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x 页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附录
  
世系(朴氏出于罗祖神圣王赫居世。而八大君分封。后为密阳君之裔。至惠文公仕于丽。有忠勋。食采于泰安。子孙以为贯。)
삽화 새창열기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47L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48H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48L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49H 页
年谱
 
 肃宗大王三年丁巳( 皇明崇祯甲申后一百五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癸亥亥时。先生生于晋州治南柰洞里芝溪村第。母夫人河氏有妇德。尝梦凤鸟入怀。既而有娠。动静起居。一以列女传为准。及弥月而生。容貌礼秀。眉眼端正。比长白晰疏髯。身长八尺馀。气像奇伟雅洁。忠厚典重。望之令人可敬。○先生先世仕于丽。世居松京。及丽衰九世祖监务公移到湖酉(一作西)青山县居之。子奉礼公娶弘文馆应教郑公吉邦之门。赘居于晋。朴氏之为晋人始此。
 四年戊午(先生二岁)
 五年己未(先生三岁○水使公有疾受针。先生在傍啼号。医戏曰汝其代之。先生伸脚以授。了无难色。医故下针亦不挠。)
 
六年庚申(先生四岁)能诵六甲辨方数。(适得奇疾。欲注以药。口噤不得。下水使公以指楔之曰此吾指也。先生即启齿。其天性已如此。)
 七年辛酉(先生五岁○先生佩短刀。母夫人戒之曰此非童子之所可佩。恐有丧志之患。后又请帛襦。夫人又戒之曰稚少而衣轻煖。适足以养其病侈其志。自是不敢复佩刃衣帛。)
 八年壬戌(先生六岁○先生才气过人。能读书属文。尝嬉戏筑石为屋。题其门曰孔子庙。列奠菜果。作骏奔状。人皆异之。一日着新袍出游。见一乞儿裸体。即解以与之。水使公喜曰吾儿他日。当为大人。)
 九年癸亥(先生七岁)始受学读史。(至项羽弑义帝。辄掩卷出涕。及其败死。又击节曰岂有如此而善终者乎。乡先生河雪窗澈以磨石命题作句。先生即席应之曰上动天之象。下静地之象。又尝占即景曰野草自然生。山花自然开。天皇自然化。春来自然知。河公览而叹曰非但才调拔夷。意思自然。有真知之实。异日必为大儒。○先生自此每当先忌。不解带不交睫。一从水使公之为。汤炙必亲监之。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49L 页
一日将以备笾实。摘取园果。有一婢子先啖之。先生怒而却之。左右肃然。)
 十年甲子(先生八岁)三月就学于河处士净。(河公号挂壶亭。水使公执友也。以水使公命就学焉。不待课督。自能勤劬。手不释卷。足不下堂。日夜讲读。殆忘寝食。河公爱其才高志笃。期以远大。谓同学诸人曰此儿异日。必为尔辈师表。时方读史。课学之暇。玩童蒙须知。不离怀袖閒。大书五伦。揭之壁上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有此也。遇先忌则禀于师。退处便室。沐浴衣带。竟夕端坐。不与人言笑。○有同队遗以果物。问其所从来。则乃窃取于村园者也。先生却不受。其人惭甚。)冬母夫人患疽。(夫人恐废课不许归。先生涕泣禀告于师曰。读书所以学事亲弟长。尽人道耳。亲有病而不归。是人道蔑矣。读书何为。河公许之。先生即日徒还。亲自吮汁得差。河公以诗贺之曰非尔通天孝。萱闱患岂瘳。髫龄能吮汁。于古亦无俦。)
 十一年乙丑(先生九岁)受小学。(一日禀于师曰为学自有次第。不可舍本而趋末。史记不过为通古今达事变而已。于幼学未必紧急。圣贤何样书。为兴起善端做人样子之最初门路。河公以小学授之。先生悦之。潜思力究。不徒为章句鍊熟。要必体行而后已。尝有小失。水使公挞之。先生惋色愉声而谢。退谓执笞者曰何不猛施。使亲怒久不解而损其气也。又坠地伤脚出血。先生吮而泣曰此吾父母之遗。而不能全而归之。岂非曾子罪人也。○览古文前集。至宋真宗劝学文。辄曰劝人为学而以车马粟色诱之。陋哉。至朱夫子劝学文。乃曰此真君子之言也。)
 十二年丙寅(先生十岁)通孝经论语。(见识日进。文词渐就。器量弘远。有长者风。著君子小人诗曰公者君子。私者小人。正者君子。邪者小人。君子与小人。惟在公私邪正间。曾闻古之人。以公不以私。何事今世人。以邪不以正。愿得万斤椎。打破私与邪。远近传诵。一日左耳为人触伤。听重不可医。先生无愠色。待其人如旧。或问曰由人而受病。得无憾乎。先生曰在我命也。在彼偶然尔。屑屑然见于色。顾安益哉。但不能善保吾父母遗体。此为吾没身之痛也。有同侪遗以佩刀。先生不受曰。吾闻非其义也。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0H 页
介不以与人。亦不以取诸人。后一人请先生带。先生脱与之。人问曰向不以非义受于人。而今以非义与人何也。先生笑曰童子辞受。何必尽适义乎。)
 十三年丁卯(先生十一岁。○手题书签曰读书将以穷理。下学须要上达。河公问曰何以为下学。何以为上达。先生曰下学是学者事。上达是圣人事。一日同学有过。讳于师而要先生同辞掩匿。先生曰师不问。吾未必援告。若问之。君师父一体。不可欺也。)
 十四年戊辰(先生十二岁)冬读周易。(既读乾坤二卦。闭户潜玩。寂若无人。如是者十日而后。始读之列卦。洞然迎刃而解。○有同里少年相聚为樗蒱戏。要与共之。先生曰诸君为牧猪奴戏。恐得罪于陶侃也。)
 十五年己巳(先生十三岁)冬归家。(至是遍通群经大义。旁通左氏纲目。河公以为是后非我所能教。命还之。既还益加勉励。不敢自懈。每对书不知日是鸡鸣。○尝与人论历代人物曰。士生斯世。忠义正大如诸葛孔明。趣味冲澹如陶靖节。襟怀洒落如邵康节。然后方可谓大丈夫。盖其自期待如此。○先生事师如事父。敬爱之诚。终始如一。凡有教训。皆籍记而佩之。师没为之加麻。每忌日必进参。非有大风雨疾病不敢废。)
 十六年庚午(先生十四岁)
 十七年辛未(先生十五岁)秋毁淫祠。(所居近地有一丛祠。远近靡然崇奉。大为俗弊。先生怒而毁之。火其神像。人皆愕然。以为祸必立至。卒无事。众服其定力。○尝读书于古庵。一日缁徒四散。夜对案独坐。有物开户突入。形甚丑怪。先生徐曰何许物怪敢乃尔。因忽不见。人比之范希文事。)
 十八年壬申(先生十六岁)春魁方伯文会。(方伯到州设文会。以石盆观鱼命题。先生立草呈券。方伯览而叹曰。诸儒专尚藻绘粉饰。而此作独典重圆满。深得明道本意。擢以为魁。)授室于河处士橧之门。(河公即水使公执友也。素爱先生。妻以女。每见先生。必整衣冠。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0L 页
待之如宾。谓其子侄曰朴郎正人也。尔辈无或敢慢也。既延妇入门。谚翻小学内训事舅姑奉祭祀之节以遗之曰。毋得罪于此录可也。○先生居家。正内外之分。严男女之别。凡出入内庭。衣带必饬。家庭斩斩有度。虽仆隶无知。犹不敢乱坐谐谑。每曰君子饬心修行。将以齐正风俗。而行之自齐家始。齐家者即正心修身之用。治国平天下之本也。若一家不齐。其于国与天下何。且于平日正心修身。有何做工夫。虽曰自外收拾。其无实得可知。有何可取。有一乡生言齐家之难。先生曰有诸己而后可以及于人。欲正家而家不正者。必于自家修身上有未尽处。莫如反而求之。此大学所谓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也。)秋陪水使公入洛。(水使公以光阳投绂事就理。定配于湖西黄涧县。未几蒙 宥。先生陪往。转谒青山先茔而还。)冬操文谒南冥谦斋两先生墓。(先生于两先生甚尊信之。每曰吾乡之有此两先生。如天之有日月也。)
 十九年癸酉(先生十七岁○有咏心诗曰心是吾心吾不知。出入如何无定时。焦火凝冰诚可畏。须将敬字为扶持。先生尝言吾于少时读书。得诚字而甚尊信之。以为一生工程百事做得。有此一诚字足矣。为之赞曰资始资生。亘万古而流行者天地也。一往一来。无一息之间断者日月也。四时转运。胡为而无穷。五行消长。胡然而不差。究其本诚而已。虽在乎人者。岂无是理。故易曰君子以自彊不息。子思子曰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其后更思之。若无敬字。徒诚无着手处。比如黑夜迷途。不把一枝火。虽欲进步。亦末如之何。故辄又尊信敬字而赞之曰。大道浩浩。无处着手。如𥌒伥伥。迷失左右。赖有敬字。为我前驱。维持把握。坦然登途。内而涵养。外而凝整。百行根基。万善纲领。非敬拯救。吾陷于阱。非敬济活。吾死于病。噫噫岂特如饥渴之于饮食。寒煖之于裘葛。若天用汝作日。若人用汝作目。以此考之。咏心诗之作。恐在敬字尊信之后。)
 二十年甲戌(先生十八岁)春进参黉堂释菜。(居斋三日。周旋举止。斩斩有动人者。章甫皆敬爱之。一遵先生所为。以校中事疑贰者十数。就询于先生。先生一言剖决。事皆中理。有冒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1H 页
参儒籍者数人在座。先生曰校中风化原头。此辈敢接迹耶。即令黜之。座中肃然。)秋从赵默斋读近思录于头流山寺。(默斋名锡圭。即一乡长德也。方读书于山寺而贻书邀先生。先生往从之。默斋与之居。叹曰他日吾党师表。非君而何。赠以诗曰率己潜心小学书。多君不负圣贤书。吾儒志在毙而已。临别慇勤更勉书。其从子梧斋公光世亦有诗曰妙年多读圣贤书。本不留心十日书。何幸旬馀萧寺会。谈山谈水且谈书。)
 二十一年乙亥(先生十九岁)五月女子子生。(适士人金景潾)秋魁乡解进士试。(时知举者适与之相识。索先生试券。先生闻之不悦。不就生员试。即日发归。知举者贤之。擢以为魁。及试券来。便火之曰此固非吾所为。亦不欲挂人耳目。知举者诣门谢曰子吾师。非吾友也。先生仍上书禀于水使公。不赴省试。书略曰近自世教衰末。人心陷溺。士趋偷靡。义理之公。不能胜名利之私。中行之正。常夺于诡遇之巧。一场科臼。屈首奔走。而百计图得。便作龙断之人。其蔼然四端。不至于牿亡之者无几。则虽使高官美职。一蹴而得之。士苟有志尚。且不为。况穷通有命。利钝关数。其得也不可必者乎。又曰若使姑徇其志而任其所好。沉潜于性理之书。涵泳于操存之工。温凊之暇。乐我馀年。而日迈月征。寸进分益。小不失州里谨敕之名。大不负门户扶持之责。则莫非家大人终始顾复之赐。而彼一切进就之外。此亦非细事也。水使公览而许之。)
 二十二年丙子(先生二十岁)春西溪书室成。(芝溪之西。有深邃一小洞。先生筑小斋。扁曰西溪书室。又曰西壑精舍。脱落世务。专意问学。距家且里馀。昼则讲读于斯。夜则侍寝于水使公所。朝往暮来。日以为常。或宿于书室则鸡鸣而起。晨省于北堂之下。昏则待父母就寝而后退。风雨不废。)冬陪水使公入洛。(水使公方家▦。承 召命赴阙。先生陪入洛。洛中名流皆乐与从游。晋善君姜公硕宾赠以诗曰求人言色外。无与接谈为。得失关心地。炎凉变态时。高歌悲岁暮。穷巷守吾痴。君是何如者。相看大笑之。后洪晚退万朝,权参判瑎,沈尚书檀诸公皆有投赠。尹相国趾完诗则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1L 页
曰世难只手狂澜障。天借良材巨厦支。朴修撰行义诗则曰也识瑚琏器。终为柱石材。盖时望之拟以大器如此。)
 二十三年丁丑(先生二十一岁)春入洛觐水使公。(即辞还○先生每过阙门。虽天雨泥涂必下。未尝入避马洞。)邀赵默斋河养正斋诸公讲近思录。(养正斋名德望。雪窗之子也。先生每曰朱夫子云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学者不得不以近思录先寻蹊径。与诸公讲论月馀而罢。○先生于天下书。无不一览。以六经四子为根本。濂洛关闽为羽翼。与同志诸贤。互相博约。逐字推求。逐句反复。不屑口耳而躬行是务。不事涉猎而真知是求。每曰朱夫子有言曰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而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不能居敬而持志。则所读盖不能心即是口口即是心。而有书自书我自我之叹矣。将何以致精而循序也哉。每读书。净扫一室。对案端坐。沉潜玩味。心目俱到。虽䨓霆在旁。声不入耳。常曰读书之道。不要多要炼熟。不然终非己有。百家诸子。举皆钩括蕴奥。融会贯通。凡天文地理医药卜筮兵阵筹数之方。亦皆旁治。得其要领。然常自韬晦。不欲见知于人。)文敬庵来访。(敬庵名东道。隐德之士也。与先生契甚密。先生尝贻书论交人之道及韩文公学问事行。)觐水使公于关北上土镇。(时水使公莅是镇。仍留侍过冬。)冬十二月子敬孙生。(八岁而夭)
 二十四年戊寅(先生二十二岁)春母夫人患风痹。(先生在上士。一日忽心惊。汗出遍身。不能自定。先生曰吾他日未尝如此。意者吾母其不康乎。遂辞还。母夫人果患风痹。先生昼夜侍旁。衣不解带。目不交睫。药饵粥饮。皆亲尝。左右扶护。未尝委诸婢仆。夫人不进食。先生亦废食。多少早晚。一视夫人之为。夫人以是多强进之。居数月疾差閒。)权苍雪先生来访。(苍雪名斗经。学识行谊。为儒林领袖。以掘土官到州来访。先生得与定交。)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2H 页
二十五年己卯(先生二十三岁)春二月子挺元生。○秋奉母夫人出寓村第。(夫人疾复剧。有人善于医理而甚简亢。不肯屈于人。卿宰莫能致。先生往邀之。其人甚落落。先生伏庭涕泣。五日不食。其人感而来试。尽奇剂得差歇。)
 二十六年庚辰(先生二十四岁)三月母夫人疾剧。(村邸痘疾忽发。先生素忌此患。家人皆劝出避。先生曰吾终鲜兄弟。偷生离侧。所不忍也。死生有命。当侍天而已。终不出。居五六月。卒无事。先生每尝粪以验差剧。夜必齐沐祷天。一日夫人忽气塞。先生斮指灌血。食顷得苏。○一日自山中买药夜归。路遇贼。仆夫惊惶。先生徐曰彼亦人也。何必畏怯。行里馀。贼问知。相率就拜于马前而去。)
 二十七年辛巳(先生二十五岁)春正月丁母夫人忧。(先生四年侍汤。终始如一。夫人临终泣曰吾儿不解带不交睫。已四年矣。吾死恐其灭性。吾目不可瞑也。治丧一依家礼。哀毁逾制。绝而复苏。勺水不入口。既葬疏食水饮。不脱衰绖。哭辄以血。几至失明。然犹恐为水使公忧。每及所和色愉声。绝无哀戚状。○三年之内。绝不读书。惟取丧礼诸书。披阅照检。)
 二十八年壬午(先生二十六岁)正月撤母夫人殡。(朔望必设奠展墓。每忌日哀毁如初终时。○先生于三年之内。不入中门。夫人有私丧。亦未尝内寝。南冥寒冈于其妻亲之丧。不内寝。先生盖取诸两先生也。)
 二十九年癸未(先生二十七岁)夏四月遍往谢吊慰诸宾。(就京乡亲知所尝来吊者而致报谢之礼。千里跋涉。无一遗漏。)秋操文谒寒冈先生墓。(凌虚先生师事寒冈终身景慕。每过星山。必进谒于墓。先生追继其志。及是展拜。而每入星山地。未尝不寻谒墓所及桧渊书院。○先生慕贤之诚。出于天性。每在途见旌闾则式。过先贤院宇及坟墓。亦必寻谒。)
 三十年甲申(先生二十八岁)春觐水使公于南原镇营。(时水使公莅是营。先生留侧数月。侍奉凡节必躬执。朝夕瀡滫。枕席铺敛。皆亲检。暇则竟夕读书。一日主倅为先生设妓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2L 页
乐。先生曰自非明道以上不可。主倅谢之。居数月辞还。)夏觐水使公于南原。(即辞还)秋访桐溪先生某里遗墟。操文谒墓。(先生每念中华陆沉。天下左衽。嘘唏悲惋。往往多潸然出涕。是岁乃 皇明革命之周甲也。往访郑先生遗墟。以寓旷感。而输送家藏嘉靖万历旧器于某里书堂。为先生祭器。有诗曰春秋馀大笔。章奏读之悲。主辱生何忍。臣纯死固宜。后来荪岭老。追述鲁连诗。回首燕云黑。纵横志士洟。○先生自某里转到龙门书院。郑贼希亮适到院。欲挽先生。先生一见不悦其为人。拂袖而归。语人曰彼骄亢自高。言语诡秘。非吉人。时亮颇有名字。人怪之。及戊申变作。始服先生先见。)
 三十一年乙酉(先生二十九岁)春入洛觐水使公。(即辞还)操文谒守愚东冈两先生墓。○夏四月子挺新生。○秋候密庵李先生于庐所。(李先生名栽。以家庭之学。为儒林领袖。先生闻其有草土之疾。而往候之。路遇申克斋益愰。与之联镳。虽在客路。敛饬如居家时。克斋语人曰吾与朴友同行。知其笃实云。)操文谒西厓鹤峰两先生墓。
 三十二年丙戌(先生三十岁)复修公车之业。(先生自乙亥以后。决意废举。水使公亦不得强之。至是又勉使从事。先生不敢违其志。屈首随众。然每诵个中自有超然处。肯学儿曹一例忙之句。为处心第一义。每曰做科文时。心界自不从容。若一向好著。不至于丧志者几希矣。晚年谓子弟曰君子以举业为陷人之机阱。此言极是。然人能元气充实。邪祟不能窥闯。虽从事于举业。若能分别内外轻重之分。举业岂能贻累于我哉。此程夫子所以有不是科累人。人累科之训者也。子弟尝赴举。贻书戒之曰一切用心。勿以必得为期。而但当洁吾己尽吾道。依例随波足矣。若以必得为心。则自然行苟且。而虽使行苟且而得之。得犹不足以补其失。况通塞有命。初不可必得者乎。)秋操文谒冲斋退陶瓢隐先生墓。(是时访李讷翁光庭于黄田村。讲论五六日。讷翁家贫。疏食菜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3H 页
羹。相与共之。略无厌怠之色。讷翁喜而语人曰此人生长富饶。而不为外物所诱夺如此云。)
 三十三年丁亥(先生三十一岁)春陪水使公甲山赴任之行。○夏归过鹭梁。操文谒六臣墓。○与乡儒读论语于大觉书院。(与诸生定条约。书朱夫子白鹿洞规。揭之壁上。日必晨兴。正衣巾行庭揖礼。谒庙讫。整案端坐。竟晷讲书。谓诸儒曰程子云读论语者。但将弟子问处。便作己问。将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诸君知得此意否。又曰延平先生尝教人曰读书者。知其所言莫非吾事。而即吾身以求之。则凡圣贤所至而吾所未至。皆可勉而进矣。若直以文字求之。悦其辞义。以资诵说。不为玩物丧志者几希。又曰讲学切在沉潜缜密。然后意味深长。蹊径不差。若槩以理一而不察其分之殊。此学者所以流于疑似乱真之说而不自知也。此读书者之所当知也。某临书辄诵是训。欲与诸贤共之。)秋捷乡解生员试。○觐水使公于甲山。(即辞还。到一店舍。问地名则杀母谷也。先生曰村名胜母。尚且回车。况杀母谷乎。接淅而行。道见一士人家贫父死七日不得殓。遂倾装赙之。○先生性慈仁。其济物如不及。人有昏丧大故及四穷之无告者。虽平日不相识。为之尽力救济。以此亲戚乡党翕然归心。)闻李剡溪讣。(剡溪名潜。以保护 东宫上疏死。金学士世钦上疏救剡溪窜极边。权持宪斗纪又上疏救金学士。斥逐湖外。先生为赋三绝。其一悼剡溪。其二其三。忆学士与持宪也。诗曰不知有己知有国。云是梅山侍郎儿。志士到今将缄口。复谁扶得社稷为。不能分别是非真。当日扬清有几人。回首乾坤犹正气。如君可谓古王臣。盛名之下士无虚。不负生平所读书。何处枫林烟瘴里。恋 君忧国独唏嘘。先生又书慰权公。其略曰目今炎凉世界。好恶随人。才有小利害。心口相楚越。而犹有执事与金学士者。如执事与金学士。可谓读古人书。不负平生。一行迁谪。高名当千古矣。)
 三十四年戊子(先生三十二岁)春赴省试见屈。转向甲山觐水使公。(夏辞还)秋复往觐甲山。(即辞还)归到涟川操文谒眉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3L 页
叟先生墓。○冬十月子贤孙生。(才性聪明。先生奇爱之。九岁而夭。)上书密庵先生论理气。(退陶先生之后。理气之说。士论矛盾。先生平生尊信退训。至是又有一方哓哓之论。遂为书质之于密庵先生曰四七之曰理曰气。已有溪训。不必为屋上之屋。而义理说去之道。正如先生所谓必须大着心胸。高着眼目。切勿先以一说为主。虚心平气。徐观其义趣。就同中而知其有异。就异中而见其有同。分而为二而不害其未尝离。合而为一而实归于不相杂。乃为周悉而无偏也。是故心是一个心而有人心道心之异。性亦一个性而有天命气质之分。此岂非若以心统言之则只曰心可矣。而如欲剖析其微妙危殆之异则不得不分言之曰人心道心。若以性汎言之则只曰性足矣。而必欲区别其本然禀生之殊则不得不各言之曰天命气质者耶。然则以此参看于彼。而其理皦然明矣。后江左之论。又欲作證辨书。先生上书苍雪略曰證辨成书之论。窃意此不必待證辨而明矣。两家往复文字。布在一国。涂人耳目。据此可知其得失。而又况朱夫子理发二字。昭载语类。便成断案。复何用区区捃摭。屑屑分疏。有若使气角胜者然哉。若使吾党有此辨證。彼间亦必有对举。而纷竞争鬨。殆无馀地。非但士林间气像不佳。将有上及于朝廷而有震荡之变。都不如敛以守之。静以俟之。以听百世之公议耳。)读朱书于断俗寺。(先生平生笃信朱夫子书。读诵至老不废。其与河直长必清书有曰仆自少酷好此书。前后读凡累数百遍。而钝滞儱侗。卒无所得。○寺有浮屠号雪岩者。颇聪明识道理。就问儒释之辨。先生晓以此实彼虚。又以三纲五常之不可废者。谆谆诱之。岩默然而去。后数日来谢曰微公几误了我平生。遂投钵下山。)
 三十五年己丑(先生三十三岁)春入洛觐水使公。(留侍过夏而归)秋会同志十馀人于临川书院。讲论语礼记。(柳公世彰亦来会。居数月馀而罢。○有会中一人酷喜南华经者。先生戒之曰吾党之士。汎然一看其书。固无不可。至于昼夜讲读。深中其毒。则紫阳朱夫子之所尝戒也。其人谢而去之。尝有一乡生质以左氏传。先生随问辨解。仍曰以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4H 页
吕东莱之贤。亦令诸生读左氏。况下于东莱者乎。然朱夫子曰左氏皆时事利害。而非学者切身之急务。近世南冥先生亦尝深喜左柳。自得志伊志学颜学之语。决然谢却。遂不留意。此可为法。)
 三十六年庚寅(先生三十四岁)春入洛觐水使公。(即辞还)操文谒冶隐旅轩两先生墓。(仍访申克斋于若木村。与宋知足堂夏徵会话。)夏从河养正斋讲心经近思录于慕寒斋。(先生尝与学者论心经曰。道之全体大用。一言蔽曰心也。故一自尧舜禹精一授受之后。群圣贤千言万语。无不就是心上拳拳。若其阐心学之渊源。辟异端之榛荆。开示门路。亲切明白者。即心经一书是也。黄锦溪讥斥真范程诸子。而退陶先生力辨其不然。为著心经后论者盖以此。○先生日必先兴后寐。饬己斩斩。正斋叹曰吾侪中笃实刚健。无如此人。可谓无愧于一部小学。)冬捷本道升补覆试。(暮投一旅店。夜将半。忽有贼百馀人举火突入。里人皆鸟鼠窜。先生俨然不动。徐曰尔辈亦同得秉彝。胡乃不有 王法。自陷刑辟。贼欲犯之。先生犹辞气自如不少挫。贼疑而问之。知为先生。相与就庭拜谢。)哭赵默斋。(为位举哀加麻。有挽词祭文。)
 三十七年辛卯(先生三十五岁)春正月女子子生。(适士人郑相夏)觐水使公于加德镇。○二月赴省试见屈。(转访李星湖于安山。讲磨信宿而归。○星湖名瀷。剡溪之弟。与先生交契甚密。)夏觐水使公于加德。(秋辞还)
 三十八年壬辰(先生三十六岁)春觐水使公于加德。(即辞还。夏又往觐。)秋操文谒愚伏先生墓。(先往花山。拜荷塘苍雪。转访洪凤岩李息山。闻权清台相一遭内艰。就慰而归。○荷塘名斗寅。苍雪再从兄。凤岩名相民。息山名万敷。皆道中老德君子。)往觐加德。(即辞还)冬操文谒晦斋先生墓。(观东都诸胜。转访横溪处士郑公兄弟。讲磨信宿而归。○伯氏埙叟名万阳。季氏篪叟名葵阳。)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4L 页
三十九年癸巳(先生三十七岁)春往觐加德。(即辞还。夏复往觐。)秋捷乡解生员试。○与乡父老会议。营建鹤峰先生祠(万历癸巳。鹤峰先生卒于州。州人旧有俎豆之议。是岁乃其回甲。故先生倡而申之。与乡父老会议于乡射堂。而相与卜其基址。定其院号。头绪已成。因事不谐。人皆恨之。○先生与河养正斋书略曰日月荏苒。奄当今年。千秋汾晋。云水犹白。而一片荒城。芬苾无所。忆当日力疾登坛。视事劳军之时。顿足椎胸。号哭彻天之际。则今日吾辈之安坐室家。只为妻孥之计者。虽谓之全无善心可矣。)
 四十年甲午(先生三十八岁)春往觐加德。(即辞还)赴省试见屈。(既发榜。日已曛黑。同屈者皆欲促装越江。先生曰倘来得失。何足悻悻然见于面。翼日乃发。转谒陶山书院。访权苍雪,李息山,申克斋而归。)夏往觐加德。(居数月辞还)冬陪水使公入洛。(水使公移拜平山府使。 肃谢后赴任。先生陪往平山。)
 
