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三
卷五十三 第 1a 页 WYG0444-048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名臣经济录卷五十三
             明 黄训 编
 都察院 通政司 大理寺
  御史府记(方孝孺/)
皇上嗣位之初即下明诏行宽政赦有罪蠲逋租钜万
计去事之妨民者明年以纪元赐高年米肉绵帛民鬻
子者官为之赎免田之租税几年分遣使者问海内所
卷五十三 第 1b 页 WYG0444-0480d.png
患苦赏廉平吏罪至死者多全活之于是刑部都察院
论囚视往岁减三分之二人人皆重犯法二年春二月
甲子有诏若曰顷以诉状繁易御史台号都察院与刑
部分治庶狱今赖宗庙神灵断狱颇简其更都察院仍
汉制为御史府专以紏贪残举循良匡政事宣教化为
职省御史员定为二十八人务为忠厚以底治平三月
戊辰赐御史衣明日已巳以都察院旧署在太平门之
北于朝谒为难命即詹事府为御史府赐宴于新治复
卷五十三 第 2a 页 WYG0444-0481a.png
命文武大臣皆预以宠绥之既而有敕令臣某记其事
臣惟斯民之生以德养之则安于为善以刑制之则弃
于为恶圣人之治天下岂有他术哉使人皆知去恶以
从善而治道成矣惟御史之官始于周其职之所治与
权任之重轻虽累变不常然得其人则纪纲振而国体
尊非其人则人望不肃而是非错缪然专任以刑狱则
自近代始曩者法吏持刑深刻犯者滋众先皇帝甚厌
苦之欲有所更革而未暇今皇上以德养人群生喜悦
卷五十三 第 2b 页 WYG0444-0481b.png
讼者衰止复古官名以脩善政实行先帝之遗志自今
居是府者其敬承圣训凡便于国利于民者则言之为
民之蠹为国之病者则去之毋溺于私而枉其所守毋
慑于势而屈所当为一以道辅佐天子行德教使黎民
醇厚如三代时斯不负建官图治之意苟为不然舍其
大而务其细或小忠末节以市名或为诡行憸言以规
荣利于民之治否国之安危无预焉则是官之名虽更
而实之可厌苦者自若也奚可哉臣幸执笔从太史后
卷五十三 第 3a 页 WYG0444-0481c.png
夫纪政教明职守以示后世史氏职也故书其事以为
居位者规
  重台諌之任(丘浚/)
唐制御史大夫一人中丞二人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
侍御史𨽻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𨽻焉三曰察院监
察御史𨽻焉大事奏裁小事专达凡有弹劾御史以白
大夫臣按御史大夫即今左右都御史之职中丞即今
左右副佥都御史之职唐有三院今并其二于察院祖
卷五十三 第 3b 页 WYG0444-0481d.png
宗设都御史六员职专紏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
凡事之不公不法者皆在所理其属有十三道各设监
察御史曰浙江曰汪西曰福建曰湖广曰山东曰河南
曰山西曰陜西曰广东曰广西曰四川曰云南曰贵州
分掌其各布政司事其京卫并直𨽻府卫则分𨽻焉御
史之职在紏劾百司照刷文卷问拟刑名巡按郡县是
则朝廷耳目之任所以振肃纪纲而防邪革弊者也六
部之职有攸司而都察院惟所见闻不系职司皆得以
卷五十三 第 4a 页 WYG0444-0482a.png
紏察焉
  钦遵敕谕申明宪纲事(汪鋐/)
臣伏睹皇上即位之六年八月二十六日敕谕都察院
内一款成化七年宪宗皇帝钦准事例巡按公差御史
回京之日本院堂上官仍依旧例查勘考察保结称职
者具奏照旧管事若有不称奏请罢黜近年此例虽存
不闻劾罢一人盖由堂上官不能振扬风纪反为属官
所制避谗远怨以致人心怠弛今后巡按满日务要严
卷五十三 第 4b 页 WYG0444-0482b.png
加访察果无赃私过犯推奸避事等项实迹取具该道
结勘明白方许回道管事若有不职事迹不许䑃胧具
奏照例奏请黜罢等因臣仰窥圣意惓惓以考察巡按
为谕良以巡按关系甚重得其人则一方之民无不受
惠非其人则一方之民无不受害其为虑至深远矣圣
谕又谓此例虽存不闻劾罢一人盖由堂上官不能振
扬风纪反为属官所制避谗远怨以致人心怠弛此皇
上洞烛幽隐卓越千古之见又无以加矣臣窃欲淬励
卷五十三 第 5a 页 WYG0444-0482c.png
尽忠仰答圣意窃以御史言官朝廷耳目之寄欲考其
不职而劾罢之苟非真有显然事迹可据则固未可苟
焉为之也臣是用忘其固陋谨以宣宗皇帝所定宪纲
及皇上所降敕谕窃取夫宏纲大旨为巡按当行当禁
切要之务与夫臣等得以凭据而考之者著为条款开
坐上陈伏乞圣明俯赐采纳
一宣德意仰惟皇上励精图治即位以来屡次颁降恩
 诏传奉敕旨及钦准事例凡恤冤狱宽赋税轻徭役
卷五十三 第 5b 页 WYG0444-0482d.png
 节财省费救患分灾兴利除害靡所不至奈何各该
 有司不能仰体圣心着意奉行以致恩泽不得下究
 御史巡按一方事权最重人心视以为向背官吏视
 以为作止诏令不行御史诚不得辞其责今后巡按
 御史务要尽忠体国督令司府州县各该官员凡恩
 诏敕旨及钦例所载各项应行应禁事宜作速一一
 着实奉行毋得视为虚文漫不加意亦毋得虚应故
 事苟且目前仍要严立程限频加考较分别勤惰奏
卷五十三 第 6a 页 WYG0444-0483a.png
 请黜陟回道之日备将各官某事已行某事未行某
 事行之已效某事行之未效开具揭帖呈报查考如
 是御史不能尽心督责臣等查访得实参劾罢黜
一勤巡历伏睹宪纲内一款凡监察御史出巡必须遍
 历窃照近年巡按御史省城驻劄之日多郡邑巡历
 之日少以故偏州下邑多不及到甚至一二府全不
 到者亦有之夫既未到其地则官吏之臧否军民之
 休戚又安能尽得其真耶合无今后巡按御史初到
卷五十三 第 6b 页 WYG0444-0483b.png
 省城止许驻劄一月随即巡历各该地方每府十日
 以上每州县五日以上务要周遍不许遗落一州一
 县如违即系推奸避事按察司每于季终将巡按出
 巡府州县地方日期缘由开具揭帖呈报都察院查
 考如有隐匿不报及开报不实一体参究
一精考察伏睹宪纲内一款风宪存心须用明白正大
 不可任一已之私昧众人之见凡考察官吏廉贪贤
 否必于民间广询密访务循公义以协众情毋得辄
卷五十三 第 7a 页 WYG0444-0483c.png
 凭里老吏胥人等之言颠倒是非亦毋得搜求细事
 罗织人过臣窃照先年巡按御史率务多方广询密
 访如宪纲所云近来巡按御史巡历既不能遍安能
 广询密访夫既不能广询密访则安得不任一已之
 私昧众人之见乎安得不听里老吏胥人等之言颠
 倒是非乎又安得不搜求细事罗织人过乎甚至寄
 耳目于乡里亲戚其为害又有不可言者矣合无今
 后巡按御史考察官吏务要广询密访或询诸耆硕
卷五十三 第 7b 页 WYG0444-0483d.png
 父老人人致问事事细察毋惑于一偏毋胶于一节
 回道之日务将询访所得来历各于本官下明白开
 注以俟参考
一慎举劾伏睹宪纲内一款所至之处博采诸司官吏
 行止廉勤公谨者礼待之荐举之污滥奸佞者戒饬
 之紏劾之劝惩得体人自敬服臣查得弘治年以前
 巡按荐举各官阖省多不过四五人少或二三人其
 慎重如此近来所举一疏不下数十人珷玞与美玉
