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苍霞集卷之九 第 x 页
苍霞集卷之九
行状
行状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5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56H.gif)
惟我祖妣淑敬公主。 神圣王第五女。新丰府院君张文忠公维外孙。崇祯戊子正月二十九日生。辛丑十二月十一日行吉礼。辛亥正月九日以痘痂卒。享年二十四。只有一女。未笄而夭。初葬坡州。癸亥。移于骊州遁村牛头山麓乙坐辛向之原。与祖考同坟。祖考讳梦鳞。成禄大夫兴平尉。甲寅三月十七日卒。享年二十七。平安道观察使讳万里长子。广州府尹讳斗枢孙。知中枢府事原溪君忠肃公讳裕男曾孙。吏曹参判李公时楷外孙。观察公本生考讳斗杓。左议政原平府院君忠翼公。原州元氏。显于高丽。知门下省事讳弘弼。寔我鼻祖。先君都尉公弟县监讳梦翼长子。过房而绍厥嗣。以 朝命也。呜呼。先君尝诏不肖曰。吾生也后。未及躬事先妣。淑德懿行。何以详记焉。今诏汝者。特十之一二。此又沉泯不传。余甚惧焉。小子念哉。先妣天姿。温雅贞顺。养于 庄烈大妃殿。幼而诵小学内训。寡言慎行。娴于礼度。宫中称之。及下嫁。事夫子顺。事舅姑敬。处妯娌娣妹睦。无间言。夙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5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56L.gif)
叔父咸昌府君行状
叔父公讳命恒。字士常。原州人也。远祖有显于王氏朝。曰弘弼。官知门下省事。至我 朝愈骞。世有闻人。高祖考讳裕男。知中枢府事原溪君。曾祖考讳斗枢。广州府尹。祖考讳万里。平安道观察使。考讳梦翼。牙山县监。妣恩津宋氏。同春先生讳浚吉之孙。工曹正郎讳光栻之女。公质厚而心仁。事亲以孝。事兄以恭。竭力而尽其道。接人和气蔼然。不以亲疏设畦畛。虽不习于公者。望其貌而知其为仁善君子人也。始公三子明秀。见者奇之曰。天固以是施于仁人耶。未几。两子相继而夭。配辛氏。遘伯姬之祸。闻者皆曰。天何穷仁人也。公穷而贫窭。无以为生。先府君友爱素隆。同室湛乐。以慰其心。公亦忘其穷也。及先府君弃诸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5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57H.gif)
苍霞集卷之九
谥状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5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57L.gif)
公讳云翼。字万里。自号西村。系出德水。鼻祖舜龙。自元从公主来。仕高丽。官佥议参理。食采德水县。遂为贯焉。暨我 朝有翮汉城判尹最显。四世至玉擢魁科。官承文判校。能文章负重名。生任重掌隶院司议。生逸木川县监。 赠领议政。公之祢也。娶府尹成子沆女。嘉靖辛酉生公。在娠。梦有龙祥。故小字应龙。溪谷文忠公维。公之仲子也。不佞按文忠之状曰。公生六岁。成夫人卒。哭泣不出门。索笔有所草曰为母作挽词。先王父就视之。辞旨悲切。大异之。稍长。嗜书善属文。年十八。举汉城试一等。十九。中己卯进士第四名。二十二。以明经上第。庭对冠多士。拜成均馆典籍。屡迁司宪府监察。兵曹佐郎。司谏院正言。左降高山察访。病免归。复入郎署。出为宣川郡守。治最一道。事闻。 赐表里以褒。居三载以疾去。擢司宪府持平。升掌令,知制 教。寻升成均馆司成。公盛气敢言。忌嫉者众会。时相欲有所逞。阴结嬖蜚语。辛卯春。出公襄阳。未几。士祸大作。公亦谪稳城。明年。倭寇逼京。 上将西巡。悉还流窜。公崎岖山岭。屡经危险。达于 行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5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58H.gif)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5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58L.gif)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5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59H.gif)