四十一年乙未(先生三十九岁)春禀于水使公。葺云峰书院斋庑。(书院即申壮节李牧隐祠也。先生见其斋庑颓圮。禀于水使公发钱缗数百葺治之。会府中章甫数十人与之讲学。供亿皆自官办给。西人创见。相与喜贺。○未几辞还。)子挺元行三加礼。(先生每曰冠礼成人之道也。司马公特重之。今人多忽之。甚不可。子孙之冠。必备三加。是时有京中贵家求媾。先生不许曰曾见此家席势骄奢。必不能善终。后其家果败。人皆服先生先见。)哭柳处士世彰。(为之加麻。有挽词祭文。)
 四十二年丙申(先生四十岁)春觐水使公于平山。(夏辞还)遣子挺新从学河上舍世应。(手书朱夫子训子从学帖以与之曰吾非朱子。汝又不及受之。然望子从善之心则与朱子无异。汝亦自处以受之可矣。日用语默动息之方。具在此帖。此外吾无可言。汝须着实省习体行。替作吾言看也。后又贻书戒之曰文学犹是第二件事也。昔朱夫子使子孙从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5H 页
学于黄勉斋。而贻书勉斋曰只可着力学做好人。是自家本分事。平时所望于儿孙者不过如此。此训甚至当矣。若不能做好人。而徒有挟才能文。则文学为长奸雄之资。而反作无限不好人也。虽有班马文章。顾安用哉。与河上舍书略曰教导之力。安敢大望。只如朱夫子所云做得依本分举业秀才。不至大段狼狈猖獗。而此亦不甚休歇。惟待大炉韛锻鍊讫役后。始论其铸得巧拙多寡耳。)秋往觐平山。(即辞还)冬捷本道升补覆试。
 四十三年丁酉(先生四十一岁)春正月遭恭人河氏丧。(先生避痘在外。闻恭人疾革欲入诀。左右皆止之。先生曰死生有命。遂入诀。卒无事。○二月 朝家设省试。先生以期衰不得赴。人劝出公文为后日地。先生笑而不应。)夏往觐平山。(至七月。水使公猝蒙入内 扈卫之 命。邑务多盘错。而先生从旁统括剖决。无一遗漏。吏胥辈皆相顾愕然。盖先生平居寡言语。闭目凝坐。若愚人无所识。而临事聪明果断。有人所不及者。○八月辞还。)冬会士友于鼎冈书院。讲通书,正蒙,启蒙诸书。
 四十四年戊戌(先生四十二岁)春往海西所江镇。觐水使公。(水使公以防御使莅是镇。先生路由汉江。中流遇风涛。樯倾楫摧。舟中人皆号哭失措。先生便泰然谕以寄归之理。俄而风定利涉。人服其定力。○夏辞还)秋觐水使公于海西水营。(水使公升为节度使莅是营。○居月馀辞还。)赴本道升补覆试。(有人得样文以遗之。先生曰平生读古人书。甘为李君行罪人耶。)
 四十五年己亥(先生四十三岁)春捷增广生员三等五十二人。(初到泮邸。主人献梦曰庭树发花。同舍人皆就树攀条。踊跃争先。先生笑曰诸君以一梦动心。专丧威仪。若当清官美职。更作何㨾。诸人惭谢。及谢恩时。 上望见礼貌恭严。 命近前诵试券曰。尔父一心奉公。予甚嘉之。汝不愧为尔父子也。 命中使特宣酝。一时荣之。直向海西水营。觐水使公而还。○自此禀于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5L 页
水使公。废举子业。)冬入洛觐水使公。(水使公自海营呈病归。先生侍汤月馀而还。)转向花山。哭权荷塘。(先生讣至。为位举哀加麻。至是匍匐。而有挽词祭文。)
 四十六年庚子(先生四十四岁)春往觐水使公于安城任所。(居月馀辞还)夏复往觐安城。(仍留侍)六月。 上升遐。陪水使公趋哭都下。(未几水使公因事见罢。因山后还。而先生每从水使公后。朔望焚香。三年食素。)秋就参鼎冈书院享祀。(鼎冈故乡贤俞进士社。而至是士林齐议。升以院号。并享八贤。其一即凌虚先生也。先生与章甫谋重葺院宇。优纳田民。为享祀之需。每于春秋。必进参。非有疾病大风雨。未尝一阙。○先生为箴规七条。刊揭于壁。为诸生永遵之式。)
 景宗大王元年辛丑。(先生四十五岁)秋八月。水使公寝疾。(先生日夜侍汤如先夫人时。水使公病中所进惟雉。先生左右就养。未尝乏。一日求之市。未及还而索之。先生出门望市人之归。忽有鸷鸟堕雉而去。人异之。)冬十月水使公捐馆。依家礼治丧。啜粥处殡。不懈不怠如前丧。既葬庐于墓侧。晨昏上墓。风雨不废。澌毁致疾。七朔沉淹。无以自力。然犹使人扶起上墓。有客过庐投诗曰。百年湖隐宅。遗馥子传之。养是今曾氏。丧遵古仲尼。至诚天可格。哀叫鬼应悲。来往山前路。人多感泪垂。即翩然而逝。其姓名不可知也。○人有言庐墓非古。先生曰鹤峰先生尝曰庐墓虽非古礼。而孝子不忍遽离体魄之所藏。实出于至情。溾(一作魂)返室堂。虽是礼经之正。而中人以下鲜能久而不惰。甚至内外混处。经营家事。如是而犹曰庐墓非礼。返魂合经。丧纪之紊。世道之非。何足怪哉。盖鹤峰之训。即是参情量礼之至论也。是故朱夫子葬祝夫人而日居墓侧。朔望则归奠几筵。我东前辈如圃隐,冶隐,文敬,文献诸先生。亦皆行之。后生有何疑焉。 十二月闻赵梧斋讣。(以不得匍匐。尤伤痛焉。后有祭文。)
 二年壬寅(先生四十六岁)春闰三月移葬先夫人。(初葬于州南盘龙浦先兆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6H 页
之次。至是改卜州西矢川里公田村后麓丁坐原。)夏哭申克斋。(有追挽及祭文。)
 三年癸卯(先生四十七岁)冬十二月服阕。(号哭过哀。绝而复苏。禫后数月。不忍食肉。每日晨兴盥栉。衣冠拜家庙。洒扫庭内。春夏手除庭草。朔望展墓。不以风雨寒暑而废之。奉祭祀务尽诚敬。每遇新物。不荐不食。七日戒三日齐。沐净冠裳。扫除室堂。内外上下。不敢言笑諠哗。要使齐庄。将事之夜。明烛危坐。待鸡鸣而行事。每戒妇人曰欲使祖先在天之灵来格。则非至诚不可。或不如意则辄自咎。免冠肉袒。伏于庙门之外。终日涕泣。由是一室肃然。无敢或怠。○先生事亲承顺无违。甘旨定省。殚诚竭力。在亲侧。立则视足。坐则视膝。不敢跛倚唾洟。洞洞属属。如执玉奉盈。不命之退则终日不敢退。呼僮仆不敢作声。以手招之。大小事必禀决焉。己有所失而有不平色。愉声婉容。下庭俯伏。待其怒释然后退。痛自刻责。不敢自恕。水使公性严难悦。而先生备尽道理。常得欢心。每佳辰令节及生朝。杀肥羝速故旧。彩衣深杯。上堂献祝。和气蔼然。水使公每语人曰吾儿年近五十。未尝见其有怒色。水使公屡典郡邑。多在关外极边。先生岁必再省。不计寒暑雨雪。所嗜鲈鱼。左右求进。虽非时亦不乏。捐馆前数日。思柑子不得进。每于忌辰。必预备而荐之。水使公所爱马。不忍加足。待其毙而瘗之。婢仆之凡为父母信任者。虽有过不加诃责。见父母手泽及亲爱者流涕。梦见仪形则流涕。生朝子弟欲设馔。先生泫然曰伊川先生云人无父母。生日当倍悲痛。更安忍置酒张乐以为乐。朱夫子于生日。必祭于祢。吾岂以是日为乐。所亲多典近邑。辄有馈遗。永感后一切不受曰受此何用。)
 四年甲辰(先生四十八岁)春遍往谢吊慰诸宾。(遍谢京乡如前丧。)方伯以孝行褒 启。(州牧黄公璨。以先生孝行报方伯 闻于朝。同 启者五人。 批曰右人等当一一褒奖。而朴泰茂诚孝尤为可尚。方以调用之意。使该曹议处。)观鱼亭成。(书室之右。凿上下小塘。养鱼种莲。塘上搆竹亭。扁曰观鱼。又曰远观。○自此谢绝世事。静处书室。日以性理书讲明究极。矻矻穷年。不知年数之不足。命其斋曰存诚养拙。命其室曰居敬知命。又曰聋窝李密庵扁其左曰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6L 页
省三日新。右曰主一时习。李息山题东壁曰光霁轩。西壁曰天渊轩。一时名流多题咏以美之。)夏计安窝尹公基庆以州牧来访。(前后地主方伯及公卿之奉使南来者。迭相委访。冠盖陆续。先生但以礼迎接而已。不肯追逐往来。独与尹公相知最深。尹公为政清简。居官无事。每于衙罢。匹马来访。或三数日或七八日。谈讨名理。顿忘形骸。后尹公命书室下小塘曰天云塘。书室之南石门曰明德门。以心经,家礼,周礼各一部赠之。)秋八月 上拱(一作升)遐。(持方丧一如 肃庙时。○先生每当 国忌。齐素一与家忌等。)
 
