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韦庵集卷之四
韦庵集卷之四 第 x 页
韦庵集卷之四
 疏劄
  
韦庵集卷之四 第 68H 页
辞注书书(壬申七月)
伏以臣鲁莽蔑裂。最居人下。而猥荷 洪造。幸忝科第。材同樗散。愧在禄仕。闲司漫职。尚无堪承之望。荣涂清选。尤岂梦寐攸到。而乃者堂后新 命。遽下意外。臣惊惶悚恧。不省自措。顾此记事之职。责任甚重。固非人人所可滥竽。则况以如臣之文辞拙讷。笔翰钝滞者。其可拟议于此乎。仍念臣自少多病。长而失学。才识蔑如。触事昏愦。癃痼已甚。药饵为命。杜门屏蛰。念绝供世。夙夜剧务。万无强策。奔走之势。虽欲黾勉趍承。其势末由。且臣所带春秋兼衔。与知春秋臣洪象汉。有内外兄弟应避之嫌。当递之义。自有法例。玆陈短章。仰请 处分。伏乞 离明。亟令该曹。照例递改。以安私分。不胜幸甚。
答曰。览书具悉。书辞令该曹考例禀处。
辞检阅陈情书(未彻)
伏以臣自 除是职之后。寝食靡甘。冰炭交中。欲暴情私。则义分是惧。欲出供仕。则诚有万万闷郁者。臣家有七耋笃老之偏亲。身有廿年难医之痼疾。为子
韦庵集卷之四 第 68L 页
而喜惧之心切。为母而爱怜之情深。若值暂离。便各难舍。然身以许 国。敢言私事。而量臣筋力。未能堪夙夜之役。念臣情理。实难淹禁庐之直。此岂图占便宜饰诈而为哉。离家才数日。而方寸絓结。数更而不能成眠。呼烛而绕壁彷徨。臣母之忧臣恋臣。亦应如此矣。若使臣惟意往来。如他闲漫之职。则朝省暮觐。何所疚怀。而一入 禁扃。便隔弱水。咫尺贻阻。殆甚远游。臣之情事。亦云戚矣。古人有日长日短之语。臣三复至斯。不觉下涕。盖事 君有日。而事亲无几也。臣则无所为孝。徒贻其忧。桑榆催景。未专一日之养。于其亲。尚有未尽分者。则将何以藉手事 君乎。且臣病发于弱龄。医药为命。无所事事。有书未读。有志未就。流光晼晚。悲叹穷庐。天实废之。何所怨尤。而此心耿耿。未尝忘焉。倘蒙 天地之仁。特许丐身之愿。则左右病亲。馀力读书。休养身气。收拾精神。可以出而供世。臣请以事亲之心事 国家于无穷。方可免不忠不孝之罪人矣。伏乞 离明。察臣情恳。恕臣僭猥。将臣见职。即赐镌免。仍贷数年之暇。俾卒生成之泽焉。
辞别兼春秋书(癸酉六月)
韦庵集卷之四 第 69H 页
伏以臣屡 除是职。辄敢违 召。恭俟鈇钺。罚止例勘。蹙伏踰月。惶懔深切。乍罢旋仍。徒伤 国体。有怀嗫嚅。尤乖臣分。情穷势迫。玆不得不仰陈焉。臣于癸卯榜。心恶而口斥之者。与李命植同耳。命植之被 谴也。下番翰林郑昌圣。以其父亦参是榜。自以为嫌。至于径出。则臣之不当与之共周旋相可否于一席之间。执此决矣。区区迷见。实无强勉同事之理。玆从阙外拜章。径退逋慢之诛。益无所逃。伏乞 离明。俯谅微恳。亟勘臣罪。以整颓纲焉。
令曰。今览此书。顷者以李命植事。 大朝下教至为严重。则焉敢若此。其章给之。
辞司书书(癸酉十一月)
伏以臣一自被罪以后。杜门省愆。自分废弃。无复世念。 圣恩洪大。荡涤瑕垢。 恩赦未几。 除旨且降。臣闻 命惝恍。若陨渊谷。实不知其死所。臣诚愚騃无识。妄自激仰。粗涉书史。略解大义。至于古人事君无隐之义。持身不苟之训。未尝不反复太息。出身之后。不敢全然放倒者。恐负宿昔之心。以犯自欺之科。向来一书。断无他肠。违心而强其不欲。迹涉苟且。有怀而不一明陈。事近欺隐。故其所为说。只欲自靖臣
韦庵集卷之四 第 69L 页
身而已。而第缘诚意极浅。言辞甚拙。坐速大戾。 大朝前后责教。罔非臣子所不敢闻。不能即地灭死。以至于今。乃臣之顽耳。 王章不加。薄 谴旋收。霜雪雨露。莫非教化。臣虽至愚。岂不知感戴 洪造。图报万一。而第臣有所窃自悲者。臣通籍从仕。才二十馀日。行己无素。忱诚未孚。言一出口。遽见疑于 君父。臣赋性既偏。持心且隘。守此道而不变。则又安知将来挂何等罪罟耶。至是而虽以 天地之仁。其欲曲全。亦难屡赦矣。左右思量。惟有敛迹自脩。上可以报主恩。下可以守本分。寔出肝肺。毫无假饰。岂敢依样时套。仰欺 君上。以益其罪耶。伏乞 邸下怜其危苦之情。 特赐斥退之恩。俾天地间一物无有不得其所之憾焉。臣无任涕泣祈恳之至。
答曰。览书具悉。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辞校理书(乙亥正月)
伏以臣厕名 朝籍。今已五年矣。身则放废。官自华显。此固负罪贱臣。寤寐踧踖。不敢安者也。臣性本偏滞。处事迷方。心欲不苟而自犯傲慢之科。诚切无隐而反致 君父之疑。此臣之罪也。 大朝前后辞教。至严且截。有一于此。难容覆载。而冥顽无知。尚能假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0H 页
息。此又臣之罪也。负如许莫大之罪。偏蒙 圣上包容之德。迷子而慈父之。雪霜而春阳之。陶镕一身于造化之中。天高地厚。图报无阶。第惟人臣去就。自有大防。所宜量己度力。惟义是视。可进而退。可退而进。俱不可也。臣之罪名固自如。特未蒙 勘断耳。如以宠灵之虚假。显戮之倖逭为可幸。扬扬振袂。自同凡人。则又将被无忌惮之诛矣。臣何敢为此也。况且瀛馆之选。上备 顾问。下主论思。地清任重。无经术则不可。无才识。无风采。亦不可也。臣实无此三者。而以罪累之身。厌然厕迹于诸学士之列。待其丑拙毕露而后斥去之。则恐伤 清朝慎抡之明。而益增贱臣贪进之辜而已。抑臣既出而事 君矣。生逢 圣世。岂合便诀。而百无一长。且婴死疾。惴惴朝夕。堇延时日。内消外铄。只存形骸。一月之内。盥栉绝稀。四十之年。血气已竭。放惰而身未服劳。昏愦而心不摄事。虽欲报效于闲漫之职。筋力又不逮矣。抚躬自悼。谁复有如臣穷臲者哉。曾于春坊辞书之末。有所微谅之仰暴者。从今以往。臣之处义。不出于此矣。至于堂书之斥。虽未知其指意之何在。而臣既不以是职自居。则有未暇辨也。 恩除之下。不敢暂淹于乡庐。昨还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0L 页
私次。敢陈短章。悉暴血恳。伏乞 离明。怜其情而恕其罪。即 赐斥退。俾得优游畎亩。以卒 天地生成之泽焉。
答曰。览书具悉。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请寝主第 亲临之命书(校理时○乙亥二月)
伏以臣即伏见小报。有以明善,明惠两公主庙宇之凄凉。至下 亲临之命。此盖出于仰体 慈教。躬自饬励之意。我 大朝追先敦睦之谊。孰不钦仰。而第念人君一动。自有仪度。如欲修举。则一有司可以奉行。何至于 圣躬之自贻伊劳耶。 令下仓卒。事多窘迫。三军不及成列。百司未暇趍事。听闻扰攘。气像忙遽。恐有欠于清路鸣和銮之节也。臣之本来情势。固不敢以官职自居。而事关 国体。有难终默。敢陈短章。仰暴迷见。伏乞 睿慈。亟禀 大朝。即收成命。以光 圣德云云。
答曰。览书具悉。成命之下。仰禀为难矣。
玉堂请敦勉大臣。商确济民劄。(乙亥十二月)
伏以臣等伏承夜对之 命。获睹旷绝之举。深宵寒殿。其所 俯询者。罔非为民济民之 至意。十行丝纶。辞旨恳恻。臣等聚首庄诵。不胜感激呜咽。今年凶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1H 页
