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x 页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筑场日记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85H 页
[丙寅]
  [十二月]
丙寅十二月二十日。(辛巳)与金厚颙子威。始为奔哭。是日。加麻会哭者三十二人。而吾所亲爱者。安衢达卿,俞彦鏶士精,金乐道伯真,韩敬养士涵,李行祥公履,李灌习之,康逵仲鸿,李伏龙起汝,罗炯奎心甫矣。与起汝,仲鸿同处于季金家。护丧安达卿。祝李习之韩士涵。执礼俞士精。
二十一日。(壬午)留奴马。市贸奠需及留粮。
二十二日。(癸未)斩破土开金井。是日洪参议(名启禧。字纯甫。)来见吾祭文草。改点山讼一节。奴马还送。
二十三日。(甲申)朝致奠。是日穿圹。郑锡休德之来。同房。
二十四日。(乙酉)穿圹毕。穴深六尺二寸。是日南大有天佑来同房。
二十五日。(丙戌)铺地灰三寸。安外棺。筑傍灰。是日。立主宾二人。以检摄多士。主宾朴持平(名圣源。字士洙。)及吾也。
二十六日。(丁亥)启殡行朝祖礼。以主宾二人无义罢一人。而朴士洙以此议之出于自家。固辞不当其任。俞士精诸人。以事急力劝我。我固辞不得。主宾有相四人。金乐道,金友益,南大有,郑锡休。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85L 页
二十七日。(戊子)卯时。乃发引。护丧率诸执事。哭从于右。主宾率多士。哭从于左。至墓所。护丧立于圹前标木之左。而诸执事以位次重行。序立于其后。主宾立于标木之右。加麻之人以齿序重行立于其后。外宾次于加麻之后。都执事洪启禧。立于圹南之右。无服之亲。序立于圹南之左。有服亲之下。威仪井井可观。加麻者二百三十馀人。无服之亲及外宾。合为百馀人。而莫不恸哭流涕。如悲亲戚也。自念后至此日午前。致奠通昼夜不绝。申时下棺。宋副率文钦题主。黄昏返魂。行初虞祭。终献宋德相为之。
二十八日。(己丑)行再虞祭。终献朴圣源为之。加麻罢归者太半。
二十九日。(庚寅)行三虞祭。终献洪谦海为之。加麻罢归者尤众。存者不过五六十人。李泰川基敬伯心。遗我新历笔墨各一。
[丁卯]
  [正月]
丁卯正月初一日。(辛卯)
初二日。(壬辰)行卒哭祭。加麻之人皆罢归。留者仅十馀人。是日。皆除加麻。吾以未满三月姑不除。又有数人欲终其月数。(月数者。或五月九月之数。)不从众议。金子威借乘李泰川卜马而归。修附家书。李起汝还归。而吾适逢赵正言重晦于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86H 页
李泰川舍馆。有相议事。故不得送别。怅叹不已。
初三日。(癸巳)门人之留者。止数人。李公履归家时。来见我于季金家。临别。有后来同居之约。南天佑亦归去。自是日。与康逵,仲鸿。朝夕哭墓。一参上食。
初四日。(甲午)郑德之归去。朴持平圣源。亦告别。宋德相来问。先生之孙李耒仲益请受学。始授孟子初卷。吾之禀目问答。送于俞彦鏶士精。始手誊役。又以士精。裒先生遗集。
初五日。(乙未)卢得一来问。
初六日。(丙申)卢得一临别。遗我十张纸。柳和锡来问。
初七日。(丁酉)中和林进士垕。操文致奠。翌日而归。
初八日。(戊戌)宋𪹯叔夜来问。
初九日。(己亥)是日。毕誊禀目。
初十日。(庚子)自晓雨作。日出时小歇。上山哭墓而还。食后晴。李命栽笃汝,兴阳宋廷岳君举过宿。○语类校雠正误之役。自今日为始。
十一日。(辛丑)宋,李两友别去。朝闻长湍人沈平泽重周。以丧人来留邻家。与仲鸿同往问之。
十二日。(壬寅)夜梦。与数人登华山。赋诗得一句曰。华岳千年立。白湖万里流。未成下句而觉。朝竹山人金杓过访。凤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86L 页
山人赵重圭以同门。会葬时来。以无马故。至今留滞。明将告归。而以吾内从崔子成为黄海都事。有所请而言之耳。
十三日。(癸卯)
十四日。(甲辰)公履来。
十五日。(乙巳)李元爵朝前来。参月半奠。○语类抄节。理气太极天地卷釐正毕。
十六日。(丙午)子仁入城。凭附书于俞友士精。先世文字及经礼问答(先生所述)并送之。李裨将得恒向完营。修家书以附之。朴友新克季堂会葬时来。以无马故。迄此留滞。今日始为还乡。○语类鬼神篇始手。权圣中(公履姨从弟。杨州人。)过问。松都人许增,林德履。操文致奠而过问。
十七日。(丁未)木川李彻夏。操文致奠后。来见吾两人。(一人。仲鸿也。)问曰。近来心说方张。湖右(韩南塘元震。尹屏溪凤九。)以为心有善恶。而未发前有淑慝种子。湖左(蔡咨议之洪。李嵬岩东。)以为心本善。而其不善则归之躯壳血气。此两说如何。吾答曰。两说匀有所偏。惟我先师理一气二之训。实为不易之正论。盖心之理一也。气则有可以分言地头者。本然之气。是所谓明德。朱子以为心之本体无不仁者。此也。血气之精英。是所谓神以发知者也。陈安卿以为未便全是善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87H 页
底物。才动便易从不善上去者。此也。彼左则独见本然之气之为纯善。而未见血气精英之未便全是善底。右则血气之精英。认以为心之本体。而不知本然之气纯一不杂也。故必曰理一气二然后。心之体段圆全。界分分明。质诸圣贤之言。无不吻合矣。李君唯唯称善。食后李君归。午后元爵之大人(名珌)过问。
十八日。(戊申)语类鬼神篇了当。
十九日。(己酉)韩进士宅成。以书来问。兼惠白纸二束。权圣泰亦以书问。韩进士誊送先生所撰墓文及书牍及其所记传闻之诗一册。其中有次赠李泰洽诗并序者。而其体格大有异于先生平日所作。取质于哀令。则果非先生之作。盖李也聋哑一目眇。半体不遂而穷不自生。周流丐乞。倩人作此。称以先生怜渠而作此也。人信其言。而多记诵者。故韩上舍。亦未免见欺。
二十日。(庚戌)咸阳灆溪书院(一蠹,介岩,桐溪三贤合享。)儒生陈球。为操文致祭来留。
二十一日。(辛亥)灆溪儒生致奠而归。
二十二日。(壬子)夜梦见印出一册子。乃吾山讼称冤之文。中间有先生所批数行大字。而不能记得。只记士大夫忠诚恳恻之意立志十一字。岂先生不昧之灵。于冥冥之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87L 页
中。犹未忘烈妇之懿行。而勉励小子之意邪。觉来不胜感泣。朝见哀令。言夜来风雪。曰。今明两日。即丁丑江华城陷之日。每当此际。风雪异常矣。今年则至昨犹温煖。意谓年久。冤气已散而然。今猝有此风雪。甚可怪也。俞友士精答状来。咸平郑柏茂承。自京还来。
二十三日。(癸丑)郑柏还乡。○语类性理人物之性。气质之性篇了当。松都人金时铎来留。
二十四日。(甲寅)夕。平壤人黄念祖来传仲鸿之王母讣音。
二十五日。(乙卯)仲鸿归乡。卒哭后。同门尽散。独仲鸿,公履二人。与吾约同居过期。千万意外。忽成此别。世事之不如意。每每如是。虽叹奈何。金时铎。亦告归。
二十六日。(丙辰)黄念祖归。附书问仲鸿。金乐泗,李智锡过问。
二十七日。(丁巳)李禾仲实。受业于仲鸿。仲鸿归后。从余受读。
二十八日。(戊午)成德朋澹之,南有岳汝瞻过问。○语类仁义礼智篇及总论为学之方。论知行篇了当。
二十九日。(己未)茂长人朴钦之过宿。北青人刘惕,林芝秀来留。
三十日。(庚申)海州人李彦愈(栗谷先生六世孙也。)过问。午后。朴钦之,李彦愈操文致奠。李泰川自家还官之路。历入见我。得闻吾家山事之不如意。金乐真,朴师浚仲哲。为参朔奠而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88H 页
来。与之同宿。
  [二月]
二月初一日。(辛酉)元爵兄弟。宋煓叔夏,崔进士善初受复,申岩大云,尹勉益来参朔奠。安阴人慎守彝操文致奠。食后。诸人皆罢归。朴钦之告别。申大云尹勉益二人。半日谈话。所讲乃明德说也。朴仲哲,崔善初告别。午閒吾往见慎守彝。慎乃师门高弟。而师门每称以岭南望士者。吾于数年前。虽得一面。而不得与言。故往见则方治任将归。故只得半饷酬酢。盖其言议务平实。而不屑于穷深极微之学矣。是朝吾与李伯心。依古礼除服。申大云欲终月数不除。此则从遂庵门人所行之礼也云。
初二日。(壬戌)刘惕操文致奠。北道人孙荣祖,崔齐泰来留。○语类读书法了当。
初三日。(癸亥)孙,崔二人操文致奠而归。归时见我告别。公履归家。夕当独宿。郑德之忽到。
初四日。(甲子)刘惕告别。斯人也质美。甚有可望。而早失贤师。极可惜矣。德之告别。湍川人李阳普,董廷策来留。
初五日。(乙丑)朝林芝秀来。问孟子文义。
初六日。(丙寅)朝哭后。见哀令。语及同门之赴会试者。哀令言曰。故监司闵蓍重。即老峰之兄。今右揆之祖也。行年五十后。中别试初试。临 殿试前数日。闻其朋友之亲葬。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88L 页
与 殿试日相值。遂不入科场而往会葬。其兄弟子侄。皆以老儒一科之为重为辞而争之。则答曰。道理不可为一科而废也。翌年及第壮元。位至监司云。噫。朋友之亲葬。有间于朋友之葬。而犹为之停科往哭。古人之重义轻利若此。宜其享天申之福禄。而彼从游大贤之门。多年讲道。师死数月之间。忘哀赴举者。视此其不赧颜乎。今去闵公不过百年。而世道之颓败若是。哀哉。食后李阳普来学击蛇笏铭。○语类持守力行篇了当。
初七日。(丁卯)占金(主宅奴名)自京归便。得康仲鸿书。李友命直道原。亦以书来问。○语类抄节大学卷不在。故躐看中庸卷。夕。安达卿至。与之同宿。自是日。主人日馈午粥。
初八日。(戊辰)安达卿归。李阳普学昼锦堂记。
初九日。(己巳)
初十日。(庚午)李阳普告归。
十一日。(辛未)朝。斋洞郑进士阳元问。余请操文致奠。余为之读祭文。食后。郑进士告别。夕。果川安进士衡过宿。
十二日。(壬申)安进士告别。午。郑德之来。与之同宿。颇慰孤寂。
