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459-01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传三编卷十一
             大学士朱轼撰
 名臣传三
  汉
   霍光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异母弟也父中孺河东平
阳人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生去病去病母乃侯家侍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459-0165b.png
者卫少儿也吏毕归家复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
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
子贵幸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会击匈奴道出河
东遣吏迎霍中孺为买田宅而去还复过焉乃将光西
至长安时年十馀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
后光为奉车都尉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
馀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自卫太子为江充
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时武帝年老宠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459-0165c.png
姬钩弋赵倢伃有男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
惟光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辅成王朝诸侯
以赐光及帝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帝
曰君未谕前画意耶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光顿首让
曰臣不如金日磾日磾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乃拜光
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及上官桀为左
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并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
崩太子即位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时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459-0165d.png
武帝遗诏复追录光前与日磾上官桀等讨莽何罗功
封光博陆侯桀安阳侯日磾秺侯光为人沈静详审长
财七尺三寸白晢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
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
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常有怪一
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
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
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光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459-0166a.png
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盖
主纳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父安为票骑将
军封桑乐侯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
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桀
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
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光又不许长
公主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
自先帝时桀已为九卿位在光右及父子并为将军皇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459-0166b.png
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由是与光争权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
造酒𣙜盐铁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
光于是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
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䟆又擅调
益幕府校尉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符玺入
宿卫察奸臣变候伺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
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明旦光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459-0166c.png
