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x 页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杂著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1H 页
读书劄录
  大学
李上舍春伯(大锡)言。大学序。十五而入大学。非天子之太学。当读曰大。十五以上皆入。天子之太学则如何有许多屋。能容得这人。此言大有理。余因考大全井田类说。有曰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行书计之事。始知家室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王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其有秀异者。移于乡学。乡学之秀。移于国学。学于小学。诸侯岁贡小学之秀者于天子学。学于太学。其有秀者。命曰造士。以此观之。党塾之间。亦有小学大学。八岁以后。入于小学。十五岁则入于大学以教之。至有秀异者而后。移于乡学国学而后。又选而升之于天子之太学。其序固有不可乱者矣。更考。
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 似当依许氏说看。语类。以止于至善为规模之大。明德新民为节目之详。此亦一说。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1L 页
盖既以外极内尽而言。则分明兼纲领条目而言。语类。又谓先识得外面一个规模如此大了。而内做工夫以实之。凡人为学。便当以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及明德于天下为事。不成只要独善其身便了云云。正是许氏议论之所自出。
顾其为书。 问九思翁以为程子表章之大学如何。曰。恐是如此。(记闻)
经一章明德。 问明德是指心而言否。曰。虚灵不昧。心也。所具之理。性也。应万事。情也。心统性情。是指心而言。问语类有一处以明德为性。是如何。曰。恐记误。旧尝所闻如此。而于章句所谓本体之明。或问所谓本体之全等语。每不能无疑。近见南塘韩氏(元震)朱子言论同异考。有论及明德之意颇精。撮其大要于此而论之。(韩氏曰。圣人之心。凡愚之心。指其虚灵而言则同。而指其所禀之气而言则不同。就心而言则可言其不同。而就明德而言则不可言其有不同。盖以明德称之。与心不同。只言其虚灵而不及其气禀故耳。语类人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2H 页
杰录曰。虚灵自是心之本体。谓之本体则无不同矣。答石子重曰。人之所以为学者。以吾之心不若圣人之心故也。又曰。吾之心即与天地圣人之心无异矣。则尚何学之为哉。按先生论性则以为圣凡无异。而论心则以为圣凡不同。其以心为气者。可见矣。大抵心字始见于帝舜人心道心之语。而人心已兼善恶。孔孟继而言心。则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曰。其心三月不违仁。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果是理也。果是纯善也。则心即矩也即仁也。何得复言不踰矩不违仁。亦何有踰矩违仁存亡出入之时耶。自来言心。只如此而已。则先生之言。岂无所本而言者哉。然明德只是心。而谓之心则有异。谓之明德则无异者。何哉。此于镜譬可见矣。明德犹言镜之光明也。指言其光明则无不同矣。心犹言镜也。专言镜则铁之精粗有不同矣。答程正思曰。此心有正而无邪。故存则正。不存则邪。按此与答朱飞卿书。心有昏明清浊之说不同。而各有所指。盖以心之气禀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2L 页
而言之。则固不能无昏明清浊之殊。而以心之本体虚灵不昧者而言。则又正而无邪矣。然所谓正者。即指其虚灵不昧底。而非谓其气禀皆正也。故其虚灵不昧者。有时而昏而本体亡焉。即其气禀使然尔。)今按以明德为心之本体。出于朱子之说。则明德之属心可无疑。而以明德为异于心字。而譬于镜之光明处。则又似精密。但以心字专属气。则似有不明不备之病。盖合理气有善恶者心也。对性而言。故有专属气时。而非谓心不可兼理气而言也。且以虚灵专属气。尤为未尽。合理气故虚灵。若以为专是气之所为则未可。按陈北溪曰。虚灵洞澈。盖理与气合而有此妙用。非可专指气。如心恙底人。亦有气存。何故昏迷颠错。无此虚灵洞澈耶。此说见于或问明明德章下。夫所谓明德者。谓其光明之得于天者。是所谓虚灵不昧者也。只此虚灵之中。已该具得仁义之性。岂可谓明德自为一物。以此一物具了仁义之性耶。故曰心有合理气而言者。此谓心字是也。有以气言者。对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3H 页
