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x 页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书
书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2H.gif)
咸君袖惠而来。感豁良深。宗洙。今夏益衰。咳逆诸苦。迭次侵铄。寻数之工。无力可及。恐遂为废物耳。遗文字。缘此来立式。与初校时异例。所以多有改动。今始草草整顿。似少可议。第未知后来勘定。复以为如何耳。平生绝不敢犯手此等。只为逝者之慰。亦以虚怀开纳。不敢自外。然心里终不能安耳。状草。更求可指议处。拈出示来。当就加修润。缮写以呈耳。
答权景晦(炳○甲子)
往者外家之行。以为有攀晤之路。左右已高栖千仞之冈。无缘通问。亦以鄙迹甚忙。不暇以进前。归来尚有馀耿。累日不去。书来先得我心。又怅想久之也。就审彼时静养工夫益健。宗洙。寻讨之工。虽不敢废。自是不能大思极力。往往有枵然之疑。日用凡百。初间固多有悔。今亦不复知悔。以是极思吾景晦以受警益。而不可得。则只自愤悯而已。示谕。读书贵精熟。精熟在心存。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2L.gif)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3H.gif)
戒惧说。盛论如此。师门所答。更以为如何。愚意以为戒惧对谨独言。则固可属静。然中庸本意。自是兼动静一串说。更就其初动处人不及知者。说出谨独之义耳。集注固已言之。幸考视。更赐反复如何。
答权景晦(乙丑)
宗洙。入夏来。亲患绵续。未能大肆力于问学。这间琐细工夫。不足以补夫朝昼反覆之失。则尚何进步之望哉。论语工夫。姑未半之。近间又课读中庸。才收毕。亦不无可喜处。第未得熟读。匪久当为乌有耳。承谕读法甚好。深有妙理。非允蹈之言。何以及此。异日再来料理。庶有以佩服受用也。今年应举之工。能得几许。此一关最是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3L.gif)
答权景晦
宗洙乍从苏湖。听朱书讲。傍为校雠刊补。工未毕而以事归。明日欲与弟从辈。上孤云为卒岁计耳。丈席念左右不已。欲左右且于平易明白大本大原处留意也。此煞有说话。远书不能详也。
答权景晦(丙寅)
腊月十一日十九日书。节次承领。或在山堂左僻之乡。或于新年稠闹之辰。有问无答。逋慢深矣。谕及四七义。彼时枉疑之。今当以是为正。然语意之间。犹有下得过些处。欲一一言之。只恐自家见得未正当。说得易差错。纵摸索依仿。亦不足以为贵。更取退陶往复诸书。精思熟玩。反以验之性情之间。则似见其实不可易处。如此方为实穷理。如此方为真见识。区区思量。亦尝到是。但未即下手。空言为可愧耳。读书讲学之论。看来两说皆不可废。只知讲学而不力于读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4H.gif)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4L.gif)
与权景晦
始之相聚也。盖若有以乘乎好机。而事不谋心。未能尽意相说。然得前所未闻者多。殊可幸。又不免有极不合处。未决而罢。料是大处要处。彼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5H.gif)
答权景晦(丁卯)
中庸工夫已毕否。鄙亦粗加读习。看来是原头处。不可不读。亦不可易读。且惟左右方苦心恙。辄于义理渊微难摸捉处留心。便是以火救火。不如姑罢休新面高妙之功。只就平易易晓。白直易行上加意。似易见功。未知如何。格物说。退陶后出之论。即答奇明彦绝笔书。但近世先觉。别有定论。其说以为到乃到尽之意。如读一篇十行文字。读得一行。尽了十行。便是一篇极处到尽也。此意似尤平实。未知如何。(从到尽之论则上极处吐。亦当云是。)盖先生之说。虽则独至。而若云不患理不能自到。与随吾所穷而无不到。则亦太露情意。所以有近世之论邪。来教之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5L.gif)
别纸
鬼神云云
鬼神说。依注脚说时。亦只如此。然子思又发挥出洋洋如在其上。如在左右之义。极是警切。只于此看得破。便见其情状矣。未知如何。大全吴伯丰问目一段极精。偶有誊本呈上。更入思议也。
四德云云
