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萝山集卷之九
萝山集卷之九 第 x 页
萝山集卷之九
 杂著
  
萝山集卷之九 第 495H 页
时务策
一曰田政。古者井地之法。有公田有私田。国之所征。只是公田。不及于私田。自鲁宣公始为税亩。及卫鞅废井田开阡陌。则天下之田。皆归于民。而赋税因责于私田。先王之法。于是始大坏矣。我国之制。结役名色许多。有田税焉。有大同焉。有上纳纸地焉。有邸人役价焉。有柴炭焉。有雉鸡焉。总以言之。不过为什二之税。然是皆出于私田。且一领税案。逐年比总。此所以异于古法也。然先王之法。既难猝复。则且因今制釐革其弊可也。顾今税法。多少紊乱。或有有田而无税者。或有无田而应税者。又或有甲者应乙者之税。乙者应甲者之税。田界互易。主名相左。所纳之数。自不得均平矣。至于秋后执灾。实存古意。而监司疑守令之滥报。守令虑监司之减削。上下不孚。鲜或从实。又书员辈因缘幻弄。实者倖入。灾者反漏。灾政之不公。有如是矣。且法无田灾。以一年再耕而然也。今蓬蒿榛棘之地。十年不耕。而犹应常法。此岂制法之本意哉。水田之白徵者固多。而旱田尤甚。顷年因宣召
萝山集卷之九 第 495L 页
入陈达。 特令湖南先行查陈。而旋有庙堂指挥。必使陈起相当。盖于累歉之馀。人民流散。田野荒芜。陈者多而起者绝少。以是查陈之令。遂废不行矣。夫经界必正。王政所先。白地之徵。 朝家所禁。而田制之紊。税法之差。一至于此。生民安得不困蹙乎。古人有言曰欲法尧舜。先法祖宗。今 祖宗朝所定田案税法俱在。讲而明之。举而措之。何患乎宿弊之不祛。仁政之不行也哉。其润泽阔狭。随时损益。则惟在得人而任之耳。或曰以朱子大贤。经界之法。不得行于漳州。以今民俗。欲理会田政。得无难乎。曰国家事。只论一相。苟使庙堂之上。讲画已定。措置得宜。不为不悦者之所沮败。则期以数年。法立而民孚。自当有运掌之效也。
二曰军制。古者田赋出兵。假如一甸之地为六十四井。而一井八家。合为五百十二家。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将重车者二十五人。是为一乘。约五家出一兵。馀四家当车乘之费。故士卒必精。器械亦利矣。我国则不然。庶民之家。父子兄弟。皆不得免役。法四父子重役。特免其一。然亦或有不能尽行者矣。且收布上纳之军。名色许多。此则徵纳有期。不可违越。故
萝山集卷之九 第 496H 页
必以壮实者充之。其最贫残最无依者。乃充于束伍。束伍军即缓急待变之卒也。而身手器械。无一可观。每当点阅之时。所谓马军。有马者绝少。或借或贳。甚或负一破鞍而来。步卒则尘刀哑锐木弓枉矢。乌鸢之不可试。况责以赴敌摧阵乎。不惟器械如此。其人鲜有可用。所谓军伍。非癃残将死者。尽是黄口儿弱也。夫黄口之签。法禁至严。而试观列邑。殆无处无之。盖近来冒伪之风日肆。免役之路甚广。或托于 璿谱。或附于勋裔。或称名贤之后。或冒向化之名。稍有缘臂之势者。无不朵颐于此。口传事目郎厅帖文之类。一人得之。十人赖之。前日之纳布充伍者。太半为无故闲民。此外如驿保吏保世家墓奴之类。法外隐漏者亦多。以是签括路狭。阙额难填。遂不免侵及于白骨黄口。其间固不无面任该色辈幻弄。而徐以察之。其势亦有所不得不然者矣。先王之法。五家选一卒。卒安得不精。而又何填补之难乎。古制虽难猝复。随时经理。亦有其道。纳布名色。量宜裁减。束伍军必以壮实者充之。各给保若干名。使岁收其番。修治军装。马兵亦依岭南例。官给马价。记毛烙印。以时试阅。使知进退坐作之节。庶可为缓急不时之用矣。若夫
萝山集卷之九 第 496L 页
冒称逃役之习。必严加禁防。限以几式年。考其帐籍。世派明白者外。一并沙汰。定为成式。晓喻中外。其来历分明者。亦宜定其代数。俾有限节。则闲丁自裕。可无军额难充之患矣。且郡邑镇堢烽台。皆有所藏军器。而年久伤毁。可用者少。申饬所在官司。时加缮修。谨其藏守。枪刀弓矢。俾各精利。因之为该官殿最可也。古人之言曰士卒不练。以其将予敌也。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此乃交须而并行者也。
三曰粜籴。王制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据此则古所谓仓库。乃蓄其赢馀之谷。以为水旱不虞之备也。后世则名以粜籴。随时敛散。因取什一之息。此乃王荆公青苗之法。而朱子社仓亦略仿其意耳。每当春夏艰食之时。民多仰哺。其效甚博。亦以为荒岁赈贷之资。则此固有国之不可无者也。然而出纳之际。蠹害甚多。曰色曰落曰石底曰计石。各有名色。各有升斗。一石之纳。约入十六七斗。及其受出则多不过十斗许。甚者杂以秕糠。不堪取食。所受非其所纳。农民之终岁勤动。粒粒辛
萝山集卷之九 第 497H 页