王子永丰君谥状
公讳瑔。 英庙第十六男。母曰惠嫔杨氏。汉南君𤥽同母兄弟也。惠嫔尝乳养 端宗。而母子兄弟。并死于乙亥逊位之际。忠臣义夫。未尝不痛伤流涕。而不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5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59L.gif)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0H.gif)
苍霞集卷之九
遗事
先府君遗事
府君禀性忠实仁厚。风仪峻整高特。有至德懿行。居家孝亲友弟。厚恤宗族。虽疏属。恩义笃至。居官尽心奉公。谨守法律。使吏民莫敢有干也。
己卯。府君遭本生考丧。时年甫弱冠。丧礼甚谨。非疾病。衰麻不去身。庐中只有童奴出入。朝夕哭泣之哀。三年如一日。
府君遭己卯丧。三月不见齿。烟茶亦不近口。
王考县监公。卒于牙山任所。袭敛诸具。一以家力。丝毫不资官物。士民赙钱。皆却而不受。
府君自丁酉服阕。不往宴会曰。至痛在心。与人宴乐。吾所不忍。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0L.gif)
祭物不许乞诸人曰。称家有无。惟以诚洁。乞人以祀。吾所恶也。
柰实尝见有虫。不许用祭祀曰。此物不洁。
新物。非荐于庙则虽甚嗜者。终不近口。
朝起谒庙。虽疾不至笃。则未尝一废。
李参判縡母闵夫人。尝有梦感。以书称其诚孝。府君未敢以此自多。对家人。不言其事。虽监役公。亦未得闻。
昌宁。有逆家子被谪者。为府君疏亲。下车。即给食物。不许私谒曰。以罪人出入公室。非法也。其人怨怒失望。后请由上京。府君曰。我法吏。不敢许也。汝惟潜往。毋使我知。我则不问。其人益怒。冬。罢归。遭其暗螫也。
荣川多士夫。素号难治。府君一心诚勤。晨坐夜罢。或至鸡鸣不寐。以治分簿。五岁未尝一日少懈。其军政田政。亲自审覈。摘发奸伏。吏胥之蠹政害民者。皆绳以重刑。
有少年以势驱打老人。乡里避去莫敢言。严治以法。一郡肃然。后少年亦悔过。遣其子来交不肖等。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1H.gif)
江华岛民。困于税鱼。将离散。府君为设料办厅。常税之外。一皆自官贸取。更不侵诸岛。岛民赖以奠居焉。
赈恤厅有贷钱。势家豪族。多积年不偿。府君刻期督徵。有一宰相以书请缓期。终不听。
忠州在二岭间。吏猾政剧。府君为治。严而济宽。威而施恩。唯以苏民病祛州瘼。夙夜勤苦。莅政数月。治声甚盛。秋以院儒事弃归。州民久益追思。
郑相浩。以楼岩院儒事怒府君。府君投绂赋归。时郑相病耄实不知。其子与院儒居间怂恿。府君不介于怀曰。某相尝有清德。岂以其子之悖妄。病此老乎。
有盗入官厅。及捕问曰。汝何苦而盗也。对曰。饥甚。府君闻而恻然。即命给米曰。汝归以救饥。毋更盗也。
德山民役最烦。流户相续。一面将空。府君磨鍊约条。革除弊政。峡民赖安。至今颂惠云。
原州宗人。讼海营得罪。将受刑。逃隐本州。营门发关索甚急。府君抵监司李公潗书曰。昔魏齐。平原之友。犹曰在固不出。况同姓百代亲乎。遂使其人避去。给之以行资。闻者称府君厚德。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1L.gif)
府君性甚仁。刑讯罪人。至出血。辄回头不忍视。未尝一人至死。
府君前后莅郡。粜籴之政。严立程限。民莫敢违期。而亦无怨也。
府君临事确然。无毫发动心。虽权重势大者。棘棘不阿。执之以法。
自壬寅以后。超然江湖。几与世相忘。忧 国爱 君。发于至诚。见 国势孤危。仰屋叹吒。终夜或不寐。
