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朴澹翁集上
朴澹翁集上 第 x 页
朴澹翁集上
 [诗]
  
早春
淡烟生远岫。饥雀下寒庭。昨夜池塘草。先从梦里青。
怪石
嵌空一石山。当槛峰峰碧。幽趣默相通。烟霞笼日夕。
春园煮艾
酒味兼肴美。艾羹和饭香。遨游不归去。春日映苔长。
访少陵窟
草绿东风暖。联翩出郭行。忽逢盘陀石。坐爱一溪清。
朴澹翁集上 第 522H 页
鸟鸣涧
林翠云归壑。花红露滴空。閒宵凭涧户。啼鸟月明中。
送春绝句
绿阴垂柳院。红雨落花阶。春色从今去。鸣禽亦别怀。
月夜云阴。閒坐无聊。尹童子华东七岁能作诗。喜次其韵。
暑退风生叶。天高月隐云。閒宵何所乐。童子也能文。
洗锄饮
凉风鸣鵙月。田父洗犁锄。斗酒同邻井。农谈乐有馀。
鸣蛩
白露下庭草。寒蛩秋以鸣。虚堂明月夜。切切感人情。
对柏斋八咏
  
朴澹翁集上 第 522L 页
东窗晓旭
虚斋梦忽惊。幽鸟啼林谷。东窗曙色开。山外升初旭。
  西林残照
莓苔满户庭。散步时遐眺。翠影与红霞。林间飞夕照。
  前村秋舂
税熟三秋晚。田家已毕农。孤村黄叶里。时起夕阳舂。
  清泉晓汲
毖彼山下泉。萦回小塘入。村童踏晓来。和月瓶中汲。
  木莲带雨
木莲春带雨。濯濯在山边。此物名虽木。天姿胜水莲。
  翠柏立雪
叶香凤欲栖。干耸云留迹。可爱雪中春。唯看窗外柏。
  古树栖鹊
山深境寂寥。树古枝交错。朝暮听查查。定巢来去鹊。
  曲沼观鱼
曲沼山窗外。春波细雨馀。依然濠上乐。永日坐观鱼。
冰湖八咏(为宋良中作)
  观音晓钟
客窗残梦罢。落月在西峰。隐隐声何自。隔林孤寺钟。
  
朴澹翁集上 第 523H 页
桑林暮烟
隔岸桑田绿。鸠鸣春暮天。夕阳横翠帐。漠漠锁江烟。
  棋岛芳草
江心岛屿孤。占得芳春早。斜日映绫罗。萋萋生碧草。
  鲀滩刺鱼
滩涨桃花水。河豚欲上初。渔人挺叉入。尽日竞刺鱼。
  冠岳晴雪
山峰白尽头。一夜形奇绝。天出玉芙蓉。方知晴后雪。
  前江凿冰
栗冽江天暮。冲冲人凿冰。莹如千片玉。将以纳于凌。
  
鳞浦归帆
极浦潮初上。遥山日欲衔。映空秋色带。风势饶归帆。
  南汉粉堞
朝日上东南。遥遥看粉堞。逶迤复百层。疑与青天接。
次赠赵正而(义逵)
青岁风流士。精神冰玉清。更看诗俊逸。隋珠照夜明。
谢内谷赠玉唾壶
玉壶持赠我。击节意何深。烈士纵能慕。暮年违壮心。
城南宅。次尹秀才范东韵。
昼永人閒暇。梨花满地阴。呼儿频酌酒。无限惜春心。
次士休在兴圣庵寄韵
春风日日欲荣柯。雪尽西峰翠色多。遥忆山堂不相见。梦魂时或月边过。
二月十日夕风雪。记即事。
薄暮寒斋客不来。蒲团寂寂坐书灰。忽惊檐外声号怒。急雪飘风户自开。
朴澹翁集上 第 523L 页
仲春书事。上十日契诸君子。(三首)
惊蛰春分次第过。此时骚客不吟何。韶光澹沲城南路。草满长堤柳拂波。
风和紫陌日舒天。社燕飞来傍屋边。也识东君春事促。黄昏檐外雨如烟。
东风微雨散云衢。好鸟鸣春劝酒壶。醉眼频抬残照外。满城烟景即新图。
暮春醉西郭小园
