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x 页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书
  
与叔向(甲申)
顷者儿还。细审调候大愆。至有汤剂之苦。为之惊虑万万。即未谙数日来。加减更何如。切须十分慎护。速收全快。至祷至祷。拙忧病相縻。所思归虚。浩叹奈何。所嘱窝号。既以太古揭之。则亦当以古篆用之。故敢效岣嵝笔法写付。而病废无力。字体不得古。其能中古窝邪。忧患若止。一面可图。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69H 页
与皆春
初冬一顾。迨入梦想。即日祁寒。不认学味何似。比来忧病相縻。且拘痘忌。不得携古纸相对。从容讲讨。一尺书往复。亦不能源源。以古人千里相从之意视之。则于吾侪交道。能无愧乎。岁月易得。学业难进。若不以此时更相来往。反复讲磨。以规其过失。则老大之后。悲叹奚益。切愿吾贤早晏与一二秀才。先吾著鞭于山庵。发书要我。则我虽病亦当扶曳强进。以从会文之末耳。
与皆春,叔向。(乙酉)
新年之祝有三。德益卲病益苏。清福益无穷。使吾两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69L 页
贤者。将成其大事业乎。如我者。病瘁索居。鹿鹿无闻。所得只是添齿而已。如此而其能学古人之学邪。思来可瞿然耳。锦阳葬日不远。旬间当作一哭之行。回路可得奉展邪。
与叔向(丙戌)
新年消息。向于献吉来已闻矣。即此数日间。道学更何如。病卧穷庐。无缘合席论怀。横溪云月。徒劳人魂梦而已。拙病与年加。精力之衰固矣。虽欲自力于古简。以寡其过得乎。茫然增愧赧。方裒集吾东诸贤礼节问答者。分类作编。以便考阅。而其中冠婚礼问答甚少。幸佥贤广求诸集中。随得记送。以为卒业之地如何。虽非问目。或于书札间有议礼处。则亦可略记问意。并入于答问中。似为无妨矣。退陶,寒冈,芝山,愚伏,旅轩五先生问答。则吾已录取。此外诸集。考阅抄出为善。
与叔向
顷见覆札。仍谙道学与时清休。艳慕之馀。我心则怡。拙积汩忧病。全废经籍。以此敬益颓怠益胜。本地茅塞。天理晦盲者久矣。安得与高明把一经相讲讨。复明已昏之体邪。一岭间之。两病难会。第剧瞻怅而已。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0H 页
三料之惠。深感厚意。切祝益加珍重。伯氏想已入来邪。若来同照无妨。
与皆春叔向
天气渐和。想静居溪斋。道味日长。但久汩忧病。未能一叩衡门。是为恨耳。此中身恙比益苦。儿病亦依旧无苏意。闷斯闷斯。东贤文集中诗语。方考阅采拾。以为暮年讽咏之资。而书册不具。卒业未易可叹。濯缨,静庵,晦斋三先生集。先借一旬如何。此册若在大田。今便作书付及。则当自此送人为计。
与叔向
忧患迫人。每以不见为叹。日者熙侄之还。知调体近复添苦。废饮度日。不胜惊震瞻虑之至。然林深庵静。则当养其气矣。安心纳药。则当治其證矣。恺悌君子。神明佑之。则匪久自当有脱然之效矣。岂以一时之苦。为一身虑哉。相爱之间。闻即省见。在情不已。而远寓穷峡。日汩医药。经营一旬。尚阙至此。自欺之病。乌可免乎。思之极可愧也。顷示变礼。满纸论说。似皆得之。而但鄙意则丧期垂毕。再设灵筵。礼无可据。庐墓虽非正礼。而到此地头。无他可处之道。只依朱先生寒泉之例。以终三年。则于追申之情。庶可尽矣。未知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0L 页
雅意如何。来草奉还耳。此中儿患。幸得陜川柳剂。稍有苏安之效。而材料罄乏。似难准贴可闷。近伺暇日。当一进展菀。
答叔向
顷日既见病色憔悴。归到寓馆。与儿辈相语曰。吾叔向沉惫如此可忧也。每默然瞻望。日俟好消息矣。及获端午后惠书。且接汝章。乃知药石未试。證源依旧。区区虑郁。又一倍于前也。即今潦炎颇苦。摄养凡节。何以得宜邪。切须十分加卫。急施良剂。无使些儿久犯德体。至祷至祷。鄙人向自丹谷移寓于龟山之下。虽近故庄。而所舍狭陋。不合于养病之方。来月间欲作麟角之行。计若成。历路可更叩邪。风雅今始裒辑。而渊源录则诸贤事迹。未尽稽考。从当随手草创。与吾贤商量取舍耳。
与皆春,叔向。
节迫重阳。佳菊播芬。未谙燕处山斋。为况何如。贤仲宿患。比闻有苏渐。善护则完复因此可期。瞻虑之馀。慰喜何量。鄙人疲羸病骨。虽得支度。而近有舍弟家营室事。凡百区画。不得不关念。其于程明道心不可有一事之语已谬矣。深可瞿然。佥贤近日看得何书。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1H 页
而书中况味。亦何如也。每想佥贤以英明之资。共栖烟霞。笃信吾事。日以义理相讲讨。其所以超然独得。必不与庸琐蹇劣汩汩忧患者同日语矣。常欲一叩岩穴。累日相对。商确古人文字。而只此一般忧病。每每乖人意。殊觉慨叹。弊家纳妇之礼。不宜至此迁就。而彼此各有所碍。一向因循。今始定行于开旬九。其时若无故。则枉贲门筵幸甚。
答皆春(丁亥)
