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x 页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碑铭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13H 页
李仁原神道碑铭
余尝登鞍岭。按行战地。值天风倏起。尘沙乱飞。草树猎猎有声。想像中兴诸将。忠愤雷激。义勇飙发。援弓鸣剑。蹈死地如骛。誓灭此贼而后朝食。英风猛气。飒爽如在目中。令人发竖而胆张。今铭仁原君李公之墓。年衰笔退。恨不能发挥伟迹。与彝鼎之铭。并耀来世也。公讳休复字士长。少治博士业。二十五发乡解不第。壬辰倭寇。亲殁贼锋。遂投笔从戎。誓雪家雠 国耻。 宣祖二十九年丙午。举式年武科。崔讱斋睍以舟师从事。巡抚两南。闻公名辟为龟山募将。居二年应募者四集。军需毕具。召 除备局郎。属时多故。簿牒云委。而口应手写。立谈皆办。筹堂皆惊叹。迁为训鍊都监郎厅。未期年炮药军械。赡足精致。倍于前日。赏劳升六品。明年又 赐绯以褒之。 除弥助项水军佥节制使。清勤以济事。散卒复集。颓堞重完。战舰官廨无不一新。一时边帅咸敬服焉。瓜归橐如洗。李统制庆深惜其才。资以馀俸入洛。赞画使李公时发招致幕府甚重之。癸亥李公承 召还。又从都元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13L 页
帅张公晚。张公知其缓急可仗。辟黄州助防将。甲子除慈山郡守未赴。逆适与明琏举兵叛。长驱犯 京师。元帅辟公别将兼顺川假守。使之居前。兵事一以属之。行未至。 上巳南幸公州。贼据京城势甚猘。元帅进阵鞍岭。公领炮手二千人。先据第一隘。贼尽锐来攻。矢石相薄。终朝力战。杀贼甚众。贼大溃。遂空城而遁。俄而适麾下斩适首以献。 上还都。大封诸将士。勋号振武公。进阶嘉善封仁原君。 貤赠三代。 赐白金十锭战马一匹。仍真拜顺川郡守。赴任未几。卒于官。疾谻自知不起。取官簿一一校雠。手自封印。以防仓卒奸蠹。时 朝廷方拟大用。将处之以骑曹亚卿而公遽卒矣。 上悼惜不已。 命沿路护柩以还。备给葬需。始公有治言曰父母昆弟。因乱薄窆。余独厚葬。何以归见父母。慎勿殓用锦窆用灰。至是悉遵遗戒。葬从先兆咸安郡沙里巳坐之原也。翌年乙丑春。行会盟祭。 赐铁券图形麟阁。加 赠户曹判书。遣官致祭。赏赉有加。哀荣之典备矣。李氏之先。本首露王金氏之裔。王子十人。二从母姓为许氏。传至许谦。事新罗。奉使入唐。唐帝嘉之。赐姓李。归而著籍邵城。遂为仁川人。门阀之盛。甲于胜国。鼻祖以来。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14H 页
三公,国公,尚书令,平章,枢密,仆射,侍中以上数十馀人。女子入宫十人而三为国母。资义,资谦之乱。公之先祖侍中文忠公公寿,司空文正公之氐。仍父子协谋。大义灭亲。与靖内难。名德勋业。与丽朝相终始。至参赞大提学恭度公文和始入我 朝。五传而承仕郎 赠通礼讳郊,将仕郎 赠参议讳元盛,宣教郎赠纯忠积德补祚功臣刑曹判书仁山君讳寅。是为公曾祖祖考考。妣庆州朴氏。参奉希参女。三世以孝烈发闻。公生以嘉靖戊辰三月十九日。卒于天启甲子八月二十八日。得年仅五十七。配光山金氏。教授以砺之女。生以丙寅八月九日。卒于戊子九月十七日。寿八十三。与公合窆。一男昶。昶有三男铁坚,锡坚,玉坚。曾孙某某。今尸公祀者六世孙师孟也。公又有馀子四人炜,旭,煦,时。炜武科。铭曰。
起家投笔。万夫之雄。登坛歼贼。百世之功。始志于孝。竟效厥忠。云台有屹。缅忆英风。晋柳锦郑。最迹与同。遐不假年。俾尔捍戎。彼咸之原。龟石斯穹。载诗以镌。昭视无穷。
行训鍊院都正韩公神道碑铭
国家重将帅材。储养有素。必待人望咸属。军情胥孚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14L 页
