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太湖集序
   太湖集序[赵寅永]
太湖集卷之一(南阳洪元燮太和甫 著)
 诗○绝句
   题金子(说泽)沂溪草堂
   次诸儿送姜季行(世谨)
   商山养老日。谨次西壁九十五岁芝山公(成知事尔演)韵。
   太古亭杂诗
   访白羊定师
   月夜李若虚(英实),闵公纪(钟显)过宿。
   十六夜。得申仲应(光直)书。
   题葱秀玉泉壁上。邀示竹楼徐使君。(命敏。)
   呈柯汀赵叔(镇宽)
   夜与成士执(大中)杂赋
   还梅花诗券
   秋楼叙悲(堂祖蔚山公楼名秋月)
   送书状李士仰(泰永)赴燕
   控海台送客长沙
   次韵呈帅府尹尚书(塾)
   和寄翁(沈安之)饯梅
   和李敬而(正模)北山看花作
   敬而叠前韵。以申东屯桃花之约既不谐。要于灯夕相寻。
   由观仙向格浦途中
   携沈郎(宜辅)迎华亭宴游作
   丁巳孟春。 车驾至行宫。以步辇巡城。驻访花随柳亭。 御射中三矢。 命诸臣射者四人。内使郑民始,外使赵心泰耦并三中。兵曹判书李得臣与贱臣耦并不中。即席奉 御制绝句一章赓和。
   赵武毅(心泰)
   天一台
   门岩途中
   重游甓寺
   雪后有怀枝翁(韩廷维)
   除夜病吟
   谢东田李士仰寄诗四章
   挥涕叠前惠四绝韵。付子集圭。哭呈东田灵座。
   次宽孙近汀春涨(宽即钟远小字)
   和寄酒泉金使君应之(箕应)
   谨次谢华城留相赵叔赋梅见寄
 诗○律诗
   新晴访赵氏江亭
   留西洲族祖(禹教)
   果川早发
   广寒楼
   新秋有怀公纪
   与西洲翁过元叔(继孙)
   江行
   山楼得韵
   赠郑幼干(知勤)
   别金景讷(晦彬)
   余归山楼之数日。沂溪自洪川。西洲自迷源至。留宿而去。
   金吾直中和人
   二月十五夜。和呈凤和沈使君。(公著。)
   和金庭坚(允秋)
   春行
   阵村
   龙湫
   草谷
   送姜生季行
   以许鸿胪(铉)韵。送文博(族人致闻)还乡。
   和李斯举(鸿祥)
   武溪道中
   同韩舟崖(直养),李斯举。携里中诸少年。猎鱼沂川。溯至佛岩下。未获一鱼而归。
   过龙井
   春雪送季行南归
   酬李卫率成仲(晚秀)自东峡归。入直桂坊。见余奔走过 阙。以诗嘲来。
   慕道院树下少憩
   谪舍雨夜。同柳癃士仰(敬镇)拈韵。
   移寓共赋
   次韵寄翁。小至日梅下共酌。翌朝见赠。
   四月十日。沂溪丈自花峡。忽携仲子上舍而至。相对惊喜。是十年后颜面。而闻上舍诗名亦久矣。仍请留宿。显圭与上舍相好。使为之主。是夜命酌呼韵。见两家少年相唱酬。复与沂丈共题轴首。
   和三乐老人(宋尧叟)夜过斋寓作
   夏日留白石李士宗(弘儒)进士
   有客
   暮秋北营
   会青城成士执宅。时主人受 赐内膳华虫以佐觞。
   更会友人宅。余独以病不能赴。和诸公寄示座上韵。
   夜邀士执看梅
   除夜用前韵
   瀛洲馆。谨次仲父归峡舟中寄示韵。
   东阁病怀
   独寤
   恭和 圣制乙卯六月十八日 慈宫周甲诞辰内宴志庆诗
   恭和 圣制丙辰 回銮日驻迟迟台志感诗。奉 教同留守赓进。
   罗海阳(烈)去京十年。以桂坊官。趁册 储大礼膺 命而至。约余会于青城宅。李仲云(汉镇)亦自峡至。座有琴笛佐觞。海阳先唱三律。追步其韵以酬之。
   左掖直夜。奉次判度支柯汀赵叔寄示总府夜吟。公之诗悲矣。余忍不复。但无以宽公怀。况卑愊乎。
