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和庵集卷之二
和庵集卷之二 第 x 页
和庵集卷之二
 诗
  
舞童岩春望
游子东风领物华。眼边春景浩无涯。隔江一带青黄柳。近岸高冈红白花。草际僧归鸣磬寺。篱根舟系卖鱼家。不吟何以酬今日。尽醉村醪可更赊。
汉江途中。次舍弟正甫(靖夏)
沙头立马唤行舟。渺渺春波漾白鸥。惆怅济川亭上望。皇华胜迹水东流。
和庵集卷之二 第 26H 页
楮子岛。次正甫。
两岸阴阴杨柳齐。渔商家簇瀼东西。春江绿漾晴山色。杜宇声和黄鸟啼。小岛看疑波欲没。长天望与水俱低。舟因花片沿洄上。不是桃源是若溪。
舞童岛。又用前韵。
湖山满眼赏春华。领略风烟一岛涯。泅水村童多混鸭。汲江商女竞簪花。矶边把钓随渔子。柳外看旗问酒家。日暮唯须眠近寺。不愁归路望中赊。
舟还舞童岛。诵柳州渔父诗。仍用其韵。
梵宫夜投方丈宿。沧浪晓持一竿竹。摇荡烟艇扣枻去。春山艳冶春江绿。自信机心久已忘。白鸥飞来长
和庵集卷之二 第 26L 页
相逐。
狎鸥汀江舍。有怀李参判(徵明)丈。
侍郎聊一念。遗构叹依然。不复龙门御。空悲采石船。暝阴春柳岸。渔唱暮江烟。世事真如梦。沉吟逝水前。
泛月前江
柳阴解小艇。轻泛水中天。皎皎长江月。苍苍远屿烟。惊看大鱼出。冲起白鸥眠。夜久方回棹。村墟尽寂然。
同正甫及族弟士相(弼夏),士揆(宅夏),慎弟敬所(无逸),李一源(秉渊)。泛舟鹭湖。拈韵共赋。
渔村白酒湛盈壶。画舫浮空荡碧湖。座上人携雪堂客。船头网得季鹰鲈。江涵落照阳川阔。波撼中流砥柱孤。扣枻浩歌怀往迹。仙游已远不堪呼。
又得秋字
萧瑟沧浪白露秋。黄昏纵棹大江流。水天上下孤轮月。河汉中间一片舟。浩浩翻生遗世想。飘飘真欲挟仙游。三更铁笛云衢彻。徙倚湖边百尺楼。
沧浪亭
移棹沙洲晚。沧浪濯我缨。蒹葭生白露。鸿雁有新声。中夜江山静。危楼水月明。十年前度处。时物更关情。
同正甫,彦叔,一源。会士相第。共次杜韵。
和庵集卷之二 第 27H 页
酒下平生胸次宽。山阴修稧与相欢。晚香独爱篱边菊。秋发偏欹醉后冠。乐事赏心聊永夕。澹云疏雨已催寒。佳节莫嫌重九过。茱萸犹向手中看。
洛河舟中
秋江之上一叶舟。清晓扣枻乘潮头。曙日初上江雾消。洛浦人去名空留。舟行岸转坐傲兀。意閒气逸同沙鸥。文公宅老皇华笔。赤壁矶傍临津丘。蒹葭霜露望苍苍。所怀何在在中洲。百篇一斗和古人。太白与我亦同流。
登松都南楼
倚郭高楼与雁平。登临物色总伤情。市朝迁变俱陈迹。邑里萧条只废城。玉树犹传商女唱。寒钟暗带景阳声。行人莫上荒台望。蔓草多从辇路生。
敬德宫(一号楸宫)
龙潜旧宅号楸宫。丽氏山河眺望中。仙李民谣天命在。神崧王气水云空。晋阳自化唐宗国。沛邑仍歌汉祖风。恭忆 圣孙来驻跸。煌煌 御笔耀无穷。
普贤峰。口号奉许丈求和。
天磨谁抗普贤尊。万丈莲花迥出群。傍列五冠犹从卫。俯看崧岳若儿孙。丽都霸气馀残照。翠老诗篇有
和庵集卷之二 第 27L 页
断云。下界茫茫穷眼界。一筇愁绝倚乾坤。
钴鉧潭。次杜万丈潭韵。
溪行忽欲穷。万松昼阴晦。有湫正青黑。渟涵两山内。日色隐峰顶。腥气喷林霭。神物所窟宅。办此一何大。窅深不可测。险绝亮无对。巨石当中立。镇此波霮䨴。壁削千万仞。流溅玉雪碎。泛滥河汉影。闪落空翠外。危壑行殷雷。倒云竖灵旆。徘徊穷日力。濯缨临清濑。鞭龙是何年。异迹徵前辈。恍惚千古事。坐令见闻最。欲起潭中鳞。驾云行无碍。传之后来者。识此灵境会。
朴渊泛槎亭
天磨三入我何故。为看奔川千尺斜。双峡劈来悬翠壁。半空飞落注明河。深中龙卧应成宅。坐处亭危恍泛槎。吹笛人亡馀响远。雷声长绕碧嵯峨。
又绝句
伟哉造化一何奇。每到看来兴欲飞。重洗十年尘土面。百回松下不知归。
观音窟。夜吟。
