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少墟集 卷十九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a 页 WYG1293-032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墟集卷十九
            明 冯从吾 撰
  关学编一
 宋
   横渠张先生
先生名载字子厚郿人为人志气不群少孤自立无所
不学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十八以书谒范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b 页 WYG1293-0329d.png
文正公公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谓之曰儒者自
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先生读其书遂翻
然志于道已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尽究其说
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
甚众一夕程伯淳正叔二先生至与论易二先生于先
生为外兄弟之子卑行也而先生心服之次日语人曰
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即撤坐辍
讲与二程论道学之要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a 页 WYG1293-0330a.png
求于是尽弃异学淳如也文潞公以故相判长安闻先
生名行之美以束帛聘延之学宫礼重之命士子矜式
焉嘉祐二年举进士为祁州司法参军迁云岩(县名在/宜川县)
(西北/今废)令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每月吉具酒食召父老
高年者会于县庭亲劝酬之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
访民疾苦及告所以训戒子弟之意有所教告常患文
檄之出不能尽达于民每召乡长于庭谆谆口谕使往
告其里闾阎有民因事至庭或行遇于道必问某时命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b 页 WYG1293-0330b.png
某告某事闻否闻即已否则罪其受命者故教命出虽
僻壤妇人孺子毕与闻俗用翕然熙宁初迁著作佐郎
佥书渭州军事判官御史中丞吕晦叔公著荐先生于
朝曰张载学有本原西方之学者皆宗之可以召对访
问上召见问治道对曰为治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上
说之曰卿宜日见二府议事朕且将大用卿先生谢曰
臣自外官赴召未测朝廷新政所安愿徐观旬月继有
所献上然之他日见执政王安石安石谓曰新政之更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a 页 WYG1293-0330c.png
惧不能任事求助于子何如先生曰朝廷将大有为天
下之士愿与下风若与人为善则孰敢不尽如教玉人
追琢则人亦故有不能执政默然所语多不合寖不悦
既命校书崇文辞未得请复命按狱浙东程伯淳时官
御史里行争曰张载以道德进不宜使治狱安石曰淑
问如皋陶犹且谳囚此庸何伤命竟下实疏之也狱成
还朝会弟御史天祺及伯淳并以言得罪乃移疾西归
屏居横渠横渠至僻陋仅田数百亩供岁计人不堪其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b 页 WYG1293-0330d.png
忧先生约而能足处之裕如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
俯而读仰而思有妙契虽中夜必取烛疾书尝谓门人
曰吾学既得诸心则修其辞命辞命无差然后断事断
事无失吾乃沛然盖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
须臾忘也学者有问多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
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
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之大弊也故其学以易
为宗以中庸为体以礼为的以孔孟为法穷柛化一天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4a 页 WYG1293-0331a.png
人立大本斥异学自孟子以来未之有也患近世丧祭
无法丧仅隆三年期以下恬未有衰麻之变祀先之礼
用流俗节序祭以亵不严于是勉修古礼为薄俗倡期
功而下为制服轻重如仪实始行四时之荐曲尽诚洁
教童子以洒扫应对给侍长者女子未嫁者必使观于
祭祀纳酒浆以养逊弟而就成德尝曰事亲奉祭岂可
使人为之闻者始或疑笑终乃信而从之相效复古者
甚众关中风俗为之大变熙宁九年秦凤帅吕微仲大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4b 页 WYG1293-0331b.png
