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x 页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行状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47H 页
梅窗郑公行状
梅窗先生文集。未行于世。今年春。后孙在厚,经济等。来请勘校。又曰文集将成。而纪德之篇。未有属笔敢请。余瞿然以老洫辞。二君责以世谊。有不敢图免者。谨据志录诸文字。点缀而叙次如左。公讳士信字子孚。梅窗其号也。清州郑氏。在丽朝代有名硕。讳顗朝议大夫神虎卫大将军。以忠义载丽史。立祠于平壤成川。讳瑎尚书左仆射谥章敬公。文章德行。为世名臣。至雪轩雪谷两贤。俱有文集行世。入我 朝讳若为中训大夫都官佐郎。子讳普文真殿直。是生龙骧卫司直讳仁老。为公高祖。曾祖讳允韶直长。祖讳彦辅进士。德行纯至。乡邦敬爱之。号为颜子。考讳枓司赡寺佥正 赠汉城府右尹。妣安东权氏。司果轼之女。太师幸之后。以嘉靖戊午八月十七日生公。幼质颖秀。八九岁已通经史文义。伯兄芝轩公早游溪门。亟蒙奖许。始右尹公禀李先生。创建童蒙斋于岩栖轩之右。盖为诸子计。至是公年才舞勺。虽未能偕进门下。而每因芝轩公。往来课授。服膺师训不少懈。薰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47L 页
炙启发之力。无异于日侍丈席也。十七游具柏潭门下。乙亥荐乡解。丙子遭外艰。壬午登明经第。选入承文院。以倭使护送官往东莱。疾老译奸滥。 启鞫之。译附权门。反诬见罢。甲申授著作。乙酉升博士。迁奉常直长。丙戌为礼曹佐郎。移刑曹。丁亥拜司谏院正言。转礼兵曹佐郎兼春秋馆记事官。以亲老出为礼安县监。又拜兵工曹正郎兼知制 教。入弘文馆。拜副修撰兼 经筵检讨官春秋馆记事官。以事忤当路。迁成均典籍。庚寅又拜兵曹正郎。时奏正 璿系。亲祭 太庙。公以大祝录光国原从功。辛卯春拜礼曹正郎。又入弘文馆为修撰。复转为正言。壬辰夏。倭寇猝发。孤身旅宦。只有一骑。纳于战马。夜闻 大驾出城。苍黄窘步。不知所向。道路阻梗。飘泊关东。自以台侍落 扈。非常秩比。义不可归见私亲。久滞关岭。召募土兵。捕斩游贼。监司姜公绅 启闻首级。请假守襄阳。癸巳春。道路始通。解官赴 行朝。除醴泉郡守不赴。甲午拜庆尚都事。疏陈落 扈情事。 备忘记传曰今见郑士信陈疏。事势适然而然。勿辞事回谕。供职逾年。 启黜一邑宰之贪纵者。以是忤权贵见罢。乙未除善山府使不赴。时群怨合势。乘衅交斥。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48H 页
公自是绝意世路。屏居田野。戊戌丁内艰。庐墓致哀。情礼备至。辛丑秋。 上问于政院曰正言郑士信今安在。人有不悦公者。以罪废远方。不知存殁为对云。丁未蒙别叙。戊申光海即位。拜司仆正。赴 朝陈一纲八目疏。移司䆃正。擢重试乙科第三人。升秩为枢府佥知事。以安胎使往公州。己酉秋。以饯慰使出关西。入复为佥枢。庚戌以贺至使赴 京。辛亥春。还拜掌隶院判决事。癸丑秋。拜密阳府使兼庆尚中道防御使。未几为群小所诬。罢归家居。己未正月二十五日。以疾终于正寝。享年六十二。同年九月。葬于义城县南五土山西胜方洞震坐之原。用庚寅光国功 赠嘉善大夫礼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配贞夫人永川李氏。观察使 赠礼曹参判号鹤洞光俊之女。治家方严有法度。勤俭自持。虽祁寒盛暑。必夜寝晨兴。训诲子弟。禁止奢侈。昏朝时私径大开。有科第人。盛驺从美服饰。扬扬而过门。夫人戒其子弟曰此辈取败。可立而待。汝曹慎勿慕。但当读书饬行。以待时而已。其鉴识如此。后公三十年戊子终。享年八十六。葬于本府鱼渊洞负壬之原。后移葬于府东先山洞村后。有二男二女。女长适洗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48L 页
马柳褍。有一女为教官朴璿妻。继子百之察访。男长亿早夭。二子基学,基载。次男侙进士参奉 赠左承旨。子基祚 赠参判。次女适别坐金时忱。有三女赵鸣汉,朴滈,金宗溟。继子文寿。内外孙曾若干人。呜呼。公天禀甚高。才调异常。十二随诸长老上山。次人韵。闻者异之。十八著屠龙赋。时梁公喜以楚声擅名。见之叹赏不置。其登第也。具柏潭谓公曰时议欲荐君翰林于分馆前。须暂留也。公以迟回涉干进。放榜即归。柏潭深叹焉。其在骑郎也。 上兄河原君乘夕到端门。徒众甚盛。公令闭门拒之。君怒甚。良久不得入。上闻之。奇其执法。不之问也。其为礼安也。距家不满一舍。而奉老亲恤穷族外。一无所营。所居家舍不蔽风日。以在官营私为未安。不之修改。其在玉堂也。自上数以物名字义之隐僻者。下试 经筵。无能详悉以对。公每随后剖析。引据明白。某书某注。详覈奏对。上入内谓左右曰年少乡儒。何其该博至此。李公山海退自 经筵叹曰真侍讲材也。其在谏院也。举劾不避权要。时令中外举学行之士。以布衣得除拜者甚众。人知其冒伪而莫敢言。公独 启其冗滥。汰去过半。论者快之。其赴京也。尝愤我国陪臣行礼 天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49H 页
庭。不服朝服。而独以玄袍入参班行。使仪章斑驳不齐。陈疏拟革沿袭之陋。呈文礼部。往复甚坚。礼部甚是其言。而以轻改为难。事竟未谐。识者恨之。及其还也。行橐萧然。书籍数箧。惟酬唱诗文而已。平生服膺先训。以不欺心三字为符。居家处乡。直道自守。不肯依阿苟容。故与世寡合。名途蹇阨。不能展布其所蕴。然至今南中。莫不诵慕遗风。尸祝公议。至发于一路章甫之舆诚。岂不休哉。呜呼。大节卓荦。必本于居家常行。公笃于孝友。侍大夫人奉养承顺。曲尽其方。事伯兄如事严父。季弟教授公。未有奠居。以其宅而推与之。其馀日用彝伦隐微之行。不可尽记。此其本源也。异日许多树立。其基于此乎。惜其锦绣之文。琼琚之篇。不为贲饰皇猷。黼黻笙镛之需。寂寥数帙。只供后人之摩挲兴感。岂非世道之不幸耶。早游西厓先生门下。因结潘杨之谊。亦尝往来于鹤峰先生之门。则传授旨诀。往复书札。与夫愚苍修岩。从游讲讨之迹。宜有可考者。而兵火以后。文迹荡然。今于慈孙之请。不敢臆揣为说。只以两件志录及远近士友之公论。撰次一二。以表高山景行之思。兼以乞铭于当世之秉笔君子云。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49L 页
野逸权公行状
 昭敬王丁未。我先祖文忠公。易箦于西美洞。寝疾后日记。命编观化录。野逸权公与及门诸贤。同载录中。乃者公之嗣孙尚义。奉家状来请纪德之状。余惟野逸公。即我外王考梅窝公之曾大父也。揆以契分。不敢以老病辞。谨按公讳潫字子深。高丽太师讳幸。其鼻祖也。有讳轺以胜国判事。入我 朝除北伯不赴。遂屏居于龙宫大竹里。于公为六世祖也。有讳山海。即庄陵忠臣竹林公也。竹林公以 文宗大王友婿。累徵不起。及 端庙逊位。与六臣诸公。谋复事觉。六臣就擒。公从高投下以尽。子孙仅免孥戮。而徙居延日。废锢百年。至 正庙己酉。 特命复官 赠吏曹参判。旌其闾。曾祖讳哲命别提。祖讳纶教授。考讳应星中戊午司马。距景泰百有一年矣。进士公始移居于安东新阳里。妣英阳南氏。参奉世昌女。隆庆辛未五月八日生公。生甫数月。进士公捐背。母夫人保养教诲。一遵义方。六七岁能属文。伯氏奉事公讳。以门户期之。及十岁又遭母夫人丧。执礼制无异成人。从伯氏公祭奠无惰容。观者称之。二十受室移居于醴泉新塘里。自少有远志。凿小池于堂前。名曰临羡。以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0H 页