小院春浓月又辉。桃花欲绽杏花飞。主人解我裁诗兴。劝进清觞夜醉归。
暮春
万家春色杏桃林。风雨多猜日日阴。莫惜花前拚一醉。东君去后悔应深。
山映楼
朴澹翁集上 第 524H 页
来坐春风百尺楼。画栏横跨碧溪流。山花初发山禽语。消尽人间万斛愁。
夏日山中
一派惊湍触石喧。晴天飞雨洒山门。随风洗涤炎蒸散。坐到苍茫洞壑昏。
草作华茵石作台。清风六月拂颜来。斜阳濯足临溪水。山鸟频频劝酒杯。
朝起梨花满地
一杯春酒醉醺醺。风雨中宵和睡闻。朝日起看帘外地。梨花如雪落纷纷。
午睡
昼睡方浓北牖深。羲皇化日枕边临。一声林外绵蛮鸟。醉杀幽人梦里心。
小屏(八咏)
月生朱槛菊花开。少妇呼儿宝瑟催。更㥘秋风寒玉手。收将翠袖下庭来。(右步月女)
对坐阿娘绰约姿。一针莲绣一缫丝。日长机上劳纤手。拂槛春风绿柳枝。(右刺绣女)
曲曲栏干朝日初。碧梧丹桂影扶疏。罗衣宝带人如玉。独傍瑶床看古书。(右看史女)
朴澹翁集上 第 524L 页
银瓶翠尾画屏前。有美一人云髻偏。曲槛春晴风景丽。手持彤管对华笺。(右戏墨女)
佳人枕上睡初醒。玉麈携持坐锦屏。槛外红桃春寂寂。閒看叉小戏幽庭。(右玉麈女)
斜倚书床气若兰。手中纨扇月团团。春风暗恨眉尖上。三色夭桃近画栏。(右纨扇女)
蕉叶翻风桂蕊红。玉人春恼倚床东。丫鬟庭畔閒无事。笑把孩儿戏掌中。(右顾孩女)
黄衣掩映绿荷裳。黯黯春愁入粉妆。膝抱孩儿情眷恋。杏花开傍曲栏香。(右抱儿女)
奉恩寺绝句
一筇来到奉恩游。碧树丛中佛殿幽。霞色初升三岛日。钟声却带 二陵秋。
文殊寺朝起野望
山鸟声中认晓来。起看初日照高台。忽惊波浪如银海。大野云烟郁不开。
听蝉
惊闻碧树曳秋声。萧瑟凉风动洛城。正是林塘残照影。故教诗思十分清。
听雁
朴澹翁集上 第 525H 页
萧萧一阵雁声哀。带得云间秋色来。明月旅窗惊起坐。定知枫叶晓霜催。
西园春夜
梨花澹泊月分明。小院风光一倍清。散步閒庭花月影。主人开酒答诗情。
别安秀才矩
之子今朝向邵城。倚山临水有书堂。那堪别后相思苦。明月清风一梦长。
寄尹秀才岱东兄弟
亭亭翠柏护山斋。净几明窗景色佳。他日趋庭应有问。愿治诗礼不忘怀。
幽居春事
谷风吹习习。时雨一锄饶。乐以田园最。愁因琴酒消。溪山迎日丽。花鸟得春骄。多少閒中味。相知有牧樵。
酒熟花香
把酒花难对。看花酒不常。酒方篘旧酿。花亦吐新香。倩鸟歌红蕊。呼儿洗玉觞。朝朝恒会客。何羡韦家郎。
登南山。次赵君万里韵。
洛城时雨霁。紫阁蔼春云。映日千花见。喧风百鸟闻。水回襟带阔。山列画图分。骋望逍遥兴。淹留到夕曛。
一乐堂春夜
惜春坐夜阑。明月梨花照。飞雪槛前香。惊禽林外叫。于焉把酒吟。何似弹琴啸。默默更忘言。心神入玄妙。
即事
三日黄梅雨。西轩坐不归。庭虚飞燕数。园静语莺稀。节序随流水。云烟带落晖。悠然看曲沼。波面拂荷衣。
古剑
神铓出尘匣。拂拭射龙光。几入将军手。曾经侠客场。雄心留一片。冤气亘千霜。回首燕云北。频弹感慨长。
朴澹翁集上 第 525L 页
古宫
禁苑新秋霁。炎蒸忽觉无。松阴浓御路。霞色散天衢。池泻荷心露。山开堞外图。题诗发清省。处处暮蝉呼。
大隐岩