荒。挽近所无。无衣无食。颠连相望。愁嗷之声。几遍八路。此汉臣所谓虽慈父不能保其子。君何以有其民者也。思之及此。 国事诚罔涯。虽使 君臣上下。殚心竭虑。孜孜讲究。如恐不及。事或难济。而筹司之坐废已踰月。诸道所报。凝尘满牒。 庙堂之上。泄泄若此。民何以得生。 国何以有赖乎。已不胜其慨然。而今此讲确入侍之 命。有以见 圣意之至诚恳恻。其在奉承之道。固当登即趍 命。以答 德意之万一。而两劄俱至。殊欠体 国之道。伏愿 圣上。更加敦勉。及时商确。以惠万民焉。取进止。
答曰。噫。望七衰境。憧憧者元元。特命入侍。意盖深矣。而况此令否则已。若命则封仓不远。不可晷刻迟滞故尔。今日几乎停之。予自慨然。寻劄以进。其尚得体。而然朝廷有体统焉。字句之间。有欠称停。虽因深慨。而然过犹不及。圣训攸在。其宜引经学士之加勉处也。
请寝两宫外亲 赠职之命书(修撰时○乙亥十二月)
伏以臣即伏见 传教下者。有 储庆宫,毓祥宫外亲 追赠赞成之 命。惟我 殿下追先报本之盛意。有以仰揣。而臣之愚见。窃以为过也。夫我国貤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1L 页
赠之典。等节有限。自考妣而以至祖曾。渐有隆杀。及本宗而不及外亲。差别内外。即我 朝三百年典章也。故全州府尹臣宋国泽之得 赠贰相。盖出 先朝特恩。而顷日 东朝殿下外亲之 命赠也。援比为例。已涉过当。则今此 下教。寔出于成宪之外。臣虽至愚。岂不知我 圣上念旧之孝思。施以过礼之恩。固不足为荣。而古所谓成王之赐。伯禽之受。皆非礼云者。毋或近之乎。伏乞 邸下。亟禀 大朝。以寝成命。博 询大臣礼官。使国家典礼得正焉。(书入。特令还给。)
玉堂请大逆罪人时泽追施孥戮劄(丙子十二月)
伏以臣等。昨于 帐殿。以大逆罪人时泽不待时正法事。敢陈愚见。而言辞拙讷。终未仰格 天听。至使覆载难容之凶贼。假息一宵。此固臣等不能碎首力争。沫血请讨之罪也。愤痛惭悚。无地自容。即见义禁府草记。则凶贼果为径毙。噫嘻痛矣。已服之凶贼。不即正法。竟全首领而毙。此固失刑之大者。将何以泄神人之愤而惩乱贼之徒乎。臣等谓即令该府亟举孥戮之典。断不可已。取进止。(劄入。特命还给。)
辞副应教书(丁丑正月)
伏以三阳回泰。万品昭苏。惟我 邸下。顺经圣痘。茂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2H 页
膺新祉。曷任举国同庆之喜。夫大病之后。善心必生。阳气之萌。仁化旁流。此政慨然发愤。为学为治之一大机会。古人有云。时难得而易失。伏愿 邸下。懋哉懋哉。仍念臣本以无学无才。猥辱 圣简。周流三司。蔑一报效。处论思而莫补 衮阙。任言责而无所献替。随行逐队。有 除辄膺。真所谓不知世间有羞耻事者也。其若一味冒没。贪进不已。则人将谓何。且臣于前冬。适忝是职。以贼泽孥戮事。妄有劄陈。渎挠于大朝静摄之中。至被特递之 命。至今追思。惶汗浃背。岂可诿以既往。不思自劾之道乎。臣窃有私情之焦迫者。臣母今年七十有五矣。崦嵫暮境。喜惧交切。六朔危疾。剧歇无常。坐卧须人。气息如缕。况值换节之时。又添重感。喘急而全废粥饮。气昏而不省人事。臣方扶拥。调灌汤水。实无片刻离舍之势。明日 朝参有 命。而末由进身。臣罪至此。尤无所逃。伏乞 离明俯赐矜察。治臣之罪。递臣之职。以肃法纪。以便救护。千万幸甚云云。
答曰。览书具悉。所陈体念。尔其勿辞。救护母病。
陈三陟民弊书(戊寅正月)
伏以日月迅迈。 徽宁殿练事奄过。伏惟 睿情益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2L 页
复罔极。仍伏念臣自顾无才。猥蒙 大朝特简之 命。畀以牧民之责。感激 恩私。图报无地。臣受任以来。夙宵忧恐。思所以上报 德音。下求民瘼。仰副 使令之万一者。窃见本府僻处绝峡之中。穷海之滨。土地硗确。居民鲜少。若有水患。必先受害。官力荡败无馀。民生困瘁日深。荐经昨今年大歉。尤无收拾之势。究厥所由。甲戌详定时。官吏不善奉行。官无所措手。民不堪滥税。今年甚于昨年。明年加于今年。骎骎然官民俱弊而后已。岂不痛心。惟我 大朝子爱黎元。出于诚心。四方远近。凡有病告者。无不恻然兴念。即 赐蠲除。不以臣不肖。委寄一邑之 命。抚摩疲羸。招安流亡。即臣职耳。若使臣明知积弊之不可不釐革。而畏忌不言。则是负 国恩也。负陟民也。敢此附陈焉。臣于昨春奉 命东出。廉采淮金之民情。有所上达矣。当时臣迹。只及于岭西。不及于岭东。故惟知淮金之为一道尤甚。而不知其他。今莅是州。始知民事之哀痛。宿弊之膏肓。殆有甚于淮金。惟彼淮金则幸蒙 朝家宽恤之德。前后徭役。一并荡减。至今保存。而独此一隅。 王化既远。蔀屋疾苦。无路自达。天地施生之大惠。偏于彼而阏于此。岂无向隅之叹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3H 页
哉。今年穑事之荐歉。道臣请退旧还之状。达已悉之矣。即今民间形势。万分遑急。虽幸得免于乙丙之死亡。薾然无回苏之气。而新捧旧逋。一时催督。正若朱子所云大病之后。劳复之證。百死一生者也。守令虽无状。必不欺道臣。道臣欲曲护。必不欺 朝廷。而再次申 闻。未得准请。荏苒之间。岁色已尽。闾里萧索。瓶盎罄竭。鞭扑饥羸。有所不忍。莫重 国谷。因此无准捧之势。 朝令之下。不能举行之罪。恭俟 勘处。而至于丙子条牟还。合殁流亡之所受一百三十馀石。指徵无处。故尚在虚录中。道臣以荡涤之意。亦为状禀。而庙堂为虑追减之有弊。乃至防达。昨年荡减之时。未及查报。以致落漏。固是奉职者之失。而徵及于既骨。害遍于族邻。岂施恩一视之道哉。更 令庙堂覆奏荡涤焉。盖本邑面为十二。户为四千五百七十馀。而昨今年流亡合殁。为一千九百馀户。时存堇二千六百六十馀户。十二面中。山峡五面。幅圆最大。以火田为业。年年蔘贡。太半出于此。而一千九百馀户流亡合殁。亦多在于此。不独凶荒有以致之。以其常时赋役偏重。苦被浚割。及值杀岁。不填乎沟壑。则散以之他故耳。大抵 御供蔘价详定磨鍊时。他各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3L 页
邑则皆以元结出赋收捧。或有一二邑以火结添补元数不足之规。而此邑则元结所出一千五百七十馀两。火结所出一千四百五十馀两。元结则每结所捧。并与上纳详定条。毋过十两。火结则每结所捧。多至于三十九两。比元结不啻三倍之多。厥税之高重。实是他道之所无。而当初五面之独为此税者。自是产蔘之地。故采蔘封 进矣。中间蔘种告绝。无他变通。则蔘火田之名。所以起矣。火田非如元田之比。焚巘垦嶂。尽力其间。一人所耕。不过数席之隙。况且朝东暮西。陈起无常。则随年丰歉。税有增减。即必然之势。昨年流亡。十室九空。今岁陈荒。一望草莽。臣于未来之前。兼官详细摘奸。已报道臣。以为转报均厅。趁即荡减。而均厅防塞不许。岂以详定节目中。使不得加减于丰凶而然耶。然则前日峡面应役之户二千六十馀户。堇存九百八户。其将勒徵于馀户乎。其将责出于官用乎。官用则详定划给之外。无他着手之道。馀户则若干饥馁。不保朝夕。以一夫而既应自已之税。又当十户之役。其在丰年富实之民。尚且难堪。况其大无孑遗。虽剥肤椎髓。许多所徵。无从生出。其势必使之无民而乃已。思之及此。不觉于邑。 朝家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4H 页