苦者。归于公然消缩如此。此已可矜。当其督纳也。面任将差辈临门诟喝。鸡犬亦惊。甚至于搜括家藏。驱曳妻孥。或宛转桁杨。囚系牢狱。或扶携老幼。流散四之。其景象之愁惨。为如何哉。若夫徵族之弊。亦甚不赀。其符同面任。匿产移徵者。固无可言。法亲父子外。无得侵徵。而今则不问族派远近。惟以徵纳官谷为事。谚曰查顿八寸。犹为近族。此乃悲痛之辞也。一人分族之中。虽卖田鬻产。不论多少。必如期纳之。以是贫富俱困。民无奠居之道。每于捧籴之日。阖境骚然。如经大乱。以此言之。其所利民者。反归于厉民。岂不可悯也哉。论者曰粜籴之为弊至此。莫如革罢之为愈。然此法行之已久。有难猝罢。虽或罢之。亦恐别生弊端。因旧损益。从便区处可也。朱子社仓事目曰逐年十二月。分委诸部社首保正。将旧簿重行编排。赴乡官交纳。乡官点检。如有漏落及增添。一户一口不实。即行根治。如无欺蔽。即取其簿。纽计人口。指定米数。大人若干。小儿减半。候支贷日。监官依此支散。又曰排定日分。分都支散。(先近后远。一日一都。)晓示人户。各依日限具状(状内开说大人小儿口数)结保。(每十人为一保)正身赴仓请米。社首保正识讱面目。照对保簿。如无伪冒重叠。即与签
萝山集卷之九 第 497L 页
押保明。其保明不实。别有情弊者。许人告首。随事施行。又曰所贷官米。至冬纳还。差官将带吏㪷等。公共受纳。两平交量。不得妄有阻节及过数多取。按此事目。槩如今粜籴法。而其冒伪叠受之弊。严加禁切也。盖逐户均分。无得滥受。则籴法自平。无侵徵骚扰之患矣。至于官属积逋。亦由于滥受。已逋者摘发准徵。如法绳治。自今严饬里簿外加受者。虽一石以上。与受同罪。皆置重科。其逋谷使监色面任当纳。徵族之法。亦宜限以寸数。有服亲外。不得横徵。其最不可捧者。略依年分给灾之规。量宜荡减。如此则官有济贫之效。民无受害之端。庶几行之无弊也。若夫还谷停退之法。固出于 圣朝仁恤之意。毕竟不能无为弊之端。盖当凶荒之时。如数准捧。势有所不行。故姑为停督。以待丰稔。此可为民力稍纾之道。然田家之乐。岁终身苦。自孟子时已然。年虽稍登。安保无纳籴之忧。而并督新旧。窘蹙尤甚。其间亦不无文簿之差徵取之滥。此其为害者多矣。且停还之逐年分捧者。昭载法典。而近因庙堂指挥。一时并捧。不惟法不信于民。民力安得不重困乎。必须申明旧典。分年以捧。或可为还民安保之道也。
萝山集卷之九 第 498H 页
四曰籍法。周礼献民数。王拜而受之。孔子式负版者。其重如此。而因以知天下户口多少。赋役之分定。军卒之调发。皆据此而为之。汉高祖入关。肃何先收秦丞相府图籍。可谓识务者也。我国籍法甚严。凡漏户漏籍者。虽一口以上。皆置重科。近来法禁渐弛。土豪武断之类。或数户而合为一籍。奸民逃役之徒。或子壮而隐漏多年。此其为弊已极。且其称谓多所滥伪。有役而不书役名者有之。无官而冒录官名者有之。庶民幼学之称亦多有之。户籍都监必择有文望者差之。法意甚重。而此类漫不知何事。操纵幻弄。一任吏胥之手。籍法之坏。未有甚于近日也。抑又有坏事体而滋民害者何也。守令七事中。有所谓户口增者。盖欲劳来安集。流民皆归。以致户口之繁息也。而该府藉此为重。不问民户之实数。必责前式之比总。或有若干户减损。则所纳帐籍退却不受。故为守令者不得已虚张其数。以求论责之苟免。至于虚张之户。亦责籍费之米。而既无指徵之处。故自归邻族之侵。夫虚增户数。以谩朝家。已非事上以诚之道。非理横徵。贻害邻族。亦非敛民惟正之意。此又不可不变通者也。自今严饬各邑守令。亲执考阅。凡系冒称者。一
萝山集卷之九 第 498L 页
并从实釐正。土豪奸民之漏户漏籍者。如法严绳。献府之籍不得虚增一户。监色辈之从中幻弄者。绳以重律。虚户敛米之弊。一切严禁。如此则庶几籍事归正而民不受害矣。虽然必使守令户口增者。自是良法美意。今夫饥馑疠疫之馀。民户减缩。或至太半。或十之二三。而虚增其数。上谩下欺者。固为不可。至于劳来安集之政。不容少忽。赋役均平。无偏苦之害。黎庶安保。无冻馁之患。四邻之民。自将襁负而至。何忧户口之不增。而苟坏籍法也哉。
五曰民产。先王之世。制民之产。以开衣食之原。故人无冻馁之患。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是也。一自井地之法废。而民无恒产。营营谋生。日趋于利。因丧其恒心者多矣。我国土地。南北长而东西短。山峡多而田野少。盖八路旱水田通为六十八万三千三百二十八结。人民一百六十三万一千六百十三户。以户计田则地狭而人多。然一国之人。皆取足于此。又或有富兼百家产者。其故何也。工商之家。通功易事。佣丐之徒。从人仰食。勤力服土者。惟农民而已。所谓一人作之。十人食之者也。今夫农民鲜有畋其田者。例皆赁田而作之。登场后既分与其半。有债贷焉。有官谷焉。
萝山集卷之九 第 499H 页