而后。举以登坛。然是亦有时与命焉。望实未著而徒藉党援。侥倖骤躐者时也。识者无取焉。而一世拟以托重。三军待以为政。然卒差池不偶者命也。人情惜之。故节度使韩公起家。当 明陵时。朝议急于进用。前后超擢。皆不拘资格。水陆诸阃。唯统制使最雄。人皆性命趍之。而公屡膺首荐。有辄奏于 上者曰韩某为元戎储望。而统营水土恶。不可使居之。或疑其匪为李将军地。而亦可见属望之甚重也。公讳枢字宅中。鼻祖太尉讳兰。佐丽祖开国。门阀之盛。与胜国相终始。入我 朝簪组相望。曾祖讳德久。少治博士业。屡屈会闱。膂力绝人。当壬辰兵后。从武举官昌城府使。祖讳玚郭山郡守。 赠兵曹参议。考讳公信江界府使。 赠兵曹参判。韩氏自昌城公始以武显。而连世早殁。官诎于年。江界公名望甚盛。方拟直跻西阃。而为媢嫉者深哜。卒坎轲不振。妣光州金氏。禁府都事永声之女也。公以崇祯丙子六月二十二日丑时生。容仪魁伟。性度凝重。前辈皆推赏。以谓国器。初举戊申武科罢榜。翌年己酉登式年乙科。时方申严赴防之法。遍历西塞七朔而归。归 除宣传官兼备局郎。癸丑升都揔都事。旋丁内艰。柳判书赫然荐以他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15H 页
日将材。请待阕服不次擢用。江界公尝被具相国仁垕推毂而位不副望。至是公又踵荐。人情翕然。既免丧即 除都揔经历。乙卯冬也。翌年春。超秩 除北虞候未赴。以万科试官坐罢收资。即叙 除竹山府使。丁巳升三陟营将。己未罢归。训局与体府交辟之。庚申 除龙川府使。吏戢民怀。颂声载路。闵相国鼎重赴燕还。采以 筵奏。诏赐表里。民铸铜以纪绩。甲子夏 除安兴镇佥节制使。乙丑秋超拜忠清水使。丁卯春因台言置对事白。秋 除谷山府使。威惠并著。瓜归有去思碑。庚午冬拜忠清兵使。翌年冬超拜平安兵使未赴。以资浅递。夏 除行首宣传官。旋 除宣川府使。以亲年递。俄 除禁军别将。升阶嘉善。秋 除京畿水使。值动 驾。仍前任兼副总管能么儿堂上。尝以特进官入侍。 使之近前。谕曰自李浣,柳赫然之亡。武臣习尚渐渝。方今循旧制革近弊。唯汝责也。人知 上意之有属。癸酉 除捕盗大将。干掫甚严。数月之内。奸究(一作宄)屏迹。御将方有阙。时论同归。而以大夫人年高。海阃法得将往。力丐出镇。既赴设寿筵以娱。大集耆老飨之。人以为荣。甲戊夏 除训鍊都正。复兼副揔管。属朝著一变。谴斥相寻。而以公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15L 页
宿望无点染。倾轧不及。周流两局。处以宿趼。秋 特旨授宁边府使。 念其亲老也。乙亥春台官受嗾劾罢即叙。丙子春 除春川府使。以亲病辞递。八月丁大夫人忧。年已衰而哀毁致疾。竟以丁丑十一月初五日卒于庐次。享年六十二。讣 闻赐吊赙如礼。翌年二月。葬于通津药山韩爷洞坐午之原。从先兆也。夫人延日郑氏。圃隐先生之后。 赠承旨伊贤之女也。后公七年而卒。祔葬焉。举一男三女。男命翼。女赵锡夏,李震运,进士金傧也。又有庶男女各一人。男命协女李某也。命翼二男溉,洎。一女即万中先妣 赠贞夫人。归进士 赠吏曹判书睦祖禹焉。赵氏金氏俱早夭弗育。李氏一男庆锡也。溉,洎各有二女。俱无男。溉取再从兄弟子应运为后。二婿崔光宅,姜世谦也。洎取颐运为后。二婿朴寿德,睦祖耆也。睦氏二男二女。男文科知中枢万中,生员黄中。二婿李掼,韩锡庆也。万中幼于外氏乎游处。习闻旧老言。公严而有容。宽而有制。居官吏民不敢仰视而爱慕如父母。未尝见其综理经营而众务毕举。自始仕廷议拟处以戎垣。所践履无非西班极选。闲司漫职。初不注拟。长带军门。使之益鍊习兵事。自流外。循序遍历至亚将。而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16H 页
海阃时始通将望。其再拟即丙子遭艰之日也。公没数十年。宅已易主。而捕校之过其门者。犹彷徨不忍去曰此旧帅宅也。今世宁复得来乎。公虽家世靺韦。而好礼爱学。少日无狭邪之游。平生绝赀产之营。罢官归。只书史数簏而已。及万中幼时。尚见藏书颇富。又尝见外家旧藏。有公手写古人格语。如有其有者。安有人之有者残等七八句。又有家诫十馀条而今已亡矣。年老遗忘。而但髣髴记其事亲奉先之节。睦族恤姻之道。子女嫁娶。必于儒素之门。要于财利上简洁分明云。奉公祀者。应运之子思赫。思赫有子在维。其馀内外曾玄不尽录。铭曰。
荐之以不循资格。宿将之所推毂也。责之以标准武臣。圣主之所意属也。位不副威望。天又靳寿年。世寝邈而名迹寝湮。视此片石之岿然。
洪判敦宁神道碑铭
公讳秀辅字君择。姓洪氏籍礼山。鼻祖讳之庆。高丽文科壮元。事忠宣王官国学直学。子舍人讳侃号洪崖。以文学直节著。孙密直使大提学讳侑。曾孙大学士讳演。仍四世荣显。又六世至大司宪 赠领议政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16L 页
