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书
书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4H 页
答李小隐(景翼)
数舍相间。固难以时合并。惟有书疏往还。可以替颜面叙情素。而近来便稀。或有之。亦每出不意。故迄未果奉一纸以候。居常向用之馀。并切欠叹。不自意前月半后。惠存远及于寂寞之滨。数回披读。恍接眉宇。更聆精笃之论。其何感如之。至寒渐紧。伏惟温凊馀暇。进修节度对健。正模杜门奉亲。粗免他挠。时于陈蠹之中。不无感发之端。傍无师友。未能逐旋论质。抱得遗经。谩有忻慨交心。顷会权台仲契兄于道院。略闻锦阳往复说话。而地远。未能与从者同之。时时语及。屡为之怅然兴怀。自此亦借得刊补册于锦阳。数次看玩之后。旋有促还之示。故还书之际。略标其信不及处。兼录寒泉集数卷疑义。仰禀求教矣。近奉回答。甚有发人意思处。适此冗甚。未能更录。以正于高明。良用慨叹。
答洪参奉(重寅)朔宁(重徵)
初冬戒寒。伏惟大监台体万重。侍馀佥候匀迪。正模杜门奉亲。贫病随缘。自馀冗挠。无可以烦溷也。 国恤时仪礼之失。闻不胜惊叹。继闻李承宣再陈 疏章。已得改章云。远外风传。未知信否。而承来喜幸。迨
数舍相间。固难以时合并。惟有书疏往还。可以替颜面叙情素。而近来便稀。或有之。亦每出不意。故迄未果奉一纸以候。居常向用之馀。并切欠叹。不自意前月半后。惠存远及于寂寞之滨。数回披读。恍接眉宇。更聆精笃之论。其何感如之。至寒渐紧。伏惟温凊馀暇。进修节度对健。正模杜门奉亲。粗免他挠。时于陈蠹之中。不无感发之端。傍无师友。未能逐旋论质。抱得遗经。谩有忻慨交心。顷会权台仲契兄于道院。略闻锦阳往复说话。而地远。未能与从者同之。时时语及。屡为之怅然兴怀。自此亦借得刊补册于锦阳。数次看玩之后。旋有促还之示。故还书之际。略标其信不及处。兼录寒泉集数卷疑义。仰禀求教矣。近奉回答。甚有发人意思处。适此冗甚。未能更录。以正于高明。良用慨叹。
答洪参奉(重寅)朔宁(重徵)
初冬戒寒。伏惟大监台体万重。侍馀佥候匀迪。正模杜门奉亲。贫病随缘。自馀冗挠。无可以烦溷也。 国恤时仪礼之失。闻不胜惊叹。继闻李承宣再陈 疏章。已得改章云。远外风传。未知信否。而承来喜幸。迨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4L 页
不能自定。当初议礼之人。以何为订而辄定期年之制耶。跧蛰踪迹。尚未见当时议定节目及李疏一本。伏望誊示梗槩。俾𤱶亩之人。亦得与闻如何。
答吴致重(尚远○甲辰)
尝一接芝眉于天云斋宾席。厥后慕用之私。则未尝一日而去于心也。乃者往赴道院讲席。幸蒙从者偕息山丈会临。一二言谈动止间。足觑其胸次操履拔拘儒远甚。既又相与讲其所闻。则又皆亲切精当。必欲去皮肤见骨髓。六七日所闻。便可当十年读书。窃自幸当此法门衰败之秋。得复见古人而托交也。不意惠书远及。坼读数回。恍接吾同人标格。更聆精笃之论。幸甚感甚。第正模之悾悾无似。当日相对。意必烛破无馀。此承称许期待之意。殊不伦于愚鲁。莫是怜其擿埴。故为奖誇。冀万一有进于是耶。不然则窃恐有害于君子知人之明也。时气渐热。伏惟静养对时万福。日从息山游。且与权台仲。往来丽泽。日间思索操存之工。想必有并进交修之乐。有如正模。素甚颓塌。更此孤陋。时于陈蠹之中。粗有窥斑之得。而傍无师友。绝未得往来论质。良庸慨叹。惠和诸诗。殊感寄意之不偶。不揆拙涩。辄此和呈。可供一拍。只冀益懋崇深。副此期慕。
答金战兢斋(瑞一)
答吴致重(尚远○甲辰)
尝一接芝眉于天云斋宾席。厥后慕用之私。则未尝一日而去于心也。乃者往赴道院讲席。幸蒙从者偕息山丈会临。一二言谈动止间。足觑其胸次操履拔拘儒远甚。既又相与讲其所闻。则又皆亲切精当。必欲去皮肤见骨髓。六七日所闻。便可当十年读书。窃自幸当此法门衰败之秋。得复见古人而托交也。不意惠书远及。坼读数回。恍接吾同人标格。更聆精笃之论。幸甚感甚。第正模之悾悾无似。当日相对。意必烛破无馀。此承称许期待之意。殊不伦于愚鲁。莫是怜其擿埴。故为奖誇。冀万一有进于是耶。不然则窃恐有害于君子知人之明也。时气渐热。伏惟静养对时万福。日从息山游。且与权台仲。往来丽泽。日间思索操存之工。想必有并进交修之乐。有如正模。素甚颓塌。更此孤陋。时于陈蠹之中。粗有窥斑之得。而傍无师友。绝未得往来论质。良庸慨叹。惠和诸诗。殊感寄意之不偶。不揆拙涩。辄此和呈。可供一拍。只冀益懋崇深。副此期慕。
答金战兢斋(瑞一)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5H 页
信宿相随。亦幸耳。别后有无限怅惘。旋为望风驰神。不意数舍专人。辱惠存讯。仰贺垂念。为切感戢。卜邻借光。是正模宿愿。而弃丘垄违乡井之际。非但自己有牵连。居送者亦皆伤心。有不舍底意。似此节拍。不免为决计之一窐。然既与兄有言。何可顾这个事也。细读来书松坛古壁等语。恍若更坐孤山。领得无限好物。披嚼诗韵。尤足以洗涤尘坌。欲更和以送。而剧忙未果。留俟后便。
答南国老(耇)问目
窃观两图及说。见得端的。考据精博。多发先儒言外之微旨。法门衰败之秋。得见此等文字。诚不易得之幸也。无任叹尚。第其立言遣辞。不专为传疑备忘之体。而颇有妙𤕻独至之见。故精切处固多。而新奇处亦不少。其意则非不是。而其言则多生硬。所以深潜缜密之或反不足。而语或未圆。此则信手写去之际。或不免有落字误字。更望十分消详。极力去取。俾至于恰好无病如何。正模。本无心得。而近益惴废。旧闻新知。百不存一。重以山间无书籍。无以照检卞正。仅此收召精魄。标识其数四可疑处。而神思衰落。知觉昏昧。殆不啻雾中之看花。壁外之听响。如此而强欲措辞论列于其间。岂不为不知量者。而重为具眼者所讥乎。更望怜恕休咎。特赐回批。俾昏谬颠错者。与
答南国老(耇)问目
窃观两图及说。见得端的。考据精博。多发先儒言外之微旨。法门衰败之秋。得见此等文字。诚不易得之幸也。无任叹尚。第其立言遣辞。不专为传疑备忘之体。而颇有妙𤕻独至之见。故精切处固多。而新奇处亦不少。其意则非不是。而其言则多生硬。所以深潜缜密之或反不足。而语或未圆。此则信手写去之际。或不免有落字误字。更望十分消详。极力去取。俾至于恰好无病如何。正模。本无心得。而近益惴废。旧闻新知。百不存一。重以山间无书籍。无以照检卞正。仅此收召精魄。标识其数四可疑处。而神思衰落。知觉昏昧。殆不啻雾中之看花。壁外之听响。如此而强欲措辞论列于其间。岂不为不知量者。而重为具眼者所讥乎。更望怜恕休咎。特赐回批。俾昏谬颠错者。与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5L 页
有炳烛之明。则正模受赐。岂不幸甚。至于言句间小小未莹处。执事看玩之久。必自有了会者。故玆未暇覼缕者。并赐恕谅。如何。
情意之图
或问情意之别。朱子曰。情是会做底。意是去百般计较做底。意因有是情而后用。又曰。情是动处。意则有主向。如好恶是情。好好色恶恶臭便是意。北溪陈氏曰。自然发动。或怒或喜是情。运用商量。要喜要怒是意。程子曰。志自所存主言之。发则意也。朱子曰。志是心之所之一直去底。意又志之经营往来底。乃志底脚。张子曰。志公而意私。志刚而意柔。志阳而意阴。 诸先生情意志意之论如此。其先后之分。亦可见矣。若以来教人将行之说譬之。则情是最初动足处。志是动足直向于彼。意是动足临歧。有东西疑贰之虑者也。如何如何。又按退溪先生曰。情者。性之发。意者。心之发。分别言之。既已明白。朱子又取二者。相为用处说。尤更分明。如见入井而恻隐自然发出者。情也。如当恻隐而主张要如此经营极救者。意也。盖心是合理气统性情底事。故非但意为心之发。情之发。亦心所为也。理无形影。而盛贮该载于心者。性也。性无形影。而因心以敷施发用者。情也。因情之发。而经营计度。主张要如此。主张要如彼者。意也。先儒谓情是
情意之图
或问情意之别。朱子曰。情是会做底。意是去百般计较做底。意因有是情而后用。又曰。情是动处。意则有主向。如好恶是情。好好色恶恶臭便是意。北溪陈氏曰。自然发动。或怒或喜是情。运用商量。要喜要怒是意。程子曰。志自所存主言之。发则意也。朱子曰。志是心之所之一直去底。意又志之经营往来底。乃志底脚。张子曰。志公而意私。志刚而意柔。志阳而意阴。 诸先生情意志意之论如此。其先后之分。亦可见矣。若以来教人将行之说譬之。则情是最初动足处。志是动足直向于彼。意是动足临歧。有东西疑贰之虑者也。如何如何。又按退溪先生曰。情者。性之发。意者。心之发。分别言之。既已明白。朱子又取二者。相为用处说。尤更分明。如见入井而恻隐自然发出者。情也。如当恻隐而主张要如此经营极救者。意也。盖心是合理气统性情底事。故非但意为心之发。情之发。亦心所为也。理无形影。而盛贮该载于心者。性也。性无形影。而因心以敷施发用者。情也。因情之发。而经营计度。主张要如此。主张要如彼者。意也。先儒谓情是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6H 页
自然发出。故谓之性发。意是主张要如此。故谓之心发。各就其重处言之。惟孟子知此意。故曰恻隐之心。仁之端。恻隐。情也而谓之心者。情因心而发故也。又曰。志意二字。元来不相统属。不相首尾。何可于先后耶。不当分而强分之。故往往未免有费力说处。或先或后。当随事各作一道理看可也云云。以是推之。情意则别白之中。便有相为用处。志意则元不统属。似不必费力分先后。而必欲分先后。则不过如上程朱诸先生所论。如何如何。
与李副学(真望○壬寅)
即日春暮。伏惟省候起居万重。年来跧伏。久未候出处动静。祗自向风瞻仰。晚见廷试榜。知令允高中。此在令允。自是常分。而区区贺悦。岂胜仰喻。正模杜门侍遣之暇。粗有寻温之乐。而无人告语。每切忻慨交心。时事。非疏逖晚进所可与闻。而独请以朱文公所称朝廷之上。真见平荡之风者。敬为座下诵之。此言虽近。其指则远。更望勿以人废言。深留意于此。通议善类。尽心 国事。不使偏党之私。少有参错于其间。则如愚之愚。虽乾死丘壑。万无馀憾。至祝至祝。适有校便。暂此扫秃候贺。多少何能尽达。
答上舍族叔(德涵)
伏承六日所赐书。奉读以还。足以破冰院未尽底怀。
与李副学(真望○壬寅)
即日春暮。伏惟省候起居万重。年来跧伏。久未候出处动静。祗自向风瞻仰。晚见廷试榜。知令允高中。此在令允。自是常分。而区区贺悦。岂胜仰喻。正模杜门侍遣之暇。粗有寻温之乐。而无人告语。每切忻慨交心。时事。非疏逖晚进所可与闻。而独请以朱文公所称朝廷之上。真见平荡之风者。敬为座下诵之。此言虽近。其指则远。更望勿以人废言。深留意于此。通议善类。尽心 国事。不使偏党之私。少有参错于其间。则如愚之愚。虽乾死丘壑。万无馀憾。至祝至祝。适有校便。暂此扫秃候贺。多少何能尽达。
答上舍族叔(德涵)
伏承六日所赐书。奉读以还。足以破冰院未尽底怀。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6L 页
第审其时静摄。有不安节。想应即收勿药之效。慕仰无任。正模侍奉馀暇。粗有寻数之乐。而傍无告语。日事颓塌。虽欲就质。其如地崇朝而出无马何。下示洗心板上韵。自惟不文。尤昧诗法。故虽有李丈勤索。不敢仰副。承先为和送。终不敢以不能辞。不免强勉和呈。而才拙辞涩。甚无可观。伏望下览后。可改者改之如何。寄来诗韵。以浅见言之。虽无大段病处。而似不免有局促底意思。且不论冰山胜槩及胜地追逐之事。故看来似不著题。伏未知如何。
上伯兄晚香斋(戊申贼警时)
日前才闻湖西贼党。屯聚清州。杀兵使营将。因为留阵。极庸寒心。今闻安阴古县。贼阵成屯。虽未知何人。似是湖西外应将欲犯㥧者。自此距彼。仅二十五里。岂料来此近地。见此境界也。惟欲移避老母。自己则将留本衙。待贼到。抵死应变为计。而未知前头事果如何也。生丁不辰。胡至此哉。闻湖贼檄书曰。以为拨乱反正云。则可知其无据叵测也。时警如许。而监,兵营传关尚寂然。亦可怪也。若道路不至梗塞。则预送板舆及家眷。辗转还故土。似非失计。而兄主既在远。即今留衙者。无陪护之人。良可闷塞。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杂著
自叙
上伯兄晚香斋(戊申贼警时)
日前才闻湖西贼党。屯聚清州。杀兵使营将。因为留阵。极庸寒心。今闻安阴古县。贼阵成屯。虽未知何人。似是湖西外应将欲犯㥧者。自此距彼。仅二十五里。岂料来此近地。见此境界也。惟欲移避老母。自己则将留本衙。待贼到。抵死应变为计。而未知前头事果如何也。生丁不辰。胡至此哉。闻湖贼檄书曰。以为拨乱反正云。则可知其无据叵测也。时警如许。而监,兵营传关尚寂然。亦可怪也。若道路不至梗塞。则预送板舆及家眷。辗转还故土。似非失计。而兄主既在远。即今留衙者。无陪护之人。良可闷塞。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杂著