性而言之者是也。但所谓明德。犹言镜之光明云者。实得就心论明德之意。不可不知也。又按所谓心犹言镜也。专言镜则铁之精粗有不同云云者。盖以心之合理气而言。则以虚明光照譬心之全体。而指其所禀之气而言。则是铁之精粗者耳。
章句。必自慊而无自欺。 叔远云。此无自欺在自慊之下。非工夫字。故改毋言无。看得尽精。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穷至。谓穷而至之也。十分尽处是极。穷至其理者。欲其物理之十分处无不到尽也。退溪集。定论到字。以理到我为言。如仁至之至。后来先辈之论。以到为到尽之到。盖穷究物理。至其极处。则物理之极处到尽无馀。是物格也。
小注新安陈氏曰。格物为知之始。致知为知之极。恐未稳。格物致知。又不可分始与极。
景晦云。朱子固有物格固可以一事言之之训。而此带下文知至而言。则盖谓万事万物之理。莫不穷到极至处也。此说甚是。(记闻○物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3L 页
格亦以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言。则格物亦以穷究众物之理而言。格物固有指一事而言者。然经传之义。只总统言之。如致知知至之例。)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景晦云。曾见九思翁。云此一节。以八条之效而言。非谓物格是格物之效。是谓知至是物格之效。意诚是知至之效。是如何。先生曰。如此看固当。然不必靠定看。如单举格物物格及致知知至而言。则物格亦为格物之效。知至亦为致知之效矣。(记闻)
补亡章。众物之表里精粗。 问此谓众物之理表里精粗否。曰是。(记闻)
小注。玉溪卢氏曰。表也粗也。理之用也。里也精也。理之体也。 旧看四字。依玉溪说看。更思以此四字只作体用说。则又似没理会。饶氏说更觉精密。盖所说许多。虽就事上言。而只就事上穷个理。以究其自粗至精自表至里。无不到尽则方是物理之格。便是理之体用无不明也。盖理之体用。即理之在物者故耳。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4H 页
吾心之全体大用。 是明德之全体大用。以具众理处为全体。流行于应事处为大用。或问所谓全体大用。未尝不流行于日用之间。是合体用而言。盖即体而用亦不离也。(记闻)
诚意章。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问好善恶恶。何者为情。何者为意。先生曰。好善恶恶。情也。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意也。问近见同异考。云善恶。情也。好善恶恶。意也。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自慊也。窃谓情是发出来恁地底。著好字恶字。已是计较底。是意。不可谓情。曰。此善恶二字。是泛指见于事物之善恶而言。不可谓发于中者。以好恶言。则好恶。情也。就好恶上计较其当好当恶而好恶之者。意也。好之如好好色。恶之如恶恶臭者。自慊也。(记闻)
自欺。 问语类李敬子问。答以今章句说为自欺之根。敬子说为得本意。而章句未曾改定。是如何。曰。章句说自好。夫子所以不改。必有意义。今当从章句说。(记闻)
必慎其独。 问意固贯事物之始终而言乃是人之所不知而己之所独知者也。独亦不是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4L 页
专指初动处。几亦以意之善恶分处而言。不专是初动处。如意之发。初间是善。中间忽流而为恶。只此流而之恶处。亦是几也。曰。恐如此。(记闻)
诚于中。 恶之实于中者亦是诚。如仁与不仁谓道。(记闻)
断章。心体之明有所未尽。则所发必有不能实用其力。 问此是诚意章第一下手。谓诚意在真实去。实其意。亦是拣好话。若实下工夫。在先明诸心。先生曰。果是如此。若真知得为善去恶。自真实不妄。(记闻)
正心章首节章句。一有之而不能察。 一有之义。已有退溪先生与赵月川辨论。从前定论。以一番之一为断案。偶与金中立关说。却云一是一个之一。因更加䌷绎。便觉一番之一。虽于文势为顺。而义理只占得已应一边。而于未来与方应上。未该遍。只得以一个之一看了似好。
小注心才系条。胡云峰说。说操心之法。当玩省之。(记闻)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5H 页
陈氏注。察者察乎理。 谓不能察其有所而正之也。理字恐是外料。
心不在焉一节。似与首节不相蒙。故有有心无心之说。然四有之不得其正时。便有三不之心。不在。实是一个病。但首节是心不正之病。下节是身不修之由。言固有序也。
章句必察乎此。 九思翁言。此字。指心有不存而言。(记闻)
正心修身。只言其病而不言治方。盖已具于诚意章故也。章句又言。但知诚意而不能密察此心之存否。则又无以直内而修身。正是补传文之阙。
修身齐家章章句。惟其所向。 向。如才有所向。便是欲之。向已是做病了。(记闻)
