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一庵集卷之二
一庵集卷之二 第 x 页
一庵集卷之二(完山李器之士安 著)
 书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78H 页
与陈翰林(法)(陈字世垂。贵州人。时为翰林检讨。乃陈浩之兄也。)
翠轩诗雄爽矫健。笔势横逸。绝不作小巧媚人态。而语多天成。可与后山,简斋相颉颃。而元明以下。无此格力矣。东国亦有数三大家。各有长短。虽不可相吞并。要之天机活转。终让翠轩一头。其诗虽用宋人格律。自不觉其逼唐。盖不期唐。而天才近唐故耳。若使加之以年。熟而化之。当不在东坡之下。即今中国。恐罕此对手也。苟有具眼者。必不以此言为过。然此岂可与俗人道哉。幸高明朝夕讽玩。当自知之。
  附答书
 承示翠轩诗集气味颇近宋人。然未到古人佳处。诗之为教。温柔敦厚。晚唐人已伤纤巧。至宋人。更浅薄流露。风雅一道。扫地尽矣。昔人谓东坡于诗。本无甚解。特其才大耳。东坡以下。自郐无讥也。仆同乡前辈。周渔璜先生以诗豪于京师。其七言古。迫近宋人。有苏髯后身之目。然在词坛。犹不甚推重。谓其于诗已落第二义也。贤有志于此。当沉酣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78L 页
于文选上。溯乎风骚。浸淫于盛唐诸大家。为一代巨手不难也。
答李教官(亮臣)(壬寅)
辱字远问于绝海中。非厚情。何能尔也。感荷实多。春气乖和。此时侍奉起居万安。器之离违侍侧。今到配所。情理之惨。实生民以来所未有者。可以默想之矣。谪来孤坐一室。无以自遣。借得朱书节要于郡人。乃尤翁所补注者。终日玩绎。实恨著工之晚。而恨不得与如高明者。讲讨疑义也。
一庵集卷之二(完山李器之士安 著)
 序
  
赠申正甫序
正甫将北行千馀里。余书琴台一绝而赆之。正甫必不足于求。而余亦有所欲言者。遂书而叠赠之。以满行橐。北地之民。比他道无文为甚。然质朴而少诈。雄健而善斗。终不可以为文用。为武则优他道矣。正甫以文雅鸣一国。为官于此。亲知交游者必多以世俗所谓文教者相勖。北地操笔之士。亦必引领而望其来。有所依附。未知正甫。亦以此自任否也。夫直木为辕。曲木为轭。人有强矫其曲者而为辕。则必不堪于辕用。而亦不及于轭。终无所成器。北地之俗。变以为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79H 页
文。亦奚异乎。是徒杀其刚猛雄健之气。而所谓文教者。终亦不能行。且有其弊而已。我国之民。莫便于士人。往往粗解句读者。担空卷。一出入礼围而归。则终身免调役。官吏不能侵。方高冠阔步。威愶里闾而夺其利。北人之以儒名者。幸无多。苟知其便好而争为之。济之以素强悍之性。一乡棋置数三辈。而民不堪苦。然不有以教导之。则终不能自变其弓马之俗。素不闲文字故耳。诗曰。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美秦俗之刚毅。而不忘犬戎之雠也。老子曰。太上因之。其次利导之。韩魏公变太原木弓之俗。其后也悔。今地居戎虏之冲。而其人既质朴雄健。曷若因其俗而勿变。使兵壮而不骄。民安而无怨。然后导之以忠义。励之以气节。以为国家他日用哉。亦安事文教为也。惟正甫亦毋多作诗文。时观射猎于土门江上。
杨钝庵文集序
稼斋金先生自燕还。余往候之。语及山川道里城郭寺观及其他所经历可观可异之事。且问有好人物则曰。记在北京时。于赵员外座上。适见一客在傍。年可六十馀。貌厖而眼炯。意度悠旷。若似乎游方之外者。虽不知其何人。意以为高士。余曰。未也。人不可以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79L 页
形貌取也。其后因赵员外书。始闻钝庵之名。又称其辞荣求志。博学妙文辞。金先生喜曰。信然哉。其人之如是高士也。余曰。未也。人不可以毁誉取也。然金先生见其貌者也。余闻其名者也。钝庵之为人。固未详也。今年春。金先生送示二卷诗曰。钝庵之胸次在是。余受而读之。弥月不厌。非惟造语之精深有过人者。其立论叙怀。又可以想见其人焉。则于是乎余亦许以高士。金先生果不以目皮相而赵员外亦可谓善称人矣。嗟夫。钝庵浙人也。余鲜人也。浙朝鲜相去万馀里。又限之以重溟。今虽读其诗文。邈然若千古人而不相接也。乌在其并一时也。夫士之生世。不能与当世贤人奇士友焉。乃反读古书友古人。慨然有不同时之叹。则其可乎哉。虽然。四海之广。人物之众。英伟奇瑰拔俗之士。与余同时者何限。而皆无闻焉。独知有一钝庵诗文。又曷可少哉。余闻钝庵畸人也。自放于诗酒。故其文多感慨不平之意。诗亦往往不拘声律。而意趣独至。绝无尘臼语。以是其文益奇。而身益穷。栖栖燕市中已十年。又何悲也。然向使钝庵文战而得捷。其所成就。未必能如是也。此必有得失之可言。而余于二橙之赋。深有感焉。钝庵子其将南乎。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0H 页
其卒章曰。待拂衣而归去。为二橙之主人。吾知其抚树盘桓。神怡心适。其发于诗文者。必有视今所为。又进一格者。恨余不得而见之也。赵员外名华。字莲峰。钝庵之门人。文雅君子也。见其弟子。亦可知其师云。
送洪兄良臣(锡辅)
表兄水原府使洪公。移拜湖南道观察使。临行。属余求赆行之言。窃以古之赠言。皆寓规勉之义。苟无可以规勉者。不当强有所云云也。洪公尝以近侍监赈湖南。流丐数万。终无饿死者。民至今追思不已。此必有过人者。夫以公之才猷。施之于遗爱之方。其于游刃。恢恢乎有馀地矣。顾何容余之规勉为哉。然以余而无言于吾兄则无以泄亲爱之情。尽忠告之义。玆不得辞焉。方伯之任。古所以宣风化正民俗者也。然邦域土风。各自不同。其所为政。或因或矫。犹医者之随證下药。不可执一而论也。湖南古多节义之士。往壬辰之乱。若重峰赵公霁峰高公。俱以徒手奋起。为国家歼强贼。身殉戎马之间。此其刚毅忠直之姿。平日趋向之正。有以成就如斯。岂不伟哉。想其遗风馀烈。犹有存者。而张文忠公有言曰。自世道丧而邪说作。朋比缔构。讧乱轧击。罗全之间。太半为鬼蜮窟穴。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0L 页
