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菊圃集序
   菊圃集序[蔡济恭]
菊圃先生集卷之一(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诗
   次老杜咏怀古迹三首
   锦湖乘舟
   节值寒食。倍切先墓之思。而兄病不可少离。废阙省扫。怆伤伊何。玆赋一律以写其哀。(甲午)
   族兄寓轩(檡)君涓日冠其子。聊赋一律以贺之。
   得家字呈叔舅。盖寓怆旧之意尔。
   康衢诗
   雨中
   美人图
   衰海棠
   枸杞子
   小碧梧
   网鱼
   结庐
   画帖拈韵。命群弟作亦随成。
   暮春蔷薇
   吾庭一株小枫方红(二首)
   阅周礼
   拟古秋怀
   正月十二日立春
   恩扫咸昌先墓。感题追远堂。
 诗○晴东漫录(余待罪槐院。因答寮简触讳。遭台言。终有安陵编配之 命。丙申闰三月。)
   松京
   竹桥花潭。严程不可𨓏抚。怅然赋一绝。
   箕都
   普通门楼
   至安陵(将住南门外。故末句及之。)
   羁栖四绝
   哭朴老泉
   久霖
   又一绝(南塘村名)
   逢秋
   清南北
   有园客馈寒露瓜一筐
   房中桂
   秋雨。待族侄善应(必庆)正字。(应后号献窝。时住黄州。)
   兄至
   妻至
   送兄(三首)
   漫为
   九日八章章六句
   僧有馈鱼者。却之。
   步杜韵赠人
   听鹃
   写立春诗后
 诗○归园录(余于己亥。自光山蒙 宥。还都下弊庐。集所作。命之曰归园录。)
   谨次外王父韵。述怀示堂叔。(五首)
   苦寒偶吟。示慎上舍元瑞(龟重)
   慎上舍和赠。又步。(二首)
   松北兄和投余苦寒诗。奉次。(二首)
   庚子立春
   别泰川使君朴(长润)
   次题慎节斋李(仁复)来初南征录
   挽蔡修撰(明胤)
   挽李承旨(元龄)
   诸君联枉。步韵记意。
   挽权安州(慜)
 诗○白莲录(辛丑闰月。约诸君上净土寺结社。集其詶唱而命之曰白莲录。盖为寺在白莲峰下。而亦取古人莲社之义也。诸君诗在别录。)
   上寺日。用裴迪青龙寺韵记意。且迟辉祖。(清潭字)
   辉败约不至。真俗士也。遂拈北山移文中一句语为韵。作五绝以调之。兼示族侄思卿。
   夜坐咏杜工部十七夜对月诗。感所值适同。遂次。
   停云四章。寄慕轩(必慎)竹阴吴(光运)诸君子。(四首)
   夜雨。得多字。
   诸君期以是日来则喜可知也。作既见君子一章以见意。亦古诗之遗也。
   急雨赋得
   清潭又愆期。寄来七绝五首。答之。
   望仙游峰。感怀兰嵎朱太史。(名之蕃。万历丙午。衔命来东游此。)
   荣木六章
   清潭至。喜甚。辄拈简斋集中韵共赋之。
   次潭君韵
   翌日。共次唐人韵。
   次寄善应
   永伯以六绝见寄。次之。(永伯。竹阴字。后改号药山。)
   锡鬯
   归赗
   思卿至。共拈凉字。(思卿慕轩字)
   下山和诸君。四首。
   拈陈去非诗中笑领铜章非失计一句。排韵作七绝句。录奉花山新伯慎节李君。
菊圃先生集卷之二(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诗○南隐录(壬寅秋。余出宰英阳。收纪在路之官首尾所赋。命曰南隐录。盖以邑在岭南。而古号古隐故云。亦取古人吏隐之义也。)
   途中
   锦上望四松亭。怅怀辉祖。
   渡尚山峡津。望自天台。
   长路纪情
   到礼山。先简花山伯。
   到花山。复续前诗。
   上官途中
   感 君恩三章
   官居闲事
   白菊盆
   寄花山伯
   民有争峡田者。犯晓往审。途上漫赋。
   傲吏
   闻韶馆临试偶吟
   花山衙赏梅。与主人同次东坡韵题龛。