   初雪
   上元夜独坐
   正宗大王挽辞(代人作)
   辛酉端午
   春日雨雪
   春雪又赋
   沂汀霁夜。拈韵共赋。
   春涨
   后林邂逅。用翠轩韵共赋。
   三月十六夜。与枝翁及礼甫(李周梦)步至溪亭。
   杨花舟中
   重游甓寺
   清枫溪池阁纪怀
   北营赴会
   次兢弟韵(从弟履燮)
   春涨泛舟
   答李带彦(冕膺)登南皋长句
   西洲过余同宿。命韵各赋。
   秋晓寄公纪旅舍
   咏金子之居曰沂溪
   寒食江行
   碧城杂诗示国器(金载琏)
   玉笋峰纪别
   酬泗川金使君(洪运)投壶罚韵
   次李按使(秉模)韵。赠凤城沈使君。
   甘文赴春
   幽谷驿
   互体
   送柳士仰哭其友吕生(善正)。余因士仰及李公瑞(命奎)愿交。而今已死云。
   海州观风阁遣春(仲父观察海西时)
   中秋既望。会赵柯汀于神勒东台。赏月白塔之下。是夜天云廓散。风静水空。余遇月于此数四。未尝若是甚奇。柯汀则盖初遇也。以酒持夜。与月俱下。相谓曰不可无述。呼一律。
   春坞赋梅
   和公纪
   湛轩(洪大容)小祥日。悲悒达明。忽仲应寄诗来云梦见湛轩可异也。用其韵。
   晓坐有怀。燕馆李行人士仰。付寄后赴译行。
   谢公纪侍郎立春前日惠当归
   次韵东坡赋春雪
   偶题
   老柳
   春山
   竹坞与公瑞受之(元得鼎)夜赋
   商山馆。送成士执自曲江还入秘书。
太湖集卷之二(南阳洪元燮太和甫 著)
 诗○律诗
   七月六日会德维(柳秉均)共赋
   翌日七夕更赋
   洛园仲秋
   送小山申士胤(绍阳)还京
   赋雪
   鸟岭述病示士仰
   答柳士仰归寓城南。见寄长言。
   商山雨夜。与梁山朴使君(宗岳)共赋。
   柯汀江楼。会元子才(重举)卜夜。
   稚圭加冠前一日。宿宾于闵都宪公纪。余将新赴黄冈。以朝体投刺入门。都宪留刺迎笑。及归题诗刺面踵至。遂依其韵以谢。
   黄冈病疟。幼干来访留数日。余疾益剧。干亦无聊告归。余热中蹶起。呼赠二诗。傍人尽惊云。
   九日过成秘书直中。与诸名士饮。
   以 谒圣陪祭。斋宿 阙下。约公瑞至。明日且赴试围。仍戏呼一律。
   水山沈上舍可象(仪)来访于谪所。及归见赠。以近体三首依韵答之。
   士执闻余归黄骊。携君锡(金洪运)夜至。以诗为别。次韵留谢。
   江社感怀
   十一日夜。寄翁步雪至。余家无酿。翁曰有酒来。小仆在后。抱一壶置座间。遂邀枝叟,文博。取醉剧谈。见参横而罢。
   更次解寄翁见嘲
   和青城秘书直中见赠
   秘省雅集。叠前韵。
   再叠
   三叠
   四叠
   五叠
   六叠
   七叠
   八叠和燕岩(朴趾源)
   九叠答次修(朴齐家)诗中见属一章
   十叠谢青城重寄
   夜坐复用前韵。简青城求和。
   呈青城
   又叠。遣怀呈青城。
   明日青城见访
   中秋日。复集秘省。依旧韵。
   闻朽生(尹信东)周甲日至。奉致一壶。且以诗侑之。
   申右尹(光履)台丈起废入京。仍寓其从孙子长(锡老)家。一日会北山诸朋。用洛社真率之饮。又约以各相邀就。
   第二会清明之室
   立春日遣怀
   人日强病用前清明之室韵
   金景讷山庄。随北山诸长老晚集。
   再赴山庄。遂移席孟园。
   园居春晚
   偶因花事。重辱萍水同吟赏之句。忽觉有黯黯峤南之思。略述前事。谢敬而老兄用余孟园韵见赠。
   送永丰李知枢(宽)谢 恩还乡之行