境绝心清眠未成。迢迢山夜坐三更。稀星低月微生影。怒瀑寒松远有声。
大兴寺。夜得。
和庵集卷之二 第 28H 页
佛书灿灿珠玑字。禅诵寥寥梵呗声。夜深孤出寺门步。星月垂人头上清。(寺有珠玑织字障子。)
华藏寺东台。示许丈。
古寺游将遍。东台倚更高。数州来望眼。万岭若奔涛。下界行人细。低空独雁号。三杯朗吟兴。休怪祝融豪。
洛浦亭舍。次许丈。
晚景深秋序。归心急水航。河流一道远。客路数亭长。西日川原净。北风鸿雁翔。前行酒徒在。端合醉高阳。
东湖鉴湖堂。示同游。
约伴寻湖社。停舟步渚沙。春江时起浪。汀树晚多花。水暖鱼群出。风轻燕翅斜。青帘垂柳外。浇兴酒堪赊。
鉴湖堂,望湖堂。谩吟。
古槐衰柳映秋山。萧瑟湖堂晻霭间。学士不来长寂寂。行人错作道宫看。
鸥湖即事
朝衣仍束带。俗状谒閒居。里巷烦鸡狗。江湖骇鸟鱼。免教官长骂。嫌与野情疏。斗米何曾少。拘人气不舒。
步入汉兴寺口占。示正甫。
山夜苍然寂。携筇步屧迟。径微沿壑邃。月皎映林奇。潜觉鼪鼯动。幽疑木客知。经行数庵远。到处一题诗。
南汉西将台。示正甫。
朝过天柱住吟筇。台上登临问旧踪。紫盖千年空霸气。白登当日竟胡锋。坛祠尚对飞鹰岭。国耻犹高立马峰。万丈铁城成底用。滔滔江汉去朝宗。(俗传温祚王开邑于此。命一将筑城。城既成。以谗诛其将。其将临刑言我以非罪死。当有异事。以明我冤。既刑。果有一鹰从喉中出。回翔一岭。来止于台。因于台上立祠。名其岭曰飞鹰。与神祠相对。至今不废淫祀。南有一峰名可汗。丙子虏尝登此以窥觇城中。)
和庵集卷之二 第 28L 页
北郊溪上口占。归示正甫。
风雨不能阻我行。居然一日山中客。联翩恨不与君来。兄弟峰前看水石。(兄弟峰三角峰名。)
  
其二
雨脚萧萧风色异。水声激激满川雷。临溪一片苍苔石。竟日迟迟君不来。
和正甫古诗
秋山入我眼。忽与清境遇。小池才半亩。疏松立四五。坐久山日夕。潭色冷衣屦。啸吟欲忘归。跂石候新句。
陶谷七松亭溪上。有怀正甫。
幽涧清寂历。落叶深没膝。披叶坐树根。静听泉响发。谷鸟时一鸣。松籁间萧瑟。目送归雁行。影对群峰兀。惆怅忽怀人。余季才俊逸。词章带烟霞。水石有痼疾。
和庵集卷之二 第 29H 页
恨不携渠来。高咏振林樾。发此山水胜。不令长芜没。吾衰力虽疲。唱酬犹堪迭。默默以深思。沉吟到斜日。
百仞台。独游半日。信笔。
峡秋山淡碧。一溪泻清净。等閒行路傍。有此人外境。峭崖插溪立。百仞悬岩磴。得名良有以。孤高谁与等。片云有时起。古松荫其顶。石濑汇碧潭。皎若开寒镜。吾行几来过。每到悦奇胜。野人不解赏。自我深发兴。登临眩反顾。扶杖神稍定。秋风坐萧瑟。林树参差影。鱼鸟自来亲。水石两幽映。遇境但自适。放怀恣啸咏。山光忽已夕。斜日度西岭。徘徊意未阑。强步取归径。奇玩宁易穷。后来犹可更。重期棹小舟。乘月究清景。
自百仞台东下数十步。得幽涧泉。
旷阆情自閒。独游秋景晏。忽从青萝径。深得白石涧。云冷危峰峻。泉啮苍壁绽。赤枫老参差。蟠屈怪松间。水石清交映。林鸟与相惯。幽境显穷讨。奇事欣始办。划然发孤啸。放意容疏慢。兀坐不能去。转觉人世幻。人世事如发。百年足忧患。焉得超物累。不系名与宦。
游妓女潭妓女岩
妓女潭妓女岩。道傍过者停行骖。山学蛾眉挥曼绿。水凝秋波动寒色。昔人携妓盛行乐。今人访古悲陈
和庵集卷之二 第 29L 页
迹。佳境徒然带芳名。千载惆怅空复情。
许仲玉(璋)追至石村。与之偕游。喜甚。谩赋以赠。
昨日访君陶谷里。君出未见见君季。石村今日正相思。不谓君来能我追。君来岂但解离忧。游事得君多清幽。浪迹山店及村溪。幅巾藜杖与共携。百仞台上坐超忽。妓女潭边游半日。眼前秋景绝潇洒。野外尘襟聊一泻。人生万事皆羁束。君我十年无此乐。此乐语君须记取。明发云山当分手。
走次正甫
愁人方独夜。霜气已深秋。寒菊故相近。哀鸿如有求。幽骚心百感。急节水东流。耿耿一生事。商量倚小楼。