有官属面差之求乞者焉。包载归家。以为卒岁之计者。盖无几矣。夏畦服劳。日望有秋者。岂亶为是哉。其亦可戚也已。农为天下之本。而农民之难支如此。国计之渐缩。固其所也。欲制民产。当先自农民始。殷周助彻之法。虽难猝行。宜略仿夏氏五十贡之制。计其八九口所食。分给若干亩。因定什一之税。其无常业者。渐使归农。则田野日辟。民食自足。民食既足。则国用不患于不赡矣。有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此真格论也。或谓张子论井地之法曰。世之病难行者。未始不以亟夺富人之田为辞。朱子亦曰可行于大乱之后。此岂可轻议者哉。盖彼绣错之田。本皆王土。而转相卖买。便作私己之物。则一朝夺之。以与农民。固难矣。然天下事。当视轻重大小而处之。与其民失其业。国不为国。孰如大行变通之政。以致民国之俱安也。窃尝考列邑税案。则见存结数。视当初所定。殆减十之二三。盖缘游食之弊渐滋。生谷之土未垦而然也。今若优恤农民。使各知劝。则自无不辟之田不收之税。庶几大有补于裕国之政矣。或曰归农者。固可足食。大夫士奈何曰仕于朝者。皆有常禄。而禄不足以仁其家。则亦各受田。使家众治之。其胄子及俊秀
萝山集卷之九 第 499L 页
者。皆得入学。而亦皆有养。故分田之法。学校之政。相为表里。然后可以行之无弊也。或又曰分田之制。势难猝行。姑行限田之法如何。曰此或犹贤乎已。然一家之内。父子兄弟。各立名号。又或借他人之名。计其见田。逐名分排。则外似有限。内实兼并。近来结役欲免户首者。多用此术。今欲行限田。安知无其弊也。必也仕者有禄。耕者有田。然后庶有变通之效矣。或又曰小民之难保。不惟无田产。专由于身役之重。罢身布而行户布之法如何。曰田有粟米之税。家有布缕之征。此古法也。顷年良役变通时。亦有此论而不得卒行者。以其无役者有役。或致人心之动挠也。今欲行此法。必须从头理会。胄子及俊秀者外。皆当归农。农民之受田者。从而征其家。无所不可。工商之有户者征之。逃故绝户者免之。仕者及入学者皆有优异之道。通计一年身布之入及见存民户之数。较量分定。以此充彼。庶无不可行之端矣。或又曰仕者有禄。耕者有田。工商各有其业。吏胥皂隶奈何。曰孟子论班禄之制曰庶人在官者同禄。此亦依仕者之法而处之可也。
六曰风俗。程伯子言于朝曰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0H 页
才为本。风者上之所施。俗者下之所行也。盖民之所居。虽十里百里之内。山川隔而疆土别。方聚群分。习尚各异。苟非明教化以正之。何以一道德而同民俗也哉。方今 圣明在上。治具毕张。凡所以化民成俗之道。靡不用极。至如乡礼合编之颁行。五伦行实之印布。实是为政之先务。兴化之大本也。上自营府郡邑。下至闾巷士庶。苟能仰承 德意。讲习体行。则何患乎教化之不明。风俗之不美也。窃观近来民俗之坏败极矣。父子兄弟之间。皆有物我。反哺之道。孔怀之谊。知之者鲜矣。亲戚无敦睦之心。邻里绝周救之风。为子弟者不务常业。赌博是事。不耻酗乱。崇饮者多。凡此皆败俗伤化者也。所谓西学未知出自何人。而无伦无义。拂人常性。葬埋祭祀。礼之大节。而自甘坏废。好生恶死。人之常情。而皆愿速化。彝伦斁矣。人理绝矣。自古异端邪说之惑民诬世者多矣。未有若此之甚者也。彼愚蠢无识者。固不足责。名为士大夫而亦或骎骎以入。其为世道之害。尤当如何也。此等弊俗。不可一二毛举。而其在为治之道。皆宜亟有以正之也。盖风俗不正则教化不行。教化不行则纪纲不立。百度坏而万事隳。风俗之有关于治道。顾不大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0L 页
欤。贾子曰移风易俗。非俗吏之所能为。今 朝廷施措。出寻常万万。既下慎择守令之 教。继颁明礼敦伦之书。尚矣无以复加。惟在守土之臣。奉行之如何耳。此事不在于循习仪文。讲诵文字而已。必须解说其义。明通其旨。如何而定宾介尊卑之序。如何而行献酢旅酬之礼。如何而为忠君孝亲之道。如何而为敬长亲友之事。耳惯心熟。视之如著衣啖饭。则礼教不期明而自明。人伦不期厚而自厚。虽使挽而止之。有所不能自已者矣。列邑奉行。未知果能尽道否乎。而仪文之或不毕举。文字之或不熟看。况进于此者乎。谓宜自庙堂明饬中外。惟此两书之言。誊布坊曲。家谕户说。使无一事之不举。一民之不知。则其于为治也何有。然其本实在于官司先之。以尽身教之道。此又不可不知者也。抑又有一事。国家所重。莫过于祀典。而列邑奉行。多属文具。社稷厉坛之祭。守令鲜或亲行。名为儒士者。又羞与执事之列。自陪香陈馔。读祝赞仪。一付于无识校生。虽或愆度违式。莫之省识。有如不祭之叹。至于乡校书院则祭不用太牢。而名以斋馔。必先宰牛。炙肉引觞。终日諠竞。莫重清齐之地。便作讨食之场。此亦一弊俗也。自今严加饬励。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1H 页
凡庙坛之祭。守令必亲行。斋祝有司。必以有文识士子填差。若或规避。重施儒罚。学宫行屠取醉之习。一切严防。不惟有关于祀典。其于正风俗之道。亦可有补也欤。
