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x 页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序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0H 页
家乘序
余尝读祭统曰。先祖无美而称之。是诬也。有善而不知。不明也。知而不传。不仁也。惟我杨氏。世有德美可传者多。而屡经兵燹。百不存一。为子孙者。乌得免不孝之讥乎。虽然。其幸存而可知者。亦与其不可知者。而同归于无传。则岂不尤可惧哉。肆惟吾族弟学泰。因吾再从氏应祖所辑录。增修润色。为杨氏家乘。阅累岁而功告讫。呜呼。此仁者之用心也。虽然。族弟于此。不敢自专。就正于吾友申舜民。舜民乃精明博洽之士。其所记述。莫不有所考据。无一字一句之不实。是则又可谓不诬也。仁且不诬。若吾族弟者。其庶几乎。抑余于此。窃有所感焉。吾家文献。代不乏人。然在古则盛。今则衰矣。而家乘之成。不在其盛时。乃在其衰。则岂亦有数存于其间欤。噫。余亦尝有志于此。略述其所闻于父兄者。未及脱稿。而族弟此本已成矣。余乃自附于四邻耒耟之义。遂辍其业而特就此书。补其一二遗阙。仍书其卷首如此云。 上之二十八年壬申十二月既望。知宁越郡事公二十一世孙应秀谨书。
族谱序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0L 页
在易同人之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族谱之作。盖本于此。而类族辨物之义。至为精密。不但分别异姓为类辨。虽在同姓。昭穆之或失其序。则便非类辨之义也。宗支之或失其分。则亦非类辨之义也。近世以来。人情虚伪。不核其实。而惟合谱是尚。苟其姓字相同。则不问其源派来历。而苟且附合。其或无识之甚者。乃至受赂于谋避。军役之常贱。而为之冒录于无后旁亲之下。以为其后。其无无后旁亲者。则称为别谱。附之其下。其在类族辨物之义。果何如哉。惟我杨氏其贯有四。曰南原。曰清州。曰中和。曰丰山。近古清州后人杨士奇,士彦。与吾南原之杨。合以为谱。而殊甚纰缪。此则吾伯父生员府君。已详辨破于谱序矣。今不复赘。余尝寄书于中和后人杨日荣,日序之居平壤者。见其答书及世系图。则中和,清州亦同谱。俱祖杨政丞浦。而其分自政丞之曾孙上党伯起云。余以是考之姓苑䕺录。清州谱则始祖杨善才。中华弘农人。元成宗时金紫光禄大夫侍中尚书汉太尉震四十代孙。而其曾孙起。三韩壁上昌国功臣三重大匡都佥议政丞上党伯。忠宣王时。奉帝命。陪鲁国大长公主东来。王赐以清州,海州,松禾为食邑。故杨氏之籍。仍在清州云。以中和谱观之。则上党伯之曾祖。为高丽政丞浦。以清州谱观之。则上党伯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1H 页
之曾祖为元侍中善才。其源委之不同若是。而犹且强引捏合。称以同宗。则其为谬妄。不亦甚乎。按姓苑䕺录。我国诸姓之源派根支。昭然具载。无一遗漏。而杨氏四贯。其本各异。可据而信。则吾杨之不可与清州,中和同谱也明矣。且只以贯于南原者论之。亦不无向所谓近世虚伪之弊。则亦不可轻易合谱。粤自先世以来。有意修正。而至今未成者。职此之故也。凡事与其博而杂。不若约而精。古人之谱。有止于缌服者。恐是此意。然此似太约。故吾家谱则限以袒免。而大宗孙。则虽至百世必录之。所以重宗也。旁亲之无后者。则以无后书之。所以防伪也。旁亲之有后者。则书以子孙。居于某地。是则欲使后昆。知其为同源也。虽非宗孙。而吾至亲中。有出继其后者。则亦为之详录其系。是则明其昭穆之义也。凡我同宗而不入我谱者。皆依此以修谱。则昭穆秩然有序。宗支粲然不紊。虚伪无所容于其间。而其于类族辨物之义。庶乎得之矣。如清州中和丰山之杨。其贯虽异。而犹是同姓。则虽不可待之以同宗。亦不可与之通婚也。至于庶族。不可不并录。而于今为庶者嫌其庶字。不愿入谱。则吾门之人。安保其独不然乎。是以姑为不录。而徐观其意。以为进退之地云尔。
宗朱编序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1L 页
余之资性。虽甚驽下。然读书穷经。今至五十来年。惟其有积久之功。故于圣贤之学。似若有粗觇彷佛者。此莫非有宋诸贤继往开来之功。而其有得于朱子之训者为尤多。盖朱夫子之学。集群贤而大成。其于义理之精微。曲畅旁通。而开示后学。既详且备。则欲学圣人者。必依朱子之训。然后可得无差。而在当时。有如陆子静者。乃以固陋偏滞之学。角立门户而敢加诋訾。其流至于王守仁辈。益肆狂悖。诟天骂日。罔有纪极。何其怪妄也。然彼则陷于异端者。无足责也。而吾儒之知尊朱子者。亦不无仁智之偏见。其所立论。往往有畔背朱训者。而气数渐下。豪杰之士。不复作也。是以学者。但知诵传其师说。而莫或更加审择。则窃恐朱子之微辞奥旨。其将䵝昧不传。是甚可忧也。肆余为集朱子语若干条。而论列诸儒违悖之说于各条下。盖取礼记众言淆乱。折诸圣之义也。既又抄录朱子言行之关于为学之要。修齐治平之道者。以为一卷书。而名之曰宗朱编。宗即中庸章句祖述者。远宗其道之宗也。盖宗朱子。便是宗仲尼。宗仲尼。便是宗尧舜。而道之宗统。在是矣。既以是自勉。而又愿与当今及后世之君子同之云。
为学大要序
余生来禀得精魄太不足。自少少记性。而到老益甚。看书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2H 页
虽多。随即忘却。则博文无益。徒弊精神而已。常以是为患。而不知所以用力之方。近读朱子语类。其论读书之法曰。精神短者。但以词义简易涵养。中年以后之人。读书不要多。只少少玩索。自见道理。又曰。年齿向晚。却须择要用功。于是谨遵依其训。乃裒集圣贤教人之要语。作为一卷书。而名之曰为学大要。以为常目玩索涵养之地。其规模依仿性理大全。而有些增损焉。以论人伦为第一条者。圣人之教。重在五伦故也。以论学次之者。欲明人伦者。不可不学故也。又以论知行次之者。学问之要。不过知行二字故也。以知行而论其先后。则知为先。故次之以致知。敬者所以成始成终之道也。致知不以敬。则昏惑纷扰。无以察义理之归。躬行不以敬。则怠惰放肆。无以致义理之实。故以论敬置之致知存养之间。自修之要。莫先于正心诚意。故以存养省察。为力行之首。省察而不能克己。则无以复礼而为仁。故以克己次之。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为敬身之大节目。而礼义之所以立也。故以容体气色言语之则次之。立心制行。不一其端。故又以杂论处心立身事次之。明于义利公私邪正是非天理人欲君子小人之辨。然后能为善去恶。故又以是次之。不谨于辞受取与。则有伤廉伤惠之弊。故又以是次之。出处者士君子处世之大节。故以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2L 页
此为力行之终。致知之方。莫大于读书。则读书之法。不可阙也。所以特著于力行之后。而科学诗文之论。以类附之。读书穷经。能通乎理气之妙。然后知善是天理之本然。而不得不为恶。是天理之所无。而不得不去。故以理气次之。阴阳二字。括尽天下之理。而其清浊精粗。乃善恶之所由分。精气聚散。人物之所以生死也。魂魄交合。人心之所以灵觉也。而一神字乃其头脑也。知此然后。可以尽理气之妙。故又详著神鬼神魂魄气质之说于其下。然不言命性。则又无以知实理之备于己。故次言命性也。心是理气之合。一身之主宰。而其体用之名目有五。故又以心性情意志次之。明德者即是本心。故又居其次。人心道心者。俱是心之发处。而一身之是非得失。天下之治乱安危。莫不系此。而精一执中。为千圣相传之心法。故又居其次。学者之体用工夫。莫要于忠恕。故又以是次之。天地万物之所以为天地万物者。只是实理。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只是实心。故终之以一诚字。至于天地者。乃是人之大父母。则父母之形体心性。其可不知乎。其事之也。又何可不同于父母乎。是以又略叙经传所论天地之说。继之以横渠张先生西铭以终之。则人道之大纲。学问之体要。于斯略备矣。此固为记性之不足。而不得不出于拙法。然圣贤之千言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3H 页
万语。充栋汗牛。而其要则亦不外于此。恐不但为如我年齿向晚者。玩索涵养之资而已。虽年少精力有馀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可得圣人大中至正之门户。觉道理纯粹精微之极致。而不陷于异端偏见之学矣。同志之士。尚无以记者之非人而忽之哉。
黑石处士遗稿序
吾党有黑石处士裴君子实。年三十一而卒。其友姜大老搜其巾衍之藏。得诗文若干。为求正于余。其文尝与余问答而汇录者。为三之二。又有草成问目而未及见示者。及其所记曲礼上篇讲说。皆其精思妙契。而随得随录者。诗亦不出于言其志述其乐而已。余读之。不觉泫然出涕。噫。余以孤陋之学。又乏强辅之相资。患无以自振也。自得吾子实。疑难相续。裨益弘多。方将提携劝勉。收之桑榆。而子实遽不幸矣。呜呼。尚忍言哉。今其问答。宛如昨日。而九原难作。吾道益孤。此固余无穷之悲。而至于问目已成。未及相质。则亦岂非子实之遗恨欤。余于是益悲其意。而又以自悲其穷也。遂为之追成条答。以附其下。子实如不昧。尚有以照余之心。而默契于冥冥之中也。若其随录一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超然独见。出人意表。所以起发警省者。又无异于合席亹亹。是则子实虽死。而于余犹不死也。余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3L 页