防荐之曰张载之学善发圣人之遗意其术略可措之
以复古宜还旧职访以治体诏从之召同知太常礼院
及至都公卿闻风争造然亦未有深知之者以所欲言
尝试于人多未之信会言者欲讲行冠昏丧祭礼诏下
礼官议礼官狃故常以古今异俗为说先生力争之不
能得适三年郊礼官不致严力争之又不得先生知道
之终不行也复谒告归中道而疾病扺临潼卒年五十
八贫无以敛门人共买棺奉其丧还翰林学士许将言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5a 页 WYG1293-0331c.png
其恬于进取乞加赠恤诏赐馆职赙先生气质刚毅望
之俨然与之居久而日亲勇于自克人未信惟反躬自
艾即未喻安行之无悔也闻风者服义不敢以私干之
居恒以天下为念闻皇子生喜见颜面行道见饥殍辄
咨嗟对案不食者终日闻人善辄喜答问学者虽多不
倦有不能者未尝不开其端行游所至必访人才有可
语者必丁宁以诲之惟恐其成就之晚虽贫不能自给
而门人无赀者辄粗粝与共尝慨然有志三代之治论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5b 页 WYG1293-0331d.png
治人先务未始不以经界为急以为仁政必自经界始
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方欲与学者
买田一方画为数井上不失公家之赋役退以其私正
经界分宅里立敛法广储蓄兴学校成礼俗救菑恤患
敦本抑末足以推先王之遗法明当今之可行有志未
就而卒始先生为学亦颇秘之不多以语人曰学者虽
复多闻不务蓄德祇益口耳无为也程伯淳闻之曰道
之不明久矣人善其所习自谓至足必欲如孔门不愤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6a 页 WYG1293-0332a.png
不启不悱不发则师资势隔而先王之道或几乎熄矣
趋今之时且当随其资而诱之虽识有明暗志有浅深
亦各有得而尧舜之道庶可驯至也先生用其言故关
中学者躬行之多与洛人并历数世不衰先生所著书
曰正蒙尝自言吾为此书譬之树株根本枝叶莫不悉
备充荣之者其在人功而已又如睟盘示儿百物具在
顾取者何如耳书成揭书中乾称篇首尾二章寘在左
右曰订顽曰砭愚已程正叔改曰西铭东铭其西铭曰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6b 页 WYG1293-0332b.png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
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
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
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
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
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
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
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7a 页 WYG1293-0332c.png
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
㡳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
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
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
也程正叔谓西铭明理一而分殊扩前圣所未发与孟
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又谓自孟子后未见此书先生
学古力行笃志好礼为关中士人宗师世称为横渠先
生门人私谥曰诚明朱文公赞曰早悦孙吴晚逃佛老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7b 页 WYG1293-0332d.png
勇撤皋比一变至道精思力践妙契疾书订顽之训示
我广居理宗淳祐初谥明公封郿伯从祀孔子庙庭国
朝嘉靖九年改称先儒张子
   天祺张先生
先生名戬字天祺横渠先生季弟少而庄重老成长而
好学不喜为雕虫之辞以从科举父兄敦迫喻以为贫
乃强起就乡贡既冠登进士第调陜州阌县主簿移凤
翔普润县令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陜州灵宝渠州流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8a 页 WYG1293-0333a.png
江怀安车金堂县事转太常博士熙宁二年为监察御
史里行明年以言事出知公安县改陜州夏县转运使
举监凤翔司竹监熙宁九年卒年四十有七先生历治
六七邑诚心爱人而有术以济之力行不怠所至皆有
显效视民之不得其所若已致之极其智力必济而后
已尝摄令华州蒲城蒲城剧邑民悍使气不畏法令斗
讼寇盗倍蓰它邑先是令长以峻法治之奸愈不胜先