旧亦疑天地无未发时。质之丈席。见教云天地自有未发时。阳气发处。方是发也。盖动静无端。纯坤之中。不为无阳。然是乃静中之动。在心则为寂然在中。知觉不昧处。复卦以前。收敛得极。生意寂然。不见端倪。非静而何。静则为未发而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6H.gif)
答权景晦
九日书。得于十六日。承审哀体支保。读礼之暇。进学有绪。欣慰实多。洙。旬前往湖上读通书。丈席以事递骑省。要有山间之约。当为数日款耳。来书别纸二幅。反覆开玩。有以知左右向𨓏之意。实如我之所以向𨓏于左右。此古人所谓心同意契。责善忠告之友也。惟愿益进诚心。益懋学问。追踵绝轨。不为千古以下人。则不敏敢不𢬵生尽死。以自附于征迈之末耶。
答权景晦
月中修一状付宝渊。想以时达矣。天寒岁暮。伏惟哀体动静神相支安。宗洙。亲候仅遣。十月以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6L.gif)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7H.gif)
别纸
天人性情说
所示排布精密。分合详明。非深思力索之功。何以及此。其间犹有浅陋未信及者。则敢略具所闻而献疑焉。夫此理混融。初岂有在天在人之分哉。惟其地位间架之不同。于是而有名目位号之差别。在天为元亨利贞。而其流行焉则有生长收藏之用。在人为仁义礼智。而其发见焉则有爱恭宜别之端。分而为四则元生亨长利收贞藏。而元为四德之首。仁爱礼恭义宜智别。而仁为四者之长。合而为二则亨为元会而贞为利固。礼为仁著而智为义藏。又统而为一则曰。大哉乾元。而亨利贞之理。无不包贯。曰。仁人心也。而礼义智之德。莫不该摄。盖其为体浑然而其条理礼灿然。四个意思。天然备具于一物之中。在天者不为大而在人者不为小。分言者不为多而专言者不为少。此天人之所以无间。而性情之所以为妙者也。今曰。元为亨利贞之长。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7L.gif)
答权景晦(戊辰)
种种承问。有以知苦学深思。极高大而至长远。能于大义处窥寻了。此意正自不易。若持是而又密加功焉。将何理之不穷。何事之不做哉。第愚昧则窃闻之丈席。盖尝以工夫之不能近里低下切实为虑。而不以见解之不能高远广大玄妙为忧。此是近来救弊反正之意也。未知足下亦有意乎。质疑盖以亲厚之谊。不待开坼之教。而妄为披视。亦保无不可见者焉耳。或有不必疑问而因写本之误者。则妄校以印本。抄出别纸。而就元本抹去。盖非左右则亦不敢耳。别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8H.gif)
与权景晦
日间所读何书。想有精思透悟处。安得一席相合。烂漫讨论也。往见青城丈人。令且沈潜默识。言外得意。先去自大之心。此是切实用功处。著一毫为人底意思不得。是知日前用心未免有浮泛之失。未知高明以为如何。
答权景晦(己巳)
宗洙。挠恼多端。只此读书一事。已不能接续。无怪其愈茫然卤莽也。以故常以屏去杂务。专一工夫之意。自立规程。私自策励。然自是不能如此做。奈何奈何。亦尝闻吾辈差池道理。卒不免常人之归。正缘气胜习夺。且就气习上做工夫。亦自有益。如喜怒哀乐之发。察其中与不中而加谨焉。则其庶几矣。区区且将从事焉而未能也。每堕于过而炽荡之域。愿吾友有以助之也。示及诵读一事。足见日进不已之效。浅劣之谋。何能有力。至于大体规模之喻。盖尝与闻之矣。在他人则务于大体而忽其枝叶。固为一偏。在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8L.gif)
答权景晦
每见每有卒卒之叹。此来一书。有足慰离索者。谨审清和。侍候支安。工夫有加。感豁不可言。挠心之示。足见随处捡省之意。自家正患汩没。承示不觉瞿然。何不并寄对剂。谩为问證于方病之人也。朱子书。不复接续看之。何论收毕。示教果是警切。敢不佩服以从事耶。但目下如此挠挠。未能急加工夫。孤负至意耳。明明德于天下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9H.gif)
与权景晦
近日连不辍制业否。今日事势。未必以不作为美。须作之而不伤素心。此为正当。苏湖书来。盖若有如是者。向对丈席。语及高明。未尝不称其恳笃之志。且愿于容貌辞气上加力。此意更是吃紧。相见姑未际。谩以陈布。未知左右以为如何。雨溪。见者莫不悦服。非盛德。能如是耶。