   日。余自闻韶回。至花山衙。与主人赏梅赋诗。诗未就而移席西龛。相与坐前楼。对月命酒。兴剧。始勘前诗。真个清境也。归来尚有馀意。追赋一律。录去求和。十一月望。子淳拜花山伯足下。
   花山寄来梅诗第二叠。遂和两叠录去。盖仿东坡原诗及晦翁,陶老皆三叠也。
   亚使金鹏路(翰运)到花山速余。余以公冗谢不赴。亚使与主人甚怅然。同拈梅花诗中五韵。各赋一律。南上舍德老亦预会。同赋寄来。遂各录答。
   亚使转到青凫。又速又未赴。又拈赋梅花诗馀韵。专人录投。其意可感。又和奉。
   花山使君移梅于临清阁。主人贮在东阁小龛。闻其主人失梅甚怅然。此事堪入诗话。遂设作嘲答。录奉花山使君。君其谓何。古隐逋吏蕙圃子淳拜。
   答自如督邮
   花山伯寄来立春诗曰。春盘无赖作新年。阁里残梅转可怜。商略檀公最上策。侨居去占白云边。此所以志新年。而白傅香山之趣。欧翁颍尾之意。蔼然于辞句之间。甚可贵也。余亦方有簿书之累。见此尤岂不击节兴想。遂录答六首。其亦新年之志也。是日立春岁除。
   正月上旬。与花山伯期会陶渊之仙刹。路中口占。
   取拈僧轴中前人韵。与来初各赋三首。题仙刹及石门之落渊。崇祯处士瓢隐金公是榅之遗墟。
   鸟岭(正月望后。趁盟祭向京。到中州。闻退定报。复路还过此偶吟。)
   苦乐行
   维扬晦谷族兄(梓)春初到余所。迤𨓦南下。盖阅月而后回到花山。穷道行色。殊可悯然。从府伯得余仙刹诗。步韵寄来。辄此和呈。
   花山伯弃官归。病未身别。替以三绝。
   龙湫𧃐䕽
   南征联句
   答寄丹丘宰洪兄建春(尚寅)
   曾与慎节李君。有新年酬唱诗。共言及春谢官之意矣。慎节果已不负诗语。归卧小白山下。得逍遥自在。顾余则至今迟回。欲归未归。甚可愧也。即与慎节约为陶山之游。路上回忆前诗。尤令人邑邑。遂更用其韵口占。去示慎节。
   陶山
   爱日堂
   古意
   南亭。待慎节愆期。
   换鹅亭。次壁上韵。示亚使。
   重阳。次亚使。
   次壁上绝句
   自山阴入伽倻
   谷口
   寺中纪览
   绝句
   丹枫。次僧轴。
   宛在岩
   次赠关东亚使李持国(万维)
   龙城。次主人。(向与主人同游换鹅亭○三首)
   又五律
   又七律
   就馆后。主人又书送绝句。乱答之拣留。(四首)
   谢机师惠山果
   机师次余谢山果诗。袖来见赠。其意郑重。遂再用其韵答之。盖寓张子英才被驱之叹。不知机师肯否。
   移梅
   早朝
   又题
   对花怀慎节
   世常以离骚遗梅。杜诗欠海棠为病。余遂戏成二绝题梅龛面。为二家雪冤。且慰梅兄之意。
   江南行。题梅龛且寄慎节。
   从兄子衡氏自京来。商山族叔公望氏亦来会。设筵以相乐。酒阑。商山叔劝余重步梅龛诸诗。而刻烛为令。遂自持笔促之。不获已任醉乱号。醒后捡看。粗胡可愧。而亦不淘削。并依醉草存录者。诗家真率之义也。
   又五律
   又七律
   又七绝
   和赆沔阳李上舍锡祉
   丹丘守次花字寄来。更吟。
   赠朴生泰临(临余竹马友。而朴士宾之庶弟也。)
   丹丘衙。遇姜上舍尚耆。次赠二首。
   更步上舍韵。题主人梅龛。
   姜上舍自丹丘凌岭委访。除夕前夕也。次赠。
   题仙诀
   明皇玩花图
   追次慎节除夕诗
   去岁之腊。与慎节李君期会于凤城之望仙庵。余适有官冗。差日始赴。至则慎节已到一宿矣。山楼迎笑。调以后期。且传凤城使君留诗事。盖使君以好意随慎节来此。待余不至。而有公事。不果待也。闻之意甚怅然。翼日。遂同慎节赴谢山衙。识面剧话分夜。喜可乐也。归来尚有馀怀。辄依留诗韵和成三叠。录奉使君。兼示慎节求正。
   南亭种花
   理埭
   思人
   春日峡行
   丹丘观海。用李达韵。
   登楼。示主人使君。
   滞雨戏作
   夜月
   高台曲。留赠主人。
   野乌行
   感物吟。和丹丘见詶。高台第二章之意。
   赠凤城旧使君别(三首)
   寒食
   丹丘守有书。称归田散人。盖将弃官也。以诗戏之。
