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x 页
退轩遗稿卷之七
谥状
谥状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39H 页
虞候 赠兵曹判书朴公谥状
天启丁卯。建兵东猘。陷我安州。兵马虞候朴公。与兵使宜春君南公以兴。牧使金公浚。同日死焉。事闻。 赠公兵曹判书。 显庙旌其闾。州人立祠本州。享公及南,金二公。而 肃庙赐其额曰忠悯。逮今 上戊寅。相臣 筵对。陈公殉节实迹。而请贲易名之典。 上亟允之。朝家之前后褒忠之章。于是备矣。公讳命龙。字见叔。盖当 长陵丙寅。北衅已搆。疆事日急。公以古阜郡守。适因公入京。投(一作匦)自请曰。以武夫强壮之年。当 国家危难之日。不宜自便于内地。愿备边幕。以报 国恩。 上壮而许之。时宜春节度西关。开镇安州。而公素与相善。有同死国事之约。遂以尺剑匹马。往赴其幕。朝廷仍俾公平安虞候。盖 特除也。居数月。虏骑太抢。先陷义州。官民将卒俱歼。而公之兄前任龟城府使成龙与焉。既又进逼安州。势若山崩。贼叩城门。请我人出话。宜春初欲使公而意危之。先遣土人。果为虏所辱。公愤其未战而先挫锐气。奋身自往。及至。虏酋踞床坐不起。公直前。责之以两将
天启丁卯。建兵东猘。陷我安州。兵马虞候朴公。与兵使宜春君南公以兴。牧使金公浚。同日死焉。事闻。 赠公兵曹判书。 显庙旌其闾。州人立祠本州。享公及南,金二公。而 肃庙赐其额曰忠悯。逮今 上戊寅。相臣 筵对。陈公殉节实迹。而请贲易名之典。 上亟允之。朝家之前后褒忠之章。于是备矣。公讳命龙。字见叔。盖当 长陵丙寅。北衅已搆。疆事日急。公以古阜郡守。适因公入京。投(一作匦)自请曰。以武夫强壮之年。当 国家危难之日。不宜自便于内地。愿备边幕。以报 国恩。 上壮而许之。时宜春节度西关。开镇安州。而公素与相善。有同死国事之约。遂以尺剑匹马。往赴其幕。朝廷仍俾公平安虞候。盖 特除也。居数月。虏骑太抢。先陷义州。官民将卒俱歼。而公之兄前任龟城府使成龙与焉。既又进逼安州。势若山崩。贼叩城门。请我人出话。宜春初欲使公而意危之。先遣土人。果为虏所辱。公愤其未战而先挫锐气。奋身自往。及至。虏酋踞床坐不起。公直前。责之以两将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39L 页
相见之礼。酋据下迎之。仍言和事。公曰。边彊之臣。唯知战不知和也。拂衣而还。叛臣朴兰英。公之同乡人也。时从虏在阵中。从后呼公前执手曰。义州之败。君兄已死。明日城陷。君亦难免。兄弟俱死。有何益哉。公骂曰。大丈夫死国难职耳。岂效汝背国偷生者。兄既捐死。弟岂畏死。遂还守东门。城围既合。兰英又遥呼公曰。君早自为计。公幕下士吴孝立亦劝公避。公叹曰。兰英固也。若知我者。而欲误我乎。虏百道攻城。公督励士卒。血战终日。所杀伤甚众。虏不敢逼。明日虏添兵大进。四面急攻。箭如飞蝗。公愤气愈励。督战益力。又杀虏过当。既而我兵矢尽。虏势益张。孝立见事危。急欲扶公以免。公怒奋剑拟之。孝立走避。虏既登城。前后夹逼。公犹搏战不休。众矢攒身。体无完肤。手下尽殁。而犹手杀数十人。弦断剑折。遂死于城上。实丁卯正月二十一日也。距其生万历戊子。得年四十。当公之亡也。孝立窜伏丛薮。识其死所。虏退。收以殡之。难既定。孤斗焕始奔丧而尚幼。孝立扶榇返葬于利川猪鸣山下先莹(一作茔)丑坐之原。公系出新罗。其始籍于竹山者曰三韩壁上功臣三重大匡讳奇晤。其后有讳全之。官政堂文学。于公为十三代祖。曾大父讳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0H 页
守温。大父讳慄。部将。考讳挺豪。妣延安李氏。 赠贞夫人。大护军晟之女也。配贞夫人咸昌金氏。县监廷彦之女。生一男即斗焕。 赠参判。斗焕有三子一女。思敦武科嘉善府使。思沉,思文。女适适郡守李望云。思敦二子万庆,就庆武科宣传官。思沉,思文各有二子。万庆一子时佐。今永宗佥使。有七子一女。内外曾玄。揔百馀人。公少孤。育于老仆。及稍长。以不知父母颜范为至痛。每当忌辰。终日悲慕。事兄娣如事父母。爱少弟无间己身。天性宽厚。而慷慨好气意。周穷急难。必尽其心。膂力兼人。而常自谨饬。虽韎韦跗注。而行若儒士。登 天启武科。历官宣传官,造山万户,都揔都事。升通政所斤佥使,古阜郡守。先是甲子适乱。与府使公同属副帅李公守一幕。贼平。以战功录从勋。及在安州。蕫饬戎务。常如对敌。又捐其捧入。归之军需。宜春深赏之。使别贮一库。而名曰虞候库。 启褒公廉能。因此又进一阶。槩论公挺身虎穴。面折骄酋则其气壮矣。辱生荣死。骂叛虏如狗则其义正矣。孤城已急。而不欲苟免。亲随牵挽。慨然坚拒则其守礭矣。裹鎗饮血。冒刃推锋。左殪右伤。而终不肤挠。则其勇敢鹫猛。真所谓国之虎士。万夫之御者矣。至若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0L 页
以 主忧为辱。以全躯为耻。辞平安无虞之内郡。就朝夕必亡之边城。卒乃捐生报 君。身城俱毙。则盖其一心殉国。素所蓄积。熊鱼之决。早已了定于胸中。实与一时感激。仓卒立慬者异矣。谨撰次如右。并记其先阀后承事行资历。以谂于太常。
吏曹判书沈公谥状
公讳宅贤。字汝揆。系出青松。青松之沈。最为我 朝大姓。安定公德符。安孝公温。恭肃公浍。在国初建三世上相。越两世。又有讳连源相 明庙。配食 庙庭。生讳钢。国舅封青陵府院君。生讳义谦大司宪。寔为士类主人。生讳㤿县监。 赠领议政。为伯父郡守仁谦后。是于公为五代祖。高祖讳光世应教。曾祖讳檼进士早世。 赠参判。祖讳若溟监察。 赠判书。考讳涑 赠领议政。三世推荣。皆以公贵也。妣草溪卞氏。参奉抟之女也。承旨时益之孙。公以 显宗朝甲寅九月甲子生。自幼少时。端重静默。言动不妄。神采清粹。莹然如玉。既就学。聪悟绝异。稍长。文词日进。泮庠之制。辄屈曹耦。己卯中进士。旋擢庭试乙科。分隶槐院。辛巳。被荐艺苑。党人忮之。混斥一荐而请削。公议莫不骇之。用馆例升六。历郎于礼兵曹。即拜正言,持
吏曹判书沈公谥状
公讳宅贤。字汝揆。系出青松。青松之沈。最为我 朝大姓。安定公德符。安孝公温。恭肃公浍。在国初建三世上相。越两世。又有讳连源相 明庙。配食 庙庭。生讳钢。国舅封青陵府院君。生讳义谦大司宪。寔为士类主人。生讳㤿县监。 赠领议政。为伯父郡守仁谦后。是于公为五代祖。高祖讳光世应教。曾祖讳檼进士早世。 赠参判。祖讳若溟监察。 赠判书。考讳涑 赠领议政。三世推荣。皆以公贵也。妣草溪卞氏。参奉抟之女也。承旨时益之孙。公以 显宗朝甲寅九月甲子生。自幼少时。端重静默。言动不妄。神采清粹。莹然如玉。既就学。聪悟绝异。稍长。文词日进。泮庠之制。辄屈曹耦。己卯中进士。旋擢庭试乙科。分隶槐院。辛巳。被荐艺苑。党人忮之。混斥一荐而请削。公议莫不骇之。用馆例升六。历郎于礼兵曹。即拜正言,持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1H 页