新年一札。甚慰病怀。况认君子履端。多纳福祐。尤为欣泻。拙为病儿寻医。久在寓中。城市喧嚣之苦。宾客酬酢之挠。非病废所可堪者。故溪泉石。恒入梦想。而既得药效。势难中止。尚此迟滞。殊觉窘闷耳。理气之说。每见仲玉。寻常作话头。向于讲讨之际。偶然发之。而其言颇有疏处。故略以鄙见辨之。不意此说得达于左右而有此疑讯也。大抵理气之殊。千古圣训。昭如日星。其不复有他说也久矣。今仲玉乃欲滚合为一物。至曰太极兼理气。又曰太极理气之总名。纵横其说。终不肯虚心玩赜。故敢以先后上下之分。相与之反复。至于何物生天之问。乃援理生气之旨。以理为对。其曰陶镕。其曰非气云者。非我之说也。盖其所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1L 页
记者。多若是失实。宜其高明之见而疑之也。昨因来访。为言其错记。想有所改定矣。窃看其所辨。比之曩日。几已开悟。而惜乎其兼气之疑。犹未脱然。有曰太极涵二气。有曰太极不可以无气。其认气为理之病。依旧是自若也。今方略草答辨。期其同归。早晚当与同志者。共为商量也。示来疑礼。仓卒承奉。不敢质言。然来谕大槩似得。从当更报耳。来使立门。言不尽究。
答皆春,叔向。
客居悄坐中。忽得两函书。可知佥贤缱绻之意也。欣谢曷涯。仍谙和节。山居风味佳胜。尤慰尤慰。拙顷自城南来泊临皋之下。盖为翻阅简籍之计。而以儿病汩没汤剂。且身恙比益作苦。不能任意看过。岂复有一毫所得哉。独恨立志不固。欲进而不能进也。老先生大学诸说。吾亦欲抄览而未果。今贤者有意修录。甚善甚善。或问家本未有。曾有借看者。而已还其主。故未副耳。书舍闻已移筑于上流。令僧人干事云。甚美举也。切须极力敦敕。使之速成。则风雩佳节。当一筇相寻。以赏其幽胜耳。芍药之惠。勤念优及。深谢深谢。惟希静味对时益重。
答皆春,叔向。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2H 页
夏来音墨尤阔。虽不能越云岭问烟水。寤寐只一念忉忉。忽此清翰远投。寄情周挚。披诵三复。胸次爽然。仍审近日移住山斋。聚士读书。剧有讲修之乐。令人翘首发遐想也。鄙人累年飘转之馀。今始还栖。如来谕万松清阴。半溪明月。俱是可乐。而但衰瘁益甚。精力非昨日矣。朝昼间虽或有半点窥阅。掩卷辄忘。全不入自家肚里。良可懔惕尔。承两贤欲裒礼说。今方始役云。甚盛甚盛。第未知所聚者谁语。而其门户头面亦何如。幸望示及焉。吾亦数年前掇取先贤五六家问答。略依家礼分门。从类而缘书。册不具。诸贤之说姑未尽阅。然只是自便考览。岂敢望创成一书。播人耳目邪。散在乱稿。未能抽送。想亦谅会矣。五先生礼说。借来未久。姑未遮眼。卒业则当还鸱。早晚欲作书社之游。可得数夜稳耳。
与皆春,叔向。
浃月阻音。剧有怀傃。未谙比日凉风。佥调况何似。拙陆陆无似。长卧漳滨。眼雾头眩。精神凋瘁。愦愦度日。其于讲修之忧何如也。书社告落已久。每欲一者命驾。与佥君子共赏云壑之胜。而身在病窟。坐乖胜践。良可介然。迟速俟天气益清。当一筇相寻。以为数夜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2L 页
稳耳。惟冀益励大业。以副朋友之望。
答叔向
自闻入山鍊药。益有倾傃。忽此童使到门。投以手简。披阅反复。不胜感佩。第审良剂未试。美痾依旧。其在相爱之间。虞虑实深。拙久卧漳滨。衰瘁转深。精神筋力。大不如前日。虽欲追朋友寻山水。以做兴国故事得乎。思之可叹。谱牒来录。不亶出于例外。且或有事迹相左处。恐有起疑之端。故不得已改正。而配位丘墓则依录。然彼既无及。他皆不记。安知吾家丘墓独入于板中邪。参奉公出入溪门。德义为先辈所奖。立院一事。犹是疏节。此不必表出而录之邪。未知如何。
与皆春,叔向。
川前凶音才到。又有大田从姑氏之丧。念惟哀痛之情。无以堪抑。即日霜秋。不认佥服履何似。悠悠梦想。别后愈多。礼编近益搜得否。既领盛意。亦欲留念于冠昏中。而但见先儒论此礼甚稀。且今书籍十不存一二。其就绪与否。姑未可必也。迷儿每愿一往。而近拘服药未果。今暂有暇隙。故命送耳。晦静两集完璧。
与皆春,叔向。(戊子)
即日春意向阑。未谙佥颐摄何似。身在病窟。久未得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3H 页
聚首论怀。思之可黯然耳。此中疠火大张。一家各窜深峡。吾亦权泊溪庄。而目今爻象。似不可以时月期其安顿。殊可虑也。先祖湖叟公遗事。贤所集录。似欠详备。至如月城之战。是先祖大节。当其元帅败走。官军溃散。吾先祖独以若干义兵。奋然殊死战。贼果遁走于西生浦。虽柏岩公诸贤不幸未还。以朴晋坐蒙 褒职事观之。则其战可谓大捷矣。幸推看惩毖录及崔参判日记。细细采录如何。
与皆春(己丑)
曩蒙枉顾。殊甚感荷。第因病思昏茫。不能抽一二。为恨多矣。未谙还庄后静养何如。病拙自经毒疾。一向衰懒。眼雾头雪。形神俱弊。虽欲料理旧业。其如不为己有何。惟愿吾党之中相与往来。以策励讲磨为事。随病而拨药。则庶几有益。而各在漳滨。莫由奋起。岂复有振拔向进之理哉。仍念古人交契。羞惧并切。近间所读何书。而所得亦何事邪。为学之要。莫如穷格。而收放心养德性为尤切。苟能偕用其工。积之又积。久久不已。则自然心与理一。而无须臾离毫氂差之患矣。何忧乎学未进也。如我者衰年精力。与旧时大异。若存若亡。旋得旋失。直当无闻而死矣。思之不觉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3L 页
愧缩汗下也。惟勉勉益珍。
答叔向