寓努力自修之意。壬辰倭寇之乱。乡邑推公以义兵召募将。遂赴郭浩斋守仁阵。守火旺山城。时年二十三。己亥游西厓先生门。时先生退居西美洞精舍。公常侍左右。学习不惰。及先生易箦。自执烛至敦匠。无不竭诚干礼焉。戊申与李月涧腆,秦盘桓尚弘。疏请五贤升庑。庚戌始得请。时昏朝乖乱。时事日非。无意进取。筑晚蛰斋数椽。吟诗一绝曰身蛰年来口蛰兼。人间万事总如钳。何时䨓雨龙惊蛰。缕缕开陈不自嫌。其托意盖可见矣。宰臣以才行荐。授参奉不就。即纳教牒而还。丹谷郭公𡺽寄书曰此时敛迹田里为清福。些少浮名果何益哉。当时秉执之固。诸贤奖许之意可见也。搆小亭于宅后山。为晚境养拙之计。即野逸台也。与一时名胜郭丹谷,曹岘南,李瀼西诸贤。日啸咏其间以自娱。及癸亥 改玉。公幡然起曰更化之初。不可以不应举。遂赴甲子试。中生员。天启乙亥六月四日。考终于家。享年六十五。以是年某月日。葬于郡西大堤上乙向之原。呜呼。公之家。自竹林公祸乱之后。沈而不陆。公能于迁徙孤危之中。特自树立。与伯氏公讲磨经学。著名一时。孝悌敦睦。家行纯备。伯氏公以先夫人遗意。析产甚均。公曰我支亚。何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0L 页
敢与分先业。指庭前一小驹曰此驹吾所爱。遂以分契易驹而归。闻者多之。游泮宫时。芦川李公起浡一见敬重之。叹曰今世敦厚高雅之风。始见于斯人也。手抄性理诸书及心经周礼。潜心爱玩。至老不释手。盖其资性近道。凡于古人绪馀。自然有神会默契处。且早游大方门下。得闻至论。为终身体验服行之资。尝谓子弟曰荣利非吾分也。不可强求。独诗礼不可废也。幸与若曹。修拙田园。讲究陈编。以塞受中以生之责。不亦乐乎。与李省吾,李瀼西诸公。建鼎山书院。奉安退溪先生。讲贯条列。一遵白鹿旧规。其后乡贤祠及浯川书堂。皆公之修创也。一邦文宪。赖以不坠。岂不伟哉。临殁遗命曰向年陵官之除。非我职也。只以生员题主可也。平生不喜制述。家藏诗文。火烧不多传。尝游道南书院。留别诸公诗曰。洛涯新建五贤宫。士有依归学有宗。精一相传三圣法。明诚互进两边工。真诠在我宁须骛。曲径多方慎所从。此外纷纭功利说。本非先辈望诸公。可见公任道倡学之至意也。尝见郭丹谷请斩尔瞻疏。以为百世一人也。今见丹谷与公往复书。直气所驱。令人发竖。高风峻节。本无异同。而世无知者。此可以表著也。夫人闻韶金氏。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1H 页
察访建之女。闺范贤淑。有女士风。生于乙亥六月七日。卒于庚子七月八日。祔葬公墓后。生四男震英,震发,震圣,震哲。三女金鼎亨,柳元立,李邦翼其婿也。孙曾以下不可殚记。只录大小科云仍。孙以熽进士,万济文县监。曾孙鼎老生员,达国文正郎。玄孙铉生员。不佞衰废无知识。何敢下手于发挥撰次之役。而系是先祖门下德业流传之地。又是外先大文字。不敢自外。谨就家状。略加檃括。以待当世秉笔君子之采择云尔。
白南金公行状
我东人材之盛。必称岭南。 长陵以前。尚矣不敢论。以后百馀年来。皆称白南金公为最云。不佞自羁贯。得公片言只句。庄诵而敬识之。恨生晚而未及供洒扫于门也。甲子春。嗣孙庆硕抱遗集来请勘校。又以家状一通。请为纪德之编。不佞瞿然以老洫辞。金君去而其子东焕又来。面请书恳。有难固拒。谨按公讳始镔字休伯。白南其号也。咸昌之金。远有来历。我 太宗朝户曹参判讳尔音号三路先生。为公九世祖。性至孝。亲丧居庐泣血。上下左右。苴杖菲屦之迹。合成三路。邑人义之。仍以为号。特 命旌闾。士林立祠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1L 页
俎豆之。历四世有讳隆号勿岩。受业于退陶先生之门。 孝庙朝以孝行 赠左承旨。并享参判公祠。是为公高祖。曾祖讳起秋从仕郎。祖讳尧弼通仕郎。考讳鼎辉通德郎。妣月城李氏。司艺讳尚彦之女。以 明陵甲子十二月二十九日生公。生有异质。眉眼如画。自孩提已有孝友之行。文理晓解。不烦课授。七岁长老以冬月为题。呼韵试之。公应口对曰一片团团月。高悬万国灯。风力虽云壮。清光灭不能。闻者异之。及长以文章鸣世。锦绣琼琚。为人宝藏。而公犹不自多。日必盥帨。先谒亲所。次谒兄室。退而端坐。手不释卷。家甚清寒。不免饥寒。一向勤读。人劝公少休。公曰古人有吞纸而充腹。抱狗而取温者。岂可以饥寒而废学乎。其笃志力学如此。年十九。与兄铁南公始铧。俱中司马。其年冬。又捷文科。朴判书文秀一见奇之曰。公真宰相器也。甚款遇之。申青泉维翰夙饱声誉。欲试之。预搆强韵百馀句。见公于公廨稠挠之中。临发出而示之曰公可次韵否。公更不省察。步韵酬赠。不错一韵。青泉大惊服。甲申由骑郎移户部。戊子有关东检田之 命。己丑有本道检田之 命。所到列邑。虽深山穷谷。躬自经历。不避艰险。田结灾伤。辄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2H 页
启蠲减。以益生民。时礼安倅金某。凭依贪酷。公因事状罢。乙未除居昌县监。岁值不稔。民将荷担四散。公先出私藏。救其滨死者。后乃面议上司。广施恤政。阖境得以苏息。且当旱酷。民心骚扰。公乃沐斋。殚诚祈雨于县南绀岳霹雳岩等处。天雨民谓之金公雨。昌邑之弊。在于土豪数家侵齧小民。凌勒官长。而前后太守。莫能严治。公下车即捕其魁一二人。报营锄去。邑中肃然。尤留意于兴学一事。修治书堂。严立课程。每月一会。讲论疑义。士不敢游泛。数年之间。文风大振。丙申丁外艰。丁酉丁内艰。绖带不解于身。菜果不近于口。考妣坟茔。在于安东雕鹘山。距家六十里。而与伯氏公哀省。虽祈寒盛暑不废焉。伯氏累代承祀。贫无以办行。让与土田。以为奉祭之资。又让家垈以为保宗之计。居官俸禄。尽散宗族。虽疏远。有贫无能嫁娶者。捐财以助。使不失时。杜陵书堂。即勿岩公薖轴之所。而堂毁于火。公专力以成之。马陵里斋室。即三路公墓所。而公捐财以营之。癸卯除弼善。甲辰除掌令。罗公学川有收用岭南之疏。自 上有选用翘楚之教。朝廷以公为举。公上疏辞曰臣于慰岭南三字。有所戚然不安者。我国偏党之目。即亡国之根柢。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2L 页
殿下屡宣敕励之纶。显示洗涤之意。彼不逞之徒。妄揣 天意。谓机可乘。纷然迭起而投匦者。其意实在于代而取之。臣未尝不唾而鄙之矣。不意同郡人罗某有疏。言或切直。而意多挟杂。斥人以患失。而不顾患得之嫌。终古岭南无此事。 殿下监罗某疏。意岭南失意久。有此不平鸣。谓臣在岭南台职以慰之。是则岭南人上章愿进。而岭南人得台省也。臣羞愧欲死。 批曰特叙之命。意非偶然。汝其勿辞。斯速察职。后数日以言事忤旨。补外明川。其在官时。与兵使论兵弊民瘼。往复无数。期于得听。府民赖以得全。戊申逆变之后。自 上有勿问岭南之 教。一边人始作诬陷一道之计。做出岭南人皆为逆党之说。公与同道搢绅。联名上疏曰。大岭以南。天开别区。山无逆势。水皆顺流。风气柔而尚习朴。但闻硕德真儒。彬彬相望。不闻有一介逆臣出焉。世之称岭南动比邹鲁者。诚不过也。不幸弼显,麟佐。本以洛下之产。忽地来寓。潜怀不轨。暗结无赖希亮,圣佐枭獍之性。气类相孚。受其指使。肆其猖獗。以污我三百年礼义之方。此实环东土数千里。凡有血气者之所共愤。而身居岭南。目睹近出者。其痛心剖骨。宁不一倍于他人耶。臣等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3H 页
