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五
卷九十五 第 1a 页 WYG0415-046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九十五
  雍正八年六月
上谕十七道
  初一日奉
上谕噶达等处兵丁口粮据该副将等称彼地米价甚贵
 商贩每斗须八九钱一两不等从前所定折色之价不
 敷买米之用请永远供运本色而宪德等则以民夫挽
卷九十五 第 1b 页 WYG0415-0466d.png
 运艰难奏请会同督臣再加酌议等语兵丁远驻边方
 朕心深为轸念彼地米价既贵自当格外加恩著宪德
 等就近酌量并询问弁兵等或即照商贩之价给与折
 色令兵丁自行采买或多添脚价给与民夫运送本色
 散给兵丁务令兵粮富足民力不扰著该抚等悉心定
 议具奏
  初二日奉
上谕今科进士除选拔庶吉士外曹绳柱系现任中书以
卷九十五 第 2a 页 WYG0415-0467a.png
 六部主事用其马丙等五十八名著在六部额外主事
 上学习行走该部按各部司分多寡掣签分派具奏三
 年之后如能称职该部堂官题补如不能称职该部奏
 闻其内若果有才猷出众明练政治之员于一年之后
 该堂官将情由声明保奏带领引见请旨此各部行走
 学习之员俱著照额外主事之例给与俸禄
  又奉
上谕今科外用进士著就伊等本籍邻近地方掣签派往
卷九十五 第 2b 页 WYG0415-0467b.png
 交与各该督抚分派藩臬衙门令其学习伊等中式之
 后原须候选数年始能得官今著学习三年委署试用
 一年约计四年之后题补实授与伊等候选之期相仿
 而又得学习吏治较之閒居在家岂不大有裨益此三
 年之内若该地方需用人员仍著奏请另行拣选命往
 不必于新科进士内迁就委用倘进士中果有才具出
 众平日熟练吏治不待学习者该督抚格外委署题补
 即于本内声明具奏若才具庸常难以练习吏治情愿
卷九十五 第 3a 页 WYG0415-0467c.png
  改补教职者不拘三年之期准其具题改补其学习之
  员每年公费若干该督抚于公用银两内酌量给与将
  朕所派等次开单行文各督抚知之
   初七日奉
 上谕周书洪范言人身五事若有得失在天之休徵咎徵
  即各以其𩔖应之此即朕每日所谕天人感应之理捷
  于影响者也夫所谓修人事以感召
天和者必须君民上下各尽其道各殚其诚以为昭事
卷九十五 第 3b 页 WYG0415-0467d.png
上天之本若人君有朝乾夕惕之心而大臣官员不能承流
  宣化或君臣有移风易俗之念而民情士习不能革薄
  从忠则偏而不全不克成会极归极之盛而欲冀
上天俯垂默佑普锡繁禧也岂不难乎其理如此确乎不易
  数年以来朕已谕之详矣是以为君而存推诿于官民
  之心者非贤君也为臣为民而存推诿于君上之心者
  非良有司良百姓也惟当各尽其道以待
天恩近见直省各处奏报雨泽颇觉均调麦秋亦属丰稔朕
卷九十五 第 4a 页 WYG0415-0468a.png
  心深慰但闻江浙雨水稍多田禾间有涝溢之患朕悉
  心推求其故想因今年春夏之交京师雨泽愆期朕为
  畿辅祈祷并忧虑及于江浙地方已而京师得雨而朕
  心则专为江浙祈求至南方多雨情形朕未曾闻知但
  以少雨为惧所以朕屡谕外省大臣凡觉有水旱之机
  即当速奏朕知之者正为此也南方既已多雨而朕心
