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寒松斋集卷之四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x 页
寒松斋集卷之四
 附录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493H 页
行状[判敦宁李敏辅]
国朝用科目取人。馆阁宰枢。率由是阶。岩穴之间。有隐居行义者。往往徵辟而致之。非此二途。则士虽抱经济之具。莫能自售。不潦倒禄仕。乃沉晦草莱。终其生无所名于世。若故寒松沈公讳师周。卒亦栖遑州郡。止称为一循吏。悲夫。公青松人。圣郁字。寒松其号也。系出高丽卫尉丞洪孚。入我 朝。有讳德符。官侍中。自是蝉嫣为世大族。京畿观察使讳璿。号忘世亭。光庙元年。弃官著节。户曹判书讳光彦。号钝庵。以赵文正门人。为乙巳名臣。五世祖肃川府使讳宗忱。生二子。曰讳契。曰讳𰂾。兄弟俱缮工监役。其伯即公高祖也。曾祖讳之源。 孝宗辅相。世称晚沙。祖讳益显。青平都尉。考讳廷协。尚衣院佥正。妣丰壤赵氏。进士相鼎之女。无子。以公为嗣。所生父讳廷琦。实肃川公次子之后也。公以 肃宗辛未。生于连山之里舍。幼有俊声。及年十二出后。时佥正公已没。赵夫人老。所以爱护之已甚。家故禁脔。宫室绮纨之遗。足荡稚龄耳目。顾俯首读书。每为赵夫人。诵古人嘉言善行而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493L 页
闻之。见者莫不称叹。弱冠。谒寒水权先生。与闻性命之论。慨然有志于为己之学。以礼自饬。专用功于小学。至中年。尤烂熟成诵。以及四书六经洛闽诸子。尽帙循复。随手标点。要皆会于心而体之于身也。间又治功令文。以为士生斯世。欲致君泽民。微此无以进身。吾复何嫌哉。于是应举。屡发解。始成癸卯进士。其后选第者殆六七。多坐违式见黜。至 英宗己未。公年四十九。 上以公为 宁陵外裔也。特授 懿陵参奉。宣酝而勉其仕。公雅不欲俯就荫涂。至是惶恐不敢辞。居岁馀。序迁内资寺奉事。转义禁府都事。秩满。升引仪。改户曹佐郎。又为汉城府判官。工曹正郎。丙寅。出为盈德县令。己巳投绂还。拜 东宫司御。其明年。 除敦宁府主簿。移工曹正郎。甲戌。由咸兴判官。升守白川郡。明年。又升拜全州大都护府使。公为治本乎儒术。而才长剸理。初莅岭县。属岁大侵。竭力赒救。活饥口四千。用乡约率民。阖境咸服。御史举其绩。 特命准职。咸兴之政。视前益恢。筑大堰。溉田▣馀亩。又涤官钱数万之在民者。冰檗之颂。动一州。有以货利干按使者。按使曰。吾恐有愧于判官。其移职去也。咸民立铜碑。白川。海邑也。又就李文成公乡约。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494H 页
