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兼山集卷之十
兼山集卷之十 第 x 页
兼山集卷之十
 杂著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67H 页
馆学为尤庵宋先生辨诬书(丁酉。时 东宫代理故称书。)
伏以先正被诬之事。尹拯背师之罪。前后搢绅章甫之疏。所以纲分条列。登彻 天听者。亦既详悉而无复馀蕴矣。今于是非已定。义理大明之后。纵有一二宵小哓哓之谈。是不过为蜉蝣之撼树。固不足以挠惑 圣聪。变移英断。则臣等不宜复提已陈之论。更论既明之义。而犹且不能自已者。盖顷日李世德击鼓讼拯之文。诋辱先正。搆捏先正者。罔有纪极而顾其经营时月。架凿空虚。首尾妆撰。曲成说话者。或恐为异日眩乱之资。故 邸下虽已俯烛其情状。亟正其罪。赞善臣李喜朝之上书。亦已痛陈明辨。无复可疑。而臣等伏窃私忧过计。玆不得不撮其中可辨者而一陈之。伏愿 邸下澄省焉。世德之供。以先正所撰宣举墓文之稍示抑扬。为由于己酉拟书之触怒。归之于挟私逞憾之科。此皆诬妄之言也。夫先正之致疑于拯之父子者。专由贼镌事。何者。方镌之凌侮朱子而变乱章句也。则镌为斯文之罪人。而宣举恬不以为怪。方镌之倡为礼说而搆陷善类也。则镌为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67L 页
 国家之乱贼。而宣举独明其必无祸心。当时士友之间。固已疑之。而先正之苦口力责。必欲救拔者。亦已至矣。宣举犹且浸淫陷溺。愈加尊信。终不能回头。则是亦镌而已矣。于是先正以春秋治党与之义。乃舍镌而斥宣举。其说已详于先正丁卯疏中矣。逮乙巳东鹤之会。宣举始以阴与黑与小人斥镌。而自谓交道已绝。先正喜甚。遂不复致疑。其后宣举忽以书报而颇变前说。先正于是怪其言之含糊苟且。而犹谓已绝矣。未几宣举殁。而其子拯受镌之奠酹。则当初宣举之自谓绝镌者。自归不诚。而及其己酉拟书出。而极言镌之不可断以谗贼。力劝其消融保合。聚精会神。则宣举之终始眷结于镌者。可见于此。而与前日阴阳黑白之论。如出别人之口。以先正严截直正之规模。虽欲勿疑。焉可得乎。既已疑之。则墓文之不能溢美。道理当然。而拯遽生怨毒。前后往复之际。迫束操切。殆无所不至。外存师生之礼。而内怀陷害之意。盖拯以祸福趋避之心。本欲背贰先正。故得此墓文一事。作为把柄。而所谓礼说事江都事木川事忍人事。亦不过为其资斧耳。今世德于宣举所以处镌者。全不提举其言绝不绝之状。而但曰触怒于己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68H 页
酉拟书。其触怒于己酉拟书云者。谓先正之怒其规警也。而其供既曰宣举之于先正。一生规切。勤勤恳恳。又曰先正赞扬于宣举身后。夫宣举之一生规切。勤勤恳恳。而先正犹且不怒。赞扬于身后。则况于死后之遗札。宁有可怒之事乎。以臣等观之。所谓己酉拟书者。专为贼镌而发也。今就其原书观之。其旨意归属。自难可掩矣。苟果其出于规戒之诚心。则先正虽已去国。何妨仍示。而既不能然。拯之持此书示先正者。乃在于父殁后五年。世道将倾之日者何耶。李喜朝所谓信时称道。疑时非斥者。可谓得先正之心矣。又何必更辨也。其供又以先正之奖镌以伯夷。拟镌于进善。与不可以讼者待徵士之请。为礼论前不绝镌之證。而有若先正之斥镌。出于礼论之将杀己而逞憾者然。此亦诬妄也。盖镌之图得虚名也。朝廷有所除拜。则必封还告身。其意自以国朝用虏人正朔而然也。此盖先正崇奖节义之故。喜闻人之事系节义。而认镌有真心。特嘉许之。然亦不过一时假借之意。而其平日所以斥之以异端者则自在也。盖其随事抑扬之间。本自有一副当权度。则此正与朱子之斥子静以禅学。而又许其能操履敦笃者。同一褒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68L 页
贬矣。世德之执此以为前后之径庭者。不亦疏乎。至于戊戌进善之拟。则专由于宣举之力劝。盖宣举方且以镌为大圣大智。而到处赞扬。极力推尊。其见于知旧书尺者。眷眷以先正之不与镌同事为忧叹。至谓之寝不能寐。及戊戌先正掌铨时。宣举又以镌免丧许久。而迄不使 上知之为言。故先正不得已拟于进善望。盖迫于宣举。而亦出试可乃已之意也。未几镌有物议见递。则宣举又抵书先正而责之曰既除职而资级旋请勿授。则镌岂肯出乎。先正不得已又有此等人格外用之之请。此无非由于宣举之督迫也。今若曰先正既斥镌如彼。而迫于宣举。屈意而用之。犹有歉于刚克云尔则或可也。若以此谓之升擢扶奖。而以为不斥镌之證。则岂不谬乎。至于不可以讼者待徵士之请。则臣等未知先正之果有此言。而设令有之。先正之意。不过以为镌虽匪人。而若以朝廷体例言之。初若弃而不用则已。既置诸㫌招之列。而又令对查于讼庭。为非待士之道云尔。此正君子之心忠厚公平。本无私好恶之意也。世德之反以为事事曲为镌地者。其果成说乎。先正既迫于宣举。拟镌于进善。而犹冀其忏悔改过。即往见镌。复责以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69H 页
改注事。则镌傲然自是。至曰子思之意。朱子独知。而我独不知乎。先正遂痛斥其悖妄而归。自是之后。终不拟一官之望。而遂与之相绝。此果在于礼论以后乎。虽然礼论前后。又何足较也。设令先正之斥镌。不专由于异端。而由于礼论之将杀己。一如世德之言。礼论以前之镌罪。在于变乱章句。固当以斯文之反卒斥之。礼论以后之镌罪。在于搆害忠良。又当以 国家之凶贼讨之。先正宁以凶贼之将杀己。而嫌不得声罪乎。先正盖尝以镌为有祸心矣。亦尝目镌为衮,贞矣。然镌之逞祸之兆。盖已见于凌侮朱子之日。而惟彼一种党镌之辈。宁背朱子而未忍背镌。前之变乱章句也。不过曰贤者之过越。后之搆害忠良也。又不过曰轻脱所致。巧为辞说。曲加庇护。而视之若薄物细故。致使凶贼增气。人心日溺。则先正之终始斥镌以异端者。盖亦出于为世道拔本塞源之意也。及其后来即当。诛死于逆。遗毒馀臭为害至今。则为宣举之徒者。宜以懊悔慨恨之意。愧服先正之先见。以为申脱前人之计。而反以先正一时偶然之称道者。及见迫于宣举而用之者。与夫体例间相待之事。而以为未尝斥镌之證。若将与之分谤者然。甚至考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69L 页