齐家治国章。孝者事君也。 此言教成于下之意。言己之孝者。是国人之所以视效而事君也。非谓己之孝所以推去事君也。(记闻)
小注玉溪卢氏说。即慈之道。以明孝弟之道者。得之。但其下。又谓本者明德是已。识其端者。明德之发见为孝弟慈云。则恐非本意。盖立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5L 页
教之本。即孝弟慈。不可更以明德为孝弟慈之本也。
或问治国章。盖其为恕虽同。而一以自治为主。一以及人为主。记己卯间云寺讲论此义。函席所诲。以此章之恕。为自治为主。下章之恕。为及人为主。盖改了由来之论。近更寻绎上下文义。恐由来之论似为本义。盖此章大旨以恕主。及人为病。故所引忠宣之语。其病正在主于及人。推而至于郅恽之恕己量主。皆是主于及人之弊。若只以下章爱人之事。为主于及人。则一段文义。不能贯通为一。未知如何也。当更质。
平天下章秦誓小注。蛟峰方氏。其如有容。言无可比他。有容之大。 其如有容。只是言如有所容云尔。古人语阔故然。方氏说。恐非本意。如字自是虚字。不可作比意看。
章下。务在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陈氏曰。此章之义。不过好恶义利两端。勿轩熊氏曰。此章。前以理财用人分为二节。后乃合而言之。其实能用人则能理财。不过一道而已。 窃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6H 页
谓此章以絜矩二字为大纲。好恶财用。分作二条目。好恶中却拈出用人。财用中却拈出义利。末以用人财用一串说。
断章。第五章乃明善之要。 明善是物格地位。格物致知。为明善之要法。择善又是格物。(朱子曰。善必择而后明。○记闻)
  论语
学而时习章集注。学者将以行之也(止)故说。 小注。谓此条以行言。学字以知言。时习之则所学在我。是知之行也。下段谢氏说。是行之条件。
及人而乐者。顺而易(止)成德者能之。 勉斋谓经文谓不愠者是君子。而解言成德者能不愠。似为倒说。先生以为当改而卒仍旧。窃意此节文义。与上二节之义有些不同。说是得于时习者。乐是由于朋来而德之所以成。非以不知而不愠也。由其德之成。故不知而不愠。不可谓成德由于不愠也。盖只以实下手处言。故不从训解之例。未知如何。
孝弟章集注。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先生尝曰。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6L 页
爱之理。是偏言。心之德。是专言。是并叠作句。不可读为爱之理是心之德也。) 此如说义者。心之制。事之宜。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二字各自为一义。谓偏言则是爱之理。专言则是心之德。或有言心之德爱之理。(孟子梁惠王章注。)或只言爱之理。或只言心之德。(克己复礼章注。)随本文而各立言以释之。此章是说孝弟为仁之本。故先说爱之理。景晦尝于爱之理下尼吐。谓爱之理乃心之德也云。盖心之德云者。固不外于爱之理而此特以偏专而立言。以明仁之偏言则为爱之理。而专言则为心之德也。爱之理固心之德。而德字不专指爱之理而言也。盖仁包礼义智。故德之名。惟仁当之。恨不及与质论。
朱子曰。仁兼义言者。是言体。专言者是兼体用言。 谓对义而言则指四德之体。故为以体而言。单言仁则兼体用而言。恐不可因此而谓心之德亦兼体用而言也。心之德云者。只指未发时所具之四德也。
又曰。心之德。是统言。爱之理。是就仁义礼智上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7H 页
分说云云。 谓之爱之理。则与义礼智之宜恭别之理一般。谓之心之德。则义礼智之宜恭别之理。皆包在里。所以为偏言专言之分。盖爱之理。是天地生物之心。为仁之全体。仁之为心之德。固不离此。然今谓宜恭别之理皆在爱之理之里。则又非得名之实。只可谓这爱之理。包宜恭别之理而言时。方谓心之德。始得无欠耳。
三省章集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语类云。三省处集注说亦有病。如省察已做底事。三省只当下便省察。盖有改无勉。皆应接以后事。未说著正应时事。然既应而能如此。则正应时能勉力可知。所以仍存也。
以忠信为传习之本。 忠信传习。为为学之本。乃其本意。单举忠信为传习之本。则特本章言外之意也。
道千乘章杨氏注。此特论其所存。未及为政。 语类。问杨氏未及为政也。先生曰。此亦是政事。如敬事而信。便是敬那政事。节用有节用之政事。爱人有爱人之政事。按杨氏所谓为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7L 页
政。指礼乐刑政之类而言。盖五者固亦政事。乃为政之本。便是所存之心。有此基本。方施于礼乐刑政。
入孝出弟章集注。谨者。行之有常也。 易乾文言。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集注之有根据如此。
礼之用和为贵章集注。和者。从容不迫。 语类。皆以理之自然而无乖戾言之。非别著从容不迫之功也。当依此看。