 英宗大王元年乙巳(先生四十九岁)春永慕斋成。(先生每以先夫人不幸早世。为终身至痛。搆数间茅庐于墓下。壁上题蓼莪诗以寓慕。扁曰永慕。兼爱头流山水之胜。往来栖息。李息山尝来访。又以二乐名之。○先生居斋日。必晨兴拜墓。扫除茔域。寒暑不废。山下有人素以不孝称。见先生之为。遽赧然负荆请罪。先生谕以义理而归之。退而恭为子职。)夏四月。往花山哭苍雪先生。(先生与一时诸名胜从游。契分甚厚。于苍雪密庵。受知最厚。凡有疑晦。必就正焉。及苍雪讣至。大痛伤曰吾道已矣。为位举哀加麻。至是匍匐而有挽词祭文。)侧室子挺熙生。○冬与尹侯会乡子弟于黉堂。讲大学论语。(尹公与先生议会章甫。讲业于黉斋。先以大学。次以论语。先生与尹公间五日诣学。辨论考其得失。如朱夫子南康学规。前后凡四月而罢。有一儒生才过人而务速成者。先生戒之曰朱夫子曰人之为学。若从平实地上循序加工。则其目前虽未见日计之益。而积累工夫。渐见端绪。自然不暇用意装点。不待用力支撑。而圣贤之心。义理之实。必皆有以见其确然而不可易者。盖读书贵循序致精。进学在真积力久。若徒恃才艺过人。强欲躐取骤进。则非但欲进反退。徒劳无益。本地病根已深。所以孟子有揠苗之喻。而先辈云后生才性过人者不足畏。惟读书寻思推究者为可畏耳。勉之勉之。○与尹公书略曰许多圣贤书。何所不可。而第念自今日以前。未尝有此等事。既无贤师长策励导率。而循俗记诵词章之习。为士子辈胶桼之盆。虽有稍稍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7H 页
识字之名者。其于为学工夫次第。一向贸贸。专不近似。教以大学而先入入德之门。然后语孟中庸。渐次循序加工。俾有以由近及远。不失阶级。此又设教之先务也。)晚悔箴成。(先生于文章。不曾留意。不喜閒著述。所著皆学者切己语。)
 二年丙午(先生五十岁)夏四月哭计安窝尹公。(尹公自三月有疾。先生尽心看护如亲戚。尹公临殁握手语曰于今益信公任恤也。与乡人治丧尽礼。随榇至三嘉而还。有挽词祭文。)书九思九容太极图及濂洛箴铭揭座隅。(书揭四勿箴,夙兴夜寐箴,东西铭,克己铭,座右铭,座右戒十训。又手题思无邪毋不敬不欺慎独十字。常目在之。对越危坐。肩背竦直。望之如泥塑。有时终日闭户端居。寂若无人。)冬与乡人议营建尹侯清德祠。(以乡论建祠。而其议则先生实主之。上梁奉安文。皆先生所制也。)
 三年丁未(先生五十一岁)冬自警屏成。(先生尝以片木刻诚敬二字。佩之衣带间。不令人知之。至是作小屏。分书诚敬克复操存。慎独戒惧。防意如城。守口如瓶。诚字下书一身主宰。敬字下书一心主宰。名曰自警屏。置诸座侧。又以心学图为南窗障子。且于枕角左右。一则大书诚字而以信默勤忍廉耻六字分书。一则大书敬字而以慎惧俭直谦恭六字分书。常若鬼神临乎上。渊冰在乎下。虽匹处之时。未尝见其惰慢之容。)
 四年戊申(先生五十二岁)春逆变起。出家僮家储以助官军。(难作。先生愤然雪涕曰 国事至此。非但五十年食毛之恩报效无地。独不念先人忠义报国之训乎。募家丁一百十五名。出廪储二百斛。以助军。悉聚馀财。桩管以待之。家人以无食为忧。先生曰 君父有急。家族死生。何足恤乎。○时禹昆阳夏亨将领兵赴战。为主将所沮。数日不能发。先生贻书促之。略曰闻列邑居民。一时奔溃。山野之间。烟火萧然。且贼兵连陷数郡。而咆哮威胁。专务杀戮。鱼肉之惨。日甚一日。目见无辜生灵。糜烂于凶秽之刃。而今我必往。其不如救火之急耶。又曰若官军之出。不能克期剿灭。则虽曳病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7L 页
赴急。以身而死于贼。亦所不敢辞也。)夏方伯欲具由登 启。呈辞辞之。(难靖。自 上命抄勋。方伯欲登 启。先生笑曰满园松篁。任他閒汉在山里。白首残年。反求武功爵耶。遣子弟呈辞。其略曰虽至愚无识。平日犹以士流自处。则其于辞受取与之义。讲之熟矣。物有非义。虽一介犹不可取之。况此无名之爵。非分之赏。欲取而无可取之名。欲受而无当受之分。虽欲黾勉。奈于欺心何。欺心犹可也。奈于欺 君何。欺 君犹可也。奈于欺天何哉。)秋方伯朴公文秀来访。(与泛舟游于枕流亭前。朴公归语人曰无官而无求官意。富有而无富人色。若斯人者。可谓豪杰之士也。每春秋到州。造访信宿而去。)
 五年己酉(先生五十三岁)春校正亲训。(先生自幼少。父母教训皆籍记而佩之。至是删其烦复。逐条校正。终身不离于衣带閒。)夏与乡子弟讲大学于鼎冈书院。州牧慎公惟益来访。(会者数十人。先生谓诸生曰朱夫子尝有言曰学者望道未见。必即书以穷理。要在以心体之。以身践之。而勿以空言视之。以是存心。以是克己。仁岂远乎哉。为学之道。读书之要。不在多言。佩服此朱夫子之训足矣。○答鼎冈士友书曰春秋缘何见索。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即近于道。则未知这样书这个事。为今日诸贤之所当先者耶。以愚见观之。非大学则论语。非孟子则中庸。虽于诗书易礼。犹有力未遑之叹。况此外閒漫地乎。是以紫阳夫子答蔡西山书曰吾人晚年。只合爱养精神。做有益身心工夫。尽教他鲁史旧文。圣人笔削。又干我何事耶。此诚至论也。待诸贤切己工夫融会贯通。次第看读。亦未为晚也。○俞先生尝讲学于是斋。郑林塘惟吉以方伯来访。赠诗曰书斋新搆碧山隅。揖我趋跄有九儒。此地文风似邹鲁。小轩终日讲唐虞。慎公次是韵以赠先生曰弦诵遗风鼎岫隅。南州不绝右文儒。千载林翁题咏地。今来又见讲唐虞。)秋大学箴成。
 六年庚戌(先生五十四岁)秋致书御史李公宗城。力止褒 启。(李公南来。闻先生名欲试之。以敝衣冠踵门。先生接遇款曲。又有贵宾偕至。而待之无差等。李公心服。后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8H 页
入州家。治士族不法者数人曰。尔辈何不以西溪朴上舍为法也。即驰 启褒之。 启中有曰行成德立。州里化之。又曰富而无怨。不亦君子。先生以非其志。贻书力止之。○后李公入黄阁。岁值歉荒。先生有书曰近闻庙弄有民计国计之别。而主张国计者其论常胜云。未知此说信然否。书曰民非后罔事。后非民罔与守邦。又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是国民而国未有无民之国矣。古今经世之论。焉有国与民之分作两截看者耶。此莫非忘君贼民之类。为自己谄谀固宠之计。而其言虽似利国。其实则使 君父丧国而后已者也。孟子所谓宁畜盗臣而不畜掊克之臣者。岂非为人上者所当书诸绅而日三省者耶。○先生素庄严。望之毅然有不可犯者。及其待人接物。言笑温愉。表里如一。虽童子行丐之客。必降阶迎接。不以亲疏贵贱而有别。尝有敝衣客至门。先生肃入。与之同宿。翼朝客先起。舍其敝衣。换着先生上下服而坐。先生起索他衣而着之。无几微见于色。客仆仆曰吾非为衣也。久闻公名。欲试之耳。其后绝不往来。及先生没。吊之甚哀。留诔词而去。)洞约成。(先生病末俗礼坏教弛。与洞人相议。定为条约。而仿吕蓝田乡约及退溪先生洞约黄朽浅洞约。参考损益。为永遵之规凡五十三条。每春秋讲信。赏罚严明。一洞之内。风俗丕变。)冬往花山哭密庵先生。转到永川。哭郑埙叟。(密庵六月终。埙叟七月终。讣至为位举哀加麻。至是匍匐而并有挽词祭文。)
 七年辛亥(先生五十五岁)春手书范鲁公戒从子诗,邵康节戒子孙说,胡文定与子书,柳玭戒子弟书,颜氏家训二篇与子弟。(又谚翻小学内训等篇。与子妇辈戒之曰。人家兴替。在子孙贤否。子孙贤否。在持身谨忽。尔辈当以此扁揭座隅。朝暮观省。而无负我书与之意也。)夏寄书李星湖。辨儒释一本之论。(时畿湖閒有儒释一本之论。先生贻书星湖而辨之。其略曰物有本末。相须而成。则一本而二末。未之闻矣。彼此之判然各异。比之如薰莸冰炭之初不相当。则其落落难合。彼岂不知。而其所谓一本云者。必指其心体寂然者而言也。然其体寂然。虽无彼此之异。而儒则观是寂而知其有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8L 页
感而遂通之妙。释则贪是寂而归之于偏枯消灭之域。毫釐既差。千里斯缪。而二者之分。悬绝若天壤间。则原终反始。所谓一本者何也。又曰世远人亡。大道遂隐。江西馀论。遍天下滔滔。而人情常患好高而慕奇。以圣贤切近之训。看作刍狗例谈。而务为此等新语。以眩人听闻。此非细忧也。如老兄任吾道之责者。不可无严排峻叱。以塞日后无穷之弊耳。仍有诗曰有无虚实判薰莸。初不相当不可廋。未闻本同其末异。探奇喜诡莫啁啾。)秋座右戒铭成。○冬与河养正斋。讲皇极经世书于慕寒斋。(自十月至十二月而罢。)
 八年壬子(先生五十六岁)夏六月哭郑篪叟。(讣至为位举哀加麻。有挽词祭文。)秋方伯赵公显命来访(信宿而归。临别赠一律曰唐虞烟月太平辰。 圣诏迟迟起逸民。林泉高义曾惊世。经传深工果见真。天机云淡前川午。至乐瓢空陋巷春。我欲从君来筑室。谷猿林鹤共为邻。)八月哭庶弟泰登。(泰登没于忠州讣至。即奔哭。以其母坟之在忠州。葬于其下。携其诸孤而归。拊教如己出。诸孤事先生亦如父。○先生与泰登友于甚笃。每曰金银玉帛。散而易聚。兄弟之心。一失难得。汉先主所谓妻子如衣裳。兄弟如手足者。真善谕也。虽己所甚爱者。未尝少吝。尝有人兄弟争田。先生恻然以苏琼之说。反复晓喻。其人悔悟。失其所争而去。)冬十二月哭李息山。(为位举哀加麻。有挽词祭文。)
 九年癸丑(先生五十七岁)秋八月侧室子挺彦生。○冬送李尚书奉使如燕作序赠行。(序略曰入碣石幽燕之墟。先问黄河消息。或有不平之士。请闻职方外事。为言方丈山下。有褐衣老人。窗前种大明红。案上读鲁连传云。○尝与朴灵城文秀书。略曰燕都故庆卿之墟。所过必有一抔土。其果沥酒而酹之。与其人相逢于梦寐间。而徘徊于碣石之阴。怊怅于蓟门之侧。相泣相乐。论千古不平之怀。更问当日秦宫误掷之匕。今在甚人袖里耶。又每过麻浦碑。辄掩面而去。有诗曰洪炉谁铸万斤椎。撞碎麻田江上碑。无可奈何天已醉。西风挥泪下泉诗。种大明红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9H 页
有诗曰中原非复旧衣冠。天下人谁眼泪乾。惟有大明红一树。年年花发照心丹。其拳拳乎尊攘之义。而慷慨激昂。溢于辞表如此。)
 十年甲寅(先生五十八岁)春泰安朴氏谱牒成。(旧有凌虚先生手录。而先生继以修录。)改封族先祖佐郎公墓。(佐郎公即先生高祖。清风公从父昆弟也。壬辰之难。入矗石城殉节。享彰烈祠。子孙零替。坟茔颓圮。先生修筑之。○凌虚先生以佐郎公投江而死。终身不食南江鱼。先生每于凌虚先生之祀。不用南江鱼。)秋九月移葬水使公。(初葬于州南药洞。至是移窆于江阳洞辰坐原。既葬结庐墓下。率一僮仆居三月然后反。○山下有乡族居焉。而一辞便许。出家僮助役。移其家而去曰宅与葬。虽术家所忌。此老之葬。安忍禁也。且以西溪公而葬其亲。苟有人子心。不可争也。)
 十一年乙卯(先生五十九岁)春会章甫于龟溪书院。讲近思录。(会者数十人。仍使肄业。供亿不给则出家储以补之。为箴规十馀条。有犯者罚之。院中肃然。○与会中士友书曰为学必以读书。为终始下功夫处。而读书之法。又当熟读沉思。反复涵泳。铢积寸累。久自见功。不惟理明。心亦自定。若欲徒为涉猎而求此理之明。又欲别求方便而望此心之定。恐浪费时月。而卒无益矣。又曰时文之业。想未免分了功夫。然内外轻重。有截然之分。却恐向彼边全然没头。有回宾作主之弊耳。○先生拳拳以奖进后学为己任。为近邑各院山长。辄为讲会。每朔望考其勤慢而劝惩之。后进多兴起者。)冬葺湖隐公孝闾。(湖隐公即先生六世祖也。闾在芝溪村之南。葺而新之。有记文。)书室箴成。
 十二年丙辰(先生六十岁)夏五月侧室子挺粹生。○秋凌虚先生师友录成。(凌虚先生易箦后。门下诸贤撰师友录。其后失于火。先生取火馀文字及一时诸贤遗事。参考證正。辑为成书。)游头流山。(万历丙辰。凌虚先生游头流。先生追感故事。与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59L 页
河养正斋及珠潭居士金公圣运。同游自天王峰。下至双溪神凝寺。泛蟾津江而罢。○上天王峰途中有诗曰。人言不可上。千丈接青空。中途莫回杖。登登山自穷。及登临峰上。又有诗曰回首人寰万品低。燕秦吴楚一鹪栖。是知坐处高然后。列岳群峰不敢齐。曹耻翁善迪亦与是行。见而叹曰看来极有味。○先生尝与耻翁及李讷翁,权清台,金九思乐行。有唱酬诗。而其年月不可考。)与州牧郑侯彦儒会乡子弟于会讲坛遗址讲中庸。(坛在枕流亭。即凌虚先生会诸生讲学处也。郑公曾与先生游是亭。见遗址芜没。感叹之。至是会章甫设讲。后以濂洛风雅一部赠之。○郑公每曰吾与名胜游者多。而久而能敬。未有如朴公者。吾于江右得此一人。盖先生于朋友不妄交。一以忠信笃敬为主。每曰君子之交淡如水。虽童稚旧交。未尝乱坐谐谑。颠倒威仪。)
 十三年丁巳(先生六十一岁)春小学撮要成。(先生尝以小册子手书小学一通。平生不离怀袖间。至是又撮其最切要者为一录。名曰小学撮要。)往参礼渊书院 宣额会。(书院在玄风。即郭存斋忘忧两先生祠也。)秋慕寒庵成。奉安朱夫子影帧。(先生尝于李延陵万元家。见紫阳影真。手摹而来。至是搆竹阁于天云塘上奉安。日必晨兴易服。焚香参拜。○塘之西石厓下。有寒泉清冽。取追慕寒泉之义。名是庵曰慕寒。又云慕云。)往参大笑轩赵先生延谥会。
 十四年戊午(先生六十二岁)秋改封族先祖县监山西竹村公墓。(县监公及山西公。先生高祖清风公伯仲氏也。竹村公即其从父昆弟也。皆以孝行著无后。先生奉守其坟墓。至是又为修筑。)冬访金霁山圣铎于蟾津江上。(霁山以疏忤时议。安置济州。至是量移光阳县。住蟾津上。先生往访。霁山曰亲知多言不揆时而妄触。及今思之。此言甚当。先生曰昔王淮之党。诋毁程子。而朱子不顾祸福。上疏辨之。况执经登门而有事一之义者乎。大凡道理在我。祸福在彼。我当自尽在己而已。岂容别生较计。依违迁就。以为谐俗自便之计耶。若欲以不揆时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0H 页
罪公。似不在上疏时。而在初出身时也。霁山曰议论甚快活。使人愁死中增得一层生气。○霁山之初到蟾津也。先生贻书慰之曰直道而行。例有此患。此孟东野所谓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者。非但今世为然也。死生祸福。有命自天。但当顺受而已。此外岂复有好道理耶。与其子九思堂乐行书曰从古以来。出门皆太行羊肠。山野之人。龃龉出脚。而得免其颠踬狼狈而归者无几。朱夫子所谓山林为士大夫安顿保身之所者。诚至论也。晨昏之暇。所业何事。能读得底样书否。陷入于祸变中者。率多志气摧挫。心胸愤激。容貌辞令之间。若非萎苶而局促。必有慷慨而抑郁。此二者俱非吾党之所宜有也。日用之间。须要下心平气。随时振作。常使心天舒泰。气宇和易。无废讲习之工。以为持养之道。)
 十五年己未(先生六十三岁)春家训成。(先生教子弟。一以义方。自其幼少。使不得衣轻煖食厚味。戒训拳拳。以慎终追远为主本。祛奢华尚恭俭为节度。每曰历观古今人家。未尝不由骄奢而亡。勤俭而兴。尔辈其戒之。于子孙未尝劬劬加爱。亦未尝察察为苛。而平居有法度。子弟非衣冠不敢见。至是为家训以贻之。盖以事父母。处兄弟。睦宗族。奉祭祀。敬长老。交朋友。接宾客。教子孙八条。分为八篇。又以立志正心遏欲慎言敬身读书好善尊贤为通论一篇。凡累千言。每曰中人以下。教之不早。便骎骎入于捍格不胜。比如耽罗驹不早羁靮。将必横奔。虽用鞬辀钳勒。毕竟维縻不得。吾以此为忧。)
 十六年庚申(先生六十四岁)春往省青山先茔。(水使公本生累世先茔。皆在湖西青山。先生必数年一省。不以路远废之。至是以年衰气迈。恐渐难自力。遂往省。)冬唤醒录成。(读洙泗濂洛诸性理之书。有契于心者。则辄劄记之。又取退溪集及海东诸贤文集中格论。分门引类。作为一录。名之曰唤醒录。恒置几案。反复披玩。每曰吾一生精力在此。)慰金霁山于蟾津。(霁山遭内艰。)
 十七年辛酉(先生六十五岁)春别霁山于丹丘。(霁山方营葬归乡而素忌痘。时方痘炽梗路。又无骑率可办行。先生与同志议出人马。等待于洁地。邀致丹城士友家。而先生亦忌是疾。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0L 页
从峡路间关越险得就别。)秋与河养正斋议。改正南冥先生文集。(南冥集之编纂也。郑仁弘主其事。有当删而不删者。与德溪,药圃书是也。有不当删而删者。李龟岩先人墓铭是也。且于师友录中先贤名字。先生游山年条或有误书。且录龟岩于朋友之列。先生以为既绝之后。录之无义。且于头流录有退陶先生所著跋文。而仁弘删而不录。此等处不可依旧因循。约与河公遍议士林而釐正之。因事未成。识者恨之。○与河公书。略曰槩以其大违格例。不得不釐正者而言之。与德溪药圃书及龟岩家墓文。已有先辈去就相反之论。而特因仁弘争执之坚。遽有不循公议。颠倒登梓。而士林迄于今因仍苟且。不图其改。岂不为大可寒心哉。师友录即无闷诸公所撰述。而裒辑之际。或失照检。先贤讳字之误换。先生山游年条之讹舛。亦或有之。且龟岩先生之载录于师友閒者。亦甚无义。此等处皆后人之不满意者。而且退陶先生所著游山录跋。不载于元集右录之下。此则当日仁弘之所为也。彼仁弘一生做心术。惟在谋害退陶。则在仁弘地其刊拔例也。而以今日士林言之。此等好文字之无端遗却。得无慨然者乎。或者曰跋文中末端语。不无碍眼。未必登载。愚意则以为大不然矣。有些子不可知等语。是先生学术源头之终有所未释然底意思。则以俗情论之。登载未安之说。容或无怪。而以古人大公至正之心观之。了无一毫如何之理。何者。学问即天地间公物也。上自尧舜禹汤。下传孔孟程朱。而以至于今。则是乃至公地头。非私好恶可着处也。退陶此训。盖出于自家所见之不得不然。而决非有意于诋毁南冥。则先辈之以公心言之。后人之以公心取之者。顾何害于尊慕南冥之道乎。若使南冥真个无学术可疑处。则退陶之训自然为言语过当之归矣。无论损益。无问利害。而只以公心而取之。以俟百世之公论。亦未为不可也。)与养正斋会大觉书院讲仪礼。(先生常恨世俗礼教之坏。每曰昔王安石废罢仪礼。而朱夫子伤之。修仪礼经传通解。今则无安石之废罢。而一向抛却。反有甚于废罢之时。甚可伤也。与河公会讲。士子多往从者。○先生尝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圣人所以参天理量人情。斟酌损益。节而文之者也。今人专取简便。都不举行。虽欲筋骸管束。举措合理。其可得乎。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1H 页
以此揆之。横渠以礼教人之意可知已。)
 十八年壬戌(先生六十六岁)访苏春庵凝天于花开洞。(苏公隐于山水者也。来居河东花开。与先生源源。尝与春庵书。略曰滔滔名利世界。较计得失。奔走炎凉。不知头须之将白者凡几人。而其馀藏金蓄帛射利。孳孳趢趚于妻孥之计。而终其身超脱不得者又几人哉。若一浑可谓快丈夫也。然烟霞水石。犹是外物。自家胸中有洒落光明界。而光风霁月。跃鱼飞鸟。若从这里求。无非这里有也。何必舍此即彼而役志于外物哉。离群绝物。近却葱岭带来顿悟家风。都不如休心息虑。静坐读书。看取名教中乐地。而以毕一浑馀年。则名山丽水灏气佳胜。自在一浑方寸上。而更不劳一浑之脚一浑之目矣。未知一浑能肯之否。)夏六月侧室子挺华生。
 十九年癸亥(先生六十七岁)三月哭河养正斋。(即匍匐往吊加麻。有挽词祭文。后先生忆养正公有诗。其序略曰名胜所从游。足以爱惜而规敕者。非曰无其人。而栖所隔阔。无缘相闻。惟养正斋河丈居密迩而频相接。有闻辄告。随事相规。看作死病之人。旁有一医手。而今则此公之亡。又有年矣。自公之亡。未知吾有过乎吾无过乎。诗曰自失养正子。全身皆悔尤。骎骎不自悟。转转增包羞。有谁直谅者。为我忠告之。怅望九原三叹息。非是悲公实自悲。)
 二十年甲子(先生六十八岁)
 二十一年乙丑(先生六十九岁)春重游头流山。(自白云洞至青岩龙神洞而归。)夏破家藏乐器。(家有旧藏乐器。先生曰子孙必有因此而放佚者。悉令破之。)
 二十二年丙寅(先生七十岁)东儒謏闻录成。(裒辑海东诸贤行迹为一录。名曰东儒謏闻录。)哭金霁山。(为位举哀加麻。以有忌不能凭殓为深恨。霁山家贫。无以反榇。先生出家僮护送。与沿路亲知议。相与协力扶助。得无事还乡。有挽词祭文。○按与河公大观书曰霁山丧事。痛矣痛矣。经年未归。竟作岭海之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吾党无禄。遽失此友。自此后进无依仗处。斯文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1L 页
无属托人。岂非大家行着一个不好底运气耶。)
 二十三年丁卯(先生七十一岁)朴无臭翁来访。(名弼琦。与先生同庚。来访留诗而去。后书赠不欺慎独。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十二字曰。观夫君所为。政合于此。)竖先茔碑碣。(先生八世祖奉礼公以下坟茔。皆在晋州。其碑碣缺泐者。悉易而新之。募工治石。极其精丽。)
 二十四年戊辰(先生七十二岁)
 二十五年己巳(先生七十三岁)
 二十六年庚午(先生七十四岁)秋自警箴成。
 二十七年辛未(先生七十五岁)秋 恩旨屏成。(以水使公 恩旨作十二帖屏。藏于家。)冬晋阳乡贤录成。(裒辑本州诸贤行迹为一录。)
 二十八年壬申(先生七十六岁)秋遗珠录成。(州有前辈法当啜食而未遑者九贤。先生每慨然。遂辑其行迹为遗珠录。)冬十月寝疾。(先生素患风痹。至是转剧。左边不仁。转侧须人。○先生每月朔望。必展扫亲茔。先夫人墓则以远不得月再省。然四节之行。未尝一废。自此委顿不能自力。每及期。使子弟替行。年逾七旬。凡先祀奠献必亲。未尝令子弟代之。子弟请代之则不许曰。横渠先生曰事亲奉祭。岂可使人为之。道理自当如此。至是不得参。然犹扶起强疾危坐。至礼毕而罢。亲忌则虽不能拜跪。犹就卓子下。哭尽哀而退。)自铭成。
 二十九年癸酉(先生七十七岁)
 三十年甲戌(先生七十八岁)春世德录成。(先生每以兵燹之后。先迹散逸为隐痛。取舆览州志及家传文字之可据者。编十世祖判书公以下六世行迹为一录。名曰莼城朴氏世德录。)
 三十一年乙亥(先生七十九岁)秋八月往省先考妣墓。(是时疾少间。先生以为若复添剧。更难省墓。遂肩舆往省。复欲省各处先茔。九月疾复剧未果。○先生虽浃岁沉淹。委顿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2H 页
床席。然神气稍定。则辄看书不废。一日乡人河大明大观必清来候。先生曰朱夫子易箦前三日。改大学诚意章。古人毙而后已之意如此。而吾不得与贤辈从事于文字间者。已有年矣。每思之不觉悚然。)
 三十二年丙子(先生八十岁)春子弟欲以寿请于 朝。命止之。(先生曰顶玉非吾愿也。何必请。)夏四月出寓孙受䌽第。(旁室潜使女巫祷神。先生厉声曰脩短有定。彼妖安能殃庆人。即挥却之。子弟将祷山。先生曰祷于山川。有国之典。非士庶人之所敢为也。使有灵必不歆非礼之享。若无祷之何益。且有生之初。已有天定之命。非区区人力所能免。夫子所以止子路之祷者。盖以此耳。○有乡子弟侍侧。请闻为学之要。先生曰求放心。曰求放心之道。将何由。先生曰朱夫子为学者言。惟事事审求其是。决去其非。积集久之。心与理一。自然所发皆无私曲。可从这里做工夫。又曰朱夫子告宁宗之言曰愿已用力处益用力焉。此为吾八字符。贤辈知之否。○先生平生酷好孟子道性善求放心章。每于索居静坐。诵三四遍。常曰朱夫子言求其放心。亦只是说日用之间收敛整齐。不使心念向外走作。庶几其中许多合做底道理。渐次分明。为学全体大用。都在此章。)秋闰九月二十日辰时终。(是月初十日。大风雨晦冥。书室北麓崩。人皆为先生危之。果于是日终。临终戒子孙谨守家法。无忝所生。顾谓侍侧诸人曰曾子云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岂不是大小大快活事也。命仲子挺新书自挽。鸣哀哀松菊三绝。旁室在外。请入不许。仍命正席。逌然就床。微声问曰书床整顿否。有顷又曰心经二卷在床上否。语讫乃逝。街巷奔走号哭。远近士大夫无论识与不识。莫不出涕相吊。而为之加麻者百馀人。西溪松竹菊大明红池莲皆自枯死。人皆异之。○捐馆前三日。答河直长必清书曰。自数日前。喘症又发作。此亦次第例候。将付之无可奈何。安坐拱手。以听天命耳。人生而死。理之常也。瞑目之日。了无馀憾。而但八十年好个光阴。无端抛却于子虚乌有之间。抱而入地者。惟此恨也。如贤辈幸以此汉为鉴戒。着实做得。无负无恙之日也。未死前一见则极佳。将绝之缕。亦朝暮不可恃。虽或未见。镇长平善进学刚健。是长逝者区区之望也。其辞气从容如此。○自少至老。凡平生爪发。无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2L 页
遗收聚。使之藏于棺角。○李星湖闻先生讣而语人曰。畴昔之梦。有人从岭外来。为言岭有白鹤死矣。闻朴友之丧。在是日也。其诔词曰白鹤山南云已死。觉来知有哲人灾。去留不得无相感。回首瑶天独自哀。)冬十一月二十二日丁酉。奉柩葬于江阳洞辰坐之原。(即水使公墓下也。士子会者三百馀人。)越十年乙酉秋九月。移葬于柰洞里石桥洞巽坐乾向之原。(大司谏尹弼秉撰墓志铭。生员柳长源撰墓碣铭。监役金镇东撰行状。而县令柳■(氵奎)序其后。)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3H 页
成均生员西溪先生行状[金镇东]
公讳泰茂字春卿姓朴氏。泰安人。曾祖讳敏进士。 赠左承旨号凌虚。师事寒冈先生。先生器许之。享于鼎冈祠。祖讳庆光参奉。 赠参判。考讳昌润。黄海道水军节度使。清德直名。取重一时。参判公无子。取族弟讳琛之子为后。妣贞夫人晋阳河氏。处士达永之女。进士悏之孙。 肃庙三年丁巳二月二十六日癸亥亥时公生。贞夫人有妇德。尝梦有凤鸟入怀。既而有娠。动静起居。一以列女传为准。公生而容貌礼厚端重。才性有过人者。四岁能诵六甲辨方名。五岁佩短刀。贞夫人戒以玩物。公即解去。六岁能读书属文。尝嬉戏。筑石为屋。题其门曰孔子庙。列奠菜果作骏奔状。人皆异之。一日着新袍出游。见裸乞儿。即解以与之。水使公喜曰吾儿他日。当为大人。七岁受学。至项羽弑义帝事。辄忿然出涕。及其败死。又击节曰吾已知有此祸。乡老河雪窗澈以磨石命题作句。公应之曰上动天之象。下静地之象。磨米输官府。为我 君王食。又尝占即景曰野草自然生。山花自然开。天皇自然化。春来自然知。河公叹其有真知之实。八岁就学于河处士净之门。不待课督。自能勤劬。又以馀力。玩童蒙须知。不离怀袖间。大书五伦。揭之壁上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有此也。每当先忌。虽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3L 页
在游学之中。沐浴衣带。竟夕端坐。不与人言笑。同队或遗以果物。必问其所从来。知其窃取于村园者则却之。尝读真宗劝学文。辄曰劝人为学而以车马粟色诱之。陋哉。至朱夫子劝学文。乃曰此真君子之言也。见识日进。文词渐就。著君子小人诗曰。公者君子。私者小人。正者君子。邪者小人。曾闻古之人。以公不以私。何事今世人。以邪不以正。愿得万斤椎。打破私与邪。远近传诵。脍炙人口。年十二受周易。读乾坤二卦。闭户潜玩。寂若无人。如是者十日而后。始读之列卦。洞然迎刃而解。同里少年。相聚为樗蒱戏。要与共之。答曰诸君为牧奴戏。吾恐得罪于陶侃也。十三遍通书经大义。旁通左氏纲目。河公以为是后非我所能教。命还之。既还益加勉励。不敢自懈。所居近地有淫祠。远近靡然崇奉。大为俗弊。公怒而毁之。尝读书古庵。一日缁徒四散。夜对案独坐。有怪物开户突入。形甚丑恶。公徐曰何许物怪。敢乃尔。因忽不见。既成童。方伯设文会。以石盆观鱼为题。公立草呈券。方伯濯为第一。河处士橧。水使公执友也。素爱公。遂以女妻之。每见公必整敕衣冠。待之如尊宾。公既延妇。谚翻小学事舅姑奉祭祀之节以遗之曰。毋得罪于此录也。乙亥就乡试。知举者适与公相识。索公试券。公闻之不悦。不就生员试。即日发归。知举者益贤之。擢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4H 页
以为魁。及试券来。便火之。禀水使公不就省试。后知举者诣门谢曰子吾师也。非吾友也。是年搆小亭于芝溪之西。扁曰西溪书室。距家且里馀。昼则讲读于斯。夜则侍寝于水使公。朝往暮来。日以为常。或宿于书室则鸡鸣而起。晨省于北堂之下。昏则待二人就寝而后退。风雨不废。辛巳丁贞夫人忧。癸未服阕。戊子春。觐水使公于甲山。道见一士人家贫。父死七日不殓。倾装助之。到一店舍。问地名则杀母谷也。公曰村名胜母。尚且回车。况杀母谷乎。接淅而去。丁酉春。恭人河氏捐世。公方避痘在外。欲入哭。左右皆止之。公谓死生有命。即入诀。二月 朝家设省试。前冬公捷本道覆试。至是以期制不赴。人劝出公文为后日地。公笑而不应。戊戌春。觐水使公于所江。路由汉江。中流遇风涛。樯楫倾摧。舟中人号哭失措。公便泰然谕以寄归之理。既而风定利涉。诸人皆服其定力。秋又就本道覆试。有人得标文遗之。公笑曰平生读古人书。甘为李君行罪人耶。己亥春。中增广生员。谢 恩时 上望见礼貌恭严。命近前诵券曰尔父一心奉公。予甚嘉之。尔能不忝也。 命中使特宣酝。庚子夏。觐水使公于安城。六月 肃庙宾天。陪至都下哭之。食素三年。朔望陪水使公焚香拜哭。辛丑十月丁水使公忧。既免丧。谢绝世事。凡人间得丧荣辱。一切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4L 页
不入灵台。静处书室。讲明究极。矻矻穷年。不知年数之不足。甲辰八月。 景庙升遐。持丧一如 肃庙时。戊申春。逆变起。公虽在韦布。犹自雪涕敌忾。募家丁百馀人。出廪储数百斛以助军。家人以无食为虑。公曰方今 君父有急。家族生死。何足念乎。悉聚馀存。封锁以待之。五月乱靖乃止。前此数十年。遇希亮于龙门书院。亮欲挽公留宿。公恶其为人骄亢。言语诡秘。即拂袖。时亮颇有名字。人怪之。至是始服公先见。丙子闰九月二十日。以疾终。享年八十。十一月二十二日。葬于州南江阳洞辰坐之原。会者三百馀人。乙酉九月日。改葬于州南柰洞里石桥洞南巽坐之原。公天资近道。不由师承。趣向自正。从事问学。闻见益博。律身于规矩准绳之中。从容于人伦日用之间。自在幼时。丧馀之辰。坐待鸡鸣。小学之方。潜思力行。水使公尝有疾受针。公在傍啼呼。医者试曰汝可代之。公即应曰诺。授之以股。医者故下针。亦不挠。时则三岁也。尝得急疾。注以药水。口噤不下。水使公以指楔之曰此吾指也。公即启而受之。时则四岁也。后有过。水使公挞之。退谓执笞者曰何不猛施。使亲怒久不解而损其气也。在师门。母夫人病肿。虑其课事。不许归。公乃不禀而归。日夜吮其汁。遂得差。河公以诗贺之曰非尔通天孝。萱闱患岂瘳。髫龄能吮汁。于古亦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5H 页
无俦。同游戏伤其左耳。公无愠色曰彼戏也。我命也。柰何形于色。但不能全我父母遗体。是可罪也。一日偶坠地伤脚出血。公吮而泣曰此吾父母之血也。常自兢兢然以得罪于曾子为惧。水使公素严峻。公在侧洞洞属属。如执玉奉盈。招僮以手。不敢以口。每佳辰令节及水使公生朝。杀肥羜速故旧。彩衣深杯。献祝冈陵。和气满堂。水使公每语人曰吾儿年近五十。未尝见其怒色。戊寅随水使公在上土。一日忽心惊流汗。不能自定。公曰吾他日未尝如此。意者吾母其不康乎。遂还。贞夫人果有风痹之症。公乃迎致人所不能致之良医。竭诚调治而不得效。渐至沉剧。痘患又从以侵逼。家人皆劝出避。公曰吾鲜兄弟。偷生离侧。所不忍也。终不出。如此五六月。卒以无事。凡祷天尝粪血指等事。无所不用其极。竟不幸。贞夫人临终泣曰吾儿不解带不交睫四年矣。吾死恐其灭性。吾目不可瞑也。及其丧也。勺水不入口。既葬不脱衰绖。哭泣无时。哭辄吐血。几至失明。然犹恐为水使公忧。每及所。和色愉声。绝无哀戚状。水使公之病也。所进惟山梁。公左右就养。未尝乏绝。一日求之市。未及还而索之。公出门望市人之归。忽有鸱鸟堕一雉。非时鲈鱼长悬厨中。亦水使公所嗜也。及丧年纪已迫五十。不懈不怠。无异前丧。庐墓往来。凘毁成疾。七朔沉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5L 页
淹。无以自力。犹使人扶起。躬奠上食。有客过庐投诗曰。百年湖隐宅。遗馥子传之。养是今曾氏。丧遵古仲尼。至诚天可格。哀叫鬼应悲。来往山前路。人多感泪垂。即翩然而逝。不可知其姓名也。去丧后数月。犹不忍食肉。水使公病中思柑子而不得进。终身不食柑子。每于忌辰。必预备而荐之。水使公所骑不忍加足。待其毙而瘗之。所信任者。不加诃责。见手泽则流涕。梦见则流涕。见所尝亲爱者则流涕。前后丧中吊慰者遍谢之。千里跋涉。无一遗漏。每日晨兴。盥栉衣冠。拜家庙。洒扫庭内。春夏手除庭草。朔望展墓。不以风雨寒暑而废之。痛念贞夫人早世。构数间茅庐于墓下。壁上题蓼莪诗以寓慕。兼爱头流山水之胜。多往来栖息焉。山下有人。以不孝称。见公之为。忽自赧然负荆请罪。又有人兄弟争田。公恻然以苏琼之说。反复晓谕。其人亦悔悟感泣。失其所争田而去。贞夫人之病。买药夜归。有贼徒数十追之。知其为公。相率就拜于马前云。与庶弟泰登友于甚笃。拊教其子。如己出。诸子之事公。亦如父。晚岁筑竹阁于书室之南。奉安朱子真像。扁曰慕寒庵。每日焚香参拜。远近先辈之墓。无不操文祭之。鹤峰先生易箦之甲年癸巳。唱揭虔之议。头绪已成。因事不谐。丙申随水使公于平山。见云峰书院斋庑颓圮。禀发缗钱数百葺治之。率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6H 页
数十章甫。讲读旬日。供亿皆自官给之。西人创见。与之相贺。郑仁弘之编南冥集也。有当删而不删。不当删而删者。公议于士林欲釐正。因事不成。公于天下书。无不一览。以六经四子为根本。以濂洛关闽为羽翼。与同志诸贤。互相博约。逐字推求。逐句反复。不屑口耳而躬行是务。不贵词章而真知是求。幽独得肆之地。必致其谨。纷华波荡之场。敛然退避。常若鬼神之临乎上。渊冰之在乎下。屏障枕席窗壁。皆有箴规。一息未泯。此志不容少懈也。谨守吾家幅尺。不为他歧所惑。尝读书萧寺。有浮屠雪岩者颇聪明识道理。就问儒释之辨。公晓以此实彼虚。又以三纲五常之不可废者。谆谆诱之。岩默然而去。后数日来谢曰微公几误我平生。遂投钵下山。又见读南华经者。戒之曰吾党之士。泛然一看其书。固无不可。若乃昼夜讲读。深中其毒。则紫阳夫子之所尝戒也。其人谢而废之。其及于人者如此。取友必审。未尝妄交。既交久而敬之。忠告者乐闻之。一时名流皆乐与之交。地主方伯及公卿之奉使而南来者。多造其庐而致敬焉。但以礼迎接而已。不肯追逐往来。独与尹公基庆相知最深。尹公每以单僮匹马。源源而来。讲论不辍。尝与为文会于黉堂。前后几四月而罢。多所讲明。后尹公有疾。公尽心看护如骨肉。尹公临殁握手谢曰。于今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6L 页
益信公之任恤也。公为之加麻。与州人立清德祠以祀之。客至必降阶迎接。不以亲疏贵贱而有别。尝有敝衣客至门。公肃入与之同宿。翼朝客先起。舍其敝衣。换着公上下新衣而坐。公起检。便呼僮索他衣而着之。无几微见于色。客仆仆曰吾非欲衣者。久闻公名。欲试之耳。其于举业。虽为亲屈首。然个中却有超然处。每诵程先生不是科累人。人累科之说以自戒。少不合意。辄折券。己亥以后欲废之。水使公亦不强也。奉先极其诚敬。每忌日含恤不及他事。必得平日所嗜者而荐之。及其老病不能拜跪。则就卓子下哭尽哀而退。每戒妇人曰欲使祖先在天之灵来格。则非至诚不可。或不如意则辄自咎免冠肉袒。伏于庙门之外。涕泣终日。一室肃然。无敢或怠者。严于男女之别。每入内衣带必饬。恭人之遭私丧。亦不内寝。闺门之内。斩斩有法度。下至仆隶。亦不敢乱坐无别。水使公戒子孙无得尚侈。公一遵遗戒。家业虽饶。而自奉澹泊。周穷恤匮如不及。家有旧藏乐器。尝曰吾子孙必有因此放佚者。悉破之。谨于四礼。而尤致意于昏丧。常曰昏者人道之始。丧者人道之终。不可不慎。而苟不于平时习熟。仓卒之际。易致忘失。家礼仪礼等书。不可不素讲。又曰冠礼成人之道也。司马公特重之。今人多忽之。甚不可。子孙之冠。必备三加。平生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7H 页
不求闻达。尝有洛中贵家求婚媾。公以其家骄奢不许。后其家果败。公素庄严。望之毅然。及其待人接物。言笑温愉。表里如一。是非长短。不挂齿牙。常恨世教日偷。与洞人仿吕蓝田乡约及退溪先生洞约。参考损益。行之一方。其为诸院洞主。辄为讲会。每朔望考其勤慢而劝惩之。后进多有兴起者。方伯州牧尝采其孝累荐之。朴尚书文秀以戊申事将 启闻。公呈文辞之。李相国宗城以暗行欲试公。敝衣之门。公迎接如尊宾。李公心服。及入州治不法数人曰。汝何不法朴某。亦以闻于 朝。有行成德立。州里化之等语。皆不果用。后子孙欲以大耋请于 朝。公亦止之。于文章不曾留意。不喜著述。只有遗集数卷及家训一册,东儒謏闻录,晋阳乡贤录,朴氏世德录,小学撮要唤醒录藏于家。观化之日。申戒子孙。谨守家法。平日所聚爪发。悉令内之棺中曰。此吾所受于父母者。命仲子挺新题自挽三绝。于是乎始隐然有今而后免夫之意也。遂怡然而逝。街巷奔走号哭。西溪松竹菊大明红池莲皆自枯。李星湖瀷语人曰畴昔之梦。有人从岭外来。为言岭有白鹤死矣。后闻朴友之丧在是日也。恭人河氏。性行淑均。克配君子。先公殁。葬于州东富大村。后移葬州南柰洞里晋峙辛坐之原。有二男二女。男挺元,挺新进士。女长处士姓金讳景潾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7L 页
我先君。次士人郑相夏。侧室四男挺熙,挺彦,挺粹,挺华。挺元娶李万均之女。生二男二女。女士人柳澳。男鳞祥,受絅。女士人权海中。挺新娶著作南图翼之女。生三男一女。男孟夔,受䌽,孟稷。女士人权必亮。金嗣子镇东。郑有一男一女。男之观。女士人姜祖钦。鳞祥一男旨鹰进士。受絅四男旨瑞,旨升,旨俭,旨毅。孟夔三男天汇,天根,天东。受䌽无子以天根后。孟稷二男旨凤武科,旨鸿。玄孙不可尽录。往在己巳。镇东奉板舆南走五百馀里。拜公于西溪之学堂。公拊背曰汝母今得汝而子之。又何恨乎。泫然者久之。镇东亦抆泪而退。尔后奔走两庭。未遑再候。且八年丙子冬。始复南下。至南江问舟人则公已下世。而与讣使相违矣。遂以一觞芜语。大痛殡门而还。后七年而吾母见背。今三十八年而镇东亦白首矣。追念往事。辄不禁脸泪。尝投书内侄旨瑞。要见公之行录。旨瑞以书来曰此录颇无头绪。盍改诸。镇东谨受而卒业。既以寓慕。又稍加删润。要令乞铭于秉笔君子云尔。外孙闻韶金镇东谨录。
  后序[柳𪶙]
 福距晋阳为四百里。不佞自羁贯时。逖闻西溪朴公道德风节之盛而恨未细也。日公之曾孙旨瑞以公之外孙金徵士镇东所撰行录示余。要为纪德之状。余曰此录已具状体。详赡极佳。无用更求。况余椎不文。何敢代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8H 页
大匠斲。谨受而卒业曰美哉状乎。天质之淳懿。行谊之敦笃。皆本于一孝字。日用许多应接。操心制行之方。率皆不违乎天则。而一求诸吾心之所安。呜呼。此古君子事也。其用工节度。小学为根基也。四子为阶梯也。洛闽诸书为羽翼也。治家严密则王凝之闺门若朝廷也。谨避势利则君胜之退怯如懦夫也。家饶万赀而自奉如穷约。望倾一道而自处以承学。俛焉孳孳。不知老之将至。其乐善之诚。进德之工。盖八十年如一日也。谦虚恭逊。恻怛温厚。而亦未尝以辞色循人。毅然有不可夺之操。义理所关。重一步如铁限。慷慨所发。视千金如草芥。诚心自溢于言貌。礼接无间于亲疏。风声所及。远迩咸趋。尊而冠盖之宾。贱而袯襫之类。慕义而来游。望救而投托者。日填委于前。而公能一一酬应。少无倦色。至于丧祭冠昏之礼。吉凶常变之节。不计家资礼歉。必讲求古书而力行之。昔端木氏以无骄为处富之至。而大圣人以好礼言之。夫安处善乐循理。不自知其富者。自是圣人事。固不可易言。而若论公始终居富之道。则不但止于无骄而已。讵不伟欤。其文章未见全稿。然行录中所载漫咏数三篇。亦验其志节之万一。使人读之。不觉击节而敛衽也。 天门深邃。皋响莫彻。终使大蕴抱大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8L 页
器局。不免为嵁岩独善之人。世之主公论者。独不愧于过庐投诗之客欤。不佞居远。生且后。未及供洒扫于西溪之堂。今于慈孙之请。不敢默默无言。敬题数行于状末。以寓平昔慕用之诚云尔。
 