自叙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7H 页
余生十有七年矣。疏愚狷介。百无用于世。惟居穷守约。嘐嘐古人。是吾事也。至于逐逐名涂。与众人争进取。则揣分量才。决不可为矣。我 朝诸贤接武。学术大明。而岭乡士风。尤以邹鲁称。不幸百年之间。蹖驳特甚。攻词章者。寻摘而已。专记诵者。口耳而已。幼而学之。所尚如此。壮而行之。其效可知。如是而谓之士乎哉。如是而国其得人乎哉。若余者。菲才薄质。不及于世儒又远矣。而其心则动欲师圣而友贤。多见其不知量也。亦必为囮笑于一世。虽然。人各有所好。亦各任其性焉尔。岂可以人之笑之。而变吾心焉尔乎。吾欲筑数椽蜗屋于幽闲明净之地。治我天官。事我天君。而年少气薄。事不从心。计较吾年。居然过志学二岁。吾安得不抚躬而浩叹也。嗟乎。生苦晚而地又偏。恨未得亲拜先圣先师。稳侍函丈。而先圣先师之道。则尚留于方策中。人能弘之则道在玆矣。吾党小子。盍相与勉之哉。
娥林县榜谕节目
当职猥以不才。承乏来此。此邑弊端。乍到难知。而独以平日所闻。一二揭榜晓谕。大小民吏。曷不惕念。
一。三纲五常。国之大体。字牧之人。尤当惕念表章。境内。如有孝子顺孙忠民贞妇。或身死而不见 褒。
娥林县榜谕节目
当职猥以不才。承乏来此。此邑弊端。乍到难知。而独以平日所闻。一二揭榜晓谕。大小民吏。曷不惕念。
一。三纲五常。国之大体。字牧之人。尤当惕念表章。境内。如有孝子顺孙忠民贞妇。或身死而不见 褒。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7L 页
或在世而人不知者。一乡之人联名呈状。则当职当别样论报。以为 褒异之地。知此搜闻。俾无遗伏之弊。幸甚。
一。养老之礼甚重。而近来此道不讲久矣。其在老老之地。岂非一大欠典耶。乡中如有八十以上尊老。或年未满八十。而行谊谨洁可敬者。则当职当发例存问。乡中相议抄报。毋至一老不得之地。似当。
一。士子当以读书饬己为事。不当专以贫富贵贱为心。顾今比年饥馑。人家生理残薄。虽不得不稍为料理。而或以小小间财利。辄入讼庭。实为士子贱行。幸各诵莫将闲事到公庭之句。参酌减数事。
一。学校首善之地。不可不别样归重。而窃观此县乡校。体貌不尊。下贱不识庙庭之为重。吏胥不知校任之可敬。而为士者犹不知耻。此岂明伦敦教之初意耶。此后则当各别尊崇。毋至旧弊循习。幸甚。
一。近来南中士习不古。校院揖让之地。便作战场。当职悯然于斯。思欲稍为调剂。故下来之初。首揭此意。幸须一乡人士。各自勉饬。毋论彼此。务去色目。荡荡平平。无恶无猜。俾无如前纷争之弊。幸甚。
一。当职素性迂疏。不适时用。猝当剧地。必多疵政。且近来县邑弊端。不一而足。苟非邑子来言。则难可周知。有任名人员外。长老人士。或书陈或面悉。则
一。养老之礼甚重。而近来此道不讲久矣。其在老老之地。岂非一大欠典耶。乡中如有八十以上尊老。或年未满八十。而行谊谨洁可敬者。则当职当发例存问。乡中相议抄报。毋至一老不得之地。似当。
一。士子当以读书饬己为事。不当专以贫富贵贱为心。顾今比年饥馑。人家生理残薄。虽不得不稍为料理。而或以小小间财利。辄入讼庭。实为士子贱行。幸各诵莫将闲事到公庭之句。参酌减数事。
一。学校首善之地。不可不别样归重。而窃观此县乡校。体貌不尊。下贱不识庙庭之为重。吏胥不知校任之可敬。而为士者犹不知耻。此岂明伦敦教之初意耶。此后则当各别尊崇。毋至旧弊循习。幸甚。
一。近来南中士习不古。校院揖让之地。便作战场。当职悯然于斯。思欲稍为调剂。故下来之初。首揭此意。幸须一乡人士。各自勉饬。毋论彼此。务去色目。荡荡平平。无恶无猜。俾无如前纷争之弊。幸甚。
一。当职素性迂疏。不适时用。猝当剧地。必多疵政。且近来县邑弊端。不一而足。苟非邑子来言。则难可周知。有任名人员外。长老人士。或书陈或面悉。则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8H 页
当职当划即罢行事。
一。菲饮食。薄赋敛。乃古圣贤经理要法。当职亦尝与闻此义。则今当字牧之地。岂无惕虑之道乎。然凡百措划。非乍到初政所可猝然铺置。至于饮膳蠲减之节。则庶可以从心所宜。自此惟亲养赡备之外。若自己供物。则须十分从简。以节官用事。
一。酒之为祸尚矣。糜财费谷。已不足言。而使酒凌人。市场作弊尤甚。故今欲一切禁断计料。此后酒母或卖酒于市肆。则与耽饮肆恶者。一体严治。而其它场监考及下人辈。或不善禁断。或饮酒面污。则尤当痛治。豫须各别造心。无入罪科事。
一。乡厅一邑风宪之所。必须得人而后可以为政。切望三乡所。各尽其心。至诚奉公。或太守新政。有未合宜者。或一邑痼弊。有不可不革者。无惮随事来告。俾无政令亏失之弊。千万。
贼变时。报营草。(此前报草。遗失不传。)
今廿二日。称为忠义将者。飞传一书。言及兵马相借之事。其心所在。极为叵测。故即为峻却。因即赍书论报。而继闻其日。贼兵自安阴。席卷长驱。其势莫御云云。即令吏胥及军任辈。速为起军。以为防备之计。则吏胥及千把揔辈。惶怯失措。多有逃匿者。以此之故。阖境物情。一倍汹惧涣散。万无收拾支吾之势。县监
一。菲饮食。薄赋敛。乃古圣贤经理要法。当职亦尝与闻此义。则今当字牧之地。岂无惕虑之道乎。然凡百措划。非乍到初政所可猝然铺置。至于饮膳蠲减之节。则庶可以从心所宜。自此惟亲养赡备之外。若自己供物。则须十分从简。以节官用事。
一。酒之为祸尚矣。糜财费谷。已不足言。而使酒凌人。市场作弊尤甚。故今欲一切禁断计料。此后酒母或卖酒于市肆。则与耽饮肆恶者。一体严治。而其它场监考及下人辈。或不善禁断。或饮酒面污。则尤当痛治。豫须各别造心。无入罪科事。
一。乡厅一邑风宪之所。必须得人而后可以为政。切望三乡所。各尽其心。至诚奉公。或太守新政。有未合宜者。或一邑痼弊。有不可不革者。无惮随事来告。俾无政令亏失之弊。千万。
贼变时。报营草。(此前报草。遗失不传。)
今廿二日。称为忠义将者。飞传一书。言及兵马相借之事。其心所在。极为叵测。故即为峻却。因即赍书论报。而继闻其日。贼兵自安阴。席卷长驱。其势莫御云云。即令吏胥及军任辈。速为起军。以为防备之计。则吏胥及千把揔辈。惶怯失措。多有逃匿者。以此之故。阖境物情。一倍汹惧涣散。万无收拾支吾之势。县监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8L 页
以一介书生。全昧兵事。仓卒之际。束手无策。更有八十老母。疾病侵寻。委顿床褥。不可同在兵前母子俱死。而无一家人来留将护者。故母子相持。而当日罔措之状。天日监悉矣。且况半夜之间。贼兵大肆威暴。犯境杀掠。故躬自招呼。则邑里俱空。千把总军任及下吏官属辈。亦皆不告叛去。甚至于窃官马以归。不得已以今日全母。明日勤 王之意。遂苍皇负母。十步九蹶。有不忍言。而贼中搜捕又非常。必欲缚致屠杀而后已。然县监当守死封疆。固是分义所安。故保亲之后。方此还官效命。而为村民遮道矣。因留召募。军容稍成。即欲赴阵。而前头之事。有不可预料。变生之后。固当火急奔赴营下。告此实状。因听指导。而贼购四布。进退无路。非但前呈回题之尚今阻绝。一身之外。更无随从一吏。虽欲驰报。其势末由。只自痛心叩胸。求死不得而已。今使家僮。更报梗槩。而心神荒忙。声泪俱坠。辞不达意。痛哭何言。窃闻千把总辈。以降附为得计。承顺贼意。无所不至。尽发境内军丁。没出军器杂物。大同米,还上谷,官厅杂色。一任其掠取。一邑中牛只收括无馀。军额外人丁。恣意侵毒。若过数日。则孑遗之民。将无以支保。身为官守。不能御贼保民。固缘才疏干拙。亦由母老无托。而仓卒遭变。事机罔措。肝胆轮囷。益觉愤裂。夫以县监之菲才弱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9H 页
力。加之以民心之涣散如许。物力之凋弊此极。万无自主张捍御贼锋之势。且将奈何。目今贼势。日益鸱张。而寡固不可以敌众。故以同力济事之意。方通书于知礼倅与星州牧。玆以缘由驰报为去乎。伏乞从速发关。讨贼方略。指挥行下。使为一死报 国之地。如何。
陈情文
臣本以遐外贱品。猥蒙 恩除。出宰居昌县。仰体 分忧之意。思尽守土之责。而不幸贼变非常。狼狈至此。俯仰人世。宁欲羞死无言。而第其实状私情。容有可曝于天日之下者。臣以正月二十五日到任。过数日。即为归将老母。二月望间。还赴任所。计其莅职日月。仅及一朔。槩闻此邑素称强悍难治。而物情风土。全未能谙悉。忽于三月二十二日午后。不知何许人。持一封书来。插令旗于客舍门外。急令捉入。则官人辈先为惶怯骇散。持书之汉。亦径自逃去。而匈书辞意。殊极叵测。臣不胜惊痛。即为走报于监兵营。因欲从发军。以为备御之计。而人心瓦解。物情汹汹。一瞬之间。邑里皆空。躬自招呼。则将校吏胥无一人存者。仓卒苍皇之际。贼兵猝至。臣之手下。无一吏一卒。只手当贼。万无收拾支吾之势。更有八十老母。婴疾奄奄。而一兄在远。他无扶护之人。人子情理。有不忍坐
陈情文
臣本以遐外贱品。猥蒙 恩除。出宰居昌县。仰体 分忧之意。思尽守土之责。而不幸贼变非常。狼狈至此。俯仰人世。宁欲羞死无言。而第其实状私情。容有可曝于天日之下者。臣以正月二十五日到任。过数日。即为归将老母。二月望间。还赴任所。计其莅职日月。仅及一朔。槩闻此邑素称强悍难治。而物情风土。全未能谙悉。忽于三月二十二日午后。不知何许人。持一封书来。插令旗于客舍门外。急令捉入。则官人辈先为惶怯骇散。持书之汉。亦径自逃去。而匈书辞意。殊极叵测。臣不胜惊痛。即为走报于监兵营。因欲从发军。以为备御之计。而人心瓦解。物情汹汹。一瞬之间。邑里皆空。躬自招呼。则将校吏胥无一人存者。仓卒苍皇之际。贼兵猝至。臣之手下。无一吏一卒。只手当贼。万无收拾支吾之势。更有八十老母。婴疾奄奄。而一兄在远。他无扶护之人。人子情理。有不忍坐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9L 页
俟贼锋。且老母携持臣身。涕泣相谓曰。尔若在此。则吾将独出安之。当时罔措之状。天日鉴悉矣。自念与其母子俱死贼手。无宁暂为移避。全母命而图后效。似或一道。故不得已背负老母。辗转岩谷。蹈躏草棘。老母手足伤损。肤血糜烂。呻吟痛𠿝。有不忍闻。而贼兵始至之初。悬购揭榜。急募缚臣。先斩座首。以张威势。一境军吏。怖其威而利其货。无不靡然服从。嗟乎。人心之荡然至此。虽有区区忠愤。将安施乎。其时臣思欲直走营门。告此实状。听其指挥。而贼购方急。进退路绝。密走家僮。论报此意。一边通书于右防将,星州牧。言及藉力济事之意。而更以逆顺之义。作晓谕文字。传令本邑上下民吏辈。因以招集叛散。收拾馀烬。庶几一死报 国。以明素心矣。不意二十五日。自营门不谅情实。即为 启罢。逢变见罢。其间仅是三日。虽使智者当之。其势实难效力。而况如臣之疏迂无能。专昧筹略者乎。重以罢官之后。更无措手之地。乞留营自效。则道臣不许。不得不扶携病母。颠顿还家。而顾念 公义。负罪如山。唯有疾趍 辇下。归死 朝廷。为粗伸分义之地。还家翌日。即发京行。老母病中。闻臣待命 朝廷。惊忧震荡。不能定情。相持痛哭。辞语悲切。临当远离。寸心如割。来伏金吾门外。累日待 命。今始置对矣。盖臣之初计。本欲全老母之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0H 页
命。以伸私情。图后效以报 圣朝。而情为势夺。事与心违。终未能效尺寸之劳。剿灭凶贼。上负 国恩。下愧私心。身名一坠。罪戾如山。俯仰天地。若无所容。
批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此人不可远离亲乡。
立春日。书示伯儿六章。
有子而欲其聪明。欲其成立。父母之同情也。今汝行年十有六矣。阅尽通史大学语孟。忔可以有所开发。而情性作为。尚不觉大异于前。为父者宁不慨然于斯乎。余险衅悯凶。未承严训。至今粗卞银根。皆母氏赐也。不忠不孝。离亲去 国。流移南北。十年于玆。昊天不吊。奄遭风树之痛。嗟乎今日。虽欲再承义方之训。尚可得乎。汝当承我之赤心训诲。俛焉孜孜。作之不掇。则有为者亦若是。何遽不及古人哉。书此六章。聊以发汝病而药之。汝其勉旃。
矫轻
学则不固。宣尼有训。率尔而对。仲由见哂。毋疾尔言。毋遽尔色。端厚如山。以育尔德。
警惰
日迈月征。诗经可徵。专心致志。邹传有称。尔体蛾述。尔学鸟飞。习与成性。圣贤可希。
批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此人不可远离亲乡。
立春日。书示伯儿六章。
有子而欲其聪明。欲其成立。父母之同情也。今汝行年十有六矣。阅尽通史大学语孟。忔可以有所开发。而情性作为。尚不觉大异于前。为父者宁不慨然于斯乎。余险衅悯凶。未承严训。至今粗卞银根。皆母氏赐也。不忠不孝。离亲去 国。流移南北。十年于玆。昊天不吊。奄遭风树之痛。嗟乎今日。虽欲再承义方之训。尚可得乎。汝当承我之赤心训诲。俛焉孜孜。作之不掇。则有为者亦若是。何遽不及古人哉。书此六章。聊以发汝病而药之。汝其勉旃。