据年月。傅会时日。而费力强辨于礼论前后之间。欲归先正于逞其私憾之科。殊不知艰难为说。辛苦成书者。适足自露其庇护凶贼之本色。而先正知几之哲。见事之明。则乃反由是而益彰焉。顾亦何益于所辨之事哉。其供又以李惟泰所传贼镌江都之说。为出于先正之自做。此亦诬罔也。夫造言诽谤。乡党自好者不为。此辈忍以此疑之于先正耶。此无他。此辈欲明辛酉拟书之不出于怨怼。故捃摭此等事而百计妆撰。以为先正之本源心术。真若有可疑者。故拯之书如彼云尔。其为计可谓巧且密矣。而臣等之对举辨明。亦见其疲软可羞矣。夫宣举之不死江都。为奴苟活。自是失身之大者。先正苟有訾谤宣举之意。则固亦何惮于明言显斥。而乃反藉引贼镌之言。以为攻斥之资耶。其还抹以江都事四字者。亦不过出于偶然。正如先正臣成浑之于石潭日记之为尔。夫岂曾致意于其间。而且以其所谓吾先已不屑。渠若绝我。吾甚清快等语势观之。虽无此四字。其为指江都事者。自可见矣。意者当初之抹去。亦以其不紧切故抹之也。世德之反以此为用意抹去者。不亦捏诬之甚乎。其引拯与惟泰问答说而證之者。亦甚可笑。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0H 页
拯之果为此问答。固不可知。而况惟泰是时。方含怨于此而合势于彼。则其欲讳之者。亦无足怪。又其惯于变说一路者耶。其引先正祭文中句语及三学士传序文赞美之语。以为江都事不为宣举疵病之證。尤极可笑。夫一时诸贤之不弃宣举。许置交游之末者。为其有息黥补劓之意。故特与其洁而不念旧恶也。何尝以不死为非累耶。今以祭文中瓦全等语及序文中事虽不同云者观之。先正之微意。亦自可见。而且其所谓守志洁身等语。实许宣举乱后自废之事。盖宣举自废而谓得罪于大义。则其所自废。益有光于大义。先正之取宣举者。实以此也。其不欲以江都事攻宣举者。亦以此也。及拯以其父之自罪。不由江都事。而反以其不死为十分道理。则先正之平日所许而恕之者。率被其瞒矣。其所骇愤而贬斥之者。岂可以既死而已之耶。其供又以李惟泰礼说事。又归之于先正之造言蜚谤。此亦诬罔也。盖其所引长鬐棘中说话。皆系拯私自记录。而原其记言之意。要以此为操切先正之资斧。则本不足为今日可据之公案。故李蓍定疏。谓之手分世界中化现出来者。盖以此也。而犹有所未尽当时事实者。盖惟泰于礼说。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0L 页
累变其说。前后有数三本矣。其庚子所著者。实从先正之论。而甲寅所著。则稍有用意处。至其在谪时所著。则说话最多。而多有可疑处矣。第其甲寅所著。实为变见之苗脉。而今日之纷纷。亦在于此。臣等请就此而略陈之。甲寅秋先正之待罪畿甸也。惟泰以其所为礼说。送质于先正。盖其论有不必言而言者。又有可以东西看者。而其全篇大体。则亦自好无害。故先正泛然看过。点化略干字句而还之。其后惟泰以礼论被谪。则改著礼说。顿变前见之说。盛行于世。所谓变说者。未知指何说。而先正则实不见谪中所著。故初不听信于行语矣。及宋尚敏复以甲寅往复之说来示。而谛当其可东可西处然后。始觉其下语之非常而不能无讶。适因拯之来拜棘中。而言及惟泰事。则具以所闻见语之。仍令其归路。觅见于尚敏矣。及拯归见尚敏所持去之说。而谓无变说云。则先正答书。有子仁临顾之日。奉要觅见其新说。及承来示。自信平日相信不谬等语。子仁拯字也。其曰奉要觅见其新说者。即申归路觅见之语。而盖先正方致疑于惟泰礼说之用意处。故使拯觅见。欲知拯所看得之果如何也。其曰自信平日相信不谬者。拯不省惟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1H 页
泰用意下语处。泛然以为无变说。故先正不欲明言。有此云云也。以此观之。先正之待惟泰者。可谓厚矣。何尝有一毫相病之意耶。拯之所以胁持先正者。都在于初与往复而后反致疑一节矣。然当初往复时。先正只取其大体之无害。而不曾致疑于可东可西者。盖以惟泰从前议礼。与先正无异。故泛然看过。而其于用意处。不曾着眼故也。及其前以东看者后以西看。变其旨意。乞哀求免。则反说之言。盛行于世。而李懿锡讼冤之章。显有自贰图脱之迹。李橝又以松京所闻来传。而又宋尚敏摘发其可疑处。则先正之不能无讶。理势然也。何可以前日之有所往复而视之漠然耶。然拯之质问也。先正直答曰甲寅秋往复诚有之。不复据其下语之可疑。而明其致疑之由者。盖欲因拯分疏之语。归惟泰于无过之地。宁受而为己过。而不欲与之屑屑竞辨。此莫非处朋友忠厚之道。而至拯再书之答。终不复提起者。盖亦此意也。拯非不知此。而犹且牵凑捏合。著为成说。外若调剂。内实交搆。而必欲置先正于造言蜚谤之科者。其设心固已阴巧。则无怪乎其徒之仰其馀沫。看作大事。然当初棘中问答时。先正既曰乃甲寅秋所为云。则其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1L 页
不以为往复本之外。更见新说者。不啻明白。而以始寿辈请放事观之。惟泰之变见求免。自是实事。而初非出于先正之无端致疑者。灼然可见矣。亦何待于辨说而明之哉。至于辛酉拟书之专事搆诬。木川事之言根明白。忍人水滨等说之各有归宿。既已详陈于李蓍定疏。臣等不必更事叠床。而大抵拟书之托以论学。逞其私憾之状。渠辈亦岂不知。而犹且张皇辞说。费力分疏。其所以搆捏先正。发明其师之无他者。自谓委曲详尽。无复馀蕴。真若可以眩真售伪。欺天罔人。而奈人之如见肺肝何哉。且拟书之作。苟果出于论学之诚心。则何故终不相示。而反于与人书中。潜讪暗诋。以为故绝师门之计哉。拯之此书。既出于背城借一之计。虽遭斥绝。亦不为恤。则乃反诿之于侪友之力挽。木川事之疑阻而寝不果送云者。其果成说乎。拯之此书。正使百千眼目。一时齐看。其孰谓之公心论学。而其徒之终始掩讳如此。噫。其谁欺。欺天乎。木川事言根。本出于许璜。而璜之子漍未彻之疏。已言其父之所传。则今不须多谈。至于柳寿芳问答。则事端既异。年条迥别。而世德犹且云云。若夫尹寀问答之说。则顾乃演出于其人已死。无从诘问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2H 页