 上之二十三年己未孟冬日。通训大夫前行庆山县令礼山柳𪶙谨书。
成均生员西溪先生墓志铭[尹弼秉]
公讳泰茂字春卿。新罗太祖之后。高丽左仆射讳元义封泰安府院君。遂为贯焉。有讳斐。恭悯时以谏官斥辛旽窜海岛。我 太祖大王知其贤。除数郡皆不就。以前朝职衔书铭旌。遗命也。曾祖讳敏进士 赠左承旨。以孙贵。号凌虚。师事寒冈郑先生。享于鼎冈祠。祖讳庆光参奉 赠户曹参判。无子以族弟琛之子系焉。即公考。讳昌润。嘉善大夫行黄海道水军节度使。世称清白刚直。妣贞夫人晋州河氏达永女。梦凤鸟入怀。以 肃庙丁巳二月二十六日生公。公幼而端重。甫六岁能读书。儿嬉聚石象夫子庙。奠菜果仿典祀礼。见者异之。七岁读史至项羽弑义帝。为之出涕。及羽死乌江。击节而喜曰果有此耳。解属文。河雪窗澈试以磨石命题。公辄应之曰上动天之象。下静地之象。又野草诗曰野草自然生。山花自然开。非但才调之早就。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9H 页
其范围意量。类非世所谓神童比也。受小学于河处士净。书五教于壁上曰此人兽之分。水使公有疾。邀医受针。公扶持而泣。医曰尔欲代受否。公伸脚请受无难色。母夫人患疽。吮之而快愈。此皆七八岁前事。岂非根于性乎。十二学易受乾坤卦。十日闭户静坐。及其展读。怡然神解。虽宿儒无以加之。不出一二年。博通经史。河处士曰自玆以往。非吾所能开益。归读君书。尝栖山寺。夜深独坐。有怪貌丑恶排户辗然而入。公徐曰何物物怪。敢乃尔。鬼遂遁藏。年少而定力如此。河处士橧。妻以女。常曰朴郎正人。必整饬衣冠而见之。内子于归。以小学谚本一通遗之曰。奉先事亲。无得罪于此书足矣。乙亥魁乡解。既而闻主试者物色之。焚其券而归。告水使公因不赴会围。水使公亦任之。人皆谓是父是子。筑小亭于芝溪之上。昼则讲读。夜必归而侍寝。虽甚风雨不废。尝觐水使公西关远镇。忽一日心动汗出竟踵。公惊悟曰必有慈忧。即日驰而归。贞夫人果患风痹甚重。自是躬执药饵。饮啖视其多少而如之。不解衣三年。遭艰哭必呕血。而不见戚容于水使公。己亥中增广生员。谢 恩日。 上亲临。见其众中礼貌殊异。 命近前问姓名。知为水使公子。 若曰尔父一心奉公。尔可不忝。辛丑丁水使公忧。哀毁一如前丧。而当水使公患病时。孝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69L 页
厨有堕雉悬鲈之异。居丧澌毁。而朝夕之奠。一不代行。有过客投诗于孝庐曰养是今曾氏。丧遵古仲尼。盖公之孝。得之天赋。而夫子所谓生事葬祭之以礼。公实无憾焉。惟其笃于行原。而国之 大丧。持服尽哀。方丧之戚。无间于立朝食禄者。则岂非移孝为忠之验也欤。慕寒庵揭紫阳之真。庆林院倡鹤峰之享。出于慕贤之诚。而平日若无真知之实。山仰之思。岂尊信如是之笃乎。公之一生规模。皆出于小学。由是而佩服六经。如熟路轻车。自身家而及乎乡党州闾者。夫岂浅鲜也哉。先是逆贼希亮慕公之名。邂逅于龙门书院。要与同宿。公不顾而归。人问其故。公曰其貌亢而其心矜。必及乱矣。戊申乱作。希亮果为之魁。而公募丁庤粮为倡义计。贼平而止。人服其先见。朴灵城文秀为岭伯。欲上其事。公呈书力挽之。李相国宗城为绣衣。褒公之行义 闻于朝。不果用。士论至今惜之。丙子闰九月二十日病终。寿洽满八十。十一月葬于州南江阳辰坐之原。会客三百馀人。乙酉秋。改葬于柰洞里石桥巽坐原。时星湖李先生居安山。梦有人告岭南白鹤死。记其日即公弃世时也。临终有鸣哀自挽哀松菊三绝。尝以风泉之思。种大明红。公卒而与池莲皆自枯。其著述有家䚯(一作训),謏闻录,乡贤录,世德录,唤惺录,小学撮要,遗稿若干卷藏于家。配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0H 页
恭人河氏先公殁。墓在晋峙辛坐原。有二男二女。男挺元,挺新进士。女适金景潾,郑相夏。侧室子挺熙,挺彦,挺粹,挺华。挺元有二男二女。曰鳞祥曰受絅。女适柳澳,权海中。挺新有三男一女。男孟夔,受䌽,孟稷。女适权必亮。金景潾子镇东。郑相夏子之观。女姜祖钦。鳞祥子旨鹰进士。受絅子旨瑞,旨升,旨俭,旨毅。孟夔子天汇,天根,天东。受䌽无子以天根后。孟稷子旨凤武科,旨说。内外曾玄多不可记。弼秉祖考计安窝公诎于时。出为晋阳而多异绩。与朴公相得最厚。朴公亦托契深。安窝公时相访于芝溪之亭。松篁掩翳。书帙整饬。澹然相对。至忘宾主。手书天云塘明德门扁其居。以家礼心经遗之。丙午安窝公捐馆于任所。方其疾谻。公日来看护。终为执手之诀。在朴公遗事。弼秉幼时家大人语小子曰晋有朴某。君子人也。有厚契于吾家。尔辈勿忘。今距二丙子已七十三年。而后生之弼秉亦老白首矣。见公遗状。安得无今古之怆也。至于晋之清德祠。虽出于一乡舆论。而公实主其事。庙享文字皆出于公手。祠毁而文献犹徵于公家藏弆。尤可感也。遂为之铭曰。
吾祖宰晋。得人焉已。曰维朴公。德行俱美。根于孝悌。佩玆诚敬。袭美世德。乐真天性。日用小学。壮而老而。学淹识博。经质书基。善士之称。岂独一乡。绣褒道启。 恩言有光。芝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0L 页
溪之室。天云交映。大明荷香。小塘松影。公在其閒。图书靓适。朋来自远。冠盖履舄。冈鸟而来。辽鹤而返。林园不改。芬芳未浣。夙聆家庭。得公最详。先思以勖。敢缀幽藏。
     