生悉宽条禁有讼至庭必以理敦喻使无犯法间召父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8b 页 WYG1293-0333b.png
老使之教督子弟服学省过作记善簿民有小善悉以
籍之月吉以俸钱为酒食召邑之高年聚于县廨以劳
之使其子孙侍因劝以孝弟之道不数月邑人化之狱
讼为衰为御史每进对必以尧舜三代进于上前恻怛
之爱无所迁避其大要启君心进有德谓反经正本当
自朝廷始不先诸此而治其末未见其可也累章论王
安石乱法乞罢条例司及追还常平使者劾曾公亮
升之
依违不能救正韩绛左右徇从与为死党李定以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9a 页 WYG1293-0333c.png
邪謟窃台諌吕惠卿刻薄便给假经术以文奸言岂宜
劝讲君侧又诣中书省争之安石举扇掩面而笑先生
曰戬之狂直宜为公笑然天下之笑公不少矣章十数
上卒不纳乃叹曰兹未可以已乎遂谢病待罪卒罢言
职既出知公安未尝以諌草示人不说人以无罪天下
士大夫闻其风者始则耸然畏之终乃服其厚自公安
改知夏县县素号多讼先生待以至诚反复教喻不逆
不亿不行小惠讼者往往叩头自引未几灵宝之民遮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9b 页 WYG1293-0333d.png
使者车请曰今夏令张公乃吾昔日之贤令也愿使君
哀吾民乞张公还旧治使者欣然听其辞而言于朝去
之日遮道送不得行父老曰昔者人以吾邑之人无良
喜讼自公来民讼几希是惟公知吾邑民之不喜讼也
言已皆泣下徙监司竹监举家不食笋其清慎如此先
生笃实宽裕俨然正色虽喜愠不见于容然与人居温
厚之意久而益亲终日言未尝不及于义接人无贵贱
疏戚未尝失色于一人乐道人之善而不及其恶乐进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0a 页 WYG1293-0334a.png
巳之德而不事无益之言其清不以能病人其和不以
物夺志常鸡鸣而起勉勉矫强任道力行每若不及德
大容物沛若有馀常自省小有过差必语人曰我知之
矣公等察之后此不复为矣重然诺一言之欺以为己
病少孤不得事亲而奉其兄以弟就养无方极其恭爱
推而及诸族姻故旧罔不周恤有妹寡居子不克家先
生力为经其家事有一二故人死不克葬十馀年先生
恻然不安帅其知识合力聚财乃克襄事笃行不苟为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0b 页 WYG1293-0334b.png
一时师表横渠先生尝语人曰吾弟德性之美吾有所
不如其不自假而勇于自屈在孔门之列宜与子夏后
先晚而讲学而达又曰吾弟全器也然语道而合乃自
今始有弟如此道其无忧乎关中学者称为二张云
   进伯吕先生
先生名大忠字进伯其先汲郡人祖通太常博士父蕡
比部郎中通葬蓝田子孙遂为蓝田人先生豋皇祐中
进士为华阴尉晋城令未几提督永兴路义勇改秘书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1a 页 WYG1293-0334c.png
丞佥书定国军判官熙宁中王安石议遣使诸道立缘
边封沟进伯与范育被命俱辞行进伯陈五不可以为
怀抚外国恩信不洽必致生患罢不遣令与刘忱使辽
议代北地会遭父丧起复知代州辽使至代设次据主
席先生与之争乃移次于长城北辽使竟屈己而复使
求代北地神宗将从之先生曰彼遣一使来即与地五
百里若使魏王英弼来求关南则何如神宗曰卿是何
言也刘忱曰大忠之言社稷大计愿陛下熟思之执政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1b 页 WYG1293-0334d.png
知其不可夺议竟不决罢忱还三司先生亦终丧制其
后竟以分水岭为界焉元丰中为河北转运判官徙提
点淮西刑狱寻诏归故官元祐初历工部郎中陜西转
运副使知陜州以直龙图阁知秦州进宝文阁待制绍
圣二年加宝文阁直学士知渭州后汲公及党祸乞以
所进官为量移徙知同州旋降待制致仕卒诏复学士
官佐其葬知秦州时马涓以状元为州佥判初呼状元
先生谓之曰状元云者及第未除官之称也既为判官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2a 页 WYG1293-0335a.png
则不可今科举之学既无用修身为己之学不可不勉
又时时告以临政治民之道涓自谓得师后为台官有
声每叹曰吕公教我之恩也谢上蔡时教授州学先生
每过之听谢讲论语必正襟敛容曰圣人之言行在焉
吾不敢不肃先生为人质直不妄语动有法度从程正
公学正公称曰吕进伯可爱老而好学理会直是到㡳
所著有辋川集五卷奏议十卷弟大防大钧大临兄弟
四人皆为一时贤者世无不高之大防字微仲进士及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2b 页 WYG1293-0335b.png
第元祐初以左仆射同范纯仁相垂帘听政者八年能
使元祐之治比隆嘉祐封汲郡公绍圣初贬舒州行至
虔州信丰薨绍兴初赠太师宣国公谥正悯
   和叔吕先生
先生名大钧字和叔大忠弟嘉祐二年中进士乙科授
秦州司理参军监延州折博务改光禄寺丞知三原移
巴西又移知候官以荐知泾阳皆不赴丁外艰服除自
以道未明学未优曰吾斯之未能信于是不复有禄仕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3a 页 WYG1293-0335c.png
意家居讲道以教育人才变化风俗期德成而致用久
之以大臣荐为诸王宫教授当献文作天下一家中国