闻之止画室中不入帝问大将军安在桀对曰以燕王
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诏召入光免冠顿首谢帝曰将军
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帝曰
将军之广明都郎属耳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
以得知之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是时帝年十四尚书
左右皆惊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桀等惧白上小事
不足遂帝不听后桀党与有谮光者帝辄怒曰大将军
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459-0166d.png
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击杀之因废帝
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
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讫
十三年光知时务之要诏问贤良文学民间疾苦罢𣙜
酤官轻徭薄赋匈奴和亲百姓充实复文景之业焉及
昭帝崩亡嗣即日承皇太后诏遣官迎昌邑王贺贺者
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既至即位淫戏无度昌邑官属
皆徵至长安超拜擢官夏侯胜傅嘉等进諌皆系狱光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459-0167a.png
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语以宜建
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于古尝有此否延年以伊
尹放太甲对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
世图计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
会议未央宫光曰昌邑王行淫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
皆惊愕莫敢言但唯唯而已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
属将军以幼孤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社稷将倾
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459-0167b.png
日之事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光谢曰九
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于是议者皆叩
头曰惟大将军令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
王不可以承宗庙状太后乃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
母纳昌邑群臣安世将羽林骑收縳二百馀人皆送廷
尉诏狱光敇左右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
有杀主名太后盛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
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459-0167c.png
听诏尚书令读奏曰丞相臣敞等昧死言孝昭皇帝早
弃天下遣使徵昌邑王典丧服斩衰无悲哀之心废礼
谊居道上不素食使从官略女子载衣车内所居传舍
受玺大行前就次发玺不封从官更持节引内昌邑驺
宰官奴与居禁闼内敖戏发乐府乐器击鼓歌吹作俳
倡召内泰壹乐人悉奏众乐与孝昭皇帝宫人蒙等淫
乱太后曰止为人臣子当悖乱如是耶王离席伏尚书
令复读曰祖宗庙祀未举为玺书使使者持节以三太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459-0167d.png
牢祠昌邑哀王园庙称嗣子皇帝受玺以来二十七日
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徵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
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臣敞等数进諌不变
更日以益甚恐危社稷天下不安臣敞等谨与博士议
皆曰五辟之属莫大不孝宗庙重于君王不可以承天
序奉祖宗庙子万姓当废臣请有司以一太牢具告祠
高庙皇太后诏曰可光令王起拜受诏脱其玺组奉上
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就乘舆副车光送至邸谢曰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459-0168a.png
王行自绝于天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长
不复见左右涕泣而去群臣奏请徙王贺房陵诏归贺
昌邑赐汤沐邑二千户国除为山阳郡昌邑群臣坐无
辅导之谊陷王于恶诛贬有差光与丞相等会议奏皇
太后迎立卫太子孙病已号皇曾孙是为孝宣皇帝明
年下诏益封光万七千户前后赏赐不赀自昭帝时光
子禹及兄孙云云弟山光两女婿昆弟诸婿外孙皆已
贵显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光自后元时秉持万几及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459-0168b.png
宣帝即位乃归政帝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之每朝
见帝虚已敛容礼下之已甚及光病笃车骑自临问为
涕泣光卒帝及皇太后亲临其丧遣官治家赙葬皆如
乘舆制度谥曰宣成子禹嗣封先光未死时拜右将军
兄孙山封平乐侯奉骠骑将军去病祀云封冠阳侯而