入山春日午。待友坐松阴。雪尽群峰秀。冰消一壑深。隔林禽送语。近席草萌心。大隐岩前路。徘徊古迹寻。
三清洞
积雨收残夏。蝉声已早秋。逐凉临水坐。避暑入山游。斜日移苔面。长松出石头。逍遥尘虑豁。洞壑助清幽。
自狎鸥亭。复下顺流。
夜宿高亭上。清朝解缆行。云山帆外走。潮水耳边生。
朴澹翁集上 第 526H 页
树共苍郊远。沙兼白鸟明。汉津分客袂。回首不胜情。
即事次牧隐集韵
蒸云横万里。霖雨暗千家。洒向芙蓉落。飞侵薜荔斜。楼前埋野树。门外没溪沙。竟日留佳客。吟诗醉紫霞。
访灵神庵
问寺樵童在。登登向碧峰。鸣泉流绝壁。细路入深松。草滑行妨履。林清坐驻筇。且谐曾所好。聊以荡尘胸。
宿经理厅
公馆何寥寂。前临碧涧浔。清风生北户。凉月上东林。露洗秋容净。山舍夜色深。明朝寻寺去。更欲涤烦襟。
读孟子
七篇千万语。混混自泉原。杨墨言初息。圣贤道复存。格君仁利判。忧世霸王论。千载拯民溺。禹功岂独尊。
对柏斋。次槎川元韵。
遗泽斋前柏。居诸几晦明。攀援四时感。恭敬百年情。凌雪长春色。摇风静夜声。于焉兴孝思。传与后昆行。
仁川邑村(二首)
郡城高几许。云鸟但经过。甘雨膏禾黍。仁风长枲麻。境幽人到罕。昼永燕飞稀。太守贤声远。为缘拙徵科。(时韩侯德弼为邑宰。)
朴澹翁集上 第 526L 页
雷声喧百里。密雨暗前山。阻水客犹滞。插秧人未閒。老狵眠户外。巢燕语梁间。论抱有贤主。团圞却忘还。
芝谷夜吟
好雨留归客。共升君子堂。看园秋尚早。明烛夜初长。随意联高枕。论怀对一床。盍簪诚未易。劝酒莫停觞。
初秋西斋夜
秋雨长安夕。孤灯点小斋。林风消暑好。园景纳凉佳。云影峰峰遍。溪流洞洞皆。老夫惊节序。觅句写幽怀。
秋雨
街巷无由辨马牛。金风送雨响飕飕。淋漓石径苍苔晚。点染枫林赤叶秋。渐作寒威生远野。潜随暝色入高楼。夜深何处难为听。窗外梧桐滴滴愁。
暮春书怀
背郭萧条一弊庐。傍风上雨自安如。閒中卜命时开卦。静里消愁或借书。返照残烟映深巷。落花飞絮满清渠。杖藜更欲寻山去。为问三春几日馀。
登弼云台
老去豪情尚未删。东风作伴强登山。参差花柳残烟外。出没峰峦落照间。雨意催诗方霂霢。鸟声劝酒亦绵蛮。三分春色唯馀一。醉卧西台却忘还。
暮春登曲城
赏春同作少年游。陟彼高城最上头。漠漠烟花羞素发。悠悠天地入青眸。堪嗟世事浮云去。可惜光阴急水流。薄暮更随芳草坐。举杯相属涤烦忧。
奉别李和叔(邦燮)湖西之行
王孙草绿鹧鸪飞。落照春山人掩扉。今日才华方卓越。他时经业亦精微。东风度岭云随马。北雁横江雨点衣。少一骚坛离思苦。梦魂时向驿南归。
朴澹翁集上 第 527H 页
七月七日。城西小集。
城西占得草堂閒。团会歌吟且莫悭。堪笑人情相反覆。坐看天运迭循环。三庚淫雨森森足。数朵葵花艳艳颜。裁得新诗酬令节。林间夕鸟自飞还。
松竹堂。遇金绥之。命酒赋诗。
惊人诗语是吾兄。相对衰翁古貌清。日午轩窗看竹色。风凉庭树听蝉声。棋开一局玄机动。酒到三杯逸兴生。莫怪撚髭吟咏久。欲酬琼句竟难成。
好雨
乾坤布德发生时。好雨和风习习吹。野外沟塍沾霂霢。园中台沼落纷披。轻红已入夭桃萼。嫩绿初归细柳枝。何待鸣鸠陇外唤。主张唯有化翁知。
新凉