之后。胁持先正。直驱之于孟浪之恶言。言之虽快。人岂可诬乎。且此辈前则以许璜为京乡所无。穷索不得云。而及漍之疏出。则言穷理屈。无可奈何。忍以子讼父冤之章。谓出于被人指使。其悖伦伤理。一至于此。尚何足与之较曲直是非哉。忍人之说。则自拯无端发问。欲闻其详。则先正之直据所闻而告之。答述之道。固应如此。而勿论其忍人与否。但曰忍人本出于故判书金益熙之言。而先正因问传之于拯而已。今世德于忍人之说。则谓出于他人之言。而以为不可以此告绝也。于不但曰忍人之说。则谓出于先正之言。而以为拯之背师。亶在于此处。因有大惊小怪。嘘欷叹息多少口气。臣等反复思惟。终不知其何说也。且拯之抵先正书。曰今乃追举其一时至情痛迫。无所归咎之语。以为瘢痕先人之證左。则岂金丈平日之本心乎。金丈指益熙也。据此则拯亦未尝以此言为不出于益熙之口。而特以先正之传说于人。为痛迫痛懑云尔。今世德则反欲全讳而归之先正之自做。是则拯之所不能为也。而世德辈欲为之。其亦不思之甚矣。所谓问诸水滨之说。先正之书不过明益熙之前后异观。无从诘问之意也。今就全书文势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2L 页
语脉而观之。则稍解文理者。自可了然。而此辈每受以为辱而不惮。此亦拯之所不怒。而此辈乃追怒之也。岂以拯之背先正。自无所执。必以先正为僇辱其亲然后。可免于无端背绝之归。故虽使拯饱受此僇辱。而亦不暇恤耶。其未可知也。其供又以拯之于墓文之前。未尝献替。为由于宣举之责善。而不欲为叠床之言。又以为墓文之前。则认以为气质之病。而师道未绝。故托之以不朽之图。而本源心术之疑。适在于情义既乖之后。此又可笑之甚者。先正苟有可言之失。则诿之于其父之已尽责善。而专事唯诺。无少违拂者。果成道理乎。是则朋友但有责善之道。而师生终无规戒之意也。是安有此理乎。且如其言。墓文未出之前。认为气质之病。而师道未绝。则托以不朽。固其宜矣。墓文既出之后。则当为本源之病。而师道便是已绝矣。犹且一面哀乞。冀其改缀。一面诟辱。逞其忿恨者何哉。此其所谓明白处义者乎。此其所谓不出恶声者乎。必有能辨之者矣。且夫本源心术之疑。不在于情义未乖之前。而适在于情义既乖之后者何也。情义未乖之前。则专事唯诺。无所违拂。情义既乖之后。则极力诋斥。务以陷害。然则其所谓本源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3H 页
心术之疑。不出于公心。而专由于私憾者。于此断可见矣。虽以世德如簧之舌。其所经营揣摩。诪张而眩乱之者。适足以自实其师挟私逞忿之情态。其亦可哀也哉。其供又以拟书胪列。一一吻合于凶党搆杀先正之罪案。若谓之偶然相符者然。而乃曰本事之外。别创不韪之目。驱纳罔测之科。盖其言乍看。虽若为拯分疏。而其实则亦有不得自辞者。盖臣等之论。亦非以拯为手自杀之也。特以其心事黯黮。情态反覆。其与凶党。乍亲乍疏。气味相合。卒至骇机交煽。酿成祸胎云尔。今世德之意。则盖言拯之数罪之目。凶党搆罪之案。各是一说。而偶然符契。以明先正则真有可死之罪也。夫先正而真有可死之罪。则拯与凶党之言。俱是正当之论。纵曰拯与凶党。搆杀先正。何遽为不韪之目。又何至于罔测之科耶。若以其引朴泰辅抵拯书而谓之譬晓明当者观之。隐然比先正于仁弘之奸贼。而自实其师搆杀先正之事。若是而犹以尹推之怀尼本末。罗良佐之明村杂录。为不出于拯手。其孰信之。且其供多引先正臣朴世采前后书札及甲子疏绝断句语。出没眩嚁(一作曜)。其意若以世采真有扶彼抑此者。然而欲引此藉重。以为攻先正之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3L 页
證。其为计诚疏矣。其引用书辞之诬罔。世采门人。既已条辨。今不必烦缕。而盖世采于当初犹未能洞觑拯肝肺。实有望于调停。故不免于书尺章疏之间。往往有为拯分疏之语。而后来拯之心迹毕露无馀。而及乎先正惨被祸故。则极知拯之不韪。而益服先正先见之明矣。是以先正之殁。为之服缌。而甲戌入朝。终不一请召拯。至欲枳其铨望。则其所以处两间者。不啻明白。今岂可以调停时言议。引为左契。而却废晚年之定论耶。至于宣举文字之僭妄。则世德虽巧为注脚。曲加解说。而其言之崎岖艰辛支离苟且者。无非遁辞之不成说话也。明者一见。可烛其诬。固不足以费辞辨诘。而臣等之所尝痛恶者。宣举早慕大义。请斩虏使。其一时声誉何如也。而及其背友负妻。为奴苟免。身名僇辱。为世所弃。则又自废向学。悔过刻责。言必称失身。疏必称死罪。一时诸贤。又皆以宣举为善补过矣。安知其心术隐微之间。私意之根株深固。外为文饰盖覆。而内实欲掩己累。卒至敢援 圣祖。妄自比拟。以为藉重周遮之计。而不自觉其为僭妄诬毁之归耶。今且除了许多说话。宣举辞疏之必称死罪臣者。岂非以江都失身之故。深自悔责之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4H 页