光妻太夫人显恣行奢淫寡居时与光嬖奴冯子都乱
禹山并缮治第宅舆马多从宾客围猎使苍头奴上朝
谒莫敢谴者冯子都数犯法于是上始病之初宣帝立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459-0168c.png
其微时许妃为皇后显爱小女成君欲贵之私使乳医
淳于衍毒杀许后后暴崩吏捕劾衍侍疾亡状下狱簿
责急显恐事败即具以实语光光大惊欲自发举不忍
犹与会奏上因署衍勿论显因劝光内成君代立为后
光卒后语稍泄帝颇闻之乃罢禹右将军尽徙其亲党
在宿卫及屯兵者以所亲信许史子弟代之禹山等自
见失势密以毒后事探显显恐急吐实禹山等大惊于
是谋令显为太后言先诛丞相魏相及平恩侯许广汉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459-0168d.png
而废天子会有告之者事下廷尉诏止勿捕禹山等愈
急显屡梦不祥而第中数见怪变谋愈益急乃欲使太
后为帝外祖母博平君置酒召丞相平恩侯以下承太
后制斩之因废帝立禹事发觉云山皆自杀禹要斩显
及诸女昆弟皆弃市废霍后处昭台宫其相连坐诛灭
者数千家至成帝时为光置守冢百家吏卒奉祠焉元
始二年封光从父昆弟曾孙阳为博陆侯千户
前汉书赞曰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459-0169a.png
志谊形于主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
摧燕王仆上官因权制敌以成其忠处废置之际临大
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
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无术闇于大礼阴妻邪
谋立女为后沉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
宗族诛夷哀哉
 论曰光明达慎厚为汉宗臣其拥昭也承天下虚耗
 之后行政施化与民休息十三年如一日其立宣也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459-0169b.png
 出于至公行所无事开汉室中兴之治可不谓社稷
 臣乎然因是遂有伊霍之称此儗之不以其伦也其
 他无论即罔以宠利居成功一语岂光所能见及哉
 史称光骖乘于宣帝帝内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又任
 宣追述光柄国时中廷尉李种王平等皆坐逆意下
 狱死乐成小家子得幸至封侯百官以下但事冯子
 都王子方辈视丞相亡如也虽所语或有过当然自
 拥立二君专国既久恐未能不变其二十馀年谨慎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459-0169c.png
 小心之初度也岂诚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抑精神衰
 则骄生传所谓老将至而耄及之也夫治天下观于
 家治家观于身是以圣贤兢兢于房帏衽席之地情
 欲无感而燕私不形光身为弼亮数世之元臣朝野
 中外倚若太山而牵制于女子小人之手岂非发乎
 情莫能止乎义哉易之家人曰反身之谓端本乃可
 以善则也孟子之论伊尹曰圣人之行归洁其身无
 欲乃可言王佐也汉唐诸臣能讲求斯道者或寡矣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459-0169d.png
 于不学之霍光何尤
   金日殚
金日殚字翁叔本丐奴休屠王太子也元狩中昆邪休
屠王居西方多为汉所破单于诏欲诛之昆邪休屠恐
谋降汉休屠王后悔昆邪王杀之并将其众降汉封昆
邪为列侯日殚以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
官输黄门养马时年十四矣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
满侧日殚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殚独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459-0170a.png
不敢日殚长八尺二寸容猊甚严马又肥好武帝异而
问之具以本状对帝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
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日殚既亲近未尝有过失
帝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日侍左右贵戚多
窃怨以帝之贵重之也帝闻愈厚焉日殚母教训两子
甚有法度帝闻而嘉之病死诏图画于甘泉宫署曰休
屠王阏氏日殚每见画常拜乡之涕泣然后乃去日殚
子二人皆爱为帝弄儿常在旁侧弄儿或自后拥上项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459-0170b.png
日殚在前见而目之弄儿走且啼曰翁怒帝谓日殚何
怒吾儿为其后弄儿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殚
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弄儿即日殚长子也帝大
怒日殚顿首谢具言所以杀弄儿状帝甚哀为之泣已
而心敬日殚初莽何罗与江充相善及充败卫太子何
罗弟通用诛太子时力战得封后帝知太子冤乃夷灭
充宗族党与何罗兄弟惧及遂谋为逆日殚视其志意
有非常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与俱上下何罗亦觉日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459-0170c.png
殚意以故久不得发是时武帝行幸林光宫日殚小疾
卧庐何罗与通及小弟安成矫制夜出共杀使者发兵
明旦帝未起何罗从外入日殚奏厕心动立入坐内户
下须臾何罗裒白刃从东厢上见日殚色变走趋卧内
欲入行触宝瑟僵日殚得抱何罗因传曰莽何罗反帝
惊起左右拔刀欲格之帝恐并中日殚止勿格日殚捽
颈投何罗殿下得禽縳之穷治皆伏辜繇是著忠孝节
日殚自在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459-0170d.png
帝欲纳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帝尤异之及帝病
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殚日殚曰臣外国人且使匈