散尽庚炎秋节忙。郊墟十里纳新凉。草间蛩语沾疏雨。叶底蝉吟带夕阳。山敛火云归远壑。涧含金气绕虚堂。良宵清净宜看读。一盏明灯故近床。
朴澹翁集上 第 527L 页
幽居漫兴
一雨新秋暑退馀。苔深穷巷客来疏。家贫虽乏盈樽酒。心静犹看满案书。绕砌草花供漫兴。蔓篱匏叶认幽居。茅斋寂寂空衰鬓。坐阅光阴隙驷如。
  其二
萧瑟秋风渐剥阳。城西破屋雨床床。近墙碧树初来爽。绕砌閒花更不香。万里风烟催节序。百年生计富篇章。论怀独有希庵子。相对灯前夜漏长。
  其三
屋东瓠叶屋西桑。秋日晴阴覆短墙。岂有轮蹄来僻巷。只留篇简在閒房。巢林鸟雀风前语。入户峰峦雨后光。何幸希庵同此座。或论诗句或医方。
述怀。次梧月主人赠韵。
悠悠身世一虚舟。来泊城西阅几秋。毁誉缤纷风过耳。光阴催促雪盈头。且安白屋三间结。久厌红尘十丈浮。粗粝平生聊自足。由来万事到心休。
暮秋抽韵共赋
无情节序急如流。赤叶黄花属九秋。山色正宜藜杖访。风光更欲锦囊收。凉飙乍动低檐树。细雨斜侵近水楼。闻道邻家新酿熟。明朝莫负办清游。
希庵读书兴圣庵。端午日历访。
行寻萧寺却忘还。只为我公留此间。十载尘襟清玉瀑。一生仙福好青山。蒲团睡稳残僧少。松壑阴浓落照閒。五月寒蜩鸣树杪。发生深省洗心颜。
朴澹翁集上 第 528H 页
自兴圣庵还后。追成一律寄呈。
寒眉山北白门西。此去长程几渡溪。月夜相思迷野树。暮天遥望隔云梯。三峰绕榻晴岚重。双桧当窗绿影低。一别归来悄然坐。隔林如听好禽啼。
次韵寄惺斋安斯文
岁转青阳斗柄东。遥知倍忆洛城中。梅腮欲落经山雪。柳眼初舒带谷风。幽事琴书宜素履。世情衣狗化苍空。古来荣悴皆由命。一理须看塞有通。
九日登南麓
节值重阳独咏歌。故人邀我陟山阿。近筵黄菊经霜艳。吹帽清风薄暮多。云掩日华浮洞壑。雁拖秋色落江河。樽前白发强欢笑。罢酒归来颜欲酡。
除夕
阅尽悲欢世里情。孤怀寂寞坐寒更。流年恰满周文卦。新律初回夏氏正。夜欲分时看烛影。漏方残处听钟声。邻家有酒腾欢笑。独我空叹白发明。
暮春上曲城
骎骎节序过清明。春色邀人上曲城。一水西南朝海远。众山东北入云平。杏村日暖残花落。柳岸风微好鸟鸣。自是光阴催白发。莫嫌相对酒频倾。
朴澹翁集上 第 528L 页
上北汉东将台
台高百丈最登难。尽日扶藜脚力残。云拂旌旗红影闪。峰罗剑戟翠岚乾。奇岩花发春犹住。绝顶风多夏亦寒。东俯青郊心目壮。诸山培塿不盈看。
一乐堂主人。舟行骊江寄诗。奉和其韵。
舟泊骊江两岸低。绿杨垂影草萋萋。云含雨意横帆外。风送滩声转峡西。甓寺钟鸣山日暮。白岩花落杜鹃啼。此行不得同游衍。怅望东天惜解携。
将向南汉。松坡途中。次颐孟韵。
联翩朝出国门东。才到松坡日已中。坐处成茵莎草碧。行时衬杖野花红。林边沽酒逢村老。雾里寻山问牧童。脚底渐平南汉堞。乾坤独立溯长风。
自挹清楼溯流。访狎鸥亭。
满江秋色载扁舟。傍岸摇摇溯碧流。云阔南天山矗矗。日斜西海水悠悠。身随帆影过铜雀。兴逐波光向狎鸥。浩浩凭虚终夕去。自疑身世御风游。
狎鸥亭
谁揭狎鸥名此亭。悠悠往事水朝溟。月生前浦渔舟见。风冷长洲雁叫听。村舍依微千树暝。野云来去众峰青。此间多少遨游客。不醉江山只醉瓶。