卷五十三 第 8a 页 WYG0444-0484a.png
 错杂无别夫朝廷寄耳目于巡按藉其举劾以为黜
 陟实国家大政所关顾苟且冒妄若此其为负恩误
 国抑孰甚耶合无今后巡按荐举各官务要精择才
 行出众政绩卓异者举之照依弘治年以前阖省多
 不过四五人少或二三人其紏劾各官务要求其真
 实不才事有显迹者劾之不得任情作恶滥及无辜
 其所举所劾如曰廉能公谨必指其廉能者何事公
 谨者何事如曰污滥奸佞必指其污滥者何事奸佞
卷五十三 第 8b 页 WYG0444-0484b.png
 者何事每一人项下必举十馀事少亦七八事不得
 为泛然无稽之论臣等查其举劾若无事迹明白开
 注或事端开注不实即指其不职而劾罢之如是所
 举之人始以廉举而卒以贪败始以公谨举而卒以
 不谨败吏部即查明白连坐以罪臣等即亦指实参
 奏其清军提学巡盐巡关茶马屯田等项御史止将
 该管官员举劾贤否其馀不得一槩举劾
一谨关防照得巡按御史所带书吏倚藉声势滥受赃
卷五十三 第 9a 页 WYG0444-0484c.png
 私御史多不能禁盖巡按事权既重有事之人百计
 夤缘贿通书吏或抄摘状词或洗改字样或沉匿案
 卷或禀行牌面或透漏消息无所不至御史方且堕
 其术中懵然无觉臣伏睹宪纲内开所至之处先要
 防闲合无今后巡按御史务要严于律已所带衣靴
 等物止作一扛不过百斤其书吏监生行李共作一
 扛只此二扛𦂳于御史马前随行所至下马与起程
 之际御史俱要督同各该府州县掌印官三面将此
卷五十三 第 9b 页 WYG0444-0484d.png
 二扛一一检阅明白方许收放抬行并将书吏监生
 身上一并搜检其卷宗簿籍等项公文装载卷箱封
 锁明白另委官一员督押至察院交割御史督同各
 该掌印官逐一搜检明白方许收受其书吏监生若
 与御史同乡或亲戚故旧即当回避送回另差
一禁逢迎照得巡按御史驻劄省城则守巡兵备等官
 专在省城日逐伺候巡历府州县则三司掌印官络
 绎差官问安该道守巡兵备官谨谨随从早晚不离
卷五十三 第 10a 页 WYG0444-0485a.png
 其各该新任或朝觐考满回还官员虽千里之远亦
 各赴其所在参谒荒废职业莫此为甚况水陆夫马
 船只费用不赀岂是各官自办一皆出自百姓合无
 今后巡按御史务要严加禁革毋得安然受之致乖
 宪体如违臣等询访得实俟其回道一并考劾
一亲听断伏睹宪纲内一款凡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分
 巡去处如有陈告官吏取受不公等事须要亲行追
 问不许转委违者杖一百又一款风宪之官当存心
卷五十三 第 10b 页 WYG0444-0485b.png
 忠厚其于刑狱尤须详慎照得近来巡按御史接受
 词讼不拘事情轻重俱是批委各衙门问理其有称
 冤赴京奏诉准行御史亲自再为勘辨者亦只转委
 于人百无一二亲问间或亲问又专用毒刑固执偏
 见不肯虚心细察惟务罗织成狱及至奏诉在在拘
 泥成案不肯与辩接管御史亦曲为回护不肯改断
 如是而欲民不冤何可得也合无今后巡按御史但
 奉本院劄付行仰亲自提吊人卷再为勘问有冤与
卷五十三 第 11a 页 WYG0444-0485c.png
 辩者务要遵依亲自提吊从公勘辩不得转委及专
 用毒刑固执偏见臣等查其回缴招由初次欠允驳
 回再问二次欠允具实参劾
一稽储蓄照得布按二司官并各府州县掌印官若能
 勤于供职问理民词朝夕不倦又能廉以律身赃罚
 纸米毫发不私则稻粟榖石收贮于仓司府月可以
 千馀计县可以数百计积之既久则陈陈相因遇有
 警急可以备召募遇有饥荒可以备赈给足食足兵
卷五十三 第 11b 页 WYG0444-0485d.png
 莫切于此奈何各该官员阘茸怠惰者数日不能理
 一词贪墨无耻者一毫尽归于私橐夫如是何怪乎
 储蓄之不充也合无今后巡按御史按历所至务要
 稽其储蓄有无多寡有而多者为廉为勤无而少者
 为贪为惰又即其多寡各分等第考察贤否先要以
 此为准则明白开写于考察项下以备吏部查考黜
 陟如是御史不行用心稽查朦胧开报不实即系推
 奸徇私臣等查访得实俟其回道参劾黜退
卷五十三 第 12a 页 WYG0444-0486a.png
一严督率照得布按分司官例该二月初出巡五月终
 回司七月初出巡十一月终回司奈何各官好逸恶
 劳不肯依期巡历又因巡按御史多住省城要得随
 众伺候遂各托故专于省城安坐巡按御史乐其趍
 奉竟不启齿督令出巡以致地方无人管束贪官污
 吏得以肆志强劫盗贼得以横行一有失事互相隐
 蔽废职殃民莫此为甚合无今后巡按御史务要严
 督各官遵照事例依期巡历不得辄便回司如敢故
卷五十三 第 12b 页 WYG0444-0486b.png
 违即行参奏每年终布按二司将各官巡历及回司
 日期开报都察院查考如是巡按御史徇情不行严
 督臣等查考得实一体参究
一戒奢侈照得风俗莫善于俭约莫不善于奢侈居官
 者奢侈则必贪为士者奢侈则必淫富者以奢侈而
 遂贫贫者以奢侈而为盗故风俗之弊惟奢侈为甚
 兹欲移风易俗变奢侈而为俭约非委任权力之重
 不可为也御史奉皇上之命巡按一方令必行禁必
卷五十三 第 13a 页 WYG0444-0486c.png
 止风俗转移变化之机彼实能握之合无今后巡按
 御史务要躬行俭约率先一方日廪五升之外秋毫
 毋得取费于有司一菜一鱼必以廪米照依时值易
 之仍遵照宪纲御史陆路给驿马水路应付站船监
 生吏典承差陆路并骑驿驴水路应付递运船并不
 得扛抬四轿乘坐座船凡可减省者无不减省然后
 行令司府州县官吏军民人等悉从俭约凡饮食宴
 会服饰车马婚姻丧祭等项俱有品节限制不得过
卷五十三 第 13b 页 WYG0444-0486d.png
 为侈靡一切纵欲败度踰礼犯分之事无不禁革如
 是御史不能以身率下好为侈用不乘站船而乘座
 船不乘驿马而乘四轿故违宪纲以致地方官民人
 等无所观法奢纵如旧臣等查访得实参劾治罪
一谨礼度伏睹宪纲内一款方面官与御史初相见左
 右对拜方面官来见御史前门外下马由正道入御
 史延至后堂方面官坐左御史坐右及御史回望司
 前下马由正道入方面官延至后堂御史坐左方面
卷五十三 第 14a 页 WYG0444-0487a.png
 坐右又一款指挥运使运同知府知州问答之际不
 许行跪礼近蒙皇上钦准事例又复申明前规奈何
 巡按御史不能遵依方面傍坐运使等官行跪犹循
 旧辙合无今后务要遵依宪纲及钦准事例所定礼
 仪一洗数十年弊陋之习则名分正而人心安纪纲
 自振法令自行如再抗违臣等询访得实参奏治罪
一慎请差照得御史差出巡按先年旧规率以到任先
 后挨次差用臣窃以为人之才力大小强弱不能尽
卷五十三 第 14b 页 WYG0444-0487b.png
 同若不论其才力之应否止以历任浅深为差次似
 与皇上简命之意背驰合无今后请差巡按臣等务
 要体国秉公质诸天地鬼神不拘先后精选才力相
 应者二员开具上请简命一员如此则庶几巡按得
 人地方受惠嘉靖九年正月二十日具奏二十一日
 奉圣旨是御史巡历地方振扬风纪关系甚重旧章
 成法具载宪纲朕已敕谕都察院举行但近来人心
 渐弛都不遵守览卿所奏深切时弊都准行便行各
卷五十三 第 15a 页 WYG0444-0487c.png
 该巡按御史及各该三司等官务要着实奉行有不