七曰科制。天之生材。无间古今。而教养成就之道。或不如古。则人材之日衰固也。古者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其教养之法备矣。自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乐正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王公大夫士之适子及国之俊选皆造焉。乐正论造士之秀者。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官之。盖自小学入大学。至于官于朝。其间多有节次。必也学明材良。得与其选。虽欲旁歧躁进。不可得也。后世则无学校教养之法。无乡里选举之规。为士者惟以从事铅椠。为进取之阶。平生伎俩。不过于粉饰文句。求悦有司之目。下此者不知操毫。而曲径夤缘。惟务必得。既得之后。要官美职。无所拘焉。如此而士习安得不浮薄。安得不躁竞也。今欲正士趋而成人材。莫如复古者选士造士之法。不然而从便损益。近合时宜。则朱子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1L 页
贡举私议。亦可行之无弊也。其言曰古者学校。以德行道艺而兴其贤者能者。是以士有定志而无外慕。蚤夜孜孜。惟惧德业之不修。而不忧爵禄之未至。又曰诗赋是空言之尤者。无益于设科取士。当罢无疑。诸经子史。分之以年。易书诗为一科。子年午年试之。周礼仪礼二戴礼为一科。卯年试之。春秋及三传为一科。酉年试之。诸经皆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论策则诸子诸史。分年以附。如此则士无不通之经不习之史。而皆可为当世之用矣。盖诗赋科刱自隋唐之间。而宋熙宁时尝罢之。至元祐初复之。朱子又欲罢之而议竟不行。然空言无用。不足为取士之阶则亦明矣。然今之所谓治经。实亦无用。孜孜于记诵之工。规规于音读之辨。而明理致用之实。槩未有得。尚何贵于经术也哉。第以科制言之。当以明经为主。而论以辨得失。策以讲治理。亦非诗赋空言之比也。诸经之分年。论策之兼附。已有朱子定论。既不能一遵古法。则且从朱子之论。以立时王之制。亦一道也。朱子贡举议中。又有所谓德行科者。其言曰德行之于人大矣。然其实皆人性所固有。人道所当为。以其得之于心故谓之德。以其行之于身故谓之行。古之教者。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2H 页
莫不以是为急。及至堕唐。专以文词取士。尚德之举。不复见矣。今且以逐州解额。折其半以取德行。而别立所举德行之目。专委逐县令佐。从实搜访。保明津遣。拨入太学。优其廪给。长贰以时延请。询考其尤异者。特荐补官。馀令赴省试。其不中人。且令住学以待后举。此盖汉时举贤良方正之遗法。而我 朝贤良科。亦近此意。今经史德行两科。兼举而并行之。庶几无遗才之叹。然其本实在于明教化而厉廉耻。有司无阿私之意。举子无苟得之心。自然考试精而选举公。何忧人才之不得也。然则变通科制。犹为第二义也。
八曰学术。古之学者一。今之学者三。异端不与焉。一曰文章之学。二曰训诂之学。三曰儒者之学。欲趋道舍儒者之学不可。此程子说也。今世之所尚者。多在于文章训诂。儒者之学则槩乎其未闻也。所谓儒者之学。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力行以践其实。推以至于经世济物者是已。若夫文章训诂之学。虽近于儒者事。非圣贤之所贵也。古所谓异端。即杨墨佛老。而朱子所论江西顿悟。浙中事功。亦是自为一道者也。我国则无此数者之弊。而惟是铅椠功令。为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2L 页
梏丧人材之大关棙。上之简拔者在是。下之进取者在是。学者安得不靡然向之。正学之不明。良由于是矣。三代以后。尊尚正学。莫过于有宋。然其末世。犹有奸党伪学之禁。以锢贤儒。至于我 朝。己卯斩伐之馀。士皆讳学。奸小之徒。乃指道学为邪气。退栗诸先生相继倡明之后。世复知学之可贵矣。然习俗之弊犹在。士有修饬容仪。绳趋尺步。诵习经传。谈论义理。则辄群起而非毁之。夫惮拘检而乐放纵。弃礼义而趋利禄。此固常人之情也。苟非明示好恶。以正其趋向。何以变习俗之弊而归之于先王之道也哉。恭惟我 圣朝崇奖道学。礼遇贤德。好爵之縻于山野。玉帛之贲于丘园。实是前世之所罕闻也。风声所暨。观感兴起。自当有鸢鱼作成之效矣。第念学之为道。已经先贤之阐明。坦然如大路。而能知其方。得其门以入者盖鲜矣。或胶绕于文义训诰。或驰骛于玄妙虚远。或计获助长。求急近效。或务外欺人。以盗虚名。或安于卑近。得小为足。或沮于贫穷。有始无终。如此者虽曰从事于学。不免于擿埴冥途。终安能有所成乎。盖学者。所以学为人也。读书穷理。治心修身。应事接物。正义明道。此皆日用间所当然之事。至近而至易。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3H 页