增损而行之。决冤狱。蠲流瘼。氓户腾歌。逮至全州。荐歉民穷。即先捐廪广哺。以安集流逋。见俗习便儇。机利附势。公则黜奸吏戢豪强。不少贷。监司考绩。有刚约不挠之褒。会洪景海以绣衣还朝。短之于 上。上屡闻其清谨。意不纳。景海言益力。竟 许罢。公时寝病在床。喜谓家人曰。谐我愿归之计矣。舁还莲花坊第。未几告终。寔丁丑七月初一日也。始窆杨州佳梧里。庚子十月。改葬于高阳先兆卯坐之原。配延安李氏。父郡守舟臣。无子。一女适正言吴瓒。侧出子老镇。公本生从弟师贤有子载镇。取以为后。娶赵处士翊臣女。官今郡守。又无子。子其从弟定镇之子文永。娶闵氏。承旨百顺之女。郡守举二女。适正字金钟纯。士人闵命赫。吴婿二人。参判李义翊。都事俞彦錥也。公长身渥颜。目视有神彩。隐隐有佩玉贵人象然。眉髯萧疏。雅气动人。一见可知为清修有道之士也。早能感奋力学。立心制行。不矜饰以为名。病世儒专尚讲说。日用动作。务主实践。常以主敬涵养。为君子成德之验。故自治之严。到老靡弛。恒居夙兴。梳盥谒庙。退而终日端坐。非有疾。未尝当昼而卧。入内相对如宾。授子妇以内训女诫等书。诸子侄趁未襡衾。以次进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494L 页
拜。虽仆隶。朝则必拜见于庭下。闺门之间。肃如也。事母夫人。洞属婉愉。左右服劳。以至爇突墐户之役。亦必躬亲检视。母夫人遘奇疾。药罔效。医云非生鸮。莫可为。公焦然仰天而祝。一夕有鸮自至。进其肉。病即已。人皆嗟异。以为古之笋鲤。无以加也。及居忧毁甚。危而仅苏。未葬也。尝伏于苫上。方晓月垂尽。恍惚若母夫人出自殡户言曰。汝之诚至矣。仍区画一二家事。又曰。何至今不谢 君赐也。公惊起号泣。使人问诸内。则果有禁中米布之赗。而未及修祗受状矣。凡若此者。可不谓通神明也欤。公没翌年。里人列其行上 闻。得旌闾。公笃于彝伦。本生有伯仲氏。齿不甚悬也。事之如严父。其出入房闼。视以起坐。以所居隔远为恨。每得一美味。手裹而致之。多分田土臧获。继以千金之资。犹未之成产。则时其艰而辄赡。终公之世。不敢懈也。从子户部君定镇。生才八岁。公育于家。督课之。业且成。病羸阽危。达夜不能寐曰。昔第五伦何为十起而已。户部君卒用文章阐名。丧公如考。申以心制焉。其于宗党。振施无吝。自未仕时。待以举火者十数家。庶从弟无所依。则挈其眷而同爨。族人贫甚则接置于庄舍。其馀吉凶营措者。殆不可数。以此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495H 页
内颇窘而亦不恤。是皆孝友所推。非勉强而为者也。简穆少言。而至辨贤邪逆顺。截直昭快。声气忼慨。辛壬斩伐之后。 英宗初即阼。而犹见国势危疑。亟劝伯父右尹公上章请早建 储位。又请诛元凶一镜疏。皆出于公手。最恶人言议两可两是者。牢笼害心术。然亦不肯肆口论时事也。平生杜门。绝不为造请追逐。书牍伻讯。罕与人相涉。庭宇之外。阒无鞍马履舄。净扫一室。读罢气倦。曳杖登花园。只见松鹤在其傍也。观人善觑所存。鲜或有爽。洪启禧闻公之风而来访。不佞适在座。请曰。此人岂非博学有盛名者乎。公默然掉头。终不一往为谢。其子之按廉中伤。未必无所自云。不佞自童丱事公几四十年。出人之孝。高世之识。夫孰不稔知而深悦。而窃独谓公有最所不可及者。方母夫人无恙。公年尚少。赵氏族盛。群从环拥。公与之日夜游处。宜若有缁磷之忧。而守其素见。确乎无夺。晋庵相公。公之妇弟耳。晋庵文会。动有南䨓渊,吴月谷若元华伯诸公。诸公者。又皆公密姻近戚。以公词学。推挽名场。可与烂熳于一队之盛。而乃敛迹如疏逖然。末路齿舌或起。人无敢以片辞指瑕。此非有刚方澹素之操。可能若是乎哉。呜呼其难矣。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495L 页