礼胜则离。乐胜则流。 乐是以和而言。即礼乐不可斯须去身之乐之意。故以严而泰。和而节断其义。泰与和。是程子乐字意。范氏便以声律之乐言之。
无谄无骄章集注。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 此篇主于务本。故特发言外务本之意。忠信为传习之本。是三省言外之意也。不切则磋无所施以下。是告往知来。言外之意也。
为政以德注。德之为言。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也。 心安处便是得。行道而得于心。其意思气象如何。安是得故安。不可以正训得字。得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8H 页
只是行之而为己物之意。或训以心与理为一为得。如何。(更考小注。新安倪氏曰。道字广大。天下所共由。德字亲切。吾心所独得。行道。行之于身。未足以言德。必有得于心。则躬行者始心得之。心与理为一。斯可谓之德。有次第。有归宿。)
思学章。 以不习其事解学字。则学是指行而言。小注。朱子谓学与行。是学之终始。问与辨。是思之终始。盖学兼知行。故有属知言时。亦有属行言时。博学固知也。而以学对思则学又是知中之行。若行上有思量。又是行中之知。即此所谓思也。盖思学是贯知行而言之。不分知行。以心上思量者谓思。以习为其事者谓学。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章。贫与贱(止)不以其道得之。吐()。 集注云。富贵则不处。贫贱则不去。只二句平等说。下吐亦当云()为得。金濯以曾云。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章。违仁吐()。 以断章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数句。只连排一句。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8L 页
只得云违仁()
我未见好仁章。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上未见。谓未有用力而力不足者。故未见也。下未之见。谓盖有用力而力不足者。而我偶未之见也。语类。先生云。旧只说得有能一日用其力一句。后知其未稳。大段费思量。一似蚁钻珠模样。钻来钻去。语脉却是如此。方见得两个未见字不相碍。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按此就应事而言。应事之际。固不可先有适莫于事。然若义则何可不主。此义极细。在从当质问。考语类答黄义刚问。以为义亦未尝有倚。权景晦手录。虽义亦不可有所倚。
几谏章。又敬不违。 景晦云。不违。其几谏之意。内则。悦则复谏。是表里之言。从之。(语类说已如此。)
漆雕开仕章。吾斯之未能信。集注。谓真知其如此。而无毫发之疑。 似主见理而言。程子说亦如此。谢氏注。谓心术之微。一毫不自得。不害其为未信。是以行言。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9H 页
颜渊季路侍章。 程子注。分明天地气象。只是言圣人浑全博大。有天地气象也。(二程遗书。分明上。有圣人是三字。)
博施济众章。程子曰。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 仁之体。指上皆不属己以上而言。程子以气之流通贯注。喻仁之体。以为此体至难言。故只以立人达人喻其意。即此可以得上所论之体。
文王既没章。天之将丧斯文。 朱子云。道只是有兴废。却丧不得。文。如三代礼乐制度。若丧便扫地。
颜渊喟然叹章。 高坚前后。是夫子之道体。仰钻瞻忽。是颜子见处。如有所立卓尔。亦颜子见处。前段。始时所见。末段。欲罢不能后所见。
逝者如斯章集注。此道体也。 此字。恐是逝者如斯一句。四者与道并流。四者非道体。道体即四者而发见。是与道为体也。
法语之言章。 集注。其或喻焉则尚庶几其能改绎矣。当属上文之意。谓语不达。拒不受者。或有喻时则庶几改绎也。陈氏谓既晓喻则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39L 页
有改绎之机。而止于此。所以启读者之误。犹之可也吐。寻常皆云()。是用陈氏说。濯以云当云()。谓拒而不受者。犹或可也。以其或喻焉则庶能改绎矣。此说得之。
可与共学章集注。权轻重。使合义也。 朱子曰。惟义无对。义字包得经与权。经自是义。权亦是义。经是万世常道。权不得已而用之。须是合义。又曰。义似称。权是将这称去称量。权与义。当以是看。
章下。朱子经权之训。是补程子未备之意。朱子又曰。权只是经之变。这便是反经。今须晓得孔子说。又晓得伊川说。盖若以伊川说。为犹有未尽。
季氏富于周公章。 范氏说心术不明。以仕为急。语类甚称美之。可为志学而急于仕之药石。心术不明。故不能反求诸己。不能反求诸己。故以仕为急。