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光以女妻日殚嗣子赏赏在宣
帝时为太仆霍氏有事萌芽上书去妻得不坐初武帝
遗诏以讨莽何罗功封日殚为秺侯日殚以帝少不受
封辅政岁馀病困大将军光白封日殚卧受印绶一日
卒赐葬具冢地送以轻车介士军陈至茂陵谥曰敬侯
 论曰日殚以降臣事汉卓卓著大节立贤无方武帝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459-0171a.png
 知人哉夫小不忍则乱大谋霍光闻妻显毒后之事
 而犹与不发卒以灭族视日殚之杀弄儿不奉诏内
 女后宫者识量相去何等也日殚之父以不降见杀
 其母教训子有法度其子为霍氏婿而早自远祸闲
 门之严有自来矣功名令终施及后嗣岂偶然哉
   张安世
张安世字子孺其父汤故酷吏也安世以父任为郎用
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武帝行幸河东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459-0171b.png
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后购求得书以
相校无所遗失帝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昭
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亲重之会左将
军上官桀父子及御史大夫桑弘羊皆与燕王盖主谋
反诛光以朝无旧臣白用为右将军光禄勋以自副焉
久之诏封富平侯昭帝崩光白太后徙安世为车骑将
军与共徵立昌邑王王行淫乱光复与安世谋废王尊
立宣帝帝初即位褒赏大臣诏益封安世万六百户功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459-0171c.png
次大将军光子三人皆中郎将侍中光卒后数月御史
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
馀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夙夜不怠与大将军定策天下
受其福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令毋领光
禄勋事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安世子延寿重
厚可以为光禄勋领宿卫臣宣帝亦欲用之安世闻旨
惧不敢当请间求见免冠顿首辞曰老臣耳妄闻言之
为先事不言情不达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459-0171d.png
后惟天子哀怜以全老臣之命帝不可固辞弗能得竟
拜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数月更为卫将军两
宫卫尉城门北军兵属焉时霍光子禹谋反夷宗族安
世素小心畏忌已内忧矣其女孙敬为霍氏外属妇当
相坐安世忧惧形于颜色帝怪而怜之以问左右乃赦
敬以慰其意安世寖恐职典枢机以谨慎周密自著外
内无间每定大政已决辄移病出闻有诏令乃惊使吏
之丞相府问焉自朝廷大臣莫知其与议也尝有所荐其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459-0172a.png
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进能岂有私谢邪绝弗复
为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
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
府长史迁辞去之官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
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
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
远权势如此为光禄勋郎有醉小便殿上主事白行法
安世曰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如何以小过成罪郎淫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459-0172b.png
官婢婢兄自言安世曰奴以恚怒诬污衣冠自署谪奴
其隐人过失皆此𩔖也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
为子延寿求出补吏帝以为北地太守岁馀闵安世年
老复徵延寿为左曹太仆初安世兄贺幸于卫太子太
子败宾客皆诛安世为贺上书得下蚕室复为掖庭令
而宣帝以皇曾孙收养掖庭贺内伤太子无辜而曾孙
孤幼所以视养拊循恩甚密焉及曾孙壮大贺教书令
受诗为取许妃以家财聘之曾孙素有徵怪贺闻知为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459-0172c.png
安世道之安世辄绝止以为少主在上不宜称述曾孙
及宣帝即位而贺已死帝追思贺贤欲封其冢为恩德
侯置守冢二百家贺一子蚤死子安世小男彭祖彭祖
又小时与上同席研书指欲封之安世深辞贺封又求损
守冢户数稍减至三十户帝曰吾自为掖庭令非为将
军也安世乃止不敢复言遂下诏为故掖庭令张贺置
守冢三十家明年复下诏封贺弟子彭祖为阳都侯安
世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辞禄诏都内别藏张氏无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459-0172d.png
名钱以百万数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
夫人自纺绩家僮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
积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
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
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悯之虽