重阳日。会敬所寓舍。夕登南别宫后园。带月罢归。座间得空同韵。与诸人同赋。
黄花满院坐清幽。夕日更凭山雨楼。落帽佳辰仍胜集。登高能赋自名流。人烟缭绕千家暝。天气萧森万木秋。衮衮不堪浮世事。暂携樽酒为消忧。(山雨。即太平馆旧名。)
上巳后三日。李弟颐甫(真养)第。与彦叔久叔(真望)金弟士修(时敏)同会。设席于园中杜鹃大花树下。花即白轩相公手植。有外王考监司公所作感旧一绝。遂用其韵。与诸人同赋。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0H 页
园里童游记笑啼。花前春梦十年迷。今来满眼看花泪。丞相祠堂日欲西。
东湖夜吟
晴空落落星光大。远水苍苍月影翻。入夜江声清忽厉。长洲宿雁起相喧。
拈韵咏牧丹
魏紫姚黄压百花。洛阳名品此堪誇。雨深丛绿垂青幕。日炙嫣红衬绛纱。秾艳秪应天与色。新妆解使世争奢。含娇一笑春风面。庭畔离离影自斜。
又咏白牧丹
玉杯承露净镕银。洗尽胭脂品更真。素面从誇天下白。霓裳转觉月中新。沉吟卉木无双色。希有尘寰第一人。小院雨过晴景媚。嫣然独立殿残春。
走笔。次车起夫(亮徵)牧丹韵。
牧丹紫蕊亦无数。独此花颜似渥丹。间色世多偏解赏。正葩人或未耽看。醉春秾艳新经雨。辉日鲜妆已映栏。纵得天然尊贵相。最怜韶景遽将阑。
湖亭。用正甫韵。
早为莼鲈归兴发。最怜松菊半犹存。高楼好占名区胜。废沼重疏别涧源。地久剩添新岁月。秋来不负旧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0L 页
田园。中宵不寐成孤坐。江水苍苍月影翻。
湖亭引泉。次正甫。
昔引幽涧泉。缭绕翠微曲。中经岁月久。湮废空遗迹。今来重疏凿。岂论丈与尺。营为贵在勤。人力不嫌弱。沙石畚以开。榛莽斧以斫。始如檐溜细。俄作飞泉落。因之为曲水。萦折泻山脚。流觞从可泛。幽事无不足。前功喜更修。后来复谁续。归赋田园居。永拟陶彭泽。
夜坐遣怀
病馀痴㥘似秋蝇。霜气微寒欲不胜。世历风轮真是客。家无妻妾淡于僧。文章自笑为生活。丛菊相怜作友朋。身计思量成独语。夜钟残月坐挑灯。
重阳前一日。书感遣怀。
潘簟凄凄病屡侵。秋天漠漠昼多阴。流风落叶新霜气。冒雨黄花九日心。人世逝年嗟易过。泉台死别渺难寻。我今无妇谁谋酒。排遣孤怀只独吟。
出还
出还如有失。默默意凄然。身世悲过客。头颅愧壮年。谩留同穴誓。谁续断琴弦。稚子怪颜色。争来绕膝前。
会绿槐槛。以陶诗秋菊有佳色分韵。与正甫及诸人同赋。余得菊字。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1H 页
主人头盖三间屋。主人书富三万轴。不用尘里狂奔走。但向屋中亲案牍。身外万事皆拨弃。澹澹深坐度寒燠。岁行忽觉秋已深。秋天气廓清肃肃。今我不乐日月逝。况是家酿报新熟。遂将樽俎稍罗列。嘉客于焉来不速。居然雅集酬令节。东篱泛此黄金菊。菊有佳色自高寒。肯为怡悦世人目。世人种菊不解趣。只爱色鲜香氛馥。错将杨妃西子号。题品纷为此花渎。岁寒襟期岂易知。知者陶后唯我独。先生高韵真放旷。可笑尔曹徒碌碌。狂言粗豪不复删。醉墨纵横书满幅。可无胜事记今日。一笑付君须快读。
自开城府来宿助邑浦
天寒十月末。晓戒西归驾。北风一夜雪。积素埋平野。故都山河夐。清眺凭鞍马。五冠立苍昊。天磨与上下。偃蹇像高人。气不受凌跨。秀色遥送我。拱揖为一谢。彷佛韩退之。犯雪过西华。征途顿忘劳。奇景若相借。万古青石谷。峻岭坼天罅。公然度胡兵。问谁守关者。古今事悠悠。行子足悲咜。前临助邑浦。汹涌大江泻。长空倦鸟还。水村澹如画。怀役人自忙。物态本閒暇。壶樽负吟弄。归鞍未暂卸。日入过江宿。寂寂金陵夜。(金陵。江阴古县别名。助邑浦。古县之前江。)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1L 页