夫以公地阀望实。而限于科甲。所试不过区区民社之务。向使遇时荐拔。得致于讲筵台省之任。则匡主纠俗。其必有伟节显迹。而混于庶僚。遂未免赍志而没地。岂不可惜也。公为文长于四六。晚好诗律。调韵圆朗。论者谓可观性情。寒松稿几卷。藏于家。余以謏陋纪公德懿。惧非可堪。谨就其遗事所纂次者。撮大体为状。庸寓九原之思尔。
墓志铭[大提学吴载纯]
英宗三十三年。故府使沈公卒。翌年。公里中大夫士列公孝行上 闻。表公闾曰孝子之门。公讳师周。字圣郁。号寒松斋。沈氏系出青松。始祖高丽文林郎卫尉丞讳洪孚。入我 朝。有侍中讳德符。侍中以后。子孙蕃衍贵盛。为世大族。曾祖讳之源。领议政。为 孝宗朝名臣。祖讳益显。青平尉。考讳廷协。尚衣院佥正。妣丰壤赵氏。进士相鼎女。公以佥正公三从弟讳廷琦子。出为后。母安东金氏。通德郎世厚女。公以 肃宗辛未生。癸卯选上庠。己未。以公 宁陵外裔。 特除 懿陵参奉。例升内资寺奉事,义禁府都事,通礼院引仪。移户曹佐郎,汉城府判官。出为盈德县令。居四年弃归。旋拜翊卫司司御。因事罢。叙拜敦宁府主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496H 页
簿。转工曹正郎。出为咸兴府判官。升白川郡守。又升全州府使。丁丑罢还。以其年七月一日卒。享年六十七。公之事赵淑人也。尽心勤躬。期其志之悦而身之安也。承欢笑服劳役。虽微节。靡不致极。而其诚常憧憧于中。不少懈。有人不可及者。赵淑人尝患癖沉笃。医言惟鸮肉可治。公仰天而祝。有飞鸮自投檐楹。进服病良已。人于是益信其孝之能感物也。公弱冠。拜寒水权先生。先生一见称为远器。自是已好经术。有志于当世。及屡不第。晚而除职。叹曰。读书四十年。顾乃为禄仕耶。既而曰古人以先荫为荣。亦吾分也。遂就仕。其在盈德。尝大饥。公竭心赒救。全活四千馀人。行乡约法。民知趍善。御史褒其尊卑有序。为恶者亦知惩畏。其治有古循吏风。 上特命授准职。先是县有疑狱。屡年未决。公至按牍立断之。其妻子呼公为爷。咸兴筑大堰。溉荒田万馀亩以赡民。又罢官钱在民者数万。及归。民竖铜碑。颂其惠。全州俗便儇。号难治。岁且荐凶。公黜奸吏。戢豪强。捐廪赈饥。民赖以安业。凡历四邑。其廉慎爱民。如一日焉。公性介洁峻整。与人坦直忠实。喜读古经洛闽诸书。至老不辍。尤用功于小学。诵之如己言。常自饬厉。操履详慎。日未出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496L 页
辄起坐。盥梳整衣冠。就谒祠堂。退而端坐终日。非疾病。未尝当昼而卧。御家以礼。内外上下。截然有则。有二兄家甚贫。分田僮财赆不赀。尽辄继之。终其世。宗党待而为食者。常十馀家。其助婚丧营办者。几不可数。呜呼。公既笃于事亲。而治己有法度。友于昆弟。睦于宗族。勤于事而惠于民。盖其行治本于经术者如此。公善文辞。诗尤雅洁。然简交游。不喜为声誉。世之知公者。固鲜矣。公娶延安李氏。郡守舟臣女。性渊凝简重。有识度。宗党称其贤。无子。取本生从父弟师贤子载镇为后。今郡守。女适正言吴瓒。即载纯叔父也。侧室子老镇。载镇无子。取公本生兄子定镇子文永为后。二女适金钟纯,闵命赫。老镇一女幼。公尝教育定镇于家。业成有闻。及公嗣又绝。定镇惟一子。俾承公祀。公始葬杨州佳梧里。庚寅。李淑人卒。从葬。庚子十月。移葬高阳归溪先茔东卯坐。李淑人祔。公长身竦直。动止有威仪。平居酬接。声辞高亮侃侃。宾客子弟见者。无敢生懈心。载纯以姻党少年。亟拜公床下。从公子侄。同业于公书室。一未尝见公有散容惰行。公其恺悌笃厚君子也欤。铭曰。