得伏见备忘记。有曰见惑之徒。予将宽治。又曰此地风俗。予已知之。应为大逆者外不忍逮。况亮贼之凭藉乱言乎。 殿下为岭南地迥出寻常。 殿下好生之德。畴不敢钦仰。而第惟是鞫招勿问一着。大涉囫囵。殊不痛快。夫昆崙之上。有石有玉。使人黑夜而摹之。但知其为块然一物。谁能卞之者。石之疑玉。在石则幸。而玉之疑石。岂非玉之羞耶。 殿下之不欲卞之者。政虑其玉石俱伤。而臣等之必欲卞之者。但恐其指玉为石。噫玉人一剖璞。石自去玉自现。卞之何难。今须究而覈之。区而别之。有罪则罪之。无罪则原之。岭南人始安于心矣。 批曰汝等之言固是也。而予之勿问。岂置岭南人于玉石之疑哉。自在涤脱中矣。时变起本道。列邑骚勷。 上以蔚山为关坊要害之地。 命择文武兼才。蔡公成胤以公对。 上遂令给马发送。公即驰之任。疏革弊瘼数十馀条。邑民感悦。己酉春。公卒于官。及返葬。拚輀而哭者数千人。上司朴公闻而痛哭曰此人云亡。其于邦国何。是年八月日。奉藏冠履于杜陵午向之原。享年仅四十六。于乎。公天性刚直。操履清介。宏才达识。虽不能大展于世。而若干州县之做措。台阁之忠款。其本原可知也。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3L 页
公居家孝友。定省之节。甘旨之奉。昕夕不解。仕宦之日。思亲一念。跬步不忘。观于呈辞归养之请。有不陨泪者乎。性本嗜酒。尝见一士人醉失礼貌。翻然大悟。因以断饮。而作酒诫以为警。容貌端庄。言语简默。终日危坐。不见倦怠。待人接物。浑是一团精和。稠广大会之中。人望之如一个琼树。迥出群丛之中。尝手抄朱子二程书。名曰景区手录。平生诵读。不外乎六经四书。尤深于易。间或别纸悬注。程传朱义之外。发挥蕴奥。又于五行精记等书。多有辨疑注解。尝仿武侯六十四图。聚石布阵。飞鸟不敢过。其在户部时。户部失文簿四五卷。判书以公深于数学。就公问之。公尝披览一过。呼吏书之。俄顷之间。填补旧册。不差毫釐。其力量宏大。精神卓越如此。又好山水。若关东八景,金刚仙窟,丹邱龟岛潭等处。无不搜奇选胜。有诗有录。以寓超然物外之趣。诗文失于火灾。若干掇拾。不过数帙。而以余蔑识。文不能句。诗不能会意。何敢妄施丁乙之笔哉。前配奉化琴氏生一女。后配延安李氏生一女。无子。以族从侄尚建为嗣。女长适柳涉通德郎。次适李遂焕进士。柳涉有四子颜春,程春,星春,沂春。李遂焕有三子载琮,载璜,载璋。尚建有一子庆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4H 页
硕。庆硕有四子长百焕。次东焕,朝焕,宇焕。百焕早死。嗣子基直。女适士人朴在根。东焕有二子长基益,次幼。内外孙曾若干人。于乎。天既生英特发越之才。而不与以晚暮之龄。以究其大事业何也。岭南古矣。人材眇矣。安得起公于九原。举之以蓝舆也。略叙感怀于状末。以表高山景行之思。兼以乞铭于当世之秉笔家云尔。
禁府都事延安宋公行状
公讳樀字隆吉。延安之宋。簪组相继。承旨讳守殷。自京而南。子希文文科著作。子国柱进士。子遗庆参奉。退溪李先生侄婿。于公为曾祖。祖讳汝沃。游权松岩门。考讳尚宾。妣沃川全氏。讳洪之女。以万历壬寅生公。幼有孝友至行。长以文华称于士友。丁亥公年四十六。弟构杖婢夫毙。时新经壬乱。杀狱至严。公急送于星山所后家。又书属于所后父。喻以万方谨避之道。弟不肯往。则公叱而遣之。不使家人知也。及仇告官。公即夷然就狱。人皆曰此疑狱也。若一言以自明。可以免死。亲朋之来唁者。亦皆以此劝之。公终不肯曰。吾有四子而渠未有一息。吾不忍使无嗣之弟。遽死。即自供曰兄弟一身。何论彼此。有罪无罪。惟愿速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4L 页
死。推官亦愕然。然狱竟成拷死。时四子皆幼。临死顾谓曰汝等以我死而与弟家相失也。吾目不瞑于地下矣。葬于甘泉晚场午坐之原。夫人冶城宋氏。士人尚淹女。梅圃福基之孙。某年卒。就公茔为双坟。公未有科宦。而主面书义禁府都事。意者别有行荐。而家录不传欤。四子仁舆,令舆,礼舆,智舆。二女张琄,林之久其婿也。仁舆一子延祜。二女权曦,权道亨其婿也。令舆二子洙,洵。四女潘世河,金胤祖,李汉佑,宋奎华。礼舆二子延祚,延祉。三女李在发,金万禄,金寿安。智舆一子延福。女金寿成。延祚二子鏶,钻。鏶三子喜濂,振濂,挺濂。喜濂二子思成,思胤。振濂嗣子思近。挺濂三子思远,思近,思极。思成三子宜谦,宜默,宜德。思胤三子宜讷,宜敏,宜龟。思远一子宜恭。思近嗣子宜敬。思极嗣子宜默。玄曾以下不能尽录。呜呼。兄弟者。亲之枝也。未有不爱其亲而能爱其弟者也。况爱之极而至于欲以身代其死者何如哉。此伋,寿,褒,融之所以罕匹于千古。然彼皆仓卒急遽之际。激发慷慨而成之也。若公则累月拘系之中。参量轻重。以求吾心之安而无所悔焉。古人言友爱必下因心字。公其庶几乎。一乡章甫呈状于营府。累蒙褒奖。而或者谓不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5H 页
系三纲。有难上闻。愚则以为三纲易而此事难。夫三纲大伦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惟其所在致死焉可也。而至于孔怀天显之情。则水火可同也。原隰可求也。急难之道。恐当止于此而已矣。况公既非手杀人者。只在奴属。呼吁卞白。岂无免祸之道。而迁延时日之久。恐或泄漏而祸逮于弟也。遂以速死为心。十六字外。断舌不言。只是血戒幼子。得不伤恩。公殁后数三代。未闻有以此事乖和者。公既贤矣。而公之子若孙亦贤矣哉。临死而树立如此。其平日所以处人伦骨肉之间者。必多可传于后。而又自弱冠时。从游于文献大方。岂无酬唱往复之篇。并泯殁无传。箱箧中只有与柳静斋往还诗文数三篇。静斋即我族曾祖世桢。老成博雅。以礼学名世。其取友必端矣。今录公一律于状中。其不录者。可类推也。其诗云晚学庄翁若命安。制龄何用觅还丹。栎完已保将身稳。鸠拙休嫌涉世难。认得高斋名以静。直缘衰病养于閒。要将大学书中意。更向生阳动处看。新塘李处士成全。首为之传。霁山金公圣铎又为后叙。一代斯文宗匠。相继有叙述文字。皆致慨恨于 朝家褒崇之不及。霁山文又记公之曾孙鏶。性谆谨。同学于金秋潭门下。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5L 页
庶几述公之遗风。公之连世交游又可知也。挺濂文雅疏拙。称于侪流。思近克绍先德。亲丧庐墓三年。兄弟穷居。同爨以老。可见其来历也。不佞衰暮湔劣。诚不敢当是役。而既承两代之勤属。不敢孤负。略叙一二。以答九原之托。亦以取裁于当代秉笔君子云。
义将丰隐李公行状
安东府西三十里真谷戌坐之原。有壬辰乱义将礼安李公之藁葬。至今过者指点咨嗟。以为忠未曝功未著而身先殉焉。不佞亦尝耳剽。而想慕其风节。日公之六世孙象泰。录示家乘一通。俾为纪德之状。不佞辞不获。谨按公讳洪仁字景会。姓李氏。本系全义。中世移贯礼安。高丽开国功臣太师讳棹。其始祖也。有讳混丽朝名相。谥文庄号蒙庵。有讳翊宝文阁提学。礼安移贯始此。提学生讳昪成均祭酒。祭酒生讳竦典法判书。判书有二子。入我 朝俱登文科。曰蒇判中枢。曰韫判军器监事。以曾孙左议政贞简公蓂贵 赠吏曹判书。于公为高祖。讳慎文科军资主簿赠左赞成。讳弼干副司直。讳荃参奉。是为公曾祖祖考考三世也。妣南阳洪氏。某官汝砺之女。以嘉靖乙酉某月日生公。参奉公世居京城所用洞。当正德己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6H 页
