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x 页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书
书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542H 页

五常之论。下教虽多。以愚见则不出于论气而不论性。虽欲言同。实亦无出于言异矣。窃以为五常非道体之总名。又非五理之通称。只是仁义礼智信之谓也。仁义礼智信。非万性之总体。只是知觉之五德也。知觉非万物之总体。只是有血气者之所有也。血气非形形之所同。飞走鳞介。随类各偏。而惟人最得中正。故此五之全者。为天地之贵性。而庶物之为所受制而就治者也。万物之形气与事为。有如此不相似者。而只其性之体一而妙之随在皆全。所谓同也。今此 盛意。乃欲执其言语。不原其意。而必并此五(缺)之实。而缠缚不解。物物均同。则非吾所闻而不敢闻命。请得而质之。盖凡论理论性。只是专厥功(此三字盛教语)者而已。而今又论其同与不同也。本非论所包也。如一阴而一阳之者是道体。 下教所谓所以生物者是也。今之言同者此也。然此以一阴而一阳之之体言也。若言阴中亦具阳之道。阳中亦具阴之道则不可。阴之道阳之道者。是乃阴阳之分也。体则可同。分则是分也。岂有可包之理对值之阴阳。与所包之阴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542L 页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543H 页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杂著
形神互生相成四十八段附图五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543L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544H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544L 页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545H 页

天地之为物。团团一个身。生于两间者。莫非团团一个身。
其为身有大小。所以身无大小。
(所以即利)
天地以形而人为神主。气血以生而心为主宰。人土以成而主为心脏。
道气存心而形神不涣。
平财立义而君民不离。
不离不涣。而平康而昌。
反是而反是焉。
义是神灵之然也。财是形命之原也。
义者正是为最灵之所以然。非此义则最灵之名实安在哉。财者正是为大命之本原。非此财则大命之所以有者何事也。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仁政自均界平谷始。义之是非。本不过匡此。平财之本即节俭。有侈于分者。故有至于死者。而侈者亦莫不死矣。上于是丧国则国死。下于是僭越则下死。彼误服蔘而死。此乏糟糠而死。平此毋相扰越其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545L 页

节俭纯而命不削。聚不期简。散不期博。
通故简。近故博。
其所以为吾身之形神气血呼吸之体通透矣。聚何足烦哉。府库非独己之物也。民人曾非他件物事也。心不在于聚不聚矣。岂不大通而然乎。岂复期于简而简乎。人民也事物也吾之身也。不其近乎。
是非真而灵不脱。不费而明。不劳而严。
勿乱其是非之实。则民之灵不爽。盖人之性。莫不安于定。既使有定。岂有优越陷溺成性之理。
有天故明。不人故严。
有天即不人也。不人即有天也。费人私故是非乱。乱故不明。不废其固有之天。则不事费而自无蔽。严与明非二本。不人即有天也。惟人故不严。不人则不事劳而自有威。
既简且博。不得不舒。况于靡费匮竭之病。勿药而祛者乎。
既明且严。不得不定。况于优越陷溺之性。不制而节者乎。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546H 页

苟知此则义而已。则心岂复有贰歧之患哉。所以有素料常度。而形神舒定。自有不期然而然者矣。以上义财之圈。
纲是神。义之立也。富是形。财之平也。
纲也者大统。曰是曰正曰邪曰大曰小曰上曰下曰先曰后曰轻曰重。宜而为体。定而为用。
中故宜。正故定。
中正之地。驺虞不足仁。干戈之歇也。雷霆不足疾。阳德之一也。
不定而能然乎。
富也者大本。曰生曰食曰衣曰冠曰婚曰丧曰祭曰施曰报曰备曰应。舒而能乐。裁而能安。
有礼故乐。不废故安。
安乐之务。钜万之散。如尘调肉血。升真阳通呼吸也。尺寸之用不玩。制情欲萃精明存性命也。
不然而能舒乎。以上纲富之圈。
白是黑之形。黑是白之神。
此言最上方圈白指其白画。黑指其黑画。白是黑之质。黑是白之文。以此白黑。为此字之形神矣。此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546L 页

民是形。富以生也。君是神。纲以是也。
真是非即是也。纲立于是。真是非真非。○上云富之大本曰生。盖能乐能安然后为富。故曰以生而富也。下云以是为纲之意仿此。
白黑存全而形神团圆。
初一利圈即财义。财义即富纲。富纲即王国。王国即最上利圈。最上利圈即初一利圈。非利外别有财义。财义外别有富纲。富纲外别有王国也。三圈之中央。皆小着利圈。而将言三圈之先。大着利圈。既言三圈之后。又大着利圈以形容之。
形神团圆。王国之象。
以上王国之圈。
团团其成。泼泼其生。浩浩其大。天地无疆。
此两节又统言五圈。
莫之胜说。
将形容财义之圈。而先下大圈曰利。尽形容王国之圈。而更着大圈曰利。盖此利即义圈中央及纲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547H 页

英雄主大利害。即不过此糟粕。
此字指王国之利。
是故苟求其形。心莫不明。气莫不精。事莫不正。物莫不成。言而民莫不信。行而人莫不悦。见而人莫不敬。信悦而万物莫不趍于义。未有义而后其君。
靡故扰。百病斯甲。作则无益。欲必不压。内溃外烁。天不健而地不墤。
惟形之影。惟声之响。惟气血之呼吸。
经曰犹影响。而此云惟者。以犹歇后也。盖形则影。而声则响。以身为身则身。以身为物则物。身为身则生而为生。身为物则死而为物。即是气血吾气血。而呼吸通也。
惟形神之身与心。
形神之身与心云者。形神存。即身与心之生也。浩浩其大。天地无疆与不健不墤。即其形神身心之死生相须也。
是故官而六合藐壳。家而万乘峻宅。身而七尺重役。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547L 页

不匡而乱。不平而死。万化一括。生之务也。
匡而不匡者无之。平而不平者无之。
财是人之形。义是人之神。富是国之形。纲是国之神。民是君之形。君是民之神。
君形非财。以财无形。
财是民之形。而民乃君之形。君若直以财为形。则民无以为形。民无则君之形无矣。
故曰财聚则散。财散则聚。曰孰与足。孰与不足。
又曰虽有粟。吾得而食。
以民则神。神则形。无容一发羡阙。乃见其身。
以民为形则不失其道。此便为民之神。为民之神则便成其形。此所以成形之道。不可容一发之过不及。如此则其团团一个成身之状自显矣。
七尺一团身。万乘一团身。运用生成无二术。消长存亡有一实。
驺虞无己之容也。雷霆有物之功也。呼吸 王国之康也。性命心脏之生也。
干戈省躬而更无己。故无物可恶。仁民爱物之德。直是吁嗟乎驺虞矣。刑者期于无刑也。刑故无小。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548H 页

重质之迹。极身心之安泰。而所囿者位育。泽流于无穷。清虚之华。致神人之假豫。而血气者尊亲。辞永于来远。
君子所事是以不细。而所乐不存焉。
君子所乐。身以六合。(四字缺)泼泼其仁。混混其出。团团其圆。浩浩其天。
君子所乐。无往而非其利。无入而不存形。所以泼泼混混。所以团团浩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