文敬公讳履祥号慕堂。当我 昭敬王世。魁科历扬。为时名臣。公其五世孙也。高祖讳𩆸府使 赠参赞。曾祖讳柱文县监 赠参判。祖讳万纪承旨 赠吏判。考讳重孝礼曹判书致仕奉 朝贺。 赠左赞成谥孝敏公号疏窝。亦由魁科进。妣 赠贞敬夫人清州韩氏。直长德师之女。故中兴名臣 国舅文翼公后谦之后也。始赞成公无子。而仲兄同敦宁 赠吏判讳重厚六男。公居第五。赞成公取而子之。本生妣昌宁成氏。司书俊之女也。 景宗三月癸卯二月二十日。公生于原州之丹邱里第。幼而端凝聪颖。成童尽通经史。尤喜读鲁论。自言平生受用在此。辛酉经义发汉城解。诗魁庠课。词律夙诣。姜吴诸宿匠交口称赏。甲子补国子生员。丙子春 上视学试士。公居第二。 召见嘉赏。秋庭试对策丙科及第。 英宗三十二年也。明年翰圈召试第二。居史馆三年升待教。承命写进御制 仁烈王妃诞降原州旧基碑文。升六品。因 下询。力言下僚先升。非翰苑故事。翌年春始与右僚同升。 除礼曹佐郎全罗都事不赴。冬 除持平。庚辰 除吏曹佐郎。铨长许于政席自占名邑。公停笔曰以我父母回卺之庆。欲畀一邑。而铨郎之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17H 页
自书其名。心窃不韪。屡强之而终不应。九月录瀛馆。即日授副修撰。自是玉署则至校理。宪府则至大司宪。谏院则自正言至大司谏。春坊则司书兼文学弼善。而侍讲之日居多。尝言卿宰长府院。骑郎迁台阁。多以原职请仍。殊非重言路之意。又言庭鞫近臣非所以为后法。 上嘉奖赐虎皮。壬午劄进五条。尤惓惓致意于辅导 东宫。应 制居首。再蒙貂马之恩。陪幸艺文馆。以旧史臣写 御制揭板。春坊陪 幸尊贤阁。 东宫讲尚书。诵音圆畅。文义明达。 上大悦厚赉宫僚。仍移公馆职曰尔父不来。留尔代之。乙酉侍宴景贤堂。赓进 御制四言诗二句。 上依韵手书以下。仍 教曰今见赓韵。忆尔父深。将此纸送于尔父。使之上来。此乃 手札宣召之意也。赞成公壬午以后。屡召不膺。故 宸情每眷眷不忘如此。与馆僚联劄言庭讯部官之失。 上怒并投之南北边。而独令畀公以距家无远之地。遂配横城。公自叙有曰投畀之典。视如受暇。去国之行。无异还家云。乞养为灵光郡守。岁歉喻饥氓毋流散。亟营赈谷一万五千馀斛。视其缓急。日哺而月赈之。又以宁失谷不可失民。力争于观察使。缓其催科。民力以纾。境无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17L 页
饿莩。翌年春丁本生内忧。却民赙不受。乙酉丁判书公忧。服阕 除平海郡守。壬辰赞成公年未至而屡疏乞休。 上嘉许。 手书麻诰。即乡卢而宣之。赞成公病已不自力。公簪袍替受。仍申状得递。三月丁外忧。仅五日而又丁内忧。年已向衰。而执丧踰礼。随事自尽。甲午以司谏还 朝。言韦布应旨进言。特令 除职。匪所以杜侥倖抑希觊。请依前史赐帛之规。 批曰有怀尔先。予怀倍激。翌日遂擢拜同副承旨。旋递旋授。序升至左。 除兵曹参知。乙未冬 王世孙既听政。疏请进宴 上许之。公以承旨赞礼。升嘉 善转都承旨。贼臣麟汉,厚谦等惮 王世孙睿圣。嗾翔云投疏 大朝。语极凶惨。公求对请亟加处分。群凶竟次第伏法。丙申三月 英宗上宾。 正宗新即位。除兵曹参判。会江界府使得罪。朝廷难其代。举以属公。江民弊于贡蔘。十室九空。至则具五弊三策论报。道臣上闻。 上览之称善。直为颁 纶施行。公大集士民宣谕。人皆鼓舞感泣。岁又告歉。前期办财。及时赒赈。麦熟人无捐瘠。中岁边禁渐弛。胡人乘小船过江潜采人蔘。前后守臣㥘愞不能禁。公选健校。搜胡船之藏置芦苇中者尽焚之。投其器械于江中。雍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18H 页
正时尝有约条曰偷采者即擒拿。拒捕者即诛戮。至是取而书之于板。处处张揭。又以黄纸传誊数百遍。约矢射彼境。胡人至见江干船械尽空。我地丹楣黄绢书曰皇旨。大惊相问。令人遥语之曰今我洪爷。申严江禁。非复曩日比也。稍近境辄铳箭齐发。胡多被伤。人或虑其生衅。公笑曰无畏也。终岁慑伏。无犯禁者。及归悉以馀俸添公货防民役曰。无以溷吾橐也。长督监司君遘疾而家无一桠。求诸市。丁酉秋移拜京畿水使兼三道统御使。既纳符。召询防江事。嘉叹不已。己亥春统御营移属江都。遂递还。自是十长银台。三为谏长。八除都宪。参判于兵曹者三。户曹者二。礼工曹者各一。刑曹则以公明善剖决。除至七八。左右尹于京兆者五。兼带则春秋,金吾,揔府。提调则药院,备局,槐院, 社稷,云观,梨苑,内赡,纸署。外则洪忠,京畿监司,江华留守。又副贺使如燕。乙巳春以揔管从幸 康陵。参判君方摄堂后。复特 除监司君官。令并随 驾。丁未直揔府。上特 命题曰洪某谢于持被之日。谕以卿之二子分直银台玉署。事甚稀贵。卿可谓福人也。令抄启文臣制进。公与二子各进笺谢。己酉复以知申。三父子相替入院于一日之内。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18L 页
