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韦庵集卷之三
韦庵集卷之三 第 x 页
韦庵集卷之三
 诗
  
三溪(戊戌)
一宿三溪榭。泠泠枕席清。形骸同石老。筇屐与云轻。白岳如人立。青驴入谷鸣。悠然笑相对。方识出尘情。
  其二
石涧分仍合。穷源彻底清。不期衰境得。方觉世缘轻。有鸟遥相和。无琴激自鸣。松青云白里。深见古人情。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2H 页
暮春之小晦。寿邻枫社。不期自至者。老少凡五人。而一武与焉。呼韵记之。
筇屐相将自洞中。涧毛侵席正芳茸。烟霞半世难医疾。海岳前年遍踏踪。潭水百花无限好。香山四友不期逢。那堪送罢斜阳里。独坐松阴翠几重。
三溪杂咏
逢人无不愿身闲。太半栖栖歧路间。若使胸中纤垢尽。百丈红尘亦碧山。
  其二
万松苍翠惬幽期。诗未形容画未移。最是晴峦星月夜。此时光景有谁知。
  其三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2L 页
每我来时物态新。岩花深处尚留春。问 安班里非朝衔。养病坊中已退人。万壑云松清入室。数村烟火淡为邻。仙家种杏还多事。谷口生涯笑子真。
  其四
矮屋松间寄似蜗。平临山堞入云斜。神清每觉三更梦。境僻犹看五月花。石罅蚁行才辨路。树根萍着始知家。安于淡泊游于静。不恨今来发尽华。
  其五
不妨无酒亦无肴。谢事归来已息交。近郭名区閒几日。古人神契有幽巢。山从太华层层积。水到云溪曲曲包。瓢饮筇游恣所乐。颠狂老态任群嘲。
送任君楫(济远)
一曲溪山百啭莺。无端唤起别愁生。怜君岭绂衰年事。应悔沙头负钓耕。
巢云庵。与金公恕共赋。
临溪曾有语。听雨可无书。朝日扫松径。相公来竹舆。不惭灵澈后。还忆乐天初。林下醉吟地。閒愁十分除。
  其二
苍苍松石际。流水小桥横。物外方新契。尘中尚古情。孤栖三洞在。漫兴五言成。供客无佳味。清泉一掬盈。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3H 页
其三
山容无定态。云气浩纵横。自得幽栖乐。深知独鸟情。烟霞寄契活。天地荷 生成。有客随甘霈。岩流昨夜盈。
  其四
两家三叔侄。舆马后先寻。出处虽殊道。溪山自好襟。回思昔年事。应识此时心。聚散头空白。悠悠入浩吟。
云巢杂咏
被岩松郁郁。带雨洞阴阴。闻见皆清绝。兴居尽静深。坐无生客面。书有古人心。四友不期会。亭名合醉吟。
  
其二
空外何多响。风前一色阴。岩峦忽难觅。乌鸟亦应深。聒是堪袖耳。清斯可濯心。须臾观变态。天地一长吟。
  其三
草藉仍泉食。吾亭事事清。朋樽如宿昔。胜地得平生。山堞高低出。岩松远近平。相看俱白发。谁识出尘情。
  其四
探静谁携太古樽。隔城吾卧万松园。依然雪岳三秋兴。聊复云巢半日言。吟叶清蝉高下树。吠林深犬有无村。沙桥定涨归时路。白石苍苔失旧痕。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3L 页
其五
山家晚食欲斜晖。倚杖松间风满衣。瓢饮衰年真契阔。钟声长乐转依微。听莺灌木清仍坐。问寺遥峰倦却归。一犬寥寥人迹断。白云流水不关扉。
  其六