辞耶。虽 圣祖之意。亦谓其如此。故下批曰未闻陈东终致尹谷之死。何乃以此遽谓之死罪耶。盖出于优容招徕之意也。宣举遂将作江都不死。为十分道理之题目。以为日后掩累之资。自其再疏。遂解释死罪臣三字。以为违命故称死罪也。盖其意以江都失身。为难洗之累。而深恐后人之讥议。其一生辛苦经营。艰难排铺者。专在于欲掩己累。故其毁板文字中许多辞说。皆从这里生出。虽至于碍逼不敢言之地。而亦不暇顾。其计虽巧。而其心终亦难诬矣。今其徒之欲为申脱者。若为之说曰宣举文字急于护短。遣辞之际。不觉碍逼。诬毁之非其情也云尔。则犹可成说。乃反推之于粹然无瑕疵。略无甚么意思者然。似此议论。虽穷年没岁。岂有使人听信之理哉。至其下款所以胪列先正之罪过者。则又无非指白为黑。搆虚捏无。而肆口骂辱。略无顾忌。臣等尤切痛心焉。噫。先正之造诣浅深。道德高下。固非臣等末学之所敢窥测。而亦自有知德者之尚论矣。盖其正大之气。同符乎纯刚之德。严毅之貌。有似乎山岳之象。战兢自持。则愈严愈敬之心法也。知行交修。则博约两至之规模也。多积博发。触处无碍。则应事接物而不穷之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4L 页
用也。以身殉道。终无怨悔。则历变履险而不易之守也。以至出处语默文章事功。无不一本之于考亭之成宪。持循奉行。如将之有符。则臣等所谓法朱子者此也。昔我 孝宗大王。十年尝胆。锐志刷耻。首任先正。举国以听。先正仰感知遇。思所以报答隆恩。忠言嘉谟。屡进于前后章疏之间。至于独对说话。则尤可以想见其际会之盛。盖其所讲者。修攘之至计也。所秉者春秋之大义也。虽天不佑宋。弓剑遽遗。木马铁杖。流恨千古。而凡今之人。皆知慕节义而羞偷生。雠可复而耻可雪。能免于被发左衽之域者。莫非当日 君臣明天理正人心之功。则即其所就。亦足以有辞于天下万世。盖先正之业。得 圣祖而愈彰。 圣祖之志。赖先正而益著。则臣等所谓忠 孝庙而明大义者此也。噫。先正学术之正。精忠之笃。志业之盛。可以师表百世而无弊。可以质诸苍穹而无愧。可以传之永久而不朽。光明而俊伟。卓绝而磊落。夫岂有间然于斯者。而一自变起于门墙。一种右拯之徒。含怨次骨。如报私雠。必欲诬蔑而后已。甚则并与其所秉之大义而归之于空言无实之科。始则窃议而不敢肆。终焉显斤而无所忌。至于今日世德之供而极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5H 页
矣。是不惟谤伤先正之贤而已。殆将使 宁考之盛德大业。并被其䵝昧而终无以表见于后世。宁不痛哉。宁不痛哉。盖其所引数条之事。专出搆诬之状。喜朝之书。既已详陈委折。则臣等固无事于更辨。然提举挽章事而刱出洗垢之巧说。尽录山陵书而袭用戕贤之毒手。噫。付托同志。略换句语而用之者。不过商确之美意。而诬之以倩人题挽。掠美自誇。勉嘱时相。使之转闻于 上听者。亶出忧爱之诚心。而诬之以遣辞悖妄。令人掩耳。盖观其意。若将以此为不法朱子之證而引之者。然而究其实。则专事搆诬。必欲更售其嫁祸之计。人之凶恶。胡至此极。至于以御札事全非实状。则书辞之捏诬。不足怪也。奏御文字。何等重大。而其所诬罔。何乃若是其放恣耶。最是以独对说话。谓之无实做之意。而敢肆诋讥者。尤极绝痛。噫。一堂都俞。明良相得。而况此复雪之义。乃是先正之所尝担负者。则宁有一毫退托之意。而其必先陈以诸葛之无成覆亡之可忧者何也。是正所以坚 圣上之志。而真先儒所谓孟子手段者也。岂如世德痴騃之辈。所敢窥测者哉。修己刑家。自是圣人明德新民之要旨。则儒者告君。未尝以老生常谈而弃之。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5L 页
先正之举似陈告者。可谓知所先务。而所谓修内攘外之本。亦岂外此而他求者。如世德愚迷之见。妄以为圣贤垂训之外。必有一种新奇玄妙之说。可以动得人听闻者。则无怪乎低看此四字矣。若夫从祀之说。亦不过因 上之发问。仰对其非所汲汲之意。而世德之言。有若自先正先发者然。其为虚妄。类皆如此。至于治兵之说。则先正方且以修己刑家为修攘之本。故于此末务则不免于略之也。观其劄辞所引不世之大功易立。而至微之本心难保。中原之戎虏易逐。而一己之私意难除。盖亦终始眷眷于务本之说也。世德所谓修攘之说。略不槩及云者。正是俗汉庸陋之见。而所谓姜庶人,金弘郁事。则亦不过因事提达于将罢之际者。而必欲为藉口索瘢之计者。益见其用意搆捏之态也。其以 大丧后去国之行。为不忠 孝庙之證者。尤极无状。噫。忧谗畏忌。义所当去。则虽在仓卒急遽之时。而不失难进易退之节者。可见君子出处之正。而犹以 因山未过。隐忍迁就。直待 国葬之讫而始决其去。则至诚恻怛之心。未尝不并行其间。而乃以不受末命。不俟 国葬等说。随意抑勤。白地搆诬。噫。此辈之必欲甘心于先正。而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6H 页
以无为有。变幻实状者。皆此类也。他尚何说。至于先正臣宋浚吉书札之删没于集中之说。喜朝亦已详辨。而大抵南汉下城。非如江都之陷没。在城中者固无必死之义。则先正之不死。初非为可累之事。而如金郑两臣之为。则又所谓加于人一等者也。然则先正之与浚吉往复者。不过讲确其当死与否之义而已。况浚吉此书。本非平日之定论。则在先正。亦何尝有可掩之累乎。世德亦以先正之不死为非大累云。而又必谓之掩累。隐然援以为失身苟活。护短匿非者之对着。其亦可笑也已。夫既谓之非累。则安有掩不掩之可言。而犹且谓之掩累者。其果成说乎。若其所以赞扬宣举者。则又以法朱子明大义为言。真不满一哂也。噫。先正一生家计。专在朱子法门。而平日之担负。实是春秋大义。是以士林之诵服先正者。必以此二者称之。宣举之徒。从而艳之。其心以为彼既以此称道。吾何独不然。不顾其事实之如何。敢欲效嚬而肆然唱之曰我亦法朱子。明大义也。此何异于冠带俳优。而自不觉傍观之冷笑。在宣举。亦岂不可羞乎。夫臣等之必以宣举为背朱子者。盖以其尊信贼镌之之故也。贼镌背朱子。而宣举尊信不已。则其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6L 页