 遵依的依拟举劾黜退
  遵宪纲考察御史疏(王廷相/)
为遵圣谕定条约严考察以新风纪事臣等伏睹嘉靖
六年八月内皇上敕谕都察院有云正统六年英宗皇
帝诏中外风宪系纲领之司须慎选识量端弘才行老
成任之其有不谙大体用心酷刻者并从都察院堂上
官考察降黜成化七年宪宗皇帝钦准事例巡按公差
卷五十三 第 15b 页 WYG0444-0487d.png
御史回京之日本院堂上官仍依旧例查勘考察保结
称职者具奏照旧管事若有不称奏请罢黜近年此例
虽存不闻劾罢一人盖因堂上官不能振扬风纪反为
属官所制避谗远怨以致人心怠弛今后巡按满日务
要严加访察果无赃私过犯推奸避事等项实迹取具
该道结勘明白方许回道管事若有不职事迹不许朦
胧具奏照例奏请罢黜钦此钦遵臣等伏读之馀仰见
皇上慎重风纪之司必欲御史得人使德化宣流生民
卷五十三 第 16a 页 WYG0444-0488a.png
得所而后巳真帝玉之盛典万世之所当守也臣查得
御史出巡旧规除盘粮等差与给事中同行互相关防
免其考察外其馀巡按巡盐巡关巡茶清军刷卷印马
等差一年满日及事完回京各具行过事迹御前复命
仍备呈都察院考覈出巡有无赃犯及乖违等项违碍
劄仰该道从公保勘委无违碍方许奏准照旧管事但
御史出巡责任甚多今考察之例止言赃犯乖违未曾
明具条件使御史无所㨿守以之尽职本院无所凭藉
卷五十三 第 16b 页 WYG0444-0488b.png
以之覈实漫言指摘似为未便臣等议得今后御史出
巡回京考察除犯该赃犯㨿有实迹照例奏请提问及
过违限期照依旧定水程查算外今将关系职守之大
者六事定为出巡规格凡御史有差备开载于劄付之
内行令一一遵照条款考其脩否以别勤惰臣等另有
访察不在此限如此则御史目睹耳闻之馀必能警省
惕励无怠职废事之愆而朝廷之风纪亦于是乎振扬
矣臣等欲候命下咨行各巡抚都御史劄行十三道并
卷五十三 第 17a 页 WYG0444-0488c.png
各巡按等项御史各一体钦遵施行缘系遵圣谕定条
约严考察以新风纪事理未敢擅便具本开坐谨题请

一除革奸弊御史之职方今天下官邪民玩甚矣钱粮
 出纳之侵欺驿传往来之汎滥里甲困于无艺之供
 粮长苦于应官之馈巡盐即贩私盐捕盗与盗通气
 入官有见面之钱管事有常例之贿假以公用而科
 敛任情指称脩理而罚金无度吏典无贿而文书不
卷五十三 第 17b 页 WYG0444-0488d.png
 行豪富通财而差役得免隐奸蓄慝不可枚举近年
 以来御史出巡惟务作威作福以耸人之耳目不事
 广诹博采以察下之隐微况巡历所在止二三日飘
 风骤雨一过不返若不用心体察民间奸弊深隐何
 由以知合无今后御史出巡务要悉心廉访但有奸
 弊发露即当置之法理使按属之地风清弊绝以副
 皇上救弊恤民之心回京之日仍将革除过各项奸
 弊事由开造文册呈院以凭考察职业脩否
卷五十三 第 18a 页 WYG0444-0489a.png
一伸冤理枉御史之职切惟推情讯狱非上智之才公
 平之心鲜有得其真者况权势之家问官慑于利害
 富豪之室贿赂灵于神明朴实之民钝口夺于狡佞
 酷暴之官杀人轻于草菅粗疏之吏才情拙于淑问
 由是情伪莫分冤枉无愬小民有不得其生者矣既
 不能体皇上好生之心且有以干上天至和之气致
 灾召眚莫不中此合无今后御史出巡务要慎刑明
 狱及一应词讼勘问之事虚心推理缘情求实但有
卷五十三 第 18b 页 WYG0444-0489b.png
 枉抑勿拘成案即与伸理使按属之地刑罚得理瞭
 无冤民回京之日仍将伸理过各项冤枉事由开造
 文册呈院以凭考察职业脩否
一扬清激浊御史之职切惟御史为朝廷耳目出巡于
 外人才臧否赖之采访部院考察冯之黜陟其关系
 至重也近年以来御史旌举司府州县等官不问其
 人品高下立心行事曾有卓异政绩与否但见其奉
 承齐备礼貌足恭便以为好即一槩滥举多致数十
卷五十三 第 19a 页 WYG0444-0489c.png
 馀人致使贤否同途薰莸并器而不辨其所纠者类
 取一二塞责甚至纠及县丞典史等官其大贪大奸
 蠹政而害民者则以乡里同年亲故之情掩蔽而不
 发惟念私情全不为国大坏风纪于斯为甚合无今
 后御史出巡于司府州县官员务要即事察政即政
 察心果见其人品高明心术正大政事卓异在司府
 官断可为公辅之臣者在州县官断可为科道郎署
 之臣者方许荐举其中人以下平常之才止可注在
卷五十三 第 19b 页 WYG0444-0489d.png
 考语不得混同高流以辱荐章其所纠劾首先贪酷
 殃民不法之人次及罢软无为老疾之辈务要据其
 实迹奏行罢黜不许挟私报怨以害贤善回京之日
 备将举劾过各官贤否实迹造册呈院以凭考察若
 才贤者以不能奉承舍之而不举中才平常之人反
 夹杂一二以尽私情及大贪极酷隐蔽而不劾者臣
 等体访得出考以不职
一本院劄去巡按御史勘合公文皆关系地方重大事
卷五十三 第 20a 页 WYG0444-0490a.png
 情及官民冤苦奏词有等公勤尽职御史督行二司
 及守巡官员一一依期完报其有等漫无才志者则
 悠悠度日传食郡县多致𦂳急事情废阁不省又有
 等乖猾利巧及阿私偏党者每遇关系利害之事则
 推托闪避迟留而不为干碍御史纠劾不实者虽容
 易勘明而不报以致终年累岁事无归结此等御史
 尤为不职今后差去御史接管承行凡先次御史勘
 合务要作急勘报其自已任内劄付者除满前两个
卷五十三 第 20b 页 WYG0444-0490b.png
 月待续差御史勘完其馀拾个月内务要一一勘明
 销缴回道之日备将先差御史及自已任内勘合开
 具已未完数目造册呈院以凭考察其有边夷等项
 事情难于提人行勘者亦要明白开造
一监察御史出巡所以上宣德意下达民隐风四方贞
 百度此其大节也为御史者必须清脩简约镇静不
 扰庶足以安民格物以振风纪近年以来御史出巡
 在外动辄人马千百摆列兵卫吹打响器以张大声
卷五十三 第 21a 页 WYG0444-0490c.png
 势擅作威福又随带府县能干官员及狡猾驿丞十
 数不等以备任使导从如云饮食若流全无清约之
 节反生骚扰之害所至州县计其一日之费每至百
 数十两本以安民而反以劳民欲振风纪而反坏风
 纪此等御史乃浅陋无识徒假声势于外以自大求
 其中未必有者也合无今后御史巡历郡邑务要安
 静不扰本等导从皂𨽻之外并不许多用一人其府
 州县驿丞等官亦不许隔境随从迎候以为有司之
卷五十三 第 21b 页 WYG0444-0490d.png
 害违者许巡抚巡按互相纠劾臣等察访得实回道
 之日考以不职
一巡抚巡按两相和恊则能开诚布公以共成王事近
 年以来辄因小忿遂成嫌隙至相讦奏安望其同心
 戮力有益地方乎臣等尝求其故皆巡按御史无礼
 不逊致之都御史正坐御史旁坐礼也近年以来御
 史每与都御史上下宾主坐矣都御史前班御史后
 班礼也近年以来御史每与都御史同班并列矣岂
卷五十三 第 22a 页 WYG0444-0491a.png
 非执法者不法贞度者无度乎巡抚桑和忍事者则
 隐忍而不与之较若遇刚毅正直者则必与之相讲
 论不从则嫌隙成矣由是巡抚所行者巡按则不行
 巡按所允者巡抚则不允官吏人等荅应巡抚者巡
 按则恶之荅应巡按者巡抚则恶之至有无罪挐问
 因而革去职役者抚按自相构隙而祸及平人岂不
 冤哉以斯人所行乘势骄傲为患如此欲望一方政
 令之平民庶之安胡可得哉臣等以为春秋之义王
