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x 页
柯汀遗稿卷之七
碑铭
碑铭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2H 页
郡守 赠吏曹参判金公(益福)神道碑铭(并序)
正宗二十二年戊午。全罗道儒生李台圭等。以故郡守金公益福及其子浏,澕,沇。孙之纯,之重,之白。三世七节不可没也。上言曰益福南原人。高丽文贞公丘之裔。以乙巳名臣李若海为外翁。吏曹判书臣卢禛其师也。亦尝讲劘于先正臣金长生。就而邻焉。其系阀渊源如此。少登第。由春官郎。出为湖西亚使。转绫城令。当壬辰倭燹。 上西巡。益福与前县监任启英等。洒泣草檄。辞义激烈。南方士大夫多应之。间有斩获功。辄让与人。丁酉居忧。元帅臣慄起之为从事。值郡吏迸窜。灵光缺。遂便宜补之。慨然莅危急之地。辑兵民躬侦哨。誓心殉国。竟殁军中。太史臣植修国史。体府臣恒福著壬辰录。并采录之。死事臣尹安性檄文。亦与郭再祐齐称。为其先倡于二南也。若其三子者继而起义。浏为义兵将梁大朴从事。早殁。澕当甲子乱。与其季沇。募兵粟到砺山。贼平。以军馀粮三千输之官。朝廷拜寝郎不出。事载湖南募义录。儒臣尹凤九,金元行序之。而先正臣李縡铭圹以实之。沇之
正宗二十二年戊午。全罗道儒生李台圭等。以故郡守金公益福及其子浏,澕,沇。孙之纯,之重,之白。三世七节不可没也。上言曰益福南原人。高丽文贞公丘之裔。以乙巳名臣李若海为外翁。吏曹判书臣卢禛其师也。亦尝讲劘于先正臣金长生。就而邻焉。其系阀渊源如此。少登第。由春官郎。出为湖西亚使。转绫城令。当壬辰倭燹。 上西巡。益福与前县监任启英等。洒泣草檄。辞义激烈。南方士大夫多应之。间有斩获功。辄让与人。丁酉居忧。元帅臣慄起之为从事。值郡吏迸窜。灵光缺。遂便宜补之。慨然莅危急之地。辑兵民躬侦哨。誓心殉国。竟殁军中。太史臣植修国史。体府臣恒福著壬辰录。并采录之。死事臣尹安性檄文。亦与郭再祐齐称。为其先倡于二南也。若其三子者继而起义。浏为义兵将梁大朴从事。早殁。澕当甲子乱。与其季沇。募兵粟到砺山。贼平。以军馀粮三千输之官。朝廷拜寝郎不出。事载湖南募义录。儒臣尹凤九,金元行序之。而先正臣李縡铭圹以实之。沇之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2L 页
选丁巳司马也。同年唱金墉议。遂沥血草疏。或尼之。揖诸生径归。不赴榜。自南汉媾成。兄弟偕隐。泯泯然以没世。先正臣宋时烈题其墓曰万历进士。之纯荐王子傅。将陪质于沈。耻履胡庭不应。相臣郑浩志其事。之白学于先正臣金集。除教官亦不就。时南明人林寅观等。漂到耽罗。用事者畏虏喝。将缚致燕。之白与兄之重联疏。甚激慨。按道格之。而重臣闵镇厚称尊周之义。愤不顾身云。盖其奕世高节。后先炳朗。父训其子。子承其父。皆乃祖启之也。今 圣明御极。明春秋之义。奖贞亮之臣。虽于百世之旷且远。抱一节一行者。无不受朝暮遇焉。惟此金氏一门。合蒙褒嘉。以风江汉之南。书入。 王若曰。金益福三世七人。倡大义办大节。文忠记文。贞史可按。而近内阁裒集忠壮公梁大朴遗事。其祭忠壮文。志决身歼。如见其人。益福升 赠。其子若孙有职者加 赠。白徒教官。于是公 赠吏曹参判。兼带优于例。澕,之纯,之白并执义。浏,沇,之重教官。一日而下七诰。盛矣哉古未有也。公字季膺。系扶安。文贞之后。簪组蝉联。丽革落南。四世讳锡良进士。有文行享瓮井书院。讳光察访。公之父祖也。公以嘉靖辛亥生。癸酉升太学。其科庚寅。其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3H 页
卒实戊戌。始天将陈璘驻顺天。璘素伉使气。我文武长吏供其军者。多遭挫辱。适于公徵饷马。公在郡督漕转。括境内马足其数。而军校春芳尝被罪蓄憾毒。潜与二官吏匿三匹。欲激怒督府以伤公。都督中其奸杖及焉。夫人安氏血指讼冤者五。道臣将发其状。芳逃降倭。二吏就戮。当是时。赖夫人之义愤感于人。得以复仇雠彰忠勤。非独公为贤。夫人亦烈也。夫人己卯贤良处顺孙。葬风谷壬坐。与公同原而异茔。三子即浏,澕,沇。一女士人杨起南。浏无子。澕男之纯也。沇四男。之鸣进士。之声文科郡守。有治声。叔季即之重,之白也。后承蕃昌不尽记。而公之赠也。之白五世孙寿民来京师受恩诰。今之乞铭者。掌令圭夏于之纯。亦袒免之孙也。窃观国家当有事之日。湖南人士。辄奋袂投戈。争先赴之为急。盖本于壬辰诸公。是则公之功非止于一时。而况其祖子孙所树立卓荦然。如源泉之滚滚。随其所触遌而文澜生。是故遇桴鼓之警。则甲冑其仁义也。处冠屦之变。则岩穴其尊攘也。是岂无所自而然哉。盖闻公之学。以勤实二字。为终身符。少而贤师称其着力于义理。不事口耳。晚从老先生游。毕竟所成就。得于问质之间者为多。若谓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3L 页
儒者之寡于勇。吾不信也。铭曰。
学焉茂施未攘。时乎奋绩未襄。军于歼声未飏。汩郁兮弥章。千岁一遇于 圣王。
大司宪文献孔公(瑞麟)神道碑铭(并序)
仲尼后六十二世。有君子者显于箕邦。曰休岩先生讳瑞麟字希圣。孔氏之系。见于太史公世家。降而在汉。为僖,安国,褒与融。唐有颖达。宋有道辅。元明之际。微焉非无人也。其贤不足世其家也。至讳绍。衍圣公浣之诸子。仕元为贵臣。见元政乱。东使于高丽。留不归。恭悯王采之昌原。昌原谱始此。子俯取正考父鼎铭以自名。其清直闻于时。入本朝。 太宗以提学徵不起。是号渔村。七传而至公。公与渔村。皆贤者也。周内史过有言曰物莫能两大。所以中国之孔氏衰而流于东者。若是著乎。自县监 赠兵曹判书讳义达。兵曹参判讳悌老。溯至于讳淑礼曹参判。公以上三世也。妣竹山朴氏。郡守仁元女也。公以成化癸卯。生于水原之文公山下。禀性正直。好读书。及长学于寒暄先生之门。与静庵先生为丽泽友。 中宗丁卯举进士。旋擢庭试亚元。己巳以郎官入对。请撤法筵女乐。未几除司谏院正言。极言时政得失。又请罢忌辰
学焉茂施未攘。时乎奋绩未襄。军于歼声未飏。汩郁兮弥章。千岁一遇于 圣王。
大司宪文献孔公(瑞麟)神道碑铭(并序)
仲尼后六十二世。有君子者显于箕邦。曰休岩先生讳瑞麟字希圣。孔氏之系。见于太史公世家。降而在汉。为僖,安国,褒与融。唐有颖达。宋有道辅。元明之际。微焉非无人也。其贤不足世其家也。至讳绍。衍圣公浣之诸子。仕元为贵臣。见元政乱。东使于高丽。留不归。恭悯王采之昌原。昌原谱始此。子俯取正考父鼎铭以自名。其清直闻于时。入本朝。 太宗以提学徵不起。是号渔村。七传而至公。公与渔村。皆贤者也。周内史过有言曰物莫能两大。所以中国之孔氏衰而流于东者。若是著乎。自县监 赠兵曹判书讳义达。兵曹参判讳悌老。溯至于讳淑礼曹参判。公以上三世也。妣竹山朴氏。郡守仁元女也。公以成化癸卯。生于水原之文公山下。禀性正直。好读书。及长学于寒暄先生之门。与静庵先生为丽泽友。 中宗丁卯举进士。旋擢庭试亚元。己巳以郎官入对。请撤法筵女乐。未几除司谏院正言。极言时政得失。又请罢忌辰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4H 页