至急而至切。何所迟疑而等待。亦何怠忽而间断耶。今若明正学以导之。使世之为士者。皆知学不可不为。严立规矩。硬着脊梁。勉勉循循。日累月积。自然心地开明。持守坚固。资深居安。进于道也不难矣。或谓孟子曰人性皆善。又曰人皆可以为尧舜。然孟子之后学者多矣。其能造圣贤之域者几希。孟子欺余哉。曰学者立心。当以尽者为法。其所造浅深。惟在勉与不勉耳。学而至于圣贤。其理甚明。不可以造道之难。而或慢其进学之功也。
拟应 旨农政策
臣闻帝王之治。莫先于重农。农不失利然后。国有足食之美。民无阻饥之患。风俗自美。教化自行矣。记曰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然则农之有关于国家。为如何哉。方今 圣明在上。治具毕张。尤眷眷于裕国重本之道。继述先休。诞敷 圣纶。欲收爝火之光。以裨日月之明。此乃大舜察迩之念。元圣知艰之谟。推此心以往。何政不行。何化不成。太平万世。实基于此。岂不休哉。窃以管蠡之见。揣摩课农之要得八策。敢此条列焉。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3L 页
一曰田制。古者井地之法。实帝王为治之本也。田有定制。民乐其业。所谓一彻而百度举矣。后世此法既废。虽欲为治。皆苟而已。然自卫鞅开阡陌。历汉唐数千年。其间非无明君贤辅。而竟不能复其古制。朱夫子亦谓可行于大乱之后。其难如是。今不可轻议。只当就其见行之制。量宜消息之耳。第今田政太紊。税法不明。实有所莫可理会者。盖我国田制。随其肥瘠高下。分为六等。略仿古者井牧之法。其制非不美矣。而土地所宜。随时变易。今一定而不改。在一等二等者。虽沮洳陈弃。而犹徵元定之税。在五六等者。粪壤易治。变为沃壤者。亦不加税。且疆界紊乱。征税错出。或甲应乙者之税。乙应甲者之税。甚或无田者有税。有田者无税。水田之旧。初不旱田之成旧陈者。其所徵税。一视生谷之土。白地徵税。法禁至严。而此弊殆无处无之。非惟法不信于民。生民之困瘁。实由于此也。年前因宣召人建白。颁下查陈之令。民皆延颈。有苏保之望矣。庙堂旋有指挥。陈起之数。必令相当。而每年田税槩状。如有新起。已尽收入。亦或有虚增其数者。则今欲使陈起相当。其势末由。列邑眩于举行。查陈之令遂废。而白徵之弊犹旧矣。夫田政紊乱。实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4H 页
为农民之大患。查别陈起。正其税法。然后民无白徵之冤。而可以各安其业矣。三古井地之法。虽难猝复。且就 祖宗朝已定之制。申以明之。举以措之。则治道其庶几乎。
二曰察民情。斯民厚生之原。实在于农。满篝盈室。百谷穰穰。岂非人情之所愿。而或有惰农自安。不昏作劳者。或有弃其土田。流散四方者。或有羞为农民。不肯服力者。其故何也。盖后世为农者。多所失利。极其劳苦。而初无厚生之乐。何所知劝也。夫春畴举趾。夏畦锄禾。以至灌溉收穫之功。极天下之劳。无以加此。而及其收成之后。有田税焉。有还谷焉。有私贷焉。有里监官卒之求乞焉。赁人田者。又分与其半于田主。其能得卒岁之资者鲜矣。甚则只持箕帚而归。其服劳如此。而其失利又如此。农之无所劝固也。且夫农民侵挠多端。无以奠居而力业。举其大者。则军布之里徵也。还谷之族徵也。征敛之或滥也。近来闲丁免役之路甚广。世代役民子孙忽然投属于 璿派勋裔。或冒托名家谱牒。或凭藉郎厅帖文。或假称驿保吏保。此类甚多。而军丁之阙额。无以充填。不得已侵及于乳下儿冢中骨。而犹患不足。则于是有里徵之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4L 页
弊矣。盖列邑之规。军丁阙额必使本里代定。如未代定则其身布自本里分徵。阙额浸多而分徵之数随以亦多。民无以支堪。逃者相续。逃者众而馀民之难支益甚。村落处处空虚。民事诚可闷矣。粜籴之弊。不一其端。族徵一事。尤为村民之大患。亲父子外不得侵徵。虽有明文。而近来面任辈不问族派远近。惟以徵纳为能事。搜括家藏。驱曳妻子。甚至于宛转桁杨之下。囚系牢狱之中。其号呼冤恨之状。为如何哉。徵族之法。虽不能尽如法典所载。同异姓间至亲则其相助以纳。实非异事。而今乃横侵于不知寸数不知面目之人。至有查顿八寸。犹为近族之说。则其为弊之甚。推此可想矣。农民终岁勤动。自己受食之还。犹患不足。而乃有此横徵之端。民何以支保乎。国家征敛。自有常法。而近来外邑举行。或不免无艺之归。册纸一束之代捧钱二两。雀舌一升之代捧钱五两。此甚无谓。至于破寺僧役之分徵民间。逃户渔税之分徵陆民。其他种种为弊。不一而足。小民安得不重困乎。惟此三者之弊不除。则民无安保之道。民既不安保。朝夕遑遑。莫能奠居。虽欲责之以服力田亩。其可得乎。愚故曰劝农之道。必以甄除弊瘼。怀保小民为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5H 页