以丹怀清安之民散。屡勤 宵旰。涣发 德音。别遣绣衣。招来安集。远近莫不钦仰。而至于此邑之流亡。不为不多。而既无招安之举。又无拯救之惠。此岂 均覆之慈。有所未遍。实由于有司之臣。只惜经费。而不思大体而然也。此弊未祛则虽好言慰抚。絷缚手足。谁肯抵死勿去。与其失民而无所捧。莫若不捧而安民。得失果何如也。伏乞 邸下。体 大朝优恤之至意。亟 令庙堂商确。指挥该厅。画即革罢。其代则以详定划给。使不散之民得以怀保。已散之民。闻风还来。鼓舞 圣化。永绝弊根焉。其他种种痼瘼。百孔千疮。难以悉举。而如修理杂役等事。加赋于详定之外。名虽微细。最为民患。亦宜并 令禀处也。臣愚疏贱。不当妄有陈奏。而误膺 委畀。大惧无以称塞。不敢不尽其愚。冒渎 严威。臣无任恐惧颠越之至。
答曰。令庙堂禀处。(该厅回达。火结之税。减三分之二。麦还荡涤。衙修理。自详定划给。)
辞江原监司。仍陈杀狱疏。(壬午十二月)
伏以臣猥以湔劣之姿。滥蒙 特达之知。致位下大夫之列。待罪按一方之任。涯分已溢。感愧交切。惟以策励驽钝。随事尽诚。要为一半分尘露之酬。而至于大狱按覈。系是人命生死。仰体我 圣上如伤之仁。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4L 页
好生之德。不敢放忽。尤兢兢致慎。今此三陟罪人崔承奉之狱。则李无土里之被打致死。境内传说。既甚狼藉。初覆检状。果有疑端。使之同推。则金元金及承奉之招始出。而端绪自露。依例三检。在所不已。而三检。又得初再检所无之实因。故臣于巡到时。亲问取服。条理甚明。狱案乃成。而所谓元金之饮药一款。屡次盘问。所供如一。则不但无可證左。亦不关于本狱肯綮。故只以承奉罪状。具格 启闻。盖此狱首尾。层节多端。臣亦何敢自信其十分中窾乎。乃者伏承三覆时判付 传教。十行 辞旨。丁宁恳恻。求生道于必死之地。拈疑端于已成之案。至贷一律。 特命岛配。 钦恤之德。与春同蔼。臣赞诵之极。自讼臣所按之不审也。继因台臣所 启。又有令道臣更查以闻之 命。臣于此窃有所万万闷蹙者。记曰。皋陶曰杀之三。帝曰宥之三。噫。皋陶之请其杀者。非欲其必峻。以其所执者法也。大舜之许其宥者。非欲其曲贷。以其所原者情也。臣之至愚至贱。何敢妄希于古人之按执。而我 圣上所以究其情而贷其死者。即大舜之心也。臣安敢不钦承而对扬乎。但其成狱稍久。干连散落。设令更覈。未易究得其本案外违端。若或不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5H 页
得其违端。而依前状 闻。则虽或不失乎三曰杀之馀意。诚恐有违于三曰宥之 至德。而臣之罪尤大矣。伏惟我 殿下。念及于此。必有所舒惨造化之权度。而臣于 成命之下。不能趁即举行。惶悚震懔。无地自容。玆暴衷情。仰渎 聪听。伏乞 圣慈。特垂俯察。更赐处分。仍治臣稽 命之罪。亟削臣所带之任。以为人臣溺职者之戒。不胜万幸。
答曰。省疏具悉。酌处判付。已谕予意。而台臣争执。不过更查。亦非相持者。故依启览查状。而其欲仍前处分。今览卿章。今无更查之端。依前酌处。即为举行。卿勿辞察任。
因李䌖事。引嫌疏。(癸未二月)
伏以臣不肖无状。偏荷 洪造。三载按臬。百事生疣。所愿者在于职责之粗效。而既不能焉。则负职大矣。所勉者在于 恩私之少酬。而又不能焉。则孤 恩极矣。默数臣罪。前后非一。况孝烈荐 闻。何等难慎。而徒知岁首修 启之为急。罔念兼官替报之反轻。及承 诲责。始觉惶恧。虽其上 闻之不爽。或信其有所据。而顾此下官之不职。方自讼其同罪。今则绣衣归奏。 圣鉴照烛。李䌖以实行而蒙 褒典。赵德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5L 页
亮以眚灾而被放释。臣则不惟不至深罪。并与大僚薄勘之请而靳许。臣于此感戴 圣眷。益激寸衷也。噫。匹夫少善。至烦 华褒。风声所及。一路耸听。臣亦与有荣焉。而若臣当初不审之失。不可以邮官之免罪。有所自解。岂敢诿以事过。晏然于观风之地乎。仍念臣以庸陋之姿。荷 拂拭之恩。猥忝方面。自知不称。而家有偏母。年过八十。臣于母为少子。将母致养。幸遂反哺。一则 君恩。二则 君恩。母子相对。每饭祝 天。人子至愿。何以加此。在臣移孝尽忠之道。尤当随事殚竭。以为一半分报答之所。而缘臣迷滞。颠错多端。虽以已著者言之。才因决岳之欠详。致 勤责教。今又以荐行之失格。至被 问备。旧愆新尤。种种难掩。臣若徒恃 宽假之德。不思引遆之道。则诚恐此后罪犯有大于此。而毕竟偾败可立而待。臣以是忧懔。靡所措躬。求解一念。夙宵耿耿。而且臣素患痰癖之症。当此换节之时。一倍添剧。浃旬委顿。久废公务。益增闷蹙。玆敢略暴肝血之恳。仰渎 崇高之听。伏乞 圣慈。俯赐谅察。亟遆臣所带藩任。以昭法纪。以安私分。不胜幸甚。
答曰。省疏具悉。既闻实行。饬励问备。其何撕挨。疏末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6H 页
称恙。亦涉过矣。卿勿辞察任。
辞副提学疏(癸未六月)
伏以臣三载居藩。一心报效。而才短识浅。顾不能宣扬 圣化之万一。尸职多矣。负 德深矣。而曲蒙 圣度之包容。不惟不罪之。前后所受之 恩罔极。臣有老母。格外 赐米而惠养之。臣母有病。又因大僚之奏而 许解焉。 孝理之下。何物不遂。而旷绝 恩私。若偏臣母子。相对感泣。莫知图报之所。不意数月之内。 除旨联翩。荣宠赫然。虽如敦府地部之闲局。侥冒是惧。矧乎铨衡之地。论思之任。梦寐之所不到。而朝 除夕移。殆若非臣莫可者然。闻 命以来。惝恍悸懔。罔知所处。臣于年前。忝叨讲读之列。而尚以滥竽为愧。至若长席。地望尤别。臣是何人。敢当玆选。人不称器而授之滥也。不学无术而居之僭也。臣之本末长短。宜莫逃于 渊鉴之下。仅辨鱼鲁如臣。而责之以备 顾问资启沃者。此无异于金碗之盛狗矢。则其于名器之玷污。 朝廷之羞辱。何哉。反覆揣量。实无承当之势。玆具短章。略暴血恳。伏乞 圣慈。俯垂鉴烛。将臣新 除职名。亟令镌改。以安私分。以重公器。千万幸甚。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6L 页
答曰。省疏具悉。尔其勿辞。从速上来察职。
辞大司成疏(癸未七月)
伏以臣情私所迫。不避猥越。纳符翌日。乃敢吁恳。获蒙 天地父母俯垂矜怜。 赐批郑重。得以任便归护。感极而涕。不知死所。来见病母。备传前席 俯询之德意。臣母泣谓臣曰。老身至微。而屡 勤圣问。以汝之故。汝本不肖。有何图报。况此逖违之馀。旋即告归。岂以私恩为重。而义分反轻也。汝心安乎。臣于是恧蹙。若无所容矣。君亲一也。臣虽愚迷。移孝为忠。粗闻古人之训。惟此寸心。耿耿不泯。上而 圣算弥高。下而母老既笃。于 国于家。自不弛喜惧之情。欲尽臣分。则恐旷子职。欲伸私义。则心悬魏阙。进退俱难。冰炭交中。臣之情事。亦甚戚矣。且念臣家本寒素。臣祖惠定公臣濡。遭遇 盛际。致位三事。然一心谦畏。逡巡荣涂。前后宦迹。多在清浊之间。顾臣无文无行。徒藉馀荫。世所称清要华贯。践历殆遍。追念先志。寤寐怵惕。尤莫知置身之所也。才奉水部 除旨。继有国子 新命。荐被误 恩。一何至斯。矧玆师儒之长。即古教冑之任。化成人材。矜式多士。是何等重选。而如臣之空空蔑蔑。举世所知。今乃举而授之于人望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7H 页