斋及内需司。戊寅升吏曹参议。迁大司谏。疏论三公才器。其略曰郑光弼有宏厚夷旷之度。申用溉英豪超迈。长于办事。而发言率意。不深于谋猷。安瑭操心处事。克慎克审。但无师友之力。不能虚受国论。又曰善类登崇。俊乂布列。见善必褒。嫉恶如仇。而患得失之辈。见屈散地。指斥清流。更相标榜。自生疑讶云。初衮,贞辈毁静庵诸贤。飞语日腾。郑文翼,申文景,安贞悯并居台辅。务主镇安。公奋然曰不塞其源。其流不止。遂抗章卞之。群小侧目。时李公世仁亦敢言不讳。人为之语曰老而愚者李世仁。少而愚者孔瑞麟。盖讥其不能脂韦汩稽。与世浮沉。故谓之愚。孰知其愚为不可及也。己卯为左承旨就直。十月既望之夜。衮,贞等潜从神武门入。诬告静庵诸贤。喉院不知也。公苍黄诣閤下。衮,贞张烛坐。公直前诘其状。衮熟视不语。俄而命下。公及诸承旨柳仁淑等皆下狱。遂拿致静庵,冲庵诸贤。即夜将杀之。赖元辅文翼公入对涕泣苦谏。诸贤并减死杖流。竟赐死。公坐废者久。癸巳钩党稍解。修撰具寿聃,李浚庆等为公言。 上欲用之。值金安老用事复黜。安老死乃叙。戊戌除京畿监司,大司宪。明年除黄海监司。明年还。又明年卒。实辛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4L 页
丑元日也。葬于龙仁完墙洞枕坎原。墓前旧有剥落短碣。特书平生清苦四字。即公遗命。所以明其志也。配坡平尹氏。府使承世女。大司宪侃孙。生二子谦参奉,谌监察。其后久不振。几不知世有昌原谱。 英宗丙寅。 上念公名节。特 赠吏曹判书兼两馆大提学。至 先朝封 显隆园于水原。路出九井村西。乃公旧基也。 上每辇过。感公为名臣而其姓有自。即其地刱阙里祠。以祀夫子。乃谥公曰文献。录公后。以宗孙胤道及胤东为参奉。胤恒寻登文科。皆公以下几世也。今距先生三百年矣。其嘉言善行。殆湮没无传。如己卯录所记。特大略耳。权忠定拨,金思斋正国。己卯遗直。于公为后死。忠定师友录曰公寡言端重。刚直敢言。不屑屑于小节。思斋挽诗曰渊源寻洙泗。事业慕唐虞。以是质诸夫子之言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又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公其近之欤。呜呼。静庵先生以大贤之姿。逢千一之会。慨然有志于三古。公于先生。学同师仕同道。上下翱翔。夹赞明廷。以风裁自持。尤严于阴阳淑慝之际。当是时。群彦汇登。治道垂八九成。而伤之者至焉。此志士仁人之所涕也。衮,贞败。安老继之。为君子者难乎免矣。惟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5H 页
公以清名峻节。忤小人殊甚。然而前后蒙两难。其受祸反轻。晚而乃亨。若将有为也。而天又啬之寿。岂非命哉。昔仲尼反袂而泣麟。伤其出之不时也。若公之生。其以时耶。其不以时耶。铭曰。
彼君子者。其佩纚纚。何斯取斯。而友而师。世溷浊矣。清而扬之。谁谓其苦。我则如饴。惟其好之。是以能持。其风之自。俟百乎而。
山清首露王庙碑铭(并序)
镇宽尝游驾洛墟。谒首露王陵。又拜居登王像于超仙台。为之踌躇者久。洛国虽褊小。王之父子。辟鸿濛据山海。伟功奇迹。亦千古之英也。传世至仇衡王。为新罗所并。其遗裔为金海之金。金海古驾洛也。西去三百里。为山清县。县之王山寺。有累石而窿然者。旧称大王陵。夙著灵异。倭寇莫能犯。犹未知何代封也。去岁旱。乡人士闵景文等。斋谒祷雨。雨遂至。寺僧益神之。发秘函示其书及物。书即名禅坦瑛所记。曰寺本仇衡王之水晶宫。王逊于玆而葬焉。时萧梁大通八年。王之孙大角干庾信从而立祠。上及首露云。其古物若弓剑若锦袍。王所御也。影帧则王与桂花后也。王之像甚伟。其有仙台之典刑乎。今之去王千有
彼君子者。其佩纚纚。何斯取斯。而友而师。世溷浊矣。清而扬之。谁谓其苦。我则如饴。惟其好之。是以能持。其风之自。俟百乎而。
山清首露王庙碑铭(并序)
镇宽尝游驾洛墟。谒首露王陵。又拜居登王像于超仙台。为之踌躇者久。洛国虽褊小。王之父子。辟鸿濛据山海。伟功奇迹。亦千古之英也。传世至仇衡王。为新罗所并。其遗裔为金海之金。金海古驾洛也。西去三百里。为山清县。县之王山寺。有累石而窿然者。旧称大王陵。夙著灵异。倭寇莫能犯。犹未知何代封也。去岁旱。乡人士闵景文等。斋谒祷雨。雨遂至。寺僧益神之。发秘函示其书及物。书即名禅坦瑛所记。曰寺本仇衡王之水晶宫。王逊于玆而葬焉。时萧梁大通八年。王之孙大角干庾信从而立祠。上及首露云。其古物若弓剑若锦袍。王所御也。影帧则王与桂花后也。王之像甚伟。其有仙台之典刑乎。今之去王千有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5L 页
二百六十五年而陵始显。其为宫为庙为刹。瞭如指掌。而服用尚存。镇为山门秘宝者。无不呈露。如执契而推之也。是孰使之然哉。当罗运之盛也。王之国弱而且偪。牺牲玉帛。不足以自救。乃以徐偃之仁。效窦融之顺。弃国如遗。脱赤子于锋刃。然后芥上爵屣万户。抱祭器文物。遁于荒谷。其德厚而义则洁。苟以兴亡之迹。观于首露。若不可同日语。然其履艰之贞。处变之善。虽谓之难于创业可也。夫以首露之神圣。终之以王之贤。其福之未艾。必在子孙。是以金氏代有闻人。今相率朝陵者。且数千人。盛矣哉。诸孙拜扫讫。就旧址重建庙宇。追角干古事也。又伐石负龟筮。介于王之六十二世孙景穆。俾不佞记之。不佞惧夫世之谭者不识仇衡之德。足以配先祖而庇后昆也如彼。故为之辨加详。铭曰。
彼海之曲。太初莽莽。其民如鹿。无有君长。九干何号。厥禊何修。有屹龟峰。灵气浮浮。天降金盒。神卵如瓠。生而炳灵。群黎尔慕。肇建鸿基。实维首露。无曰荒唐。三史攸叙。慈航西来。伣天之女。子兮氏母。或锡维许。十叶之末。婉婉仇衡。以国易仁。奚亏奚成。陟彼高山。奄遗弓剑。孰为尸之。王宫之梵。世云邈矣。靡所徵止。
彼海之曲。太初莽莽。其民如鹿。无有君长。九干何号。厥禊何修。有屹龟峰。灵气浮浮。天降金盒。神卵如瓠。生而炳灵。群黎尔慕。肇建鸿基。实维首露。无曰荒唐。三史攸叙。慈航西来。伣天之女。子兮氏母。或锡维许。十叶之末。婉婉仇衡。以国易仁。奚亏奚成。陟彼高山。奄遗弓剑。孰为尸之。王宫之梵。世云邈矣。靡所徵止。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6H 页
萧寺灵雨。有抽其秘。锦衣绣像。穆如君哉。彼封若坊。王在在台。深目其谁。伽蓝有记。千岁斯敞。如发其寐。乃欣乃奔。子孙千亿。何斯之殷。天维报德。故山茅屋。阿餐是仪。祖功孙仁。配啜攸宜。方丈峨峨。洛水泱泱。灵之昭矣。降福无疆。
凤山李文靖公(随)遗墟碑铭(并序)