答权景晦(庚午)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3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39L.gif)
答权景晦
大学明德章胡氏说。仔细看。恐似有疑。盖此本体二字。不可作性字看也。未知高明所疑。亦曾如此否。孟子尽心章张子说。鄙亦如此看。盖虚与气非性也。合虚与气而有性之名。未合则只是天而已。未知如是说。得与崇论近否。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0H.gif)
八月十四日。九月二日书。节次拜领。仰认至怀。亦有日月矣。惟是逋慢。敢望垂恕。阳月向半。伏惟侍馀起居若序珍胜。工夫一向笃实。瞻溯之馀。每独永叹耳。宗洙。入秋来。老人迭有病患。断续工夫。无以摄伏散乱之心。细读来书。可谓真切受用处。思有以佩服焉而未果也。龙潭之游。竟为魔儿所戏。湖上亦不能以时往。渐觉尘坌满肚。此月来。又连有先茔奠酎之礼。无暇可出。又安得无坠堕耶。中和书说。雨溪书来。偶不以愚言为不可。承谕又如此。然丈席书更有砭诲。尽正当。但诸书说话次第。正有不可紊处。容俟所见更进。不敢妄有反复耳。明德章说。来喻甚当。但以先儒之分属为支离。而欲遂舍心而言之则未可矣。虚灵体用之说。从前未能如此看。再捡察。亦未见其必然。盖尝以为明德不是悬空道理。是端的在我主宰处。今以其体为虚而已。则亦只恰说性字界分。要之章句此四字。只是状明德。而未有分体用之意。下句方说体用之意。故或问又只以虚灵洞澈。万理咸备言之。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0L.gif)
答权景晦
向者偶然远出。巧违清范。抚玩席珍。馀耿介介。今日至自龟潭。又得手书落在书案。惊喜披读。宛如相对。非足下之极不忘。何以先施及此。宗洙。去十一日上龟潭。十五日。始拜苏湖丈席。廿五六日间。更谋聚孤云为旬日计。深念景晦一来。相与讲明大端。此番仅读心经一部。燕閒之际。所以警发不可言。于是而一日三四言景晦矣。
答权景晦(辛未)
近日读何书。周易工夫。连不辍否。相别几一年。料相对无进益。殊可惭愧。景晦亦宜懋进工夫。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1H.gif)
与权景晦(乙亥)
近日应接颇烦。加以丧威之叠。精力非复前日。用心亦觉衰懒。向时惟得湖上。时有鞭策。今不闻久矣。所恃而为岁晏之计者。在于左右。左右年来操心。亦似不能如前之实。私窃慨然。不审有以自觉否。前日得苏湖书。每有失其前心之戒。窃不自伏。以为过计之忧。近思省来。果是如此。只自家不曾知。足下试思量。能自知处。便是进步处。如何。平日持论。不欲激发要含蓄。所以于朋友间无补助。胡文定真可为百世之师耳。
答权景晦(戊寅)
踏雪之访。加之辱教。此意珍重。何敢忘。中焉有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1L.gif)
与权景晦(庚辰)
所贵乎道章集注与程尹说。注家以旧说二字辨之。未知是先生本意否。勉斋说似有据。幸究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2H.gif)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2L.gif)
关门摄疾。见故人手字。无异见面。中秋书。又得于寒暄酬酢之外。所以疏瀹耳目。非寻常比也。九秋气清。伏惟侍省万福。体察读书之工。日有进益。慰溯不胜区区。前书。旨意正当。煞与前日意思自别。必是论语有得力处。此间近日所见。偶与之相值。谨当力疾跻攀。同归好我。愿吾契亦须努力勉强。不令间断则提携之助。贱陋与有幸也。孝弟说及前后两书所论。病思昏塞。未能深思。略记浅见。录在别幅。幸须一一批破为望。冬间。请湖上期山寺轮读一书。初欲自公家办当。似有不便之端。恐遂不谐。吾辈经营有年。而未食效。至月间。欲舂得几斗粮。与意中知旧。为一番会合。左右正不可末至也。
别纸
有子孝弟章程子说。 未发则其体至虚。虽理字亦著不得而(止)理又本于虚。虚而未尝不实。实而未尝不虚(止)若只是虚而已则(止)四端又何自而发乎。
窃谓本无一物。故谓之虚。实有是理。故谓之实。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3H.gif)
攻乎异端章