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
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
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459-0173a.png
世复强起视事至秋卒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
曰敬侯子孙世嗣侯不绝
 论曰傅称安世父汤儿时为磔鼠文辞如老狱吏其
 明有绝过人者顾舞智弄文遂以恶终安世独改父
 之德一之乎正非素常学问识义理能如是哉初安
 世长子千秋与霍光子禹俱将兵随度辽将军范明
 友击乌桓还谒光光问千秋战斗方略山川形势千
 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亡失复问禹禹不能记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459-0173b.png
 又以见是父是子而安世之平日训敕为有素也观
 其制节谨度化及妻孥或以为鉴于霍氏不知彼皆
 心仪古大臣之风烈而训行之君陈曰尔有嘉谟嘉
 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
 我后之德儒行曰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
 报中庸曰隐恶而扬善安世盖兼有之方霍光骖乘
 天子背若芒刺安世代之乃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彼
 其积学深醇容貌词气之间固已穆然远矣迈前迹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459-0173c.png
 贻后昆以世有禄位盖诗书之流泽长也
   赵充国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令居以善骑
射补羽林为人沈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
通知四夷事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
为匈奴所围充国乃与壮士百馀人溃围陷陈贰师引
兵随之遂得解身被二十馀创事闻徵诣行在武帝亲
视其创嗟叹之拜为中郎迁车骑将军长史昭帝时武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459-0173d.png
都氐人反充国将兵击定之迁中郎将旋以击匈奴功
擢为后将军与霍光册立宣帝封营平侯本始中为蒲
𩔖将军征匈奴斩数百级还为后将军少府时光禄大
夫义渠安国使行诸𦍑先零豪言愿时渡湟水北逐民
所不田处畜牧安国以闻充国劾安国奉使不敬其后
𦍑人旁缘前言抵冒渡湟水郡县不能禁元康三年先
零遂与𦍑种豪解仇交质盟诅帝闻之以问充国对曰
𦍑人所以易制者以其种自有豪数相攻击势不一也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459-0174a.png
臣观匈奴欲与𦍑合盖非一世矣间者匈奴困于西方
闻乌桓来保塞恐兵复从东方起数使使尉黎危须诸
国设以子女貂裘欲沮解之其计不合疑匈奴更遣使
至羌中道从沙阴地出盐泽过长坑入穷水塞南抵属
国与先零相直臣恐𦍑变未止此且复结联他种宜及
未然为之备后月馀𦍑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籍兵欲
击鄯善燉煌以绝汉道充国以为狼何小月氐种在阳
关西南势不能独造此计疑匈奴使已至𦍑中先零䍐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459-0174b.png
开乃解仇作约到秋马肥变必起矣宜遣使者行边兵
预为备敇视诸𦍑毋令解仇以发觉其谋于是两府复
白遣义渠安国行视诸𦍑分别善恶安国至召先零诸
豪三十馀人以尤桀黠皆斩之纵兵击其种人斩首千
馀级于是诸降𦍑及归义𦍑侯杨玉等遂劫略小种背
畔犯塞攻城邑杀长吏安国将骑三千屯备𦍑至浩亹
为所击失亡车仗甚众引还至令居以闻是岁神爵元
年春也时充国年七十馀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问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459-0174c.png
谁可将者充国曰亡踰于老臣者矣上遣问焉曰将军
度羌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预度
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
上笑曰诺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𦍑所
遮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阵会明毕遂以次尽
渡𦍑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倦不可
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𦍑以殄灭为
期小利不足贪令军勿击遣骑候四望狭中亡贼夜引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459-0174d.png
兵上至落都召诸校司马谓曰吾知𦍑不能为兵矣使
羌发数千人守杜四望狭中兵岂得入哉充国常以远
斥堠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
先计而后战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
用𦍑数挑战充国坚守捕得生口言𦍑豪数相责曰语
汝亡反今天子遣赵将军来年八九十矣善为兵今请
欲一斗而死可得耶充国子右曹中郎将卬将兵至令居
𦍑并出绝转道卬以闻有诏将八校尉与骁骑都尉金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459-0175a.png
城太守合疏捕山间寇通转道津渡初䍐开豪靡当儿
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雕库种
人颇在先零中都尉即留雕库为质充国以为亡罪乃
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天子
