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x 页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墓表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673H 页
处士高敞吴公墓表
荣州治之南十里。有竹牖先生吴公之墓。金鹤沙先生铭其碣。其下数十步。背甲而面庚者。即竹牖公六世孙处士讳锡权字尔称之墓也。吴氏籍高敞。自丽氏。至我 朝。代有名硕。详载竹牖公墓碣。竹牖公讳沄。早游退陶,南溟二夫子之门。登大小科。位不称德。止东都尹。子讳汝橃。为伯父讳溍后。号敬庵。官校理。有嗣子讳益滉号诚斋。少登国庠。老拜护军。诚斋生讳庆基号伊溪。生员赠掌乐正。伊溪生讳寿兴。赠右承旨。自诚斋以下。皆有才行文词。而穷而不施。世以笔法名于时。承旨生讳圣昌。有文行。配寿城罗氏。同知讳寿一之女。无子。后配羽溪李氏。讳基显之女。处士公。即其出也。竹牖公之第三子讳汝柍。生讳益煊。益煊生讳显基。号新溪。生讳寿溟。是生讳圣钦。自号省庵。性度刚毅。笔画妙健。配奉化琴氏。讳重世之女。无子。取处士公为嗣。公生于 肃庙丁酉六月二十八日。孝友之笃。根于天性。生仅五岁。慈父见背。攀擗悲慕。无异成人。不与群儿游戏。每随母夫人。晨昏祭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673L 页
奠。号哭尽哀。及长出继。事所后父母。极其诚孝。辛酉。丁内艰。三年尽礼。复事继妣安氏。安氏有子女四人。每称公孝友交挚。人无间言。身继四世之宗。祭先诸节。称家有无。而必斋沐精洁。以致如在之诚。本生夫人年老在堂。伯氏家甚贫窭。公事母事兄。尽诚尽力。至于累代坟茔。凡所以置祭田谨守护。咸适其宜。尝值凶歉。表兄张君遭丧无依。公招与同爨。联枕共衾。始终不怠。张君终身感叹。庚寅冬。遭本生夫人丧。辛卯春。丁省庵公忧。哀毁逾制。身不脱衰绖。足不及中门。才经襄奉。羸削成疾。竟以十月九日。不起于苫垩之中。享年五十五。呜呼惜哉。公尝语子弟曰。吾平生以拙自守。事亲而不能尽瀡滫之供。才之拙也。处乡而不敢预是非之场。心之拙也。有意为学。不及半途而废。业之拙也。又曰。吾居一小窝。日用之所用力。惟在敬身敬亲敬长之道。欲以敬名窝。而吾非能用工于真个敬字。吾何敢以是自号。呜呼。于此有足以知公志行也夫。配沃川全氏。讳辉国之女也。性端贞。喜怒不形。事舅姑尽孝。与夫子无违。后公四岁而生。先公三年而殁。墓在郡南芝山向离之原。有四男。司重其长也。次司大,司翰,司协。司重生宗镐。司大生缵镐。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674H 页
司翰生一男三女。司协入继伯父后。生一男。皆幼。若鍊于公。世有谊分。竹牖吾先祖敏节公同门。而省庵吾先考晚庵公执友也。所以与公年未肩随。而情比同气。今于表墓之文。不敢以不文辞。以孤孝子之情云。
长陵参奉权公墓表
咸昌县之南版野山负乾之原。有坟屹然高四尺者。故长陵参奉永嘉权公之墓也。粤自太师幸。世有冠冕。至桐溪先生讳达手。值燕山时。以直谏被祸。赠都承旨。享临湖院。自是厥后。簪缨不绝。德业相继。有效力于岛夷之乱。而父子赠官天曹者。公之六代祖讳景虎也。有弃仕于光海之朝。而毕竟守义崇祯者。公之生高祖讳以说也。至公之曾祖讳焘。祖讳守经。二世不仕。考讳镜。卒以丹城县监。妣庆州金氏。以厚之女。丹城公庭训既挚。金夫人闺范甚备。公之所以胚胎成就。实有本焉。公讳圣河。字幼清。生于 明陵庚辰。卒于 元陵丁丑。享年五十八。公自少聪明绝人。虽平日所未见之书。十行俱下。一览辄记。尝于宾馆。借人书籍。数日便还。人怪而问之。答云。一见可以终身不忘。他人世传之物。岂宜久假不归。文嗣夙就。声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674L 页