十三日。(癸酉)德之告别。董廷策归。董生曾在十馀年前。以童子来此。数年受业。而颇有才。故董童之名。闻于远近矣。今始得见。则其学识无异于寻常人。此正所谓苗而不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89H 页
秀者也。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可不戒哉。午。公履来。夕。林桂挺自故乡来。得闻一家安信。稍慰我心。收心斋书问。养叔及坫侄及金德秋兄弟,李尚东,金瓛。皆有书问。
十四日。(甲戌)桂挺入京中。李铉贞汝固,尹得心仁甫,韩士涵,成澹之。为参望奠来留。士涵同宿。江陵人郑尧瑞来留。
十五日。(乙亥)金乐道伯真,李庆章来叔,柳和锡仲裕,尹勉益来参望奠。食后。宋煓,任钢,柳沆来。即还归。韩士涵,尹仁甫,成澹之,李汝固告别。光州人崔宗源会行归路。历入。欲入哭灵筵。而以曾未承颜为疑。访余以问其可否。余应之曰。以吊而不伤。伤而不吊之言观之。则生而未识面者。死则不哭。固有明据矣。至于大贤儒宗。为吾平生所钦仰者之丧。则恐不可拘此。而吾尝闻之。昔年先生从弟智庵(名维。字大心。)之丧。先生命门人之无面分者入哭。以此推之。则今日吾子之入哭。似无可疑。乃为之通于丧主。以受其吊。午。伯真告别。元爵投书以问。
十六日。(丙子)郑尧瑞告别。潘宗述过问。李习之书问。
十七日。(丁丑)生进榜目来到。得见宗兄钦哉氏名在其中。为喜殊甚。○语类抄节中庸卷了当。与公履。始看农岩集书卷十板。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89L 页
十八日。(戊寅)有人自京来传。松都人许增为生员第三。自 上特擢置壮元。因 下教曰。此后则生进壮元。依大科例。专以文取之。勿拘家势云。与公履同看农岩集十板。自此。仍为日课。元爵过问。
十九日。(己卯)李智锡贞甫过问。
二十日。(庚辰)
二十一日。(辛巳)公州人申大来过访。请读告墓文。令公履往读之。柳和锡过访。
二十二日。(壬午)朝。见兼春秋安致宅所报 筵话。壬辰之乱。晋州兵使崔庆会。抱印投南江矣。今年正月。晋州官奴采艾者。于南江浅滩。见有清莹之气。披得以出本道兵使封印以上。 上命上番春秋安致宅持入而览之。 下教曰。此印几年沉水。今春得来。可异又可贵也。忠臣烈烈之气。恍若留带印面。而印上有 万历十六年三月日造成表铸。尤可怆感矣。仍 命遣礼官致祭。即令该曹录用其子孙。又呼写古印铭及序。其铭曰。追忆往事。百有馀年。幸得南江。篆犹宛然。矗石义烈。想像怆焉。命藏岭阃。垂万世传。其序曰。览岭阃之状。闻大臣之达。取览右兵使金润封进古印。其印何印。即古忠臣崔庆会立节也。抱而投江者也。呜呼。壬辰之于今。其将一百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0H 页
五十有六年。岂意此印之得于南江而献于 金扃。噫。古印虽复见于今日。忠魂其犹泣于江中。 命即录其子孙。犹有怆怀。而此中又尤有追感者。印上年号。乃 皇朝万历也。追忆往年。顾今青丘。寔 皇朝再造之恩也。追叙其事。以寓悲风下泉之思。仍铭镌印。以树义将烈士之忠云尔。又 命曰。印匣以铜铸之。铭刻以银填字。铭序后书。以 皇朝崇祯纪元后若干支也。 上曰。上番兼春秋湖南人也。湖南忠臣抱殉之印。湖南文官持入。亦异事也。(崔兵使。即高峰高弟。文科正言。而起复举义有功。升兵使。绫州人也。)今番生进唱榜时。变青衫儒巾。用幞头襕衫。从 皇朝古制也。(野人日记。不必说及朝报。而两件事虽小事。其尚节复古之意则盛矣。玆以有感。借公履手而录之。)沃川人周胤庚,吴命世过问。
二十三日。(癸未)晋州人郑埅。操文致奠而去。主宅奴占金入京中。凭附书于林桂挺。又修谢状于李友道原。
二十四日。(甲申)语类论语学而篇了当。
二十五日。(乙酉)月初。哀令以吾之累日素食。虑或生病。禀请于大夫人。造送肉酱而劝之解素。厚意不敢孤也。故黾勉从之。今日又封送肉酱及乾肉。其种种轸念可感。孙进士荣祖过问。
二十六日。(丙戌)韩命直过问。礼山人郑宅夏过访。占金归。得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0L 页
见林生答状。
二十七日。(丁亥)寒食。宋𪹯,柳和锡来参祭。金乐圣叔睿过访。忠州人权伟来传郑德之书。
二十八日。(戊子)权伟归。答德之书。○语类为政篇了当。
二十九日。(己丑)
三十日。(庚寅)李习之,朴仲哲为参朔奠来留。南浦白丧人师晦来留。仲哲馈我以馔品。
  [三月]
三月初一日。(辛卯)金伯真,李元爵兄弟,申大云,宋煓,尹勉益来参朔奠。晚间。诸友皆告别。白丧人所受先生书牍及诗章誊出附余。子仁黄笔一柄。袖来见赠。
初二日。(壬辰)白丧人告别。○语类八佾篇了当。
初三日。(癸巳)夜梦应秀侍坐先生。叹门下无传之人。先生有不豫色而责之曰。虽在此室中四人。自力则可以有为。君有退托之意邪。应秀敛衽改容而对曰。小子非敢有退托之意。但承绪之道。无地势则难矣。先生高声诵传朱子之语以勉之。而精神昏迷。不能记得。午。成澹之来参节奠。即归。公履归家。初昏独对青灯看随录。子仁忽挟近思录来。讲讨文义。慰幸殊甚。
初四日。(甲午)朝哭于墓。归时。见庭畔梅花数点始开。不胜悲感。偶成一诗曰。古峡春深日正迟。庭梅初发著高枝。抱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1H 页
经白发来留久。底事先生若不知。癸亥冬。先生日与诸生。赏盆梅饮酒赋诗。甲子冬。则盆梅未开而应秀告归。先生赠诗曰。去年别君梅欲落。今年君去梅未开。梅落复开人去来。此中岁月长相催。满龛花开君去后。更添明月照瓶罍。我有新诗谁共吟。攀折一枝无使回。来年庭树开落时。白发抱经能来哉。乙丑春。应秀又来谒曰。白发抱经复来矣。先生笑而相乐。今又见梅发而人事则非。哀陨之中。益切哀陨。不知不觉。忽成此诗。傥所谓有诸中。则形诸外者欤。午。尹勉益过访。
初五日。(乙未)利川人李龙源(改名镡)过问。
初六日。(丙申)语类抄节里仁篇了当。
初七日。(丁酉)占金入城。寄书于李友道原及林桂挺。午。忠金以大夫人命。来馈馔品。
初八日。(戊戌)
初九日。(己亥)食主人季金之妻。奉进盥水曰。日寒如此。切欲温水。而以生员主早盥之故。病身未及温之。余答曰。是无伤也。盖吾早衰。故居家不能一日食素。且日小寒。则辄温水以盥。今则三四月食素。且长用冷水盥洗。而姑不生病。是知平日之病。实由安逸之致也。曰。吾大监在时。从游之士。千有馀数。而到今独生员主一人。长留不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1L 页
归。令人感动。余答曰。先生之仁德。沦肌浃髓。自不得不尔。渠因称先生居丧之节曰。吾大监于政丞大监后夫人之丧。承重服丧三年之内。未尝一时食肉。内外一不相面。每日未明。行朝哭。而哭奴必令尽为盥栉。不盥栉者。不听其得参于哭班。其后大夫人之丧。亦然。其时小人为饭婢。每日沐浴斋戒。为修具馈奠之物。细知其事。今世岂有如大监者乎。噫。先生尝谓门人曰。不得罪于婢仆为难事。先生其免之矣。○语类公冶长篇了当。公履归后。日与林芝秀校雠。自数日来。杜鹃令人增悲。
初十日。(庚子)占金自京归云林生答状。受置于渠之母家。而临归忘却。不取来。可叹。
十一日。(辛丑)朝冒雨哭墓而归。忽成五言绝句曰。海阔天高处。哀鸣孤凤飞。仙人不再遇。叹息将安归。乙丑夏。讲终中庸。将告归。先生命诵别诗。应秀乃诵李白诗凤饥不啄粟篇。以应之。诵至幸遇王子晋。结交青云端之句。先生击节。及归家。先生亲笔写出其全篇。而其末题之曰。乙丑夏。杨季达临别。诵此诗。虽不能诗。能识诗意。附递以送之。今吾绝句。盖有感于斯而作也。若不解题。孰知此意。呜呼哀哉。
十二日。(壬寅)潘宗述过问。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2H 页
十三日。(癸卯)公履来。免独宿。
十四日。(甲辰)安达卿为参望奠。来留同宿。李雨佐柳进士得养。亦来留。
十五日。(乙巳)郑渊,李庆章,李智锡,宋𪹯,宋佐郎德中,闵恒修,尹勉益来参望奠。闵恒修,李智锡,尹勉益,安达卿告别。○语类雍也篇了当。
十六日。(丙午)柳得养告别。金处安见访。
十七日。(丁未)食后。金处安又见访。(金乃宗庙守仆。而习于礼。能赞助四礼便览者也。)
十八日。(戊申)金处安告归。长连人朴世德过访。吴载德过问。
十九日。(己酉)忠金又来馈馔品。吴玮伯温来留同宿。
二十日。(庚戌)吴玮告别。○语类述而泰伯两篇了当。
二十一日。(辛亥)俞士精来留。夜稳话同宿。笔二柄见赠。
二十二日。(壬子)
二十三日。(癸丑)俞士精告别。吾以韩宅成,权圣泰,白师晦所附。余之文字授之。午。宋𪹯。过问。夕。权震应过问。(权乃遂庵之曾孙。而从事学问之人也。时居车洞云。)
二十四日。(甲寅)朝哭后。送别权震应。午后。俞士精自阳智归路。复历入同宿。
二十五日。(乙卯)朝哭后。送别俞士精。自师门易箦之后。门下之人。言议举措。多不满人意。而独士精持论处事。俱有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2L 页
著落。二月会试时。同门之得参于初榜者。莫不赴举。而士精独不赴。洛中之人。皆谓之过当。其中以为当然者。不过一二人云。吾谓士精曰。兄之此事。由君子观之。只是常事。自世俗言之。亦可谓出人一等之事也。是日修家书。附送于李裨将得恒。午后。宋煓过问。
二十六日。(丙辰)得拜舍兄书。闻季舅之丧。出于二月二十八日。族弟千淑死于三月初三日。数月之间。人事之变。至于如此。悲叹奈何。门长都有司及养叔。以农所山讼事。联名抵书。金声律父子及金声达。俱有书问。
二十七日。(丁巳)家使归。附送衣袱。○语类子罕篇了当。
二十八日。(戊午)木川人徐庆泰过问。○语类乡党篇了当。
二十九日。(己未)任实人廉沌过访。郑德之,李习之,金伯真,尹仁甫,闵仲久,崔善初。为参朔奠来留。尹仁甫笔墨各一见赠。是日李元爵答状来。
  [四月]