操心用虑。自然与背朱子之人合。而其于朱子之道。不觉相左矣。其徒恶此题名。不得已出绝镌之说。而终不肯明言其绝之之实。今亦但曰党镌之诬。既已毕陈于前。欲为弥缝周遮之计。而世德供辞首尾前后。何尝有一言半辞提及于绝镌之实耶。既不能绝之。则依旧是党镌矣。乃欲免背朱子之目者。是何异于恶湿而居下也。所谓恶大义掩己累者。则又两事相因。盖掩己累故恶大义。而恶大义故其掩己累也愈力。原其本情。诚亦可哀而不足恶也。世德又以死罪之称。为出于违命之故。而此有一言可辨者。宣举抵先正书。言及江都事。而有曰弟实伤痛于中心。故循初自废之志。不敢复齿于世。只称生员死罪。盖出于不得已云云。此亦以违命为中心之伤痛。故称死罪者耶。由今观之。宣举之初称死罪臣而假示悔恨之意。及其图得日后掩累之题目。则遂乃缕缕强解作违命之罪者。昭不可掩。而当日 君臣上下。皆为其所瞒过矣。岂不痛哉。惟其必欲明江都失身之为十分道理也。故不得不恶人之明节义。此其事势之自住不得也。故见先正之治兵缮甲。以为外攘之具。则辄讥之以先声后实。见先正之如独对所陈务本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7H 页
之说。则又斥之以了无实事之可见。当初听之。岂不似规戒之诚心。而由今观之。其专事吹觅。必欲打坏此大义。以为掩其失节之累者。自可难逃矣。盖尝迹其平生而观之。以处于己者言之。初则为失节之人。中则为保节之人。末复为失节之人。以处于人者而言之。初则为党奸之人。中则为距奸之人。末复为党奸之人。其心事之一矛一盾。其见识之乍阴乍阳。固与先正法门。判然若薰莸冰炭之相反。亦不待智者而可见。则世德之妆撰疑似。欲为乱真之计者。多见其不自量也。至于源流事。世德谓有一言可辨者。而臣等亦有可以辨之者。何者。故进善郑瀁家所藏集解。与源流明是一书。而比源流稍略。源流之所删。集解则不删。源流之所录。集解则不录。其为最初本也亦明矣。瀁家本。世德辈虽或不信。而拯之门人家。亦有集解。此又不信何也。其所谓门人。即崔锡文疏下李基庆也。基庆家所藏。世德亦岂不见。而有若学儒辈抑勒而言者。盖集解出。则文忠公俞棨之主编明矣。基庆家藏本出。则集解之为初本。又不可诬矣。如此则拯之前后心迹。无以自掩。而儒贤所證。自归明白。故世德辈必欲以集解归之乌有。至于基庆家藏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7L 页
本。又若全不见知者然。其为计诚亦巧矣。而两本俱在。焉可诬也。噫。世德之狂喷乱嚷。胡辞悖说。或出于捏合做成。或出于抑勒刱出。何莫非搆诬先正。白脱宣举父子之计。而惟其遣辞用意之际。妆撰疑似之迹。阖辟闪忽。使人不免骤看而惑之。苟非考据事实。究极是非之原。殆未可以打破鬼蜮之情态。故玆敢备论其颠末如右。倘蒙 离明一加栽览。则世德搆诬之状。尤益照烛无馀。而其于尊贤卫道斥邪距诐之方。必有所不能自已者矣。臣等又于洪万遇之书。尤有所惊怖痛惋者。士类之祸。于是而已兆矣。其言不过数句。而包得无限祸心。吹沙之毒。并及儒贤。其意若儒贤之不肯调护者然。噫噫谗言。胡至此极。噫。向者未安之教。遽下于延颈之日。中外之惶惑。固不可言。而林下之臣。僻处穷峡。最后乃始得洛报。而伊日 筵席之教。其后听政之命。一时俱闻。惊惑之极。欣抃旋切。则顾何必追言于处分既定之后。而惟其忧爱之诚。不能自已。乃以尧舜心法之说。恳恳勉戒。以冀 邸下之克承家法。则所谓调护。岂有外于此者乎。至于告 庙之议。朝家以其位在大臣。循例问之。儒贤方且累疏巽免。不以大臣自处。此所以有问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8H 页
而不敢对者也。前后所处。各有攸当。义理明白。固无难知。而今万遇必欲捏造罪案。甘心鱼肉。己巳戕贤之祸。凛在目前。呜呼憯矣。自古谗慝之辈。辄以谀言媚上。阴为自利之计。闻其言则似忠。而究其心则实奸矣。苟或在上之人。只悦其言而不察其心之所在。则浸浸然入于奸宵坏弄。终必至于亡国而后已。今万遇之汲汲讦诉于 听政之初者。其意亦不过尝试求媚之计。伏想 邸下之明。洞烛其奸状。不为此辈所挠贰。而履霜之戒。不可不念。羸豕之渐。不可不防。伏乞 邸下毋谓罪罚之已施。而益加惩恶之典。使此等惎隙之辈。不得接迹而起。则世道幸甚。士林幸甚。
代叔父请伸理尹志述疏(乙巳)
臣于乞免之章。不宜赘陈他说。而窃有区区所怀。敢此附达。以冀 圣明之垂察焉。臣闻培养士气。有国之急务。伸理冤枉。王政之所先。况以当培养之士气。而不幸抱千古之冤枉。则其不可不汲汲伸理也明矣。顷年大学生尹志述。以言事获罪 先朝。始命编配。终置大辟。盖三百年培养之士气。至是索然矣。臣窃伏念 先朝此举。或出一时之激恼。而雷霆所压。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8L 页
善类心死。左右诸臣。方且以此为窥闯天意之阶梯。惟恐将顺之或后。孰肯以匡救为心哉。独有徐命均一人。出位言之。而亦寥寥矣。然其所谓岂可以私事杀士一句。足见公议之不泯而国人之同冤也。诚使伊日秉朝论者。有能继此而争之。则以 先王之仁圣。其所处分。必不至是。而此岂可责之于逢迎承顺之徒乎。及其处分已行。而遂不可复追。则士类之望。惟在于年久事宿。 圣心感悟。庶几有悯念昭雪之举。而不幸 弓剑遽遗。未及见此盛举。而志述化碧之恨。永结于泉壤者。五年于玆矣。其不得伸暴于 先王在世之日。固已可恨。而在今日始初之政。诚不容于一向淹延。不思所以伸理之也。盖其所坐。乃以诬辱私亲为案。而今观其书进所怀。则何尝有一言半辞及于诬辱乎。设令其言。真有妄发而过中处。亦其所重有在。犹恐 宁考之盛德大业。或恐䵝昧于幽宫纪实之文。而激烈愤慨。不能裁择。则嗟呼此岂可死之罪哉。仰惟 圣学高明。深晓义理。倘或念及于此。则不待臣一二陈白。而必恨其伸理之不早矣。抑臣之所忧者。或恐 殿下以事系 先朝。有所持难。而臣请明其不然。夫 先朝之事。变更于 嗣君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9H 页
