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安窝遗稿御制序
   御制安窝遗稿序[正祖]
安窝遗稿卷之一
 诗
   上元月桥。逢元子静(仁孙)李仲浩(瀰)
   晓发天安
   拱北楼
   皋兰寺
   落花岩(二首)
   奉送书状官闵公(百祥)
   李宣传(亨德)
   赠孙同枢寿聃
   寄李生汝受(济业)
   广兴仓闵奉事(百增)直庐。次金得初(履复)酬唱韵。
   岳下湛斋李公(明翼)宅夜赋
   示族人圣老(善辅)
   题画帖
   次闵元之(百甲)寄示韵
   赵丈(德常)来会湛斋宅共赋
   夜中有怀郑浣岩(来侨)
   西湖林氏梅亭。与李掌令(河述)金得初。泛舟下杏洲。
   湛斋丈。与姨叔宋公(载禧)夜过山亭。敬次家大人韵。
   金元冲(大淳)会元(应淳)来访
   与拙翁卢天若(命钦),族人士叙(畴汉)同登弼云台。
   南汉天柱寺
   赵统制(德中)
   过仲浩诗坛。其季季浩(溆)亦来会。拈韵共赋。凡十五叠。
   再叠
   三叠
   四叠
   五叠
   六叠
   七叠
   八叠
   九叠
   十叠(以下二首属仲浩)
   十一叠
   十二叠(以下二首属季浩)
   十三叠
   十四叠(以下二首自属)
   十五叠
   挹清亭。陪季父会金丈(时鼎)赏荷听蝉。酒豪金光泽亦来参。
   秋夜。与拙翁士叙拈韵。
   狎鸥亭(二首)
   与两弟仲循(乐信),叔道(乐任)陪季父上挹清亭。次诸君韵。(三首)
   又次诸君韵(二首)
   君子亭。与诸君咏荷。
   归路。得李仲浩在东冈寄诗。
   族人伯玄(圭辅)期夜不来
   两弟读书楸舍。诗以寄之。(二首)
   晦溪杂咏(七首)
   秋日。与仲循,叔道酬拙翁士叙卢如临(兢○三首)
   又拈他韵
   送如临(二首)
   次如临留别韵
   与人
   柳生洙手携三色菊。来种阶前。信笔书赠。(二首)
   湘竹(以下八首。次仲循叔道与拙翁咏史韵。)
   函谷鸡
   别虞姬
   汾水秋风(三首)
   三顾草庐(二首)
   元正翌夜。与拙翁迭呼韵字。应口为令。(十首)
   重修书舍春祝(九首)
   同凤麓金丈(履坤)入清潭
   卧云楼。次板上三渊韵。(二首)
   又次板上杞园韵(二首)
   又次板上槎川韵(二首)
   将出洞。敬次伯祖睡隐公板上韵。(二首)
   转入扶旺寺
   到晦溪。谨次壁上族曾大父芸窝公(重圣)韵。
   溪上。拈何大复韵。
   见刈麦
   道峰书院
   夏夜。陪家大人联句。
   与拙翁。敬次家大人韵。(二首)
   又赋(四首)
   送关东伯(二首)
   用前韵。寄金得初。
   和金得初
   访凤麓
   朴士求(天俊)夜过
   谨次宗中韵。贺族祖判书公(重徵)致仕。(二首)
   秋夜客过。拙翁亦在座共赋。
   翌日拈萧字(二首)
   送族祖季尧(宣辅)氏归觐襄阳(二首)
   与士叙共次秋兴八首韵
   与拙翁咏梅十首(分五候。未开,将开,初开,半开,尽开。每一候各二首。)
   又与拙翁拈息庵韵
   送徐乐甫(命天)赴任安边(二首)
   大殿延祥诗(四首)
   大殿春帖子(四首)
   喜晴(应制)
安窝遗稿卷之二
 诗
   夏日客至(二首)
   东城侨舍。敬次家大人韵。(四首)
   又赋(六首)
   奉朝贺徐公(宗伋)(二首)
   送李景龙(潭)赴任湾府(二首)
   以问礼官留湾上
   再叠
   三叠
   四叠
   五叠
   六叠
   七叠
   八叠
   九叠
   十叠
   十一叠。聚胜堂。
   十二叠。清阴书院。
   十三叠。林忠悯书院。
   十四叠。辽东伯书院。
   十五叠。再从新斋兄(乐命。)以江东宰来会安州。偕到肃川。奉赠二首。