四月初一日。(庚申)利川人慎克泰。为参朔奠。昨夕来留。今朝见访曰。尚瓒,黄中来参朔奠。食后。仁甫,善初,习之告别。慎克泰亦告别。阳城人金鼎大过问。
初二日。(辛酉)李元爵以书见问。○语类先进篇了当。数日来。莺声不忍闻。
初三日。(壬戌)孔再鼎过问。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3H 页
初四日。(癸亥)朝哭后。见丧主庐次有客。闻知则乃绫州人崔兵使庆会之宗孙也。向来以南江得印之故。 圣朝遣礼官致祭。 命令录其子孙。和顺有一崔哥。以崔兵使兄之后孙。盗取崔兵使战场所用长剑而上京。自称崔兵使之直孙。而求得荫官。绫州之崔。发愤欲击铮。上京之路历入云。世道至此。可哀也。郑德之请学算法。试教之片时。能通影算。又学归除。其才敏可贵也。
初五日。(甲子)朝。龙仁人李宜宗过问。食后。德之告别。忠金又来馈馔品。
初六日。(乙丑)栗谷别集廿馀板。与公履同看。○语类颜渊篇了当。
初七日。(丙寅)栗谷别集廿板看过。○录丁巳讲仪一条。
初八日。(丁卯)录先生行一条。看栗谷别集。闻有邻汉奇里金者。往完营。作家书。附送于李裨将得恒。○语类子路篇了当。
初九日。(戊辰)录先生行一条。子仁入城。凭寄书于俞友士精。郑德之所附先师遗文。并封以送。又寄书于林桂挺。哀令患泄数日。而朝夕哭泣。犹不废。至于今朝。气惫益甚。不能运身。而犹强参上食。吾谓之曰。疾病若此。姑为不参。使子代行。无所不可。哀令泣而答曰。无兄弟故然也。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3L 页
因为之悲恸。倍于他日。极令人恻怛。每岁春夏之交。先生率诸生登山。时习乡饮礼。常使诸冠童。或诵归去来辞。或诵诗传。人声莺声。若相唱和。先生举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之句。而叹美之矣。近来连闻莺声。益切哀感。忽成五言绝句曰。莺乎恕我情。莫近耳边鸣。诗诵末由再。那堪闻尔声。呜呼吾素无诗才。平日不喜吟咏。今在心哀中。屡成诗句。无乃有感而然邪。○语类子路篇了当。看栗谷别集。
初十日。(己巳)录先生行一条。看栗谷别集。见尤庵所录沙溪之言曰。韩文公所谓考之言行而无瑕尤。窥之阃奥而不见畛域。明白纯粹。光辉日新者。此实形容有道者气像。考之今古。则惟栗谷可以当此矣。公履谓吾曰。奚独栗谷。此正是画出吾先生之气像。吾曰。然矣。遂誊出。
十一日。(庚午)录先生行一条。先生自辛酉。始得风痹之證。日渐沉重。癸亥以后。至于半体不遂。转侧须人。舌本强。不能成言。夜不安寝。子时以后。辗转不寐。而默诵经书。鸡既鸣。则使侍者。明烛读书而听之。以及质明。如是者四年。侍病之人。虽强壮者。数日之后。不能堪当。且多少说话。皆以手指书示。而他人莫能认得。独公履能认得以副其意。故四年之间。昼夜长侍。暂不离侧。而能胜其任。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4H 页
始终如一。人皆异之。然或昏困。有时坐睡。今其馀證。犹在看书之际。忽然有坐睡之时。渠深以为忧。吾则或讥或责。昨日看朱子语类。见其与文振说。平日须提掇精神。莫令颓塌放倒。方可看得义理分明。看公多恁地困漫漫地。则不敬莫大乎是。公履喜其切中己病。三复发叹。因书以佩之。今朝忽觉前證复发。笑而谓吾曰。恁地困漫漫。吾笑而戏之曰。君亦有京人气习。盖常病京人之言有文而行不逮也。故以此讥之。渠亦笑而服之。高阳花田人李樟。乃先师同宗人也。曾有一面之分。今朝往问哀令之病。则傍有一丧人而面貌不熟。且其人方与哀令有酬酢之言。故不致慰而归。问于公履。则云是李樟。上食后。更访其人。而致慰且谢。柳和锡过问。○看栗谷别集十馀板。语类宪问篇了当。
十一日。(辛未)录先生行一条。公履誊出先师诗轴一段。乃去年十月所作。而思公履诗数首。亦在其中。写毕。不胜悲感。涕泣移时。吾亦不胜感怀。乃次先生思公履韵一首。又别作五言绝句一首。以慰勉之曰。手足丧心腹。为谁更扶持。服勤今已矣。人情若何其。遗篇传写地。涕洟以赍咨。霍光贞忠节。不但在谨身。托付能无负。此其为荩臣。(先生平日称公履以霍光。盖言其小心谨慎。似霍光也。先生又命公履。不事科业。每称之以李处士。易箦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4L 页
前一日。授之以四书三经。其默托之深意可知也。故吾引霍光事以勉之。)先生思公履诗曰。何亡如失手。既去犹堪持。人情类如此。藉死若何其。莫如断置去。妻子无怨咨。○奇里金今日始去完营。又附书于罗心甫。
十三日。(壬申)录先生行一条。食后看栗谷别集。有云九容。郑松江曰。理也。非气也。栗谷曰。九容。非理也。发动。乃气也。论辨良久未决。吾笑谓公履曰。此两说皆偏。恨未及就质于当时也。答曰。何谓也。曰。以愚观之。九容。是气之中理者也。以栗谷之知。有此一偏之论。何也。岂或记者之误邪。尹勉益过问。见吾之布带。问曰。何为变带。答曰。遭季舅之丧而服之也。曰。君之心服期也。尊舅之服为小功。则居常当以缁带。而乃以布带何也。曰。吾尝有闻于先师矣。世人在心丧中。而遭期大功之戚者。疑常服何服。先辈长者。皆以为当常服心丧服。或以此问于先生。先生答曰。缁笠缁带。为服邪非服邪。惟身无衰麻之服。而心有哀戚之情。故曰心丧。以此推之。则缁笠缁带。非服也。既是非服。则常居当服期大功之服。吾今日之不缁带而布带者。所以尊行所闻也。午后。泰安倅安克孝士则。始为奔哭之行而访余。与语终日。夕哭后。偕往其舍馆。稳话同宿。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5H 页
十四日。(癸酉)录先生行一条。子仁归自京城。得见俞士精答状。士则操文致祭。吾为之读祭文。午后。士则来吾舍馆。与语终日。夜吾又往其舍馆。稳话。安达卿朴仲哲。为参望奠。来留。
十五日。(甲戌)李仁锡,李铉贞,李庆章,任钢,柳和锡,柳沆,尹勉益,成德朋来参望奠。即皆罢归。泰安遗我以一贯钱一束纸新袜一件馔品一器。食后。泰安还官。临别时吾以节服不来为忧。泰安自请使人运致。即修家书以附之。泰安请得见小学讲说。而吾之所录。方在香柏洞金子威家。故作书于金友。以为推还得见之道。朴持平士洙之子宗植。来传其父书及其所论中庸讲说。仍与安达卿商确取舍。其所论说。以釐整讲说本草。夜与达卿稳话。是日宋咨议明钦及其弟侍直文钦。来参朝奠。明钦乃同春之玄孙。而以学行。知名当世之人也。是日语类之役阙课。
十六日。(乙亥)录先生行二条。安达卿归。附书于俞士精。公履检身录册。并封以送。看栗谷别集曰。栗谷先生闻人之善。未尝隐。见人之恶。不欲扬。与人和气蔼然。亦未尝私语。乐道人之善。不求备于人。故贤愚善恶。咸尽其诚。或讥其信人太过。先生笑曰。彼既以诚来。我何忍不以诚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5L 页
待之乎。又有曰。栗谷先生。未尝与人有私语密言。常谓学者曰。士君子持心处事。当如青天白日。其气像规模。与我陶庵先生。若合符节。吾先生平日。特地羹墙于栗翁者。盖以此也。又见牛溪答金善庆书曰。世间惟有青山绿水。不带利欲。向人无厚薄耳。栗谷有诗曰。江上青山不相厌。世间交道在无情。令人讽咏而重发长叹耳。是古人先获我心。不觉喜悦。借公履手而录之。公履曰。近世有晚好(一作湖)亭慎懋者。有诗云。切邻青山绿水。知心明月清风。亦此意也。吾曰。然。此人虽名不及栗谷。观诗可知其人。又使并录之。○语类卫灵公篇了当。
十七日。(丙子)录先生行一条。观语类有问晋志论浑天。以为天外是水。所以浮天而载地是否。曰。天外无水。地下是水载。此恐是朱子初年语也。若果是水载地。则其水载于何处。恨未及就质。及后见语类。又有曰。素问中说黄帝曰。地有凭乎。岐伯曰。大气乘之。是说那气浮得那地起来。这也说得好。于是始信愚前日所疑之不妄也。○语类季氏篇了当。
十八日。(丁丑)录先生言一条。郑师洙鲁源(居金山。同门人。)凶音至。护丧曹𩅿。抵书于吾。以请挽词。哀令为慰状于郑友之子。而哀恸奈何。罔极奈何两奈字。改用如字。曰。尝闻诸先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6H 页
君子。丧人之慰人者。当如此也。看栗谷别集十馀板。○语类阳货篇了当。木川人徐阳遇过问。
十九日。(戊寅)录先生言一条。○语类微子篇了当。
二十日。(己卯)录先生行一条。夕闻雨来不止。故不得上山。夕哭行于几筵。
二十一日。(庚辰)录先生言二条。○语类子张尧曰篇了当。
二十二日。(辛巳)语类孟子梁惠王上下篇了当。借徐庆泰手。书郑鲁源挽词。心哀中挽词酬应。有所未安。而彼郑友乃同门人也。恩义自别于他人。故不得已而为之。其诗曰。城北方深安仰恸。忽闻吾友又亡云。孤生独立将焉往。地下追陪却羡君。又曰。岭外从游见子贤。师门期责孰能肩。死生有命嗟无奈。父在颜回亦短年。修慰状于其子穆及其兄师濂。同封以送。夕。赵正言重晦答状来到。
二十三日。(壬午)录先生行一条。金乐泗过问。忠金又来馈馔品。看栗谷别集。
二十四日。(癸未)录先生行一条。李雨佐过问。看栗谷别集。
二十五日。(甲申)积城人洪乐人过访。看栗谷别集。
二十六日。(乙酉)录先生行一条。俞士精书来到。看栗谷别集。洪乐人告别。夕。因完营便得见诸宗人书及李裨将得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6L 页
恒答状。
二十七日。(丙戌)答诸宗书。以附营便。子仁净书郑鲁源哀辞来示。此文格高。有非俗儒之所及。甚可贵也。○语类公孙丑上下篇了当。看栗谷别集数板。
二十八日。(丁亥)录先生言行各一条。看学的(丘浚依仿论语。采辑朱子之言者也。)十馀板。栗谷别集数板。内从弟崔子成及郑进士根来吊。海州人李稠及其子师范。以书见问。(子成时以黄海都事来。故因其便致书矣。)夜梦与俞士精侍先生。先生使士精诵朱文一章。而至其半止之。使应秀继诵其下段。应秀改容将诵之际。睡忽觉。哀哉。