当时仕宦随人为。冥进多违勇退迟。偶逐孤云栖北郭。几回佳菊采东篱。荆花凋落馀残泪。雁影微茫寄远思。久系归舟麻浦柳。莼鲈消息以秋期。
  其七
山人经济在无为。此道今来始觉迟。每向朝晖开竹牖。已将尘虑付笆篱。溪云好是闲闲乐。峒鸟其如黯黯思。一策孱骡三十里。去来随兴不留期。
  其八
暝树鸣蝉歇。月明山更幽。入门真韵事。即席亦清游。松静银河转。溪虚白雨留。悠然淡相对。馀外有何求。
  其九
山中烟火少。松石与为邻。短桥青草径。过去几行人。
  其十
白发萧萧短。前年已挂冠。岩栖不用扇。六月松风寒。
  其十一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4H 页
三溪非虎溪。逢处成三笑。莫问笑何心。今人谁古调。
  其十二
山水栖心久。悠悠山水人。听来莺燕晚。忽已度三春。
  其十三
闲闲方是退。寂寂更谁过。白发从心少。青山得句多。杯樽随水月。服食有松霞。两叟聋相对。清真日渐加。
自溪上到林下。偶成小集。拈韵识之。
出门谁可访。看鸟不题凡。待月临斜涧。耕云到绝岩。已成香社画。非羡季鹰帆。林下诗樽又。亲戚比邻咸。
  其二
一退真成隐。林居事事幽。川光晴浴鹭。草色稳眠牛。已弊身如帚。无关世看疣。溪山难尽兴。更弄钓鱼舟。
  其三
林木苍苍里。萧然置屋幽。机忘无避鸟。农歇不收牛。宇内真羁旅。朝中已赘疣。生涯随分足。多事五湖舟。
  其四
寂寞谁同志。衰迟已忘年。人生怀乐土。吾道听高天。一壑如相契。百年真有缘。孤吟烟郭外。云鸟总逌然。
韩判尹(师直)
少日声名蔚。平生气味醇。寒泉门下士。英阁画中人。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4L 页
雪峡朱书古。云衢白发新。遭逢宁恨晚。三达 圣朝臣。
  其二
曩时同作吏。关外得清游。竹雨真珠观。秋天镜浦舟。官庭驯有雉。民屋佩为牛。惠好西归日。乡邻又广州。
  其三
我退荣三字。公升宠八旬。谢 恩枫陛日。荷枉竹亭晨。笑贺悬车早。留吟放笔神。自言年至久。行止不关身。
  其四
南岳养之宅。设期四皓来。是时参末席。春日有深杯。倜傥白门子。端良巢谷台。居然人尽老。存没复何哀。
峒山春咏(己亥)
春林听啼鸟。底意苦求群。少辈能论道。衰年奈寡闻。山明红作雨。沼静淡生云。玆会犹堪记。坐中谁右军。
  其二
春色村村得。无非桃李门。新成看月槛。闲理灌蔬园。听鸟寻花径。逢人坐草根。方誇真富贵。应接不辞繁。
花雨
园花开不尽。山雨夜来多。江色迷渔火。村声动馌歌。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5H 页
浮鸥依草宿。湿蝶掠檐过。揽物悠然坐。新池澹绿波。
云巢漫吟
刬却巉岩路欲平。松间阔步得闲行。岳西一麓柴扉外。独夜徘徊候月明。
踏青日拈韵
久将身世混山樵。一曲云巢与世遥。花晚多风飘似雪。溪新经雨涨如潮。空怜志气今何有。且惜光阴浪自消。游兴伊来九分减。松间徙倚望迢迢。
谢客
日日山中见。水流云不留。有留终有碍。此理劈源头。
  
其二
图书聊自乐。静扫屋三间。何愁无好友。云鸟与栖山。
茅谷见访。拈阳明韵。(茅谷金得初履复号。)
从吾所好不离郊。已退应无捷径嘲。长对云山仍结社。时随樵牧与论交。村依白石分花影。桥渡青驴系柳梢。午睡方酣忽惊起。闲中日课为君抛。