   送申工部酒仙(光直)出知三登
   秋夜无聊示文博
   因示写真甲本敬挂壁上。并不飏小影。对之数日。及还漫题以奉寒溪宗伯。
   孟园菊秋复集
   次湍上郑老(濂)游白羊韵
   恭和 圣制 大报坛亲享日示陪班诸臣韵。臣以忠烈公后裔。奉 教赓进。
   次韵兼山文博乞酒华城从事。却寄一壶以答。
   三峰驿早发
   信宿古温浦。是行以牙山漕船败没。与南阳争界。
   送青城归东峡
   和青城韵
   复和青城韵
   青城宅拈韵同赋
   辛酉腊前一日。奉寄平陵督邮士仰。
   七月东归。舍马涉险。又遭雨盘涡挐舟。至夜分到家。儿辈已在他船。拟坡翁赤壁之游。始悟今夕之为壬戌既望。而行役间关。今已虚度矣。遂次其轴中韵。以谢良辰云。
   金水亭
   三日浦
   海山亭
   清涧亭
   九龙渊
   余归梨汀之日。青城复用庚戌送余诗同字韵以赠。而余因行迈未有复。是腊之望。又以五叠寄来。余以七叠酬之。意各有属。庶几得其辞而别之也。(七首)
   依韵和呈枝翁。首尾吟。
   青城于春尽日送妓。用香山故事。又用其韵示余求和。
   六月乘涨入京。徐叔(简修),金仲宽(在淳),李季亮(采)要我寻水声洞。观瀑拈韵。
   过太仆徐叔直中
   病脚久卧。国华(李素),永而(李奎昶)忽来挽起。同诣清枫池阁。小酌共赋。
   奉送李大学士(晚秀)赴使燕中
   送李知县永而之任镇安
   重游甓寺
   和谢青城在雪城寄怀
   沂亭夜赋
   除夕重次枝翁首尾吟
   又寄枝翁
   次韵喜春雪初晴
   和呈枝翁新寓
   戏呈枝翁
   甲子元夜简枝翁
   叠前韵寄枝翁
   次兢弟韵
   还山
   记柳士仰回甲日至。寄诗送酒。此余甲子生朝士仰事也。岂施报云哉。
   忠原馆失火后。寄示耦山老人李公瑞。
太湖集卷之三(南阳洪元燮太和甫 著)
 诗○排律(五言)
   哭癯仙(金得厚)一百二十韵
   送奴种书上岐州谪中(仲父安置巨济时)
 诗○古诗
   题湛轩留春坞(坞在 永禧殿北垣之外)
   长途(辛丑夏哭阿玄。仍作岭行时作。)
   梅竹轩送李督邮懋官(德懋)还京。次洪太常用昌黎答张彻五十韵。
   奉和俞通判(汉炅)五言叠前韵(韵在下七古中)
   约俞通判,沈霁轩(定镇)过石潭。共题纪行古体。
   随霁翁入嘉禾县次留宿
   入清凉山
   造柴车成。乘以东归。
   止二水头
   赋答柳癃士仰书
   谨遇仲父回甲日。望岐州述怀。
   茶山李斯举挽
   上元前日。元亮(李弟明渊)为肃永兴 新命。自北谪四年而还。余即往见之。有诗一轴在前。袖而来。因阅起感。就其中前腊既望城南楼咏月一诗。次题凡三十六韵以归之。
   直中奉诗。送桂坊罗海阳以都正还乡。
   更用既字。属海阳,青城两词伯。
   谢海阳,青城。同用恕字见赠。古体。
   青城宅。会海阳京山。别申子长之任青山。
   阅城南徐尚州叔游谷云诗卷。余于洞阴诸胜。尝约友理屐而败意者再。今闻叔由昭阳入谷云。冥搜跌荡。用云翁四月九日寄弟文谷诗韵以记行。踰北岭出洞阴。何其奇也。余既不之能。却叙其恨而题公卷。亦用其韵。
   赠沈郎
   无题
   答若虚
   达句长韵。与曲江同赋。
   余与曲江偶成长句。巡相喜而俯和。酒泉癯仙又次第而作。甚盛事也。遂叠前韵而广之。
   三叠谢酒泉太守
   春日柏林亭。会碧城,白水二太守。麒麟丞限韵共赋。(碧城俞通判汉炅。白水李使君端会。麒麟赵丞镇宅。)
   酬曲江使君