子张问善人之道章。 不践迹之义果隐奥。语类说甚详备。程子循涂守辙。亦指前人涂辙而言。张子不践成法之云。则尤明白。但或问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0H 页
以不蹈古人已成之法之说为未安。未详。
子路问闻斯行章。 此章。只据当人用心而进之退之。非指行事上而言。或问云。夫子之意。非论其事。特救其心之偏耳。
哀公问有若章。杨氏注。征敛无艺。 按韵会。艺。准也。
子张问何如斯可谓达章。察言而观色吐()。 集注。与卑以自牧作双关说。恐改以()则义叶。
樊迟从游舞雩章。 忘其身以及其亲为惑。则知其如此者。是辨也。知其惑而惩之者。是辨惑后事。范氏以惩忿为辨。更思之。
樊迟问仁知章。退见子夏小注说。 恐谓未达所以能使枉者直之理。如下文所谓不仁者远。是也。非谓兼言仁之理。盖就枉者直处。见得仁底意思。固不可谓仁。是所以枉者直之理。小注说恐当商。
子适卫章胡氏注。寄以三事。小注说。 三事之义。当以或说为正义。
叶公问政章。或问谢尹两句各为一义。诸说皆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0L 页
相因。盖皆各得其一端。合而论之则善矣。 集注所谓被其泽则悦。闻其风则来。然必近者悦而后远者来。盖合两说而一之。其义精矣。
以直报怨章集注。爱憎取舍。一以至公。 怨有当报者。有不当报者。不当报则不报。为直为爱。当报则报。为直为憎。是报与不报皆以直。而所谓以直报怨也。又所怨者。善而当取则取之。不善当舍则舍之。取舍亦以至公。而不以己之有怨而舍其所当取。取其所当舍则是亦取舍以至公也。又当报而报则为憎为舍。当不报而不报则为爱为取。盖不报为爱而取。则所报为憎而舍。如是活看。
不怨天章。不怨不尤。下学上达。 天之所以独知之妙。在四句上。不可谓上达处乃天之独知处也。
予一以贯之章。 集注以为以知言。而谢氏说主理而言。无异于告曾子之意。故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盖推说到至约处。无声无臭。是对务博而言。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1H 页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章。远怨矣。 远怨是兼上躬自厚而言。盖责己厚者。亦远怨之道。
君子义以为质章集注。义者制事之本。 此义字。指心之制而言。语类所谓先决其当否。是也。信以成之。非谓逊而出之而后信以成之也。此一句。贯义礼逊而言。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 下章集注。杨氏曰。君子虽不病人之不己知。然亦疾没世而名不称也。本章小注。冯氏曰。病之者。病我也。疾之者。疾人也。按疾己没世之无名。近于求诸人。故小注说如此。然程子尝曰。疾没世无善可称。非疾无名也。盖名者实之名。无其名则无其实矣。所以疾其无名者。惧其无得名之实。自不害于立心。冯氏嫌其易于徇名。故谓疾人之无名。意思固好。但把人上说则又却泛然不切。欠当体体察之意。恐非本文立言之本意。
  中庸
第一章章句。 天以阴阳五行。此天字。承经文天命之天字。指理而言。不可须臾离也。下主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1L 页
管在心。章句拈出心字最妙。戒惧谨独。皆主在心。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是合体用而一之。君子修己以安百姓。即此理。
第十六章。章句性情功效。 非指理而言。
第十七章。昭穆。或问以为太庙祫享时。昭主南向。故取向明之义。 按四庙分南北以次东。而庙中主皆东向。无所于取明之义。故以祫享时所向取义尔。又按小注。朱子曰。昭穆本以庙之居东居西主之。向南向北而得。盖亦有兼取二义处。
高祖有时而在穆。 按太庙祫享之仪。高祖以下。遵昭穆之次。相对排设。而昭为上。穆为下。故高为穆。曾为昭。则曾不敢与高对设而祖与曾对设。高特设于祖之西。而曾之上。虚昭一位。祢特设于曾之东。而祖之下。虚穆一位也。
第二十七章。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每常疑温古是温习其古所闻。宜属道问学。崇礼是谨守其节文。宜属尊德性。反复思之。盖此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2H 页
一节一句。各是两事。温古与知新相对。而知新是自问学中得之。则知新自当属之致知。而温而习之。便是存心上事。崇礼与敦厚相对。而敦厚是加厚于已厚之功。则敦厚固当属之存心。而谨于节文。自属于致知一边。如是看则无碍矣。
第三十章章句。皆兼内外该本末而言。 只得依或问说。以律天时袭水土而言。盖祖述宪章。不出律天时袭水土之外也。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章句。小德者。全体之分。大德者。万殊之本。 义理有横竖。随处辨审。乃得本意。小德大德。以并育并行不害不悖而言。则是就横说言全体之分。既就横说言则万殊之本。亦当以横看而言。所谓其体浑然而其中灿然者。形容大德小德之义。小注诸说。皆竖说之义。盖竖说亦无不合。