卷五十三 第 22b 页 WYG0444-0491b.png
 人加于诸侯之上礼也巡按御史在三司则可在巡
 抚都御史则不可何也都御史列衔内台奉敕巡抚
 一方非在外守土之臣可比也地方事情可以共议
 而名分体统则不可越近日本院题准都御史正坐
 御史隅坐臣等以为此只以私情非礼议处非所以
 论于朝廷之上也若据礼制名分御史仍当旁坐仍
 居后班为宜合无今后巡按御史不论副都佥都其
 坐旁坐其班后列以正体统若有仍前不逊者臣等
卷五十三 第 23a 页 WYG0444-0491c.png
 察访得实回道之时考以不谙宪体奏请降调嘉靖
 十二年八月初三日奉圣旨是览奏足见振扬风纪
 深切时弊都依拟务要着实举行内除奸弊一事还
 查照前旨不许假以访察为由诬害平民其馀未尽
 事宜着遵照宪纲备细申明来说
  再拟宪纲未尽事宜疏(王廷相/)
为遵圣谕定条约严考察以新风纪事嘉靖十二年八
月初三日臣等题前事奉圣旨览奏足见振扬风纪深
卷五十三 第 23b 页 WYG0444-0491d.png
切时弊都依拟务要着实举行内除奸弊一事还查照
前旨不许假以访察为由诬害平民其馀未尽事宜着
遵照宪纲备细申明来说钦此钦遵臣等切惟御史之
官朝廷耳目纲纪之寄行止语默纤毫有违则人人得
而非议之而寄斯忝矣宪纲一书垂示九十五条盖亦
周为之防必欲宪臣之无忝其寄而后已也但法行既
久人心易弛故臣等不揣一得之愚用陈六事之奏防
其因循也则曰除革奸弊防其苛刻也则曰伸理冤枉
卷五十三 第 24a 页 WYG0444-0492a.png
防其偏私也则曰扬清激浊防其淹滞也则曰完销勘
劄防其扰也则曰清脩简约防其傲也则曰抚按协和
然亦孰非宪纲之所包括者哉仰渎宸聪俯降温旨且
以未尽事宜责令备细申奏臣等查得先署掌都察院
事兵部左侍郎张孚敬为申明宪纲以励巡按官员事
题奉圣旨卿所奏脩举宪纲事件皆切于恤民图治要
务便行与各处巡按御史及各按察司官务要着实遵
行若仍有蹈前弊虚应故事的堂上官查举降黜钦此
卷五十三 第 24b 页 WYG0444-0492b.png
续该先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汪鋐为钦遵敕谕申明宪
纲事题奉圣旨御史巡历地方振扬风纪关系甚重旧
章成法具载宪纲朕已敕谕都察院举行但近来人心
渐弛都不遵守览卿所奏深切时弊都准行便行各该
巡按御史及各该三司等官务要着实举行有不遵依
的拟举劾黜退钦此前后敕谕申明宪纲以为巡按御
史之防者各已明备臣等除查有大义两相同者不开
外其事理有不相同者尽行开具及尚有关系地方之
卷五十三 第 25a 页 WYG0444-0492c.png
休戚者臣等又增入三条如蒙圣明采纳敕行各该巡
按监察御史出巡之日本院俱填入劄付内一并着实
遵行回道之日仍听本院凭此考覈则御史无失职之
忝而朝廷耳目纲纪之寄亦于是乎有赖矣缘系节该
奉钦依未尽事宜着遵照宪纲备细申明来说事理未
敢擅便谨题请旨
 先署掌都察院事兵部左侍郎张孚敬申明事件
一宪纲开载都察院按察司堂上官及首领官各道监
卷五十三 第 25b 页 WYG0444-0492d.png
 察御史吏典但有不公不法等事许互相纠举今后
 巡按御史弹劾三司不职者吏部斟酌举行按察司
 官果有能纠巡按失职者亦应吏部查记不许科道
 官挟私报复其巡按清军巡盐刷卷御史同事地方
 固宜同寅协恭亦须互相纠察以清宪体
一宪纲开载监察御史巡历去处不许出郭迎接方面
 官相见左右对拜分坐自后不伺候作揖奈积䛕成
 风卑恭过甚今后接见之间务依宪纲旧礼敢有倨
卷五十三 第 26a 页 WYG0444-0493a.png
 肆违背本院考察不职三司官不知自立仍前献谄
 者吏兵二部即坐罢软则弥文去而实效臻矣
一宪纲开载凡监察御史各道按察司官每出巡审囚
 刷卷必须遍历不拘限期近来巡按差出者半年未
 见莅任交代者旬月不出省城今后御史点差各照
 水程赴任仍具某年月日交代某年月日按某地方
 呈报本院查考违限怠事者定行参究则郡邑皆得
 遍历而奸弊无不察矣
卷五十三 第 26b 页 WYG0444-0493b.png
一宪纲开载监察御史巡历去处如有陈官吏不公等
 事须要亲行追问近有不待陈告专于访察者亦有
 不亲受理转委下司者今后不许访察滥及无辜其
 必须自下而上果有断理不公方行受理情重者亲
 审本院节次发下勘合必须对款亲理回报事完考
 察完过六七分者方与回道管事则事不滞而民无
 称冤矣
一宪纲开载巡按所至博采诸司官吏行止廉勤公谨
卷五十三 第 27a 页 WYG0444-0493c.png
 者礼待之荐举之污滥奸佞者戒饬之纠劾之劝惩
 得体人自敬服近来荐举滥加于庸流弹劾下及于
 丞尉今后历任年深政绩卓异者方许保举五品以
 上赃迹显著者指实参奏若是下官不职审实提问
 不必一槩纠劾有妨宪体
一宪纲开载风宪之官当存心忠厚其于刑狱尤须详
 慎苟不问事情轻重而一槩淫刑以逞锻炼之下死
 伤必多夫立法贵严用刑贵宽凡一切酷刑之具皆
卷五十三 第 27b 页 WYG0444-0493d.png
 宜屏去不用死刑重事必须亲审无冤庶体圣明钦
 恤之意
一宪纲开载分巡所至不许多用导从饮食供帐只宜
 从俭今后巡按自巡捕官护印皂𨽻清道之外不许
 多带人马随行凡设䌽铺毡无名供馈之属一切不
 用其有分外奉承者定治以罪庶免小民供备之繁
 先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汪鋐申明事
 今拟申明事件
卷五十三 第 28a 页 WYG0444-0494a.png
一巡视仓库房屋仰本府州县提调官常加点视若有
 损坏即便脩理及严加关防官吏斗级库子人等收
 支作弊近来官司仓库罔脩出纳滋伪或实藏不及
 月报之多或滥费已过岁积之半或匿案而通同侵
 欺或乘机而私自借贷此等奸弊不止一端合无今
 后巡按御史所至务须亲临仓库严加点视逐年簿
 籍必挨阅以验其收除各官储蓄必分注以别其勤
 惰中间如有侵欺实迹即行参奏拿问毋得专一委
卷五十三 第 28b 页 WYG0444-0494b.png
 官查盘虚应故事巡历满日仍将查盘过钱粮等物
 参问过侵欺人员备细数目事由开报
一巡察盗贼伏睹宪纲内一款境内盗贼仰卫府州县
 严督所属昼夜用心巡察擒获务要尽绝无遗民患
 夫盗之起多以仍岁凶荒赋敛横出徭役频兴故聚
 而为盗弄兵于山海险阻之间或白昼突入城池或
 黑夜打劫村落捕之稍缓势必蔓延其徒必众遂致
 猖獗往往贻地方之患各该官司上下惟相推委以
卷五十三 第 29a 页 WYG0444-0494c.png
 避罪责滋乱长殃莫此为甚合无今后巡按御史所
 按地方如遇盗贼窃发即严督巡守府卫州县等官
 动调兵快多方剿捕若有怠缓误事及事机重大者
 即须参奏处治有能薄赋平役民各乐业而境内不
 闻盗贼之儆者仍须奏举以为有司之劝
一抚恤军士伏睹宪纲内一款指挥千百户镇抚总小
 旗并要抚恤军士各令得所夫人之危苦莫甚于军
 今虽相安于承平无事之日然或管操或领运或屯
卷五十三 第 29b 页 WYG0444-0494d.png
 种终岁勤苦不得少宁兼以近日管军官役恣肆贪
 残生事虐害遇公务辄以月米扣除给屯田动以威
 力侵占馀丁则包纳役使犯罪则拘系索财剥削之
