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清台集序
清台集序 第 x 页
清台集序
  
清台集序 第 207H 页
清台集序[郑宗鲁]
退陶老先生。倡道东方。以上承洛闽之统。一时及门之先辈。咸被循循之教以成德达才者不可胜记。而松巢权公。亦在执经之列。虽其造诣之实。有未易窥测。而大抵以端的旨诀。服膺终身。又以传于其后。一脉渊源。愈久而不绝。则是其前光之所胚胎。典训之所擩染。固宜有名世之贤。出于其家。而又于是时。吾岭之寂寥已久。老先生法门。几无以寻逐。揆诸天运。亦不无环复之理。寓于其间。故上则
清台集序 第 207L 页
奎璧为之降彩。下则商洛为之钟灵以生我清台先生。先生于是即家训以知吾学。因天资以入斯道。读书则以真知为贵而不以汎博为务。反躬则以实践为主而每以近名为耻。研究体验。俱极精约。隐微幽独。必加省察。而尤用力于敬之一字。居常整齐严肃。日乾夕惕。未尝有昏昧放倒之时。自先生而言。盖不过随分下工。循序进步。而迨乎涵养之久。充积之厚。则本来鸾鹄之姿。深著金
清台集序 第 208H 页
玉之辉。粹面盎背。表里洞彻。望其威仪。亦可知其有道君子也。至于日可见之行。居家而尽孝礼。则诚爱炳而法度森。立朝而陈谟猷。则告戒切而经术彬。出而临民。则惠政与文化俱洽。处而接人。则忠告与善诱并至。凡其发见于外者。无一非典学之力。至其论太极之动静。以明理生气。理先气后之决然不可易。而使偏主不离之说者。知认理为气之病。而不得流弊于后。则其见又独到而高诣。盖有发前人
清台集序 第 208L 页
之未尽发。而大有功于学者。夫其于大头脑得是当如此。则其所以尊性道学。成己及物。以至于高明光大之域者。安得不如彼。而老先生法门。于是焉如日昭揭。夫人可以寻入。呜呼。先生之生。夫岂偶然。而吾岭之得有如先生者。果非斯道复明之一会哉。顾其雅志不乐仕进。晚岁遭逢。亦可谓盛矣。而除一二登对之外。未始不卷怀恬退。虽 睿眷渐隆。崇秩叠下。而先生之身。已超然高蹈于清台水石之区。寓
清台集序 第 209H 页
至乐于图书。托幽盟于𩿨鹭。而无复当世之念。则是其素蕴之终未得大展于时者。固为儒林之所缺望。而保节完名。乘化以归。上而为昭代礼遇有终之名臣。下而为一方相与依归之宗师。自先生殁。至今四十馀年之间。 圣朝节惠之典。多士寓慕之享。次第又极其褒崇。所以耸四方之观听而起百代之钦叹者。盖于近世无比也。玆其为吾道之幸。又岂小哉。先生遗集凡若干卷。
清台集序 第 209L 页
 上之二十年丙辰。乡人士与先生高第赵锡哲氏,先生曾孙遵,从侄㷞。合谋付剞劂。以宗鲁亦尝与闻乎校雠之役。俾一言以弁其首。自惟眇末后生。何敢当是任。惟是平日景仰之诚。实不后人。故玆不能终辞而谨书陋见如右。以寓区区之私。乃若先生诗与文之溢于真味。发于正理。而自成一家之则。则读是集者。当自得之而无容宗鲁赘云。丁巳三月桐始华节。晋阳郑宗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