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六
卷五十六 第 1a 页 WYG0414-058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六
   雍正五年四月
 上谕四十八道
   初一日奉
 上谕大学士富宁安在
圣祖仁皇帝时宣力多年清操素著领兵边塞十有馀载备
  极勤劳自朕即位以来见其办理军务恪慎周详及简
卷五十六 第 1b 页 WYG0414-0588b.png
  任大学士公忠诚实静正和平甚属可嘉著加太子太
  傅以示优眷
   初二日奉
 上谕近来获罪人犯报称病故者甚多从前德麟系内务
  府管辖之人犯罪应死尚且逃匿于外今各省远方获
  罪之犯报称病故其虚实未可凭信向后犯人病故著
  该管官员出具印结并行文本人原籍令地方官稽查
  倘有诈称病故希图漏网者日后发觉分别从重治罪
卷五十六 第 2a 页 WYG0414-0589a.png
   又议政王大臣等奏吐鲁番回纥白斤白克奏请仍
   照从前每年差四人来京请
 安进贡之处应不准行奉
 上谕尔等所议不准吐鲁番人等来京甚是但止令升柱
  遣回纥人回去而不言其故所见甚小办理天下事务
  莫贵于诚里应以诚实开导晓谕之曰前策妄阿喇布
  坦无故来侵哈密又骚扰西藏
圣祖皇考将沿边官兵两路分发原欲直捣准噶尔之巢穴
卷五十六 第 2b 页 WYG0414-0589b.png
  以彰天讨而
皇考仁爱宽大又惟恐大兵直至彼处害及群生故将大兵
  暂驻边界之处若策妄阿喇布坦自知悔过不生事端
  具奏请罪则边疆之事自可定议完结如不知悔过仍
  然生事自取罪戾必加天讨破其巢穴因尔吐鲁番当
  进兵大路大兵前进必由尔吐鲁番经过若不先取尔
  吐鲁番断乎不可故取吐鲁番留兵防守以保护尔等
  后策妄阿喇布坦悔过输诚极其恭顺遣使根敦博罗
卷五十六 第 3a 页 WYG0414-0589c.png
  虎尔哈特来请罪及朕即位仰体
圣祖皇考之心仁爱群生即将大兵撤回撤兵之后策妄阿
  喇布坦或以尔等归顺天朝寻隙生事将尔等骚扰亦
  未可定内地相隔甚远一时不及发兵保护朕轸念尔
  等曾降谕旨尔等内有情愿随大兵同来者任其同来
  故托克托穆木特移来内地安居乐业尔等想已闻知
  今边界之事虽未完结而大槩已定嗣后策妄阿喇布
  坦若果凡事恭顺安静守分则已若又借端生事朕发
卷五十六 第 3b 页 WYG0414-0589d.png
  大兵前去剿灭准噶尔之时又不得不取尔吐鲁番矣
  今尔等奏请仍照前差人来京凡外番部落人等请安
  进贡从无禁止之例今所以不令尔等来京者诚恐策
  妄阿喇布坦骚扰尔等正为尔等计耳尔等吐鲁番非
  准噶尔一类乃系别部落回纥尔等如云遣人来京之
  后策妄阿喇布坦闻知即便发兵亦不畏惧可以保吐
  鲁番万无一失朕亦不禁止尔等之人仍照从前差人
  来京行走但恐将来策妄阿喇布坦倘或用兵骚扰尔
卷五十六 第 4a 页 WYG0414-0590a.png
 吐鲁番之时尔等虽欲奏报内地相隔甚远大兵一时
 不及救援也著行文与升柱元济音额敏等将此译出
 回纥字样晓谕吐鲁番之回纥白斤白克等知之
  初三日奉
上谕托时向在军前为允禵用人又夤缘年羹尧屡次荐
 举朕因其人稍有才具故屡加擢用至于侍郎从前办
 事奏对错误乖张之处甚多朕皆宽宥训导看其为人
 机械甚深朕时加教诲终不悛改今日引见人员并不
卷五十六 第 4b 页 WYG0414-0590b.png
 预备绿头牌及朕诘问乃奏称已于摺内开写等语吏
 兵二部凡引见人员摺内开明履历仍用绿头牌以便
 㨂选此一定之例也今托时既不预备绿头牌又奏称
 摺内已经开写其意以朕未曾看伊奏摺耳凡一应章
 奏朕无一字不加详看托时不自引咎反欲归过于朕
 情殊可恶朕复加教诲毫不愧惧置若罔闻故严加责
 惩使知悔悟恐无知之徒谓朕箠楚侍郎妄生议论朕
 深知大臣可杀而不可辱不宜箠楚但托时为允禵用
卷五十六 第 5a 页 WYG0414-0590c.png
 人营求年羹尧荐举在朕前又如此傲慢虽革职拿问
 治罪亦无不当所以不即斥革治罪者因伊系朕院内
 生长之人后进童稚才尚堪用故治以家法以示惩创
 如仍不改悔朕自以国法治之也
  又吏部将会试下第举人挑选各省教官引
见奉
上谕教官有董率士子之责果能实心训导使诸生读书
 循理无佻达嚣凌之习则齐民有所观法风俗可望淳
卷五十六 第 5b 页 WYG0414-0590d.png
 厚所关非浅鲜也乃向来教职因循偷惰全不以教训
 为事朕屡颁谕旨而积习如故因于尔等下第举人中
 择文理明通者引见命往论尔等科分名次尚非应选
 之人朕加恩特用务须勉力供职加意训诲六年之内
 如果著有成效督抚题荐朕格外加恩如仍前怠惰有
 负职守经督抚题参朕不姑容也
  初四日奉
上谕打牲乌喇俱系内务府佐领之人不可令船厂将军
卷五十六 第 6a 页 WYG0414-0591a.png
 兼辖每年著令乾清门侍卫一员内务府官一员与该
 处总管同办事务其三姓地方甚属𦂳要与将军处相
 去甚远止有协领办事若事件有误并无接办之人著
 添设副协领一员授为从三品与正协领一同办事于
 事大有裨益
  初五日奉
上谕嗣后凡朕交议条奏之事若与从前他人条奏议覆
 事内或相雷同或相彷佛其彷佛之中又有稍异者著
卷五十六 第 6b 页 WYG0414-0591b.png
 将曾经议行未经议行并应否议覆之处口奏请旨或
 令议覆或将奏摺撤回朕再降谕旨若不奏闻祗称从
 前议过应毋庸议等语是何道理著大学士等传谕各
 部院堂官并八旗大臣等
  初六日奉
上谕国家设立宝源宝泉二局鼓铸制钱原期充足流通
 以便民用乃鼓铸日增而钱文不见其多钱价不见其
 平民间甚为不便朕再四思维必有奸伪之徒销燬制
卷五十六 第 7a 页 WYG0414-0591c.png
钱造作器皿以贾利于已而贻害于民者向已屡经申
饬上年又经九卿会议凡黄铜器皿除乐器圆镜戥子
外其馀不准使用民间所有铜器悉令交官给与价值
朕令先试行于直𨽻八府及各省督抚驻劄之省城无
非欲杜燬钱之弊而清其源也乃立法甚明而玩法者