前后眷渥如此。丙午在宪府。请寝平安兵使蔡济恭补外之命。庚戌论右议政金钟秀候班劻勷之失。金则削黜。公亦坐黜按湖西。未几以匪罪罢。旋叙按畿辅。 上将谒 宣陵。驾至江上。而秋水暴至。几不得渡。大臣奏罢公职。白衣董事。遂谪中和。台臣请加罪。 上以眚灾不允。旋宥除江都。陛辞入对。 上慰谕之。且曰朝廷命令。卿宜划即奉行。公顿首谢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事之不当奉行者。臣死不敢从。翌年秋病递。壬子公年始满七旬。以从臣父升嘉义。旋以特 恩升资宪。知中枢府事入耆社。时同宗诸公次第入社者二人。三家子孙分日设筵以庆之。 上闻之赐梨园乐。两子同时出宰山水之乡。休沐就养。留连湖山楼台之间。数朔乃归。连 除参赞刑判。癸丑元朝。入参 真殿酌献礼。以 先朝卿宰高年。升正宪右参赞。甲寅正月。广加朝官年七十以上一资。升崇政左参赞。是年乃庄献世子诞降之回甲也。 上谒显隆园。日移晷号痛不辍音。 玉候凛缀。从 幸诸大臣相与扶护 还次。及归飨 景慕宫。哀恸亦如谒 园时。群情遑急。而夜漏已阑。 慈殿隔远。 惠庆宫时。 御所稍近。诸臣相与走达焦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19H 页
迫之情。旧相有自田里入朝者。倡言大臣不当扶掖慈宫。不可庭达袖劄讥斥之。公慨然陈疏辨之。夏与诸宰求对。论沁都事。并逐出江外旋宥。冬因雷异。 上临轩求言。公对曰 殿下每因有激。辄致过中之举。愿自今痛祛一激字。乙卯夏 惠庆宫回甲。 上称觞于延禧堂。 特命公率子孙进伏帘外。 亲告慈宫曰某洪门之长。随其后者子某孙某也。进其𥠧孙羲祖于帘内拜见。退有赓进诗。受便蕃之赉。九月除判敦宁。疏乞致政。仍暴赞成公遗志曰进少退多。即其素操。而五十以后。益屏迹自靖。致政之日。泣语臣曰 圣主知臣。臣实负恩。有怀弸结。千秋难瞑。愿汝无坠秉执。以明吾苦心。执手之托。言犹在耳。今当乞退之日。不思悉暴。将无以藉手归告矣。未即许。再疏略曰 景慕宫受命代理十有四年。治谟政法。辉映简策。 令旨批辞。有关世教。而 离筵讲说。卓越千古。先臣尝叨宫衔。缮写抱归。披读雪涕。况讲院之录银台之记。殆将史不胜书。及今年博考公私。汇辑成书。进于 宫园。颁之朝野。则 睿德益阐。圣孝益光。而忠良知所劝。乱贼知所惧矣。仍继进老疾必退之义。 答曰敬考恭辑。系是至重至慎之事。言固可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19L 页
感。而更欲商量。卿之休致。岂或靳持。即日 批付奉朝贺。后数日宣麻召见。公稽谢。复申再疏之言。 上为之掩抑良久。退即进笺谢 恩。舍车骑驴而返。都民聚观咨嗟。公宅心慈而公。临事敏而核。加以文藻炳焕。同朝推为通材。见世道波荡。 国势缀旒。忧愤交切。言议之间。未尝苟合取容。不以时望所属交契亲疏而有所顾讳。不悦者颇肆噂沓。 上每为公忧之。公尝于 筵席。举大易风雷之象以对。及洋说日炽。公虽慎默而为世道常怀忧慨。邪徒固已狺狺欲噬。又见监司君兄弟 眷渥方厚。猜媢益深。诬捏巧诋。殊涂一辙。甲寅冬募客发文。詈辱备至。公卒之明年。邪魁就擒。丑书原草果出其家藏。见者为公快之。既谢事。闭户燕坐。图籍盈架。花竹盈阶。翛然啸咏。绝口不谈世事。名其斋曰二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也。轩曰四留。留有馀不尽之财。以还生民。禄以还 朝廷。福以还子孙。巧以还造物也。戊午监司君按东臬。原是五世桑梓。安车与玉节交映。乡里荣之。参判君请暇省觐还。 上问公颜发起居。眷眷若家人。己未春监司君不幸殁于任。公随榇还京师。秋 承命书进万川明月主人翁自叙文。 上每以公笔法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0H 页