文忠去壬辰不远。而湖南士习之不淑。已如是矣。其后先正尤庵先生。起于湖西。湖西与湖南。壤地相接也。又尝往来淹留。故士类之薰陶激励。风动而丕变者。漂然皆有节槩。实能重恢高赵之风矣。不幸士林崩析。世道䵝昧。一种面善类而腹邪党者。滋息于玆道。潜伺暗煽。诋毁正论。其害有不可胜言。而反甚于向所谓鬼蜮者也。盖湖南三变。而不善变居其二焉。此岂但人士之过哉。顾上之人如何耳。今洪公尊先正者也。而为藩宣于此方。所谓宣风化正民俗。责有在矣。方今 圣明赫然。凡所以崇先正者。靡不用极。昭昭若日星之揭也。为道臣者。尤宜宣布德意。丕变士习。有以仰赞化理也。然美恶或生于爱憎。扶抑或至于刑赏则过矣。但当推明先正之道。表率而善导之耳。夫励廉耻崇节义。先正所以范世垂后也。诚以此义。阐扬发挥。鼓舞振作。使湖中之士。诚知吾道之正。旧习之非。则将不期变而自变。士趋正邪说熄。风俗善人材殖矣。万一国家有事。则赵公,高公之徒。又将接迹而起。其为功效。曷可少哉。此所以因其善矫其恶。宣风化正民俗。而公之责。亦可塞矣。或曰。方今外方之民。倒悬甚急。为方伯者。当以恤民为先。余以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1H 页
为不然。孔子曰。既富矣。且教之。此诚有次第先后之序。而惟我东国。则有异于是。盖有士夫焉。有平民焉。士夫多豪富。身与户无庸调。此可教而不必富之也。平民痴蠢。而困于诛求。多不聊生。此可富而不可遽教也。然则富教二术。双行并施。不宜有先后者也。然士夫。民之秀者也。平民。民之细者也。为方伯者。以风化为重。
俪文选序
古文之甚变者为俪文。盖自三代以降至于今。天下之变屡矣。而文章随之。故诗有变风变雅。而唐虞典谟。商周训诰。已各有气象之不同。则非但观世变。亦可以观文变矣。逮秦以后。温厚者。或变为峥嵘。浑噩者。或变为藻绘。其变虽渐新奇。终不及其前。此诚有可慨者。然当其变也。必有瑰奇伟丽。为一代之杰。若庄周,屈原,子长,相如,子云,子政,孟坚,子山,子安者。出而倡之。而所谓温厚浑噩者。方且餍饫而澌尽。故当时之人。亦乐其变而从之。是以文则各变。为一代一时之文。诗则变而为骚。骚变而为赋。文与赋。参会而变。俪文于是乎作矣。彼数子者之气禀。应时厚薄。言语与世推移。比如大化流行。春秋变序。而不自知俪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1L 页
之为变。自然之势也。而或者以非古少之。不亦过乎。然则文章之变。当责之世运。不当责之作者。夫俪文。兆于魏晋。成于齐梁。袭于唐。盛于宋。而俪之中。又有变焉。子山之哀江南。赋而俪也。子安之夫子碑。俪而赋也。彼则离骚之变体。而并悬乎离骚。此则两都之变调。而方驾乎两都。其经纬之淹博。格律之宏丽。皆可凌厉万古矣。庐陵之委曲婉切。有古雍容君子之风。眉山之淋漓激昂。读之慨然。若与燕赵之士。击筑而悲歌。其他汪,真,刘,李,陆,吕,文,谢。各臻其妙。虽其变不一。要在因时而达辞。又安在其非古也。后之有天下国家者。诏策制诰。凡所以鼓号令风四方者。与夫青词檄书。章奏碑版。莫不用俪文。而时王之制。亦随而变。俪之为用。又曷可少哉。我朝复以俪文试士。而俪文又变为时文。然时文之变。龌龊无足称者。余肄举子业。仍治俪文。近得表叔竹泉金公所编俪文集成六卷而读之。遂选其文之绝佳与可为法于时文者。凡得二百二十一首。合为一卷。以便服习焉。呜呼。世与文之变极矣。余莫知其又何如也。
石鼓帖序
庚子冬。在燕馆。暇日游太学。见石鼓十枚。在大成门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2H 页
内。东西列焉。高各二尺许。径一尺有奇。其九似鼓而顶微圆。一凿而臼之。石惟粗坚。如人家砌础。旋转刻文行字。或六或七。第以甲乙辛鼓。漫灭甚无一字。他亦十存二三。然铁索银钩。奇屈诘曲于苔藓剥蚀之间。若怪松盘根。半出地面。游龙挐云。时露腰脊。余摩挲叹息者久之。旧传此鼓。周宣王时猎碣也。其词颂天子之田。其文太史史籀所书。江式论书表曰。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仓颉古文。或同或异。时人谓之籀书。亦曰史书。张怀瓘书断曰。籀文者。周太史之所作。其迹有石鼓文存焉。复斋碑录言。石鼓初在陈仓野中。唐郑馀庆迁之凤翔夫子庙。五代之乱。又复散失。宋司马池。复辇置凤翔府学而亡其一。皇祐间。向傅师搜访而足之。大观中。归于汴京。以金填其文。置保和殿。靖康之变。失其所在。大兴县志言。靖康二年。金人辇至燕京。剔取其金。置大兴府学。元大德十一年。虞集得之泥草中。始移国学。历 皇明至今犹存。盖秦汉魏晋之际。鼓无闻焉。至后周。苏勖始记其事。唐初虞褚欧阳。皆称笔法之神妙。韦苏州,韩昌黎,苏子瞻。并歌咏之。黄山谷言笔法如圭璋特达。非后人所能赝作。于是乎好古者。靡不以石鼓称首。峄山碑诅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2L 页
楚文。亦羲娥之星宿耳。其后郑樵,施宿,薛尚功,王原之,潘迪辈。校雠讹误。考證音训。而石鼓之文。大行于世。然拓印渐繁。漫缺日甚。此岂非显晦有时。盛衰相因者耶。或曰。成王时猎碣也。春秋传曰。成有岐阳之蒐。陈仓即岐阳云。方入门。数胡人以马箠画鼓文。指示作胡语。坡公诗所云。神物义不受秦垢者。安在哉。然劫灰荡残。腥尘澒洞。礼乐文物。泯焉无迹。而鼓独岿然在则奇矣。况余怀西台恸哭之愤。过燕市悲歌之墟。徘徊感慨。郁结而无所摅焉。得此鼓于驴鸣犬吠之中。其为感。又何如也。遂印而归。并音训碑。为此帖字。完者仅二十六。模糊隐约。可指为某字者。七十馀。就其偏旁点画之髣髴。按旧本补缺而为完字者。又百馀。总之二百二十三字。唐贞观时。字存六百五十七。至宋欧阳公集古录时。四百六十五。今不能半。后此千百年可知焉。呜呼。山榛湿苓。犹起兴于西方之美人。况此成周旧物哉。又况其辞相表里于车攻吉日之诗者哉。中原士大夫之读此鼓者。能与我同此感也否乎。周宣元年甲戌后二千五百四十八年辛丑复月。海东李器之。识。
一庵集卷之二(完山李器之士安 著)
 记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3H 页
游闾山记