卯间。见一时善类多横罹。不乐京居。与兄进士公英弟生员公薰。挈家南下。卜居于安东府之丰山县。公五岁而参奉公弃世。公痛不逮养。及长益淬厉自立。尽心于奉先之节。祭祀以礼。治坟墓无遗憾。至今虎岩之山床碣台石。人莫不称之。膂力绝人。射艺百中。人或劝之以武举。则笑而不应。伯氏县监公亦荫除玄风。未数月弃归。盖以参奉公乡居之后。子孙无意于进取故也。质直自修。不事表襮。故世无知者。惟公之表从叔任参赞权甚器爱之。其以正使赴京也。挟公与俱。料理使事。又按岭臬。为公营第。公辞以兄家未作。任公韪之。并营兄弟家。丰县傍通衢。阛市啸聚。劫掠之患。往往有之。公屹然为一洞弹压。奸细屏迹患遂息。壬癸之乱。倭寇满一道。自李镒尚州阵覆败之后。贼势尤盛。所向无前。公不胜忠愤。不待 朝家命令。而倾家财募私丁。结阵御贼于九潭。时义将权梦参率醴泉军阵多仁。权诠率龙宫军阵牛头院。申梧峰之悌以礼安倅。率其军阵虎鸣里。贼由多仁渡江长驱。屯聚大竹村。三邑军战败奔溃。无敢谁何。公励气鼓勇。遮截九潭。射杀贼无数。使不得犯安东地。权诠坐军败。降为卒伍。于是公代领其军卒升义将。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6L 页
誓不与此贼俱生。冒白刃前进。竟以身殉。甲午三月七日也。乱中藁葬于真谷。乱定将改卜。堪舆家曰此吉地。天其佑善人乎。仍覆棺成坟。配宁海申氏从渭之女。后公殁。墓在虎岩先考公墓右。有一男玶。一女士人金光夏。玶三男廷吉,廷说,廷硕。二女士人郑基弘,进士李开汉。子孙蕃衍。世世隐德。以儒行称于乡。七代孙敏迪生员。八代孙汉佐武科碧潼郡守。九代孙敬裕文科。今为成均馆典籍。馀不录。呜呼。龙蛇之乱。猝地猖獗。平日衣君食君者。举皆望风奔窜。图生不暇。而公乃以草野韦布。 朝廷不识面目之人。奋身赴乱。尽力于捍御之场。效忠于危难之地。苟非义烈之根于中而能然乎。公之族曾孙孤山先生惟樟。特书谱牒曰贼由是不敢犯安东地。盖实录也。当日永嘉一府之得免蹂躏。莫非公九潭遮截之力。若使天暇之年。展布其志节。则毕竟树立。未必多让于郭红衣,权花山。而宏才无命。壮志先摧。只使数尺藁葬之坟。为路人酿涕之地。呜呼悲夫。乱平后 朝家旌褒之典。例及于丝劳寸绩。而独于公未之闻焉。岂以平日之不求人知。而死后忠节。一任其埋殁而未彰耶。抑显晦有时。早晚上之人。风闻采实而表章之耶。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7H 页
是未可知也。谨据家录。叙次如右。尾附平日之所感慨者。以告于当世之秉笔君子云尔。
节度使卢公行状
圣上御极之十六年壬子十一月日。今朔州府使卢尚枢以五卫将参官弓试记。 上问于筵臣。知其为故兵使臣卢启祯之孙。因 下教曰渠祖是守门将时举职。超擢为部荐兵使者。渠祖之除拜。在故壬子至月。而渠名之入于试记。又在今壬子至月。可谓奇事。其令兵判招见。除堂上宣传官。时不佞旅食京邸。尚枢来叩。以其先大人通德郎公所草实记。示不佞曰吾祖以直道不媚于世。未展所抱。然平生行业。实有不可湮没者。吾先子盖尝留意而未遑焉。今者特蒙 圣主表奖恩。盖异数也。不肖敬奉 睿旨。以藉手于大人先生之门。以丐牲石之文。顾不可以无状本也。子其图之。不佞瞿然以不文辞。及其赴任朔州。复申前嘱。辞意转挚。遂不获已。谨摭原记。为之叙次如左。按公讳启祯字国休。庆州安康县人。始祖讳光汉。新罗大匡政丞。其后有讳从善军器寺佥正。有文武全才。尝游佔毕,寒暄两先生之门。生讳绍宗忠武卫司直。生讳绾中部将。生讳希轼有学行。尝为东莱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7L 页
教授。五世祖讳守諴进士。从松堂朴先生学。号松庵。高祖讳景佖号栎亭。与弟敬庵公景任。内舅张旅轩先生。同学于松庵。后与旅轩同被荐为察访。壬辰倡义讨倭。曾祖讳世孝 赠司宪府执义。祖讳以元 赠左承旨。考讳圣宾 赠户曹参判。三世追荣以公贵也。妣 赠贞夫人完山李氏。讳橏之女。临瀛大君七世孙也。 肃庙乙亥正月三十日生公。贞夫人方娠有异梦。已而公生。骨相雄伟。宇局远大。幼而有食牛气。见者奇之。甲午遭贞夫人丧。戊戌丁参判公忧。执礼如成人。尝受学于族叔父处士公圣与。处士公每称公才性过人。异日成就。庶几光大吾门户。及处士公殁。公叹曰吾家世业儒。今不幸失师教。既不能游学四方。则将何所考德而问业。且吾贫甚。无以自资。则随田夫力穑畎亩。讵不能自食。而此岂足以老丈夫哉。遂投笔学射。 英宗乙巳赴增广试中第。亲旧贺之。公愀然曰吾岂乐此哉。盖不得已也。公登第累年。不肯上京。家居忍穷。有时藜藿不糁。而处之晏如。日读孙吴兵法。又甚喜圣贤书。至忘寝食。戊申逆变起。道伯差公别军官。盖闻公智略过人也。庚戌拟宣荐。有媢公者挤之。降入部荐。公不为辨。识者韪之。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8H 页
壬子春上京。不事干谒。惟杜门读书如在家时。主媪愠见曰读书则好爵自来乎。世间岂有闭户求仕之武弁。未几公决意还乡。束装待日。有人来传西枢相公闻君名。欲一见之。西枢相即金取鲁也。公将往见。而不知其门。问于市人。市人笑曰仕宦子不识枢相家门路耶。既见枢相问荐地。公以部荐对。枢相疑其阀。公越瞻南山。意象殊昂昂。枢相异之。十月拜守门将。十一月入直。先是门禁解弛。无能举其职者。公一遵令式。丰原君赵公显命将诣阙。跟随滥入。公据阃挥退而不可禁。乃厉声呼录事曰以大监从人而违法栏入如此。将何以为门禁乎。赵公异之。因叱退从者。其后一宫隶率巫女入门曰 内殿分付也。公大叱曰不正杂类。何可许入大内。宫隶期于率入。横挐万端。公愤然提剑击之。碎落绛帻。宫隶拾其碎帻。往诉政院。政院方议草记以闻。适值宋相国寅明以铨长在座。称之曰门将能举职。可褒不可罪也。因入对以可用奏。一日 大妃殿亲侄金某将问 安入阙门。公曰以私家言之。姑母出嫁。私亲欲见则必待主人接引之礼。况深严 内殿。岂可以白衣径入乎。自是宫门肃然。无敢拦入。又一日夜深后。宣传官以留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8L 页
门标信抵公。公以指按之。标信自破。乃觉其伪。荷剑逐之至閤门外。司谒以奉 命止之。盖 上意欲试公也。癸丑岁大侵。门卒皆病饥欲死。公以日廪分半与之。所活甚多。甲寅春。迁训鍊主簿。冬除判官。同日又升都总府都事。一日参春塘台观武才侍卫。应 旨举青龙刀挥转有馀力。 上特引见。问居地履历。未及奏对。兵判 启曰此人为守门将时能举职。且其才局可用。故升擢矣。 上命诵内外系阀曰。汝果士族也。仍 命起立举颜。又使之年。顾谓左右曰可用之人也。 命给马一匹。乙卯除博川郡守。公既升总府。例当得郡。政官将注拟。问公所欲。答曰愿得一弊邑。既退政官语人曰仕宦子。人人求善地。卢某独求弊邑。其志不凡。吾将试之。至是果拟是郡。郡为西路要冲。供给烦费。公私荡然。公殚心竭力。废寝忘食。凡可以祛弊革瘼苏民利国者。不顾身计。不拘文法。直前担当。无所回挠。视事未久。境内大治。方伯以听讼严明。他邑有疑谳。必使公勘决。囚徒闻公来。自分其生死。所至无冤民。丙辰以开市差员入黔洞岛。互市诸物。皆预备无缺。凡科外需索。一切防塞。又严束一行。使不得恣意横侵。威信并著。市井帖然。通事辈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9H 页