平。皆不就。壬午。自京畿都事复入台。论宫庄害民之弊。请勿许诸宫擅买民田。又论科狱未及究竟。而遽命酌处之失。请加刑严覈。有一宰臣救解科囚。既被台劾。又陈疏自卞。语甚猥亵。论罢之。历春坊。又迁柏府。时虎患遍于京外。甚至于囕人于都城之下。公因辞疏。附陈所怀。有曰刘混不过一太守。而至诚为治。虎北渡河。今 殿下以大德临大位。岂无转异致祥之道乎。设机追捕。固不可废。而其消弛之策。恐不外于 殿下之实心警惧。反己修省而已。又请讲阴雨之备。以固边圉。疏久滞之狱。以涤幽郁。斥去猥杂之徒而正官方。优容谏诤之臣而开言路。 上优批。多所采施。癸未。出为文义县令。清以律己。简以宽民。尤加意于学校之政。修黉舍课士子。居一岁。文化蔚然。阖境颂之。既归有去思碑。甲申移正言。有己巳党人曾参凶论。而攀缘曲径。得除显职者。并与铨官而论罢之。时 上候久在静摄。于药院之 批。深陈受伤之源及酬应劳攘之苦。公陈疏勉戒。有曰迩来 圣候屡愆。有非一时偶发之症。调养之方。诸臣固已悉陈。而以臣浅虑。我 殿下受病之根。不专由于酬应万机。则今日保养之方。岂但在于省简事务而已。古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1L 页
语曰。洞房深宫。寒热之媒也。 殿下深居九重。日夕所与处者。无非左右宫妾。而涓渊蠖濩之中。幽独得肆之地。其所节啬而防摄者。恐未必一一尽合于清心养诚之道。则六气之邪。安得不易乘其机。而伏大藏炎之潜滋内铄。固其势也。昔子产论晋侯之疾曰。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节宣其气。不使有壅闭湫底。此诚药石之言。伏愿收敛志气。保养精神。使纷华波荡之欲。不眩于外。惰慢邪僻之气。不萌于中。时于燕閒之暇。引接臣僚。或讲论经史。或询访治道。于以导达而开豁。则可期清明在躬。心体广胖矣。又曰。周文王受命中身。而日昃不暇。卫武公年至九十。而抑戒自警。今 殿下春秋。虽已向衰。亦非倦勤之岁。而乃以疾痛之来。反沮有为之志。孜孜之诚渐弛。退托之念常存。日昨药院之 批。大使百僚解体。众情惶骇。恬憘之风。玩愒之习。必将日甚。莫之振励。此岂不有歉于周文卫武之事乎。又曰顾今国势之岌嶪。生民之困悴。何莫非殿下之责也。 殿下若不肯自当其忧。所以无逸。则在下之人。又谁欲为 殿下佛时仔肩。以回其溃裂之势哉。臣未知今日朝廷。诚有忧国如家者乎。伏愿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2H 页
殿下。穆然深思。惕然自励。躬勤于上而蕫率群工。俾内外大小。晓然知 圣心之奋然。不以疾恙有所暂弛焉。 批旨优纳。兼带三字衔及禁营郎。前后除拜。不移于春坊两司。逮丙戌。有凶人林溥者。投匦诬陈辛巳鞫狱时事。将嫁祸士类。其时按狱诸臣皆胥 命。而前后问郎。皆就鞫问。公亦被逮。事白即已。旋叙为正言。遍历旧践而皆不就。出为镇安县监。南阳府使。治如文义时。辛卯冬。移掌令。因雷震之变。疏陈修省之道。而以懋实德。行实政。为应天弭灾之要。以大公至正之心。为建中建极之本。勿以同异为喜怒。好恶为用舍。收谠直以诙言路。察朋比以杜党习。反复陈论。 上嘉纳之。又历弼善,执义,军资正。癸巳。始登瀛选。为副校理。公议皆喜其稍伸。而惜其太晚也。以御容都监劳升资。即拜承旨。递为户曹参议。甲午。拜庆州府尹。翌年。移拜关东观察使。未几以亲病疏递。丙申。为广州府尹。丁酉。入为礼曹参议,承旨,大司谏。戊戌。由户曹。转吏曹参议。屡递屡授。己亥。擢江华留守。冬。入拜大司宪。兼同知春秋。备局堂上。庚子春。拜吏曹参判。兼同义禁揔管。六月。 肃庙升遐。差 殡殿都监堂上。时 国有大丧。人心恼惧。不逞之徒。乘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2L 页
机闯伺。欲售倾陷之计。公与宋公相琦,权公尚游。周旋政席。明是非卞淑慝。朝廷方倚以为重。秋承旨宋成明疏诋公以偏用私党。公屡召辄违。至于胥 命。得递乃已。自户曹参判。除湖南观察。走赴而移长国子。兼同义禁。俄迁都承旨。以都监劳升嘉义。又为礼曹参判。辛丑春。复入吏曹。兼备局及承文提调,实录纂修堂上。夏递拜京畿观察使。冬时事大变。一疏解职。屏居畿郊。时镜梦凶党。与己巳馀孽。合势排布。尽逐旧臣。诛窜相续。谋危 储宫。祸色甚急。公仰念 宗国。未忍远去而已。果有逆宦尚俭之变。公冒夜驰至。疏曰。臣于屏伏中。闻 国有非常之变。苍黄进伏城外。继伏闻 圣断赫然。逆宦凶婢。已有正法之 命。此可以少泄神人之愤。而第闻两宫人次第径毙。王法未行。此实前所未有之事。喉司之缓缓举行。金吾之任其自裁。俱极骇惋。今日廷臣。苟有为 春宫一分惩讨之意。则 慈教之下。何敢若是其慢忽。致令不得覈其情节也哉。金吾郎既有拿覈之命。命禁堂喉司之臣。亦不可不一体严处也。又曰。从古以来。祸人家国。离间骨肉者。率多由于宦妾之交搆。前史之事。历历可稽。顾今 圣明在上。亲爱之隆。迥出寻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3H 页
常。妖孽之潜搆两间。非所可忧。而倘或堤防少弛。扫除未尽。则潜伏孽芽之患。不可不虑。伏愿毋忽严束之道。使宫禁肃清。益笃天显之亲。俾恩爱愈隆。逑壬寅春。尽室归湖中。杜门屏处。不接外人。忧念国事。或至终夜不寐。每闻时报。辄仰屋嘘唏曰。诸臣受国厚恩。死于国事。固无所限。而惟是我 东宫安危未保。如令死者有知。必不瞑目矣。一日梦。拜 肃庙。恍如文石之对。觉语傍人。涕泪被面。是日金,李两公后 命之报适至。公设位而哭之。不肉者屡日。逮乙巳更化。首拜吏曹参判。时凶徒迸黜。士类汇征。公与长僚闵公镇远。协心秉公。甄别清浊。务所以仰赞 新化。未几差远接使。仍历工曹,礼曹判书。右宾客。同经 筵。槐提,筹堂则旧践也。又兼惠厅堂上。是时三司。连有逆辉等惩讨之启。末乃大臣率诸宰。屡日登对以请。而终未蒙 允。左相闵文忠公引义求退而 许之。公于讲筵。筵备陈敬大臣之义。仍曰。近日诸臣之求对陈请。三司之合辞争论。实是义理伦彝之所关。而一向靳允。已至经年。年大臣之前后恳恳于劄奏之间者。亶出断断之忱。而不少体谅。显示厌薄之意。寻单未几。遽许勉副。将使国事泮涣。群情解体。宜改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3L 页
下劄批。以光 圣德。丙午。任徵夏以掌令。疏论辛丑事。 上震怒。特命远窜。政院玉堂连被 严教。公于讲筵。因文义陈戒曰。人君不欲治则已。如欲为治则必先下功于学问。学问者。非但勤御经筵多读古书而已。必须诚其意。正其心。使喜怒得中。然后方可谓之学问。而以近事言之。任徵夏疏语。不过痛陈辛丑群凶壅闭。矫诬戕害善类之事。政院玉堂之劄启。可谓不负匡救之责。虽或不概 圣心。不宜过加摧折。而 殿下之所以处之者。太费辞气。前后严教。俱出情外。张思叔匹夫也。而诟骂仆夫。程子责之曰。何不动心忍性。今 殿下处至尊之位。接耳目喉舌之臣。而辞教之失中若此。此岂所望于平日者哉。惟愿益加涵养之工。务尽听纳之道。 上不纳。未几。以金吾罪人配所之远近善恶。一任好恶。辞教极严。公时兼金吾。与僚堂胥 命。疏 批屡下开释。而终不膺 命。遂坐罢。居数日。 特叙拜右参赞。还差备局惠堂。又兼同成均。以 宗庙修改都监劳。升正宪。兼 经筵。仍历秋曹,京兆,仪曹堂上。以内局提调。入 诊筵。以尝所进戒于 先朝之语。诵而陈之曰。治痛之要。不但在于饮食起居而已。必以清心寡欲为先。然后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4H 页