  仍复祈求或因此一念以致
上天赐雨过多浙省有涝溢之处乎又考之洪范曰狂恒雨
卷九十五 第 4b 页 WYG0415-0468b.png
  若浙省素称人文极盛之区今年会试朕加恩取中至
  七十名而一甲三人悉登浙士或者士子之心不免矜
  骄之气如洪范之所谓狂者致干恒雨之徵此朕就目
  前之天象人事而推测之有不能无疑者朕每遇雨旸
  不时即抚躬自省不敢玩忽况古圣人之垂训千古为
  昭所愿浙之多士遇登进之荣即凛盛满之戒见示儆
  之象益深敬畏之心必能仰邀
天眷于方来矣
卷九十五 第 5a 页 WYG0415-0468c.png
   初十日大学士等奉
 上谕从前怡亲王常在朕前奏称白家疃一带居民忠厚
  善良深知感激朝廷教养之恩今王仙逝而彼地居民
  人等感念王之恩德欲自备资本建立祠宇岁时致祭
  舆情恳切足徵王之遗爱在人而民风醇厚亦即此可
  见朕心深为嘉悦欲将白家疃数村地丁钱粮永远蠲
  免以为将来祭祀香火之资并使良民均沾恩泽尔大
  学士等确议具奏
卷九十五 第 5b 页 WYG0415-0468d.png
   十七日奉
 上谕昨朕欲亲奠怡亲王殡所而诸大臣等以天气溽暑
  再三恳求朕勉允所请暂停亲往但恐诸臣疑朕悲戚
  思念之衷于情理太过特宣谕使共知之朕生平读先
  圣之书遵
皇考之谕不敢因情废礼亦不能以礼遏情惟本于心之公
  发于心之诚孚于众论之同合于三代之直此即先王
  之所谓缘人情而制礼情之所当尽即为礼之所必不
卷九十五 第 6a 页 WYG0415-0469a.png
  可缺者也如朕之兄弟多矣阿其那非以弟而封亲王
  者乎淳亲王非以弟而封亲王者乎怡亲王非以弟而
  封亲王者乎而朕之待之也则有霄壤之不同有轻重
  之差等是非朕有意区别于其间也皆视乎其人之自
  取尔如阿其那者潜蓄异志包藏祸心要结佥壬扰乱
  国政不计

社之利害不顾
卷九十五 第 6b 页 WYG0415-0469b.png
皇考之是非但思逞其邪谋遂其私愿此实国家之仇雠
  四海臣民之蟊贼也如淳亲王者则闭户安居识分知
  足宗亲中之无功无过者也如怡亲王者才识超群忠
  诚贯日夙兴夜寐恒思寰海之乂安佐政宣猷惟恐民
  生之失所凡显著于中外与密陈于朕前皆裨益于军
  国之大计治平之远图此乃


卷九十五 第 7a 页 WYG0415-0469c.png
皇考笃生此不世出之名贤以辅佐我邦家者岂历代所称
  贤王宗子可同日而语哉朕常谕诸大臣曰凡我臣工
  果能为国为民抒忠宣力俾朕克缵
皇考之遗绪不坠
皇考之令名则有功于朕躬者即有功于
皇考者也有功于
皇考者即有功于朕躬者也此等之人朕自加恩以报之若
  怀挟奸私紊乱治体使朕躬有不令之名以致上累
卷九十五 第 7b 页 WYG0415-0469d.png
皇考知人之哲启千秋万世之讥评则其人之罪通于天矣
  岂可擢发数哉是以阿其那视
皇考朕躬如仇敌朕亦只得以仇敌视之淳亲王不失为臣
  为弟之道朕自以亲王昆弟之礼待之至于怡亲王勋
  在
社稷泽被万民其辅弼朕躬以继述鸿业成太平之绩者皆
  大有功于
列祖
卷九十五 第 8a 页 WYG0415-0470a.png
皇考者也然则朕念王之情曷有止极报王之礼岂寻常定
  制所得拘哉孔子曰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