二十九日。(戊子)语类滕文公上下篇了当。学的数板栗谷别集十馀板看过。长水人白显龟过问。朴持平来留同寝。
三十日。(己丑)白显龟告别。是日停语类之役。与朴持平商确删削中庸讲说。尹仁甫为参朔奠来留。
  [五月]
五月初一日。(庚寅)申大云,李元爵,白尚瓒,金伯真,尹勉益,柳和锡来参朔奠。食后尹仁甫,申大云,尹勉益告别。朴持平毕讲说之役。午后告别。金伯真亦告别。看农岩集及学的各数板。校雠语类若干章。夕哭。与子仁兄弟相值同行。归时子仁谓我曰。吾之岳丈。今日来留。午间欲往见杨丈与公履而未及。方拟乘暮往访。今此历路。未可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7H 页
入见邪。吾曰。无义也。遂径归舍馆。初昏。子仁来见余曰。吾丈人将为来见。吾父主劝之以明日见之。故停止云。(子仁之妇翁。乃金校理文行。三渊之孙。)
初二日。(辛卯)闻华阳洞书院通文来到。语意险巧。盖年前清州儒生请 万东庙碑文于丈席。而中间以尤,春先后之论。尤翁子孙及一种儒生辈。多怀疑讶。欲不用丈席文字。而今宋周相通谕于子仁。推先生手笔正本云云。盖尤,春先后之论。先生答郑延丰羲河书。有云际遇之隆。复雪之策。尤翁即主人。春翁是挟辅也。又答或人之问曰。道德高下。较其父祖年甲。岂后学之所敢为之。斯言也至矣。而尤翁子孙。乃以其不定高下为疑。何哉。食后。金校理见访。近来名士之过此者多。而无宿面之人。未见其访问者。斯人独问之。盖贤者之子孙。固有异于寻常人也。因记昔年宋文相氏来守淳昌也。亟访余而入吾所居之地。舍其驺从于数里之外。以匹马单童来见。此则今世之所未见也。若非大贤之后。安能如此。看农岩集及学的数板。忠金又来馈馔品。夕。回谢金校理。
初三日。(壬辰)语类离娄上下篇了当。看农岩集数板。先生画像一本留在生民洞郑铸家。今日奉还云。故与子仁,公履出待于石岘。(常名乭古介。)至于黄昏时。而影帧行次不到。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7L 页
故还归。悲恸之怀。益复难堪。
初四日。(癸巳)看学的及农岩集各数板。夜梦侍丈席。讲语类两处。未及究竟而睡忽觉。哀哉哀哉。
初五日。(甲午)朝。奇里金归便。得见族弟养叔书。朴师浚,宋𪹯,柳和锡,成德朋,李智锡来参节祀。午。吴载德过问。○语类万章上下篇了当。看学的农岩集各数板。
初六日。(乙未)有完营便。附书于李裨将。养叔书亦答去。朴镇垕(利川人)过问。看农岩集。寄书于俞士精。而慰金平仲父亡疏。与韩士涵妻亡状并附送。
初七日。(丙申)语类告子上下篇了当。看农岩集学的各数板。李命栽过问。
初八日。(丁酉)录先生言一条。李命栽告别。看农岩集学的各数板。
初九日。(戊戌)朝。泰安倅使人传致家书及吾夏服。仍闻一家安信。可幸。金声律父子有书。且馈以海衣二束。金德秋,成德龙,金声达皆有书问。食后俞士精书问。且惠节扇。看农岩集学的各数板。
初十日。(己亥)录先生言行各一条。○语类尽心上下篇了当。看农岩集及朱子年谱各十馀板。答俞士精书。
十一日。(庚子)看朱子年谱及农岩集各十馀板。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8H 页
十二日。(辛丑)看朱子年谱及农岩集各十馀板。
十三日。(壬寅)看朱子年谱及农岩集。语类抄节校雠之馀。就其中抄录其最要紧之语。日以为课矣。至孟子终篇止之。盖以周易曾有所录取故也。夕。仲实归。自京中传致林芝秀书。林生前月望后。为学科文。往留果川安进士家。今因此便而有书问矣。
十四日。(癸卯)看朱子年谱及农岩集。李习之,尹仁甫为参望奠来留。
十五日。(甲辰)柳和锡,柳沆,尹勉益,宋煓,李庆章来参望奠。尹仁甫,李习之告别。公履归家。
十六日。(乙巳)昨暮今朝。独哭于墓。不胜悲感。忽成五言绝句曰。昔年丈席下。多士争抠衣。如何到此日。无或更相依。又曰。公履有亲在。时时作觐行。此身无所往。何处诉哀情。○语类易纲领卷了当。看朱子年谱。
十七日。(丙午)录先生言一条。看朱子年谱上卷终。又看下卷四十七板。○语类无与考准之人。故独看乾卦上篇。
十八日。(丁未)忠金又来馈馔品。与仲益考准语类了当。看乾卦上篇后。又看朱子年谱十馀板。始为誊役。仅写一张。
十九日。(戊申)语类乾卦下篇及坤卦了当。书朱子年谱四张。
二十日。(己酉)咸镜都事安致宅过访。与子仁校雠语类。自屯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8L 页
至小畜。书朱子年谱一张半。安都事便。得见罗心甫答状。夜梦应秀为先生敛衾定叠。执帚扫室。先生才及坐而睡忽觉。噫。敛衾扫室。常时所未为之事。而梦中为之者。岂以小子学日退而心日污下。故先生之灵。乃使之以贱执事之役邪。不胜感泣恐惧之至。
二十一日。(庚戌)独看语类自履至蛊。书朱子年谱六板。
二十二日。(辛亥)录先生行数条。○与子仁考准语类昨日所独看者。又独看自临至复。书年谱三张半。
二十三日。(壬子)独看语类自无妄至恒。书年谱五张。
二十四日。(癸丑)语类与仲益考准自临至复。书年谱一张半。李裨将仲占归自完营。得见族弟春泰,族侄启传及李泰川大人书。
二十五日。(甲寅)语类与仲益考准自无妄至离。又独看始困终于未济。书年谱三张。夜梦从容侍坐于先生之侧。先生以印出文字一张示应秀。其纸乃三截纸也。其文字则如篆字样。而外黑中白。白为实而黑为虚也。应秀见而喜之。欲为模得。谓公履曰。君能为我模写邪。先生诵说古赋一句。而第一字音。应秀问曰。谓肆字乎。先生曰非也。欲书示其字。而先生亦不记得。试以手指书草下甚字曰。此亦非也。因默思良久。应秀忽成小诗以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9H 页
哦之曰。先生不能语。弟子亦不语。恭惟千载心。秋月照寒水。因忽睡觉。呜呼异哉。
二十六日。(乙卯)与子仁。考准语类咸恒二卦。又独看系辞第一章。书年谱一张。李友命直答状来。
二十七日。(丙辰)吴友伯温来。与之校雠语类自大壮至升。书年谱三张。夜与伯温同宿。
二十八日。(丁巳)与吴伯温校雠语类。始困卦终系辞上篇。安载迪过问。
二十九日。(戊午)安载迪归。附以林芝秀答状。与伯温校雠语类。终易系辞。又始尚书至益稷篇。终日雨不止。故夕哭于几筵。
三十日。(己未)与伯温校雠语类书卷终。公履来。夕大雨。故不得上墓。哭于几筵。
  [六月]
六月初一日。(庚申)洪进士谦海,李庆章,柳和锡来参殷奠。公履有亲患故归家。而朱子年谱上卷。欲为我誊出。并空册取去。尹勉益来参朔奠。归时告别。洪进士受一过问。李健士以书得见。○语类诗卷。朝与公履考准。食后与仲益。午后与伯温以终之。书年谱二张。夜与伯温仲实同宿。
初二日。(辛酉)朝。子仁闻其外王父讣音。即为奔哭之行。伯温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399L 页
亦告别。而二人发程后雨作。终日不止。为行者虑念殊深。○语类书卷独检看止舜典。讹误字照管不到处犹多矣。论人心道心条紧要之语十馀段抄录。时患感头痛。废功小休。夕哭于几筵。急雨终夕。山谷水大涨。堤坊皆溃决。自此独宿。
初三日。(壬戌)朝省墓。墓右边大崩。惊痛惊痛。○语类书卷独检看毕。全书中皇极辨誊未毕。
初四日。(癸亥)晓。身热恶寒。头痛大作。强起上墓。哭不成声。归而委席大痛。上食时强起参祭。归后不省人事。此盖近时轮行之暑感也。昔庾衮毒疠。犹不能染。及今我小小轮疾。亦不免其相染。愧古人以忸怩。仲益来问疾。劝以马品痛饮一碗。颇觉有效。晚吃白粥半器。夕又小吃。汗出如沐浴样。头痛止。故夕哭依旧行之。
初五日。(甲子)晓。甘藿汤一器。和麦饭一匙而食之。朝哭及上食之参。依前为之。房室壅热。故晚间出卧于土堂。盖因薰风时时吹入也。夕哭后即就寝。而烦郁不能眠。至夜半。寒气袭骨。头痛大作。起饮自己溺一碗。呕逆尽吐。胸中郁结痛甚。气欲绝。如此之际。无人顾见。情事何可形言。质明。借得仲占手。草成病录。送于俞友士精。而胸中结塞。精神茫昧。不知何以为之也。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0H 页
初六日。(乙丑)朝。饮蜜水小许及马品一大碗。汗出不已。午间。米饮一器。和蜜水服之。仲益,仲占,仲恪次第来问。而亦不能酬应。哀令频频使人问之。又出送馔品。仲实两度来问。初昏醋半钟子。和姜汁服之。胸膈小通。而欲吐之證止矣。夜少睡。
初七日。(丙寅)晓头。哀令使人问疾。且曰。病虽少愈。勿复上山。又致添伤也。吾谢之曰。惟命是从。呜呼。先师罔极之恩。无以报之。秖拟以期年日三之哭。略效微忱。而不幸遘疾。两日废哭。情事益难堪。平明。仲益来问。病势比昨差减。而头痛未已苦悯。午。哀令又送馔品。午后。仲恪来。为古谈数食顷而归。颇慰病怀。仲益又来传康仲鸿书。披见则云积败之馀。生病久未愈。远虑不胜。而无缘探问。尤切慨然。夕。仲实,仲占次第来问。顷之渴證忽作。仲益来。好语慰我。已而被召而归耳。初昏引饮数次。头痛大作。欲吐之證复发。胸中结塞。虽欲饮阴阳汤。女主人困倒。乃命主人曰。须待晓明。更作阴阳汤来。忍痛以待日曙。而病势愈重。头如斧破。胸如吞石。万无生意。乃作诗曰。孔门七十古行礼。千载于今欲效嚬。苟因斯疾终于此。窃恐人间绝一伦。又成一句曰。先生若不保吾命。烈妇冤情谁为伸。俄而交睫暂时。梦先生亲临。使人执针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0L 页
而自为指导。针间使及其他六七穴曰。可支于明晓服阴阳汤之前矣。又命之曰。坚韧用力。收敛身心。以之克敌也。应秀依其言。收心以至至静。则本然之全体。瞭然于心目之间。先生曰。工夫自当如此。应秀对曰唯。此乃所谓致中也。遂成五言绝句曰。因疾得心法。转凶还为吉。丁宁师所传。惴惴惟恐失。此诗在梦觉之间矣。觉后胸中结塞之气少降。能免危急。
初八日。(丁卯)晓。哀令使人问疾。仲占来问。阴阳汤五六碗服之。则大汗出。头痛小止。朴师浚,柳和锡过问。夕。哀令又送馔需。是日仲益三问。