  其二
松花采为食。非是学长年。尘界无深壑。云栖有洁泉。肇名攀桂谷。取适种瓜田。邻友时相访。慇勤话宿缘。
  其三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5L 页
吾从幽夐处。堪詑剧繁华。曲曲桃源水。山山阆苑花。有时玄鹤下。尽日白云斜。松杪茅茨出。非仙即道家。
  其四
尘外容栖息。闲中感物华。绿深驴放草。红减蝶依花。人事浑樵采。村居半仄斜。松醪清供客。坐处定禅家。
  其五
松自为篱不设门。坐来盘石亦幽轩。流泉聒聒知何意。对客应嫌世俗言。
口号
湖山闲放得。身世转清寒。雨听莺啼湿。晴看鹭浴乾。筇轻无径碍。栖定有亭宽。但是衰思涩。逢场觅句难。
清风池阁纳凉
岳势回成壑。溪流抱有园。凛然苍桧独。是处白云繁。虚阁涵池影。瘦藤络石根。清风吹不尽。忠孝一家门。
林下杂咏
林居安淡泊。枣栗少收园。长对云生壑。先看月入轩。优闲人习懒。稀到境无喧。不让柴桑趣。兼存松菊尊。
  其二
涉江三十里。华岳绕 王城。有梦瞻 天近。如星拱北明。四时歌 圣泽。三字侈荣名。身退无由报。家风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6H 页
愧坠声。
  其三
不归故里更何归。栖屑非缘生计微。正似鱼龙寒共蛰。堪悲鸿雁远分飞。平生拙性无他是。半世冥行有许非。惟益动心为义勇。不须荻画问麻衣。
  其四
闲吾家计淡吾心。屋后岩阿日日临。寒暖递过俄已昨。悲欢阅尽旧犹今。归欤晼晚身全老。命矣穷畸病苦侵。况复雨风多好节。寥寥闭户与谁吟。
  其五
林抱清溪在。楼临大野开。今宵方好月。即席孰深杯。静极无人至。闲多有鹤来。天云亭上下。吟啸却忘回。
  其六
不有乡邻集。愁颜那得开。山家菖蒲席。秋日菊花杯。观穫随人去。持竿待月来。为欢无过此。归马故迟回。
观穫翌日。雨中小会。
野穫三农歇。岩栖九月寒。饭泡真率得。邻社笑谈看。步缓藜当毂。身轻葛胜纨。若求垂老乐。无出此心安。
  其二
茅檐山雨落。枫菊不胜寒。秋惜主人去。月迟今夜看。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6L 页
归乡非昼锦。弃箧岂齐纨。万事从吾放。悠然日履安。
  其三
浙沥生孤夜。遥天雁响寒。山霏临水听。村火隔篱看。适口忘刍豢。清心屏绮纨。永言林下趣。无乐在长安。
祇迎日。用仲谦韵共赋。
仙仗开新霁。秋云 辇路清。才 巡守御堞。更 阅总戎兵。久抱瞻 天恋。方伸听 籥情。科题钦 圣德。险阻坦如平。(南汉试士。 御题在德不在险。故末句云尔。)
池堂雨夜呼韵
小驴鸣雨到。邀坐竹栏东。病榻秋多感。宾筵酒久空。虫吟生静夜。松籁作凉风。溪瀑新添响。何时筇屐同。
秋雨初晴。入白莲峰。拈韵共赋。
山容才过雨。病气欲苏秋。赴壑千流竞。依松一阁浮。从他人聚散。何损境清幽。偶尔骑驴出。因君得此游。
秋日北亭
满山松籁积。风至若临滩。老石同人瘦。秋花与岁寒。谁嫌三洞窄。吾自一身宽。乐此忘归去。萧然漉酒冠。
  其二
出郭心何似。轻舟放碧滩。篱怜黄菊涩。沙忆白鸥寒。松壑苍凉古。云巢窈窕宽。傍人枉相怪。头上鹿皮冠。
仲秋到林下
喜与山中寒士俦。自嫌林下尚书楼。晴沙白尽松杉雨。老石红先薜荔秋。闲放履声多暇日。重磨驴迹续前游。从公为酒忘形久。不着尘埃一点愁。