矫轻
学则不固。宣尼有训。率尔而对。仲由见哂。毋疾尔言。毋遽尔色。端厚如山。以育尔德。
警惰
日迈月征。诗经可徵。专心致志。邹传有称。尔体蛾述。尔学鸟飞。习与成性。圣贤可希。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0L 页
勉谦
握发吐哺。姬公攸行。无伐无施。陋巷可程。尔谦而虚。尔逊而冲。尊而且光。君子有终。
戒讷
枢机之发。大易斯戒。戎好之起。书经亦谛。禁尔躁妄。远尔倍鄙。惟德之符。罔敢或易。
教读
卤莽作辍。吕称自弃。涵泳体察。朱云已试。章句必详。要妙必采。表里俱到。至乐斯在。
勖行
仁义礼智。天畀之德。孝悌忠信。躬行之目。尊尔所知。敏尔攸行。成性存存。自明而诚。
丧礼记疑
小敛后。主人拜宾之礼。家礼略之。大殓时。亦别无布绞衾衣之文。既虞卒哭。又阙受服一节者。今不敢明言其微意所在。而按朱夫子与人书。有曰。周时礼文极备。后圣有作。必宜刊去繁文。以此观之。三条从简。或出于刊去繁文之意。而丘氏辄为添入备要书。亦因之。夫小殓。正是攀擗罔极之际。则与襄事大小祥时自别。虽阙谢宾之节。元不为简。大殓后。亦因即入棺。则悲哀遑遑之中。从便为之。似不害于礼节而推之。则卒哭时。阙其变麻受葛之节。亦不出于遗忘者
握发吐哺。姬公攸行。无伐无施。陋巷可程。尔谦而虚。尔逊而冲。尊而且光。君子有终。
戒讷
枢机之发。大易斯戒。戎好之起。书经亦谛。禁尔躁妄。远尔倍鄙。惟德之符。罔敢或易。
教读
卤莽作辍。吕称自弃。涵泳体察。朱云已试。章句必详。要妙必采。表里俱到。至乐斯在。
勖行
仁义礼智。天畀之德。孝悌忠信。躬行之目。尊尔所知。敏尔攸行。成性存存。自明而诚。
丧礼记疑
小敛后。主人拜宾之礼。家礼略之。大殓时。亦别无布绞衾衣之文。既虞卒哭。又阙受服一节者。今不敢明言其微意所在。而按朱夫子与人书。有曰。周时礼文极备。后圣有作。必宜刊去繁文。以此观之。三条从简。或出于刊去繁文之意。而丘氏辄为添入备要书。亦因之。夫小殓。正是攀擗罔极之际。则与襄事大小祥时自别。虽阙谢宾之节。元不为简。大殓后。亦因即入棺。则悲哀遑遑之中。从便为之。似不害于礼节而推之。则卒哭时。阙其变麻受葛之节。亦不出于遗忘者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1H 页
可知矣。固记所疑以俟知者。
仪礼。五服皆有衰负版辟领。而家礼则自大功。除此三者。亦似出于损益得中之意。而杨氏之说。则期服重制。亦除此三者云。恐非朱子之意。
宋敏求曰。子在父丧而亡。嫡孙承重者。当因其葬而再制斩衰服三年。又丧服疏云。父卒三年内母卒。则仍服期。夫父丧内为母为祖。似无异同。而一则再制。一则仍服期。朱子并录于经传通解。当何所适从耶。今拟父亡在祖父小祥前。则于小祥时。再制斩。小祥后则只申心丧。母亡在父小祥前。则仍服期。小祥后则服三年。或为得之耶。
承重曾玄孙。遭其曾高祖父母丧。而其祖母若母若妻皆在。则其祖母固当服三年丧矣。祖母既服三年丧。则其母若妻似不当叠行三年。而本服既除后。便同平人。亦甚不安。以素服终三年。以为得之矣。或曰。曲循夫承重。则从服例以为祖母若母若妻并服三年丧云云。此不可知也。
通典贺循云。父死未殡而祖父死则服祖以周。既殡而祖父死。则三年。丧服疏云。父卒三年内母卒。则仍服期。杜元凯曰。父已葬而母卒。则服母服云云。贺说与丧服疏既不同。杜说又与之相异。如此处最变者。当从何说耶。参酌三说而折衷之。则父卒未葬而祖
仪礼。五服皆有衰负版辟领。而家礼则自大功。除此三者。亦似出于损益得中之意。而杨氏之说。则期服重制。亦除此三者云。恐非朱子之意。
宋敏求曰。子在父丧而亡。嫡孙承重者。当因其葬而再制斩衰服三年。又丧服疏云。父卒三年内母卒。则仍服期。夫父丧内为母为祖。似无异同。而一则再制。一则仍服期。朱子并录于经传通解。当何所适从耶。今拟父亡在祖父小祥前。则于小祥时。再制斩。小祥后则只申心丧。母亡在父小祥前。则仍服期。小祥后则服三年。或为得之耶。
承重曾玄孙。遭其曾高祖父母丧。而其祖母若母若妻皆在。则其祖母固当服三年丧矣。祖母既服三年丧。则其母若妻似不当叠行三年。而本服既除后。便同平人。亦甚不安。以素服终三年。以为得之矣。或曰。曲循夫承重。则从服例以为祖母若母若妻并服三年丧云云。此不可知也。
通典贺循云。父死未殡而祖父死则服祖以周。既殡而祖父死。则三年。丧服疏云。父卒三年内母卒。则仍服期。杜元凯曰。父已葬而母卒。则服母服云云。贺说与丧服疏既不同。杜说又与之相异。如此处最变者。当从何说耶。参酌三说而折衷之。则父卒未葬而祖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1L 页
父若母卒。则可以服期。若父卒已葬而祖父若母卒。则可以服三年。
庾蔚之曰。父在之日。母亡已久。则宁可以父亡而变之乎。又曰。凡服皆以始制为断云云。推此论之。则父在之日。服母期之日已久矣。若以父亡之故。而改服三年丧。则其为失礼可知矣。
心丧人𩭳(𩮀)网巾毛㔶头记疑
父在母丧及为人后者之为本生父母也。过一期则丧服已尽。故小祥后。以素服申心丧三年者。是古今通行之礼也。世之居心丧者。例用巾直领黪冠黪带。而至于网巾㔶头。则多用平时所着𩮀网巾毛㔶头。此于厚从之道。疑若有未安者。盖尝思之。𩮀网巾毛㔶头者。皆后世创出之物。而有父母服华美者。无不用之。则是乃平日容饰之物。非心丧时所可著者也。夫生育之恩。昊天罔极。虽以家无二尊之礼。重在继统之义。不得行三年之丧。而素服心丧之际。其为哀痛切迫。宁有穷已也。于斯时也。乃用平日容饰之物。未知于汝安乎。近世申心丧者。或用平凉子黪布网。虽未知得中。而似无害于从厚之义。故不肖之为本生母心丧时。辄依此制。以终三年。因为书识以示子孙。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序
庾蔚之曰。父在之日。母亡已久。则宁可以父亡而变之乎。又曰。凡服皆以始制为断云云。推此论之。则父在之日。服母期之日已久矣。若以父亡之故。而改服三年丧。则其为失礼可知矣。
心丧人𩭳(𩮀)网巾毛㔶头记疑
父在母丧及为人后者之为本生父母也。过一期则丧服已尽。故小祥后。以素服申心丧三年者。是古今通行之礼也。世之居心丧者。例用巾直领黪冠黪带。而至于网巾㔶头。则多用平时所着𩮀网巾毛㔶头。此于厚从之道。疑若有未安者。盖尝思之。𩮀网巾毛㔶头者。皆后世创出之物。而有父母服华美者。无不用之。则是乃平日容饰之物。非心丧时所可著者也。夫生育之恩。昊天罔极。虽以家无二尊之礼。重在继统之义。不得行三年之丧。而素服心丧之际。其为哀痛切迫。宁有穷已也。于斯时也。乃用平日容饰之物。未知于汝安乎。近世申心丧者。或用平凉子黪布网。虽未知得中。而似无害于从厚之义。故不肖之为本生母心丧时。辄依此制。以终三年。因为书识以示子孙。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序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2H 页
四书撮要图说序
古昔圣贤之言。孰非切要之训。而切要中最切要。无以尚于四书。盖前乎二帝三王之道统源流在于是。后乎濂洛关闽之缵承羽翼。亦在于是。是知四书者。圣学之渊源。而心法之要诀也。然而世教既衰。正学寝微。百家九流之教。滥觞于末流。词章记诵之习。燎原于季叶。故世之学者。不入于此则入于彼。虽以朱夫子发挥论述。幸教来学。而其能尊信四书。探赜要旨者。几何人哉。吾宗龙厓公素嗜学。而又能知学之要。一生用力。专在于四书。于四书中掇其至切而极要者。写之为图。更以近思一书。实四子之阶梯。并采其要语为图。以附于后。若其卷末。气质分善恶理欲分善恶两图。是其潜玩既久。而自𤕻解者也。间附小说以见己意。总之为二百六十四图。名之曰四书撮要图说。简而明。约而尽。凡古圣贤存养进修之要。一开卷而暸然具备。其用功亦既勤矣。公没后有年。公之孙永昌甫。访余于花峰累居。以是书见示。且请弁其卷。余三复而叹曰。吾先以文学行谊。植立门户。遗厥子孙。而乃今云仍散落。能继祖先之行业者盖寡。独公奋起乡曲。专意学问。既以孝友为政于家。又发圣贤精蕴为图。以诏于后。其制行之纯笃。进学之精深。可谓无忝于先祖。而有补于斯文也。噫。世之知道
古昔圣贤之言。孰非切要之训。而切要中最切要。无以尚于四书。盖前乎二帝三王之道统源流在于是。后乎濂洛关闽之缵承羽翼。亦在于是。是知四书者。圣学之渊源。而心法之要诀也。然而世教既衰。正学寝微。百家九流之教。滥觞于末流。词章记诵之习。燎原于季叶。故世之学者。不入于此则入于彼。虽以朱夫子发挥论述。幸教来学。而其能尊信四书。探赜要旨者。几何人哉。吾宗龙厓公素嗜学。而又能知学之要。一生用力。专在于四书。于四书中掇其至切而极要者。写之为图。更以近思一书。实四子之阶梯。并采其要语为图。以附于后。若其卷末。气质分善恶理欲分善恶两图。是其潜玩既久。而自𤕻解者也。间附小说以见己意。总之为二百六十四图。名之曰四书撮要图说。简而明。约而尽。凡古圣贤存养进修之要。一开卷而暸然具备。其用功亦既勤矣。公没后有年。公之孙永昌甫。访余于花峰累居。以是书见示。且请弁其卷。余三复而叹曰。吾先以文学行谊。植立门户。遗厥子孙。而乃今云仍散落。能继祖先之行业者盖寡。独公奋起乡曲。专意学问。既以孝友为政于家。又发圣贤精蕴为图。以诏于后。其制行之纯笃。进学之精深。可谓无忝于先祖。而有补于斯文也。噫。世之知道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2L 页
者鲜矣。例以爵禄声势轻重人。公亦自贵其道。不少贬以求知。故虽德学之盛如公。而世未之奇也。吃紧之功如是图。而世亦视之以覆瓿也。虽公不自以为恨。而人之惜公者。宁不恨于是耶。虽然。我既有见知之实。则人之知不知。于我何损。况异世神交。古固有之。安知后来无有如主父君山者为之太息而表章焉尔乎。正模。宗中一后进也。地远生晚。既未及瞻望仪光。捧玩是图。又无以叩发疑难。为之抚卷。怅叹而已。至于序文之属。则自有斯文巨擘者存焉。岂余不德不文。而重以罪废惴约者之所敢为也。袛以重违宗君之托。故谨书数语以复之。公讳应泰。字某。龙厓号也。
书蓝田遗约条目后序
吾乡士友六七员。为其便于徵逐也。与吾兄弟联名为一稧。稧之成盖有年。迄未定名号。一日。余谂于佥曰。请以蓝田遗约名之。如何。佥曰。好矣。愿子之少有说也。余辞而不获。即曰。士之物于天壤。不先后而同一世。不南北而同一乡。诚幸矣。然所幸者。岂专在于合并嬉怡之间哉。盖将有以切磋劝勉戒之也。若昔盛际。乡井州塾有制。而守助劝戒有法。所以恩交而文接者。何如哉。迨世之既衰。人心不古。王化寝薄。斯制斯法。盖几乎熄矣。蓝田吕氏兄弟。生千载之后。慨
书蓝田遗约条目后序
吾乡士友六七员。为其便于徵逐也。与吾兄弟联名为一稧。稧之成盖有年。迄未定名号。一日。余谂于佥曰。请以蓝田遗约名之。如何。佥曰。好矣。愿子之少有说也。余辞而不获。即曰。士之物于天壤。不先后而同一世。不南北而同一乡。诚幸矣。然所幸者。岂专在于合并嬉怡之间哉。盖将有以切磋劝勉戒之也。若昔盛际。乡井州塾有制。而守助劝戒有法。所以恩交而文接者。何如哉。迨世之既衰。人心不古。王化寝薄。斯制斯法。盖几乎熄矣。蓝田吕氏兄弟。生千载之后。慨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3H 页
然有志于复古。与乡人约为四条。而每条之中。又各有节目。凡天地间合做事。无不具于其中。故有宋诸老先生。皆以为合于先王之制。其言岂欺我哉。敢请稧中佥员。于是四条者。熟讲而勉行之。无曰古今异宜而不可行。而直以无古今之异者。未始不可行为心。则以吾乡素厚之风俗。何难于一变而至道哉。然则蓝田遗约之名。其义诚不偶矣。遂列书吕氏四条及本注于右。而别成如干节目。付列如左。
送壶山宋公序
正模获谴 清朝。南迁高兴。煢焉靡归。来依古寺。时则壶山宋兄首来相访。一见可知其为信人。宋兄少业文。中以事冗作辍。乃今年过不惑。而能有意于温。故既日诵大学。间以馀力。手抄陆宣公奏议。盖爱其谙鍊多学。明白剀切。不但为文字之可尚而已。窃尝闻晋师旷之言曰。少壮好学如日光。老而好学如炳烛。程夫子又曰。人少壮则自当勉强。惟老喜学最可爱。宋兄少壮已知用力。而时年未及于老。果能一此靡懈。积以岁月。则所谓炳烛之光。有不足言。而庶无负于先哲可爱之训矣。惟吾兄勉之哉。余于羁悴无聊中。喜得兄以自遣。兄亦有蔬食乐共之意。方幸穷途之有仗。一日忽出别语。虽后期有在。难保世故之不魔。安得不瞻望而伫立也耶。前所称者。相勉之情。
送壶山宋公序