   真城志感
   诗答真城宰观鱼之约
   县中十诗
   怪虫
   淫雨
   和东厓(李浃)
   和西寓
   寄李和国(万宁)
   和镇花
   途中
   南亭有思
   闻安陵弃官归。录寄三绝。(思卿时为安陵守)
   谢族侄礼卿骑曹(名必龟。号耕隐。)
   再理埭
   水明楼晓吟(楼金都事昌锡旧居)
 诗○隐社录(甲辰上元前二日。慎节李君自竹溪宇凌岭来惠。遂结社于兼隐斋中。合首尾唱詶诸篇。而命之曰隐社录。)
   慎节来赴诗社之期。喜甚。得东字同赋。
   上元。用唐人十五夜望月韵。录寄紫海使君洪建春。
   望月谣
   东厓李丈至。同赋曾字述喜。
   衰梅。得深字。
   送人塘送东厓联句
   和人
   丹丘叠韵。和主人使君。(丹丘紫海一号)
   丹丘行
   上岭行
   丹丘戏作联句
   如雪梅词
   子夜歌
   丽鸟词
   叠韵。录寄丹丘。
   简招机师(韵释天机。在日月山中。)
   机师至。得何字。
   和机师
   仙游窟
   赠歌者赵源。得情字。
   诗社将罢。尚有馀意。共入清凉。为离合会。途中口占联句。二月五日也。
   紫皮峙
   清凉洞口。得山字。
   到寺。得群字。
   罗汉殿南。迤二百趾得一岩。下临穷壑。前对丛壁。可坐而赏也。岩名徵僧不得。遂相与命之曰吹笛台。以补慎斋之阙。时宣城笛童随至。盖实境也。辄联句留付居僧。以备他日山中古事云。
   又五绝
   次韵。题策上人诗轴。
   山楼有思。联句。
   向满月庵
   下满月
   离合诗(二月九日也)
   下山。寄慎节。
 诗○隐社续录(罢社后。筒遆往复及中间会合时所作诸篇。一一捃拾。附录于下。命曰隐社续录。)
   戏成录答
   寒食翼日。发向浮石。赴慎节之期也。谷路偶得一绝。
   路中。念慎节先至。
   到寺。慎节尚不至。
   合席
   南溪行
   聚远楼。各得宫天字。
   申潭
   联句。留赠学习。
   下寺
   影池
   竹溪离合联句
   和慎节兜率诗
   和乐宇赠机师
   和慎节连原詶唱
菊圃先生集卷之三(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诗○鼻观录(佛家语曰。以目观。不若以鼻观。其意以为可见之色易别。而不著之气难辨也。余合自岭还以后所作。而命曰鼻观录。盖取佛家辨气之诠云尔。)
   懿陵挽词
   因山。外班志哀。(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日大雨终日。)
   题慎君梅
   舅氏回甲晬席
   黔村小会呼韵(乙巳)
   安及第圣时。虚过留诗。诗皆和余南隐时诸作。末附春怀一篇。其意有感于心者。遂答赠。
   挽松林翁宋道恒
   送鹤林上人归太白
   夜会。拈人字。
   五言。又用人字。
   逢松北兄。得年字同赋。
   又赋存字
   诸君会我。同赋皆字。
   慎节宅共赋碧梧。得梧字。
   悯鹤
   慎节又得鹤成䨥。奉诗以贺。
   挽权修撰(斗经)
   慕轩,思卿寓共赋。冉冉孤生竹分韵得竹字。
   雨中孤坐。意有所感。作拟古十四句。录似慎,慕二君。
   挽沈稷山郁乎(周观)
   挽李进士(处大)
   同病怜
   慎节所拈剑南诗中。薄晚悠然下草堂一句分韵。余得晚字。
   金子辉(光运)家。次舅氏韵。
   和寄松北兄
   与诸君会慕君所。没江字联句。韵必顺押。诗令也。
   松谷席上。漫赋示诸君子。
   呼韵同赋
   以悦亲戚之情话分韵。余得悦字。
   谨次舅氏亲字
   次松北兄戚字
   次之字
   次情字
   次话字。内句亦步韵。古诗带律体也。
   出坟庵
   庵中。和子云从兄(槜)见示。
   山中
   示兰谷从兄(桓)
   世䌽歌(并序)
   磁壶
   芦筒