   碧城客中。叠梅竹旧韵。奉谢岭南李按察见惠檀园画扇。(檀园。安奇丞金弘道号也。)
   君莫悲。送三乐老人南归。
   次沈静而(能定)
太湖集卷之四(南阳洪元燮太和甫 著)
 文○疏
   乞嗣疏(代仲父参判公作)
   辞职疏(代仲父参判公作)
   西山书院请额疏(代箕儒作)
 文○启
   华城屯田事宜启(代留相作)
 文○状
   南池状(延安时)
 文○书
   与朽生书
   答申仲应书
   上沂汀(从祖参判公)
   答柳令(明渭)
   答成士执书
   答士执书
   答俞通判书
   上李留相(命植)
   与李祭酒(直辅)
   答柯汀书
   答耦山书
   与申参判(耆)
太湖集卷之五(南阳洪元燮太和甫 著)
 文○序
   三乐斋序
   达句长韵后序
   幼训序
   张氏三旌录序
   金忠毅公遗事后序
   西涧诗帖序
   东溪梅帖序
 文○记
   高远亭记
   盘龟题名后记
   通度寺题名后记
   述敩斋记
   华请馆记(代人作)
   洪武御书后记
   阅清轩记
 文○题跋
   书金生画后
   书玉山精舍记后
   二乐遗稿跋
   续书女四书后戒女儿
   东田雪堂帖跋
   敬书权家所藏洪氏世序帖后
 文○上梁文
   燕嘉楼上梁文
   城神祠上梁文
   迎华亭上梁文
   山清三王祠上梁文
 文○杂著
   画像自赞
   郑垕益戒子屏铭(并序)
   朽生玉籥铭(并序)
   书送显圭
   深河逸事志
太湖集卷之六(南阳洪元燮太和甫 著)
 文○行状
   嘉善大夫洪忠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完山李公行状
   贞夫人清风金氏行状
 文○墓志铭
   翰林 赠弘文馆修撰李君墓志铭(并序)
   判府事寒溪闵公墓志铭(并序)
 文○墓表
   野隐李公墓表
 文○碑铭
   深隐李文靖公庙庭碑铭(并序)
太湖集卷之七(南阳洪元燮太和甫 著)
 文○祭文
   祭仲母孺人尹氏文
   祭季父进士公文
   祭俞文翼公夫人文
   祭外祖祖母文
   祭金生鼎大文
   祭堂祖蔚山公文
   祭湛轩文
   祭聘母金夫人文
   祭从祖参判公文
   祭稚肃(族人秉恭)
   祭三乐翁文
   祭李君弼(义翊)侍郎文
   祭内舅完城君文
   告亡子文
   告亡子文[再告]
   告亡子文[三告]
   告亡子文[四告]
   告亡子文[五告]
   祭丰阡古冢文
太湖集卷之八(南阳洪元燮太和甫 著)
 文○祭文
   祭仲父参判公文
   祭仲母尹夫人迁葬文
   祭沈判书(颐之)
   祭姑母贞夫人文
   祭寒溪闵尚书文
   祭府使金公(履显)
   祭内弟玉流生文
   祭东田李侍郎文
   海仓祈雨祭文
   忠州社稷祈雨祭文
   尚州丹密池告由祭文
   丹密池始役祭文
   华城梅香洞古冢迁移告由祭文
   华城西城始役时。八达山告由祭文。
   华城城神祠开基告由祭文
 文○祝文
   尚德祠祝文
   沂川书院配享沂川位祝文
   沂川书院沂川位配享时。各位告由祝文。
 文○告文
   祭式釐正后告庙文
   丰阡建碑时告墓文
   先妣大祥前一日告庙文
   告几筵文
   甲子丧馀日告庙文
   甲子回甲日告墓文
   枫岳行时告庙文
 文○哀辞
   林臞子(族人得河)哀辞
   罗海阳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