自中安堡。行数十里。取北边路。向旧广宁。望闾山。雄拔磅礴。横亘西北。高比我国龙门山。而延袤过之。山腰岩石色白。远见如悬瀑状。乃观音阁下石壁也。距此二十里。而犹望见。可知其高。涉浅川。经小丘。见广宁城在巫闾下数里。负山临野。环抱长川。城池雄固。气象壮丽。北镇庙距城犹五六里。而转一麓。已见其彩甍粉墙。未及北镇庙一二里。望见闾山。峰峦戌削。巉岩离立天表。观音阁下石色皓然。愈分明。直向北行。渡一溪水。水清而驶。石齿沙洁。可知其为闾山派也。掠过北镇庙。林莽间亦多古庙。山村东边山麓。石嘴上。有石台石室。上尖如白塔。似是月沙记所谓小观音窟。立马踌躇不忍失者也。连逾陂陁阜陵。穿十馀家小村中。群犬齐吠。有老翁杖策出门。问村名。答观音庄。村边多种桃杏之属。过此逾数冈至山下。见山上石髻上有阁。缥缈在半空。从者指为观音阁。峭峰如剑。壁色照人。令人意思森动。自谷口至庵半里许。傍溪而上。铺石于路为阶级。势峻而石滑难骑。遂下马步上。溪边多枫树。时方深秋。霜叶半红。乱石层叠。溪水回转。石路无尘。林木掩映。步步周览。不觉疲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3L 页
困。至观音阁底大石壁下。折而东。缘岩得一庵。乃甘露庵也。有僧二人出迎。而笑容满面。如有约苦待者然。庵倚壁临壑。小屋数椽。金佛萧然独坐庭除。仅二丈馀。短墙围庭。其下即绝涧。庭中有老柳三株。捲曲交错。狝猴桃蔓缠络其上。干大如臂。浓阴满地。与左右壁色相侵。飕瑟清泠。绝无尘意。以铁钟挂柳枝。刻万历年号。见稼斋记。有两铁钟悬于柳。问僧曰。此钟旧有二乎。答曾有两钟。一则送于他庵云。刳木取观音窟中水。架壁至庵前檐际落石槽。如珠缀露滴。味甚清洌。甘露庵之名。以此也。庭中柳下。置一椅及长卓。卓上置瓦炉瓦砚。稼斋记。亦言如此。其间已八年。而卓砚位置不变可奇。余与郑泰贤坐椅卓。主僧即出梨一筐馈之曰。远来口渴。请以此解之。其味清爽。欲以价偿。掉头挥手。其僧容貌。醇古简朴。辞气温润款曲。言皆由中。无一点外饰。来此后初见也。稼斋记言。甘露庵僧秀行。为人乐易。诚悃蔼然。终不受饭价云。意必是此僧。故余谓其僧曰。和尚法名秀行耶。其僧惊怪曰。吾名果秀行。而公何从知之乎。余笑答癸巳春。来游此山之人金进士。即吾亲知。吾来时。嘱必访医巫闾好和尚秀行云。今见和尚。果如所闻。故知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4H 页
之耳。秀行亦笑。余欲遍见山上。要秀行导示。答当治饭。不可上。使他僧导余。此山本六重。而月沙,稼斋及余所见。乃上下两重耳。绝壁之顶。山麓回抱。其中作平地。如棋局。当中井边。立大松树。其东麓为观音阁。西麓为关帝庙旧基。两麓尽处。绝壁陡立。即一山水口也。松树之北。为清安寺。全收一局之势。其大体与道峰回龙绝相似。此为上一重。水口绝壁下。偏西有石壁。乃观音窟。偏东即甘露庵。此为下一重。亦有山麓周抱。上层平坦而多土。下层却𡼲崎侧仄。路自观音窟上。逾一岭。度石门。即上层平地也。遂自甘露庵缘绝壁。下迤西行数十步。有石井。广丈馀。水色绀寒可爱。井上壁面。大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二句。下无姓名。刻新而填朱鲜明。稼斋记。极详细而不言。想其后所刻也。攀崖至观音窟。窟在绝壁之腰。呀然成龛。而大石侧覆如屋檐。外窄中宽。高二丈馀。东西十馀丈。南北三四丈。初入东边小庵。有两僧居焉。屋上皆覆板。从梯级侧行。颇幽暗难行。出板上。却深广敞豁。日色明朗。仰见上面。石色皓白。横张如素幕。真所谓入天犹石色也。倚北壁安佛殿三楹。颇深邃。多置佛像。卓上钟炉之属。色皆苍古。亦旧物也。洞中石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4L 页
罅。有水滴出。引笕出洞。即甘露庵檐前石槽水也。闻大雨时。山中水自洞上檐石。散落壁下。为水帘甚奇云。洞西北石坼尺馀。窈黑不知其深几何。周行佛殿之外。幽奇森邃。如在别界灵境。回顾洞门外林壑。气色顿异。如镜里所见。还下梯。出小庵外。有短碑立石上。其旁壁面。大刻碧流二字。云冈龚用卿笔也。
甘露庵题名记
庚子九月二日丙寅。自广宁上医巫闾。探石窟。度石门。憩大松下。登观音阁。以望辽蓟山川。览清安寺。归甘露庵。秀行上人。饭于庭中老柳下。寿藤荫地。清风时时翛然。饭讫而去。同来者郑泰贤也。海东李器之。书。
游盘山记
晓发蓟州。过五里桥。水颇深。乃盘山下流。北边山上有庙。而山甚高路盘山脊。望之恍若杨根之水钟寺。过此弃大路。迤北取小路而行。已望见盘山。诸峰插天。山腰松树间。白塔亭亭。其上又有若石梁者。山顶又有白塔兀立。山高塔小仅如指。行至山底。仰见群峰。丛立竞拔。如禽兽剑戟。上山百馀步。梨柿成林。方烂熟多自落。枝间路上。红颗磊磊。林尽处有小寺。名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5H 页
南无寺。有僧数人。出门迎入。坐一行于佛殿中。馈以大梨红柿。味皆爽甘。寺不甚高亦不大。而背山俯野。房屋净洁。不比城市中寺刹矣。出门得导僧。向少林寺。借僧拄杖。步往迤西而上。自此至少林寺。路皆铺石。树林荫翳。流水激激。左右多岩石。有石塔一。砖塔七。森立路边。而皆不过三四丈。过此少进。白石盘陀。可坐数十人。其下流川成潭。使厨人作饭。以待于此石上。沿溪而上一二里。望见寺东。白塔高入云霄。寺倚层峦。缥缈如画。至寺门前。石台高十馀丈。坐台上。北东西三面。奇峰叠立。若攒竹。如三角之白云台。道峰之万丈峰。间以梵宇石塔。南望大野无际。目力所及。团圆如盘而已。寺多老木。风至爽然。意自轩豁。此所谓中盘也。寺僧多出迎者。余问盘顶白塔旁寺名。答云照寺。仍指诸峰问名。北边最高峰。紫盖峰也。西边则仙石台也。上方寺。在紫盖峰之东。而千年老松。盘屈石上。如龙虎状。千形万态。不可尽述。袁中郎盘山记。所谓松之抉石罅出者也。万松寺。在仙石台之西。悬空石在云照寺之东峰腰上。若飞阁之檐。断桥之梁。架空侧立可数十丈。左右皆石峰。若飞动天门。开在紫盖峰之东。腾云峰在悬空石之东。投间桥在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5L 页