固知子实之贤。而不料其精思实得于索居之日。又复如是也。子实平日不肯为閒漫著述。其于诗也。固非所长。而特其天机所发。自有濂洛之趣。见其诗。亦可以识其所存也。至于问目。间或有自常人观之。疑其不当问而问者。而此乃子实心有所思。弗得弗措之意也。其所以年未三十。而已窥高明之域者。亶在于此。而亦为后学之所当师法也。子实而假之以年。则毕竟成就。其何可量。而今止于此。此岂独余之穷哉。实斯文之不幸也。君讳烨。居玉果之黑石里。不治举子业。专意为己之学。是以人称之为黑石处士云。
活孝悌序
吾友朴献可圣至。自少以孝闻。及长。就我陶庵先生学。告归之日。起而请益。先生书活孝悌三字以授之。先生没后十四年。圣至过余。要余发其义。余辞以无文而不获。则遂为之说曰。夫活孝悌。乃死孝悌之对也。死者局定无所变通之谓也。活者活动无所不能之谓也。世或有不学之人。特以其资质之美。而能有孝悌之行者。然其为孝悌也。但能守其一端。不能推而扩之。譬之如虎狼之仁。蜂蚁之义。鸿雁之序。雎鸠之别。各专其一而不能相通。此之谓死孝悌也。若夫学问之人。则能知孝悌之全体。为庶人则为庶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4H 页
人之孝。为大夫士。则为大夫士之孝。以至于为诸侯为天子。莫不随其地头而各尽其分。无或有得于此。而失于彼。执其一而废其二者。譬之如神龙。或潜或见。或跃或飞。变化不测。此之谓活孝悌也。我先师之必以此三字。授圣至者。岂不以圣至有孝悌之行。而或恐其为死孝悌。故以是警之。使之勉于学而扩以大之耶。盖孝之道甚大。分而言之。则是一事。合而言之。则五常之行。莫非孝也。故孔子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此孔子之孝也。曾子曰。居处不庄。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此曾子之孝也。圣人之生知。固无可论。而曾子之孝。犹不能无待于学。夫曾子之不走于大杖。勺水不入口七日。岂非出于孝也。而不知杖有大小之差。丧不可以径情而直行。其于事亲一端。犹不免局而不通。若使曾子而不学于夫子。则吾恐曾子之孝。亦或几于死孝。而不能推之于五者。如右所云也。大哉学也。世之有孝悌之质。而不闻圣贤之学者。岂不可惜也哉。今圣至既有孝悌之行。而又得先生之教。质之不可徒恃。而学之不可不力者。圣至已知之矣。圣至如欲克承师训。以无负期望之意。则惟在于终始为学。以究孝悌之全体而已。圣至其勉之哉。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4L 页
宗讲约条序
人不学。不能知道。无以为人。学不讲。不能致知。无以成学。肆昔圣人。教人必以学。而其言为学之序。则又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为笃行之先。是以古之时。人莫不学。而其为学。则必以群居讲习为务。故人伦大明而风俗淳厚。学识精通而人才众盛。及今之世。举业坏人。人能知学之可为者鲜焉。则又何论其群居讲习乎。是以彝伦斁绝而风俗日薄。义理晦塞而人才日衰。岂不可慨也哉。噫。吾辈幸生于文献之家。又幸得游于真儒之门。其知学之真可为则已审矣。第其离索之久。旧业易就荒废。新知无由长进。则群居讲习。不容少缓。然求朋于远。不若近取其宗。且在贻厥孙谟之道。又不可无驾马前车之术。肆惟我宗兄会荣甫。与族弟春泰。宗侄汉相。建议刱为同宗讲学契。而使应秀议立约条。义不敢辞。乃相与讲确。略定其规模凡例。继自今凡我同契之人。苟能依此约条。讨论讲劘。终始如一。则未必无成立之望。而子孙又能遵而无废。则其禀气清明者。必有能成德达才。以树名世之业。虽其庸下者。亦不失为文行谨饬之士矣。根深而木长。木长而实生。理所必然。则是契也岂不为光大门户之基本欤。且因是而远近宗属。源源合并。有若韦家花树之会。则亲亲之情。油然自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5H 页
生。流通周浃。虽至百世之远。犹不忘矣。亦岂不为敦亲修睦之法哉。凡我同契之人。盍相与勉之。
留别安如松序
我陶庵先生之殁已八载。而年谱遗集等事。汔未就绪。是盖由于门人散在四方。莫有能倡议主事者也。安友如松。用是慨然。乃于今春。自当河阳妇供晨炊之任。而邀致远近朋友。誊出书牍三十馀卷。于是朴士洙与康仲鸿。草成年谱。应秀与士洙。删正经礼问答。又与俞士精类次语录。今则师门遗事大纲举矣。若非吾如松之诚力。则安得有此。虽然。我先师平日惓惓乎吾辈之意。则不在于此。而乃在于斯道之传也。为其门人者。必也不负此意。然后方可谓能尽弟子之职分也。其所以尽分之要。则只在一心字耳。恭惟我先师之心。至精至细。其于事物之理。无所不明。故一个权度。能随事随物。而量度其轻重长短。泛应曲当。未尝有毫釐之差谬。此所以能承接得精一执中之传也。若吾辈则心地粗疏。见理不明。故虽因其气禀之不至全昏。或不无一长可取。而本领不立。事事颠错。且于曾子三省之训。求其依俙髣髴者。无一之有焉。如是而自称先生弟子。岂不为愧。况又可论其能副先生惓惓之意乎。噫。吾辈自今以往。不惟抱先生之书而已。又必体得先生之心。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5L 页
革去旧习。图惟厥新。细心耐烦。切己穷理。俾有真知实践之效。然后庶可谓不负我先生。而先生在上之灵。亦肯曰余有弟子也。吾辈盍以是相勉焉。临别。如松既以书戒我。而又要我一言。敢以此为报。
赠别康仲鸿序
余赋性偏狷。于人寡合。往在丁巳夏。始遇仲鸿于泉门。年虽后我。而其聪明才俊。乐善好义。真所谓豪杰之士也。其视余愚钝卤莽者。其相悬不啻飞黄之于蟾蜍。而其一段奉佛之诚心。则有若合符节者。是以先师在时。自多有邂逅之日。及遭山颓之恸。余与李公履。筑室于场。时门墙永空。朋友各散。而独仲鸿远来。与之相守。虽其不幸遭艰。旋即奔归。而其心则实与我同也。今又为师门遗事。盍簪于鹅岘。盖仲鸿先已与朴士洙为会。草成年谱。迨其将归。余乃至。为助讲说语类等役而留焉。虽行有先后。役有始卒。而其心则亦与我同。以是言之。则吾于仲鸿。虽才德万万不及。而其心不可谓之不同也。惟其心则同。而形则不然。合时常少。离时常多。今则吾老矣。朝夕且死。此别将为永诀。则其怆悢当如何也。然丈夫不可作儿女泣别之态。盍亦相勉以忘形之道乎。噫。仲鸿居关西。我居湖南。地之相距。千有馀里。而一堂周旋。不止一再者。以其求道之心同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6H 页
也。筑场之时。不期而会者。以其心哀之同也。今又相合者。以其追慕之诚同也。以其同者而论之。则我便是仲鸿。仲鸿便是我。又奚论其形之同不同乎。然是心之所同。有以全体言者。有以一端言者。以其全体则吾与仲鸿。未必皆同。如求其全体之同。则必如先师之心。全其本然。纯粹无杂。然后始可谓之同而其同也全矣。继自今。吾与仲鸿。能心先师之心。而浑化气质。使无一分查滓之存。则吾与仲鸿。无复彼我之别。合亦同离亦同。生亦同死亦同矣。然则又焉知有形质之不同。而顾规规于聚散之际也。愿彼此之相与勖勉。以期于必同焉。
赠张秀才云翮序
学之于人大矣。故说命曰。学于古训。乃有获。周官曰。不学墙面。诸葛武侯曰。非学无以广才。皆言人之不可不学也。学之于人。若是其大矣。人可不学乎。然所谓学。亦有邪正之别焉。味圣贤之言。以求义理之当。察古今之变。以验得失之机。而必返之身。以践其实者。学之正也。涉猎记诵而以杂博相高。割裂装缀而以华靡相胜。返之身无实措之事。则学之邪也。是则邪正分于诚与伪也。以求师请学而言。则无论贵贱老少。唯贤是求而请学者。学之正也。不计道德高下学问浅深。而必就学于势族之门者。学之邪也。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6L 页
是则邪正分于义与利也。学之正者为君子。学之邪者为小人。明于此然后。方可谓之学也。今张氏子云翮年十八。能不屑于科举之业。而有志圣贤之学。其求师不于京洛势家。而乃于陋卷穷儒。则其于诚伪义利之间。取舍分明矣。其学之得正如此。则必将为君子人矣。余甚嘉之。作学有邪正说。以许其所已能。而又诵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之诗以勖之。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记
  
赠淑夫人金氏㫌闾重修记
惟我族高祖赠吏曹参议公。在昏朝乙卯。以文学为凶党所诬。窜北塞道卒。其配赠淑夫人金氏。泣血三年。不见天日。不食盐豉。过三年。亦不进鱼肉。及 仁庙反正。参议公伸枉复官。诬者亦伏诛。金氏作河清词以颂之。其词曰。黄河清兮圣君出。雪人冤兮乾坤阔。闻者为之悲感。己丑。 仁庙礼陟。金氏哀恸。又绝盐豉。未终三年而卒。 孝庙癸巳。特㫌其闾。今 上癸酉。命赠公职。金氏从焉。其棹楔岁久而陊剥。今辛巳。诸子孙协谋重修。其玄孙春泰。要余为记。余惟古今以烈妇见称者。固多矣。至于忠烈并著若金氏。则未以前闻。盖其自幼有异性。尝育于外氏。七岁遭外祖母丧。食素三年。虽疾病。不听助其滋味。既嫁而所以竭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7H 页
力于其父母者。终身如一日。其至孝有如是矣。惟其孝之至也。故推以及于忠烈。而又如是卓卓者。厥有所本也。夫以一身而全三纲。女子而兼众美。古今一人而已。若其配美君子。并享褒赠之典。则其受报可谓盛矣。而 圣朝之于崇褒。亦可谓至矣尽矣。抑余因此而窃有所兴感于世德者。昔我先祖妣李氏。当丽末。厉柏舟之节。负腹子南来。以启我南方之杨。世袭簪缨。至八世而金氏出焉。烈妇之门。复有烈妇。乌赤相继。辉映门阑。猗欤盛矣。夫源深而流长。根培而支达。惟玆至行懿烈。李氏既树之于前。金氏又承之于后。有是祖矣。宜有是孙矣。可不原其所自耶。今其棹楔重新。以寿其传。可为子孙之幸矣。然而寿传之道。不但在于棹楔。而乃在于克追前烈。此金氏所以为孝。而使李氏益寿其传也。凡为金氏子孙者。又必以金氏之心为心。子焉而孝。臣焉而忠。妇焉而烈。以毋负金氏之所以趾美于前而垂裕于后者。则金氏之传。又将不待乎棹楔。而其子孙之为孝。由是而益著也。此岂非诸宗之所共加勉者乎。余虽不文。而余于金氏。为族玄孙。则义不可辞。因自识其所感如此云。