   十六叠
   十七叠。过箕城贰衙。与金元冲夜话。
   十八叠。登练光亭。
   十九叠。黄冈遇安岳倅李仲浩。书赠。
   二十叠。满月台。
   明年癸未。我 圣上圣寿恰满七旬。将以月正元日。先诣 灵寿阁。次 御勤政殿。甚盛举也。与玉堂诸僚上劄。以寓颂祝之忱。谨以一律。共识莫大之庆。
   送尹士章(勉宪)之任安州(三首)
   大殿春帖子(四首)
   大殿延祥诗(四首)
   谁识乾坤造化心
   省耕台(应制)
   大殿端午帖(四首)
   送人之燕
   奉北道监市之 命。辞 朝后历宿晦溪。
   过永平
   发向金化
   金城
   淮阳
   铁岭
   释王寺
   飘飘然亭。奉赠主倅李丈(宜哲)
   乐民楼。敬次家大人板上韵。奉呈巡使李公(昌谊。○二首)
   叠韵示通判李侯(廷恢)
   本宫
   度咸关岭
   夜到北青。次主倅李侯(河述)拟寄诗。(二首)
   又与主倅拈唐人韵(二首)
   白沙书院
   居山驿
   侍中台
   磨云岭
   端川
   磨天岭
   城津
   望洋亭观日出
   吉州
   入七宝山
   过鬼门关
   镜城百一楼(二首)
   观妓队驰马
   输城道中。遇大雪。
   富宁兄弟岩。怀诸弟。
   茂山岭
   会宁客馆
   冬至
   听金译弘哲读水浒传
   豆满江
   皇帝冢
   行营。示评事李仲羽(亨逵。○二首)
   钟城
   潼关岭
   稳城
   训戎镇。忆申将军战迹。
   庆源挂弓亭
   抚夷堡
   庆兴馆夜。谨书 翼祖 度祖两圣故事。
   西水罗观海
   大殿端午帖(四首)
   懿戒存圭璋(应制)
   丹阳郡斋。敬次家大人下示韵。
   用前韵。呈老圃赵公(明鼎)
   次农岩集寒碧楼秋怀韵(六首)
   舍人岩
   舟下龟潭
   望玉笋峰
   寒碧楼(二首)
   岛潭未及历见。适受由入城。拟更还官。忽奉春坊内移之 命。聊题一绝。
   九九见经理碑有感(应制)
   从叔父判书公寿席。敬次家大人韵。
   奉三圣祠祇审之 命下。往文化路过海营。外王考曾按是道。追念丁未事。诗以志感。
   三圣祠
   失题(二首)
   次太学士李公(鼎辅)贺人寿席韵
   立春夜。与诸君拈晋庵韵。(二首)
   按完营。叔道随内眷下来。喜次其韵。
   再叠。泰仁宰金得初。与叔道会金山寺。和前韵凡几叠。其中一首属余语。提太古旧游。又有邻笛感怀。颈尾及之。
   三叠。卢如临来访。
   四叠
   五叠
   六叠。送叔道。
   七叠。示如临。
   云峰八良峙。与岭南按使李稚浩(溵)相会。(二首)
   君臣同会一堂中(应制)
安窝遗稿卷之三
 诗
   次诗社诸君赋落花韵(十六首)
   初夏与人共赋
   试院适值重九。与郑大受(存谦)共次老圃赵丈韵。(二首)
   送仲循以书状之燕(六首)
   春宫邸下赐柑。仍下七律。伏和以进。
   与诸弟登东园赏春。李君义仲德楠。崔君具瞻圣集亦来。
   次叔道与如临联句四十韵
   上元夕。次叔道与季弟季常(乐伦)酬唱韵。
   再叠
   三叠
   四叠
   五叠
   六叠
   七叠
   八叠
   仲春江榭。次仲循与朴令仁则敬行酬唱韵。(八首)
   与叔道次拙翁仲循酬唱韵(二首)
   家大人周甲晬辰。伏和 春宫邸下颁下韵。庸伸感颂之忱。
   谨次老圃丈贺寿席韵
   祇承 睿令。伏次纲目讲讫后 下示宫僚韵。
   上候平复后。伏和 春宫邸下下示志喜韵。(二首)
   除谷山翌日。 特补淮阳。苍黄登途。
   历宿晦溪亭舍
   金化。遇银溪丞洪君慎猷。
   到衙后。与银溪丞共赋。(二首)
   拙翁远来践约。与银溪丞鼎坐共赋。(二首)
   起色亭
   银溪丞因事先归。诗以记怅。(二首)
   因 朝令设养老宴
   示银丞