凤山郡不以山水名。惟白鹤岩东南十数里。有地爽垲曰文靖坊。泉之洁曰御授井。抱阳而乡曰宽惠。即深隐李文靖公所居也。公尝按是道。有旧庐弊不治。上命修葺而授之井。其后邑人慕其德。以谥名坊。以恩名井。又公一号宽谷。盖取诸乡也。或曰坊之名。非文靖乃文井。以坊有文武井也。当丽时。王每猎于西海道。所过多御井。彼御授云者御水也。宽惠者舆志作观惠。夫井为靖水为授观为宽。音似也。之二说未知其孰得。而公之墓寔在楚邱。楚邱于文靖邻也。要之公庐于是饮于是杖屦于是。一邦无异辞也。何必较井里之号为哉。公姿性重厚。少好学。登经明荐。未几归乡里。 太宗召使傅诸公子。诸公子。 世宗尤礼焉。及践阼。擢公集贤提学。转艺文大提学。历长吏兵部。殁而配食庙庭。峙于黄许勋业之列。崇其学也。
凤山李文靖公(随)遗墟碑铭(并序)
凤山郡不以山水名。惟白鹤岩东南十数里。有地爽垲曰文靖坊。泉之洁曰御授井。抱阳而乡曰宽惠。即深隐李文靖公所居也。公尝按是道。有旧庐弊不治。上命修葺而授之井。其后邑人慕其德。以谥名坊。以恩名井。又公一号宽谷。盖取诸乡也。或曰坊之名。非文靖乃文井。以坊有文武井也。当丽时。王每猎于西海道。所过多御井。彼御授云者御水也。宽惠者舆志作观惠。夫井为靖水为授观为宽。音似也。之二说未知其孰得。而公之墓寔在楚邱。楚邱于文靖邻也。要之公庐于是饮于是杖屦于是。一邦无异辞也。何必较井里之号为哉。公姿性重厚。少好学。登经明荐。未几归乡里。 太宗召使傅诸公子。诸公子。 世宗尤礼焉。及践阼。擢公集贤提学。转艺文大提学。历长吏兵部。殁而配食庙庭。峙于黄许勋业之列。崇其学也。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6L 页
今距公几四百年。文献虽缺。其著见者炳朗犹如此。盖公名曰随。又字曰随卿。是于易为随之随。其上六曰王用亨于西山。亨与享通。公从享于王。又于西海之山。居焉葬焉。其道乃亨。公真随也哉。嗟乎今俗见海西人鲜达者。辄谓山川不秀朗。山川奚与焉。夫以胜国之尚朴也。为士者能自知奋发。崔文宪冲起于首阳。柳文正璥兴于文城。号为儒宗。公亦生长于丽季。而地之去二公也不远。且与金大成稠同时。而金公亦杨岳人。其或有渊源之所自乎。河西之讴。齐右之歌。未必其山川之气浏亮曲折使之然也。由其善于音者处而唱之。地之生人材也亦然。凡百君子。盍亦观于李文靖之墟哉。铭曰。
遥遥文靖昧厥初。流于两房微也且。处乡者贫不能保其墟。落南者又飘泊不能守其书。裔孙曰得元。重建不祧庙于岬城之庐。且谋之西方之族。伐石而表旧居。余嘉夫扬其祖之美。庶几光贲其门闾以终誉。
柯汀遗稿卷之七
谥状
吏曹判书近庵尹公(汲)谥状
公讳汲字景孺号近庵。尹氏系出善山之海平县。始祖讳君正。高丽高宗时为司空尚书左仆射。其后赫
遥遥文靖昧厥初。流于两房微也且。处乡者贫不能保其墟。落南者又飘泊不能守其书。裔孙曰得元。重建不祧庙于岬城之庐。且谋之西方之族。伐石而表旧居。余嘉夫扬其祖之美。庶几光贲其门闾以终誉。
柯汀遗稿卷之七
谥状
吏曹判书近庵尹公(汲)谥状
公讳汲字景孺号近庵。尹氏系出善山之海平县。始祖讳君正。高丽高宗时为司空尚书左仆射。其后赫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7H 页
世公卿名德相望。入本朝。有讳彰官执义。六传而至讳斗寿号梧阴。为 宣庙上相。勋业盖世。封海平府院君谥文靖。其第三子讳晖刑曹判书。 赠领议政谥章翼。寔公高祖也。曾祖讳勉之司宰监佥正。 赠左赞成。祖讳阶行户曹判书。己巳士祸窜卒。 赠领议政谥翼正。考讳世绥黄海道观察使。 赠左赞成。以公贵也。妣 赠贞敬夫人全州李氏。都承旨夏女也。公以 肃宗丁丑二月三十日生。自幼言笑有节。人皆异之。年十五委禽于观察使李公晚坚之门。李公兄晚成一见。亟称之曰简穆沈厚。必为伟器。李公侄陶庵文正公亦称以鹤立鸡群。癸巳甲午。连丁内外艰。哭泣之哀。吊者感叹焉。乙巳秋。中进士初会壮元。冬阐庭试乙科文科。以试券封弥。不书年甲居住。为违格拔去。因献纳蔡膺福疏论。特命复科。三司争之。大臣亦陈其有后弊。 上并不许。公引义不放榜。除假注书。又不膺。筵教开释。至命颁朝纸使知之。自是连摄堂后。丁未春。差实录郎厅。总相闵公镇远,李公宜显皆许以精敏。专委校雠之役。俄荐注书。拜兼说书。引复科时人言。不敢冒进于荣涂。陈疏力辞。批旨郑重。再下备忘。公感激承命。遂分隶槐院。移说书。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7L 页
七月朝家有大进退。公官虽微亦罢。戊申四月。始除堂后。时 上鞫逆囚。文书旁午。公随问疾书。笔翰如飞。观者咸啧啧。己酉被翰荐。检阅赵尚行怒荐事之不相议。疏讦奉教朴弼均。搀及公决科违式。不合史荐。由是诸史官皆引入。而公亦再被削职。以亲鞫时入侍劳。录奋武原从勋一等。庚戌陛六。连拜正言。或罢或递。辛亥选弘录。壬子累拜持平,骑郎。癸丑选都堂录。拜北评事病递。拜修撰。先是闵公亨洙疏论光佐逆状。再窜北塞。玉堂尹得和,吴瑗劄救。并斥补北邑。公于辞疏。言处分之颠倒。辞令之不慎。请收还备忘。亟寝三臣窜补之命。承严旨罢。拜正言。因电雹之异。上章陈戒。首论典学之必贵实践。次论王言之称诩浮实。嗔责过中。火贼徒党之目。施于经幄之官。时象假子之教。加于台阁之臣。圣人训谟。决不宜如是。又曰阴阳黑白。惟恐其相杂。而或有言者。随而罪罚。其流之弊。至于正诡一辙。是非相混。指毦聩为老成。认巽愞为忠厚。直气全消。嘉言罔闻。又曰言路通塞。关国家之兴亡。反覆为言之。 上嘉纳焉。甲寅拜修撰。寻以吏郎赴政。判书宋寅明以癸卯科人拟承宣。公执不可。投笔而出。铨长大恚怒启罢之。持平李性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8H 页
孝,司谏赵汉纬。并相继诋斥焉。乙卯参缙绅疏请复联劄两大臣金忠献,李忠文官秩。不从。拜应教罢。丙辰以兼辅德。疏卞铨郎时事。差问礼官。复拜司谏,兼弼善。时有赵忠翼,李忠悯复谥之命。贼臣沈䥃以正言投凶疏诋之。公启言辛丑凶徒。阴怀异志。危逼圣躬。其时大臣苦心血诚。可质神明。自戊申逆变以后。联劄义理。尤为正大。今䥃上揣圣意之过于避嫌。下恃党势之固于磐石。肆然驱联劄于二心之科。镜梦虽诛。心法犹传。仍请极边远窜。 上是之而削䥃职。右䥃之类。前后迭起。筵诉疏讦。而大谏李寿沆又停启。公拜执义。陈疏痛卞之。丁巳选知制教。以副应教。论儒臣韩元震被罪事。以不承权舆。大有歉于缁衣之诚为戒。三月登重试乙科。盖自癸丑以后。累经献纳,执义,副应教,兼辅德,校书校理,学教授,舍人,检详,掌乐院正。资格已穷准职。遂升通政阶。为承政院同副承旨。移工曹参议。又移承旨。岭人金圣铎以修撰投疏。讼其师己巳凶逆玄逸。语极凶悖。方设鞫究问。赵显命以圣铎荐主。被罪旋叙。则又陈疏力救。正言李命坤疏请屏裔。修撰洪昌汉继之。并命还给。同僚启请。赐批不从。修撰郑履俭疏救显命。右袒玄逸。末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8L 页
