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菊轩集序
菊轩集序 第 x 页
菊轩集序
  
菊轩集序 第 255H 页
菊轩集序[洪奭周]
不究于年而能传于后世者鲜不赖文辞。终童白獜之对。王文考灵光之赋。脍炙艺苑。迄于玆不沫。而侈言无实。君子不尚焉。王辅嗣甫弱冠注周易解老子。谭古者争珍之。孔冲远为五经疏义列于学官。读书者奉为球璧。而
菊轩集序 第 255L 页
其得年不盈四十。彼亦可谓宏儒隽才矣。然辅嗣之学。殽于异端。冲远之学。专于训诂。语道则有未醇焉。刘质夫,吴伯礼讲学程朱之门。不幸蚤世。著述无所见。而两先生亟扬诩之。同门之士。亦翕然自以为不及。至今称两先生之高弟者。辄先数焉。嗟
菊轩集序 第 256H 页
乎。士之所以能自传者。固不但在乎文辞也哉。虽然二子固不幸。亦幸而遇两先生耳。不然又孰知其可传也。湖之南有儒曰菊轩苏公。生三岁知爱书籍。一日通数百馀字。五岁能属文。九岁则尽诵四书。十二岁以举子文。大鸣于乡邑。既而慨然弃词章之业。
菊轩集序 第 256L 页
大覃思于易象皇极之数。旁及律历医卜。无不洞其髓者。又既则反约于四书粹如也。于是一时士君子知公者。咸谓苏氏有大儒。将兴起斯文矣。而公则不能久斯世矣。嗟乎悲夫。公尝著皇极经世钤五卷。公考修拙公语之曰吾儒之学。当先立其本。公乃
菊轩集序 第 257H 页
著四书劄疑垂成帙。修拙公又戒之曰古之著书者。必待老成。学未就而先立言。是好名也。公惕然取所著悉焚之。嗟乎。文词华藻。固公所不屑也。彼耑一艺矜一得。斤斤以立名于小成者。亦岂公所志哉。天既不假公以年。而世又无如程朱两先生者以为之
菊轩集序 第 257L 页
推挹。嗟乎。其亦可谓重不幸也已。公殁时年三十二。其后人裒箧中残稿。得一小卷。率短牍也。有数理说若干条。往往有可窥其一斑者。虽然此岂足以不朽公哉。公既积于学。尤笃于践履。孝友之行。范于家乡。具见其季弟所为状。呜呼。
菊轩集序 第 258H 页
斯人也而止于斯。是岂独斯人之不幸也哉。 
上之元年乙未十月。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礼山洪奭周序。
菊轩集序[李得一]
菊轩集序 第 258L 页
菊轩。即余故友苏元甫号也。元甫与余。世同闬齿同庚。粤自龆龄。聪明才识。卓乎绝伦。专心致知于穷格工夫。凡诸性命之原。数理之蕴。无不钩深而研微。融通而淹博。虽汉晋诸儒之号为鸿硕者。风斯下矣。况如余之蒙騃卤蔑。从事于寻摘者。不翅壤虫之于黄鹄。自视欿如。宜有望洋之叹。公则立岁早卒。余则稀耋犹存。椒桂先萎。蒲柳后凋。岂理之常。乃今去公殁四纪。公之孙焕述。裒稡遗稿若干编。属之余曰吾先祖遗事。无位无年。世渐旷日益閟。始终本末。有谁知之。顾今世交执友。唯有公在。相知之深。宜莫如也。愿赐一言识之。以示今与后。余义不敢辞以不文。略叙数行于编首。呜呼。元甫其殆黄叔度,王仲淹之类也欤。昔叔度之少小。乡邦皆称汝南之颜子。仲淹之将死。梦见颜渊来致夫子之召命。之二人。或登朝评。或发神交。平生尚友。臭味相吻。若元甫者。早有闻一知十之姿。而年止三十二。与颜氏子同一短命之不幸。是亦异矣。余之推诩以叔度仲淹者。盖以今世之颜渊。举似于异代也。元甫藏名铲彩。绝意公车。又不欲经生学子自处。著述文字。绝无廑有。有辄遗佚不收。今此遗稿。即其蠹箧散帙中拾得者。九苞之一氄。九
菊轩集序 第 259H 页
鼎之一脔。曷足以知其全体全味也。虽然后之具眼者。庶几览此而窥其平日用工之万一矣。戊辰元月下浣。成均进士。行通政大夫佥知中枢府事完山李得一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