 害非止一端若不禁除而欲天下军士得所亦难矣
 合无巡按御史所至务要稽查各卫所军政得失如
 有前项虐害军士弊政具实参奏提问其能视军士
 如视已子抚恤之政卓异众人者仍须一体旌举以
 为武用之备嘉靖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题九月初
卷五十三 第 30a 页 WYG0444-0495a.png
 二日奉圣旨是这申明宪纲事宜原有旨着各巡按
 御史及各按察司官着实举行但近来掌院官多务
 姑息不行覈实考察以致巡按官恣纵抗违按察司
 官因循畏怯全不举行这各该事件并续拟的你每
 便通行晓谕务要遵照着实举行有违的巡按官考
 覈黜退按察司官指实参奏钦此
  定拟巡按及按察司造册疏(王廷相/)
为遵宪纲以定册式事窃惟风宪之官责任至重凡一
卷五十三 第 30b 页 WYG0444-0495b.png
切兴利除害等事开载于宪纲者既明且备近该本院
二次申明宪纲内各事理复切时宜例巡按御史于巡
按满日按察司官于每年终或逐季各将行过事绩文
册关送本院以凭考察则各官职业方得验之实政而
不徒事乎虚文矣近者巡按御史回道止照旧式造报
新定条件则遗漏而不开各按察司不惟年终季终造
报愆期其所报事复疏略而不详若不定为规式难以
齐一宪度臣等欲将钦遵宪纲并节年题准事例及近
卷五十三 第 31a 页 WYG0444-0495c.png
该本院二次申明宪纲内各事理系风宪官相应造册
者逐一开款于后合候命下之日通行各该巡按监察
御史及浙江等十三按察司官遵照造执以凭查考庶
事体归一而宪度益明矣缘系遵宪纲以定册式事理
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监察御史巡按满日造册定式
一荐举过文武职官若干员如某官廉勤某官公谨俱
 要指摘所行实事若干件开报不得用笼通考语塞
卷五十三 第 31b 页 WYG0444-0495d.png
 责
一礼待过文武职官若干员凡各官贤能有何政事可
 以奖励明白开报
一纠劾过文武职官若干员如某官污滥某官奸佞某
 官罢软等项俱要指摘所行实事若干件开报
一戒饬过文武职官若干员将各官误事等项件数明
 白开报
一举明过孝义若干起如孝子节妇之𩔖俱要开具查
卷五十三 第 32a 页 WYG0444-0496a.png
 勘过实事缘由
一问革过文职官若干员凡各官所犯情罪俱要开具
 略节招由
一查理过仓库钱粮若干数旧管新收开除实在逐项
 明白开报
一提督过学校生员要将作养过人材后日堪为世用
 者若干名开报
一兴革过军民利病共若干事如某处兴某利某处除
卷五十三 第 32b 页 WYG0444-0496b.png
 某害逐一开报
一存恤过孤老若干名口要将各府州县收入养济院
 见在人数各废疾并无依缘由开报
一会审过罪囚若干起如审允转详处决及办理过原
 拟罪名俱将各犯略节招由开报
一问理过轻重罪犯若干起凡凌迟斩绞徒流杖笞等
 罪各计若干名口具实开报
一追过赃罚若干数如还官入官赎罪给主等项逐一
卷五十三 第 33a 页 WYG0444-0496c.png
 明白开报
一督捕过境内盗贼共若干名凡各府州县官于某年
 月日获过强窃盗名数具实开报
一督脩过城壕圩岸塘埧共若干所要将某官于何年
 月日脩过某处塘圩等项明白开报
一禁约过嘱托公事若干起凡按属地方有无拿获权
 豪势要本土刁民挟制嘱托者具实开报
一禁约过非法用刑若干员凡所属军民职官有用非
卷五十三 第 33b 页 WYG0444-0496d.png
 法刑具残害人命者除参问外仍须指实造报
一禁约过剋害军士若干起凡拿问过所属管军官旗
 人等剋减月粮索纳月钱等项情弊逐一开报
一禁约过仓粮奸弊若干起凡府州县仓廒处所曾经
 拿获包揽侵盗之徒具实开报
一禁约过军民刁讼若干起所属地方曾经拿获教唆
 健讼刁徒各诬害过良善事迹逐件开报
一禁约过科害里甲若干起凡所属州县等衙门官员
卷五十三 第 34a 页 WYG0444-0497a.png
 不体小民贫苦专务奢侈行事浪费民财不知节省
 甚至科取侵用除拿问外仍须指实开报
一禁约过淹禁罪囚若干起凡司府州县卫所如有不
 才官吏受贿听嘱及庸暗不能讯决将轻重囚犯淹
 禁月久不理者除参问外仍指实开报
一禁约过科差奸弊若干起凡各府州县掌印官𣲖科
 点差或有任用奸邪听受贿嘱偏私不均者除参问
 外仍指实开报
卷五十三 第 34b 页 WYG0444-0497b.png
一禁约过土豪凶徒害人若干起凡所属地方曾经拿
 获凶恶土豪倚恃族大或假仕宦势力聚众执持凶
 器围绕房屋欺打良善或至抢掳家财奸淫妇女者
 逐事逐名开报
一禁约过赌博为非若干起凡所属地方曾经拿获有
 等好閒之徒聚集赌博因而为非者逐起开报
一禁革过民间奢侈若干事凡所属地方曾经拿问过
 婚丧踰礼服舍踰式及群聚宴会盛张糖卓繁供殽
卷五十三 第 35a 页 WYG0444-0497c.png
 馔以奢僭坏民俗者逐起开报
一禁约过罚害军民若干起凡所属官员若有指称脩
 理恣意罚害军民者除参问外仍要指实开报
一完销过勘合共若干起要将接管并自奉各项勘合
 已未完数目缘由明白开报
 按察司官造册定式
一各处驿传革弊端以平政体事每季终将所属州县
 驿递等衙门各应付过关文夫马船只廪给并钱粮
卷五十三 第 35b 页 WYG0444-0497d.png
 数目备细开报以凭稽察
一钦遵敕谕条约以新风纪事每将巡按御史并布按
 二司官巡历地方有无导从兵快人马众多及随带
 官员人等盛设饮食供帐之具以劳州县等项俱要
 从实开报
一钦遵敕谕申明宪纲事每季终将巡按御史并布按
 二司官各巡历地方及回省日期具实开报以凭查
 考
卷五十三 第 36a 页 WYG0444-0498a.png
一循旧典严守巡责实效以消灾变事每年终将本司
 官行过事迹除荐举礼待纠劾戒饬文武职官及举
 明孝义完销勘合外其馀与巡按御史同者共二十
 一件俱要备细开报以备考察
一行移勘合事每年终将奉到府部院一应勘合已未
 完数目逐项开报以凭查考
一奉敕谕事每年终将所属府州县卫所等衙门查盘
 过各仓积贮稻榖分别多寡数目造报备查
卷五十三 第 36b 页 WYG0444-0498b.png
  论巡按(叶盛/)
景泰壬申岁予出官山西时山西巡按御史慈溪王鼎
是年莅事大同宣府七年始以讣还巡按凡会五人华
亭张蓥安化璩安涞水张鹏通许贾恪蜀人黄纪是已
不及相见而于先人尝奉赙也天顺二年有两广之行
广东巡按者吕益曰侃庄歙李曰良王朝远涂棐棐尝
遇之道次清军则宋荣采朱则吕洪护军则王齐广西
巡按则吴祯吴绰刘渊远纪祯又协赞清军者易广广
卷五十三 第 37a 页 WYG0444-0498c.png
东勘处贼刘清事又有冯定乙酉岁复来宣府则有吴
㻞冯昱展毓与今冯徽又四人矣御史巡按祖宗成宪
也一方得一人则一方倚赖之一年得一人则一年倚
赖之不得其人则否其所任不既重矣乎
  提督军务都察院题名记(汪鋐/)
江广闽荆四省相接之地凡八府一州山势联络民易
聚而为盗肇自弘治甲寅置巡抚都御史提督军务统
治之即赣城创都察院以居焉迄今凡三十有五载相
卷五十三 第 37b 页 WYG0444-0498d.png
继莅任凡十有一人未有题名鋐惧夫久之无考也乃