之外。非但传笑于远近。贻羞于衿绅。亦岂不大有累于 则哲之明乎。闻 命惊惶。历屡日而靡定。玆从县道。敢暴衷恳。伏乞 圣明。亟赐照察。遆臣职名。以重公器。许臣将护。俾伸至情。千万幸甚。
答曰。省疏具悉。国子申饬之日。何敢撕挨。且月讲久旷。尔勿过辞。从速上来察职。
辞吏曹参议疏(癸未八月)
伏以臣以不才。猥当考讲之任。不善照检。致 勤严教。论臣昏谬。合被重诛。而 圣度包容。罚止谴罢。含恩讼愆。深增惭悚。臣久縻职事。旷省病母。不堪忧恋之私。即寻乡路。继伏闻 恩旨旋下。曲加分释。一时薄勘。亦 命还寝。霜雪雨露。莫非至 教。臣且惶且感。尤莫知置身之所。夫科场事体。至为严重。少或有失。则试官与儒生。厥罪等耳。儒生既被拔去。而试官独为倖免。宁有是理。虽荷 圣恩之曲加宽贷。其为刑政之失则大矣。岂敢晏然抗颜。不思自处之道乎。且臣之区区情理。久已蒙 圣慈之俯察而悯怜之矣。更事烦渎。极知猥屑。而臣母年既望九。纵令强健无恙。为其子者。不可晷刻而弛心。况素抱贞疾。宁日常少。而远在数百里之地。臣方系官于朝。离违居多。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7L 页
身絷心飞。梦寐频惊。虽以前后掌试时事言之。锁院严秘。外信不通。疑虑万端。寸肠几断。夜不交睫。绕壁达曙。如此而尚何有从宦之心哉。日者之冒违试牌。亦出于万不获已。似此琐琐衷恳。无以尽暴。臣之情事。其亦戚矣。臣来见病母。近因凉暄之交。宿症添加。寝啖失宜。臣左右扶将。不忍离舍。玆不得不亟搆短章。从县道仰申吁号。迹涉慢蹇。尤极惶懔。伏愿 天地父母。察臣罪犯之不可从宦。 谅臣情私之不可强迫。亟 命镌改本职。更加勘处。以昭法纪。以伸至情。千万幸甚。
答曰。省疏具悉。试事撕挨。其涉过矣。尔其勿辞。俟间上来察职。
辞同义禁疏(乙酉七月)
伏以臣归自下邑。为护母病。跧伏乡庐。幸伸至情。不意玆者。金吾特擢之 命。遽下于千万梦寐之外。母子相对。感祝 恩私。继之以惊惶恧蹙。不知自措也。不肖贱臣。素乏寸长。而前后十数年间。过沐 德渥。骤躐清要。涯分已足。愧惧弥积。今此误 恩。又何为而及于臣耶。亚卿之秩。号为命德。则非其人而授之。不已滥乎。知其滥而有之。得无僭乎。谓臣以世禄馀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8H 页
裔。而加之 拂拭。则坠落甚矣。谓臣以资历稍久。而进以循序。则望实蔑矣。如是而徒窃荣 宠。厚玷名器。则岂不足以伤 则哲之明。贻 朝廷之羞也哉。且臣夙婴奇疾。不比平人。未老遽衰。精竭神耗。虽欲效力于百执事之末。固难胜其任矣。况此匪分之秩。奚但不称而已乎。闻 命懔悸。历累日而靡定。玆从县道。冒昧自列。伏乞 天地父母。察臣肝膈之恳。非出饰让。将臣新授资级。 亟许收回。仍治臣逋慢之罪。以重公器。以安私分。不胜幸甚。
答曰。省疏具悉。今者亚卿特除。意盖在矣。卿勿过辞。从速上来察职。
辞筹司堂上疏(乙酉九月)
伏以臣自叨进秩之 恩。寤寐靡容。间经数职。亦皆以清要。益增懔惕。而旋幸得遆。粗安私分。玆者筹司新 命。出于意外。惝恍之极。尤莫知自措。噫。预闻 国政。参画庙谟。是何等责任。而如臣者尚可为之乎。臣本不学无识。性又偏滞。智不周虑。事到易昏。于身于家。犹不能管摄。况此军国大事。其何能有裨于末议耶。加以早婴奇疾。药饵床箦。半生为赖。顾今年踰知命。精力消竭。虽欲强策驽钝。筋力为劳。亦不可得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8L 页
矣。然此于臣。犹属第二件事。臣母之笃老多疾。已蒙圣慈之鉴烛。屡勤 筵席之俯询。此是臣阖门之所常感颂者。而病随年深。惧甚于喜。在臣情理。有不可一日离侧。而臣母亦以臣之为晚生而善病。过加怜爱。呴温顾复。若保婴儿。母子相依为命。殆不欲暂舍。臣亦何忍久违膝下。以贻其忧。且老人摄养之道。惟在于寝食药物。若使臣奔走剧务。未暇照检。有失调护。则其于子职之为。当如何哉。似此种种情私。不但如古人所谓方寸之乱而已。归养之愿。夙宵憧憧。而爱日之忱。 君亲无异。迟回系恋。以至于今。臣之情事。其亦戚矣。迨玆职秩渐进。担负愈加。有不能一例泯默。以妨公私。乃敢控沥肝血。仰渎 孝理之下。伏乞 天地父母。俯赐矜怜。亟遆臣新差兼任。俾得专护病母。以娱馀景。则河海肉骨之 恩。谨当陨结以报。臣无任云云。
答曰。省疏具悉。今览卿章。可谓真情。他辞过矣。卿勿辞。从速察职。
陈情疏(丁亥二月)
伏以日吉辰良。 亲耕亲蚕之礼。次第顺成。凡在瞻聆。孰不欢忭。仍伏念臣情理之切闷。疾病之难强。不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9H 页
但通朝之共知。亦或 渊鉴之俯烛矣。臣早失所怙。中婴奇疾。臣母以其少也。忧念而抚爱之。无异婴儿。臣亦依臣母为命。以至于玆。臣母今年八十有五。臣齿已逾五十。通籍于 朝。且近二十年耳。自顾无似。滥被 洪造。致位至此。进不能尽节事君。退不得专心养亲。忠孝蔑蔑。两无所当。臣所以日夜疚心者也。以疾则固宜请退。而未忍 明时之便诀。以情则政急归养。而仰念 圣算弥隆。抱此耿耿。迟回趑趄。且有年所。臣于前夏。遘疾甚危。幸得更苏。未成完人。驱策驽钝。实无其望。而臣母之癃老。日甚一日。乍添微感。辄致弥留。虽在常时。懔然不敢弛心。况今药饵为事。夙宵焦熬。暂时离舍。其势末由。而即此 贺礼。跛躄皆起。臣之抑情趍班。盖出于粗伸义分。然前后请急。且疏且单。至于再三。则烦渎之罪。无所逃诛。而情私所迫。此可见矣。臣尝见宋臣赵槩闻高若讷尝知贡举。闻母病不得出。几不能生之言。瞿然即请郡以便亲。臣母时在臣兄杨州任所。虽是百里之内。医药尚多后时。方欲将还京第。则请郡非所可论。而臣心之目下忧惧。不特古人之瞿然而已。臣之区区至愿。惟在于卸免紧务。得蒙长暇。于京于乡。唯意往来。更
韦庵集卷之四 第 79L 页
不以职事羁绊。则庶可以调息残喘。护养病母。如得间焉。陈力就列。有不敢辞。臣言至此。亦云戚矣。伏乞天地父母。曲加矜察。亟令铨曹勿复检拟。且遆臣筹司之任。俾得优游于 涵囿之中。以卒生成之泽焉。臣于治疏将上之际。即接衙信。至有病里思念之言。衷情所迫。按住不得。径寻乡路。亦愿治臣之罪。以昭法纪焉。(疏入踏下启字)
代从子(商芝)辞兵曹参知疏(戊子)