公志嘐嘐。而迹之屈。公德优优。而禄弗茀。惟内在己。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497H 页
其外由天。参差莫齐。自古已然。孝冠百善。允履于躬。推之廉约。于家于公。虽微亦施。令闻孔彰。铭言非谀。式昭无疆。
遗事[从子定镇]
编发受通鉴于权生以常。东平尉郑载崙。问某儿如何。权曰。性仁厚。善施与。东平曰。世降俗衰。达显者类多纤啬。某儿反是。其必不达乎。虽达其必晚乎。
往拜寒水先生。与闻性命之论。先生许以远大之器。归则慨然有志于为己之学。
公于小学,四书,朱子大全。最用功。
中年。更取读小学四五百遍。尝谓余之无大罪过。在小学工夫。
居常危坐。整襟肃容。未尝昼寝。
事大夫人。未尝违意。恒侍侧。诵古人嘉言善行以闻之。凡事无自擅。必禀而行之。
凡出入。虽邻里咫尺之地。必告于大夫人。或远出。禀以某日归侍。未尝违其限。
朝夕定省必拜。视突温冷必亲检。爇薪添损之。每日如是。
大夫人素患块癖。至甲辰症甚危㞃。医云宜生鸮肉。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497L 页
四求屡日不得。公乃奔走号泣。向天血祝。巡绕廊舍园林。转至内庭之后。忽见一大鸮。即手自掩取。如法进服之。患候旋复常。
丙午。丁大夫人丧。哭擗过节。哀动傍人。三日之内。杖而后起。几危者屡。
未葬。虽甚病。不离灵筵之侧。昼夜号哭不已。一日晓月依微。忽瞻大夫人宛如常时。自灵寝拓户而出。手挈公置诸膝上曰。吾儿之诚至矣。仍说家中某事。临终未及区处者。历历数十言。又教曰。 天恩罔极。何至今不报。仍倏尔反入。公惊问家内。有某物 御赐否。言三日之前。自 大妃殿。有鱼果油蜜纸烛之 赐。自 上又 御赐赙米十五石菽五石布五十疋。而扰扰未暇告知。公使之急修上谢 恩文字。家中人皆异之。
 不肖尝从容侍坐。语及此事。公曰。当时似梦非梦之间。先妣出自灵几。教诲丁宁。无异恒时。但觉寒气凛然。及返入灵帐。倏焉若有恐惧意。盖幽明既异。似不得不然。而亦由余诚薄之致。又曰。是梦中事。不必言。仍怆然含涕者久。
三年之内。哀毁骨瘠。恒居灵筵侧一小室。未尝暂处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498H 页
高轩敞宇。虽盛暑。不脱绖带。
居忧时。自始丧。至阕制。未尝一日不梦侍大夫人之侧。
祭祀依家礼。参击蒙要诀而行之。
每当忌日前三日。着袍危坐。若有所思。号斋舍曰著存斋。
祭祀之时。烹饪备需。必亲自检看。使家人务洁精尽诚。反覆谕诲。申申不已。
每日晨谒祠堂。虽急雨迅风。不违其时。出入必告。
有人居丧。博奕饮酒。抵其门。不吊径还。
与兄弟友爱笃至。物无私储。尝以家财四百金。助产业不就。又助以田土奴婢。继以鞍马器皿之具。至于小小药饵等物。无不备其所用。
与伯仲氏年纪不相远。而事之如严父。寻常房闼出入。必起立。非病不敢卧。得一佳味。必手自封裹而饷之。
每日日未出起坐。梳发盥漱。整衣冠。拜见祠堂。诸子侄皆及未襡衾。梳盥以次进拜。或有事晨起。虽鸡未鸣。子侄必趁起候拜。或入夜不寝至达晓。而子侄亦不敢先寝。朝夕必侍食。或以事出未还。不敢先食。习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498L 页
