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816-062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书画题跋记卷三

  明 郁逄庆 编

  宋榻东方画赞洛神赋二帖

  不学兰亭贮屋梁密妃曼倩出装潢王家旧物存羲献

  绝胜遗金发窖藏    商邱宋无(吴逸士宋子虚朱文印)

  晋人真迹千无一真往往皆唐人临模唐模既少米氏
所谓石刻高者可降真迹一等此二帖纸墨绝佳借观

卷三 第 1b 页 WYG0816-0624b.png
  累日因得其妙处    汾亭石岩(石民瞻印)

  右王右军东方画赞唐人欧阳率更得其笔法而自成
一家者大令洛神赋间以章草柳诚悬尝谓子敬好写
是赋人间合有数本此其一焉似不诬矣故乡先生海
粟王君旧有此二帖未及装潢而先生没其仲子东字
起善者得诸故箧即成轴以袭藏是亦以手泽之气所
存匪特为古人翰墨之宝也

  苏人钱良有敬题(钱翼之氏朱文)

卷三 第 2a 页 WYG0816-0624c.png
  二王翰墨妙绝今古笔法初本钟元常后世尚王而不
及钟者亦犹周公孔子尊孔子以及周也友人王起善
一日见示右军书曼倩画赞大令洛神赋是其尊人海
粟公所藏诚先朝故家旧物起善宜珍藏之毋为萧生
所惑也

  元统乙亥中秋日吴寿民书于苏台寓室(吴氏仲仁父白文)

  书法以𨽻为楷世谓之𨽻楷汉魏而下钟元常善𨽻书
尤工小楷至王右军得其神所书乐毅黄庭东方朔画
卷三 第 2b 页 WYG0816-0624d.png
赞各臻其妙右军亦自谓他书皆不及之故其转折端
方一波一拂遒劲妍美若雅士在朝垂绅正服济济仪
容复如蝉翼鸟翅俱有翩翩自得之状大令所书洛神
赋非止一本是书多用章草法汉魏风规粲然可观二
帖皆石刻中善本况得睹其真迹者又何如耶

  顾复(顾仁甫氏)

  曼倩仪形汉庙堂洛神赋韵魏文章千金石刻人争购

  笔阵犹堪识二王    弋阳山樵李瓒(李子鬯氏墨印)

卷三 第 3a 页 WYG0816-0625a.png
  还四十年前客丁景仁书馆题此诗白云师持以见
示顿印畴昔为之叹息不置(瀼居二字印)

  二王笔扎为古今书家宗祖言书者必称羲献虽父子
之序当尔而书之等第亦 繇是而见焉然子敬尝自
谓其书过父至观显壁乃始心服是卷以二帖合而为
一岂无意耶和氏之璧截昉而凝雪使天地间有二焉
亦不并色矣

  汴段天祐

卷三 第 3b 页 WYG0816-0625b.png
  由籀而篆而𨽻而楷楷至二王蔑以加矣此东方画赞
洛神赋确乎见宝于后世也近攻𨽻书者自负轶出江
左追踪汉氏凡稍涉永和法者则訾之曰此晋字也使
诚知晋字为六朝唐宋之冠即无是语惟其未见二王
妙处辄于似晋者而轻肆雌黄之口而于二王其何伤
于日月乎王起善家藏二帖虽是碑刻精神韵度自是
绝尘他日有訾晋字或一见之岂不愧汗浃背乎

  至元二年丙子岁夏五八日天台舒叔献书

卷三 第 4a 页 WYG0816-0625c.png
  两帖古意潇然与世俗诸本顿异视规规然求其形似
而无神情者相去远矣善学柳下惠者无如鲁男子要
当以此评书可以得古人彷佛

  至正十有八年秋七月廿六日赵郡苏大年凝润轩中
(朱文苏昌龄印)

  法书家评王右军画像赞洛神赋有矜庄严肃之象今
观此刻信然而大令以章草法书洛神赋尤为奇伟王

  君善宝藏之      朱德润题(朱泽民氏)

卷三 第 4b 页 WYG0816-0625d.png
  谷阳龚先生子敬为仆题唐丁府君墓铭有云祖子孙
一气虽远犹亲古人所以敬祭祀之义今观起善远祖
右军大令二帖乃其先子海粟斋所藏手泽存焉展卷
起敬济阳生丁应荣(丁景仁氏)