正模获谴 清朝。南迁高兴。煢焉靡归。来依古寺。时则壶山宋兄首来相访。一见可知其为信人。宋兄少业文。中以事冗作辍。乃今年过不惑。而能有意于温。故既日诵大学。间以馀力。手抄陆宣公奏议。盖爱其谙鍊多学。明白剀切。不但为文字之可尚而已。窃尝闻晋师旷之言曰。少壮好学如日光。老而好学如炳烛。程夫子又曰。人少壮则自当勉强。惟老喜学最可爱。宋兄少壮已知用力。而时年未及于老。果能一此靡懈。积以岁月。则所谓炳烛之光。有不足言。而庶无负于先哲可爱之训矣。惟吾兄勉之哉。余于羁悴无聊中。喜得兄以自遣。兄亦有蔬食乐共之意。方幸穷途之有仗。一日忽出别语。虽后期有在。难保世故之不魔。安得不瞻望而伫立也耶。前所称者。相勉之情。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3L 页
后所称者。自怜之意。倘吾兄受其勉而谅其怜。无徒窃仁号诮之。则又幸矣。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记
八智斋舍记
五老为吾县巨镇。其一支西北走而为八智山。山形不甚高大而窈窕环拥。自成一区。其中向乾一麓有三茔。即我七代祖处士府君及六代祖悔堂府君衣冠之藏也。吾申世以文学行谊传家。至我悔堂府君。益绍述前美。张大家声。盖其天得之孝。不待勉强。践履之学。自有渊源。自 上既为 旌闾赠爵。又续录于三纲行实。与始祖按廉公芳迹。异世并传。至今乡后慕其风声。建院以祀之。其德之入人也。可谓深矣。继又远近士林。相与议以为不迁之主。故营别庙于墓下以安之。属当五代祖承旨府君。高祖参奉府君。以次迁奉于长房。遂并祔其左方以祭者。殆十有馀年矣。顾以庙宇既成。斋屋未备。每当祭祀。无所于致斋将事。实为苟简不敬。适会宗家零替。将不保其旧宅。遂归其直以买之。相与谋所以从速移建。而岁连大侵。族皆穷约。未遑兴作。迁就至今。今年春。遂决意经始。吾再从叔干其事。凡为屋七间。中二间为堂。东西各二间为房。两房之南。一间为祭器库。一间为厨舍。前面续拟建立四五间。为储峙祭谷之地。而力薄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记
八智斋舍记
五老为吾县巨镇。其一支西北走而为八智山。山形不甚高大而窈窕环拥。自成一区。其中向乾一麓有三茔。即我七代祖处士府君及六代祖悔堂府君衣冠之藏也。吾申世以文学行谊传家。至我悔堂府君。益绍述前美。张大家声。盖其天得之孝。不待勉强。践履之学。自有渊源。自 上既为 旌闾赠爵。又续录于三纲行实。与始祖按廉公芳迹。异世并传。至今乡后慕其风声。建院以祀之。其德之入人也。可谓深矣。继又远近士林。相与议以为不迁之主。故营别庙于墓下以安之。属当五代祖承旨府君。高祖参奉府君。以次迁奉于长房。遂并祔其左方以祭者。殆十有馀年矣。顾以庙宇既成。斋屋未备。每当祭祀。无所于致斋将事。实为苟简不敬。适会宗家零替。将不保其旧宅。遂归其直以买之。相与谋所以从速移建。而岁连大侵。族皆穷约。未遑兴作。迁就至今。今年春。遂决意经始。吾再从叔干其事。凡为屋七间。中二间为堂。东西各二间为房。两房之南。一间为祭器库。一间为厨舍。前面续拟建立四五间。为储峙祭谷之地。而力薄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4H 页
未及也。从叔夙夜监蕫不懈益勤。凡七阅月而工告讫。以今十月之二十九日。大会一门之老少而落之。会员几四五十人。酒数行。诸父兄合辞命正模曰。以吾门营是役。幸而有成。此盛事也。尔其记之。正模不敢辞。遂作而言曰。惟我悔堂府君。孝友德行。得于心。充于身。达于乡党。而闻于 朝廷。其所以立家范衍后祉者。初非有所为而为之也。承旨府君。又能笃守家训。无忝世德。其持身待人之时。蔼然有君子之风。而积善馀庆。得发于高祖三昆季府君。并登莲桂。荐历华显。即今云仍。虽不免残败。而若数岭下名家。则吾申亦在其中。斯岂非仁者必有后之验也耶。然则子孙之致齐于斯而行祭于斯者。乌可不遹追我先祖之孝友德行。而思所以善继善述焉尔乎。如或不孝不悌。败德蔑行。罔率先祖之训。反贻先祖之羞。则我先祖其肯曰余有后。其肯曰尔能业其家乎。敢请族中佥员。以前所称者相勉。以后所称者相戒。既有遹追之美而犹以不率为惧。用是而饬厥躬。用是而贻厥子孙。则孝友家声。何患不绍述。而吾申一门。其庶几求久无替哉。
有斐堂记
有斐堂主人柳君士直。请演有斐之义以为记。余曰。有斐之义。何取。柳君曰。有斐堂者。即先祖考所命之
有斐堂记
有斐堂主人柳君士直。请演有斐之义以为记。余曰。有斐之义。何取。柳君曰。有斐堂者。即先祖考所命之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4L 页
名也。祖考将搆堂。先命是名。而因循未就。今大人肯搆焉盖三楹。而凉房燠室粗具。是堂也后背高方。前临秀德。梅山在其南。大海经其西。海中一小岛。名曰琵琶。缥缈横亘。其形恰似。而更有红蘤乱植。辉映海门。最为眺望佳处。自馀春秋花叶。朝暮烟云。窈窕浓郁。不可具状。而堂之取名。独以有斐者。盖昔高祖生时。有翠竹千竿。环拥宅畔。玉立龙腾。清茂可爱。故祖考窃取淇澳有斐之义。以勉进学自修之工。年来竹根尽槁。枝叶殄瘁。几至长无寻数无百。而若其格韵气节。则犹不改其旧。然则子孙之承先志而搆是堂者。宁可舍是名而他求也哉。余作而言曰。古今之取竹者多矣。或以其节。或以其姿。或取其傲寒。或取其不俗。而乃卫之诗人。有异于是。初言猗猗。以兴有斐之进修。再言青青。以兴有斐之尊严。终言如箦。以兴有斐之成就。而为大学者。引此而释之。以明明明德者之止于至善。其言如婉切。而其义益淫泆矣。今尊先祖考奋兴流俗。有意问学。而所以标题其藏修之室者。不取它景而独有取于斯竹。不但取竹而兼有取于君子。既以进修自勉于其躬。又推其馀以贻子孙。则其贤于世之君子。取竹之标格。而不反诸己。惟论竹之声色。而遂遗其实者已远矣。况其贤子贤孙克世家学。落此一室。揭厥嘉扁。以成先祖考之遗志。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5H 页
噫。非祖考之贤。𠅩能命是名。而以进学自修之工。诏其子孙。非子孙之贤。𠅩能搆是堂。而以进学自修之实。光其祖考。吾知自今以往。凡柳氏云仍之居是堂顾是名者。皆将有意于进学自修而思所以不忝先烈矣。奚但以竹观竹。而供一时之吟玩而已乎。余未见士直尊君。而乃士直则相从许久。窃覸其令仪美才。自是佳士。而又能有意于鞭策。益求其所未至。则其衔训嗣事而无愧于堂扁也审矣。惟士直加蘉之哉。若海山景物。花柳繁华。略剽一二可知其为奇绝。而若顾匏系惴约。久谢出入。无因缘一登斯堂。与士直徜徉而吟啸。则为之矫首西望而怅然兴怀也。
水舍记
水之为义远矣哉。载于易。书于洪范。本出造化之自然。因为吾民之日用。虽或有蹈而死者。而亦不可一日无焉者也。然吾圣贤之取于水者。岂但如此哉。川上之叹。喻道体之无穷也。源泉之云。譬君子之成章也。以至于濂溪之媲水。伊川之指水。无非所以乐清澈而鉴虚明者。则古圣贤取水之义。其亦渊永矣哉。今宋公之名其舍。不取古圣贤之所取。独有取于水性之顺下受秽。与夫积小成大者奚哉。噫。水之顺下。譬则吾性之善也。水之受秽。譬则吾量之弘也。水之合小成大。譬则吾人之集众善而为大善者。苟能体
水舍记
水之为义远矣哉。载于易。书于洪范。本出造化之自然。因为吾民之日用。虽或有蹈而死者。而亦不可一日无焉者也。然吾圣贤之取于水者。岂但如此哉。川上之叹。喻道体之无穷也。源泉之云。譬君子之成章也。以至于濂溪之媲水。伊川之指水。无非所以乐清澈而鉴虚明者。则古圣贤取水之义。其亦渊永矣哉。今宋公之名其舍。不取古圣贤之所取。独有取于水性之顺下受秽。与夫积小成大者奚哉。噫。水之顺下。譬则吾性之善也。水之受秽。譬则吾量之弘也。水之合小成大。譬则吾人之集众善而为大善者。苟能体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5L 页
彼之顺下。体彼之受秽。体彼之合小成大。则何吾性之不可复。何吾量之不可弘。何吾德之不能集小而成大乎。然则公之所取。包涵亦广。何恨不同于古圣贤也。夫以公之性气豪爽。宇量峻洁。而半世弓马。未尝从事于学问。则其于性善之旨。量进之工。与夫取人为善之方。正不免阔略。疑若不屑取于水之顺下。水之受秽。水之积小成大。而乃其言如此者。岂非知其所不足而勉焉者乎。果能矫揉其豪爽之气质。则所以成其性者。岂不如彼水之顺下。容耐其峻駃之器局。则所以弘其量者。岂不如彼水之受秽。舍弓马之习。而尝学问知义理。则所以取诸人而成其德者。岂不如彼水之合小成大也。向所谓川上也。源泉也。媲水也。指水也。亦无非吃紧为人活泼泼地。何难于窥测而受用哉。惟公勉之哉。
大江书斋重修记
一日。宋君某甫来自大江。过余冠岳累舍。因见谓曰。余所居里旧有一书斋。扁之以大。揔十馀架。顾其处地卑而栋宇圮。士之藏修于斯者。甚以为病。顷岁庚戌。里之三数人。有意重修。议克合。遂于旧址之东。累土为台。移旧村而新之。间架比初稍减。而凡斋厨之用。登望之胜。实远过之。其为增旧观而幸后学甚大。子其张大其义以为记。以助群居讲习之乐。何如。余
大江书斋重修记
一日。宋君某甫来自大江。过余冠岳累舍。因见谓曰。余所居里旧有一书斋。扁之以大。揔十馀架。顾其处地卑而栋宇圮。士之藏修于斯者。甚以为病。顷岁庚戌。里之三数人。有意重修。议克合。遂于旧址之东。累土为台。移旧村而新之。间架比初稍减。而凡斋厨之用。登望之胜。实远过之。其为增旧观而幸后学甚大。子其张大其义以为记。以助群居讲习之乐。何如。余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6H 页
重其请而不敢辞。遂请问大字之义。则某甫更以旧斋记文投示。余三复而言曰。斋之取名。若以大江之大。大寺之大。大川之大。大山之大。则所取者外焉尔。不足为标榜劝勉之资。至于所谓物大之自小。学大之由小。则其取义亦孔富以紧。而其曰小而孝悌忠信。大而成事君殉国。小而四书诸经。大而至义理精微云者。则初无大小之可分而强欲分之。故其言殆不成义理。岂其辞不达意而然欤。子思子有言曰。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此言由道之小而达于大也。子程子又曰。君子教人。先传以近小。而后教以远大。此言自学之小而兼于大也。敢愿斋中诸贤。大著心胸。高著眼目。师子思之训而积累扩充。服程子之言而渐次循勉。如自日用事物之小。与闻于天道性命之大。始自洒扫应对之小。得底于圣学诚正之大。如丘陵之积小而成大。若川泽之合细而为巨。允若玆。庶见道由小而大。而大小之道兼该。学自小而大。而大小之学咸备。透名利小歇之关。服圣哲大方之训。推以至于义集而生至大之气。善积而达有辉之大。则自然小德大德在闲不踰。大者小者先立不夺。而所谓纯粹之大。直方之大。皆可以囿入于方寸中矣。夫然后可以充男子美大之称。而斋名之大。其庶几无大愧也哉。若其惮于远大。乐为小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6L 页
儒。群居而族谈者。不及于道德性命之大。誇大而斗靡者。惟在于禄利声病之工而已。则非今日所以大揭深勉之意也。大斋之士。盍与相顾名而思义哉。至于山水之美。结搆之精。则非此斋大义所关兼。亦足目所未及。玆不暇大。
观水亭记
二耻子谪居莲花峰下。邻居柳君。还往甚熟。一日。以观水亭主人之命命之曰。观水亭。落之盖久。而迄未之记。子其惠之。二耻子素不文。且此畏约未之应。柳君请勤累不置。则乃曰。记也者。记其实也。必也观其地观其人。然后可以记之。今余足未登观水亭。目未睹观水亭主人。正犯古人不知而作之戒。安敢记为也。柳君曰。观水亭主人。有所录寄。即此可以发挥也。因出以示。其言曰。观水为亭。背山临水。水汇成潭。悄茜泓渟。自成别区。潭中有屿。被以幽花异草。潭上有坛。植以松竹梅柳。地名桃源。取川原蒸红霞之义。洞名清溪。取道士人不识之义。亭名观水。取孔孟如斯盈科之义。主人葛巾野服。逍遥其中。有隐遁考槃之义者也。二耻子复而叹曰。奇哉。之亭之景也。高哉。之人之趣也。虽然。桃源有无古称荒唐。清溪上下。亦涉诞谩。皆长往忘世。托迹仙真者之所企慕。匪吾儒之所宜道也。至于考槃之诗。可徵于经。而硕大宽广了
观水亭记
二耻子谪居莲花峰下。邻居柳君。还往甚熟。一日。以观水亭主人之命命之曰。观水亭。落之盖久。而迄未之记。子其惠之。二耻子素不文。且此畏约未之应。柳君请勤累不置。则乃曰。记也者。记其实也。必也观其地观其人。然后可以记之。今余足未登观水亭。目未睹观水亭主人。正犯古人不知而作之戒。安敢记为也。柳君曰。观水亭主人。有所录寄。即此可以发挥也。因出以示。其言曰。观水为亭。背山临水。水汇成潭。悄茜泓渟。自成别区。潭中有屿。被以幽花异草。潭上有坛。植以松竹梅柳。地名桃源。取川原蒸红霞之义。洞名清溪。取道士人不识之义。亭名观水。取孔孟如斯盈科之义。主人葛巾野服。逍遥其中。有隐遁考槃之义者也。二耻子复而叹曰。奇哉。之亭之景也。高哉。之人之趣也。虽然。桃源有无古称荒唐。清溪上下。亦涉诞谩。皆长往忘世。托迹仙真者之所企慕。匪吾儒之所宜道也。至于考槃之诗。可徵于经。而硕大宽广了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7H 页