以为常。五十年如一日。入内。相待如宾俨然。
诸侄贫甚。不能聊生。辄推给钱谷。以资其产业。而若不能保有。窘阙如初。则又继以庄谷及奴婢之所贡。每每如是。
赒穷恤贫。少无悭惜。常运致庄谷。持橐者。持器者。相续于门。叔母试书出谷之数。某处几釜。某人几斗。殆不可数。遂辍不复记。
未仕时。亲戚贫穷之待其赒急而举火者。常十有馀家。
壬子。有庶族弟师古。病死杨州。贫不能殓葬。时大侵也。斗米百钱。适输致庄谷。只二十苞。家人皆喜。将赖以救饥。公念族弟之不能殓葬。斥卖十五苞。以资其初终葬具。所馀谷只五苞。或曰。毋或厚于死。而薄于生乎。公曰。生者之饥。固有生道。死者已矣。非我孰使之殓尸哉。
有一宗弟。雅洁有文才。公教训而成就之。及买宅营产。公为怜其草创艰阙。亲到其家。教仆买盐造酱。又买置鼎瓮帚席之属。又复往往继粮运柴。安顿其居。不幸弱冠而夭。公惨恸如子弟。戚念其无血属。广询其可嗣者。亲往恳求之。以继其祀。率养家中。教训不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499H 页
倦。至于成就。其家事之如父母。宗弟名师健。其子即中镇也。
庶从弟师夏。聋而躄。贫无以自存。率育于家。衣食其妻儿。又怜其病无知识。日陈居家为人之道。以其聋也。高声而语之。如是八九年。颇能有识。又善画有名。盖世所称松溪也。不幸中身而死。其子无以依赖成立。又资办婚姻。使之有家有食。
癸丑。有一戚人来乞粮钱。是岁大饥。家中亦难继朝夕。遂以古传犀妆刀及诗传一部给之。
尝有会宁人来言。公主家有折受田场薄土。耕食已久。请以五十金献之。公曰。虽载在文案。年久不能的记。宁可以人之来言。而苟受半百之物哉。非士大夫之所可为也。仍却而不受。
始仕自叹曰。四十年读书。不能致泽君民。而顾乃逐逐于荫涂。大非余初志也。既又自慰曰。宋儒以先荫为荣。在吾分亦足矣。当以不欺 国。为自己三字符。为户郎时。例有捧馀银子。而皆封置库中。府吏以为初见。莫不钦颂清德。
户曹素称多务。而持被之时。必挟一部中庸。乘隙静读。夜则危坐明烛。读数十遍。乃就寝。为郎数载。读过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499L 页
中庸三回。
地部近腴。意未尝欲久。一日移京兆。实求之而得者也。
为盈德。到邑饿莩相续于道。即分遣官隶。瘗坎无遗。抄集饥民凡四千馀人。捐廪赒赈。晨夕竭诚。为废朝午啖。对食只数楪。又别措置谷米数百石。加等赈给。且不时炊白饭藿羹数十釜。呼集饥口。各给一大盂。又或作粥以食之。如是数月。饥民无一死者。麦熟乃大苏。道臣褒治一道最。
行乡约法。依栗谷所著。参以己见。删添为式。简约易行。行之半年。规模略成。乃设善恶籍。善者给复。恶者戒责。观者或有感悦流涕者。行之数年。一邑之民大治。狱讼简省。盗窃不兴。俗习化醇。名分立而尊卑序。时御史褒 启。有曰尊卑上下。不失其序。不孝不悌。亦知惩畏。又曰文雅清简。有古循吏风。
盈德。旧有乡战疑狱。始邑民之黠者。南学周等十馀人。欲与乡班角胜。僭立朱子书院于新安里。配享尤庵先生。借重以为势。邑士子恶其售凶。将欲夺入院斋。南学周辈反嚆谲计。潜偷影帧。而倡言曰。党儒之为也。乃更摸小真而奉之。呈官报秋曹。至达 天听。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500H 页