可以却病。先正臣李珥。尝进言于 宣庙曰。万般补养皆虚伪。只有操心是要规。此诚药石之言。今日存心养病之方。莫先于此矣。 上曰。卿言诚然。予当惕念。秋。又敦匠之劳。劳升崇政。持平成震龄。以惩讨不严。疏斥大臣。 上严责之。仍命远配。公达曰。臣以慎喜怒之道仰勉者。前后非一。其时虽承开纳之音。后辄有频复之叹。此无他也。 殿下英睿太过。而涵养之工。有少不足。少有不当于 圣心者。辄不得忍住。臣切忧叹。成震龄疏语。诚有过中处。而只出于伤时忧国。责勉君臣之意。则当虚心听受。以为自勉之图。而乃反遽加严谴。至于喉院 批答。尤非臣子所敢闻者。处分之过中。辞令之失平如此。岂非群下之缺望者乎。请一并收还。以示转环之美。 上曰。勉戒之言。当留意也。冬。拜吏曹判书。公素不乐权要。屡辞不许。特谕且勤。不得已膺 命。而以杜绝幽径。振拔淹滞。为务。夏。礼官以 世子嘉礼事。有所禀达。公因进曰。臣向忝 宫僚。屡侍 胄筵。天姿歧嶷。德器夙成。正宜日亲贤士。臣闻 肃庙在冲年。 显庙召致先正臣宋时烈,宋浚吉。至诚勉留。出入 经筵。且令留宿于 东宫差备。无时进对。 圣祖之所以早教谕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4L 页
者。盖为是矣。即今前大司宪金干。前执义朴弼周。读书林下。素负重望。 殿下若至诚招徕。责以辅道 东宫。则彼岂无幡然之意乎。又言奢侈之风渐成。至于莫可矫救。节俭之化。宜自宫禁始。今番嘉礼时。凡事务加节省。则庶可为一世观感之道。 上嘉纳。又兼平市提调。差备局有司堂上。特除判义禁。至七月初一日。有大进退。公亦罢职。仍归湖中旧居。戊申三月。逆乱猝起。公即发奔问之行。冒夜驰赴。则有叙 命。差备堂兼活人提调。贼平后参贺班。翌日陈章径退。而以贼乱甫平。忧虞尚多。未忍远离京辇。遂僦居于江郊。间有金吾之除而不赴。冬。因 孝章世子患候。入参起居班。 上即命入对便殿。仍缕缕勉留。而公又引义退归。己酉正月。以左参赞。行拭梓室之礼。旋即出郊。俄以前任时事例罢。叙拜判义禁,知敦宁,备局堂上,司宰监提调。时 上深痛朝象之泮涣。闭阖自责。特复忠悯李公,忠翼赵公官爵。思用在外之臣。累下收召之 旨。责以休戚之义。领相洪公致中。亦贻书劝起。欲与之齐声请伸未复官之两大臣。十月。公与朴公师益,李公显禄。赴召入对。首陈乱逆之所由起。 圣诬之尚未晰。仍及联劄义理之正。四大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5H 页
臣惨祸之冤。请一体伸雪。明定国是。殆累数百言。是日 天颜温粹。酬答如响。有曰此事予有所量。一时尽复。岂尤有光乎。徐待在外诸臣之齐会。从容商礭而处之。未晚矣。夜四鼓。始罢对。翌日。拜兵曹判书。兼司饔提调。公以为今行。只欲一陈所守之义。毕雪二公之冤。使 圣诬快卞。义理少伸。而未有感回之效。徒媒宠禄之阶。夤缘冒进。吾不忍为也。首尾二十馀日。日再违 召。终于递免。旋判秋曹。又即陈章告归。上遣掖隶。赍赐柑橘。以重臣而在乡受赐。盖异数也。复拜礼判。 特教遄降。责以分义。至庚戌春。公遂入城肃 命。扈 驾宁陵还。又如前告退。适有蛊狱之变。承 召而入。复申前说。请快伸义理。俾开诸臣进身之路。旋返乡庐。五月。大夫人疾甚。欲为便医药。舁还京第。疏乞解职。专意救护。 批以知卿将母上来。予甚喜焉。公虽迫于情理。不得不入处京里。出而供宦。甚非素志。凡有除 命。一意辞逊。 宣懿大妃之丧。差 殡殿堂上。病遆。拜判敦宁。又兼经理厅提调。十一月。丁忧。癸丑。阕服。公自知衰悴特甚。又见时势渐变。益无意于仕宦。而 上意犹眷顾不替。为授内局提调。特谕于 诊筵曰。不见卿久矣。何衰老之甚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5L 页
也。公仍曰。今日重登文阶。仰瞻 天颜。玉色视前顿异。朱子所谓臣精已衰。天颜亦觉非昔时者。正为今日道也。仍勉以益加调护。又陈吏议权𥛚斥补之过中。未久复判吏曹。兼典牲提调。公曰。世道难为。投閒乃分。尚可以贪恋宠禄。复据要津乎。章凡四五上。日再违召者。三十馀日。 上屡以分义事体严责。至下三牌。公不获已出肃。不袭互对之套。惟严泾渭之别。党人之得罪公议者。并皆枳拟。时宗伋叔兄吏部公。适当右席独政时。又枳两人。盖有消商于公也。自是一边之不悦转甚。俄以赵镇世者疏论佐贰独政拔望事。欲以此先试 上意。参议公因此违罢。公疏陈私室相议之实。请与之同罪。 批旨缕缕开释。至累百言。 筵臣虽有讦扬者。而 上一向勉出不已。 辞教有不敢承闻者。公之乞遆益力。至于胥 命。大臣有以事体不当一向敦迫白之者。乃 命罢职。叙拜判敦宁。自是庙议时政。都不参闻。乙卯春。 王世子诞生。即与诸宰入对。请定 元子号。颁庆后。联疏请复两大臣爵。 上不赐批。引见诸宰。公力陈其不可不伸之义。又曰。臣己酉入对也。 圣教丁宁恻怛。以待诸臣齐会为教。臣藏之心中。今至几年。不惟不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6H 页
赐处分。 圣意反与前顿异。此岂不为欺群下之归乎。是日 上教不翅累万言。而令诸臣父子不相传。诸臣亦不敢复言此事。公益无在朝意。夏。出为京畿监司。以病旋遆。冬。赴江华留守。有以病遆畿藩。旋授保障为言者。公笑曰。立朝四十年。未尝以官爵去就。受人唇舌。今于白首之年。可止而不止。得此讥议。为可愧也。四五疏。始得遆。继此虽有职名。无论紧漫。一切谢之。十一月。以启覆将牌召。公顾谓诸子曰。吾病如此。死生难知。而未瞻 天颜。已过周岁。因此一觐。是吾志也。遂斋宿而入对。至腊月初九日。平朝平善。未晡告逝于正寝。 上深加悼伤。谕及 筵中。辍朝吊祭等节并如仪。明年三月。权窆于先茔局内。移奉于公州蓼塘子坐之原。公天姿温雅。器度端凝。谦退雍容之色。著于外。贞介坚礭之操。笃于内。平生持行。不失规度。常以早失所怙。禄不及养。为至痛。事大夫人。备尽诚孝。亲意所欲。无不先事承顺。置第故邻伯氏所居。以便定省。与诸昆弟日常湛乐。务以悦亲。庚戌。丁忧。已迫不毁之年。而尽情执礼。一如癸酉遭外艰时。隆寒盛暑。不脱衰绖。朝夕哭奠。未或间辍。见之者莫不慜然危之。末疾所祟在此。而不少悔焉。其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6L 页
于奉先追远。尤加诚恪。前世之所未遑者。捐俸节财。次第修举之。立朝事君则一心谨慎。勤于奉公。严于守法。忧爱之诚。无间进退。尝曰。人臣之道。当以不欺不阿为正。凡于疏奏进言。绝不为赞扬称美之语。亦不为沽直近名之事。每有所怀。只以道理从容开陈。惟欲纳君于无过之地。虽在田野屏处之中。若闻朝政阙失。则闭户皱眉。数数叹咄。前后 国恤。自尽诚礼。虽私室无异在公。在交友则绝不为翕翕亲熟之欢。而终始如一。至老不见甘坏。尤不欲与人较曲直。忿𢜀之色。未尝见于面。屡试民社。而不事纷更。约己便民。历掌三铨。而恢公祛私。门绝苞苴。虽亲属幕客之馈问。若稍过则辄谢却之。妙岁发轫。要路在前。而雅尚恬静。不喜趍营。论议上下之际。默若无能。同异倾夺之会。不肯推助。初年仕路之多在通塞间者。盖亦坐此。而益自敛引。不少变焉。至于辛壬以后。忠逆之所判。义理之所关。则所守特固。防限截然。丁未新色目之出。世颇屈意以就。公之言议操守。一节靡悔。出处进退。绰然有裕。终不以名利宠遇动其志。超然自脱于哲愚胥溺之中。士类之持清议者。莫不推之以完人。其卒也。李相国宜显。诗以挽之曰。满目洪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7H 页