命工凿石题其名于上冀永传焉夫人臣以尽职为贵
都御史奉天子简命提兵一方责至重矣使其兵威振
盛盗慑伏不敢出斯为尽职矣乎曰未也然则空巢扫
穴草薙而禽狝之斯为尽职矣乎曰未也必也使民安
其业相生相养率自耻于为盗焉斯为尽职云耳然此
岂易能哉守令者民之师帅守令帅民以仁而民不暴
帅民以廉而民不贪则民之安其业耻于为盗实惟守
卷五十三 第 38a 页 WYG0444-0499a.png
令使之耳在昔龚黄卓鲁治绩之著载之史传可考也
然守令安得其贤若是哉上者下之所视效故曰上有
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守令之上为监司监司之上为
都御史都御史身也监司臂也守令指也身使臂臂使
指转移变化之机固在此而不在彼焉昔君陈监殷成
王命之曰尔克敬典在德时乃罔不变君牙为大司徒
穆王命之曰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
自古统御之官先自治而后治人大抵然也然则都御
卷五十三 第 38b 页 WYG0444-0499b.png
史之尽职其大且要有不在是乎是故敦吾仁饬吾廉
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喜怒予夺一至公而无私俾
监司以是道帅守令守令以是道帅吾民则庶几其可
耳乃若专事于兵如前二者之云谓之曰尽职则末矣
虽然谦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象曰利用
侵伐征不服也然则诛暴禁乱曷尝不事兵哉是故怀
民以德谓之仁不服而征谓之义仁以生之义以成之
一阳敷阴翕自然不易之理耳方今圣天子在上汲汲
卷五十三 第 39a 页 WYG0444-0499c.png
焉以安民为念择任贤良宣布德威神武不杀盖尧之
帝德广运圣神文武异世同符呜呼有君如此其忍负
之鋐之凉薄深惧尽职之难也遂书此以自规
  定职官之品(丘浚/)
臣按纳言今通政司之职太祖高皇帝命曾秉正为通
政使谕之曰壅蔽于言者祸乱之萌专恣于事者权奸
之渐故必有喉舌之司以通上下之情以达天下之政
昔者虞之纳言唐之门下省皆其职也官以通政为名
卷五十三 第 39b 页 WYG0444-0499d.png
政犹水也欲其常通无壅遏之患其审命令以正有司
达幽隐以通庶务当执奏者勿忌避当驳正者勿阿随
当敷陈者毋隐蔽当引见者毋留难毋巧言以取容毋
苛察以邀功毋谗间以欺罔公清直亮以处厥心庶不
负委任之意呜呼后世人臣有居此职者服膺圣祖此
训则非惟职任之脩举而于辅成国家太平之治实亦
有赖焉
  重台諌之任一(丘浚/)
卷五十三 第 40a 页 WYG0444-0500a.png
臣按今世諌官虽无定职然祖宗设立六科实以言责
付之凡内而百司外而藩郡应有封章无不经由者矧
列署内廷侍班殿陛日近清光咫尺天颜上无所于属
下有所分理欧阳脩所谓争是非于殿陛之间今虽无
此比至于司马光所谓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
萃于一官则今犹古也然则是职也亦岂易得其人哉
必如光所谓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
次则重惜名节次则通知治体必得如是之人以居谏
卷五十三 第 40b 页 WYG0444-0500b.png
官则上而君德必有所助下而朝政必无所缺矣
  重台谏之任二(丘浚/)
臣按给事中自秦以来为加官至宋元丰中始有定职
其职专以封驳而已我朝始分为六科设都给事中左
右给事中给事随其科事繁简而设员凡章奏出入咸
以经由有所遗失牴牾更易紊乱皆得封驳不特此也
凡朝政之得失百官之贤佞皆许联署以闻盖实兼前
代谏议补缺拾遗之职也祖宗设官不以谏诤名官欲
卷五十三 第 41a 页 WYG0444-0500c.png
人皆得以尽其言也而又专寓其责于科道吁四海无
不可言之人百官无非当言之职又于泛然散处之中
而寓隐然专责之意祖宗设官之意深矣求言之意切

  六科衙门(叶盛/)
六科衙门在砖城内尚宝司西永乐中灾暂于午门外
直房署事遂以至今自来凡公文承旨皆称五府六部
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景泰间户科都给事中马显强欲
卷五十三 第 41b 页 WYG0444-0500d.png
称六科都给事中已失之今止称六科亦未为当也兵
科职掌有守卫官军四城官军二揭帖间见正统十三
年所藏二本盖子私录且详识其由也今几二十年矣
具录如左
 守卫官军揭帖者卫士守宿内门前班官旗军校尉
 四千三百二十四员名后少十名东中门七玄武门
 一北安门二俱只从本门旗军并随伍内转午等四
 门除东华玄武依前后班于随伍旗军内增减十名
卷五十三 第 42a 页 WYG0444-0501a.png
 馀皆定数各门除东中玄武北安如前增减馀亦皆
 定数官少则以随伍军旗补之官军三日一点揭帖
 三日一进如十五日至十七日终者则十四日早羽
 林前金吾前虎贲左燕山前旗守济州府军济阳府
 军左燕山左羽林左金吾左府军右羽林右金吾右
 府军后通州金吾后大兴左等二十一卫各具官军
 等项数目奏本送科本科攒揭帖十六日早掌科事
 官于御前奏进十八日留守卫具点闸过数目奏本
卷五十三 第 42b 页 WYG0444-0501b.png
 送科备照留守则中前后左右五卫轮点而例不点
 闸者随驾锦衣卫也锦衣暨金吾前后府军府左右
 后羽林左右虎贲左皆名随驾卫分
午门至长安左右门 午门 阙左门并守铺 阙右
 门并守铺 端门 承天门 长安左门并守铺
 长安右门并守铺
东华门至东安门 东华门并守铺 东上门并东上
 南北门 东中门 东安墙门 东安门并守铺
卷五十三 第 43a 页 WYG0444-0501c.png
西华门至西安门 西华门并守铺 西上门并西上
 南北门 西中门 乾明门 西安里门 西安门
 并守铺
玄武门至北安门 玄武门并守铺 北上门并北上
 东西门 北中门 北安门并守铺
 四城官军揭帖者守朝阳等九门十六卫分官军总
 四百七十八员东城神武左忠义左大宁前西城会
 州义勇右蔚州左宽河忠义后中则武城中前后大
卷五十三 第 43b 页 WYG0444-0501d.png
 宁中忠义左后义勇中北城忠义前右义勇前也每
 月三日一点挨次不论大小尽如初一日至初三日
 点过则本日晚四城兵马指挥司各具奏本送科本
 科𩔖揭帖初四日早送司礼监也
九门 朝阳 东直 西直 阜城 正阳 崇文
   宣武 安定 德胜
  中书舍人题名记(杨一清/)
中书之官昉自西汉之尚书后改曰中书魏晋以来至
卷五十三 第 44a 页 WYG0444-0502a.png
于隋唐曰秘书曰内史曰紫微俱以省称虽位望少异
而职掌大略近之至设中书省则典司政本乃枢机之
地宰相之职也中书舍人本中书省之属后乃与翰林
学士分掌内外制遂为儒臣之盛选国初仍元中书省
之旧建于右掖门设直省舍人洪武九年始改中书舍
人后中书省革独设此官存古制也多简文学魁杰之
士居之后有致位宰辅如蹇忠定黄文简高文义张文
僖者其他进官卿佐出参藩宪督学政宰大郡者盖彬