屋云庭湖。俗缘顿疏。瞻想高栖。神襟相照。不意珍函。正及此际。披来尤令人爽然。仍谙春雨。山斋清暇。深得静中真味。此实吾党之望。良慰良慰。鄙人衰年精力俱敝。无以窥古人之绪馀。本地存养。其可望乎。甚可瞿瞿。历日之惠。深荷至意。惟益加珍勉。
与叔向
顷承覆札。知有泄痢大段。未谙近日摄履更何如。瞻虑良至。病拙积瘁之馀。为此避暑。扶曳入山而来后。精力剧惫。昏昏颓卧。青山虽好。其于废学者奚益。然苟有如高明者在傍。时时策励。则庶免委靡之病。而不幸贤亦有疾。何吾人魔障若是哉。甚可慨然。伯氏已还庄否。美痾若少间。则未可联辔共临。以做数日团圞邪。是企是企。
答皆春,叔向。(辛卯)
吾侪不幸。失此道亨。恸矣尚忍言哉。以佥贤友爱之情。想益难堪。未知何以为怀邪。云衲传书。细认佥候尚愆。驰虑良深。鄙人年来头眩尤甚。倚枕长卧。茫然若醉梦中人。虽欲阅古纸窥一点。乌可得邪。可愧可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4H 页
惧。谕及存养兼动静之说。李幼材所见诚是矣。程子曰慎独是个持养底气象。李延平曰常存此心。勿为他事所胜。朱夫子曰一动一静。无时不养。又曰说话觉得不是便莫说。做事觉得不是便莫做。亦是存心之法。又以大学诚意。为存养工夫。则此意固已较然昭晢。而学者未之考耳。盖当其省察之时。此心不放。事皆循理。则存养之工。亦在其中。如存得恻隐之心。即是养其仁。存得羞恶之心。即是养其义也。敬以直内。虽主于静。而敬之一字。实贯动静该体用。存养之不可偏以静言。尤可见矣。大抵动静无端。存省相须。学者要当体验于日用之间。吾辈盍相与勉之哉。近间病若少歇。欲一逍遥于高山云树之间。其时可得稳讨邪。未间惟佥履益珍。
与皆春,叔向。(乙未)
红芳飘尽。绿阴满溪。即不认埙篪风味何如。此中洞壑深幽。光景颇饶。而痘患为魔。宾友罕至。燕坐玩物。只羡洛社之风流而已。器儿反面似在十七。两贤贲然同临。以做一夕娱乐如何。朱张以二千关为近。贤我以一岭为远。朋友之相从。不及于古人何也。抑亦学问交契之有高下浅深而然邪。可呵。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4L 页
答皆春
濯湖坐风。倚枕咏云。不意瑰牍。忽坠此际。披缄三复。语意洒然若无韵诗。况认履玆清泰。与学子徜徉岩溪之间。可想其幽居之趣矣。令人欣艳不已。仆来寓穷僻。阅月索居。其无聊可知。然扶筇出门。逍遥于湖上。则绿阴满地。禽鸟和鸣。使冠者咏之。童子歌之。欣然各循其同得之妙而止。此乐当何如也。惟以是自慰耳。辱和谨悉。但一咏之间。辞意安閒。颇有长者气像。甚佳甚佳。大抵诲人之道。先入小学。以立其根。然后日夕提撕。使为善者兴起其善心。为恶者不得肆其恶。以至于知义理闲邪慝。则其功大矣。若反是则为师者不得辞其责矣。未知雅意何如。惟冀若序自玉。
答叔向
书来知静养超胜。日有新功。无任欣傃之至。但拙者之和。出于朋友间劝勉之道。而反以自得称道之。又以太高深警之。何其过邪。盖汗漫二字。朱先生已言于吟咏之间。不必更论。而至于要在乾坤造化深一句。则未知公如何看邪。此虽非初学践履工夫。然吾儒相期之要。亦不得不在于此。若自谓已知其妙则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5H 页
此固不可。惟以穷探其本相期。则恐亦无不可何者。凡宇宙间万事万物。无非造化之理。则在天之理。便是在人之理。在人之理既通。则在天之理。何难通乎。然则日用平常之道。皆出于天理之自然。而能保其自然者。盖亦鲜矣。是以顺天理者吉。悖天理者凶。吉者可与论道。凶者不可与论道。何必人人而责其穷理。何必与天地合德。然后乃可以穷此理相期邪。贤者之言过矣。然后学安敢唐突语此理乎。至于诗意则相勉之间。不得不以学者之极功期之耳。青莲游戏之事。贤示既及于此。敢不开意以报。大抵戏言戏动。本非中正之道。虽为诸长老所迫。岂可令后生辈习为如许事也。退陶先生尝以此事戒之孙曰。吾见后生辈得小小名字。自以为平生一大事。多失常性。如狂如醉云尔。则先生必不以一毫荣名动其心。而训诲后生之道。亦可见矣。且顷者邀书。礼甚惰慢。其于君子敬畏之道何如也。此数者虽是细事。亦不可放过。故敢此奉告。傥蒙垂谅否。傍无彊辅。渐觉颓靡向往之怀。至此深切。惟冀益励大业。务为崇深。以副区区。
答叔向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5L 页
辱报书。语婉而旨深。翰浩而理明。满纸横竖之论。无非濂洛间风趣。奉读再三。乃知超然于物外者。其出语亦能洒然动人。有若冥鸿得志高翔于千仞之上。而非林鹪泽鴳之所可及者。真所谓不见异人。当得异书者。尽不虚也。况又贬屈高致。俯领瞽说。至有反躬自省之意。此岂今世上所易得之事邪。耸叹钦想。自不觉激懦而起昏也。仍窃念吾公以英粹之资。有志千古事业。居林下已数十年矣。读古人书。求古人道。用力于涵养之中而根本已立。勉强于践履之地而足目已高。其必有所得而安之者矣。其必有所乐于胸中而人不能与知者矣。不然采荛奚速而闻过奚喜邪。昔闻其人。于公复见之矣。但所以称道假借之者。太不近似。至于用功之深玩理之精。皆非浅劣人所可能者。而况又人欲消去。天理自全之语。非上智不敢当。如我昏庸。其可影响于此等气像邪。高明既以我不相外。则何不惠之以规警之药石。而反有此云云邪。实非所望于爱人以德之义也。拙作既是奉和。高韵则洒落光风之句。明者当之。何可归之于昏拙邪。汗漫只是远大之意。学者相期。不当于卑卑上竖帜。则其于希圣希天之域。虽不可卒然担当。而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6H 页