波推荡极。一心贞介也堪誇。此可谓知言者矣。夫人完山李氏。 赠吏曹判书汉翼之女。弘文校理号家州尚质之孙。 赠领议政宜宁南一星。其外祖也。妇德克备。与公白首相庄。乙卯邦庆之后。语其诸子曰。吾于五十年来。始见汝大人喜色之发于面矣。有三男。銈牧使。銶郡守。鑐佐郎。一女适府使俞彦铉。侧室男铸,锤佥使。女适俞恪中。内外曾玄。多不能尽载。宗伋于公为中表亲也。自童丱时。尝升堂拜其大夫人。习知公行谊甚笃。通藉以来。时造公所。辄见公超然块居。门无杂宾。所寝处。不过数楹矮居。而架上有数卷册子而已。祗今数三十年之间。世级渐下。前辈之规模典刑。若隔前尘。白首永夜。俯仰今昔。未尝不感慨系之。而益信公之为不可及也。玆凭家状。撰次如右。请所以易其名者。
退轩遗稿卷之七
家状
先府君家状
府君姓徐。讳文泽字润章。大丘府之达城人也。远祖讳闬。丽朝中郎将。其后有讳弥性。魁 国初生员。官止安州牧使。生讳居广。彦阳县监。即四佳斋居正之兄也。生讳彭召吏曹郎。生讳固礼曹参议。生讳嶰号
退轩遗稿卷之七
家状
先府君家状
府君姓徐。讳文泽字润章。大丘府之达城人也。远祖讳闬。丽朝中郎将。其后有讳弥性。魁 国初生员。官止安州牧使。生讳居广。彦阳县监。即四佳斋居正之兄也。生讳彭召吏曹郎。生讳固礼曹参议。生讳嶰号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7L 页
涵斋。有隐德蚤世。 赠领议政。是于府君为高祖。曾祖讳渻号药峰。官判中枢。谥忠肃。寔为 宣仁两朝名臣。祖讳景霌达城尉。考讳晋履义禁府都事。 赠吏曹参议。妣淑人庆州金氏。副提学号松崖讳庆馀之女。延平府院君李忠定公贵之外孙。府君生于 孝宗朝丁酉六月初一日壬申。才五六岁。荐遭考妣丧。零丁孤苦。育于伯氏。既十六。就甥馆于西原地。仍以寓居者十馀年。 肃宗朝丁卯中进士。辛巳除 禧陵参奉。癸未换差 庆基殿。俄迁广兴仓奉事。乙酉。迁平市署直长。丙戌。升广兴主簿。时府君已有疾。不克拜。以其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弃诸孤。享年五十。府君少从公车。己巳士祸作。遂不赴举。甲戌改纪之初。亦尝略修旧业。而非其所好。晚沾禄仕。又限于中身。不及试于民社。以故言议猷为。不能著见于世。知公者。莫不惜之。早与仲氏县监公。同游师友之间。用力斯文。恢张士论。而所发皆公正之愤。当己巳初。有安𡑴者。乘时投匦。请黜栗谷,牛溪两贤于文庙。搆陷尤庵宋先生尤力。时沈齐贤等。陈疏论卞。而只举两贤。不及尤翁。一时士类皆怀愤惋。不肯联署。相与同志。别搆一疏。并伸三贤。而咸推府君为首。府君亦慨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8H 页
然不辞。叫阍且有日矣。时祸机层激。尤翁方胥后 命。门下诸公以为非徒无益。秪促其祸。挽止甚力。故疏既成而竟焚其藁。其后府君每语及此。未尝不叹恨。逮至甲戌。时相托以深长虑。营护谋害 国母之贼。馆学齐声请讨。府君以太学执纲。实主其事。而祸福所系。气势所压。人莫不顾瞻。至有既自担当。而旋即逃避者。府君不少沮挠。纠率终始。竟伸其议。而辞义严正。事虽报罢。士林皆为之称快。府君气貌和凝。性资宽重。内不设畦畛。外不事矫饰。遇人接物。一以诚信。平生绝无忌忮忿懥之私。其有待之以横逆。不惟不较而已。亦未尝念其旧恶。家本穷甚。圭荜之居。不蔽风雨。而却扫竟日。处悠然。粗粝之乏供。不给朝夕。而苟得之戒。守之益严。于世之一切奔走营为。去之若浼。见人有贫丐无告者。必思所以周之。至或辍餐而济焉。早丧怙恃。移其所以事者事伯氏。析居卜宅。亦就近伯氏第。非有故。辄陪诸昆仲。团会怡怡。日以为常。虽朝夕例供。稍有适口者。则必辄以进之。在乡时。距娣氏所居数十里。一月必三四至。乡中士友。莫不悦服其言行。辄称曰。某可为一乡矜式云。先妣南阳洪氏。新罗太师悦之后。考讳一宇成均进士。祖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8L 页
讳锡箕有文章。号晚州官牧使。曾祖讳颐中成均生员。以孝行著。承旨草溪卞公时益其外祖也。以丙申二月初八日生。幼有德性。动静语默。一依闺则。而兼又见识通敏。绝不类妇人家。进士公每称之曰。惜乎汝非男子也。汝若男子。则必能大吾门。进士公蚤婴奇疾。常阖门静养。先妣不离左右。婉娩怡愉。务以顺适其意。既归之后。亦不少衰。事君子无违。处娣姒无间。内外亲党。莫不称服。身操井臼二十馀年。备经艰窭。而未尝有戚嗟之色。闺门之内。和气蔼然。府君之所以安贫而忘其忧者。亦不无内助云。先府君之卒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卒。享年四十六。营厝于坡州广滩面柴谷里。后府君之葬扦其右。己酉十月。移窆于杨根东终面大谷里甲坐之原。寔王考墓下数步地也。举七男一女。长宗集进士佥正。次宗翕。次宗燮文科参议。次宗业进士都事。次宗瞱(一作晔)。次宗伋文科大司宪。次宗浃进士县令。女未笄而夭。宗集娶县监金盛大女。子命宽。女吴瓆,李奎臣。宗翕娶参奉李重蕃女。子命最,命宰。女尹师渊。再娶柳载远女。宗燮娶参奉李东鲁女。子命元。再娶李昌庆女。子幼。宗业娶县监黄有垕女。子命应。女幼。再娶高道亨女。子女幼。宗晔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9H 页
娶郑承周女。子命仁。再娶郑后炳女。子幼。宗伋娶大司谏孟万泽女。子幼。女任迈,金肃行。宗浃娶县监闵镇纮女。子命真。馀幼。用宗浃从勋。 赠府君吏曹参议。妣淑夫人。又以宗伋推恩。加 赠参判,贞夫人。呜呼。以先考先妣之纯德懿行。既不能寿。又不能禄。穷窭而没其世。勤劬劳苦。鞠育稚昧。而亦不及见其粗有成立。此尤诸孤之至痛也。当丙戌秋。府君自知病殆不悟。教不肖等曰。吾穷于世久矣。一朝溘然。谁复知之。惟汝曹饬躬砥名。使他日称之曰。某子某孙可矣。临化之际。犹敕以谨勤孝悌。谆谆如梦中语。宗集等泣受斯言。未尝敢忘。而不肖无状。今皆老大。而不克称副其万一。深恐日月滋久。纯淑之烈。寝以无徵。玆敢略叙行实如右。以俟立言之君子。不肖孤宗集等泣血谨书。
退轩遗稿卷之七
行状
缮工监监役 赠吏曹参判徐公行状
公讳宗慎。字思叔。系出大丘府之达城。达城之徐以高丽军器少尹闬为远祖。入我 朝。有讳弥性魁生员。官安州牧使。自是世有名德。判中枢忠肃公讳渻。寔为 宣,仁两朝名臣。有四丈夫子。长右议政讳景
退轩遗稿卷之七
行状
缮工监监役 赠吏曹参判徐公行状
公讳宗慎。字思叔。系出大丘府之达城。达城之徐以高丽军器少尹闬为远祖。入我 朝。有讳弥性魁生员。官安州牧使。自是世有名德。判中枢忠肃公讳渻。寔为 宣,仁两朝名臣。有四丈夫子。长右议政讳景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49L 页