  其二
退士行寻郭外园。微霜八月断壶村。泉声立马苍藤岸。秋色迎人古洞门。茅屋暂开三径扫。篱花先把数枝论。重阳节近聊相待。何处白衣送一樽。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7H 页
重阳后。自林下还溪上对菊。
万壑秋阴覆一庭。竹栏佳色忽心醒。分明元亮篱边见。髣髴稚圭句里听。傲得风霜能岁晏。衰非蒲柳不秋零。羞将黄发萧疏映。默默相看紫阁青。
阳复月初吉。小会拈韵。
何处非林下。伊来不定居。清游三白叟。长物一青驴。野穫年丰稻。盘登月 致猪。老身闲是乐。高枕废看书。
  其二
松筠交晚翠。城市亦山居。苔院深稀客。菊庭闲放驴。歌声停白雪。岁色送黄猪。老境多尤悔。从前枉读书。
  其三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7L 页
岳色寻常对。桃花洞外居。敛华扁额蠢。乘兴耸肩驴。香酝斟疏菊。珍肴佐乳猪。漫吟成几叠。黄叶不胜书。
次金得初韵
谁道孤栖兰若如。心无物累日清虚。游山胜迹今成谱。种树奇方古有书。似此生涯幽事足。从他驰逐俗情疏。杯盘真率何妨数。前辈风流闻绪馀。
南至前九日。梅下共赋。
酒兴争如诗兴阑。小轩风雪不能寒。梅缘更续谁相赠。驴辔联临共好看。天气潜雷将发地。春心细菜欲登盘。怜渠孤淡随君复。处世方知取友端。
林下冬日偶会
步月频临水。瞻云每倚楼。近知吾事省。谁觉此生浮。岁暮高飞雁。天长不系舟。腊前三夜雪。小会亦风流。
  其二
亭忆兄为日。那堪独上台。冻松三径在。孤雁一声来。酒熟谁相劝。梅残可复开。依然邻叟会。怀抱泪难裁。
次得初寄示韵
萧然行色一驴轻。峒谷溪山特地清。茅閤深藏梅数树。林楼独上月三更。凌寒石面停云影。逐暖沙头集雁声。珍重书来慰别思。隔江相望便同城。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8H 页
庚子之暮春。出会云巢。
眠觉驴鸣谷。溪朋自远心。晚风吹酒席。宿雨损花林。径窄通樵迹。松深驻夕阴。居然春又饯。灌木听幽禽。
  其二
一壑城内外。分居水石邻。莺花乍富贵。云月自清贫。处世皆行客。归林独主人。诗成仍醉睡。山日半欹巾。
  其三
远望青袍客。飘然晚渡溪。林稀红点点。岸暖碧萋萋。村静孤狵睡。松深怪鸟啼。君能从我隐。于乐此云栖。
  其四
隔城一壑也非遥。尽日嚣声绝市朝。叠嶂云凝生色画。密松风度自鸣箫。巢深黄鸟初闻谷。识少青驴罕入桥。钓水采山随意适。衰年身世付渔樵。
  其五
一枕溪山尘梦遥。闲闲自在暮兼朝。幽探痴癖随筇屐。真率清欢屏管箫。篱隙残花深掩屋。岩头卧柳细通桥。出门浪迹人谁识。不是孤禅便老樵。
  其六
奇迹岩阿引兴遥。寻常月夕与花朝。涧流激石喧蛙鼓。莺语透林咽凤箫。僧踏白云归岳寺。马嘶青草渡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8L 页
松桥。闲中奇事山将夕。树杪歌讴下采樵。
  其七
山鸟啼时山寂然。巢翁习静昼常眠。形骸之外得闲放。安乐其中无所牵。远见客驴寻谷口。忙携竹杖坐桥边。岩泉风月皆吾有。领略何曾用一钱。
  其八