盛论终是可疑。所引语类。非集注本意。乃因吕说。而主攻击之义而言。似不须据以为證也。凡看文字。必须放开心胸。使四方八面都见。然后择其正义而从之。方无偏著之患耳。(所引程子说。非此章之解。以其更言佛老之害。有补世教。故引之于章下。今若以远之骎骎等语。为斯害之證。则恐又失程子之旨矣。)
逝者如斯章
旧闻金霁山丈有是言。湖上亦亟称其不拘文义。然愚意以为此比之吴说。固为脱落。但亦微有过高之意。只依集注所说天地之化。往过来续。(贴逝字)无一息之停。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故于此指以示人。(方说破逝者如斯。以缴上天地之化以下。)今以为圣人只指水而叹其无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3L.gif)
答权景晦
诸谕谨悉。可见近来用心之密。深以为幸。川上说。尝以质诸湖上。有少示覆。谨以写呈。幸览观而决其去取。回示如何。鄙初说。自觉多谬误。才改正而湖上说至。未及整顿呈似。亦望示破悖否如何。大抵语中所记。例皆贴著。学者未尝有高阔之论。如此章亦因川流不息处。而指示此道之体。教人勉于体察。无须臾之间。观诸集注及程子说。可见前日议论只好略绰说道体之无穷。更未说到反身体察处。非细失也。未知高明以为如何。三贵说。说得似太高太深。反失正意处多。谨以表列。并有论禀。更细商量驳破如何。承有至间枉顾之意。预企。但旬望前则此中连有纷挠。须待望后成龟潭之会。坐了旬月。亦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4H.gif)
别纸
逝者如斯
道之为体。源源不息。无须臾之停。但其有以能不息者。必因物而见。物之易见。莫如川流。故夫子偶在川上。有感于心。发以示人。以为水之流往昼夜不止。过续之理(贴逝字)果如此。(贴如斯字。因文倒解本文。)吾人体道。不可有顷刻之间云尔。旧日。只就道体上推求。须失夫子立言之意。若只以逝字贴水。如斯为叹美之语。则是子思鸢鱼之论。不贴勉人进学之义。圣人平日语言。彻上彻下。似无如此类例。似当更有商量。未知如何。(逝字只依朱子说。只训往看如何。)
所贵乎道。 非有人远之近之。
窃谓远字近字。是用力字。何为非有人远之近之。
按集注初说。以远暴慢以下下三句。连上三句。作效验说。改本以下三句作工夫说。可考也。然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4L.gif)
易传。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不违是也。
窃谓专言之天。是指不带形质。浑然实理而言。如天以阴阳五行之天字。知性知天之天字。是专言之天也。且如天地合德之天字。先天后天之天字。是就形质而言道。不比去了形质。指说此道。所以朱子有所致疑。(天且不违天字。同一串天字。)非以天且不违之天字。作气体之天而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5H.gif)
不言所利者贞也
窃谓乾始之气。能以美利利天下。可谓无所不利矣。而收束敛藏。泯然无迹。未尝言其所利。此万物归贞之道也。盖即其理而见其为贞也。云峰说。发明似精妙。亦尝考覈否。幸砭破伏望。
又别纸
天且不违
盛教皆正当。湖上说亦如是。但所谓天字似性字一节。湖上以为未稳。盖天可以专指理言。而性则是堕在形气底。虽则指理。毕竟离了形气不得。似不可以比并说。鄙说。于朱子说以形气上指言道底意看。故有此纰缪。获承驳正。荷幸。
不言所利者贞也
盛教犹有未达。恐修辞不尽耳。鄙说。湖上批正。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5L.gif)
与权景晦(己丑)
日知月无忘一段。更寻本文推考。鄙说大误。和靖所谓日新而不失者。直是断决了本意。盖日新云者。指日知而言。则不失云者。亦指所谓不失其日知者而言。恰与温故而知新之语。意同而语倒耳。以为下段是指行言则大谬矣。幸更考之如何。洒扫应对。只在谨独。亦当依盛论为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6H.gif)
与权景晦(辛卯)
数月来。不甚外挠。偷暇勘校礼注。亦间试刊节之法。恐非当初大鼻之意。而成书之体。似不可以多为贵。故择其显然不紧者。随觉随删。心甚未安。亟欲质之高明而自不易。料旬望可收毕。毕则计且作温理涵养之功。庶益身己耳。未知近日看何文字。自觉意思如何。每见紧紧底意思。胜了宽缓底。此于进学为有力。而又不能不为德性之累。前此亦尝关说。而犹未见其濯来之快。愿有以猛省之也。