雨。季达城尉讳景霌。仲之讳景需典签。 赠吏曹判书。于公为曾祖。祖讳亨履佥正。 赠左赞成。考讳文道司评。 赠领议政。三世貤 赠。皆以公之仲兄国舅孝禧公推恩也。妣安东金氏。参奉鼎之之女。公以戊戌二月二十四日生。与仲氏行年较二岁。自少日共事铅椠。著声场屋间。而竟阨于命。未成一第。晚始得一命而不屑也。是以行事猷为。不能自见于世。人皆悼惜之。然积于内者。必著于外。啬于前者。必发于后。即理之常也。盖公姿禀庄静。行谊纯笃。其在亲侧。务以顺适其意。曾无子弟之过。与兄弟群居。怡怡和光庆。命三二婿。闵瑜,柳琛。命五一子。判官好修。为长房后。以三从弟正郎命圣之子厚修为子。一婿洪致亨。命九子三从兄参判命珩之子孝修。文科修撰。二女。金百行,南有定。庶出男游修,孺修。婿沈鲁希,南泰元。继子德彬。金光庆子宪吉。好修一子有天。一女俞汉絅。庶子有攘,有人。孝修二子。有邻,有防。闵瑜二子。光暹,光曮。金百行继子履温。南有定子公翊。馀幼。不能尽记。公殁之二十八年。 上因好修之官眚见汰。语及 潜邸时事。而亟称公宽厚长者。宜享后祉。于此。见公之受知于 上有素。而食报之不爽。诚有如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0H 页
圣教者矣。公之葬。初在杨州桧岩。夫人之丧。卜新兆于抱川新基后山向乙之原。甲寅始迁奉而祔焉。记甲戌秋。参判君交湖南节而归。余亟往省之。时君已病矣。戚然向余。托以状文。仍曰。考妣志文。虽已纳诸幽。而尚恨有遗者。吾祖妣亲家。颇裕于财。臧获之所析来者。厥数不赀。先君之乡居也。祖妣封其簿而归之。盖以平日甚宜吾父母故也。先君蹴然不敢。有喻诸义而敬还之。此虽先君之疏节。而亦可见其一端也。余受言藏之。今参判君墓草已宿。而其孤重以是为托。遂不忍辞而谨撮其志。序次如右。以俟立言之君子云尔。
退轩遗稿卷之七
碑铭
大丘龟岩书院庙庭碑铭
一乡之士。道学行谊。仪范后生则祀之。仕宦功业。布显中外则祀之。洵是古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者也。如其施遍于一同。泽流于无垠。愈久而愈不可忘者。则其所以崇报之者。是尤曷可少耶。惟玆大丘之达城。即我徐氏得姓以来世居之地。地形斗隩。周遭天作。岭以南一都会之要区也。昔在 世宗朝。为设城库。官其地而论其赏。时则有龟岩先生。与一村同人
退轩遗稿卷之七
碑铭
大丘龟岩书院庙庭碑铭
一乡之士。道学行谊。仪范后生则祀之。仕宦功业。布显中外则祀之。洵是古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者也。如其施遍于一同。泽流于无垠。愈久而愈不可忘者。则其所以崇报之者。是尤曷可少耶。惟玆大丘之达城。即我徐氏得姓以来世居之地。地形斗隩。周遭天作。岭以南一都会之要区也。昔在 世宗朝。为设城库。官其地而论其赏。时则有龟岩先生。与一村同人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0L 页
依朝命。徙居于南山故驿基。辞其赏而愿减本府籴耗。逐石五升以惠民。此载于诸家掌故及本府邑志。而我东三百六十州之所独有也。夫粜籴之法。为州家之一大政。而每一斗耗一升。实古今不易之规。然而自非富室豪户。终不免乐于受而艰于纳。若乃蔀屋小民。终岁作苦。无担石之储。而吏胥之所隳突。官府之所捶挞。挈买鼎犊。犹未能完欠。于此而有一升龠之捐。犹当铭谢感颂之不暇。况此一府之民。不知几千户。籴谷不知几千石。户户石石。计其五升。千为千五升焉。万为万五升焉。而今且至四百年所。则积之之数。殆均历之所不能算。而人人之受其辞。率是将千万岁。其利民之政普而长。爱人之意微而远矣。噫。如使公进为于朝。推是心而行乎政。则其所以兼善一国之民者。必有其道。而惜乎专一州而不咸焉耳。昔庚桑楚居畏垒三年。畏垒大穰。畏垒之民。相与俎豆之。朱夫子尝取其义而扁诸庵。其所慕尚者深矣。夫畏垒之民。不过得三年之穰。而其犹曰庶几其圣人乎。则今丘之民。欲报我公之德者。虽环一州家尸而户祝之。未足为泰。而至 显宗朝。始创崇贤祠于府南。夫岂有待而然欤。后数十年。远近章甫。倡议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1H 页
齐诚。移建于达城龟岩之北。乃先生之故里也。因其旧制而崇饰之。又以我傍祖四佳先生暨我先祖涵斋,药峰两先生次第追享。盖四佳公奋迹玆土。以文章才猷。际遇 光陵。赞治黄阁。涵斋公受业退陶。德行纯至。为士林所推仰。药峰公当 宣庙重恢之初。守臬本道。功劳茂著。均为贯乡世笃之贤。而实有杖屦茇舍之迹。则向所谓乡先生可祭者皆是也。而仍成族位之祠。吁其盛矣。亦岂非斯院之作。实原于达城而然耶。龟岩公后孙汉重。曾营竖碑于庙庭。既伐石而工未讫。今其子钰为继先志。不远千里。属余以叙述。将刻画而树之。顾余神思耄昏。文词荒拙。固不足以铺张阐揄。而此于我徐氏。实系家乘中事。则亦何敢终辞也。龟岩公讳沉。典医少监制处使。谱自丽朝版图判书讳晋始。于公为高祖。考讳匀衡。恭悯庚子。文科政堂文学贞度公。妣光山金氏。远鸣之女也。公墓在府北南山中艮坐原。与配李氏为上下茔。子姓讫今蕃衍。公之行迹。世远莫徵。而即此一事。宜其有馀庆也。四佳讳居正。与公籍同而派异。官左赞成典文衡达城君。涵斋讳嶰。四佳之从曾孙。不幸蚤世。言行备载于福州高士李中立诔文。药峰讳渻。涵斋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1L 页
之子也。官判中枢。谥忠肃。二公事业。烂焉在国史。玆不复赘云。铭曰。
奕奕达城。肇基我徐。灵根布濩。淑气扶舆。人维岳降。地亦天府。有若龟翁。寔世其土。官为设险。方且厚酬。公则掉头。异乎人求。舍我青毡。同此阖境。耗蠲五升。籴报新政。仁人利博。万世永赖。有翼祠宫。报事无怠。民之质矣。汝岂知蒙。籴路院下。亦祗以躬。越我三贤。奉以族位。文忠鸣雅。遗芬未沫。涵斋笃志。忠肃大之。德懿事功。可祭在斯。梓里增光。棠阴依旧。达城不骞。龟岩不仆。岁岁年年。豆爵洁礼。铭于丽牲。屹立唐中。
退轩遗稿卷之七
墓碣铭
户曹参判 赠左赞成李公墓碣铭
余于故大司马李公友也。游从盖无时。而辄拜其大人参判公。公晰而美须。英气动人。言谈动止。自有轨度。既老。而虽精鍊少年。有少未逮。余每退而独语曰。有是哉。大勋之后也。丙辰冬。司马公弃我。而先后十年。公又捐馆。余亦老病且死。俯仰今昔。未尝不为之嗟悼。乃司马公之弟冢宰公。不我耄。谓我两世好也。托我以先公阡铭。顾余不文。非曰能之。义岂可已也。公延安人。讳命熙。字惠伯。始祖中郎将茂。从苏定方
奕奕达城。肇基我徐。灵根布濩。淑气扶舆。人维岳降。地亦天府。有若龟翁。寔世其土。官为设险。方且厚酬。公则掉头。异乎人求。舍我青毡。同此阖境。耗蠲五升。籴报新政。仁人利博。万世永赖。有翼祠宫。报事无怠。民之质矣。汝岂知蒙。籴路院下。亦祗以躬。越我三贤。奉以族位。文忠鸣雅。遗芬未沫。涵斋笃志。忠肃大之。德懿事功。可祭在斯。梓里增光。棠阴依旧。达城不骞。龟岩不仆。岁岁年年。豆爵洁礼。铭于丽牲。屹立唐中。
退轩遗稿卷之七
墓碣铭
户曹参判 赠左赞成李公墓碣铭
余于故大司马李公友也。游从盖无时。而辄拜其大人参判公。公晰而美须。英气动人。言谈动止。自有轨度。既老。而虽精鍊少年。有少未逮。余每退而独语曰。有是哉。大勋之后也。丙辰冬。司马公弃我。而先后十年。公又捐馆。余亦老病且死。俯仰今昔。未尝不为之嗟悼。乃司马公之弟冢宰公。不我耄。谓我两世好也。托我以先公阡铭。顾余不文。非曰能之。义岂可已也。公延安人。讳命熙。字惠伯。始祖中郎将茂。从苏定方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2H 页