紫盖峰之东。而天成石桥也。袁记言其山高古幽奇。无所不极。述其最者。初入得盘泉。次曰悬空石。最高曰盘顶。盖自此寺之东。沿溪而上。历悬空石。上上方寺问路。则今日内不可回还云。袁记又言。盘顶如初抽笋。锐而规上为窣。诸波日光横射。影落塞外。奔风忽来。翻云抹海。住足不得。从髻石取道。阔以掌山石一。右臂左履。虚不见厎。大石中绝者数。先与导僧约。遇绝险处当大笑。每闻笑声。皆胆落。扪萝探棘。更上下仅得度。两岩秀削立。太古云岚蚀。壁色皆翠。下得枰石。方广可几筵。抚松下瞰。惊定乃笑。世无判命人。恶得有此奇观也。当日所经游之处。一一指点可辨。而非但行忙。诚如此记。险绝高危。亦难博一死以登。如中郎之为也。入寺。寺凡三重。佛殿左右。围以僧房。殿后阶下。老柏大数十围。干云翳日。古苔满院。徘徊其下。亦自翛然。出寺后门。邀寺僧。往见红龙池。一人导行。问名则云如云。池在寺东百馀步石壁下。石池天成。细而长。长三丈馀。广一丈。深绿清绀。极可爱玩。水味甘寒。苔色斑斓。水自石罅曲折流出。池外壁面。大刻红龙池三字。即袁记所谓石泉奇僻。而蛇足之者曰。红龙池也。壁上即塔也。遂缘石崖。曲折上数十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6H 页
百步。至塔底。塔以石筑。高十馀丈。处地甚高。制作雄奇。全身立大石台上。虽千万年。可无倾圮之患矣。塔腰作龛置佛。自塔后。作石级数十层可上。遂与从者。同上入龛中。四面作虹门。门外周以石栏。中坐三佛。前置香卓。上面及四壁石上。多题名。不暇尽看。出南边虹门。倚石栏。股战不可逼边。目眩不敢下视。塔下峰峦洞壑。尽隐入石台下。直俯千里大野。与天无极。天野相接处。濛濛淡淡。界限不分。骤看天与野合而为一。恍如身在空中。楼阁无所依著焉。东边遥山。在云霭中。出峦露尖。青薄隐约。如蝉翼如微影。杳然若梦中所见。转眼再见。则已失之矣。遂周行石栏。绕塔身一匝。东北石峰。最多奇壮。有侧立如伛偻状。有直立如剑拔笋抽者。有架叠层累若楼阁者。悬空石左右数峰。自地上突起。直出云霄。浑身无一皱纹。莹润如青玉。望之森然动魄。然袁记所谓一壁青削到地。石粘空而立。如有神气性情者。不知是何峰也。东边涧谷深邃。松树葱茜。僧言此中多可看。想袁记所谓奔泉夭矫曲折触。巨细石皆斗鸣声。彻昼夜不休。泉莽莽行。落为小潭。白石卷而出底。皆金沙亭。负壁临绝涧。涧声上彻。与松韵答者。从此涧溯上。皆可得之。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6L 页
而忙不能寻。令人驰神。计一山之高下。塔在山腰而稍属下。山高可比我国三角。而全体之盘踞重叠。比松岳倍之。大抵气象与松岳相近。而峰峦回复盘旋。重重包裹。袁记谓外骨而中肤。里面当有土山。而为众峰所遮不可见。山以盘为名者。亦以此也。闾山观音阁。非不高绝爽朗。而无此峰峦。无此石色。无此万树松林。彼则山势犹带穷朔粗壮之气。而此却清明秀洁。恨不与稼斋公同观。论此优劣也。曾见一统志。言此山绝顶有大石。摇之辄动。上有二龙潭。下有潮井泽。钵泉士商要览言盘山。乃吕纯阳飞剑斩黄龙禅师处。仙剑犹插山顶。上有亭罩之。举而问导僧云如。言语不分明。两未能通。但指石动挠之曰。上有如此石否。答盘顶有之云。遂还入虹门。大书仰壁上曰。庚子九月十六日。朝鲜国李某来登。从人韩景周。开川正叔。同登。还出虹门。从塔北而下。望见少林寺之后石台上有三寺。层层高下居。皆不甚大。而登览则可爽然。盖少林寺依大石壁。其上石台岌嶪。而寺在石嘴。自少林仰视。皆不可见矣。塔东有一庵。筑石为路。荒颓难行。攀壁行至庵。庵废无僧。只有金佛独坐。前有香炉寒灰数寸而已。壁上大书一联曰。山光看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7H 页
佛性。鸟语悟禅机。彷徨寂寥而还。从塔西行。有石路上山。左右皆大壁侧立。或扪壁行。或入石门上。数百步而还。僧言此路可达盘顶。盘顶距此尚五六里云。还至少林寺。则三行皆已下。遂与云如下。寺前石台。从东边路行。诸僧皆出门相送。行数十步回看。诸僧犹立石台上。望余行矣。沿溪而下。时方深秋。霜叶满路。水声清驶可喜。而涧中石色。欠莹白。东边皆石壁。壁上有大石侧立。如伛偻人。云如指为狼甲石。菱角石。三棱如菱形。一尖著地。两尖向空。其大如屋。亦自好看。又有如纱帽状而立石台上者。曰帽石。有如蹲虎者。曰虎石。有如大蛇蜿蜒者。曰蟒石。其中蟒石最肖生物。如可行动。此外无名乱石。亦数十百头。或方或圆或尖或洼。虽不可指为何物。而种种形象各异。盖此山石形。迥异他石。皆若有形神。袁记所谓慧石。距上方百步。纤瘦丰妍不一态。生动如欲语者。想不诬也。最下得帐房石。石方如棋局。长广皆二丈馀。高一丈。廉隅方正。如置几于地上。石面平如磨治。其上四隅穿穴。可立帐柱。想寺僧或好事者。凿穴设帐房于石上。因得名焉。然少林之景。固多可称。而狼甲菱角帐房三石。俱无甚奇异。与紫盖峰,腾云峰,仙石岭,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7L 页
投间桥,红龙池。并列于八景中未可知也。至盘石上。与西边路合。大人及副使,书状。方坐树下石上进饭。余亦同饭。云如至山下作别而去。日已申矣。从山下。向西南行。望见仙石台万松寺缥缈云霄。万松寺前后。松林如栅。苍翠映空。计不止万而已。少林白塔。亭亭立山腰。如人屹立望大野行人。似有情焉。马上频频回顾。失之怅然。行数里。过转山麓。上下左右。皆是果树。计可几百万株。货殖传所谓千树枣者太略少。若使太史公。见盘山。当曰万树梨。万树枣矣。
游琼岛记
出北京法华寺。向东华门。乃宫墙门也。从墙外行。宫城两隅。皆作层阁。檐桷重叠。若众鸟群飞。制度巧壮。宫城之北。有万岁山。乃造山也。高八九仞。树木丛郁。绕以长垣。又有一大楼殿。金碧照耀。门外立二牌楼。过此已见太液池。如镜面浮空。四面丹楼彩阁。缭绕如画。西北白塔立于水中。高入云霄。即太液池中琼岛也。塔在水中。而南有两大石桥。由东边桥渡水。下马上高阜。阜高数丈。其上有石台。台上即塔。台下有寺。曰白塔寺。有黄衣僧。引余上塔。塔下方而上圆。足锐而肩丰。若莲花之未开者。并藕出水面。高十三四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8H 页