(大司谏坡平尹弼秉撰)
成均生员西溪先生墓碣铭[柳长源]
西溪先生朴公讳泰茂字春卿。有至行纯德。卒葬于晋阳之江阳洞。又改葬于州南石桥洞巽坐之原。金斯文镇东录公之事行本末。示长源曰外大父墓木已拱。而未有显刻。子其图之。长源以非其人辞。本孙旨瑞又委来。以申其请。遂不敢终辞。公泰安人。 国初有讳斐。以节义显。近世有讳敏 赠左承旨号凌虚。享鼎冈祠。即公之曾祖。祖讳庆光参奉 赠参判。无子。以族弟讳琛之子昌润为后。即公皇考。有文武全材。官至水使。妣贞夫人晋阳河氏。达永女。有贤行。梦凤鸟入怀而生公。是 明陵丁巳二月二十六日也。生有至性。水使公尝受针。公抱持而泣。医者试曰汝可代。便伸脚以授医。时三岁也。母病疽。日夜吮汁。至疮合乃已。时八岁也。读通史。便能考究事实而料其成败。授以小学。便欲服习而体行之。以水使公命就学于河处士净之门。执洒扫之役甚谨。书五教之目。揭之座右。而读书其下。同辈要与出游则辞。或遗以果物。必问其所从来。知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1H 页
窃取于邻园者则不食。其遇家忌。禀于师席。退处便室。沐浴齐素。终日不与人言笑。河公语学徒曰某是汝辈师表。勿以年幼忽之。十二岁读易。受乾坤二卦。闭户潜究十日。始看诸卦。皆迎刃而解。十三遍通经史。河公曰此后非我所能教。命还家。公益加勉励。不敢少懈。所居近地有淫祠甚妖怪。怒而毁之。尝读书古庵。一日缁徒四散。夜对案独坐。有物开户而入。形甚丑恶。公徐曰何许物怪敢乃尔。因忽不见。妇翁河处士橧语人曰朴郎正人。见之不敢不冠。及其迎妇入门。谚翻小学事舅姑奉祭祀之节以贻之曰。无得罪于此录也。乙亥就乡试。知举者适与公相识。索公试券置榜首。公闻之。火其券不赴省试。是岁作西溪书室。定省之暇。读书其中。孜孜不怠。戊寅随水使公在上土。一日忽心惊。汗流竟趾。公曰吾他日未尝如此。意者吾母其不康乎。疾驰而归。贞夫人果患风痹。公左右扶持。夜不解带者凡四年。及丧绝而复苏。哭辄吐血。恐贻水使公忧。及所和色愉声。不敢作哀戚状。己亥中增广生员。谢 恩时。 上见其礼貌恭严。 命近前曰尔父一心奉公。尔亦谨厚可尚。特 宣酝。自是专意经学。不复有进取之意。辛丑丁水使公忧。公年过不毁。而持丧甚谨。澌毁成疾。殆不能起。而犹不近草木之滋。戊申列郡倡义。乃出家丁百馀名。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1L 页
廪储数百斛以助军。又悉取馀财。封锁以待之。家人以无食为忧。公曰 君父有急。家族何足恤乎。丙子秋寝疾。疾既革。悉召子孙。戒以谨守家训。请门生故旧与之永诀。妇女欲入诀不许。平日所聚爪发。悉令纳之棺角曰。此吾所受于父母者。题自挽三首。怡然而逝。是闰九月二十日也。乡人服麻者百馀人。西溪松菊竹皆自枯。李星湖瀷语人曰畴昔之梦。有人言岭有白鹤死。后闻朴友之丧在是日。公天资近道。不待矫揉。而自无过举。笃志力学。谦恭退让。其事亲也。左右就养。跬步不忘。童子时偶坠地。伤脚出血。公吮而泣曰此吾父母之血。自是不复乘高履危。又尝受笞于水使公。退谓执笞者曰何不猛施。使亲怒久不解而损其气也。在亲侧未尝有拂戾之色。水使公每语人曰吾儿年近五十。未尝见其怒也。其奉祭祀。极其诚敬。笾豆之荐。或未净洁。辄自咎免冠肉袒。伏于庙门之外。涕泣终日。以此一室悚惧。无敢或怠。尤致谨于男女之别。非衣冠不入中门。恭人之有私丧。亦不内寝。闺门之内。斩斩如也。家素富厚。而所入财粟。半归恤穷。客至必下阶迎接。虽甚蓝缕。未尝轻视。尝有敝衣客来宿。换着公上下新衣而坐。公起视无讶色。觅着他衣。接待愈款。客起拜曰公真盛德之士也。就书室之南。立竹阁。奉安朱夫子画像。扁曰慕寒庵。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2H 页
每晨谒毕。诣竹阁易服。盥手焚香参拜。退处书室。终日静坐看书。人未有窥其际者。盖其为学。以孝弟忠信为主本。躬行心得为要领。学已博矣而不自以为能。行已高矣而不自以为足。战兢临履。毙而后已。其亦有得于曾氏之学者乎。逮其晚年。远近信服。考德问业者甚众。于是增损吕氏乡约。参以退陶先生洞约。行之一方。设讲会于邻近书院。教之以揖让进退之节。李相国宗城以绣衣。察公行业。荐于朝曰行成德立。州里化之。 上即命收用而竟不禄于朝。所著有家训,謏闻录,乡贤录,世德录,唤惺录,小学撮要及遗稿若干卷藏亍(一作于)家。恭人河氏。性行淑均。克配君子。先公殁。墓在州南晋峙辛坐之原。有二男二女。男挺元,挺新进士。女金景潾,郑相夏。馀男挺熙,挺彦,挺粹,挺华。挺元有二男二女。男鳞祥,受絅。女柳澳,权海中。挺新有三男一女。男孟夔,受䌽,孟稷。女权必亮。金景潾子镇东。郑相夏子之观。女姜祖钦。鳞祥子旨鹰进士。受絅子旨瑞,旨升,旨俭,旨毅。孟夔子天汇,天根,天东。受䌽无子。以天根后。孟稷子旨凤武科,旨鸿。内外子孙多不悉录。铭曰。
人有百行。孝为其基。其基既厚。众善之委。既睦既姻。亦任亦恤。正直方严。温良慎密。平生履历。惟敬惟诚。岂惟质美。得之六经。六经之编。如诵己言。亲切受用。令闻以宣。绣衣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2L 页
褒 闻。曰化乡邻。乡贤有赞。小学中人。敛而不有。君子之贞。馀教尚在。后人之程。
     