  书法流傅晋及梁石纹中断象天潢君家竟古家鸡
在松墨精微更世藏晋贤妙笔阵堂堂鉴赏元晖继
阿章父子吴兴生圣代风流彷佛似诸王

  至元丙子暮春重观于起善斋用宋李韵奉题

卷三 第 5a 页 WYG0816-0626a.png
  应荣

  二王真迹宋御府所藏合三百三十馀纸靖康之难悉废于
金人之手矣今或遗逸于世者去晋益远楮朽墨闇莫辨真
赝而卒寿其书法流傅天下则幸有石本在耳模刻者之功
于是乎可赏若此二帖又二王之名书也然较之世所傅诸
帖体格殊异盖彼皆短牍小简信笔数行如乐毅论黄庭经
与此赞则全篇成章宜其严整不苟异于他书而稧饮序
出于觞咏游骋物我兴废之际笔意飘逸又不可执一论
卷三 第 5b 页 WYG0816-0626b.png
若洛神赋为子敬生平所好写亦用意之书也然自昔人
所见皆自嬉至飞十三行耳此独得其全文何耶陈味
先生持此示余城东之续古堂因叹二王书如云行太
虚态度不定观书者如鲁僖登台使每岁分至启闭皆
八表同昏之云虽不望可也

  吴宽题

  山谷尝谓东方画赞墨迹疑是吴通微兄弟书以其运
笔结字极似通微书黄庭外景也又疑洛神赋非子敬
卷三 第 6a 页 WYG0816-0626c.png
书谓宋宣献周膳部少加笔力亦可到今观此二帖则
山谷之论其未然乎必有能辨之者

  王鏊(济之二字印)

  余生平所见东方先生像赞多矣独此本最为古榻而
书法迥别盖北本与南派异也大令洛神赋则楷书全
本有十三行世多翻刻章草小书则仅见此纸而已二
帖是吾吴世传旧物诸跋大胜自宋迄今最近者为吴
文定王文恪亦垂百年况前此皆宋元间名人笔乎跋
卷三 第 6b 页 WYG0816-0626d.png
至弋阳李瓒而丁应荣诗尾云用宋李韵知前此为宋
人无疑矣二帖在宋时为人宝重如此又三百年后入
余手那得不视为至宝岂但云下真迹一等而已嘉靖
中吴中刻二王帖选中洛神赋从此本翻出其法具形
似观此便当烧却

  万历丁亥夏六月世懋谨识

  再阅所谓宋李乃宋元李瓒二人非谓宋时人也然观
瓒再题云四十年前客丁景仁书馆题则前题时亦当
卷三 第 7a 页 WYG0816-0627a.png
是宋末矣岂此帖在宋时归丁应荣后归王海粟而应
荣复为之跋耶不然海粟父子宝是帖已历宋元二代
耶戊子春正月王世懋又题

  王右军六帖真迹(在楮上)

  重告慰情吾腹中小佳体痹之气便转差深以为慰慰
足下意也王羲之顿首

  月十三日羲之顿首追伤切割情不自胜奈何奈何昨
反想至向来快雨想君佳乃得此雨必佳深为君欣喜
卷三 第 7b 页 WYG0816-0627b.png
信既乏劣又头痛甚无 力不具王羲之顿首

  诸贤子粗足自枝住否吾弱息毁弊大儿恒救命足令
人心燋先日之欢于今皆为哀苦自非复衰年所堪岂
复以既往累心率事自难为怀如之何

  六月十一日羲之报道护不救疾恻怛伤怀念弟闻问
悲伤不可胜奈何奈何曹妺累丧儿女不可为心如何
得廿三日书为慰及还不次羲之报

  尔今比善和尊今当出乡女母子粗平安丧际贤女动
卷三 第 8a 页 WYG0816-0627c.png
气疾当时乃勿勿今以除也他等皆知孝思先日之欢
于今皆为哀苦触事切人处此而能令哀恻不经于心
殆空语耳一至于此何所复复具

  州民王羲之死罪贤 逝没甚痛奈何白笺不备太尉
门左不可言同此酸慨王羲之顿首

  唐张旭草书兰馨帖(此八字云林题签)