卷五十三 第 44b 页 WYG0444-0502b.png
彬如也正德庚辰兴济孙君道夫尝采自洪武以来凡
官于是者之氏名刻而纪之太常少卿黄堂记之顾犹
未备君既满九载再迁尚宝少卿仍理旧事尝语同官
曰名固不可无题而题亦何得有遗脱哉乃旁搜博考
增前之未及者自宋璲而下得一百七十四人将砻贞
石重刻之以予为四十年前旧舍人也请为记惟今中
书舍人所典书天子辞命凡亲王郡王并妃初膺封号
合受金银册则书之自郡王以下至奉国中尉自王夫
卷五十三 第 45a 页 WYG0444-0502c.png
人以下至乡君合给诰命则书之凡公侯伯初授封爵
合给铁劵凡勋戚内外文武官应给诰命敕命则书之
其职掌至重也每大朝会则拟四员与翰林史官上殿
东西班对立凡东宫节令朝贺定拟二员文华殿导驾
侍班凡会试拟一员入场收掌试卷日给大官酒馔与
翰林宫坊尚宝司六科同为侍从之臣诸司无相辖者
其地势至清也其选用自进士外举人与纂脩书成被
恩典者乃得之监生生儒惟有勋劳大臣暨宫僚讲官
卷五十三 第 45b 页 WYG0444-0502d.png
子孙宜承荫叙奉特旨者乃得之用之亦非轻矣顾今
仕者每见翰林台谏未尝不改容加礼遇中书舍人或
蔑视之此世俗计冷要逐势利者之所为也而谓达礼
义之君子肯为之哉惟昔蹇忠定以是官超拜吏部侍
郎黄文简入内阁始改编脩高文义以纂脩功迁侍讲
厥后叙迁有例推荐有令功名事业炳然焕然者不可
胜纪且士居其位惟患无以立耳苟能有以自立位之
卑崇诚有不足顾者而况事脩名著有崇登峻进之阶
卷五十三 第 46a 页 WYG0444-0503a.png
朝廷亦何负于人哉夫道名非古也而近代相承为之
书其氏名里与其位任而人品之高下行业之纯疵自
不能掩往者无庸言巳其今在仕途者顾名思义其亦
知所励哉予昔官中书满九载恒以职弗称是惧既迁
提学以去出入中外践更台省晚参预机务德学勋绩
卒无所成就视忠定诸公深有愧焉嗣子绍芳暨孙元
又相继被恩荫授官于兹丝纶世掌益增惭恧泚笔作
记心用惕然初中书省罢祗以官名为署恒言每呼为
卷五十三 第 46b 页 WYG0444-0503b.png
科累朝批旨亦或及之然未尝著为令不敢袭而称之
作中书舍人题名记
  简侍从之臣(丘浚/)
唐武德二年改内史舍人为中书舍人臣按此中书舍
人设官之始然是官也故𨽻于中书省故以中书舍人
为名我朝罢中书省尚仍其旧名名虽同而实则异也
盖前代之中书与翰林学士分掌内外制诰以为两制
盖属文之官也我朝之中书舍人则专以书写为职耳
卷五十三 第 47a 页 WYG0444-0503c.png
书者六艺之一汉人谓之小学以试学童为吏者也夫
人能之无庸设官设之始自今日盖以王言所系之重
前代乃属笔于吏胥殊无慎重之意祖宗以此设官盖
有深意必得夫素通儒术深明六书之义心正笔端如
柳公权所云者居之庶不污王言耳苟粗识偏旁而学
术无素者尚不足以当此况又粗率侧媚而流品非清
者哉
  大理寺题名记
卷五十三 第 47b 页 WYG0444-0503d.png
国家建官分职三公而次专任九卿凡军国大政无不
与议其九卿中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主执法故又谓之
三法司大理之设则自两法司所听断日抱成案引囚
徒诣寺详谳冤者疑者情重轻者一一据律参驳方求
之当然后月报岁闻于上请施行之其职亦重且要哉
寺有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丞二人正五品
总率二寺官属以共王事盖建置百五十馀年已为定
之由是而有闻于天下则自少保于公文清薛公而下
卷五十三 第 48a 页 WYG0444-0504a.png
亦若干人矣正德庚辰青齐赵公克正莅寺事既久慨
先臣之迹世远而或湮之乃与少卿李公孔教万公子
鸣张公元素张公仲齐袁公醇夫议将题于石以示来
者于是旁求册籍及士大夫之所睹记总得若干人姓
里敡历大略稍备于戏诸君子之用心有以哉盖刑者
天下之大命也自唐虞之世明于五刑以弼五教辟以
止辟刑期无刑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而王道备矣然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详不详惟刑之衷是求苟尽吾心
卷五十三 第 48b 页 WYG0444-0504b.png
焉将天下国家实赖之独名于一时也哉史云张释之
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自汉
以迄于今千有馀年矣闻之者尚能使人如病得苏如
渴得饮而况当时被其德者乎夫是之谓名是之谓不
朽不然所欲活则与生附所欲杀则与死比若之人固
有以是而跻华要操枢柄者矣而又安足为执法者道
哉幸不出此而或以姑息为仁避事为省则又大非王
者之政所为戮一人而千万人惧者故知宁失不经者
卷五十三 第 49a 页 WYG0444-0504c.png
权也唯可与权者能之也圣人之事也法也者经也可
常行之道也臣子之事也然则今之执法者其亦惟经
是守将不得藉口于权徒以为妄夺倖免之资乎哉国
家自祖宗建极以来明法布令昭如日星凛如秋霜使
人望而知避而忠厚恻怛之念实行乎其中又若元气
之无乎不在者臣下奉法罔敢怠乎故端方正直之士先
后相望有不可胜记者若今题名者是已呜呼其亦为
执法者之荣也则可惧也蓍蔡既列观者戾止原始要
卷五十三 第 49b 页 WYG0444-0504d.png
终君子将不能无瑕瑜诸公相顾喟然曰正唯吾徒之
意哉于是为之记焉
  论刑狱疏(黄绾/)
伏为我朝太祖高皇帝肇迹民间享国特久备历艰难
饱谙物态故立制定法准今酌古周备无遗视汉唐宋
为过之至刑狱一事尤在所慎既设刑部以掌邦禁又
设都察院以司纠察兼之问刑又设大理寺以专审录
凡问过罪囚具招送审凡招不协情情不合律驳回再
卷五十三 第 50a 页 WYG0444-0505a.png
问若驳回三次改拟不当将当该官吏具奏送问谓之
照驳照者照其情律也若问有冤枉囚自番异不服则
取供行移改调隔别衙门问拟二次番异不服则具奏
会同九卿圆审详载诸司职掌与大明会典为制甚密
及查见行条例遇有重囚称冤原问官员辄难辨理者
许该衙门移文会同三法司锦衣卫堂上官就于京畿
道会问辨理果有冤枉及情可矜疑者奏请定夺盖使
彼此精研互相觉察故为问刑审录之司者敢不积诚
卷五十三 第 50b 页 WYG0444-0505b.png
竭虑据情法以议其平哉法得其平人皆易知易守而
不犯故刑罚得中民获措其手足所以辟以止辟刑可
期于无刑也奈何丰豫之馀人心玩怠问刑者不惟五
词之审五疵之尤审录者不知观刑之中狱成之孚惟
意出入百司视效不究其当究刑每滥于无辜不问所
以问罪常讹于非情苛碎烦扰长宄兴奸俾良善无控
诉之门狙诈得横行之路习迷不返乃称守法因陋踵
弊反为得体以求实理为怪异以论旧章为狂愚遂使
卷五十三 第 51a 页 WYG0444-0505c.png
祖宗良法废坏殆尽臣等有难尽言者今幸陛下天锡
仁勇孜孜励精刬除宿弊图新化理臣等幸沐遭逢忝
司平反以为照驳圆审之法不行则司刑者无所畏惮
庶狱决不可清他若详定法律考课官属矜恤狱囚查
革淹滞省节烦扰体悉吏隐又所以清狱之源远脩旧