(生员完山柳长源撰)
挽词[权相一]
天降斯人若有为。浑然其性粹然姿。义理关头分主客。危微界上辨公私。才可经纶 王国佐。学能匠石士林师。终令老死书帷下。此理冥冥识者谁。
     
(副提学权相一)
挽词[李瀷]
邹鲁之乡岭以南。真儒从古迹相参。一生心上非今世。半亩塘前但小庵。无与更论山水曲。从谁得听圣贤谈。天长地阔千馀里。题寄哀词涕满衫。
白鹤山南云已死。觉来知有哲人灾。去留不得无相感。回首瑶天独自哀。
     
(监役李瀷)
挽词[柳观铉]
心如冰玉气醇醹。千载山南降大儒。赖以不湮吾道绪。卓然成得古人模。松筠孤节先生宅。梅鹤閒情处士湖。胡不慭遗开后学。问天无语独长呼。
     
(参议柳观铉)
挽词[赵庆运]
薤露歌何悲。莫须歌薤露。邵尧夫一巡观化之行。刘元城白日升天之日。女啼男呼。百服亲朋。哀哀咷咷。未闻送葬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3H 页
歌薤露。最是两老知己八十年。子归印独留。犹可陶渊明醉后弹琴。自挽歌薤露。
裕昆知积善。高寿亦徵仁。平地仙缘尽。形骸已返真。
     
(赵庆运)
挽词[李光溥]
温淳气味太和春。笃古山中笃古人。二字存诚安素履。一生居敬是天真。南州交口推师范。西壑栖身竟隐沦。可惜青山埋正气。公私痛极涕盈巾。
     
(知事李光溥)
挽词[金命锡]
方丈峥嵘淑气专。由来南国钟儒贤。实地工夫知卓落。士林声望竟巍然。富益谦恭看定力。仁宜寿考享遐年。斯人亡矣吾安仿。擿埴馀生涕自涟。
     
(金命锡)
挽词[金乐行]
山河淑气日星精。天为斯文遂毓灵。穷而不遇能无闷。老且逾勤竟唤醒。虚翁古宅传诗礼。冥老遗乡袭典刑。从此峤南谁矜式。西溪秋雨涕零零。
     
(金乐行)
挽词[黄晙]
曾随亲驾晋之阳。芝室从容拜几床。东国素称邹鲁地。南州尤是洛闽乡。温淳美质元无累。存养真工得有方。寥落亿星光已晦。暮天残日独彷徨。
     
(判书黄晙)
挽词[李光瀷]
山斗高名闻有年。平生一恨拜无缘。吾已南州来晼晚。公于北牖病沉绵。芝室未能承款诲。荒山忽见起新阡。悠悠此痛终何极。非但儒林叹丧贤。
     
(参判李光瀷)
挽词[权正宅]
天然德宇俨成章。在草芝兰鸟凤凰。素以东方豪杰士。生于南土学文乡。贲躬竟是儒林长。得意将为 王国光。已矣薤歌声已阕。为谁重到晋之阳。
吾祖知公秀且贤。金兰交契许忘年。于今缅仰皆陈迹。题寄哀章倍怛然。
     