朴澹翁集上 第 529H 页
再登狎鸥亭
秋暗水国兴难胜。薄暮高亭快一登。映槛鸥波清浩浩。绕檐云巘碧层层。平沙似月连棋岛。远树如烟接广陵。前辈风流今寂寞。客心中夜照村灯。
过荡春台。登六面阁。
荡春朝饭访招提。无限诗情在杖藜。入洞阴阴千树立。登亭嘒嘒一蝉啼。宿云散处看青岫。乱石危边听碧溪。醉后清风吹满面。不知林外夕阳低。
景福宫太液池。得莲字。
半醉来游太液边。新秋景物正堪怜。凉生古苑阴阴柳。香送清波苒苒莲。雨意欲骄云暗岫。蝉声方急日斜天。临风忽起无穷思。寥落池台二百年。
次颐孟秋日游古宫韵
青山数叠绕宫园。暮色荒凉鹊自喧。胜事当年留殿陛。感怀今日对壶樽。锦川桥卧寒烟羃。太液池空落叶翻。垣外东西南北望。黄花秋老万家村。
陶谷冬夜。酬白颐孟。
半壁荧荧烛影斜。拥炉开酒醉君家。风来深巷钟声彻。天阔前檐月色多。雪酿腊寒藏柳眼。诗随春意入梅花。从君虽欲牵豪兴。鬓发星星奈老何。
朴澹翁集上 第 529L 页
悼豹翁南仲举
邂逅昔年诗酒同。灯前相对两衰翁。豹文已变南山雾。鹏翼未抟北海风。离别依俙云散后。光阴催促水流中。忽闻淮海魂长逝。白首悲酸自抚躬。
赠别赵佥使
注文西望接江都。喜子明时此剖符。零落岛民垂惠政。苍茫水镇骋良图。船头角动青山岸。帆外春晴碧海隅。闻道官衙閒簿领。莫教长日谩于于。
奉赠忍斋姜公(名锡齐。时年八十。)
鲜识宜春夫子贤。世人唯说地行仙。即看东洛谈山日。正是西来钓渭年。偶合姓名希事业。能言敬义慕儒先。侧闻 圣德同周后。何必藏踪屠肆边。
书怀用黎湖先生和赠尹士宾韵
星星素发映乌巾。晚岁犹堪笔砚亲。酒泻幽怀偷暇日。句牵閒兴答新春。谋生不免揶揄鬼。衣敝多招指点人。赖有竹岩许知己。喜听诗礼近端绅。
和安斯文(宗杰)凌虚台韵
想像凌虚地尽头。登临俯瞰海宫幽。遥知天路江南接。每痛胡尘蓟北浮。鲸浪忽思投巨钓。鸥洲更欲泛虚舟。不如意事常多世。孤负良辰一壮游。
朴澹翁集上 第 530H 页
次石湖李公(台寿)寿席韵
公于人日即悬弧。回甲高年德与俱。架上诗书传旧业。窗边梅柳活新图。韶光却向苍颜照。遐福偏从白屋输。此会还看真率在。盘登野蔌酒盈瓠。
元夕阴云无月。独坐吟用杜韵。
新春好会上元寻。造物多猜四塞阴。街上软尘经雨滑。天中明月入云深。农家错误占丰事。游客阑珊遣兴心。十二桥头佳节去。虚孤美酒换千金。
早春
梅花吐白柳条垂。春色先从暖处移。远水沦漪生碧浪。长郊掩蔼驻游丝。酒因豪兴三杯倒。诗得天机几句为。山鸟亦知人意乐。一声啼在夕阳时。
谢竹岩寄松叶茶
文鹤寒松雪里春。细舂香叶采精真。开囊不散青霞气。满碗还浮碧玉尘。商岭紫芝何足羡。玉川新茗岂云珍。衰年幸得仙家剂。服食朝朝倍觉神。
咏怀酬申进士(珩)
人间白发不饶头。六十无成久滞幽。往往邀朋聊作乐。时时得句辄排愁。清閒有味水同止。富贵无心云自浮。三五佳辰成好会。相看疑是泛虚舟。
朴澹翁集上 第 530L 页
次赵鹏路春诗韵
懒性春来睡起迟。朝朝旭日上窗时。烟绵细草围诗榻。风送飞花落酒卮。地僻林深闻好鸟。檐虚昼静见游丝。居家自有閒中趣。世事何曾入我思。
流头日。梧月宅饮酒。