者。从古何限。而今亦不必远引證据。只以我国 中仁两朝时事言之。己卯诸贤臣之冤死。实在 中庙之世。而 仁庙即位。即命伸雪。此岂非 殿下家法乎。先儒所谓当变通而变通。亦是继述者。正指此等事而言也。伏愿 殿下深留圣念。断自 宸衷。亟下伸理之命。昭雪志述之冤。亦令攸司之臣。特举悯恤之典。以慰九地之沉魂。以振末世之士气。则不但有光于 圣德。抑亦 先王在天之灵。必将莞尔而笑曰是予志也。呜呼。今日抱冤而当伸者。岂独志述一人哉。臣独眷眷而不已者。诚以此事伸雪。无待按验覈实。而在 殿下一举措之间故耳。惟 圣明之裁幸焉。
代涟麻儒生请褒 赠翠岩姜公疏(丁未)
伏以臣等尝观太史迁作伯夷传。深以士之遇不遇。有数存于其间。为慨一篇之中。三致其意。而其末段有曰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臣等每读至此。未尝不三复叹息。以为自君子而言之。则其所以隐居岩穴。修身求道者。固未尝区区于身后之名。而自后人而观之。则于其有遇者。幸其名之显扬。而益致其景仰之意焉。于其不遇者。惜其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79L 页
名之湮灭。而思尽其表章之道焉。斯固秉彝好德之不能自已者也。况我国家 列圣相承。崇尚儒术。凡有道德学问之士。莫不礼罗而尊宠之。其或不幸而有不遇者。则亦必追加表显。或施以褒赠之典。或许其俎豆之奉。所以尊贤尚德。风励士林者。不以生殁而有间。今苟有贤而不遇。以殁其世。允合褒显而崇奉者。则臣等又安可自阻于 紸纩之下。而不以闻哉。臣等窃观故处士臣姜锡朋。隐居求道。志尚高迈。立心制行。无愧古人。经术文章。罕有其比。实不世出之名儒也。而独其贤而不遇。有甚于昔人之所叹。亦尝为人所荐。得沾一命。而当路无与推挽。朝廷不加招徕。任其终身于岩穴之间。今锡朋没且十有五年矣。而世之君子知其人者。莫不为之慨惜。士林之间。尊其学者。愈久慕之不衰。则亦可以见其贤矣。夫锡朋之学术精粗。造诣浅深。固非臣等末学矇识。所可妄议。而臣等所居之乡。与锡朋游息之地相接。声光密迩。熟知其贤。而叹服之有年矣。若不据其耳目所及而详陈之。则 殿下亦何自而知锡朋之贤乎。臣等请不避僭渎。以平生叹服于锡朋者。为 殿下一陈之。盖锡朋以聪颖刚介之资。为切问近思之学。年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80H 页
未胜冠。慨然有求道之志。受业于文纯公朴世采之门。而深被奖诩。相期以圣贤事业。同门之士。莫之或先。则渊源所自。门路之正。固非偶然。而若其自出手眼。的开实着。则盖有不待师承而独得其妙者。故其为学也。专以鞭辟向里。密切体认为务。博而不至于汎滥。约而不坠于空虚。精深之见。超诣之识。克闯乎古人之阃域。所读经书。有会于心。辄随手劄录。积成卷帙。而皆自真实研究中出来。故其言细腻缜密。置水不漏。非若得之于言语口耳之末而已也。馀事文章。自成一家。凡所论著。率多引据经训。发明理致。不事组织雕琢之巧。而滂沛不俗。典雅条畅。粹然一出于正。真所谓读其文而其人可知者也。尝曰为学之方。虽若多端。总而言之。则不出乎知行二者。不先致知。则固无以知其当行之道。而苟曰知矣。而不能行焉。则亦何以知为也哉。故凡圣贤之训。已所了悟处。则要必体之身心。直下承当。不但如世儒之徒言而已也。是以其见于行。则自其日用起居之间。容貌辞气之际。莫不动稽古训。一遵绳墨。虽痼疾在身。无片时之安。而矜持收敛。未尝少懈。尤于细行小节。人所放过处。辄能加意点检。毫釐不苟。平居温然色笑可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80L 页
亲。而若其斥绝人非义。则又斩然不可犯。至于为己务实。省察克复之功。实有日勉勉而不能已者。则其德之所就。殆未可以易言。呜呼。此锡朋为学之大致也。昔朱子答王子充书。而论当时学者之奖曰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专践履者。又遂以讲学为无益。噫。是不独当时之弊为然。实古今学者之通患也。而今锡朋之学。则讲学践履。交修其功。无堕落一偏之弊。克遵考亭之成宪。而一洗俗学之涂辙。盖锡朋平生为学。一以朱子为准的。尊信慕悦。无异七十子之服孔子。则所以因践履之实。而致讲学之功。使所知益明。所守益固者。其亦有所本矣。锡朋以畿辅涟川。古名漳州。而朱子于绍熙中。尝为漳州守。故仿朱子南康时卧龙庵故事。创院于涟。揭朱子之像而啜享之。以寓其高山景行之意。而自为文以记之。曰朱子之学。上承尧舜周孔千圣之道统。下启天下国家万世之太平。自孔子以后一人而已。后之学者。不知朱子之为圣人。则是不知朱子者也。又曰朱子以前则议论敢到。朱子以后则议论不敢到。此儒家之宗法。圣门之一统。其严若是哉。盖其知之也真。故尊之也至。尊之也至。故其言之也确。有非后人名为慕朱子。而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81H 页
实则归于浮慕也。逮崔锡鼎礼记类编出。而朱子之学。为其所残破。朴世采亦有被诬之事。则锡朋乃倡率同门。上章陈辨。缕缕数千馀言。痛斥其毁经侮圣之罪。且锡朋于尹拯背师之事。固已不韪之。而特以年辈先之。故亦尝礼貌之有素矣。至是见拯之不以类编为不是。遂并与拯而绝之。不惟其为师斥邪。风力甚劲。而亦可见尊信朱子之出于至诚也。锡朋即故监司清白吏臣裕后之子也。本以世禄之臣。又富有其具。使锡朋苟有一毫功名之心。则其取青紫。固将如拾芥之易。即何忧爵禄之难致。而雅怀高逸之志。绝迹纷华之场。独抱遗经于深山寂寞之滨。单瓢屡空。穷亦至矣。而凡世间之富贵荣达人所愿慕者。一无以动其心而易其乐。则其高风清操。尤足以激浊世而励颓俗矣。锡朋虽深藏不见。善于韬晦。而一时山林宿德之士。无不乐与之为友。如文纯公权尚夏则契好尤笃。尝亟称锡朋以笃志力学。无与为比。又与今赞善臣金干。志同道合。实为同门莫逆交。而文简公金昌协。则虽未及相识。尝见锡朋所作日用十六箴。深加敬叹。以为有得于古人洒扫应对之学。则锡朋之贤。固不待臣等一二谈而可知也。晚年为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81L 页