誉远播。京试乡觲(一作解)。屡居前列。甲寅。遭外艰于丹城任所。治丧将返。簿书堆案。而周详不漏。吏胥不敢欺。归葬于民居数百户之后。顽民感服诚意。竟至无讼。戊午春。中进士。同年冬。丁母夫人忧。服阕。拜 长陵参奉。未赴而递。自此无意荣进。专心课学。每就乡学党塾。或设讲论学。或设白试艺。远近章甫。闻风来会。彬彬多兴起者。尝曰吕氏乡约。可矫颓俗。吾将验之吾乡。乃会一邑民人。条定节目。定出各面有司。身为都约长。每月受其善恶之簿而赏罚之。不期年。民俗丕变。莫不自励为善。而拘于时俗。未得卒究成效。识者恨之。公气宇丰厚。性度宽弘。待人接物。一出情悃。里有顽蠢之习。而感公威惠。不敢为恶。乡多甲乙之论。而赖公调停。不复相争。清台权公谓公曰。好善乐义。吾于咸昌见之。岂非君教导有方而然耶。赵相国载浩。亦尝见公而语曰。吾自按臬。列邑之呈诉日至。独于咸县不见。及公弃世。而乡风俗习。渐不如前。里有事难处。辄曰权公殁。乃至于此。邑有议未定。皆曰权公在必不如是。呜呼。学足以立身。才足以干世。而科止小成。官止下士。既不得施诸一国而试之一乡一里。稍见端绪而止。可胜惜哉。公少游泮村。洛中名士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675H 页
多乐与为交。及其迭居铨衡。公绝不以简牍相讯。至闻公殁。皆以为南州无高士。或至自恨其不能荐引者。疾革将终。犹应口诵文字。乘化之夕。评论人著述。无异平日。精力之不爽如此。配永川李氏。讳寿堈女。敬亭讳民宬之玄孙也。克遵妇道。无违夫子。生三男。曰柄曰朴曰柱。一女适吉致迪。长男有一女。适李汝鹏。次男有二子。宗烈,宗俭。宗烈为伯父后。女适金永恕。季男有二女。适李俊行,卢象敬。女无育而夭。永恕不佞之子也。仲胤君以不佞有通家谊。属不佞铭碣。不佞何能铭公墓。尝闻公题康节诗生来不作皱眉事。老去应无切齿人之句。贴之门上。人皆谓画出公情实。噫。公自况之耳。遂诵其诗以为铭。
孝子金君墓表
广云歭之原。有负坎而高数尺者。即吾宗人孝子之墓也。孝子金姓。自始祖籍礼安。十世至文节公。为 世文朝名臣。文节曾孙有曰士皞。中司马负重望。尝与兄子敏节公。相代居儒林长席。荣之人士。迄今谈盛事。其后有曰宗继。曰寿亿。曰鸣国。于孝子为曾大父,大父,父。孝子以 明陵乙未生。名曰潜。字曰而昭。天性笃孝。事父色养。及丧未葬。只饮糜粥。既葬。不食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675L 页
菜果。三年不脱绖。未期而缞弊改为。尝有故。废上食几三月。每朝夕涕泣。不忍餤疏食。日中及夜。惟少歠糜饮而已。父嗜酒。至病剧。适有馈酒而不能进。自此终身不近杯。母有疾。寻医暮还。有虎当径。叱曰。吾方急归救母病。尔无遮我。虎即起避。其夜虎置猪庭中而去。家人异之。作膏以进母。母病寻愈。母又患腹胀。百药靡效。有友人在百里外者。走书告曰。吾梦与君遇。泣道亲痾无药。忽有一老人过而言曰。支离涨水最良。君喜问是何物。其人曰。厩侧所会水是也。取温以涂则必效。觉而思之。此君诚孝攸感。是以事虽近诞。不敢不告。遂依其言试之。果效。后有同病者试之。皆无效。及丁忧尽礼。一如前丧。晨昏哭墓。杖而来往。墓下成三路。平居早起拜庙。忌日前后一月。不啖肉味。 国恤。期年内月朔。必西向四拜。亲冢四旁。皆他人所耕。代给土田。手植松杉。宗家败业。无以供先祀。出己田以赡之。遇一弟。训爱甚挚。与诸友施与不苟。家在三邑之交。喜与文人法士游。门外多长者车迹。年五十一。殁于 元陵乙酉。初配羽溪李东说女。继配完山李逗春女。后配全义李光秀女。生三男二女。男曰时铎,时钰,时镈。女适金珣,金瑗。时铎服亲丧。一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676H 页