又搀入两大臣事。谓一边之严于玄逸。弛于两臣。盖指年前搢绅疏也。公以曾参搢绅疏。乃陈疏斥履俭曰两臣雪冤之请。亶出于明大义定国是之意。则顾何关于今日惩讨之论。而乃敢强引为说。一以曲解护逆之疏。一以广陷在廷之臣。而殊不知罪两臣者。适足为雠 代理之归矣。命还给。吏判赵公尚絅诸人。相继引嫌。而校理赵荣国投疏言尹某敢以明大义定国是等语。笔之奏御之文。殆有浮于李台重忠魂莫白之说。又曰雠 代理三字。欲售嫁祸之计。因请严勘。正言闵宅洙发荣国削黜之启。司谏徐命珩发显命远窜之启。掌令尹得徵发履俭削黜之启。于是党人大起。联疏诬讦。继其疏者。自光佐以下殆三十人。或曰凶疏。或曰叵测。或曰不忍闻。朝象不靖。公车日积。 上乃避殿减膳。屡下不敢闻之教。且教以雠 代理三字。非今刱出。诸臣若有痛迫之心。则胥命可也。何敢陈疏。参疏诸人。乃皆胥命于金吾。 上以公及韩公翼谟不胥命。命亲鞫。判枢金公兴庆,左相金公在鲁,判义禁赵公尚絅并伸救。不从。遂被逮供对明白。 上以不胥命。下严教曰。少论方胥命。不欲见其面而然乎。公对曰不胥命病也。非避少论之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9H 页
面。且少论皆欲杀臣。臣实不欲见之也。 上微笑下传旨。并栫棘海南。盖丁未以后。光佐以首相。刱出三变二心之说。复夺四臣爵谥。调剂之说进。而忠逆相混。世道日下。公与仲氏府使公相继立朝。以明义理讨乱贼为己任。不以时势之艰少沮焉。一边人之仇嫉久矣。乘时搆陷如此。而亦知处分之过中。十月校理李锡杓疏请宥还。光佐又筵白。始蒙放。后 上语及。必示追悔之意。至以每过禁川桥。辄有悔心为教。在谪时与韩公同篱。课书讲确。归则屏居江榭。与文敬朴公弼周为邻。并读周易。日往质疑。村人相谓曰以尹公之文望。乃反学于朴执义乎。己未六月。叙拜刑议。疏暴之告递。寻拜大司谏。复上疏辞。因论言路开闭。冬拜大司成递罢。庚申复拜。以屡蒙开释。且被敦迫。始出膺。李公秉常,赵公观彬。皆丁未后不赴朝之人也。同日肃命。李公宜显阅朝纸而喜曰今日谢单。即乙巳后未之见者。时泮儒有疏举。而节制命下。儒生等引义不入。公启禀罢试。 上命斋任班首停举。公疏论责罚之过中。未得彻。遂告免。六月写进 孝庙追崇玉册文。寻拜刑议。旋拜大司成。设课试。多称得人。辛酉又以书院毁撤事。斋儒捲堂。公上疏引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29L 页
咎。且论国家待士之道不宜如此。 上赐批嘉纳。后十馀日。 上亲制诰文。御笔书谕诸生。使示国子长焉。转拜吏议。公素娴铨法。尤致意于激扬。李公秉常每叹政眼之烂烨。如锦上绣花。尹公凤朝枳塞多年。而连拟提学经筵诸清望。郑公宲以一参金远材之启。停望示警。长铨徐宗玉,亚铨郑羽良。欲以不合人通国子长。简问于公。公不应。于是时相以停望事发于筵中。正言曹命采继请重推。兼及尹公拟清显事。长亚铨。又疏言简问事。公屡违告递。壬戌拜户议。疏卞铨僚。疏语曰党之一字。本非好题目。人主之必欲打破者在此。故巧于自谋者。往往藏其迹而文其辞。脱然若超出党臼之外。每当斥一人则必曰党人。进一人则必曰党外。上讦下喝。招挈淫朋。谓可以占一己之便宜。涂一世之耳目。而以公眼看之。只见其暗张气势。阴弄机括。使人莫敢谁何。若使之自检。则其果无恕昏之愧乎。癸亥夏。有吴始寿孙击鼓鸣其祖冤。其供辞。搀引翼正公海伯时与通官张孝礼问答事。而一反事实。公陈疏暴始寿诬圣之罪。讼翼正公被證之诬。几数千言。 上以览章了然为批。复拜吏议。与长铨李公箕镇。甄别淑慝。引进士类。如闵公遇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0H 页
洙之自外台而为持平。朴公弼周之为都宪。韩公元震之为掌令。宋公明钦之为咨议。皆物情之所洽然。而党人恶之。亚铨元公景夏以在外新通多不预闻。意不平。甲子左相宋寅明筵白曰吏判纯实。有士大夫规模。但在乡不知时势。故为年少辈之论所动。不能自守其志。不无偏处。此其与元景夏不同者也。吏判与关西伯相换。参判则补杨广州似好。 上遂黜李公于洪州。元公于清风。公陈疏卞之曰重臣之纯实忠勤。不以私负公。固圣明之所俯烛。抑其操守坚确。遇事不挠。亦一世之所共知也。况年位俱高。经历有素。则归之以不能自守。断之以不能无偏。其可谓当乎。直斥臣身。固无不可。而何其知重臣太浅也。且公私偏正之说。固有两个般样。或则以勿论彼此。惟视其人之可否为公正。或则以不问其人之如何。惟取彼此之均适为公正。夫二者之孰为真公而无私。孰为真正而无偏。世必有卞之者矣。旋递。三月选文臣庭试。九月复拜吏议。持平李师祚疏言国子新通。纯用三望。因请饬励谴责。 上严批责其挟杂。公疏辞不获。修撰金尚哲疏斥。公耐弹行公。而适前正言李彦世疏劾三相。窜北塞。掌令尹光天筵救之。语犯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0L 页
大训。 上震怒。刑配黑山岛。以两人通台望。长铨闵应洙补清州。公补一新。清州欲其清心。一新使一新其心为教。公清简为政。吏民安之。乙丑三月。移杨州牧使。召拜礼议。徐公志修以馆职上疏。有宰相行私小臣奸欺之语。 上召问行私奸欺何事。对曰如尹某之偏系。大臣知而不敢言是也。又问尹某非宰相非小臣。宰相谁小臣谁。对曰尹汲亦铨官。故并论于宰相中矣。 上严旨递之。公陈疏卞之。冬拜刑议。丙寅拜副提学。擢嘉善阶。拜都承旨。时正言李益辅以李昌寿请鞫儒生之父为非论斥之。谏臣处置请出。严教并削职。公缴还特递。应教南有容疏救不报。时黎湖朴公弼周以吏判赴朝。进袖劄言辛壬凶徒讳疾之罪。请添入大训。右相赵显命,灵城君朴文秀迭疏恐动。而四宰元公景夏白 上言吏判袖劄。尹某亦预闻。衅端起于此。终至儒贤之狼狈去国。六月公唱同志陈疏。演袖劄之义。以为镜虎,麟梦何等凶逆。而臣等犹谓之枝叶者。诚以唱应相须。彼此相形。根本自有归耳。夫俑冒嫌之说。售北门之计者谁也。憾怼于 建储之义。敲憾于定号之日者谁也。以 代理为必亡。以贼镜为可奖。讳圣疾而启维贤,麟亮之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1H 页