无戚戚意思。则从古隐处之道。孰有善于斯者哉。然则主人桃源清溪之取名。殆不过一时之寓言。而至于隐遁考槃之取义。则乃其平日旨意之所存也。岂古所谓逸民之徒也欤。乃若如斯之叹。叹道体之无穷。而君子以之。自强不息。盈科之取。取有本之如是。而学者体之。成章而达。则圣贤观水之术。诚活泼而渊永。岂可与世之乐。枕水听泉之乐。而外焉而非内者。可同日道哉。主人日日登于亭而临于水。以圣贤之所观者观之。用能体吃紧之教。而敦进修之工。则有得于斯亭者孔多。而隐居所求之志。可无愧于考槃矣。岂羡夫桃源清溪之长往而不返者乎。若余非敢乐水而愿学焉者也。安得与主人共登斯亭。觞醁摛毛。玩桃源清溪之景。挹永矢不谖之趣。而毕论夫如斯盈科之妙旨也哉。匏系怅叹而已。
聋隐窝记
此土舍申丈之窝也。何以聋隐名也。古人之隐亦多矣。或隐于耦耕。或隐于荷蒉。近亦有于牧于圃于陶于冶者。而乃吾丈则不然。独隐于聋。敢问有说耶。申丈隐几而笑曰。坐。吾语子。今夫耦耕之隐。荷蒉之隐。与夫牧也圃也陶也冶也者。其一时寓言虽殊。而其所以为隐。未尝不同也。若尔则虽隐于聋。庸何伤于隐。正不必蹈袭前人之号为也。余又问曰。聋隐之义。
聋隐窝记
此土舍申丈之窝也。何以聋隐名也。古人之隐亦多矣。或隐于耦耕。或隐于荷蒉。近亦有于牧于圃于陶于冶者。而乃吾丈则不然。独隐于聋。敢问有说耶。申丈隐几而笑曰。坐。吾语子。今夫耦耕之隐。荷蒉之隐。与夫牧也圃也陶也冶也者。其一时寓言虽殊。而其所以为隐。未尝不同也。若尔则虽隐于聋。庸何伤于隐。正不必蹈袭前人之号为也。余又问曰。聋隐之义。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7L 页
吾既闻命矣。敢问吾丈之所谓聋者。其真聋者耶。抑佯聋而不听者耶。申丈又笑曰。吾亦耳目聪明中一人。岂古所谓听曰聋之痴呆者耶。顾今闲议论妄是非。乖激淆讹。至有塞耳而不欲听者。故吾宁托于聋而自隐。以避乎世者也。乌可与以口为耳之徐隐居者一般看耶。余遂喟而曰。嘻。公之聋。其聪而聋者乎。公之隐。其有激而隐者乎。昔崔孤云隐于伽倻。题诗于石曰。常恐是非声到耳。故教流水尽聋山。公之以聋名窝者。其意盖出于斯乎。遂书。以为聋隐窝记。
三亥烈妇记
三亥太守李某将赴任。路值新婿行。心怒其不下马。杖郎数十。既合卺。郎遽死。栲毒遍身青黑。其妇不临尸。径即逃入于邑中妓坊。其家大骇。索之不得。妇素国色。且善歌舞。不数月。声名为妓中冠。太守闻而慕之。一日召入于东轩。试挑其意。妇欣然无难色。太守即欲奸之。妇曰妾未曾经人。虽是下贱。岂可不择吉相从。太守意然之。既择吉。妇盛自修饰。又供具酒肴。请先献情杯。因以荐枕。才数杯。太守中毒而倒。妇拔所佩力(一作刀)。剖出其肝。脍食之。天既明矣。吏胥来会于庭。妇曰吾郎之雠已报。吾事毕矣。吾死何恨。顾此手即见执于彼。此死而不瞑之辱。即以刀刳其手。去肌肉讫。因自刭死。是日观者。自乡佐至吏仆。莫不震惧失
三亥烈妇记
三亥太守李某将赴任。路值新婿行。心怒其不下马。杖郎数十。既合卺。郎遽死。栲毒遍身青黑。其妇不临尸。径即逃入于邑中妓坊。其家大骇。索之不得。妇素国色。且善歌舞。不数月。声名为妓中冠。太守闻而慕之。一日召入于东轩。试挑其意。妇欣然无难色。太守即欲奸之。妇曰妾未曾经人。虽是下贱。岂可不择吉相从。太守意然之。既择吉。妇盛自修饰。又供具酒肴。请先献情杯。因以荐枕。才数杯。太守中毒而倒。妇拔所佩力(一作刀)。剖出其肝。脍食之。天既明矣。吏胥来会于庭。妇曰吾郎之雠已报。吾事毕矣。吾死何恨。顾此手即见执于彼。此死而不瞑之辱。即以刀刳其手。去肌肉讫。因自刭死。是日观者。自乡佐至吏仆。莫不震惧失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8H 页
色。而太守家讳其事。但曰在官病发而死云。
二耻子曰。夫妇。以义合者也。必合之久而后情生焉。斯妇也。夫妇之名初定。而夫妇之情则未通矣。乃能不谋于父母。而独行其志。快雪夫雠而从以死。临死所处。尤极明白凛烈。噫。其智其勇。其义其烈。皆足为千古一人。岂不卓荦而益奇壮哉。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跋
悔堂先生年谱跋
我先祖悔堂先生。孝友行谊。遹追祖武。学问渊源。独得师传。当世之人。亦既知之矣。后来学者。又尊尚而俎豆之矣。至于立言垂后。则先生恒谦挹不自居。故平生罕有所述。既述而旋弃者又多。即今流落于巾箱者。便同泰山一毫芒。然即其所存而伏读之。则亦可以知先生躬行实践之大略矣。盖其没身孝思。影帧识备矣。求道诚心。亦乐论详之。而兴道倡学之功。可考于书院业儒。斋经始之际。仁民爱物之心。又可见于癸甲赈济场措施之间。自馀诗赋诸作。无非出于爱亲敬兄切问近思之意。则噫此足以传后。又奚贵于多言哉。岁己未。将刊先生遗稿于本院。正模时累蕊城。诸族以遗稿寄示。并以年谱为托。噫。藐玆孤蒙。正尔惴约。旧闻新知。百不存一。何敢当此事耶。顾今距先生之没。且百有六十年。宗中旧老。彫谢殆尽。
二耻子曰。夫妇。以义合者也。必合之久而后情生焉。斯妇也。夫妇之名初定。而夫妇之情则未通矣。乃能不谋于父母。而独行其志。快雪夫雠而从以死。临死所处。尤极明白凛烈。噫。其智其勇。其义其烈。皆足为千古一人。岂不卓荦而益奇壮哉。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跋
悔堂先生年谱跋
我先祖悔堂先生。孝友行谊。遹追祖武。学问渊源。独得师传。当世之人。亦既知之矣。后来学者。又尊尚而俎豆之矣。至于立言垂后。则先生恒谦挹不自居。故平生罕有所述。既述而旋弃者又多。即今流落于巾箱者。便同泰山一毫芒。然即其所存而伏读之。则亦可以知先生躬行实践之大略矣。盖其没身孝思。影帧识备矣。求道诚心。亦乐论详之。而兴道倡学之功。可考于书院业儒。斋经始之际。仁民爱物之心。又可见于癸甲赈济场措施之间。自馀诗赋诸作。无非出于爱亲敬兄切问近思之意。则噫此足以传后。又奚贵于多言哉。岁己未。将刊先生遗稿于本院。正模时累蕊城。诸族以遗稿寄示。并以年谱为托。噫。藐玆孤蒙。正尔惴约。旧闻新知。百不存一。何敢当此事耶。顾今距先生之没。且百有六十年。宗中旧老。彫谢殆尽。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8L 页
失今不为。更后数十年。求先生警咳音容于髣髴。且不可得。况进乎此者乎。遂敢拨昏考据。辑成年谱。而以孝友录,行状,师友录,墓道,文字等及奉安文。类次而附于后。因又编次遗稿。以俟当世君子之去取。第恨闻见謏寡。无以阐发潜德。记所称不明不仁。是正模之所大惧也。观者恕其僭而补其舛。则幸矣。
敬书退溪先生解释朱夫子观书有感诗后
朱夫子观书有感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余于斯篇。未尝不三复庄诵。而犹疑其辞意于观书之题。不甚衬著。且诵且思。往来于心者有年。今见退陶李先生注释。真所谓八字打开者矣。其曰方塘一鉴者。以止水之虚明洞澈。譬人心之虚灵不昧也。其曰光影徘徊者。以塘之天云来照。万象无逃。譬心之寂感无边。应用不穷也。其曰清如许活水来者。设问以为方塘何如是清澈乎。以有从头活水源源而来也。以譬人心何如许神明乎。以有降衷至理源源不已耳。如是看则书中之万事万变。虽曰不穷。而要皆不外乎吾心所具之理。吾之所以开卷瞭然。体察受用者。亦以其理具于心。而有虚灵明觉之体用焉尔。先生注解之明。殆不啻如亲承旨诀而为之者。岂不诚后世之子云也哉。
敬书退溪先生解释朱夫子观书有感诗后
朱夫子观书有感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余于斯篇。未尝不三复庄诵。而犹疑其辞意于观书之题。不甚衬著。且诵且思。往来于心者有年。今见退陶李先生注释。真所谓八字打开者矣。其曰方塘一鉴者。以止水之虚明洞澈。譬人心之虚灵不昧也。其曰光影徘徊者。以塘之天云来照。万象无逃。譬心之寂感无边。应用不穷也。其曰清如许活水来者。设问以为方塘何如是清澈乎。以有从头活水源源而来也。以譬人心何如许神明乎。以有降衷至理源源不已耳。如是看则书中之万事万变。虽曰不穷。而要皆不外乎吾心所具之理。吾之所以开卷瞭然。体察受用者。亦以其理具于心。而有虚灵明觉之体用焉尔。先生注解之明。殆不啻如亲承旨诀而为之者。岂不诚后世之子云也哉。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9H 页
书诸葛武侯事迹后
汉兴。去古未远。其时人才无不浑厚高伟。后世莫能及。试以东西汉人才。统而论之。其神识如张子房。高尚如严子陵。经术如董仲舒。文章如斑马。相业则萧曹丙魏。将才则韩信,周,赵。托孤则霍子孟。自馀人才。固多表表可称。而求其杰然卓绝者。则此数人是已。乃若诸葛忠武侯。生虽最后。其人品则实兼诸子之长而远过之。何以明之。躬耕南阳。不求闻达。则子陵之高尚似之。而幡然一出。嘘起死炎。则恐非子陵之所可辨也。指麾诸将。算无遗策。则子房之神识近之。而名义俱正。皎如天日。则有非子房之所可及也。鞠躬死已。不计利钝者。暗同于正谊明道之言。而使之出当夷险。则仲舒之才。不胜其德。伊训说命。相为表里者。远迈于疏爽密寒之文。而使之发为经纶。则迁,固之实远愧其文。萧,曹之昼(一作画)一。丙,魏之同心。不过为汉世之良佐。则其视合宫府为一体。开诚而布公者。岂可同日道也。韩信之分数。周,赵之智虑。尚未及无制之兵法。则其视演奇正为八阵。神出而鬼没者。乌可一概量也。至如受姬图而辅幼主。废昌邑而立曾孙。中兴汉业。与民休息。则子孟初节。岂无可称。而惟其不学而闇大体。履满而不知止。驯致妻儿怨叛。死无噍类。则与夫受命危难。笃志匡复。竭股肱之力。效
汉兴。去古未远。其时人才无不浑厚高伟。后世莫能及。试以东西汉人才。统而论之。其神识如张子房。高尚如严子陵。经术如董仲舒。文章如斑马。相业则萧曹丙魏。将才则韩信,周,赵。托孤则霍子孟。自馀人才。固多表表可称。而求其杰然卓绝者。则此数人是已。乃若诸葛忠武侯。生虽最后。其人品则实兼诸子之长而远过之。何以明之。躬耕南阳。不求闻达。则子陵之高尚似之。而幡然一出。嘘起死炎。则恐非子陵之所可辨也。指麾诸将。算无遗策。则子房之神识近之。而名义俱正。皎如天日。则有非子房之所可及也。鞠躬死已。不计利钝者。暗同于正谊明道之言。而使之出当夷险。则仲舒之才。不胜其德。伊训说命。相为表里者。远迈于疏爽密寒之文。而使之发为经纶。则迁,固之实远愧其文。萧,曹之昼(一作画)一。丙,魏之同心。不过为汉世之良佐。则其视合宫府为一体。开诚而布公者。岂可同日道也。韩信之分数。周,赵之智虑。尚未及无制之兵法。则其视演奇正为八阵。神出而鬼没者。乌可一概量也。至如受姬图而辅幼主。废昌邑而立曾孙。中兴汉业。与民休息。则子孟初节。岂无可称。而惟其不学而闇大体。履满而不知止。驯致妻儿怨叛。死无噍类。则与夫受命危难。笃志匡复。竭股肱之力。效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9L 页
忠贞之节。及其志决身歼之后。其子孙犹能死国难光先志者。正相悬绝。真所谓改日易岁。无等级以寄言者也。夫前数子者。单提而独言之。则皆所谓高伟卓绝。不可及之人才也。及其与武侯并举而合论之。则见其宜于此而不宜于彼。得其偏而不得其全。是知秦,汉间五百年元气。渟滀磅礴而独发于武侯。故其天姿学术。浑然自得。忠义才德。无所不周。超越诸子。集其长而时出之。使其从事于商,周之际。其出处功烈。直将与伊,傅,十乱。颉颃而上下之。岂汉家人才之所敢望哉。虽然。在当时。司马德操,庞德公,徐元直辈。知其为俊杰。而疑亦未能尽测其所蕴。若陈寿之曲笔妄评。固已得罪于君子之论。程朱以前。独杜子称之为伯仲伊吕。而若王安石者。则以执拗不情之人。辄敢妄诋以为诸葛有识者所羞。呜呼。岂非所谓以鸱鹗而笑凤凰者乎。程夫子于易传。与周公并数。而称其为大贤。又曰。庶几礼乐。又曰。有孺子气像。子朱子又曰。义利之大分。武侯知之。又曰。如青天白日。张南轩亦曰。维忠武侯。识其大者。仗义履仁。卓然不舍。夫然后武侯之人品风烈。得以表著而张大焉。此实圣贤微显阐幽之意也。尹氏起莘曰。不有君子表而出之。则孔明亦后世人物。谅哉言乎。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箴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箴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0H 页