丈。远望如白石。而其实垩也。累砖筑之。错以铁钉。上覆铜盘。盘上又有小铜塔。塔上有树。而高不可辨。闻花时亦花。久之果自烂熟落地。剖视则杏核云。即循石栏而一周。俯视四面。南则宫城里。黄瓦殿阁。檐甍相接。午门,端门,天安,太清四门。最高当中。三大殿与四门相直。宫城内。只有黄屋重叠。而无一树木。亦无空旷处。塔去宫阙仅四五百步。俯见檐底。宫人多往来。而面目则不可辨矣。东则万岁山。树木葱茜。山北多置殿阁。几半于宫城内。而瓦不黄。煤山阁。想在此也。西北则皆池水沦涟。与天一色。丹楼碧瓦。映带云烟。粉墙雕栏。横斜水面。塔影如百丈金蛇。动摇水底。中流泛二彩船。鹅鸭数群。泛泛自在。光景奇丽。恍如蓬壶方丈之间。此乃燕都八景中。太液晴波,琼岛春云也。北边有五彩阁。皆覆黄瓦。连以复道。半入水中。金碧映水。如一幅丹青。此乃五龙亭。而西南亦多亭阁。一阁拖桥。直入水中央。水面左右。彩阁纵横。多不知名。西边不远处。翠甍层叠。有小白塔亭亭。乃大栴檀寺云。万岁山居一城之正中。此塔少偏于西数百步。而四望九门。远近均适。塔东西。与朝阳阜城相直。南北之德胜,宣武。皆偏于西。门楼重檐。瓮城敌楼。矗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8L 页
立翼翼。如鸟飞舞城中。万屋鳞鳞。街坊井井。城外居庸。西山翠黛插天。诚大观也。盖法藏塔,毗卢阁,观象台。非不高矣。皆偏居一边。眼力不能尽搜。不若此塔之突兀居中。且兼以太液,五龙,万岁,宫阙。罗列脚下。一城形胜。无不指掌。北京城第一奇壮之观。无逾此塔。而西南城外。天宁寺塔。缥缈云霄。腰以下没入烟霭。但露半身。可知其独高也。下塔入寺。有喇嘛僧。迎入僧房劝茶。出寺而南渡西边石桥。桥南北。立大牌门。金字书。北曰堆云。南曰积翠。西渡大石桥。左右石栏。刻龙鳞。桥长七八十丈。横跨太液池上。桥中间铺板。加圆镮开阖。以通舟车。东西立两牌楼。椽柱以白石为之。高各数丈。造极精丽。东扁玉蝀。西扁金鳌。立马桥上。四望如画。仍想前日。銮舆,玉辇往来此桥。凡几番矣。如此好景物。反作怆目之具。余以外国人。百年后来此。尚此彷徨。欲哭欲歌。无所泄其感慨悽怆之怀。况当时 明朝遗老之过此者。举岂不吞声而饮泣乎。宫城西南一带。长林如画。与水色楼光相映发。真工部诗所谓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也。过桥数百步。迤北入栴檀寺。门前立三座牌楼。丹碧照耀。通街有僧。引入寺门。左右僧房。皆垂朱帘。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9H 页
广庭肃然无物。悉铺大砖。中有三大佛殿。而殿前皆作月台。绕以文石阑干。上下阶级。刻以螭龙。垣屋皆覆以青黄瓦。殿檐施铜铁罘罳。金碧之丽。比斗姥宫有加焉。绕三殿至北墙。不见一僧。还出第二殿前。黄衣僧五人。入来。余请开殿门。一僧开门导入。余问自西天来栴檀佛像在此殿否。答有殿内十五间。悉铺花文织罽。有佛三十馀。而卓前各置各色。果数十种。稍久色变。则辄易置。珠玑眩目。异香逆鼻。栴檀像立北壁下莲榻上。步梯上榻。细视之。佛像不大不小。百体与平人相称。长可七尺。面目端俨。而有知觉神识。直如生人眼作下视状。以菉豆大黑珠点睛。右手半举若攀物。左手垂前。大抵与寺刹如来之像略同。而两颊不甚丰满。此为差异。澹泊而若无所思。慇勤而如有训诲。精神不露。而不至若枯木死灰。微带春阳温煦之气。气色甚庄。而亦不似土木偶人泥塑中含敦厚慈爱之意。近前。如逢久别亲朋。远望。却可尊敬传神之妙。可谓入不可思议之域。此与天主之画。可为伯仲。而百体长短。无不曲尽其妙。彼则但得神似。而此则神似形似两得之矣。每意如来壁立高绝。清空玲珑。人不可摸捉。今见此像。却大不然。气像和易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89L 页
温润。无一点崖岸离俗之意。像以栴檀木为之。木性坚轻而燥。弹爪甲有声。范金而凸处皆金脱漆露。亦有漆脱处。木色微红。以金线段为袈裟。挂肩至地。捲而视之。木像。本有衣。其纹若波涛状。殿门外。立碑刻像。上刻瑞像。记其言振耀。虽未必信然。檀像之神妙天成。实非中国人依仿而成者。仍念吾夫子。亦留下面目若此像者。则后人之见之者。足可想像其气象。无异亲炙。此为可恨耳。归时微雪飘洒。玉蝀金鳌之间景色。尤空浓隐映。至万岁山前。下马入门。立阶上。望见山上树木。无合抱干云。而多亭亭丛翠。如画里物。山南作一带长廊。更无楼殿。山北多池台宫室。还出从神武门右。取路宫城厎。东折而南。又折而东。出东安门。归馆。日尚早。
西洋画记
天主堂壁上。画天主像。一人朱衣。立云中。旁有六人。出没云气中。或露全身。或露半身。或披云露面。亦有身生两翼者。眉目须发。直如生人。鼻高口陷。手脚坟凸。衣摺而垂。若可攀拗。云气敷松如弹绵。而披云露面者。深若数丈。初入堂中。仰面乍见。壁上有大龛。龛中满云气。云中立五六人。渺渺恍惚。若仙鬼变幻。而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0H 页
审视则贴壁之画耳。不谓人工之能至此也。又画天主堂栋梁。交错掩映。高深廉角。侧转如可隐身。圆柱簇立。中高边杀。而圆体分明。如可扪抱。画天主侧卧云上手抚大珠状。鬓发松然。眼光照人。其珠大如人头而青色。炯然玲珑。若琉璃水晶。透见一边。设彩之神奇不可解矣。画天神足踏一鬼。以四棱铁枪舂其头。目睛射地。勃勃若生。身不贴壁而枪棱坟高。如刀刃向外。其画禽兽虫鱼者。物物酷肖生者。虽微细之物。如蝶蜂之属。皆画数十种。粉蝶,绣蝶,壶蜂,蜜蜂之类。种种形色。争毫分异同。而必穷其类之数。嘴眼鬓眉。各极其态。虽不书名。一见可知其为某虫某兽。猝然开卷。虫鱼蠢动飞走。如可手掬。画城邑人家者。画仅一二尺。而若登高俯视。满城人家。但见其屋甍。盖以墨之浓淡浅深。作明暗隐见之色。能令人看作高低远近之状也。卓上侧立圆木板。以五采杂抹。纵横散乱。漫无条理。或有似鸟头者。或有似鸟翼者。仅可指名而已。离木板三尺许横立。圆筒一头帖水晶而多作廉棱。一头有四小孔仅如针窍。以眼著小孔。透水晶而视板画。则向之散乱者。皆凑成一物。或鹤啄松枝。或鸂䳵浮水。个个如生物飞动。而板上之画。终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0L 页