邑士子莫能辨白。系狱者凡十二人。拷掠桁杨。死者五人。存者七人。移系永川。逐月推覈。终不服。岁年已久。便成疑案。其妻子皆乞丐。以资狱中之食。怨泣彻天。公心知其冤枉。遂与御史及推官。覈其狱而反之。尽释其囚缧七人。又捕学周等。穷治得情。学周自毙。其馀或窜或放。及闻启。 上曰。乾道昭昭。鬼蜮莫逃。邑人莫不感泣。遂以八字。刻悬院壁。公以影帧之污皱伤真。召工更妆褙之。又移院邑东一里地。丹雘以新之。买置田土奴婢若干。以为永久尊奉之式。邑人大悦。其放囚者妻子。皆号公为父。
居官至清。食不重肉。衣裤皆自京第缝裁以来。衙仆衣资。以南土奴婢所贡裁给之。或曰。为官而何至如是。公曰。独不念分忧之意乎。财经大侵。饥氓未苏。而身为百里之主。岂敢一毫犯官用乎。
邑有壬辰义兵将申虬年,张希栻之墓。公亲操祭文。具奠酹之。
邑人相与为歌曰。爱民如子。召耶杜耶。秋毫不犯。冰耶玉耶。
其在咸兴。吏民相谓曰。自设立咸兴。未见如此清白。有人请监司。愿得某物。监司曰。恐有愧于本官。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500L 页
北邑素产貂鼠细布。且通开市之路。而不作一毛裘。未尝着细布衣。朝夕馔膳。不设兼味。子侄衣服。不使华美。粗免弊污而已。
监司以文雅清白善治状 闻。该曹将覆 启升资。公闻之曰。以吏治超资。非士子本色。遂送言于该曹。固辞而止之。
为白川不劳而治。吏民皆便。居官清白。人以为银川太守清如玉。道臣殿最。三以廉约称。
自 上命道臣审理一道杀狱。公为推覈官。昼夜不惮劳苦。细检文案。在法理情状必可杀者外。皆归诸生道曰。不忍作酷吏深文手段。
移除全州。南土人心便儇。素号难制。莅任之日。公曰。吾将不得不尚严乎。
到邑之初。逋欠米数万石。钱二万两。散在吏属乡任及将校妓仆辈。簿书皆虚录。公以为若不捧。则便欺 国。无以守令为也。于是出令严惩。半年之间。尽捧无零数。时监司题殿最曰。清慎刚约。毁誉不挠。始到备局贸米散在民间。年饥米贵。一石七八两。公为民之不能聊生。以钱三两替捧之。及秋谷登。贸谷而充本数。民于是受大惠。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501H 页
全乃剧邑。一日民牒。多则近千。少则四五百。而剖决如流。少无停滞。及罢衙閒坐。阒然若无事。
岁饥设赈。出私赈谷数百斛。分馈饥民。或散钱以给。亦不报巡营。
居官至清。而公费甚多。或劝奸阑出物。以补不足。公曰。吾宁执鞭而归。不能为此也。人莫敢复言。
凡为四邑。一不作料利事。一不作要誉事。只以直道而行曰。吾决不作俗吏。又尝曰为治虽无赫赫之名。与其刻核虚伪而病民。毋宁有愈耶。虽不知古之循吏果何如。而吾心则自以为庶无愧矣。
平生不以产业为营。凡田庄所收。任其多寡。为四邑不增尺寸。
公在咸兴也。尝与监司及安边太守。同舟入国岛。归时忽风涛大作。颠覆在顷刻。舟中人皆骇泣昏窒。监司及安边太守。俯伏不能起。惟公兀然端坐。吟成一诗。颜色少无变。
李相公天辅。公之妇弟也。家又隔垣而居。而未尝一言及私嘱。亦未尝无故而往。
平生。最嫉两可两是人及设崖岸置表襮人。