元日二箴(并序)
上古圣贤。专用力于内。故虽无箴戒之辞。而自有敬畏之心。后世则不然。道术渐晦。文章日繁。标题规警。乌可已乎。此汤武盘盂刀几之铭之所由作。而程朱诸老先生。尤惓惓于箴铭者。良有以也。今余行年十有八岁矣。律身未严。制行多愧。以之而用功。如之何进入圣贤阃域。其不免众人之归也审矣。即今三阳来复。众阴渐剥。天道新矣。我独不能自新乎。谨仿晦斋先生元朝五箴。书此以自警。
窒欲箴
惟天生民。必有情欲。既炽而荡。厥性乃凿。铦锋莫制。悍马交驰。善日以微。恶日以滋。懿彼先觉。观理克治。蠢玆凡愚。任欲自私。我其鉴此。体损修德。视彼壑填。勖我欲窒。蟊贼既去。心德斯全。由寡至无。圣而天矣。
存心箴
参三并立。曰惟心尔。是心之德。虚灵两至。四端既具。万善斯萃。然其体虚。出入无常。或放或求。惟存与亡。操之有要。亶在诚敬。无微不谨。无隐不省。功力斯到。体用乃全。既感旋寂。湛然肃然。夜气一章。盍书绅前。
自讼箴(并序)
上古圣贤。专用力于内。故虽无箴戒之辞。而自有敬畏之心。后世则不然。道术渐晦。文章日繁。标题规警。乌可已乎。此汤武盘盂刀几之铭之所由作。而程朱诸老先生。尤惓惓于箴铭者。良有以也。今余行年十有八岁矣。律身未严。制行多愧。以之而用功。如之何进入圣贤阃域。其不免众人之归也审矣。即今三阳来复。众阴渐剥。天道新矣。我独不能自新乎。谨仿晦斋先生元朝五箴。书此以自警。
窒欲箴
惟天生民。必有情欲。既炽而荡。厥性乃凿。铦锋莫制。悍马交驰。善日以微。恶日以滋。懿彼先觉。观理克治。蠢玆凡愚。任欲自私。我其鉴此。体损修德。视彼壑填。勖我欲窒。蟊贼既去。心德斯全。由寡至无。圣而天矣。
存心箴
参三并立。曰惟心尔。是心之德。虚灵两至。四端既具。万善斯萃。然其体虚。出入无常。或放或求。惟存与亡。操之有要。亶在诚敬。无微不谨。无隐不省。功力斯到。体用乃全。既感旋寂。湛然肃然。夜气一章。盍书绅前。
自讼箴(并序)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0L 页
余质本戆騃。不通世务。惟有忠孝一念。与生俱生。每思随遇各尽。以无负秉彝之天。不幸昨年。变难出于不虞。固知效死之外。无他道理。奈老母在堂而无人扶出何。遂不免背负而出。暂避锐锋。而其志则将欲先为管仲之怯。后效赵苞之义。方报于营。而逢变甫二日。棠营不谅情实。遽尔 启罢。噫。罢官贱臣。更无可为。惟有归死 朝廷。稍为自靖之道。故倍途西上。请囚于司败。何幸天日照临。俯烛私情。略地徒配薄罚。未及一年。旋又放还。感祝 洪造。尚何言哉。杜门畏约之馀。略叙念咎自讼之意。以为此箴云。
战陈无勇。非孝有称。大夫废事。不仕可徵。三复古训。一倍余愧。不死苟免。岂吾雅志。奈彼鹤发。无人扶护。情切全亲。计迂效后。终惭苞义。谩效管怯。岂敢语勇。所期则蔑。既无官守。更安施设。西上俟 命。在义当然。囹圄何怵。缧绁甘缠。臣罪当诛。 王法犹轻。待以不死。徒配息程。辇老承娱。足忘累艰。未及周星。俄许放还。 天恩至此。感极涕汪。自念微躬。守土无状。只徇私情。全负公义。考志堪悲。究罪难置。不即金木。暂谴旋释。如天之德。何以报答。惟当杜门。反躬自艾。力
战陈无勇。非孝有称。大夫废事。不仕可徵。三复古训。一倍余愧。不死苟免。岂吾雅志。奈彼鹤发。无人扶护。情切全亲。计迂效后。终惭苞义。谩效管怯。岂敢语勇。所期则蔑。既无官守。更安施设。西上俟 命。在义当然。囹圄何怵。缧绁甘缠。臣罪当诛。 王法犹轻。待以不死。徒配息程。辇老承娱。足忘累艰。未及周星。俄许放还。 天恩至此。感极涕汪。自念微躬。守土无状。只徇私情。全负公义。考志堪悲。究罪难置。不即金木。暂谴旋释。如天之德。何以报答。惟当杜门。反躬自艾。力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1H 页
耕十亩。恪奉公税。暇日劬学。收拾晚岁。既以饬躬。推以诏子。厥诏伊何。忠孝二字。贱臣报 国。外此无地。此个苦心。天日鉴临。有或不践。何异牛襟。文以自讼。言尽意淫。
二独箴(并序)
昔蔡西山先生。编管道州时。以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十字。书戒其子。此实慎独之极功。而观其在谪之日。犹且以是为戒。则其素患行患进修烱烱之心。又可见矣。余有罪南迁。托身招提。杜门省愆之暇。常有味乎斯言。既表出书揭。更为箴以自警。
独行不愧影箴
天惟显思。及尔出王。莫谓无视。其视甚彰。尔诚不继。尔敬不将。行虽尔独。影在尔傍。尔心有愧。讵间稠坊。君子以之。于焉加蘉。出门如宾。择地而跄。载戒横奔。载止飞扬。容德翼趍。众独均庄。胥尔影矣。厥愧斯亡。
独寝不愧衾箴
神之格思。在尔左右。莫谓无听。其听孔透。尔行或差。尔念或糅。寝尔虽独。衾尔斯觏。尔心可耻。曷异清昼。所以君子。于焉增懋。向晦宴息。不欺奥漏。言戒昏沈。言防决骤。安身有得。动静交脩。相彼衾矣。忔可无疚。
自新箴(并序)
二独箴(并序)
昔蔡西山先生。编管道州时。以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十字。书戒其子。此实慎独之极功。而观其在谪之日。犹且以是为戒。则其素患行患进修烱烱之心。又可见矣。余有罪南迁。托身招提。杜门省愆之暇。常有味乎斯言。既表出书揭。更为箴以自警。
独行不愧影箴
天惟显思。及尔出王。莫谓无视。其视甚彰。尔诚不继。尔敬不将。行虽尔独。影在尔傍。尔心有愧。讵间稠坊。君子以之。于焉加蘉。出门如宾。择地而跄。载戒横奔。载止飞扬。容德翼趍。众独均庄。胥尔影矣。厥愧斯亡。
独寝不愧衾箴
神之格思。在尔左右。莫谓无听。其听孔透。尔行或差。尔念或糅。寝尔虽独。衾尔斯觏。尔心可耻。曷异清昼。所以君子。于焉增懋。向晦宴息。不欺奥漏。言戒昏沈。言防决骤。安身有得。动静交脩。相彼衾矣。忔可无疚。
自新箴(并序)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1L 页
余于累中值新年。恋 阙思亲之馀。重念负罪深重。不可无追改自新之意。故书此箴自勉。
三阳泰回。万品载新。天道既然。人独不尔。我念前咎。有耻颡泚。负 国亏忠。去家忘孝。难追既往。庶赎方来。盍思自新。及此元日。踬而复奋。败而思成。涤我深瑕。懋我新德。胜重以弘。致远惟毅。笃志发愤。日迈月征。造次必于。死生惟顺。睨彼寒蕊。勖我晚期。
至日箴。示伯儿。(并序)
经书冷淡。史书闹热。古之人有是言也。然一向偏废。则孤陋狭劣。而或害于致知之工。余之教汝以四子。而继之以史汉者。其意岂偶然哉。吾与汝。俱遭巨刱。宜不遑于劬学。而顾士之为学。犹农之耕。圬之镘。一日不死。则宁可一日废阙哉。今群阴载剥。一阳初复。天道新矣。人独不能自新乎。汝能怵然发愤。体天心。敦吾善。则向后所就。何遽不若于古人哉。汝其勉之。
天道更始。地雷斯复。一阳初动。群阴载剥。于焉扶养。渐长而六。盍汝体此。奋然用力。斥汝邪思。抑阴同视。长汝善端。养阳是似。邪退而祛。善充以广。譬彼天时。既泰既壮。天人岂别。理欲非杂。钦哉训辞。自强不息。
三阳泰回。万品载新。天道既然。人独不尔。我念前咎。有耻颡泚。负 国亏忠。去家忘孝。难追既往。庶赎方来。盍思自新。及此元日。踬而复奋。败而思成。涤我深瑕。懋我新德。胜重以弘。致远惟毅。笃志发愤。日迈月征。造次必于。死生惟顺。睨彼寒蕊。勖我晚期。
至日箴。示伯儿。(并序)
经书冷淡。史书闹热。古之人有是言也。然一向偏废。则孤陋狭劣。而或害于致知之工。余之教汝以四子。而继之以史汉者。其意岂偶然哉。吾与汝。俱遭巨刱。宜不遑于劬学。而顾士之为学。犹农之耕。圬之镘。一日不死。则宁可一日废阙哉。今群阴载剥。一阳初复。天道新矣。人独不能自新乎。汝能怵然发愤。体天心。敦吾善。则向后所就。何遽不若于古人哉。汝其勉之。
天道更始。地雷斯复。一阳初动。群阴载剥。于焉扶养。渐长而六。盍汝体此。奋然用力。斥汝邪思。抑阴同视。长汝善端。养阳是似。邪退而祛。善充以广。譬彼天时。既泰既壮。天人岂别。理欲非杂。钦哉训辞。自强不息。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2H 页
处困笃志箴。寄伯儿。(并序)
苍苍者天。何其不吊之至此耶。生无以相养。死无以临诀。即今父子分张。靡所止依。自古罹患者何限。而岂有如吾家之难堪者哉。虽然。素患行患。正要今日得力。宁可因一摧折。遂自因循没溺。甘心为小人之归耶。汝外柔而内稍强。气弱而志颇坚。果能动心忍性。弗得弗措。则逆意之境。岂不足为进德之机哉。昔蔡西山居谪。书戒其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而遂懈其志。吾之戒汝。亦西山之意也。言出赤心。尔其勉旃。
维困进人。为感甚速。若昔圣哲。几许逢厄。虞田号泣。文圄拘束。七日陈蔡。孔笑油然。千里涪江。程敬益专。蒙乱正志。其德日升。光辉发越。百世钦承。汝父摧颓。犹尚有意。矧尔芳年。岂可暴弃。罔或因循。为困所抑。罔或没溺。为困所折。言思详谨。行思敏笃。恭以持己。恕以接物。畏恶如汤。见善如色。笃志经训。馀力史学。沉潜反覆。咀嚼厌饫。内得既积。外发谁御。文章华泽。皆自此出。汝父祝望。此最真切。如是用力。困反为福。吾言止此。汝其佩服。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铭
二耻斋铭
苍苍者天。何其不吊之至此耶。生无以相养。死无以临诀。即今父子分张。靡所止依。自古罹患者何限。而岂有如吾家之难堪者哉。虽然。素患行患。正要今日得力。宁可因一摧折。遂自因循没溺。甘心为小人之归耶。汝外柔而内稍强。气弱而志颇坚。果能动心忍性。弗得弗措。则逆意之境。岂不足为进德之机哉。昔蔡西山居谪。书戒其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而遂懈其志。吾之戒汝。亦西山之意也。言出赤心。尔其勉旃。
维困进人。为感甚速。若昔圣哲。几许逢厄。虞田号泣。文圄拘束。七日陈蔡。孔笑油然。千里涪江。程敬益专。蒙乱正志。其德日升。光辉发越。百世钦承。汝父摧颓。犹尚有意。矧尔芳年。岂可暴弃。罔或因循。为困所抑。罔或没溺。为困所折。言思详谨。行思敏笃。恭以持己。恕以接物。畏恶如汤。见善如色。笃志经训。馀力史学。沉潜反覆。咀嚼厌饫。内得既积。外发谁御。文章华泽。皆自此出。汝父祝望。此最真切。如是用力。困反为福。吾言止此。汝其佩服。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铭
二耻斋铭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2L 页
孟子曰。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今余忠亏负 国。一可耻也。孝缺离亲。二可耻也。夫人之所以参三而首出者。以有忠孝也。一或可耻。已无以为人。兼此二耻。将何以立于世乎。谪居小斋。既以二耻名。因作文以志耻云。
藐吾一身。参三而立。受天之畀。亦有性情。惟羞恶心。从秉彝出。义之端也。无则非人。谓言扩充。庶免大耻。不幸蹉跌。此耻何如。剧寇当前。只手无奈。全亲效悃。负 国成愆。臣道亏摧。可耻者一。两速京狱。再逐瘴边。望云怀悲。陟屺情苦。子职废阙。可耻者双。惟孝与忠。居五之首。一之有缺。已或可耻。二者得兼。可堪其耻。是心之耻。其永无穷。浮于乞哀。剧于挞市。天人俯仰。面目腼然。补续方来。亮由耻耻。有耻不耻。本心遂亡。岂不自知。是庸深耻。内省多疚。耻极而悲。濯耻伊何。发愤忘食。思新厥德。耻不若人。赖天之灵。因耻而进。耻期无耻。寔我思存。二耻名斋。文以述耻。凡百君子。视此耻铭。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说
敬说
惟皇上帝。降此下民。当初付畀。岂偶然哉。人之既生。物欲交蔽。本然之天。不得不晦。则学者乌可不用力
藐吾一身。参三而立。受天之畀。亦有性情。惟羞恶心。从秉彝出。义之端也。无则非人。谓言扩充。庶免大耻。不幸蹉跌。此耻何如。剧寇当前。只手无奈。全亲效悃。负 国成愆。臣道亏摧。可耻者一。两速京狱。再逐瘴边。望云怀悲。陟屺情苦。子职废阙。可耻者双。惟孝与忠。居五之首。一之有缺。已或可耻。二者得兼。可堪其耻。是心之耻。其永无穷。浮于乞哀。剧于挞市。天人俯仰。面目腼然。补续方来。亮由耻耻。有耻不耻。本心遂亡。岂不自知。是庸深耻。内省多疚。耻极而悲。濯耻伊何。发愤忘食。思新厥德。耻不若人。赖天之灵。因耻而进。耻期无耻。寔我思存。二耻名斋。文以述耻。凡百君子。视此耻铭。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说