  兰虽可焚香不可夺今日天气佳足下更拨正人同行
古草书帖云兰虽可焚廿一字相傅为稽叔夜书予
卷三 第 8b 页 WYG0816-0627d.png
验笔意疑为张长史书山谷云颠工于肥素工于瘦
而奔轶绝尘则同此书肥劲古雅非长史不能又予
尝见公所书濯烟宛陵春草等帖结体虽不甚同而
其妙处则与此实出一关钮也但其文义不可解盖
唐文玉好二王书故屏幛间多晋人帖语一时化之
或长史书叔夜帖语亦未可知然今不可考矣嘉
靖丙辰三月长洲文徵明题

  张长史春草帖

卷三 第 9a 页 WYG0816-0628a.png
  春草青青千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情知海上三年别
不寄云间一纸书

  又濯烟帖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请君细看风流意
不是灵和殿里时(上有明昌宝玩御府宝绘群玉中秘诸印)

  唐徐季海宝林寺诗(在麻纸上)

  五言宝林寺作       (李穆家藏书记)

  会稽公徐浩

卷三 第 9b 页 WYG0816-0628b.png
  兹山昔飞来远自琅琊台孤岫龟形在深泉鳗井开越
王屡登陟何相传辞才塔庙崇其巅规模称壮哉禅堂
清溽润高阁无灰炱照曜珠吐月铿轰钟隐雷揆予久
缨弁末路遭邅回一弃沧海曲六年稽岭隈逝川惜东
驶驰景怜西颓腰带愁疾减容颜衰悴催赖居兹寺中
去士多卢能洗心听经论礼足蠲凶灾永愿依胜侣清
江乘渡杯(保太文房之记) 押

  臣锴鉴定 (内□ 前后绍 米 平生同印 兴小玺 姓 真赏)

卷三 第 10a 页 WYG0816-0628c.png
  (柯九思墨印)

  飞来琅琊峰突兀天光台金缦龙变化一窍沧溟开
万古共登眺作赋皆奇才春宫压赑屃句践何雄哉
混沌忽开辟穷徼连瓯台湖波荡明镜江流极奔雷
人生如惊涛百折无一回月出鲸海东日落崦嵫隈
不畏蜀道难但伤灵晔颓萋萋原上草苦为霜露催
灵均亦何心纫兰重修能西山采蕨薇我独罹其灾
放浪任天真日饮三百杯

卷三 第 10b 页 WYG0816-0628d.png
  五代末徐浩有书名观其宝林寺诗无虚士也惜乎
悲嗟无聊感叹功名之流落其亦寡于闻道者矣因
走笔用其韵千古一时毋哂由也黄鹤山樵王蒙书

  赵子固定武兰亭落水本

  天圣丙寅年正月二十五日重装

  (帖前有方寸朱 子固二字 方寸朱文偻文彝斋二字印 白文印  公家记印)

  才翁东斋所藏图书尝尽览焉

  高平范仲淹题

卷三 第 11a 页 WYG0816-0629a.png
  皇祐己丑四月太原王尧臣观

  元祐戊辰二月获于才翁之子泊字及之米黻记
(傍有朱文楚 白文孝友 朱文存义国米芾印  世家印  书府印)

  简池刘泾巨济曾观

  昔中原云扰定李生获稧帖真刻尝以墨本投韩忠献
公公索之急乃模刻送官其后宋景文始得李本藏之
公库至薛师正出守子绍彭又从而易之盖自韩宋以
来士大夫得之是邦者真赝已相乱矣东 易周致肃
卷三 第 11b 页 WYG0816-0629b.png
以此卷相视题识由高平范公而下皆宋名臣其必识

  真矣乎        鄜刘汶书

  世傅兰亭以肥瘦完缺纸墨为别诚至论矣然求之牝
牡骊黄之外则在展卷之间精神焕发尤妙论也此本
题志可證而磨没中如月光在天尤可宝也

  京兆杜本观

  茧纸不可复见锦标玉轴又安在哉定武真刻尚论其
肥瘦耶观文正公所题固可宝矣

卷三 第 12a 页 WYG0816-0629c.png
  后学许大同识(许氏叔异朱文印)