本也。民无侵苦之端。安居奠业。各保其生。则不待设法程督。而自然有乐事劝功之心矣。
三曰明农法。治农之方。不一其道。而其要实在于用天因地。勤励不怠而已。夫春夏之耕耘。秋冬之收穫。此天时之不可违者也。高燥之种粟。沃衍之种稻。此地利之不可失者也。然南北之风土不并。故天时地利亦随以异焉。或早种而晚收。或晚种而早收。宜于野者或不宜于峡。宜于峡者或不宜于野。有不可一槩论也。早晚之度。耕播之节。各趁其时。各随其宜。无使有愆期失利之弊。则农法于斯尽矣。然使农民各尽其治农之方。实在于 朝家导率之如何耳。书曰钦若昊天。以敬授人时。易曰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孟子亦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今夫农家之授时。固有历日。而董饬劝谕。使勿失时。则必待田畯之官矣。至于财成辅相。乃是帝王之盛节。惟此 圣明之世。宜无不尽其道。而雨旸之备无。或不无其患。夫阴阳调顺。天气和平。然后可望其岁丰之美。而理阴阳顺四时。此宰相之责。宜有反省加勉之道矣。至若农务之先后迟速。有争时刻者。一日之愆期。便判一年之凶歉。此古人所以谨于使民。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5L 页
而未尝不以其时者也。夫授之人时。使知早晚之候。财成辅相。以致天时之和。又无非时动众。以妨农功之事。则上之所以导率者至矣。其岁谷之登歉。惟在民力之勤怠。盖上天同云益之以霢霂。草木甲圻。土脉解散。此正耕作之时也。四邻耒耟。俶载南亩。同我妇子。惟恐其后。此勤于播时者也。禾苗既长。稂莠旁侵。当午锄禾。不惮汗滴之苦。此勤于耘苗者也。天气肃杀。百谷登熟。及时刈取。络续载归。有若寇盗之至。此勤于收穫者也。夫如是则仓庾既满。室家康乐者。非幸也宜也。不然而游惰自放。百务愆期。欲望其有秋。不亦难乎。故记曰百日之劳。一日之乐。不致勤动之功。而能享丰乐之效者。未之有也。然则勤之一字。实为务农之要。有不待他求者矣。
四曰修器械。炎帝观风雷之象。始为耒耟。以教天下。此农器之所由出也。历代因之。以之垦辟土田。种植百谷。其功大矣。随时异制。或有巧拙之不同。大要不出于炎帝之范围也。今农家所用耒耟。或驾两牛。或驾一牛。未知尽合古制。而皆足以垦田而无所阙也。其他如耘苗之资。引水之具。不论制作之如何。亦皆有补于农功。不必如周之镈秦之耰然后。可以备镃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6H 页
基而治田亩也。且如我国锄制。汉南则木长而铁短。汉北则铁长而木短。然皆不乏于用也。中州水车之制。未知如何。而我国所谓桔槔。亦有载水灌苗之效。如秧马风扇之属。固皆切于用。其制㨾亦难详知。今不必强求古制。只可因其俗而利导之耳。且夫农亩之事。只在人力之勤怠。为农民者若无服田力穑之心。虽使良器美械。备陈于前。亦何补于用也哉。愚故曰治农之法。诚力为本。器械犹为其次也。
五曰禁游民。古者公卿大夫士胄子及凡民之俊秀入学。其馀皆归之于农。食力者多。游食者少。传所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是也。近来衣冠之类。多不肯屈首畎亩。闾里无赖子弟。皆以游浪为事。出入于酗博之场。全昧稼穑之艰难。非士非农。骄惰成习。不知五谷之分。坐享再食之饱。此所以风俗日坏。农民愈困者也。若使此辈各守其分。各安其业。入学就仕者外。一并归之于农。田野自辟。谷粟自裕。国无乏用之叹。农有足食之效也。无事而食。谓之素餐。君子不取也。故诗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今夫游食之人。不念素餐之讥。徒长骄惰之习。此圣贤之深戎。可不思所以反之哉。且无赖子弟之游浪无事。尤有可深虑者。酗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6L 页
酒赌博。是误人之机阱。而此辈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所事者酗酒也赌博也。又或论人长短。或论时政得失。其所为弊。不一而足。不可无痛惩之道。凡游食之徒。皆使归之于农。则不惟有补于劝农。亦可为正俗之要矣。
六曰垦陈荒。土地辟田野治。此王政之本也。今此 圣明之世。垦陈之令屡下。又有起耕三年免税之法。无田之民宜其乐就耕之。而极目平野。荒芜陈弃者处处有之。本官面任虽申申劝耕。而民不敢下手。其故何也。盖有田则有税。陈则免之。此古之道也。我国则不然。打量时若以起耕载于量案。则虽陈弃数十百年。必徵税于量案起主。间有人垦其陈荒。一二年耕食。则乃以此人移作起主。无论陈起。每岁徵税。人不敢着手于陈田者此也。夫土田之陈荒。或因人家之稍远。或因地力之瘠薄。或因税敛之偏重。其旋起旋陈。理势之自然。而今一年起耕。仍徵逐年之税。人孰肯向意于此哉。此所以许多荒田。因成旧陈。终无垦辟之道。岂不可慨也。为今之计。逐年查田。起耕者征之。陈废者免之。俾无白地徵税之弊。则无田者自当乐就陈荒。随力耕垦。田野不期辟而自辟矣。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7H 页