纯雅甚爱之。是冬猝添风祟疾谻。参判君适有维杨之命。召见赐询。惊念不已。公闻之泣曰逖违三四载。恐不能再瞻天颜矣。庚申春 上将谒 元陵。地方多策应。手书戒之曰 国事重。无遄其归也。参判君心动而归。语之曰来何遽也。翌朝言语精神犹不爽。临箦麾妇女使出。悠然而终。三月六日也。讣闻 上震悼辍朝市。赙吊如例。官庀葬于永平金华山庚坐之原。先是公自卜地。移葬朴夫人。朴夫人系出密阳。文科寺正宗润之女也。生先公一年。卒于某岁某月某日。享年四十六。 累赠贞敬夫人。公自撰行录。述其闺范之懿。有二男。长监司君名仁浩。娶郡守李彦秀女无子。子参判君之子羲祖。新魁泮制 赐第。女适士人严焘早夭。次参判君名义浩。娶参判崔光璧女。育一子为兄后。公又有庶女适南履绩。公既出后异宫。赞成公倚毗特重。韩夫人慈爱偏笃。家庭之间。常有融泄之乐。人于本生父母。鲜能尽用其情。而南郡乞养。及于成夫人无恙时。判书公之升资。以赞成公年未满七旬。援例得请。其 赠吏判。亦以赞成公已跻正卿。貤及本生。终始尽其情而隆其报。非他人所能得也。祭礼一遵赞成公所定。计需预具。无或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0L 页
仓卒。或宦游塞外。不得奉祠版以行。则忌辰必设位奠献。两子俱妙年通显。深以盛满为诫。常以事君尽节行己无忝之义。谆谆面饬。童子时受业于乡丈。终身执师生之礼。与人交常怀汎爱亲仁之意。族党故旧之贫不能办婚丧者。资助如不及。以至门生故吏。莫不曲尽恩义。而家赀不长尺寸。日用数窘云。恒言人于日用行事。为其所当为。便是学也。身无惰慢之容。口绝鄙俚之谚。造次之间。未尝放过。为文章。诗主三唐。文范八家。华实交错。辞旨明畅。其赴燕也。彼方设灯戏于圆明苑。许令与宴赋诗。诗成大喜。赠赉甚厚。满汉公卿及外国使。赉币求诗。日踵馆门。公以其非同文。或应或否。及复 命。上嘉叹曰卿可谓名满天下。非卿文华。几乎贻羞上国也。尤工札翰。语意类魏晋。体裁类苏黄。笔又得淳化帖遗法。余尝语公曰使公帐下儿濡毫旁立。录成一集。当不教古人独步。公亦相视而笑。从游五十年。旧伴尽凋。宿好弥敦。从容絮语及于平生行止者。未尝不详且悉也。今于星稀月落之后。欲以秃管沈墨。髣像摹写。其所得几何。惟其居家懿行。立朝大节。姑取参判君所撰家状而删次之如此。公少自号松涧。晚更扁其堂曰含翠。遗集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1H 页
藏于家。铭曰。
洪籍于礼。世载令德。文敬迈种。洎于宗伯。繄公承之。是父是子。才敏而达。学优而仕。自结知遇。亦既崇显。非无历试。岂能尽展。告休一封。辞炳义皎。圣后攸感。贤父所诏。可以仰答。可以归告。载在简策。百世可考。独立何惧。易象著训。谣诼何伤。阴邪毕遁。晚节弥固。圣渥愈隆。哀荣之典。有始有终。洞阴之阡。哲配令嗣。穹碑显刻。永世昭视。
蔡奉朝贺神道碑铭
公讳弘履字士述自号歧川。其先平康人也。蔡氏自罗丽之世。世世贵显。入我 朝尤以名行文章著称。至吏曹判书两馆大提学文惠公湖州讳裕后始大显。公其五世孙也。高祖讳时龟。县监公讳振后之子而为后于伯父。荫官府使。曾祖讳寿胤荐除监役不仕。寿职佥枢。祖讳膺祖 赠吏参。父讳义恭 赠吏判。俱早殁。妣李氏 国姓。赠参判殷臣之女也。公以元陵十三年丁巳正月六日。生于保宁之青萝洞。甫二岁而孤。才学语便好学。嬉戏必以书籍。四五岁解属文写字。草木鸟兽之可以诗者。必形诸吟哢。笺纸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1L 页
绢苧之宜于书者。必请以挥洒。乡居无师友可以资益。独携孟子一部上山寺讲究。初犹龃龉。终焉贯穿。母夫人携之入都。纵使游学。文艺夙诣。声名日盛。同学者莫之先。頖庠之作。照耀行卷。七魁课试。二十六举进士。三十庭试及第。 元陵在宥之四十二年丙戌也。肄槐院。出为省岘丞。入为政院注书。辛卯升典籍。迁骑曹郎。俄 除司谏院正言。出为海西亚使。旋以修撰还 朝。自是三年之内。宪府至执义。玉署至应教。间 除天官郎太仆正。兼四门教授。备局郎文兼宣传官。以京试官掌试湖南。癸巳秋方在馆直。 特除承旨兼三院提调。指示大臣曰彼承宣见识胜人。予将大用矣。自同副至知申。 除旨凡五十四纸。而 正宗听政登极。俱以该房受书 传旨。 圣心虚伫。将以留辅后日也。庚子特升嘉善。丁巳以骊州二陵补土劳升资宪。 今上乙丑。以 国葬都监敦匠升正宪。丙寅以年满入耆老所。仍陈疏致政。 赐绯后践历。内而大司谏,兵曹参议参判,礼户刑三曹参判,京兆左右尹,大司宪,同敦宁,知中枢,工刑两曹判书,知敦宁。兼带则 经筵,春秋,禁府,总府,备局,槐院,司饔,造纸,活人提调。间拟国子长。外而坡州,凤山,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2H 页