谋。为贼地而擢徵晟,彦宽之凶者又谁也。至于门生国老之说。隐然为一镜之后殿。三年按狱之惨。终焉作虎龙之窝主。若是者非根本而何。又曰显命伸救凶逆。文秀意东语西。疏入。 上震怒命还给。又命参疏诸人与朴文秀并拿囚。同日见放。而疏头尹公阳来削职焉。拜汉城右尹。疏卞袖劄预闻事。因事罢。七月拜副提学。 上候适未宁。公因讲筵进曰静摄从容之时。命 王世子侍坐。宫官入侍。自 上俯询文义。世子亦问质而宫官讲论。则于 世子裨益不少。于圣体亦可为霍然已之道。 上善之。翌日召公及春坊。而 世子侍坐开讲。因下丁巳事追悔之教。 玉涕为之泫然。以勉戒 春宫。春宫亦俯伏涕泣。 上曰。予下教而元良亦涕泣。此诚好消息。史官书入于东宫可也。公俯伏感泣。九月与司谏俞彦述,持平闵百祥,修撰黄升源合启请贼臣泰耇,凤辉,光佐,锡恒,泰亿追夺官爵。耇,辉,锡恒则允之。光佐,泰亿。 上犹靳之。公法虽未夬举。而异议者消沮。渐知顺逆之分。至乙亥则复四忠之院享。请光佐之加律。皆出于一边。可见天道之循环。义理之终必伸。而不沮不挠。毅然向前。扶得一线阳气于众咻群忌之中。以至士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1L 页
论恢张。国势有赖者。是谁之力也。差备边司堂上,承文院提调,特进官。十一月。以户曹参判冬至副使入燕。明年还朝。橐无燕货。一行皆叹服。因行中微事。被削旋叙。拜工曹参判。差殿试试官。 上欲于额外加取。公进曰科式甚严。而见黜之券。更考入格。且关后弊。 上靳之。又请后勿援例。乃允之。以武试考官。被大臣论罢。寻叙拜户参。疏卞场屋之谤。殆同身累。廊庙之言。重于弹劾。 上批开释之。兼同经筵。戊辰兼同义禁。疏决尹光天,任命周及疏儒洪启亿。盖公所对扬也。三月遇虹贯之变。公陈戒言山林礼遇之士。硕德重望之臣。多处于外。请益笃诚礼。期于招致。 上嘉纳之。时有投书之变。捕厅诇得之。 上亲讯。公于众中。独以狱情为可疑奏之。其后果获实犯。 上以议谳之明允贤之。大宪李宗城疏讼光佐,泰亿。公陈疏引嫌言彼乃徒知拚死于私党。罔畏自犯于王法。 上例批。于是台疏继起。竟窜之。乙丑拜吏参也。长铨郑羽良欲拟李昌寿吏议。公以昌寿前事执不可。公欲通李济远,金时粲,俞最基。又未决。 上命为长望之规。公覆难终不肯。 上又命拟申致云于承旨望。公进曰致云以先正为巨猾。先正臣权尚夏,儒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2H 页
臣李喜朝断以宵小惨毒之目。此岂可复厕衣冠之列乎。长铨遂拟入。公退而疏争之。承批督出。公遂赴政。拔致云于承旨望以入。严教屡下。阙中震怖。公终始不为动。特补洪原县监。冬内移。庚午拜副学。疏陈追讨之大论曰护逆之类闯停。未准请两启。以致王章不伸。义理反晦之状。拜 世子右副宾客。以洪原时捧籴最少。因道臣郑益河启。夺告身。绣衣及新道臣相继论之。皆非公好也。七月叙拜左尹。再陈疏卞之。旋除副学。辛未兼同知成均馆事。时大谏李公存中疏请诸臣之停合启者当窜。又言时相金若鲁阘茸狂易。其弟尚鲁阴鸷擅权状。被岛窜。公劄救之曰存中自少负名之士。身为台阁之长。尽言不讳。劲直之风。有足可尚。仍请反汗。士论益倚重。而当路侧目焉。三月以劄事特罢。叙拜大司宪。复拜副学。与宪臣郑亨复,洪乐性,儒臣金文行,安允行,尹学东,李奎采,谏臣吴瓒等。合达于 小朝。请光佐,泰亿追夺官爵。严批不许。翌日复与儒臣等联书申请。又不许。呈告遆。终致 上激怒。下严教曰。郑亨复白首之臣。背君死党。吴瓒居台。扬扬为忘兄负君。并刊籍。荐下不敢闻之教。公与同参诸臣。胥命金吾几三十日。时大谏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2L 页
闵百祥陈书卞圣诬劾时相。尾言三司合达事。鞫配海岛。 圣心转激。六月有永不叙用之命。窜吴瓒北塞。壬申始叙拜吏参。陈书言追讨之论屡发。而辄致朝著之不靖。人或以无益有害为戒。臣之愚意。每以为伦彝大纲。即天经地纬。亘古今不可易者。若诿以圣心之未回。世道之难平。任其闯停。置不复言。则臣分亏而人理灭矣。此臣所以唱首于丙寅。继起于昨年。一心向前。九死靡悔。苟论其罪。臣实为最。而不意区分首从。罚有轻重。只使新进谏官。独被严谴。绝塞千里。竟以柩返。臣则幸免。反蒙收录之眷。此岂臣私义之所敢安哉。今若更勘臣以首发之律。移恩典于既骨之人。则生者无愧。国法得平矣。时李公台重,尹公心衡同在丹阳之龟潭。舟中见此书。李公曰可与此山水争光。尹公曰今日之热。此书可以洗涤。秋拜兵参。兼艺文提学。并告递。癸酉兼弘文馆提学。违召罢。三月擢资宪阶。拜汉城府判尹。旋移刑曹判书。兼知春秋馆事。公以吴公瓒之谪死后恩命未及。引义不仕。三年于玆。及奉 大朝开释。而始出膺焉。兼知经筵。移拜右参赞。弘提时议进 毓祥宫封园竹册文。赵公观彬带文衡。陈书我朝承统妃嫔外无进竹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3H 页
册之规。 上震怒命亲鞫之。公以付处时往见。被严教罢。叙拜艺提,刑判。寻因事罢。叙拜判尹。在乡状递。冬差 肃庙玉册文书写官, 仁敬王后玉册文制述官。礼成。升正宪阶。时堂录有命。久未成。弘提南公有容辞书。引公公座酬酢。公遂陈书卞之。于是副学金相福,修撰李显重交章相诘。被两罢。盖弘录时相福主圈。显重及韩光肇同参。已为停当。而显重追入更圈一人。故公谓失格。及为馆职也。与应教韩光会语及之。遂寻单固辞。徐公宗伋又辞。至南公迫而后言。而公亦对章自列。过一期而录始成。公所守者格例也。或怏怏不快。终至屡挤公乃已者有之。甲戌拜宾客。参 王世子相见礼。敷陈经义。多蒙采纳。出为开城留守。乙亥因夏徵之狱。诛讨大行。公之内舅有入追律者。公引鹤谷故事。黾勉在官而罕登朝班。 上称其过。使勿自阻焉。丙子移拜礼判辞递。拜艺提违罢。丁丑差 贞圣王后殡殿都监堂上。三月拜西伯。未赴罢。秋叙拜知中枢。旋以伴送使往湾上还。冬有诬告人鞫狱。特除知义禁。出而讯囚。退则陈章递。戊寅带平市提举。以微事坐罢。即叙拜判尹。入文衡会圈。己卯特除刑判。拜大司宪。以监试官违召。承端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3L 页
川府三年投畀之命。先是首揆俞公拓基拟公西伯忤旨。至是免相。公亦被谪。六月宥还。即叙拜宾客。十二月又拜畿伯。知制教朴公圣源制教书。略曰资性简亢。志操端方。家计自成。凛若惩讨之义理。世道独慨。毅然激扬之风棱。惟其寡合而离群。是以少伸而多屈。人以为知言。按藩一期。清简守法。一路叹诵。周岁移拜礼判及守御使。辛巳因微事递。壬午拜刑判告递。特差内局提调。拜左参赞。特旨擢崇政阶。兼判义禁府事。九月儒臣有以犯酒人枭示为非法。 上止使勿言。公进曰枭示即军律。不可用之于常时。 上连止之。仍命罢。寻叙拜兵判。癸未四月。以金吾事坐罢。叙拜左参赞。五月移拜吏判疏辞。不许批曰。君臣俱老。予则惟守苦心。卿须体此意。以一公字辅暮政。又赐对慰谕。谓筵臣曰。予与此吏判。公心为之。则必有光华于暮政矣。公感激承命。未几以政注事罢。即叙拜判敦宁府事。公陈疏引咎。批以卿之无心。业已知之。七月兼守御使。复拜吏判疏辞。蒙罢即叙。时公子得毅以洗马入侍。 上有君臣知心之教。十二月复拜吏判。饬教屡下。公黾勉行都政。专务息躁竞振淹滞。识者翕然称美。而当路大不快。右相金相福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4H 页