近丘墓。卜居涟川之玉溪。则旁近士子之来从问业者渐多。锡朋又悉心教诲。莫不虚往实归。遂使荒峡贸贸之乡。稍知有读书饬躬之事。而至今从游之士。亦多表表可称于世者。则所以羽翼斯文。有补于 圣代右文之化者。亦不少矣。锡朋以 肃庙壬辰。年五十七而行役。病殁于涟川之僧舍。随行童仆外。无一亲眷之在傍者。而锡朋终无怛化之色。见于几微。贻书其子。教告以修身谨行之意。顾语仆人以殡敛之节甚悉。齐手敛足。恬然而逝。夫人于死生之际。鲜不动其心者。况远离妻儿。客丧山寺。则将死之心。尤当如何。而今其委命任运。从容暇豫。略无异于平日。则益见其所存所守之有大过人者矣。不贤而能若是乎。噫。此皆臣等据其耳目所及而言者。而锡朋学术之醇正。造诣之精深。操履之敦笃。趣尚之高逸。诚有卓然难及处。则向所谓不世出之名儒者。非溢辞也。夫以贤如锡朋。而生不得与于㫌招之列。以应 圣朝侧席之求者。固已可恨。而死又无以表章懿美。使其遗风馀韵。寝以消磨。终至于湮灭无称。则岂不尤可惜哉。臣等为是慨伤。玆敢相率叫阍。以请朝家之追施恩典焉。且锡朋之贤。足为后来之师范。无愧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82H 页
俎豆之崇奉。涟川既为其晚年游息之所。故臣等欲就朱子书院之傍。立数间祠堂以祀锡朋。寓平日景仰之意。而顾以创立院宇。邦禁甚严。此则虽非叠设。规模简约。又非如书院比。宜不在所禁中。而亦不敢专辄。并以请命于朝。伏愿 殿下深察锡朋之贤。不宜泯没。亟命有司。特加褒赠而表章之。又许臣等之立祠以祀。无孤多士之望。则是岂臣等之私幸。实于国家尊贤尚德之道。与有光矣。抑臣等窃念公议之不行于世久矣。世之人类不免以名位为重轻。贤则等耳。德则齐矣。而名位隆显则贤随以高。而言之者易于得力。名位不显则德随以卑。而听之者辞以无稽。且士之穷而在下。而其能垂名不朽者。以有著书立言。行于世故耳。今锡朋以六十一。布衣没身林下。既无名位之可以动人者。平生所论著虽多。而家贫无力刊行。以昭布人耳目。则臣等今日之言。固难保世人之听信。而虽 圣上亦或疑其有过滥者矣。然凡人之称诵人功德。以冀 国家非常之恩也。其言易滥而难称者。以其前有情好之所牵。而后有声势之所顾故也。今臣等之于锡朋。未尝及门讲业。情谊无别于人。宁有阿好之私。而锡朋又穷而在下。无势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82L 页
可言。则是于斯二者。皆无所拘也。抑何苦而过为溢美之辞。上以诬 圣聪。而下以累锡朋哉。只以秉彝之心。有不全泯。故慨贤者之名湮灭。如昔人之所叹而已。则可知臣等此言之亶出于公正之愤也。况臣等所请。非敢辄冀其非常之恩也。夫朝家于一节之士。亦皆施褒赠之典。而乡先生之有善可称者。犹且没而祭社焉。今锡朋之贤。非止为一节之士也。非止为一乡之善士也。则臣等之言亦非过也。且伏见 殿下临御以来。崇儒重道。克遵 列圣之弘规。凡在岩穴之士。皆欲至诚招徕。如渴求饮。今闻锡朋之贤如此。则必将慨然兴思。恨其不与共国。而其于臣等之请。亦必夬赐 允从。不少留难矣。是以臣等不以烦猥为惧。而敢此缕达焉。呜呼。贤人君子之怀道不遇者。从古何限。而亦未有如锡朋之穷者也。虽然不有遇于前。则必有遇于后。倘 殿下亟降明旨。特举褒章。则在锡朋。未必非朝暮遇也。惟 圣明之留意焉幸甚。
代叔父乱后辞归疏(戊申)
伏以臣于病蛰乡庐中。伏闻国有大变。不胜惊骇震怖。时则惨见壮子之夭殁。而义急奔问。不遑顾私。担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83H 页
舆登途。苍黄入城。适会牵叙有命。遂敢一谢 天恩。淹滞京辇。今已数旬于玆矣。何幸神天助顺。乱贼埽荡。王师还凯。举国耸观。臣得与满庭群僚。共诵太平万岁。粗效臣子归美献贺之诚。真所谓亦不虚为此来者矣。念臣以三朝旧物。年近八耋。残骸危喘。与死为邻。加以丧戚悲疚之馀。仍之鞍马撼顿之劳。凘惫奄奄。若不保朝夕。诚恐久留旅邸。将有生行死归之讥。玆不得不陈章暴实。还寻乡路。径退之罪。万殒难赎。而一渡清汉。便诀明时。回望终南。若何为情。臣仍又伏念乱臣贼子。何代无之。而今玆凶逆。实千古载籍以来所未有之变也。大家世族。阴相缔结。做作不道之言。诳惑半国之人。凶谋逆节。排布于外内。憯锋毒螫。猖蹶于畿湖。危亡之机。迫在呼吸。向非 祖宗积累之仁。皇天保佑之力。则三百年 宗社。将不知税驾之所。追念及此。不觉骨惊而心寒。今则忧虞稍弭。人心少定。而臣之愚昧。尚不能无过计之虑。以为自是而能尽策励之道。则可以建中兴不拔之业。自是而少忽惕号之警。则必将贻 国家无穷之忧。然则今日者。固 殿下拨乱反正。转危为安之一大机。而其不可徒事姑息。伈伈平过。如前日之为也决矣。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83L 页
臣愿 殿下深究致此之由。而亟思反之之道。奋发大有为之志。勉立不世出之功。乾旋坤转。雷厉风飞。整顿纲维。揔揽威福。以真实无妄之心。做正大光明之政。毋为调停之术所误。毋为疑似之说所乱。一此不懈。坚持勿挠。则朝廷之上。庶几真见平平荡荡之效。而天下万世。咸仰 圣志之所在。卓然如青天白日也。岂不盛哉。不然而循常守旧。无大振作。乃以一时之克捷。便谓祸乱之已平。而礼亨豫大之治。震耀矜誇。思欲措世太平。则臣恐自此以往。 殿下之忧。当倍昔日。而病加于少愈。患生于所忽。玉楼之上。永无安枕之日矣。吁其可畏也哉。盖先立乎大者。以为出治之本。此其大纲也。而若其节度下功处则抑有说焉。克己则以屏去声色。保惜精神为要。典学则以穷理明善。寻个是处为要。治心则以公好恶而祛偏私为要。齐家则以严 宫闱而杜私径为要。人有邪正。而不眩于或取或舍之际。则任人之要也。言有逆逊。而必求诸道与非道之间。则听言之要也。以至躬俭德而节财用。崇节义而励风俗。公选将帅。力讨军实。而备阴雨绸缪之策。慎择守令。爱养民生。而尽劳来安集之方。是数者莫不各有要道存焉。而顾臣老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84H 页