尚众昨步军统领阿齐图现于崇文门外拿获销燬制
钱之人朕思近在辇毂尚有此违禁射利之徒则乡邑
偏僻之地可知矣现今稽查甚严尚有此悯不畏死之
卷五十六 第 7b 页 WYG0414-0591d.png
辈则从前未曾严察之时更不待言矣此弊不除则钱
文何以得充民用何由得裕著直𨽻总督严饬各地方
官密行缉拿毋致潜藏以为民患如有怠忽疏纵不行
查出者或被旁人首告或被京中番捕缉获定将该地
方官照溺职例革职至于铜器交官给价先试行于直
𨽻八府及各处省城其馀各府州县地方一时难于通
行故尚准其使用然朕细思之既准其使用又复任其
打造货卖则将来仍滋弊端于事无益著该督抚通行
卷五十六 第 8a 页 WYG0414-0592a.png
 禁饬嗣后各处铺户人等不得制造黄铜新器出卖与
 人违者照例治罪如此则销燬制钱之弊可除而钱文
 可以常充实便民利用之道也
  又奉
上谕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福建六省道路甚远命往
 试用举人俱系㨂选引见之员嗣后各员经该督抚题
 补者不必令其来京著具题补授
  又刑部等衙门议覆江苏巡抚陈时夏奏吴运祥殴
卷五十六 第 8b 页 WYG0414-0592b.png
  死大功服兄吴圣拟斩立决奉
上谕此本内吴运祥供称甫出已门吴圣持石抛打吴运
 祥情急还殴等语如果所供是实则吴运祥被殴情急
 还击致毙情尚可原但系吴运祥一偏之词未有确实
 证据其或畏罪狡供亦未可定著该抚审明具奏
  又云贵总督鄂尔泰奏报剿平猓贼奉
上谕据奏猓贼聚众妄行大干法纪其倡乱要犯刁如珍
 等五十馀人及助恶诸凶百馀人悉已擒获招回土民
卷五十六 第 9a 页 WYG0414-0592c.png
 三千馀户知道了在事官弁奋往效力殊属可嘉著交
 该部议叙其被伤官兵著鄂尔泰查明分别优恤刁如
 珍等交与该督抚提督等严审定拟具奏
  初七日兵部议准福建总督高其倬奏请拔委千把
  总奉
上谕此本内但议称拔委千把令督抚提镇验看造册报
 部等语其如何考察功过分别赏罚之处并未议及甚
 属疏漏著再议具奏向来军政之年该管官员往往以
卷五十六 第 9b 页 WYG0414-0592d.png
 千把等官参劾塞责似此微弁优者可以随时拔用劣
 者原系咨部黜革何必待五年军政之时嗣后著将千
 把总于军政内举劾之处停止
  又刑部议覆参革高安县知县郑勋大斛徵粮奉
上谕郑勋先经该抚参奏私置大斛徵收漕粮革职究审
 今既审明并无多收斛面贪婪入已之处是此案已无
 情弊朕前已经降旨今部议仍称本案已经革职照例
 免罪不合著查明具奏
卷五十六 第 10a 页 WYG0414-0593a.png
  又直𨽻总督宜兆熊等参奏平乡县知县赵道元私
  𣲖案内行贿过付之典史陈栋元奉
上谕陈栋元著革职其赵道元私𣲖里民因事行贿情由
 该督等一并严审究拟具奏知府色尔特拒绝贿赂不
 徇私情据实揭报甚属可嘉若上司官员俱能似此秉
 公举首则夤缘请托之风可以永杜而吏治可以澄清
 色尔特著议叙并将此著为定例
  初八日奉
卷五十六 第 10b 页 WYG0414-0593b.png
上谕从来为政在乎得人书曰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盖贤
 材登进在位者多则分猷效职庶绩自能就理而民生
 无不被其泽也朕即位以来加意旁求凡所以延访擢
 用之道无不备至如现任官员及候补候选科目诸人
 每特令荐举遴选引见广开录用之途冀收群策之力
 又念各省学校之设原以养育人材爰命学臣保举贤
 能升闻于朝以备任使乃直省学臣所举人数不多又
 或草率塞责不能副得人之实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卷五十六 第 11a 页 WYG0414-0593c.png
古者取人之法惟乡举里选合于三代之制今直省府
州县学贡生生员多者数百人少亦不下百馀人其中
岂无行谊醇笃好修自爱明达之士乎著知州知县官
会同各该学教官将府州县学之贡生生员内居家孝
友行已端方才可办事而文亦可观者秉公确查一学
各举一人于今年冬底申报该上司奏闻请旨其或僻
远之地中学小学实无可举者令知县教官出具印结
该督抚查实奏闻朕因广揽人材举此旷典所以黜浮
卷五十六 第 11b 页 WYG0414-0593d.png
华而资实用州县教职等官为一方师长选贤荐能乃
其专责倘敢有轻忽之心虚应故事滥举非人者定照
溺职例革职若或徇情受贿则又当重治其罪八旗之
满洲蒙古汉军亦照此例将人品端方通晓汉文者著
该佐领各举一人如不得其人之佐领亦具印结令该
都统汇齐奏闻请旨庶使潜修笃行之士得以表见而
国家亦收得人之效矣
 又奉
卷五十六 第 12a 页 WYG0414-0594a.png
 上谕今日兵部议奏
陵上防禦官员事件甚属错误且将朕前此所降谕旨遗漏
  朕询问查弼纳查弼纳认罪免冠叩首黄国材杨汝谷
  胡煦亦免冠叩首此事由萧永藻陈奏前来原系清字
  奏摺及兵部议覆亦系清字本章并无汉文汉官亦未
  列衔此乃查弼纳专办之事黄国材平素通晓清文又
  署理尚书自不得辞其错误之咎而杨汝谷胡煦以全
  然不知之事与已毫无干涉者一同认罪何也夫以全
卷五十六 第 12b 页 WYG0414-0594b.png
  无干涉之事在朕前混行认罪则出外必向人诉其屈
  抑转觉诸臣之受过皆由他人连累而朕平时之督责
  申饬诸臣者多非本人之咎也事君之道惟有一诚朕
  何日不训诫诸臣望其各矢诚实之心屏去随声附和
  之习倘朕降旨切责时果非本身之过即当据实陈奏
  方为诚心事君之道今以全然不知之事随人认罪免
  冠叩首是为不诚不诚即为不忠岂朕之所望于尔等
  者乎夫一时貌为恭谨者即将来怠慢不敬之端也不
卷五十六 第 13a 页 WYG0414-0594c.png
 当引咎而信口应承者即退有后言之渐也此等皆难
 逃朕之洞察惟有君臣之间各秉实心尽去假相方可
 以正人心而端风俗勉之勉之
  又
谕户部豫省旗丁月粮康熙五十四五十六两年遇闰加
 增一事从前屡经部駮不准开销昨张大有具题前来