章上裨圣政之万一也伏望皇上俯察特敕法司今后
问刑凡有拟议未当者容臣等查照旧规照驳再问驳
回三次改拟不当将当该官吏具奏送问若问有冤枉
卷五十三 第 51b 页 WYG0444-0505d.png
囚自番异不服取供改调隔别衙门问拟二次不服止
照条例会同三法司及锦衣卫堂上官会审十分重情
遵照会典会同九卿圆审原问及改问官若容私偏向
仍有冤枉不明者一体参提问罪其馀事情均乞敕令
本寺及各衙门钦遵施行臣等幸甚天下幸甚为此开

一问刑衙门固应遵照律例问拟发落但民伪日滋或
 有所犯出于律例所不载者或情重律轻或律重情
卷五十三 第 52a 页 WYG0444-0506a.png
 轻难以照常科断者节该刑部都察院及本寺临时
 议拟上请奉有钦依发落历年以来非止一端此皆
 出于圣明参酌情罪以补旧章之未备诚宜传之永
 远使司刑者有所遵守也臣等恐文移积久职守不
 常未能一一查照奉行至有出入或重复奏请上烦
 宸断深为未便合无行令刑部都察院会同本寺将
 自嘉靖元年以来凡问过事情临时议拟奏请及抚
 按等衙门奏行部院议处具覆奉有钦依发落者逐
卷五十三 第 52b 页 WYG0444-0506b.png
 一查出再行议拟停当开款具奏取自上裁著为定
 式增入问刑条例通行内外问刑衙门永为遵守其
 近日刑官私议比附律条之𩔖刻附律书者俱不许
 传用庶圣谟丕显而刑不滥矣
一法司所以专理刑名至于大理寺职司参驳关系尤
 重凡任两寺官非精律例见出原问官员之上何以
 评其轻重服其心乎近见两寺官其间历年既久谙
 练事体尽心职业者固多亦有初入仕途律之名例
卷五十三 第 53a 页 WYG0444-0506c.png
 尚未通晓即欲断按庶狱未免有差原问官因得指
 摘罅漏借为口实至于参驳本是亦不降心听从辄
 逞雄辨往复数次淹累囚众至不得已只得将就允
 行亦有彼此腾谤遂相挤陷本缘公务反成私隙以
 致刑狱不清多此故也合无行令本寺今后遇有新
 除评事督令讲读律例半年以上考居疏通者方许
 干预平允如有刑名生疏者比照试御史事例仍令
 重历重历不堪者参送吏部对品改调在京别衙门
卷五十三 第 53b 页 WYG0444-0506d.png
 叙用其见在者除寺正寺副不考外其馀亦限三月
 以里通加考验勤惰内有年久未谙者一体参送吏
 部别用若有究心刑名才识出众者开送吏部候两
 寺正副员缺不论年资铨补至为正副又能益励职
 业比照刑部各道年深郎中御史一体不次推升如
 臣等堂上官不能正已格物以致刑狱未协于中亦
 乞圣明早赐罢黜以为不职之戒庶人心知勉法律
 昭明而足为天下之平矣
卷五十三 第 54a 页 WYG0444-0507a.png
一访得刑部近年以来问理刑狱多便已私不体朝廷
 钦恤之意每遇强窃盗及人命重囚不问虚实辄加
 严刑苦讯又有经本寺审允题奉钦依处决者分付
 狱官私行谋死诈称病故不得明正典刑及未成招
 死者枕藉于狱虽经御史及锦衣卫官相视不过虚
 应故事本寺所审者止据见在人犯病故者例不查
 考以致该部肆行无忌问官缘此得省文移提牢官
 缘此便于防守而以人命之重如拉犬彘习以为常
卷五十三 第 54b 页 WYG0444-0507b.png
 漫不知惜甚伤天地之和召灾致变未必不由于此
 此等弊政已非一日兹当钦明大狱之后人图自新
 谅无敢蹈前非者臣等恐宿弊难祛颓风易靡不可
 不预为之防也合无行令刑部衙门戒饬各属俱要
 仰体至仁重惜民命一应罪囚无得非法凌虐有患
 病者提牢官及司狱官请医调治或调治不痊身死
 者一面行文都察院等衙门差官相视明白仍一面
 将患病缘由开送本寺以凭查审若御史等官验有
卷五十三 第 55a 页 WYG0444-0507c.png
 伤重及本寺审系矜疑人犯并未结事情虽系真正
 死罪重囚不曾请医用心调治假捏虚文开报者俱
 将当该官吏参究从重治罪其男子杖罪以下及干
 证平人妇人徒罪以下者不许一槩淹禁每月终该
 部堂上官仍将见在开除病故囚数开具说帖御前
 宣奏庶司刑者有所避忌而囹圄无冤狱矣又访得
 相视官往往畏惧复命推延数日积死数囚方行相
 视以致尸肉溃烂臭秽熏蒸莫敢近前非惟死者莫
卷五十三 第 55b 页 WYG0444-0507d.png
 辨其冤生者亦被所染瘟疫举发莫可救药诚为可
 矜亦乞敕都察院等衙门遇有该部开报死囚随即
 差官相视所差似前耽误参究治罪如此则陛下如
 天之仁及于枯骨矣
一近时法司问事多有淹滞日久牵累人难合无行令
 今后问拟大小事情及行各城勘验者大事限二十
 日中事限十日小事限五日俱要提齐完结如钱粮
 行查未明强窃盗挨挐正犯未获人命未检结勘以
卷五十三 第 56a 页 WYG0444-0508a.png
 致稽迟者将见在人犯及本状内各起事情先行问
 招送审本寺即明开各犯到官之日以凭查考有淹
 滞过期者年终𩔖奏量请罚治如例应委官勘问及
 行军卫有司会勘违限并托故推调不即赴勘者原
 委衙门照例参奏提问庶宿弊可革而官无旷职矣
一近日各城巡视御史并兵马司衙门每遇地方呈报
 小事不论情之轻重槩送法司法司又加求入以重
 罪送寺审驳方行改正又听人嘱托滥准词讼批发
卷五十三 第 56b 页 WYG0444-0508b.png
 兵马司问理以致牵累贫民动经旬月甚至倾家荡
 产鬻卖子女始得完结者臣等以为律设大法礼顺
 人情市井细民愚蠢无知过恒不免或因醉酒喧哗
 或因微末争搆至有妻妾妒宠而反目子孙违令而
 打骂皆人情所不免该城量行责治已足示惩戒若
 一槩送问反戾人情诚为扰害合无行令各城御史
 今后除强窃盗人命等项重情地方呈报照旧送问
 外其馀一应小事审无别故者量情发落不许送问
卷五十三 第 57a 页 WYG0444-0508c.png
 法司亦不许受理凡军民词讼俱赴通政司告行法
 司提问亦不许巡城兵马司等衙门滥受扰民庶刁
 风可息而贫民获安矣
一给由服满杂职官并吏员人等到部违限及洗改𦂳
 关字样者查考大明会典及该部节年题准各有送
 问事例固难轻宥但近据送问者审其情多可矜事
 非获已如过限者固久候巡按考覈或因官司不即
 起文或因缺盘缠或因病疾或因地方远涉不得及
卷五十三 第 57b 页 WYG0444-0508d.png
 期赴部其洗改者或因司府吏胥差误所致原无𦂳
 关字样若不体恤一槩送问则赎罪一番所费不赀
 又闻有吏违限免其送问罚班书办转行顾人缮写
 远方贫吏未免揭债了事揭债日多未免贪求自给
 及至败露或反回护衙门不肯送问如此是责其细
 故而启之以犯法也合无行令该部今后除官吏职
 役已满及丁忧服满并事故已经起送不行赴部者
 吏除照常十七个月与官批限外再量地方远近各
卷五十三 第 58a 页 WYG0444-0509a.png
 除水程复有违限及查有真实奸弊批文咨结俱有
 洗改𦂳关字样者俱照旧追问外其馀过限未及三
 年原籍并所在官司告有事故勘帖明白至若虽有
 𦂳关字样洗改批而咨结贞正咨结洗改而批贞正
 或结状一处洗改他处查对不差并洗改非𦂳关字
 样律称勿论者俱免其送问及罚班书办等项庶情
 法两尽事得不扰而卑官贱吏亦可以责其守法矣
 嘉靖六年十月十二日上奉圣旨这本所言体悉人
卷五十三 第 58b 页 WYG0444-0509b.png
 情不渝法守且合朝廷钦恤之意法司便查照着实
 举行
 
 
 
 
 
 名臣经济录卷五十三