伏以臣之闻 命即进。不敢俟竟日者。以 君恩为大。父言难违也。一自 恩赦之降。臣父攒手于天。以首叩地曰。 天恩罔极。 圣德罔极。生死肉骨。何以加此。阖门聚首相持感泣。继伏见 赐祭先祖 制下祭文。至于八字之 教。尤极旷绝。臣父谓臣曰。我祖亦当饮泣于冥冥。况生者乎。殒结图报。此生无路。汝其勉之。及奉 除旨。臣父又曰。 圣恩一至于此哉。仍涕泣而促其行。臣于是不忍更戚父心。颠倒入肃。盖欲替达臣父感祝之私而已。第念臣之不忠不孝之罪。固自如也。移罪于父。而以病倖免。此何人哉。天地以容我。而臣则愈无以自容。父母以体我。而臣则愈无以自立。 恩褒愈隆。而臣罪愈深。如臣所处。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0H 页
古亦无之。徒感 隆私。犹复以人自处曰有伦理哉。噫。 君亲虽有内外。忠孝同出天性。自顾无状。永为伦理之罪人。则其何以移孝为忠。少答罔极之 恩耶。涕泣仰祝者。只在追伏 邦典。以死为荣。此外更有何望。且闻臣母病挟感猝作。拜章径归。回瞻 象魏。益增恋结。臣无任屏营陨越涕泣祈恳之至。
辞副提学疏(己丑七月)
伏以惟天惟 祖宗垂佑宗祊。 圣候遄臻康复。贺仪不日将举。臣民庆忭。曷有其极。仍念臣获戾神明。祸延偏母。顽忍不灭。复齿平人。俯仰惭痛。心焉如割。臣母在时。屡蒙 圣上优老之典。锡赉出例。存恤备至。臣母常感祝 天恩。勉励臣等以尽心报 国。要为一分仰答之道。其言谆复。尚如在耳。今焉人事已变。顾安得以更闻此哉。臣母没后。犹勤 筵席之俯询。又于昨年春。 赐祭臣祖惠定公臣濡。 制下祭文八字之 教。洞示开释。天地雨露。若偏臣家。阖门感颂。陨结难报。顾以苫块馀喘。万念如灰。形壳徒存。癃废已判。不自意收录如旧。 除命遽下。手奉 恩旨。告荣无所。涕泗被面。倍切不洎之痛。臣方收召残魄。拟入文字。以暴悲苦之情。兼伸感激之私。此际伏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0L 页
闻药院并直。小大忧遑。不敢退处。担舁寸进。重入脩门。章皇出肃。获承 起居。粗伸微忱。况臣所以追念臣母之言。要自勉于此生者。惟在于殚竭心力。随事尽分。而第臣素抱痼疾。不堪驱策之状。非但通朝之所知。前后章疏。亦已略陈矣。一自险衅以后。悲疚薰心。内铄外消。非复旧状。齿发凋落几尽。精神耗竭无馀。动必喘眩。坐辄昏睡。从而宿症投间。节次添剧。一日之间。屡经危域。真古人所谓朝不及夕者也。亲戚知旧。见臣于数年之前者。殆不能辨识。臣亦不自知其顿尔至此。虽欲效力于奔走之列。其势末由。此臣之辜负遗意。抚躬自悼者也。幸而赖天之灵。少延须臾。复起为人。则赴蹈汤火。有所不辞。 俯垂矜察。姑许宽暇。得以安意调息。俾保危缕。自今以往。莫非我殿下生成之仁也。玆敢不避滥猥之诛。仰陈疾痛之呼。伏乞 圣慈。哀之怜之。将臣所带本兼诸职。 亟赐镌免。仍命选部。勿复检拟。使无公私两妨之患。千万至祝。
答曰。今览卿章。一怆一悔。往事勿说。孔门许子夏。卿勿辞察任焉。
辞弘文提学疏(己丑十一月)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1H 页
伏以臣癃残拙劣之状。特被 渊鉴之矜照。许解铨任。俾便调息。 恩出曲循。感颂无地。玆者弘提新 命。忽下于千万意想之外。惊惶悸惧。五内爽惑。历屡日而靡定。日昨因召试有 命。庚牌再辱。适值 清斋。辞吁见阻。竟犯违傲之罪。尤不胜战兢之至。夫词翰之任。必处以一代之宏硕者。盖所以贲饰右文之化。而甚难其选也。今乃以无文者。遽厕于其间。岂非所谓大惊小怪者乎。臣之不学。世所共知。早婴奇疾。放惰成习。全废铅椠。虚度光阴。寻常笔札。犹不逮人。银根豕亥。随处取笑。况今衰颓荒废。其中益复枵然。顾何可拟议于是任。而误辱 圣简。贻羞 清朝。一至此极。臣诚莫知其何故也。噫。文之为技。需用多端。长短工拙。人皆见之。虽或有名浮于实者。亦莫能自掩。矧其空空蔑蔑。并与其名而无之。而敢居其任。则是不但自欺欺人。谓天亦可欺矣。其罪有不可胜赎。自承此 命。心陨胆坠。梦寐犹惊。伏惟我 殿下至仁至明。凡有能否。裁量进退。无一物之不得其所。今若强臣以所不能。使之毕露其丑拙而后黜去之。则臣虽不足惜。其于遂物之德。匿瑕之量。果何如也。区区自划之心。天实鉴临。玆敢刳肝沥血。仰渎 宸严。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1L 页
伏乞 圣慈。将臣所带。 亟赐改正。以重名器。公私万幸。臣无任云云。
答曰。省疏具悉。卿勿过辞。从速察职。
尹弘烈 处分后。引罪疏。(未彻○庚寅正月)
伏以臣人本驽下。滥跻宰列。备数筹堂。且有年所。只得随诸臣之后。进而伈伈。退而泄泄。曾无一言一事仰赞 邦猷。少答 洪造。每自循省。但有惭悚。及参向日庭讨之班。而罪悔尤万万矣。夫人臣事君之道。无欺为大。虽在屋漏之中。鬼神可畏。今于 法殿穆穆之临。天威去颜几尺。而怵迫于雷霆。计较于祸福。随人俯仰。面从而退。臣愚死罪。顾其心亦何尝以此请为是。而惟且自犯焉。是欺心也。欺 君也。臣而欺君。此何人哉。伏惟我 殿下聪明圣智。高出百王。历览往牒。深阅治乱。未知前世何时。亦曾有如此事而作如此举者乎。臣之到今为此言者。断无他矣。所惜者。 国体也。所悼者。身事也。所自以为罪者。爱 君不如躯也。臣固无状。虽自陷于欺 君之科。一段羞愧之萌。泯灭不得。则宜不敢自外于 日月之下。尚幸彰其慢而受其法。永为人臣之戒。玆沥肝血。仰渎崇严。伏乞 圣明亟降威罚。治臣负犯。以昭法纪。以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2H 页
靖私义焉。
辞汉城判尹疏(庚寅正月)
伏以臣于岁首 法讲。忽蒙馆职。 特除挟册登 筵。乃在七年之后。仰瞻 天颜温粹。 玉音洪亮。孜孜典学之工。五纪如一日。猗欤盛哉。以臣空疏蔑闻。无所裨补。不过备员而止。辜负 圣意。退切惭惶。不料京兆 宠擢之命。遽下于千万梦寐之外。惊惑之极。莫省所处。噫。朝廷用人之道。或以德望。或以才器。或以文学。夷考其实。各当其任。然后方可免偾辕之叹。覆餗之患。臣本庸騃鄙下。于此三者。无一近似。直是倥侗无用之物。八座之班。是何等地位。是何等隆显。而何为而遽加之臣哉。臣之前后践历。踰越涯分已万万矣。人不称器。每怀过福之惧。病且缠身。未堪供剧之劳。齿发之凋落。精神之耗削。殆无馀地。虽欲竭驽钝而服任使。其势末由。区区至愿。惟在于早谋引退。毕命于松楸丘壑之间者。未尝不耿结肚里。秖是爱 君一念。得于秉彝。至今徊徨于仁寿之域。未遽为 明时之诀。情亦苦矣。至若名涂进取之志。久已灰冷。高位速谤之戒。炳然如丹。而乃反节次推排。冥升而不止。有进而无退。回顾夙心。宁不腼颜。麟楦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2L 页
鹈梁。不知有讥。扬扬九棘之列。视若固有。则自坏廉防。为辱 清朝。诚非细故也。况自孤露之馀。告荣无处。手奉 恩诰。益增悲咽。一向泯伏。亦甚悚蹙。略入文字。仰渎 崇严。伏乞 圣慈。俯察微谅。亟收新授职秩。以重官方。俾安私分。不胜万幸。臣无任云云。
答曰。省疏具悉。今者升擢。实循公议。卿勿过辞。从速行公。
辞大司宪疏(庚寅正月)