遵先人礼。攻时文。颇有远到期。年未三十而夭。惜哉。时钰以余为同祖人。请余识孝子墓。呜呼。孝为百行之源。而自古能孝者几人。余尝怪世之为子者。已不能尽其孝。闻人有奇行异迹。不以为偶然。则诿以理外而莫之信也。殊不知诚能感神。是乌知孝子哉。遂撮其大略而叙之。若其居家处乡。多有人所不及者。在孝子。固疏节耳。今姑阙而不详云。铭曰。
尽人之子。鲜能孝。铭孝子隧俾人效。
先祖七世坟茔传疑碑识
吾金氏在丽朝。世居礼安县。自始祖户长公。历三世户长。至奉翊,中显,奉善三大夫。凡七世坟茔。世传在县北白云山。乃为他人所占。葬其下上。今有二封颓茔。在中干上处。可知其为最先入葬。而自此而降。南出数枝。累累然有十馀坟。皆无碑志可验。呜呼。可胜痛哉。奉善公之子官郎将。郎将公子县令公始移家荣州。荣之距礼安。才一日程。县令公二男。为校理为冢宰。冢宰仲子公县监公。又来住山下十馀里。子姓之在荣土者。寔繁有后。则不知何时失于守护。为人所占取也。尝闻故老相传云此山一名正字洞。盖冢宰公初为集贤殿正字。集贤当世高选。正字殿中极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676L 页
望。山中之民。见其来省先墓。咨嗟赞赏。至以名其洞。然则此山之为吾家先垄。及此时之犹不失守护。皆无疑。而冢宰公之伯氏校理公。既早卒无嫡嗣。冢宰公又早世。而长子训鍊公无子男。县监公以仲子承祀。而又无子。宗嗣累绝。最后县监之弟生员公之后。始克承宗。其间之阙于省扫。或事势之所难免也。当是时。墓下之居民鲜稀。山径之卉木茂翳。至使他人不详其为谁家坟茔。而占葬其间也欤。是诚不可考已。东方之金。大抵多本于罗王。而又有金海英阳之金。由户长公以上。无书籍可徵。然四世之后三世官大夫。县令公实当我 国之初。而冢宰公为 世文朝名臣。 赠谥文节。立祠二邑。自是而贤人君子。彬彬间出。生而有德行事业。殁而祀乡祠里社。大小科第之盛。内外本支之繁。至于今二十有馀世。则吾先祖积仁种德。以有其馀庆者为何如。而乃反封茔莫护。奠扫无地。无可以少伸追报之诚。其为子孙百代之痛恨。曷有穷哉。始于 肃庙庚申。门中诸父老式遵先世遗志。设坛山足。列次七世昭穆而祭之。自是厥后。每五年一祭。近年以来。措置若干祭田。复以三年一祭。为永世遵行之规。盖自始祭至今为一百有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677H 页
十数年矣。特以莫的供虔。以义起礼。而无凭无依。祭如不祭。祭毕而散。则又复慨廓悠邈。无所寓慕。谋所以筑坛墠竖表石。以为瞻依之所者。亦既有年。今 上二十年丙辰春。始就山下相望处。累土为坛。越二年戊午。伐石竖坛上。表之曰宣城金氏七世坟茔传疑之碑。俾后世子孙。有以知此山中。有吾先祖坟茔云。词曰。
山上兮列茔。山下兮片石。千秋兮世万。灵髣髴兮来格。又为之戒曰。既失我之山兮。毋伤我之石。山可夷石可转。子孙报祀兮。世世无斁。
资宪大夫工曹典书黄公祭坛碑识