莫辨何者为头。何者为足。盖水晶廉棱。能离合人视物。故随其离合之势。而凑合一板之点画。以成完画。匠心之妙。可夺神巧。北壁门开。而有狗露面门扉。引颈窥外。谛视则元无门焉。但画门扇于壁。作半开状而画狗其下。笔画涂抹。甚不精细。而近视则画也。却立十步外观之。则分明是生狗。而门扇之内。甚为深邃。若映见一壁。尤可异也。
浑仪记
十月晦日。复至天主堂。西洋人徐懋升。出示浑天仪。褙纸作圆圈五六。周天度数。地平南北极。黄赤道日月运行节气。各作大小圈。外圈径尺馀。而里面地形。仅如弹子。其人轮转以示。以日轮当冬至。而转于天。则掠地平南边出地三分之一。入地三分之二。夏至反是而行天中。春秋分。半出地半入地。一见了然。洞知天地日月之运。如烛照数计。地平则不动。而南北极圈。作来往高低。方出地四十度。乃中国所见也。却缩四度而言。朝鲜当三十六度。日月之运。稍异中国矣。余看地球图。西洋去赤道。比中国尤北。问西洋当几度。答地方甚大。有四五十度。或六七十度。而北边海岛。则八十馀度矣。余以浑天仪。碾作北极出地九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1H 页
十度。北极正当天中。以日轮当冬至而转之。日轮一周天而长在地下。无出地时。又当夏至而转之。日轮一周天而长在地上。无入地时。余问西洋北边。冬至有夜无昼。夏至有昼无夜乎。答尽然。极北地方。春分至秋分。有昼无夜。秋分至春分。有夜无昼。西洋地方极大。昼夜不等。有七时八时九时十时之异。亦有一昼为一朔之地。亦有日才没而即出处。盖尤近北而日之长短。益参差不齐矣。其言其术。明白的确。可洗万古管豹之陋。唐史言。骨利干于诸部最远。日没后煮羊胛适熟。日已复出。每以此为疑。而不知其故。今见此浑天仪。想其时必是春分后秋分前也。若是秋分后则羊胛适熟而日便没矣。当时唐宗及其后看史者。皆但谓北边昼长夜短。或以为此是地之角尖近日出处故如此。而不知春分秋分之互有长短。即此一事。可验其术之不差。亦可知天圆地亦圆之说。真正无疑也。曾见皇极经世书。言日不过八时。今有九时十时一朔之地。则邵子之言。亦非大观也。
登兔儿山记
循宫墙。北入地安门。过万岁山北向西行。出一虹门。即琼岛。白塔东北隅也。渡大石桥。绕琼岛而南。又渡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1L 页
两石桥。穿堆云,积翠,金鳌,玉蝀四门。望见太液池。冰合如千顷琉璃。当中一道冰解处。潋滟映空。有凫雁数百泛泛。或翔或下。自琼岛西北。有一带长垣。遵太液池东边横截。东西垣尽处。树林如织。想当时琼岛太液池兔儿山。皆在周垣里。如万岁山外人不得出入矣。今西北无垣。未可知也。过大栴檀寺。迤南穿小胡衕。街路回曲如织。行百馀步。出兔儿山北。转山而南。登其上。其山以太湖石累成。高八九仞。周百馀步。盖石假山之大者也。石色青润而嵌空玲珑。往往若槎立兽蹲。山左右。皆通一虹门。柱架皆用其石。虹门之旁。各有小洞。深广丈馀。从东边虹门而行。大石林立。皆过头夹路。逶迤而上。如行深谷。中间有老木僵立。想 明时所种嘉木。而今析为薪矣。山巅有亭三楹。翼然如飞。而丹碧䵝昧。瓦甓纵横。此盖 明朝御幸游赏之地。而今废矣。俯见宫阙。人家映带于太液池边。都城九门皆可数。居庸西山。横张西北。眼界亦自爽豁。东望。琼岛白塔。亭亭立水中。西安门外。又有白塔。下方上圆。一如琼岛之塔。两塔想一时所筑也。亭中卧大石若碑。其光如镜。怪石之环亭而立者。高或丈馀。皆奇怪可玩。下山出虹门。有古殿基。废础龙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2H 页
凤。颠倒可悲。山下著小庵三间。扁朝阳禅室。守护僧所居也。废基之南。有石台。高及人腰。广三步馀。其长十之。上穿水道。屈曲周通。如龙蛇之迹。此亦 明朝旧物。询之为流觞曲水处也。至碾磨台。台以砖筑。高七八仞。方二丈馀。附台之角而筑夹城以为路。广一丈。绕台回旋三匝。若螺纹。其势渐低。第三匝拖尾于地。台虽高。可驰马而上。其外凿渠环之。宛转句已若蛇行动脊状。其深二丈。亦回转上台。路左右及台四边。皆有阑干之痕。而今摧折无遗矣。坐台上。其高不及兔儿山。而亦敞豁通望。念兔儿山太湖石。其数累万头。万里输运。工费不赀。此台之筑。亦不止中人十家之产。而其馀废础败甓。皆当时别馆离宫也。此莫知 明朝何时所刱。而侈靡若此。生灵之膏血尽矣。重为之慨惜嗟恨。不但兴废之感而已。清人之废置不修。亦非崇俭也。专意于热河宫殿。秋冬在畅春园。春夏返热河。在北京者。一年不过三四日。其势然矣。
蓟门烟树记
平明发二里店。雪覆路上尘。北边蓟州山上。云雾鬅起。大野皓然。林木微茫。行人车马。来往其间。远者如鼠而却分明。依然一幅平远山水画也。野中往往有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2L 页
白雾一带。似烟非烟。横截东西。日气清明。则直似江河云。而今日日出而雾犹在。烟光不甚分明可恨也。此地烟光。前辈论之多矣。或以为蜃气。或以为近海而然。皆非也。蜃气顷刻屡幻。或作楼台。或作山水。而今此地终古但作烟光如江河而无他异。决非蜃也。近海旷野何限。而未闻有如此者。况此地去海犹一二百里乎。终莫知其故。余在路上。深究其理。细察山川。盖地形然矣。自蓟州别山,蜂山,枯树,玉田之间。北边多大山。南边野势。多微凹若江河。而高深有渐。骤见不觉矣。高山大野之间。最多雾气。而凹处必湿。湿能引气。久住夜晓。山泽之气。平铺野中。野势有高深而气之积有厚薄。故日出而薄者先消。厚而湿者未能卒消。与日光相射。自生滉漾明闪之色。是以日气清明。烟气尤分明。而阴则无有。盖雨与日。相照而成虹。人向日噀水。亦生虹光。此地烟光。亦此理也。凡气之远而厚者。见之有形。近而薄则无见。此地烟光。去地不高。而延袤颇广。人之眼力。远则平视气面。故有见。近则俯见。故无有耳。
寻射虎石记
李广射虎石。闻在永平城南。而自前我国人。无有至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3H 页