翳翳清溪曲。阴阴灌木端。黄鸟飞且止。于焉托巢安。结庐在其侧。矫首与遐观。每当芳菲节。尔来吾亦还。啼时崖草绿。宿处松风寒。惟恐不入深。谁云迁乔难。篱落鸡犬远。幽事了无干。流音和骊鸣。朋来更好颜。白鸥久寒盟。青牛迟出关。会当林下隐。暂别非所叹。
林斋夏日。喜骊上林伯厚(配垕)至。与之唱酬。
忽漫随流水。行行不尽山。野棠香自保。林鸟乐相关。白发人三笑。苍崖屋数间。非无江汉思。采药故迟还。
  其二
云巢无不惬。苔径去来稀。老桧斜阳住。遥天独鸟归。石清人共瘦。圃薄菜无肥。日日事幽讨。山风吹满衣。
  其三
碧天新霁色。流水万松间。宛转何来月。分明是处山。幽人清不寐。宿鸟澹忘还。衰鬓同今夜。襟期一样闲。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9H 页
其四
每思林下理烟蓑。暂寄溪栖岂有他。村患经年犹未已。我行如客此焉过。羁心壑底孤云驻。归梦池边芳草多。飘洒楼深何日到。庭松应复长新柯。
  其五
山形云影自相随。深树莺啼午日迟。是处杯樽频邂逅。闲中节序几推移。无端泉脉微微响。不尽松涛黯黯吹。篱隙荆花栖草晚。怜渠馨洁有谁知。
  其六
一出城门雅俗分。岩扉偃仰送朝曛。浮埃红软多车马。积气苍凉匝水云。谁道神仙能不远。秖堪鸟兽与同群。香山四友今何得。永日禽啼自爱闻。
  其七
古人何独乐。吾自爱吾园。数柳桥通径。千松壑有村。流莺时近枕。放马或嘶门。一笑清溪曲。苍凉霁景繁。
方是闲亭。与金公恕拈杜韵。
草花看渐爱。幽馥胜春妍。人在 明时老。车同往岁悬。偶随黄鸟去。闲占白云偏。蒋径谁相访。方知二仲贤。
  其二
韦庵集卷之三 第 59L 页
衰颜非旧旧情新。此会蹉跎已送春。荣瘁何论皆散迹。溪山自放独闲人。飘然出郭知乘兴。遐不归林与结邻。衮衮风埃还咫尺。老来方觉卧来真。
次公恕韵
岳云溪霭堆不收。谷口人烟数点浮。洞名三清仙何去。鹤巢苍茫万松稠。近市一通车马迹。芳辰闹咽境自幽。笋舆筇屐山雨细。青驴我亦从之游。过去荣悴何须数。白发萧萧俱闲休。就中琴妓谁驮来。风流尚馀看花骝。且莫低头怨芳菲。犹自清音宛转喉。幼燕娇莺暂时春。古来歌曲尽啁啾。我辈衰老非高尚。万事一笑听汝讴。未闻悬车芳树下。芳树年年为尔羞。洛社耆英今安在。模画千古依俙留。九老之会除其二。好事能传如此不。老矣共欢升平日。归欤且与木石俦。谷有紫芝篱有菊。采采何关乐与忧。溪洞新晴遐不来。闲游吾不博公侯。
步往城东。邀金正甫(颢淳)携到云巢。拈唐人韵口呼。
相期溪洞里。仍候郭门前。老脚孤筇恃。危崖细路悬。清暄逢此日。登陟忆前年。行坐发长叹。驴鸣柳涧边。
端阳初吉小会
韦庵集卷之三 第 60H 页
洞里田无种麦绵。葛衣水饮任吾天。牛从仄径慵能稳。马入长堤快或颠。客到清樽同莞尔。禽啼高枕更悠然。松楸入望犹淹病。节过端阳泪眼边。
翌日复会
溪朋江客到山家。白发相逢孰更华。疾病侵寻蒸柏叶。生涯淡泊养瓜花。晚风响谷淙淙溜。晴日霾村冉冉霞。仍卜名区频胜会。衰慵堪笑不堪誇。
  其二
境随心惬便为家。结搆云萝太侈华。藤架抽毫题涧藓。瓦瓶汲瀑煎茶花。洞开村落依丹壑。松密峰峦隐翠霞。自是游人迷不到。老来真趣向谁誇。
漫咏
平生惟短策。行坐每孤吟。长道谁停马。空林独止禽。不须愁日暮。犹自乐山深。衰老今如许。幽居惬素心。
  其二
静里无忙事。朝晖已午低。非缘真境远。多是世人迷。郭外深藏壑。林中不尽溪。云松高百尺。驯鹤代鸣鸡。
  其三
巾车且屏况轺车。已把行藏信太虚。随地清凉聊借屋。反吾椎朴废看书。孤云独鸟心空远。渴饮饥餐计