敬说
惟皇上帝。降此下民。当初付畀。岂偶然哉。人之既生。物欲交蔽。本然之天。不得不晦。则学者乌可不用力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3H 页
而明之。以复其初也。复初之方。惟在于敬。持敬之工。宁可忽哉。是敬也。非但学者之先务。虽圣贤未尝不用力于敬。昔史臣赞尧曰钦明文思。舜曰温恭允塞。禹曰秪承于帝。汤曰圣敬日跻。太戊曰俨恭寅畏。文王曰于缉熙敬止。武王曰恭天成命。皆是敬也。洙泗以还。言敬渐备。至于洛建。其说尤详。试一二言之。则孔子曰。敬以直内。又曰。修己以敬。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子思子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周子曰。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程子曰。整齐严肃。则心便一。又曰。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上蔡曰。敬是常惺惺法。和靖曰。敬者。其心收敛。不容一物之谓。朱子敬斋箴。论敬之道。益详悉无遗。后之有志于敬者。合而观之。则庶可以知所用力矣。噫。不敬则梦。敬则觉。不敬则鬼。敬则人。不敬则狂。敬则圣。敬乎敬乎。真存养复初之良法也。不学则已。学则曷不用力于敬哉。
定志说(戊子)
余自幼时。每事不能及人。顾尝不揣分量力。妄窃有意于古人为己之学。第以家贫亲老。不得不黾勉应举。而其得失利钝。则盖尝一任于天。而不敢妄有所作为。干求于其间。虽未知此志之果能坚定与否。而其视当世文人才士之不念名节。不顾死生。一切敏
定志说(戊子)
余自幼时。每事不能及人。顾尝不揣分量力。妄窃有意于古人为己之学。第以家贫亲老。不得不黾勉应举。而其得失利钝。则盖尝一任于天。而不敢妄有所作为。干求于其间。虽未知此志之果能坚定与否。而其视当世文人才士之不念名节。不顾死生。一切敏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3L 页
锐于进取者。未尝不悯然窃悲。而继之以笑叹矣。乙未春二月。设式科于庆山。于时庆邑痘瘟。颇亦滋蔓。而途路则有甚焉。初以为此是死生关头。何敢冒危赴举。而及其试邑消息互传。或以为疫患几熄。或以为移定慈仁间。亦自有文人才士如上云云者。蓄锐伺发而促装勇赴。虽不敢以此变其坐停之初心。而其于探问试邑之事。则自不能不勤勤焉。方知曩日之所谓志者。果不能坚定。而其为学也亦未尝著实向里用功。则虽曰为学。而揆之于圣门所谓真学问者。何止于百千万里之相远哉。于是乎始信三年学。不志于谷者之果不易得。而子朱子坏却心路之训。益亲切而有味也。继自今誓将一意专精此学。其于科场得失。则直以古人所谓不必得之心处之。而推以至于小小利害小小成败。未尝有以挠其志动其心。则此岂非学问之见功。而愚者之所当勉者乎。余故作此说以自警。且窃自附于古人志过之义焉。
弘毅说
或问于余曰。圣人之门其徒三千。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然则曾氏之所从事者。果何道欤。曰。曾子进德入道之序。见于大学篇者详矣。而若鲁论所载。士不可以不弘毅者。尤可见其任重而道远矣。夫仁以为任。其弘何如也。死而后已。其毅何如也。此其所以德
弘毅说
或问于余曰。圣人之门其徒三千。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然则曾氏之所从事者。果何道欤。曰。曾子进德入道之序。见于大学篇者详矣。而若鲁论所载。士不可以不弘毅者。尤可见其任重而道远矣。夫仁以为任。其弘何如也。死而后已。其毅何如也。此其所以德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4H 页
日进业日新。而终得与闻乎一贯之道也。曰。孔门诸子。他亦有用力于斯者乎。曰。人之资禀有高下。学力有浅深。故师门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虽若不同。而及其要归。则亦何尝不同也。试以其一二言之。克己复礼。固弘也。竭才有立。亦毅矣。其所以超越群英而几及于化者。盖以此也。自馀诸子。则虽粗知用力。而鲜有克至者。子路之结缨而死。近乎毅矣。而不知食辄之非义。则于弘远矣。冉求之悦子道。疑于弘矣。而未免昼(一作画)地以自限。则于毅违矣。若子夏之所谓博学笃志。子张之所谓执德信道。亦不可谓不知弘毅之说者。而其能刻意而深造。则愚未敢必信也。曰。然则曾子以后。若思若孟。下至有宋诸大儒。亦皆用力于弘毅。而臻斯域欤。曰。然。曰。其所以用力之实。可得闻欤。曰。子思之达道达德。岂非弘欤。不得不措。岂非毅欤。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是弘也。又曰。夭寿不贰。是毅也。濂溪之中正仁义及严密刚果。横渠之知礼成性与苦心极力。何莫非是弘是毅。而两程夫子之言曰。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又曰。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到。黄勉斋述朱夫子行状。亦曰。弘足以致其广。毅足以极其常。由是揆之。舍弘毅而能造道者。愚未之见也。曰。程伯子论弘毅而曰。西铭言弘之道。然则横渠于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4L 页
弘毅之道。有未备欤。曰。何为其然也。横渠德盛貌严。致曲造道。精思力践。无须臾息。真孔子所谓未见之刚者。孟子所谓不缩之大勇。故其六有四为等说。无非弘毅之极功。其曰。言弘之道者。特以西铭一篇命意。专主于仁体。故如是云云尔。岂以横渠为不足于毅也。况西铭之末有曰。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此与曾子死而后已之毅。实异世而同揆。于此适足以见其弘毅之兼备。子反致疑于未备。其亦不深考之过也。曰。横渠之于两程。固是志同道合。而其所造浅深。或有可言者欤。曰。圣贤造诣。岂末学所敢轻议。虽然。当时评议。传在方策。溯而求之。则亦可以论其槩矣。伊川尝曰。子厚谨严。有迫切气像。又曰。其学如管中窥天。见得处最分明。又曰。子厚意屡偏而言多窒。更愿涵泳。他日自当条畅。晦庵亦曰。横渠用功亲切。二程规模广大。又曰。横渠用功精切似二程。二程天资高。不大段用力。又曰。横渠之于程子。犹伯夷伊尹之于孔子。合是数说而论之。则意其笃工深造之毅。固同于二程。明睿包涵之弘。或有所不及也欤。大贤成德。固不敢间然。然执程朱之说而论弘毅之道。则见其有如此者。故略此论述。以俟后之君子。
潘氏论汉文汉武说
潘氏荣谓汉文沉潜而不能刚克。汉武高明而不能
潘氏论汉文汉武说
潘氏荣谓汉文沉潜而不能刚克。汉武高明而不能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5H 页
柔克。愚窃以为非知言者。文帝岂徒柔而不刚。徒沉潜而不高明者耶。何者。文帝实三代后第一谊主也。论其姿质。则虽谓之允文允武。能柔能刚。具圣人之体段可也。但其生于烧除经史之后。长于不事诗书之家。无师友之劝掖。绝父兄之教诏。而当时所尚。惟在于黄老刑名。故闻贾生礼乐之说。而谦让未遑。见晁错刻薄之论。而有会于心。如使王季文王为父兄。伊尹周公为师友。承袭其德义。薰陶其道艺。则轶成康而齐汤武。殆不足言矣。岂但为汉唐间令主而止哉。是故。潘孟坚称其以德化民。允恭元默。胡致堂称其无事则谦抑如不能。有难则英气奋发。朱子称其三代以后。恭俭之主。张南轩称其天姿近道。吕东莱称其不尽人之财。不尽人之力。不尽人之心。朱黻称其权不求重。而人莫之亵。威不求震而人莫之抗。势不求尊。而人莫之并。推此论之。岂可谓徒柔而不刚。徒沉潜而不高明者耶。吾尝以为文帝有高祖之豁达而无慢骂之失。有光武之才明而无驳杂之弊。其浑厚恭俭之德。当求之于三代以上。汉,唐之间。未之再见也。潘氏有见乎帝之谦抑。而不见其英达。有见乎帝之温纯。而不见其明睿。亦可谓浅之知帝矣。每读通鉴纲目。见其初至长安。西向让南向让之事。及立太子时。推让诸王之语。与夫赐南越王尉佗之诏。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5L 页
其温恭谦退包容浑厚。宛然有唐虞三代揖逊底气像。百世之下。闻者莫不感发。而潘氏乃一切以示民以诈驳之。噫。何其已甚也。至于短丧之诏。固为盛德之一失。然此不过谦下过甚。不敢上同于先帝而然耳。果使其子有疾痛不安之天性。则岂肯遵一时过谦之遗意。而废万世常行之大经乎。然则成其过者。乃在景帝。不当专归于文帝也。武帝即位之初。杰然有立。亲策贤良。首举大儒。继以宪章六学。统一圣真。俾世之学者。皆知宗孔氏崇仁义。谓之高明也亦宜。当是时。帝之心正如止水之无波。明镜之无垢。若每事皆如此。其盛美可少訾哉。夫何数年之后。神仙征伐之事。封禅土木之役。闯然而发。纷然而作。卒之海内虚耗。天下愁怨。其去亡秦仅一间耳。缘帝好名而无躬行之实。多欲而少纯一之德。污洁相杂。政理荒废。至此而向之所谓高明者。适足以为天下之害。而天夺其明。反不免为迂怪夹杂者之所愚弄昏迷。高明之所为果如是耶。何幸汾水秋风。悔心卒发。轮台一诏。善端蔼然。既往之咎。与化俱徂。而自新之美。照映方来。倏然如风雷之速。炳然如日月之更。此则实有赖于高明之姿。而差可为处仁迁义之法。然其频失之属。视文帝一德有恒之美。相去岂不万万乎。使在圣门而品题之。则文帝当进于颜闵德行之科。而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6H 页
武帝则不免归于曾点狂简之列矣。尚何以比类而拟议也哉。大抵潘氏议论虽有好处。而疏处亦多。虽有纯处。而驳处亦不一。岂穷格省察之功。有所未到而然欤。吁可惜哉。
华夷相胜说
天地之数。有阳则有阴。有淑则有慝。所谓阳也淑也。中华是已。所谓阴也慝也。夷狄是已。若昔上古继天而立极者。何莫非中华之真主也。自三皇至于文武。可数也。周衰。犬戎弑王于骊山。汉兴。冒顿围帝于白登。夷狄之侵中国。盖有其渐也。晋魏以后。裔夷出入之防坏矣。先王荒服之制紊矣。驯致五胡云扰。二帝北狩。海内幅员。太半为旃裘之所有。就中最治安而多历年者。元魏是也。虽然。尚不能光宅中夏。奄有四海。此则天地间阴慝之气。犹未极旺而然也。厥后中国之盛最。数李唐与赵宋。然李唐之初。已称臣于突厥。赵宋伊始。亦见困于西辽。卒之南薰门外。绿眼陈兵。五国城中。青衣再絷。迨夫金虏既灭。元秽更炽。九十馀年之间。腥膻涨于伊洛。氛翳迷于河朔。盖自开辟以来。夷狄之祸。未有甚于胡元也。而式至于今。则尤有所不忍言矣。 大明运讫。金孽更昌。高控燕云之厄。并吞区宇之广。植根之固。流波之漫。比之元虏。又不啻加倍。则前头历年之久远。又将不止于百年
华夷相胜说
天地之数。有阳则有阴。有淑则有慝。所谓阳也淑也。中华是已。所谓阴也慝也。夷狄是已。若昔上古继天而立极者。何莫非中华之真主也。自三皇至于文武。可数也。周衰。犬戎弑王于骊山。汉兴。冒顿围帝于白登。夷狄之侵中国。盖有其渐也。晋魏以后。裔夷出入之防坏矣。先王荒服之制紊矣。驯致五胡云扰。二帝北狩。海内幅员。太半为旃裘之所有。就中最治安而多历年者。元魏是也。虽然。尚不能光宅中夏。奄有四海。此则天地间阴慝之气。犹未极旺而然也。厥后中国之盛最。数李唐与赵宋。然李唐之初。已称臣于突厥。赵宋伊始。亦见困于西辽。卒之南薰门外。绿眼陈兵。五国城中。青衣再絷。迨夫金虏既灭。元秽更炽。九十馀年之间。腥膻涨于伊洛。氛翳迷于河朔。盖自开辟以来。夷狄之祸。未有甚于胡元也。而式至于今。则尤有所不忍言矣。 大明运讫。金孽更昌。高控燕云之厄。并吞区宇之广。植根之固。流波之漫。比之元虏。又不啻加倍。则前头历年之久远。又将不止于百年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6L 页