一人论上寻监凤翔船务制改宣义郎会伐西夏鄜延
转运司檄为从事既出塞转运使李稷馈饷不继欲还
安定取粮使先生请于种谔谔曰吾受命将兵安知粮
道万一不继召稷来与一剑耳先生即曰朝廷出师去
塞未远遂斩转运使无君父乎谔意折彊谓先生曰君
欲以此报稷先稷受祸矣先生怒曰公将以此言见恐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3b 页 WYG1293-0335d.png
耶吾委身事主死无所辞正恐公过耳谔见其直乃好
谓曰子乃尔耶今听汝矣始许稷还是时微先生盛气
诮谔稷且不免未几以疾卒于官年五十有二先生为
人质厚刚正初学于横渠张子又卒业于二程子以圣
门事业为己任识者方之季路先生于横渠为同年友
及闻学遂执弟子礼时横渠以礼教为学者倡后进蔽
于习尚其才俊者急于进取昏塞者难于领解寂寥无
有和者先生独信之不疑毅然不恤人之非间己也潜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4a 页 WYG1293-0336a.png
心玩理望圣贤尅期可到日用躬行必取先王法度以
为宗范居父丧衰麻敛奠比虞祔一襄之于礼已又推
之冠婚饮酒相见庆吊之事皆不混习俗与兄进伯微
仲弟与叔率乡人为乡约以敦俗其略云德业相劝过
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节文灿然可观自是关中
风俗为之一变横渠叹秦俗之化和叔有力又叹其勇
为不可及而程正公亦称其任道担当其风力甚劲云
先生少时赡学洽闻无所不该尝言始学必先行其所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4b 页 WYG1293-0336b.png
知而已若夫道德性命之际惟躬行久则至焉横渠谓
学不造约虽劳而艰于进德且谓君勉之当自悟至是
博而以约涣然冰释矣故比他人功敏而得之尤多其
与人语必因其所可及而喻诸义治经说得于身践而
心解其文章不作于无用能守其师说而践履之尤喜
讲明井田兵制谓治道必自此始悉撰次为图籍使可
见之行曰如有用我举而措之而已其卒也范巽之表
其墓曰诚德君子又曰君性纯厚易直强明正亮所行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5a 页 WYG1293-0336c.png
不二于心所知不二于行其学以孔子下学上达之心
立其志以孟子集义之功养其德以颜子克己复礼之
用厉其用其要归之诚明不息不为众人沮之而疑小
辨夺之而屈势利劫之而回知力穷之而止其自任以
圣贤之重如此当先生卒时妻种氏治先生丧一如先
生治比部公丧诸委巷浮图事一屏不用子义山能传
其学人以为道行于妻子云所著有四书注诚德集其
乡约乡仪朱文公表章之行于世乡约今为令甲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5b 页 WYG1293-0336d.png
   与叔吕先生
先生名大临字与叔号芸阁大钧弟以门荫入官不复
应举或问其故曰某何敢掩祖宗之德元祐中为太学
博士秘书省正字尝论选举曰立士规以养德厉行更
学制以量才进艺定试法以区别能否修辟法以兴能
备用严举法以覈实得人制考法以责任考功范学士
祖禹荐其修身好学行如古人可为讲官未及用而卒
先生学通六经尤邃于礼每欲掇习三代遗文旧制令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6a 页 WYG1293-0337a.png
可行不为空言以拂世骇俗少从横渠张先生游横渠
歾乃东见二程先生卒业焉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在程
门号四先生纯公语之以识仁先生默识深契豁如也
作克己铭以见意其文曰凡厥有生均气同体胡为不
仁我则有已立己与物私为町畦胜心横生扰扰不齐
大人存诚心见帝则初无吝骄作我蟊贼志以为帅气
为卒徒奉辞于天谁敢侮予且战且徕胜私窒欲昔焉
寇雠今则臣仆方其未克窘我室庐妇姑勃溪安取其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6b 页 WYG1293-0337b.png
馀亦既克之皇皇四达洞然八荒皆在我闼孰曰天下
不归吾仁痒痾疾痛举切吾身一日至之莫非吾事颜
何人哉睎之则是始先生博极群书能文章已涵养深
醇若无能者赋诗云学如元凯方成癖文似相如始类
俳独立孔门无一事只输颜子得心斋妇翁张天祺语
人曰吾得颜回为婿矣而其学尤严于吾儒异端之辨
富文忠公弼致政于家为佛氏之学先生与之书曰古
者三公无职事惟有德者居之内则论道于朝外则主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7a 页 WYG1293-0337c.png
教于乡古之大人当是任者必将以斯道觉斯民成已
以成物岂以爵位进退体力盛衰为之变哉今大道未
明人趋异学不入于庄则入于释疑圣人为未尽善轻
理义为不足学人伦不明万物憔悴此老成大人恻隐
存心之时以道自任振起坏俗在公之力宜无难矣若
夫移精变气务求长年此山谷避世之士独善其身者
所好岂世之所以望于公者哉弼谢之正公尝曰与叔
守横渠说甚固每横渠无说处皆相从有说了更不肯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7b 页 WYG1293-0337d.png
回又曰与叔六月中来缑氏閒居中某常窥之见其俨
然危坐可谓敦笃矣又曰和叔任道担当其风力甚劲
然深潜缜密有所不逮于与叔其见重如此所著有大
学中庸解考古图玉溪集所述有东见录录二程先生