服其严明。彼人颂其廉洁。至以为开市第一。公尽心戎政。军器一新。又设补资库。以给官隶行资。俾无敛民徵族之弊。存本取赢。至今遵行。邑民便之。立石颂德。两营褒 启曰卢启祯到任未久。邑力且残。留意戎务。一心孜孜。曾所未备之器械。一并新造。旧器之朽缺。亦皆改备。鸠工造成。亲自指教。有此成就。诚为可尚。方伯又别以书言于宋相。宋相即面达于 筵中。丁巳二月。移拜渭原郡守。三月赴任。六月又以开市差官入凤凰城。彼人争指曰前日开市官至矣。有致款路傍。啧说前日事者。公以本郡据鸭绿上流。介西北两道。其城池军兵器械。不可与迤南诸邑同。于是筑郡城建炮楼。又设壮别厅。募乡品武士三百六十人。号壮别军官。使之轮番守直。课以技艺。施以赏罚。激劝淬励。以待缓急之用。又以为城池器械。今虽粗完。而苟无资用。则三者皆虚具耳。于是别备米七百馀石。为壮别士课料施赏之资。又自备银一千两作桩管。以为军兵需。又设补资库。如在博川时。边郡旧无学舍。不知文教为何事。公慨曰虽有武备。苟无文教。则遐荒之人。何以知亲上死长之义乎。遂创设书堂于境内三所。募入生徒。继其饩廪。课其做读。又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59L 页
为赏格以劝之。时到其中。惓惓以孝亲忠君立身扬名之义。陈说忘倦。人皆倾听而兴起焉。兵营褒 启曰以一心奉公为事。完成一大城池。不烦民不夺时。以备他日缓急之用。其馀军器之别备。官廨之新建。乃是此人馀事。谦己推人。尽心国事。足为捍御之一名将。 上特下奖谕。仍 命加资通政。公归功于筑城裨将八人。并加折冲资。己未二月。拜尚州营将。因大臣陈达遂仍任。八月移拜宣川防御使。九月以 御史褒 启。升嘉善大夫。以渭原时治绩。为道内第一故也。 启略曰诚以爱民。严以束下。冰洁自持。库藏盈溢。自备物力。新筑邑城。而躬操版锸。费尽心力。一民不烦。百雉斯屹。将台炮楼。官廨军器寺属。次第修治。眼目一新。募乡品武士三百六十人。创设壮别军官。储田米七百馀石。计日给料。轮番试射。新设三处书斋。给粮劝学。又以钱七百两田米二百石。别设补资库。以资官隶京粮。又自别备银子一千两。作封不动。以待不虞之用。此不但一时字牧之才而已。实是缓急可仗之人。及 御史入侍。 上曰卢启祯曾闻大臣所达。已知其治效。而今览书 启。首于一道。以遐方孤踪。殚诚竭力。不负托民。此等之人。何待回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0H 页
启。特为加资。十一月赴任宣川。宣素称难治。有三色五色稧。皆无赖子弟。互相朋结。以至倾轧守宰。侵凌小民。自前为痼弊。官长亦无如之何。公招致土豪三四人。喻以祸福。勉以孝悌。其有行义者。又皆延致礼待以奖率之。民皆悦服。党结自解。庚申二月。忤台臣呈辞罢归。邑民皇皇如失。将上京愿借。公力止之。三月初四日。设坛祭深河战亡将士三十五人。盖以金将军应河殉节旧甲重回也。五月还京。六月拜羽林将。辛酉以御营千总上京。十二月拜全罗右水使。时本营所管封山木。风落夥多。方营发卖以补 国用。有择遣廉吏之 教。大臣以公荐。壬戌正月赴水营。公以水营为南边待变之地。而大小战舰。举皆朽漏。军装器械。岁久刓弊。有非 国家设备之意。遂多方措画。凡舟舰之系水营者。既皆新造。其系各镇者。皆以钱布及材木。称量分给。使之造成。而皆极坚致。旗帜弓弩及他器械。无不改造。而如甘藿油芚明松等物之为战阵需者。一一储置船中。以为临急取用之资。筑堤堰作屯田。别储数千缗钱。以备仓猝需。纳钱一万二千缗于备局。以补 国用。十二月遭台评。疏批不允。大臣备堂引见时。 上问台臣尹㙖得 启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0L 页
何如。领相金在鲁曰臣闻其善为水使之任。前后居官皆廉约。难得之人。臣之所闻。与台异矣。左相宋寅明曰当初臣言于铨曹差送。今于台 启。臣亦难安。而向见监司赵荣国抵臣书。则欲以卢启祯事褒 启矣。右相赵显命曰臣则曾知卢启祯实是缓急可仗之人。台 启无形矣。兵判朴文秀曰臣亦见之。俭约之人也。 上答台 启曰当初条列。既知无义勿烦。癸亥五月。以新造铁碇事罢职。本营自前战舰用木碇。公到营仿统营及左水营制。以铁代木。为久远之计。而大臣引见时。有一武将以为不先禀。任意为之。有关后弊。不可仍置。左相宋寅明曰以为可罪则不过罢职矣。七月叙用。拜御营别将。八月除昌城府使。以台评削职。九月全罗伯赵荣国。悯公以忠获罪。追上褒 启以救之。略曰前水使卢启祯。廉干贞办。至诚奉公。节畜公俸。一不妄费。拮据八千馀两钱货。备置许多军器。武库新藏。个个坚利。战船诸器。物物鲜明。其他筑堰储钱之区画。明松甘藿之储置。比诸古人竹头木屑。尤为纤尽。有非寻常修改之比。其所改备别备之数。秩秩后录驰 启。令庙堂拔例禀处。上特下嘉奖。 命升嘉义。乙丑正月。往请栎亭公行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1H 页
状于讷隐李先生。二月拜谷山府使。又以台评乞递。三辞乃 允。丙寅正月。除江华中军辞不赴。三月以禁卫营千总。拜楚山府使。时闻胡地有磴磴矶者。猎胡出没作乱。京外震动。政官初拟公茂山。自 上特除是府。陛辞引见。问履历及加资事。对曰臣待罪渭原时筑石墙。而帅臣以为城闻于 朝加资矣。 上叹曰世人筑墙以为城。此人乃筑城以为墙。质实可尚。因顾大臣曰卿等须另加奖用。及赴任。值岁大饥。生类将尽。公一念荒政。百方调救。凡所全活五千四百馀人。仁声载路。流逋四归。乐生兴事。歌颂并作。公曰是犹未也。课农桑以厚生。敦孝悌以正俗。吾敢不尽心。而治兵讲武。亦岂今日第二件事。或增修或创设。数年之间。弓马轶群之才。至九百馀人。名之曰忠义士以奖劝之。方伯嘉其方略。颁布列邑。使之仿而行之。西关武备。自此渐成头绪。方公之设赈也。 御史监赈到府。厨传供亿。只依节目。从人则待之以粝饭。 御史怒而去。不复入境。触事操切。必欲中伤。公投牒诘之曰 御史既承 命监赈。赈政有所未举而自为肥己之资。则虽用烹阿之典。府使当无所辞。不然则厨传之侈。声乐之娱。府使果不能供也。 御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1L 页
史益怒。遂于书 启边地用钱事。几抵一律。大臣冤之。白 上曰边地用钱。旧有邦禁。而近来守令无遵奉者。但于见行文书。不用钱字而已。卢某随众用钱。而不知讳钱字于公文上。以此独当死罪。岂非冤甚乎。及就理呈原情。辞意抗直。三退三呈。期于登 览。一时传播。以为武弁之反驳 御史。古来未有也。当时谳司与前绣衣连家。必欲致之一律。而 上意惜之。历举其治绩而特下功减之 命。定配湖南之淳昌郡。戊辰五月到配所。杜门谢客。读羲易庸学等书。讲究不辍。己巳三月。 特旨蒙 宥。庚午正月。 命给牒叙用。二月 命政府除阃任。政府以无窠阙。拟平壤中军。寻移拜庆尚左兵使。既谢 恩就道。台 启又发。遂削罢。七月叙用以都监左别将。扈 驾温阳。草行野宿凡十三日。不解衣就寝。明烛凝坐。整齐军伍。一时僚官皆叹服。十月受由还乡。自是绝意仕宦。惟以山水自娱。渔钓为乐。有时蓑衣箬笠。往来江山。搆小斋于文洞北麓。斋前种竹。每月夜清影萧森。公以羽扇藜杖。啸咏其间。为终老计。讷隐李公闻而乐之。扁其轩曰竹月轩。壁上揭退陶先生圣学十图。以为朝夕玩省之资。且以经史子集。招邀宗族知旧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2H 页
子弟。讲读肄业。壬申秋。修栎亭公遗稿。癸酉约同志将游枫岳。发程二日。得寒疾即还。乙亥春。闻 国有逆变。方设鞫。叹曰身在大夫之后。虽无见带官职。岂可晏然在家。即日发程入城。待撤鞫还乡。中路感暑。到家疾笃。七月十四日。终于正寝。寿六十一。临命语家人曰吾一饭斗米。饮酒无量。自发身以来。断饮废午饭。吾岂不自惜。但念丈夫事业未可知。 国家脱有缓急。吾辈必不能安坐饱食。预习吃苦。以为做事之本。岂不可乎。吾平生受 国厚恩。常惧不得死所。志愿未毕。今遽至此。命矣夫。他无所言。十月初二日壬寅。葬于府东水月里先垄子坐之原。己卯三月二十日庚子。 王世子命遣礼官。致祭于家。公娶永川李氏副护军时番之女。封贞夫人。一男𣻂通德郎。一女适士人赵锡华。𣻂生三男一女。男尚植,尚枢武科今府使,尚檍武科。女适士人柳恒祚。赵锡华生三男翰然,衡然,卨然。尚植生二男珽烨,龙烨。尚枢生一男二女。翼烨武科。女长适士人柳家祚。次适士人金济远。尚檍生三男一女皆幼。柳恒祚生一子诚睦。内外玄孙男女不尽录。呜呼。公以英爽出凡之姿。兼忠信不欺之操。自在羁丱时。不伏作小底人。观其不与人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2L 页