排禄洞(并叙)
   惟我十一世祖宗簿令府君。当丽运垂讫。 圣祖定鼎之际。慨然投簪。退居于平山府治南六十里积岩面之地。即今温井村南里许也。训诲子孙。优游自适。力辞官职。终身不就。禄俸之自官输致者。每岁委积村中。而不一受焉。有识之士。高其风烈。拟诸陶徵士。乡人仍称公所居地。为排禄洞。至今三百馀载。虽村氓之贸贸者。皆能传说其事。识其旧基。余自温井里来过堂宇阶庭之址。彷佛可认。徘徊怅望。久而不能去。玆赋一诗。以寓慕仰之怀云尔。
人言禄可干。不闻禄可排。钦此排禄洞。草莱不敢埋。傥微我祖贤。何有此名佳。我祖当丽末。生际时运乖。归来乐考槃。北风咏其喈。 圣人开鸿业。太阳扫阴霾。若在姬王盛。天下宗周皆。公独不受禄。堆积委村街。乡民号至今。传说犹不差。我来访旧墟。下马步山崖。故宅虽无存。略认庭与阶。清芬流不沫。古人谁可侪。夷乃耻周粟。西山葬遗骸。陶不纪义熙。高卧浔阳涯。遗风邈相似。行藏道与偕。俎豆二子并。惜无一亩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2H 页
斋。青山环寂寂。流水鸣湝湝。怅望久不去。空有千载怀。
平山绵谷玄石朴先生草堂旧基。有感。
醉翁行乐处。草木皆可敬。古人获我心。三复坡老咏。先生在世日。我未践斯境。先生去我久。独来寻荒径。青山阅人代。十年一炊顷。草堂已无存。基址犹记省。徘徊揽宿莽。喟焉窥池井。荒凉空谷里。永绝蒲轮影。山颓我安仰。此怀徒耿耿。想当缁帷辟。弦诵极幽静。已矣宁复睹。空馀昔时景。遗风挹穆如。颢气发新警。九峰像哲人。秋天立峻整。祠宇长邻近。俎豆那有竟。先生身虽歾。先生道则炳。唯信千百代。焯与日星并。
鸬鹚岩
鸬鹚岩在助邑浦。插江苍崖峙四五。其大百围高十仞。若列巨瓮迸抽笋。西岳莲花伯仲间。米颠石丈舆儓看。草木不敢生其巅。常有鸬鹚来联拳。削立千年亦徒尔。造物于尔聊戏耳。胡然不教作伟人。作此顽物荒江滨。江滨之人少省识。过者滔滔自朝夕。我今驻马发一喟。幽吟柳州山水记。开岁花开应好赏。春江一叶重相访。
记店中所见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2L 页
店妇当垆拥地炉。新刍浊酒白盈壶。门前唤客留钱饮。多少行人下马沽。
坡州广滩旧居。留宿一宵而去。抚念往事。终夜不得寐。赋以寓感。
旧日双栖今独眠。客心来此倍凄然。破窗寥落冰霜里。残烛微明涕泪边。万事总成开眼梦。三年空赋悼亡篇。孤衾辗转西风冷。坐到晨星欲曙天。
题乙酉新历
岁行且乙酉。叹息逝年驰。吾生四十一。如日过午时。
林塘除夕
酒冷香消夜向阑。严城钟鼓五更寒。自多迟暮东流感。无一清狂旧日欢。爆竹催将残腊度。梅花判作两年看。团圞儿女诚堪喜。投老情怀苦未安。
题云林(庶叔莹)所写渔乐图
春江杏花明满树。春浦荻芽青无数。渔家生计在渔钓。或网深潭或罾渚。小桥之西柳深碧。渔罢群饮以自适。世间万事好是閒。谁似渔人乐莫乐。
桂坊直庐。对菊感吟。
占地宜丘壑。胡然傍禁庐。如人山野性。混迹市朝居。高韵怜非俗。幽芳感起余。行藏推物我。无限意踌躇。
杨州群场里。有感。
立马维杨岁暮天。冻云残雪旧山川。依依二十年前事。每度溪桥思渺然。
佛岩山下。有渔隐洞。洞前有韩氏野亭。亭在小池边。古柏翠柳交荫。一村皆大杏树几百馀株。时方盛开。香闻数里。望之若云蒸霞蔚。甚可观也。与同来诸君席地坐。次唐诗。
游骑探春扣洞扉。恰当千树杏红时。柳风池面如相待。野客松间似有期。地净定无凡界恋。花深不许外人知。邻居拟遂诛茅计。留使青山證我诗。
题水钟寺
来陟云阶攀绝顶。半空风雨昼冥冥。百围古木雷霆迹。千尺浮图佛鬼灵。远水江分疋练白。高窗山尽数州青。蒲团细讲无生话。惭愧居僧坐转经。