语二先生微言粹语多载录中其有功于程门不小故
朱文公称其高于诸公大段有筋骨而又惜其早死云
   季明苏先生
先生名炳字季明武功人同邑人游师雄师横渠张子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8a 页 WYG1293-0338a.png
最久后又卒业于二程子时尹焞彦明方业举造之先
生谓曰子以状元及第即学乎复于科举之外更有所
谓学乎彦明未达一日先生因会茶举盏以示曰此岂
不是学彦明大悟先生令诣程门受学焉元祐末吕进
伯大忠荐曰臣某伏见京兆府处士苏炳德性纯茂强
学笃志行年四十不求仕进从故崇文校书张载学为
门人之秀秦之贤士大夫亦多称之如蒙朝廷擢用俾
充学宫之选必能尽其素学以副朝廷乐育之意乃自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8b 页 WYG1293-0338b.png
布衣召为太常博士后坐元符上书入党籍编管饶州
行过洛馆彦明所伊川访焉既行伊川谓季明殊以迁
贬为意彦明曰然焞尝问季明当初上书为国家计邪
为身计邪若为国家计自当忻然赴饶州若为进取计
则饶州之贬犹为轻典季明以焞言为然先是横渠正
蒙成先生编次而序之自谓最知大旨熙宁九年横渠
过洛与二程子论学先生录程张三子语题曰洛阳议
论朱文公表章之行于世今刻二程全书中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9a 页 WYG1293-0338c.png
   巽之范先生
先生名育字巽之三水人父祥进士及第累官转运副
使以边功追赠秘书录其后先生举进士为泾阳令以
养亲谒归有荐之者召见授崇文校书监察御史里行
神宗喻之曰书称圣谗说殄行此朕任御史意也先生
请用大学诚意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因荐张载等数人
西夏入环庆诏先生行边坐劾李定亲丧匿服出知韩
城久之晋知河中府加直集贤院徙凤翔以直龙图阁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19b 页 WYG1293-0338d.png
镇秦州元祐初召为太常少卿改光禄卿出知熙州(今/临)
(洮/府)时议弃质孤胜如两堡先生争之曰熙河以兰州为
要塞此两堡者兰州之蔽也弃之则兰州危兰州危则
熙河有腰膂之忧矣又请城李诺平汝遮川曰此赵充
国屯田古榆塞之地也不报入为给事中仕终户部侍
郎卒绍兴中采其抗论弃地西夏及进筑之策赠宝文
阁学士先生从程张三先生学伊川尝曰与范巽之语
闻而多碍者先入也横渠尝诘先生曰吾辈不及古人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0a 页 WYG1293-0339a.png
病源何在先生请问横渠曰此非难悟设此语者欲学
者存之不忘庶游心深久有一日脱然如大寐得醒耳
横渠正蒙成先生序曰张夫子之为此书也有六经之
所未载圣人之所未言盖道一而已语上极乎高明语
下涉乎形器语大至于无间语小入于无朕一有窒而
不通则于理为妄正蒙之言高者抑之卑者举之虚者
实之碍者通之众者一之合者散之要之立乎大中至
正之矩天之所以运地之所以载日月之所以明鬼神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0b 页 WYG1293-0339b.png
之所以幽风云之所以变江河之所以流物理以辨人
伦以正造端者微成能者著知德者崇就业者广本末
上下贯乎一道过乎此者淫遁之狂言也不及乎此者
邪诐之卑说也推而放诸有形而准推而放诸无形而
准推而放诸至动而准推而放诸至静而准无不包矣
无不尽矣无大可过矣无细可遗矣言若是乎其极矣
道若是乎其至矣圣人复起无有间乎斯言矣其笃信
师说而善发其蕴如此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1a 页 WYG1293-0339c.png
   师圣侯先生
先生名仲良字师圣华阴人二程先生舅氏无可之孙
从二程先生游人有欲馆先生者先生造焉则壁垂佛
像几积佛书其家人又常斋素欲先生从之先生遂行
或问之曰蔬食士之常分若食彼之食则非矣尝访周
濂溪濂溪留之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自谓有得如见
天之广大伊川惊异其不凡曰非从濂溪来邪后游荆
门胡文定留与为邻终焉文定与杨大諌书云侯仲良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1b 页 WYG1293-0339d.png
者去春自荆门溃卒甲马之中脱身相就于漳水之滨
今已两年其安于羁苦守节不移固所未有至于讲论
经术则贯通不穷商略时事则纤微皆察国势安危民
情休戚凡务之切于今者莫不留意而皆晓也方危艰
难之时而使此辈人老身贫贱亦足慨矣伏望吾兄力
荐于朝俾命以官使得效一职亦不为无补朱文公称
其学清白劲直所著有论语说及侯子雅言行世按伊
洛渊源录称先生为华阴先生无可之孙即当书为华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2a 页 WYG1293-0340a.png
阴人而云河东人岂金陷关洛时先生曾避难河东耶
学者详之
   天水刘先生
先生名愿字(阙/) 天水人天资耿介时王安石新书盛
行学者靡然向风先生独不喜穿凿附会之说潜心伊
洛之学后以八行举
  关学编二
 金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2b 页 WYG1293-0340b.png