白 上曰寝郎所拟者。即海西巨富。请罢公而以三铨李最中不与闻之言实之。 上允之。领相洪凤汉作诗讥之。领府事申晚进劄引咎言海西人即士夫进士之屡拟初仕者也。臣实言于政官。政官以臣言而拟之。缘臣谬举。贻累政官云。未几相福乃请叙。甲申拜判尹。陈疏详卞。仍言冲波横射。虚舟亦碎。筵诋诗姗。左右交萃。于是大臣相继引嫌。 上两解之。三月以试官违召。配连原驿。七日而蒙放。叙拜左参赞。乙酉拜礼判。丙戌入耆社。复拜吏判。迫然后膺命。丁亥春。吏参徐命膺疏论简通失格。公疏卞之。 上罢命膺而递公职。戊子四月。持平任观周言都政时乡荐事奏对失实。投疏极诋。有曰白首残年。咫尺欺君。请改正。盖观周以政席秉笔郎。求为灵岩郡不得。于是受媢嫉者嗾以逞憾。 上察其诬窜之。冬兼左宾客。己丑拜左参赞。庚寅五月十九日。考终于第。享年七十四。初葬于长湍府治之东。后八年 正庙丁酉。观周又疏诬墓地为禁穴。即日移窆于白霞洞。从先兆也。辛丑公子得毅陛见。 上顾筵臣曰。某家山事。予知其至冤。公可以瞑目矣。公姿品雅重。器度简整。平生无疾言遽色。端坐修洁。金玉如也。一见可知为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4L 页
清明君子人也。早失怙恃。奉季母如事母。事两兄有深爱。至于内外诸亲。一视抚养而谆谆教诲。必以一直字为主。立乎朝则终始一节。精白靡他。得丧利害。必置诸度外。惟以讨君雠扶善类为己任。君上责之而不怵也。当路恶之而不顾也。罢削流窜。殆无暇年。江湖之日。多于廊庙。然自公言议之行也。君子有所恃。小人有所畏。风声习气。洒然一变。民彝奠焉。世道赖焉。公之功为独多也。尝为长铨当亲政。 上谕某人可某官。公逡巡而奏曰如此则排拟者当乖次矣。上笑曰置之。盖于调用命下也。时未有违拂者。公三居铨衡。墨敕一不下。可见公操履之贞确。上孚天心。庶几近于杜祁公之助我多矣。平生不喜与人追随。以谨约自持。于切友亲朋。亦穆然相对。未尝为言笑淋漓。或疑其亢傲。而适见公有守也。以久要不忘为心。虽官位有升沉。言议有参差。非大故则其情谊未尝失也。于外物也。泊然不入心。所好惟书籍。牙签粉轴。多蓄至千万卷。终日翻阅以自遣。文房清玩。罗列左右。不厌华侈。而家食多内困。夫人尝对盘。其器屡空。而公则不觉也。历官内外。田园无所增。尝曰人皆有衣食。分剂为子孙计妄也。其施与必称停。严于乞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5H 页
邻之戒。每曰穷乏者得我。人所欲也。非出于俸禄则皆苟取也。何可为也。记性绝人。娴于国朝故事。涖官处事。格例甚明。人有叩质。必旁引广證。仿先辈所处而指导之。文章取法不必高。而自出机轴。诗与文皆精切。殆乎掷地铿然。尤长于疏章。理直辞畅。三字衔以后。朝廷制作。多归于公。每一篇出。传诵不已。笔翰端雅如公之像。凡公私金石所书者甚多。虽寻常尺牍。人多宝玩焉。文集几卷及西行日记一卷,燕行日记二卷,家庭遗闻一卷藏于家。修整国朝榜目。包罗四百年人物。刊谬正讹。间寓衮钺。常自许以榜史。又作谱而羽翼之。要为有用之书焉。配贞敬夫人。籍牛峰。出自名门。淑慎无违德。生与公同年。殁后公六年。有一男一女。男得毅文科大司谏。女适郡守李翊永。得毅男厚东。女适都事郑文绥。厚东男庆集。庶出男庆国。内外孙曾略而人。盖尝论之。 英庙五十年间。世道凡三邅。公实与之始终焉。当乙巳清明之会。公始释褐。清标雅裁。照耀一代。望之若仙鹤之下九皋也。丁未以后。忠逆混淆。贤邪杂进。则思欲以只手排狂澜扬清波。不恤其身之屡危。其道之难容。而入而告于后。出而唱于众。以扶植义理为担负。台函堂藁。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5L 页
磊落峥嵘。竟使讨复之义。赖以有俟于万世。公于是时毅然为士类主人。人倚之若砥柱乔岳。及夫国是粗定。人皆狃安。滔滔富贵者。不自振流俗。戚畹递执朝权。公乃恬然自守。不与世低昂。官非不高也。遭遇非不隆挚也。而淡泊如寒素人。公之一德固自如。而其言之行不行时也。人皆以冠冕佩玉。为公之文。丰采清芬。为公之华。殊不知姱节峻操。百变靡渝者。即公文章之著于身也。非所谓岂弟君子令闻不已者耶。镇宽少而拜床下。慕德也久矣。晚从公家文翼相公。相公每语必以公师法。今相公已逝。读相公所为状。尤有感于中者。略加撰次。告于太常。以请节惠之典。
吏曹判书澹亭南公(泰齐)谥状
公讳泰齐字元镇号澹亭。南氏自新罗英毅公讳敏始得姓。至高丽密直副使讳君甫贯宜宁。入本朝。有讳在开国元勋领议政谥忠景。啜食 太祖庙庭。讳智左议政谥忠简。祖孙相继为相。勋德俱载国乘。自是三传而讳世健官礼曹参判。生讳应云。 中庙时文武俱魁。亦官礼曹参判。又三传而讳斗瞻兵曹参知。 赠吏曹判书。于公为高祖。曾祖讳翧庆尚道观
吏曹判书澹亭南公(泰齐)谥状
公讳泰齐字元镇号澹亭。南氏自新罗英毅公讳敏始得姓。至高丽密直副使讳君甫贯宜宁。入本朝。有讳在开国元勋领议政谥忠景。啜食 太祖庙庭。讳智左议政谥忠简。祖孙相继为相。勋德俱载国乘。自是三传而讳世健官礼曹参判。生讳应云。 中庙时文武俱魁。亦官礼曹参判。又三传而讳斗瞻兵曹参知。 赠吏曹判书。于公为高祖。曾祖讳翧庆尚道观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6H 页
察使。 赠吏曹参判号沧溟。文章言行重一世。祖讳致薰号雪滩。历内翰三司。行承政院都承旨。 赠吏曹判书。考讳弼明工曹佐郎。用公侍从恩。屡升至嘉善阶。屡 赠至议政府左赞成。妣 赠贞敬夫人平山申氏。判尹厚载女。公以 肃宗己卯八月七日。生于原州之康川。幼而端凝。举止若成人。寡言笑不好弄。见人不是。辄隐而不言。及就外傅。好学之诚。得之天性。每东方未明即起。携书就窗隙生白处。竟日在翰墨间。未数年。尽通经史大义。及志学。大肆力于文章。攻苦茹淡。穷昼夜孜孜。诗书百家。靡不贯穿。间以危疾沉淹者阅岁。犹对卷沉潜。心目俱到。其勤如此。弱冠试頖庠。辄居上游。国子长洪公启迪大叹异之。癸卯中司马两试。考官初拟为进士榜头。既坼名居第二。人皆惜之。丁未增广。以对策擢第三。公尝曰余于功令文。不甚用力。曾取心经附注。略加玩索。乃以近思策中选。亦偶然尔。隶槐院。戊申差 肃庙实录郎。三月以假官入堂后。时湖岭贼起。外而命将讨贼。内而 亲临鞫囚。文书旁午。记注浩繁。公周旋左右。动中机宜。夜则每承命环视宫城。事皆称旨。公之际遇自此始。方都人日恟惧。城门昼闭。公以草履糜食。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6L 页