  者培之倾者覆之此即天命有德天讨有罪之谓可知
  赏罚之轻重非人主所得私也孔子又曰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此就己身之恩怨而言尚且如此何况关系

社国家之重而乃赏罚不明是非倒置岂不违背乎天命天
  讨之正而获罪于
卷九十五 第 8b 页 WYG0415-0470b.png

考哉怡亲王之实迹如此朕之公心如此若有人以私鄙之
  见妄议谓朕以偏溺之情欲加恩于王而粉饰揄扬其
  美善者此小人之误论也又或以为朕借王之美善而
  有意逾格加恩妆点礼节以博友爱之名者此更憸邪
  之谬议也朕之公心合乎情礼之至当而不容已惟


卷九十五 第 9a 页 WYG0415-0470c.png
皇考实鉴之著将此旨晓谕中外咸使闻知
   十八日山西巡抚石麟奏六月初一日日食不见奉
 上谕从前钦天监奏今年六月初一日日食九分二十二
  杪朕心深为畏惧特降谕旨令内外臣工等悚惕勉勖
  各尽厥职以凛
天戒今石麟以山西省城当日食之时浓云密雨及雨霁之
  后日已复元具本题贺宋嘉祐时日食入云不见时议
  称贺司马光云京师不见四方必有见者今晋省阴雨
卷九十五 第 9b 页 WYG0415-0470d.png
  岂能概论天下乎石麟所奏殊属不合著将本发还
   十九日奉
 上谕凡内外大小事务必据实办理始得其是非之正合
  乎人心之公若有挟制之弊及苟且迁就之情则事不
  得其正而违乎人心之公其为吏治风俗之患不小矣
  至于文武虽属两途然同为朝廷之官同办国家之事
  实为一体所当和衷共济据实秉公以尽勿欺之道闻
  得外省有文官已申文书而武员恐其干碍或于中途
卷九十五 第 10a 页 WYG0415-0471a.png
  掣回者或勉强令其更改者武既可以施之于文则文
  亦可以施之于武似此挟制成风苟且迁就何以得事
  之实情除事之弊窦况目前虽草率结局而嫌隙自此
  而生文武不和实始于此著该督抚提镇通行晓谕严
  加禁约倘所属有犯此等情弊者即据实参奏毋得姑
  容
   又河东总督田文镜奏豫省绅衿感戴
 皇仁恭建
卷九十五 第 10b 页 WYG0415-0471b.png
 万寿碑亭奉
 上谕朕以实心实政训示天下臣民如称功颂德建立万
  寿碑亭镂金刻石之举皆属粉饰之虚文朕所不取数
  年以来已屡经降旨切禁矣前以豫省官方整肃民俗
  醇良感召
天和屡丰有庆是以特加恩锡用示褒嘉该省官民绅士既
  知感激朕恩惟有益加黾勉永为循吏良民以承
上天之眷佑此则感恩报效之本朕所切望于臣民者至于
卷九十五 第 11a 页 WYG0415-0471c.png
 撰文建碑称扬功德乃不过外观之虚文耳但该省既
 已举行难于中止嗣后他省若有仿效而行者著该督
 抚先期谕止之
  二十二日奉
上谕甘肃地方雍正八年地丁钱粮前已降旨蠲免其河
 西四府州县暨各卫所额徵粮料草束又经一体免徵
 朕念新归内地番民向风慕义愿附版图其地亩额徵
 本色粮草与河西等处赋税相同亦应一体蠲除俾令
卷九十五 第 11b 页 WYG0415-0471d.png
 同沾恩泽著将雍正八年河东之河州厅应徵番粮一
 千三十一石零洮州卫应徵番粮三百一十六石零归
 德所应徵番粮一百六十三石零河西之西宁府属应
 徵番粮一万五百四十二石零凉州府属应徵番粮二
 十七石零草一百九十七束零俱加恩蠲免该督抚即