  此定武本也余有一本以稍瘦耳噫兰亭为世所珍今
昔皆然尝虑萧翼之相遇致肃其秘之

  宣城吴锳观

  书至晋二王蔑以加矣昔人谓其妙在笔墨之外盖至
论也此稧帖有宋元诸名公题志其于评议已详知经
海岳翁之具眼为定武佳刻无疑致肃尚袭藏之

  同郡麟溪郑涛谨记

卷三 第 12b 页 WYG0816-0629d.png
  薛绍彭自为一书辨定武石刻号称详密李学究本最
所宝惜当时七大夫家有此刻者可偻指数而苏才翁
所蓄则钱惟演家物也后陈季常得之后曾觌得之最
后子固得之尝江行覆舟入水濒死犹手擎之高出水
而不置曰吾性命可弃也而此不可弃其见宝惜如此
子固死遂流落江东予闻诸陈子山陈子山闻诸张伯
雨云此卷意度与今御府藏唐人响拓盖相似而周君
自言得之江东印章题跋具可徵其为李本何疑哉

卷三 第 13a 页 WYG0816-0630a.png
  洪武四年岁在辛亥冬十月癸巳眉山苏伯衡识

  兰亭稧帖右军所书茧纸既入昭陵而唐刻石本亦殉
焉温韬发陵剔取金玉置之而去其纸遂縻坏世所获
者惟石刻耳宋人索寘公库会火不存冯京知雍州乃
以所藏拓本命工入石其后薛绍彭阴以他刻易之则
定武兰亭帖在当时已淆矣学士大夫之家仅存一二
流傅既久愈远而愈微愈变而愈讹虽好古者苟不能
精鉴亦淆矣余往在钱塘访陈真人于吴山见宋吕祖
卷三 第 13b 页 WYG0816-0630b.png
志所藏本今复于致肃见此本旧出苏才翁家其为定
武本盖无异论也陈真人欲售白金百两则致肃其可
弗宝哉

  洪武八年二月一日金华胡翰识时姜煜同观

  世之论定武兰亭其说颇不同有谓太宗诏欧阳询拓
本刻石禁中至晋时契丹辇至杀胡林弃而北归宋庆
历中韩忠献公婿李氏者获之及宋景文公帅定武始
从李氏之子购藏库中(相傅得于孟水清者盖非)熙宁中薛师正出
卷三 第 14a 页 WYG0816-0630c.png
守甚珍惜之别刻以惠求者其后师正之子绍彭又勒
于它石替易元刻以归长安是定武有三刻矣有谓太
宗既葬兰亭茧纸而刻石亦见殉昭陵既发耕民负石
为捣帛用定武一士人见四周龙凤文隐起知为禁中
本以百金市之以归谓之古定本王君贶知长安移文
索入公库又谓之古长安本既而公库火石焚冯当世
再入石是定武别有三刻矣傅闻异辞是二说者已不
能归于一致况欲索于肥瘦完损之间邪自后转相模
卷三 第 14b 页 WYG0816-0630d.png
刻者凡九十馀本而吾婺梅花本而下亦且十家则其
去真益离矣此帖上有范文正公米南宫题识知为苏
才翁东斋所藏元祐戊辰南宫又获之才翁之子泊自
后流落靡常不能必其次第中间虽有韩魏公家记及
钱氏忠孝家赵彝斋字印不敢意为之说然其精神气
韵实与它本悬㡭宜为定武初刻无疑同郡周君致肃
冒热来求题漫一疏之不觉其辞之繁也

  洪武十年夏六月十又八日金华宋濂记

卷三 第 15a 页 WYG0816-0631a.png
  (宋濂之  玉堂学  景濂印白文  士白文  白文)

  唐释怀素客舍等帖(宋□庙御书金字题签)

  吾自旦及今食啖苦不下非常闷闷复在客舍所求者
并乏加以年老期汝等复得年月耳  一日 圆而

  能转字字合节同桑林之舞也      常以忧
闷为其劳也冬熟将船取米物必寄千斛乃可时也药
物十月内示采取之还人不复耳

  三月一日报

卷三 第 15b 页 WYG0816-0631b.png
  怀素小草客舍等帖唐代绝伦世亦罕见子孙宜宝
之乾德二年五月四日开封曹用家藏

  怀素唐朝草圣超群所谓笔力精妙飘逸自然非学
之能至也熙宁九年二月一日河东薛绍彭

  (帖首及接缝处俱有宣和政和绍兴犬水双龙小玺贉尾有内府图书之印又有秋壑图书)