谋。一朝投笔。可知桑蓬之志。在于四方。及其出身事君。毅然以古君子忠义秉执为心。奋不顾身。其守法尽职。则三年抱关之日可见矣。经纶措置则四典州郡之时可验矣。部荐无辨。不卑小官之量也。抗书绣衣。不畏强御之勇也。减食自固。朝暮运甓之志也。不知死所之誓。马革裹尸之心也。嗟夫。以展如之人。处末路之阨。虽蒙 圣明拔擢宠用。而疾技违彦之流。殚丸迭发。卒不能展布其万一。诚为慨然。然天理不诬。直节终彰。乃于六十年昧昧之馀。忽蒙 圣鉴烛幽。 恩数及于后孙。非偶然也。至今军门老卒。含泪言分廪济活之事。啧啧说温 幸时扈驾委折。以为武将中翘楚。舆儓口碑。亦可以得公之万一矣。然此岂无所本而然哉。公自在髫龀。已知事亲之道。怡愉承顺。未尝有违忤事。及失怙恃。孺慕深切。遇忌辰必前期斋戒。不言不笑。诚敬备至。子弟小欠斋洁。不许与祭。常以禄不逮养。为终身恨。州郡时服食自奉如寒士。有一弟甚友于。得一味必分之。弟未食未尝入口。辛亥在东京。闻其染痘。冒热徒步。晨夜归救。教子弟有法。尝曰武家子孙。多与书册分疏。专无学术。放诞相尚。虽有资性者。一入其中。不能自脱也。吾所甚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3H 页
惧。至于诗章吟弄。亦非紧工。惟恂恂从事于日用彝伦之间。不虚作受中以生之人。是吾望也。敦睦宗族。周穷恤贫甚挚。常捐俸立库。仿范文正故事。以备吉凶诸需。远近族党多赖之。处朋友有信义。凡有患难。挺身赴救。虽阽灾厄。亦不之悔也。尝以厚受 国恩。未报万一为恨。虽在晚年休官之时。一念向国。未尝须臾忘。尝于讷隐座上。语及时事。和泪盈眦。见者伟之。公体貌如山岳。双眸炯炯。须眉若神。一望仪表于千万人中。不问可知其为公也。少日尝坠月波亭下大水。岸上诸人苍黄罔措。公于水底匍匐。退步移时。背抵岩石。知其为深潭。即回身却步而出浅渚。诸人奔救之。问曰精神不乱否。公笑曰精神不乱。岂有要出浅渚而反入深潭之理乎。其气禀神识度量过人如此。每日清晨。整衣冠端坐。非疾病未尝废。居官处散如一。对人无怠容倦色。虽仆隶之贱。未尝加之以鄙倍之辞。晚年结茅山水。左右图书。俯仰思读。为收拾桑榆之计。而天又不永其年。悲夫。不佞居左。未及拜公于竹月轩中。窃尝邂逅通德公于稠人中。见其德器伟然。言动举止。中小学节度。心异之。及与府使兄弟子侄游。始知六德六行之书。为乃家青毡。诵习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3L 页
服行。蔚有可观。靺韦家而诗礼政。古罕闻也。岂非公裕昆之谟刑家之法。有以开拓其门户。而为子孙之承藉耶。不佞忝在契谊之末。得其世德详焉。今于状行之篇。窃附平日所感于中者。以备秉笔君子之采择云。
慕山权公行状
公讳寭字周甫。慕山其号也。高丽太师讳幸之后。世袭簪缨。工曹典书讳允均。其十一代祖也。有讳恢 国初司马郡事 赠吏曹参议。讳有顺牧使 赠吏曹参判。讳琳县监 赠吏曹参判。生讳价手。俱中生进。官至判官。桐溪先生达手之弟也。桐溪忠节。有名于世。惨祸之后。公投印归咸昌故里。杜门终世。子孙仍居焉。讳结司直。讳景绚参奉。讳准同知。自咸昌移居于安东丰西元塘里。号元塘居士。生讳克绍。以文学见称。是为公曾祖。祖讳佶刚正不阿。时人以觚棱目之。考讳以诠隐德不仕。妣殷山朴氏师尹之女。奉事好谦之曾孙。 明陵癸酉十二月初二日。生公于元塘里第。生有异质。八岁入学。负笈于素山金公德胤之门。志趣平淡。课读勤劬。甫成童。已通经史大义。无意于公车之业。金公大奇之。及归屏谷先生之门。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4H 页
得闻古人为己之方。每日晨兴谒家庙。退处私室。整襟危坐。沈潜性理文字。至忘寝食。其于名利上泊如也。居家以孝悌为本。家甚贫窭。而甘旨之奉。未尝不赡。闺门之内。和气蔼然。同里上下。无不称啧。日侍师门。薰陶德性。自底于平易简当。见得明甚。尝记其平日问答之语。书成一编。谓之琐录。四七理气之说。庸学肯綮之旨。盖有及门诸人之所不及闻也。又仿丈席阐幽录馀意。一善言一善行。无不尽录。至于忠臣孝子烈妇贞女之事。尤详焉。远近学者。多聚屏门。先生创一斋。名曰时习。劝公制其记文。公演成时习之义以进。先生称善。俾揭壁上。又于所居室。特扁安乐。有箴八首。其一曰安吾命分。乐吾广居。既安且乐。而复其初。其他反求斋,至乐案,明心窗,泰然堂,休休轩,闲邪门,独乐坛等处。各有揭箴。随处自警之工。亦可见也。闲中吟九首。以知命安分为要。设为问答。逐句悬注。以伯玉之寡过。仲由之喜闻。惓惓焉。丁巳遭内艰。己未丁外忧。殡殓葬祭。一遵家礼。衰绖不脱。逐日省墓。阕制后自号慕山。以寓终身之慕。河处士锡徵负其才能。周游八方。傲视一世。及到屏院。闻公言议。屈志请教。所居洞民。豪富顽悍。为一府之最。感公教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4L 页
卒归于善。权公以镇按节本道。参太师庙。斋会见公叹赏。折简强邀。而公终不往。其操履可知已。丁卯三月。公犯痘于道洞寓中。亲制祭文。告于痘神。文义平稳。得颂祷之体。症势渐剧。招伯胤诏之曰无负我平日劝勉之意。又曰古人以死于牖下。为得正而毙。今我若死于寓中。非其所也。知旧侍病诸人。挽之不得。遂担舁还家。即曰吾心安矣。使之正席。悠然而终。享年五十七。远近士友。莫不奔走涕洟。是年四月。奉葬于家后马山负乾之原。配曲江裴氏。洛庵得仁之玄孙处士应熀之女。妇行甚备。配德无违。后公二十五年辛卯殁。葬与公墓为双。生三男一女。长处勉有孝友至行。次处勤次圣规出后。女适丰山柳圣宪。处勉有一子二女。男檖。女南时炯无嗣。郑在石有一女幼。处勤有二子五女。男榅,梯。女李浩,河锡八,郑来胤,柳滈,金顼鍊其婿也。圣规嗣子。女洪宗洛,南必旭,金履遇其婿也。柳圣宪有一子𤁂。馀不尽录。呜呼。公以敦厚之姿。加专一之工。自得贤师。一心慥慥。词采之盛。风范之美。早登于一乡之月朝。树谷翁䋠。屏谷之季胤。文学知见。见重于一道。尝言慕山翁沈重和平。蔚然君子人也。与两兄霁谷缙,聋翁缉对坐谈话。见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5H 页
公至。必齐遫具冠带出迎。讲讨移日。及归出门拜别而目送之。其为长德之所推重如此。一生清苦。吃尽无限风霜。而心内休休。常有好颜。体若不胜衣。而脊梁乎进道之地。言若不出口而剖析乎明理之文。环堵藜藿。视之为广厦方丈。暗室屋漏。处之如神明所临。日用酬接。虽无矜持擎曲之态。而望实俱隆。人皆曰山林高士。圣世逸民。至今遗风馀韵。播传于一道章甫之口。岂不休哉。不佞生晚。未及陪公于燕几之下。叩质其疑晦。今于孝孙之请。不敢自外。纂叙一二。以表景行之思。兼以乞铭于当世秉笔君子云。
溪庄处士郑公行状
元陵辛酉。先君子从省试还。语不肖曰士子立心。须先办得内外轻重。方为士子。吾于今行。见得失诸人。无不丧其灵龟。独郑某确然不动于心。所论经义卓然。操捡坚介。其于名利上。非惟不言。亦不萌于心。真佳士也。余时尚幼。不能更禀。而藏之胸中不敢忘。今于六十年后。胤子在厚。抱遗文家状。来请校勘。又请行状。不佞诚衰劣不敢当。然自以承先君诲。平生景仰如卷中人。今于此役。乌敢辞。谨按公讳泰履字绥伯。清州人。祖系门阀。备载累世先状。考讳昌兴通德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5L 页
