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韦庵集序
韦庵集序 第 x 页
韦庵集序
  
韦庵集序 第 3H 页
韦庵集序[赵镇宽]
士生熙洽之际。上下暇豫。风俗委靡。于是乎胡广,吕温之徒。疑乎中庸而介石不为贞。甘节反为苦。凡朝论巷议。每低一格。是故欲求中行之士。当于衰季之狷者取之矣。以余观之。韦庵李公。即其人也。公为人。气刚而性介。其内甚
韦庵集序 第 3L 页
辨。于当世事。无一可于意。而乃能强恕而行。宽裕以济事。是亦所谓求仁之道也。盖公操履有常而世谓之高。律身甚严而世谓之亢。事上以诚而世谓之固。是特世不知公。于公何有哉。公自少言议不苟。名声藉甚。及中岁通籍。自持清裁。为世标准。每朝廷有一
韦庵集序 第 4H 页
好议论。则必曰此某之念也。乡党有一不好事。辄曰毋使某公知也。盖未尝作用运动。而隐然有尊主庇民之势。是岂无所本而然哉。然而立朝殆三十年。百事寡合。难进易退。一节弥古。虽以铨部事言之。前后八拜。谴罚随之。未尝有终三月淹也。无他。不能
韦庵集序 第 4L 页
与世俯仰故也。我 英宗大王。每责公则曰滞曰隘。加褒言则曰直曰节。公亦自言将一隘字。藉手事君。公果徒于隘乎。然公之隘。非世俗之隘也欤。至于柏府一着。不能不为尺璧微瑕。公之尤悔。至于年未及而决去。悔固为贵。而若留君胸中。则反
韦庵集序 第 5H 页
为病。曷若且置尤悔。益勉德业。以为收之桑榆之为盛也哉。然则公果近于隘乎。抑公知时事不可为。因此长往。以洁其身。末年海岛之厄。即世途之不幸。尤何关于隘与不隘也。公于文。天才甚高。少而磨砻于伯从氏大谏公。骎骎乎有作者之风。及游寒
韦庵集序 第 5L 页
泉之门。存心实行。词藻为土苴矣。仕宦以来。志乎经济。则文章只是写念耳。是故。行文皆恳到。切于事情。诗亦冲和有雅体。可知公非一于隘也。今遗集几卷藏于家。余得而卒业焉。未尝不三复而太息也。
  辅国崇禄大夫行判
韦庵集序 第 6H 页
敦宁府事兼吏曹判书判义禁府事知 经筵事赵镇宽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