天台庵重修记
玉川东北三十里。有天台山者。其为山也端然若拱手而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7L 页
坐。四方群山。旋绕而归向之。如虞舜恭己正南面。而岳牧群后相率而来朝于庭者。昔在 万历年间。我先祖渔隐公。诛茅于山之腰而筑小庵焉。仍以山名名之。地势高迥。眼界爽阔。近则东望华山。壁立万仞。前临赤城江。环以一道匹练。远而玉果之梧枝峰。特立其南。如插架之笔。而缥缈于云际。光州之瑞石山。雄据西南。如积粟之囷。而磅礴于天半。其馀奇峰秀嶂及江水之去而复回者。演迤数百里。献态千万。有不可胜记。大抵眼前江山。拱揖环抱。殆若造物专为玆庵而设者。历选南中之胜地。盖无有出其右焉。先祖之所以刱立玆庵者。盖以公之兄弟子孙。环居于山之四方。而玆庵之清胜。可以为藏修之所也。其后高祖落霞公。又为之重修。当是时也。吾家文献。俱足为南中望首。二祖之所以裕后人而为永图者。可谓至矣。至于今日。五世之泽欲斩。而读书种子几乎绝矣。庵亦随而倾圮。殆不可居。则此岂非子孙之羞而诸宗之所当惕然省念者乎。于是宗人相与为谋。简宗中年少之勤而有干者。任其重修。余再从侄弼臣。实主其事。乃与数三宗人。竭力鸠财。仍旧贯而为之。柱椽之朽者易之。栋梁之倾者整之。费省而事举。不日而成之。堂构之责。庶几无愧。而二祖之意。亦从此而不泯矣。若弼臣者。其可谓先祖之令孙。而宗人之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8H 页
檀越也。虽然。善述人事者。必善继人志。若庵之重修。固可谓善述人事。而若但有庵而无藏修之人。则其可谓善继人志乎。昔我先考。积年读书于玆庵。有诗并序。而其序文之末。有曰忆创建于先祖。岂徒然哉。贻厥谟于子孙。盖亦深矣。将使兢兢业业。不废箕裘之传。继继承承。无绝簪缨之庆。又曰。无德继世。悲昔盛而今衰。有志扶门。哀力微而任重。弃产业于半世。事研椠于平生。岂余身之悯穷。伤世业之凌替。他年穷达。天命难知。今日贤愚。人事可勉。噫我先考。有才无命。命之在天者。虽不能自必。而才之由我者。克自俛焉。箕裘之传。既不坠于前。则簪缨之庆。亦安知无望于后耶。此我先考之所以善继人志。而宗人之所当取法者也。余既叙重修之功。又以先考之文。告诸宗人。俾后人知所以自勉焉。 崇祯三己卯。渔隐公五世孙应秀记。
实斋记
余自幼童。从事于学。以至老白首。而才分驽下。矇然无所得。近始有一斑之窥。盖天之一元之气。春夏秋冬。昼夜昏明。百千万年。未尝有一息之谬。天下之物。洪纤巨细。飞潜动植。亦莫不各得其性命之正以生。而未尝有一毫之差者。以其有实理故也。圣人之所以能尽性尽人尽物者。以其有实心故也。是以中庸以诚为一篇之枢纽。大学以诚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8L 页
意。为自修之首。俱不出一个实字也。窃以是反求自家之平生。知之所以不至。心之所以不正。身之所以不修。家之所以不齐。爱人而人不亲。教人而人不从者。皆由于无其实心而然也。于是乎名吾所居之室曰实斋。大书特揭于壁间。以为朝夕观省之资。继自今。余若于日用言行心术隐微之际。或有一毫之不实。则将不免为食言之人。可不戒哉。至于子姓之与我同室及朋友之从我游于是斋而讲学者。亦或无实心而不见其有实效。则是皆余之罪也。此则观我生观民之义也。既以自警。而又以是谂于子姓及朋友。俾各相与勉励。无或重余之罪云尔。
明发窝记
醉村慎公与应秀。先后游于陶庵先生之门。公尝构草庐于其二亲墓下。命之曰明发窝。盖取诸小宛诗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之义也。先生尝为之书其额焉。今公驰书数百里。属应秀以记之。应秀惟小宛一篇。即古之孝子儆戒勉励之辞也。而首以明发不寐有怀二人言(一作发)之。其义盖深且远矣。如应秀之荒陋者。何足以发撝其义。且知应秀之深者莫如公。应秀之荒陋。公非不知。而必于应秀而属之者何哉。盖公之所以以明发为扁者。其心即我先师之心也。以应秀之游于先师之门之久。而或庶乎有以窥其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9H 页
心之万一也。故推其江汉之思。要与之讲明此心。而有以见属也耶。若然者。尤非应秀之所敢也。虽然。应秀窃尝观先师末年手书自警之辞。揭诸壁上。常目在之。其辞曰。战战兢兢。临深履薄。形容得戒惧意思。奉持遗体。理当如此。此是终身事业。又以朱夫子训继之曰。一日之间。内而思虑。外而应接事物。是多多少少这个心。若不点检。便差失了。即是不孝。应秀尝以是二说考之于小宛之篇。而窃有所觑得者。夫小宛六章。莫非所以儆戒勉励之意。而一章深于一章。于其末而结之以战兢临履焉。斯实一篇之宗旨。而明发不寐之义。盖至此而无以加焉。曾子临终。启其手足。而所引小旻之诗。亦不出乎此诗之意。则其义岂不大哉。朱子之所以恐失点检而归于不孝者。即此心也。我先师之所以自警而为终身事业者。亦此心也。今公事亲以孝。三年之后。又复筑室墓下。以致终身之慕。而扁之以明发。则是其心亦岂非有得于先师之心者耶。使公而自得于小宛之篇。则可见其心之默契于吾师也。如其有待于师训。则亦可谓善学吾师之心者矣。公之出入师门。盖有年矣。先师每论及门之士。至湖西则必以公为首。又为之书其额。则其推许奖勉之意。盖可知矣。应秀闻公之居是窝也。兄弟相与勖励。既尽其推养继孝之道。而又能敬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99L 页
慎威仪。教诲子孙。日迈月征。毋忝所生。则信乎其有得于小宛之旨。而不负明发之义矣。虽然。君子任重而涂远。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苟能因此造次颠沛。不舍战兢之心。以为终身事业。而惟恐夫少失点检。或为不孝之归。则尤见其不负于先师所以奖勉之意。而其于明发之义。又将无一毫之未到者矣。公之所以属应秀。以为记者。盖亦欲使应秀得闻于是义。而广其锡类之仁也。然则玆记也。虽非应秀之所敢。而亦非应秀之所敢辞也。遂书其所闻于先师者。以为记。公湖西全义人也。
寻初斋记
朗州玄命直子敬甫。余同门友也。尝以书抵于余曰。月出山一支。迤逦西南走十馀里。有峰曰驾鹤。川曰飞来者。是不佞之居也。谷数里以长。白石盘陀。或高而为台。或平而为坛。水之道乎其间者。或飞而为瀑。或渟而为潭。俗传琴松处士池公。旧栖于此云。池公之名不传。而其遗址至今宛然。吾先王父三碧公。爱其泉石清幽。经理小筑。至以来谷居士。刻之图章。而不幸早世。不果如其志。吾先君子不能窝公。恭承先志。木石已具。而旋婴奇疾。沉淹阅岁。竟亦不能遂也。顾余不肖。窃悲其遗志未就。且不忍于名区之终弃也。乃用其材。架数间精舍。在池公遗址上数百步。请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0H 页
名于泉上先生。命之曰寻初斋。因手书三字以赐之。盖取诸老杜诗回向初心志。而亦寓其复寻先人初志之意也。后先生又寄诗以致意。其诗曰。一离真源识者稀。滔滔弱丧几时归。常情怀土须先断。此去寻初可庶几。渔钓生涯晚觉非。月山溪瀑倍生辉。知君淮海犹豪气。千仞冈头一振衣。愿吾子推演先生之意而为之文也。余伏而读之。起而叹曰。大哉。先生命名之义也。美哉。子敬求益之意也。然而寻初之义。固子敬之所已知者。先生之诗。又致意如此。余何敢架叠为哉。抑先生之以是而名子敬之室者。盖因子敬之所已能而勉其所欲能也。请推此而为言可乎。何者。子敬之筑室。所以寻子敬之先志也。余惟子敬之先志。非特为居室而已。盖将以反诸身心而得其助也。夫月山溪瀑。固无前后之殊。而子敬之未居也。则无与于子敬。及夫子敬居之而始为子敬之有焉。真朱子武夷诗所云琴书四十年。几作山中客。一日茅栋成。居然我泉石者也。今既为子敬之所有。则吾知子敬之居之也。尤觉其清奇爽朗。不啻如前日之为客于山中而已。此则先生诗所谓月山溪瀑倍生辉是也。而其微意盖可知矣。人之有明德。孰无其所谓初者。而不能寻之。则初与己不相干。凡于古人之所指以为纯粹至善光明洞澈者。皆臆揣摸索而莫能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0L 页
睹其真。及夫寻之而得到。然后始为吾有。而向之所谓纯粹至善光明洞澈者。乃见其参前倚衡。而其意味之真的。境界之洒落。非但如向之臆揣摸索而已。于是乎深知弱丧之为可哀。而悔其不能早断于怀土也。先生诗中。弱丧怀土之云。盖已躬践其境。而愿与人同之也。未知子敬曾觑得如是否乎。子敬诚以寻初于月山者。反之于心而寻其初。不寻不已。必寻而后乃已。则溪瀑之在外者。犹能得为己有。而况于性命之在己者。初不待乎外。夫然后方可以称先生命名之意。而其于子敬之先志。亦可谓能寻其大者。子敬其勉之哉。余之不文。固不足以塞子敬之请。而乐与子敬道先生之微意。敢不辞而为之记。
大斋记
吾友俞士精。扁其堂曰大斋。是乃我陶庵先生之所命也。士精请余为记。余窃惟大字之义大矣哉。夫欲作千层之楼者。必大其基址。然后方能有成。欲学圣人之道者。必大其心量。然后方能有到。我先师命名垂诲之意。盖深矣。然大有多少般数。今人称人之大量。必曰河海之量。河海之为物虽大。乃是地中之一物。则是未足为大也。中庸赞至诚之大曰。博厚配地。地之比河海则大矣。而犹是天包中一物。则此亦不可谓大之至也。惟天之大无外。方是大之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1H 页