告诸𦍑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视所斩之大小老少
男女赐钱有差又以其所捕妻子财物尽与之充国计
欲以威信招降䍐开及劫略者解散𦍑谋徼极乃击之
时上已发三辅太常徒弛刑及缘边诸郡材官骑士𦍑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459-0175b.png
骑与武威张掖酒泉太守各屯其郡者合六万人矣酒
泉太守辛武贤奏言郡兵皆屯备南山北边空虚势不
可久或曰至秋冬乃进兵此贼在境外之策今羌朝夕
为寇土地寒苦汉马不耐冬屯兵在武威张掖酒泉万
骑以上皆多羸瘦可益马食以七月上旬赍三十日粮
分兵并出张掖酒泉合击䍐开在鲜水上者𦍑以畜产
为命令皆离散兵即分出虽不能尽诛但夺其畜产掳
其妻子复引兵还冬复击之大兵仍出羌必震坏天子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459-0175c.png
下其书充国令与校尉以下吏士知𦍑事者博议充国
及长史董通年以为武贤欲轻引万骑分为两道出张
掖回远千里以一马自随负三十日食为米二斛四斗
麦八斛又有衣装兵器难以追逐勤劳而至𦍑必商军
进退稍引去逐水草入山林随而深入𦍑即据前险守
后阸以绝粮道必有伤危之忧而武贤以为可夺其畜
产掳其妻子此殆空言非至计也又武威县张掖日勒
皆当北塞有通谷水草臣恐匈奴与𦍑有谋且欲大入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459-0175d.png
幸能要杜张掖酒泉以绝西域其郡兵尤不可发先零
首为畔逆它种劫略故臣愚策欲捐䍐开闇昧之过隐
而勿彰先行先零之诛以震动之宜悔过反善因赦其
罪选择良吏知其俗者拊循和辑此全师保胜安边之
策天子下其书公卿议者咸以为先零兵盛而负䍐开
之助不先破䍐开则先零未可图也帝乃拜乐成侯许
延寿为强弩将军即拜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𦍑将军
以书敇让充国曰将军计欲至正月乃击䍐𦍑𦍑人当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459-0176a.png
穫麦已远其妻子精兵万人欲为酒泉燉煌寇边兵少
民守保不得田作今张掖以东刍粟腾贵转输并起百
姓烦扰将军不早及秋共水草之利争其畜食欲至冬
羌皆当蓄聚多藏匿山中依险阻将军士寒手足皲瘃
宁有利哉已敕别将各将兵士赍粮尅日击䍐羌入鲜
水北句廉上去将军可千二百里将军其引兵便道西
北进使羌闻之分散其心意离其党与虽不能殄灭当
有瓦解者将军急装勿复有疑充国既得让以为将任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459-0176b.png
兵在外便宜有守以安国家乃上书谢罪因陈兵利害
曰臣闻兵法攻不足者守有馀又曰善战者致人不致
于人令卑羌欲为燉煌酒泉寇宜饬兵马练战士以须
其至坐得致敌之术以逸击劳取胜之道也今恐二郡
兵少不足以守而发之行攻释致人之术而从为人所
致之道臣愚以为不便先零羌欲为背畔故与䍐开解
仇结约然其私心犹恐汉兵至而䍐开背之也将必谋
先赴䍐开之急以坚其约先击䍐开先零必助之今羌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459-0176c.png
马肥粮食方饶击之恐不能伤害适使先零得施德于
䍐羌如是约愈坚党愈合羌兵寖多诛之用力数倍臣
恐国家忧累不二三岁已也惟陛下裁察奏入玺书报
从充国计焉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羌久屯聚解弛望
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阸狭充国徐行驱之或病
其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
还致死诸校皆曰善羌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
百馀人掳获无算兵至䍐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459-0176d.png
䍐𦍑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豪靡忘使人来言愿得
还复故地充国以闻未报靡忘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
还谕种人护军以下皆争之曰此反贼不可擅遣充国
曰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语未卒玺书
报令靡忘以赎论后䍐竟不烦兵而下其秋充国病帝
虑其年老加病一朝不讳诏破羌将军武贤诣屯所为
副且赐充国书宜急因吏士锐气以十二月击先零羌
时羌降者万馀人矣充国度其必坏欲罢骑兵屯田以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459-0177a.png
待其敝作奏未上会得进兵玺书中郎将卬惧将有谴
责使客諌止充国不听遂上屯田奏曰臣闻兵者所以
明德除害也故举得于外则福生于内不可不慎臣所
将吏士马牛食月用粮谷盐茭稿所费不赀难久不解
徭役不息又恐他夷卒有不虞之变相因并起为明主
忧且羌易以计破难以兵碎也故臣愚以为击之不便
计度临羌东至浩亹羌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
顷以上其间邮亭多坏败者臣前部士入山伐材木大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459-0177b.png
小六万馀枚皆在水次愿罢骑兵留弛刑应募及淮阳
汝南步兵与吏士私从者合凡万二百馀人用谷月二
万馀斛盐三百馀斛分屯要害处冰解漕下缮乡亭浚
沟渠治湟狭以西道桥七十馀所令可至鲜水左右田
事出赋人二十亩至四月草生发郡骑及属国胡骑伉
健各千倅马什二就草为田者游兵以充入金城郡益
积蓄省大费今大司农所转谷至者足支万人一岁食
谨上田处及器用簿惟陛下裁许帝报曰如将军言欲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459-0177c.png
罢骑兵万人留田羌当何时伏诛兵当何时得决熟计
其便复奏充国上状曰臣闻用兵先为不可胜以待敌
之可胜蛮夷习俗虽殊其欲避害就利爱亲戚畏死亡
一也今羌亡其美地荐草愁于寄托远遁骨肉离心人
有畔志而明主般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以
待可胜羌虽未即伏辜兵决可期月而望臣谨条不出
兵留田便宜十二事步兵九校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