 督率所属有司敬谨奉行俾番民均沾实惠
  又奉
上谕上年派令满洲兵五百名驻劄晋省都统鄂善约束
卷九十五 第 12a 页 WYG0415-0472a.png
 严肃兵民颇觉相安今鄂善奉差陜西石麟接受管理
 甚为疏纵兵丁之中有聚饮酣醉恃众驱打民人者有
 醉后混入民家者又今年六月初二日有兵丁之马二
 十馀匹至东门外将民田吃损八九亩踏伤十馀亩次
 日乡民聚集百馀人拴带马五六匹拥至巡抚衙门击
 鼓喊叫抚臣始差官查究朕所闻者如此凡差往各省
 官弁兵丁朕每谆谆训诲望其奉公守法与百姓联为
 一体休戚相关今派往晋省之兵恣意妄行嬉游放肆
卷九十五 第 12b 页 WYG0415-0472b.png
 不遵法令扰累居民甚属可恶目今晋省已不须满兵
 驻劄著护军统领哈尔吉前往太原府将满洲官弁兵
 丁俱行撤回并会同巡抚石麟将生事不法之兵丁一
 一查出重加惩治即于太原府通衢枷号示众其该管
 章京亦查出据实紏参毋得稍有疏纵徇隐石麟身为
 巡抚不能约束兵丁著交部严察议奏
  又湖广镇筸总兵官周一德奏报庆云奉
上谕据奏白沙及明溪等处五月十一日庆云丽天霞光
卷九十五 第 13a 页 WYG0415-0472c.png
  万道自辰至酉万目共睹等语年来各省奏报庆云者
  甚多朕并未以为祥瑞惟劝勉该省官民益加敬畏黾
  勉供职以迓
天庥况湖南地方民多刁悍俗亦顽梗该省官员果能实心
  化导使之奉守法度化鸷悍为循良易浇漓为醇厚此
  则朕心之所谓上祥大瑞也
   二十四日大学士等奏怡贤亲王应行厚葬典礼奉
 上谕怡贤亲王有遗言身后殡殓只用常服一切金玉珠
卷九十五 第 13b 页 WYG0415-0472d.png
  宝之属概不可用福金及诸子遵其遗言只以常服为
  殓即平日所束之带亦未曾用朕亲临其丧亦祗以血
  泪巾帕及所佩香囊附棺中示含玉之意志永诀之哀
  盖王天性节俭一生服食之需爱惜物力不肯多费丝
  粟故拳拳于身后如此且识见高明深凛古人宝玉送
  死之戒即此一节其器量过人远矣是以附身附棺之
  物皆从其遗言不忍违其素志至于园寝之制则关系
  国家之典礼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乃古今之通义恐非
卷九十五 第 14a 页 WYG0415-0473a.png
  朕所得私亦非王所可让者今大学士九卿等酌古准
  今详明定议悉与典礼符合甚惬朕怀著依议行朕原
  拟不动户部国帑而以内库银两为兴造园寝之费细
  思内库银两亦民间之膏脂也王生平以节用爱民为
  心朕深知之今体其心即内库之项亦不动支朕在藩
  邸数十年仰赖
皇考福荫尚有馀赀即以藩邸存剩银两为王园寝一切工
  程之用将此并谕中外知之
卷九十五 第 14b 页 WYG0415-0473b.png
   二十八日奉
 上谕今年二月朕降谕旨著该部将直省官员名下应追
  赃银及侵欺那移流抵分赔代赔等项事在雍正三年
  以前即发觉在雍正八年二月十八日以内者查出各
  案情由明白开注朕酌其情罪降旨宽免今览各犯应
  追银两一人名下既有贪赃又有侵盗而那移之内虽
  有因公垫用亦有借名分肥同一罪名而其情不等稽
  查原案卷帙繁多毫釐之间分别稍有未当即非公允之
卷九十五 第 15a 页 WYG0415-0473c.png
 道且其中情罪可原者予以宽宥之恩尚合于赦小矜