而来。历罗丽七八百年。谱牒相继。入我 朝。有讳石亨。号樗轩。当 英陵在宥。魁莲桂三榜。勋封延城府院君。自是世著名德。左赞成忠定公讳贵。领议政忠翼公讳时白。及其弟忠靖公时昉。俱策靖社勋。为时名臣。功烈著在国乘。公忠翼之四世孙。曾祖讳忻。袭封延昌君。祖讳相胄。进士。早卒。以弟讳相胤之子讳泳为子。官昌平县令。是于为考位。妣青松沈氏。府使益善之女。领议政之源之孙也。公生于 显宗辛亥五月初一日。二十七以元勋嫡嗣。除司圃署别检。升监察。历典四邑。或从京司。辛壬癸甲之际。凶党鸱张。祸网弥天。司马公坐联劄唯诺。编管远地。伪勋之盟。人多怵迫。而公又不参。遂窜于珍山。乙巳改纪。首蒙宥还。旋应惠厅训局之辟。又副正于缮工。戊申以司仆佥正。参奋武盟祭。例升通政。拜敦宁都正。转工曹参议。间有外除。皆是雄州。而不乐吏役。辄以病免。及尹于庆州。则司马公方管庙谟。大臣谓其省觐往来。必妨重务。引旧例启遆之。再为户曹参议。丁巳赴成川府使。庚申。用侍从臣父例。恩进嘉善。袭勋府。连拜揔管,右尹,户曹参判,同义禁等职。尝因事入对。 上记其潜邸时。以厨院堂郎相接。语及司马公。悼惜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2L 页
不已。甲子。又以耆社恩增一级。丙寅。就养于季子罗州牧任所。四月三十日告逝。吊祭如仪。以司马公从勋。 赠左赞成。葬于广州浦南里。从夫人旧兆也。公自幼聪颖迈伦。遇事刚果善断。人皆目之以干蛊。孝友笃至。前后居忧皆尽制。以其早失怙恃。尤怀至恸。事外王考及内舅诸公。如事父母。弟妹早寡。有一子抱疾。迎置于家。极力护视。医药滋补。无少阙焉。三年而始得完归。晚与季公始析居。而隔溪置舍。日辄相会。怡怡如也。时或阻面。虑其有疾。故必使人视之。家政严谨。内外斩斩。教课子侄。亦必有方。常曰。闻儿辈读书声。心欣然若将舞蹈。管弦有不足喻也。平居。虽庄毅自持。接人则不设畦畛。情悃溢发。与宗少言。辄劝其读书饬躬。尊祖敬宗。论说先故。亹亹不倦。人皆感服。亲慕之尝以家传清白世笃忠贞八字。为终身符。刻诸印章。而休戚之义。勉勉不已。勿问大小职务。一以诚心做去。罔或遗滞。故所在井井方方。皆有条理。见人有怠于国事者。辄嗟叹曰。是诚何心哉。其宰三嘉也。年才三十。分符亦初。而剖决如流。百废俱兴。吏不敢欺而民安之。平昌以后。皆轻车熟路也。既本之清简。又节以制度。故孱县弊邑。始至若将难支。末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3H 页
乃廪有馀积。百需不苟。不待公划而赈无乏政。严明所莅。奸猾皆慑。望坐衙处。自不觉悚然齐整。然而政既不苛。威惠相济。故方其时畏惮者。后乃悦服。久犹不敢忘。葬时。至有操奠来哭者。爱民清德。所历民皆碑之。而邻邑之人。亦有立石界上而寓慕者。于此见公政之得民深。而又当有其具矣。如使公进为于朝。入掌邦赋。出典方面。则必能著绩以济世美。而局于官制。终未免展尽所抱。晚来 恩资虽跻宰列。而公年已艾。亦无意于世矣。噫。其可惜也已。公之配 赠贞敬夫人清州韩氏。参军济愈之女。校理汉阳赵公备之外孙也。谨勤庄穆。妇德纯备。奉尊章供祭祀。诚礼俱至。宗党皆以女中君子称之。先公七年而卒。有二男。曰瑜即大司马而卒官是任。尝历冢宰。曰𪻶亦历冢宰大司马。长房无育。以侄度阳为子。季房有二子。长即度阳。次度平。一女适佐郎洪鼎猷。度阳子𡊠荫补 寝郎。度平子𡑿,埉。女金复淳妻也。盖自癸亥靖社。于今百馀年。世之论奕世勋德者。必曰延平延阳。推之以大家。而不幸中间。子姓寝少。亦罔或克寿。故及公之身。旧业未免旁落。公乃勤公俭家。是堂是搆。使昔之门闾。焕然改观。纯深之训。又能成就。其两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3L 页
胤俱登文籍。蔚为清朝荩臣。公于是真可谓克世其家。而亦岂非劬躬焘后者欤。余于忠定公为弥甥也。与司马公兄弟相与之谊。无异通家。今其家状。半是耳目所睹记者。玆撮其大略而谨叙之。系之以铭。铭曰。
周曰世笃。汉惟共理。夙闻斯语。今见是似。若梓既斲。我乃雘之。如牧受刍。我乃殖之。委心奉国。曰有所受。莅官如家。身不自有。于门复高。谢玉交映。扬前开后。载笃其庆。淮安之浦。厥位孔阳。石有丽牲。铭示无彊。
汉城参军 赠户曹参判赵公墓碣铭
礼壤之赵。为我东大姓。近益华膴。累公累卿。为世艳称。而有不乐荣进。穷居笃行。裕于己而被于乡者。曰赠参判讳休徵。美卿其字也。以 孝宗乙未三月生。踰强仕。始郎于 庆基殿。例升至汉城参军而止。遂归老于嘉林之故庐。卒以壬子二月十八日。卒之日。远近上下。莫不奔赴哭之曰。贤人逝矣。吾将何赖焉。呜呼。是必有不靳然而然者矣。今按其行录。公幼有异质。十三遭内艰。执礼如成人。二弟在襁褓。馈奠哭踊之馀。携持保抱。夭溲积烂衣裤。而未之或懈。及其长也。同衣共食。长枕大衾。扁其堂曰源源。其奉亲也。
周曰世笃。汉惟共理。夙闻斯语。今见是似。若梓既斲。我乃雘之。如牧受刍。我乃殖之。委心奉国。曰有所受。莅官如家。身不自有。于门复高。谢玉交映。扬前开后。载笃其庆。淮安之浦。厥位孔阳。石有丽牲。铭示无彊。
汉城参军 赠户曹参判赵公墓碣铭
礼壤之赵。为我东大姓。近益华膴。累公累卿。为世艳称。而有不乐荣进。穷居笃行。裕于己而被于乡者。曰赠参判讳休徵。美卿其字也。以 孝宗乙未三月生。踰强仕。始郎于 庆基殿。例升至汉城参军而止。遂归老于嘉林之故庐。卒以壬子二月十八日。卒之日。远近上下。莫不奔赴哭之曰。贤人逝矣。吾将何赖焉。呜呼。是必有不靳然而然者矣。今按其行录。公幼有异质。十三遭内艰。执礼如成人。二弟在襁褓。馈奠哭踊之馀。携持保抱。夭溲积烂衣裤。而未之或懈。及其长也。同衣共食。长枕大衾。扁其堂曰源源。其奉亲也。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4H 页
则志物俱备。家虽屡空。而使有馀肉。扇枕温席。先意承颜。两年侍汤。衣不解带。裙牏浣濯。亦不委侍者。其革也。斮指进血得少延。既丧。毁几灭性。溢米终制。祭必宿戒。涤器烹毛。躬自看当。洞属斋慄。如见所祭者。年既耆而亦未尝少弛。玆其孝友之天至。而推之于族姓乡党。抚爱存恤。恩意周洽。朋友之丧。必却酒肉。为位尽哀。急于济物。见其阨穷。不趐饥渴。人有善则喜而称道。人有过则教告之。是以州闾之间。放骜肃而忿争解。觌德者为之心醉。呜呼。若是者殆将一国之善士。其官位有不足论也。公之鼻祖。高丽侍中讳孟。入我 朝。有讳世勋参靖国功。封礼壤君。于公为六代祖。高祖讳希轼翊卫司司御。出为别坐公讳礩之后。曾祖讳璜佥枢。祖讳庭秀 赠执义。考讳詻 赠承旨。妣昌宁成氏。学生允昌之女。公之配曰 赠贞夫人安平李氏。通德郎重华其考也。妇德甚备。宗党咸称之。先公十八年而卒。葬与公同麓异圹。有三男。曰载耘。曰载胤。曰载彦。武防御使。曾历同枢。推荣三世。一女婿。进士崔一鼎。侧出男载恭,载义。女李彦济。内外孙曾五十馀人。公颀然美须。风仪动人。望之已知非尘臼中人。性又怛白。不事矫饰。厌世之数数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4L 页
于名利。有劝之仕。则曰士之仕于朝。行其志而无愧也难矣。吾守先人墓以毕吾命。是吾志也。宗老议政公。尝称其至行隐德。世无其比。书扬休山立四大字以归之。处士成梓。尤门高弟。性亢少可。而心服公曰。海东君子人也。噫。玆数公之言尽之矣。后之过嘉之旺林洞亥坐原者。亦必曰某树某丘。礼壤赵某氏之所藏。而可祭在斯云尔。铭曰。
是亦为政。鲁训孔炳。居家所乐。莫之与竞。公实体之。不慕乎外。薄宦匪志。吾庐吾爱。九里之润。四尺之封。铭而揭之。用昭无穷。
同义禁郑公墓碣铭