  晋顾凯之画洛神赋图(长卷宋裱绢素破裂重著色)

  人物衣褶秀媚而树石奇古乃吴下韩中丞敬塘故
物又一卷宋高宗绢上行草书洛神赋后款云德寿
卷三 第 16a 页 WYG0816-0631c.png
殿书(下有朱文御书之宝)

  花石纲间四海分西湖日日雨芳春孔明二表无人
读德寿宫中写洛神  赵岩

  唐柳诚悬楷书度人经真迹(在麻纸上横卷神品)

  翰林学士谏议大夫知制诰赐紫金鱼袋柳公权书于
上都昭成观永充供养读诵

  昭成观内供奉经法大德三洞道士孙文杲校勘
观察支使给事郎殿中侍御史内供奉长孙公受界造
卷三 第 16b 页 WYG0816-0631d.png
有唐开成三年岁在戊午正月十六日记

  卧云道士来相辞相辞倏忽何所之紫阁当春凝烟
霭东风吹折花枝枝药成酒熟有时节寒食恐失松
间期冥鸿复见伤弓翼高飞展转心无疑满泻数杯
酒狂吟几首诗留不住去不悲醯鸡蜉蝣安得知
大顺元年二月十九日华山道士鱼又玄题

  右军曾写换鹅经珠黍仙书骨气清看到柳公心正
处千年笔谏尚驰名  赵岩(鲁詹圆印)

卷三 第 17a 页 WYG0816-0632a.png
  硬黄小字临黄庭曩曾见之独小字度人经未之见
此开成年柳诚悬得意细楷也有宣和题标可證时
一展诵便到黍珠郁罗萧台又何必太清顶𩕳之表
前集贤待制冯子振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

  正书之擅名者自魏钟繇而至于宋得四十四人而
唐柳诚悬实铮铮乎其间则夫墨妙笔精有不待赞
矣其入宋秘府凡六帖而书度人经者二此卷特其
一尔是经乃晋宋人伪作至诚悬时相傅稍久故信
卷三 第 17b 页 WYG0816-0632b.png
而书之近代紫阳方回则谓五季蜀主建时道士王
乔始造且确然弗自疑不几甚可笑欤使回见诚悬
书此吾知其颡有泚矣

  洪武九年六月十五日翰林学士承旨金华宋濂谨


  深顿首顿首辱不鄙弃驰示柳诚悬真迹希世之宝
也前题后跋皆佳我师尊笃好致此异品掩然一拂
过目已若刮金篦何当得把玩累日也大宝不敢久
卷三 第 18a 页 WYG0816-0632c.png
留窃恐穿壁飞去幸检入合璧事类容别作报草草
上记

  少宰相公蒲汀老师函文  门生陆深百拜

  唐释怀素食鱼帖(在硬黄纸上小横卷)

  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
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实愧予报诸君欲兴善

  之会当得扶羸也    即日怀素藏真白

  素公草书超妙自得笔老而意新在当时已为独步
卷三 第 18b 页 WYG0816-0632d.png
虽散流人间甚盛然自唐迄今二百馀年士大夫家
所藏罕有完者而此帖首尾皆具尤可珍也

  宣和甲辰七月中浣竹西吴哲书

  东坡先生评藏真书云此公能自誉观者不以为过
信乎其书之工也然其为人傥荡本不求 工所以
能工如此如没人操舟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
而举止自若近于有道者耶今观此帖有食鱼食肉
之语盖傥荡者也至于行笔遒劲如屋漏如屈铁非

卷三 第 19a 页 WYG0816-0633a.png
  工其能如是     竹西又题

  藏真既食鱼肉公然举以向人计其胸中当无一毫
讳吝所以书法超妙至于如此士大夫日拙于伪遮
护百出乃欲以其馀力辨天下事何可得邪

  靖康二年四月丙子李璜题

  藏真书多见四五十幅亦皆唐僧所临而罕有真迹
一二知书者谓此幅最老烂因锦袭秘藏之

  延祐元年十一月朔日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张晏
卷三 第 19b 页 WYG0816-0633b.png
珍玩