郎。谦恭笃厚。绳先启后。绰有馀裕。世称秋山居士。妣丰山柳氏。教官 赠左承旨讳后常之女。西厓先生五世孙也。以 明陵丙戌四月十四日生公。自在孩提。游戏异凡儿。稍长劬书力学。经史子传。无不通贯。惟不喜功令文字。以律己治心为工。其在父母侧。无丝毫私藏。伯季两公。先为各居。而公独侍亲侧。怡愉婉逊。克尽志色之养。及其分契之日。公进言曰吾与季弟。所率不多。伯兄则父母侍奉之外。又有祭祀宾客之浩繁。不可依例平分。先公曰汝言虽嘉。不可如此。伯氏公亦不受。公累日苦争而终不可得。则更请倍数区划。兼以赢馀田民。称名遗漏。而尽属宗家。癸亥十一月。母夫人剧疾。累日沈绵。公每夜必沐浴。躬取井华水。设席中庭。致庾黔娄之爱。庚午先考公患左颊瘿核。症势危恶。公衣不解带。目不交睫。以至于三月之久。及遭变。哀毁逾制。三年之内。粥饮居处。人皆忧之。竟无疾病。咸谓神明所扶。公虽不习程文。而亲命所在。亦不敢废。某年后杜门不窥场屋曰。国事至此。随众观光。亦有所不忍也。自是不参人宴会。亦不速客设酌。一家之中贫困丧戚。公必自当。不计身病。亲往拮据。率育幼稚。成长婚嫁。俾不失时。奉先诸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6H 页
节。尤尽其诚。祭需必亲捡。祠庙必躬修。戒饬一家。少无愆仪。先迹藏在巾衍者。极意裒稡。因以斋庵杂仪记问录。附之于后。名曰追远录。尝书赵子昂不自弃文张溪谷默所铭。揭之壁上。时时讽玩。自少酷好朱子书节要。每日看读。不过一编曰。义理文字。必体得而后看下方有益。又曰圣贤事业。都在敬字上。敬不在外。要在腔子内。随事戒慎。这便是敬也。平生读书。必以四书为本。濂洛关闽之书。无不潜心究会。而尤长于礼学。凡有吉凶经变疑难处。辄立论以待后考。持身安重。极热盛暑。未尝解衣胡坐。闻人之讣。虽未亲切者。必进素。未尝好出入。未尝务夸大。人或以此讥之。则曰不独吾力量不及。心亦驽㥘而不为也。近来人心世道。日就浇薄。孰若谨饬用拙。不为人僇辱哉。先考公尝有为先经纪事。因属之于公曰钱谷之任。例多人言。尔极力措置。无负我勤托之意。公自受教以来。读书之暇。专意此事。不多年。祭需丰足。又有馀财。为先世坟庵。措备计。尝戒子侄曰读书非为要好文字。凡诸日用言行。不出于古人范围中。当事之难处。必思古人处此事如此而后。庶无颠错了。又言人或疑我执拗。而人之所为。不合己见。则不与苟同。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6L 页
此儒者本色。人言何可避也。又曰不欺心三字。是吾家世传之符。凡事只当顾义理之如何。不当视诸友之喜怒以为前却也。又曰汝辈所学。只是推求言句而已。未尝点捡日用行事。到老竟何发明其所学也。有人来言某处有某事。处置如此。必有大利。公笑曰何为对年少言利。年少之利。莫过于勤读书。操心而已。何不以此言之。襟怀萧散。高筑花坛。多种药卉。非但娱悦心目。随时采取。以供药料。人有以病来求者。无不随所入以赠之。丁亥春间。已患奇證。夜服药后。霎时接目曰吾梦游洞庭,岳阳之间。多有赋诗。觉来心神便好。病革有人请见。扶坐衣冠而迎接。 英庙丁亥正月十三日。考终于正寝。享年六十二。是年四月日。葬冠履于府北道全洞丁向之原。配恭人月城孙氏。将仕郎云著之女。持平德升之孙。孝敬无违。闺范甚著。先公八年己卯殁。葬与公墓同局而异麓。一子在厚。勤俭雅饬。克继公志。呜呼。公天分甚高。操履甚确。自少用功。都在向里鞭辟上。故对人无性命之说。居乡无皎厉之行。只是平和雅澹。不事崖异于人。人之见之者。无不诚心爱悦。而亦不知其实地工夫如此也。名利纷驰之场。心如淡水。彝伦笃厚之地。行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7H 页
如茶饭。文章言论。只循平易。无险怪语。诗亦简澹清洒。见赏于大方家。使之克享遐寿。饱饫充积于晚暮。则其所就可易量哉。距河上不满二舍。时节往来。渭阳诸族。团会一堂。私酬昵谑。宜无所不至。而每见公俨然端默。无沾沾语。到今思之。分明是学道人。九原难作。今何可再承风范耶。聊以备叙于状末。以见区区景仰之思。庶几塞孝子之请。为异日乞铭之具云。
静斋柳公行状
公讳世桢字圣举。丰山人。高祖讳仲郢。黄海监司 赠领议政。曾祖讳云龙。牧使 赠吏曹参判号谦庵。祖讳襑教官。考讳宗之从仕郎。妣咸昌金氏。处士起秋之女。 赠左承旨勿岩隆之孙。以万历丁巳六月二十七日生公。公幼时受业于再从叔父拙斋先生。早闻为学大要。及长藻词日进。凡三捷发解而一居魁。每不利于省围。即谢绝之。日杜门读书。以养亲求志为事。壬申先府君从仕公丁教官公忧。庐墓于月田。公为晨昏之宜。挈眷往侍之。别筑小屋。屋边有三巨石。次第列峙。公有两弟世相,世霖。公以三岩自况。名曰兄弟岩。有诗道意。省侍之暇。日与两弟逍遥其中。怡怡以乐。乙卯丁从仕公忧。服阕还河上旧宅。是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7L 页
时公年已六十。精思力践之工。老而深笃。尤深于礼学。以文公家礼为宗。裒集古今礼说。常变巨细。无▣或遗。磨以岁月。及其用工既久。见解精到。则远近质问者相继。如李孤山惟樟,洪木斋汝河,李懒隐东标诸公。皆以书往复就质焉。名其室曰晚思庵。又曰静斋。所著述无閒漫文字。主敬缮性之外。又留意于经世之务。如治民治兵经界征赋城池器械之类。各立编目。皆有著说。尝论朴思庵先天地辨及李栗谷四七说。又有己亥误礼后说。见之者以为发前人未发云。丙寅四月十一日。考终于家。享年七十。用其年某月某日。葬于月田逢吉山午向之原。有遗集四卷,家礼證解八卷藏于家。呜呼。公天禀醇厚。才调颖发。早袭庭训。成就德器。奉先治家。一遵礼法。襟怀坦荡而绝无枉曲之私。志意宏豁而耻为机变之巧。平居恂恂靖默。无甚异于人。而至于制事之正。则辨别义利。如分桐叶。为文章不务为新奇藻绘之工。而文取理达。诗取陶性。连篇累帙。不见戛戛用意之态。读之可知为有德之言也。晦养林泉。未尝求知于世。以至七旬坎坷。终不能展布蕴奥。呜呼。岂非世道之不幸耶。公族侄主一斋后章祭公文曰。早承诗礼之家训。亲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8H 页
被法门之磨砻。不务为皎厉之行。以要声誉。不肯为软熟之态。以求迎合。一生贫约。处之裕然。證解一书。礼家三尺云。公配真城李氏。承议郎曾孝之女。生一男三女。男曰后达。女长适李时馥。次适金志述。次适金鼎燮。后达生二男一女。男曰经天,钦天。女适洪俭。经天生二男六女。男曰涛,澲。女长适朴熙臣。次适金泰鍊。次适洪圣麟。次适琴鼎锡。次适朴致宅。次适南汉鹏。钦天生三男一女。男曰沈,渐,濂。女适生员李士虎。涛生一男曰复明。复明有一子幼。澲无子。沈无子以弟渐子复七为嗣。女一人适权执中。渐有二男复七,复八。濂生一男二女。男曰复九。女长适权尚应。次适闵凤来。复七生一男曰缵祚。缵祚生三男皆幼。
拙庵柳公行状
公讳遇春字东甫。系出丰山。上祖累代以文章科宦显于丽朝。入我 朝有讳从惠工曹典书。至五世讳仲郢观察使 赠领议政丰山府院君。子讳云龙牧使 赠吏曹参判。早游溪门。得心学之传。子讳裿县监。子讳元履亦县监。即公之五世祖也。高祖讳世献宣教郎。曾祖讳后贤通德郎号安窝。移居竺城安谷。有清修高行。祖讳圣中。考讳泂。妣宣城金氏。通德郎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8L 页