初九日。(戊辰)晓。哀令使人问之。去夜免头痛。而胸中烦乱。不能成寐。而脾胃不和。顿无食念。舌皆浮破。是可悯也。子仁,仲益来问。子仁便得见俞士精答状。而以不得医者。故未及命药送来。可叹。仲益来。借手书与李元爵书。仲占传语云有全州镇营便。修附家书。仲恪来问。夕后。自主宅送来鸡臛。为其或可补气。少食之。则胃中少有冷气。而头痛又作。仲实,仲益来问。不能酬应。俄而大吐。头痛转甚。服阴阳汤五六碗。大汗浃于衣衾。气苶不能举头。腹空如枵。
初十日。(己巳)晓。哀令使人问疾。仲益来问。强饮白粥二次。主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1H 页
宅送来馔品。借仲益手誊皇极辨一张。服马品一碗。夕饭馔。自主宅又来。仲益以感气不得来。使人见问。夜虽无头痛。而不能成寐。盖以中虚故也。
十一日。(庚午)晓。哀令使人问疾。仲益感气不愈。故不能来。以书见问。子仁亦使人传语云病不能来问矣。午后。子仁率医士尹氏(失名)来。诊脉云感气已解。而脾胃大虚。须服陈鸡三首。其言正合吾意。夕间。主宅饭馔又来。初昏。买得一年鸡。烂烹作羹一器。同白粥顿服。中气则小实。食不能消化。头痛小作。烦懑不能成寐。辗转终夜。追感两夜苦痛时。连梦先生视疾。而遂得少愈。
十二日。(辛未)朝。内从黄海都事崔子成。自本家归京。使人书问。且传舍兄及族弟养叔书。得闻诸亲安信。第从子福臣才经危疾。病里惊心。不可状言。晚间仲恪来问。午食白粥鸡臛。各半器。子仁使人问之。馈以饭馔。夕间。仲实受课读孟子公孙丑上而归。夕。主宅又送馔物。
十三日。(壬申)去夜。达曙不寐。频频出外。万籁俱寂。但见山月如昼。不胜悲感。乃作诗曰。山间独立号天客。何事中宵欲断肠。瞻敬坛边草芜没。读书台上月荒凉。仲益病愈来问。晚间。数匙饭和水食之。主宅馔物又来。仲益更始课读。乃孟子第七卷也。午。俞士精书及三贴药封。转传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1L 页
来到。此盖出于初八日。中间迟滞。后时而传致。远地人事。良可叹也。夕。主宅又送馔需。
十四日。(癸酉)晓梦先生病卧。强疾起坐。以因疾废讲之久为忧叹。应秀流涕对语未终而睡忽觉。哀哉哀哉。质明服陈雄鸡汤一器。困恼颇甚。仲益来问。致哀令肉喝曰。闻欲以今日复行朝夕哭云。若然则恐致添伤。姑待少苏。毋贻主人忧也。吾谢曰。敢不唯命。第丧主之疾。屡月弥留。吾每劝其少止哭泣。而终不见听。昨闻医言。则所以弥留。哭泣过度之致也。自家不听人言。而欲令人从己之言。则恐非君子推恕之道也。丧主若从今节哀。以得遄损。则吾当唯命是从。盖哀令自三月晦间。已有疾。或歇或剧。辗转沉痼。以至于今。则人疑之以黄疸。盖缘脾肺虚损。元气积败之致。而朝夕哭无时或废。吾屡言其节哀减哭而不听。故今所答如此。夕。主宅饭馔又来。仲益来慰。及夕哭归。斯人也自吾得疾以来。每日三问。而凡百皆禀于其亲庭。极力周旋。其诚意可感。夜烦郁不得暂时交睫。月色如烛。但闻杜鹃声而已。
十五日。(甲戌)朝食粥一器。上墓朝哭。参望奠。得见安达卿,俞士精书。白尚瓒,李济慎来问。公履来。自此免独处。宋𪹯来参望奠。柳和锡,柳沆,尹勉益过问。晚间。主宅送饭馔。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2H 页
夕哭依前。
十六日。(乙亥)去夜达曙不得寐。晓烹陈雌鸡一器。同粥饭吃。上墓朝哭。上食以气弱不参。韩敬养慰状答状来到。是日三时顿食鸡饭。中气稍实。安达卿来。与之同宿。得见林芝秀书问。夕。主宅饭馔送来。夕哭依前。
十七日。(丙子)朝哭如前。以气乏。不参上食。与达卿更商中庸讲说。夕哭依前。主宅腊薧一器送来。
十八日。(丁丑)朝哭依前。安达卿归。俞士精,林芝秀两友答状附去。上食不参。誊皇极辨终。又誊朱子全书数条。复始语类校正之役。中庸讲说。达卿借去。夕哭依前。
十九日。(戊寅)朝夕哭依前。上食不参。○语类诗纲领了当。安达卿归时。遗我十五钱。使之买食陈鸡。今日贸得陈雌鸡。
二十日。(己卯)朝夕哭依前。上食不参。仲实馈僆鸡一首。而食之。泰川倅李伯心书问。馈以二贯铜。誊出宋朝名臣言行录若干条。
二十一日。(庚辰)朝夕哭及一参上食如常时。○语类自读诗至豳风七月再检看。韩士涵书问。
二十二日。(辛巳)语类诗卷了当。书年谱三张。
二十三日。(壬午)语类孝经篇终。春秋篇到半而止。书年谱一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2L 页
张半。
二十四日。(癸未)语类春秋篇及礼纲领篇了当。书年谱三张。
二十五日。(甲申)语类仪礼周礼两篇及小戴礼总论及曲礼篇了当。书年谱一张半。夕。忠金来馈馔品。
二十六日。(乙酉)语类自檀弓至乡射。书年谱一张。夕。忠金又来馈馔品。
二十七日。(丙戌)语类大戴礼冠昏丧篇了当。尹勉益过问。
二十八日。(丁亥)竹山族叔父子过访。得见舍伯及族弟养叔书。
二十九日。(戊子)竹山族叔向京去。○语类祭杂仪两篇了当。俞士精,李习之为参朔奠来留。以日热室窄。故不得同宿。金伯真,崔善初亦来留。郑鲁源子与兄之答状来到。
  [七月]
七月初一日。(己丑)李仁锡,任钢,宋𪹯,宋煓,闵恒修,柳和锡来参朔奠。士精遗我二柄笔。行祭后。俞士精,李习之,金伯真,崔受复,任钢,李仁锡告别。金鼎大过问。是日。以感气停废日课。夕忠金又来馈馔需。
初二日。(庚寅)感气小愈。朝。语类乐篇了当。午后。尹勉益过问。○语类孔孟周程篇了当。
初三日。(辛卯)立秋。去年立秋日。先生作诗示诸生。又命之次韵。应秀辞以不能。先生笑谓曰。若不次韵者。非吾弟子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3H 页
也。应秀不得已乃敬次曰。盖闻人最灵。所以参三立。阴阳迭代序。可验天道立。仁义久不明。人道何由立。幸有我先生。心为天地立。颓波万里中。砥柱屹然立。师事十年间。粗窥卓尔立。发轫从此日。图惟有成立。今又当立秋。益不胜哀陨。遂成一绝曰。去岁立秋日。师生赓和诗。而今不复得。续旧在何时。寄书于俞友士精。论检身录数条。答康仲鸿书。慰洪章汉乐春状并附。夕。感气复作。达夜呻吟。
初四日。(壬辰)朝哭后。气惫滋甚。不参上食。半日委顿。午后始起。○语类太极图篇了当。
初五日。(癸巳)公履馈僆鸡二首。夕。感气又微发。
初六日。(甲午)语类通书篇了当。
初七日。(乙未)朝。牙山人尹敬过问。午后。柳和锡过问。夕。俞士精答状得见。
初八日。(丙申)
初九日。(丁酉)语类程子书上篇了当。夕间。族弟挺寅归自京中。言其大人族叔中路得疾。奴亦病脚。不能到此。而止宿于洞外酒舍。夕哭后驰往见之。稳话数食顷而归。家书及冬衣服附送于其便。李健答状。亦附去。
初十日。(戊戌)语类程子书下篇了当。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3L 页
十一日。(己亥)
十二日。(庚子)语类张子书篇了当。
十三日。(辛丑)语类邵子书篇了当。
十四日。(壬寅)安达卿书问。于其答也。并附俞士精书。要其传致。尹仁甫为参望奠。来留见问。夕哭后。回谢于其舍馆。
十五日。(癸卯)朴持平士洙,李雨佐,李铉贞,李庆章,尹勉益来参望奠。柳和锡来而未及。行祭后皆罢归。独朴持平留。公履亦归。闻中路有落伤之患。不胜惊虑。使人追问。则不至大伤云。我心则降。午与朴持平论其所录中庸讲说。夜与之同宿。是日。李元爵有书。而还报所贷钱。
十六日。(甲辰)朴持平告别。仲益孟子七篇终。又请学古文百选。吾笑谓曰。何不请学庸学等书。而乃愿受此书也。仲益笑而答曰。欲报先生之恩。莫如早登科。为湖南伯。掘去烈妇冢傍偷葬之秽物。故为捷径计。请受此书耳。(吾每以先祖妣烈妇李氏山所。偷葬郑哥冢。未得掘去事。含愤痛入骨𩪷。故其言如此。)余嘉其志许之。朴持平所录近思录道体篇讲说。(吾与朴友之所问答。合录并记者也。)留置而去。是日公履不在。语类无可与考准之人。故姑为停止。书朱子全书及年谱若干板。
十七日。(乙巳)与仲益。校雠语类。终程子杨氏尹氏门人篇。书朱子年谱一张。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4H 页
十八日。(丙午)忠金以大夫人命。来馈肉酱及腊薧一器。成德朋兄弟过访。与李济慎慎甫。校雠语类。终罗氏门人胡氏门人篇。书朱子年谱数板。
十九日。(丁未)与仲益校雠语类。自论为学工夫篇了当。书朱子行状终。以上所谓年谱者。非年谱也。乃年谱附录卷之谓也。今始毕誊行状。
二十日。(戊申)与仲实校雠语类杂记言行篇。
二十一日。(己酉)与仲益校雠语类七张。检看新誊朱子行状。
二十二日。(庚戌)与仲实校雠语类九张。检看太极图讲说。书年谱附录诰一篇。
二十三日。(辛亥)夜梦从师友游。觉则非真。与仲益校雠语类九张。夕雨下如注。不得上墓。夕哭行于几筵。
二十四日。(壬子)与仲益,仲实校雠语类各七张。书年谱附录四诰。
二十五日。(癸丑)与仲益校雠语类十二张。杨州人尹湛来留。夜同宿。
二十六日。(甲寅)朝。尹湛操文致奠。食后告别。尹勉益过问。书年谱附录六诰一记。仲实仲益俱有疾。故语类日课。未免废却。
二十七日。(乙卯)朝与慎甫校雠语类十张。书年谱附录一记。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4L 页
李元爵过问。○语类独看十张。
二十八日。(丙辰)与仲实。校雠语类十五张。书年谱附录一记。
二十九日。(丁巳)与仲益。校雠语类九张。书年谱附录一记。书慰徐阳遇父亡疏。附仲益。夕。清州儒生李奎衡。奉右相闵公(名应洙。)及大司成洪令(名启禧。)书而来。请 万东庙碑文草于哀令。不许。初宋周相辈。欲不用师门文字。称以碑文出于金伯春(元行字。)李原明(宜哲字。)之手。而非先生之笔。五月通告子仁之文。至有参考云云之说。其后士大夫间。公议大张。渠辈自知其计之不得售。乃以误听人言。而妄为通文之意。缕缕分疏于院长。(即右相也。)又请自院长所。图得碑文于本家。故右相与洪令相议。以出给碑文之意。修书于哀令。送儒生至此也。李醇甫太和为参朔奠来留。夜同宿。