   示拙翁(三首)
   叠田字
   次拙翁韵(二首)
   复拈他韵(二首)
   起色亭。次钟伯敬韵。(二首)
   拈香山韵(二首)
   送春
   发向金刚。马上口占。
   连次拙翁韵(三首)
   新仓道中。次拙翁前韵。
   长安寺
   明镜台
   表训寺
   歇惺楼。对万二千峰。
   天一台
   八潭
   普德窟
   摩诃衍
   内水岾
   榆岾寺
   孝养峙
   钵渊
   新溪寺
   溪寺灯夕
   玉流洞
   九龙渊
   四仙亭
   海山亭
   带湖亭
   海金刚
   西龟岩观日出
   头白津
   丛石亭
   楸池岭
   和川
   与银溪丞有约。还官历路。直抵邮馆。丞以德津祭官先往本府。为示一律。仍次其韵。
   挽李义仲(十首)
   送赵遂甫(德成)以副价之燕(二首)
   敬次家大人与老圃丈秋日小酌韵
   二叠
   三叠
   四叠
   五叠
   大行大王因山已卜。万死累臣。不胜泣弓之痛。谨书五言十二诗。窃附区区蓐蚁之忱。(十二首)
安窝遗稿卷之四
 疏劄
   辞副修撰书
   辞正言书
   代家大人辞免相职劄
   请寝 严教。仍附私义难安疏。
   玉堂请召还前赞善宋明钦劄
   冬雷后玉堂陈戒劄
   荐雷后玉堂陈戒劄
   辞副提学疏
   辞礼曹参议。仍辨前吏参徐命膺论通清疏
   辞大司成疏
   请罢湖南队船。兼附私恳疏。
   陈情乞递湖藩疏
   辞户曹参判疏
   辞吏曹参判疏
   辞右尹。仍辨韩鍮凶诬疏。
   辞都承旨兼陈情疏(未彻)
安窝遗稿卷之五
 序
   送李义仲访闵公(百祥)谪居序
   奉赆从叔父判书公观察关西序
   八家百选序
   挹清亭小集序
   潜斋诗稿序
   宋史真诠序
   海藏庵稿序
 记
   披吟亭记
   隙青庵记
   云鸟斋记
   薜萝亭记
   全州沛西门记
   画舫斋记
   卧治轩记
 跋
   朱子笔迹跋
   丰山洪氏族谱重修跋
 祭文
   祈雨祭文
   守御厅祭旗文
   祭应教赵公(明健)(代家大人作)
   祭浣岩郑翁文
   祭仲嫂恭人林川赵氏文
   祭右议政闵公(百祥)
   祭闵正献公(百祥)(代家大人作)
   祭兵曹判书金公(圣应)(代家大人作。自武库致祭。)
   祭季嫂孺人清风金氏文
   代家大人祭姑母贞夫人文
   代家大人祭从兄判书公文
   祭从叔父判书公文
   祭三嫂淑人林川赵氏文
   祭叔母淑人大丘徐氏文
   祭李义仲
   祭从子好荣文
   祭乐正金公(履长)
安窝遗稿卷之六
 告文
   告先妣墓文
   告外祖考外祖妣墓文
   告外舅外姑墓文
 哀辞
   再从弟子善(乐最)哀辞
   湛存斋李公(明翼)哀辞
   金学士存吾(履献)哀辞
 教书
   教京畿道观察使金时默书
   教全罗道观察使朴相德书
   教统制使郑汝稷书
 笺
   大殿诞日后陈贺时百官笺
    圣上追慕 穆陵还都旧甲。月日重回。 受贺庆运宫。 八旬诞日。及 上候平复。两庆礼兼贺笺。(补淮阳时)
   大殿诞辰贺笺(补淮阳时)
   谢 赐宴笺(代再从兄参判公作)
   谢致仕笺(代从叔父判书公作)
 状
   丹阳呈巡营状
   补淮阳。呈旧巡使状。
 杂著
   集庆堂颂
   荷 皇恩铭(代家大人应制)
   披吟亭上梁文
   全州丰南门上梁文
   梦得良弼辨
   许夷两人孰优论(文臣制述)
   拟高丽王谢国内山川。正朝后择日斋戒降香表。(吏文制述)
   拟宋高宗以张守为右正言。以李纲为汴京留守。以宗泽张浚为左右营使。以韩世忠岳飞为左右前锋。即日亲征。奉迎二帝诏。(应制)
   问絜矩
   问难进易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