 尔部准其支给此乃据理而行并非瞻徇情面或有所
 请托而然也各省钱粮奏销案件从前屡经部駮而近
卷五十六 第 13b 页 WYG0414-0594d.png
 日议准归给者甚多在部议实出秉公但恐无知小人
 妄生异议或有奸胥猾吏乘此机会借端撞骗均未可
 定若不明白指出未免启疑窦而滋弊端嗣后若遇先
 驳后准之案尔部议覆之时可将某年误駮之处载入
 本中如明有情弊不合例处亦声明交该部察议如此
 令中外晓然明白如再有不安本分私自营求被人愚
 弄者一经发觉定将与受之人俱重治其罪
  又
卷五十六 第 14a 页 WYG0414-0595a.png
谕内阁九卿等近闻外间议论有谓塞楞额署山东巡抚
 事务精明严刻者既加以精明之誉复加以严刻之讥
 此皆由于塞楞额莅任以来实心办理数事而宵小之
 人不得自便其私故造作此语远近传播欲使塞楞额
 闻之怠其整顿积习之心且使众人闻之阻其急公效
 力之念也试问塞楞额所办之事历历可指何者过于
 严刻如山东当日捐纳羡馀银两各官分用之项黄炳
 议于蒋陈锡一人名下著追塞楞额奏请分晰确查以
卷五十六 第 14b 页 WYG0414-0595b.png
 清多年未结之案此可谓之严刻乎何国宗等奉差山
 东其所支用盘费俱系地方公项塞楞额有察核之责
 不得不据实奏闻亦可谓之严刻乎济南仓谷减价平
 粜以济贫民而经历石为埙任意滥卖与射利之徒塞
 楞额参劾究问此亦可谓之严刻乎葛斗南详称盐院
 马立善有索取盐商银两之事塞楞额奏闻请旨此亦
 可谓之严刻乎苏努之子鲁尔金系获重罪之人今免
 死安置山东辄敢纵容家人出入无忌塞楞额略加管
卷五十六 第 15a 页 WYG0414-0595c.png
束此亦可谓之严刻乎山东亏空流抵一案展转拖延
多年莫结塞楞额请将经手官员内现任者于任内著
追候补者于补官之日著追革职告休病故者恳恩豁
免此亦可谓之严刻乎况朕以公平之道用人行政臣
下若有严刻之心朕无不洞察切加训诫令其悛改又
岂肯容臣下行严刻之事乎即以朕近日之政事略举
数端言之李卫参奏李维钧将仆妇为妻一事朕谓其
过刻不合大体谕部不必议覆此尚可谓朕喜严刻乎
卷五十六 第 15b 页 WYG0414-0595d.png
傅敏奏称湖广盐规银两先经杨宗仁裁去而后任各
官暗中收受部议请令一一查参朕降旨宽免此亦可
谓朕喜严刻乎赵弘燮名下应追银两未完该抚石文
焯请将伊子世职革去以便严追朕特降旨豁免此亦
可谓朕喜严刻乎陜西省违旨捐解俸工银三万馀两
该抚请于胡期恒诺穆浑等名下追出入官朕以此项
既不给还本官本役则不必复行追取此亦可谓朕喜
严刻乎凡文武官员始初被参之时革职发审者及审
卷五十六 第 16a 页 WYG0414-0596a.png
无情弊该部往往以已经革职无庸议具奏朕俱再三
详察恩准开复此亦可谓朕喜严刻乎四川省教官胡
镕等误将生员造入病故册内该抚请将教官革职究
问朕察其无弊特予宽宥此亦可谓朕喜严刻乎兵部
议称大同太原二镇防汛兵丁若有酗酒赌博者将专
汛兼辖等官定以革职降调朕原情度理特令改轻此
亦可谓朕喜严刻乎又兵部以都统绰奇等奏摺遗漏
列名将都统绰奇副都统马兰泰董吉纳三人议以革
卷五十六 第 16b 页 WYG0414-0596b.png
职交刑部朕以其议处太重特降谕旨切责此亦可谓
朕喜严刻乎范时绎以南汇县失盗一案文武官所报
人数不符遂以知县勒减盗数题请革职将臬司一并
参劾朕以失盗之初岂能确定人数谕令详查此亦可
谓朕喜严刻乎又如吴礼布参劾误班之章京夸岱参
劾误班之侍卫朕俱曲体其情而宽恕其过此皆可谓
朕喜严刻乎其他与此相类者不可胜数朕尝言治天
下之道用恩用法务得其平夫平者即圣人之所云因
卷五十六 第 17a 页 WYG0414-0596c.png
 物付物故谓之严不可也谓之宽亦不可也如人言塞
 楞额精明严刻此四字即自相矛盾既云精明则所惩
 治者必当其罪安得又有严刻之诮乎倘为人臣者废
 国家之法以博宽大之称听无稽之言遂改其供职之
 素则因循苟且国家之事必致废弛而造作浮言者将
 自谓得计益肆其伎俩而无所底止矣朕因偶有所闻
 故将其中情弊指出晓谕尔等知之
  又
卷五十六 第 17b 页 WYG0414-0596d.png
谕内阁九卿等今日为佛诞之期恰遇西洋国使臣上表
 称贺两事适然相值故于在廷诸臣奏事之暇偶将朕
 意宣谕尔等知之向来僧道家极口诋毁西洋教而西
 洋人又极诋佛老之非彼此互相讪谤指为异端此等
 识见皆以同乎已者为正道而以异乎己者为异端非
 圣人之所谓异端也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孔子
 岂以异乎己者槩斥之为异端乎凡中国外国所设之
 教用之不以其正而为世道人心之害者皆异端也如
卷五十六 第 18a 页 WYG0414-0597a.png
西洋人崇尚天主夫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故曰万
物本乎天此即主宰也自古以来有不知敬天之人乎
有不敬天之教乎如西洋教之敬天有何异乎若云天
转世化人身以救度世人似此荒诞之词乃借天之名
蛊惑狂愚率从其教耳此则西洋之异端也朕意西洋
立教之初其人为本国所敬信或者尊之如天倘谓立
教之人居然自称为天主此理之所无者也释氏原以
清净无为为本以明心见性为功所以自修自全之道
卷五十六 第 18b 页 WYG0414-0597b.png
莫善于此若云必昧君臣之义忘父子之亲弃置伦常
同归寂灭更有妄谈祸福煽惑凡庸藉口空门潜藏奸
宄此则佛教中之异端也儒者守先王之道读圣贤之
书凡厥庶民奉为坊表倘或以诗书为弋取功名之具
视科目为广通声气之途又或逞其流言邪说以动人
之听闻工为艳词淫曲以荡人之心志此则儒中之异
端也即如巫医二者虽圣人之所不弃然亦近于异端
而巫以祀神祇医以疗疾病皆不得不用者至村巫诱
卷五十六 第 19a 页 WYG0414-0597c.png
人为非庸医伤人之命此即巫医中之异端也安可因
其异端有害于人而不用药乎不独此也即一器一物
皆以备用乃位置不得其宜或破损失其本体便成异
端矣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某之祷久矣盖子路之祷