三十日。(戊午)语类与太和校雠。公履,申大云,安达卿,郑德之,金友益仁甫。为参朔奠来留。吴玮,柳和锡过问。崔迪观,赵靖世。亦来留。夜与太和,德之,公履同宿。
  [八月]
八月初一日。(己未)宋煓,柳和锡,白尚瓒来参朔奠。食后大云,达卿,公州人崔迪观,宋煓告别。慎丈尔仪(全义人。同门高弟。)有书慰。修复以附。徐庆泰,韩尚鹏父亡。慰疏附之安达卿。达卿所借去中庸讲说取还。而金伯真又借去。李智锡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5H 页
过问。
初二日。(庚申)郑德之告别。○语类与太和公履校雠。李礼源过问。
初三日。(辛酉)李太和告别。太和以刻苦。见称于同门者也。先生尝谓应秀曰。李醇甫。虽千生万怯。不变其志之人也。吾于丁巳夏。与之同苦。相离十馀年。今始相逢。三日与语。则山颓之痛虽切。而亦不以此沮丧。不住迈往之意。见于辞气之间。甚可贵也。○语类校雠终训门人。(训门人凡九篇。今始了当。)赵靖世,潘宗述过问。
初四日。(壬戌)语类校雠吕伯恭篇。书朱子年谱附录一记。安载迪过问。
初五日。(癸亥)语类陈君举篇了当。书朱子年谱附录一记。赵靖世又来话。
初六日。(甲子)语类陈氏陆氏篇了当。书朱子年谱附录一记。
初七日。(乙丑)夜梦陪游丈席。而觉则非真。○语类老庄篇了当。书年谱附录一记。金乐真与李光实(西江人同门。)过访。赵靖世又来话。
初八日。(丙寅)夜梦从师友讲讫。先生取讲录。于应秀名字上。倒书直月二字。其下又书细字半行。而不能记得。盖其所以然者。欲因此而连为讲学之意也。呜呼。先生责勉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5L 页
小子之意。犹不能自已于冥冥之中邪。罗心甫再从侄过问。且传心甫书。
初九日。(丁卯)罗生(罗不言名。故未得知。)向京去。凭寄书于安达卿,俞士精二友。○语类释氏篇了当。雨终日不止。故夕哭行于几筵。
初十日。(戊辰)语类本朝第一篇了当。书朱子年谱附录一记。
十一日。(己巳)语类本朝二法制篇了当。孔再鼎过问。
十二日。(庚午)语类本朝三国初。至熙宁人物篇了当。
十三日。(辛未)吴载德,朴镇后过问。
十四日。(壬申)语类本朝四熙宁。至靖康人物篇了当。朴仲哲为参望奠来留。与之同宿。
十五日。(癸酉)朴仲哲上食后告别。宋𪹯,宋煓来参节祀。告别。公履有亲患归。○语类无可与校雠之人。故阙课。书年谱附录一记。
十六日。(甲戌)夜梦陪丈席。○语类与慎甫校雠十六张。书年谱附录一记十二诗。
十七日。(乙亥)语类本朝五中兴。至今日人物上篇。与仲益校雠了当。书年谱附录一记。韩士涵来留与之同宿。
十八日。(丙子)与士涵校雠语类本朝六中兴。至今日人物下篇及盗贼夷狄篇。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6H 页
十九日。(丁丑)韩士涵告别。○语类人物篇温看。犹多照管不到处矣。书年谱附录一记。罗州廉姓人过问。
二十日。(戊寅)语类盗贼夷狄二篇温看了当。书建安县富沙祠堂上梁文及童蒙须知至第四篇。此皆年谱附录也。
二十一日。(己卯)朝食粘黍饭。后腹痛作。午间。三度泄泻。○语类无与考准之人。独看历代第一篇。书杂细事宜篇。忠金又来馈肉酱及薧一器。
二十二日。(庚辰)语类历代第二篇独看过。朱子年谱附录毕誊。
二十三日。(辛巳)语类历代第三篇独看过。书纪谱通编覆谥议。夕。子仁自京归。传致俞士精答状及内从崔子成书。
二十四日。(壬午)语类战国汉唐诸子篇独看未了。书五先生从祀指挥及朱子易箦私议。
二十五日。(癸未)语类诸子篇独看。书朱子系年录跋。尹勉益过问。
二十六日。(甲申)晓。默诵周易。至晋之彖。忽交睫。先生问应秀曰。君能有日进之望乎。对曰。无复可望。盖痛恨山颓无可仰之意也。先生曰。吁。应秀将欲复对而睡忽觉。呜呼恸哉。○语类治道总论及封建篇独看过。书祭朱文公文二。南进士大有天佑。与其弟大观观之过问。同宿。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6L 页
二十七日。(乙酉)朝。林川人尹岱操文致奠。甲子年间。尹初谒先生时。尹免其亲丧。已经累月。而犹食素。且以其幼时丧父。不得服丧。有税服之意。问礼于先生。先生曰。税服非礼。又谓亲丧三年。经之已久。而犹且食素。亦过矣。即遗以乾鱼。劝其解素。又勉之以学问者也。食后。南友兄弟告别。而观之云。归后欲访郑德之。吾作书以附之。宋煓过问。○语类论官篇独看未了。书祭朱文公文一及祝文八。
二十八日。(丙戌)语类论官篇毕看。书告朱文公文四及写照铭。
二十九日。(丁亥)公履来。康友仲鸿复来。同留。七月。关西伯辟仲鸿为崇灵殿(高句丽始祖东明王朱蒙之庙。)参奉。亲友之闻之者。皆有柏悦之心。而莫有言师服中。义不可出仕者。世道之晦冥若此。而仲鸿抵死图免。终能得递而归。复筑室行丧。诚可谓吾师之弟子也。不胜敬服。○语类历代第一篇。与仲鸿,公履校雠了当。书朱子画像赞数首。安达卿,尹仁甫,郑堉,孔再鼎为参朔奠来留。夜与达卿同宿于邻家。
  [九月]
九月初一日。(戊子)成德朋,南有岳来参朔奠。食后。诸友皆告别。因安友便。寄书于俞士精,李习之。午。柳和锡,白尚瓒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7H 页
过问。清州儒生李奎衡复来请 万东庙碑文出给。前此清州儒生累度来请。而以宋周相辈通文失体之故不许矣。至是洪大成启禧以京有司。又投书力劝其出给。院长闵相之意亦然故许之。○语类历代第二篇。与仲鸿校雠了当。夜与仲鸿,公履同宿。稍慰我心。仲鸿遗我以新袜及笔一柄。
初二日。(己丑)李基正过问。○语类历代第三篇了当。吾所誊朱子行状两书考准。与仲鸿为之。公履终日书朱子年谱。
初三日。(庚寅)夜梦诵书于丈席。而心神散乱。不能善诵。先生曰。便是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也。应秀对曰。然。又于趋隅之际。足涩跌仆。先生不笑不责。俄而门人皆出。先生对册读书。宛如平昔。觉来悲感不可言。而步趋失容。平生所未有者。岂近来心放已久而然邪。李源告归。李春川人。乃师门宗人。一年侍病。梁摧之后。仍侍几筵。以至于今。今始归去。与仲鸿。校雠语类战国汉唐诸子篇了当。又校雠所誊年谱附录若干。公履书年谱终。夕。李习之来留。是日寒粟头痛。證似疟气。夕间汗小出而小愈。
初四日。(辛卯)与仲鸿。校雠语类治道论官二篇及年谱。附录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7L 页
纪问终。仲鸿悯我气败。贸得陈鸡而馈之。公履自此日事书填语类阙遗处。
初五日。(壬辰)与仲鸿。校雠语类取士民财两篇及年谱附录童蒙须知训子帖终。
初六日。(癸巳)语类学校贡举篇校雠了当。纪谱通编抄录。亦校雠终。书中庸讲说附录首章。
初七日。(甲午)语类兵刑二篇了当。书中庸讲说附录若干。海州人李泰彬书问。内从崔子成答状及家书。晦间修附于子仁。今夕问其传否。则数日前已传之矣。
初八日。(乙未)语类杂类篇若干校雠。书庸讲附录若干。
初九日。(丙申)丁巳年此日。先生率诸生上山饮酒。命诸生各诵其所欲诵之文。应秀诵司马温公独乐园记。先生曰。閒哉。此事已成陈迹。呜呼哀哉。○语类杂类篇。与仲鸿校雠终。又与公履。考准新誊年谱序赞等文。书庸讲附录若干。
初十日。(丁酉)校雠语类论文上篇未终。书庸讲附录若干。倩子仁手。模得朱夫子真像及茔墓图。
十一日。(戊戌)校雠语类论文上篇朱子年谱若干。书庸讲附录若干。
十二日。(己亥)校雠语类论文下篇朱子年谱若干。倩仲鸿手。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8H 页
模得朱文公世系图。书庸讲附录若干。
十三日。(庚子)校雠朱子年谱未终。徐后长为我负致节服。此人曾前先我来见先生。而能知其为当世第一人。归劝我从游。丁巳春。为我负卜引路。而遇水。辄负我以涉。千里同行矣。今又负服来问。此等事虽求之古人。亦岂多乎哉。可贵可敬。仍细闻家信。则从子福臣善经痘疫。此则吾家庆事。喜幸喜幸。收心斋沈丈,族弟养叔,赵友亨复,沈柱震,金声律,朴乃垕,李尚同,金载秋兄弟,金瑞章,林圣寿。各有书函。堂侄圣求袜一件送来。族叔大发。与其从侄挺七,仁泰。以山讼事系狱受刑云。闻极惊愤。镇安人李廷鹏过问。晋州人白东显。始为奔哭。
十四日。(辛丑)李廷鹏,白东显操文致奠。是日。与徐周观先生山所及其先茔。午后下来。裁书于俞士精及内从崔子成。夕间。朴持平士洙,朴师浚,全始述,宋𪹯诸友。为参望奠来留。故语类之役未免停废。夜与朴持平同宿。
十五日。(壬寅)宋正言德中,柳和锡来参望奠。食后。徐后长与公履同往公履家。以为转向京里计。俞友,崔从及林桂挺书并附。是日姑停语类之役。与朴持平。删定近思录道体讲说未终。仲鸿秉笔参论。夕。金瓛,李春信。徒步来见。喜不可言。与仲鸿连枕而宿。夜半大雷而雨。惊起。仍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8L 页
与仲鸿。说天地形体太极阴阳变化之妙。此皆难与俗学道者。而仲鸿一闻。便能领会。其颍悟超卓。实可抚背。
十六日。(癸卯)金瓛馈以馔品。李春信遗以纸束。又与朴持平删定道体讲说终。又删定孟子讲说未终。金伯真所借去中庸讲说。送人推来。金瓛为主家。始写近思讲说。夜与朴持平论文。资益颇多矣。
十七日。(甲辰)李春信告归。向京里去。孟子讲说删削毕。仲鸿为我始写学的。金瓛写道体讲说终。夜与朴持平论卦画奇偶之理。引天地日月之象以明之。因以阳一阴二之理。反之于人身。言其荣卫之有此理。又推及心。亦有此理。辨明知觉之所由生。人心道心之所以分。朴友大悟乃悦曰。如此要妙之理。非吾兄何以得闻。盖今世之人。开口辄说心气之同异。各主偏见。莫得归一。吾先师悯之。以理一气二四字。开示蕴奥。而人莫之信。同门之发。明师传者。亦淫于一偏之言。而悖于师说者。淊淊皆是。吾以此深忧之。今得朴,康两友之信及。何幸如之。