第三十二章。此篇言圣人天道之极致。至此而无以加矣。 程子曰。末复合一理。是指此理而言。下章是就此理申结之。
第三十三章。知远之近(止)知微之显。 所知底。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2L 页
是兼善恶而言。
鲁院讲义(太极图说○辛卯)
朱子曰。胡氏太极图序(止)又何以加于此。 盖胡氏以此图为通书卒章。而又以为非其至者。则盖以此图为象数之流。而不以为理学渊源之书也。
太极生阴阳。理生气也。 理气元不可言先后。只主太极而言则曰理生气。然不可专主这一说。其实有则俱有。不可以生言。
藏头物事。 专属阳属阴则是有头物事。谓动时属阳则静时属阴。谓静时属阴则动时又属阳。恰如说无头无尾。
道有定位。 指不杂不离之定位而言。
是理动静。 问不言太极动静。而曰理动静。是如何。先生曰。以下文有模样之问看。则问者认为太极有模样底能动静。故云只理有动静。理便是太极。
不正当尖斜太极。 以太极为至静而贯乎已发未发。则是占得静多了。便成尖斜。
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 是一说。与理生气之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3H 页
意同。
有渐次。 主太极而言。则太极动而后生阳。静而后生阴。是有渐次也。与下段不是动后方生阳。别是一般说。
勉斋曰。极之得名。 说极字意最尽。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载只是理。不可谓载之所以为理也。造化。指阴阳五行。故说枢纽字。以其能运用也。品汇。指男女万物。故说根柢字。以其能发生也。然只是指挑出一圈而包括这意思。
太极之有动静以下。 主太极而言动静之道。其动也以下。 分动静而言。
动极而静以下。 以动静阴阳交易变易而言。
太极者本然之妙以下。 以动静对太极而言。
太极形而上之道以下。 以阴阳对太极而言。
自其著者而观之以下。 就动静阴阳而言太极之无不在。
自其微者而观之以下。 就太极而言阴阳动静之已悉具。
推之于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于后而不见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3L 页
其终之离。 推于前而不见太极之与阴阳合在何时。引于后而不见阴阳之与太极何时离了。
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无端无始底是理。所以缴断上文之意。
延平先生曰。此只是理。做已发看不得。 意谓动而生阳。是就天地上言至理之动。已发是就人心说。故以为看不得否。朱先生后来。多就人心说动静阴阳之理。似当更商。
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下。下之字。所以为道。然重在一字上。一阴一阳是道也。
继之者善。成之者性。 继是继续之意。是乾道变化处。未付物时。继之者气也。善是理。成之者性。是各正性命。指人物禀受处。
机是关棙子(止)挑拨得那动底。 关棙子。是冶者鼓风板。踏著动机。便挑拨得静机动了。踏著静机。便挑拨得动机静了。
浑然太极之全体。无不各具于一物之中。 问浑然全体者。是理无大小。故即此各一其性之太极。便是浑然太极之全体否。以人心言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4H 页
则心中所具之理。便是太极之全体否。以大学或问论心与理处看。则心为大本。管摄得各具之理。所以全体浑然也。先生曰。此只就各具上看。自浑然完具。无一欠阙。便是全体。只如此平正看。
妙合而凝。 致道问。妙合是就化生时说妙合而凝否。先生曰。固就化生时而言。然理气元来妙合。
当初一个人无种后。 后字属上句。语录多如此。
竖起看皆善。横看后一截方有恶。 此段。只就阴阳上说善恶。如竖起从一源看下来。则便是纯粹不杂。只得谓之善。自纷纶歧分后横看。则便有恶。
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 圣人之德。全体动静中正仁义。天下之人。于是而定。不可谓以中正仁义定天下之人也。问主静注。无欲故静。是主个什么。先生曰。便是主于正义。但静就心上说。静处便是正义为有疑。中仁有欲故动。所以有动亦静之说。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4L 页
谓之礼。尚或有不中节处。谓之智。尚或有正不正。 此只就中正而论。若就礼智上论。初不说不中不正之礼智。