异端也夫子之祷正道也同一事而其中之是非邪正
分焉是者正者即为正道非者邪者即为异端故所论
只在是非邪正之间而不在人已异同之迹也凡天下
中外设教之意未有不以忠君孝亲奖善惩恶戒淫戒
卷五十六 第 19b 页 WYG0414-0597d.png
杀明已性端人品为本务者其初创设之人自然非寻
常凡夫俗子必有可取方能令人久久奉行也至末学
后人敷衍支离而生种种无理悖谬之说遂成异端矣
与其教有何涉乎中国有中国之教西洋有西洋之教
彼西洋之教不必行于中国亦如中国之教岂能行于
西洋如苏努之子乌尔陈等愚昧不法之辈背祖宗违
朝廷甘蹈刑戮而不恤岂不怪乎西洋天主化身之说
尤为诞幻天主既司令于冥冥之中又何必托体于人
卷五十六 第 20a 页 WYG0414-0598a.png
 世若云奉天主之教者即为天主后身则服尧之服诵
 尧之言者皆尧之后身乎此则悖理谬妄之甚者也西
 洋人精于历法国家用之且其国王慕义抒诚虔修职
 贡数十年来海洋宁谧其善亦不可泯蒙古之人尊信
 佛教惟言是从故欲约束蒙古则喇嘛之教亦不轻弃
 而不知者辄妄生疑议乃浅近狭小之见也总之天下
 之人存心不公见理不明每以同乎己者为是以异乎
 已者为非遂致互相讥诽几同雠敌不知人之品类不
卷五十六 第 20b 页 WYG0414-0598b.png
 齐习尚亦不一不能强之使异亦不能强之使同且各
 有所长各有所短惟存其长而弃其短知其短而不昧
 其所长则彼此可以相安人人得遂其用方得圣帝贤
 王明通公溥之道而成太和之宇宙矣
  初九日吏部等衙门议覆东光县知县郑三才条奏
  各款奉
上谕郑三才身任东光县知县其所奏必有确知灼见伊
 既称泊河通判兼辖数县一身难于巡查差役又滋需
卷五十六 第 21a 页 WYG0414-0598c.png
 索等语部议交与该督抚严行查禁督抚所辖地方辽
 阔此等细事恐难周知或应添设官员分任其事或应
 交与巡察御史稽查之处著直𨽻总督等定议具奏又
 郑三才奏称东光县地棍绅衿把持包揽挟制官府拖
 累平民弊端种种自必实有其人著直𨽻总督等严行
 约束该巡察御史亦令稽查以儆刁风
  初十日云贵总督鄂尔泰奏开化府与交趾分界事
  宜奉
卷五十六 第 21b 页 WYG0414-0598d.png
上谕新立边界地方自应增兵弹压鄂尔泰所奏甚是但
 只设兵丁百名恐尚未必敷用著行文询问鄂尔泰若
 此地不便多设兵丁恐安南王疑惧则照所请设立百
 名若因三营官兵不便多拨故止请百名之数则不妨
 再增百名招募充补著鄂尔泰酌量定议具奏
  十二日宗人府衙门议奏允䄉于禁所藏埋魇魅历
  供不讳又供出与阿其那共为不法应立正典刑奉
上谕允䄉生性贪污昏昧为阿其那塞思黑所欺诱听其
卷五十六 第 22a 页 WYG0414-0599a.png
 指使朕恐其在外妄行致获重罪故将伊禁锢以保全
 之伊在禁锢之处仍敢行魇胜之事经伊太监供首伊
 亦自认不讳又将从前与阿其那等共为不法之事亦
 皆首出本应将伊即行正法但此等庸劣不堪之人不
 能为国家之害著免其正法仍旧禁锢
  又刑部等衙门奏亏空钱粮之参革平江县知县杨
  世芳拟斩监候奉
上谕杨世芳依拟应斩著监候秋后处决向来督抚等参
卷五十六 第 22b 页 WYG0414-0599b.png
 劾属员贪婪不法及亏空钱粮等情始初参奏时似属
 执法及至审结时则又听本人巧饰之言为之开豁如
 亏空钱粮之案则指为预备军需修理文庙城垣仓廒
 桥道等项又或捏称民欠未完前官交代贻累种种虚
 词不可枚举无非借那移之名以掩其侵欺之实至于
 万难掩饰则以多者为那移少者为侵欺为之脱其重
 罪似此相习成风以致劣员无所畏惧平时任意侵欺
 预料将来被参亦不过以那移结案不至伤及性命皆
卷五十六 第 23a 页 WYG0414-0599c.png
 视国法为具文而亏空因之日多矣若诸臣之意以侵
 盗钱粮数满三百拟斩立法稍严则内外诸臣不妨条
 奏宽其银两之数以期法在必行何必虚设科条阳奉
 阴违使小人生玩法之心乎布兰泰所审杨世芳之案
 应入侵欺者即定为侵欺应入那移者即定为那移甚
 属公当深为可喜朕前降旨令亏空被参之员审有侵
 那二项者先完那移之项而后完侵欺之项盖明知以
 侵为那之弊故不得不如此立法也若各省督抚皆能
卷五十六 第 23b 页 WYG0414-0599d.png
 如布兰泰此案之秉公审结则天下劣员共知侵欺钱
 粮贪婪不法之罪不能漏网凛遵国宪而亏空之弊可
 除即先完那移后完侵欺之令亦可不行矣
  十四日奉
上谕僧人皈依释教自当恪守清规置身方外始为清净
 之徒若干犯王章身蹈罪戾已为佛法所不容何得复
 称释教俾得藉以为非大清律名例内开载甚明而因
 循并不遵奉嗣后凡僧人犯法问拟斩绞发遣军流充
卷五十六 第 24a 页 WYG0414-0600a.png
 徒枷号等罪者俱勒令永远还俗至遣戍之所令该管
 官严行稽查其释罪回籍者亦令地方官严行稽查不
 许复为僧人
  又户部议覆安徽巡抚魏廷珍参奏霍邱知县焦世
  爵等冒销老妇银两交部议处奉
上谕魏廷珍既自行查出参奏从宽免其交部议处嗣后
 督抚等有似此始初失于觉察后经查出即行参奏者
 著该部将照例处分及宽免之处两议请旨永为定例
卷五十六 第 24b 页 WYG0414-0600b.png
  又刑部等衙门议奏原任巡抚王景灏冒销修城银
  两照例治罪奉
上谕此案冒销银两系年羹尧王景灏白讷三人应行分
 赔之项年羹尧家产既已入官则年羹尧应赔之项不
 应著落王景灏赔补王景灏才尚可用因受年羹尧之
 累遂罹重罪其本身应赔之项著勒限二年严行追补
 若于限内全完朕另降谕旨如再推诿迟延即照原拟
 治罪白讷为年羹尧爪牙生事纳贿故发往西宁大通
卷五十六 第 25a 页 WYG0414-0600c.png
  城工效力今此案既有伊应赔之项著将白讷调回照
  例治罪监追其城工著另请旨修理至白讷在工用过
  已赀若干著查核明白准于伊应赔项内扣除抵销
   十五日奉
 上谕朕今年五十前已屡有谕旨宣示诸臣不行庆贺之
  礼昨杨名时南天祥奏摺俱称今年进京庆祝万寿朕
  思
圣祖仁皇帝久道化成圣德神功际天蟠地当年五十