呜呼。此故工曹典书黄公讳有定祭坛之碑也。坛之上。有一封大坟。坟上数许步。有一小坟。世传公墓在荣川郡东二十里艾洞乙坐原。胤子持平公铨之墓。在其上艾洞。一名黄坟岘。盖以有公墓而称也。今其洞号坟形。宛然相符。意者大坟是公墓。而小坟为持平公祔葬。然无碑碣可徵。小坟上双坟。即外裔孙所葬。而或疑碑碣为人所拔。嗟呼远矣。今何以考其然哉。谨按公平海人。高丽太子检教讳温仁。其鼻祖也。祖讳原老登第。宰宁海府。考讳瑾登第。官直提学。公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677L 页
以元至正三年癸未生。登文科。历仕中外。尹汉城府。判礼刑曹。自少至老。爱读论语一部。世称米囷。为诗文。有唐人风调。公之族孙海月公汝一。拾取旧闻。略有记述。然公当胜国之季。我 朝之初。身登第科。官至典书。事业文章。必有可垂于后者。而累经兵燹。家乘无馀。登第之在丽季国初。尚未之的。而遗文之传于世者。只有七言诗一绝。呜呼惜哉。公始居荣川。子孙移家丰基。公既显仕本朝。长子铨。以学行荐为持平。次子铉。文科官祭酒。季子鋋。生员官训导。孙曾以下。科宦至十馀人。锦溪先生黄公俊良。公之姓孙。吏曹判书金公淡。公之宅相也。内外云仍。列居丰荣二郡。而世代已邈。封茔莫的。岂不深可痛哉。八世孙寒泉公中衍。为公作先茔图。如上所云。而乃曰。故老相传如此。又曰。未能的指墓所。今去寒泉公之世。又近二百年。其将孰从而决其疑信也。今 上八年甲辰闰三月。后孙诸人。因累世先人之遗志。乃与外裔若而人。掘验其大坟之疑公墓者。环茔而坎其四傍。破封而至于平圹。竟未得一片志石。于是诸孙相与泣而言曰。呜呼。坟高而大。封植品节。非士庶人所及。而耕夫樵童。有口皆称黄坟。正所谓碑人口者。然岂其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678H 页
初不埋志。吾辈诚浅。有志而莫之寻欤。虽然。久远坟茔。不可以掘验。过此无宁忍痛。止役。更完封域。筑坛阶下。设位虔祀。以寓百世之慕而已。苟尽其如在之诚。则如水在地之灵。庶有以肸蚃在上。矧惟此坟之为吾祖墓。虽未验其端的。而考之古籍。只在此山之中。则设位供虔。何疑于义起。遂于阶下筑坛荐奠。配以贞夫人奉化郑氏。祔持平公于其下而祀之。诸孙序立。将事以礼。既毕。又相谓曰。从今以往。岁一奠祀。在情礼宜然。不可不立石以记其由。越十有五年己未夏。伐石将镌。属若鍊识其阴。若鍊以吏书金公之裔。亦尝与闻于掘验筑坛之议。今于是役。何敢以不文辞。遂略书颠末如右云。
赠通政大夫。兵曹参议柳公祭坛碑识。
柳氏自掌令讳湿。始贯全州。二世讳克恕。官直学。赠吏议。墓在礼安西虎岩。三世讳滨。官府使。赠吏参。墓在荣川南钟陵。四世至中部令讳敬孙。赠兵曹参议。配淑夫人。安东权氏谱云墓在广州。广之地不狭。以广而不言其某原某向。今何以指某处可寻哉。公有二男。之干郡守。之盛署令。郡守子场监察。坦都事。署令子崇祖。文科大司成。学穷性理。名著后世。硕祖生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678L 页
员。兴祖习读。曾玄以下。寔延厥世。荫仕过十数人。文科至六七人。夫以公承先启后。永有馀庆。岂无所种德贻谟于当时者。而四世之庙。祧毁既久。衣冠之藏。兆域莫的。今虽云仍甚繁。感慕靡穷。而无以寓报本追远之诚。乃者公之后孙诸人。相与嘻曰。墓已失而不能复寻。庙已祧而不宜再建。无宁设坛树表。岁一虔祀。以寓百世之慕可乎。或有难之者曰。世固有设坛寓慕者。然盖以墓在某山。而一山之内。累累然不辨其何封。则或坛其穴下。或祀其洞中。以冀其来格可也。今吾则不然。徒知墓在广陵。而不知在何山。吾属邈在岭表。将安所仿想凭依。以求其感应肸蚃之理也。佥曰。呜呼。吾闻祖孙一气。神人一理。积吾诚意。何远不格。虎岩公之大父墓也。钟陵公之皇考茔也。而曾玄孙以后坟茔。在于花山界笥村地。南近虎岩。西迩钟陵。至今十馀世。昭穆继序。丘垄成行。俨然若世居一村。左右前后。无非子孙宗党之室者矣。神理玄漠。不敢度思。而揆以生人之情。凡人之绝在远域者。其精神思虑之所憧憧来往。顾不在子孙宗党之所居乎。远而能思。久而不忘。但恐吾诚意未至。苟能尽吾之诚意。惟此一区笥村。岂不可为吾先祖陟降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679H 页