余于幼少时。家城西。得结交于乌川郑公。即同里也。同以戊辰降也。相呼以小字。葱竹之游。期以车笠。后乃后先通籍。相周旋至老白首。公乃弃我而先。倏已七八岁矣。存没之感。久犹未已。今公之胤汉斗。袖公行录。谒余以墓文。噫。余虽不文。其何忍辞也。公讳匡济字正叔。十三世祖。有讳渊官兵曹判书。谥贞肃。高祖讳箕寿监察。曾祖讳溭 赠执义。祖讳之河 赠承旨。考讳相吉生员。 赠大司宪。妣南阳洪氏。禁府都事应元之女。忠正公翼汉其祖也。公幼有美质。稍长。头角崭然。艺业日进。丁酉。擢温 幸庭试。旋入堂
是亦为政。鲁训孔炳。居家所乐。莫之与竞。公实体之。不慕乎外。薄宦匪志。吾庐吾爱。九里之润。四尺之封。铭而揭之。用昭无穷。
同义禁郑公墓碣铭
余于幼少时。家城西。得结交于乌川郑公。即同里也。同以戊辰降也。相呼以小字。葱竹之游。期以车笠。后乃后先通籍。相周旋至老白首。公乃弃我而先。倏已七八岁矣。存没之感。久犹未已。今公之胤汉斗。袖公行录。谒余以墓文。噫。余虽不文。其何忍辞也。公讳匡济字正叔。十三世祖。有讳渊官兵曹判书。谥贞肃。高祖讳箕寿监察。曾祖讳溭 赠执义。祖讳之河 赠承旨。考讳相吉生员。 赠大司宪。妣南阳洪氏。禁府都事应元之女。忠正公翼汉其祖也。公幼有美质。稍长。头角崭然。艺业日进。丁酉。擢温 幸庭试。旋入堂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5H 页
后。适写进江原监司教书。 上称赏其笔法。有格外恩赐。人皆荣之。及分馆。误隶国子。公议哗然称屈。遂以槐院例调。迁为金井道察访。辛丑。升付典籍。郎于礼曹。佐幕于关西。甲辰。除兵曹佐郎。凶党螫去之。乙巳更化。始复前踦。寻除正言。连参讨逆大论。自是。内之掌令,弼善,献纳,司成,宗簿司仆,掌乐寺正,承旨,刑曹参议。外之灵光,理山,洪州,金海。其所莅也。而馀六七邑。俱以情病辞不赴。盖皆择拟之地。而屡属之公者。以公之政绩为当世所推也。灵光素称盘错。而公受任未及一年。百废俱兴。威惠并行。岁当大歉。所济活。不翅累万口。无一捐瘠。道臣大臣。交口荐论。民立铁碑以颂之。于理山则治理模画。一如灵邑。而尤以遐土异于内地。所以抚摩而赒恤之者。靡有馀虑。阖境戴以父母。公素有眼眚。至是心劳而剧。殆不能卞物。有一老民来告曰。梦有异僧。谓某家后绝壁上。有药水。可瘳明府之疾。觉而往寻。则果于人迹不到处岩穴间。有水点滴。承之三日。才满一壶。敢献公。试以洗眼。不多日。视物渐明。人皆谓公之德政。为神明所感云。归时民之老少男女各进一钱。如山阴父老之送刘宠。公并谢却之。遂皆投之于座上而去。生祠以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5L 页
享之。金海之治。亦如两邑。而又放吕氏乡约。详立课条。印给小学于各社。置都长使讲之。民多有兴起者。面面磨崖。以记去思。本道以治绩为一道最。驰状铨曹。启以某在灵光。已有别褒。今又有龚,黄之称。宜有以激劝。遂有升资之 命。拜副揔管及同知义禁。公一谢 恩命。旋还沃川乡居。以癸酉正月。考终于第。葬于郡东玄洞先茔下。 赐祭致赙并如仪。此公之官历始卒也。公尝叹曰。吾于朝廷。不能有所猷为。无宁自效于民社。以答国恩。以威生于廉政成于勤八字。付诸官壁。以代座右铭。行之终身。故所往政绩辄蔚然。然公之推将去者。实有加人一等者。其奉偏慈也。惋容愉色。一于养志。出告返面。冬温夏凊。亦不以疏节而或忽。以生不识父颜面为至痛。在理山时。值讳辰。忽夜梦承拜。归以梦中所历历质诸伯氏。则无毫发爽。遂相对涕泣不已。事伯氏爱敬俱至。扁所居以湛乐。出宰时。庄有馀粟。则一听伯氏区处。私厨之供。稍可于口。则必先进之。推以至于敦宗睦族。老老恤穷。若将不及焉。逮著雍之岁。公追思周七之恸。守墓持制。若丧之初。虽风雨寒暑。必晨昏上墓。哭泣之哀。感动傍人。时适有边邑之除。铨曹白其难于夺情。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6H 页
庙堂亦引金公有庆例为言。盖金公曾行追服。朝廷许之也。 上即允之。公殁后。因相臣筵白。 命之旌闾。夫人宜宁南氏。禁府都事极杓之女。甚有妇德。闺梱之内。和气蔼如也。先公七年而没。葬在同郡花场村甲坐原。二男长汉奎文科府使。次汉斗进士今奉事。继仲父府尹公后。四女婿李得济,李庆恒,李守曾,宋载通。府使一男一女。奉事一男二女。四婿亦皆有子女并幼。噫。公之政绩。既散在金石。至行又表厥宅里。赫赫照人耳目。其可传于后者。何待于寂寥文字。而余之略叙如右者。特以六十年从游之谊。有不可孤云。铭曰。
沃州之山秀而嵂。沃州之水甘且冽。公乃挺出寔钟灵。仪于王庭早蜚英。前召后杜谁与竞。维孝维友是亦政。棹楔有煌过者式。牲石是铭垂无泐。
赠吏曹参判洪公墓碣铭
宗伋之幼少也。就食于琅城舅氏家者。盖四三年矣。时则戚叔四美斋洪公之庐。同在山内。而两村辨以乔木。常拜公床下。辄为之抚顶。转头六十年馀。某水某丘。尚森森在眼。而公之声容典刑已邈。不可追矣。每一俯仰。未尝不感慨系之。今于牲石之文。其何忍
沃州之山秀而嵂。沃州之水甘且冽。公乃挺出寔钟灵。仪于王庭早蜚英。前召后杜谁与竞。维孝维友是亦政。棹楔有煌过者式。牲石是铭垂无泐。
赠吏曹参判洪公墓碣铭
宗伋之幼少也。就食于琅城舅氏家者。盖四三年矣。时则戚叔四美斋洪公之庐。同在山内。而两村辨以乔木。常拜公床下。辄为之抚顶。转头六十年馀。某水某丘。尚森森在眼。而公之声容典刑已邈。不可追矣。每一俯仰。未尝不感慨系之。今于牲石之文。其何忍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6L 页
以不敢而辞也。公南阳人。讳胄亨。字曰仲通。谱自太师殷悦始。丽朝五百年。累公累卿。入我 朝。讳深。判汉城府尹。府尹之子称。佥正。寔左议政应之弟也。历数。世有讳纯悫。文科同知。是于公为高祖。曾祖讳颐正。参奉。祖讳锡武。以至孝闻。当 孝庙朝。尤庵宋文正公举以将才而未及试。官止通政牧使。考讳一运。赠吏曹参议。妣韩山李氏。牧隐之后。别检有渊女也。公自幼聪警迈伦。成童。即受学于尤庵先生。自小学以至四书心经诸书。皆承亲授而识解明透。多蒙奖许。同门诸老如权遂庵,郑丈岩。皆推尚焉。己巳士祸之作。尤翁谪耽罗。胥后 命。公涕泣悲愤。苍黄上京。与同门四十馀人。陈章讼冤。及先生终不免。与累百多士。守 阙号哭。持心制三年。因废举业。惟读书自适而已。公每以师门祸变之后。吾道日孤。异言横流。常慷慨不自胜。及至庚寅。时相崔锡鼎以己意类编礼记。而窜易庸学章句。刊印奏御。尼尹在讲确之列。公倡率湖中多士。抗疏卞斥。有曰。近日祖述贼鑴之馀绪。力排程朱之正论者。接武而起。至于类编书则其僭猥无严。殆有甚于贼鑴之为。一见可知其矫妄。而彼身处草野。名之曰宿德者。不知背异朱子之为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7H 页