对人未尝言时政得失。若与会心者相遇。激昂感慨。触犯时讳。直吐心肝。不设畦畛。人亦知其坦直。以是世无所亲好。而亦无深嫉而怨毒者也。
乙巳。府君以忠州牧使辞 陛。 上召见便殿。宠赉甚隆。问以践历。府君对曰。昌宁县监,荣川郡守,江华府经历。为今官。时有以府君直拜牧使言者。家人问曰。何不言利川,潭阳也。府君曰。此两邑。吾未赴。不敢以告君也。
戊申逆乱。中外震骇。乔木世族。多远避而去。府君与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2H.gif)
自戊申以后。士大夫多往隐东峡。不肖请入丹永以避世乱。府君慨然曰。吾受 国厚恩。一死已决。汝携汝母而往。吾入京以待变。终不听。
许生紞。贫而无食。借高阳田。终其身不还。金演贷百馀金。久不偿。府君悯其贫。终不问。
闵相国镇远。府君中表从叔也。乙巳。入铨席。首举府君拟忠州。府君非公事。不肯往候曰。频往相门。吾所羞也。及归骊州。闵公居甚迩。过从亦疏也。闵公闻府君丧。即来吊。入门而哭甚悲。
府君与申公。接屋而居。前后六七年。朝夕相从。待以诚素。虽奴仆。亦无杂言。府君尝谓不肖曰。汝岳翁退居江湖。吾虽日往其家。心无所嫌。他日还朝则不可。盖府君素避权贵。故有此言。
府君于朋侪间。亲爱之情。箴规之义。两不废焉。乙巳。申公承 召入京。其居适与将臣家相邻。府君以移避之意作书。使不肖传之曰。先辈处宰位。不与武将相近。汝岳翁亦思远嫌也。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2L.gif)
府君尝谓不肖曰。汝与吴瑗,金元行。交最深。若终始不相保。非古人交友之道也。吴登第后。不肖以升沉殊途。稍存形迹。府君戒曰。汝与吴瑗。许以知己。岂以科第。有所间耶。
府君待吴,金两人如亲子弟。两人者。深服府君行谊。视之如父兄。闻丧即来吊哭之恸。葬时亦来。金加麻三月。
姻娅间。虽见其不是处。对人未尝言。
砥峡诸李氏。皆称府君曰。善处姻娅间。世所罕有。李正𤲸亦谓人曰。某孝友固难及。其峻洁。今世所无也。府君恬于仕宦。尝曰。士大夫出入权贵门以求美爵。真鄙夫也。虽姻娅亲友。居要路则未尝一造其门。
府君尝谓不肖曰。荫官。过五十不可以仕。白首衰年。束带折腰于乡里少儿。岂不耻乎。自黄州弃归。遂决意休致。欲终老江湖。府君之恬退自守。不乐仕进如此。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3H.gif)
府君简亢。不喜与人交游。尝戒不肖曰。汝广交。吾所病也。
府君性喜俭约。居处服食。萧然如寒士。裘马声色。泊如也。及归骊州。茅茨数间。左右图书。怡然自乐。若将终身。
府君平居。常曰弟侄皆贫。吾不能为廉吏矣。家人畏府君廉。官物不敢入于门。
府君虽燕居。未尝脱冠解带。及病。宋丈婺源,闵直长兴洙来问。不肖入告曰。某丈来矣。时府君病甚危不能言。扶人而坐。指冠带。若有索焉。府君平昔律己之严。可见于此。
自忠州赋归。益无世念。尝自书世谱曰。某以忠州牧使退老。见其志焉。丙午春。拜黄州牧使。不肖以水土甚恶。请不赴。府君答曰。吾素有病。岂欲乐赴乎。先祖忠肃公,忠翼公两世 谥号尚阙焉。今朝野幸无事。不以此时请。更待何日乎。宗孙弱甚。非官力。无以行大事。遂赴。其五月延 谥焉。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3L.gif)
古阜田。宗家所传也。府君卖取钱数百两。买田骊州。以与仲父参军公曰。吾弟贫甚。吾不如此。无以奉父母祀也。
分产。府君一毫无取。尽归景祚曰。我不忍见汝贫也。府君甚严。兄弟叔侄之间。和气蔼如。唯恐伤其意。
朴氏妇红疹后疾甚。躬自烹鸡。不许人代曰。吾弟亡。有此女。病劳可辞乎。
府君尝随从叔父护军公族兄府使公。自原州还。遇大雨。皆有油衣。护军公独无。府君脱所衣进。冒雨而归。时府君年甫十五。
府君自弱冠。手书 国朝故事政令得失。人物出处。详录而备载。以为秘史。甲辰。遭回禄之祸。府君常叹曰。虞山绛云。古今同祸也。后访求野史。更自抄写。得数十卷以藏于家。