陪家亲。游佛岩。伏次家亲韵。
自在招提境。今来得再游。遥看天半瀑。閒凭水西楼。风铎鸣逾静。林莺听转幽。高僧与晤语。日夕更淹留。
梨园直夜。忆正甫禁直。口占却寄。
禁直岧峣在九天。经旬不见若经年。梨园秋夜烧官烛。独卧思君耿未眠。
九月十五夜。在 阙中。寄宿于扈卫厅。与庶从叔别将(琂)联枕。正甫自翰苑来话。口占以示。是夜月蚀。
九门下钥月如霜。更鼓稀闻刻漏长。 阙角明星低耿耿。苑中秋树绕苍苍。周庐乍伴将军直。汉署仍联太史床。还笑贱臣忧蚀意。扣钲终夜望蟾光。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3L 页
梦作(梦至岳阳楼。仍谒湘妃庙。各成一绝。既觉历历。不忘一字。诗中双鬟之导。亦记实也。)
峙流南纪郁清盘。吴楚横分水一湾。梦想何曾来此地。岳楼今对洞庭山。(右岳楼)
  其二
稽首湘君识圣颜。霓旌导我两云鬟。湘云愁结梧山暮。亲见脩篁泪血斑。(右湘庙)
赠正甫太白曝晒之行
名山去晒史书藏。秋兴东南太白苍。驲骑穿云过鸟岭。仙舟出峡下丹阳。龙门壮瞩追司马。夔后诸诗挹草堂。最是棹歌传九曲。清风须识穆如长。
交河途中
羸马长途气不骄。倦游行李日萧萧。天时荏苒岁方晏。客意苍茫歌且谣。京口夕晖鸦背尽。桂阳秋色雁边遥。病夫筋骨谁相念。叹息征鞍髀肉消。
高阳过丽王陵
丽朝陵墓半倾颓。数尺荒碑没草莱。为有当年石羊马。也知曾作帝王来。
临津
潮满人争渡。霜清雁下洲。西风吹客袂。秋浪送行舟。先哲名亭在。皇华胜迹留。高山徒仰止。怀古思悠悠。
松都怀古
市朝变改人民在。宫馆馀基禾黍秋。异代萧条凭古堞。悲歌慷慨上南楼。从来安有不亡国。念去自生无尽愁。可惜忠臣空死节。竹桥千载水东流。
射阁
射阁登临迥。危窗眺望长。山河气消索。秋日色凄凉。辇路成樵道。禾苗犯禁墙。无人问往事。崧岳又斜阳。
满月台
三度重来十载中。故都云物又秋风。悲凉走鹿如鸿地。寂寞操鸡搏鸭功。废苑耕犁侵辇路。荒台陛础记王宫。浩歌落日坐枯草。空想当年霸业雄。
又绝句
荒城鸦噪夕阳斜。太半耕田御苑多。唯有茜裙村女伴。唱歌来拾木绵花。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4L 页
其二
国破何曾蒙佛力。君荒无意管时危。行人莫上层台望。半是宫墟半寺基。
知足庵旧基
翠老有遗篇。小庵记知足。旷然数百载。我来寻其迹。僧言庵废久。高绝境荒寂。居无绝粒僧。遂断游人躅。仰看一径悬。但有归云宿。庵后清凉峰。崭岩不改色。想见庄士韵。秋天立清穆。嗟我生苦晚。不及同携屐。公去不可作。公诗拭我目。恨无长杠笔。写留千丈壁。
钴鉧潭
铁壁撑天一壑门。深潭青黑众流吞。暗松龙挂腥风过。白日雷喧怪雨昏。笛罢洞霄人迹杳。鞭来溪石血痕存。渊光霮䨴危难近。俯视苍崖𢥠客魂。
朴渊
雷奔霆激势相敌。龙挂虹垂奇莫过。石与山齐危拔地。水从天下直倾河。三韩境有匡庐胜。万古诗无李白多。对此顿令神气壮。亭前浩浩独长歌。
宿助邑浦村庄
月暗金陵夜。行投古县村。峡江风外急。野火雾中翻。浦口闻人语。芦洲有雁喧。庄奴具酒食。客况问寒温。
东阳书院。即我始祖壮节公暨牧隐李先生合享处也。祗谒口占。
太师开创丽王基。文靖逊荒虞禅时。功合三韩忠死主。道传中国学居夷。尊崇遂并千秋享。风烈宜为百世师。杖屦乡连弓位地。孱孙下马拜遗祠。
江西寺
泊舟岩径倚兰桡。催唤篮舆到寺遥。殿塔尚尊丽代佛。楼檐迥压海门潮。寒云落木几今昔。过客归樯自暮朝。挥麈谈禅中夜坐。念头都觉六尘消。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5H 页
寺门压海楼。夜赋。