贮橐中自随。盖于危急之际。欲生死向前也。乱已。录扬武原从勋一等。己酉差 肃庙宝鉴纂修郎。庚戌书成。以劳升六品。除成均馆典籍。迁礼曹佐郎。除庆尚都事。辛亥拜司宪府持平。壬子以兵曹佐郎。为全罗都事。癸丑复为持平。时才经戊申逆狱。台启争执者多。领相沈寿贤奏以许多前启。了无收杀。请可停者停之。公曰台启方张。而大臣遽请停之。臣未知其可也。校理吴瑗继论大臣失言。甲寅拜司谏院正言。论沈寿贤髦昏不任事。徒有伴食之诮。实无镇物之功。宜以礼进退。疏入。辞教截严。特补珍岛郡守。玉堂任珽疏曰南某以疏远新进。不顾一身之利害。敢论当轴之首相者。亶出于一片赤心。应教赵明泽亦言南某言人之所不敢言。可奖非可罪也。正言李光湜又请寝外补之命。伊后丰原君赵显命筵奏曰此等大论。南某独能之。臣谓凤鸣朝阳。仍请内移。 上允之。乙卯拜掌乐院佥正。丙辰拜侍讲院弼善,宗簿寺正。秋拜瑞山县监。盖时相惎之也。公不肯赴命。窜其地旋宥。丁巳除掌令,正言。皆不就。冬出为襄阳府使。襄地僻务简。莅是府者。皆以山水觞咏为政。公独专心吏事。不遗细微。士民怀之。庚申选瀛录。又选知制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7H 页
教。除献纳,执义,修撰,校理。登宾对。以财用耗蠹。纪纲颓废。风俗乖败。时象泮涣为奏。而于恢言路一款。尤剀切。曰近日台谏。或发一言。则朝廷疑之以喜事。 殿下疑之以挟杂。轻视摧折。无异奴隶。或随以窜逐之。是故人皆视台阁如死地。得之也。谓之入苦海。解之也。谓之脱湿衣。其言事也。或一事有触于圣躬则不敢争。一言少涉于廊庙则不敢论。彼此拘牵。左右掣肘。终年台阁之上。亦无官师之规。古所谓莫敢矫其非者。不幸近之矣。古之圣王乐闻谏者。岂以为其言之皆善也。近于迂阔者或有之。疑于过激者或有之。涉于讪谤者或有之。似于倾轧者或有之。亦皆优容虚受者。盖取乌鸢不毁。凤凰自来之义也。今日廷臣。虽或无状。设有外托言事之名。内售挟杂之私。 殿下惟当就事而论其是非而已。不当逆而疑之。以摧台阁之气也。又以崇奖儒学之意。眷眷言之。秋 上幸 齐陵。历临满月台。公指陈胜国所以覆亡之由。退与诸僚上劄言揽纪纲严赏罚慎官方宽民力励廉防禁奢侈六条。 上优答之。辛酉因地震虹贯之变上劄。略曰窃瞯 殿下英明慈仁。卓越百王。事未见而悬度者有之。情未著而径疑者有之。独见之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7L 页
明。近于自用。硬定之意。妨于大公。是故下之所以事上者。亦不得自尽其心。以至上下之间。情志阻隔。凡所云为。殆无诚实底意。时 上深惩朋党之弊。公奏曰 殿下宜廓然大公。粹然至正。方寸之中。先袪时象二字。遇事则只正其事之是非。用人则只论其人之贤否。时象自底和平矣。校理元景夏奏曰臣与南某并直。见其优于文学。诚可用之人。臣每与之言。其为国之诚。令人感叹矣。未几升东壁。兼南学教授。七月乞养补载宁郡守。值大歉。公捐廪赈饥。邑无捐瘠。邻氓亦襁至。壬戌四月。以玉堂召。大臣请仍任。为赈政未毕也。赈毕道臣褒闻。有表里之锡。内移历春坊三司东壁。癸亥二月。又拜执义。时有李匡谊出陆闵昌洙量移之命。玉堂徐命臣,韩亿增以为匡谊之罪。重于昌洙。 上以昌洙语犯大训而敢欲营护。至下亲鞫之教。大臣连日力争。终不得。及入侍诸臣左右迭奏。公独退伏无一辞。 上问其故。对曰经幄之臣。三木囊头。帐殿严问。是岂圣世事乎。若于千万代后。或因 殿下此事为口实。将如何。 上曰。执法之官。宜请庭问。而反虑后弊。是亦为执法之论。实感予心。大臣曰宪职岂必尽以驳击为事乎。过中处论执。亦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8H 页
其职也。 上谓公曰。直用邦刑何如。公曰苟非恶逆。岂直用邦刑乎。 殿下此教。臣尤以为不可也。 上曰。昔张释之据法以争。今宪臣似之。公遂引避。略曰近日台臣。以不论两玉堂。径加摧折。罪削相继。不免为轻视台阁之归。古语曰周之士贵。秦之士贱。顾在在上者待之之如何耳。若此不已。则臣恐世之稍欲自好者。必将翱翔远引。耻居其官。而徒使阘茸无耻之辈。苟然充数而止耳。其为圣世之忧。当如何哉。若其不言之失。臣亦有之。 上曰。所达得体。涤今耳目之羞。右相赵显命曰今日筵中。始知台谏。翌日特除兵曹参议。移承政院同副承旨。升至右。七月除平山府使未赴。丁大夫人忧。乙丑服阕。除司谏院大司谏。丙寅除遂安郡守未赴。又移谏长。八月出原州牧使。丁卯以亲病递。戊辰五月。 上特授吏曹参议曰。王者无私之道当如是。七月遭赞成公忧。公以不致毁之年。尽情尽礼。柴瘠仅全。庚午服阕。除吏议。公谨约自持。力辞要津。前后违召。殆四五十。 上意方倾注。终不舍。 上常曰。南某之特授铨任。予果知人。能不负予。时公之再从兄泰良为亚铨。公以同堂之并居铨部。为必递之义。 上递亚铨而勉公出。公辞之坚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8L 页
竟递。壬申历刑议。又拜吏议。冬以庙剡拟江华留守。仍升刑曹参判。移户曹。充副价赴燕。公简以饬己。严以束下。归橐惟书籍数函而已。癸酉复 命。拜京兆亚尹。兼同义禁槐院总府。甲戌除大司宪。时以逆镜教文。尚载政院日记。 上询于诸臣曰。其文墨抹之。以因传教墨抹注之何如。或以墨抹为当。或以不墨抹然后凶逆情状益著。议未决。公上书略曰宋直史官范冲重修哲宗实录。一洗宣仁太后之诬。世称朱墨史。故文衡臣李植亦仿朱墨故事。请修 宣庙实录。夫以金匮石室之藏。尚请改修。况凶逆文字之载日记者乎。书奏。答曰。 大朝已知之。予何更禀。知事元景夏上书继陈曰向来都御史之书。其言忠。其识明矣。冬拜宪长。时大司谏申炜言事谪钟城。公与诸台。坐不请罪。并配巨济旋宥。乙亥差备局堂上,阐义昭鉴纂辑堂上。丙子拜都承旨。入对。我 先王春秋方五龄侍坐。 上命诵九经章。又命写字。教曰。观于筵臣。欲与者与之。谛视久之。至公而与之。 上笑曰。不与大臣及辅养官。而特与都承旨。必以其人仁厚祥吉。故 元孙亦喜之而然矣。拜成均馆大司成。迁吏曹参判。兼同知经筵事。戊寅以礼曹参判。出为谷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9H 页
山府使。 上曰。南某之拟外邑。终为左迁。己卯遂移开城府留守。庚辰庙议以公文雅有才识。秉心公平。莅官廉约。筵白升资宪阶。秋除知敦宁府事。仍管筹司。转汉城府判尹。辛巳兼知经筵事,内局提调。用直宿劳加正宪。除刑曹判书。又以药院劳蒙锡马之典。历礼曹判书。兼知春秋馆事, 世子右副宾客,都总管。翌年正月。以礼判差 王世孙嘉礼厅堂上。蒙锡马之典。五月有景彦凶书之狱。 上亲御帐殿。特拜知义禁。及入侍。 上曰。卿等既未见凶书。似未悉本事。此罪人当用何律。公首先奏曰罪人穷凶情节。载籍所无。臣等心骨惊痛。不能底定。如此凶贼。当用大逆律。岂有他可拟者乎。 上曰。法官则当如是矣。翌日 上亲临宗亲府问安厅。遽下罔极之教。事变迫在呼吸。大臣诸臣无敢出一言。公乃出班奏曰臣今日得死所矣。延颈之忱。举国同情。臣诚愿一死以明之。 上曰。卿言诚感叹矣。诚如卿言。吾何忧哉。仍即还内。闰五月十九日。 上自昌庆宫还庆熙宫。将行百官朝参礼。公自陪班行。至六曹前路。引病径还。冬以议政府右参赞。伴送北使于湾上。癸未拜兵曹判书。选注公平。请谒不行。 上曰。其为人雅重坚确。断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39L 页