茂朱,杨州,骊州,江原监司,江华留守俱乞养也。惟坡州方议置防营另差。杨州以知申违牌外补。而旋移骊州。 面喻曰闻卿母病。心甚惊虑。杨近而剧。骊宜于闲养。以是相换也。茂朱饬铨曹择畀好山水饶药物之地。关东以宰臣体重。不宜居州郡。授以方伯。凤山时帅臣贼谦逞憾搆罢。 上责其回邪慢蔑。不识朝体拿罢。而趣公还任。沁都连岁有事。而 谕以比卿在任。必无是虑。须以此意出语卿母。仍 命畿营给驲。公惶蹙不敢当。然可以见 君臣之际矣。赴任未几。母夫人遽弃养。享年八十有五。公亦六十四岁。而焦泣尝药。擗踊踰节。见者皆含泪嗟叹曰孝哉孝哉。服阕益羸瘠多病。既肃拜 灵寿阁。即乞休退。 上优诏许之。未及宣麻。遽捐馆。 今上六年丙寅正月二十四日也。 上闻之惊悼。 特令书奉 朝贺三字于原衔。凡诸隐卒吊赙之典。迥出寻常。公至性根天。事母夫人日夕洞属。跬步不忘。母夫人慈爱特闻。而不以孤苦零丁少弛训诲。竟至成立。人以譬之于孟母三迁。公既贵且年衰。长时侍侧。虽朝野闲事。闾井杂戏。历举前陈。间作婴儿戏。得一欢一笑。以为至乐。母夫人亦时时背负公。效孩提故事。闻者传为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2L 页
美谈。 正宗尝语公曰卿母今年亦能背负卿耶。尝侍食于母。母夫人以细事督责小婢。公举箸徐告曰子欲先拈何物乎。母夫人曰吾何以知之。公笑曰母氏而不知子所欲。彼何能先事承意乎。母夫人亦笑而止。其随事委曲又如此。居家不问产业。当官不喜动作。惟顺性循俗而行之。仆婢吏隶常欢忻自得。嗟怨之声不入于耳。性度夷旷。风韵疏宕。不以畦畛待人。不以冰炭置怀。自言平生病处。正坐一泛字。每欲痛自检省而卒未能。不知真心亲爱者。或能相恕否也。平居啸咏悠然有出尘之想。人皆推为吉人韵士。訾毁不及。及在东营。有潜怀忮心者。煽动情外之谤。凑东合西。欲使搆隙于公家相国。其端甚微。转成机关。公但慨念世道。置之无辨而已。遗集藏于家。诗踰万篇。奇崛俊逸。不事雕刻。不肯胶守矩度。向古人廊庑下作生活。笔亦天才独专。豪伟矫健。汪洋自恣。深得前辈运笔之法。皆可藉而弗朽。晚又留意于修鍊摄养之方。手抄成卷。要自脱略于尘垢糠秕之外也。夫人延安李氏。参判世奭之女。产男女不育。取族子臣永子之。成进士。取县监权以经女。有一子幼。公又有侧室女适洪羲福。铭曰。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3H 页
内而恰慰止慈之心。上而自结则哲之知。为人子为人臣。其道奚外于斯。文藻兮炳蔚。风流兮笃厚。人莫与京。公则何有。断断无技。休休有容。古有其语。今惟我公。我铭我友。岂无他辞。惟此八字。名言玆在玆。
朴判尹墓碑铭
公讳允林。密阳人也。世仕高丽。从祖祖父为相国公。亦荣显矣。已而屏居箕京。卒遂葬于龙冈。关西国之边鄙。自胜国时。名士大夫罕居之。公贵近臣也。家世南国也。流落此土。没身不返。可异焉。李提学瑞雨旧铭公。意其妇家箕城。生而赘殁而葬。李公博识能文章。然既无纪载可据。姑为此悬揣然凝之言耳。后几年始于公孙婿大司成李公礼孙。后人家得其箱中杂稿。略曰聘祖按廉公累从我 太祖征役。王氏将亡。退寓于箕城石湖亭。 本朝特除正卿。又 授长子官。而父子俱不就。殁窆高靖山。聘君守庐而没。土人以聘君字普明。故遂以名其洞。按廉公有诗曰家近朝宗水。门无金璧舆。江湖有馀地。醒醉送居诸。其言外之意可想。志节之卓操守之确。可追轨于夷齐子陵云。李公之入公门。去公世未远。其言足徵。公裔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3L 页
孙之留居西土者。又以书来曰阅家中遗籍。得析产旧券。公有庄土在石湖亭傍。古老相传五言诗一篇。如李公所记。他宗人私乘又有国子长判京兆之文。未知初何所据。而其必有所受也。箕城太平洞。有公妇翁开城尹金公侨居旧址。与石湖相近。慕斋金文敬公之先也。文敬曾祖墓亦在龙冈。文敬记其碣曰与公长子县监公。乘潮往还。唱酬酣畅云。公之志事行迹。至是而益可考矣。往岁公十二代孙东焕。以平安都事至龙冈县。谒公墓。与诸宗叙亲而归。已又诸宗人以公志行未尽表扬。旧碣且刓缺。谋竖新石纪之。噫三正递易之际。事固未易言也。其行危其辞婉其迹晦。如掌令徐公居衿川。注书吉公归善山。公之见几长往。其在斯时也欤。东焕以万中老喜叙述故事。而忝公外裔。致其诸宗人之意而求为铭。义乌敢辞。朴之先。自罗祖始。至丽而分。密阳之族最盛。而中世颇佚传。各自为谱。自国子进士元始可考。传五世至讳华密直副使致仕。追封右政丞。子讳仁翊谏议大夫。子讳球判少府事。是为公三世。妣平壤赵氏尚书千裕之女。配义城金氏父讳子祉。即开城尹也。二男县监曙,郡守命山。曙初名石山。 本朝改赐名云。后世科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4H 页