病昏耄。不能尽发于造次。然究其本则特在 殿下立志后一施措间耳。又何事于胪列哉。臣受恩如天。图报无地。今当永辞。不胜犬马爱君之诚。敢将草草数语。仰陈于 紸纩之下。老臣区区愿忠之诚。毕于此而已矣。伏乞 圣明虚心察纳。不以人废言。仍治臣径归之罪。以肃朝纲。以安微分。不胜幸甚。
谏毁撤院祠疏。(辛酉○代巡使作。时为金沟宰。其时巡使权公赫。)
伏以臣于近日书院毁撤之 命。窃有区区所怀。不可以职在外藩。自阻于 圣明之下。敢此仰陈焉。夫书院之设。其来盖久。以先贤俎豆之所。为士林藏修之地。则原其刱始之义。岂不允合于崇报之典。亦岂不有补于作兴之方。而及其末流。为弊漫漫。祀典有猥杂之讥。士趍多歧贰之叹。弦歌莫闻。礼让扫地。要其归宿。不过为酒食游戏之场。闲丁避匿之薮。有识窃叹。莫不病之。所以 先朝甲午 命令。出于矫弊之 圣意。亦不得已也。然在 先朝之时则可。而在今日则有不可轻议者焉。何者。恭惟我 先大王崇儒重道。度越千古。倘或事关斯文。莫不有请辄遂。故祠院之作。于斯为盛。凡事太过则有弊。是以不免有末流之漫漫。然本之则出于崇儒重道之诚心。故人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84L 页
皆知学问之可贵。而士犹以读书饬躬为务。乡党有相让之风。王国有生此之休。五十年菁莪之化。盖不可诬焉。夫如是。虽有甲午 命令之过于严截。而要不害为尚质救文之美事。况自甲午至庚子七年之间。其所私刱而私享者何限。然亦未尝一一苛摘。并行毁黜。如今之为。则 先朝微意。亦可知已。其在今日则不然。 殿下之崇儒重道。固不及于 先朝之盛。而言出章甫之口。辄示厌薄之色。诵法孔子之徒。莫不为之解体。由是人心日偷。风俗日坏。庠塾之间。读书之种将绝。而自庚子至今日。虽有私刱而私享者。不过出于 先朝作兴之遗化是赖者。而今乃一切查发。毁之黜之。不少顾藉。是 殿下于教化之道。既无其本。而区区文具之末。亦不能有之也。岂不可惜。臣所谓甲午 命令。在 先朝之时则可。而在今日则有不可轻议者。盖以此也。况甲午 命令。固为严截。而犹存馀地于其间。如朱子书院及大儒贤大节义所享。则特命仍存。未尝施之以一切之法。斯岂非有其举之。莫敢废之之意也哉。然则今虽追行甲午 命令。只当一遵 先朝遗意。可毁者毁之。可仍者仍之。庶不乖于重祀典之道。而 殿下之教乃曰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85H 页
除 先朝所命仍存者外。虽朱子书院。皆当毁撤。夫朱子一朱子也。其为可祀。岂有前后彼此之别。而前则存之。而后则去之。彼焉仍之。而此焉废之。一何班驳之甚也。先儒有言曰吾于朱子。受罔极之恩。其受罔极之恩者。当有罔极之报。则虽家置一祠。未为过也。此宁以叠设为拘者。而乃不免混被毁撤之辱。今使史官书于策曰某年月日。毁朱子书院。后之观者。其将与焚坑之祸异视之耶。臣恐 殿下此教。特因一时有激而发。偶未及深思也。至于大儒贤大节义。岂非举国之宗仰。百代之师表。而乃与冒享之祠院。同遭毁撤。人心之拂郁。士气之沮丧。于是为甚。昔朱子之守南康也。行视坡塘。得白鹿洞书院废基。慨然叹曰中兴五十年。释老之宫。斧斤声相闻。而此地独委荆榛。岂非吾道之耻。遂捐俸金而一新之。今梵宫佛宇。遍于国中。金碧焜曜。泥塑无恙。而独先贤俎豆之所。罹此厄会。明宫夷灭。真像狼狈。将使行路指点而嗟伤。异徒傍观而窃笑。然则 国家今日之举。藉曰不可但已之事。亦可谓失其先后缓急之所在矣。至若所谓乡贤祠者。本出乡人祭社之义。初非关由于朝家。亦不在甲午禁令之中。而并置毁黜之科。尤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85L 页
不知其何故。臣南来以后。窃观土风。邑邑皆有乡贤祠。其子孙孱微。仅仅与于衣冠之列。而特以其祖先之祭于社也。人之待之也自别。己亦稍自矜重。盖乐有贤祖。一以为瞻式。一以为光华焉。而一朝闻有朝令毁黜其祠版。皆莫不奔走惊骇。如不欲生。垂涕泣而诉于臣曰今玆毁黜。在生人。便是毁家出乡之极律也。不知吾祖犯何罪过。而当此极律也。此其心盖有冤痛迫切之私。有倍于恒情而然也。如是者举臣道内而言。已不下数十所。合八方而统言之。将不知其几百数。则其为失人心。果如何耶。 国家无他端。而忽为此大失人心之举。臣实为之忧念切切也。大抵今玆处分。虽因甲午令甲。而在今日。其不可轻议也。如前所陈。 殿下每以既令而旋寝。将使法不信于民为虑。而臣意仍其享祀。而只罪首倡之儒生。与闻之监司守令。亦足为伸法令之归。何可以乡儒辈冒禁之故。而致使既骨之先贤。不得保其妥灵之所也。或者谓今若置之。后来继起之弊。终不可防。臣意今后使守令详探其境内私刱有无。而每月终。枚报监营。如有则许监司即行毁撤。每年终。通一道举其私刱有无而状闻于朝。以为登时照管禁抑之地。则
兼山集卷之十 第 386H 页
乡儒辈虽欲复踵前习。恐不可得。日后之弊。非所忧也。若曰今日之事。命令既行。终不可中撤云尔。则亦宜拣别其冒享之类而毁黜之而已。如程朱圣贤之祠及大儒贤大节义所享。则一依 先朝遗意。特命仍存。而乡贤祭社之祠。直置而勿问。使既沮之士气复振。已失之人心复集。岂不善哉。古人有言曰人臣纳说于君。因其既厌而止之则易为力。迎其方锐而折之则难为功。今 殿下锐意于毁院。势不可回。而臣独进言不已者。诚不敢以众人好胜之心望于 殿下。亦如古人所言之意也。惟 圣明留神裁察焉。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