卷五十六 第 25b 页 WYG0414-0600d.png
圣寿之时尚未允行庆贺之礼朕临御以来虽时时有励精
  图治之念乂安海宇之心而实在善政善教可以造福
  于
社稷苍生者何事堪以自信正当君臣交相儆勉期于有成
  又安可为此粉饰之事以滋烦扰乎朕之待下惟有一
  诚诸臣之事君果矢诚恳之念于隐微寤寐之中尊君
  亲上如诗书所载元后父母之谊岂不胜于拜舞彤墀
  效称觞祝嘏之仪节乎况一人具本奏请来京庆祝则
卷五十六 第 26a 页 WYG0414-0601a.png
众人亦必效法具奏焉有天下之将军督抚提镇俱离
其职守而来京庆祝之理诸臣既无全来之理而又各
具本章多此陈奏即朕所切戒之具文假相也于吏治
民生有何裨益而为此乎外任诸臣俱不必具本奏请
来京只照常年之例行若有因地方事务应来京陛见
者朕自另降谕旨其各省耆民等若有欲来京庆祝者
著地方官切止之高年之人长途跋涉未免劳顿非朕
体恤之意倘违朕旨而来俱不许奏闻朕亦不加以恩
卷五十六 第 26b 页 WYG0414-0601b.png
赐伊等若果有感恩戴德之忱何不训诲子弟劝导乡
人使各为善良各务本业而乃仆仆道路以为报效朝
廷即在于此乎再各省地方若有指称万寿建立经坛
或聚集梨园諠哗糜费者此皆生事不安本分之徒诱
惑愚人希图财利尤宜严禁以杜浮嚣诈伪之风倘地
方有司不行禁止经朕访闻定照欺罔之律治罪著将
此通行各省并转饬各府州县咸使闻知
 又奉
卷五十六 第 27a 页 WYG0414-0601c.png
上谕千把总系微末之员若来京引见未免艰于路费前
 朕已有谕旨将千把总交与该管上司加意甄别嗣后
 若尚有劣员该上司自难辞其咎总河标下拔补千把
 总向来有送部引见之例今著停止
  又工部议准浙江巡抚李卫奏原任淮徐道潘尚智
  家产应严查估变奉
上谕李卫奏称应将蠹国害民之家产抵用利济民生之
 塘工其言甚为有理潘尚智原系出身微贱行止不端
卷五十六 第 27b 页 WYG0414-0601d.png
 之人朕所素知因马尔齐哈在朕前再三保荐称其熟
 练河工事务是以姑容年馀及马尔齐哈诸事败露朕
 知其保荐潘尚智之必系虚诈留心访察备知潘尚智
 劣迹种种是以将伊革职查其家产乃伊革职之后仍
 不悛改旧恶复与庆元私行如鬼如蜮之事不法已极
 今李卫奏称潘尚智原籍查出当铺田房不过露出十
 之三四李卫必确有所见著交与李卫将潘尚智从前
 隐匿之项悉心查出以备海塘工程之用
卷五十六 第 28a 页 WYG0414-0602a.png
  又原任副都御史郑任钥奏明清查江南截留漕米
  奉
上谕江南截留漕米原备地方不时之需必须实贮在仓
 方可济用今据郑任钥查奏前来虽目今俱已买补足
 数然从前亏缺之弊显然范时绎身为总督漫无觉察
 仓谷为民命所关若非朕差人清查各官畏惧星速买
 补只听范时绎料理不知粜赈之时仓谷空虚将指何
 项应用徒开销各官之亏空百姓安得实惠著范时绎
卷五十六 第 28b 页 WYG0414-0602b.png
 明白回奏
  又漕运总督张大有因伊侄张景㴻补授江川县知
  县具本谢
恩奉
上谕朕之用人随材器使悉秉至公未尝因大臣子弟而
 有所偏向之处乃大臣等常因兄弟子侄及同族之人
 简用升迁具奏谢恩是将国家用人授官之公事而视
 为感恩戴德之私情愚人无知或至妄生疑议且恐不
卷五十六 第 29a 页 WYG0414-0602c.png
  肖子弟自谓有所倚仗而生纵肆之心非所以教之也
  朕方禁止天下之夤缘请托似此顾瞻子弟之意即开
  夤缘请托之端况人品之贤否甚难保信在父子之间
  尚有休戚相关之意自然遵其教训其馀族党之人每
  多貌合而心离者何必为此虚文以互相牵累乎惟有
  各人黾勉自尽其道之为善嗣后大臣等父子受恩者
  准其奏谢若因叔侄兄弟族党简用升迁奏谢者俱著
  停止
卷五十六 第 29b 页 WYG0414-0602d.png
   十六日
 谕顺承郡王锡保等
圣祖仁皇帝朱批谕旨所关甚大雅尔江阿保泰满都护阿
  布兰隐匿不交是何意见著严询具奏朕前降旨命将
圣祖仁皇帝朱批谕旨通行查交今因稽查案件尔衙门又
  复查出
朱批谕旨据此则他处有似此隐匿遗漏者亦未可知著将
  此再行传谕八旗内外等处其有隐匿遗漏
卷五十六 第 30a 页 WYG0414-0603a.png
圣祖仁皇帝朱批者若自行交出宽免其罪倘不行举出经
  他处发觉定行重治其罪
   十七日
 谕营田水利官员等朕以畿辅之地水患未除水利未兴
  宵旰焦劳修建大工欲登民生于安阜尔等官员皆情
  愿效力经朕引见命往者自当仰体朕心朝夕黾勉方
  为称职将来朕自加恩今闻在工人员多有因循怠忽
  不肯实心出力者揣尔等之意以为朕信任怡亲王大
卷五十六 第 30b 页 WYG0414-0603b.png
  学士朱轼而尔等在怡亲王朱轼荫庇之下可以免于
  过愆遂耽逸偷安苟且塞责或有见从前议叙人员效
  力未久俱得邀恩遂各存侥倖之念而无诚实办事之
  心此等意见愚昧已极朕只信任怡亲王朱轼而怡亲
  王朱轼所用之人朕岂皆深信而宥其过愆乎况怡亲
  王朱轼公忠体国若尔等不肯尽力工程怡亲王朱轼
  亦岂肯徇情而稍为容隐乎为此特行晓谕嗣后尔等
  可痛加悛改勉力急公倘仍前怠玩迟误公事必从重
卷五十六 第 31a 页 WYG0414-0603c.png
 治罪若系已经议叙之员先勤而后怠其罪更不可逭
 再怡亲王朱轼不能亲身到工凡督率在工人员稽察
 勤惰分别优劣实系段如蕙张灿之专责段如蕙为人
 柔善张灿涉于浮誇不能整饬甚负朕擢用委任之意
 亦著改除旧习倘瞻顾情面苟且姑容朕严加议处之
 时悔之不及矣
  十八日奉
上谕昨山西奸恶生员李恒荣因田土细事诬告其亲戚
卷五十六 第 31b 页 WYG0414-0603d.png
 田帝育等系年羹尧之党欲为年羹尧报复已经山西
 巡抚德明审虚具奏其揭帖内有年公当日手握大权
 独据西秦并无叛志之语此虽奸棍捏造之言而外间
 必有为此说者如前岁年羹尧调任浙江之后朕令各
 省督抚提镇各抒己见议奏年羹尧之罪总兵王安国
 奏称皇上既烛年羹尧之奸夺其权而调之内地在今
 日不过釜鱼几肉耳正法亦可放废亦可等语是王安