湖海客游千古境。寺门先上百层楼。槛排归雁行边岫。窗纳眠鸥影里舟。日落云烟浑色相。潮来汀树半沉浮。微吟宴坐同僧寂。片月依依已远洲。
还到临津。登花石亭。阶前黄菊满开。而主人不在。吟眺少顷。怅然有作。
游程迹遍故都回。官渡名亭一笑开。庭宇几回怀往哲。河山依旧绕荒台。风高落木雁俱下。日暮寒潮江自来。门外不题凡鸟字。菊花留与客徘徊。
同正甫,起夫夜话。拈韵同赋。
邀君寒夜看梅春。造次杯盘未害贫。人事谩教双涕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5L 页
尽。诗情那复一分新。闭门薄相兼衰疾。守死深衣与幅巾。穷达早知皆有命。但归田亩合安身。
梦作
千里莺啼花乱飞。画船箫鼓弄晴晖。东风柳暗烟江渡。三月行人缓缓归。
正甫近添目疾。书来三诗。遂次以寄同病之意。
吾手无所用。深坐但抱膝。闭观欲清心。众虑愈非一。用工觉不深。令人转生疾。将我所经验。和君诗以发。目病心不病。前修斯可匹。闻求一指伸。不难千里越。如欲医此苦。先学处暗室。
  
其二
心眼明俱到。了无妍媸乱。眼明心苟昧。虽真眩作赝。所以能鉴识。明不专在眼。此理甚昭晢。谁长而谁短。我心如镜明。人目如星烂。持此不易彼。何必起羡叹。
  其三
骐骥不称力。鹦鹉讥能言。人徒盛文章。其实无所存。小技果何用。于道固未尊。几多英俊士。枉费精力烦。愿君一孟晋。去入圣贤门。苟能心学成。不忧眼花昏。
西湖冰阁。谩成。
一领朝衫十稔馀。东西随分管江湖。天教冰阁消今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6H 页
夏。日扫官楼读我书。嚣外置身真乐地。尘中满眼是危途。隐囊纱帽从閒适。竟夕微吟伴鸟鱼。
  其二
莫遣人呼我作官。何曾官事解相关。昼晴深树留莺语。日落扁舟见钓竿。天下有玆閒汉子。眼中无限好江山。帽袍外物宁嫌累。神武从来谩挂冠。
  其三
休笑西湖冷薄缘。优游长是领风烟。浮江白舫连京口。隔岸青山见果川。宦迹也能出尘世。楼居端不让神仙。觉来午睡犹閒兴。又把渔竿上钓船。
  
其四
昨夜江楼看月好。崇朝雨气暗清溪。冥冥极浦归帆重。漠漠长空去鸟低。棋子岛沙当槛净。濯龙桑树入云齐。欲题新句收奇景。未觉沉吟日向西。(清溪山名)
赵叔定而(正万)将赴罗牧。临行见访。口占以赠。
翩翩麾盖荷贤侯。五马濒行许少留。朱夏火云千里远。冰心恋我玉壶楼。
冰阁绝句
非关斗粟淹吾驾。应是西湖挽我行。日往日来成底事。登楼一笑暮江清。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6L 页
其二
可独为官频往返。每缘耽胜更迟留。夕阳无限湖山绿。徙倚栏干不下楼。
夜中即事
夜静山空群动寂。枕书颓卧不巾衣。松梢历历月星度。檐角翻翻蝙蝠飞。
社稷直庐。同诸君用 明诗韵。
苦雨秋来十日馀。关门不出卧吾庐。从嫌多事诗全废。却为生痾酒又除。閒有工夫输卉物。老无心计就公车。芰荷香澹池波净。默看天机动跃鱼。
宿湖亭。偶诵杜韵。次之。
汉上黑无月。大江能夜明。终宵垂雨脚。鸣叶尽秋声。野渡惧梁坼。苕川应水生。愁多眠不得。谁慰客中情。
秋夕前一日。自湖亭来宿坤岩墓舍。
分外功名未足须。归田端合与农俱。但嫌投迹深林少。宁患栖身静界无。江阁地犹依旧胜。坟山村不似前孤。盘飧随处充饥腹。稻已登场又断壶。
雨留坤岩。用杜韵。
豺虎纵横甚。山村早闭门。近床蛩切切。惊树鹊翻翻。月黑秋阴积。灯青夜雨喧。腐儒空老大。吾道信乾坤。
阴城村舍
数日客行苦。山阿投夕昏。虎来防暮夜。盗劫畏荒村。破牖寒星入。凉衾峡月翻。不眠心悄怆。默听涧流喧。
仙游洞途中
行李无他半是诗。日探名胜顿忘疲。轻身未觉山溪险。触眼多逢水石奇。倦马蹄穿黄叶径。小奴头插赤枫枝。仙游洞口寻源入。佳处携筇步步迟。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7H 页