断无他也。转拜判尹刑书参赞。甲申除京畿监司。因阳川县民犯酒禁。至命道臣窜配。配良才驿即宥。秋以备堂入侍。 上命诸臣各陈时弊。公奏曰即今人心世道。无一可恃。民生困悴。日以益甚。求其病源则无他。近年以来。自上出一言发一政。上自庙堂。下至台阁。皆称圣教至当。无一人敢为覆难者。恐非治世气像。臣实慨然。此殆由于 殿下求助之诚。有所欠阙而然也。 上曰。闻卿此言。予甚愧焉。间除判尹,礼判。乙酉拜兵判。一日三违召胥命。特罢。 上问何事撕挨乎。承旨曰闻其素志。不欲当要津。大臣曰其人素雅洁。力避权要。 上曰。予亦闻之。其心可尚。除弘文馆提学辞递。仍兼经筵宾客。冬 上候弥重。公以内局提调。阅月直宿。至丙戌三月。用尝药劳加崇政阶。公尝曰余之洞属一念。惟在于保护。每晨盥必先门钥。夜枕辄侵更鼓。日三入诊于会祥殿东温室。入侍稍久则流汗浃衣。暨出閤门。触犯风雪。如是者六十八日。以七十之年。幸不至于颠仆者。赖此憧憧之诚耳。历工书。兼判义禁府事。 上命大训中涤去金龙泽名。使诸臣各陈意见。公曰金龙泽一人外。其馀四人。皆出于为国之心。 上曰。金龙泽则与国同休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40H 页
戚矣。公曰俄者以 三宗血脉为教。若使海东臣子。果皆有此心。岂有戊申逆乱乎。以此观之。五人为国之诚。明白可见。不宜区别矣。 上并命洗补原书。除弘文馆提学。三违召罢。丁亥拜吏曹判书。陈疏辞曰臣本门户寒素。避权要若机阱。视势利如垢腻。此是臣百年家法。臣追思先戒。辄为之寤寐不宁。顷年再辞亚铨。圣明特垂嘉奖。至下其心可贵之教。臣百拜祇受。铭在心肝。曷敢不奉以周旋。以卒臣身也哉。 上优答之。公竟不膺命。间除参赞,刑书。又拜吏书。 上命促谢。严教荐下。公违牌仍胥命。 上曰。吏判顷者撕挨。已无义意。今此胥命。尤岂非过当乎。领相金致仁曰恬雅自饬。门无杂宾。闻相臣俞拓基言。过见其家则尘满轺轩云矣。时子玄老方直玉堂。命入侍。教曰。汝父闻予不进水剌。何敢不膺命乎。替直出去。以此意传于汝父也。公不得已出膺。及 亲临都政。上屡下称善之教。临罢。公缕缕恳辞。 上曰。予于卿。岂为一都政而勉出乎。顾今世道平妥之责。若有他人可合者。岂无曲从之道乎。公连辞违五牌。 上曰。吏判可谓大固执。仍命补京畿监司。冬特升崇禄。戊子用玄老侍从恩。又加辅国入耆社。初 上因 太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40L 页
祖 肃宗故事。题西楼宝牒。圣寿弥高。君臣同社。灵阁赐宴。宸翰屡降。各为图像。命庄于阁。一世荣之。公喜曰今而后吾可以永谢名涂矣。七十致仕。礼虽则然。亦美名也。吾不欲居之。又岂可老而不知止乎。时公精力尚强健。而 上眷弥隆。时议亦以为不当去。公竟坚卧不复出。冬拜工书。己丑春除吏书。公上疏辞。批曰。白首岁初。舍卿其谁。若思其君。岂忍若此。其君望八。犹欲自勉。况才入耆社之臣乎。至下临门亲政之教。而公犹待命阙下。得罢乃已。五月 上幸灵寿阁。命诸耆臣入侍。凡九人。 上曰。予之召见卿等于此庭者。盖为卿等祝年之意。仍下御制御笔曰。今忆昔年来宝阁。香山九老一庭中。命摸刻揭板。六月上亲幸耆社殿最。特书若问耆社卿诚最少八字以赐公。仍教曰。如卿置诸耆社可惜。十月特命行耆耇朝参。教曰。此乞言黄耇意也。公备陈科举频数之弊。上命条陈节目。公退而书陈五条。皆切时矫弊之策也。继之曰罕设科简其额。当为第一义。而苟求其本。徒法不足以自行。上心若不坚定。则难望其久而不挠。群下若不精白一心。克祛其私。则虽有良法美制。不过为文具而止。 上优批嘉之。庚寅除吏书。 上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41H 页
教以耆社之臣。尤宜体谅。移授判尹。转判敦宁,判中枢府事。辛卯复除吏书不拜。公自壬辰春。微有风痹之祟。仍谢绝世事。居閒养静。终岁无人客。每日昧爽。必盥洗整坐。轮诵四书。非岁时朝请。未尝赴朝堂。凡世之是非得失。无所与焉。每闻朝家有事。辄形于色。丙申疾寝剧。三月 英庙升遐。时公起居方须人。犹力疾赴哭班。曰吾一息尚存。岂敢不自尽。颠仆有不恤也。易箦前数日。手书乐天知命聿追前脩八字。字画劲健如平素。竟以九月十八日卒。享年七十八。十一月甲戌。葬于广州鹤野谷酉坐之原。从先兆也。公性度端重。器宇凝远。简而文。淡而不厌。贞确自守。行之以谦恭。虽仓卒纷扰。未尝有疾言遽色。燕处也。亦不设惰容。恂恂然接人。和气盎然。自少立志甚坚。砥行必笃。每研穷经旨。深造乎古人践履之实。居官以廉白为度。奉公也勤。莅下也严。综务核实。不遗锱铢。关节不敢到。奸猾无所售。及归。民辄立碑而颂之。立朝五十年。时象屡变。而公则特立不挠。惟以定国是明义理。为立命所。观于平居。澹澹若无意于世。及其有事也。勇往直前。毅然有不可拔者。间虽摧折。上眷亦由是而隆焉。逮夫玄黓。国事有不忍言。公奋不顾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41L 页
身。随处尽分。进则牵裾泣谏。退则陪班涕归。其迹微其心苦。其为国家。生死不渝盖如此。世道方巇。士无完节。而韬名敛迹。缁尘不到。是岂无所本而然哉。虽位跻崇显。自奉甚薄。食无兼肉。衣无华靡。门巷冷落。过者不知为宰相家也。暮境优閒。惟以书史自适。诱掖后进。乐易无倦色。一拜床下。皆充然如有得。为文章。本之经术。去浮靡而尚尔雅。于金石文。尤简重有典则。诗亦华实俱备。沨沨有古意。亦不喜閒漫佔𠌫。其出愈简而愈有味。所著凡几卷藏于家。公凡三配。丰川任氏。进士达元女。高灵朴氏。进士始远女。延日郑氏。进士槫女。俱 赠贞敬夫人。有三男。长玄老礼曹参判。次庚老。次寅老今牧使。玄老二男一女。长履奎进士。次履翼今承旨。女士人李𤃡。庚老早夭无嗣。以履翼为后。寅老二男履愚,履懋。呜呼。公质美而行茂。辞富而才赡。世固无异辞。此犹属公庸德耳。夫以公之奕叶华胄。纷其有内美。而当洪流分溃之际。引绳批根。推挽者相接也。顺之则钟鼎。违之则刀锯。乃奋然自立。早辨泾渭。夷考其立朝事业。未或有一言一动之离于正者。此其所以为难也。苟非明知独见自契于名义大关。曷能致此哉。所以台斥筵伸。暨夫
柯汀遗稿卷之七 第 642H 页
某年大树立。皆炳烺照耳目。是岂寻常词藻人所可办乎。知公自少嗜书。其得效正在是矣。镇宽少时应讲太学。坐皋比按黄卷。非公也耶。一团春风。尚在眼中。归以承于诸父之间。则每称公位虽隆显。犹有阨于时者。不得大展其德业。惜也。今按公遗状。有不敢辞。略掇其槩。以备太常氏采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