   君美杨先生
先生名天德字君美高陵人肄业大学登兴定二年进
士第释褐补博州聊城丞未及赴辟陜西行台掾寻权
大理寺丞继拟主长安簿未几正主庆阳安化簿寻辟
德顺之隆德令再辟安化令补尚书都省掾迁转运司
支度判官京城不守流寓宋鲁间十年而归长安先生
自读书入仕至于晚岁风节矫矫始终不少变乱后士
夫或不能自守而先生于势利藐然如浮云晚读大学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3a 页 WYG1293-0340c.png
解沿及伊洛诸书大嗜爱之常语人曰吾少时精力夺
于课试殊不省有此今而后知吾道之传为有在也埋
没篆刻中几不复见天日目昏不能视书犹使其子讲
诵而朝夕听之以是自乐及有疾亲友往问之谈笑歌
咏不衰曰吾晚年幸闻道死无恨矣卒年七十九鲁斋
许先生衡志其墓铭曰出也有为死生以之处也有守
不变于时日临桑榆学喜有得其知益精其行益力吾
道之公异端之私瞭然胸中洞析毫釐外私内公息邪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3b 页 WYG1293-0340d.png
距诐俯仰古今可以无愧受全于天复归其全尚固幽
藏无穷岁年子恭懿益昌其家学为元名儒别有传
 元
   紫阳杨先生 (鉴山宋氏附/)
先生名奂字焕然号紫阳乾州奉天人母程尝梦东南
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之已而生先生父振以
为文明之象因名曰奂天性至孝年十一丧母哀毁如
成人未冠梦游紫阳阁景趣甚异后因以自号长师乡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4a 页 WYG1293-0341a.png
先生吴荣叔迥出伦辈读书厌科举之学遂以濂洛诸
儒自期待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辞旨剀切皆人
所不敢言者诣阙欲上之不果元初隐居讲道授徒抵
鄠县柳塘门生百馀人创紫阳阁(即清/风阁)称紫阳先生尝
避兵河朔河朔士大夫想闻风采求见者应接不暇东
平严实闻先生名数问其行藏先生终不一诣岁戊戌
太宗诏宣德税课使刘用之试诸道进士先生试东平
两中赋论第一以耶律楚材荐授河南路徵收课税所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4b 页 WYG1293-0341b.png
长官兼廉访使既至招致一时名士与之议政事约束
一以简易为事按行境内亲问监务月课几何难易若
何有以增额言者先生责之曰剥下欺上汝欲我为之
耶即减元额四之一公私便之不踰月政成时论翕然
谓前此漕司未有也在官十年请老于燕之行台壬子
世祖在潜邸驿召先生参议京兆宣抚司事累上书请
归筑堂曰归来以为佚老之所教授著述不倦乙卯病
革谕子弟孝弟力田以廉慎自保戒家人无事二家斋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5a 页 WYG1293-0341c.png
醮引觞大噱命门人员择载笔留诗三章怡然而逝年
七十赐谥文宪先生博览强记真积力久犹恐不及作
文务去陈言以蹈袭为耻一时诸老皆折行辈与之交
关中号称多士一时名未有出先生右者不治家人生
产业而喜周人之急虽力不赡犹勉强为之人有片善
则委曲称奖惟恐其名不闻或小过失必尽言劝止不
计其怨怒也初翰林学士姚燧早孤育于世父枢枢督
教甚急先生驰书止之曰燧令器也长自有分何以急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5b 页 WYG1293-0341d.png
为乃以子妻之燧后为名儒其学得于先生为多元好
问撰神道碑称为关西夫子江汉赵复序其集称其志
其学粹然一出于正即其文可以得其为人其见重如
此所著有还山前后集百卷天兴近鉴三卷韩子十卷
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比见记三卷正统书六十卷
时宋规字汉臣长安人与紫阳及遗山鹿庵九山数儒
论道洛西弟子受业者甚众亲殁庐墓瑞草生茔阎复
尝称之曰天性至孝德重三秦才赡而敏冠绝一时中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6a 页 WYG1293-0342a.png
统戊戌徵试中论赋两科拜议事官先是官吏纵肆日
久数侵苦小民公绳之以法惕然皆莫敢犯丙辰春诣
阙陈便宜数事上悉加纳廉希宪云宋规循良可与共
事希宪相知公有经济才议欲为列有嫉其文章名世
者沮之署为讲议官不就后徵为耀州尹官至蜀道宪
副政声在在著闻号鉴山先生有鉴山补暇集梓行于
世年七十七卒
   元甫杨先生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6b 页 WYG1293-0342b.png
先生名恭懿字元甫号潜斋高陵人天德之子自少读
书强记日数千言会时艰从亲逃乱而东于汴于归德
于天平虽间关险阻未尝怠弛其业年十七侍父西归
家贫假室以居乡邻或继其匮皆谢不取惟服劳以为
养暇则力学博综于书无不究心而尤邃于易礼春秋
思有纂述耻为章句儒而止志于用世反覆史学以鉴
观古昔兴亡之事从学者已众海内搢绅与父友者驰
书交誉即以宗盟斯文期之年二十四始得朱子四书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7a 页 WYG1293-0342c.png
集注太极图小学近思录诸书读之喜而叹曰人伦日