伏以臣于昨日。入侍 帐殿。承谕部民。退伏直所。方切自讼。忽奉 特旨。以臣移拜司宪府大司宪。俾参今日次对。 召牌遽辱。在臣分义。固当𨃃蹶祇承。而第伏见所下 传教。实有恧蹙。不自安者。以使酒者之不能纠禁。至有该曹该府越俸之 命。该府即臣也。惶愧靡容。况两司被罪。亦由于此。则当禁不禁。彼此均耳。以京兆而移柏府。殆近以臣而攻臣。臣安敢为此哉。呜呼。世级已降。人心渐溺。伤风败俗之事。不一而足。肆我 殿下。慨然发叹。缅怀先正。甚盛意也。然在庭群僚。无一人可以奉 令承 教挽回世道者。故毕竟长宪之任。乃归于如臣疲劣不足有无者。此其故何也。臣愚死罪。以为 殿下明睿冠古。阅历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3H 页
既多。 圣意之所咈。则无论言之是非而一例摧折。圣意之所向。则无论人之贤否而每事假借。言路闭塞。士气消沮。私意横流。仕途混淆。奉公尽节。未见其人。怀禄保位。曾莫知耻。如是而风俗安得丕变。纪纲安得毕张。 殿下虽有过中之举。亦安得不一一承顺也。由今之俗。无变今之道。则虽使先正复生于今日。窃恐无以展布其四体。岂不惜哉。念臣庸愚。受 恩最偏。致位至此。而曾未效丝毫之补。论其辜负。臣实为首。今若先治臣罪。以励颓俗。则草野之贤。忠良之士。必将日进于前。而男女异路之美。庶几复睹。惟殿下穆然深思。大开贤路。益光 圣德焉。至若臣见职之必遆。不待臣言之毕。而 圣鉴亦有所俯烛者矣。伏乞 亟赐镌削。以安私分。千万幸甚。(疏入。特命还给。)
辞礼曹判书疏(庚寅闰五月)
伏以如臣无文者。冒处文职。视若固有而弹抨不至。积犯违慢而 威罚不加。杜门俟勘。蹙蹙靡容。又不意春官之 命。忽下此际。臣尤惝恍愧惧。莫知攸处。臣于向者待罪此任也。以其奉职之无状。致 勤严教。至今追思。惶汗浃背。事虽既往。罪则自如。其不可厌然复玷也决矣。臣于此。窃有所悯蹙。欲一仰暴者。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3L 页
凡职之无论大小。苟使其知识不明。筋力莫逮。则不职其职。终必败事。臣之不才。前后历试。已殚黔技矣。一生抱疾。于今四十馀年。顿挫幽忧。了不知生世之乐。尚何遑世务之经心。文辞之致力乎。自经草土以后。外而形肉如削。内而神精离舍。齿无可嚼。发无馀黑。偪侧于班行之间。人莫不指目而惊异之。虽在闲漫之任。犹惧不克。而况备局之要务。词翰之重任。以何筋力而敢当之哉。噫。人之疾痛。必呼父母者。常情之所同然。伏惟我 殿下父母于臣。情之所急。不得不仰首而疾呼。以 殿下仁心仁德。浃于民肌。凡在疲癃残疾之类。无不慈恤而全保之。则臣亦残疾之一尔。且臣之出入 筵席。积有年所。寻常朽败之状。宜蒙 睿鉴之俯照。而其所慈恤而全保之者。反不及凡民之列。则岂不冤乎。抑臣之得病。多在忧戚。七情所伤。百症层生。岁月既久。转入膏肓。实非针焫之所可医。惟有安心屏虑。优游自在。或可以不促其生。倘蒙 圣上体下之恩。姑不縻以职事。许令从便调息。以终其天年。则自玆以往。皆 殿下之赐也。敢此涕泣而陈之。伏愿将臣本兼诸任。一并镌削。仍给长暇。俾寻生路。不胜至祝。(还出给。)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4H 页
辞吏曹判书疏(庚寅七月)
伏以臣于向来。罪在昏谬。罚止薄勘。杜门讼愆。无地措躬。曾未几何。 恩叙遽降。仰戴 洪私。且惶且感。忽于千万梦寐之外。伏奉选部 特旨。噫嘻。此何等职责而遽加之臣哉。臣不敢知。 殿下之简。唯在心者。谓可以足备任使。则臣之空疏。历试前后。伎俩毕露。谓可以只荣其身。则臣之湔劣。节次冥升。涯分已足。 圣朝综物之政。明主慎爵之举。恐不当若是。况天官之长。即周之所谓冢宰。鉴衡进退之际。有关世道。臣本性拙病痼。事务未尝留心。深居罕接。耳目不及户外。间尝冒参佐贰。一再行政。而不过随人周旋。至若人材长短政注格例。都是墙壁。今乃进畀首席。强其不能。则已非量才授任之道。自知不称。徒事奔走承奉。则不但臣有负于初心。 殿下亦安用臣为哉。 荐召之下。祇承无路。违慢之诛。鈇钺是俟。玆敢沥血仰渎 宸严。伏乞 圣慈。俯垂谅察。镌臣之职。治臣之罪。以警具僚。以肃朝纲。千万幸甚。
答曰。省疏具悉。于今冢宰。予则曰暮年得人。卿勿过辞。从速行公。
辞吏曹判书疏(庚寅十二月)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4L 页
臣于见职。极知其万万不称。而迫于 严命。冒没承膺。一二行政。丑拙莫掩。虽以外台谏院之相避遆易见之。做错之失。不一而足。臣于是反省自讼。益增悚惕。臣本知识茫昧。疾病沉痼。间经草土。衰朽日甚。神不摄心。忘前失后。临事昏乱。殆泯分晓。臣固不料其至此。而知旧同朝之间。亦莫不为臣虑之。岂敢一毫假饰。自犯欺罔之诛哉。量而后入。古人攸戒。当初臣之逡巡不敢进者。自量甚熟。而持心不固。趍 命为恭。颠倒一出。百疣层积。今此不审之失。犹属小事。若此不已。终至于偾误而止。则臣身狼狈。顾不可恤。而其于 国事何哉。其于世道何哉。玆陈肝膈之恳。仰尘 崇严。伏乞 圣慈。曲垂谅察。亟赐斥退。俾全微谅。以幸公私焉。臣无任云云。(疏入。特命还给。)
辞吏曹判书疏(壬辰正月)
伏以臣孽由自作。罪犯罔赦。而特蒙我 圣上好生之恩。付之末议。罚止屏裔。虽九死穷荒。有不足惜。而才及半年。遽被 恩宥。收叙继降。爵秩如旧。是岂臣梦寐所能及哉。攒手感祝。不觉涕泪之被面。噫。臣之得有今日。莫非 仁天之所赐。欲报之 德。陨结是期。宁有一半分馀念。更及彯结。而不意天官 除命。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5H 页
忽下于杜门讼愆之日。臣于是五情战掉。实不知措躬之所。噫。惟此铨任。即臣偾误之地。才短权衡。初不量己。臣罪也。徒怵 严命。趋承为恭。臣罪也。临事颠错。自陷重僇。累 圣简而羞搢绅。亦臣之罪也。论其负犯。诛戮犹轻。尚何去就之可论。况今宿病。三朔沉顿。左边不仁。运动不得。 天牌俨临。未效叩谢之忱。臣罪至此。尤无所逃。伏乞 圣慈。特谅危苦之情。亟勘逋慢之罪。俾为人臣事君不忠者之戒焉。臣无任云云。(疏入。特命还给。)
因李衍祥疏。引罪辞免疏。(壬辰正月)
伏以臣以罪累之踪。偏蒙我 圣上洗涤之恩。复厕偾误之地。惶懔震越。岂有冒膺之势。而迫于 严命。感激 洪私。黾勉暂出。而私心兢惕。若无所容。今以春坊阙员之差出。至有开政之 命。不敢违逋。随 牌入 阙。始闻持平李衍祥未彻之疏。颇有侵诋之言。取见全本。则其所自引。为以不能言。而见处受其侮蔑。为政官而必以不能言者。检拟台望。则其为塞言路之罪。当如何哉。矇然冒赴。尤增愧惧。玆敢径出禁扃。恭俟 处分。伏乞 圣明。亟治臣罪。以安私分。以谢人言。千万幸甚。(疏入。特 命下义禁府推考。继有稷山县投畀之 命。)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5L 页
因朴师海避辞。引嫌辞免疏。(壬辰九月)