 国之意以为年羹尧在陜则可以有为是以朕特调任
卷五十六 第 32a 页 WYG0414-0604a.png
以防闲之也王安国身为武职大员尚出此愚昧之语
则此外微贱疏远之人可知矣年羹尧在陜西时奏请
进京陛见凡数十次其意盖欲来京安慰朕心冀朕不
疑则回至秦中徐图不法之事及到京后朕察其言词
举动奸伪毕露屡次面加切责使无容身之地但念其
平定青海曾有功绩望其悔罪改过以保全之故令仍
回陜西总督之任乃伊回陜后奏对愈加放肆并无改
悔之意故将伊调任浙江尚是始终保全之心也及伊
卷五十六 第 32b 页 WYG0414-0604b.png
到浙仍复怙恶不悛是以遣人拘执来京声明其罪置
之于法当年羹尧在京陛见之时颇有人言不宜令其
回陜者及伊起程时回陜后朕皆屡降严旨切责亦有
人言宜留意防闲不可过于严厉者此等无识之言朕
俱笑而鄙之盖朕洞观远近之情形深悉年羹尧之伎
俩而知其无能为也年羹尧平日之贪婪暴虐狂悖乖
张近而陜西四川山西河南远而云南贵州内而官弁
兵民外而边藩蒙古无不疾首痛心衔恨刻骨伊若有
卷五十六 第 33a 页 WYG0414-0604c.png
一毫妄动之处不必更烦内地之兵只用鄂尔多斯等
沿边一带蒙古之兵便擒之而归矣徒受叛逆之名立
成齑粉年羹尧奸猾性成岂见不及此乎朕深知其无
能不肯轻举故令复回总督之任旋授将军之职此皆
掌握兵权之官也若恐其妄动难以钳制则在京之时
不肯纵之远去矣王安国釜鱼几肉之说不亦昏愦之
甚乎即如从浙江拘执而来明目张胆并非设法诱致
之也盖年羹尧之不叛非不为也实有所不能也朕之
卷五十六 第 33b 页 WYG0414-0604d.png
不堤防年羹尧非不为也实有所不必也朕揣外间妄
生议论之人大约有二种一种卑鄙庸愚者为年羹尧
势力所恐吓遂谓其可以有为而到底不失臣节似觉
可原又一种平日与年羹尧相好受其私惠者则以伊
未尝显然背国借此一节为此解免以掩其不臣之罪
所谓欲盖弥彰者也廷臣议年羹尧之罪九十二条其
中应服极刑者数款朕免其殊死令其自裁且宽宥其
父兄子弟合家之罪后又将伊子发遣远方者降旨赦
卷五十六 第 34a 页 WYG0414-0605a.png
  回此朕莫大之恩若果系年羹尧素日友善之人愈当
  中心感激何得造为负恩之言为之强辨以乱是非而
  惑人之耳目乎即如阿其那塞思黑允禵允䄉等共为
  死党包藏祸心交结钻营妄希非分致烦
皇考圣心郁怒憔悴成疾降
旨切责忿激之语令为臣子者不忍听闻此举朝所共知者
  及朕即位以来望其改过宥其前愆反复开导无所不
  至而伊等觊觎之念仍萌奸恶之行不改扰乱国政蛊
卷五十六 第 34b 页 WYG0414-0605b.png
  惑人心种种不法阿其那竟至敢于大廷广众之前诅
  咒国家及于朕躬显为悖逆塞思黑于
皇考龙驭上升之日突至朕前箕踞傲慢中怀叵测后来发
  往西宁仍复寄书允䄉有机会已失悔之无及之语阿
  其那塞思黑二人之恶不可枚举实逆党之渠魁也二
  人一日不除则逆党一日不散国家一日不安是以无
  柰将伊二人拘禁比时诸王大臣奏请即行正法而朕
  未即俞允者乃一时小不忍意略迟回耳不意二人遂
卷五十六 第 35a 页 WYG0414-0605c.png
  服冥诛然朕为
宗庙
社稷计若二人不死将来未必不将伊明正典刑以彰国宪
  盖朕受
皇考付托之重不得顾小节而忘大义亦不得顾一身之毁
  誉而忘国家之安危朕只论阿其那塞思黑有必可诛
  之罪有必当诛之理而断不避诛阿其那塞思黑之名
  也诸臣试思此二人者宽以容之不可严以待之不可
卷五十六 第 35b 页 WYG0414-0605d.png
  放纵之不可禁锢之亦不可果如何措置而后可以除
  国家之大患乎至于允䄉贪鄙昏庸允禵糊涂躁急生
  平受阿其那塞思黑之笼络遂不惜身命听其指挥论
  二人之罪较之首恶实有差别况人皆庸碌无能者即
  目前允䄉在拘禁之地尚敢诅咒朕躬为镇魇之术昨
  朕既询问确实亦惟笑而置之耳试问人臣犯此等之
  罪而朕不究问何也祗以允䄉伎俩不过止此不能为
  国家之害则随便处置无不可也因李恒荣此案朕明
卷五十六 第 36a 页 WYG0414-0606a.png
 晰晓谕令内外咸知朕之苦衷也
  十九日奉
上谕昨鄂尔泰杨名时以黄河澄清具本庆贺并谢加级
 之恩二人本章皆不合定式经通政使题参朕于鄂尔
 泰则免其察议于杨名时则交部议处两人同一错误
 其本章又同日进呈而朕之降旨各异外间之人必私
 相拟议以为有所偏向也不知朕之待人悉本至公而
 观人必于其素不以一事之偶差而掩其众善亦不以
卷五十六 第 36b 页 WYG0414-0606b.png
 一端之偶善而盖其众愆或为有心之过或为无心之
 失朕无不悉心体之或过小而情不可恕或过大而情
 有可原或同一错误而在彼则不可恕在此则有可原
 朕皆竭尽心力加详察焉总之物来顺应视乎其人之
 自取朕总不立成见于中故以为无定而实有定以为
 有定而又无定所为因物付物以至公之心行至当之
 理而已鄂尔泰公忠体国其办理之事陈奏之言悉本
 至诚恺切之心以为事君之道此等纯臣求之史册亦
卷五十六 第 37a 页 WYG0414-0606c.png
  不多觏故其本章错误之小节朕不但不忍加以处分
  并不忍发与部议至于杨名时巧诈沽誉朋比欺蒙从
  不实心办事毫无亲君爱国之心与鄂尔泰相去霄壤
  今若因恕鄂尔泰之事而并宽杨名时之过则赏罚不
  当于朕公平待下之道转失之矣恐庸人不知朕心妄
  生疑议故特晓谕知之若内外诸臣欲邀朕之恩避朕
  之罚总在平时自为而已如果公忠体国之臣即使朕
  或不明赏罚倒置
卷五十六 第 37b 页 WYG0414-0606d.png
上苍昭昭在上亦必鉴照不爽也自省之道期共勉之
   又王大臣等议奏苏努之子乌尔陈等与阿其那等
   结党乱政复私入西洋邪教请将乌尔陈等凌迟处
   死奉
 上谕乌尔陈苏尔金库尔陈等不遵满洲之正道崇奉西
  洋之教朕令伊等悛改屡次遣王大臣等降旨分晰开
  导询问乃伊等固执已见坚称不愿悛改如此昏庸无
  知与禽兽奚别其心固已先死何必加以诛戮乌尔陈
卷五十六 第 38a 页 WYG0414-0607a.png