相勉之际。不得不以此相期。岂有他意于其间哉。此意已尽于前书。今不必更赘。而若夫乾坤造化之理。则来谕皆得之矣。苟非穷格之贯融。体验之亲切。安能透彻上面。形容此至理之妙乎。反复玩绎。益觉趣味之无穷也。其论穷理之方。亦深得先儒之旨。可谓的确近实。而但所谓未尝注心于悬绝之境。以求乾坤造化之妙者。恐不悉鄙意而发也。盖天人一理。沕然无间。故程子尝论一贯之妙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为学者。岂可不穷格此理而体验其妙哉。若以此为悬绝窅冥而不复思绎。则中庸何以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为至矣。而文言何以曰君子体仁。足以长人邪。然来谕亦切实。造化二字。易以易简字为好邪。然此非初学者下面工夫。前书所谓不得不以学者之极功相勉者此也。且来教中众人由焉而不知。贤者勉焉而未尽。圣人尽焉而知之者。恐未稳。此语见于何书邪。抑有自得而自述邪。区区谨以继之曰众人由焉而不知。贤者学焉而行之。圣人尽焉而化之。未知雅意如何。明道有诗曰圣贤之分。古难其明。又曰圣以道化。贤以学行。观此亦可验已。大抵许多讲辨。无非吾儒之事。然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6L 页
乃学者先务则不在于此也。何者。盖人之立身言行为大。一言之发。苟有毫氂之浮。不亶为自欺。人必疑之。一行之作。苟有须臾之违。不亶为己愆。人必非之。必须念之而慎之。慎之而畏之。战战兢兢。如履如临。表里如一。动静交养。则所谓言顾行行顾言者。不期然而然矣。古人之学。可以几及。吾足下勉之哉。荷念之深。不敢不尽其愚。伏惟恕其狂僭而勿归空言。幸甚幸甚。偶得礼吟。别纸录呈。玩索之暇。或可辱和否。
答叔向
夕阳透帘。方掩关观书。不意清韵。忽坠尘案。披缄三复。运意颇深。手段甚高。真知道者语也。殊令人诵叹不已。但衰懒益甚。诗思亦茫然。虽以长短体续貂。而文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恐不足合于高眼。然平居常以此为警省。则亦不无少补耳。前和礼诗。正与陋意相符。不但文体奇健。辞意亦整截。可为后学者标准也。甚佳甚佳。曾过紫渊。见苍翁诗。将欲求和于一代诗豪。幸贤者与埙伯先和之。亦须广求于知旧名胜间。以发挥吾先祖遗迹如何。盖先祖侪友。不为不多。而徘徊旧栖。感念悲吟者。此外无闻焉。为后孙者宁不恻然慨想于斯文邪。家儿去廿二向江右而尚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7H 页
未返。此必阻雨之致。气弱多病者。不无惟疾之忧。可虑可虑。归来则当向川前过时。令得入拜耳。
答叔向
往在梅川。因风便得书。知静居学履胜迪。欣泻郁怀。第缘纸窘。未即奉报。殊愧疏慢。苔韵埙篪之和。格律俱高。发挥先德之意。尤为切的。再三诵复。珍玩无已。谨以拙语更足新篇。而诗思苦涩。不足以阐幽光动人目。是为愧耳。近来贤者所得何事。此间块然索居。无与论学。病里观书。时或有意会处。及到体行。事多矛盾。如是而有一分进步于道义无穷之域邪。为学之要。专在于穷理居敬。而最难者真知实得也。直须真知实得。然后方可以理自融敬自专矣。今虽粗知此个工夫。而年衰力微。不能自勉。将不免见笑于大方之家耳。反省愧悼。殊不自安也。如贤者用力已深。宁复有是忧邪。惟愿以时加勉。卒究大业。
答皆春,叔向。
病卧床笫。虚负三秋光景。方悄然不自乐。不意埙篪两书。笋束而至。起读三之。法语心画。瞭然在耳目。不啻若夹清案鼎坐。谈经道奥。所以起懒警昏者深矣。第审初寒。旧痾新恙。犹未脱然。为之仰虑无已。仆秋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7L 页
来痰病甚。绝饮食颓仆昏眩者以月数。继而毒肿生唇下。满面大浮。惊皇十馀日而乃降。兼搬寓之苦。岁馀而乃免。还巢才昨日矣。飨妇虽在明夕。诸节皆茫然。此亦一段闹心处。笑叹笑叹。惠物深山客居中。各以为念。深感厚眷。鸣谢不已。示谕中庸疑义。此乃肯綮底地。如吾浅学。何敢容易说道邪。但于求益相资之道。不可不商确。略布鄙见。幸须箴砭焉。盖戒惧之惧。哀惧之惧。虽同是惧字。而圣贤分说动静工夫。其境界甚明。岂可作鹘囵枣邪。戒惧之惧。只是常常持敬之意。哀惧之惧。乃是惊怖畏慑之意。恐不可以才思已发之言。拟之于戒惧之惧也。既承谬询。敢此妄陈。如是分析。其亦无害于义否。高明慎思明辨。必有体得于斯者。须以一语打破其是非幸甚。
与郑山阴(缵辉)
病伏林巷。夙艳华问。兼之以同宗之谊。第千里落落。无夤缘邂逅。每向风遐想。只自怅惘而已。适因修谱之便。得闻吾宗侍足下。出宰山阴。匪久必有桑梓之行矣。一接英眄。庶几有日。其在愿言之情。不亦乐乎。即日天气寥亮。远惟字抚清暇。味道超然。硕达平生病废。自分沟壑。妄尝有志于古纸。而才质卤莽。又有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8H 页