之地也。乃于 圣上践祚之越二年壬戌春。筑坛于笥村之山。伐石竖坛上。为迎神享神之所。将以每岁某月某丁。定为祀式。属不佞识其事。呜呼。累百年祀废不举。而今也特地起礼。政所谓无于礼之礼。而必于其累世子孙封域之中者。亦可谓起以义合乎情。可以为后世法。是固不可以不记。不佞于公为外裔。义不敢辞。谨拜手书。
处士仁同张公墓志
张斯文泰熙与余善。余忘其年而友其心。一日编其先大人处士公言行系谱。要余志圹。张君之志则孝矣。而属之匪人。君亦与人友而忘其人者也。谨按张氏籍仁同。其在丽朝。有讳桂及其子讳备。连世官提学。至我 朝光庙时。有讳末孙。与佔毕斋金公同年。相友善。讨贼有功。封延福君。 赠冢宰。谥安襄。于处士公为八世祖。安襄之子讳孟羽校理。孙讳应臣生员。生员始为荣州人。有子讳寿禧号果斋。游李夫子门下。生讳汝华进士。进士生讳龙庆副护军。护军生讳瑑。老而善居丧。名其窝两忘。是生二男。伯讳晚杓。有文望早世。娶荣川闵氏。郡守希颜孙通德郎胤庆之女。有女而无男。季讳晚柱。娶延安金氏。晚翠堂盖国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679L 页
曾孙士人命世之女。以 明陵甲午十月二十九日生。公讳汉迪字惠吉。入继伯父后。公于生养庭。为独身。亲癠沉淹积年。自幼侍汤。无暇学习。所受于师。只数篇册而已。二十岁后。始欲读书而字多未通。乃取三韵通考。考其音义。渐次晓解。读书过三数遍。便见得大意。自以晚学多疾。不肯缀文为举业。惟以经籍自娱。或至忘食。晚好观易。专心探赜。有所会悟。辄欣然独笑。尝曰一意专工。他念不起。则所思积著。渐得开通。自有步步向上之妙。赵八友普阳以文艺称于侪流间。每与公讲讨。叹其精博。自以为不及。本生妣金氏尝病剧。公断指进血。金氏绝而复苏。指骨断而皮不尽绝。傍人以药傅之。指亦获完。晚年语子弟曰。断指似有效于急疾。然未闻曾,闵行之。君子之孝可知云。家贫厨爨有时不继。公恬然端坐。观书不废。人不知其屡空。性喜静默。行尚敦厚。未尝言人过失。常诵古人含血污口之语。以戒子弟。然见人有不是处。颦蹙终日。人不敢干以非义。今 上庚子三月四日。卒于正寝。享年六十七。用其年四月丁丑。葬于石门村前山背甲之原。配孺人安东权氏。讳运复女。先公五年而生。卒先一年。初葬石门山内。及庚子移祔公
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680H 页
墓左。孺人事君子以敬。奉先祀以诚。或于疾病昏呓中。遇舅姑忌辰。梦寐之间。僾然如见其仪容。其追慕之心。终身不怠如是云。生二男三女。长即泰熙。有一子二女。皆幼。次曰泰翊。有一子。名缵玉。女长适竺山全熙德。次适冶垆宋星烨。次适完山柳贞休。各有子女若干人。呜呼。独得于心。而不求诸人。专工于内。而无慕乎外。古之所谓隐德君子者。非公之谓欤。以余言浅。奚足以阐扬幽潜。以少副张君之请。八友公挽公诗。有曰。优閒不与人间事。恬澹仍无分外情。月夕携锄三亩在。晓窗闲易一灯明。知公者八友也。诵其诗以为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