(县监权正宅)
挽词[郑玉]
今世如公少。峤南独大鸣。天地纯刚气。山河清淑精。素志非名利。真工养性情。不须悲逝者。无禄是诸生。
     
(观察使郑玉)
挽词[李万宏]
公昔追随家大人。在傍承受诲谆谆。优游乐我天山遁。玩索工深义理真。气像昂然千仞凤。襟期浑是一团春。斯文已矣将何及。回首南天运已屯。
     
(县监李万宏)
挽词[许襜]
斯文南国有吾公。一木能支大厦隆。素养胸中存实着。长时座上起春风。经纶计误 明王世。山斗名高大学宫。无禄馀生今孰仰。一声长恸怨苍穹。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4H 页
(进士许襜)
挽词[李万容]
凌虚之后继斯文。为己诚心老益勤。存养工深开后学。都俞计误佐 明君。威仪抑抑冲和积。论议堂堂义利分。峤岳仰兼菰葛谊。那能无是涕盈巾。
     
(县监李万容)
挽词[赵天经]
名利场中退步稀。泮宫公独浩然归。口不于人评得失。心要为己察危微。几岁南州开井臼。有时西岳陪屏帏。山河淑气今寥落。后学冥途竟孰依。
     
(进士赵天经)
挽词[郑重器]
南州人士涕涟洏。天丧斯文老德师。吾党从今无劝善。后生何处复稽疑。枕流亭冷当年会。方丈山高万古仪。若使如公贤又在。一巡观化不须悲。
     
(参议郑重器)
挽词[宋履锡]
西溪无主夕阳寒。此去悠悠几日还。寂寞荒园书室下。萧条淑气士林閒。风前瘦竹鸣遗韵。雪后残梅吐旧颜。埋却南州贤长老。无情最是北邙山。
     
(生员宋履锡)
挽词[洪晟]
学者宗师隐者流。西溪林壑窈而幽。身要遁世从巢许。志到终年慕孔周。幸矣承颜犹去岁。居然启足在今秋。山颓梁折无穷恸。天实为之竟孰尤。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4L 页
(参判洪晟)
挽词[张趾学]
公祖师吾祖。金兰在两家。每将山斗仰。深恨道途遐。乘化期还促。追尘计又差。丹旌催晓发。于我士林何。
     
(同知张趾学)
挽词[郭安朝]
行义家传父祖仪。生于斯又长于斯。平居屋漏将无愧。终始工程不自欺。数载适违登席拜。今年那意揭竿词。泉台倘识人间谊。应与先亲动辄随。
     
(郭安朝)
挽词[李山斗]
金玉其姿雪月襟。真儒从古自山林。老益谦恭恒饬己。穷犹恬静以治心。负笈蹉跎违素计。乘箕倏忽报凶音。呜呼其柰斯文祸。南望新阡涕不禁。
     
(知事李山斗)
挽词[金柱云]
高如云鹤洁如梅。牢卧桐江处士台。实地工夫知卓荦。儒林声望竟崔嵬。谆谆诲若亲孙爱。款款情从祖庙来。八十光阴惊一梦。吾安仿也泰山颓。
     
(生员金柱云)
挽词[柳圣林]
密翁息老已呜呼。所恃惟公道率吾。永矢卫槃歌不告。依然颜巷默如愚。翻惊西壑今秋变。从此儒林长夜途。先契且兼姻契重。能无执绋泪沾襦。
     
(柳圣林)
挽词[金景澈]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5H 页
洁洁其心抑抑仪。古家模范在于斯。妙岁泮宫贤进士。晚年儒席好宗师。西壑有时陪杖屦。南州无禄失蓍龟。哭而岂尽人间恸。宁欲忘之涕自垂。
神交连世又通家。十载门屏不我遐。此别将为千古诀。人非木石痛如何。
     
(县监金景澈)
挽词[洪禹龟]
举世伥伥擿埴场。来何迟也逝何忙。事业诗书优日月。襟期松柏抱风霜。老益谦恭知定力。穷犹坚确是刚肠。可怜无禄南州士。相向呜呜涕满裳。
     
(进士洪禹龟)
挽词[李基德]
南国斯文有自来。真儒辈出继而开。虚老诗书家业好。冥翁衣钵士林魁。久矣年前莲社拜。居然秋后泰山颓。新阡南望千馀里。无益哀辞泪以裁。
     
(府使李基德)
挽词[申光五]
卓然其守洁然仪。一见知为后学师。翠柏寒天公独爱。幽兰空谷世谁知。真工老去尤通妙。吾辈年来共质疑。恸矣峤南时运否。西溪残日送灵輀。
     
(进士申光五)
挽词[孙思翼]
隐德凌翁宅。贤孙袭绪馀。经纶花竹老。轩冕水云虚。尽日三间屋。长时万卷书。秋来山寂寂。忍见考槃墟。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5L 页
(进士孙思翼)
挽词[郭元垕]
先人执友独公存。南国师宗达德尊。天不慭遗今已矣。此生谁复警迷昏。
     
(郭元垕)
挽词[金文粹]
公在公亡皆运气。南州儒席重轻间。人能特立难售世。时与相违竟入山。一室图书真个乐。小园花竹晚年閒。明朝拜送丹旌去。无禄馀生不胜寒。
积善知有庆。天理岂我欺。诸孙皆干蛊。此行不须悲。
吾祖西原舍。虚翁扶榇归。送公旌翣日。能不涕沾衣。
     
(金文粹)
挽词[朴师讷]
吾道非耶吾道非。芝湖处士倏焉归。南州山已轻方丈。东国星云晦少微。宿德宗儒无复在。稽疑诸子竟何依。先君之思增悲悒。瞻望新阡泪满衣。
     
(承旨朴师讷)
挽词[朴师海]
公与吾先子。源源晚契深。芝兰能辨臭。山水许知音。有是夤缘幸。无穷景慕心。终天馀痛结。此哭又何今。
     
(参议朴师海)
挽词[河大明]
冰玉襟怀水月神。枕流亭上老仙人。江山岂以三公换。文行仍兼五福均。交道剩追平仲敬。和风要学子渊春。英灵莫逐丹旌去。待腊香梅意欲新。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6H 页
(河大明)
挽词[孙思骏]
斯文先觉继虚翁。终始峤南景仰中。心界本非今世态。威仪自是古人风。仁宜寿考纡遐弄。老益谦恭积久工。一度不须悲逝者。高名千载大鸣东。(弄当从竹)
     
(进士孙思骏)
挽词[河必清]
箕福重添螽羽兟。人间火食一真仙。平泉花卉承虚老。碧沼芙蓉付小连。身世自称家内客。心期遥托卷中贤。谦恭雅操温淳范。何处青山风雪边。
世交戚谊又姻亲。道义仍兼教诲谆。怊怅方塘寒夜月。尚留芝室旧精神。
     
(直长河必清)
挽词[河大观]
平生笃古一閒翁。分外浮荣视太空。耳欲不闻当世事。心要无忝旧家风。谦谦绊己言愈下。款款推人举必中。八耋春光双宝树。世间完福孰如公。
     
(河大观)
挽词[金墩]
斯文先觉独公存。声望南州北斗尊。家袭虚翁求实着。乡同冥老接真源。儒林谩失朝阳凤。遗宅空闻夕雨猿。无可柰何吾道否。为谁重渡晋江濆。
     
(进士金墩)
挽词[权炜]
烨烨芳兰在谷幽。天山一曲独无求。穷而不遇操犹确。老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6L 页
且愈勤学已优。僧舍留诗悲去岁。儒林无禄有今秋。从何复得醇醪醉。俛仰公私涕自流。
     
(进士权炜)
挽词[柳基河]
粹然气味自天真。泥塑从容座上春。工致曾三修省日。福全箕五考终辰。逸而好学儒传世。老益持谦敬接人。观化一巡时适去。庆流仍见子孙振。
     
(柳基河)
挽词[郑东玄]
吾祖门庭萃众贤。虚翁当日得真传。斯道渊源知有自。古家模范是承前。星斗名高谁不仰。林泉乐足竟能全。姻情世谊今萧索。依旧园松岁暮天。
     
(郑东玄)
挽词[柳沄]
尧舜君民志学初。世无知者竟为虚。至乐谁争鱼鸟界。真工多读圣贤书。身卧丘园嘉遁处。名高峤岳力行馀。从今后学将安仿。梧月荒凉处士庐。
     
(礼昌君柳沄)
挽词[韩伯彦]
温温良玉质。嶷嶷泰山仪。西溪惊木稼。南国失蓍龟。曾笃先人契。尤缠小子悲。明朝千古别。再拜写哀词。
     
(韩伯彦)
挽词[赵辉晋]
芝岑高截广川清。肯搆虚翁有典刑。日用工夫惟戒谨。早来施措自家庭。江山不换公侯贵。松菊增光左右铭。后学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7H 页
从玆何处仰。南天寥落德星零。
     
(赵辉晋)
挽词[李元复]
寿富人曾攸好德。康宁身又考终宜。清江白鸟悠悠地。脩竹寒声摵摵时。二子攀呼呼不得。一朝长逝逝何之。门前客有留挽者。数曲廧阴万事悲。
     
(李元复)
祭文[河圣中]
呜呼惟公。天赋克笃。性度纯深。气宇庄确。为己之方。卓然先觉。学究近密。道贯精一。饬己维何。恂恂卑牧。待人维何。款款愿悫。孝友刑家。家庭雍睦。忠信居乡。乡里慕悦。早游大学。名声蔼蔚。莲池采香。实为亲屈。倘来何求。修我初服。西溪之洞。永矢薖轴。园竹猗猗。汀芝郁郁。爰得我所。爰有我乐。独寐寤歌。无荣无辱。望之巍然。观者敛膝。人士从风。仰如峤岳。于以稽疑。于焉考德。一乡之准。后辈之则。求之古人。既无其怍。视诸今世。畴有其敌。数十年来。乡运不淑。默老梧翁。次第零落。士林山下。莲堂又寂。惟公在耳。如果方硕。天不悔祸。公又易箦。环视一州。遂空丈席。伥伥来学。于何矜式。吾道非耶。天意难测。恭惟本院。昔公游息。少而读书。老而讲学。居斯处斯。杖屦遗泽。青衿齐集。追感往迹。讵无一言。恭伸悃愊。呜呼。抑抑之仪。何时复觌。谆谆之诲。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7L 页
何时更接。庭有梧梅。公所手植。人非物古。宛然如昨。枝边霁月。是公胸臆。雪后冰葩。是公颜色。景慕千秋。曷有其极。灵兮陟降。庶监菲薄。
     
(大觉书院儒生河圣中)
祭文[李璘]
猗欤我公。气宇和泰。德量宏深。粹而如玉。精而如金。粤在弱冠。文华阐扬。早登 国庠。名誉专场。公曰外物。即我戕贼。脱然谢却。专意实着。收养心性。博究天人。省三主一。时习日新。利禄何事。太虚云浮。天山一曲。淡然无求。松菊盈庭。图书满壁。明窗棐几。安閒自适。空谷幽兰。郁郁播香。巍巍峤岳。孰不景昂。士有依归。乡有宗师。胡天祸我。竟不慭遗。惟我鼎院。妥公祖灵。刱设之初。公实殚诚。斋宇营建。悉心僝工。荐享仪节。考礼折衷。田民馀裕。公所区画。箴规周详。公所诱掖。岂但为先。诚笃尊贤。发挥遗泽。于千万年。院运不淑。公忽骑箕。凡事大小。于谁质之。皋比之筵。风仪虽邈。会讲之堂。謦欬如昨。千秋羹墙。无愆无替。不昧者存。尚监斯祭。
     
(鼎冈书院儒生李璘)
祭文[成东宪]
呜呼。岭南素称海东之洙泗。儒教蔚兴。晋阳尤是江右之关闽。人才辈出。与陶山玉山而齐名。猗我师南冥大老。偕觉斋谦斋而同道。寔公祖凌虚先生。为型为范。既有克开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8H 页
于前。肯搆肯堂。讵无追继于后。日星降光明之精。粹然其质。山河钟清淑之气。洒落其仪。龙飞凤翥。耀华声于泮宫。玉戛金铿。攻真工于实地。道不远人。孜孜于格致诚正之域。学务为己。汲汲于孝悌忠信之方。读书閒居之所。槩有西壑名区。遁世长往之踪。竟作南州逸士。三径松菊间。肯改陶靖节真乐。七里烟波上。遥挹严子陵清风。洁洁之操。孰不曰吾党宗师。抑抑之容。方可谓后学表率。良玉韫椟而温温。我待沽者。幽兰在谷而郁郁。世无知之。时运不幸。得无哲人之灾。物老成猜。转酷斯文之祸。曾闻曳杖而歌。窃以为殆将病矣。今承易箦之报。果有是倏焉殁兮。儒林日暮。噫无地于稽疑。函席春空。复有谁于考德。慕寒庵前。八十年正气寥落。明德门外。千百载冥途茫然。顾我临川之祠。即公讲学之所。几会乡儒。弦诵蔼蔚。曾为洞主。杖屦翩翻。芬至今而未沫。遗泽尚存。恍如昨而亲承。往事增感。泰山其颓。孰无吾安仿之痛。皋比方寂。尤切天不遗之悲。脩薄奠而明荐。舆议乃纯。缀荒词而载陈。众诚咸致。陟降之灵。想不昧于长逝。盻蚃之飨。窃有望于昭监。
     
(临川书院儒生成东宪)
祭文[河致宽]
于乎惟公。吾党明师。斯文先觉。心如洁冰。资如嘉玉。早脱纷华。晚萉林壑。莳花种竹。友麋盟鹤。于焉居息。无忧无乐。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8L 页
所业何事。惟书是读。周孔之道。心悦诚服。义理之微。真知实得。嶷然南州。遂为匠石。远近靡然。取以柯则。幸吾来学。赖而振作。岂意前秋。遽易曾箦。曰我龟院。刱制自昔。公有贤祖。殚诚努力。世世崇奉。一心靡忒。公为山长。曾临函席。收刷田民。撙节财谷。爰谋士林。遂会逢掖。冬读夏述。载严课督。士流兴起。院用赡足。泗水之阳。遗风卓卓。羹墙之慕。永世何极。遂赍舆诚。载奠菲薄。英灵不昧。庶赐歆格。
     
(龟溪书院儒生河致宽)
祭文[郭安朝]
呜呼。方丈之山。西控而磅礴兮。嶷嶷如巨人俨临。晋江之水。东流而泓澄兮。浩浩若道源宏深。融峙千载。毓精而储神兮。望之而奇气葱葱。发而钟灵。必有哲人者生兮。公乃载诞于其中。其质宽厚而纯明兮。其性沉静而端严。饬己而以诚以敬兮。制心而既恭且谦。文华早阐而鸣一世兮。于以驰芳于泮宫。外物不足以动吾心兮。幡然奋力于真工。架插万卷而圣有经贤有传兮。朝吟夕讲而忘寝食孜孜明理达道。是平生所己任兮。韦带服褐。靡然骏奔而宗之。孝友睦姻。在家而雍雍兮。孰不曰古人遗模。忠信愿悫。与人而抑抑兮。方可谓可敦薄夫。丛桂赪芝。烨烨而峻茂兮。西溪之洞。窈窕而深幽。涧松园篁。亭亭而傲雪霜兮。独寐寤言而无求。吁嗟乎。椟玉世无知兮。俾幽兰空谷而埋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9H 页
香。雅洁之仪。磊确之操兮。庶将百代而流芳。仁者必寿。圣人岂欺我兮。载享八十年华甲。善而锡福。爰有天理之不可诬兮。二其子五其孙而无非凤毛于丹穴。休休一身宁康而乐无央兮。即人间之完福。岂意华皖之易。遽在今年之秋兮。嗟岭运之不淑。儒林丧气而悲呼兮。士友出涕而相吊。尤余受知之最厚兮。甚痛哭而歌且啸。殁则归土。即远云有期兮。病且远而执绋不得。望云天一声长恸兮。穷宇宙而此恨曷极。绵渍菲薄。不足以尽吾情兮。数行荒词。不足以罄吾怀。剡剡陟降。知有不昧者存兮。魂庶几乎归来。
     