甲颇盛。其仍留西土者。散居傍数郡殆千馀人。详在家谱。名节不可终湮。而天所以报施者如是否。铭曰。
父师旧京。浿水清且涟漪。丽其颠隮。公来居之。彼冈有石。题曰高丽按廉使朴公之墓亦宜。
韩都事墓碑铭
砺操砥行。皎然不受世之滓垢。谅为士当如是耳。非所以要名声也。然生不得以功业表现。徒以苦节见称。亦不幸耳。始睡庵韩公没。乡人议尸祝之。竟不果。没已百二十馀年。而后世贤人。未有叙述而扬其美者。君子惜之。公讳复胤字吉甫。清州人也。五世祖左议政襄节公讳确。高祖兵判章悼公讳致义。曾祖郡守讳倬。祖县令讳温。考县监讳显。妣骊兴李氏。佐郎赠领相士彦女也。县监公有弟舍人讳颙。当朝著歧贰。力主清议。疏斤汝立。出补塞郡而殁。公其子也。而出后世父。早成进士有名。从父兄弟有缵男者。导光海君斁伦。势张甚。数以科第怂恿。公遂不复赴举。其门之南出直缵男家者。移之而北。仆隶禁其往还。绝其配耦。及太学生投凶疏。必欲得公为重。拘泮人而敲扑之。督起公。泮妪日号泣于公门。公喻之以伦纲。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4L 页
晓之以名义。妪感泣曰闻公言。我心开爽。虽死何敢强公。公遂与弟进士泰胤及儒生权淰,郑复亨,李安真等。抗章极言。时公掌太学议。而从子瓛任四学也。群凶测目。祸将不测。遂捲室归骊江别墅。 仁庙改纪。屡 除靖陵参奉王府都事。肃 命讫。辄弃归。表从侄李相国敬舆劝之起曰公虽独享江山清福。其如国家之野有遗贤何哉。公为赋菊花辞以见志。闲居所撰述甚富。尽逸于兵燹。年既大耋。口号述六义馀韵一卷。皆爱 君忧国训子孙讽友朋之意也。嗟乎。以名阀生盛时。而中值昏乱。肥遁以终。是不幸于世也。一言能感泮妪而不能化同堂之缵男。是不幸于家也。言议为士林倡。名节为当世所重。而百年之后。晻翳而莫之表章。是不幸于身后也。然公之志。只要澡身洁己。以尽为士之道而已。幸不幸何有焉。生于万历甲戌。寿秩通政。卒于崇祯后庚子。葬于骊州兴谷某坐之原。尝自号曰斗亭。以所筑小斋方正如斗也。任疏庵集中斗亭主人是已。晚更称曰睡庵。以坐辄思睡也。尝曰财自外入者。非吾分也。辞妇家庄获。每戒子孙曰杂技最易蛊人。为之者非吾裔也。配草溪郑氏。牧使 赠赞成爚之女也。二男琇,珽。琇参奉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5H 页
赠参判。六女士人赵惟珩,教官李挺立,县监李浚,金世灏,县监李郈,南天斗。孙曾以下不能尽记。铭曰。
世方溷兮。董养其人。时既清矣。园绮之伦。高风缅邈。不缁不磷。百世之下。视此贞珉。
郭槐轩遗墟碑铭
入其乡。必先问其贤士大夫。世远人亡。爱而不见。则江山文藻。徘徊指点。若将撰杖屦玩琴书于帘阁几案之间。乃古人礼于其庐之遗意也。达城十贤。郭槐轩先生处其一。解颜古县琴湖之阳上香里。厥有遗墟。八公山峙其北。有溪发焉。迤过龙岩九曲。南至香岩。西入于琴湖。公妇家永川李氏旧居之。李氏无后。归之公。公家世苞山。其徙达城。实自公。讳再谦字益甫。考讳超。祖讳之藩。文科历台省。官至司成。曾祖讳玮。国子两试。官县监。高祖承华国子进士。与寒暄堂同学于金佔毕。佔毕常并称之曰金,郭两秀才。殁享道东别祠。 明,宣之际。同堂多贤人。诸父则存斋忠烈公䞭。兄弟则忘忧堂忠翼公再祐。与之年比志合。同游裴洛川之门。寒冈郑文穆公葱竹旧交而亟师事之。文穆公则顾曰子吾之益友也。东冈金文贞公荐遗佚。 除官不起。既卜居琴湖。复筑柳溪书社。日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5L 页
与乡里诸君子。探赜陶山遗绪。时文穆公讲道泗上。相去一舍而近。徐乐斋行远分江南北。蔡松潭应麟隔溪上下。相与就质丈席。聚讲溪社。旅轩张文康公时自玉山来会。愚伏郑文庄公亦以地主屡枉。一时儒术之盛。与湖山映发。壬辰国被兵。纠旅倡义。往来论兵于诸将间。助权应铢鏖战达城。协忠翼公保全火旺。劳绩甚多。乱平复还旧居。年益高。进修益笃。诲子侄则著十六图。先之以蒙养存省之方。上达天人性命之原。继之以慎终追远之道。训诸生则月朔设讲于研经书院。习为礼容。皆可为后法。筑小坛于书社之北。朔望遥拜先垄。及婴疾。文穆公执手诀曰吾道孤矣。子国子生员涌。世其学。公殁未几亦逝。世渐替宅遂墟。书社亦随废。 肃宗己卯。乡士大夫议重建社享公。 正宗甲辰社始成。并祀蔡松潭。而百弗庵崔徵君合柳溪与琴湖。名之曰柳湖书院。始公手植三槐于堂后。取以自号。前植一杏。杏下为坛。日夕消摇其间。岁久槐死。唯杏寿数百年。忽为风雨所摧。三年而朽腹中复生二株。今可一围馀。童童可荫。方其营始院役也。盘石据土中。敲之有声。去其石有井。深可五六尺。亦公衡泌间古甃也。公之后今已七世八世。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6H 页