十八日。(乙巳)与朴持平。对商中庸讲说数条。又考准金瓛所誊道体讲说。夜与朴,康两友。辨论金农岩知觉。非专为智之用之说。不得归一。
十九日。(丙午)朴持平告别。应秀尝问同门之贤者于先生。先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9H 页
生答以某某。而于文官则以朴为第一。然不得频逢。莫知其学识之浅深。自山颓之后。留此一年之间。再三相面。始叩其所有。则识高而心平。刚毅而周详。宜其见许于师门也。作家书及报友朋书。与金瓛。校雠语类拾遗篇终。
二十日。(丁未)金瓛告归。李元爵过问。○语类昨日校雠者。再检看终。抄录语类若干。
二十一日。(戊申)书朱子诗全书若干篇。
二十二日。(己酉)李师炳道三及黄涧人朴庆运过访。为康仲鸿始写中庸讲说序及篇题终。又书朱子诗若干篇。李廷鹏自京归来。同宿。
二十三日。(庚戌)丁南赫,张燮明及南平人洪泳东。光州人朴缵赫过问。书中庸讲说第一节。
二十四日。(辛亥)李廷鹏告别。恩津人金景祖过访。金故相国节斋宗瑞之十代孙。故兵曹参议承𤧊之九代孙也。节斋今始复官爵。参议不及处下。 朝廷方议与安平大君一体复爵云。故为探其事上京矣。书中庸讲说首章终。
二十五日。(壬子)朝哭后。回谢金景祖于其舍馆。食后。金告别。公履,士涵。亦来同宿。书中庸讲说第二章。午后。与公履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09L 页
校雠朱子年谱若干。
二十六日。(癸丑)年谱校雠毕。书中庸讲说终八章。
二十七日。(甲寅)书中庸讲说终十章。安达卿,俞士精,金伯真,尹仁甫,李汝固来留。以明日为先生生辰。故为参茶礼也。(生辰茶礼无于礼。而三年之内。则世俗通行。故从俗为之矣。)夜与达卿,士精,伯真。同宿于判金家。
二十八日。(乙卯)宋正言龙卿,宋𪹯,柳和锡,柳沆,尹勉益,李堉,白尚瓒来参茶礼。此外。又有四五人来参。而未知其为某某也。任钢来而未及茶礼。尹仁甫告别。夜又与安,俞,金三友及韩士涵。同宿于判金家。是日宾客多。故废日课。
二十九日。(丙辰)安达卿,俞士精,金伯真,韩士涵皆归。金子威来留。○语类抄节论自注书篇独看过。论自注。书外任内任三篇。在于自论工夫篇下。而抄节中阙遗。故今始誊出耳。夜与仲鸿,公履叹离日之不远。因问己之病处。而愿闻药石之言。仲鸿以含弘二字规警之。此实顶门针也。敢不铭佩。
三十日。(丁巳)语类外任篇。独看未终。李习之书问。成淡之,孔再鼎,崔受复,吴玮,金乐泗,南有岳为参朔奠来留。
  [十月]
十月初一日。(戊午)宋持平龙卿,柳和锡,柳沆来参朔奠。晚间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10H 页
诸友皆归。留者。独金子威,成淡之二人。子威仍留。至小祥。与仲鸿。校雠语类论自注外任两篇终。
初二日。(己未)夜梦得陪丈席而未承诲语。哀令替为之忧念我山讼事。可异也。○语类内任篇。校雠了当。
初三日。(庚申)与成淡之。校雠语类大学或问卷未终。(大学及或问卷韩士涵借去。因劝渠校雠。今始取还而未及校雠云。故吾又当之。)午。仲鸿闻其母氏疾病。即时归去。怅惘不可言。
初四日。(辛酉)朝与成淡之。校雠语类终。昨日之未终者。食后淡之告别。授语类大学卷。使之校雠还之。卢庆浚来留。○语类大学或问卷。温看一篇。自仲鸿告别后。非但离思之难堪。想其忧遑忙走之状。一心恻伤。寤寐不能忘。暮有雨徵。尤为虑念。
初五日。(壬戌)卢庆浚入京去。朴镇垕过问。○语类大学或问下篇温看未终。
初六日。(癸亥)朝雨。为仲鸿虑念尤深。晚而还晴。稍以为幸。○语类大学或问下篇温看毕。书中庸讲说十一章。又书十二章未终。
初七日。(甲子)与金子威校雠语类论孟纲领。(此篇附大学或问卷末。故今始校雠。)书中庸讲说终十五章。
初八日。(乙丑)郑德之八月书。今始得见。书中庸讲说十六章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10L 页
终。
初九日。(丙寅)仲鸿之归。今已七日。未知能无病得达否。虑念不置。○语类抄节初卷。再检看。犹有阙误处矣。书中庸讲说止十九章。李习之来留。
初十日。(丁卯)语类抄节第二卷再检看。
十一日。(戊辰)语类抄节三四两卷。再检看。书中庸讲说止二十一章。林芝秀自果川还留。
十二日。(己巳)语类抄节第七卷再检看。书中庸讲说止二十五章。忠金又来馈馔品。卢庆浚自京还留。
十三日。(庚午)语类抄节八九两卷再检看。书中庸讲说止二十七章。韩士涵来留。
十四日。(辛未)与金子威,李习之,韩士涵。并力检看语类抄节遗落处。至二十卷。公履,仲志主书写。夜。习之云昔年先生手书退陶先生日记。阴晴寒暑之外。今日改某过修某慝。见出某书某理。见破某书某疑。一一书之。以自课焉。其笃实之学。老而愈笃如此。置诸案上。灌请见。先生出示之曰。君如有意。此纸取去。灌拜受。退修日记。虽是漫录。日日书之。壬戌以后。在色忧中。未免间断。今日山颓以后。此心靡所依仰。与达卿丈相约。继修前日所录。往复相示。今才数月矣。余闻此言。心窃有愧。盖吾之日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11H 页
记。只书往来宾客。耳目所闻见而已。至于己过。全未有所记。如此则自家身心。有何所益。孤陋之学。每每不及人如此。可胜叹哉。
十五日。(壬申)宋持平龙卿,李庆章,宋𪹯,宋煓,柳和锡,柳沆,金乐圣来参望奠。卢庆浚告别。习之士涵检看语类。自廿一卷至廿五卷。吾则太极天地篇遗漏处誊出者。商量合入处。分类补附而未毕。书中庸讲说终三十章。习之请闻心说。能领会而悦之。可幸。
十六日。(癸酉)习之,士涵检看语类至三十卷。吾则补附太极天地篇终。书中庸讲说终。是日朝上食后。吾与子威问仲实之疾。子威升堂而脱屦。吾止之。子威曰。何以止之。曰。昔者先生见诸生中一二少辈。置屦于堂上。曰吾自少有二句服行者。屦不升堂及足以步目也。此乃深警之意。而少辈或不能改其习。吾甚病之。今兄以长上朋友。而亦有此事故止之。曰。吾则未尝闻有此训。故不知其为非矣。今而得闻。当终身佩服也。吾喜其勇于从善。既又反己自省。则心有愧焉。吾与公履一年同处。细察公履能遵守二句。未尝或差。吾则只行屦不升堂一句。而至于步目一句。不能焉。自家亲承师教。而不能遵守。反责彼不闻师训之人。此真所谓责人则明而责己则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11L 页
昏者也。岂不为愧。玆乃书以自警。金时铎,白显龟来留。
十七日。(甲戌)习之,士涵检看语类至三十七卷。吾与公履考准语类小学篇及中庸讲说十一章。语类五十卷再检看。未终。夜。李济慎来话云窃思之。吾东方庶孽。实是天下逸民也。吾问何谓也。曰。人未必皆贵。如人仆不得自有其身。奔走服役。不遑启处。而又每被箠楚。良民者虽胜于人仆。而签丁徵布之苦。有若剥肤搥髓。此皆人所不堪。而至士大夫之庶孽。少无如许之苦。惟祇事嫡长。则无人敢侮。起居坐卧。惟意所适。此皆非天下安逸之民邪。吾曰善哉。君言暗合于蒙箕子之言也。昔有蒙箕子者衣狗皮。行乞于市而甚乐。孔子曰。先生何乐。曰。吾有三乐。子曰。愿闻之。曰。天生万物之中。吾得其秀而为人。此其一乐也。为人之中。又得为男子。周流天下。此其二乐也。虽为男子。未必皆寿。而吾则得寿。此其三乐也。有此三乐。吾安得不乐。夫子曰。善于推类也。今君言正如此。吾叹服不已也。因以记之。以示后世之不能安分者。
十八日。(乙亥)习之,士涵检看语类至四十七卷。吾看五十卷毕。与公履考准中庸讲说至二十六章。书朱子诗一张。
十九日。(丙子)习之,士涵检看语类终。吾则与公履考准中庸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12H 页
讲说终之。权瓛,安达卿来留。
二十日。(丁丑)与达卿讲定近思讲说为学存养篇。语类抄节讫功入送。夕。习之与达卿移于他室。习之同门中。以质美见称者也。为人敬谨和易。同处颇有观善之益。以室窄不容。未免各居。可叹。
二十一日。(戊寅)朝见康仲鸿母丧讣书。不胜惨怛。盖此友春间奔其王母丧。今又道上闻丧云。一岁再奔哭。曾所未闻之事。想其情事。实难为怀。且吾与公履。为师服期。小祥后。皆将告归。独仲鸿欲行三年筑室之礼。今而至此。继自今。更无可守墓之人。尤增悲恨。与士涵校雠朱子学的初卷未终。洪子容来留。
二十二日。(己卯)近来。与诸友。复论知觉说。不得归一。吾遂为之立说曰。性发为情。恻隐之发。本乎仁。羞恶之发。本乎义。辞让之发。本乎礼。是非之发。本乎智。心统性情而能知能行。其所以知者。由乎智也。所以行者。由乎仁也。故孟子就四端上。发明仁义礼智。子思就知行上。说出智仁。其所指之用处虽不同。其皆本乎仁智之理则一也。而今之学者。乃谓智但为分别是非之理。而不得为知觉之理。吾未见其可也。与士涵。校雠学的初卷终。洪汉瑞宗甫,申汝格,南天佑。来留。书朱子诗一张半。看朱子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12L 页
语录初卷未终。
二十三日。(庚辰)检身录改正处别纸录出。朴持平来留。而不得同室。可欠。张翼明来留。
二十四日。(辛巳)与士涵。校雠朱子学的下卷未终。以明日 朝家致祭之故。礼官来到于村舍。京乡多士齐会。
二十五日。(壬午)礼官致祭。朝。罗心甫来到。而中路得喉闭之證。累日不食。又伤于寒。到即委席。不省人事。惊惶不可言。善为调治。夕间少差。夕。李士以来。
二十六日。(癸未)夜梦禀于函丈前曰。请与朴持平。商确知觉说。以补讲说。先生曰。可。此诚异梦。觉来。感泣不胜。因泰川便。附送康仲鸿留置卜物及慰疏。
二十七日。(甲申)为参小祥祭。会客数百人。慎可象丈来问。李士肯之子来传其父书。而明晓即归。故未答。
二十八日。(乙酉)行练祭。会客皆罢归。为参朔奠留在者。朴持平士洙,安达卿,李习之,金伯真,李公履,权圣中,金子威,罗心甫等二十馀人。慎丈归时。吾为回谢。郑德之遗我以白米十五升。行馔一器。临别。又以诗见赠。