伏以加 谥礼成。呼嵩仪举。 圣孝弥光。群情胥悦。仍念臣猥以匪才。屡玷匪据。前后罪戾之层积。难以毛举。南北薄谴。未足以赎其万一。而 圣度包容。得有今日。仰感 洪私。陨结难报。区区至愿。惟在永谢荣涂。以为杜门省愆之图。至若铨地一步。意想不到。梦寐犹惊。夫何自春至今。 除命三降。而以罪去又再矣。臣之不称其任。屡试偾误之状。于此益著。而旋即洗涤。辄加 误恩。仰惟 霜露之教。欲其曲遂。顾玆钝滞之性。迷不知悟。若此不已。则 宠荣愈隆。而衅玷弥彰。虽以 天地父母好生之心。诚难屡赦。固当引义陈恳。冀蒙 矜许。而每迫于 严命。未遑顾他。今番一出。尤觉腼然。人谓斯何。果然一再行政。丑拙复露。顷者台望 饬教如何。而不善举行。大司谏朴师海之避辞出。而臣罪尤难逃矣。以其事关自己。不得请罪为言。则罪实自如而特未经勘。臣虽无耻。岂可诿以侥免。而抗颜铨席。不知自处乎。近来台望。极其艰乏。未满六七十之人。可拟者绝少。其所排拟。势没奈何。政案具在。焉可诬也。然台言既发。踪地转蹙。日前辞疏。见阻喉司。伊后副急一政。盖不获已。而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6H 页
放倒廉隅。尤无馀地。以此以彼。何敢仍因蹲冒。以益其嗤点也哉。伏乞 圣慈。俯垂谅察。将臣所带铨职。特赐镌削。且 令有司亟施重勘。以昭法纪。以谢台议。千万幸甚。臣无任云云。(还出给)
因 严教引罪疏(壬辰九月)
伏以臣于见职。凡七被 除旨。辄以罪去。而 圣度包容。犹复甄用。臣仰感 洪造。不敢自恤。黾勉趋承。图报尘刹。顾以赋性愚迷。触事生疣。信心做去。全没料量。至于日昨都宪之拟望。昏瞆著矣。颠妄极矣。 饬教之降。曾未多日。乃复为此。是无臣分也。无顾忌也。有臣如此。罪合万戮。而抑有所不得已者。两司长官。必取资历之久。望实之积。以为通拟。则未满六十七十之人。盖鲜矣。况且近来台望极艰。朝除暮去。无以充拟。以年老者参错。势所难免。岂敢慢 命而然哉。念昔 皇朝戴珊。八十为左都御史。陈情乞归。而孝宗皇帝泣留不许。此固盛世之美事。今此都宪之引年为辞。恐未知其稳当也。即伏见夜下 传教。辞旨切 严。不付有司。致烦 圣虑。有非臣子所敢当者。惶陨抑塞。罔知攸措。玆陈危苦之恳。仰渎 崇严之听。冀垂谅察。亟被重勘。以严 邦宪。以谢台议焉。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6L 页
臣无任云云。(疏入。特 命还给。仍有亟施不叙之 命。)
辞咸镜监司疏(癸巳四月)
伏以臣祇陪 御牒。敬行 奉安。及夫反面之日。才自 前席而退。忽伏承北关按察之 命。臣诚惝恍懔悚。靡所容措。念臣即一滓秽之贱耳。赋命甚薄。狷性难化。任职居官。触事生疣。所勉者事 君以诚。而反归欺负。所愿者鞠躬尽力。而或近顾瞻。前后负犯。罪在罔赦。特蒙 天地父母包容之德慈覆之仁。全保躯命。得有今日。臣仰感 恩私。俯讼愆尤。惟思其惩悔迁改。以为黥劓之补。而臣素抱奇疾。源委甚重。及今年纪衰迈。益不能与病为敌。形骸虽存。而精力都亡。实有朝夕难支之忧。臣窃自悼伤。虚辱 盛眷。将为不瞑之恨。顾此北门锁钥。是何等重任。而可以畀之于臣。臣亦何心扶舁残躯。晏然冒赴。自取瘝旷之诛哉。此实同朝之所共知。臣不敢饰辞例让。惟其忱悃之炳然如丹。疾恙之日就难医。尚恐有 日月之未尽烛者。玆敢举实哀吁于 紸纩之下。若其边门关防之重。椎俗抚驭之难。姑未暇覼缕张皇。仰溷聪听。伏乞 圣慈。俯垂矜谅。亟命镌遆臣新 除藩任。仍许臣退填丘壑。俾究终始生成之泽。公私不胜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7H 页
幸甚。
答曰。省疏具悉。授卿此任。意盖在也。卿勿过辞。速往钦哉。
以赵荣顺事自劾疏(未彻○癸巳七月)
伏以臣立 朝以后。无他才能。惟以无自欺三字。为藉手事 君之图。第缘操守不固。见识卤莽。自顾言行。率多乖谬。尤悔成疾。忽忽忘生。北藩重任。尤非滓秽之贱所敢侥冒。而晏然承膺。有若无故。欺 君欺心。益难逃罪。抱此耿耿。欲一自暴于 紸纩之下。得伏闻 玉趾亲临旧阙。广喻朝绅。大德曰生之 圣意。蔼然恻怛于十行丝纶之间。殷汤之解网。尧舜之率仁。无以加此。听闻所及。莫不鼓舞欢乐。臣于是不觉微衷自激。感极陨涕。臣以庆兴罪人赵荣顺首发之人。犯难赦之罪者有二。面谩 君父也。自欺其心也。盖当仓卒之际。为其须臾之命。咫尺 前席。心知圣上不欲杀之德意而强为之。心知其人之不忍杀而无难之。自归于谩 君欺心之科。人臣之极罪。孰过于此。以 圣上日月之明。人之情伪。事之曲直。无幽不烛。平常无事之时。有臣而忍能为此。则他日 国家。其将何赖。此正所谓大节已亏。馀无足观。其所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7L 页
苟生。不如死之久矣。呜呼。臣之平日所自期者。即古人忠节。而到今心迹尽露。万事瓦裂。将此面目。无以自立于世。反顾初心。宁不悲哉。敢将自劾之义。仰请斧钺之诛。伏乞 圣慈。将臣负犯。快正邦宪。以为人臣忘君负国者之戒焉。臣无任涕泣祈恳之至。
病未北巡辞职疏(未彻○癸巳九月)
伏以 天垂默佑。 宝算益隆。月届 诞弥。 玉候翌瘳。八域含生。莫不蹈舞。臣于此时。适滞外藩。遥献冈陵之祝。益切耿结之忱。仍伏念臣驽才脆质。不足备数而偏蒙 洪造。前后侥冒。罔非踰涯。过福之灾。理所必至。而素抱贞疾。年年骎加。其在强壮。犹不比平人。及今年纪衰迈。深入骨髓。自经昨冬。关格之症。疝积横亘胸腹。便作籧篨。此正医家所谓在膏之下。在肓之上。有非砭灸所可祛者。形脱肉乾。非复生人样子。见者危之。臣亦自知其无幸。而延至于今。诚是异事。以此耗竭之神精。绵缀之气息。筋力供仕。非所可论。北藩重任。尤岂堪当。而 除命之下。怵分畏义。未敢辞巽。且以水土清凉。或冀调治。黾勉强赴。而重伤暑湿。入秋转甚。旷废公务。深增罪戾。惟是 陵殿奉审。事体至重。担舁前进。仅免颠仆。而一望劳顿之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8H 页
馀。癖气乘虚闯发。无时刺痛。昼夜叫苦。若将殒绝。北关巡审。所当次第举行。而时月之内。自力登途。实无其望。缘臣贱疾。将至停废。辜负 委寄之盛意。益无所措躬。敢陈疾痛之呼。兼请瘝旷之诛。伏乞 圣慈。俯垂谅察。将臣藩任。 特命镌遆。仍治臣罪。俾公私两幸焉。
咸镜监司乞致仕疏(甲午正月)
伏以岁籥载新于三元。 圣算弥隆于九旬。庆溢 宗祊。欢均中外。仍念臣闻人有疾痛之极。必呼天呼父母者。以其庇覆之哀怜之。有吁必格。有愿必从也。惟我 殿下天于臣而父母于臣。敢将疾痛之号。以冀 圣慈之矜察焉。臣赋命奇穷。早失所怙。忧疚得疾。医药罔效。臣母保若婴儿。辛苦多年。赖而复起。而仍成癃残。不比于平人。晚来倖第。本图禄养。以报劬劳之恩。一身荣达。意想不到。过被 洪造。节次推迁。人极驽下。 宠踰涯分。臣母每忧其盈溢。臣亦怵焉知惧。早晚引退。未或暂忘。自臣母没后。凭依无所。悲哀结中。转添心恙。多乖常性。摧朽顿挫。有何一分世念。而生逢 圣世。化洽寿域。移孝为忠。臣有所受。爱日深诚。不后于人。此时便诀。尤非臣分之所敢出。强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8L 页