斋近终南景亦奇。坐来还觉促吾诗。节迎六月流头日。雨暗三庚苦热时。麦饼水团情话软。冰瓜露酒醉眠欹。即今相对须为乐。别后悠悠只梦思。
寄宋良仲(弼明)书轩
第一湖亭俯碧流。炎天风物爽如秋。閒宵戛玉短长笛。薄暮鸣榔来去舟。积案诗书舒复卷。近人鱼鸟没还浮。挥毫恨不同吟咏。忽忆江村事事幽。
谢洪进士(准海)赠容安堂图章
容安二字惬于吾。剞劂图章篆籀模。寄傲閒情彭泽令。扁题遗意雪堂苏。诗笺得此光辉发。艺苑从今兴趣俱。多谢送来非偶尔。宝藏十袭应时须。
送李进士(潭)公州觐行。次槎川韵。
彩服翩翩去若流。马前风雪霁江楼。衰翁契晚龙门托。才子名高雁塔留。驿路梅花看岁暮。锦湖舟楫想春游。归来橐里诗篇富。随处应须入唱酬。
朴澹翁集上 第 531H 页
仲秋雨夜。与士休抽唐律韵共赋。
茅屋萧条四壁空。座中穷鬼与相同。白头搔短光阴里。青眼难逢故旧中。夜永檐前流苦雨。秋高叶上集凉风。愁边会话知谁在。子住西邻我在东。
翌日夜。抽宋律共赋。
纤云散尽绛河流。海月扬辉照我楼。虫语近床初永夜。露华垂叶已高秋。强裁诗句牵新兴。忽听琴歌忆旧游。寂寂虚窗无梦寐。满庭风景却生愁。
秋夕前三日。抽寒冈集韵共赋。
八月新凉忽透衣。骎骎节序水东归。百年诗酒居贫乐。半世亲知到老稀。就暖玄禽寻海去。喜晴缟鹤入云飞。静观今古乾坤内。万事乘除理莫违。
十月十六夜。病间有吟。
梦回孤枕夜如年。病里愁怀月独悬。叶填阶庭霜露重。风高街陌漏钟传。人心鲸浪千层起。世路羊肠九曲连。物理推来三叹息。便当随我性中天。
东郊暮秋
风霜高洁九秋深。叶叶染丹枫树林。日暮喧呼山鸟语。年丰娱乐野人心。桥头急水生层浪。城上寒云逗薄阴。此老诗魔降不得。每逢时物一閒吟。
朴澹翁集上 第 531L 页
东郊即事
百工休息降清霜。摇落山村叶尽黄。稻穫上场秋兴足。薪樵载路晚歌长。投筇北岸枫林赤。沽酒东邻菊蕊香。此地旅怀诗以遣。佳辰况复近重阳。
忆梅轩子(士休)读书山寺
读书萧寺想清芬。惟日孜孜惜寸分。龙蛰金沙山似睡。钟鸣宝界树如云。会通一理昭融处。伫见三冬足用文。夜静西斋劳远梦。满庭寒月白纷纷。
十月雷雨夜有吟
穷巷无人问荜门。坐看书史送朝昏。老缘药饵收槐子。静为诗资养竹孙。十月雷霆天底意。一庭风雨晓来痕。细推物理沉吟久。短枕萧然迟梦魂。
朴澹翁集上
 [诗]
  
病马
盐车曾服太行途。常恨孙阳不与俱。鞭策几年行地促。风霜今日向天呼。肉𩦲消索羞驽辈。骨骼虺隤困仆夫。伏枥含冤长弃置。谁知此马昔龙驹。
朴澹翁集上 第 532H 页
挽白季淑
相亲十载强。高义固难忘。分宅怜孤独。脱骖慰死亡。好贤唯素性。疾恶是刚肠。夙契同棋局。深情共酒觞。二难并胶漆。一室袭兰香。月夕相联榻。花朝更扫堂。人生时聚散。离别屡炎凉。令我思何极。嗟君病卧床。百身难可赎。二竖入膏肓。玉作穷泉瘗。舟移夜壑藏。聆凶心欲裂。哭次泪盈眶。翰墨空零落。音容永杳茫。凄凉新素幔。寂寞旧词场。山水牙弦断。阶庭玉树芳。善人知有后。天道岂无常。遽啬天年寿。才升五品郎。灵輀遵祖道。幽室卜牛冈。未致鸡绵奠。空留薤露章。清姿归厚夜。落月照空梁。丹旐东郊路。悲风动白杨。
和西山老人述怀韵