   和呈忘窝李公文昌劝孝歌
 诗○东湖录(乙巳寒食翼日。为东湖之游。舅氏暨内从偕行。归路。春坡南叔焘 泰普 同舟。)
   到南川衙。次从君。
   夜话主人东阁。用老杜早春韵各赋。
   在梨湖。过主人姨兄(尹光朝)新墅。
   新墅。拈翠轩韵同赋。
   又拈翠轩
   新墅罢归后。漫步斑字。
   又步吹字
   看棋。又步斑字。
   晚步渚口。怀南川。
   是日江矶。为曲水流觞之戏。
   步联句平字。示主人兄。
   阻舟步联句愁字
   次舅氏
   又步
   解棹。步前韵。
   主人姨兄乘小舟。追送金沙。临别。怅然纪情。
   以长风破浪分韵。余得破字。
   次舅氏长字
   次从君风字
   次叔焘浪字
   又步长字
   又步风字
   又步破字
   又步浪字
   江汉亭。拈简斋韵。
   又拈简斋
   明朝就舟。更步上韵。
   又以落日衔山分韵。得衔字。
   步舅氏落字
   和从君日字(从君排韵不纯。故不步而和之。)
   和叔焘山字(叔焘亦犯令。强赋七律。故以五言和之。)
   舟次夜宿次从君
   斗尾夜行
   次舅氏。示从君。
   纪行
   次舅氏
   次绝句
 诗○云浦小录(吾友慎节李君。得东湖之九云浦。买舍为长往计。此古人未老得闲之意也。君向自云浦还示四诗。固求步赠。羡诵徘徊。情不能已。遂破平日用韵之戒。)
   次卜居
   次葺屋
   次镜临台
   次出庄
   依堂叔韵。题新历。
   春坊会中。拈韵同赋。(丙午)
   又次溪谷集中韵
   鄙作颈联失粘。诗家或有此例。终不谐俗。又成续踦。
   悄坐无聊。塔东诗友忽过。得深字共吟。
 诗○黔南小录
   空田牛
   紫霞洞
   宿紫云庵(庵空。有一僧伴宿。)
   灵珠台
   台上望九云浦有思
   窟庵僧
   望海楼
   谨次舅氏四首
   挽金黄州(梦瑞)
   挽金黄州(梦瑞○代作)
   挽申右尹(庆济)
   东门外权子常(扶)饯席口占
   又五绝
   别礼卿
   挽朴教官(繲)
   西皋有怀
   李从自天磨还。会慎节所。拈韵以赠。
   葡萄架
   次赠太白僧彩允
   姜博士(纶)迁葬向岭。往哭江上。
   送族弟杭及第南归
   慎节宅。得松字。
   慕君菊下小饮。得朝字。
   菊下漫吟
   元朝试笔(丁未)
   用耐斋韵。赋残梅。
   余乘春上西皋。寓隐携酒忽至。余于寓隐。以诗交有年。此遇似有相感者。赋此以赠。
   朝日
   和携鹤
菊圃先生集卷之四(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诗
   赴咸从任所。剑水道中。马病不堪行。换骑青驴。
   到官感吟
   偶吟
   官居杂记
   登朝宗楼有感。(二首)
   次赠黄君龙甲示韵
   赠边佥知遬
   新春漫成
   江西三冢
   元朝晓坐漫书(己酉)
   寄金陵(时慎节为地主)
   饯席。留别金进士仁鼎。
   到金陵
   路上寄金陵
   青石洞。步歌字。
   春思
   挽安生圭寿
   寒泉十六句。示诸君子。
   西湖泛舟(砥柱。兰嵎所名。)
   舍舟登楼
   夜坐
   有所思
   亭上。次李五峰。
   下楼
   郑尚书旧亭
   题慎节斋壁上
   挽韩主簿(宗揆)
   挽希庵蔡参判(彭胤)
   次平城府院君忠景申公 赐谥宴韵
   元晓纪志(庚戌)
   挽洪尚书(万朝)
   效游仙词。戏示族侄质卿(必文)新 恩。
   感题肯思亭
   登三清洞水阁
   冬雷
   辍斤录
   世故悠悠。雨中孤坐默念。人事之感无穷。忽忆吾来初。泫然有涕。书四十字。时辛亥六月二十三日也。
   挽洪令(尚容)
   座上器玩(并序)
   晋之水四章章八句。送善应。(并小序)
   挽李襄阳擎天
   挽李进士(时雨)