韦庵集卷之三 第 60L 页
不疏。夏日蒲团无事卧。羲皇枕上梦何如。
伯厚入北村。经宿而归。诵茅谷所作。戏和其韵。
孤莺终日听。江客世情存。本分鸥盟社。何心鹤卵园。白嫌岩瀑冷。红爱石榴繁。醉带斜阳色。山家只瓦樽。
与伯厚共赋
溪流涨雨自成江。岳势高低有伏降。是处衰翁相对两。谁家娇燕忽来双。白云为友晴随杖。碧涧如琴夜听窗。客到何曾扰闲兴。不妨斜日枕空缸。
  其二
别意遥生江上云。忽惊林雨落缤纷。山灵也解人情苦。故涨前溪却挽君。
  其三
草色青青与屋齐。清溪日日放驴蹄。任尔林间随逸鹿。何曾一步近城嘶。
  其四
烟岚忽埋树。漠漠青山雨。土瘠无耕播。居人不知黍。
和陶靖节古体
楚狂歌凤鸟。王风熄驺虞。正声何微茫。先圣有遗书。末俗多工巧。栀蜡空闲都。临途谁停驰。当闲讵可踰。所以事远游。水舟山宜舆。山高水茫茫。惠好谁与俱。
韦庵集卷之三 第 61H 页
缅想柴桑人。行迈复踟躇。清风北窗下。松菊定翳如。吾家有林园。数亩亦荒芜。平生未饮酒。暮境无以娱。溪巢此栖栖。诗友不余疏。白云随处处。行休任卷舒。
  其二
竹栏牵萝补。其前但二柳。与君何年别。栖息此焉久。溪瀑皆丝竹。云松尽良友。虽无种秫亩。有钱能沽酒。酒醉仍吟诗。佳辰那可负。自来江上客。高情非俗厚。莫挽东归舟。寸心更何有。
  其三
归来得我所。谢眺青山宅。高啸怀古人。悠然林鸟夕。尘里自闲闲。岩间还役役。樵牧逢前路。时时有争席。三载此逍遥。见闻皆宿昔。默默自会心。玆义不须析。
  其四
石泉流涓涓。山翁发疏疏。天地所涵容。曷云此为庐。人生思乐土。床头有古书。浮慕不入心。迷涂已回车。维时雨过林。闲培涧边蔬。摘蔬炊新麦。邀人浊醪俱。形骸皆外物。好乐是良图。优哉复游哉。明日今日如。
拈唐韵排律
阊阖书三上。残龄谢病人。还丹行采药。视白坐颐神。岁月从推敚。溪山任屈伸。才非君实比。休岂仲翁伦。
韦庵集卷之三 第 61L 页
引柳横桥稳。移云葺屋新。居民浑古态。村落不纤尘。放迹惟吾好。离群与孰亲。忽来浮汉客。遥逐卧云身。鬓发多年减。襟怀一处真。歌吟清和雪。谈笑蔼生春。已分俱忘世。还谋老结邻。此心元似水。何处不宜贫。玉洞栖仍久。琼楼梦亦频。地曹 颁美肉。 天渥及微臣。楚曲虽过凤。周祥更祝麟。深藏非绮皓。薄态笑仪秦。有酒皆欢日。无花亦胜辰。林禽谁物我。山果杂罗陈。异代今池上。新诗更颖滨。归舟应利涉。知子是知津。
  其二
绕缭山连郭。天都十里赊。忽迷渔子水。谁识羽人家。共约壶中隐。还怜镜里华。林深留永日。酒尽酌流霞。莫问翁何状。须看木欲槎。残年随药饵。新诀试铅砂。松响风泉合。苔痕石径斜。溪筇常倚竹。野服不嫌麻。登惯嶒崚壁。游思汗漫涯。白云同去住。回处亦无车。
惜别联句
叵耐明朝别。(仁夫。)风流十日馀。(伯厚。)山中翁老病。(仁夫。)江上客迂疏。(伯厚。)炊黍鹿门后。(伯厚。)放舟牛渚初。(仁夫。)相思应有月。(仁夫。)林下梦高居。(伯厚。)
  其二
韦庵集卷之三 第 62H 页
浮生聚散信难期。(仁夫。)溪社琴樽有几时。(伯厚。)雨里移舟何处宿。(仁夫。)桥边折柳故人思。(伯厚。)棠花未落来仙洞。(伯厚。)燕子初飞把别卮。(仁夫。)多少愆尤谁更警。(仁夫。)静中经训是良医。(伯厚。)
  其三