忧病优游。俛仰之间。五十之年。忽焉已迫。精神气力。已非旧矣。虽有朝闻夕可之愿。有何一分可收于桑榆哉。回顾此心。怃然若有失也。每想足下德义之醇。文学之盛。动耀远迩。深喜吾宗中有足下之贤。而山重路远。末由盍簪讲讨。引领驰傃。第剧忡怅。惟愿益励素业。以绍家学。
答金季明(善初)
病缩林巷。闻风已久。第以无夤缘相会为叹。乃者清旆辱临穷庐。似是天与之便。而适值袒免之戚。出在远地。不得亲承英眄。区区惊感之馀。继之以慨然。况且宝墨留案。辞意郑重。无非朋友间相勉之意也。圭复再三。不觉钦叹。惟其称道委责。太过情实。岂庸琐蹇劣所敢当也。令人愧悚。即日秋气寥亮。未谙学履何似。以高明笃厚之资。处江湖之间。玩意古简。沉潜反复。其必有自得者深矣。如硕达者。一生病废人也。屏迹林壑。与蠹鱼为伍。则求道之念。初非不切。而近者添有痿痹之證。一向颓呻。全废人事。寻常酬酢。尚不得如仪。况有望于研精理性之事乎。只自瞿然而已。山重路远。盍簪无期。惟祝若序自玉。
答李戚兄(挺宇)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8L 页
违清晤倏已数十馀载。瞻傃一念。未尝不憧憧往来。前冬忽奉一札。寄意谆至。恍若承眄。开襟惊喜何量。第地僻便乖。久未奉覆。殊愧殊愧。即日秋意转清。未谙学履何如。窃瞷来书。颇有好学之志。近年来所读何书。而又作何工夫邪。高明温雅之资。笃志如是。且得酉峰为之依归。其所得于薰沐讲磨之馀者多矣。殊令人艳叹无已。硕达少时妄尝有志于吾事。而非惟傍无师友之导。中间重婴风痹。积岁沉痼。长伴枕席。呻吟顾眄之顷。五十年光阴。忽已过矣。精神气力。衰瘁已甚。凡百酬酢。亦且放下。岂敢望料理旧业。以收杀于桑榆哉。承谕不觉瞿然。示及郑葵阳兄弟。乃吾族侄。而隐居好学之士也。与我声臭相合。往来讲讨者累年矣。吾乡又有曹善长甫。其文学志行。亦无让于此人。吾所与同志者。惟此数人而已。纸末云云事。不待来教。已有此意。而无便未果。今则闻此老方登庸云。恐与山林之日有异。士子书问。却似非便。故未副。当俟后日邪。道里夐脩。漠无攀接之期。临纸增怀。不禁忉忉。明春间欲为会游于河滨。而远地相报似难。是为虑耳。
与孙玄叟(德升)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9H 页
顷者枉顾。殊令人感荷。第缘病昏不能抽一二。别后为恨多矣。即日雪寒。未谙雅履何似。尤切倾傃。仆何足道哉。闭关伏枕。癃羸日甚。旧学茫然。无计振拔。反省平生。愧缩不自安也。此距高轩。不甚相远。而病废穷巷。莫由合席讲讨。尺纸往复。亦不得源源。向风驰情。第增怅怏而已。鄙韵想已步成邪。幸付此便。毋负宿债。书不尽意。惟加爱万万。
与权叔章(斗纪)
积仰华问。愿一奉清标而不可得也。乃者直言去国。高义凛然。益令人惊叹。而地远便阻。无缘付一纸相问。顷于移配之日。行过弊邑。而病蛰穷峡。又未得扳接于路次。此尤可愧耳。瘴海风土甚恶。未谙兄体候何似。区区倾傃。又不可胜喻也。弟陆陆无似。加之以疾病。精力销落。志业荒坠。杜门痴卧。昏昏若醉梦中。虽欲翻阅载籍。咀得古人之糠秕。亦无如之何矣。只自瞿然而已。今兄既住近地。窃欲一就旅馆。以遂望履之愿。而病瘁如许。久不得自力。迟速若少愈。此计庶不坠也。伯氏老兄近来安否何如。相去夐阔。音墨久疏。殊甚纡郁。一书替候。经营已久。而自尔迁就。今始因便转附。尤愧尤愧。惟祝为时自爱。速被 赐环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79L 页
之命。
答黄太初(钟一)
顷于儿子之行。适缘病苦。不得奉尺书致候。方以为恨。不意华札先至。拜读未半。感愧交切。仍审极寒。兄静养冲福。况以收敛之工。用力于自家方寸之地。自世俗汩汩于尘土者观之。不啻黄鹄之于壤虫也。若一向振作。进进不已。宁有终不至之理邪。为之艳仰无已。如弟病废一生。委靡颓惰。少而无力。老而无闻。去岁这㨾人。今岁亦这㨾人。其将不免为下愚之归也昭昭矣。虽欲与吾兄联床对案。以资丽泽之益。而地步远亦末由也。临风驰想。只自浩叹而已。
答宋内弟和如(煦)
询及素奠一款。乃是礼之变处。岂敢以常情妄为臆决。重得罪于礼家乎。然以礼据之。则初丧不以死者待之。卑丧未葬前。固不可用肉。虽葬后尊丧若未葬。则亦不可用肉矣。况尊丧卑丧。一时偕出。则葬事当先重后轻。礼之正也。今者至孝反是。欲以葬先轻之语为据。何见之之误邪。曾子问所谓葬先轻后重者。言并有父母丧。则当先葬母也。非此等之谓也。先后失次。不但于义未安。许多节文。极有所碍。且主丧者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80H 页
身在重丧。时未掩土。则何暇先及于妻丧之葬。重丧几筵前朝夕奠。尚不得亲执。则亦何敢梳洗周旋于妻丧之虞乎。揆诸情礼。节节难便。不若尊丧葬后。更择日行之也。如不得已。则宁同日先后葬何如。如又拘于日家。不得不先葬。则别无可处之道。题虞之节。皆从权使其儿代行。而告辞云夫姓某。使子某。昭告于亡室云云。如此行之。或可愈于亲奠之非邪。然终不若后葬之为得也。切须商量退行。不失礼意。千万幸甚。
答宋和如问目
 
问。葬时诸节。既得承教矣。但嫡孙承重者。遭祖父母丧。既服三年。则其妻之从服无疑。而或者曰其母在则不从服云。未知何所见而然邪。承重孙妇。既异于众妇。则虽不从服。似不当直为大功。何以则得宜邪。