   挽李进士(时雨○代作)
   唁畏窝失金陵别业
   和慕轩春寒。用联句韵。
   买纸
   买笺叠韵。詶慕君。
   新笺三叠
   新笺四叠。詶慕君。
   新笺五叠(时纸尽复买)
   新笺六叠(买纸作诗清事。却觉多事。是用自嘲。)
   奉五代祖祠宇。将埋安于咸昌先茔。发行宿衿阳墓下。
   途中和族侄静叔(必渊)
   竹山行
   呈松隐族叔
   踰岭后寄金若天(圣钦)
   上元会。和竹坞。(权弼善基彦。字士恢。)
   叠和二首
   又叠来字。慰慕君病腰。
   次竹坞心字
   病中得颜字。奉诸君子。
   奉社中诸君子。粗述群游之乐。且勖永好之义云。
   奉献窝君。君新自菁州归。
   叠愁字。奉献窝。
   步慕君红桃韵
   春雪。次竹坞。
   步慕君紫绵花韵
   小松(𥠧子所种)
   步角亭联句韵
   春皋试吟
   詶竹坞见寄
   池堂作
   挽邻丈许天安(源)
   挽孙绫州(景锡)
   挽金掌令(光运)
   挽李安边子渊(真洙)戚叔
   湖行漫作
   连山志感
   挽永平李佥知商雨
   谨次外舅蘧斋李公(万选)九日登高用杜甫韵。二首却呈。
   秋日。同诸人游西林郑氏亭。
   弼云台
   八角亭
   挽严佥正(庆遇)
   又和蘧斋公
   次吴状元(大观)进退诗。奉贺其王大夫座下。状元之大人药圃君。亦十四年前状元也。
   十月十八日。会慎殿中元瑞宅。思卿士恢同会。
   十一月十六日辛巳。 孝章世子大祥。自 上有旧僚属陪祭之命。朴在散。故参阙外班。敢述哀忱。成五言近体。录示献窝。为同是旧僚也。
   洪耻斋祧主将埋。朴以外裔。随诸孙拜辞。感而有诗。
   和思卿以属
   小至前。与慕君联步访献窝。献窝有东郭行不遇。明日献窝以小至诗来。共和之。
   冬至
   伐木。和慕君。
   伐木再和
   苦寒。用慕君韵。
   夜会慕君所。赋名字。
   芝山。访崔处士(道鸣)
   再和慕轩名字
   腊日。和慕君。
菊圃先生集卷之五(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诗
   拟古十九首
   南汉前八绝(腊月朔日。余有东湖行过此。)
   南汉后八绝
   春田(十二月壬申夜子立春)
   立春。和思卿。
   除日会我思卿。拈金字同赋。
   元朝纪俗(癸丑)
   伐木又成
   上元纪俗
   踏桥。用士恢韵。(善应,静叔,思卿同游。甲儿从之。)
   寒食纪俗
   李弼善(尚说)
   哀俨殍
   挽洪参判(景辅)大夫人
   挽尹甑山(泳)
   挽洪承旨(廷相)
   种麦(春来。割西庭种麦。以寓归农之意。)
   春雨
   小寒食舟中作。归示社中诸君要和。
   寒食。和慕轩。
   醉赠慕轩
   又赠
   五言。赠慕君南行。
   挽李寿长
   挽姜判书(鋧)
   追贺成参议子妇回甲宴
   四月八日。三浦由舟东上。
   早炊
   风色
   舟行前杂咏
   泊杨江
   又五绝
   金沙志感
   观水亭
   溪渔
   拈刘长卿韵
   十三日。回船西下。主人礼窝(南近明)丈送至沙滩小饮。拈杜韵共赋。
   江汉亭感旧
   舟行后杂咏
   拈唐人韵。送道谷从兄(橏)
   春日登高拈韵
   端午日睡起漫书
   遥赠大同丞李(师德)
   赠别耕隐子礼卿
   送岩栖族兄(楷)归岭寓
   秋日。白门小集。拈李春卿韵。
   菊下拈韵各赋
   晚菊
   思鹤累
   别从叔还清州
   立春会西州。(曹夏望。字雅仲。)拈来字。
   又步来字。效于鳞体。演西州首诗之意。
   上元夜访梅。醉赠短律。又演馀意作近体。
   又呈
   踏新桥后寻梅。得桥字同赋。
   又五律
   西泉看梅会。拈韵同赋。
   西州宅。与药山共赋。送冬至书状。
   会西州同赋