讳济万之女。文节公讳淡之后。以 元陵戊申七月初二日生公。幼有异质。广颡明目。炯若出水之芙蓉。甫学语。在父母之侧。未尝有骄騃态。六岁受学于仲父处士公。不待呵督。课业日就。动静食息。端序则见。每侍寝于母夫人。平明必适祖父母寝所问候。因往省仲季父母。退读所受书数十遍讫。复请日课。终始不懈。盖其资禀之美。幼习之雅。使人一见可知其为大家名孙。稍长陪侍大父。凡诸奉先之节。接客之仪。无不讲究而行之。坐必跪行必徐趋。无异学道㨾子。戊午仲父公卒。初终不离丧侧。极力措办。大父公虑其生病。挥而出外。公垂泪曰小子不天。生才二岁。遽失所怙。今以未事吾父之恨。欲事大父与仲父。而今仲父下世。小子之恸。虽谓之昊天罔极可也。其特行多类此。自少有意于绍述先业。惇叙族亲。常以心学自诫曰此身虽小而甚大。此身之主宰。不过曰心。而心之用在善不善之几。则先业之绍不绍。族亲之睦不睦。皆系于此。不亦重且大乎。无疾病。未尝脱衣冠。端坐终日。虽童子幼孙。必以礼貌。循循雅敕。勉以常行之道。不使游浪。故人皆敬之。丁卯遭祖父母丧。公年二十。代持重制。凡百仪节。一遵祖先。未尝径情而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9H 页
行之。墓所不远。朝夕奠哭还。辄具衰绖。坚坐垩庐。吊客至者退而叹服曰柳某真可谓善居丧矣。辛未遭母夫人丧。公每以未承先府君颜范。为终身痛。至是改卜吉地。并营先府君缅礼。而合堋于母夫人墓。追慕过哀。毁戚骨立。人或劝以滋味。则公辄却之曰世间岂有居丧食素而生病之理乎。服阕简出入。惟时节往河回。与门中老少。团会累日。敬览先集。讲讨旨诀。天人性命之奥。不出于口。兢持拘束之态。不见于色。论文必让与人曰不行而饰于口。吾之耻也。安窝公有安窝诗若序。道内名胜多和之。公一一收拾。誊成一巨帙。尝曰安之一字。是吾家谟。吾则以拙名庵。庶几遗训。各处先茔。相距不迩。极力拮据。各为祭奠守护之资。新村之松守庵即其一也。亦有斋舍诗韵。尝谓子孙曰吾则未成涂塈。况修饰乎。此则只在汝辈不怠成如何耳。大书忍字于壁上。因作忍百堂小记。以寓佩服之意。拙庵亦名聋𥌒斋。公所自命。有记有诗。以示谦退之意。体若不胜衣而勇于为善。言若不出口而明于是非。竟夕油油。浑是一团和气。非义悖度之类。望风自戢。不敢有慢弛之态。里有云谷书堂。乃公家与全朴两姓各出物经营者也。苏院荡残。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69L 页
公慨然语全朴两门曰。此吾两姓外先之院也。不可无别般区画。因出堂财。共议别补之。大抵规模出于报本之诚。院事遂完。堂规亦成。乡党老少。相与钦叹曰堂院之粗成貌样。拙庵之力也。襟怀萧散。韵致雅淡。每与子侄裁植数䕺梅菊曰。此吾晚景佳友。亦聚石块而自筑阶曰此犹胜于游浪。每于风和月明之时。辄倚庭前手植梧桐曰濂溪康节之遗风雅韵。可以想像于千载之下矣。每出辄于洞外上马。其归望里门而步。控马者习知其处。尺寸不违。公年未六十。已抱曾孙。人或贺之。则愀然而答曰去祖先逾远。遗泽若斩则柰何。仲季父早世之后。从昆季二人抚养如同气。以公之季从承祀于公之仲父。两家之粗有头绪。二从之得至成就。无非公之力也。癸丑二月患时疾。初一日未时。考终于寝。享年六十六。远近知友莫不嗟惜。以同年九月日。葬于尚州长命山负兑之原。配宣城金氏讳声烈之女。先公七年丁未八月十四日殁。葬附公墓。一子弘祚。一女全光垕。弘祚三子兴睦,景睦,馀幼。二女安行廉,金克伦。全光垕有四子百鍊,九鍊,尚鍊,馀幼。兴睦有一子二女幼。景睦有一女幼。安行濂有二子幼。金克伦有一子一女幼。呜呼。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70H 页
公既不做于世。则今之可言者。不过家间日用。林下康济而已。虽有卓异之行。吾今老弊。不记颠末。只徵于竺城之士论矣。伴鹤窝安上舍镇龟。武夷李上舍龙羽。乃经学士。未尝轻与人者。而常语人曰拙庵柳公。真可谓今世之古君子。岂不信然乎。不佞与公为同门知己。而适值宦游。遂阙诔挽一纸。为平生恨。今于胤子之请。强操纸笔为此役。九原有知。或知此心否耶。呜呼悕矣。
从弟景观行状
堂弟景观有志行。年二十五。不幸死。殓已。叔父收泪召余前曰。知吾儿者莫如尔。盍为一通文字。以表于世。余掩抑不能对。只曰徐图之。既葬。景观之外从兄崔周镇甫。与其从弟恒镇。录君幼习若干条。寄示余曰成童以后事。本党诸人。必详知之。合为一状。乞铭于当世秉笔者。是谁之责欤。其意盖促余也。顾余文辞拙约。兼以至情惨毒。不忍操笔。今吾老耄。人事未可知。忍哀呼书如左。君讳澜。姓柳氏。丰山人。领议政文忠公西厓先生为六世祖。高祖讳元之号拙斋。文章道学。克承文忠公绪业。曾祖讳万河。大耋副护军。祖讳后沆。以文行知名于世。而不克享年。有五子。叔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70L 页
父序居第四。讳圣复。天分甚高。行谊纯备。配月城崔氏通德郎讳鼎锡之女。百弗先生兴远之妹也。令资淑行。最著一门。以 英庙乙卯五月十七日。生君于漆溪外家。幼质莹粹异凡儿。常随母夫人往留漆溪。甫识字。因受学于百弗翁。聪颖神解。不烦课督。长者闷其坚坐不出外。命使往游于剥枣之场。群儿奔逐。君独避居松树下。吟陶靖节拊孤松一句。长者奇之。百弗翁事亲孝。日蚤起省拜亲闱。君年才舞勺亦效之。每日晨起盥洗。拜于母夫人寝门外。时母夫人觐留亲庭也。百弗翁大奇之。寄书我叔父曰此儿不可寻常教养。又寄书于李大山曰柳甥有非凡资质。待其成人。送于门下。十五岁。自漆溪始返河上。容貌端洁。韵气清洒。叔父命余同一房读书。夜诵夙兴夜寐爱日夜气等箴。音吐清朗。诵毕辄有慷慨意。一门挟册者。皆敬畏不敢为戏语。见余泛读杂书。微讽曰读小学书已熟否。自是文理大透。同看先辈文集。无不迎刃而解。十六受室于载宁李氏讳致远之门。动容周旋。有若天成。四止窝李公馨远极称赏。贻书贺伯父曰景观来读心经。文理见解。非老物所及。有子如此。想其尊公百不忧矣。尝语余曰吾乡非无一二大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71H 页
人先生。岂无执贽之愿。而自量吾学。全未知向方。待稍进可遂意。盖不欲早自标榜也。十七岁始挟论语。往谒大山。才读首篇。以病归。自是常在吾傍。披览抄写。昼夜不懈。晨兴拜门之礼。不以寒暑疾恙而或废也。二十二岁。叔母以疠患不淑。君水浆不入口。几毁不能支。长者忧之。过葬后劝以肉汁。君哀乞苦辞。长者不忍强。及期亦然。服阕有羸瘁證。而亦能巾帨起动。手不释卷。转辗沈剧。竟以己卯三月二十六日不救。同年闰六月二十五日。葬于月厓店谷庚坐之原。嗣子有春。有春子麟祚。有一女幼。一女金义权生员。嗣子泰砺。仁善之后。止于斯耶。呜呼。君非不知毁灭之为非。而毕竟至此。君亦不自料。岂家运之剥而不能容人力于其间耶。祥麟瑞草。暂见于世。而影响旋邈。使人有不再见之叹。则撰录志行。以图不朽。岂非后死之责欤。吾与景观居久。而正当景观内而不出之时。著述一篇。无所记得。但见其书辞典雅。笔画精妙。而今不可搜觅。又书签一诗曰晚坞风清尘俗气。明窗书见古人心。屏山晚对楼联句曰。檐连绝岫临高鸟。轩俯长江见去舟。不记全篇。只此数句。不忘于心。附著于此。君之内子。生长法家。贞心苦行。有足动
临汝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671L 页
人。待此文字入手。抱而下从。其意绝可悲也。玆并书与麟祚。使之净写。以奉告于当世之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