七曰稽前训。朱夫子莅南康莅漳州。皆有劝农文。其目盖数十条。古今不同。事或异宜。而其切于时务。可收实效者亦多矣。如曰秋间收成之后。须趁冬月以前。便将户下所有田段。一例犁翻。正月以后。更多著遍数节次犁杷。然后布种。自然田泥深熟。土肉肥厚。禾苗易长。盛水难乾。如曰拣选肥好田段。多用粪壤。拚和种子。种出秧苗。其造粪壤。亦须秋冬无事之时。预先刬取土面草根。晒曝烧灰。旋用大粪拚和。入种子在内。然后撒种。如曰陂塘之利。农事之本。尤当协力兴修。如有怠惰。不趁时工作之人。仰众列状申县。乞行惩戒。如有工力浩瀚去处。私下难以纠集。即仰经县自陈。官为修筑。如县司不为措置。即经军投陈。切待别作行遣。如曰桑麻之利。衣服之所资。切须多种桑柘麻苧。妇女勤力养蚕织纺。造成布帛。其桑木每遇秋冬。即将旁生拳曲小枝。尽行斩削。务令大枝气脉全盛。自然生叶厚大。喂蚕有力。如曰农桑之务。只可过于勤劳。不可失之怠惰。传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经曰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此皆圣贤垂训明白。凡厥庶民。切宜遵守。生民之本。足食为先。是以国家务农重谷。使凡州县守倅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7L 页
皆以劝农为职。每岁二月。载酒出郊。延见父老。谕以课督子弟。竭力耕田之意。盖欲吾民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以共趋于富庶仁寿之域。德至渥也。如曰耘犁之功。全藉牛力。切须照管。及时喂饲。不得辄行宰杀。致妨农务。如有违戾。准敕科决。今仰人户。递相告戒。毋致违犯。惟此十数条。皆是切时之务。推以行之。其于农政。岂曰小补云乎哉。
八曰兴学校。务农之政。兴学之化。各为一事。其用不同。而孟子为滕文公论井地之法。即继之曰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若一串说来。其故何也。汉儒之言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所贵乎力农裕用者。以其饱煖安居。从善也轻。若徒知足食之为可乐。而不知礼义之为何物。是禽兽而已。尚何责以人理也哉。后世此义不明。或积谷千包。财累钜万。而不知养其父母。恤其亲族。至有父贫子富兄饥弟饱之讥。岂不寒心哉。此固民习之不美。而亦由教化之不行也。然则劝农之政。虽不可忽。而学校之教。亦不可偏废。圣贤之训。岂无所由而然哉。今学校之教。非不行也。而为士者皆从事于组绘铅椠。为钓声名取利禄之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8H 页
计。至于惇亲叙伦之道。槩乎其未闻也。为士者如此。小民可知矣。是以闾巷之间。风俗日坏。汉臣所谓抱哺其子。与公并倨。母取箕帚。立而谇语者。不幸近之矣。父有教而子不顺。兄有言而弟不从。物我相形。骄惰成习。而少长之分。尤为扫如。虽年在父祖之行者。乘醉诟辱。无所顾藉。礼数之不行如是。纵使家家足食。人人鼓腹。亦何补于治道也哉。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孟子之言。即夫子之意。而实为万世之大训也夫。
 
已上数条。皆出于草野陈腐之谈。无足轻重于世务。况伏见两度 纶音下者。其于劝农之方。纤悉无馀。又何待刍荛之择乎。且其所须者。农政也农书也。而今此所论。出入汎滥。间有不专为农务发者。尤不足以仰备 乙览。第伏念察迩之 圣念。思闻一得之见。俾得各效其愚。无间贵贱。奉读 恩纶。愚衷自激。玆敢妄陈瞽说。以备庙堂之或取以财择之耳。
或问当今之为弊者甚多。农民不得安居力业。此固大患也。然今只论为弊之由。而不言矫救之道奈何。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8L 页