   分韵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得梅字。
   次西泉韵
   池上小集
   复叠
   复叠
   步梅下联句韵
   次唐诗韵同赋
   献窝拈韵各赋
   再叠
   黄相遗墟
   登楼秋望
   赠香山僧正觉
   闻朴子羽坠马。走草。
   挽吴生大谦
   社坛 亲祷。闵秋旱也。
   拜次伯父重牢宴席韵
   挽边医完
   秋日上八角亭
   赠湖南亚使郑(重器)
   藤原慎元瑞新庄阻雨。拈韵与思卿同赋。
   别副使洪大而(号苍厓。名景辅。)
   十月。慕君自岭还。寄亡友慎节君之旧斋。喜感之交。漫成一律以赠。
   乙卯三月庚子。宗人咸会于我从祖父佥枢公宅。脩稧事。于时佥枢公年八十二岁。从父进士公暨珍山公俱年七十七岁。皆无恙。主席韶颜白发。仰之如图画。觞豆献酬。言笑欢洽。自吾宗人之为会。盖未始有也。相与咨嗟赋诗。以纪宗中盛事。韵必用春字者。盖亦寓难老之祝云。
   送慕君还岭寓
   又赠
   接梨和竹坞
   四月初吉。与诸从晚向北城。
   闻社谷诸人上北城。追至屏岩不见。
   闵渍岩
   又五绝
   入山。用王勃韵。
   祥云瀑
   山行
   向晚。用樊川韵。
   行宫
   文殊窟
   荡春台
   北城行
   闰月二十七日。与诸君出奉恩寺。为含桃会唱酬。(善应吴永伯,李文五,洪大而,权士恢,李元博及余七人同行。 靖陵郎吴季膺为主。)
   押鸥亭
   鸥亭下舟
   归后录。示药圃诸君子。
   又步南字。示永伯。
   赠别关东亚使洪季辉(曙)
   叠赠
   访梅西州
   题西州金刚录
菊圃先生集卷之六(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诗
   挽完春君李遂良
   西州至小饮。拈韵口号。
   菊下拈杜韵。命儿辈赋之。余亦漫成。
   苍厓小会。联句别慕轩。
   拜手奉和 御制韵
   拜别堂叔船行
   寄题洪光国(晟)草堂
   病中。依韵上 持宪。
   献窝宅艾汤
   是庵李正言(载厚)宅泡会
   和竹坞
   会我又设泡。拈知字。
   又会舍兄所
   会竹坞。赋山字。
   会献窝。赋壶字。
   会族孙光国家。赋日字。
   步联句韵
   拜别堂叔海西行
   同药山为北汉之游。岘北小洞得流字。
   入山得明字
   又得村字
   山房晓起
   又得声字
   望城
   和永伯潭瀑绝句
   下山呼韵
   山楼。次玉溪韵。
   送李持宪(东焕)父子休官东归
   赠慕轩归岭
   题岫云墨本。奉岩栖兄。
   菊下拈杜韵。送竹坞赴岭幕。
   别耽罗伯洪锡汝(重徵)
   西泉梅社。拈韵檄西州。
   梅社。得看字同赋。
   步上元联句韵
   权士恢宅。次许仲若(采)韵。
   赠别许结城仲若
   挽衿川郑老
   挽洪司谏建春(尚寅)
   外水门溪上。感成一绝。
   山映楼前盘石。炊饭点心。漫成一绝一律。
   云兄士亮士征追至偃虹桥下。喜甚赋一绝。
   祥云洞口瀑布
   西岩寺。逢永嘉僧胜演。言旧住仙刹。能道余与来初前游事。又能语及板上所题诗。嗟乎。仙刹之游。今已十数年。来初已作泉下人。余亦穷独衰病。容发凋换。漠然无人世之乐。抚念往时。已属前尘。今闻胜演语。依依如梦中人事。朋好从游。杯酒歌吟。极意而恣欢。已不可复得。良可悲也。遂走笔书赠一律一绝。
   岩下炊
   答许仲若留诗
   西泉拈韵
   过崔简易墓
   感次金司谏仲绥(履万)惠韵
   又谨次仲绥 亲耕纪事韵
   又步仲绥骑省会中韵
   端午。衿阳阡感怀。
   次鹏僧轴中韵。寄题表忠寺。
   和寄万顷守仲若
   挽吴都正(尚纯)
   又五古
   又七律(代作)
   又五古(代作)
   挽李监司(真淳)