 全之典至实在贪赃犯法侵盗钱粮现在监追人犯除
 未完银两不准宽免外或有加恩豁免者若将所拟之
 罪全行宽释俾凶顽贪墨之人得逍遥閒适于情理实
 有未协著大学士九卿将一应犯赃侵盗人犯定拟斩
 绞者应作何减等其一人而有数案者应将本人所犯
 从其所得重罪量减并作何分别开注请旨之处详晰周
 备分条定议具奏
卷九十五 第 15b 页 WYG0415-0473d.png
  又奉
上谕怡贤亲王第三子弘暾朕指配傅察氏尚未婚娶而
 弘暾病故傅察氏闻信即恸哭截发至王府恳求持服
 守制彼时怡贤亲王不允傅察氏于门外跪哭以夜继
 日王始终未允并未遣人与彼一语王之意以王子已
 故不忍再误傅察氏之终身是以为此忍情之举以谢
 绝其心也乃傅察氏归至母家持服守节二年以来之
 死靡他今年吾弟仙逝傅察氏又至王门悲恸衔哀恳
卷九十五 第 16a 页 WYG0415-0474a.png
 求服孝从前之事吾弟并未奏闻至此时王之管事人
 员以应否准其服孝奏请朕始知之遂降旨准伊服孝
 令进王府谕福金收以为媳傅察氏以幼年之女能知
 大义矢志柏舟其情可悯其行可嘉弘暾身后一应礼
 仪俱照贝勒之例著于弘暾亲侄内以一人为弘暾之
 嗣即袭封贝勒令傅察氏抚养俾其无子而有子以彰
 节女之厚报焉
  二十九日奉
卷九十五 第 16b 页 WYG0415-0474b.png
上谕尚书舜典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朱子曰所谓钦
 恤者欲其详审曲直令有罪者不得免而无罪者不滥
 刑也吾弟怡贤亲王尝奏朕云今法司衙门凡有审问
 事件并不究其情之虚实动以夹讯夫听断之下求之
 于辞气耳目以察其情设诚以待之据理以鞫之未有
 不得其实者何庸夹讯倘有证佐确据情罪显著而本
 犯犹狡狯不以实供则不得已而用刑若并不详鞫其
 情而概用重刑严讯三木之下何求不得此重案之未
卷九十五 第 17a 页 WYG0415-0474c.png
免有冤抑牵累也吾弟之言如此是以八年来凡朕交
王承审数十件繁难大案皆以诚敬用心以情理感格
愚顽简孚阅实俾各自将罪犯委曲招吐从未曾夹讯
榜楚一人而诸案情罪无不允当吾弟之存心忠厚如
此凡为法司者皆当奉以为法也今外省有司既不能
听辨五辞无明决折狱之才每遇重大案件至期限将
满之时虑及处分则连用重刑该犯欲缓须臾之命凡
官吏讯问之语靡不承认遂据其供招锻鍊成狱且凡
卷九十五 第 17b 页 WYG0415-0474d.png
遇命盗案件其中牵连之人有司亦明知其无辜而欲
为开释恐致上司之翻驳遂有非夹讯不能归结之论
夫欲保全一己之功名弥缝上司之查驳无论情之虚
实罪之轻重辄用三木以讯每致案未结而有刑毙之
人此其居心尚可问乎从前阿尔松阿为刑部时不能
剖断曲直乃各将原被告之一足共一三木此天良丧
尽之人视夹讯为儿戏其心之残忍惨毒甚矣未几而
身为叛逆不能保其首领善恶之报施其有爽乎吾弟
卷九十五 第 18a 页 WYG0415-0475a.png
  怡贤亲王存心仁恕固不待言而其本怀总不欲使天
  下有一冤抑之人俾国家受滥刑之议此其忠君爱国
  之心出于诚恳笃挚是以凡有听断归乎至当能使群
  议帖服刑章式叙也今吾弟仙逝之后凡启灵大祀之
  日
上天必赐以清和景象而群工黎庶各致其哀慕深情成一
  千古以来未有之贤王此
天之报吾弟亦云厚矣吾弟嘉谟入告之事不可胜数偶因