礼。曾孙为曾祖承重。而祖母或母在。则其祖母或母服重服。妻不得承重云。故退陶,愚伏两先生已皆有定论。然则当只服本服而已。恐不必与众妇有差别也。
 问。妻丧期服。自有节文。而方在重丧。则亦有处变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80L 页
之道。练祥禫节次。何所依据而行之邪。
以朱先生答曾择之之说观之。虽在重服中。当轻丧次则服轻服以奠。奠毕还服重服。练祥亦当依此行之。而至于禫除则重服中用吉未安。恐当自是无禫耳。
 问。葬后朝夕奠虽罢。而朝夕哭犹存。所谓朝夕哭者。上食之谓邪。某则卒哭之后。尚不废晨昏省拜。而省拜之际。哀痛迫切。不能不哭。未知于礼何如。
朝夕哭。前辈并举上食而言。此必有所据。而但念人子三丧之内。既设上食。则虽小祥后。自不忍不哭。所谓朝夕者。恐指晨昏而言也。盖晨昏定省象平时。故初丧则有省哭而且有奠。葬后则奠罢而哭犹存。小祥后则止哭而惟拜。自有渐杀之节也。此只在至孝自度其情而行之。岂害于礼哉。
 问。丧家昏礼。极为未安。而侄女昏曾前议定。既经纳采。彼此相负。亦为重难。故不得已从权行礼。而宗侄既是丧人。则族亲中尊行。亦可为主人邪。亲迎之日。告祠堂一节。何以为之。
身及主婚者无期以上丧。方可议婚。则今行吉礼。殊非礼意。而婿家曾既纳采。势难等待于服尽之后。必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81H 页
欲从权成礼。则此乃礼之极变者。不可以常礼议之也。告祠堂一节。废之亦可。而必欲行之则不用告辞常规。只告曰几代孙女。许嫁于某。今日成礼敢告云邪。主人则宗子之弟。似当为摄主人矣。无则亲党之长者。亦可为之耳。
与郑文叔(奎徵)
岁月如驰。音问久阔。不认閒中气味何似。恋怀难道。弟旧痾渐向苏境。而湿热侵凌。精神昏悴。将不得支吾。殊可闷也。溪窝既成。风景颇好。每欲与吾兄游而咏之。以共閒适之趣。而云山间之。一会无缘。南望第增忡怅。索居怀苦。聊吟一律。求和于一代贤朋。以识吾不忘之情。兄其勿靳一哦。光我溪山也。
与李景玉(世瑗)
千里相望。漠如霄汉。尚不得奉尺书以候寒温。况可望合堂承范邪。悠悠悬仰。未尝不如水注海也。即日寒序将至。未谙尊起居何如。硕达陆陆无似。加之以衰病。眼雾头雪。昏昏若醉梦中人。案上古纸。亦不得随意料理。本地风光。埋没甚矣。宁复有一分桑榆收杀之望哉。只自悲叹而已。儿子顷年赴洛。无他亲旧可以顾护者。而吾兄特念戚谊之重世契之深。殷勤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81L 页
眷遇。出寻常万万。可见德门忠厚之风。非今世末俗所可及也。感叹曷胜。今又委赴 庭试。而岭外孤客。踪迹冷落。幸望善为指导。俾无狼狈之患如何。京乡落落。奉拜无便。早晚若有先墓展拜之行。则庶有望履之期邪。惟是之企耳。
答孙斗一(汉枢)
岁晏怀人益苦。忽奉辱札。具悉近况。甚慰甚慰。硕达四十七光阴。只争二日。而点捡一年所得。不过忧与病两个字而已。虽欲一分收杀于桑榆。乌可得邪。承谕不觉瞿然。性理书岂难一借。但卷帙散在。今未副教。少待之如何。岁后欲作深泉山寺之行。历路或可得一场话邪。
与申彝仲(益恒)
逆旅邂逅。遂成终夕之款。数十年隔想之馀。苏豁多矣。第行旆晓发。未得掺别。殊不胜瞻怅。日间想已税驾月城。而客中韵味抑何如。尤切倾傃。弟寓中姑无他挠。而城市喧嚣。不合于山壑之性。耳目胶扰。本源日迷。益恨平日无素养之功也。兄之归期。当在何间。路若由此。或可得更叙邪。馀冀行李万重。
与金德三(尚鼎)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82H 页
向者纡顾。足慰病菀。即日祁寒。未谙远游学况何如。每念左右久留师门。日承大君子绪论。又从群贤之列。以讲讨为业。其薰陶切磋之益。有不可量矣。如我病废者。累月颓伏。精力日损。门庭行步。尚不得如意。况敢望数百里追随邪。卧想高风。益叹此生之无分于道义也。岁将暮。想公不久而南矣。历路一眄。预用企企。惟加珍勉。
答族侄道亨(来阳)
久不闻休咎。瞻傃空勤。不意手墨见及。披缄如对。倾感难量。第认摄履尚愆。又有意外忧恼。使吾左右不得专意故纸。区区向虑。不亶为一朝之患也。仆旧痾寒来益痼。杜门藏六。不敢出柴扉外一步。何以得接颜采。以开纡菀邪。怅望高边。无以为怀。十图之惠。调养中忘劳写掷。还切未安。况字画井井不俗。日间寓目。足以见心气之纯正。艳叹不已。
与道亨
岁暮人阻。病怀纡菀。即未谙近日。君调况何似。鄙拙自春以来。汩没忧戚。些少精力。减却八九。虽于日间披阅数行文字。搜得半点义理。毕竟昏忘。不为己有。抚卷长叹。不知所以为怀也。数日后切欲会朋友于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82L 页
山堂。以为旬月讲讨之计。幸君亦未可及其时同此乐邪。适因贤从氏来访。聊此附候。
与道亨
新年吾何祝乎。学业卲身恙除。且生嘉男子。以慰堂上之望乎。我则年益添病益痼。考其学则无所得。只是顽然一老翁而已。可叹可叹。葛庵先生挽纸。数昨来到。把笔思之。不胜怆然。葬前一哭。君我所不当已。幸以旬间与我同行如何。
答道亨
昨欣奉辱惠书。仍谙学况佳胜。足慰经年不见之怀。而第以閤忧为谕。殊用奉虑。鄙拙长在病窟中。精力日颓。志业渐荒。无一步可进于万里之道。思之良可瞿然。花红柳绿。正合游赏之时。今贤者若与全子光数人。访我丹湖之上。则舞雩之乐。从此可得。其速图焉。