  怀素书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
晋法度故也后人作草皆随俗缴绕不合古法不识
者以为奇不满识者一笑此卷是素师肺腑中流出
寻常所见皆不能及之也

  延祐五年十月廿三日为 彦清书吴郡沈右

  唐颜鲁公正书朱巨川诰(在绢素上后邓文原乔□成跋俱刻于停云馆
尚有陆全卿诸名人跋今详录于后)

卷三 第 20a 页 WYG0816-0633c.png
  此唐德宗建中三年六月给授中书舍人朱巨川告身
符年月职名之上用尚书吏部告身之印计二十九颗
世传为颜鲁公书按唐式书符令史事也代宗之丧鲁
公以吏部尚书为礼仪使杨炎恶其直换太子少师领
使事及卢把益不容改太子太师并使罢之是时适在
閒局而其忠义书法巍然为天下望巨川欲重其事特
求公书亦如今世士大夫得请诰敕封赠多求善书者
操笔同一意也米元章书史载朱巨川告颜书其孙灌
卷三 第 20b 页 WYG0816-0633d.png
园持入秀州崇德邑中余以金梭易之刘泾得余颜告
背纸上有五分墨装为秘玩王诜笃好颜书遂以韩马
易去此书今在王诜处宣和书谱载颜书亦有朱巨川
告今卷中并无宣和印记独存梁太祖御前之印前后
压缝有宋高宗乾卦绍兴印耳岂旧藏御府靖康之乱
散落人间南渡收访应募者截去本朝玺跋耶然五代
时既入御府则宋时不应在灌园处岂王诜所得乃别
本邪不可得而知矣此卷作字虽小而与东方朔赞用
卷三 第 21a 页 WYG0816-0634a.png
笔同其为颜书无疑告中细书不知出何人唐制惟侍
中中书令为真宰相其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行宰
相事而未为真中世以后藩镇节使多授中书令故敕
后细书首行云太尉兼中书令臣在使完是年四月卢
把忌张镒出之凤翔故第二行云守中书侍郎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臣张使其第三行云守给事中臣关播奉
行杞爱播和柔易制是年十月即同平章事矣牒后细
书首行云侍中关第二行云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把
卷三 第 21b 页 WYG0816-0634b.png
即卢把也又吏部正员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其属有四
曰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吏部郎中一人掌文官阶品朝
集禄赐告身尚书左右丞各一人掌辨六官吏户礼左
丞总焉兵刑工右丞总焉故牒尾尚书侍郎左丞俱云
缺而云判吏部侍郎范阳郡开国公翰者卢翰也后此
二年为兴元元年正月亦进同平章事符后书云判郎
中滋者刘滋也贞元二年正月遂从吏部为左散骑常
侍末后书令史不名亦可谂此告非令史笔矣一展阅
卷三 第 22a 页 WYG0816-0634c.png
间而唐之典故历历可考且鲁公书得其背纸墨迹尚
装为秘玩况真迹邪宜何如其宝爱也

  正德丁丑五月望日陆完跋

  琅琊王士骐鉴定

  甲午七夕前一日吴江沈同生同华亭诸念修包炳如
观于金昌舟次

  右为鲁公真迹予始见模本颇怪其神采未遒及是与
仲醇同观如探骊得珠为之一快

卷三 第 22b 页 WYG0816-0634d.png
  万历壬辰二月三日锡爵书

  癸巳冬孟张仲文陈无非杨茂远杨哲卿王闲仲王渊
季周叔宗徐穆如张汝观同赏于萼绿花楼中

  琅琊王士騄书

  壬辰元旦后三日展此计大字一百八十一小字百
四十一通总三百二十二字书谱唐神品三人篆李
阳冰草张长史楷颜平原楮虞欧柳皆列精品中不

  得与公驾      宝颜堂居士陈继儒志

卷三 第 23a 页 WYG0816-0635a.png
  癸巳夏范允临同武湖沈瑞镕唐汝升观敬题

  癸巳夏四月晦日得观于小昆山阁上雪浪僧鸿恩
张光吴之鲸尤道恒张世伟夏廷诏同赏于醉花庵

  鲁公此书古奥不测是学蔡中郎石经平视钟司徒所
谓当其用笔每透纸背者仲醇得此自题其居曰宝颜
斋昔米襄阳得王略帖遂以宝晋名斋颜书固不减右
军王略而仲醇鉴赏雅意久不独在纸墨间也