矣。嗟呼。此何等时也。窃观天运。邃古之际。阳淑之气全盛。治日常多。乱日常少。而夷狄不敢犯中国。叔末之世。阴慝之气极炽。故治日常少。乱日常多。而夷狄与中国相胜负。推此论之。则此后虽有华夏真主。应运而生。其富教之治。国祚之绵。必将不及于宋明。厥有裔夷种蘖。乘衅而入。则其国之强悍。世之久远。又必有加于元清。率是以往。则末终将见阳淑之气专消。阴慝之气专炽。中国尽为夷狄。人类尽为禽兽。而华夏文明之治。中原礼义之教。将扫地尽矣。岂不懔然而寒心哉。嗟乎。余生苦晚。而地又偏矣。既不及受廛于唐虞三代之盛。目见晠化之醇浓。又不及周旋于洙泗闽洛之际。面承圣学之旨诀。而乃生于夷狄俶扰。函夏波荡之际。每闻北来消息。只增裂眦而扼腕矣。常与知心者相语曰。生丁不辰。无一好事。惟眇然高举。久视长存。得见丑虏之覆。真主之兴。则差为快乐云云。斯实屈子远游之意。而顾今虏贼气愈盛而数愈长。吾则谈龙肉而终未尝。不惟平生至愿。终归于一时之寓言。人之听之者。亦多冷看而迂视。良可痛也。虽然。古人有言曰。阳失其所以为阳则制于阴。刚失其所以为刚则制于柔。早晚间圣人或生。则将必有旋乾转坤之功。而阴阳刚柔。皆可以顺其位得其分矣。气数之醨者。安知其不反醇。世道之否者。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7H 页
安知其不回泰。又安知天心悔祸。丑类屏迹。作之君作之师者。无非中华应运之真主。而四夷八荒。更入于上古大猷之盛际耶。此吾所以百世以俟者。而计较狂迂。不瑕有甚于北山愚公者耶。昔靖康之难。孙觌语人曰。人不胜天久矣。古今祸乱。莫非天之所为。而一时之士。欲以人力胜之。是以多败少成而身亦不免焉。孟子所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盖谓此也。或戏之曰。然则子之在虏营也。顺天为已甚矣。其寿而康宜哉。余每读至此。未尝不切齿于孙觌。而快心于或者之言也。未知此出于秉彝之天心耶。或者嫉妒太过之攸致耶。必有致卞之者。
一治一乱说
呜呼。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之运。盖自唐虞之世已有之矣。当是时。气数醇浓。大朴未散。故圣贤辈出。明良际会。治日常多。乱日常少。而圣贤之道大行。及周之衰。元气漓矣。大朴散矣。圣君贤相之出。治隆俗美之化。不复如上世之盛矣。天生我夫子。以为万世仁义礼乐之宗主。既而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氏而尤著。则圣人之道。虽不行于一时。而圣人之学。固大明于万世矣。噫。春秋风雨。战国乾坤。正值一乱之运。而邹鲁之间。道术雍容。明师良友。相与讲明而传受。此岂非所谓一治者乎。自是厥后。秦火烈矣。汉治杂
一治一乱说
呜呼。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之运。盖自唐虞之世已有之矣。当是时。气数醇浓。大朴未散。故圣贤辈出。明良际会。治日常多。乱日常少。而圣贤之道大行。及周之衰。元气漓矣。大朴散矣。圣君贤相之出。治隆俗美之化。不复如上世之盛矣。天生我夫子。以为万世仁义礼乐之宗主。既而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氏而尤著。则圣人之道。虽不行于一时。而圣人之学。固大明于万世矣。噫。春秋风雨。战国乾坤。正值一乱之运。而邹鲁之间。道术雍容。明师良友。相与讲明而传受。此岂非所谓一治者乎。自是厥后。秦火烈矣。汉治杂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7L 页
矣。佛老炽于魏晋。文词盛于李唐。一千年间。斯道寥阔。长夜漫漫。是何一乱之若是其久。而一治之若是其迟耶。奎星一耀。浑沦重开。太极通书。首发于濂溪。定性好学。继阐于伊洛。以至于晦庵朱夫子出。而折衷群言。集厥大成。继往圣于千古。开来学于万世。虽其神明不测之妙。不能如孔氏之大。而其所以建一治之功于大乱之馀者。岂遽在邹孟下哉。愚尝以为衰周气数。逊于唐虞。故虽生圣人。而不能行圣道。赵宋气数。又远逊于姬周。故虽生大贤。而不能生大圣。此则气数升降之使然。人无以致力于其间者也。虽然。孔孟作而唐虞之道赖而大明。而其学则传矣。圣人虽不作。而其道则存矣。玆岂非百世斯文之幸耶。自今以往。更有可惧者存焉。赵宋之后。至于今五百馀年矣。天地间气数之衰降。又大逊于前日。则一乱之久。必有甚于秦汉之间矣。一治之迟。必有甚于赵宋之际矣。天之生大圣。固不敢望。其生大贤也。亦安保其如程朱之相继耶。嗟乎。气数降而圣道不行。气数又降而圣人不作。气数愈降而贤人又罕出。则过此以往。一治一乱之运。愈将阔落而莫之徵耶。噫。因气数而想治乱。亦可以有所感也夫。古人有言曰。天数寒暑也。人事裘葛也。夫诿寒暑于气数而不事讲明者。亦非也。倘有豪杰之士。阐孔孟之旨诀。讲洛建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8H 页
之心法。再建摧陷廓清之功于腾昏倒乱之中。则向所谓衰降之气数。虽不可遽变为醇浓。而其于维持扶植之道。岂曰少补之哉。是亦一治也。惟吾党勉之。
书赠柳秀才说
夫身譬则屋子也。心譬则主人也。有此主。然后其屋方能整顿。存此心。然后其身方能修治。苟无其主。则草没于庭。尘栖于堂。屋何以为屋乎。苟不存心。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人何以为人乎。今吾贤欲读而舌本强。欲诵而记性昏。此无他。欲汩利诱而心放焉耳。心放已久而不知求焉耳。求之如何。敬而已矣。整齐严肃者。是敬也。主一无适者。是敬也。推以至于常惺惺法。与夫所谓不容一物者。何莫非是敬也。昔陈烈姑无记性。因读孟子求放心一段。遂谢绝人事。静坐室中。数月后看文字。记性加数倍。此可以收放心者法也。惟吾贤受用吾言。斥耳目口鼻之欲。而一于敬。远声色货财之私。而笃乎敬。读书时敬在读书。诵书时敬在诵书。虽泰山当前。而惟读书之是急。雷霆轰耳。而惟诵书之是务。夫如是则有不读。读之。何患其不专一也。有不诵。诵之。何患其不精笃也。今而后。益信敬者。彻上彻下。成始成终之要法也。嗟乎。小仁者。大仁之贼。而无面目者。乃是长久人情。故吾于吾贤有此云云。吾贤勿以逆耳而服膺于斯。则有补于吾
书赠柳秀才说
夫身譬则屋子也。心譬则主人也。有此主。然后其屋方能整顿。存此心。然后其身方能修治。苟无其主。则草没于庭。尘栖于堂。屋何以为屋乎。苟不存心。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人何以为人乎。今吾贤欲读而舌本强。欲诵而记性昏。此无他。欲汩利诱而心放焉耳。心放已久而不知求焉耳。求之如何。敬而已矣。整齐严肃者。是敬也。主一无适者。是敬也。推以至于常惺惺法。与夫所谓不容一物者。何莫非是敬也。昔陈烈姑无记性。因读孟子求放心一段。遂谢绝人事。静坐室中。数月后看文字。记性加数倍。此可以收放心者法也。惟吾贤受用吾言。斥耳目口鼻之欲。而一于敬。远声色货财之私。而笃乎敬。读书时敬在读书。诵书时敬在诵书。虽泰山当前。而惟读书之是急。雷霆轰耳。而惟诵书之是务。夫如是则有不读。读之。何患其不专一也。有不诵。诵之。何患其不精笃也。今而后。益信敬者。彻上彻下。成始成终之要法也。嗟乎。小仁者。大仁之贼。而无面目者。乃是长久人情。故吾于吾贤有此云云。吾贤勿以逆耳而服膺于斯。则有补于吾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8L 页
子进修之工夫。岂浅浅哉。惟吾贤勉之。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辨
游,杨,尹诸公。不著伊川行状辨。
伊川先生以徽宗大观元年九月卒。年谱称先生之殁。昔之门人高弟。多已先亡。故无有能形容其德美者。窃想先生之门。若游,杨,尹谢张诸公。其可谓杰然者矣。五公之中。惟谢上蔡。先先生卒。张思叔称为早世。而亦后先生一年卒。其他若游广平以宣和五年卒。杨龟山以绍兴五年卒。尹和靖以绍兴十二年卒。居门下之久而知先生者。宜莫如数公。且其卒逝。皆在先生后累年。顾无一人状先生之行者。何哉。岂先生自言我之道。与明道同。欲知我者。求之于此文可也云。故其门人郑重其事。而有未遑欤。不然则当时苏轼,孔文仲,薰敦逸等。搆诬盛行。至目先生为五鬼之魁。且以为有怨望轻躁非毁朝廷之语。其门人亦困于强还等榜。怵于左右异端之说。故深恐其贻祸吾道。有累师门。而有所不敢欤。按先生自涪还居龙门之南。止四方学者。不使及其门。门人郭忠孝自党事起。不与先生往还。至先生殁。亦不致奠。则游,杨,尹三公。虽非忠孝之比。而其不欲冒犯时议。记述其德美者。亦何怪欤。先生之道。传诸人。播诸史策。不必待行状以为重。而私心慨慨者。恨不得使先生出处言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辨
游,杨,尹诸公。不著伊川行状辨。
伊川先生以徽宗大观元年九月卒。年谱称先生之殁。昔之门人高弟。多已先亡。故无有能形容其德美者。窃想先生之门。若游,杨,尹谢张诸公。其可谓杰然者矣。五公之中。惟谢上蔡。先先生卒。张思叔称为早世。而亦后先生一年卒。其他若游广平以宣和五年卒。杨龟山以绍兴五年卒。尹和靖以绍兴十二年卒。居门下之久而知先生者。宜莫如数公。且其卒逝。皆在先生后累年。顾无一人状先生之行者。何哉。岂先生自言我之道。与明道同。欲知我者。求之于此文可也云。故其门人郑重其事。而有未遑欤。不然则当时苏轼,孔文仲,薰敦逸等。搆诬盛行。至目先生为五鬼之魁。且以为有怨望轻躁非毁朝廷之语。其门人亦困于强还等榜。怵于左右异端之说。故深恐其贻祸吾道。有累师门。而有所不敢欤。按先生自涪还居龙门之南。止四方学者。不使及其门。门人郭忠孝自党事起。不与先生往还。至先生殁。亦不致奠。则游,杨,尹三公。虽非忠孝之比。而其不欲冒犯时议。记述其德美者。亦何怪欤。先生之道。传诸人。播诸史策。不必待行状以为重。而私心慨慨者。恨不得使先生出处言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9H 页
行之详。萃在一书。与明道晦庵之状。并传于天地之间。而志学景仰之士。有所观诵而师法也。南渡之后。幸而有晦庵夫子者出而后。始能博采先生行迹。以为年谱。故后来学者。于先生道德渊源。得以一览而暸然。是知斯道之传有待乎人。而所谓后世之子云者。岂不尤可信也哉。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上梁文
花峰精舍上梁文
千里去 国。自幸善地之转移。一枝巢林。更占别界之营搆。庇身有所。容膝斯安。主人白屋清贫。素心忠孝。寿州行义。敢望哺乳之生祥。安邑就徵。盖为甘旨之便养。适奉母而遭难。情同赵苞。终负 国而成愆。迹似管仲。瀛洲五载。与蛟鳄而为徒。锦山周年。逐渔樵而相友。顾缘 圣世之庆溢。再蒙内服之 恩移。粥饭共于鱼木。初投释子。情义孚于竹院。晚托宗人。客室斯清。纵待遇之过望。吾庐自好。思偃仰之取便。名区幸占于别天。背山临水。众材广求于诸族。小桷大楹。载拓一亩之基。遂搆三椽之屋。营为太拙而不巧。制度至朴而无文。不数日而乃成。是谁之力。勤百役而无怠。繄宗之功。绳墨不颇。依俙搆木之古制。砻斲无用。彷佛因树之遗风。向之草树幽翳之场。今焉屏幪庇覆之所。乾坤造化。相新址而储灵。风月烟霞。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上梁文
花峰精舍上梁文
千里去 国。自幸善地之转移。一枝巢林。更占别界之营搆。庇身有所。容膝斯安。主人白屋清贫。素心忠孝。寿州行义。敢望哺乳之生祥。安邑就徵。盖为甘旨之便养。适奉母而遭难。情同赵苞。终负 国而成愆。迹似管仲。瀛洲五载。与蛟鳄而为徒。锦山周年。逐渔樵而相友。顾缘 圣世之庆溢。再蒙内服之 恩移。粥饭共于鱼木。初投释子。情义孚于竹院。晚托宗人。客室斯清。纵待遇之过望。吾庐自好。思偃仰之取便。名区幸占于别天。背山临水。众材广求于诸族。小桷大楹。载拓一亩之基。遂搆三椽之屋。营为太拙而不巧。制度至朴而无文。不数日而乃成。是谁之力。勤百役而无怠。繄宗之功。绳墨不颇。依俙搆木之古制。砻斲无用。彷佛因树之遗风。向之草树幽翳之场。今焉屏幪庇覆之所。乾坤造化。相新址而储灵。风月烟霞。
二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79L 页
改旧观而动色。图书在壁。任遮眼于 清朝。花叶漫山。足遣怀于穷谪。辄效古唱。用劝新功。抛梁东。连峰矗矗镇高崇。萱闱何许千岑隔。惟有孤云入望中。抛梁西。 国望高山天与齐。十二楼城看不远。吾将镇日倚云梯。抛梁南。卓立千秋道德岩。欲识邹公真气像。后生须向此中探。抛梁北。古堞千雉埋草色。宇宙即今休战争。任地狐兔此栖息。抛梁上。高空九万何昭旷。星辰日月上森森。倘察孤臣拱北想。抛梁下。石涧冷冷流不舍。君子以之须自蘉。流行道体也非假。伏愿上梁之后。邪魔辟易。庆祥叠臻。衡门漆宵。绝狗鼠之偷窃。广屋晴景。玩鸢鱼之高深。南湘之雷雨满盈。倏起幽蛰。北堂之岁月晼晚。长侍斑烂。处困愈亨。守约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