其嗣孙柱南惧年代愈逖。陵谷易改。名迹之日就湮晦。竖碑旧墟。徵余文记之。呜呼。此学之不讲久矣。安得安得守道林樊。砺志丽泽。毋失先正轨范如公当日之为。则俗尚何由不美。士气何由不振。又何忧于异说肆行而莫之遏也。噫。铭曰。
猗嗟前辈。先正是式。后学何述。前辈是效是则。
碧波大师塔碑铭
竺教东渐。崇奉莫盛于高丽。而势利相誇矜。咒箓为能事而已。寥寥五百年间。未闻有弘真诠而阐宗风者。 国家自中世。革两宗科。罢祈醮道场。于是高才异能之归依禅门者。甘心澹泊。留意内典。稍稍复还葱岭本色。于时西山休静实为中兴初祖。宗门十派。九出西山。而鞭羊子其嫡传也。鞭羊三世而有云峰。云峰四世而有龟岩。嗣龟岩而起者。有曰碧波大师。师名无欠字太虚。俗姓安。母性金。生而已具佛性。酷爱缁衲。十五依净眼长老祝发于楚山龙渊寺。受戒于龟岩肯信。二十忽念游方。历选皆骨智异诸名山。所至遍参金峰,日庵,涵月,霜月,月波诸师。俱蒙印可。二十七复回西土。大阐龟岩法门。卓锡于泰川香积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6L 页
山之圆寂庵。徒侣云集。山门日填。而应接不倦。开发甚多。心不萌贪嗔。色不形喜愠。终日趺坐。口念阿弥陀佛。人过其前。不复省记。大众咸尊敬之。称为肉身菩萨。始师季父幻庵大师以善经论鸣丛林。师又踵之。人称小幻庵云。丁未九月三日示寂。距其生康熙丁亥为八十一岁。僧腊六十六。阇维之夕。青霓亘天。拾得顶骨一片于震方三十馀武净岩之上。灵光泂彻。其徒相与塔而藏之。竖碑纪其事。来求余文者师之高足圣潭顿演之徒淑珩翠屹也。铭曰。
如是我闻。波寓于水。澄极而碧。微尘不起。工满而圆。信至而寂。于何證之。灵珠一粟。
妙香山普贤寺重修事迹碑
国内名山。唯妙香最先著称。三国史所记太白山是也。相传檀君所降山。有檀君台。台下有石窟。其为释氏所宫。盖自高丽国师探密云。宋开宝戊辰。密始搆兰若。名曰安心。即今之西浮图也。当丽光宗之世。其后密之法嗣宏廓。益阐宗风。缁侣云集。安心不能容。遂就东南偶百武许。创精舍二百四十馀间。是为普贤寺。山之名以妙香。亦在此时。文宗丁未。锡以土田。仁宗辛酉。命太师金富轼撰碑。学士文公裕书之。御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7H 页
笔题其额曰妙香山普贤寺之记。寺之创。距今八百二十一年。因颓毁而重修之者六。在宋绍圣丙子则有若达宝和尚任其事。元至正辛丑则有若智圆法师僝其功。迨我 庄宪王己巳。有海正禅师又修而新之。此是开山第四役。时则皇明正统十四年也。弘治庚申。释道泉重范佛像。自是耆宿咸集。山门日盛。壬辰之难。西山休静,四溟惟政倡义讨贼。有勋劳于国。香山普贤之名。益重于国中。崇祯甲戌。郁攸为灾。西山嫡嗣鞭羊彦机。与其徒明照合谋。营之十年而告功。及我 英宗辛巳。又不戒于火。殿楼寮■(广畐)。延烧殆尽。时南坡大师陆坦戒行夙著。为丛林所宗。募缘重建。粤四年乙酉秋落成。役丁则用邻近十邑之民二日。助工则道内诸刹分力并趍。髡而不遵僧律者加役二日。其徵发期会则府以之报营。营以之行关列邑。与之协心董役者慧信法师也。镕成五尊金像。摹成灵山全图。而烬馀力绌。仅搆大雄殿,万岁楼,东西上室,左右二寮而止。主寺释嘉善若讷慨然身任其劳。自乙未至丙午十二年之间。先造天王门。次摹像帧殿之重创者三。曰灵山大藏弥陁。新建者一曰冥府。皆陶瓦以覆之。钟之新铸者二。重四五百斤。募
馀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27L 页
钱买水田以饷佛。外住庵洞土田之自胜国属寺者。中为豪民所占。讼而复之。用府伯所施钱立补香库。于是功役俱完。殆无馀恨。皆讷公之所劈画也。讷志确而虑周。才足以干事。诚足以济劳。斯其能图终坦师之绪而为功于玆寺也。梵宫佛宇之布在名山者。咸欲以久远自夸。多称罗骊之世。然问其兴废所由。则茫然无所徵。独玆寺之经始创修于八百馀年之间。了如按谱而寻系。益可重也。役讫之再明年戊申。寺僧谋与刻石记迹。而来求余文者。再昊上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