至者。故孔子赞尧之大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由是观之。必如尧之则天。然后可以无愧于大字之义矣。然则人以藐然之身。所以能则天者何也。噫。人各有一天于自家心里。而患在于莫之知也。我先师发挥心气之说。十分明晰。其所谓本然之气。即是天也。明通公溥。廓然无限量。但其所谓血气精英者。虽极微妙。能配其本然。而终是生于血气者。故或拘于血气之私。欿然而小。此吾士精之所已觑得者也。诚能实践其知。使此心纯乎本然而无一毫血气之或杂。则所谓天者即此而在。而物莫能两其大也。虽然。天之为大。不独为清虚一大而已。至大之中。又有至实之理。极于无内之小。而不容遗其毫釐焉。又须细加缜密之功。自三百三千。一一践过。期于无所遗漏。然后乃有以充其大。而其为大也。不为空壳之归。此致广大尽精微。二者之所以相须而不可废其一者也。然则尧之所以则天者。自非别般物事。惟在乎此心之自勉而已。以是而记大斋。则或不背于我先师命名垂诲之意。而可以塞士精之请耶。遂书以归之。
乐五轩记
吾友俞士精。其季曰士京。生后于余三十年。而为余畏友。一日士京请于余曰。吾以乐五扁吾轩。愿吾子之为之记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1L 页
也。余笑而答曰。以余之不文。何以副盛意也。然愿闻其乐之义。曰。一乐生朝鲜。二乐为男子。三乐为君子党。四乐有贤父兄。五乐能识字。余曰。此与康节乐五窝之义。大同小异。今日之乐生朝鲜。即当时乐生中国之意也。其馀四乐有同有异。而推其类则皆不害其为同。士京才高。岂四通八达之襟怀。暗合于康节。故其所乐。亦相类耶。夫七情之中。乐居其一。人莫不有是情。而为物欲所累。不能安分者。虽富贵。亦不能乐。惟安分者。然后虽贫贱。乐亦在其中矣。昔蒙箕子行乞于市而甚乐。孔子问其所以乐。曰。天生万物。惟人最贵。而吾得为人。此一乐也。为人之中。又得为男子。此二乐也。既得为男子而又得寿焉。此三乐也。孔子曰。善推类矣。此是能安分者。故不以其所不得为忧。而但以其所得为乐。此其所以见与于圣人者也。康节之五乐。盖本于蒙箕子之所以乐。士京之五乐。亦本于康节之所以乐。前后之乐。可谓一揆。而吾知其皆圣人之所与也。然孟子曰。君子有三乐。林氏谓之说曰。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学者可不勉哉。今士京之所乐者五。而皆系于天者也。士京之得是五乐亦幸耳。独不知可以自致者。其为乐。又有大于系于天者乎。虽然。今之士大夫。能有士京之乐者亦多矣。而能知而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2H 页
乐之者鲜有闻焉。士京能知而乐之。则盖亦有所本焉耳。诚使士京。益复从事于可以自致之地。则其本益深而其于五者之乐。益知其可乐之味也。吾以是塞士京之请可乎。士京曰。诺。遂书以归之。
梅竹轩记
人物之生。得其秀者。皆有风韵。风韵之相同而感则随之。盖自然也。梅以洁竹以贞。其风韵同也。梅竹必同举而并称。非人也。梅竹之风韵。自不得不合也。动于冥冥之中。而潜通于言意之表。一气之孔神。有如是矣。草木之见赏于人者多矣。而洁者必爱梅。贞者必爱竹。观其所爱。而其人之风韵。亦可想矣。然爱梅者。必爱竹。爱竹者。必爱梅。爱之在于此。而爱之亦在于彼。不待乎其言而自可推矣。七梅公爱梅于前。竹隐公爱竹于后。后之所爱。即前之所爱也。前之所爱。即后之所爱也。两世二物。泯然同臭。吻然并美。物未始不为人。人未始不为物。而梅与竹。亦未始不为一个物也。梅竹之风韵既同。而父子之风韵。亦随以著焉。礼有弓箕之谕。其不信矣乎。梅竹之堂。虽废为墟。而二公之风韵尚不死。动于冥冥之中。而潜通于言意之表者。不但在于去后之梅竹。而在于公之子孙。此梅竹轩之所以复起于二公之遗址。而二公于是乎为有后矣。君子之泽五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2L 页
世而斩。七梅之于梅竹。上下五世而不但泽不斩而已。风韵辉映。虽旧维新者。盖以有竹而世其梅也。今复有梅竹而世其风韵。则吾知夫梅与竹之风韵。又不知自此而几世也。虽然。余读七梅堂铭及竹轩诗。则天机之发。不染一尘。清远之意。超然物表。是岂无所本而然哉。得于其心而达于其文。是则二公之所以风韵于梅竹。而同爱于前后者。不在于堂名而在于其心也。其心伊何。洁与贞而已。主人既以梅竹。扁其轩。请言于余。余未及登其轩。而风韵之感。固在于冥冥之中也。不复以荒拙为辞。而勉之以二公之心焉。主人为谁。光州之金辉叔重烨也。七梅及竹隐。即其高曾两世也。皆隐德不仕。以高材清识显于世。辉叔克趾其美。亦以文行称。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题跋
  
题通书后
余生长僻乡。行年六十有四。始得濂溪先生通书而读之。其书盖与太极图说。相为表里。而推明图说所未尽之意者也。辞甚简约。而能括尽天下道理之体要。无所遗阙。真所谓醇乎醇者。而孔颜曾思孟之心法。不外乎是矣。噫。自孟子没而圣学不传。千有馀年之间。其说道理者。惟有董仲舒一人得其正。而又能见得道之大原。然其于全体大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3H 页
用之妙。则亦未有所发挥也。其馀诸子之学。则率皆粗浅偏僻。无或依俙髣髴于道者。以至五季而极矣。先生生于其后。能不由师传而独得圣人之精蕴。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是非生质之美。几于上智。而用功之诚。又足以感通神明。则焉能如此乎。卓哉卓哉。是真个三代后第一豪杰之士也。然若不得朱子。则又孰能发明先生之精蕴。而使得传于后世乎。是知天相斯文而笃生此二先生于前后。以寿斯道之传也。然朱子之注释此书。如彼其明白。而近世学者之言理气心性者。亦多乱真之论。纷纭歧二。莫能归一。不知何时。得复有如朱子者出。以定其是非也耶。癸未五月上旬后一日。南原杨应秀。书。
 或见余右说。而诘之曰。子赞通书。而谓孔,颜,曾,思,孟之心法。不外乎是矣。子何以知其然也。余答曰。此书之论动静精蕴理性命诚神几等语。皆本于孔子之系辞也。其论颜子及其引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等语。是真得孔,颜之乐。而形诸言者也。其言修齐治平之要。则本于大学也。此书以一诚字。贯终始。是则中庸之以诚。为一篇枢纽之意也。其言仁义礼智。则本于孟子也。然此只举其大纲也。若熟读而细察之。则一章一句。无有不本于语孟庸学系辞者。愚所谓孔颜曾思孟之心法。不外乎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3L 页
是者。不亦然哉。
题心经后
余读心经。至末端尊德性斋铭。见程篁墩附注。则首引朱子论尊德性道问学二者。不可偏重之语六条。以为朱子平日之教。中引朱子以道问学为重之语十条。以为朱子中岁之教。末引朱子以尊德性为重之说十二条。而谓之先生晚岁定论。噫。以尊德性为重之说。果为先生晚岁定论。则其中岁以道问学为重之说之为非。不问可知。而其平日以尊德性道问学二者。为不可有偏重之语。亦为初年未到之见耶。愚按中庸章句曰。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小注又曰。尊德性至敦厚此上一截。是浑沦处。道问学至崇礼此下一截。便是详密处。道体之大者。直是难守。细处又难穷究。若有上一截而无下一截。只管浑沦。则茫然无觉。若有下一截而无上一截。只管要纤悉皆知。则又空无所寄。夫中庸章句。乃朱夫子晚年所定著者。而其为说如此。则彼篁墩之以以尊德性为重之说。为朱子之晚岁定论者。乌足为徵信之言乎。大抵心为一身之主。万事之纲。则尊德性。岂不为本领乎。故圣人教人。必先以小学。小学便是尊德性之方也。然只尊德性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4H 页
而不复道问学。则心体之明。有所未尽。而无以极其修齐治平之道矣。故大学之教。则必以格物致知为先。格致便是道问学也。格致然后尊德性之功益熟。而意自诚。心自正。身自修。以之措之家国天下。无所往而不得其宜也。是乃圣人全体大用之学也。故朱子以居敬穷理。比之车轮鸟翼。而其于中庸章句解释尊德性道问学两句之说。若是明备。此固先生平日定论。而其答门人知旧之书。或有以道问学为重者。特以救陆象山专主尊德性之弊也。其末年。又有以尊德性为重之书者。以其门人不知朱子救弊之语。出于不得已之意。而往往专主道问学。有如陈安卿辈能说理精切。置水不漏。而夷考其行。则有不能掩者。故先生又有尊德性为重之教。以警其失。此莫非君子多术之至教。而其所以有前后说之不同者。正如孔子答冉有闻斯行之之问。曰。闻斯行之。其答子路之问。则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之意也。而篁墩不识此意。但以晚岁之言为主。而谓以尊德性为重者。乃先生之定论云。则其上负朱子。中误自己。下迷后学之罪大矣。然是岂其本心哉。特其所见倚于一偏。专废道问学一边工夫。故知觉不明。以至于此耳。岂不深可惜哉。愚则窃以为学者。必尊德性而无一毫人欲之累。无一毫私意之蔽。又必须道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4L 页
问学析理。则不使有毫釐之差。处事则无或有过不及之谬。而必尽夫三百三千之节文。然后方可无违于圣人之道也。凡我同志之人。莫以古人之言而尽信之。莫以今人之言而忽废之也。癸未五月朔日丁巳。南原杨应秀。书。
 后得见东莞陈氏建学蔀通辨提纲。曰。程篁墩著道一编。分朱,陆同异为三节。始焉若冰炭之相反。中焉则疑信之相半。终焉若辅车之相倚。朱,陆早异晚同之说。于是乎成矣。王阳明因之。遂有朱子晚年正论之录。专取朱子议论与象山合者。与道一编。辅车之卷。正相唱和矣。凡此皆颠倒早晚。以弥缝陆学。而不顾矫诬朱子。诳误后学之深。故今编年以辨。而二家早晚之实。近世颠倒之弊。举昭然矣。余于是始知心经附注。以尊德性为重之说。为朱子晚岁正论者。实与道一编。相为表里。阴主陆学而矫诬朱子之奸情矣。噫。若非陈氏之通辨发奸摘伏以示人。则后世孰知篁墩心术之若是阴巧乎。陈氏之功。于斯为大。而彼篁墩者。欲以是欺天下后世。而卒不能欺。适足为虚妄之人而已则何益矣。噫。古人云暗室欺心。神目如电。篁墩之暗地欺心。若是之甚。则鬼神亦岂不恶之。而听其终保令名也哉。是以观陈氏所论篁墩之世。则篁墩于弘治己未。王考鬻题。为言路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5H 页