可骇。尚何读书讲道为哉。彼尝贻书于人。反以攻斥。类编之论。归诸偏党之科。身负重名。而右袒圣门之反卒如此。则其为世道之忧。岂他人比哉。必将以朱子为不足尊。经书为不足守。骎骎然趋于夷狄禽兽之域而莫之救矣。可不惧哉。伏愿亟火其书。以幸斯文。因泮疏之右尹。 上施公以儒罚。丈岩方在都宪。启请还寝。又有岭儒郭景斗之疏。重激 天怒。遂编管公于蔚山。丈岩及岭儒。一并投荒。公绝无几微见于面。视炎陬如赴清凉地。日以经籍自娱。尤致力于朱书。丈岩自甲山谪所。送示所著老学箴。公亦答以警语。交相勉励。近京士子闻风来学者亦多。谪籍三载。始蒙宥还。自是益刊落世纷。温理旧业。与遂庵,丈岩。有时游从于华阳洞。洞有清流白石之胜。而先生之旧庐在焉。多士筑院于旁。以奉遗像。院之左。有万东祠。实 万历,崇祯两皇帝崇奉之所也。始先生得崇祯御笔。镵诸岩崖。因取一间茅屋。祭昭王之义。欲立祠宫而未之遑。既临 命。贻书遂庵。俾与诸贤协成之。又曰。年年祭官。忠显公子孙外。洪卞诸君可也。洪盖指公兄弟也。其属意之重。有如此者。公乃奉而周旋。罔敢或后。而每寻先生遗迹于泣弓岩,焕章庵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7L 页
之间。未尝不徊徨踯躅。弥日而返。盖其慕之笃而感之深也。夫君师父一体之训。著于戴记。朱夫子表章之于小学。人亦孰不知此义。而世衰道微。邪诐交作。父师轻重之说。殆将以易一世。公常怀公正之愤。不计祸福。欲以只手障之而不得。逮丙申 处分后。义理始坦然明白。而公已下世而不及见矣。噫。公于无犯无隐之地。既能尽分。则其所以有隐而无犯者。益可知也。余于丁丑,戊寅之岁。屡拜其大夫人。见公兄弟怡愉左右。志物兼备。虽童无所识。已足感叹。且闻公当癸酉外艰。血指进药。吁天祈代。辛巳居忧。则兄弟俱庐墓三年。尽礼尽制。栾共子所称生之教之者。公可谓两无憾矣。如使公立朝事君。则亦必有犯无隐。能致其身。而惜乎以公之才学。不幸早谢公车。终于无所成名也。然公曾于先生座上。与诸子各言其志。而曰使我搆得数间精舍。架书数千卷。净扫庭除。环以松菊梅竹。老于其中足矣。先生喟然有吾予之意。遂书赠以四美斋三大字。俾为堂号。公之晚年活计。多在于此。而一室萧然。无慕乎外。惟以向里工夫自勉。至又以晚悔扁其堂。则其旨微矣。三患斋蔡公之洪之记。有云孝亲之行。殉师之节。适用之才。在公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8H 页
宜无可尤者。而顾乃却顾而为悔者。真不负所学。可谓知公之深者也。公生以 孝庙丙申。卒以 肃庙甲午。俱以十一月十九日。葬于本州栗谷未坐之原。配曰安东权氏。 赠承旨偳之女。媲德无违。白首相庄。公卒之后。沈淹床席。越三月。竟下从焉。从祔左之礼。有一男。曰泰斗武科。今为兵使。 赠公吏曹参判,妣贞夫人。二女长适士人成翰徵。次东川君申德夏。兵使之子九瑞魁泮制。许赴 殿试。二婿李弘中,闵体洙。成之继子曰尔沆。申之婿曰张禧绍。内外孙揔若干人。公之墓方图显刻。而兵使君谓我以不惟戚谊。详公之平日事行者惟吾在。不以我耄而强要之。玆乃序次如右。系之以铭。铭曰。
尊师卫道。昔贤所劭。维孝亦政。鲁论所诏。公实以之。所在而诚。修吾初服。竹友梅兄。有书尊阁。倘来何有。劬躬委祉。庆流长久。栗原之山。蜿蟺隐隆。玉溪在南。青川在东。四尺之高。过者瞻挹。我铭贞石。庸垂来叶。
庶尹 赠吏曹参判徐公墓碣铭
城西药山之东。昔我忠肃公所庐。而后承之世居于傍近者。盖十数家。杖屦之所来往。宗伋数拜族兄庶尹公于床下。公不以少弱弟而辄款诲之。倏已四五
尊师卫道。昔贤所劭。维孝亦政。鲁论所诏。公实以之。所在而诚。修吾初服。竹友梅兄。有书尊阁。倘来何有。劬躬委祉。庆流长久。栗原之山。蜿蟺隐隆。玉溪在南。青川在东。四尺之高。过者瞻挹。我铭贞石。庸垂来叶。
庶尹 赠吏曹参判徐公墓碣铭
城西药山之东。昔我忠肃公所庐。而后承之世居于傍近者。盖十数家。杖屦之所来往。宗伋数拜族兄庶尹公于床下。公不以少弱弟而辄款诲之。倏已四五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8L 页
十年。公之典刑。日以远矣。而余亦老病且死。每一抚念。未尝不为之嗟悼。今于公墓道之刻。其何敢以不文强辞也。遂略叙之曰。公讳宗积。仲车字也。我徐籍于达城。远祖讳闬。高丽军器少尹。历七世。有讳弥性。魁国初生员。官安州牧使。以子文忠公居正贵。 赠达川府院君。文忠之兄讳居广彦阳县监。县监之玄孙讳渻判中枢谥忠肃。号药峰。寔为 宣仁两朝名臣。是于公为高祖。曾祖讳景需宗亲府典签。同中枢讳弘履。 赠参议讳文浚。祖考考也。妣昌宁成氏。都正瑴之女。以辛卯十月生公。公素性勤敏。长益劬书不已。出游泮庠。辄屈曹耦。大小发解。殆数十次。逮己卯岁。始中司马。公议悯之。即除义禁府都事。旋换缮工监监役。壬午。丁内艰。制阕。复拜 康陵参奉。例迁奉事,直长,主簿。除怀仁县监。怀乃湖邑之最下者。人多避之。适不悦者在铨。以是困之。或劝公勿就。公笑曰。国家官爵。岂择礼确。怡然赴任。莅以慈惠。及归。民立石以颂之。历刑曹佐郎正郎。又监于麟蹄县。为政一如在怀时。峡民安之。移拜韩山郡守。居数岁。见罢。叙拜敦宁判官。转汉城庶尹。甲辰十二月。考终于第。享年七十四。翌年二月。从夫人兆次。合窆于积城绀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9H 页
岳山下文岩午坐原。后 赠吏曹参判。以子命珩貤恩也。公孝友之行。根于天得。其在幼少也。父母常称之曰。此儿诚孝异常。百行可知。十七居外忧。哀毁踰制。饘粥疏食。必与母夫人同之。亲意所向。则曲为之承奉。晚岁科宦。皆是为亲而屈。失恃之后。仍废举业。三为守宰。每以不洎为至痛。与伯氏同居一室。埙篪之乐。至老弥笃。以至于子侄。不知何者为侄。何者为子。其内美有如此者。仕金吾郎时。适当己卯科狱。罪人有戚谊者。而不曾容私。发摘如法。首堂金公构。亟称之曰。吏不当若是耶。其在韩邑也。邑多豪族。素称难治。公与其父老约曰。或有犯科者。不可屈法。居无何。有一人恃其豪。果犯之。公不少饶。绳之以法。为亚使者右其豪。托以检田不实罢之。韩之士民齐愤。以谋陷地主。撤其豪之家黜诸乡。公之尽职守法。皆此类也。公之配曰。全州李氏。 赠贞夫人。通德郎文𥘼之女。 世宗大王别子义昌君玒之后也。妇德克备。事尊姑以孝。奉君子以礼。夫党皆称之。生以庚寅。卒以己亥。有二男二女。男长命璋。次命珩。文科参判。女适都事吴命始。承旨金槔。命璋二男。达修,逸修。二女婿。金观瑞,郑光灿。命珩三男。觉修。今果川县监。孝修。
退轩遗稿卷之七 第 159L 页
修撰。出为公再从侄参判命九后。百修早殁。侧出二女尹瑞东,具善得。吴出有二男。彦宾文科。彦臣早殁。一女适金孝温。金出有三男。述鲁府使。恒鲁郡守。承鲁早殁。二女适兵使李汉弼,沈亨云。达修子有仁,有元。逸修子有大武科内乘。觉修有五女无子。取有元为子。文科正言。孝修子有邻,有防。内外曾玄。七十馀人。噫。仁者必有后。即理之常。公天品既温厚。而又能恻怛以存心。诚信以接物。前后所莅。虽皆至残。苟有贫交穷族。有控亟者。辄皆随力应之曰。贫穷吾所经历。吾何忍不救。每谓傍人曰。看我眉睫。酬副之际。或有厌薄之色。为我言之。此于公。虽不足称道。而引而伸之。亦可以盖公之平生矣。宜乎子姓之繁衍而光显也。铭曰。
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孰事斯语。公实以之。才命不谋。孝友是政。晚试民社。民无告病。穷来归我。必有所济。留不尽福。以笃来裔。绀岳之原。有屹堂封。我铭贞石。庸昭无穷。
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孰事斯语。公实以之。才命不谋。孝友是政。晚试民社。民无告病。穷来归我。必有所济。留不尽福。以笃来裔。绀岳之原。有屹堂封。我铭贞石。庸昭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