合符节。风俗则终不可同之。而圣人则不合于流俗欤。孔子之论君子则曰和而不同。孟子之论大舜则曰无异野人。是皆不悖于同而异之义欤。大抵君子之所为。固异于众人。君子之于众人亦类也。则亦不能不同于众所同者。如言语衣服饮食之类是也。所异者如或出或处或可或否。惟义所在之类是也。故夫子于麻冕则从众。于拜下则从礼。若是之类。所谓同而异者也。然而世之学者。难乎同异之得其中。而务为过高者。常失于异。志气卑下者。常失于同。同则不过为世俗之学。异则终不免好怪之归。而皆不得为中正之君子矣。如欲折中于同异之间而无至一偏之病则其道何由。诸生皆异等之士也。必有平日讲究之素。须各悉著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