所劾。逮系诏狱。而遂愧恨以死也。此非夫子所谓获罪于天。无所祷者乎。是可为异端造为巧辞。以欺天下后世者之殷鉴也。抑余又有所感叹者。噫。天下之生久矣。自世衰以来。学者心术之邪正。有多少般数如彼。程敏政,王守仁之颠倒早晚。以矫诬朱子者。乃异端之索性者。其心术之邪恶。固不可胜诛。而其他心术。虽不如彼二人之邪恶者。亦或有坐于见识之不逮。未免自误误人者。往往有之。而世之学者。狃于口耳之学。不加审择于沙可做饭之说。而例皆信从之。噫。道安得明也。不知何日。复有如朱子者出。而有以折衷之耶。
题五子近思录道体篇后
余窃尝闻明儒多畔朱子尚陆学。而圣贤道统。遂绝不传。心窃慨然。近日得见所谓五子近思录。乃星溪汪氏佑。以朱子之书。合编于朱子所纂集近思录。而名之以此者也。以是观之。朱子之学不坠于地。犹有尊信而传述之者。甚可幸也。又有清儒新安施氏璜者。能尊信是书。既为之纂注。又以为薛敬轩瑄读书录。胡敬斋居仁居业录。罗整庵钦顺困知记。高景逸攀龙遗书。皆由近思以升。入四书五经之堂室者。先后一揆。若合符节。于是汇稡其精要者。以附各卷之末。据此亦可见传述朱学者。绵绵不绝。尤为幸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5L 页
也。第观道体篇所附薛胡罗高四子之言。则惟薛敬轩语最粹。胡说次之。至于罗,高二子之言。则多有违背朱子之训者。而施氏不察。一并尊信而尽录之。以传诸后。则窃恐朱子所以发明经传之旨。因是而䵝昧。其为忧深矣。是以应秀之愚。窃不自量。略举数条。敢加评论如左。以为后世君子取舍之地云。
 整庵曰。道心寂然不动者也。至精之体。不可见故微。人心感而遂通者也。至变之用。不可测故危。又曰。道心性也。人心情也。心一也而两言之者。动静之分。体用之别。凡静以制动则吉。动而迷复则凶。惟精所以审其几也。惟一所以存其诚也。允执厥中。从心所欲。不谕矩也。圣神之能事也。
此两段语。又何其大违朱子之训也。中庸小注。朱子释危微二字曰。危只是危险。在欲堕未堕之间。易流于不好耳。微者难明。有时发见些子。使自家见得。有时又不见了。此与罗释。大相不同矣。盖人心之所以危者。以其出于形气之私。而易得走从恶处去也。而罗氏乃以感而遂通。至变之用不可测谓之危。然则易之感而遂通。与阴阳不测之神。亦可谓之危乎。道心之谓微者。以其本心之自性命而发者。为气禀之所拘。人欲之所蔽。或见或不见而言也。而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6H 页
罗氏乃以寂然不动之体。不可见者谓之微。然则通书所谓发之微妙之微与几微故幽之微。皆当看作寂然不动之体乎。道心性也。人心情也云云。尤为不是。朱子语类曰。此心之灵。其觉于理者道心也。其觉于欲者人心也。又曰。饥寒痛痒。此人心也。恻隐羞恶是非辞逊。此道心也。由是观之。则人心道心。朱子皆以知觉发动处言之也。何尝分属于性情体用动静。如罗氏之说乎。其所谓静而制动者。亦不成道理。夫所谓静以制动者。此心寂然无欲。而静以酬酢万变之谓也。而罗氏则以道心为性。而曰静以制动云。是以性谓能检其心也。其可成说乎。惟精所以审其几一句。以外面看之则似好。而以自家所见推之。则亦不成说。盖几者善恶之几也。若以人心道心。并属发处。而谓惟精。所以审其几。则诚为至言。而彼罗氏。以道心为性。人心为情。而曰惟精所以审其几云。则其所谓几者。非复善恶之几。而乃为性情之几也。性情上。亦可着几字乎。此其所以不成说话也。惟一所以存其诚也之句。乍看亦似为好。然其所谓诚者。乃指其所谓寂然不动之性而言。非指本心之正。无间于动静语嘿者而言之也。则其所谓存其诚者。亦谓存其寂然之性而已。非谓存其寂而常感。感而常寂之心也。则是亦为偏辞也。其所谓允执厥中云云。亦为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6L 页
未稳。夫执中。有圣人之执中。有贤人之执中。圣人之执中。如大舜之执两端用其中。是也。贤人之执中。如颜子之择乎中庸。服膺不失。是也。彼罗氏乃以允执厥中。谓从心所欲不踰矩之事。若如此说。则如颜子之中庸。不可谓之执中耶。是皆不可知也。
 景逸曰。唐虞言中。至子思始明之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万古于此明中。于此明性。于此明道。朱子谓子思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信哉。
愚谓唐虞言中。至子思而始明之。其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者。以中之大本而言也。其曰。发而皆中节者。以中之用行于情者而言也。其曰。君子时中者。言其中之随时而有也。其曰。执两端而用其中者。言其中之随事而在也。惟其忧道学之失传而作也。故其言之详尽如此也。而高氏乃独以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一句。谓明唐虞之言中。何其言之偏也。唐虞言中。若专指未发之中而言也。则何以言执中也。未发之中。亦可执之欤。朱子释通书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之义曰。以和为中。与中庸不合。盖就已发无过不及者而言之。如书所谓允执厥中者也。由是观之。唐虞言中。非言未发之中者。尤可知矣。窃详罗高二子。皆能觑得天与性与本心之为一者也。其言议视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7H 页
我东儒者以心专属气之论。则其所见可谓卓然矣。但罗氏以道心。直谓之性。以人心。独谓之情。则是不知几善恶之分于人心道心。而其弊将与陆氏专主尊德性之学。同归也。高氏之以心与念分而二之者。亦近于罗氏之见。而其以唐虞言中。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者。亦将使学者。只主于静。其弊亦必为陆氏之学。是则名虽为朱子之学。而实则畔背朱学也。学者。不可不知也。大凡道理差之毫釐。缪以千里。彼释老之学。岂全无所见者哉。惟其所见。倚于一偏。故归于异端。而卒得罪于圣人。此固坐于粗觇彷佛。便谓吾已见得。而不复致力于穷格之功也。岂不惜哉。噫。学者有志于圣人之道。必一遵朱子之训而不违然后庶几焉。 崇祯后三癸未秋七月甲子。南原杨应秀书。
题学蔀通辨后
学蔀通辨者。东莞陈氏之所作也。陈氏名建。大明嘉靖时人也。当是时。学者谓朱子初年所见未定。误疑象山。而晚年。始悔悟而与象山合。其说盖萌于东山赵污对江右六君子策。其言曰。朱子答项平父书。有去短集长之言。岂鹅湖之论。至是而有合耶。使其合并于晚岁。则其微言精义。必有契焉。而子静则既往矣。程篁墩敏政因之。乃著道一编。以为朱,陆始焉若冰炭之相反。中焉疑信之相半。终焉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7L 页
若辅车之相倚。朱,陆早异晚同之说。于是乎成矣。王阳明守仁因之。遂有朱子晚年定论之录。专取朱子议论与象山合者。与道一编。正相倡和。而皆颠倒早晚。以弥缝陆学。而矫诬朱子。自此说既成。后人不暇复考。一切据信。而朱陆之学。混为一涂矣。陈氏发愤于此。乃为之编年。以记朱,陆之说。则朱子之于陆子。始或有相同之言。而中则渐疑之。终则明知其为禅。而攻斥之不已者。不啻明白。而彼程王二子颠倒矫诬之情状。昭不可掩矣。是书一出。而天下后世之人。始知朱,陆正邪之判。如儒释之相反。则其有功于斯文。为如何哉。殊可敬服。独惜夫陈氏内修之功。有不及于外攘之力。何者。陈氏于通辨终编。载自家心图心说。而以道心为性。人心为知觉。是则大有违于朱子之言。历考朱子之书。何尝有以道心为性。以人心为知觉之说乎。此则不可不辨。玆以愚见。敢加评议如左。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L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右陈氏之心图。而其以人心道心。分属知觉与性者。与朱子所论人心道心之说。大相不同。朱子语类曰。此心之灵。其觉于理者。道心也。其觉于欲者。人心也。由是观之。则人心道心。俱是此心灵觉之用。而即周子所谓几善恶者也。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8H 页
岂可以道心专属性。而人心专属知觉乎。
 虞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张子曰。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愚按性。即道心也。知觉。即人心也。此论心之的也。
右陈氏之心说。而其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分属知觉与性之为非。则愚于上心图下。已明之。玆不复叠床。而其以张子说。看作性为道心。知觉为人心者。亦涉可疑。张子所谓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者。特以明心性得名之所以异也。夫岂谓道心为性。谓人心为知觉之意耶。
 朱子曰。人心。是有知觉嗜欲者。道心。则是义理之心。可以为人心之主宰。而人心据以为准者也。
 又曰。如人知饥渴寒煖。此人心也。恻隐羞恶。道心也。
 又曰。如喜怒。人心也。喜其所当喜。怒其所当怒。乃道心也。饥欲食。渴欲饮者。人心也。得饮食之正者。道心也。