  等非鄂伦岱阿尔松阿阿其那塞思黑等力能摇动政
  事断不可姑容于世者可比此等人正法与否并无关
  系今王大臣等因苏努父子从前所行大逆不道请将
  乌尔陈等即行正法所奏虽是但朕从前已将伊等之
  罪暂行宽宥今复将伊等正法西洋人不知其故必以
  为伊等因入西洋之教被戮转使伊等名闻于西洋著
  将乌尔陈等交与步军统领阿齐图择一地方牢固锁
  禁俾得用力穷究西洋道理伊等如知西洋敬天之教
卷五十六 第 38b 页 WYG0414-0607b.png
  自然在朕前奏请改过也
   二十日奉
 上谕自雍正三年四年以来外省将军督抚提镇等共有
  十数处奏请于该地方添设子母炮位经议政王大臣
  及兵部议准添设朕已允行昨阅看
圣祖仁皇帝康熙五十四年实录内载山西总兵官金国正
  疏称臣标下向无子母炮今愿捐造二十二位分给各
  营操演
卷五十六 第 39a 页 WYG0414-0607c.png
上谕大学士等曰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槩造断乎不可
 前师懿德马见伯曾经奏请朕俱不许此乃
皇考当日所降谕旨必另有
圣意朕因不知当日曾有此
旨故因外臣之请廷臣之议遂尔准行其议政王大臣中新
  任事者自不知从前之例其年久者或因日远遗忘或
  知有旧事而不肯直言均未可定今既已错误应如何
  办理之处著议政王大臣定议具奏
卷五十六 第 39b 页 WYG0414-0607d.png
   二十一日奉
 上谕方冬魁乃旗下閒散人而居乡者必系懒惰无用之
  人理宜安分居家今因饮酒沉醉见张四不曾让坐遂
  恃强詈骂扭打以致张四情急刀戳殒命向来居乡旗
  人倚恃强力欺陵民人者甚多即方冬魁之事可见著
  将张四免其死罪枷号两个月责四十板从轻发落以
  为旗人不论道理恃强凌弱欺压民人者之戒著通行
  晓谕八旗及各处屯庄居住之旗人咸使闻知
卷五十六 第 40a 页 WYG0414-0608a.png
  二十二日奉
上谕前有犯法之书办柏焕章傅元臣因情弊败露逃匿
 无踪今步军统领阿齐图差人密捕于山东金乡县典
 史署中拿获傅元臣续据山东巡抚塞楞额报称于文
 登县典史署中拿获柏焕章向来犯罪之人敢于潜逃
 者因有藏匿之处也而藏匿之人得以容留匪类者因
 地方官稽查不力之故也今观藏匿柏焕章傅元臣者
 俱系山东典史彼身为职官尚敢藐视王章窝藏重犯
卷五十六 第 40b 页 WYG0414-0608b.png
 则奸民之朋比为非者又可知矣总因地方官员怠忽
 因循奉行不力是以逃匿之犯容留之家易于漏网国
 法废弛而犯法者愈众深可痛恨即如本犯所应得之
 罪未必即至于死何必侥倖兔脱以干重典今既负固
 逃匿是犯法之外又增罪戾必当加重严惩以儆无良
 嗣后若有负罪潜逃者应照原犯之条加一等治罪照
 加入于死律仍加至立斩而止现任职官有缉捕之责
 而敢于藏匿犯人大干法纪有乖国体亦应照本犯所
卷五十六 第 41a 页 WYG0414-0608c.png
 得原罪同科其有自行出首者悉从宽免此例新定之
 后著该督抚遍行晓谕所属州县限两月内地方官悉
 心稽查详报准窝藏之家自行出首免其坐罪如仍蹈
 前辙不行出首一经发觉即照新定之例治罪如此则
 不法之风可息矣其如何定例之处该部详悉确议具
 奏阿齐图委员拿获傅元臣等甚属可嘉著交部议叙
 其差委之员亦著议叙具奏
  又楚姚总兵官南天培奏请来京庆贺
卷五十六 第 41b 页 WYG0414-0608d.png
圣寿奉
上谕南天培久历行间诸事熟练操守亦好上年十二月
 进京陛见伊身患病观其精神昏愦颇觉老惫不甚明
 白特令医官调治及病愈赴任之时朕令传与杨天纵
 旨意不过数言亦错误不能记今览奏请来京庆贺一
 本伊到任仅数日云南去京万里即欲离其职守仆仆
 道路有是理乎伊在京时朕切加面训事君之道惟有
 一诚今览此奏总不能领受朕谕看来甚属昏愦楚姚
卷五十六 第 42a 页 WYG0414-0609a.png
  蒙景总兵甚为紧要南天培平日老成谨慎但今已年
  高其尚能胜任与否著鄂尔泰据实陈奏若年老糊涂
  不能办事即当令其引退
   二十三日奉
 上谕治天下之道在于用人今日刑部堂官塞尔图等保
  举笔帖式一人升补主事朕问其在部办事几年则对
  曰在部三月又问其所以保举之由则曰因伊坐台十
  二年是以举之朕令内外各衙门遴选人员者原期官
卷五十六 第 42b 页 WYG0414-0609b.png
  得其人人称其职使吏治民生均收实效也况刑部为
  民命所关朕尤加意慎重惟恐用人不当使刑罚偶失
  其平干
天和而枉国法此意乃举朝所共知者若大臣等能体朕意
  秉公去私则所举之人各称其职不但国家之事皆办
  理得宜且众人观感鼓励尽心职守而贻误旷官之患
  与钻营侥倖之弊俱可除矣今塞尔图等以朝廷量能
  授职之典视为用情市恩之地此等事不过身受者一
卷五十六 第 43a 页 WYG0414-0609c.png
人感激而已而欲有益于国家之事生众人鼓励之心
岂可得乎朕尝为吏治延揽人才而诸臣之荐人也或
称其文学优长或称其居家孝友夫优于文学者仅可
以膺翰墨之司而居家孝友者国家自有旌扬之典倘
因其所长而用其所短不几因其所短而并累其所长
乎天下之人无不诵法孔子试思孔子为政三月而鲁
大治则孔子岂无实政及于民生哉朕治天下用赏用
罚悉秉至公夫赏所当赏则在朕并非加恩而受之者
卷五十六 第 43b 页 WYG0414-0609d.png
亦不必存私感之念罚所当罚则在朕并非用威而受
之者亦不当怀怨望之心凡受恩而生感者即受罚而
生怨者也施恩而喜人之感激者即用罚而惧人之怨
望者也然则喜人感激则将日日施恩而惧人怨望则
将置法度于不用乎孔子为政之初尚有麛裘之谤爱
憎之口何足为凭在大圣人且不免况其他乎孔子曰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然则天下之大
不能无不善之人即不能无怨望之人得不善者之恶
卷五十六 第 44a 页 WYG0414-0610a.png
 岂不愈足以彰吾之善见吾用法之公乎且古人云任
 劳任怨则不但不避人之怨且以一身直任之而不推