欲寡而理明。 问欲有指耳目口鼻之不可无者。有指邪妄之欲者。此欲字是指何欲。先生曰。固指邪妄之欲。然耳目口鼻之欲。亦要寡。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始指阳刚仁。终指阴柔义。能原始。故知物之所以生。能反终。故知物之所以死。此死生字。兼天地人而言。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谓易书之义。此图尽之。或谓上文所引易说为至。然此等处。当从图解说。
论仁之所以包夫四者。固未尝离夫偏言之一事。 仁只是爱之理。义礼智之德。自有宜敬别之理。而只此爱之理贯通乎四者。如春生之气贯乎夏秋冬。只是一气。所以专言者。未尝离夫偏言之一事也。
体用一源。 问。李栗谷言理体气用。此言理体象用。何以异。先生曰。理体气用则是太极为体。阴阳为用之说。所以不是。若以冲漠之理。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5H 页
对万象之森罗者。唤做体用则无不可。以其指万象之理森罗于冲漠之中故也。
太极图说考證(性理大全所载。详尽无复馀蕴。说及解中古书之语。依西铭考證摭辑。)
解剥图体。 水阴盛。火阳盛。金阴稚。木阳稚。 启蒙传疑图解。有一处可疑。如作行之序看则阴阳之分。微盛之次。犹之可也。今说生之序而以是为言。则非徒与本文水木阳火金阴之分类相反。盛者居先而稚者居后。亦为倒说矣。勉斋以为疑而改正之。今当从勉斋说。 按勉斋尝以此说质师门。而先生未果改定。恐有意义。似当更详。
天下之故。常感通乎寂然不动之中。 易大传。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易有大(一作太)极。 易大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说分阴分阳。 易说卦传。分阴分阳。迭用柔刚。
注。一阴一阳之谓道。易大传 诚者圣人之本。通书 物之终始。中庸 命之道知言。
诚之通诚之复。 通书。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5L 页
复 继之者善。成之者性。易大传。
万物各正其性命。 易乾彖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所乘之机。 语类。问动静所乘之机。先生曰。机气机也。又曰。机是关棙子。踏著动底机。便挑拨得那静底。踏著静底机。便挑拨得那动底。勉斋曰。只看太极乘著什么机。乘著动机便动。乘著静机便静。那太极却不自会动静。又曰。其动也。其静也。上分动静说。此合动静说。
形而上之道。形而下之器。 易大传。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语类。形而上底虚。浑是道理。形而下底实。便是器。又曰。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个道理。器是形迹。事事物物皆有个形迹。可见底是器。不可见底是道。
推之于前(止)终之离。 上既以阴阳动静与太极对说。故言虽是如此。却那里是入头处。所以不见他合。不见他离。极言理气混合之妙也。
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非知道者。孰能识之。伊川先生经说。 语类。动静相生。如循环无端。叶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6H 页
氏曰。动静相推。阴阳密移。无有间断。故曰无端无始。○道即太极也。
统而言之。错而言之。 通气质而言。则五行之气是阳。质是阴也。交错气质而各言之。则气之中有动静。质之中有动静。动为阳而静为阴也。
性之本体然也。 性即太极也。此据各一其性以后而言。故下性字。下诸性字同。气殊质异。故各一其性。便有气质之性意思。
妙合而凝。 真精自是妙合。凝是造化处。成男成女矣。
注。气化而生。形化而生。 易大传。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天地之心。 记礼运。人者。天地之心也。
定之以中正仁义。 孟子曰。天下之为父子者定。语类。问定之以中正仁义。先生曰。此圣人修道之教处。
注。无欲故静。 静是无欲之效。犹所谓敬则自虚静。
欲动情胜。利害相攻。通书。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6L 页
与天地(止)合其吉凶。易乾文言。
注。性之贞也。 易大传本义。贞。常也。物以所正为常者也。
体立而后。用有以行。 语类。合当做底是体。人做底是用。如身是体。作用底便是用。○体用本出禅家。借以论学。
不专一(止)不能发散。伊川语录。
寡之又寡(止)圣可学矣。 周子养心说。养心不止于寡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通书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
立天之道(止)知死生之说。易大传。