 又曰。人心。是个无拣择底心。道心。是个有拣择底心。
  观此数言。人心道心之辨。明矣。
右亦陈氏之说。而其曰。观此数言。人心道心之辨明矣者。其意盖亦以上所引朱子语四条。皆看作以道心为性。以人心为知觉之言而云然也。然朱子本意。则初不如是也。愚请逐条明之。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8L 页
朱子语第一条。所谓人心。是有知觉嗜欲者。与语类所谓其觉于欲者人心也者。一意也。道心则是义理之心。可以为人心之主宰。而人心据以为准者。亦指语类所谓此心之灵。觉于理者而言。非指性而言也。观其著主宰二字。可知也。朱子每以心为身之主宰。而无或以性为主宰处。
第二条云云。亦与上段一意。而既曰。恻隐羞恶道心也云。则恻隐羞恶。乃是情也。以情为性。可乎。
第三条。亦曰喜其所当喜。怒其所当怒。乃道心也云。则喜怒亦是情也。其可以是而为性乎。所谓得饮食之正者。亦是已发之心。岂是未发之性耶。
第四条。所谓有拣择底心。便是是非之情。则亦不可以是心谓之未发之性也。
凡此陈氏所引朱子之言。以明道心之为性。人心之为知觉者。皆是错认朱子之意。则愚之前所云陈氏内修之功。不及外攘之力者。岂为过言也哉。朱子于中庸序曰。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所谓或生或原者。皆是据已发之心而言者也。则其不可以道心为性也明矣。而况以性谓之原于性命之正。则其可成说乎。且既曰。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云云。而又曰。所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9H 页
以为知觉者不同云。则人心道心之并属知觉可知。又何可只以人心属之知觉。而道心则不属之知觉耶。朱子论人心道心之说。见于语类及他书者尽多。而其大要。不出此中庸序之言。则陈氏之以道心为性。而人心为知觉者。岂不大有违于朱子之意乎。噫。不独陈氏之言为然也。大抵中国学者议论多如是者。明儒罗整庵云。道心性也。人心情也。心一也而两言之者。动静之分。体用之别也。清儒新安施氏璜。亦尊信此语。此与陈氏之所见大同小异。而其失朱子之旨则一也。呜呼。是数君子者。皆能尊朱攘陆。斥邪扶正。则匀是圣人之徒也。而独其论心性之说。有此畔背于朱子之训。是甚可惜。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L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09L 页
图既成。或者难之曰。子之心图。准之以朱子说。则凿凿有据。无复可疑。但朱子之以神或谓之性。或谓之心者。似无心性之别。子能明言其所以乎。曰。神者。太虚本然之气。包括太极之理。而在天则为所以为五行者。在人则为所以为五性者。其在人者。得血气则能发出知觉而为心。故朱子既曰。在人则为所以为仁义礼智信者。是也。又曰。在人则心便是。所谓形既生矣。神发知者。是也。此与程子所谓心也性也天也一理也者。同意也。或又问。朱子语类云。气聚成形。理与气合。便能知觉。其所谓理字。似与此在人则为理。所以为仁义礼智信者之理字同。而其所谓气字似不同于气之精英者为神之气字。敢问此气何气也。曰。理与气合之理。即指气之精英之神在人则为理者而言也。其气则谓血气也。朱子所引形既生矣。神发知者。乃是形质既成。神得血气。而发出知觉之谓也。
或又问。朱子语类云。心之未动则为性。已动则为情。所谓心统性情者也。此亦以心性为一之言也。然则陈氏之以道心为性者。似不悖于朱子之意也。如何。曰。心统性情而心之体。即性也。心之用。即情也。如是言之。则诚为朱子之意也。而至于道心。朱子既谓之四端。而又谓四端便是情。是心之发见处云。则以道心为性之说。安得不违背于朱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0H 页
子之旨也。
题先世遗事后
惟我杨氏。自始祖宁越郡事。至直提学十世仕于丽朝。自咸平县监。至我族高祖文学公七世仕于 本朝。通前后十七世。世袭冠冕。而独我八世祖处士府君。隐德不仕。故时人以谓累世簪缨中。一布韦尤为贵云。始祖以下世系官位。则有谱牒可考。而若其德行事业。则年代遥邈。累经兵燹。家乘散佚。无所考徵。且应秀九岁而孤。既未有闻于家庭之间。又远在乡僻。无以广考东史。惟于先考兄弟所裒集先世文字。有大提学府君遗诗数篇。此乃搜得于东文选者也。其中有曰。稻花风际白。豆叶雨馀青。物物得其所。我歌溪上亭。此深有得乎鸢飞鱼跃之义。而其性情气象。可以想见也。牧隐尝言事。以府君为證曰。杨某愿而悫。言且信。其见重于当世。亦可知也。直提学府君。虽早世。而由高科进。多历清显。其望实固已殊绝。而其配李氏。贞烈卓然。真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则府君正家之化。亦可验矣。咸平府君。以其遗腹子。年甫成童。感悟慈教。一变至道。卒能成立。为南方杨氏之鼻祖。则其扬前牖后之功。尤大矣。应秀少也。随宗中长老。省其墓。仍参岁一祭。见其墓前石床。不烦工斲。以天作薄石。长可丈许。广可数尺许者。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0L 页
为之。而石面不平。或凸或凹。故当陈馔。必置木床于其上。应秀问之曰。窃见吾家累世先茔。曾无石床之如此粗薄者。何是墓之独然也。长老曰。是山乃李氏之所自占。而此石在其傍。府君因言吾死。葬于此。而床则仍用此石。故子孙不敢违也。或曰。府君离远故山。不得尽礼于先墓。故遗命如此。又戒勿树表碣云。由前之说。则其俭德可知。由后之说。则尤可见其孝心之至也。判官府君事迹。秖有清范楼题咏一篇。在先考所集录中。临陂府君有旧碑阴记曰。性宽大。不拘小节。以渔酒自娱。奉养崔氏。老而不衰。与弟子由。相爱笃至。人称孝友云。其实行盖如此。而其讳以子瞻。字以希轼。而其弟翰林公。则讳以子由。字以希辙者。有似乎范文正名与字之义。则其志尚所在。亦可以观焉。处士府君。则早谢科业。专意为己之学。及见戊午甲子之士祸。一时善流诛窜殆尽。益绝意斯世。而与弟进士讳墩。优游江山。以终其世。今其遗迹尚在钟湖之上。湖中二岩对立。一称培岩。一称墩岩云。盖时人以其兄弟之名名之。至于今流传。独其行状文集。俱无所传。秖有南秋江孝温鉴亭记。语及我府君。而称之以才士。然才士二字。何足形容其潜德高风也哉。佐郎副正二府君行状。亦皆无传。副正府君。则有清范楼和韵。而亦载于先考集录中。(清范楼在咸安。判官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1H 页
先祖守晋州时题咏。副正先祖守善山时次韵。)至于五世祖渔隐公。事业尤大。又有子进士府君之贤。孝以世其家。则宜必有状德文字。而其后两世。俱未享年。吾祖考则七岁而孤。吾先考则十一岁而孤。宗家又经回禄。先世书籍。尽入灰烬。故其嘉言善行。百无一传。越我高祖考。清风高节。为当时士大夫所推仰。而亦无状文以传后。则曷胜痛惜。应秀乃慨然于斯。谨因先考所尝纂录者及前辈流传之言。而略记两世事行。以乞铭于陶庵先生。以发其幽潜。诚为大幸。然于其实行。漏万挂一。则乌得免不明不仁之罪哉。我祖考享年仅三十有五。虽未及大鸣。然端而好学。为人所敬畏。李上舍台晚。即东皋李相公之后孙。我族高祖文学公之外裔。而识博行高之人也。每向人言吾外戚曾大父兄弟甚盛。而某氏最贤云。我伯父生员府君。志气高爽。与我先考。共为华山权先生道义交。相与责善辅仁。而非礼非义之事。虽微细。终身不为也。尝以不违天三字授应秀。而不肖无状。不能有以承继也。华山先生哭我先考文。有曰真纯之质。既温且和。静一之性。既安且重。急遽之色。暴疾之言。未见一施于身体。而口无可择之言。身无可贬之行。善者爱而慕之。不善者悦而化之。又曰。文章之博。见识之高。侪辈所推。众人所服。夫华山先生之贤。污不至阿其所好。而其言如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1L 页
此。则我先考之德之才。可以徵信于后。而其所以用功之要。则曰上帝寔临。其敢或贰。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此数句是已。然而或恐名过于实。不以学者自居。又念门户之陵替。黾勉举业。以故人或不知其所存之如此也。大抵吾杨入我 朝以来。虽官爵绵延。而家世拙素。志尚廉洁。不肯与世俯仰。且或年寿不长。多窒少亨。若我八世祖及高祖之不仕。以其风操之太高也。曾祖以下两世之不振。以其短命也。先考有德有才。而未扬厥声命之穷也。盖先世之所以成立。固由忠孝勤俭。而后世之所以衰替。则非由顽率奢傲。乃天命之使然。而抑有可异者。我高祖考十五而孤。能自力为学。大鸣当时。祖考七岁而孤。终又无年。犹能修身好学。见称于人。先考十一岁而孤。亦能修德广才。见推于侪辈。知名于当世。盖当必替之运。而三世以孤童。能励志笃学。承继家声。敷遗后人。猗欤盛哉。应秀亦不天。九岁失怙。十三失恃。其早孤无依。不幸近之。而惟其不肖。无以绍德袭训。以扬先休。斯为可惧耳。呜呼。我先考尝有训曰。他年穷达。天命难知。今日贤愚。人事可勉。为子孙者。果能于此。奉而尽心。毋坠厥训。则吾杨庶几有阳复之日矣。盖文行忠信。真实而不华。高洁而不苟。乃吾家传来之风也。外此则为失家法矣。后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2H 页
生宜志之。
先考丁卯春祝跋