卷九十五 第 18b 页 WYG0415-0475b.png
  戒饬问官轻用三木一节将吾弟敷奏之言宣示于众
  且布告各省有司令咸以吾弟怡贤亲王之听讼居心
  奉为按鞫之规范则明慎用刑庶几咸中有庆矣著凡
  掌刑名衙门将此谕刋榜永示于堂署
   三十日奉
 上谕前江宁织造郎中隋赫德具摺奏称本年六月初一
  日日食之期江宁地方先期阴雨至午后则天色晴明
  万物共见日光无亏地方咸以为瑞特行奏贺等语朕
卷九十五 第 19a 页 WYG0415-0475c.png
  比时即批谕切责隋赫德此并非尔职掌应奏之事且
  以识见庸鄙之人而轻言天象尤属诞妄又见山西巡
  抚石麟本章奏称太原等处日食之期浓云密雨未见
  亏蚀官民绅士均颂希逢等语朕亦降旨切加申饬矣
  从来天象之灾祥由于人事之得失若
上天嘉佑而示以休徵盖欲人之知所黾勉永保令善于勿
  替也若
上天谴责而示以咎徵盖欲人之知所恐惧痛加修省于将
卷九十五 第 19b 页 WYG0415-0475d.png
  来也凡为人者受
天嘉佑而或骄矜纵肆怠惰前修则将转福为灾矣受
天谴责而或戒慎悚惕省改前愆则将化灾为福矣此天人
  感应呼吸相通之理朕所日日训示天下臣民者况
天之锡福降灾即如人君之赏罚也凡为臣者受赏一次则
  终身当有感激奋勉之心受罚一次则终身当有儆惕
  抱愧之意安有遇赏而感遇罚而惧过后即淡漠置之
  俟再赏再罚之时而后知感知惧者乎雍正八年六月
卷九十五 第 20a 页 WYG0415-0476a.png
  初一日之日食乃
上天垂象以示儆所当永远敬畏勿忘兢业之心讵可以偶
  尔观瞻之不显而遂誇张以称贺乎山西地方偶值阴
  雨不可以概天下至隋赫德所称江南日光不见亏缺
  朕推求其故盖日光外向过午之后已是渐次复圆之
  时所亏只二三分是以不显亏缺之象昔年遇日食四
  五分之时日光照耀难以仰视
皇考亲率朕同诸兄弟在乾清宫用千里镜四周用夹纸遮
卷九十五 第 20b 页 WYG0415-0476b.png
  蔽日光然后看出考验所亏分数此朕身经试验者若
  果亏蚀不及分数则系钦天监推算之误又岂可因此
  而怠忽
天戒稍存纵肆之心乎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初一日日食是
  时我
皇考降旨日食虽人可预算然自古帝王皆因此而戒惧盖
  所以敬天变修人事也若庸主则诿诸气数矣去年水
  潦地震今又日食意必阴盛所致岂可谓无与人事乎
卷九十五 第 21a 页 WYG0415-0476c.png
  可谕九卿如有人事应修改者悉行奏闻
皇考敬
天之心诚切如此是以
上天眷佑本年即成荡平噶尔丹之大功边方宁谧中外欢
  腾此即转灾为福之明徵也又康熙五十八年正月初
  一日日食
皇考在宫敬谨斋肃
特命朕同诸皇子赴礼部衙门虔诚礼拜是日阴云微雪未
卷九十五 第 21b 页 WYG0415-0476d.png
  曾显见
皇考谕廷臣曰京师虽未曾见别省无云之处必有见者况
  日值三始人事不可不谨或有缺失之处诸臣应商酌
  确议此皆我
皇考之垂训子孙臣民者今见外省臣工中有因今年日食
  不显而生欣喜之心为庆贺之奏者甚属非理大违朕
  心特谆切宣谕俾中外臣民共知之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