西铭劄疑(朱子解。退溪考證附。)
题注。订顽,砭愚。 考證。订。平议也(止)西铭云。 谨按一说订顽,砭愚。有评正攻贬之意。不能平稳。所以易有争端。更详。
乾称父。坤称母。 谨按易大传。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予玆藐焉。乃混然中处。 谨按柳子厚天论说。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谓之地。混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7H 页
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
解位乎中。 谨按。易大传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乾者。健而无息之谓。万物之所资以始者也。坤者。顺而有常之谓。万物之所资以生者也。 谨按易乾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程传。乾者健也。健而无息之谓。坤彖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
父母乎万物。 按书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同胞。 考證。胞。生儿裹也。诗小弁。不离于里。注。独不处父母之胞胎乎。 按东方朔客难。同胞之徒。无所容居。
物吾与也。 谨按论语。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解同类而最贵。 谨按。记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以天下为(止)一人。按。记曰。圣人能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而非意之也。
若其性遂其宜。 按书。鸟兽草木咸若。
违曰悖德。 考證。违。违天也(止)谓之悖德。 谨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7L 页
按易大传。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济恶者不才。 左传。浑敦(止)恶名也。 谨按注。长恶不悛。亦出左传。 贾逵曰。左传。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亦谓其后代子孙而称为子。
解。知变化之道。通神明之德。 谨按易大传。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又曰。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恶旨酒。 谨按语类。旨酒。欲也。
育英才解性者(止)得私也。 按。本横渠正蒙语。
不弛劳(止)其功也。 按语类。横渠解无施劳作弛。不弛劳。盖用颜子语。○又按内则。谏若不入。劳而不怨。书金縢。周公自以为功。劳字功字。盖出于此。
无所逃(止)恭也。解夭寿不贰(止)俟之。 亦出孟子。
勇于从(止)伯奇也。解子于父母(止)惟令之从。 出庄子。
伯奇履霜中野。 谨按韩诗附注。尹伯奇。吉甫之长子也。吉甫继室生子。曰伯封。欲立之。乃绐吉甫曰。伯奇好妾。若不信。君登楼观之。乃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8H 页
置蜂领中。顾伯奇曰。蜂螫我。为我掇之。吉甫望见。以妻之言为然。乃放伯奇。伯奇编水荷而衣。采梓花而食。清朝履霜践草。自伤无罪见放逐。乃援琴而鼓之。见古乐府解题。
玉女于成。 谨按。记曰。此谓孝子之成身。成字亦出此。
解。爱之则喜而不忘。恶之则惧而无怨。 谨按孝经。曾子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
存吾(止)宁也。 谨按。顺事。只以顺天而言也。顺事没宁。犹言生顺死安。○自不弛劳。至伯奇也四句。全以事亲言。故解中引事天之事带言之。自富贵福泽。至殁吾宁也四句。全以事天言。故解中引事亲之事带言之。
后论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谨按乾道(止)成女。本易大传语。二气(止)万物。本太极图说语。
一统而万殊。万殊而一贯。 谨按。此以本然之理一分殊而言。论语。解一贯之义曰。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8L 页
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其论体用之理则异。而其言一本万殊之义则同。盖彼以竖言而此以横言。故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