 今日即东君按节之日也。人家一年之内。吉凶祸福。实基于此日。鄙人窃有所愿。敢以祝于东君。而其为愿也。俭而易从。何者。资产仅足以奉祭祀育家累迎宾客。奴婢仅足以代劳。子孙仅足以世家。余乃净一室。室中置三层书架。下贮古人书策。中贮笔墨纸砚。上贮琴一张及诸书画地图屏簇。惟兄与弟。食则连案。卧则联枕。读则共书。书则共砚。岁时令节。则以时食享于祠堂。享毕。兄弟序坐于厅事之东。娣姒亦位于其西。大小奴婢。皆列立于堂下。然后兄弟相戒曰。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又曰。爰及一家。无有不睦。兄曰。唯。弟拜曰。诺。然后次及娣姒曰。妇人以顺为正。毋好斗竞。惟务相下。又曰。幼子常视无诳。祭祀必致洁。宾客必致敬。娣姒曰。俞。然后乃及奴婢曰。早起。洒扫庭若厨。勤尔职事。奴有馀粟。婢有馀布。奴婢齐拜曰。唯。然后内外上下。各归其所。服勤其事。以求成功。时无兵革饥馑之忧。以误此乐。家无水火死丧之忧。以废此乐。身无疾病离违之忧。以坏此乐。怡怡优优。聊以卒岁。则东君之惠深矣。东君之泽至矣。至如富贵寿考。天意想已有定。身后之事。百岁之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2L 页
计。隆替循环之数。其来尚矣。此不烦渎也。
呜呼。此我先考丁卯春祝之文也。不肖获罪于天。九岁而孤。音容日远。攀号靡逮。今于巾衍之中。得此文而读之。一篇致意。莫非修身治家之道。守分安命之义。蕴之为德。而发之为文者也。其视世人之浮词漫语。以为春祝者。盖不可伦矣。噫。先考遗文。只有此寂寥一篇。而其篇中所载者。若是其大且备焉。后之人观于此一篇。而亦可以见我先考之所存也。抑先考既以世家望之于子孙。而不肖无状。学不加进。而年已六十。则其于世家之望。亦已远矣。此不肖所以惕然深惧。三复遗篇。而叹息流涕者也。凡为我先考子孙者。皆不可不知此意云。 崇祯三己卯。不肖孤应秀。泣血谨跋。
题伯父旅庵公所撰族谱序后
右谱序。乃我伯父旅庵公之所撰也。夫人于久远之事。则鲜能起疑。于闻人所为之事。则尤必信而不疑。清南杨氏之合谱。即在久远。而主其事者。即杨蓬莱也。蓬莱既是我国之闻人。则是其事似宜信之无疑。而我旅庵公生于百载之后。能起疑于此。而辨明其失。若是昭著。苟非类族辨物。深有得乎大易同人之义。则乌能若是哉。应秀之愚不肖。因公之序而更考丽史。则上党伯。以关西夫子之裔。仕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3H 页
于元皇庆二年癸丑。(即忠宣王五年。)陪蓟国公主来东。至忠肃王壬戌。上党以上护军如元贺正。而我先祖大提学公。以至正癸巳。中生员壮元。自壬戌至癸巳。止三十二年。则大学公与上党伯。年岁虽差池。而即同时人也。且 洪武己未。上党伯之孙伯渊。以都指挥使。御阿只拔都于云峰引月驿。而大学公之子直提学公夫人李氏。避难于龙城之飞鸿山矣。其年伯渊与政堂文学洪仲宣。为李仁任,崔滢等所构杀。而仲宣乃直学公登第时知贡举。则直学公与伯渊。亦同时人也。而蓬莱之谱。乃以我大学公之八世祖知宁越郡事公。书之上党伯之孙伯渊之行。则其为谬妄甚矣。吾家之有贤父兄。得不迷于氏族之源流者。岂非幸甚欤。至于序中所谓名讳似讹。编次疑错者。盖以二世仓正公之讳渐字。与三世中书公之讳占字音同。五世同正公之讳令字。与八世大学生公之讳龄字音同。故云然也。然而此则恐非可疑。盖罗丽之俗。虽显闻之人。父子之名。一字相袭者甚多。则今此二字讳之一字音同。不足为怪。而洛中诸姓谱姓苑䕺录等书所载南原杨氏之谱。皆与吾家旧谱同。此亦可以徵信。故吾辈修正家乘之日。自宁越郡事公以下。至大学生公八世。一依旧谱直书。得不为公之罪人否。此乃公之私谱弁卷之文。不入家乘。故恐或湮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3L 页
没不传。玆敢录其颠末。以备后考焉。 崇祯三庚辰。从子应秀。谨书。
书仲氏所述白水行迹后
应秀仲兄。以壬申四月亡。既葬。其侧室金氏。得一小册子于箱箧中。见其卷首有手笔。不敢辄毁。奉以质于应秀。应秀取而观之。其外面。题以白水行迹。盖公为述应秀始终。欲以示后人。而起自庚辰十二月者也。读之未竟。不觉声泪俱发。呜呼。吾兄友爱之笃。出自天性。应秀实不肖。幼时几无以自振。而毕竟能不废先业。得免为禽兽之归者。皆吾兄之力也。呜呼。吾兄弟早孤。以先人遗命。就学于华山权先生。吾兄请学为人之方。先生嘉其志。授之以小学。而期望甚重。不幸未及成就。而先生又弃吾兄弟。时则家徒壁立。又无内助。饘粥亦不给。奚暇负笈以从人学乎。于是吾兄自以兄弟中。才分为不逮。遂废业。躬自理生。使伯兄及弟。安坐而读书。应秀之无似。固无可取。而设有一善可称。此非应秀之善。而乃公之善也。然而或有劝吾兄以君之兄与弟。赖有君在耳。何不并取其文与笔而应举。以受其报也。吾兄笑曰。虽兄弟间。借手应举。是欺君也。吾不忍为也。此又吾兄高人一等。而兄弟之所叹服者也。应秀禀气脆弱。幼多疾病。吾兄扶持保护。若慈母之保婴儿。虽贱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4H 页
执事。苟有补于应秀者。则不惮其劳。或值疾亟。则汤药必祝天而用之。用辄得效。乃癸丑春。应秀有寒疾。医人技穷。应秀乃与家人及门徒永诀。正席而卧。以俟其绝。吾兄流涕而出。沐浴。终夜祷天曰。某无才无德。在世无用。某之弟应秀。生而有益于人。其死可惜。愿以身代之。及晓。应秀忽自言曰。辰砂益元散。乃吾病当剂。傍人闻之。即与服之。果效。其时应秀又有异梦。因以得苏。此非吾兄之至诚。有以感神而然耶。是则非但应秀之志学。寔赖于吾兄。其所以得延躯命。以至今日者。亦莫非吾兄之赐也。今于兄弟俱老之后。或恐一朝奄忽。而应秀之区区事迹。有不及著闻于人者。私自记识如此。自始起稿。距其殁。盖五年间也。其志亦勤矣。其虑亦深矣。是则非但应秀之躯命寔赖吾兄而存。后之人若有因此而知应秀之姓名者。则亦岂非吾兄之赐耶。呜呼。音容一隔。孤生无依。虽于等閒遗墨。亦自触感而增怀。况此为弟记述。用心于弟之所不见。而乃出于既没之后。其勤勤恳恳。至于老且死。而不能忘弟者。可以想见于此。则应秀之所以感激痛悼。又岂有穷己耶。呜呼。吾兄之友爱。固出于天性。而亦以应秀为父母所钟爱。故克体父母之心。而加隆如是也。是其友爱。亦出于孝。而若其所以不忍欺君而应举者。则其忠又孰尚焉。若论吾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4L 页
兄之厚德。则亦岂止于此。而此特因其遗墨而及焉耳。吾兄于学业。虽未成就。而其所得于为人之方如是。则虽谓之不负华山之所期望。亦可也。呜呼。吾兄有如是之德。而应秀不能为之述。反使吾兄述应秀者。此又应秀之罪也。悲夫。壬申九月。应秀。涕泣谨书。
竹隐金公行状后叙(金公讳震羽)
竹隐金处士之殁也。瑞宁柳上舍状其行。余与竹隐曾孙重烨。相从游。得其状读之。其言信而有徵。足以不朽公矣。第又观于重烨之所为竹隐公遗事者。其至行懿节之可书以遗后人。而不在状中者多。盖以遗事之后出。而未及载也。遗事凡若干条。其中有曰。著闺训。以授其配柳夫人。出入必拜。相待如宾。则可见其刑家之实也。有曰。季妹寄书。有衣弊不胜寒之语。公见书。戚然。撤其所覆衾絮而送之。则可见其友于之至情也。有曰。远族有冬月来过。而衣不蔽体者。公悯然伤之。而无衣可赠。乃取发解试券二幅。为衣以衣之。庶族值岁大凶。举家顑颔垂尽。公亦方阻饥不遑。而时时为麦糜粥。躬往分食之。俾免于死亡。则可见其敦睦之真心也。有曰。乙卯凶徒之构诬尤庵先生也。公考七梅公。倡同志。通喻大学。痛斥邪党。又欲上章叫阍。时方伯与州官。附凶党。忌媢七梅公。因以构公。公酷被桁杨。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5H 页
几至不测。而公不少挫。则其扶正斥邪。临危不夺之操。又可见矣。凡此数条。莫非至诚恻怛出于天命之当然。而不容人伪之饰者。朱夫子所谓苟非生质之美。必其务学之至。惟公其庶几乎。又尝得逊斋朴公光一赠公诗而读之。有曰。心学曾知辨道人。孝诚尤感奉昏晨。平生慕悦如公少。自幸从游寂寞滨。噫。古语云。不见其山。愿见其木。公既与逊翁友善。而况其艳服。如此其至。则亦可以知公之为君子人也。余虽不文。而秉彝好德之心。有不能自已者。遂以柳上舍所未及书者。就其下方而续叙之如此云。
金陵金氏世稿跋
我族高祖文学 赠吏曹参议讳时晋之配 赠淑夫人金氏。以烈妇㫌其闾。而金氏之德。不止于妇而烈而已。以女则孝。以臣则忠。其至行懿节。昭载于邑志及家乘。余尝以为以一身而备三纲之重。以女子而专天下之美者。古今惟金夫人而已。是其姿质之美。固有以过人者。而其于家庭之间。所以教养而成就之者。亦必有其本焉。于是欲考其世德而未有因也。近者。金陵金君光晶。自泰仁。从余游。即金夫人兄进士鸣川公讳灌之五世孙也。因得其所谓金陵世稿者而读之。乃金夫人曾王考生员讳若诲。号閒亭公。夫人考别提讳大立。号月峰公。暨鸣川公三世事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5L 页
行及遗诗。而鸣川公外裔黄进士胤锡所采录者也。胤锡以博雅称。其言皆有据可信。余于是知金夫人之至行懿节。盖有所自也。閒亭以正德进士。间游太学。见己卯乙巳士祸之惨。遂谢绝当世。筑亭于泰仁之古县溪上。因以自号。与退溪,河西,一斋诸先生相从。有唱酬诸篇。此正所谓不见其山。愿见其木者也。月峰亦隐居七宝山下松湖之上。与松江诸贤游。郑汝立即公连姻。而所居又密迩。汝立登第。不仕归乡。以读书为名。出入栗,牛两先生门。多士闻风从游。至以竹岛先生称之。惟公知其性凶悖。一不相见。尝筑溪亭。闻汝立欲来赏。即撤去之。未几。汝立果伏诛。壬辰之乱。公为义兵募粟。后 朝家以军实不足。为设屯田。因又量田。县官请公视事。公往来沟洫。虽劳不辞也。鸣川克世其家。行己处事。一以古人为法。孝友之行。为乡党所服。训诲之功。为多士所推。在三昌戴头之日。发愤痛哭。受沙溪义粟之托。继美先烈。卒以乡先生。啜食于武城书院。猗欤盛哉。三公俱以处士终老。虽不能行其所学。而其隐居求志。随分尽职。交游名贤。嫉斥凶邪。可以有辞于百世。其所为诗。收拾于散亡之馀。虽不免寂寥零星。而亦可以见性情之发。而音调之不俗也。夫一门之内。得有一贤。亦难矣。而四世三贤。名德相承。启后光前。金陵之金。宜乎其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6H 页