其处者。滦河及青龙河。皆以桥渡。水流处不冻。冰上微有雪而已。过桥换骑李龙川胡马。耳边但闻风声。而身不动甚快。自桥西舍永平府。取南路而行。城南人家。数里不绝。路边山上。有彩阁缥缈。俯临野色川光。亭下列植松柏。苍翠蔚然。亭台栏楯。重叠如画。想是富贵家别墅也。过亭逾小岘望见。松柏葱茜中石物皓然。至墓前下马。有村人五六来见。余问虎头石在何处。其中一人姓川者。年可六十馀。答距此不远。此处人当皆知之。余问尔在何处。答家在三十里外。适有事来此云。其人因谕村中年少数人曰。外国人欲看古迹。尔辈一人随去指示。村人皆推托不知。相诘半饷。其人却慨然曰。彼辈不往。我当同去。遂骑驴而出。逾小岭。逢一樵夫。招之不来。舍驴步上山头。问路而还。其诚意款曲。实未易得也。行一二里。路边山上有石。其下有碑。其人指之曰此是也。望见石在山腰。去地七八仞。在百步外。望之宛然虎蹲山坡。若月中望之。尤难辨矣。遂下马至碑下。碑大刻汉飞将军射虎处。下书康熙壬戌。绥远将军蔡毓荣立。盖旧碑残缺而重建矣。余看碑已。川姓人问是否。答是。于是辞去。中国人无半东半西之事。不为则已。为之则多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3L 页
到底若此。可畏也。遂披荆榛上山。山急难上。前推后拥。至石前。乃粘白石碎碎累成者。片片多剥落。苔藓斑斓。迫视却不似虎。细看亦不辨受镞处。而还下立数十步外望之。依然老虎毰毸。蹲坐山坡。山下大路旁。青龙河一派流百步外。想当时李广驰马过山下。仰射之矣。此地即右北平。山上有石若虎。后人拟称。亦未可知。而自古流传。至于立碑。识其处。应有根据。以今看之。永平府左右。皆鸡犬相望。而汉时必荒凉多树木。此石当非假托。且虎形如是逼真而后。方可发射。他石想无出此者矣。今日偶逢快马。又得川姓老人指示。得见古迹。凡事邂逅多顺成。经营却乖戾。理盖然也。
一庵集卷之二(完山李器之士安 著)
 祭文
  
祭洪夏瑞(龟祚)
洪君夏瑞罹外艰。未及祥而病。禫而剧吐血。才释服而遂不起。呜呼。将以丙申十一月丁巳朔二十四日。靷向其先山。前一日己卯。友人完山李器之。来自山斋。以果一盘肴一器。酹酒为文而哭之曰。圣人制礼。亦讥灭性。俯就企及。贤不肖等。而子平生。古训是證。若神明然。胡至殒命。𩜾粥以杀。祥禫有定。亦不敢逾。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4H 页
尺寸之剩。然其至哀。心腐血迸。死岂所欲。而不自胜。呜呼夏瑞。素羸善病。盛夏流金。衰不暂裎。余喻引经。若惧而省。今焉至斯。意或径庭。环视一世。殉利欲阱。死无可称。寿何足庆。子惟尽道。命得其正。脩短奚论。颓俗可儆。闻君临没。气尽心炯。无怛然色。妇人是屏。忆在莲巷。与子觞咏。投壶射韵。逮夜烛秉。谐笑间发。杂醉而醒。每顾夏瑞。襟带独整。我于彼时。心甚起敬。盖其操存。死生与并。呜呼夏瑞。气清色净。神思妙悟。有句辄警。尝云文字。吾辈之眚。考亭遗书。义理炳炳。吾将没身。以探肯綮。不假以年。乌得究竟。呜呼此恨。千古以永。我自髫龄。识子名姓。动辄相依。蚷蛩形影。自子之逝。风味霣罄。出门奚适。有言谁听。一卮来哭。声短气哽。灵其不昧。鉴此耿耿。
祭金仲施(普泽)
古人曰。天之于善人。赋丰而报啬。此言正直有才志者。每多困穷夭折之也。曰不然。此乃世也。非天也。三代以上。正直有才志者。皆得位而尊荣。三代以下反是。夫举世之所恶。莫甚乎正直有才志者。则其势不得不摈斥而困穷。天欲助之。亦末如之何矣。故曰世也。非天也。然天既生有用之才。虽拘于世。而不得展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4L 页
其所赋。终必少施其一端。使后人。犹可知其人。则此可见天之于善人。惓惓未已也。吾兄监司金公。所谓正直有才志者也。公之丰然之貌。可以端委廊庙。郁然之文。可以黼黻王猷。湛然之思。确然之守。可以任重致远。其才可以综理国家。其节可以风励颓俗。其言论。又皆可以扶植乎天之纲地之义。天之赋于公者。可谓丰而周矣。公之五代祖曰沙溪先生。道学纯正。大贤人也。曾祖生员公。立殣江都。义节炳烺。祖光城公有大功于社稷。勋业著乎鼎彝。妇孺知其姓号。父判书公有厚德清节。位亦正卿。夫我东用人。专以门阀。公之所生之地。既如是。公又具此众美。天之生此人于此地。必疑乎其大用于世也。今乃早取科第。而蹭蹬于下僚。操行正直。而仇嫉半一世。妻儿不离饥寒。众镝恒聚一门。轗轲厄穷。反不若庸众人。凡此皆世也。天曷故焉。虽古圣贤。亦有所不能于世。则吾于公何恨。然世之轶公而骞腾者。又皆前世无闻人。其身无才德。特自为谋巧于公耳。然则其人也。又非世也。呜呼。清名厚利。合而为一。乱臣贼子。殊途同辙。凡有血气。孰不愤嫉。然而婴之有祸。媚之得福。于是乎。以灭死万万无恨之心。建千古纲常不易之论。而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5H 页
父兄叔侄。皆在一网中矣。其为世如是。而能免于死。则抑又天欤。公出身二十馀岁。晚年出按湖南。公已病矣。适岁大凶。富室流离。公力疾。卧治文簿。施设合机。转运若神。民赖以生。而公则担曳还家而卒。世之知公者。但许其直言敢论。风采可观。今而后。皆知其有负抱。夫受方面而遭凶岁。试其才于临殁之前。天也。天之惓惓善人者。非耶。呜呼。公为余外党再从兄。而又为余伯父之婿。凡其至情深爱。何间同气。然今所以哭之者。非为吾私也。亦非为公一身之不幸而已也。呜呼哀哉。
祭申正甫文
吾东为文。俗好演陈。委靡近甚。观者欠伸。国之取士。辞尚骈俪。破絮行棘。拘规局例。咀嚼尘糠。仿效啽呓。幸者决科。视为蹄筌。急走亨街。他不暇焉。其不遇者。老死科臼。是以古文。世与忘久。子于是时。倡以赤帜。力追古作。众笑群议。子恬不改。益治其事。刬腐复雅。文采日彧。众始倾慕。自知龊龊。下逮闾巷。兴起之速。子于文章。诚透金石。闭影朱门。舍身方册。如饥之食。如鸡之伏。一字之好。千金不易。旁拾科第。非意之必。既富而肆。其辞云出。明堂玉佩。清庙朱瑟。赫赫王猷。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5L 页
人期黼黻。文之不幸。遽中道轧。脂膏淟涊。黄发奚为。子未四十。成就甚奇。嗟子之生。皎若星辰。貌无魁伟。气味清真。温其可爱。勇实出群。职务之丛。综理惟勤。啸歌废事。薄彼文人。然于荣辱。意自悠然。儒林争辨。为世枢璇。爬梳伏案。曲直多端。彼实善眩。锋锐难遌。子投以疏。若障河坼。理强势弱。言出身斥。群诟腾腾。继以哀讣。天胡忍斯。若实其诅。子方远游。蝉蜕垢癣。手揽云汉。星日烂烂。视彼扰攘。蝇鸣蛆蠕。嗟嗟衰俗。已矣难陈。以子而拟。于古有伦。貌类逊志。其诗剑南。文似庐陵。笔则子瞻。韵味风节。又四子兼。六十之假。诗亦万首。岁寒之值。成仁何有。玆非在我。同不必苟。我初见子。美伯之堂。剪烛联句。夜阑杯长。槐槛长寻。庭阴累移。历论终古。有契无违。每言牛川。楼高水碧。期我往宿。赋诗为乐。去岁维舟。独凭危亭。岩泉绀洁。霜木疏清。云沙映牖。鸿雁群鸣。周观壁诗。墨色犹荧。念子之魂。于焉睨临。恨无佳诗。当楚些吟。缅怀前言。有泪盈襟。死生脩短。子自达视。而吾所恨。不复见子。灵筵将辍。墓草再宿。一卮来哭。神其我格。