(郭安朝)
祭文[河大明]
呜呼。气于天地间。有清浊粹驳。禀其浊而驳者为愚。禀其清而粹者为贤。而若公之所禀得则其清而清粹而粹者也。冰玉其怀。水月其神。霜雪其操。云鹤其仪。而以之制心则慥慥乎其诚与敬也。以之饬己则勿勿乎其谦而异也。孝悌行于家。忠信孚于乡。一动一静一语一默。无非纯熟于规矩准绳之内。从容于彝伦日用之间。则其践履之笃。造诣之深。真个是得力于曾氏之学。而非世之区区合眼曲膝朝读书而夕责效者。所能窥测其万一也。若其粥粥然如不胜衣。而其勇于为善则贲育莫能夺。讷讷焉如不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79L 页
出口。而其分析义利则纤毫不敢隐。甲视之而为休休忠厚长者。乙视之而为堂堂亢厉高人。则又是天地间一个豪杰之士。而左右顾眄。卓立而无俦者也。苟非信道笃见理明而胸中自有得他人所未得之一大根株则能有是哉。及其晚年。尤尊信考亭夫子。非考亭之书不读。非考亭之言不言。非考亭之行不行。以是俛焉孜孜。毙而后已。则信乎公可谓得天地之气之清而清粹而粹而亦能以直养而无害。践我所赋之形而不负其维皇畀与之重者也。此吾先君子所以许之以道义契。爱之若兄弟。敬之若神明者。而今先君之下世已十有三年。公又遽至于斯。吾道已矣。后学畴依。此又大明之哭之恸之。实在于先契交情区区私计之外者耳。公乎公乎。其知耶不知耶。一觞再拜。千古永诀。公如有知。陟降来格。
     
(河大明)
祭文[河必清]
道与天地。互为终始。天地不泯。道无穷已。惟其无形。待人而行。不有真儒。孰使之明。卓彼山海。挺生南服。敷道于于。猗欤先觉。粤我来复。爰暨谦翁。传承旨诀。阐理专工。遗风丕振。儒教洋洋。闻者兴起。翼翼翱翔。时惟我公。甚生其资。既明而粹。且仁而慈。自丱角初。谨守绳尺。不由师承。熀然心得。慕孔颜志。读程朱书。亲切受用。沛乎有馀。先立乎大。绝意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80H 页
外物。少时场屋。亦为亲屈。西溪之洞。图书静寂。焚香默坐。潜心玩索。是非得失。非我所知。升沉荣辱。非我营为。独寐寤言。优哉休哉。杨风梧月。洒落灵台。众咸曰公。吾党宗师。靡然骏奔。考德稽疑。顾余无状。叨荷不遐。往来承诲。受恩弘多。余性怠倦。赖公策励。余学空疏。效公砥砺。今焉已矣。天不慭遗。时耶命耶。余将安归。出门长号。宇宙冥冥。瞻仰芝山。依旧峥嵘。哭不尽哀。文不尽情。泉台祗谒。后期丁宁。再拜告诀。一觞菲薄。不昧者存。庶几歆格。
     
(直长河必清)
祭文[河大观]
呜呼。孟子曰豪杰之士。不待文王而兴。以斯语求之今世。惟公是耳。公自髫龀受学之时。已知做人样子。不在于史家文字。而其读书用意。不事区区于寻常章句之末。及弱冠而遂无意于科臼。上书家庭。决然谢举。盖其天资粹美。见识明透。吾人自己分上大小轻重之分。瞭然于胸中。而留心于义理之方。着脚于中正之道。生于棨戟之门而棨戟非我欲也。长于绮纨之家而绮纨非我累也。图书小屋。窈窕于西溪之谷。而卓然长往。于焉居息。日孜孜于晦庵夫子之书。而玩索涵濡之乐。阅八十年如一日。大抵不由师承。而趋向自正。不待矫揉。而践履自笃。其非孟子所谓豪杰之士。不待文王而兴者乎。若其饬心制行而谦恭慎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80L 页
畏尽于己。居家处乡而孝悌忠。信孚于人者。此乃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而自然工夫效验之不得不尔者也。何足誇美之张大之。而为吾公轻重者哉。如不佞素以庸才贱品。志气昏阘。文识肤浅。实无望于无忝家学。而幸赖公策励道率。终始推诚。唤我之醒。呼我之寐。而或不无茫昧窒塞。一二开悟。不意彼苍无良。使吾公弃后学而长逝。呜呼恸矣。复孰有提撕我指教我。如公之不厌勤且累者哉。此不佞之所以大声长号。而上以为吾道恸。下以哭吾私者也。
     
(河大观)
祭文[姜纠]
猗欤我公。河岳毓气。日星降精。其性沉厚。其质纯明。蚤少嗜学。咀嚼华英。翩𦒘泮宫。蔚有名声。退而振衣。绝意浮荣。工专为己。涵养性情。日夕乾乾。呼寐唤醒。圣贤大道。皎若天星。卓我树立。勇我工程。积而遂发。德立行成。孝悌之道。内而家刑。忠悫之风。外而乡行。守口缄三。绝人论评。省身主一。无我纷更。凡于处事。以敬以诚。何往不宜。绳直准平。窈窕西壑。不换公卿。芝歌一曲。益坚幽贞。鸢鱼之乐。猿鹤之盟。我志谁夺。我所谁争。华闻日扬。玉戛金铿。大岭之南。于以高鸣。人士景仰。峤岳峥嵘。岂意凶梦。遽奠殷楹。儒林丧气。遐迩嗟惊。暮天衰道。长夜冥冥。吾党小子。谁发矇盲。余以无状。得侍门屏。世谊姻亲。情爱交并。有时来候。公辄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81H 页
欣迎。笑语款款。胆彻肝倾。春风座上。鄙吝消萌。依归有所。自慰馀生。荒山秋雨。遽卜新茔。谁我覆庇。孑孑零丁。庭梧月白。园竹风清。景慕千秋。于墙于羹。
     
(姜纠)
祭文[河应兼]
呜呼。天地间有一个清淑之气。其得之者。秀而拔乎萃。在草木。松桂芝兰是也。在禽兽。猉獜凤凰是也。而公亦在吾人。松桂也芝兰也猉獜也凤凰也。其才聪睿。其性沉静。其质粹而明。其容确而庄。一见可知为厚德长者。为学一以孝友为本。事亲无违志。待人恭巽谨悫。折节下己。入而仪则成于家。出而闻望播于乡。其文章赡丽。特一馀事已。固不足为公道。而半世从事于科臼场者。亦为亲屈也。非公所欲为。呜呼。明透之学。博达之识。雅洁之操。卓绝之行。蔚然为一世矜式。后学表率。而一乡新进辈志于学者。幸而有依归之所矣。岭运不禄。遽有今日。彼苍者天。胡忍为斯。有疑而于何稽之。有事而于何质之。呜呼。自公之殁。远近士大夫无识不识。莫不奔走悲号。哀之若亲戚。州之市井辈蠢而无知者。亦或有悒然出涕而言曰。吾平日仰之如峤岳者亡矣。于此可见人秉彝之天。自有不谋而同者。而小子之恸。尤有甚于人者。公少而从吾王父学。事之无异亲父兄。而于吾先子爱之亦无异亲兄弟。以故推两世亲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81L 页
爱之谊。以及于小子。而视小子实无间于子若孙矣。小子始胜冠而来拜公。公命之坐。使近于侧。抚顶说旧事娓娓忘倦。继之以警诲语而曰乃祖处士公。曾以是教我。勤厚恳恻。溢于衷曲。小子于心。感而喜之。私以为吾有吾公在。吾愚蒙而道迪之者公也。吾疾病而忧怜之者公也。时耶命耶。天不慭遗。使小子孑孑无依仰。而抱穷天极地之痛。公兮公兮。承德仪受謦欬。将不知复在何时。西溪之园。松菊依旧。而复元之舍。素帷寂寂。缅仰千古。言有尽而情不可极。公其知耶。其不知耶。
     
(河应兼)
祭文[河大复]
呜呼。公以纯粹之资。宽厚之性。早承家庭之训。而心悦义理之学。清如伯夷。默如颜渊。敬如晏平仲。恭如正考父。孝友之行。洋溢于内。谦悫之风。蔼蔚于外。而近自州里。远至国人。凡识公与不识公者。莫不信之如蓍龟。仰之如峤岳。生而为一世师范。没而为百代垂传。则公可谓死而不死。公于世有何憾也。善而获福。理所必至。以箕畴之五。兼华祝之三。八耋其寿。千钟其富。子姓之满堂兟兟者。无非贤且秀。能文藻而兼有司马之科名。则其福完而备矣。公于世有何憾也。公于今日。必瞑目归化。而亲知之吊公者。亦以此为慰。不以为悲。大复之私恸。有异夫人者何也。吾两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82H 页
家世世有金兰之谊。而公与先君。自少许以知己。从游款款。白首如一。而未尝以出处之殊。有所相违。及其晚年。各抱疾恙。每以不得源源为恨。不孝罪积。先遭终天之恸。公又易箦于三霜之内。未知汗漫追随于冥忽赫戏之间者。亦如人间之乐乎否。两家旧迹。今已空矣。安得不失声长恸。罪真宰而怨鬼神也。呜呼。大复自在弱冠。获拜门屏。公不以不肖疏之。而眷爱之意。蔼然于容接之间。自得之幸。不啻若登龙门。而仍窃仰春风和气。秋月清标。自非今人所可及也。忠信之言。端庄之仪。俨然有古君子准绳规模。则益信凌虚先生遗韵至于今不泯。其馀文章炳朗。非拙口所可形容。而早游太学。名声动一时。晚主编纂金石传百世。则亦可见一代操觚之士。咸让一头地也。此公之所得乎天者厚。而皆大复平日所目染而心醉者。不知今之世复有几许人如公者耶。呜呼。昔我来斯。笑语欢迎。今日云林。謦欬寂寂。梅萼为谁而绽也。竹风为谁而清也。想不昧者灵。髣髴来往于池台月明之夜。而无由更承玉雪姿于几案之间。吁已矣。心肠不绞而自断。然大复之衰且病亦甚矣。泉下陪游知无馀日。以是为幸尔。呜呼。公之襄礼既毕。而不能操数行之文。以摅悲抱。虽缘病忧之拘掣。乌得免不肖之罪也。至情无文。山果敬奠。魂其知耶不知耶。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82L 页
(河大复)
祭文[金鹄]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此数转语。可谓说尽道公德性威仪与学问进修之方而无馀蕴矣。呜呼。今之世如公者。安得复见。此小子所以失声长哭。而为平生之悲者也。呜呼哀哉恸哉。
     
(进士金鹄)
祭文[柳浣]
呜呼。浣之哭。始及于今日乎。顾公之视浣何如。而浣之负公至此乎。浣自窃附以后。盖尝登拜于长德之门。周旋于燕私之际。岁年既久。慕仰愈深。道途云远。省候遂疏。千古俯仰之感。乃至于今日。则浣之数行泪文。不但为不再睹屏帏之恨而已也。昔日东莱郑侍郎令公。当世之望也。尝语人曰晋阳朴公。有厚德高行。吾于岭之右。得此人矣。艳服不已。浣闻之。知郑公知人矣。然郑公岂尽知之也。呜呼。高明之学。博雅之识。敦厚之行。磊磊振俗之风。堂堂警人之议。众目咸睹。人口共铭。则浣于此固不必区区赘说。而第念名利二个字。为末世陷人机阱。人之能于是脱然者无几。而浣独于吾公见之矣。岁黄猿是 国家之大变也。公奋然洒涕。出家僮数百丁壮。尽赴之召募军。既乱靖而绣衣欲上褒。则公乞止之。盖不以希功为心也。不亦忠且贤乎。年已八耋则天有其爵。而公尝曰上舍可矣。顶玉非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83H 页
分也。子弟不敢以公之所不愿者。请于 朝。今世岂多矣乎哉。洁而如冰玉。德则如薮泽。平生无一点私累。对人浑是忠厚仁爱之意。架插万卷。明窗棐几。端坐于其中。治心养性。教子训孙。凡世间得丧喧嚣。都付之相忘。君子精亨清福。独萃于芝区一面。则此浣之知之者似细于郑公。而浣亦不能以尽知之也。呜呼。浣之女即公之冢孙妇也。公常以其无子男忧之。于昨年夏得一丈夫儿。以公之喜怒不形于色。犹喜动于颜而锡其名曰大悦。抱之膝而示浣曰此异日奉吾祖庙者。吾衰境喜幸。孰大于是。浣退而以公言慰吾女。今日之来。大悦则稍长为孩提。而公则为千古人矣。浣之肠安得不如割。而浣之哭安得不失声耶。只鸡单觞。虽曰菲薄。荒辞拙语。实自衷曲。灵兮有知。尚庶几乎来格。
     
(柳浣)
祭文[李珖]
呜呼惟公。猗猗奕叶。遥遥华胄。淳耀发祥。馀庆益茂。东天降精。南极动宿。龙门点额。凤巢擢秀。九五之福。非特寿富。有子有孙。克孝克友。是曰传家。良贵之懋。晚节安亨。有爵天祐。仙庄陋巷。芝浦春沂。逍遥一世。浴而振衣。不出户庭。知通塞也。谦恭待士。所以大者。质诸君子。可祭于社。藐尔愚鲁。早袭芝兰。太乙高峙。仰思团团。观化一巡。在公则常。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83L 页
乡运不幸。士林无仿。沄沄上宾。草草下(缺)。为日为星。庶赞三光。残花逝水。暮色行云。秋深九皋。我呼谁闻。敬将鱼果。用伸慇勤。
     
(李珖)
祭文[赵辉晋]
呜呼惟公。禀天地纯刚之气。钟日月清明之精。秀而如芝兰。洁而如冰玉。太和春风之温。岩岩泰山之庄。方可谓天挺人豪。不世宗儒。诚敬以治其心。谦恭以律其己。孝友惇睦之行。蔼然于家。忠信谨悫之风。蔚然于乡。则卓卓乎高哉。其生之不偶然也。积善之家。天报其庆。寿富多男。一身宁康。而以箕范之五。兼华祝之三。则盛德清福。今古所罕。小子更何赘焉。第念小子托姻娅之末。获拜床下。九年于玆。公不以卑陋疏远之。爱之教之。怀之以诚。有时趋候。望庐而起敬服之心。及门而消鄙吝之萌。以小子早孤无闻。饮河充量。而如醉乎醇醪。仰之以峤岳。倚之以父兄。寻常景慕之私。不在乡后生之后。而天不慭遗。遽抱梁摧之痛。乡塾失依归之所。后学无矜式之地。伥伥斯世。小子安仿。八十坦坦之景。九三乾乾之志。四壁之图书不磨。而二哥之堂搆有望。夫孰非身在好礼之地。心有好礼之实耶。未彻九皋之鸣。止一草野之司马。此小子不能无憾于世道也。玆当初期之辰。敢陈数行之词。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84H 页
(赵辉晋)
祭文[河允中]
呜呼。求道而通微彻奥。学已博矣。制心而克敬且谨。行已隆矣。享八十春秋。寿已高矣。有二子孙曾。男已多矣。承累世业。家且富矣。读圣贤书。名小成矣。身脩而家齐。生顺而死安。公之一生。如是而已。亦用何说。嗟余小子。早失怙恃。零丁一身。于世无依。而王父即世之日。年才五岁。依俙髣髴。不能记其万一。则其所以事公者。少无间于事王父之道。而公之抚我。亦何异于视诸孙乎。悠悠此世。所仰慕者惟公。而柰乘化之相趣。遽幽明之永隔。呜呼已矣。从今以往。谁复有爱我闷我。而感平日说旧事者耶。一身痼疾。鬼与为邻。病不得侍药。没不得凭殓。小子之恸。愈往而愈深。日月不留。终祥奄届。徘徊旧堂。难闻謦欬之音。寂寞泉路。空想仪宇之温。芜辞拙语。不能写吾之情。单觞薄奠。不能尽吾之诚。灵如有知。庶几来格。
     
(河允中)
祭文[柳澳]
呜呼。公有何德。有目皆睹。公有何行。有口辄道。大岭之南。声誉藉藉。知之最详。无如澳者。澳以无状。猥蒙虚馆。廿载来往。燕私窃覸。饬己谨言。世所共有。浑然天真。公独自裕。悃愊温温。本无浮夸。循理而行。琢之又磨。体裁两备。斐然成章。乐只君子。不显其光。非言款款。人皆亲爱。非容慄慄。
西溪先生集卷之八 第 584L 页
众自敬畏。不有素养。斯岂能得。是究是图。验厥实着。精金粹玉。可比其资。瑞凤祥鸾。可象其仪。卓然南国。俨有峤岳。乡邻景仰。士流矜式。胡天不遗。吾道之灾。西溪残日。鹤啾猿哀。时运攸系。呜呼已矣。善者无恃。恶者无忌。八耋华弄。非寿不遐。迷途伥伥。柰后学何。嗟悼哀愕。众所同均。澳有私恸。倍别于人。顾玆愚卤。早得依归。爱之诲之。如父如师。昔我丧耦。来拜于公。公执我手。涕泪濛濛。公岂有殃。我命实巇。无告人间。惟公是依。奇穷愈酷。公又舍我。彼苍者天。曷不悔祸。丧期有限。终祥将届。摧兮怛兮。如割肝肺。鱼果虽薄。实荐微忱。不昧者灵。其庶监临。(弄当从竹)
     
(柳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