我识诗翁诗少俦。一观眉宇是焉廋。千篇醉后如翻水。万事人间视灭沤。跌宕风流恣欢谑。歌吟笑骂泻愁忧。自来豪气倾三峡。早许文章富九丘。谩兴亦令愁鸟弄。空名不欲挂云浮。已知丹壑宜栖骨。未害朱
朴澹翁集上 第 532L 页
衣不点头。无事竹园养孙子。有时槐国化王侯。升沉笑玩墨朱局。好恶肯烦青白眸。名擅博闻人或忌。天教重听子何尤。掀髯尚复语黄卷。有足犹能凌碧湫。萧瑟霜毛今已老。峥嵘霞气未全休。山同采蕨非孤竹。树有悬瓢似许由。扣角郭门聊复戏。赌梨里社肯为羞。即看太白句惊鬼。谁道相如文似优。投我清诗索琼报。同君烂醉算花筹。一生说罢谈千古。八道词成继百愁。天地可怜长寂寞。江山便欲快遨游。百篇斗酒从吾好。万户千金匪子求。玉子楸枰暂消夏。商飙梧叶倏悲秋。和诗寄去何论格。慷慨击壶笔欲投。
惜阴斋夜话。与南饥豹(鹤举)诸人醉草。
团坐书斋久。更鼓声相承。推窗看夜色。天际雪峰澄。醉兴波涛涌。诗情汉唐凌。时序无停留。世事有除乘。唱和终今夕。神清玉壶冰。
述怀(二首)
于世不见用。乾德潜初爻。平生贫与贱。固守同渑淆。消愁唤玉友。题诗命尖奴。莫向风尘途。或恐豺虎咬。所恃仁圣道。如天本含包。
古人常勤业。所以有警枕。诗书欲耳聪。毁誉常口噤。平生闻一善。有如渴者饮。俯仰但无愧。何愁贫贱甚。
朴澹翁集上 第 533H 页
只期百年内。治心自为任。
霁月楼共赋。寄梧月轩。(时会道峰书院。士心以病先归。)
相逢更相别。西望秋云碧。积此郁陶怀。一日如岁隔。虚对山间月。谩扫水边石。作诗题树叶。我为孤吟客。南轩若在眼。怊怅日将夕。
仲秋月夜
时秋积雨晴。方塘虚月白。湛然心境清。物象照千百。于焉至乐在。跏趺终永夕。名利何所取。百年有安宅。缅思经传训。琢磨如金石。曷不孜孜学。光阴最可惜。
重阳后登曲城
曲城何岧峣。半空横翠黛。风霜九秋节。登临酒壶佩。晴日四望通。山河眼际对。仰指云空外。俯瞰长安内。风敲上林叶。天晴孤雁背。长啸宇宙间。古人今何在。重阳已虚过。今日不可废。山风吹落帽。胜事追前辈。少年多逸兴。白发还感慨。开口强欢笑。此游天所贷。挥毫各赋诗。不啻珠百琲。醉来插花归。不觉山路晦。
挽宋良仲
往者以文会。相从白门社。英才纵云多。独爱子俊雅。言行两相顾。常欲悔尤寡。吾看缝掖士。自古有真假。子独义利间。先审取与舍。易直兼子谅。出自天性也。
朴澹翁集上 第 533L 页
怜我老且贫。思欲庇广厦。中间阻南北。不复同精舍。萋萋江上春。怀思咏杜若。闻道山寺居。读书坐潇洒。勉修孜孜业。如器就陶冶。岂知无妄疾。经春又经夏。嗟嗟赍志逝。遗恨埋泉下。天道竟茫然。啬寿于仁者。人谁不有死。于子悲独惹。遗稿在箱箧。吟玩不忍把。所慰留一子。他时千里马。牛冈已卜吉。丹旐出原野。我未亲执绋。又不奠一斝。何以慰精灵。缄词哀自写。牢落吾生馀。怅望老泪泻。
寒食行
寒食家家出原野。古木苍茫绕村舍。东风草绿远近冢。乌鹊喧喧山上下。死生离别岁月深。到此谁无感怀者。祭罢原头人归去。薄暮纷纷山雨洒。
呈尹伊川(得商)
主人茅屋白门表。相逢一笑新月皎。赳赳英姿閒弃置。摇落寒山户外绕。天寒岁暮闭柴门。谁识君侯志不小。出门相送夕钟鸣。惊起城头宿林鸟。