闻府君丧。识与不识咸曰。善人亡矣。至有咨嗟出涕者。时值灯夕。乡里为罢游观。里中老人将宴会。亦罢曰。吾辈不忍饮酒乐。此可以见深仁盛德入人之深也。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4H.gif)
庚戌春。 上展谒 宁陵。思 孝庙外孙有除职之命。府君感激恩遇。益思酬报而奄至大故。呜呼痛哉。
权仲辉遗事
权炜仲辉。余童稚友也。余柔而仲辉刚。余愚而仲辉慧。余喜诙谐而仲辉正色危坐。非圣贤法言不出口。其志趣之不同如此。两人相好。兄弟而姓不同也。仲辉尝劝余读性理之书。余辄偃卧。以谩言相戏。仲辉苦而不堪。终无怒色。相交数十年。情谊日以深密。仲辉取余忠朴。余取仲辉洁白也。仲辉以宰相子。负重名于一世。其自期古人事业。年踰三十。困穷一布衣。志气超迈。言议廉悍。所交必以士类第一。虽屡败于公车。世数士之能功名者。知不知皆曰权某。仲辉亦不以困败自挫其志。戊申之乱。捲室归黄江。其四月。余往游四郡。仲辉访余于龟潭。共入金谷。登小白绝顶。望岭南山川。谓余曰。黄骊不可居。早归东峡。以余不能绝世而远避。慨然深叹也。余亦戏之曰。君终非林下之士。能隐居不出乎。仲辉笑而不答。观其意。虽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4L.gif)
宗人圣沃(命新)遗事
余与圣沃。同祖节度使公。圣沃于余叔也。年十九。以其大人命。自忠州徒步来学于余。时圣沃丱角未冠。文史未习熟。为人笃实。受学终日勤读。不敢浪游。居数月。文益进。沉重有守。心喜古文。使圣沃不为疾病忧患所困。必有以成就也。不幸连遭父母丧。涕泣奔走四年。时余在黄骊湖上。距圣沃家六十里。未得同室而讲学。余尝惜其相离。虽圣沃亦恨也。圣沃素有奇疾。家且贫。年二十七未娶。尝自悲身世之穷困。容貌戚戚。有时仰天浩叹。见者亦悲之。己酉秋。访余于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5H.gif)
苍霞集卷之九
祭文
祭旁祖咸从公墓文
呜呼。公于吾祖。兄弟之亲。小子于公。兄弟之孙。序以昭穆。公亦吾祖也。礼有从祖再从祖之服。服尽而曰免袒。免袒尽而曰同姓而已。今小子远公已八世。每过公墓而徊徨眷顾者。以公为吾祖之兄。而为吾旁祖也。吾祖有孙绳绳。而公无血胤以继后。香火废礼。今已百馀年矣。夫吾祖之孙。犹公之孙。则使公墓荒芜。不能与吾祖之墓一体拜扫。小子实有歉焉。公墓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5L.gif)
祭赵锡汝文
呜呼锡汝。胡然而生。胡然而逝。子于斯世。不默不喧。内明外翳。百年之计。典坟堆几。思苦心细。千古傲睨。匪退匪永。雪堂胾脐。虚舟不系。无东无北。寄若疣赘。聃周以诣。举世玄黄。我独蝉蜕。眸瞭刮瞖。睆彼明星。其光晰晰。呜呼锡汝。孰能子揣。谁与子契。拍肩把袂。朋逐侣呼。皭然高揭。嘻我偏滞。不同不谋。慕尔静憩。方寸靡替。我往子来。笑而相睇。一别迢递。乾川之梦。武城之涕。转瞬之际。风飙烬落。窅漠谁逮。玄扃既闭。已矣斯人。心恫鼻嚏。
祭吴伯玉文
呜呼。先圣之风教坏而友道亡久矣。朝拍肩而夕相仇者滔滔于一世。惟公与不佞。弱冠结交。至于二十有二年。而终始靡替。公之在世也。人皆爱悦而无相乖盭。及其云亡。无问乎识与不识。咸赍咨而悼惜。乃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6H.gif)
祭尹原州(潝)文
呜呼。余少公九龄而且将老矣。阅世多矣。独立寡朋。矢心沉沦于伐檀之河。夫岂有求斯世而独于公。托岁寒之契。倾盖白头。两心靡替。始余望公则魁岸伟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6L.gif)
祭外弟李子顺(宗迪)文
呜呼子顺。生甫踰折。寂寂献琴。已矣弦绝。子于斯世。锷淬圭洁。掉头尘浊。瞥若电掣。自子云逝。廿五兔缺。缺者复圆。逝者胡灭。饰巾河侧。沉沦鱼鳖。替儿荐斝。有涕洒雪。
祭李相国宜叔文
呜呼。公今翛然骑云。游于岱岳矣。人间之荣辱得失。是非毁誉。羡公吸风饮露。洗濯六根。昔子相云亡。元美移书。欲以不白地上。白之地下。不佞每读弇山斯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7H.gif)