吾辈初心岂止斯。(伯厚。)工夫犹未到真知。悠悠过去皆求外。(仁夫。)逐逐交游半为私。穷庐岁晏那无悔。(伯厚。)暗室神临敢有欺。断断此心死后已。(仁夫。)愿从良友受箴规。(伯厚。)
叙别
送君新种菊。君识此心不。留待黄花发。清尊又九秋。
溪雨对客
三时麦饭佐鲥鱼。澹泊生涯返我初。席上相逢无俗士。案头不问有何书。万山行遍穿筇屐。一水分占散里闾。听雨溪窗谈笑稳。百年世事两襟虚。
古亭初伏日。与诸老。拈韵共赋。(古亭金公恕亭名)
青驴来自白云端。更对三清醉后颜。钟鼎多年仍退士。楼台迟日便深山。邀朋苔径江湖色。选胜蓝舆草树间。几处炎蒸人尽闹。小园苍翠独清闲。
与侨翁,蠢庵。共赋。(侨翁。金叔济大号。蠢庵。金得初庵名。)
韦庵集卷之三 第 62L 页
一水一丘总我前。天成活画烂云烟。人在其间无事卧。驴如走鹿客如仙。
病起。出郭溪墅。冷落径归。怅然追赋。(辛丑)
老已非春事。居犹近物情。云巢何日别。溪壑此时清。岩径苔谁扫。庭栏竹欲倾。酒垆聊暂憩。面惯主人迎。
拈龟峰韵
手种非桃李。城居似荜门。工夫无实地。舒卷任浮云。客去黄金尽。春归白发存。推移观物理。柳月欲生痕。
次同枢三从兄(黄中)寿席韵
缺界求全苦未全。公于五福有其先。笑看珂马青云路。多得光阴白发筵。穷巷传呼新宰相。朝班争睹老神仙。儿孙满膝贫犹乐。环堵萧然日似年。
端阳前三日。出三溪。
岳气遥相引。平朝出郭门。依然三涧曲。自在数松村。忽听黄莺语。方知绿叶繁。端阳今复至。酬酢去年言。
叠前韵。别歙谷太守。(金道淳)
一麾踰岭远。何日出青门。县小中台畔。民稀大海村。残年清净理。邻邑簿书繁。为吏如斯足。无烦更赠言。
池上
竹亭萧洒在。翠薜自成门。谢事真闲汉。无来定僻村。
韦庵集卷之三 第 63H 页
吟松清籁激。眠柳晚阴繁。残卷时时阅。犹胜与客言。
竹亭。邀李谦之(彦光),金正甫。
涤沼仍扫石。筠轩五月清。家居深得趣。人事澹无营。杮叶题诗数。松阴放杖轻。啼枝与巢屋。莺燕任闲争。
自溪上来寿厓
小园松竹自成台。山客闲随午雨来。莫笑阶前新种菊。幽期共托岁寒开。
杨柳槛拈韵
我今不出奈无车。况复泥途水满渠。初拟邀朋和杜句。晚因破睡习欧书。疏帘对岳时还鸟。近槛穿池欲养鱼。不种他花惟种菊。一般元亮爱吾庐。
  其二
莲榭追游凡几回。老来襟抱得君开。玄琴迭和真堪乐。白首无闻且可哀。时把棋樽愁自遣。每逢山水兴难裁。三庚苦热三旬雨。至理谁推起处雷。
久雨乍晴。邀谦之闲话。
一直抛人事。何妨漫不知。提心方有得。驻足久忘驰。竹雨凉侵槛。天云淡入池。徘徊空自叹。冥路几分歧。
  其二
十年犹洛邸。一梦每江湖。灌木啼黄鸟。方池浴白凫。
韦庵集卷之三 第 63L 页
随时皆自乐。与我不曾孤。静里难言趣。陶然酒半壶。
  其三
市隐如山屋。青萝被壁墙。护松怜晚翠。培菊爱清香。驴与童奴短。诗兼酒味长。行休从所欲。自笑老颠狂。
  其四
大雨江无岸。方池水不波。闲情孤客到。晚响一蝉过。门外鸣驺绝。园中种药多。高山何用隐。四老亦皤皤。
  其五
尘间非我素。一梦在烟霞。白发空疏放。朱书未琢磨。乡心如水泻。溪路有谁遮。林屋多松菊。盘桓亦自誇。
伯氏讳辰
此日年年过。思时恍若瞻。兄为亭自在。弟老枕常沾。古渡苇难抗。长安病久淹。不眠知夜永。微月照斜檐。
孟秋二日留客。和昌黎集中韵。
三翁同一席。池阁竹阴青。淡契谁如水。浮生总是萍。忘形皆已老。有酒不须醒。近决归林计。秋鸿入夜听。
  其二