用之常天道性命之妙皆萃此书今入德有其门进道
有其途矣吾何独不可及前修踵武哉于是穷理反躬
一乎持敬优游厌饫俟其成功于潜斋之下自任益重
前习尽变不事浮末矣赫然名动一时宣抚司行省以
掌书记共议事辟之皆不就至元七年与鲁斋许文正
公同被召先生不至鲁斋由国子祭酒拜中书左丞日
于右丞相安图前称誉其贤丞相以闻十年帝遣协律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7b 页 WYG1293-0342d.png
郎申敬来召以疾辞十一年太子下教中书俾如汉惠
聘四皓故事再聘之丞相遣郎中张元智为书致命不
得已乃至京师帝遣国王和通劳其远来既入见帝亲
询其乡里族氏师承子姓无不周悉诏与学士徒单公
履定科举之法先生议曰三代以德行六艺宾兴贤能
汉举孝廉兼策经术魏晋尚文辞而经术犹未之遗隋
炀始专赋诗唐因之使自投牒贡举之法遂熄虽有明
经止于记诵宋神宗始试经义亦令典矣哲宗复赋诗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8a 页 WYG1293-0343a.png
辽金循习将救斯弊惟如明诏尝曰士不治经学孔孟
之道日为赋诗空文斯言足立万世治安之本今欲取
士宜敕有司举有行检通经史之士使无投牒自荐试
以五经四书大小义史论时务策夫既从事实学则士
风还淳民俗趍厚国家得识治之才矣奏入帝善之会
北征辞归十六年诏安西王相敦遣赴阙诏与太史王
恂等改历明年历成授集贤馆学士兼太史院事辞归
当历成进奏日诸臣方列跪帝命先生及鲁斋起曰二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8b 页 WYG1293-0343b.png
老自安是年少皆受学汝者故终奏皆坐毕其说盖异
礼也二十年以太子宾客召二十二年以昭文馆大学
士领太史院事召二十九年以议中书省事召皆辞疾
不行三十一年卒年七十先是鲁斋提京兆学与先生
为友一遇讲贯动穷日力笃信好学操履不苟鲁斋亟
称之父殁水桨不入口者五日襄事遵朱文公家礼尽
祛桑门惑世之法为具不足称贷益之鲁斋会葬归语
学者曰小子识之旷世坠典夫夫特立而独行之其功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9a 页 WYG1293-0343c.png
可当肇修人极聚居六年鲁斋东归后治母丧一如父
三辅士大夫知由礼制自致其亲者皆本之先生云萧
维斗㪺志其墓曰朱文公集周程夫子之大成其学盛
于江左北方之士闻而知者固有其人求能究圣贤精
微之蕴笃志于学真知实践主乎敬义表里一致以躬
行心得之馀私淑诸人继前修而开后觉粹然一出乎
正者维司徒暨公司徒谓鲁斋也学士姚燧撰神道碑
铭曰维天生贤匪使自有俾拯烝民为责已厚公于明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29b 页 WYG1293-0343d.png
命实肩实负乾乾其行艮艮其守师古丧祭如礼不苟
三纲之沦我条自手推得其类无倦诲诱学者宗之西
土山斗皇庆中赠荣禄大夫太子少保弘农郡公谥文
康所著有潜斋遗稿若干卷子寅字敬伯博通六经百
氏累官集贤学士国子祭酒在成均讲明诲诱终日忘
倦有父风
   维斗萧先生 (伯充吕氏附/)
先生名㪺字维斗号勤斋奉元人天性至孝自幼翘楚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0a 页 WYG1293-0344a.png
不凡长为府史语当道不合即引退读书终南山力学
三十年不求进制一革衣由身半以下及卧辄倚其榻
玩诵不少置于是博极群书凡天文地理律历算数靡
不研究侯均谓元有天下百年惟萧维斗为识字人学
者及门受业者甚众乡里孚化称之曰萧先生乡人有
自城暮归者途遇寇诡曰我萧先生也寇惊愕释去尝
出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先生拾之谓曰殊无他人
独公居后耳先生令随至门取家钗以偿其妇后得所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0b 页 WYG1293-0344b.png
遗钗愧谢之世祖初分藩在秦用平章咸宁王野仙荐
徵侍藩邸以疾辞授陜西儒学提举不赴省宪大臣即
其家具宴为贺遣一从史先往先生方灌园从史不知
其为先生也使饮其马即应之不拒及冠带迎客从史
见有惧色先生殊不为意后累授集贤直学士国子司
业改集贤侍读学士皆不赴武宗初徵拜太子右谕德
不得已扶病至京师入觐东宫书酒诰为献以朝廷时
尚酒故也寻以病请去或问其故则曰在礼东宫东面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1a 页 WYG1293-0344c.png
师傅西面此礼今可行乎俄除集贤学士国子祭酒谕
德如故固辞归年七十八以寿终于家谥贞敏刘致谥
议略云圣王之治天下也必有所不召之臣盖志意修
则轻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蝉蜕尘埃之中翱游万物
之表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者以之传曰举逸民天下之
民归心焉故必蒲车旌帛侧席以俟其至冀以励俗兴
化犹或长往而不返亦有既至而不屈则束帛戋戋贲
于丘园者治天下者以之也于吾元得二人焉曰容城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1b 页 WYG1293-0344d.png
刘因京兆萧㪺士君子之趣向不同期各得所志而已