苍霞集卷之九
哀辞
权孺人哀辞
夫诗人之述女德尚矣。采蘋之诗。鸡鸣之章。至今照人耳目。以为后世之妇则。而不幸有年命夭促。其柔嘉淑哲之德。无以见于世。而竟为湮灭者。则其乡党亲族之咨嗟太息。当如何也。余友首阳吴伯玉。见余而悲曰。吾妻权氏。年十六以归吾。凡四年而夭。呜呼吾妻。以孝爱事吾先大人而为贤妇。以柔顺事其夫而为贤妻。大人常曰吾得此妇。可以无忧矣。吾尝见吾妻在亲侧。和气怡怡。言笑而悦亲之心。温恭而承亲之颜。祭祀之礼。能敬肃而无怠惰之色。平居语言容止。虽从容以和。而必无宴昵之私。于此可以见其得妇道矣。且世之知我心者。唯子一人。而况子与吾妻。为中表之亲。则使其令德懿行。掩抑于闺房之内。而遂无以昭焯于世者。岂不为吾华伯之所悲也哉。因泫然出涕曰。甚矣吾之穷也。吾妻亡矣。春秋烝尝之际。其尊敬明洁之仪。不复得见。而吾将与谁共致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7L.gif)
猗猗绿竹生中唐。栖彼和鸣双凤凰。静女其颀婉清扬。缟衣綦巾心则夷。琼佩偃蹇光陆离。君子阳阳百年期。珊瑚木难真奇宝。鬼物多戏祸以好。呜呼万事不自保。扶桑晻曀阳乌愁。翠旌孔盖灵锁幽。回看淇水何悠悠。瑶瑟尘满药房深。望子不归伤我心。临风浩歌泪满襟。
朴孺人哀辞
孺人朴氏。安东金元行母也。元行字伯春。尝从原城元景夏,首阳吴瑗游曰。是吾知己。世人谓之三友。是非毁誉。必与之同。其心所乐。终不改也。孺人以其子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8H.gif)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8L.gif)
余尝读孺人之行录。知三洲先生有贤妇。观复公有贤妻也。伯春以三洲为祖。以观复为父。朝夕受训于贤母。伟行高节。伏于一世。惜乎。伯春不幸遭辛壬之际。奔走流窜于穷山绝峡。鹿豕木石相与为伴。惟有二三友生。哀其穷厄而嗟惋。所与翱翔而琢磨其志业者。徒得訾毁乎众人之口。使孺人章显。不能如范滂之母。
苍霞集卷之九
论
杜黄裳论
夫以宗社为心而不顾一身之利害者。是所谓大臣也。大臣者。国之柱石也。屹然特立于百僚之上。苟知其利于国家。奋不顾前后。而不自知一身之生死祸福。虽当危疑之际。天下有所恃而安。若杜黄裳。其用心。岂不诚大臣也哉。顺宗有疾。中外危疑。黄裳劝韦执谊。请太子监国。时叔文之党。深恶监国之论。执谊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9H.gif)
顾宪成论
夫皇明。东林之党亡之也。东林所谓君子之党。而其祸至于亡国。何也。天下之事。不可太激。激则必败也。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夫是非之争。公私之分。不过毫忽之差耳。不能平心而虚己。徒主刻覈之论。真所谓以水治水。何能服其心哉。然后之人。斥浙而不斥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6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69L.gif)
吕大防论
欧阳子曰。朋党。自古有之。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余读之而击节三叹。或问曰。子学吕大防。而喜欧阳子之论。何也。曰。欧阳子以君子攻小人。小人乱国。君子不可以不攻也。君子同朝。以言议之参差。分立门户。曰洛曰朔曰蜀。党论一出。朝廷不靖。虽以伊川之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7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70H.gif)
刘基论