夜夜归田梦。峒山一抹青。将身今脱屣。处世等浮萍。岩壑栖仍老。烟霞睡独醒。农讴时和唱。馀外不关听。
处暑日。偶吟。
韦庵集卷之三 第 64H 页
园有荷池清可游。一樽迎客坐栏头。节先七夕将除暑。闰计三旬始入秋。故里吾犹归未决。急流谁道勇于休。暮年康济无他术。只得悠悠乐忘忧。
  其二
虚掷光阴汗漫游。穷庐悲叹雪盈头。空思江上苏仙月。不尽人间宋玉秋。兰室难逢三友益。笋班幸乞一官休。每闻胜景便孤往。素拘沉痾以泻忧。
新亭
林下亭萧洒。归来赋遂初。方池清数亩。游泳不惭鱼。
竹径
摵摵脩脩里。瑶琴向月弹。浩然江海思。手折一青竿。
荷池
活水涓涓净。荷生淡不繁。花香无蝶戏。叶大有鱼翻。
初秋望日。云巢偶会。
多愧频相问。深知慰索居。升沉同濩落。物我两消除。断瀑分三曲。疏篱合数闾。松桥骑或步。长物一蹇驴。
雨后步溪上
万叠山深百道川。无端雷雨暗秋天。寄巢溪曲仍闲社。忧食琴坪只薄田。好是诗樽还忘老。比诸博奕尽犹贤。朝来倚杖听流水。两岸村篱不起烟。
  
韦庵集卷之三 第 64L 页
其二
披蓑细雨步前川。山气苍凉七月天。雁已随阳将度海。人今谢病未归田。蚩氓成户还邻德。浊酒盈壶且乐贤。琴筑泉声青嶂画。老来身世饱风烟。
拈温公集中韵
十载研经归听涂。穷庐悲叹愧冠儒。秖缘多病仍无闻。不待悬车已屏徒。涧鸟群飞声自乐。云峦独立势何孤。眼前光景欣酬接。触壁酣眠笑稚奴。
  其二
忆曾轩冕老泥涂。拂袖归来旧我儒。居有松云堪作伴。行无车马不嫌徒。烟霞成癖身全老。鸟兽同群道益孤。数亩山田荒已久。无烦生计问耕奴。
韩经彦(栐)步到。仍与留宿。拈峒隐韵。
青袍能阔步。夕照带依微。久许知心托。难偕携手归。云边高枕石。山底独关扉。相视呵呵笑。灯前两布衣。
  其二
嚣尘无到耳。坐处自然深。草色闲侵屐。松阴爽落襟。何山容遁迹。独鸟搅遐心。习静真成道。不须劳远寻。
  其三
难尽穷庐叹。江湖一病深。平生多枉步。悔吝自盈襟。
韦庵集卷之三 第 65H 页
蚁枕真过梦。萤窗久负心。长程愁日暮。那得更研寻。
九日偶会飘洒楼。会者十七人。拈韵共赋。
佳辰疏雨夕。枫菊峒山涯。是日同乡席。 明时退士家。沧浪看雪鬓。顷刻笑春花。楼外闻清响。苍茫雁集沙。
壬寅季春。到林下。与宗族子侄。杯酒团会。拈韵共赋。
一棹清江曲。林居路转西。潭心迎月近。雾眼入花迷。听鸟经乔木。观鱼憩小溪。登楼更远望。野色莽高低。
  其二
幽居为远望。岩顶一楼开。江豁如临沼。山低宛步阶。今春行又饯。良友有谁来。适意皆游事。绿阴时正佳。
  其三
不迷林下路。春晚放驴归。灌木听黄鸟。孤筇响翠微。杯盘排日设。吟啸趁花稀。更有岩栖胜。庭松碧十围。
  其四
村翁皆皓白。一局坐松间。且置高低着。萧然笑语闲。老农稀出野。大隐不于山。万事唯心得。伥伥谁与还。
  其五
去京三十里。二水在其间。峒祖曾敦俗。沧翁借养闲。
韦庵集卷之三 第 65L 页
人传垂钓渚。寺指读书山。遗躅今难拚。时时拜墓还。
  其六
萧然林壑野人庐。花药培畦手把锄。迟日自还元亮鸟。多年不羡季鹰鱼。乡邻皆老谁移画。志气俱荒独拘书。努力山田资活计。村厨供客摘香蔬。
  其七
九十韶光不我疏。骑驴迟日到山居。欣逢白叟酬佳节。悄对青灯阅古书。一棹清游浮月后。百篇漫兴赏花馀。优闲老境皆 君赐。箬笠萝衣已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