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一也又因排折羌人令不得归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459-0177d.png
肥饶之地贫破其众以成羌人相畔之渐二也居民得
并田作不失众业三也军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岁
罢骑兵以省大费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至
临羌以视羌人剔威武传世折冲之具五也以间暇时
下所伐材缮治邮亭充入金城六也兵出乘危徼幸不
出令反畔之羌窜于风寒之地离霜露疾疫瘃堕之患
坐得必胜之道七也亡经阻远追死伤之害八也内不
损威武之重外不令羌得乘间之势九也又亡惊动河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459-0178a.png
南大开小开使生他变十也治湟狭中道桥令可至鲜
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大费既
省徭役豫息十二也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
惟明诏博详公卿议臣采择帝复赐报曰将军言兵决
可期月而望者谓今冬耶谓何时也将军独不计羌闻
兵颇罢且丁壮相聚攻扰田者及道上屯兵复杀略人
将何以止之又大开小开前言曰我告汉军先零所在
兵不往击久留得毋效前五年时不分别人而并击我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459-0178b.png
其意常恐出此将军熟计复奏充国奏曰臣伏观先零
羌所馀精兵亡几失地远客分散饥冻䍐开莫须又常
暴略其羸弱畜产畔逆者不绝皆闻天子明令相捕斩
之赏臣愚以为羌破坏可日月冀远在来春故曰兵决
可期月而望又见北边自燉煌至辽东万馀里乘塞列
隧有吏卒数千人羌数大众攻之而不能害今留步士
万人屯田地势平易多高山远望之便部曲相保为堑
垒木樵校联不绝便兵弩饬斗具烽火幸通势及并力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459-0178c.png
以逸待劳兵之利也从今尽三月羌马羸瘦必不敢捐
其妻子于他种远涉河山而来为寇又见屯田之士精
兵万人终不敢复将其累重还归故地不久必将瓦解
其处至于羌小寇盗时杀人民其原未可卒禁虽今出
兵岂能即绝又校尉临众幸得承威德奉厚币拊循众
羌谕以明诏宜皆乡风虽其前辞尝曰得毋效五年宜
亡他心不足以故出兵也惟陛下省察充国奏每上辄
下公卿议初是充国计者什三四中什五最后什八有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459-0178d.png
诏诘前言不便者皆顿首服丞相魏相任其计可必用
帝于是报充国曰将军计善其上留屯田及当罢者人
马数上以破羌强弩两将军数言当击又用充国屯田
处离散恐羌犯之于是两从其计诏两将军与中郎将
卬出击所降斩者七八千而充国所降复得五千馀人
诏罢兵独充国留屯田明年五月充国奏言羌军本可
五万人今率馀四千人羌靡忘等自诡必得请罢屯兵
奏可充国振旅而还所善浩星赐迎说充国曰将军即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459-0179a.png
见宜归功于二将军出击非愚臣所及充国曰吾年老
矣爵位已极岂嫌伐一时事以欺明主哉兵势国之大
事当为后法老臣不以馀命壹为陛下明言兵之利害
卒死谁当复言之者卒以其意对帝然其计罢遣辛武
贤归酒泉太守官充国复为后将军卫尉及秋羌果兵
斩先零大豪杨玉等首及诸豪皆帅煎巩黄羝之属四
千馀人降汉封其豪王侯君有差初置金城属国以处
降羌诏举可护羌校尉者时充国病四府举辛武贤小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459-0179b.png
弟汤充国遽起奏汤使酒不可典蛮夷不如汤兄临众
时汤已拜受节有诏更用临众后临众病免四府复举
汤汤数醉酗𦍑人羌人反畔卒如充国言初破羌将军
武贤以充国还言兵事罢归故官深恨乃上书告中郎
卬过失下吏自杀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罢就
第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年八十
六卒谥曰壮充国先以功德与霍光等列画未央宫成
帝时西羌常有警上思将帅之臣追念充国乃召黄门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459-0179c.png
郎扬雄即充国图画而颂之
 论曰周官车甲卒徒之制即寓于井邑丘甸之中易
 称君子容民畜众三代盛时平居无糜饷之兵有事
 亦无不可战之民管商虽变古法犹师其意而行之
 致国富强秦汉以来屯田倡自充国诸葛武侯实用
 以拒魏唐初府兵之制与租庸调并行其法最善天
 宝以后骄兵悍卒遂杀主帅蔓延至五季不解亦缘
 不讲于屯田之策既无以驯柔其血气复无以系恋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459-0179d.png
 其身家夫是故可强不可弱可动不可静可聚不可
 散也充国料敌制胜如善奕者之先局无遗算终局
 可覆举横斜曲直后先左右虽回易再四而一著不
 差诗曰方叔元老克壮其犹充国可谓老谋壮事矣
 昔大禹惟顺水之性以治水故能建非常之原而万
 世永赖营平惟因羌之情以致羌故能操不战之胜
 而四夷来王而是时公卿不怙其前非朝廷不回于
 众议师中锡命阃外伸威尤中兴气象哉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0459-0180a.png
   王吉
王吉字子阳琅邪皋虞人也少好学明经举孝廉为郎
补若卢右丞迁云阳令举贤为昌邑中尉而王好游猎
驱驰国中动作亡节吉上疏諌曰今者大王幸方与曾
不半日而驰二百里百姓颇废耕桑治道牵马臣愚以
为民不可数变也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数以耎脆
之玉体犯勤劳之烦毒非所以全寿命之宗又非所以
进仁义之隆也夫广厦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居前劝诵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0459-0180b.png
在后上论唐虞之际下及殷周之盛考仁圣之风习治
国之道䜣䜣焉发愤忘食日新厥德其乐岂徒衔橛之