与权景晦
朋友中。虚心求益如吾契。何处得来。蒙陋。从前致愚或有之。但未觉有琼琚之报。不能不以为恨耳。今日偶看语类。有一段正与意会。不敢自私。书付一通。幸少留意焉。未必无补于进修之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6L.gif)
先生饯席。酒五行中筵。亲酌一柸与淳曰。安卿更须出来行。一遭村里坐。不觉坏了人。昔陈了翁说。一人棋甚高。或邀之入京。参国手日久在侧。并无所教。但使之随行携棋局而已。或人诘其故。国手曰。彼棋已精。其高著已尽识之。但浅著未曾识。教之随行。亦要都经历一过。
右训门人训淳条也。吾辈留心于学。高著或能窥及。而浅著未甚分别得。所以犹未免坐在里许。亦不可不致意也。推之诗文之类。亦有高浅著。须尽识得了。方无恨耳。如何。
答权景晦
虽蒙数宵枉宿。缘痿顿未能剧谈。涤荡胸次。殊以为欠。宗洙。自五月望后。一疼轮患。因以沈苦。至今未施巾栉。文字工夫。一味疏缓。只了得语类训人一门。略窥得大贤为人真实吃紧处。似可下手。但反有力不能趁之忧。安得不正切于同人提挈之辅耶。承加意易书。本义固是简奥。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7H.gif)
答权景晦
扶疾信宿。馀怀耿耿。从前见左右做事涉紧急。独于治病用缓剂。岂不是未察处。慎勿泛听。幸幸。罔之生义。捡看诸注说。终似就庸众人上说。盖是圣人说话。自有浅粗说处。引而使之精深。亦非读书之法。只注中问者。有一念不直之云。而似是推衍为说。只咀嚼幸免二字。则自可见矣。幸更赐开示如何。罔是指不直之人而言。指一念之不直者。便唤做罔人。毋乃太苛乎。
与柳叔文(道源○丙午)
三冬对雪。远怀迢迢。谨问春发。静中燕养向时毖重。万山深处。弃绝世缘。兢研之功。益见精专。正是爰得我所矣。季氏。调理之馀。想应不住潜养。古人云多病是閒。苟非委卧疾苦者。更相博约。绝胜随俗糺纷。以是慰同人耳。伯胤久阻信息。闻斋所岑寂。便于读书。宜得十分气力。才悉受由还侍。想朝夕尽欢。有足乐者矣。宗洙。去秋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7L.gif)
答柳叔文
春宫祸变。普恸何言。居然数载离阔。瞻咏之思。何日可已。孟秋。得拜季夏辱复书。满纸缱绻。极慰离索。又有以窥寂寞之中。日有观书玩理之工。果是吾人晚年所冀愿而未易得者。而执事身饷之。其何健羡如之。岁已晚矣。不审迩来。静中燕养何如。宗洙。病随年长。块然为一废物。零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8H.gif)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8L.gif)
与柳叔远(长源○庚辰)
前冬。哀示及于逆旅。窃有以窥见勤学好问之意。而未果亲近哀次。拾闻绪馀。愧恨则多矣。未知近日奠省之暇。有何工夫。坚恳之志。精诣之识。朋友中罕所目及。乃能不主所长。乐取于人。此古人犹以为难之。而哀侍有焉。甚幸甚幸。盖尝闻心之为物。贯事理兼动静。故工夫固不可舍事而求理。厌动而求静。然苟不先有以磨砺其宰物之本。而或多就事物上。与之称量区处。则其精神易得外驰。久将与物俱化而不自知。此濂洛所以拈出主静之旨。微与孔门教法有些不同。然可见为人转切处。哀侍立心广大。见得合内外通物我底道理。而于所谓当务为急者。犹有可商量者。前日关说所以云云。愿哀侍屏外务。专工夫。一依朱门之训。(见语类自言工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9H.gif)
答柳叔远
前月因庐院便。伏承哀札。副以辨礼文字。有以知哀疚之中读礼加密。感豁不能自已。白露为霜。节物遒迁。伏惟对时哀痛。固有所不能堪者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4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49L.gif)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5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50H.gif)
别纸
可据之实