祭外兄金德老(镇成)
呜呼。吾兄之生也。人皆悯焉。吾兄之死也。人皆惑焉。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6H 页
其悯也悯其人之穷也。其惑也惑天理之无徵也。以吾兄之才之美行之笃。天所以厄穷困杌。如不克然。所谓报施者。果何如也。早婴奇疾。形神羸尪。胸腹关格。哕噫呻痛之声。不绝于口者。二十年矣。加以岁遘毒疠。仍至于死。及死之日。无父母。无兄弟。无妻妾。无血属。古称天下之穷民。曰疲癃残疾。鳏寡孤独。吾兄特男子。故不寡耳。其馀皆具于一身。而年又不长。文采不表于世。人之悯且惑。不亦宜乎。然人之生也。自有人之道焉。苟不能尽其道。寿富逸乐。适所以增过而厚恶。曷足道哉。吾兄之为人。孝于亲。友于兄弟。与人信。此所谓人之道也。凡于其道。务欲尽善。虽疾病。不敢废焉。微细不敢忽焉。孜孜至于死而后已。然则天之厄穷困杌。是谓庸玉汝者。于吾兄何戚焉。人之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以此视生之前死之后。不啻容丝忽于钜亿。其长短直秋毫耳。何足计较于其间哉。古有三不朽。言死而名不朽也。诚以推极而言。天地要有穷时。名亦终归于无而已。不朽者。又岂足恃哉。然则人之寿不长名不扬。固非大可恨者。吾兄平日识理甚明。岂以是介然哉。故古之君子。守道乐善。随遇力行。以终其生之时而他不计焉。天地间。只有此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6L 页
道理而已。则寿与名。皆不足为欣戚。何况乎疾病穷苦。而今以悯且惑于吾兄者。不亦过乎。然吾兄形骸之痛苦。志意之惨怛。缠绵十数年。今忽漠然无所知识。庄生所谓劳我佚我。其谓是也耶。然则其死也。谓之乐则放矣。而又奚足悲哉。虽此非所以哀至亲者。然欲慰吾兄长逝之魂。而解他人悯惑之心。亦以塞余无穷之悲焉耳。呜呼尚飨。
祭甥女李氏妇文
呜呼。汝之禀性纯美。识又通达。时出名言。男子不若。淑善婉嫕。宜享厚福。相貌丰端。又无夭法。免乳大故。女子例病。因玆而终。岂汝之命。呜呼。脩短参差。骨肉情深。去者若顾。存者疚心。万代倏忽。人生竞悲。暂有终无。彭殇一规。人或无称。皓首奚为。汝虽夭阏。行多可述。以慰汝慈。宽余悼怛。病未临圹。沥酒一哭。情长言短。庶歆我酌。
一庵集卷之二(完山李器之士安 著)
 哀辞
  
金诚仲(纯行)哀辞(并序)
诚仲。余之外党戚叔也。然其所以相知者。不以戚叔为也。始余闻诚仲弱冠。为复母夫人雠。钩婢仆。得其情。沉数人于江中。有司执而闻。 主上义而释之。意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7H 页
其人刚壮悍烈。有鲁汪踦之风。及识面于尊甫所。其状裒然若大儒。宽裕而慈善。眉宇间。隐然有不忍人之色。与人喜倾倒。无畦畛刻覈者。余于是知其诚孝之过人矣。其后与诚仲及数客。舟过楮岛二 陵之间。是夜月明。相与饮酒。乐而赋诗联句。诚仲赋最多。续书十数篇不休。诗又雅健有古意。非仓卒可为者。余怪而察之。方他人偃仰散漫以嬉。而独危坐微吟。望远凝思。终席无倦色。此所以篇什独富也。诗酒淋漓而勤厉若是。于是知其笃实。非悠悠不济事者矣。访余于道峰书院。风雪闭门。相对竟日。余方读孟子。出疑义质焉。其答也如响。其言又明白通透。分析微奥。折衷诸说。若猛将之鏖战。老吏之断狱。能使人开豁无碍滞。余叹其若是。则是说也多得于三渊先生云。于是知其明于经术。学有渊源矣。方国是靡定。 天怒震叠。士气郁塞。而亦未敢发也。诚仲首先倡率。欲抗章争辨。有急病未果。而时事益危怖。人皆谓可已也。而诚仲慨然扶病入太学。痛陈贤邪之分。以此世皆许以好气义。不避险艰。于是知其尊贤卫道。出于真知实践。不以随众浮激而为矣。诚仲宅后。有老木方塘。又结庐于山上。鸣泉峭壁。泓峥幽绝。余一再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7L 页
往见。其左右图书。焚香清坐。日吟哦其间。似乎优閒谢事而绝俗者。徐以察之。凡仰事俯育。治家应事之务。无不萃于一身。自其亲病聋。诚仲左右应对而忘其聋焉。亲戚之贫穷无依。与夫婚嫁失时者。莫不担当而经纪。儿童之难训者。皆受而教之有法。又其暇从师友讲道学。读书赋诗为举业。其勤至矣。而行之有馀裕。于是知其才之美学之力矣。然其意不止于是。而将孜孜进修不已也。呜呼。诚仲今死矣。呜呼。如诚仲者。岂易得于今世哉。虽靡其亲老。而无他兄弟。且非余情义之笃。其孰不痛惜而悲之。然不如余相从之熟。亦安能深知其如此而惜之也哉。其辞曰。
天既赋以众美兮。君胡为乎止斯。抑大块劳子以生兮。今焉佚而归欤。纷脩短之参差兮。禅万古而竞悲。念有生孰能免此兮。曷独哀君不能休。余既深知而悦之兮。恨斯世之不同留。纵子达观乎死生兮。奈岭表之严亲。奄疾驱而还家兮。又渊翁之在门。君胡不迎马首而怡愉兮。奉几杖而周旋。嗟诚仲之果死兮。今不可以复觌。心庵阒其闭门兮。悄空山而微雪。岩扉兮松径。君来去兮谁复识。
一庵集卷之二(完山李器之士安 著)
 告文
  
一庵集卷之二 第 298H 页
告家大人文
极善而罹祸之极。乃天道之极舛。惟彼义理之天。时或不胜其气数之嬗变耶。以仁明忠厚之德。终不能保一身而庇一子。此岂其无惑且疑哉。父死兮子莫知。子死兮父莫知。悠悠苍天。胡宁至此。虽贤愚之相万。均无愧乎一死。 君有命兮。焉敢辞。有罪无罪兮。丹衷照日。历千古而炳炳。在缧绁而非罪。虽桎梏而正命。呜呼有程伯之德。而学不及。同魏公之量而才有馀。用未究于当世。忽山颓而梁摧。非我私乎吾亲。人孰不云其如斯欤。呜呼。我既不能尽子职于生前。死当从九原而周旋。永无违兮千万年。他生之说或然兮。亦愿世世长结父子缘。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