不肖童时。见吴姊侍公坐。适以肱倚楹。公曰。子弟侍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501L 页
父母。不当如是没敬意。
不肖尝看杂书。公大加责诲曰。经史之外。皆非益心之书。慎勿作虚妄外驰事。
不肖尝跪坐侍侧。头少偏。公严责曰。头者。诸阳之会。又天柱也。岂可偏乎。又尝行步轻疾。亦严责曰。不重不威。孔圣所训。汝岂不曾读乎。
尝曰。人之事亲不能孝。事长不能恭。见穷贫不能恤。待朋友不能信。虽文奚为哉。
尝曰世之为子弟者。不久侍亲在之侧。只自为便身计。偃卧终日。嬉笑谑浪。或亲病亦不左右扶将。至诚检药饵。而委诸仆隶之手。此则便同夷狄。世道将至何若。
尝出见常汉服齐衰。便于稠人中。啖吃肉餐。无一分愧恶色。归谓不肖曰。余中年见常汉之服丧者。虽不能知居忧之道。而犹能食素。今则食肉无耻。便同平人。此何风俗。仍又太息曰。世道将亡矣。
尝曰。心经规模窄。近思录体段弘。余初看心经。意思犹不能不局狭。及读近思录。胸中顿觉快活。
又曰。世人或有读书千万卷。而识见卑陋。岂不哀哉。不须贪多忙涉。必沉潜反覆。徐徐做将去。体认于心。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502H 页
然后可谓自得之学。
天之赋物。理无不足。故蚊虫之小。具形极纤妙。不以微而欠阙。推是以观。无物不然。
尝谓子侄曰。吾家世清寒。日后殓敛。皆以粗帛而勿用锦缎侈美之物。棺材亦须用例品。祭祀勿用银盏。性素无癖好。惟爱看山水曰。山水之趣。固与心性融矣。
尝曰。以一水一山之佳。知天下之山水。吾于山水。遇辄欣然。而未尝为山水所役耳。
又曰。诗不可以徒为。亦关世教。近来诗家。或取巧语。或尚奇调。必欲妆撰要妙。以眩人目。此实衰世气象。殊不知平易淡泊中。有无限好意味。吾于此。实有见得。故吾诗。可与知者道。
尝见竹叶初敷。嫩绿成丛。晴旭下照。层层漏辉。微风时动。顿增韵神。公谓客曰。此真画难描。其能以一句诗形容之否。客莫能对。公曰。未必诗也。濂翁之玩草。邵氏之看花。其在是欤。
少时。尝爱骏马,苍鹰。
尝论儒林是非。伤之曰。背师之害。至于背君。
儒道难而易。佛道易而已。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502L 页
易箦前六日。不肖独侍坐。公命坐于近曰。汝稍识文字。犹未臻作家律则。然足以齿列于近来文士。此不过薄技。岂足道哉。士生斯世。非学问。无以为人。吾之所以眷眷期望于汝者。只是学问一事。余之劝汝前后。殆数十言。而终不惕行其可乎。仍呼金持平(元行)字伯春曰。此人笃学。且有渊源。汝其往师之。不肖曰。敢不唯命。但从师体重。且有标榜何如。公曰。否否。学问而避标榜。是志小也。且观自古贤人。非师友而有成就者乎。必无迟疑也。又曰。东俗重科。士大夫家莫不尚科业。吾家自是乔木世家。近来零替。亦不得不有科场一路。而假使登科。非学问则无以事君。无以治民。学问岂别件事耶。汝若不体余意。则余之在世之日。必不许汝赴举。汝其勉之。文章学问。固无二道。而衰世分而为二。不足以益身心。虽迁固之文。奚取哉。汝虽毕竟粗能成就文章。若不留心着工于学问。则吾不喜也。汝其勉之。又呼金持平字曰。汝其往师之。
病患中。每整巾不暂欹侧。至疾革。尚然。
像记[从子定镇]