窃谓沙溪考出合于礼者。似当据以为信。不须微存适莫之意。备要。分别继与养甚悉。不应独于此以养为继也。星湖所引庾蔚之说。己族无所取后。而养他子之云。分明是他姓之子。
不体
谨按。丧服不杖期为嫡孙疏曰。长子为父斩。父亦为之斩。嫡孙承重为祖斩。祖为之期。不报之斩。父子一体。祖孙本非一体故也。盖父子分于一体。吻然无间。故谓之体。祖孙则便有子一位在。有传重之义。而不可以继体言。所以谓之不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5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50L.gif)
恩胜处则引而远之。义合处则引而进之。
窃谓出继子降其本生。非嫌其恩胜而远之也。所重在所后。不敢二统故也。所后子。为所后父母若子者。非以其义合而进之也。礼所不容已者也。未知如何。以所后服谓之义服。盖未安。星湖亦辨之甚力。
与柳叔远(辛巳)
借来文字。谨以封完。诸条大槩合一。似无更商量者。悠久一段。因景晦所传。得以致疑。亦无见成意解。乃者始得究观议论本末。为赐多矣。但两家所论。尚无归宿。更不敢妄有指陈。然章下陈潘二氏说。自是一样说话。双峰云峰二家说。又是一样说话。左右所执。似与饶胡之论出入。鄙初间亦专主胡说。更以本文章句反复致思。更觉陈潘说有据依。恐不可遽非斥之。悠久即悠远一句。川上菊庄两说。似得立言之意。幸更仔细玩绎。以求会通如何。兼内外之意。盛论似为圆活。然但谓悠字久字皆兼内外。则文字重叠。意义摺积。类非章句疏通简易之例。未知如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5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51H.gif)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5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51L.gif)
答柳叔远(丁亥)
一年未见朋友之面。每切瞻咏之怀。春初。自无何获惠书。谨悉迩来动静凡百。良以感慰。川上一时椓丧。知旧无不相吊。雨谷倚仰甚深。一朝丧失。哀伤之私。累月未瘳。况谊情之厚。游从之久。正自有不可堪者。每念吾契立志勤恳。思索精切。知友鲜比。所恨相从稀阔。无以取益。辱书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5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52H.gif)
答柳叔远(庚戌)
各在衰暮。会合无日。简书时来。足慰瞻咏之怀。矧惟满纸勤教。真实警切。无非开心明目之地。钝滞之馀。顿觉一番振作。其何感幸如之。秋气乍清。伏惟燕居完养对时增重。棣床愆度。亦日就平康。区区溯昂。无已时也。宗洙。积年痼暑。长夏作苦。精神筋力。耗颓无复馀地。只怜过去虚度。到此无靠倚耳。辱复别纸数条。谕及都的当。殆无更叩。深庸叹服。惟虞祔杖条。终未释然。有少反复。录于别幅。裁教是冀。祧庙仍奉仪节。想已有门内酌定之论。乃猥及于蒙陋。顾未有前闻可以藉手而禀质者。何敢妄以浅见有所陈达哉。然忝在裔末。不敢自外。略陈一二。以备采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5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52L.gif)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5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53H.gif)
别纸
祧主代尽。仍奉别庙。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5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53L.gif)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5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75A/ITKC_MO_1075A_B085_254H.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