 诿于他人夫以朕之才智而又居至尊之位若润色粉
 饰使天下人人感颂乃至易之事然虚假以沽名优柔
 以贻患朕不肯为亦不忍为也夫父母之于子未有养
 而不教者亦未有不教而可谓之爱其子者朕视天下
 臣民皆吾赤子安忍有苟且姑容之意而不教之以正
 乎塞尔图等身为大臣乃庶官之表率今存卑鄙狭小
卷五十六 第 44b 页 WYG0414-0610b.png
 之见既欲市卖私恩则必回避嫌怨似此市恩避怨之
 念全是私心即作威作福之所由来也此风断不可长
 是以特行宣谕令内外臣工咸以为戒
  二十六日
谕河道总督齐苏勒两江总督范时绎江苏巡抚陈时夏
 钦差督理江苏水利李淑德陈世倌朕轸念民依以苏
 松地势稍下特遣大臣会同督抚开浚水道为久远之
 计太湖之水归海者经刘河白茆河居多必径直深广
卷五十六 第 45a 页 WYG0414-0610c.png
令水畅出方能一劳永逸图志所载二河形势数十里
一径直趋入海无少曲折因年岁久远海口为潮沙堙
塞悉成平陆太仓常熟之绅衿土豪霸佔耕种然报科
者十无二三私获重利于已今既开浚疏通务必尽去
新涨地亩以复故道方是闻背公怀私害众利已之徒
有不愿者串买地棍投递公呈或请别开支河或请另
开新道其言纷纷不一陈世倌乃但知洁已而不奉公
之人李淑德亦旗下武员识见浅鄙倘以似是之言或
卷五十六 第 45b 页 WYG0414-0610d.png
惑于听闻或希图微利或稍徇情面或依违迁避使积
水不能畅出数年后仍渐致壅塞则汝等罪不可逭矣
该督抚钦差等当竭力秉公详勘务为一劳永逸之策
倘绅衿恶棍生事阻挠尔等指名题参严惩数人则不
公不法之刁风自息矣尔等若少有欺隐苟且塞责了
事异日代人领过之时莫怨朕未明白晓谕也
 又吏部奏磁阳县知县惠克广怠玩盗案照例革职
 奉
卷五十六 第 46a 页 WYG0414-0611a.png
 上谕历来州县各官将盗案绝不经意每致大案久悬惠
  克广既不关提人犯又不申覆该上司将吏治视同膜
  外情罪甚属可恶著革职即于该县监禁俟此案盗贼
  拿获之后再行释放以为州县官不实力任事者之戒
   又工部等衙门议处河工效力知县石钰擅离工所
   奉
 上谕河工关系𦂳要石钰不令亲属保固辄敢擅离工所
  玩忽殊甚著将石钰立刻调回以此番到工之日为始
卷五十六 第 46b 页 WYG0414-0611b.png
  再令保固三年以为玩忽职守不急公者之戒从前陈
  世倌曾以石钰回籍伊令亲属在工保固咨明该部今
  并无一人在工殊属朦混著交与塞楞额查明具奏
   二十七日奉
 上谕朕从前因炎热中暑每至盛暑之时心中稍觉畏怯
  今年夏至为祀
地方泽太常寺具奏朕见天气尚凉是以降旨亲诣行礼日
  来天气甚觉炎暑若勉强前往转为不诚朕一举一动
卷五十六 第 47a 页 WYG0414-0611c.png
 皆本于实心并无一毫矫饰何况祭祀大典此次停止
 亲诣行礼著康亲王崇安恭代
  又奉
上谕朕以移风易俗为心凡习俗相沿不能振拔者咸与
 以自新之路如山西之乐户浙江之惰民皆除其贱籍
 使为良民所以励廉耻而广风化也近闻江南省中徽
 州府则有伴当宁国府则有世仆本地呼为细民其籍
 业下贱几与乐户惰民相同又其甚者譬如二姓丁户
卷五十六 第 47b 页 WYG0414-0611d.png
 村庄相等而此姓乃系彼姓伴当世仆彼姓凡有婚丧
 之事此姓即往执役有如奴隶稍有不合人人皆得加
 以箠楚迨究其仆役起自何时则皆茫然无考非实有
 上下之分不过相沿恶习耳此朕得诸传闻者若果有
 此等之人应予开豁为良俾得奋兴向上免至污贱终
 身且及于后裔著该抚查明定议具奏
  二十九日
谕八旗大臣内务府总管直隶州县缉拿逃盗每每踪迹
卷五十六 第 48a 页 WYG0414-0612a.png
察访至内府庄头之家而庄头等护庇不令捕役进家
搜捕以致直隶逃人盗案不能绝踪此皆由内府庄头
藏匿之故再八旗在屯居住人等多系不思上进怠惰
浮薄之辈在屯閒居不守法度竟有窝藏逃盗欺陵百
姓好事妄为者此等内府庄头并在屯与民人杂处之
旗人若不严加约束必至妄生事端八旗都统内务府
总管等行文直隶总督及巡察御史嗣后内府庄头及
乡居旗人家中有窝藏逃盗者地方官差役搜捕有抗
卷五十六 第 48b 页 WYG0414-0612b.png
拒者即将窝家一并拿究再或有不守本分酗酒生事
妄为者该地方官即行详报总督若系旗人由总督移
咨该旗系内府庄头移咨内务府该旗及内务府将应
行办理者即行办理应行拿送者即行拿送其总督移
咨事件每月汇题一次以备朕之询问其移咨尔等事
件若有迟延以致违误者将尔等治罪若地方官徇隐
不行详报总督或已详报总督而总督不行移咨各该
管处者被巡察御史查出题参将不行详报之州县及
卷五十六 第 49a 页 WYG0414-0612c.png
 不行移咨之总督一并严加议处巡察御史徇隐不行
 查参或别案发觉或经朕访闻务必重治其罪如此立
 法则内府庄头及居乡旗人各知警戒畏法守分而直
 隶地方窝藏逃盗之弊可清于乡居旗人百姓亦大有
 裨益矣
  又宣化总兵官李如柏奏兵丁改用器械事宜奉
上谕览李如柏所奏调换军器事宜是从行伍利用起见
 该部议奏大凡各处营伍所习武艺所用器械操演队
卷五十六 第 49b 页 WYG0414-0612d.png
 伍向来原无一定之制是以武弁到任往往以已所好
 尚及素所熟习者操演所属兵丁间或学习未久而接
 任官员又另有意见将从前所习者更改调换是兵丁
 之技艺每视该上司之去留以为转移非训练专精之
 道也凡事久则熟熟则生巧宜令各省将军督抚提镇
 因地所宜酌定规制永远遵奉除骑射最为𦂳要天下
 通行学习外其馀各种演习著该上司会同通省大员
 悉心斟酌应如何操练用何军器详悉定议奏闻令各
卷五十六 第 50a 页 WYG0414-0613a.png
 营永远遵行接任官员不得擅自更改倘将来有应行
 变通之处著具题请旨如此则兵丁各精其业且使一
 省之中彼此画一将来或有调遣会集之处正可相资
 为用于训练营伍大有裨益
 
 
 
 
卷五十六 第 50b 页 WYG0414-0613b.png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