可湖郑公(槃)连魁乡试。见屈公车。其还赆以诗。
雪落千峰白玉变。万窍吼怒寒风转。今日送客国东门。马前愁云飞片片。霜蹄暂蹶未为失。凤觜麟角奇自见。娄公早时人不识。事业终然光史传。
十月
骎骎节序十月中。淅沥严霜满四野。回瞻天际山如睡。鸡黍相乐农民舍。四时成功者自去。细推物理坐灯下。人生于世顺受命。何羡高车与驷马。
  其二
黄叶落尽疏树立。新月流辉檐前入。酒边又有秋后菊。栗里遗风庶可及。忽忆古人秉烛游。知为光阴流水急。开口一笑诚难得。只愿无事常宴乐。
朴澹翁集上 第 534H 页
送梅轩兴圣庵读书
缓驱蹇驴踏山道。昨夜飞雪埋山草。金沙净界喧中寂。愿公读书成功早。时序况属十月中。山月禅窗亦自好。临别一言是可赠。千金之剑元非宝。
十月念五之夕。与饥豹老人赋。
夜寒书斋蜡炬残。青眼相逢怀共吐。男儿失志古犹今。落拓风尘缘奇数。君游洛下弊貂裘。我向山中攀桂树。何论声气同不同。一醉题诗诗法古。
分韵共赋。得豹字属希庵。
希庵文章如虎豹。一代名声闻稍稍。词林今日有根柢。革带布衣粹古貌。风尘声利不挂心。乐地平生有名教。年来琢磨诗礼间。能使长夜昏梦觉。
赠韩达卿光国甲山之行
韩达卿好男子。颀然七尺抱奇志。墨妙自得兰亭骨。文章解说龙门髓。淮阴无策可资身。康伯卖药时入市。今朝忽问甲山道。知是初心副弧矢。北风吹衣天欲雪。铁岭迢迢路千里。东西南北更何论。退之当年亦如是。行矣努力加饭飧。从古英雄不饿死。
朴澹翁集上 第 534L 页
深衣篇
古人衣制度。独于深衣见。规矩绳权衡。五法最简便。长短尺寸备纤悉。取象四时十二月。说者误解玉藻文。不免千秋旧制紊。承讹袭误传来久。岂辨续衽与钩边。无怪康节不曾服。还惜晦翁未及编。身章自此失要领。徒使诸贤论纷然。平生好古问谁氏。今世独有希庵子。深衣谬制固有疑。闭户年来深研思。一朝恍然心自得。谁识经文曾倒错。分明古制暗相合。岂非夫子诚所格。衣虽复古竟安用。世人见之应笑弄。请君此衣图且写。藏诸箧中俟知者。
历代引
羲农黄帝为三皇。五帝昊顼喾唐虞。夏十七世历四百。殷廿八世六百馀。西周十四东廿四。历年八百七十强。三王之后有五霸。秦为闰位二世亡。高惠文景
朴澹翁集上 第 535H 页
武昭宣。元成哀平至孺子。是为西汉都长安。传国二百十四祀。光武诛莽宅洛阳。明章和殇安顺继。冲质桓灵至于献。传国百九十六岁。蜀汉两君四十三。吴魏僭号四五世。西晋武惠止怀悯。元明成康金陵住。穆哀奕简孝安恭。享祚一百五十五。神州陆沉五胡扰。宋齐梁陈南朝是。三魏齐周为北朝。隋文统一炀恭止。唐高太宗起晋阳。逮夫高中武篡基。睿玄肃代德顺宪。穆敬文武宣懿僖。昭哀之世唐业迄。三百八十九年支。五季梁唐晋汉周。神器六旬五迁之。宋兴于汴太太真。仁英神哲止徽钦。高孝光宁理度恭。迄于端炳南都临。三百廿载传胡元。八十九年长夜沉。大明中天高帝兴。建文太宗仁与宣。英景英宪孝武世。穆神光熹圣相传。毅殉社稷三帝承。大统二百九四绵。盖自包牺止永历。(辛丑)五千一百十八年。(荣木李校理亮天曰此作寓春秋大一统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