答道亨
夏间一札。意甚眷厚。只缘无使。修覆不时。愧慊多矣。近日證情何如。深慨吾贤久缠竖儿。使好气质。一向蹉过。无相辅益于衰懒者耳。仆积病中。又添客證。出没人鬼关头者。已数月矣。神昏气乏。殆不免泉下人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83H 页
也。幸而赖天之灵。仅入苏境。而颓懒日甚。更无拔出之望。竟将无闻而死矣。奈何奈何。惟冀吾党中有能痛惠规警。使至寡过则幸莫大焉。而近世交道异古。不以切磨为事。徒以引重推诩为务。岂复有策励进益之功哉。思之可一叹也。
与郑台彦(相文)
隔岁违眄。悠悠悬渴多矣。即日清暖。未谙閒中学味何似。鄙拙宿痾依然。一向昏缩。兼豚儿寒疾沉痼。多药无效。这间闷熬。当复如何。芦溪物色。恒入梦想。每当佳节。欲与贤者携手同游于清流奇台之间。以溯沂上之乐。而比来况味如许。靡由可图。是知无分于仙界也。浩叹浩叹。惟珍励万万。
答黄道源(浚)
夙艳华问。兼有潘杨之好。第以无夤缘望履为叹。不意崇牍左降。辞意周挚。奉读三之。恍若亲接清仪。极令人感畅。况审祁寒。雅履珍啬。尤为之慰泻无已。硕达堕落病窟。虚过一生。秪今衰颓消铄。陆陆无一善状。怜叹奈何。子妇半千里长程。无事来税。殊以为幸。
答全子光(近天)
顷既枉顾。今又以书存问。傥非吾左右眷厚之义。能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83L 页
若是乎。虽在病瘁中。感荷则深。而无夤便。尚稽谢字。愧叹曷已。不认近日秋风。学味奚似。尤庸爱恋之至。仆一病支离。神思荒耗。旧学茫然。无计料理。殊可惧耳。惟吾子光年富才且高。一力之可以进于道。道岂他哉。仁义而已。人而不失其仁义之心。则凡宇宙间许多事物。无非吾道之自然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则行。不乐则不行。不行者虽知不可谓之知。是以君子以行为贵。吾子光其勉之哉。昔周夫子有言曰修之吉。悖之凶。人极之谓也。然则极者人之所同有之极。而修悖之间。舜蹠分焉。可不畏哉。皆春端重。叔向明厉。道亨其中也。正此三子者。皆志道者也。朝夕相从。以琢磨为业。则譬如芝兰之室。其香可袭。若与不若己者同处。则不免为赐也之日损。实不可不慎也。古语曰丹之藏赤。漆之藏黑。吾子光其勉之哉。
答全子光
日者垂问。令人感畅。而坐无便。久未修报。深愧疏慢。即日凉风。未谙学履何如。鄙拙衰年。重经毒疾。精力之耗固也。而眼雾自此尤甚。几不辨细字。日间虽欲阅故纸窥半点得乎。如足下年富力强。才又过人。若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84H 页
及时思勉。常以如我病懒无闻者为戒。则其或有所进矣。痘塞前路。漠无对晤之期。惟珍爱万万。
与全子光
閒卧湖斋。日味停云之咏。珍报忽到。备悉德履超胜。欣濯深矣。仆阅月羁寓。屏此穷峡。苦况可想。然所可慰者。时与数四冠童。携筇懒步。以风咏于翠柳烟湖之上耳。窃闻吾贤契千里归来。不以得失为念。恬然无落魄意象。苟非学力之高。恶能如是。吾独为高明艳叹。馀冀益加珍勉。以副区区。
答宋定夫(命基)
病里怀人正苦。书来知侍庆多福。欣慰无量。此中旧痾少愈。神气稍惺。日对心经。亲切玩味。顿觉胸里尘垢。渐次消磨。所谓烛幽之鉴者。果非虚语也。窃瞷来书。颇有向学之志。不任慰幸。未知近读何书。而有此觉悟也。今君欲成此学。先就此书。沉潜涵泳。以敬之一字为本。而存养省察于动静之间。以至于尽人事达天理。则光风霁月。都在此中。希贤希圣之功。岂复有难哉。曩余兴起于此事者。亦此书之力也。切须用力于此书。以识治心之方。千万千万。
答曹子翔(翼汉)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84L 页
便中一札。意甚郑重。第以舌患。久失和平。区区瞻虑。实不自已。切须十分加意于卫身之方。亟收完怗。至祷至祷。仆病昧无聊。凡百愦裂。无足言者。近日作何工夫。窃瞷世人。才得一名字。便自高大。而惟子翔能脱然于斯。可见其志不在小成也。令人艳叹。
与李显道(龙焕)
病废林下。不敢自比于人。不意吾贤冒溽暑远纡。至于斋居读书之暇。亦为之殷勤枉问。前后厚眷。皆出寻常。有非蹇劣所敢承者。感缩无以为谢。即日庚炎。客中学味何似。窃瞷贤者以弱年。有志吾事。能不染于时学科臼。可见其胸中已有所树立。而不坠其家学也。为之赞贺无已。硕达陆陆无似。长卧漳滨。虽欲窥古人绪馀。而顾精力俱耗。茫然无所得。毕竟不免为小人之归。思之可瞿然耳。惟愿贤者益懋学业。进进不已。期至于高明光大之域。是区区所望也。
答李显道
夏秋间。知贤契久住屏厓。而疾病锢之。一未得往叙。徒以为恨。意外忽得手翰。仍审清旆已北还。瞻想行尘。不胜怅然。即日寒意觱发。未认省下学味何似。遥切倾傃。硕达今年身运不佳。春里一病。几死乃生。馀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85H 页
毒转痼。至今未苏。所伴者只枕席而已。案上简策。无计料理。悼叹奈何。贤契近日读何书。而所得亦何如邪。皎皎英姿。每入心目。而川原夐脩。无缘相对讲讨。临纸第增依恋。惟愿以时珍勉。副此遐悃。