间哉休则俛仰屈伸以利形专意积精以适神大王诚
留意于此则心有尧舜之志体有乔松之寿福禄臻而
社稷安矣皇帝仁寿至今思慕未怠于宫馆囿池弋猎
之乐未有所幸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
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恩爱行义孅介有
不具者于以上闻非飨国之福也王贺虽不遵道然犹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0459-0180c.png
知敬礼吉使谒者赐赉有加其后复放纵自若吉辄諌
争甚得辅弼之义虽不治民国中莫不敬重焉昭帝崩
亡嗣大将军霍光迎立昌邑王吉即奏书戒王曰臣闻
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今大王以丧徵宜日夜哭泣悲哀
而已慎毋有所发大将军仁爱勇知忠信之德天下莫
不闻愿大王事之敬之政事一听之大王垂拱南面而
已及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坐诛惟吉与郎中令
龚遂以忠直数諌正得减死髡为城旦起家复为益州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0459-0180d.png
刺史病去官复徵为博士諌大夫是时宣帝颇修武帝
故事宫室车服盛于昭帝时外戚许史王氏贵宠而帝
躬亲政事任用能吏吉上疏言得失曰陛下躬圣质总
万方帝王图籍日陈于前维思世务将兴太平诏书每
下民欣然若更生臣伏而思之可谓至恩未可谓本务
也欲治之主不世出公卿幸得遭逢其时言听諌从然
未有建万世之长策举明主于三代之隆者也其务在
于期会簿书断狱听讼而已此非太平之基也臣闻圣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0459-0181a.png
主宣德流化必自近始朝廷不备难以言治左右不正
难以化远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也圣主独行
于深宫得则天下称颂之失则天下咸言之行发于近
必见于远故谨选左右审择所使左右所以正身也所
使所以宣德也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此其本也春
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今俗吏所以
牧民者非有礼义科指可世世通行者也独设刑法以
守之其欲治者不知所由以意穿凿各取一切权谲自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0459-0181b.png
在故一变之后不可复修也是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
同俗户异政人殊服诈伪萌生刑罚亡极质朴日销恩
爱寖薄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非空言也王者未
制礼之时引先王之礼宜于今者而用之愿陛下承天
心发大业与公卿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
世之民跻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成康寿何以不
若高宗窃见趋务不合于道者谨条奏惟陛下裁择焉
吉意以为夫妇人伦大纲夭寿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0459-0181c.png
未知为人父母之道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聘妻送
女亡节则贫人不及故不举子又汉家列侯尚公主诸
侯则国人承翁主使男事女夫诎于妇逆阴阳之位故
多女乱古者衣服车马贵贱有章以褒有德而别尊卑
今上下僣差人人自制是以贪财趋利不畏死亡周之
所以能致治刑措者以其禁邪于冥冥绝恶于未萌也
又言舜汤不用三公九卿之世而举皋陶伊尹不仁者
远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骜不通古今至于积功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0459-0181d.png
治人亡益于民此伐檀所为作也宜明选以求贤除任
子之令外家及故人可厚以财不宜居位去角抵减乐
府省尚方明示天下以俭古者工不造雕瑑商不通侈
靡非工商之独贤政教使之然也民见俭则归本本立
而末成其指如此帝以其言迂阔不甚宠异也吉遂谢
病归琅邪始吉少时学问居长安东家有大枣树垂吉
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吉后知之乃去妇东家闻而欲
伐其树邻里共止之因固请吉令还妇里中为之语曰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0459-0182a.png
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其厉志如此
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
也元帝初即位遣使者徵吉吉年老道病卒帝悼之后
遣使者吊祠云初吉兼通五经能为驺氏春秋以诗论
语教授好梁丘贺说易令子骏受焉骏以孝廉为郎由
京兆尹位至丞相有能名所谓前有赵张后有三王者也
 论曰君子居其位则思諌诤将以献可替否纳君于
 道也然必自道而后能以道正君宣元成哀之间诸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0459-0182b.png
 博古之士类援据圣籍指斥时政危言深论不遗馀
 力然皆非笃志力行于圣贤之道者其为言多倚于
 术数之小抑亦流党援之私吉谨身厉行不欺其志
 故前后諌疏皆以忠诚发为谠言其通达国体晓畅
 时事似贾谊其首重德教学术深醇似董仲舒西京
 名臣鲜有伦比其在贾董之间乎及言不用即翻然
 引去尤得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之遗规焉时人以王
 贡并称贡虽厚德可风然年老浮沉取容至使华阴
卷十一 第 36a 页 WYG0459-0182c.png
 守丞上章欲以朱云代其位犹恬不之怪尚得为守
 道之士乎哉
 
 
 
 
 
 
卷十一 第 36b 页 WYG0459-0182d.png
 
 
 
 
 
 
 
 史传三编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