励疲劣。身不自有。惟尽瘁是期。年来积损于奔奏之馀。屡经危症。几殊复苏者数矣。委身床褥。寄命药裹。前后之当事昏错。受任瘝旷。有 命逋慢。皆职由此耳。衷情未暴。罪衅徒积。寻常惴慄。抚躬自悼。顾此藩屏重地。岂是养病之坊。而筋力效劳。已无其路。则随便调息。或冀延喘。以图丝毫之报。黾勉冒赴。今已经年。而食仅数匙。眠失全夜。乍有动作。辄发晕窒。营邑事务。一切担阁。方春巡审。当前大操。亦难自力。则臣于内于外。一是尸居。欲报之德。此生已矣。况今犬马之齿洽满六十。视诸悬车之限。虽未及十年。凛然虚壳。譬如既蠹之木。少被摇撼。易致僵仆。苟使强其难强。驱策不已。溘先朝露。则上而累 殿下遂物之仁。下而负臣母过福之戒。反顾初心。恐遂为不瞑之鬼。百尔揣量。惟有一退。赵暾之盛壮无病。李彦衡之强健不衰。尚侈 异渥。各遂其愿。若臣膏肓之疾。羸毁之容。销铄之神精。绵缀之气息。种种可哀可悯之状。伏想 圣鉴。有所临照。博询诸臣。宜无异辞。彼二臣者之所得于 圣明。臣岂自阻于今日也。伏愿 天地父母。特赐曲谅。趁此一缕之存。借以三字之衔。俾得谢事就閒。惟意调治。以时节 庆贺。仰承 起居。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9H 页
俯伸微忱。则虽退犹进。惟 殿下哀之怜之。以卒生成之泽焉。遥望 宸极。沥血赍诚。临章涕泣。不知所云。
答曰。省疏具悉。赵暾之终休非予。尚今哂也。李彦衡则非特嘉其志。意亦在焉。今卿于致仕之年。犹未及十。且今人才渺然之时。许卿之请。嗟哉朝廷。其皆有五十岁人乎。宁有是理。虽然。此亦漫批答。噫。今当步九之年。衰薾特甚。而犹欲强为者。心许 宗国而然。呜呼。其君若此。则虽休致之年。义不敢此请。况若卿年者乎。万万过矣。事当下送。而欲谕此下批。卿勿复萌此心。其即供仕焉。
咸镜监司乞致仕疏[再疏](甲午二月)
伏以惟 天惟 陟降。默垂眷佑。 玉候不日康复。缛仪遄举。匝域含生。莫不鼓舞欢忭。臣适滞边臬。独阻 贺班。遥献 冈陵之祝。益切耿结之忱。臣于岁首。一封沥血之恳。急于疾痛之号。未暇缓声。顾臣即一疲癃残疾之人耳。方其少壮。尚患形骸之不逮。况今衰迈遽甚。心力俱殚。奔走报效。已无其望。乞身之吁。盖不获已。日夜攒手。冀祝 圣慈之矜许。及奉 批旨。不惟不 赐允俞。十行 恩纶。温谆优渥。有非
韦庵集卷之四 第 89L 页
贱臣所敢承当者。臣双擎九顿。伏地感泣。继以战兢。莫省所措。洪惟我 殿下大德侔尧。 圣寿齐天。喑聋跛躄。咸囿于春台化日之中。臣于此时。苟无至悲至苦之情。而敢萌便诀之心。则臣分扫矣。秉彝泯矣。臣岂忍为此哉。 日月之所照。无幽不烛。 雨露之所沾。无物不遂。若臣衷情。庶几 天地父母之终始哀怜。臣何敢辄事烦渎也。第臣所带藩任。有不可不及时变通者。臣素患痰癖之症。近因凉燠不调。无时迭发。委顿床玆。蠢动末由。 陵殿奉审。事体至重。而春节过半。尚未举行。分义惶悚。益难逃罪。伏乞 圣明。特垂谅察。亟 命镌削。仍令重勘。以安私分。以昭法纪。千万幸甚。
答曰。省疏具悉。予意已谕。顷者卿章。予心动矣。今请若此。为北关不可仍循。本职许遆焉。
右参赞乞致仕疏(甲午四月)
伏以臣北藩重任。癃病不可堪之状。特蒙 圣慈俯垂矜察。得以卸解。获免颠陨。生入脩门。仰瞻 象魏。经年恋结之馀。粗伸叨谢之忱。退填丘壑。更有何恨。第臣春初乞身之请。事近违例。迹涉无渐。然而礼经之七十致仕者。盖以筋骸耳目皆已凋耗。不可任使
韦庵集卷之四 第 90H 页
故也。今臣贱齿虽不及十年。不幸早婴奇疾。间经丧祸。形存心灰。凛凛若笃老之人。如欲迟待其限。窃恐馀生无几。至愿莫遂。将未免累 圣上仁覆之化。负臣母满盈之戒。忠孝俱亏。宁不戚哉。臣自奉 恩批之后。感激铭镂。义不敢更事渎扰。而亦不敢有所自隐者。区区衷情。非如古告老者之长往不返。倘蒙 仁天保养休息。得延残喘。则臣谨当长依 京辇。以时节入参 庆贺。朝夕获承 起居。庶伸犬马之诚。微臣毕忠之义。亶在于此。而歌咏 圣泽。其将无穷期矣。伏乞 天地父母。俯谅危苦之情。 特许前恳。以卒终始 生成之泽。千万泣祷。
答曰。省疏具悉。曾已知矣。而七十致仕。礼经所载。今者此请。予则曰万万过矣。卿勿过辞行公。自北关来后。欲见未见。今日入侍焉。
副司直乞致仕疏(甲午六月)
伏以 圣念悯旱。一德享天。三日霈然。得之 方寸。感应之理。捷于影响。三农庶几。万姓鼓舞。猗欤盛哉。如臣蠢愚。亦雨露中一物。欢忭之忱。有倍恒人。而窃有衷情之抑郁者。一再血吁。寔出肝膈。宜蒙 天地之曲遂。而今当解泽之旁流。独未得均沾之 恩。此
韦庵集卷之四 第 90L 页
莫非臣诚意浅薄。不能上格而然。俯仰穷蹙。若无所容。盖臣至苦至悲之情。前已悉暴无馀。不必覼缕。而惟臣病根。结在心腹。医家所谓忡悸诸症。无所不有。少有劳动。辄致发作。衰气难敌。命在呼吸。噫。臣之所以哀号而不知止者。只欲身无所縻。随宜调息。得延须臾。无枉其生而已。非敢谢迹 明时。以图自便之计。此心如丹。神明可质。昔宋臣庞籍在定州。连章乞身。人曰上眷隆厚。何遽引去若是之坚。籍答曰。必待筋力不支。明主厌弃。然后去之。是不得已。臣每读至此。未尝不三复叹息。臣若低回淟涊。病情渐痼。竟至残喘莫保。则虽欲效庞籍不得已之去。恐无奈何。臣言止此。宁不戚哉。伏乞 圣慈。特加曲谅。亟 许前恳。以光 体下之德。俾被肉骨之 恩。千万泣祷。
答曰。省疏具悉。噫。七十致仕。虽载礼经。噫。人皆若此。呜呼。今世界。予岂有臣。虽然。此等人予常嘉尚。而噫若此而皆许。嗟哉。奉朝请其贵也。予亦有酌量。今右相(元仁孙)先卿。月台闻章。轿中特许。此君臣际遇而然也。朴弼琦年虽七耋。以下大夫许其请。嘉其心。今虽年久。尚今思焉。南泰著。资不过从二品。年才踰六十。亦尚其志而然。故奉朝贺礼判(李翼元)兄。意亦有在。至
韦庵集卷之四 第 91H 页
于奉朝贺。赵暾意亦在焉。呜呼。今八十一。先见赵暾。今闻于卿。此亦暮年稀有。况卿自北伯至今日。连三章陈恳。其心可知。噫。任卿久矣。知其雅操亦熟矣。噫。予今靳许几十年。知卿之意焉。在心虽惜。嘉卿志况。顷日为予垂涕。予视亦睹。既知其心。何忍违心。特许所请。以遂卿愿。而然呜呼暮年。怅然曷胜。踰八日后。予当东月台。亲临宣麻。噫。暮年事予。岂云官职与否。卿须谅予意。
韦庵集卷之四
 笺
  
谢 许致仕笺
尺牍继进。方控沥血之辞。 纶音诞宣。特许奉身之请。若父诏子。知臣惟 君。伏念臣本以卤姿。徒藉先荫。每怀当官而尽分。自愧才猷之甚疏。窃期随事而献忠。率多心迹之相舛。顾贱疾转痼于六十。而丐章至烦于再三。秩愈高而 恩愈深。非昧鞠躬尽瘁之义。年益衰而病益谻。奈绝陈力就列之望。假使一身而在 朝。已分涓埃之蔑效。如待七旬而援礼。实恐筋骸之难支。何幸 重宸体下之私。特轸微臣由中之恳。嘉乃雅操。既纡 华衮之隆褒。谅卿苦心。更侈白麻之 亲授。无物不遂。实仰 慈覆之深仁。有欲
韦庵集卷之四 第 91L 页
必从。益切恋结之微悃。素计非出于长往。 异渥偏荷于曲成。玆盖伏遇 主上殿下。至治登三。 宝算跻九。敷 晟化于寿域。万品咸归于陶甄。奖廉节于颓波。一世争趍于礼让。遂 推不常有之典。亦及无所似之身。臣敢不佩服 恩音。歌咏 圣泽。月朔修起居之礼。讵忘葵藿之倾。朝夕瞻 尺五之天。拟献冈陵之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