与郑道中(权。○后改名干。字道直。)
千里苦待之馀。闻君快折芙蕖。令人惊倒。窃想光庆满堂。感喜交至矣。况妙年逸才。已得立扬之阶。前面事业。其必不草草矣。宗党之贺。可胜言邪。吾儿以同志之契。又与之联名。亦可幸也。今闻君与吾儿并到横溪云。欲与冠童数人。懒步踰岭。以讨多少谈说。而疫村之人。想必云集。故旋止之。此后相见似不易。殊菀殊菀。
与外甥李守纲
半岁相阻。恋怀可量。即惟新春。侍学休胜。病夫碌碌添齿。卖呆无效。笑叹奈何。近间读得何书。而日有所进邪。须十分加勉。成就学业。毋坠我老先生诗礼之训。是区区所望也。别来已久。幸临此便。以叙纡菀焉。
答外甥李命厚
书来知侍外做履佳适。甚慰甚慰。老夫一向衰懒。眼隔昏雾。不辨细字久矣。虽于日间欲窥半点。何可得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85L 页
邪。良可悼叹。如君年富力强。苟能专意于学。勉勉不已。何患无成。而今瞷来书。少无长进之渐。吾之所望失矣。凡学及其时勉之可也。更须十分尽力。常以如我老而无闻者为戒。则其必有进矣。
答临皋书院诸生
即伏承惠札。谨审残炎斋居。佥候万善。区区慰感深矣。教意谨悉。但念硕达只陆陆一病汉耳。本无半点高识。于此任顾非其人。且今宿疾大痼。昏惫益甚。无一分可以出入于重地。曩日之单。实非循例辞避。佥尊何不财恕采纳。而反有此勤教邪。点检平生。自卜已审。况此平地骇浪。恐非弱橹可济。惟佥尊谅此私闷。亟赐递改。千万幸甚。
答白鹤书院诸生
郑君之来。谨奉佥辱惠书。就审秋凉。佥文候万胜。仰慰仰慰。硕达一向病昧。长伴枕席。殊可闷叹耳。下示堂额。重孤盛意。敢此书送。而衰病以来。笔力钝涩。不足以揭扁重地。惟在佥尊谅察而取舍之耳。
答驹城诸宗人
前秋附牒后。声尘一向阻漠。寻常悬想。未尝不憧憧往来。前月中忽承二月廿七日书。欣审佥动静清迪。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86H 页
因得诵味辞旨。所以讲亲谊励敦睦者。无异合席而提耳。其为感畅。可胜云喻。严宗统正世系。实 国家风化之攸系。而谱牒之废。自程张之世。已有此叹。况其后五百馀岁乎。今诸亲建𢂴首事。奄成编藁。使百世骨肉。有所统纪。每一瞻想。为之赞叹无已。而顾此蹇劣病伏遐隅。无缘千里舂粮。与闻其颠末。只自愧悚而已。官衔之教。谨以依副。于此益见规模节目。井井明备。无毫发遗恨也。但其中有一事不可不详者。幸亦垂察焉。吾始祖荥阳公之号无所考。荥阳是地名。则谓之谥固无据。若疑其封爵。则丽史本传亦无是封。想吾郑出于荥阳。故后人推以为号邪。盖郑姓之出。本于郑国。而荥阳乃郑地。故中国之郑。皆贯荥阳。安知我国之郑。亦非荥阳邪。李仁老识见浅深。虽不可考。而其去古未远。想必有明据也。此间有一二族人。偶然发疑。今承回谕别纸。大以为讹谬。至欲釐改于谱录中。抑或有信笔可据者否。吾郑之不本于荥阳。若已明知则已。若不能明知则决不可率易下手。未知如何。来谕云古人目郑氏称以荥阳。如杜诗中称郑虔等语。其类非一云云。盖郑虔本荥阳人。故杜诗以荥阳称之。破閒集亦从此例。则不可以荥阳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86L 页
为假称也明矣。来谕云因此疑吾始祖之先。来自中国则非也。我国岭南之郑。其得姓之初。盖罗初八部大人之一是也云云。盖罗初有六部大人。而未闻有八部。第未知其中何大人为郑邪。且未知是语出于何书邪。汉时分置四郡。中外人物。互相来往。如六部之沙梁出于陇西。 本朝南阳之洪二。而一为中国南阳云。荥郑之流播外国。亦未可知耳。来谕云破閒集指称先祖曰荥阳某。后人添入公郑二字。其他李之作陇西。赵之作邯郸。此类不一云云。盖闻赵之得姓。本于赵城。天下之李。皆出于陇西。既以荥阳字称吾先祖。则虽无公郑二字。不害其为贯于荥阳也。来谕云以子孙而称先祖以姓不可。今当釐改云云。盖古人称号。多以姓贯。宋时罗豫章,李延平及吕东莱诸公皆然。至如程伯子明道之号。只是文潞公所题。而子孙因之。陈寔之文范先生。陶渊明之靖节徵士。皆出于门人之私谥。而太史氏书焉。藉令荥阳公三字。出于后人。以此为号。亦无不可也。况旧谱遗稿。既以此号称之。先贤文集中亦多布载。称诵相传。殆将五百年。而先代长老无一致疑于此者。今以渺渺遐裔。无古人的确文字。而直斥李公之言。于义理何如
涵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287H 页
也。切须十分商量。慎勿改动。千万幸甚。八条依录之示。不胜感幸。
与金山诸宗人
众派同源。一气相通。而山川间之。尚阻一眄。每披阅谱牒。未尝不惕然歔欷也。即日秋意渐高。伏未谙佥候起居何如。悠悠倾傃之至。硕达积年病废。形神俱敝。长卧林壑。不敢厕行于人。何足道哉。每欲一游贵乡。历访我诸宗。以讲敦睦之谊。而癃瘁如许。无由遂计。殊可浩叹。伏念我司成先祖文章节行。为一世所重。以佔毕翁之大贤。而常称曰乌川郑先生。则其德望果何如也。顾今事迹埋没。遗文亦散失。使先祖磊落之风。不得大显于世。其在后孙。宁不慨然邪。玆欲裒集旧闻。以成一册子。而前后履历生年卒岁。远未详知。贵处诸宗中如有古迹可据者。下示如何。遗诗一册亦有之云。幸惠此便。则传写后完璧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