公面长。三停平。头大南北。广额乍狭。日月角耸。目小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503H 页
而有派。白黑分明。神定而彩不露。眉短而疏。鼻高直。兰台丰厚。腮微收。口角朝上。唇厚浅紫色。耳大贴肉。轮郭端厚。长须而疏。自腮傍连耳下者。则或长或短。而多短髭一寸馀。中断不掩人中。少时面色黄白。四十以后软红。常如微酡。肩乍耸。手厚掌红。手指短。声音于五行。属水带金有响。身长七尺馀。简言语。坐立有威仪。公殁后十年丙戌仲夏。泣血敬记。
祭文[领议政李天辅]
呜呼哀哉。公入我门。我时总角。中间哀乐。相对头秃。槩公事亲。动遵小学。至诚攸积。神明有格。晚喜文辞。深于诗癖。风花逸韵。间逼濂洛。出宰四邑。萧然归橐。廉清之操。可警颓俗。我困世路。屡折车轴。戒我行藏。渊乎其识。观公平生。皎洁如玉。全而归之。后死何戚。呜呼哀哉。
旌门帖跋[赞善金履安]
沈一之。余友以善焉。示其故叔父寒松公旌门帖。具载公事母孝。其致生鸮及感梦事甚异。为之三复太息而抑有可怪焉。方公之存也。其一二侪友。余及知之。皆称公善文词。为邑多美治。而犹未有言其孝者。又一之氏今而后。示以此帖。何也。嗟乎。诚使公有一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503L 页
毫自喜其孝之心。人其有不识哉。公不惟不使人识之耳。子弟遂不忍言其孝。至身没既久而犹然。公于是乎真孝矣。非学道而有得者。能然乎。一之氏。又言公喜读小学书。盖老而愈喜也。信哉。
旌门帖跋[右议政赵璥]
夫日有著之行也。行至于有著则贤也。有著而能自晦焉。则尤贤也。故孝子松斋沈公是已。余自弱冠。受知于公。又与公之子若侄相周旋。则公之德。其可以略知也。然其节孝卓然。感物而动神者。则余未及知。及公卒而始克知焉。余故知公自晦之笃也。夫孝者。所以能自尽乎其心也。自尽乎其心。而见于事。则不蕲乎知而人自知之。故古之冰鱼雪笋。终不可掩矣。呜呼。公之孝。可谓至矣。而显于既没之后。则岂非其不蕲乎知。而人自知之者也耶。然其中心之自尽者。则虽公之子侄。犹有未尽知也。而余何从以窥其全乎。然则公之孝。虽曰旌矣。而犹有未尽显者乎。噫。今之世以孝旌者相比也。而余所知及知其为贤。固不少也。然独于公感之深。而敬之至者。岂其自晦之心使然欤。公之侄定镇。为此帖。将求文于平日之知公者。以传于世。而辱及于余。惜乎。余之文。无足以传公
寒松斋集卷之四 第 504H 页
也。若公之可传而自晦者。岂独孝而已哉。
旌门帖跋[大提学吴载纯]
寒松斋沈公。笃于孝诚。通神明而感物类。邻里士大夫皆称之。及公捐馆。具书其事闻于朝。 上之三十四年。 命旌其闾。今读此帖。其事甚异焉。夫孝不期于感。而必孝之至也。然后能有以感。何则。感固非一日之效也。若古孝子所为致冰鱼雪笋之类者。其诚已孚于前久矣。岂以一动之善而遽致之也。则公积诚以致感者。与古所称孝子。何以异乎。而公诚孝之笃。至于是可徵也欤。载纯以姻戚子弟。屡获拜公。而公气貌端肃。终日燕言。未尝见惰容。入公室者。如挹清风于古松之下也。公敦友睦务正直。而其根于孝者为深。怀器识尝欲善世。而竟屈于公车。呜呼。公于德。可谓立其本矣。而不少施以理人而扶教。奚特为公惜也。今公侄定镇为此帖。属之言。不得辞以僭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