华阳洞
问道华阳入洞天。浑教耳目迥超然。白铺上下一盘石。清泻中间百斛泉。名胜知应稀此境。陪游恨未及前贤。迟徊竟日不归去。手弄寒潭坐若禅。
万东祠
万东华扁感余衷。万折由来水必东。试看箕封邦再造。忍忘 神庙惠偏蒙。蜀祠先主仪为据。民祭昭王事偶同。义起高风钦往哲。春秋享祀报无穷。
九日不出。招起夫饮。用杜九日韵。共赋。
九日悲秋还有兴。孤吟可乐当登台。瓮头绿酒深深酌。篱底黄花恰恰开。岁月飞腾鳞次逝。沧浪逼迫鬓边来。感怀与子同迟暮。能赋何妨击钵催。
翌日夜。与正甫,昉儿,起夫,郑生后侨。饮竹西斋。又拈东坡九日韵。共赋。
名节重阳久已传。不教虚掷最坡仙。良宵把酒追前辈。往日登高忆少年。醉语加君聊戏耳。寒花笑我故依然。从今未有无诗夜。笺面新题到几篇。
十七日。同正甫,起夫,李伯温(玮),洪虞瑞(凤祚),夏瑞(龟祚),洪道长世泰。又用遗山九日韵。
不饮须调王历阳。无何吾欲取为乡。清樽小酌诸君会。明月西斋数夜凉。九日已过如有失。黄花渐老剧堪伤。流年衮衮人难健。衰态怜生左肘杨。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7L 页
东山池亭。用正甫韵。
野人木上座。池际步常持。恰有轻风度。微生细浪奇。须眉清自照。鱼鸟动相随。知我濠梁乐。沉吟季子诗。
东邻金大有(昌业)至。同诸君。次苏州韵。
地偏村僻扣门稀。庭际徘徊起揽衣。山月出高栖鸟定。野田收尽里人归。南邻北垞从还往。醉语狂歌遗是非。乐此优閒思永矢。百年休遣寸心违。
和庵集卷之二
 诗
  
题壁上
日斜山径夕。枫落石溪寒。散策柴门迥。浩歌天宇宽。深秋遂已尽。此岁又将阑。观稼西畴毕。黄花把酒看。
除醴泉郡戏吟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8H 页
自笑吾人真拙谋。功名淡薄不回头。平生未解醇醪饮。故领南方水酒州。(水酒郡号)
留别东山亭舍
池亭溪舍爱新开。欲去关情首屡回。为语林泉休怨别。不须官满即归来。
斗湄迁路。望见湖亭。
九曲行将尽。春云暮峡天。日斜皂盖外。江阔白鸥前。作吏徒劳耳。去家殊黯然。湖亭慰在望。高出柳林烟。
郡西望北楼。书怀。用白韵。
危楼岘山阿。迢递临官道。登临一望北。忾焉动羁抱。家国去已远。极目伤春草。风土殊不恶。山川亦云好。信美非吾乡。归去须及早。东山念小筑。莺花应已老。
上仙岩
三处仙区十里开。试论清胜此为魁。休教长笛穿云奏。直恐危峦欲堕来。
舍人岩
临水一冈全壁立。紫崖千尺灿成纹。我来恨乏工诗句。但看绝巅生白云。
龟潭
参天两岸壁。苍峭辟鸿濛。磅礴大江会。阴森元气中。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8L 页
地灵真莫测。石怪一何雄。恨不同牛渚。燃犀俯水宫。
过楼岩
水村早解缆。棹下楼岩春。桃柳翳一岸。恰有百家邻。突兀野中塔。相送下江人。
伴鹤亭。独坐用白韵。
竹林闻鸟语。莲池看鱼行。心与物相乐。了不费营营。吏散公署寂。雨过夕凉生。此中有真趣。无人知我情。
听莺怀故园。用白韵。
山城碧树圆。日日语流莺。流莺闻可怜。睍睆相和鸣。忆在京里听。春暮百花明。携酒结伴游。满城皆春声。今为岭外官。愁绝掩山城。无限天涯意。难作故园听。
浮石寺
浮石层阶一百寻。千年宝刹镇青岑。攀登陡觉临风雨。咫尺应须扪井参。只眼尽输南道界。点云能作数州阴。河山历历长天远。人世悠悠自古今。
许明仲(星)来。与起夫会话。用农岩韵。共赋。
光景一年强半过。临秋羁思浩如何。西遮复岭迷千岫。北望神京隔大河。白日閒庭争讼少。绿阴深树乱蝉多。教坊闻阅新翻曲。齐唱襄阳李白歌。