  壬辰春二月董其昌题

卷三 第 23b 页 WYG0816-0635b.png
  癸巳仲冬汉阳太守孙克弘获观于雪堂

  余不知书尝妄论书古人具妙庄严质即疾趋偻行神
观伟如今人似束刍戴冠缨能仰不能俯古人如俊鹘
抟鵁鶄瞑目纳爪盘飞虚空今人如下劣拳师口中叱
叱时作乙势古人如造淩云台虽欹斜欲堕却自铢两
适均今人如百衲锦采色烂然丝理多绝比仲醇出颜
鲁公朱巨川诰观之其项足悬而相抱须鬣怒而不张
以斜表正以拙布巧以缓运遒与前所云三法皆合此
卷三 第 24a 页 WYG0816-0635c.png
不待陆全卿校勘其的的为鲁公无疑然持以示人疑
信参半盖字学之衰久矣其法盖尽坏于长洲之文氏
字取匀美圆净而止其顿挫抑扬用而不尽用之际都
所未讲即如此诰一经模勒便塌拖如肉鸭都无可观
骅骝气丧岂不惜乎姑为拈出纸尾归仲醇藏之以待

  识者         辰玉王衡

  梦𤾉有古癖而不学不能如水村先生之辨特一展玩
间顿悟生平所见尽可废王辰玉谓文氏帖出书法古
卷三 第 24b 页 WYG0816-0635d.png
意一变宁独为鲁公吐气仲醇宝颜堂中愿当留此公

  案          吴梦𤾉

  唐冯承素临本乐毅论(在硬黄纸上褶表)

  右拓本乐毅论是

  贞观十二年四月九日敕内出乐毅论是王右军真迹
令将仕郎直弘文馆冯承素模写赐司空赵国公长孙
无忌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特进
尚书左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吏部尚书侯君集特进郑
卷三 第 25a 页 WYG0816-0636a.png
国公魏徵侍中护军安德郡开国公杨师道等六人于
是在外乃有六本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也

  褚遂良记

  彦远家有冯承素兰亭元和十三年

  诏取书画遂进入

  内今有承素乐毅论在并有

  太宗手批其后    张彦远记

  隆庆三年元旦焚香盥手谨观文彭寿承甫记

卷三 第 25b 页 WYG0816-0636b.png
  是日有禁不得贺节明窗净几展玩数日甚乐

  再观索幼安出师颂盖天地间二宝也

  文彭再记

  山谷老人论书要字中有笔此帖近之然非有砚臼
笔簏者不足以语此

  隆庆己巳春日从三桥寓斋携归谛观因题其后归
之建业胡汝嘉记事

  唐拓保母帖

卷三 第 26a 页 WYG0816-0636c.png
  保母碑虽近出故是大令当时所剜较之兰亭真所谓
固应不同世人知爱兰亭不知此也丙戌冬伯机得一
本继之公馀又得此本令诸人赋诗然后明识中知有
此文丁亥八月仆自燕来还亦得一本又有一诗僧许
仆一本虽未得然 已可拟世人若欲学书不可无此
仆有此独恨驰驱南北不得尽古人临池之工因公馀

  出示令人重叹     孟頫

  撞破烟楼固未然唐模晋刻绝相悬莫将定武城中
卷三 第 26b 页 WYG0816-0636d.png
石轻比黄閍墓下塼

  姜侯才气亦人豪辩析区区漫尔劳不向骊黄求驵
骏书家自有九方皋

  临模旧说范新妇古刻今看李意如却笑南宫米夫
子一生辛苦学何书

  千年郁郁閟重泉暂出还随劫火烟靳惜乾坤如有
意流傅君我岂无缘  渔阳鲜于枢伯机父题

  (此碑乃献之为乳母书藏于墓手镌于塼上高尺馀阔尺七八前有小砚影书类兰亭约二百许字)
卷三 第 27a 页 WYG0816-0637a.png








卷三 第 27b 页 WYG0816-0637b.png








  书画题跋记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