   南洞会。步联句韵。赠洪锡汝。
   苍厓会。又步前韵。
   次苍厓咏菊韵
   赠别睦蓝浦(时敬)
   赠别李新昌(相显)
   拜别堂叔归清州
   与仲若夜会士恢所。有诗和之。
   挽南咸昌(近明)
   挽李判书(真望)
   挽李进士(命弼与其从弟命俊。同乙酉春司马。故末句及之。)
   赠尹义州(敬龙)
   挽申校理(致谨)
   问李季行病。次其韵以慰之。
   哭李季行。用前日慰病韵。
   重阳。之翼走赠慕轩。
   古诗一首。永别季行千古之行。
   和题西泉梅社龛面
   寄题李用直园亭
   赠西洲
   题杨太真沐浴图
   社坛后溪。赋得凉字。
   敬次 成庙御制喜雨诗韵(并序)
   四月雨中。携权士恢,慎(后聃)耳老。向北城。
   坐楼
   七游岩联句
   西岩寺。和士恢韵。
   宿西岩寺
   山人劝酒
   临行。赠胜演师。
   荡春台
   次演师
   重兴寺念旧
   出大成门
   挽金进士(华润)
   挽尹丈(儋)
   挽睦蓝浦
   次韩礼山寿席韵
   别龙冈守慎元瑞
   别耳老
   李元博率其女还杨寓。口号以赠。
   赠别慕轩
   次题药山梅龛
   简寄药山乞梅
   药山多蓄梅。尝许我以小盆一枝。既而不与。余观于世。悭者类锢花果而专之。今药山之不与。岂异也。然以药山而累于俗不可。至恶其食言也。而借客而为之说。借客而犹恶其不诚也。而文其辞而为之诗则又不可。余慨然久不答。徐而思之。药山之失。固累于私。而其心未始不欲无私者。今余既知其然矣。而不一告而止。则余亦不可。遂和其所为诗以遗之。广其自私之意云尔。
   药山恶我闭壁。又借献窝语。欲激我而一致师。为三绝以投我。向者古诗之役。犹可曰载书而输平。今则几于袒而骂者。况献窝牵强之攻。初是全甲以向。而今必欲分过而解围。药山之师。于是乎老矣。但献君格致语硬重。恐不能勘伏药山。而徒累梅花而已。要亦不可谓善攻者。遂不得已步三绝。以代旗鼓自将而临之。以待药山因垒而降云。
   向余竟愚呐。以复药山缪。谓药山读古人书者。见之当惫然服义。俄而又出二诗。语益横。若强大诸侯傲然负力恃固者。余亦莫如之何。然药山今不反之身。而徒以口为事则虽假辞于子贡。吾见其愈出而愈窘。岂不诚悯然矣乎。君子曰。朋友苟有过。不渴告而止。非忠也。余于是乃益倒囷廪而报之。以冀其万一警悟。庶几诗人瓠叶檀箨之义也。
   挽严绫州季长(庆遐)
   立春戏笔
   次许仲若尹士弘梅诗
   春帖(代人作)
   赠别李安边佐伯(匡辅)
   洪锡汝席上拈韵
   赠李用直襄仲兄弟枫岳之行
   雨雪
   夜会竹坞拈韵(时竹坞。自西邑入都。)
   追和苍厓赠文化守权士恢
   又次人日韵。赠别士恢。
   挽严处士(庆远)
   和呈桃源谪所
   挽峨嵯李丈
   挽郑承旨(宇柱)
   苍雪权公(斗经)改葬挽
   自角麓步下更佳亭
   自更佳移席园逋小斋拈韵
   君不见
   黔川端阳感吟
   赠安州使君金君重(廷润)
   挽南奉事禧叔(泰膺)
   东窗
   苍厓至。梅下小酌。
   苍厓诗。以梅晚为恨。又步前韵以广其意。
   又步前韵。示药山。
   赠族侄必恭
   得寒字别茂弟
   谨次 永禧殿
   川涨
   秋风。别吾族侄圣表(世东)
   送麟邮
   余得怪疾。不能言不识字。谩试戏笔。
菊圃先生集卷之七(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疏劄
   辞副修撰疏(甲辰)
   辞校理疏
   辞校理疏[再疏]
   辞修撰疏
   代论徵夏疏
   论事疏
   辞修撰疏
   辞疏
   乞郡疏
   同馆僚辞职劄
   周易复卦演义劄
   经筵进讲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书