明仲,起夫在快宾楼。相邀走笔先寄。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9H 页
咫尺元龙不可攀。主人多事客常閒。昼阴凉满蝉鸣树。雨意云垂鹤驾山。虑及荒年频蹙頞。时看荷蕊暂开颜。君来喜助高吟兴。造次诗成不复删。
伴鹤亭对雨。示起夫。
向夕云阴黯不开。晚凉池阁动轻雷。虹霓截雨天中起。鹳鹤翻风川上来。田父荷锄观水道。使君凭槛得诗材。区区谩有忧勤志。政拙临民愧不才。
以延 命往邻县。见巡使。旋即先行。冒夜还郡途中。始闻雁口占。
面赤折腰官长前。前驱百里促征鞭。人微宦迹输牛后。岁晏羁心听雁先。自叹半生成底事。但凋双鬓送流年。火城挟路归来夜。鼓角声悲星满天。
龙门寺洞壑。得一佳境。仍忆东山溪堂。用白韵。
龙门偶再入。慰我烟霞想。手中青竹杖。沿溪随意往。溪清山更好。应接劳俯仰。洞深境益邃。探讨穷下上。兰若隐薜萝。异迹闻惝恍。清潭一二曲。飞瀑四五丈。佳境真惬意。心地极閒旷。忽忆卧东山。林泉税羁鞅。优游从自在。浩歌乐天壤。
宿天柱寺。用白韵。
满洞黄叶树。悄无人行迹。兰若秘深处。碑塔记古昔。
和庵集卷之二 第 39L 页
天柱上入云。一峰千丈壁。殿佛但高坐。胡僧无处觅。溪上散轻策。随意看泉石。襟抱澹悠悠。禅诵清历历。萧瑟秋山暮。趺坐便终夕。
登郡西岘山。用孟襄阳韵。
东土有岘首。古名流至今。长川回远势。大野入平临。目极丘原旷。碑残涕泪深。风来自阊阖。向北一开襟。
途中九日
公事无端挽我来。异乡佳节怕登台。可怜客里重为客。谁劝黄花白酒杯。
独坐伴鹤亭。用李白紫极宫感秋韵。
高亭坐翛然。摵摵闻风竹。缅怀紫极宫。翠色如可掬。浮世四十九。一官抱羁独。久此岂余志。暂寓犹信宿。但听天命定。肯凭龟筮卜。前非谅难追。逝年那可复。一枯即一荣。有翻亦有覆。暮年丘壑计。思之已烂熟。
岁尽日。正甫自湖亭寄诗。走次回寄。
五十空怜未有闻。南来只自恼吟魂。每嫌侧耳弦歌寂。难谢埋头簿牒繁。愁为去家长悄悄。病如中酒久昏昏。何当归续苏州咏。风雨连床共一樽。
清凉山
十二峰皆碧玉抽。清凉山最秀南州。邃溪积雪三春
和庵集卷之二 第 40H 页
在。削壁孤云万古留。罗代仙踪僧共说。退陶歌曲世争讴。肯嫌符竹风尘久。喜得烟霞尽意搜。
清凉杂咏
一块千丈石。嵌空绿苔纹。高风挹御寇。往迹徵孤云。竦身临绝壑。思驾鸾鹤群。(右御风台。)
  其二
峨峨丈人峰。天表邈相对。白云绕高顶。宛似炉烟霭。恨无一匹练。好作长川挂。(右两丈人香炉诸峰。)
  其三
一朵青芙蓉。万古作奇峰。造化钟神秀。崔崒撑碧空。安得万丈梯。上与帝座通。(右莲花峰。)
  其四
我驾万里风。直从祝融起。讽吟晦翁诗。指点丽宫址。事往千载远。寂寂空流水。(右祝融峰。○有丽宫故址。)
  其五
高台与天平。青莲产奇异。不生污泥水。常开白净池。知非太华种。欲问黄面子。(右莲台。○上有异花。色深青大如盘。)
  其六
群峰不相下。满月独难齐。下有古庵在。冥寂一僧栖。奇观在绝险。努力试攀跻。(右满月峰。)
  
和庵集卷之二 第 40L 页
其七
台迥夜气清。此身在何界。悬月近人上。星点皆光大。两腋疑羽化。飘飘九霄外。(右唤仙台。)
谒陶山书院
先生我国之朱子。惟此陶山即武夷。不遇道非甘隐遁。所嗟天未欲平治。冠童解讲沧洲谕。院宇昭垂白洞规。肃肃庙庭瞻礼地。高风馀韵起遐思。
登阳山寺钟楼
路转山回释子迎。轻篮担下寺楼清。罗碑丽塔浑今古。金气珠光乍灭明。全石峰峦千丈立。诸天钟磬一时鸣。坐来领略岩泉胜。恰慰穷探远客情。
外仙游洞。次曙儿。
壁面题名扫绿苔。岩花有意向人开。深山绝境元多在。只是尘踪罕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