曰古人有言曰才知是病即便是药。若知为弊之如此。则何难于救之之道乎。试以田税言之。则正其税案。辨其田界。俾无彼此互易之端。无论水田旱田。起者征之。陈者免之。可无白徵之弊矣。以军制言之。冒托售伪。非理免役之路。一并防塞。军额不患于难充。而可无侵及黄白之弊矣。以征敛言之。分定多少之数。俾得相当。如僧役渔税之侵徵民间者。一并革罢。则可无非理横徵之弊矣。以粜籴言之。屡百年遵守之法。有难猝变。而欲为因时更化之方。各邑储置之谷。多增其数。每岁以大同谷改色。以备不虞。仓谷则依朱子社仓法分置各面里。择其有地望勤干人。主管出纳。以为农民纾急之资。可无捧籴骚扰之弊矣。惟此四者之弊既除。而推类以尽其馀。则农民可以安堵而尽力畎亩之事矣。然生民之苦乐。专在于守令。故汉帝之言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然则慎择守令。为安民之本。而守令亦有拘于法制。不得展其所抱者。此则又在道臣庙堂指挥之如何耳。
故都修城论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9H 页
高丽太祖定都。初无城堞。光宗时筑城二千六百间。名皇城。显宗时因姜文宪建议。命李可道稍广其规。土筑凡二万九千七百步。北自松岳绝顶。西过蜈山龙岫。东过鸠岘德岩。设南门于舞岘之南。今遗址宛然。我 太祖开国二年癸酉。截其中半。改筑以石。周二十馀里。所谓内城。或称半月城者是也。 鼎迁之后。因废不修。旧堞之存者。自子男山东隅。北至于松岳山。西至于都察岘。南至于太平馆。左冈自此迤逦。而东至于白溪之西。大槩石筑俱完。但无女堞。(太平馆以北。有未尽石筑处。)自是循子男山顶至于其东。全无形址处可二三百步。此外间间有破败处。通以计之。存者为三之二矣。初设七门。今所存惟南大门在通衢之中。楼阁巍然。悬钟于其上。但无门扉之设。进言西小讷里三门。犹有虹霓之石。北城北小二门亦有形址。东大门则毁坏无馀。只传旧基。又有二水门在西南二门之间矣。恭惟我 太祖大王开国后。临御三载。 定宗大王元年。自汉阳还都三年。 太宗大王受禅。因为临御五年。复都汉阳。其后 列圣朝动驾临幸凡六度。 六圣驻跸悬板。揭在南门楼。然则本府不当以丽氏旧都论。在 圣朝实亦一王京也。且在圻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09L 页
右控扼之处。西南有大江之阻。东北有青石白峙之险。设置管理营所属骑兵四百步卒三千。各色军校又三千馀名。仓库各谷二万三千馀石。银钱廿馀万两。居民一万二千四百五十户。田畓二千七百五十八结。富民之积聚又多在于其中。山川环抱。土地膏沃。四辅缓急之可恃。恐无过于是也。第惟升平日久。阴雨计疏。颓垣败堞。略不缮修。军民无依恃之所。财谷无保守之道。管理大营。将未免虚设之归。此恐为圣世之遗策也。惟此半月城太半崩坏。而存者亦多。所毁石子皆在旁侧。因而修之。可谓事半而功倍也。或曰国家祈永之道。在修德行仁。城池非所急也。且今生民困瘁。财谷不敷。动众兴役。非其时也。此固然矣。然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自三代已然。今不可偏废。至于工役之兴。非可取必于一二年之间。区划经理。定其规模。量时度势。徐而议之未晚也。或又曰天磨险阻之处。既设城堢。则虽无半月城。何所损于关防之谟也。此则不然。夫山城之设。乃一时避兵之计。非为国防患之地也。天磨距大路三十里。若使管理大帅携其精兵利卒。深藏于万山中。匝地人民。谁为之全保。孔道要冲。谁为之防守。以此言之。徒恃山堡之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10H 页
险。而不思城府之修者。恐非国家之长策也。府下儒武合辞呈营。请修筑内城。尔来百馀年矣。顷年自营门看审形址。商度工费。而辄以时诎举赢。议竟不行。识者恨之。凡筑城之规。先观地形。财谷次之。柴水又次之。此城三面阻山。有平广处有险阨处。可藏数万军马。可谓得地形矣。营中仓谷虽不甚多。泰安仓在城北十馀里之地。藏米太万馀包。山路往来。输取无难。且富民数千户聚在城中。则其所储钱谷缓急之际。亦可取以为资。公私积聚。可为数千兵一二年之计矣。城内山麓周围殆近十里。屡百年禁养。树木丛郁。谷谷有溪涧。源深流长。且北通韶陵五冠山等处。樵汲之路亦甚便近。修堞守阨。孰有过于此者乎。今不思保障之计。置此大都于空疏之地。若当不虞之时。许多军民财谷。将不免为藉寇赍盗之归。岂不甚慨然也哉。盖修城之论。非特松民之愿。实为国家大计。而前后保釐相公因循未遑。以至于此。岂亦有待而然耶。相公既受管理重任。镇守西路控扼。则凡关系庙谟营务者。经理区划。宜无所不用其极。儒生俗士不达时务。其言固无足取。而内外幕及许多父老民庶。岂无一可与议事者耶。审度事理。折衷群言。至
萝山集卷之九 第 510L 页
于惟断乃成。则惟在相公裁处之如何耳。事关庙谟。当听 朝家指挥。而苟非自本营经画设施。又何有底成之道耶。乡里之有此论久矣。而故监察韩大勋先朝壬子应 旨疏。首举此事。事下庙堂。竟不报。然自是此事不但为一时乡曲之论而止矣。孰能以此扬扢于庙堂。以为赞成吁谟之地也否。遂书以俟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