彼不求人知而人知之不希世用而世用之至上彻帝
聪鹤书天出薜萝动色岩户腾辉犹坚卧不起不得已
焉始一至卒不挠其节不隳所守而去亦可谓得所志
也已方之于古则严光周党之流亚欤虽其道不周于
用而廉顽立懦励俗兴化之功亦已多矣且其累徵而
不起暂出而即归不既贞乎以勤自居其好古好学之
心不既敏乎按谥法清白守节曰贞好古不怠曰敏请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2a 页 WYG1293-0345a.png
谥曰贞敏诏从之先生制行甚高真履实践其教人必
自小学始为文立意精深言近指远一以洙泗为本濂
洛考亭为据关辅之士翕然宗之称为一代醇儒门人
泾阳第五居仁平定吕思诚南阳孛术鲁翀为最著所
著有三礼说小学标题驳论九州志及勤斋文集行世
时有吕字伯充其先河内人金末父佑避乱关中因
家焉伯充从许鲁斋学鲁斋为祭酒举为伴读辅成教
养其功居多至元间为四川行枢密院都事劝主帅李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2b 页 WYG1293-0345b.png
德辉不杀巴人感德祠之知华州劝农兴学俱有成效
累官翰林侍读学士致仕卒追封东平郡公谥文穆大
德中河东关陇地震月馀伯充与维斗各设问答数千
言以究其理居父忧丧葬一仿古礼鲁斋贻书称其信
道力行为杨元甫之亚云
   宽甫同先生
先生名恕字宽甫号矩庵奉元人祖升父继先博学能
文廉希宪宣抚陜右辟掌库钥家世业儒同居二百口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3a 页 WYG1293-0345c.png
无间言先生安静端凝羁丱如成人从乡先生学日记
数千言年十三以书经魁乡校至元间朝廷始分六部
选名士为吏属关陜以先生贡礼曹辞不行仁宗初即
其家拜国子司业阶儒林郎使三召不起陜西行台侍
御史赵世延请即奉元置鲁斋书院中书奏先生领教
事制可之先后来学者殆千数延祐设科再主乡试人
服其公六年以奉议大夫太子左赞善召入见东宫赐
酒慰问继而献书历陈古谊尽开悟涵养之道明年春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3b 页 WYG1293-0345d.png
英宗继统以疾归致和元年拜集贤侍读学士以老疾
辞先生之学由程朱上溯孔孟务贯浃事理以利于行
教人曲为开导使得趋向之正性整洁平居虽大暑不
去冠带母张卒事继母如事所生父丧哀毁致目疾时
祀斋肃详至尝曰养生有不备事有可复追远有不诚
是诬神也可逭罪乎与人交虽外无适莫而中有绳尺
里人借骡而死偿其值不受曰物之数也何以偿为家
无担石之储聚书数万卷扁所居曰矩庵时萧先生㪺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4a 页 WYG1293-0346a.png
居南山下亦以道高当世入城府必主先生家士论并
称曰萧同自京师还家居十有三年中外缙绅望之若
景星麟凤乡里称为先生而不姓至顺二年卒年七十
八赠翰林直学士封京兆郡侯谥文贞所著有矩庵集
二十卷
   从善韩先生
先生名择字从善奉元人天资超异信道不惑其教学
者虽中岁以后亦必自小学等书始或疑为凌节勤苦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4b 页 WYG1293-0346b.png
则曰人不知学白首童心且童蒙所当知而皓首不知
可乎尤邃礼学有质问者口讲指画无倦容士大夫游
宦过秦必往见先生莫不虚往而实归焉世祖尝召之
疾不果行其卒也门人为服缌麻者百馀人
   伯仁侯先生
先生名均字伯仁蒲城人父母蚤亡独与继母居卖薪
以给奉养积学四十年群经百氏无不淹贯每读书必
熟诵乃已尝言读书不至千遍终于己无益故其答诸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5a 页 WYG1293-0346c.png
生所问穷索极探如取诸箧笥名振关中学者宗之用
荐者起为太常博士后以上疏忤时相意即归休田里
先生貌魁梧而气刚正人多严惮之及其应接之际则
和易款洽虽方言古语世所未晓者莫不随问而答世
咸服其博闻云今祀蒲城乡贤祠
   士安第五先生
先生名居仁字士安泾阳人幼师萧维斗㪺弱冠从同
宽甫恕受学博通经史躬率子弟致力农亩而学徒满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5b 页 WYG1293-0346d.png
门其宏度雅量能容人所不能容尝行田间遇有窃其
桑者先生辄避之乡里高其行义率多化服作字必楷
整游其门者不惟学明而行加修焉卒之日门人相与
议易名之礼私谥曰静安先生
   悦古程先生
先生名瑁字君用号悦古泾阳人隐居不仕弱冠即以
古学自力讨论六籍虽祁寒暑雨造次颠沛未尝少辍
三原李子敬创学古书院延先生讲学其中远近从游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6a 页 WYG1293-0347a.png
者百馀人循循然乐教不惓学者称悦古先生尝诫诸
子曰人性本善习之则荒古圣贤皆以骄惰为戒况凡
民乎集家戒一卷以遗子孙著述有辽史三卷异端辨
二卷云阳志二卷乐府文集传世李子敬字恭甫为人
质谨孝友家素裕族党因其资而葬者三十馀丧婚者
八十馀姓捐千金创学古书院又割田以供释奠廪师
生学士萧贞敏公为记行省上其义下诏旌表其门
 
少墟集 卷十九 第 36b 页 WYG1293-0347b.png
 
 
 
 
 
 
 
 少墟集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