   答黄守愚书(辛卯)
   上承摈李尚书书
   答慎节斋李来初(仁复)
   答药山吴永伯(光运)
   再答药山书
   与松隐窝族叔(硕弼)
   答松隐窝书
   答岩栖族兄(楷)
   与晦谷族兄(梓)(代家叔)
   侄子必肱币书
 序
   奉赆聘君李公(万选)承摈之行序
   送顺天使君许大成(集)
   居昌慎氏族谱序
   岭南宗人宗稧序
   伯父兰溪公重牢宴贺序
   赠领议政平城府院君忠景公申公 赐谥宴序
   昭刚公内外子孙谱序
 记
   泽山斋记
   肯思亭记
   参判贞武公崔公震立神道碑后记
   砥平尹氏夫妇孝烈㫌褒记
   李淑人世寿图记
   杏阳小记
   曹员外画帖小记
 说
   墙说
   李来初二子字说
   儿子必诗名说
菊圃先生集卷之九(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墓志铭
   慎节斋李公墓志铭
   司议李公墓志铭
   进士李公墓志铭
   安君万里墓志铭
   玄溪子吴君大观墓志铭
   从祖祖父 赠参判公墓志铭
   从祖叔父佥枢公墓志铭
   晋阳君 赠右赞成柳公墓志铭
   府使 赠承旨柳公墓志铭
   掌令 赠参判晋城君柳公墓志铭
   参议柳公墓志铭
 碣铭
   通德郎慎公墓碣铭
   参奉柳公墓碣铭
   进士柳公墓碣铭
 行状
   左议政益昌君慎公行状
 遗事
   淑夫人李氏遗事
菊圃先生集卷之十(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祭文
   祭观圃李先生(廷扬)
   祭权安州(慜)
   祭戚从叔柳参议(宪章)
   代家叔祭柳参议文
   祭李来初文
   重祭来初文
   亡友李来初迁葬遥哭文
   祭权司谏(镐)丈文
   祭族侄注书(必文)质卿文
   祭聘翁慕蘧斋李公(万选)
   祭从叔父佥枢公文
   祭严佥正(庆遇)(代作)
   祭申从叔进士(莚)
   祭洪司谏建春(尚寅)
   祭亡子必诗文
   祭亡女初期文
   祭亡子再期文
   祭亡侄通德郎必肱文
   忠清道 进香文(庚子)
   祭英毅公南公文
   灵穴请雨文
   日月山请雨文
   兴霖山请雨文
菊圃先生集卷之十一(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哀辞
   李进士(时雨)哀辞
   姻叔尹进士(松)哀辞
   李进士(商辅)哀辞
   姨从兄别提赵公(润璧)哀辞
   李童子仁得哀辞
   金孝子重镇哀辞
   梅花辞
   哀慎奴金金
   哀老躄奴
   病中闻族侄世岳将瘗。泣书十四言以代哀辞。
 跋
   九世祖观察使神道碑跋
   跋李寿长墨池拣金
   跋李仲宾(观休)家藏眉叟先生简帖
   跋朴淳甫(宗儒)史疑
   跋苍厓洪大而(景辅)燕槎录
   书忘窝李公寿亲帖后
   书慎耳老(后聃)正阳编后
   书族侄思卿(必慎)四郡诗后
   又书四郡诗评后
   书虞集杜律注后
 杂著
   金马郡文檄(辛卯)
   答忠贤书院乡有司通文(代作)
   侄子必肱冠字戒
   族子世晋冠戒
   李彦忠冠戒
   四箴四铭(并序)
   瘗鹤铭
   无心笔铭
   若榴辞
   哀瓮鼠
菊圃先生集卷之十二(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策文题
   问昌黎集
   问文王世子篇
 翰墨漫戏(在英山时)
   早朝诗优劣
   子美诗至日一联
   李来初词辨
   韩文杜诗
   诗笔辨
   猗兰操
   罗僧某辈
   永叔鉴画
   尹锳诗
   才思淹速
   聪明琐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