为湖南之名族也。惟其如是也。故金夫人胚胎前美。服习义训。高节卓行。厥有所本。余于是益信金夫人之培养擩染。自异于他门。而因金夫人。益信三公之为贤父兄也。光晶从我于宿舂之地。不惮徒步以来相从。虽其不明于知人。而其好学之诚。盖亦有所自来也。光晶请余以识其尾。余不为辞。特书其所感如是。以寓景仰之诚云尔。
玉川志跋
韩友季升纂成玉川邑志。既自为序。而又以书属余曰。此等书不可无玄晏之题。而此则不但以文词为也。愿得兄一言之重。噫。韩友所以属于余者。岂有他哉。近世以来。风俗不古。为此等文字者。率多牵于情私。不能无滥伪之弊。所以不见信于人也。若韩友则宜无是焉。而犹恐夫后人之不知其心也。故欲使余明其心。而顾余人微言轻。何足副其望也。第有一言可以取信于人者。盖此书之刊役。虽始于今日。而此书之为完本。则在于戊寅。时我旧倅李侯因 朝令。而择乡士之博洽精详者。俾干其事。韩友及若而人。实膺其选。因旧志而略加新增。以就正于侯。侯亲自看详而于忠孝烈人物及楼亭古迹。尤加综核名实。必得可据无疑之證。然后书之。不然者则尽删之。此正所谓添减不得之书也。李侯何人也。屏山之子。西河之孙。白江之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6L 页
曾孙。而侯能世其家学。来守是郡之日。其政专在惠民爱士。兴学明伦。劝善惩恶。而一政一事。莫不以公正为主。则况于此传信文字。岂有一毫不审之理乎。是以方其入梓也。诸议多欲更加新增。余闻之。言于韩友曰。若不一依戊寅本。则易归猥杂混淆之科。无以徵信于后矣。韩友信从余言。新增之议。竟不得行。则是书虽成于韩友。而笔削裁正者。实李侯也。孰复疑韩友之心也哉。然余若不言其颠末。则恐后人无由知之。遂录其言。俾系于卷端。
题李仪韶凤祥明德注解后
近者。我东儒者所论明德之说有二。而俱未免有违于朱子之言。一则谓明德是性。是则全不识朱子章句之义者也。一则解明德注说曰。虚灵不昧。心也。具众理。性也。应万事。情也。合心性情而言之。然后乃为明德。三者缺一则不可谓之明德。此说似为完备。然其以虚灵不昧之心。看作性情外之别物。而谓合心性情言之。然后乃为明德云云。与先儒所谓只虚灵不昧四字。说明德意已足者不合矣。其以具众理为性者。亦恐有差于心性之别也。朱子曰。心者。人心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也。是知具众理者即心。心中所具之理。便是性也。而今乃以具众理为性。则是以心看作性也。此亦异于朱子之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7H 页
说也。应万事情也一句。则固为是也。然朱子以心之未动为性。已动为情。则情初非心外之物。而此所谓情字。以其合心性情云云之语观之。则似不复以情属心。此又不同于朱子之见也。朱子云。心统性情。只就浑然一物之中。指其已发未发而为言耳。非是性一个地头。心是一个地头。情又是一个地头。如此悬隔也。今此所谓合心性情及三者缺一不可云云。分明以心与性与情。看作三个地头也。此其为说。不免有违于朱子之训。而今之学者。率皆宗主是说。愚常忧叹朱子之旨。不明于后世也。今因梁友汝康。得见玉谷李仪韶所著明德注解。则辞理条畅。明白痛快。再三读过。令人不觉心爽。盖其全篇。无非不易之论。而大体以心统性情为明德。此非自家杜撰。乃根据朱子之说。则彼以明德为性之说。不攻自破。而合心性情。然后乃为明德云云之为失。亦不待辨说而明矣。其曰。人之所得乎天。释德之义。虚灵不昧。释明之义。而具众理应万事。就其中。区覈其体用之实者。即先儒所谓只虚灵不昧四字说。明德意已足矣。更说具众理应万事。包体用在其中者也。其为言。可谓颠扑不破矣。其曰。能具众理者。心也。所具之理即性也者。即朱子所谓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者也。其曰。应万事者。亦心也。应事而动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7L 页
即情也者。亦本于朱子心之已动为情之言也。继自今。朱子之旨。可复明矣。其为斯文之庆幸。如何哉。愚于是。始知今世亦自有深造自得之君子也。
题崔时用六有帖后
应秀于丁巳岁。始游于寒泉先生之门。时箕城崔潜时用。以新冠妙年。亦负笈来学。其为人端秀可爱。及秀之再进泉上也。尝从容函丈。请诸友之高下。先生历举诸道之优者。而于关西。则以时用为第一。其时距丁巳。只六七年。而其笃志力学。已令诸子让头。其后吾党之士。有从关西来者。亦言箕城之人。语及时用。虽妇人孺子。必称学者崔公云。盖其实行之见孚于乡里者如此也。使斯人而寿。则其造诣必不草草。先生之门。庶不为无人矣。惜乎。其短命。不究其志业。今于箧中。得时用所尝书赠余以张子六有者。此其平日之所自勉。而举以勉人者也。心画宛然。儆戒切至。为之摩挲三复。潸然涕出而不能已焉。噫。山颓之后。百怪层出。如大学讲说之明德条。气亦有二。乃先生之手笔。而或以为非先生之训。四礼便览之改葬条。黄土补骸。决非仁人之所宜言。而或以为听裁于先生。一人倡说。百人皆惑。其能确然不挠者鲜矣。余以绵力薄识。唇焦口燥。而无以回众口之咻咻。则宁欲塞耳。而不可得也。使时用而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8H 页
在者。区区此心。或可与相论。而九原难作。徒切己焉之悲而已。
书学古斋古礼跋后
昔在丁巳。余游泉上。始得见仪礼。读乡饮射二篇。而心好之。录之以归。将欲与同志者。讲而行之也。先生从弟李维大心甫。临别。为之题跋于其后。而戒之以公私义利之别。结之以孔子为己之训。盖惧习礼之徒。归于文饰。而未得乎古学者。为己之实也。其言可谓切。而其意可谓厚矣。盖大心之为人也。志大气豪。乐善好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有志于学者。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余于是行以粮绝。居未久而将告归。大心闻之。乃谓余曰。吾闻季达积年习步为此行。今乃以无食而遽归耶。愿分吾饭以待秋也。余感其意而许之。则所以接之。诚礼俱至。一日与论彼此气质之病。余云。大心有优天下之德量。而但欠于细密。今夫围棋者。须用大规模。然徒围而不知旋转妙用。使敌得以复闯于围中。则围者反死。窃恐大心。不免有此患。大心笑曰。此不须忧也。吾有季达。吾持大体。季达尽其细密。则宁容围中之复闯耶。此其语意。与韩魏公所谓韩琦为宰相。欧阳永叔为翰林学士。天下之文章。莫大于是者。暗合焉。据此一事与一言。其为人之大槩可知也。噫。大心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8L 页
有此美质。又能信先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一言一行。惟先生是则是效。若使天假之以年。则先生衣钵之传。将不出家。而其翌年戊午。大心忽遘疾不起。师门之不幸。朋友之无禄。固已甚矣。而以大心之德美。既不得寿。又无可以食报于后者。则天理之难谌。又至于此耶。呜呼悲夫。余于壬午初夏。与若干同志。始习乡射仪。乃出其录取于泉上者。复见大心之跋文。思大心之容貌辞气。历历如昨日事。而丁巳之于今。倏已二十有六年矣。先生之弃后学。亦已十有七年矣。向也。余侍先生而吊大心之先逝也。今也。大心亦必侍先生而悲余之孤立无依也。二十六年之后。始一习礼。而其习之也。未必不归于无本。则得无愧于大心之文。而惟公私义利之别。古人为己之心。庶几不忘大心之言。以期终吾身而已。因书其所感于其后如此云。
书中庸讲说后。遗康参奉。
岁在丁卯。余与康仲鸿,李公履。同庐于寒泉先生墓下。以行心丧之礼。余始得见朱子学的。心甚好之。欲录归以读。而急于语类抄节校雠之役。不暇及。于己事。仲鸿怜其有志未就。乃为之界道。作二册。既书上卷。又及下卷。余感而谢之曰。君之此事。与赵重峰手写击蒙要诀。与人读之之意一般。吾当体此意。终身服膺。且为传家之宝也。所可愧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9H 页
者。琼琚之投。而无木瓜之报也。仲鸿曰。吾欲誊取中庸讲说。而若待学的之讫工。则恐未及归前。敢以烦子之笔。以是为报可乎。余曰。讲说虽不多。君之归期不远。以吾之笔拙。欲楷书。则决不可及期。胡写则其如粗恶不堪见何。仲鸿曰。何以笔为。亦各表其情而已。无何。仲鸿闻其亲病。苍黄径归。我心悲伤。已不可言。而仍惟此讲说。乃乙丑夏。先生疾病沉痼。不能言语之时。以手指画示者也。其眷眷后学。至诚开导之意。为门人者。敢不鞠躬奉承。而如仲鸿者。以门下高弟。尚未得见。此岂非一大欠事耶。今若不为之副其愿。则远方之人。猝难得读。于是扫除他事。录送一本。窃惟仲鸿得此。必将自警于心曰。我先生为我后人。不自觉其沉痾之在体。而作此以诏之。吾老友。又以拙笔。艰辛写来。我若不奉而尽心。是负师友也。于是乎密切体认。实心做去。则岂不自趍于高明纯粹之域乎。抑余因此讲说而粗有觇得者。中庸为书。其于道之全体大用。圣人体道之妙。学者入道之方。无不备言。而要其归宿。则只在变化气质。与天为一也。又尝嘿察先师动静语嘿之间。未尝有一毫私伪一点血气之形见。惟见天理。常常骨立。此真所谓气质消落得尽。只有一个本然之性者也。乃知此讲说。不但为阐发微奥。实惟我先师迪知千圣之心法。而说出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19L 页
其胸中之所蕴。则是与朱夫子章句或问。前后一揆。此我先师所以能接得孔朱之统者也。如我辈非不闻此等义理。而反己自省。则气质之病。依旧自在。如是而其可望承继渊源。发明师传乎。吾辈之硬着肩背。殊死用力。正在此处。盍相勉之哉。盍相勉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