士虽有王佐之材。急于功名而轻进其身。是所谓自衒之徒。君子耻焉。以匹夫之贱。抗万乘之尊者。非自重吾身。所以重吾道。吾道何道也。尧舜圣人之道也。夫以尧舜圣人之道。屈于人而听其招麾。轻侮圣人孰甚焉。虽老死畎亩之间。吾道不可屈也。是以。不遇其主则不出。虽遇其主。不以礼聘则不往。伊尹,孔明。古之王佐也。怀道不仕。处于畎亩。其自任皆以天下之重也。伊尹曰。予天民之先觉。将以此道。觉此民也。孔明抱膝长啸。自比于管仲,乐毅。此其志岂尝忘天下之事乎。然而必待成汤,昭烈之三聘三往。然后始出。盖自重其道。不敢轻进其身也。若使两人不遇成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7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70L.gif)
反欧阳子朋党论
欧阳子曰。为人君者。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余读此而惜其言之有失也。人君用人之道。公而已。必欲用朋则门户成而标榜立。其国终亡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7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71H.gif)
苍霞集卷之九
说
续东坡刚说
苏子曰。凡免我于厄者。皆平日可畏人也。挤我于崄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7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71L.gif)
仁孙名字说
夫仁。天地之心也。天地非仁。无以生万物。万物非仁。无以为体也。人以藐然之躯。参乎天地。不能全其仁。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7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72H.gif)
苍霞集卷之九
跋
菰芦快读跋
天之产东林何意。天之殒东林亦何意。九天茫茫。不可以知也。今余身废名污。窜伏于菰芦寂寞之滨。阒宵疏雨。挑灯整襟。取高顾倪刘诸先生之文。击节快读。往往痛哭而气抑塞。余不悲 皇明覆亡。而悲群贤芟夷。不嗟群贤芟夷。而嗟中华衣冠之陆沉也。彼梵首左衽。抱一部春秋于山中鹿豕。抑何苦血。讲春王正月之义。果有净土乎。不觉掩卷而长呼。
高景逸山中课程小跋
此。景逸高先生山中课程也。自余退处菰芦。益有味先生之言。然而先生与杨左同传。何如郭有道不绝不污也。先生玩易。小子不能无疑。愿以复之九二。细讲而自贞焉。
雪屋挑灯小跋
士生斯世。读书砥行。嘐嘐然古之人。而释褐登朝。则沉酣富贵宠禄。至老死不知返者滔滔。可嘅也已。昔侯祭酒恪。执党子真手曰。愿诸君子为好人。不愿诸君子为好官。子真讽诵不辍以当韦弦。终焉忠节闻于百世。今余白首埃壒。作何状人也。微雪疏灯。悄然孤坐。偶阅邹氏野乘。不觉掩卷长吁。噫。天启,崇祯之际。何多磊然烈男子。而不救 皇明之沦亡。是亦气数也夫。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7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72L.gif)
白沙文忠公遗墨。为郑氏球璧。宝藏殆将二百年。呜呼奇乎哉。先生之纯忠伟节。炳烺宇宙。在晋为谢太傅。在唐为狄丞相。而况丁巳收议。太傅丞相所未能有。而独先生有之。当 圣祖中兴之际。使靖社诸公。扶日毂而登天衢。繄谁之功。至今谈者。以先生称东国狄文惠。且有风流文彩。照映千古。申玄翁月旦先生曰。谢东山之伦也。今先生骑箕云乡。而零句遗画。尚错落人世。摩挲咏叹。奇气翩翩于毫楮之间。及读先生招莱山文。发竖眦裂。直欲鞭雷驾厉。扫妖氛于扶桑。令人击节爽然自失也。标致精神。淋漓动荡。有
苍霞集卷之九 第 17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039A/ITKC_MO_1039A_B076_173H.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