二十九日。(丙戌)午。瞻拜先生画像。李都事原明。见访。书朱子诗若干。松都许增等三人告别。书所著知觉说。以示朴持平。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13H 页
[十一月]
十一月初一日。(丁亥)参朔奠之人。二十馀员矣。知觉说诸友颇有信从者。可幸。朱子年谱。罗心甫借去。借朴景钦手。誊朱子诗若干。因京便。得见徐后长,林桂挺书。
初二日。(戊子)权圣中,崔迪观,白师晦,罗心甫,安达卿,李习之,金叔居,金伯真,尹仁甫,李公履皆告归。吾与士涵。相向哭。别于墓庭。傍观者。亦为之流涕。公履以挥项遗我。午后。安如松来。此友自小祥前。逐日见访而致慇勤焉。书朱子诗若干。夜与朴持平同宿。半夜情话。真所谓臭如兰者也。
初三日。(己丑)晓。韩士涵告别。流涕相送。情事益复难堪。盖此友同苦之多。虽不如李公履,郑德之。其侍先生疾病之久。亚于公履。故临别悲感。有异于他人矣。朴景钦大之,安昌禄德必,朴持平告别。无复可与同宿者。益难为怀。夜。子仁与洪子容来话。仍告别。是日。看磻溪随录若干。
初四日。(庚寅)洪进士受一过问。安如松复来。旋即告别。洪州人赵俨(同门而未曾见者也。)过问。夜。与李晔晦甫同宿。李友襄阳人。兄弟躬耕。善养其亲。馀力学文。笃志为己。先生每向诸生。特加称誉。忠金来馈馔品。
初五日。(辛卯)借金子威及仲益手。书朱子诗若干。余涉猎朱子语录一卷。夜。子仁来话。颇慰孤怀。与李晦甫同宿。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13L 页
初六日。(壬辰)李晦甫去安山地。金子威,申汝格告别。上食后得见子仁之子曾赉。(今年正月生。)骨格俊异。诗所谓永锡祚胤。可验于此矣。书朱子诗若干。又涉猎朱子语录终。韩士涵有书来。
初七日。(癸巳)昨见朱子语录。其论仁条。有曰。仁自是爱之体。觉自是智之用。向所谓知觉。非智之用之说。至此可不攻自破矣。为幸良深。而于此。益知书之不可不博观也。为公履书朱子语二条。借仲实手。书朱子诗一张。是日得见先师乙巳筵话。自是日。食主人之粮。
初八日。(甲午)去年此日。承讣音。故悲恸一倍矣。徐庆泰告别。书朱子诗终
初九日。(乙未)仲实为受业。往李习之之门。凭附候状。书朱子铭数首。录新板丧礼备要纸头添补未终。夜。子仁与仲恪来话破寂。仲益遣又忠者直宿。
初十日。(丙申)丧礼录。昨日未终者终之。
十一日。(丁酉)朝。得见李习之答状。书近思讲说。终太极图说条。与仲益。考准磻溪随录若干。夕。李晦甫自安山还来。
十二日。(戊戌)书近思讲说若干。与李晦甫。考准磻溪随录若干。夕。李都事宜哲。作处士李晔传。传来于李友所。余笑谓李友曰。为生人立传。古亦有之乎。李友答曰。先师尝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14H 页
为金处安立传云。自此晦甫日夜同处。授晦甫以中庸讲说。使之录去。
十三日。(己亥)书近思讲说。独看磻溪随录若干。为郑德之。书朱子格言二条。(即书与公履者也。)
十四日。(庚子)书近思讲说。与晦甫。考准磻溪随录若干。
十五日。(辛丑)柳和锡,尹勉益来参望奠。公履昨夕似来而不来。或有疾故邪。虑念殊深。而末由闻知甚郁。晚间。为子仁所强。与李晦甫及柳,尹两友。登前山。仍往尹友家。午后归。书近思讲说若干。
十六日。(壬寅)书近思讲说。独看磻溪随录若干。郑柏自京归同宿。夜话及京中亲知之厚薄。因盛称俞相家家法曰。俞相见年少儒生。起拜甚恭。言辞亦然。其诸子皆恭谨谦下。小无宰相家子弟之态。盖闻俞相公三为节度使。终登台位。而家贫不能自存。夏日躬吃纯麦饭。家眷则此亦不继。屡有啼饥之叹云。清俭既如此。家法又如彼。贤哉贤哉。其必有馀庆乎。
十七日。(癸卯)晓。郑柏告别。郑友以山讼事久留京中。行资荡竭。不得已卖其小冬衣而来。子仁闻之。即解其所著新衣以给之。其急人之义可尚。杨根人朴勋钦过问。与之考准磻溪随录若干。书近思讲说若干。午后。奴马来。闻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14L 页
末川再从兄讣音。且闻养叔之婿赵生作故。不胜惨痛。
十八日。(甲辰)终日书近思讲说未毕。昨今两日。日温如晚春。冬至只隔二宵。而日候乖常如此。可虑夜。子仁来话。更深后归去。
十九日。(乙巳)归期渐迫。哀陨益切。书近思讲说终。与仲占考准道体篇。慎甫考准为学致知存养篇。初昏雷电小雨。追后闻之。则城中震杀三人云。
二十日。(丙午)修书于朴持平。改草祭文未终。朴仲哲为参至参来留。
二十一日。(丁未)冬至。仲哲告别。约以往留于阳城德峰书院近村。(乃其妻家云)而再明。连辔归留于其家。修书于郑德之。李公履终日书祭文。柳和锡来参至参。成德朋德邻兄弟。一新韩邦老过问。仲益赠我以别章及笔墨半臂各一。哀令遗我以冬衣一,袜一,毛冠紫帽各一,笔二枝,墨一丁,清心一丸。仲益又忧我气败。难于行役。为之烹鸡而来劝之。余感其情吃之。郑德之书及答李士肯构书。附之仲益。使之传致。吾之所书朱子格言。亦并封于德之书中。又和德之别章二首以去。德之为人清介高洁。恭于事长。敏于执事。而与吾同苦最多。其人手迹。盈我箧笥。吾每眷眷不忘。故吾于他人。未尝和诗。而于此人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15H 页
独和之曰。人道饱闻君子门。生三之义入心存。而今孤负恩罔极。自愧精诚太不敦。又曰。一失䲶鸯侣。(先生每称吾二人为䲶鸯)何时复共飞。西南虽各地。心意愿同归。仲益别诗。意致甚好。吾以七言一绝酬之曰。子思曾子吾何畏。彼亦丈夫我亦然。千圣相传一心字。尧天明月照寒泉。朴持平,安达卿书。附之李晦甫。盖晦甫归时。将历访二友故也。公履书及其砚匣。附之食主人。使传之。
二十二日。(戊申)晓。与李晦甫往见哀令。叙别怀。平明。操文告辞于墓。晦甫为之读祭文。亦哭辞。此日情事。无异于初丧时也。归少休于舍馆。仲益以大夫人命。袖致药果一封,乾肉一封。拜而受之。又哭拜于几筵后。招致内婢。传命告辞于大夫人前。与哀令握手流涕而别。哀令之第五子泰五。亦出来拜别。(此儿最幼。尚未离乳。而每见吾之往来。辄呼之曰。杨生员。其亲爱之情。有若子侄。及此出来送别。奇哉奇哉。)仲益自吾哭辞几筵之时涕泣。以至出洞口乘马之时而不已。子仁,松贵。亦拜别于洞口。奴辈亦皆告辞于乘马之后。其情状少无异于一家之人。古人所谓通家之谊。今而后始觉得也。将乘马之际。忠金来传大夫人之命曰。姑小停。俄而出送浩然巾及毛扇。使之为路中御寒之资。吾拜而受之。谓子仁曰。此谁所服著之物也。曰。此两件物。俱是吾之王考所尝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15L 页
著而操之者也。吾闻此。尤不胜感泣。子仁,松贵皆以诗见赠。(松贵。乃哀令之第四子也。时年九岁。先生尝称以肖孙者。)仲占慎甫亦告别于洞口。夕。宿于阳城德峰书院。述怀作五言一绝曰。今夕是何夕。荒原不复哭。筑场止一期。宁不愧端木。又感得浩然巾毛扇而作曰。先师惠我恩。去去无穷极。谁谓遗衣巾。今朝又拜得。夕间仲哲送奴于书院。探知余之来留。且期以明朝相会于素沙。
二十三日。(己酉)晓起。追思昔日从游之乐。而含泪作诗曰。好事谅非好。追思便作悲。蒙恩不罔极。哀陨胡至斯。早食驰向素沙。独行三十里。泪下不禁。到素沙。暂歇店舍。俄顷仲哲来会。并辔至成欢秣马。夕至仲哲家。仲哲出示其子名庆达者。时年八岁。而为人极俊异。且能知敬长之礼。可爱可羡。朴友家在天安沙罗里。夜朴友出示其所得先生笔十馀纸见之。尤切感怆。(朴友之兄名师涵云。)
二十四日。(庚戌)朝食后发程。午到清州德坪新村金友益仁甫家秣马。主人馈午饭。食后驰到公州。因真院店舍止宿。金友修慰柳廷荩兄弟疏。附余请传。(金友之长兄孝益。次兄弘益云。)
二十五日。(辛亥)晓发至活院。奴主相失于岐路。一场见笑于人。食前至蓼塘之德谷。访尹友启鼎,昌鼎兄弟。其弟往于龙安。(其伯氏之邑。)其兄在龙安。龙安之子光渊。亦在其家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16H 页
云。请来见之。主人馈朝饭。食后驰到孝家店舍止宿。是晓在马上。含泪作诗曰。辙哭三朝夕。不胜怨慕情。想或泉台下。英灵计日程。(先生平日别门人后。每对诸生谓曰。某也昨日行几里。今日行几里故也。)
二十六日。(壬子)晓发晚到尼山。访其主官。(吴戚大经。时守尼山。)其延接之节。曲尽情礼。官门亦颇从容。其政事之清简可知。朴友季堂亦留在其处。可喜。食后告归。主官挽留甚切。不得已强许之。请假馆少休。主官依愿施行。即与朴友就馆稳话。夕间。主官出来致慇勤。请复得夜话。从其愿。更深后拜别而出。与季堂同宿。主官以粮米马太各一斗。石鱼一束赆行。
二十七日。(癸丑)主官馈晓饭。(昨日两时饭。皆自公需进之。)临发又为传语。晓头发程。晚到恩津秣马。夕到砺山新阳洞。展省先墓。仍留山直家。族人震焕,震明同宿。震东来见。(右三人。皆居其村。)挺国适来邂逅。暮告别。
二十八日。(甲寅)晓发。历访益山黄福洞宗兄。(名柱宇)食后转向邑内。历拜宗叔。(名浚)即辞驰向全州。中路有感述怀曰。昔吾夫子致书问。有曰何时到益山。自此归乡虽不远。无望手札及鳌山。暮到全州李泰川家。闻内从海都自本家归营。历入府内。即倩人传语。而夜已深。故不得相面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16L 页
可郁。李泰川不在。与其大人同寝。
二十九日。(乙卯)平明。海都驰来叙阻。喜不可言。数食顷后。分离各归。夕宿于云岩店舍。
三十日。(丙辰)夕到家。夜梦从师友游。觉来不胜悲感。
  [十二月]
十二月初一日。(丁巳)雪洒风吹。吾作行九日。终无风雪。才得到家。猝寒如此。若天相之。何幸如之。朝北望拜哭。以泄哀怀。夜雪积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